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
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参次不齐,许多制造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制造业水平。目前我国制造的机械产品大部分还是中、低端产品,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而且产品大多是单机、单台产品,提供大型成套装备的能力还比较弱,难以满足国内对一些高端产品、重大关键产品和大型成套装备的需求。
目前世界上30%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在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世界品牌前200位中却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制造业技术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低。本文拟从先进制造业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成熟度模型进行研究。
1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1.1 先进制造业的定义及其技术体系
先进制造业是指制造业吸收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高技术,并以与现代服务业互动为特征的新型产业。在技术层面上,1994年初,美国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下属的工业和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技术工作组(FCCSET)提出了有关制造技术的分类目录,这是对先进制造技术内涵的首次较系统的说明。根据这一定义,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和制造基础设施(制造技术环境),如表1所示。
《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指出,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它不仅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1.2 先进制造业的特征
1.2.1 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区别
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以机器资本为特征,而后者以信息和知识为特征。
1.2.2 先进制造业与工业化
①先进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的必然选择;
③发展先进制造业顺应了世界产业转移趋势,对提高区域产业能级和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评价综述
2.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魏江,等(2000)认为应采用R&D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组织能力五个指标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黄鲁成,等(2005)采用投入能力、研发能力和产出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对北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邵云飞、吴显英等从地域的角度,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认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可以用R&D投入强度、R&D人员比重、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这四个指标来反映。
②研究开发能力。可以用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时R&D人员的比重和每千人发明专利拥有数这两个指标来反映。
③创新产出能力。可以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新产品劳动生产率这三个指标来反映,如黄鲁成,等从这几个方面来建立了北京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见表2。
而王凯、马庆国,等以黄鲁成,等(2005)评价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参照,建立了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发展方式和政策建议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的研究较少,且只限于对区域竞争力的测度上。因为涉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王章豹,等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自主创新收益能力、技术创新环保能力五大模块(一级指标),并确定了18个二级指标。
①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它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体现为产业的经济实力、人才资源存量和劳动手段的先进性。
②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特别是R&D投入强度,是衡量行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③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是将一项发明创造和新工艺等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和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是连接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的桥梁。可用“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占科技活动项目数的比重”等2个指标来测度行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能力。
④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它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直接创新收益和将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领域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⑤技术创新环保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也反映在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上。
2.3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估,已经发展出各种评价指标体系。李廉水、周勇(2005)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胡恩华(2001)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王建华、赖明勇(1999)采用DEA模型对中国工业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评价;庞庆华采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不管是从定性的还是从定量的方面,都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的还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国内从能力成熟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的还比较少,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是基于能力成熟度理论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成熟度,试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此问题。
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研究
3.1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软件工程研究所(sEI)。1987年由CMU-SEI研究出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SW-CMM(Capability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
型,简称CMM),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理论被广泛应用在IT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
在国内能力成熟度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孙锐,等把能力成熟度模型运用在组织知识管理中,并提出了知识管理流程成熟度框架(如图l所示),定义了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及关键过程域。
于军提出了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具有一定的新意,他把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分为五个级别,依次为初始创新、离散创新、整合创新、集群创新和优势创新;这个五个创新能力成熟度梯级可大致对应中关村发展阶段: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3.2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概念还不多见,有关创新成熟度或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倒是层出不穷。
本文根据技术创新能力和能力成熟度的定义,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行了一定的诠释,从三个方面对该概念进行阐述,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要素包括:
①改进的内容和改进的步骤;
②使用该模型用户即先进制造企业需要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
③实现改进的路线图。
因此,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可由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定义。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是指测定、评价和提升先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标准体系,目的是为了使先进制造企业明确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所处的位置,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循序渐进地来提高其能力,从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将先进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5个成熟度等级,分别为:
自发性的技术创新: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无序的,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不重视,几乎没有投入,也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完全依赖于基层技术人员个体层次上的渐进式改进。
目的性的技术创新: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目的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设有专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部门,但技术创新活动,只有研发部门的人员参与其它部门并不介入,协调难度大。
系统性的技术创新:企业对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的活动,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创新共振现象普遍。
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根据战略、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利益相关者的创新需求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市场竞争的主要武器。
变革性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变革性的技术创新,对以前保持领先的技术也能进行自我否定式的颠覆,企业技术创新已经突破自我的约束,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篇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etween Shandong Province and other parts through measuring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representative area.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paper will use the DEA (Data Packet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various parts, we will find inadequac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DEA analysis, the score of Shandong is just above the western region lower than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eastern, central general level, and it needs the relative measure to resolve them.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测度;DEA;山东省;企业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measurement;DEA;Shandong province;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60-02
0引言
近几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已经成为热门,官员、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科技创新有望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大中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技术创新资源的集中者。
1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概述
1.1 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概念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指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该创新就完成了。从该定义可以看出,OECD把技术创新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面[1]。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可以归类为产品创新能力的测度和工艺创新的测度。由于测度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则是应用的定量或定性等不同的方法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主体不同,采用的创新指标也不同,涉及的数据更是有很大差距,因此,对于不同的创新对象,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这会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准确性。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方法
1.2.1 测度方法的比较现在用来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四种,四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具体如表1所述。在选择各种方法是,应该根据其选择模型的数据的多少,对主观依赖性的强弱等来选择一种合适的模型,以便在进行测量时能够提高准确度与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1.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及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或组织)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并运用研究与发展、营销和工程化能力实现新思想以促进、支持技术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创造能力、商业化能力、系统的整合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工程化能力的配合、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金的筹措和运用能力、关键人才的凝聚能力)。
2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内容与上述方法的分析,本文将运用DEA模型来测度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与其他各个地方的比较,来发现山东省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2.1 指标的选取设有八个DMU,每个DMU都有五种投入和两种产出,X表示5×8投入矩阵,Y表示2×8产出矩阵,以投入权系数v=(v1,v2,…v7)T及产出权系数u=(u1,u2)T为变量,求某个DMU(x0,y0)的效率θ。其中八个决策单位分别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辽宁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及江苏省;五种投入指标:①当年的专利维护费用;②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费用;③委托外部单位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费用;④获得机器设备和软件支出费用;⑤从外部获取相关技术费用。两种产出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具体数据如表2。
2.2 建立模型每个决策单元DMU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应用CCR―DEA模型,首先,对DMU1写出线性规划模型:如下式所示,依次写出DMU2、DMU3、DMU4、DMU5、DMU6、DMU7、DMU8的模型,计算并分析结果。
(P) maxh=30900μ+30175μ607545ω+3215621ω+132.3ω+1424.8ω+153.5ω+1900.8ω+321.5ω-30900μ-30175μ016096ω+1024280ω+25.8ω+278ω+31ω+900.4ω+92ω-30900μ-30175μ09492ω+711148ω+76.8ω+185.5ω+27.9ω+449.4ω+56.5ω-30900μ-30175μ03301ω+263603ω+4ω+90.6ω+7.9ω +160.9ω+28.3ω-30900μ-30175μ013570ω+307174ω+18.3ω+162ω+13.1ω +244.4ω+25.2ω-30990μ-30175μ0 7159ω+524322ω+49.3ω+198.2ω+19.1ω +271.4ω+44.9ω-30990μ-30175μ09767ω+698197ω+16ω+267.9ω+16.9ω +290.1ω+52.2ω-30900μ-30175μ013282ω+511085ω+16.5ω+284.2ω+24.1ω +367.3ω+70.4ω-30900μ-30175μ0607545ω+3215621ω+132.3ω+1424.8ω+153.5ω+1900.8ω+321.5ω=1ω,ω,ω,ω,ω,ω,ω0,μ,μ,μ,μ,μ0
2.3 数据分析用DEA软件分析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如结果所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五个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各项指标形成一个数据包络面,与五者相比较,山东省在技术创新的投入方面,当年的专利维护费用需要增加31亿元、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费用方面需要增加36.1亿元、委托外部单位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费用需要增加6亿元、获得机器设备和软件支出费用方面需要增加27亿元、从外部获取相关技术费用需要增加19.7亿元。在产出方面,与西部地区和江苏省两个地方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在投入方面,三者相差不大,但是在产出方面,三者的差距很大,可以看出山东省仍处于一个重投入而轻产出的水平。在企业全部创新费用中,我省用于企业专利维护费用仅次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这一比重高于浙江广东、江苏和辽宁平均水平,说明我省的技术创新专利维护意识较强;而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费用仅仅高于西部、辽宁和浙江,说明我省的大多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强;其它三项指标数值都不大。一般来说,企业创新费用中用于内部研发活动支出和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软件费用支出比重的相对高低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说明我省的技术创新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6]。
3总结
由于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过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评价,尽早发现问题,减少风险,不论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还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与经验积累,都是相当重要的[7]。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可以检测企业近期以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缺陷与先进的方面,以便即使采用措施来弥补或重视,从而使各个创新主体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 魏江,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J].1999,(1).
