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1-0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神话或想象性资源,在新时期以来不断浮现于受众的阅读和视听空间”。①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认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质帮助其搭建一个平台去完成传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选。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不仅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更向观众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风情。影片通过一场战争来讴歌藏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华民族情感的同时,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达出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遥远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与否制约着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可谓千姿百态,魅力十足,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砖瓦,共同垒起来便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文化的传承成了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仍面临二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链,必然会加剧生态与传统文化不可持续的危机;另一方面,如果放慢发展经济与工业化的速度,又会加大与较发展地区的差距,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③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注释:
①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②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央视春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④[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⑤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作者简介:
张芸铭,成都理工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篇2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一、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教育
(一)文化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文中对文化作了定义,他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的综合体”。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认为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基于物质、精神财富之上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和传承都要以特定的群体作为载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来源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随着对多元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传统。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由于往往种族、肤色、民族、性别倾向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社会,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代表者为美国的班克斯(James A. Banks) ,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2.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教育当中不同的文化,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文化传统、非主流文化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 弱势群体子女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发展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属概念的一个种概念, 是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观念、思想等意识层面, 也包括过程、结果等行动的层面,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相对论,即各种人类文化都是相对的存在, 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和意义; 各种人类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 各种人类文化在传承(遗传) 与演变(变异) 中延续和发展; 没有一种文化完全是优秀的或低劣的, 也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是文化教育平等、自由, 重点是文化的认同、学习、尊重和发展, 目标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学习成就。多元文化教育是对一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是后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种象征, 代表人类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在其具体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通过无数人的实践和摸索, 积累起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各少数民族都有其优秀文化, 如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宗教、建筑艺术、音乐、舞蹈、体育、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一个民族就会止步不前。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是和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的纵向传播, 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它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区域的扩散,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延续,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在时间上的延续。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把本民族自身的知识体系、思想理论等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 接受这种文化的人, 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通过自己的实践, 不断补充、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知识、思想、理论、方法, 进行新文化的积累和创造。人类文化就是在不断传承中使旧文化得以保存, 新文化得以增加, 文化在传承、传播的运动中发展, 并变得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样。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了人的社会化进程。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流失和失真
1. 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不仅汉族的老师和学生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和学生也很难接触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用普通话教学,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很多不会讲本民族语言, 更不会用他们的文字, 有些少数民族已经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了。有些学校即使实行双语教学,民族语言也只是作为学习汉语或英语的工具, 起辅助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严重。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筑、教学和管理也和汉族趋同, 没有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色。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节目已经没有踪影。
2. 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淡化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如今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教育, 慢慢被主体文化熏陶, 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渐渐淡忘, 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对本民族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还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民族身份, 认为少数民族的身份就意味着贫穷、愚昧和落后。
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化
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虽然各级教育部门要求民族地区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 各民族地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流失和失真的原因
1. 民族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 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而这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等相对较落后, 师资力量也较薄弱。学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要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和劳动者。学校教育于是有选择地给学生传授一些能适应主流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有心无力。
2. 民族教育课程单一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虽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倡导地方课程体系的建立, 打破以往全国统一的课程模式。但地方教育部门因为习惯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动惯例, 也很少主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大胆尝试。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 主体民族的文化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主流。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教育内容往往宣扬的是主体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轻描淡写, 甚至忽略。
3. 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 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关注较少, 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涉及较少, 因而表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也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学生在接受主体文化内容的熏陶过程中, 慢慢放弃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这样一来,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传承主体,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而对于非少数民族学校的师生来说, 他们就更少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文化, 更不可能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系统完整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缺少关注的情况下, 它的发展就只能在自生自灭的状况下逐渐流失。
