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0: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情感体验 高校学生 影响因素
1引言
国外对于爱情体验的研究是很广泛的,然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而且有不少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调查和总结阶段。本文以基于“爱情三元理论”的爱情三元量表为依据,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考察和讨论。
2 具体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正在进行恋爱的在读大学的本科学生与硕士学生共139人,男40人、女99人,平均年龄23.45岁。
(2)测量工具的选择
a.STLS,即爱情三元量表。在预测量阶段已经检验了其信度与效度,总体为0.984,激情0.934,亲密0.965,承诺0.943,三因子可解释方差58.242%。
b.自编个人信息。自编个人信息由人口学变量被测者年级、被测者年龄、被测者学科以及恋爱变量被测者恋爱次数、被测者初恋年龄、被测者恋爱持续时间共同组成。
(3)测试过程
通过自由的方式招募被试者,在实验室请被试者回答问卷,供测试被试者139人,被试者单独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回答问卷,问卷的回收率100%。
2.2研究结果及分析
(1)情感体验的3种成分分析
被试者的情感体验量表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
根据表中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的均值,可知其间差别并不大。可见大学生的爱情“完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与社会上对高校爱情的刻板印象并不一致。
(2)3种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相关系数如下表:
由此可知,3种成分的相关性均很高,且在0.01上呈现显著水平,这同时也可说明爱情三元量表中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者并非彼此独立。
(3)差异检验
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情感体验的三成分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了两两相关样本t检验,下表为结果:
由数据可知,承诺成分与亲密成分的t检验差异没有显著差异,激情成分与亲密成分和承诺成分的差异0.01水平显著,这可以说明高校学生对于激情方面的体验要明显比承诺与亲密方面的体验低。
3 讨论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情感因素的三种组成成分之中,激情成分明显小于承诺和亲密,可以解释为这三种成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亲密成分与激情成分,前者是单调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比较短暂,呈下降趋势。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情感体验中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历及其学科差异进行了测量研究,数据及分析可以为高校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引导,以及高校的学生工作进行借鉴,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D. M.巴斯,著.熊哲宏,张勇,晏倩,译.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3-144.
[2]王娟.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2
关键词:晚唐 李商隐 温庭筠 诗变 词体
唐诗历四时三变,跨度大。对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状况,1943年缪钺先生《论李义山诗》一文从总体上明确提出了李商隐诗与词体的关系――“意脉相通”[1];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才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并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涉及李商隐诗与唐宋词、温庭筠诗与唐宋词、李商隐诗与温庭筠词、温庭筠诗与温庭筠词等四大关系。本文按年代顺序就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地综述,或许能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世纪8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较少,主要有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等论文和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论著《唐五代北宋词研究》。
万云骏文从语言题材、艺术手法、感情倾向等方面论述了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风对词体风格形成的影响,吴肃森文也从这些方面论述了温庭筠恋情词的婉约风格是李商隐的绮词艳语从正面推动的结果。杨海明文论述了温庭筠把晚唐诗中香艳纤弱的风气纳入到新兴的词体中而创造出比诗较狭却又较细、较深的词境。刘学锴文从比较中说明了“温李”诗歌的词化特征,论述了义山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王希斌文认为温庭筠的乐府诗在韵律、句式和格调上引进了词的创作机制。村上哲见在“温飞卿词论”一章中认为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描绘感情世界的手法上、“在那根柢里的诗思方面”[2]是相近似的,有很多共同性。
20世纪9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依然较少,主要有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杨世明《唐诗史》、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等论著和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等论文。
霍然在“梦断魂消的晚唐词”一节中认为温庭筠等人把诗歌创作的着眼点从男子的外在世界转移到女子的内心世界,自此“描绘各色女子的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成为曲子词的创作心理定势”[3]。林庚在“词的成长”一节中论述了“温李”的恋情诗,为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杨世明在“为婉约词开道的绮艳诗人――李商隐、温庭筠”一节中认为李商隐的艳诗“为词的转写恋情发出嚆矢”[4],温庭筠的“乐府诗善于描写,精丽纤细,对于他写作曲子词,是有帮助的”[5]。刘扬忠在“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一节中认为李商隐诗在题旨、意境、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感情倾向等方面都接近了词的艺术规范,“接近了长短句词的内在特质和主体风骨格调”[6];温庭筠等人把晚唐诗风带进新兴词体之中,铸成了花间词风,促成了词体的独立和繁盛,“温庭筠的典范性创作,使古典诗歌形式完成了从齐言诗向长短句词的演变”[7]。赵山林文以李商隐的诗歌为例,从深情与苦调、艳体与曲笔、细意与静境等方面论述了词体的形成受到晚唐诗的深刻影响。迟宝东文论述了温庭筠诗词在撷取物象及表现手法上有统一的风格。文艳蓉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情感基调和艺术表现方式上与词有相通之处,认为他是由诗向词过渡的转递人。