[2] 林聃,何林.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选择研究[J].企业研究,2008,(1):231-232.
[3] 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150-166.
[4]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241-267.
[5] /tjsj/qtsj/2006cx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数据.
篇3
论文关键词:风险投资,本质特征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相当有限。2007年,我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95.542亿元,风险投资孵育创新企业成功的例子也是屈指可数。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它的特点,在风险投资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遵循风险投资发展的规律。
一、风险投资的两个主要性质
对于风险投资的定义和特点,有很多的不同的表述。按照我国风险投资的首倡者和权威之一的成思危的观点,是指将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以其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成功后项目通过出售和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蜕资),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还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
根据本人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归纳,此领域的学者尽管表述不一,但一般对风险投资定义和特点的界定与成思危基本相同。成思危认为风险投资具有五个特点:(一)它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二)它是一种组合性的投资。(三)它是一种长期投资。(四)它是一种权益投资。(五)它是一种专业投资。
但是,单就主要特点五项归结性提示而言,我发现前四个特点说的都是风险投资的外在表现特征。而(五)“它是一种专业投资”,虽然指出了作为合格的风险资本家必须是高标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但没有指出风险资本家与其他投资决策管理者相比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本质区别。总而言之,这五种特点的描述并未切中风险投资特异性的深度,并没有指出风险投资与其他投资方式的本质区别。
例如,“它是一种高风险投资”,涵盖范围似乎过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的风险也很高,但并不是风险投资。一些并非投向技术创新领域的投资的风险也很高,也并非风险投资。
又如“它是一种组合投资”,涵盖范围同样太宽。。组合投资的早期概念是指以多元化投资形成投资组合,投资者以此来分散证券投资市场上的系统风险。但在美国学者亨利×马科维茨创立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之前,人们只是凭经验直觉对一笔投资分散到什么程度、每一投资组合包含几种证券、怎样选定这些证券、每种证券占多大比重等组合进行设计和修订。自1952年马科维茨发表了创立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标志性论文之后,投资者找到了在有效集即那些不同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期望收益率和在不同期望收益水平下提供最小风险的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确定最佳组合的计量方法,从此以后,组合投资即进入理性分析的阶段。由此可见,早已在证券市场广为人知和广为应用的组合投资并不能作为风险投资的专有技术存在。因此它就不能作为风险投资区别于普通投资的特异性而加以列示的理由。
关于风险投资主要特点的其余三项列示,也存在于上述讨论中所指出的相同的问题。债权人从带有从投放资金到带有一个增长额的资金回流的意愿满足之间的期限,多长时间为长期?多长时间为短期?只能是相对而言。《中国大百科全书(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将一年期以内的信用工具的发行与转让市场的总和界定为货币市场即短期金融市场,而将经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借贷和证券业务统称为资本市场即中长期市场。可见以短期、长期来界定风险投资与于普通金融的区别,仍然难以做到泾渭分明。
至于“权益投资”它涵盖着所有非借贷资金所形成的投融资关系,并非是风险资本领域里所建构的权益资本架构的专属。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目的是获取经济中实际存在却非人人都能看到和得到的潜在利润。例如,采用新技术,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开辟新产品、新市场等。那么以投资开发新技术和对于新技术的市场开拓无疑是一种创新,但风险投资要获得并不是熊彼特所指的“潜在利润”即超额垄断的创新收益,而是因风险企业处于垄断阶段初期的远大前景而获得的高倍风险资本增值。“并非人人都能看到和得到”是因为风险投资是一艰难而充满风险的过程,具有高风险性。风险投资所支持的技术创新一般要经过技术研究开发阶段(开发设计、研制、中试、扩大试验)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等多个过程。据统计,RD计划在技术上成功的概率为60%。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技术上获得成功的高技术只有30%能够推向市场,而在推向市场的高技术产品中只有12%是成功的。据美国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风险投资家介绍,在他们投资的项目中只有三分之一相当成功,三分之一持平,还有三分之一血本无归。而这个过程本身有一定期限,一般需要3~7年时间,这就使得投向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具有长期性,只好选择长期的股权投资。而为了分散风险,不得不使投资具有组合性。一旦成功就能因为技术垄断而产生的壁垒而在市场获得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此时风险企业发展的良好前景足以让许多投资者心动,当然此时也就是风险投资以高倍的资本增值退出的时候了。也就是它企图从高风险中获得高收益。于是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它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投向技术创新领域并企望从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垄断中获得高度资本增值的的权益资本。
因为这种本质特征,风险投资必然具有上述前四种特点即高风险、组合性、权益投资、长期性的表现。
而第五个特征“它是一种专业投资”。“专业投资”是指那一方面的专业?是指投资者对自身专业的熟悉和精通,抑或是融资者那一方的相关产业和行业专业性知识的了解?成思危在“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风险投资不仅要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其管理者还提供所学的知识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联系,并积极参加风险企业的管理,在改造企业组织结构、制定业务方向、加强财务管理、配备成员等方面出谋划策,尽力帮助创业者取得成功”。从成思危关于“专业投资”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风险资本家要取得高收益的艰难性,所需要的并不是一般的单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集金融、管理、市场运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一体。因此仅以“专业投资”便过于泛泛而论。证券投资作为一种投资也需要投资者具有投资领域的财务及技术分析专业知识等。银行借贷作为一种投资需要投资者熟悉该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可见专业投资并不能说明它与其它投资的区别。当然成思危在这篇文章中的解释也没有触及到风险投资参与风险企业的深度。风险投资家并不只是尽力帮助,实际上,按照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创业者签订的投资协议,为了保障风险资本的利益,风险资本家甚至有权在经理层未达到合约规定时,更换企业经理或选择撤资。风险资本家还需要帮助企业联系后续投资、及成功后上市蜕资的资本运作等。
因此风险投资与其他投资方式另一个迥异之处或本质区别实际上在于风险资本家的人力资本的特殊性。风险资本家首先需要评价风险企业研发中的新技术的成熟度,要对新技术发展前景作出预测,能不能届时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形成技术屏障,这就要求风险资本家具有相关领域的知识。他(他们)还需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看是否具备带领企业克服重重险阻,过关斩将,使企业由弱小发展到强大的魄力和才能。风险资本家每发现一个具有远大市场前景的风险企业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经过严格筛选后,一般签约的只占其中的0.1%。签订投资协议之后,风险资本家不断对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帮助,包括财务管理、技术支持、市场运作、上市规划等各个方面,力促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成功及风险资本的高度增值。按照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家是指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勇于创新的并能承担决策风险的技术创新的组织者。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以投资将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结合的具有开拓品质的人实际上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是极少数人才可能具有的人力资本,它是一种稀缺资源。风险资本家和风险创业者一起便进行了完整的创新活动,是风险投资成功的最重要两个因素。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风险资本家是以输入资本将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连接起来的,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
二、风险投资两个性质的实践印证、启示
(一)第一个本质特点的实践印证、启示
从第一个本质特点出发我们知道,既然垄断利润和风险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那就必须给技术创新以一定期限专利权,当专利保护期结束专利再成为整个世界所共享,以保障其垄断地位,最大化其私人利益。而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虽能起到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模仿的出现,但并不能消除在模仿基础上创新的出现,况且专利保护期结束专利就成为整个世界所共享。风险投资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成功因为其他企业的模仿创新,将增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投资具有某种公共品性质。但不可否认,技术的这种外溢性必然加大它的风险性,使得靠追求高收益驱动的风险投资的预期利润下降,从而使风险投资有效供给出现不足,因此需要政府政策的制度扶持以保障风险资本的有效供给。
由于风险投资具有公共产品这个重要性质,所以各国都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予以支持。除知识产权保护外,在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有:财政支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贷款担保。也有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风险投资退出提供渠道开设发展二板市场,完善信用制度及专门服务机构的建设等。美国是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这与美国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发达的二板市场,高效的具有独立性的为风险投资服务的中介组织这些因素密不可分。
我国当前对于风险投资的政策中也有财政金融支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贷款担保。也已经经开设了有利于风险投资退出的创业板市场。但是与美国相比,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仍有不少缺陷。首先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降低了风险投资的预期利润,其次相关法规和法律执行力度的缺乏常常不能保障风险资本投资成功后获得应得利润,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还不存在独立高效的为风险投资提供专门服务中介组织,这也阻碍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所谓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是指通过设计、创立及运用各种金融投资的工具和手段,起到沟通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工程技术、科研、融资、财务和法律咨询服务的独立性中介组织。
这些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降低风险投资企业与寻求风险投资的创新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潜在合作者、与接替风险投资的普通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风险投资的运行效率。这些中介组织包括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经公关公司、券商等。它包括技术鉴定、技术支持机构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也包括通过独立公正的提供信息,从而连接风险投资家和普通投资者,使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做出有利的选择,完成风险投资的退出的如券商和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由于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人才,法律对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监督和制裁经常处于缺位状态,以及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风险投资中介组织很不发达。例如当前,我国券商、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承销费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夸大创新企业的盈利,提供假信息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就伤害了创业板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所有这些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基础我们仍不具备,需要我们弥补在这些方面的缺陷。
(二)第二个本质特点的实践印证、启示
由于风险资本具有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所体现出来的高人力资本性质,所以必须由市场配置评价人力资本资源,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吸引高水平的风险投资人才不断进入风险资本家行列。这就要求风险资本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最少的外部干预性质,完全由市场决定谁优谁劣。
政府必须正视风险投资的这种高人力资本性质要求。美国曾经有过这一方面的的教训。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企业法案,其目的是通过政府设立政府风险投资资金引导带动民间资金进入风险资本市场。只要选定的项目符合政府的标准,每投资1美元即可得到4美元的政府低息优惠贷款。在此政策激励下到1962年,政府管理的风险投资公司占整个投资的75%。但是,这种政府提供风险贷款做法并不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规律。首先政府提供4倍于私人投资规模的贷款,由政府决定应该向什么项目投资表明投资的主体已经是政府。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取得贷款后由于风险投资的风险大、投资周期长,许多投资人和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用于支持创新者创业,而是以高利率贷给工商企业以稳赚利率差。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投资管理者,从而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到1967年,共有237家中小企业出现问题,但政府还坚持认为这是监管不够所致,而不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因而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一项立法,赋予中小企业管理局以更大的执法和监督权,加强对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审计和监管。但这些措施并未能挽救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衰落,1978年这些公司管理的资产只占全美资产总额的21%。到1989年则降至只占1%。这种按“政府意志”兴办的风险投资公司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2001年,政府投入占风险投资65%,但我国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生产的贡献仅为2.3%。这一切证明了一方面政府不能介入风险投资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表明风险资本家作为一种企业家人才,应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不应由政府行政任命产生。
其实风险投资公司是由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运营,不仅政府不能参与,其他任何不具有这一领域特殊才能的个人和组织也不宜直接参与。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不以一般公司组织形式设立。最适宜它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制。在这两种制度中,一般投资者(无论其出资份额多大)都不参与风险投资公司的直接运营,只因为是资金的投入者具有利润分配权和一定期限的投资参与和撤回权力。在这两种组织形式里,由风险资本家(有限合伙制里的一般合伙人和信托机构里的信托基金管理者)管理日常事务。而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践表明,有限合伙制里对普通合伙人的激励约束机制更为有效。一方面是巨大的利润分配刺激,(普通合伙人出资一般占风险资本总额的1%左右,盈利后一般可获20%左右的利润分配。)另一方面是日常投资管理开支的严格限制和亏损后的无限清偿责任。在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压力下,经营业绩差的因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而自动退出,经营业绩好的风险资本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更易筹集到风险资本。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不断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断吸引高素质的普通合伙人。
由于风险投资一方面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政府予以扶持,另一方面却拒绝任何外来的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政府只能为其建立一整套的支持制度。联系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初期必需政府出资引导的实际,从这个角度我们更容易理解我国风险投资学界共识:政府在风险投资的作用定位应是“引导而不干涉,支持而不控股”。当前我国也已经立法允许以有限合伙的方式成立企业,但是当前我国缺乏合格的普通合伙人,而且当前我国的信用体制和法律效力是否能支撑有限合伙制这一企业组织形式尚待观察。