三、 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56个民族是多元, 中华民族是一体。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弥足珍贵, 一旦消失, 就再也不可能复制。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 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紧密联系的, 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吐故纳新。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 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课程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 同时增加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资金的投入,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 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内容中整合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 不能只强调主流文化的价值, 要从不同民族的视角出发, 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 体现各种文化的特色。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将少数民族的不同观点、不同参考标准和内容整合到课程中, 以此拓展学生对社会的性质、发展和复杂性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中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 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要重视增强师生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培养师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和学生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 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自豪感。民族地区学校的师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并自觉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树立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 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学生。在同一个学校里的师生既有少数民族的也有汉族的, 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 各个民族之间的学生都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之分, 各种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是平等的, 都是独特的。学校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这样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3. 开展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 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 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 如跳芦笙、抢花炮、斗牛、龙舟竞赛、铜鼓舞等。这些活动是一个民族存在的一种形式, 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文化上的表现, 是一个民族形象的再现, 也是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2]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3] 胡春梅.论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之异同[J].前沿,2004(9)
[4] 钟丽芳.论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07(5)
[5] 涂元玲.论多元文化与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70-03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basic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olk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ethnic;inheritance;education strategy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文化绚烂多姿,就已发掘出的传统运动项目多达上千项。它们的存在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其中,教育是传承和发展这些庞大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种视角来讨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
1 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
1.1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有能力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都为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体育文化亦然。而“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也就是说,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经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和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塑造着一代新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塑造新人的教育价值,是培养新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增加着人的知识并且改善着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学习围棋有益于人的整体观察,体育舞蹈对节奏智能、马术对动觉智能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进行游戏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调动和激发起获胜动机是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是增强青少年情感的必要条件,挫折和失败又可以锻炼人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可见,有选择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高校和中小学,既可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的问题,又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后继有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教育原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服务,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并且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作用,让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学校体育系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才
2.1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
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保障,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实施评价的依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施工蓝图,是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实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中小学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体育课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的教学。
2.1.1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的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数量众多,不可能全部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筛选才能确定它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1.1 民族传统体育要经过课程“筛子理论”的筛选,才能成为课程资源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2] 经过这三个筛子筛选后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具备了在现实体育课中实施的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经过“筛子理论”筛选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有很多的,因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都有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且简单易行适合教学。
2.1.1.2 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在具体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就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学校选择,射箭类项目适合在蒙古大草原这些牧区学校选择,游泳等水上项目适合南方水乡的学校选择。而那些对地理环境没用限制的众多项目,如朝鲜族的跳板和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很多民族都流行的摔跤以及押加等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当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时要以本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把本族的项目传承发展好了再向全国推广。
2.1.1.3 中小学进行选择时要考虑传统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些项目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适合在学校中开展,例如很多民族都流行的赛马活动,就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因为在学校里很难喂养马匹,一些体弱的学生也不适合骑马。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条件差的学校要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低的项目。另外,学校在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本校的师资情况,比如要选择本民族的武术进入课程,而现在的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学过某个少数民族武术课程,这就需要向民间的艺人学习。
2.1.2 校本课程教材化操作
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教材化操作。在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2.1 充分挖掘出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比如,布依族传统体育“双拐”类似于高跷,但又不同于高跷运动。“双拐”是用两根手臂大小、长度与使用者身高接近的木棍,并且在此木棍上离低端20-30厘米处固定两个脚踏板的一种运动工具。人们站在踏板上,手扶木棍进行单人、两人或多人的走、跑、跳、打斗等运动的体育活动就称为双拐运动。双拐运动是布依族人们根据自己所处山区路面不平整的实际情况,在高跷基础上改造而出的一项运动,它历史悠久,深受布依族人们的喜爱,是民族节日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当地的学校在开发这项运动作为校本课程时,就要保留它的原始文化特色和项目动作原形,与高跷运动相区别,才能真正实现传承的文化意义。
2.1.2.2 体现传统项目自身的休闲性和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重要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在进行教材化时,不能只看重它对培养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的价值,也要保留它的休闲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浓厚的趣味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比如,竹竿舞具有特有的节拍,在教材化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在音乐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简易的舞龙舞狮是民族节日中常见的表演项目,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化时就要保留它的神秘性和娱乐性,不要扼杀掉它的趣味性。