21世纪前十年,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有倪进、赵立新、罗立刚、李承辉《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等论著和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高慎涛《论温庭筠词》,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词》,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独立》,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张丽丽《晚唐诗的兴盛与诗学观的转变》等论文。
倪进、赵立新等在“缘情侧艳与诗词一源”一节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词风是其诗风的自然延伸。董希平在“晚唐五代诗歌的演进与词体的确立”一章中论述了李商隐缠绵悱恻的诗情与晚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的色彩是相一致的,已经具有了温庭筠开创的花间风味;“温李”写情之作在意象、表述方式上是相似的。许总的文章指出温庭筠情爱题材的诗歌创作侧重于感官的描绘,这一特点在温词中得到极端化发展。李中华、韩樱的文章从情感意境、语言技巧、配乐歌唱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风对词风的影响。李然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意境与意象运用上的异同以及他如何以乐府入词。张煜在文章中认为温庭筠的歌诗中出现了词在题材上相对集中的现象。陈如静、王冬艳文从表情深挚婉曲、景物细小静止、意境与凄艳美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对词的影响。慈波的文章论述了温庭筠的绮艳诗是诗词过渡阶段的产物。蔡燕的文章论述了李商隐情诗具有从诗境向词境位移的过渡色彩,境界走向狭窄深隐。高慎涛文论述了“温李”诗歌的词化。蒋晓城文论述了“温李”诗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体式上与词十分相近。徐秀燕文从女性形象和绮怨风格等方面论述了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与其词的亲缘关系。林春香文从女性形象、意象、主体风格等方面揭示了温庭筠对诗词两种文体的把握和运用以及其恋情诗在婉约词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巍在文章中比较了温诗温词的异同之处,论述了温庭筠以诗法入词。刘霁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由诗入词的诗歌艺术特殊性.余祖坤文论述了“温李”诗歌在意象、意境等方面已极近于词;温庭筠等人将诗歌的移情、烘托、象征等艺术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中,促成了词体美质的形成.张英的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无题意义等方面论述了李商隐诗与婉约词的关系。高骅文论述了“温李”的古体诗、近体诗与词的关系。叶帮义、余恕诚文从题材、境界、意象、情调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渐入诗余的现象。李定广文论述了温庭筠诗词的一体化。李静、唐颖菲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表现出以词为诗的特点。王伟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借鉴诗情景相交之法而形成委婉含蓄的词风。黄立芹文论述了李商隐诗中的词化现象,论述了温庭筠绮艳诗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对其词的影响,探讨了温诗温词在女性形象、意象运用、意境表现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余恕诚文从表现“迷魂”、“心曲”,心象融铸物象,意象错综跳跃,接受楚辞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温李”绮艳诗风与花间词风的关系。余倩的文章从总体风格、题材、绮怨形象、意境等方面论述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文通过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与温庭筠爱情词在笔法、意象、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来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张丽丽文论述了“温李”诗在题材风格、艺术手法、营造意境、语言声律等方面对词的影响。
由此观之,唐诗流变中关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够丰富,尚未出现专著。陈伯海先生曾在《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一文中对唐诗研究趋向提出建言:“唐诗流变及其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还要进行深入的探察和剖解,务使历史的总体风貌能得到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展现,这也是科学总结工作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我觉得目前兴起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很值得提倡,无论是对诗人群体、流派、诗歌体式、类别、历史时段、地区风貌以及诗歌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乃至各种文体间的交互影响,均尚有深入发掘的余地,只有把这方方面面的环节把握住了,一代诗史的精细脉络才能清晰无误地显露出来。”[8]因而笔者认为,对本文所综述的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注释:
[1]缪钺:《论李义山诗》,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5期。
[2][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3]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4][5]杨世明:《唐诗史》,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第661页。
[6][7]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第56页。
[8]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缪钺.论李义山诗[J].思想与时代,1943,(25).