篇4
[关键词]创新信息生态位 信息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分类号]F273.1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成为研究者探讨技术创新的基础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界定。纵观已有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而进行的。DebraM.Amid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造新思想、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我国研究者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胡恩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从对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开始,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魏江、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五个方面。
随着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过程的作用价值。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创新信息的流动和作用的发挥。正如Cohen W M认为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层面上,外部知识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发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吸收有价值的新信息并用于商业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关士续等认为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付睿臣、毕克新从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人手,在分析了技术创新各阶段所包含的信息活动及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信息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
基于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模型,分析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
2 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2.1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特征和内涵
著名生态学家Odum E P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随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位理论已经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产生了新的概念,如企业生态位、品牌生态位、网络媒介生态位等。我国研究者借鉴生物生态位原理,提出信息生态位概念并对概念加以界定。如娄策群将信息生态位定义为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刘志峰、李玉杰认为信息生态位指信息人通过与外部信息环境的物能流转及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根据生态学理论对生态位的定义,可以把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界定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位置预示着该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与物种生态位宽度有关。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如果实际被利用的资源占整个环境资源的小部分,则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个连续的资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它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参考自然界中生态位宽度概念,企业对其所处周围环境中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可用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通常,创新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自身所具备的创新信息资源条件对环境的适应度就越高,在竞争中取胜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自然界,当两个物种需求同一环境资源时,将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即有一部分生态位空间为两个物种所共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出现将会导致物种间的资源竞争,其竞争强度应当与在特定环境资源梯度上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成正比。类似地,也可以认为企业之间创新信息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重叠程度越大,企业间竞争强度越高;另一方面,分离程度越大,则企业共存的机会越大。
基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在创新信息生态位上的竞争。为了赢得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其创新信息生态位的构建,特别是努力拓宽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但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并不是越宽越好,宽度的增加必须是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增加的宽度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能力范围,不仅会在原有信息生态位上失去竞争力,而且在新的生态位上也不足以形成竞争力。同时,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位的差异化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起具有鲜明特征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利用自身的创新信息资源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创新优势。
2.2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实现依赖于其独特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创新信息资源的识别、获取和整合阶段,企业在上述三个阶段的能力决定了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形成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决定于三种生态因子: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企业的这三种信息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即企业控制和可利用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三种生态因子中,每一种生态因子对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这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只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变量的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与协同作用,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进而形成区别于原有系统结构的新的有序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内部,
由于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信息生态因子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和放大,进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原先各部分的新的信息生态因子组合,进而不断的推进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发展和创新信息系统的进化,提高企业的创新信息能力。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表示为P,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和f3,则P=f(f1,f2,f3)。
2.2.1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其产生、传播、接受的程度,依赖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其性质、价值的本领和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包括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多种类型,同时,企业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渠道也有多种。创新信息种类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企业接触到的创新信息数量浩瀚、内容繁简不一、混沌程度不同,而不同种类和来源的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是不同的。根据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可将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创新信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白箱型信息、灰箱型信息和黑箱型信息。白箱型信息是指来源可靠、内容简单明了、传播透明度高的信息,这类信息在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扭曲、变质现象,很容易被受众所识别和认同;灰箱型信息是指模糊型信息,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识别出它的内容和价值;黑箱型信息是指那些不能被受众所直接感受到,而只能是通过外部观察,研究形状、外表及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关系,通过测试、模拟、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信息。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要求创新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对相关的信息加以论证、归纳和识别。
2.2.2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手段,有意识地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取创新信息的能力。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的作用在两方面体现出来:①企业所需要的创新信息资源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技术开发过程紧密相连,其创新信息资源获取是长期性的,需要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和企业自身对创新信息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依据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来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种信息来源的利用和关系处理能力。②企业对外部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获取实际上是与外部信息资源所有者的交易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时,企业所需要的外部创新信息资源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所占有,对于特定的经济主体来说,获取和占有信息资源也要付出成本。因此,获取创新信息资源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样构成了对企业的能力要求。
2.2.3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指企业通过各种机制和策略的运用,将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的识别和获取只是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构建过程的基础,为了保证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将获取的和已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只有经过有效整合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企业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才能形成具有特定优势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为了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是多种方式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通过有效运转,个人信息与组织信息、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原有信息与新获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不断地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放大效应和涌现效应,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为了使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以高效协调各机制的相互关系,动态调节和优化各类信息要素及相互作用。
企业的信息生态因子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但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优势并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优势的实现还要依赖于通过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将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这一视角看,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与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共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体现出了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控制和可利用的程度,在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作用下,创新信息资源经过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创新思想形成、产品设计阶段、问题解决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而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该能力的发挥受到企业的人员素质、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与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是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又影响到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构建。
3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新动机的形成、创新不确定性减少和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
3.1创新信息生态位与创新动机的形成
技术创新是从创新动机产生及创新决策开始的,迅速产生创新动机并及时的做出创新决策是企业创新成功、形成创新优势的第一步。综观对技术创新动机的研究,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因有四种:①市场需求的拉动;②技术发展的推动;⑧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规划及政策、法规上的激励;④企业家具有的创新愿望和较高的创新素质,企业家的远见卓识、风格特质以及对市场利润的渴望和追求。这四种动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的自组织和协同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上述技术创新动因中,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敢于承担风险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是盲目的,企业家的这些创新特质的形成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为前提的,一定程度的创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另外三种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构成了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而这些动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来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开始产生技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可见,能够发现创新机会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一前提是以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为基础的。
3.2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减少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试验性质,由于其中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呈现高风险性。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创新成功的概率往往大于失败的概率。弗里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来自于三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一般商业不确定性。从信息的角度审视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可以被看成围