2.1.2.3 利用各种方法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娱乐游戏活动,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比如,陀螺素材在进行教材化时,可分解为旋放动作、抽陀动作、攻陀动作,其中每个动作都要明确到包括动作技术、动作要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七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这样,经过细化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进行规范来达到改造目的。比如,“布依棒垒”在民间俗称“打耗尾”,是一人用一根长棒打一个短棒,另外一个人尽力接住短棒的活动,比较原始有趣。引入学校后,可以对场地和器材进行规范,并制定竞赛方法在教学中开展比赛。详细比赛方法和场地规定可以参考《布依棒垒开发研究》一文。[3]
2.2 高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中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见国家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高等体育教育系统中培养一定数量的中级、高级专门人才,来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研和传播工作,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良好发展。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还能带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凭此来进入高校的门槛。同时,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开设得好,也会需要相应的师资,反过来又为高校培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里就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互相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最终就实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系统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带动其在整个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的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系还很少。在今后的发展中,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把本地区重点的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来学习,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也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服务。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定是致关重要的,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和核心。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又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课程方案时,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现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院系的经验。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民族特色,重视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比重。
3 建设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
因为有些传统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进入学校的条件,而且学校系统目前也没用能力容纳全部的项目,所以这部分不宜进入学校的项目就需要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实现其传承。
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建设要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两大方面着手进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只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不够的,要做到三者结合,才能实现人类学意义上所强调的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形成教育社会化一体化的格局,真正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那么就只能依靠民间教育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
3.1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居住成长的地方,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正是基于家庭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时要十分重视家庭体育的作用。
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身心正常发展,成为体格健壮和心理健康的人。家庭体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孩子成才的体育活动都可采用,当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自身简便易行、娱乐性强的特点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比如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等。而且,民族体育项目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家长在劳动之余或闲暇时间里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游戏,这样既增进了亲情,又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如,水族的武术中就有鱼拳、鸭拳,器械中有扁担棍法,还有各种棋类,以及传统节日中的赛马、顶扁担、翻桌子等活动,这些都是家庭生活劳动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活动就近就便地引导孩子去玩这些本民族的身体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3.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具有社会教育的特点,可以增进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殊才能得到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在探讨社会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时,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探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的密切关系,从中发现传统节日对民族体育传承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历史、心理、个性、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及文化传统。” 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统节日的重头戏,所以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民族体育就能很好地代表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体育。可以说,传统节日是某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比如说,水族端节的“赛马”活动,由于场地马匹等原因,不具备在学校开展的条件,而它又是端节的所在,没有了赛马,端节也就失去了那种沸沸腾腾的热气,失去了它的节日灵魂,所以说赛马是水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也是水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绝对不能失传。可由于学校不具备把“赛马”纳入学校课程的条件,那么它就只能靠社会教育这条途径来传承,靠每年在端节里举行端坡赛马这种活动来延续,如果端节里没有了赛马活动,那么水族的赛马就很可能慢慢销声匿迹了。可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舞台,政府要重视这种教育意义,注意保护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的发展。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临时的教育机构,在节日期间来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这样会带动平日里人们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从而实现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
[2] 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8.
篇4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保护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民族众多、文化富集的共生地带,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琳琅满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究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 559项,数量之大,内容之广,堪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观园”。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云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路径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制定规划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其彰显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之光与生命活力的同时,难免带有自然经济与封建意识的历史印记。因此,要用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进行挖掘、改造和提高,以多元学科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第一,政府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系统的清查和科学论证,弄清传统体育的现状和分布情况,按“分类分层”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总体保护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组织实施,现存项目可以直接进行保护,濒危项目要先抢救后保护,消失项目要查阅历史相关资料存档。特色项目要针对性的制定单项保护规划,并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制定传承人培养规划,健全传统体育资格认定制度和传承人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传承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在传承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注重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使两者和谐共融,互动发展。