[2]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1981,(1).
[3]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82,(5).
[4]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J].文学评论,1986,(4).
[5][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7]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J].学习与探索,1989,(Z1).
[8]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9]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11]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12]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3]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J].天津社会科学,1999,(5).
[14]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5]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16]倪进,赵立新等.中国诗学史[M].陈伯海,蒋哲伦主编.隋唐五代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17]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
[18]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19]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20]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1]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2]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3]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4]高慎涛.论温庭筠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25]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文学院,2004.
[26]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7]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8]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9]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J].中国韵文学刊,2006,(2).
[30]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1]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独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6.
[32]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3]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
[34]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J].东方丛刊,2008,(1).
[35]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J].文学评论,2008,(2).
[36]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J].咸宁学院学报,2008,(4).
[37]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8,(4).
[38]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39]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4).
[40]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41]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J].理论界,2010,(3).
篇3
题目: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探讨
摘要:恋爱是大学校园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处理好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也是培养爱情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也关乎着爱情之花能否开得艳丽、长久。
关键词:爱情 大学生 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普遍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灵的空虚需要某种东西来充实,而爱情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感被大学生所向往和体验。可是当爱情匆匆来临时,他们又惊慌失措,不懂得如何去恋爱,没有过多地考虑就陷入爱情的泥沼。当从爱情中失败地退出来的时候,他们又不懂得如何去面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恋爱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恋爱是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和逐步培养爱情的过程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某种关系的一个过程,这个关系既是亲密的,也是激情的,也是有承诺的。在恋爱中,两个人要学习如何与亲密的爱人相处,学会宽容、理解,学会如何让恋爱关系成熟稳固,也是在学习如何让自己成长。
在恋爱过程中,爱情要巩固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培养。爱得久了,爱情会平淡,但这不是因为彼此的爱意淡了,而是在爱情关系中,少了激情,多了亲密和承诺。
不同的交际圈和兴趣圈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让彼此接触新的思想和感受,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这也给爱情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恋爱是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过程
法国作家莫里哀有句名言, 恋爱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通过恋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恋爱过程中,彼此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换句话说,爱情双方能够在恋爱关系中,提高对本来的我的认识,了解真实的我的状况,挖掘隐藏的我的信息,明确未来的我的方向。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一)自主性强,恋爱行为公开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易接受新观念,独立意识比较强。