绕其不确定性所开展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的处理需求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矛盾运动。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信息处理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都要求把不确定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要通过对于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来解决。创新信息作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主要相关环节,通过对创新业务环节的影响来减少整个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①创新信息能丰富创新思想;②创新信息能完善创新产品设计;③创新信息能加速创新进程;④创新信息能够提高创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可见,由于创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创新风险源于“信息的缺乏”或“所拥有的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或方法就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构成创新成功及减少不确定性的基础。
3.3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着特定的发展路径,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某些技术成果而不是其他。创新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技术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底层因子。美国西北大学乔尔・莫克尔教授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底层因子,他说“每一个进化系统都由那些要素组成。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在技术创新进化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和信息。可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通过其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的进化而实现的。同时,由于技术能够脱离产品实体而存在,并能在分离状态下独自进化,因此把这种独立于产品而独自进化的技术叫技术元,它是技术的组织单位。在知识的进化发展中,当某个知识点被激活时,则更适应的相关知识就会涌现出来。因此,创新的发生过程实质上是先前知识的激活,大量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和保留,并在需要时被加以利用,这就产生了新的知识或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创新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创新系统外部整合相应的创新信息资源,特别是知识类信息资源。外部信息资源中蕴含着不同于企业原有的技术元,通过创新活动,两类技术元必然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其结果是促进知识点的被激活并导致技术的演化发展。依据生物学的理论,这种技术演化和发展存在两种结果:技术遗传和技术变异。也就是说技术创新的结果既由企业原有技术因子决定,也受到外部信息中技术因子的影响,两类技术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至于创新成果中的“遗传”和“变异”哪个占有更大比例,这由内、外两类“技术元”的作用结果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是其技术创新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这种路径优势决定了企业特有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篇5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关系
当今的高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各产业技术之间的互相依赖性,要求处于不同技术层和不同产业的企业,以某种形式联合起来,突破专业技术的限制,互为技术来源和技术应用对象,共同协作,形成适应技术综合发展的再生存体系,这就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从而又使高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概述
一个产业在特定的区域内集聚,直至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在人为、历史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个过程实质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随机性。
从马歇尔开始,产业集聚(Industrialcluster)的类似形式就得到了经济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工具对产业集聚这一现象作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其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概念。文献中流行着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Industrialeluster)、新产业区(Neo-Industrial District)、产业簇群(Industrialcomplex)、聚集经济(Aggegation Eonomies)等概念。
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在当时产业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基本上是工业区的概念,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韦伯是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的学者。聚集经济的概念表达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或是产业的生产活动,或是贸易与商业的交易活动,或是其他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生产性活动(劳动力聚集)和非生产性活动,在区域上具有比较明显的集中倾向,并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
与聚集经济相联系的还有产业综合体这一概念,它是由美国区域科学家艾萨德于1959年首次提出的。在艾萨德看来,产业综合体可以看成是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相互之间存在着技术、生产和分配等方面的产业联系,所以可以带来一些经济上的节约。
意大利社会学家贝卡蒂尼(Becattini)1978首次提出“新产业区”的概念,他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区域上形成的社会区域生产综合体。还有很多学者对新产业区进行了界定,如Piore和Sabel(1984)将新产业区看作是高度柔性专业化的区域,Scott(1992)则将新产业区定义为基于合理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生产商在地域上集结成网,并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紧密相连的产业组织在地域空间的表现形式。虽然新产业区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柔性专业化”(flexiblespecialization)、“创新性”、本地网络的“嵌入性”或“根植性”(embededness)等是其主要特征。
产业集群的概念来自于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在他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中,将“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现象称之为“产业集(簇)群”。同以往的相关概念相比,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本区域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且还是区域各机构间,包括企业、政府、同业公会、咨询机构等其他辅助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关系,还包括信任、合作等其他社会性联系。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是指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柔性集聚,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柔性专业化分工、结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空间产业组织体系。
二、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路径分析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结构
企业关系是多层次的,它们把活动联结在一起,使行为者相结合并形成资源纽带。这种多层次性既反映在企业内,又是网络的基本特征。关系契约使两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为者之网,而网络中的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
由各结点连接起来的网络路线就是个体间信息与资源交换的渠道,当不同的主体(结点)在网络中处于不同位置时,便拥有对网络中信息与资源的不同控制力。在产业集群中,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以及网络关系等决定了网络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网络密度描述了网络内实际存在的联系数量占到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Coleman(1990)认为,高密度网络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间联系,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高密度的网络更容易发展出相互信任关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按照Coleman的观点,网络越紧密,成员之间联系的通道就越多,既有直接的联系,也有间接的联系,有利于信息、知识等要素的流通。网络联系强度描述了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各个结点(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客户、供应商、高校、中介机构等)组成的大系统,集群中企业通过与网络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提供诸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对技术创新影响重大。
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集群网络中企业与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新网络结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保持产业集群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集群内高速扩散。
2、地方政府充当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倡导者”
产业集群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能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易陷入“囚徒困境”的被动局面,原因包括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不足以承担研发工作、研发的风险太大、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经济外在性、产权保护程度不高和理性经济人固有的“搭便车”思想等。在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地方政府充当产业集群的外部力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除了鼓励社会自主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发挥政府的资源、信息和组织优势,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从而使政府间接进入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研发服务的研发机构日益成熟,政府也要在适当的时候逐步退出,使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逐步消失。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只有产业化的知识或技术成果才会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有经济价值。因此,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必须引入技术维度,并且通过对技术成因的分析,揭示产业集群的本质,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1、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促使新的产业集群的产生。由于技术创新的种类与功能不同,不同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机会与能力也就不同,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率和强度在不同产业中不尽相同,进而又使生产率增长的速率和结果不尽相同。重大技术创新导致区域主导产业出现,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突破式技术创新逐渐被改良的技术创新所代替,使生产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减低逐渐趋缓,一旦新的主导产业确立,某些改良技术很快地被大量的转移式技术创新取代,进而促进社会经济较长时间保持繁荣。此后,将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将出现,新的产业集群代替原有的产业集群,这样产业结构就不断变动更新了。外在的表现为产业结构与经济过程的短、中、长周期的变动,使内在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生产得以更新。
(2)技术进步促成同质企业趋于集中。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扩散必然会吸引同质企业向技术的扩散源集中。技术与分工互为促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致大规模的定制生产,而这种生产是通过具有同源技术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的,因此就要求同质企业处于集中状态。
(3)产业技术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技术链
(Technological Chain of Industry)是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在技术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一种技术链条。在一条产业技术链上,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之间在技术上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产业之间连接性的内在根源之一在于产业系统的技术关联制约并决定了产业之间的关联。产业系统的技术链像一条‘肋骨’,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进而突破了严格的产业边界,把整个经济系统有机地统合起来”。
产业集群是产业技术链的空间集聚现象。由于产业集群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集聚而成,而在这些联系中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技术上的关联,即产业技术链将众多拥有同源技术的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因此每一个产业集群都至少具有一条或一部分产业技术链,产业技术链就像骨骼一样支撑着整个产业集群,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从理论上说,以一条产业技术链为基础,就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而事实上,更多的现实的产业集群则是以技术网络为基础的。
(4)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即使同一类型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从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也没有哪个企业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这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地缩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中的缺口,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5)技术产业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相反的是,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中,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技术创新过程就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技术的产业化驱动着产业集群的形成。
2、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创新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特别是邻近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信任,以及邻近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产业创新。
(1)产业集群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亲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使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知识更容易扩散。
(2)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就近寻找交易对象,就近取得原材料、中间品供应,比较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员工,减少了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这使得它与其他地方相比,进入障碍更低。这样,依附、承载于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就因企业产生、运行的低成本、便利性而有了频繁产生的现实可能性。
(3)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栖息地”。产业集群也使供应商、人才、专业化信息、辅助设施等资源高度密集于一个地方,从而使得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使人们开展技术创新变得容易方便,区域内技术创新总的成本也降低了。这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卓有成效运行的标志。在技术、产业创新密集的区域,同行多、讨论多、离高校近、人才聚集,并有领先用户,有一些敢于用新产品、愿意用新产品的用户,他们可以很好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区内供应商、合伙者多,建立新企业的成本低;区内同行竞争激烈,从而有助于激发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毛加强、崔敏:创新网络下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0(3).