2 从学校教育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衍生于宗教、传统节庆、婚俗和丧葬等活动,经过无数次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健身、娱乐、审美和教育等特征,可以与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共融,互为发展,除了具备竞技体育一般特征之外,还具备自身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质,其功能的多样性和宽泛性可以弥补竞技体育的局限性,符合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对下一代进行儒化教育的最佳场所场所,应该毫不犹豫地担负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都十分重视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领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许多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形式,如改良后的蹴球、秋千、民族健身操、射弩、板鞋、陀螺、抢花炮和高脚竞速等传统体育项目。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规律,挖掘、整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当地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编写适合民族地区学校需求的体育校本课程。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体育经费短缺,体育设施匮乏的困难,还能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后继有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3 从全民健身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随着云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追求健康已经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成为时展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根据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将一些民族特色鲜明、锻炼方式便捷、健身效果明显、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推广,使之成为全面健身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云南作为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与经济发展地区相比相对比较落后,体育活动场馆和器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挖掘、整理、创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使之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媒体宣传,不断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增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而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4从产业开发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全球化作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带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趋势之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得以生存和推广,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培育其产业化途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挖掘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可以从传媒、旅游、竞技、文化产品等方面探索其产业化发展路径。丰富传媒题材,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打造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品,尤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制定出别具一格的传统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创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品牌,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承传。
5 结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难题,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处于濒危的困境。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引起相应的重视,立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视角,在引导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努力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6个民族自古以来都保持着和谐共处的局面。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看,少数民族已经成为了艺术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在丰富声乐学生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中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声乐教学倡导文化继承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一直都将优良传统作为社会美德宣扬。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力。声乐教学中传承本国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如下:
1.提升艺术价值。声乐作为艺术类学科,改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良好的艺术元素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提升声乐的艺术价值,将原本单一的声乐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我国民族共融的美好局面。
2.开创情感唱法。艺术是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声乐便失去了艺术价值。目前,声乐教学的内容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等,无论是哪一种唱法都需要融入个人情感,从而将声乐的艺术价值发挥到最大,开创了新的“情感式唱法”。
3.优化教学模式。文化元素的融入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改革方向,让教师能根据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整,设计出更加符合声乐教育的新模式。如:声乐杨凑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更好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演唱的特色
因生活环境、文化差异、区域特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具备了特殊的风俗习惯,在言谈举止方面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表现。教师在制定声乐教育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特点安排教学计划。
1.藏族。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十分热情好客,且生活在地区的人民热衷于唱歌、舞蹈,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保持音色明亮高亢、音域宽广,音乐情绪活跃热烈、感情质朴,旋律表现优美婉转的状态。
2.蒙古族。广阔无边的草原及原生态生活环境,造就了蒙古族学生勇敢、豪放、直爽的性格,在声乐演唱中也创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对蒙古族学生开展声乐教学需指导学生在“声音表现”上重点调整,包括: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将蒙古草原的气势展现出来。
3.维吾尔族。该民族的声乐特点比较综合,继发扬了本民族的音乐特色,也吸收了其它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声乐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挥维吾尔族学生“性格粗犷、豪迈、能歌善舞”的性格,将他们内心的奔放激情充分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了声乐的艺术特色。
4.羌族。羌族的特色是包容性强、民间音乐原始古朴、格调清新。羌族人民居住的区域里,演唱多数是二声部、多声部等方法,将民族音乐的特色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来。对于羌族学生的声乐教学,教师除男声或女声的重唱、合唱外,也要培养学生的混声合唱能力。
三、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方法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大纲要求,艺术教师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内涵,对现有的声乐教学体制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中,应做到不同声乐艺术的“大融合”,实现民族声乐之间的互换互融才是教学之根本。
1.继承民族风格。声乐教学改革仅仅是在形式上优化调整,并不是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加以变化。声乐教学改革期间,教师首先要继承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然后不断挖掘、调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面对蒙古族学生,教师需灵活运用其熟练的“呼麦”“长调”等特有的声乐表达方式。
3.注重演唱训练。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安排演唱训练是增强学生声乐能力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将学生民族歌曲的优势全面发挥,教师需根据本民族歌曲的演唱训练来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可以将少数民族声乐与其它民族相结合,开辟出声乐教学的全新模式。
4.合理选择素材。声乐教学题材的选择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对后期的教学计划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题材需注重本民族的特色,搞好不同民族声乐的艺术融合。如: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较为接近,教师则可以选择适合两种民族的题材共同教学。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以给学习者创建一个立体空间,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效果和质量。此外,通过舞蹈文化的教育,可从多个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使人们深入了解舞蹈文化内涵,挖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学科建设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重要性
(一)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
在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逐渐形成特殊文化结构的层次,已经变成学科建设下新型文化的体系。少数民族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国内少数民族的舞蹈教育一般是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弘扬与传承,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水平;国内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发扬需从基础舞蹈着手,加强少数名族文化的适应性,提高说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和当下社会建设间的适应性[1]。
(二)舞蹈文化的教育舞蹈文化间的联系
文化和文化传承间有着互相支持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在文化与文化传承的转变、发展与融汇过程中,渐渐形成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与舞蹈文化的教育之间的文化特点与文化性质比较一致,两者有独特文化底蕴与外部的环境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目前,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内容与舞蹈文化具有特定的情感空间、区域与文化环境,其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也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灵魂,两者共同形成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体系,而且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文化传承质量有着改善作用。此外,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舞蹈文化中,其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是目前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而舞蹈文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口传身教方式来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既可以加强学习者舞蹈姿态的娴熟度,又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舞蹈文化的内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二、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策略
(一)对舞蹈文化的教育内容进行拓展
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多,民族的基数也比较大,各个民族间因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性等存在差异,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业各有特色。在少数民族的文化舞蹈传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合理分析舞蹈文化习俗信仰、文化背景与文化习俗,充分分析与控制舞蹈形态与肢体语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内涵。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任务比较重、学习人数比较多,导致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学不能全面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选取优秀学习者,让这些优秀学习者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通过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水平。另外,学习者还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全方面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相关内容,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弘扬[2]。
(二)稳固舞蹈文化的教育平台
国内教育可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教育建设过程中,具有稳定教育的平台。教育平台也是教育措施与教育方法实施基础,其不仅会影响到教育实施的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教育体系的发展,逐渐变成教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进行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拓展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全方面分析舞蹈文化的教育系统性、稳定性与规范性,同时针对舞蹈内容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形成教育框架。此外,教育者还要提高自身舞蹈文化的教育技能与水平,强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技巧,贯彻落实舞蹈文化的教育评估与教育重点,促进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承。
(三)强化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1.教育的内容应该典型、鲜明
在少数民舞蹈文化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严格的进行筛选,同时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确保舞蹈文化教育风格与文化传承的要求相符合,保证学习者可以真正参与教学体系的建设。
2.育价值和文化教育内容
教育者应用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拓展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整合性与创新性,提高学习者学习舞蹈文化的兴趣,在教育中充分应用“即兴创作、发散思维”的理念,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舞蹈文化教学效果。
3.把学习者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者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教育核心,充分应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育效果。
三、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民族舞蹈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开放性与民族性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会受社会发展影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且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会被大众潮流所同化,其一直秉持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保留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充分掌握民族文化精髓,帮助学习者理解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葛媛.民族舞蹈与现代舞的结合——浅析文化转型期民族舞蹈的生存和发展[J].戏剧之家,2015,23(04):147.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幼儿教育;关系分析
一、引言
少数民族艺术是对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才艺和技术的总称,它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目前,面对外来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艺术要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承是最有效的手段。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即是将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具体组成部分,其传承的特点和方向与民族文化也是保持一致的,他们通过基层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同时也在传承中不断的更换各种方式和方法,更加符合当前时代与社会的需要[1]。当前,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主要有五种途径:生产生活中的口耳相传、博物馆等静态方式传播、民族传统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耳濡目染、民族旅游的推广和通过教育的形式来传承。前四种途径在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不仅仅要通过这样一些静态和被动的方式进行运作,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一些灵活的方式进行积极主动的保护与继承[2]。所以,教育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就逐渐显露出来。学者们认为,只有教育才能为文化艺术的延续不断提供动力,使文化艺术传播开来并传承下去。同时,教育这一方式更是永葆少数民族艺术青春和生命的最有利手段,通过教育能够将艺术的生命加以延续,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取新的生命力,更加符合时代感以及更具有现实意义。社会、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三个主体,在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社会、家庭和学校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又要形成合力,形成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动力。教育要从小开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少数民族艺术通过教育这一有效手段来传承,也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期抓起,使幼儿教育也能成为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有效方式之一[3]。
二、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要使我国少数民族艺术能够在新时期大放异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将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生命的活力作为一项永恒的课题和任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传承的任务放在少数民族同胞的少年儿童身上,让他们从小就在自己的血液里烙上深深的印记,从幼儿期就将少数民族艺术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都建立在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是可行的。
(一)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
首先,少数民族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泼生动的形式,这正好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相匹配,容易激发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少数民族艺术作品中所洋溢的热情和欢快的情绪可以营造一种开心和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喜爱,幼儿的认知与感情的共鸣很容易被这种欢快的氛围所激发[4]。如果将少数民族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融入到幼儿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中,就能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享受到欣赏和表现艺术的乐趣。最后,少数民族艺术是少数民族同胞在历史发展和劳动过程中有感而发的,是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这些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容易被幼儿感受和模仿[5]。
(二)幼儿已具备良好的心理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儿童已经能初步感知艺术作品的美。对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幼儿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此时,幼儿包括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能力在内的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表明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已经具备了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的基础,使幼儿期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成为可能[6]。
三、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价值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本身的价值
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是由“传”和“承”两方面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需要通过人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参与,不仅是传还是承都需要少数民族同胞们积极的参与,否则仅仅拥有一腔热情,却不付诸于实现,也就无法传承。通过许多研究和调查也表明,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快速渠道,年轻一代已经被许多全球化的文化和潮流文化所影响和覆盖,他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正在按照世界的潮流和流行趋势来进行。更多的年轻一代们更愿意按照世界的潮流和流行趋势来生活,包括穿什么衣服,跳什么舞蹈,唱什么歌曲,用什么饰物,甚至有些年轻一代错误的认为民族的就是土的,是落后的,是不合潮流的,这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传承之路出现重重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要使继承者们从幼年时期就要对民族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要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对于本民族艺术形式和文化思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热爱自己的民族艺术,将这些艺术形式作为自己本民族的瑰宝来看待;同时又要能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感受其他民族艺术的优秀之处和价值,从而促进整个中华多元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和谐[7]。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世界共识,幼年时期的教育对儿童今后的人生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可见,在幼儿期,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形成一些重要的习惯、倾向和态度。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幼儿期,孩子的兴趣会开始分化,每一个孩子都会显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在接受教育后,幼儿会对一些活动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兴趣和态度。所以,幼儿园一定要将少数民族艺术在课程安排和教育设置中有所反映,从小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浓厚兴趣。此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能具有初步的学习能力,在三岁左右就会对于一些文化现象触发懵懂的学习意识,并且由于幼儿十分善于模仿,因此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艺术文化的传承都有着十分积极有利的基础[8]。如果在人生最初的幼儿阶段就能够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继承者,那对于整个文化传承的任务而言是事半功倍的。