[2] 佘时飞: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
[3] 谯薇、宗文哲: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4(3).
[4] 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 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篇6
关键词:过程论;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
一、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政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法论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18]夏保华.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53-57.
篇7
[关键词]金融创新产品 监管机制 有效措施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且不断地引发了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业受到了近乎于毁灭的打击与影响。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地复苏,但是我国应该从中吸引经验与教训,面对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如何加强其监管过程以防止其风险的出现,是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重要议题。
一、金融创新产品的界定
曾经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美国创造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而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也对美国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金融创新产品的界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以被称作按揭贷款或住房抵押贷款,这主要是指贷款人向贷款人进行贷款并将其房屋作文抵押,并进行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偿还的贷款方式。而这种次级贷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AO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以及次级贷款市场。
(二)抵押贷款证券MBS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其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权打包出售给一个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特定目的机构,并由这一机构公开发行以此为基础资产支持的偏债性证券,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抵押贷款,而贷款者也从中获得了收益。
(三)信用违约互换CDS
信用违约互换CDS,主要是由信用卡贷款衍生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可以作为一种金资产的违约保险。债权人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而这个过程中,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债权人并从中获得收益。
(四)抵押债务契约CDO
CDO的基础资产具有多样的形式,比如银行问的贷款、高收益贷款等。而以上的内容中,以债券为基础资产的CDO被称为CBO。由此可见,事实上CDO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资产上的结构性产品。
(五)合成CDO
合成的CDO主要是指银行不断地将一系列的贷款债权进行汇集并进行包装,这就可以被称为群组债权。通过与SPV签订信用违约交换的合约,银行会不断地支付SPV金,以作为权利金。
二、金融创新产品的特征
与其他的金融产品相比,金融创新产品在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独特性。而金融创新产品的这些特征对于正确的理解金融创新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一)创新成本较低
普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品的开发与开发的成本是普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内容,然而,与普通的技术创新不同,金融创新产品在创新的过程中,其产品的开发与采纳并不是其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研究问题。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其创新并不是要创造全新的产品,而是通过分析现有的产品,发现现有产品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进一步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变动。
(二)较强的流动性
区别于普通耐用消费品,金融创新产品很大的特征之一是金融创新产品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方便的交易,这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金融创新产品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而金融创新产品的流动性则来自于金融创新产品的集中的、大规模的交易场所的存在。由此可见,金融创新产品的流动性一旦形成,那么就会形成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而即使其之后的竞争对手拥有了更好的产品的能力,也非常可能因为流动性不足很难取得成功。
(三)缺乏专利保护
技术创新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技术创新具有非常强的专利保护措施。也意味着,创新需要有足够长的垄断时间以补偿并且开发新产品的相关成本。但是,对于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而言,由于政府未能够完全重视整个的商业过程,并没有授予其专利权。因此,金融创新产品会缺乏一定的专利保护措施。
(四)面临更多的监管
大多数金融创新产品都会面临着很大程度的监管。金融创新产品的创新过程需要得到很多监管部门的审核与处理,因此,创新者需要进一步去考虑时间的成本以及法律的成本,这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
结合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鉴于其以上的特征,我国金融创新产品还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的管理风险
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而言,很多的金融机构就是从管理风险、分散风险的,但是由于金融机构本身具有风险。因此,创新最终变成了冒风险和制造风险的机构。
(二)投资银行是金融服务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投机商
事情上,投资银行应该是以服务于客户、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机构,但事实上,投资银行开始慢慢离开了金融服务,并不断地成专业投机者,这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风险。
(三)全面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需要建立
对于金融创新产品而言,必须对其进行及时防范以化解系统性风险,才可以不断地维护系统安全。虽然金融行业的某些领域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风险监控体系,但是这些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
(四)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不成熟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不是发展得过头了,而是发展并不成熟、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五)激励机制未重视鼓励的长期性
目前,我国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使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有所追求,但是也有使他们会所畏惧。而这个过程,正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过程。
四、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措施
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仍然存在关很大的风险,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监管措施、建立相应的制度方案才能够有效的规避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规范金融创新产品的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200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从与相关的监管机构,联合制定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开始了我国金融创新产品的规范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监管体系仍然需要得到解决。因此,只有建立一整套监管办法,才能够使金融产品的创新给市场带来最小的影响,以避免风险。
(二)改善信用评级机制
美国的次债危机说明标准普尔和穆迪这样的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在评级时仍然存在极大的问题,这些使他们的信用大大降低,因为在利益的面前,他们选择了利益而并不是信用。由于相关法律的局限,只能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的风险性进行评定,以起到告知的作用。因此,只有改善信用评级的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在利益面前能够做到客观,才能够保证金融创新产品的良性发展。
(三)更加严格的监管及更有效的信息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地披露有没良好的还款能力的人的信息,也就是说,基础资产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而这些基础资产在一些信用评级机构的包装下并没有展示出其应有的现实,反而受到金融市场的喜爱,而这种行为的背后就说明,有必要承担这种风险。因此,只有加强监管,使信息更加有效的传递,使投资者掌握足够的信息做出判断,才能够有利于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应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
我国政府应该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面对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上的任务风险,我国应该从小抓起,避免小的风险转变为大的风险。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由于美联储等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措施不到位、不及时,结果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事前监管,避免金融市场上的大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仁伍,吴竞择.重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J].银行家.2009.(02).
[2]张燕.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创新的再思考[J].财会研究.2009.(21).
[3]胡建.黄信瑜.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应对[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05).
篇8
关键词:动态核心能力 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50-02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大,使我国工业也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技术水准整体相对落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综合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科技发展的纵深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只有通过有效而合理的技术创新系统才能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现在正处于高速变革的环境,新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相对封闭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更高“柔”性的技术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构建合理的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与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技术创新作为融合科技与经济的重要渠道,已经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有自身的特殊性,技术创新的效果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所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概念可以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动态核心能力理论的一个拓展。
一、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1)稀缺性,为企业所特有的;(2)延伸性,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3)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感受得到的价值;(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地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与动态能力强调的外部环境相对应的概念,是与企业相关的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生产运作、企业绩效等所构成的系统,企业可通过研究和控制内部环境来利用内部资源,提高内部的吸收、整合、创新能力,打造符合发展方向的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有关,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都在快速变化,原有的资源和能力很快就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掌握动态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业绩,保持竞争优势。但是领先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追求已有竞争优势的利益最大化,将很快被致力于创新的对手所取代。
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积累性学习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然而,新环境下环境在变、市场在变、顾客的需求也在变,企业核心能力也就必须在其现有基础上适应环境的变化,提升或开发新的核心能力。如果企业核心能力不再发生变化,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自我否定,也就不再是核心能力,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不断更新并创造出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就是动态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保持柔性并快速响应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甚至制造对自身有利的环境变化,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实现其成长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
在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产品标准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化的今天,企业要想保持住竞争优势,就应该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更要注重积累企业内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企业所特有的动态核心竞争能力,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针对动态竞争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自身优势的自适应能力。在全球化环境下,快速的技术变革和扩散驱动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中最高层次能力的体现,它是企业将各种知识再整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从动态核心能力的角度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管理活动,企业技术创新可通过吸收、引进、转化、创造等方式,更好地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同企业战略资源结合起来,有利于企业在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要完成这一过程,既要加强研发队伍的建设,也要增强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专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府之中,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体现,是企业形成动态核心能力的一种举措。
三、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技术创新是指在技术的新思路角度,进行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并得到实际的应用,是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从技术创新的内涵来说技术创新无疑是一个复杂体,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处理好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技术创新学说和动态核心能力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应当有效地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并从现行政策和实际情况出发,使所选指标比较容易获取。
2.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是涉及研发、试生产、规模生产、销售等多个相关联环节组成的多结构、多层次复杂系统,因此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须有足够覆盖面,尽可能将主要影响因素包含在内,以期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的特点,防止以偏概全。各个评价指标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区别,从而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选择的指标要少而精,微观层次的指标应控制在10~25个之间,评价体系所需资料应容易收集,尽可能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取可量化的指标,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者层次复杂的指标树。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效能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可测量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不可测量的影响因素。如果追求一定要使用定量指标或恐难以进行准确地评估,因为定量指标的定量标准和数据核准的原则要事先确定,这种确定本身就是定性的工作,再有收集、整理数据时人为误差和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根据不同情况可或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或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经验表明,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客观,反映实际。
5.动态连续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需充分考虑企业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中,技术创新能力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必须能够反映技术创新的现状,同时反映发展趋势和潜力,还能揭示其内在规律;在选取指标时需注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静态指标反映当前发展技术水平,动态指标预测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从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不难看出解决的都是一些局部的静态问题,缺乏对外部环境动态的考量且很难判断出其技术创新成果是否适应当前变革。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理论,根据上述体系设置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一套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经济绩效评价、创新管理评价、外部环境评价三个评价系统7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1.经济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技术投入产出效率是通过衡量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与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它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内容。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产品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企业只有通过这次的创新获得收益,才能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创新的投入,有实力进行下一步的创新活动,创新产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取巨大的收益。因此,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是最直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一是投入指标;二是产出指标。
2.创新管理评价。创新管理评价按照评价资源的位置可以分为企业内部整合指标和企业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
(1)内部整合能力指标。内部资源的整合,指的是使企业的市场销售系统、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有效地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来。适应性强的技术创新系统,一定是具有开发能力强的技术创新系统,因此对技术创新效能评价,是创新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定性评价指标,分别对以上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技术创新管理关系到技术创新投入向产出的转化,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内部角度来考虑:从管理人员素质、创新风险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管理人员素质,衡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新风险管理,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方面来衡量。
(2)企业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指标。企业同外部技术资源的协同,主要是企业的关键客户、外部技术伙伴、关键供应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参与和支持。确保企业的内部需求和外购技术互相匹配,并确保企业选择外部技术资源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有利于企业加强发现技术、选择技术和技术转移的适应性。所以,在指标体系中从产学研合作程度、合作企业参与创新的程度设置参与技术创新的定性评价指标。产学研合作程度,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科研成果。
3.外部环境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的也是难以预测的。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技术和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可以加强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并以此作为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据。比如,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另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不小的冲击。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效能评价的主要目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态性,意味着必须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紧密结合,根据新的信息来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使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效能评价是从长远发展角度考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是否同企业的经济、技术环境相适应,是否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等相关的战略问题。
(三)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或资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定性资料的量化以及数据的无量纲化等),就可以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
四、结论
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煤炭工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笔者针对我国煤炭型企业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笔者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煤炭企业从整体上评估其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帮助煤炭企业改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黑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路径研究》(编号11C010)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型煤炭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要素构成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2522270)]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工程学报,1999(1)
2.石忆邵.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中国科技论坛,2005(5)
3.邸景霞,郭剑锋,索贵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与对策.煤炭企业管理,2005(5)
4.张雅丽.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发展.内蒙古煤炭经济,2003(13)
5.吴友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7(4)
6.唐炜,蒋日富,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
篇9
【关键词】 研发合作组织 竞合动力 强化机制 协作机制
研发合作组织是一种研发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经济行为主体为了实现技术创新进行优势和资源整合,共担成本和风险,共享技术和知识资源,实现提高技术进步效率的目的。狭义上,研发合作就是单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的临时性质的项目合作,以实现科研机构创利、企业技术进步的目的。广义上,研发合作泛指企业为了实现技术进步所参与的各种性质和形式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企业与企业间的开发合作。
一、研发合作组织的共生竞合动力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它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作用和互相依存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研发合作组织实质是一个企业共生组织,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共生互补的生态化组织体。研发合作组织作为企业间的一种特殊联合方式,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通过能力互补使各方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组织作为一个弹性生态系统,组织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使企业能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研发合作组织内企业间的竞争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竞争对手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伙伴。研发合作组织内形成了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机制,这种竞合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的集体行动。竞合行为是组织个体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对于组织整体竞争优势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的压力使得组织内企业处于不断的竞合之中,个体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从中取利,组织整体竞争优势也在组织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得以提升。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存在,对于研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研发合作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当前商业环境不断动态化与复杂化的情况下,靠单兵作战的方式已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共生竞合机制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网络化互动和合作,克服单个成员企业的规模劣势,形成合纵联横的网络关系,缓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组织内独特的竞合关系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激励机制,从而成为组织内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果企业不能提高研发能力,不能持续进行科技创新,那么这类企业就有可能在组织中处于弱势甚至退出。持续竞争产生了不断的激励,使得企业之间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技术创新竞争。组织内企业在许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从而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中推进科技创新。三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链”的各环节上,通过在“链”的优势环节展开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该环节拥有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创造新的价值。四是有利于研发合作组织内部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合作,降低成本,实现生产协同和技术协同。企业间可以互相学习经营管理经验,促进成功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内传播。五是有利于形成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由于共生性,组织内企业还可与本地知识生产机构形成共生体,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获取优先扩散的技术与知识,从而营造优势。
二、研发合作组织的自组织强化机制
自组织强化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从宇宙的演化到生命的进化都可以看成复杂性适应系统。复杂性适应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即它具有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进化的特征。研发合作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因为研发合作组织不是一个人用自组织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加以设计的技术和计算装置,它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的产物,组织处理复杂性的游戏规则也是自发形成的,并且这些游戏规则在遵循着组织体模式下通过共同学习的动态过程得以更新,而非由更高级的力量预先设定和安排。研发合作组织能借助网络关系获得单个企业无法获得的各种优势及竞争资源,对外能够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具有局部的正反馈,是一个具有自增强或自催化的动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自强化性。从这些意义上说,研发合作组织之所以具有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原因之一就是内生动力――自组织能力和自强化能力的存在。研发合作组织内部的自我组织强化机制、促进研发合作组织的形成机制如图2所示。组织强化机制对研发合作组织将产生四方面的效应。
1、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组织整合要素资源。研发合作组织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组织成员拥有的资源和结构方式将影响组织的竞争优势,在组织结构中形成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相对于单个企业资源的有限性而言,研发合作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能够按照一种近似最佳的方式将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
2、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组织集聚创新资源。研发合作组织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扩张的机制,增加组织效益并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组织内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也将与日俱增,不仅能有效克服知识贫困的约束,还极大地拓展了技术创新与相关支持的可能空间。这种状态极易引发主体从创业竞赛向创新大战转换。随着组织整体技术能力的增强,适合技术创新环境的完善及组织内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需求增长,将产生一种“马太效应”,组织内的创新活动不断,创新实力增长,组织内的知识库得到丰富。随着研发合作组织技术能力的增强,生产能力也随之增强,创新资源将进一步集聚。
3、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提高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莫测,竞争程度愈加激烈,企业单凭一己之力来应对这种竞争状况,无论是从技术、人员的角度还是从资金和经营的角度都难以应付,也难以承受这些风险。研发合作组织将单个企业竞争优势进行整合,组织内企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及完善,科技实力得到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组织扩大整体规模。研发合作组织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较好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集中、创新要素的集聚及人力资源的集结。随着组织的完善,资源吸引效应还会逐步加速,便于企业快捷获取所需资源并促进自我强化的过程,组织内企业间保持一种充满活力和灵活性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构成了一种柔性综合体。
三、研发合作组织的分工协作机制
研发合作组织不是指毫无联系的企业的单纯靠近,而是一种分工明确、具有自组织功能的专业化体系。组织内大量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间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分工协作,通过这种灵活专业化,组织内的企业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网络,从而实现整体优势。组织内部的分工协作机制不仅是研发合作组织产生的根源及特点之一,还是研发合作组织的竞争优势所在,对研发合作组织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3所示。分工协作机制的作用机理具体分析如下。
1、分工协作机制可以提高整体效率。研发合作组织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研发配套体系,不仅可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不同企业还能根据各自专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形成一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链条。研发合作组织将市场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与分工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这种分工具有主动性且职责明确,降低了因为转换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不断提高研发合作组织的整体生产效率。
2、研发合作组织内的分工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分工。组织内企业有细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各企业只专注于某一环节,努力做精、做专、做深,促使企业集中力量加大研发投入,让自己的技术更专、更精。
3、分工协作机制可以构建组织式创新体制。创新是研发合作组织的生命线,分工协作机制鼓励和促进组织创新。分工协作机制在鼓励企业单独创新的同时,也鼓励链上的企业进行密切交流,促进链条的各个环节创新,实行组织式创新,以提高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的快速传播和扩散,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组织持续创新能力。
4、分工协作机制可以强化组织持续竞争力。研发合作组织利用社会资源更快地扩大规模或降低成本,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可以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协作效应,从而构成研发合作组织强劲持续竞争力。
四、小结
研发合作组织是企业获得网络知识并进一步实现知识学习与知识整合的组织形式。知识分工理论强调知识的专门化是提高知识生产率的重要基础,而在专门知识上每一个实践主体都比其他任何人更有优势。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只能拥有特定的专门知识,而这种专门知识是他人难以模仿的,具有极高的资产专用性。由于知识积累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企业会在某一专门领域持续建构自己的专门知识,并以此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研发合作组织使企业的原有知识通过与新知识的互动而得到有效的传递、整合与衍生。这种知识共享的直接收益是合作各方产生新的专门知识,提升了各自的竞争能力与比较优势。知识的价值在于知识的商品化,在于知识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与服务。知识的可分割性、无限可重复性使得企业在合作网络中转让部分专门知识的资产专用性时不会同时失去核心能力与经营优势。研发合作组织提供了知识共享与知识传递的机制,参与各方的知识通过网络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整合并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但对于参与各方来说,网络知识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这种价值一方面取决于参与方对网络知识的识别能力与利用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参与各方对网络知识的贡献程度。
【参考文献】
[1] Byrne,J.A,.The Virtual Corporation[J]. Business Week.February,1993.