(二)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在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其实就是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幼儿在接触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通过聆听少数民族传说故事、少数民族歌曲和乐曲,欣赏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和舞蹈,穿戴少数民族服饰,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调动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中,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概括理解,不断记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不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想要将幼儿培养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首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和感情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就感知到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优秀和灿烂,这就能使幼儿在欣赏少数民族艺术之美,表现少数民族艺术之美,创造少数民族艺术之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其非智力因素。
2.有利于幼儿审美心理的发展
儿童在幼儿期就已经存在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这是一种高级认知的阶段,是美学感知的萌芽阶段。教育者要在这一阶段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否则这一阶段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这一萌芽阶段,审美认知就得进行全新的认知重构,反而会浪费时间[9]。所以,幼儿可以在欣赏和学习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的过程中,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对少数民族艺术产生兴趣,在心理构架上重新对于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美感感知,从而引导幼儿能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艺术感导向和审美取向。
3.有利于民族地区幼儿的文化认同
学者陈世联、刘云艳曾选取云南迪庆藏族、澜沧拉祜民族、丽江纳西民族,四川凉山彝族,贵州三都水族、铜仁苗族共1202名少数民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作出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调查中的少数民族儿童并没有展现出对本民族文化较高程度的认同。在这一调查收集的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少数民族的儿童并没有显现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关注,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乃至民族认同方面并不理想。而少数民族艺术由于其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又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所以最易被幼儿喜爱和接受,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突破口。所以目前极其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少数民族艺术启蒙教育,一方面培养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者来不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另一方面在感受传承本民族艺术中培养初步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10]。多民族地区的幼儿从小生活在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里,一些不同民族的幼儿在一起成长和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上一个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他们从小接触不同的民族语言,看到不同的民族服饰,听到不同的民族乐曲、歌曲和故事,看到不同的民族舞蹈和手工艺品,认识和领略到多种民族艺术文化的特点。在多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幼儿从小就树立一种能理解、接受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民族艺术文化的心理感情,增进与其他民族幼儿的了解和友谊。
(三)对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亲密往来、紧密依存,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要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百花齐放,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同时又要有一体性,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多元和一体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而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既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又有利于维护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格局,从而在多元一体中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11]。
1.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文化多元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在每一个多种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一个不同的民族都应该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而文化相对主义则认为多民族国家的不同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谋求不同文化的共存。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具备多样性的特质,这就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也会由于地域和具体条件的差距呈现不同的特征。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必须像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那样,随时保持警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开始冲击着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强烈冲击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人口少,经济滞后的民族,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缺少继承者的不利局面,长久以往,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就会走向消亡[12]。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族文化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安全,所以在面对当前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危险局面,需要国家和社会密切关心,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被侵蚀,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那么这个民族也会最终走向消亡。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寻找和研究出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加以创新和传承,让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新时期闪烁出更耀眼的光芒。所以,少数民族艺术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传承,可以为各种不同民族的艺术培养可能的继承者,从而维护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2.有利于维护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艺术格局
中华民族是中国从古至今各民族的总称。在中国经历不断分合后最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多种民族也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这个民族集合体。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56个民族不断交往、杂居、通婚、融合,又在分歧中不断争斗、分裂、灭亡,逐渐形成一个融合又各具个性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历史的积淀之下,我国的56个民族具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又共同构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既有一体性,更有多元化,一体性和多元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13]。艺术文化的传承既要维护文化的一体性,也要维护文化的多元化。如果对民族文化过于忽视,容易造成部分民族文化的消融,不利于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安全。而反过来如果对民族文化过度的强调,过分推崇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同时排斥其他民族和民族文化,很容易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民族的团结和和谐需要使不同的民族也能相互认同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建立情感上的亲近关系。所以,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可以培养本民族艺术的继承者,维持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各民族的感情,相互认同,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多元一体文化艺术格局。总之,幼儿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奠基期,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甚至会决定其未来人生的走向。此时,幼儿心理和生理地发展也提供了在幼儿期传承少数民族艺术的可能性。在幼儿期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不仅是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更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多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也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同时,少数民族艺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幼儿教育的特殊工具,可以成为一种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充实了教学的内容。也正是幼儿教育和少数民族艺术二者之间相互碰撞和交流,才会共同为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产生更多的积极意义[14]。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宋桂生.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孙亚娟.儿童养育习俗及其研究价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7):6-10.