[2] Malone,M,And Davidow,W.,1992,“Virtual Corporation”[N].Forbes,December 7,1992.
[3] Hodge,B.J, Anthony,W.P.and Gales,L.,1996,Organization Theory:A Strategic Approach,5th ed,upper Saddle River[M]. prentice-hall,1996.
[4] Applegate,L.1996,Corpo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text and cases[Z].LRWIN,1996.
篇10
从词源上看,需求就是欲望或要求、应该有或必须有的因素或条件。从生理学视角看,需求是指有机体由于缺乏某些因素而产生的_种失衡状态,从而促使它积极消除该状态的现象。需求的适时满足有助于有机体的健康成长,反之则容易导致疾患乃至消亡。人的需求通常以愿望、意向、情绪等形式表现出来,被意识到的需求容易外化为动机或目的,进而演变为人们思考与行为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产生需求和实现需求的生命过程。
事实上,_个完整的需求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是不足之意识,二是求足之行为。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限制,人的所有需求并非都能及时顺利实现。当下可以实现的需求就是现实需求,而暂时不能实现的需求就是潜在需求。后者往往以梦想、心愿、理想等形式隐约呈现,蕴藏着改变现状、塑造未来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对需求现象认识的深化,需求概念已演变为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范畴。
从哲学视角看,需求是人的多种质的规定性中最原始、最持久的规定性,也是人性中最基础、最普遍的属性。人的需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按对象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等。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莫瑞将它细分为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卑、慈善、变异、坚持、异性恋、攻击等15种形态。人的需求体现出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需求总是指向某些具体事物,这是需求的实际内容;二是需求具有重复出现的周期性,并不因一时的满足而终止;三是需求随需求对象范围和实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现实需求向潜在需求的演进之中;四是需求的实现受到法律、伦理、宗教等社会文化因素的规约;五是需求具有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共同性或普遍性,这也是个体需求之所以能汇聚成社会需求的基础。
需求的不断产生与及时实现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与实现这些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促使人类选择了社会生活方式,并通过技术模式解决这一基本矛盾。“严格地说,一切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活动都遵循一定的方法论模式而不管这种模式是多么粗浅。这样一来,就不得不把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个人的和社会的)都归结为技术活动。包括生理需求在内的多种个体需求属于动物性的自然需求,它们多是通过本能性活动方式实现的;而其他种类的个体需求将会汇集、转化为社会需求,并通过技术模式尤其是社会机制实现。需求在人性与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是理解社会生活、结构与文明演进的一把钥匙。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表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对立。我们总可以从社会组织及其运行中追溯出它们的需求根源,或者说社会组织建构及其运行都是围绕社会需求的实现展开的。学校能实现教育需求,医院可满足健康需求,航空公司能实现快速远行的需求等。
尽管人们对自己的需求不一定都能认识清楚,这些需求也并非都能转化为现实目的,但是从人们的目的性活动中却可以追溯至其需求源头。需求及其实现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需求的衍生与转化、实现链条的分化和延伸、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都处于演进之中,进而催生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体系。一项个体需求往往对应着多簇产业链条、众多产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等;反过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需求的实现,也会通过复杂的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传导至个体,进而满足个体的多重需求。“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隐喻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技术需求的表现
作为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序列、方式或机制,现代技术早已演变为人们实现目的、满足需求的基本流程或格式。从逻辑上看,人的需求可视为目的性活动的起点,它会转化为_系列技术上的要求或条件,成为创建、改进或启动技术系统的出发点或原动力。一般地说,人的需求笼统、质朴、潜在,只有翻译成一种精确的技术语言,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目标后,才能进入技术研发阶段。这就是“技术需求”—词的原初含义。至此,与政治需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等表述类似,“技术需求”并无多少新意,只是人的需求的转化形态或另一种表述。
有明确的目的或用途,也不是从人的某一实际需求出发的。它们往往源于偶然因素的触发或技术体系内部的互动协调等,只是在后续研发过程中人们才逐步意识到它们的功能、用途或价值。在此后的演进历程中,这些技术成果要么转变为实现现有需求的新途径、新方式;要么唤醒某一潜在需求,使之外化为现实需求。由此可见,人的需求并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唯一动力。事实上,在技术研发活动中,技术需求的产生与实现似乎是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展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促使人们积极尝试各种技术可能性。这也是技术自主论的主要依据。为了充分展现技术进化的内部动力机制,有必要将“技术需求”概念(技术上应该有或必须有的因素或条件)拓展到无生命的技术体系,以拟人化的方式说明技术系统的创建与改进机理。
人是技术的创建者,技术进化上的新路径、新需求总是通过研发者识别和揭示的。在原始创新阶段,研发者围绕技术目标的实现展开构思、推演或模拟,探寻可能的技术路径或方案,技术目标就转变为一系列技术上的可能路径及其需求的涌现,成为催生新技术的温床。例如,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万户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再借助风筝滑翔着陆。按照这一技术路线,要实现飞天的需求或目标,在技术上就必须具备火箭与风筝,这就是“技术需求”。当然,它还会沿着技术体系的层次结构或因果链条传导,转化为其他环节上的一系列技术需求形态。其实,要真正实现飞天的目标,只有火箭与风筝是不够的,还潜在着其他路径及其技术需求。现代运载火箭技术就是围绕这一系列技术需求的实现展开的,由此催生了燃料、材料、控制、导航、回收等一系列技术成就。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许多新需求也可以转化为对现有技术形态的新要求,形成二次创新的技术目标。在二次创新阶段中,技术需求往往以约束因素、技术难题、薄弱环节等形式出现,即制约技术系统功能拓展、效率提高的要素或结构等。由于技术系统功效提升的要求、方向不同,技术需求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例如,要提高火车的运行速度,技术需求可能表现为牵引动力、制动系统等方面的要素或结构;而要提高火车的载重量,技术需求则可能表现为牵引动力、轮轴、路基、桥梁等方面的要素或结构等。除了对具体技术系统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外,不同时代还会对技术发展提出一些共同性要求,进而形成共同的技术需求。
32电气化、石油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技术发展方向,都可视为当时共同技术需求的具体表现。它们往往会促使众多技术创新活动聚焦,进而重点突破和大面积改造,使技术活动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表面上看,许多技术需求与人们的实际需求似乎没有多少联系,但都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链条或产业技术流程回溯到人的需求,使它们展现为实现人的需求的必要条件或基础环节。这也是技术模式存在的理由。从这_点上说,技术需求都可以视为人的需求的转化形态。前者的开放性、多样性也是后者潜在性、无限性的具体表现,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理解技术的实质。
三、技术需求的传递机理
人工创建的技术系统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虽然它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实现,但是其进化过程却展现出相对独立性、封闭性,形成了独特的演化方向和动力机制,与人的需求的距离愈来愈远。在技术进化历程中,技术需求的产生明确了技术创建方向,它的实现既能验证原有的技术可能性,又容易派生新的技术可能性,是技术进化的内生变量;同时,内在的技术需求替代了外在的社会需求,它的产生、传递、转化与满足内化为技术进化的驱动力。人们常常在新技术功能、可能性中展望它的应用前景,力图激活潜在需求,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从技术史角度看,在传统技术阶段,经验主导下的技术创造的个性特色鲜明,依附于各类社会实践,尚未从其中分化出来。人们在原始创意和长期经验摸索的基础上,一边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展开新技术的构思、设计、建构、试验与改进,后者从属于前者。一方面,技术创造之前的路线、原理不明确,多受经验积累、机遇触发等非理性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技术需求的表现模糊,难于识别、揭示和及时满足。因而技术进化缓慢,只是偶尔为之的非经常性行为,创新效率低下,失败率较高。
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技术科学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技术体系的复杂化和精密化,在资本、科学与分工的合力推动下,技术创造活动逐步从社会生产领域分离出来,踏上了快速发展的专业化研发之路。技术创新活动开始被置于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用理性的眼光加以审视和建构,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创新方法与流程。
经验摸索或机遇为特征的传统技术创造模式,也为以追求技术功效或商业价值为核心的职业化技术创新模式所替代。技术研发开始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全面推进,技术需求依次呈现和有序实现,研发效率稳步提高。
从创新类型看,原始创新与二次创新的任务不同,前者以实现特定技术效果为目标,后者则以拓展原有技术功能、提高技术效率为轴心;同样,技术需求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原始创新阶段,技术原理的塑造环节最为关键,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技术原理的来源多样,其中虽有科学发现、机遇或经验等非理性因素的贡献,但整个探寻与构思过程却贯穿着由果索因或由因及果的工具理性建构。围绕技术目标的实现,在思维中展开的每一条技术路径上,都有一个以“要达到……就必须具备……”为线索、以技术需求的呈现与实现为推演环节的模拟和塑造过程。例如,X光机的技术原理就是从X射线的发现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要实现透视物体的目标就必须具备产生X射线的装置;要制作X光机就必须具备X光管和X光机电源;要制作X光管就必须具备阴极灯丝、阳极靶和真空玻璃管;……技术需求及其实现的演替渐次展开。
同样,在技术创新流程的其他环节,技术需求也扮演着承上启下、贯通技术路线的重要角色。技术需求首先表现为实现技术方案的一系列部件、结构、安装流程等方面的匹配要求,缺少其中的一个要素或环节,新技术系统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理论与实际、设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所创建的新技术系统往往一开始很难达到预定技术效果,还需要经历验证、试验、调试和磨合诸环节的考验,才能使技术系统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现有技术系统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技术上要求对它进行更新改造。在二次创新阶段,制约技术功能扩张或效率提高的约束因素就是技术需求的具体表现,容易转变为技术创新焦点。例如,自然力的有限性、季节性曾是工业革命初期机械化进程的约束因素。瓦特对蒸汽机的重大技术改进揭开了蒸汽化的序幕。蒸汽机实现了机器对强大、稳定、持久驱动力的需求,提高了机器技术体系的效率。同样,铁路机车技术所经历的蒸汽化、内燃机化、电气化、信息化、高速化等发展阶段,始终都是围绕提高运输能力或效率的目标展开的,约束因素依次显现和逐步消除。
电气化、石油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技术发展方向,都可视为当时共同技术需求的具体表现。它们往往会促使众多技术创新活动聚焦,进而重点突破和大面积改造,使技术活动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表面上看,许多技术需求与人们的实际需求似乎没有多少联系,但都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链条或产业技术流程回溯到人的需求,使它们展现为实现人的需求的必要条件或基础环节。这也是技术模式存在的理由。从这_点上说,技术需求都可以视为人的需求的转化形态。前者的开放性、多样性也是后者潜在性、无限性的具体表现,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理解技术的实质。
三、技术需求的传递机理
人工创建的技术系统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虽然它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实现,但是其进化过程却展现出相对独立性、封闭性,形成了独特的演化方向和动力机制,与人的需求的距离愈来愈远。在技术进化历程中,技术需求的产生明确了技术创建方向,它的实现既能验证原有的技术可能性,又容易派生新的技术可能性,是技术进化的内生变量;同时,内在的技术需求替代了外在的社会需求,它的产生、传递、转化与满足内化为技术进化的驱动力。人们常常在新技术功能、可能性中展望它的应用前景,力图激活潜在需求,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从技术史角度看,在传统技术阶段,经验主导下的技术创造的个性特色鲜明,依附于各类社会实践,尚未从其中分化出来。人们在原始创意和长期经验摸索的基础上,一边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展开新技术的构思、设计、建构、试验与改进,后者从属于前者。一方面,技术创造之前的路线、原理不明确,多受经验积累、机遇触发等非理性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技术需求的表现模糊,难于识别、揭示和及时满足。因而技术进化缓慢,只是偶尔为之的非经常性行为,创新效率低下,失败率较高。
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技术科学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技术体系的复杂化和精密化,在资本、科学与分工的合力推动下,技术创造活动逐步从社会生产领域分离出来,踏上了快速发展的专业化研发之路。技术创新活动开始被置于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用理性的眼光加以审视和建构,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创新方法与流程。
经验摸索或机遇为特征的传统技术创造模式,也为以追求技术功效或商业价值为核心的职业化技术创新模式所替代。技术研发开始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全面推进,技术需求依次呈现和有序实现,研发效率稳步提高。
从创新类型看,原始创新与二次创新的任务不同,前者以实现特定技术效果为目标,后者则以拓展原有技术功能、提高技术效率为轴心;同样,技术需求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原始创新阶段,技术原理的塑造环节最为关键,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技术原理的来源多样,其中虽有科学发现、机遇或经验等非理性因素的贡献,但整个探寻与构思过程却贯穿着由果索因或由因及果的工具理性建构。围绕技术目标的实现,在思维中展开的每一条技术路径上,都有一个以“要达到……就必须具备……”为线索、以技术需求的呈现与实现为推演环节的模拟和塑造过程。例如,X光机的技术原理就是从X射线的发现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要实现透视物体的目标就必须具备产生X射线的装置;要制作X光机就必须具备X光管和X光机电源;要制作X光管就必须具备阴极灯丝、阳极靶和真空玻璃管;……技术需求及其实现的演替渐次展开。
同样,在技术创新流程的其他环节,技术需求也扮演着承上启下、贯通技术路线的重要角色。技术需求首先表现为实现技术方案的一系列部件、结构、安装流程等方面的匹配要求,缺少其中的一个要素或环节,新技术系统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理论与实际、设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所创建的新技术系统往往一开始很难达到预定技术效果,还需要经历验证、试验、调试和磨合诸环节的考验,才能使技术系统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现有技术系统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技术上要求对它进行更新改造。在二次创新阶段,制约技术功能扩张或效率提高的约束因素就是技术需求的具体表现,容易转变为技术创新焦点。例如,自然力的有限性、季节性曾是工业革命初期机械化进程的约束因素。瓦特对蒸汽机的重大技术改进揭开了蒸汽化的序幕。蒸汽机实现了机器对强大、稳定、持久驱动力的需求,提高了机器技术体系的效率。同样,铁路机车技术所经历的蒸汽化、内燃机化、电气化、信息化、高速化等发展阶段,始终都是围绕提高运输能力或效率的目标展开的,约束因素依次显现和逐步消除。
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价值维度中加以规范和引导。为此,至少应从如下四个层面入手:
_是倡导负责任的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的个体性、功利性、保密性等特点,技术需求的产生、转化、实现多是在小范围内私密展开的,往往处于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舆论监督的空白地带,主要依靠研发者的道德自觉与自律。这是阻止打开新技术“潘多拉魔盒”的脆弱防线。我们应强化研发者的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行负责任的技术创新,即研发者应对自己的创造行为负起责任,制定预案或预防措施。应把技术需求的实现、新技术可能性及其不确定性的探索,限制在能够自我管控的范围内;一旦发现新技术需求及其实现的重大缺陷或危害,就应当及时中止研发活动。
二是划定技术研发“禁区”。由于技术研发的不平衡性,冲在前面的研发者先行先试、摸索前进。他们最先认识到某些技术路径、可能性及其需求的危害,提前终止这些领域的探索或尝试。因此,先行者有责任说明其中的危害,推动成熟的共识上升为法律条文或伦理规范,以约束引导后来者。后来者应当自觉放弃这些技术路径或领域的探索,避免走上弯路、邪路。这些领域的技术可能性及其需求应当禁止,研发项目应当终止,并划出“禁区”或设置进入门槛。例如,克隆人、核爆炸、生化武器、合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就是如此。后来者不应涉足这些领域或者必须具备_定的进入资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与道德责任。
三是强化技术评估与审查。评估是人们把握事物发展态势、应对风险的基础环节,通常有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等形式。对研发者而言,应强调事前评估在技术需求及其实现问题上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技术需求的多样性、合理性以及实现的必要性和危害性。
评估。对政府部门或社会机构而言,应强调新技术推广的事前评估,发挥“守夜人”的审查和监督职能。这也是对新技术扩张需求的有效规约。应当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出发,着眼技术推广的远期、衍生和全局效应,谨慎做出准予推广的结论。
四是完善跟踪和改进机制。由于技术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对许多技术需求、缺陷及其危害的认识往往滞后,因此应不断提高进入推广阶段的新技术的成熟度。对于已推广的技术系统应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广泛搜集和及时反馈用户意见。同时,对于技术故障、事故等典型个案应进行重点时推出“改进版”的下一代技术;必要时还应召回已推广的有缺陷的技术系统。
- 上一篇:财务风险的概念
- 下一篇: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