[5]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D].昆明:云南大学,2010.
[6]龙成彦.少数民族地区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92-95.
[7]张文馨.成人教育视域下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基于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教育的思考[D].昆明:云南大学,2014.
[8]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
[9]朱晓红.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特征及其幼儿教育价值[J].前沿,2005(1):113-115.
[10]陈世联,刘云艳.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12-15.
[11]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6):80-84.
[12]蔡迎旗.多元文化中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J].山东教育,2002(5):30-33.
[1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46-0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传承机制,而教育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形式,曾有教育文化学家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语文的本体构成是文化,文化教育理应是语文的重要教育内容和优良传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注定要担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一、编订校本教材,凸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语文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构成,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中指出:“就语文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取向来看,选择主体以文化的眼光,精选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教材的选编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基本和有效途径。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也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发新课文的一大着力点就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倪文锦教授认为:教材编制的本质在于选择文化。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民族文化始终是教材的主流。但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内容大致相同,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缺乏地域差异,以民族地区为例很难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教材的编订在满足国家语文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吸收主体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文化,又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具体说来,就是在课文的选择上要符合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云南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为云南所特有,其中白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最具代表性。然而,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云南各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却少有体现。由于受教材篇目限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都出现,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应当多少有点反映,否则将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识淡化,逐渐被汉族文化所同化。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增加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作品,如《云南的歌会》、《孔雀胆》、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白族的《山花碑》、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等。
二、培养师资队伍,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师资力量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会渗透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和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做“文化研究者”,而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者。作为文化主体者,除了独立思考、学习之外,还应对社会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和继承。教师对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时不仅了解教材,更提升了课程意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组长钟启泉说:“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校文化。”教师是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构建者、体现者。要使语文教师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除了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外,还必须树立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拥有宽大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去吸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教学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2.研究教材的民族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多样性及教材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自身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长处与不足,还要研究本校所在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认真研究当地的学生文化,根据其特点来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水平。首先,要把教师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鼓励他们加深对所在地民族地区历史及文化的了解,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充分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承担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其次,依托师范院校、民族大学等培训基地,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多渠道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还可以聘请当地的民族艺人、团体等民间力量来指导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
三、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体验式教学来进行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例如,讲授少数民族文化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其历史、宗教、经济、政治、饮食、服装、婚姻、传统节日等文化,还可以借用电影、音乐、美术、旅游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必将置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改变教育模式,尽快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网络教育。教材体现的文化毕竟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浸润、变迁越来越频繁,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必修课,必须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伟大旗帜,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3]于建坤.语文教材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8-15.
[4]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06).
篇10
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教育、传承、凝聚的社会功能,是少数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这些功能被利益的驱使,逐渐转向由经济价值、商业价值来衡量。可以看到,今天的“花儿”已并非死守“莲花山”“老爷山”,她们也潇洒地来到了兰州市的滨河马路、东方红广场,以及省会的舞台、北京的媒体上[4]。花儿的专业歌手也纷纷登台表演,“花儿”乐曲也被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改编成电子音乐、摇滚乐等传唱在大街小巷。但是此时的花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换来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文化”。
二、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分析
1.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使甘肃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不能满足甘肃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需求,或者说,甘肃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变化后的生活方式不适应。在这样的一种作用下,甘肃的少数民族人民就会选择抛弃和现有的生活方式不适应的文化,接收或汲取适应现在生活方式的文化。在部分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后,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会出现偏离甚至消亡。
2.经济利益的驱使。从2008年到2013年,甘肃在全国的省市自治区中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后5名的位置,整个甘肃的经济落后使甘肃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处在堪忧的情况。201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5.9%,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3.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4%。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就不得不以放弃一些本民族的文化。道路建设、农田改建,势必会拆掉一些古老破旧的村落宅子。拆掉它们,不仅能加速乡村现代化建设,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村民看到收益效果,改变经济落后的状态。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当地的少数民族也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习一些汉语、英语和现代的技术,以便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立足(见表3)。
3.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必然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影响的加速。在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各少数民族所占比例就可想而知,甘肃虽然是一个民族大省,也逃不过这个大趋势。人口占据少数的现实就必然预示着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能享有主流地位,这个问题对于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亦然。在现代文化处于强势的背景下,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免疫力微乎其微,很容易向文化一元化的方向变迁。
4.保存、整理的困难。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民间的自然继承,还需要相应的文字记录。从大约3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甘肃就留下了人类民族文化活动的踪影,在夏、商、周时期,甘肃的境内就有了西戎、氐、羌族人活动。这些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出现的文字作品就少,我们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了解,大都是根据当时汉族人的记录得知。但是留下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被保存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民间艺术也只是靠代代相传所保留。解放后,国家和当地政府提高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甘肃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导致了记录、整理、保存、传承所必须配备的设施和专业人员的匮乏,可供查阅的资料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甘肃少数民族分布广而散,占据了甘肃大量的土地与其他资源,高原、山地、沟壑居多,穿插着部分沙漠、戈壁、草原,海拔最高可高达5000米以上,最低也在1000米左右。地势偏远、交通闭塞、气候恶劣,调查研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与精力。语言不通需要昂贵的翻译费用,遥远的路途颠簸和艰苦的居住环境都增加了深入研究的难度,致使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程度较浅等问题。
5.政策实施的不彻底。国家对于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优惠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比如,在资金补贴上,由于耗费资源巨大,对民族自治地区的资源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没有完全免除;对民族企业的资金优惠政策不到位,企业贷款的利息补贴种类不全面,优惠企业范围也偏窄。由于资金的匮乏,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显示业绩,往往会对大地方、收益快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资源,而小地方、收益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支持明显处于劣势。
三、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对策措施
1.以民族语言传承为核心内容。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思想的直观表现。少数民族语言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的使用关系着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决定着他们参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更承载着民族发展的未来。民族语言能否传承决定着民族文化的延续[5],因此,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极其重要。保护这些语言的重点在于将该民族语言的语法、词汇、句法以及一些民间文学形式完整记录下来,并增加使用人数和使用范围,这一过程需要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的结合,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来,使语言这个民族精神的基因能够传承下去。
2.以学校教育的培养为根本途径。从本质上看,文化传承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青少年和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民族文化基因的承载体,承担着民族文化血脉继承的责任。然而,目前甘肃的少数民族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本民族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双语教学政策没有得到广泛实施,双语类教师极缺,结构不合理;民族学校信息化设备奇缺;双语教材内容设置陈旧,错漏较多。民族大学调查的数据证明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基本接受的是普通话教学。面对这种现实,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推行双语教育,更多的是推行双文化教育。双文化教育就是在初级文化教育的课程中,不仅包含汉文化教育,还涉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民族语言、民族工艺、民族历史、民族音乐、民族体育等课程。可以设立民族文化陈列室,条件不足的乡村学校可在学校走廊厅堂陈列少数民族的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手工艺制品等;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民族歌曲。
3.以保护为有效手段。对于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宗教这一途径。甘肃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甘肃省少数民族青年现状调查,309名青年父母信仰藏传佛教的占65.1%,本人信仰藏传佛教的占74.7%。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占全省信教群众的58%。现有的大部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都是通过宗教实现的。因此尊重和保护甘肃少数民族群众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4.以法律法规的健全为重要保障。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国家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知识产权法《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中做出了相关规定,甘肃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对于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还显得笼统,在立法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给执法者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持和实际的可操作性,才能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