在恋爱问题上,大学生往往个性突出,不太受他人尤其是长辈的影响,不再顾忌他人的评价。在恋爱问题上,努力追求自己看好的爱情,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大部分会选择大胆追求和主动表白。
(二)注重恋爱过程,依赖性强
自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这句话横空出世,物质条件似乎已经成为爱情的核心条件。但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一般不考虑物质、地位等社会性问题。他们往往对精神层面看得较重,注重情感体验和交流。
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情感体验,恋爱动机多数是为了填补空虚、寻求刺激、追赶潮流。对恋爱过程的过度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往往轻视了恋爱结果,这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同时,大学生们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在恋爱关系中容易受挫。
(三)恋爱过程中无条件地奉献
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少,当他们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当他们遇到家人以外自己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往往视爱情、恋人高于一切,处处想着为恋人多做贡献,对爱情只求付出不求索取,甘愿为对方奉献牺牲一切,只为博得对方欢心。
爱需要付出,而过分的付出是一种情感不成熟、情感缺失的表现。过分的付出,也会导致爱情天平发生倾斜,使爱情双方无法正常平等地相处,久而久之便会对感情造成伤害。
(四)恋爱观念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很多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需指责,传统的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在这种开放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漩涡,恋爱道德弱化,责任意识下降,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了解爱情的本质,确立合理的恋爱动机
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承担责任,是一种奉献,不是索取和占有。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才使得爱情高尚、纯洁和美好。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应当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相投、心灵相契的基础之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慎独的选择常常经不起考验,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必须摒弃不正确的动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恋爱应当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应当追求持久永恒,同时应当摆正恋爱在人生中的位置。处在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应当本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将亲密、激情、承诺紧密结合,绝不能为了一时欢愉,让彼此受到伤害。用脑思考,用心体会,真正的爱情之花才能开得艳丽、长久。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困惑及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32)。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大学生
21世纪的中国繁荣昌盛、和谐安定,国家法律政策更趋于人性化,新闻传媒自由尺度放宽,文化思潮中西合璧,大学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生活方式、学习行为、思想理念都悄然融入了新概念、新元素。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视野越来越开阔,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大学生对在校生活质量、学习环境等自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只有系统分析读者心理特征发展变化新因素,预测读者心理活动发展新趋势,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活动,才能发挥当今高校图书馆的新职能。
读者心理学研究包括读者心理现象的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共性就是在相同层次、相同类型的读者中,从千差万别的阅读心理活动中,发现和认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共同规律,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个性是反映在阅读活动的心理过程当中,通过读者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个体的差异,可以充分了解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内因,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在此,笔者不赘述读者心理的方方面面,重在阐述目前高校学生读者心理共性和个性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
1 读者心理现象共性分析
1.1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1.1方便心理。读者希望图书馆一年365天都能开放,自己在想利用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的大门总是敞开的。其次希望手续简便,检索方便,无需等候浪费时间,借期延长,册数增加,罚款从轻,规章制度等限制减少,网上咨询长时间在线,设备现代化快捷省时。
1.1.2求全心理。图书馆建筑面积大,各种功能室布局全面合理;绿化带、休闲区等占地充足,环境幽雅;对图书馆馆藏要求很高,希望应有尽有,自己需要的文献都能有所满足;服务设施齐全而先进,有利于便捷地获取资料;各类型、各专业、各专长的服务人员充足,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多项教育职能;参考咨询、课题查询、心理辅导等服务活动可以全面满足自己的情报需求。
1.1.3创新心理。科技日新月异,掌握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新理念,成为阅读热点。要求图书馆及时采购内容新、版本新的权威性书刊,先睹为快;电脑等硬件设备新,网速快;大型全文数据库品质高,论文刷新快;图书馆网页内容新鲜、更新周期短;服务理念有新意,符合当代大学生读者的需求。
1.1.4逆反心理。关注有问题、被批评的禁书,以及星座命相的伪科学书籍,女生对明星的星座、面相与己的关联特别感兴趣,黄色网页、八卦网站,越是争议多,越千方百计进行搜索。逆反心里还包括剽窃、撕挖、污损书刊等违纪行为,近年学生违纪现象略有下降趋势,一方面表明当代大学生读者心理水平更成熟,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窃书等行为更加隐蔽,难以被工作人员发现。
1.2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2.1以往入校新生带着新鲜陌生的感觉和求知好奇的意识涌入图书馆,虽然漫无目的,不懂怎样检索和充分利用图书馆,表现出阅读需要心理的随意性,但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借阅率非常高。近几年这种趋势却有所下降,新生更多地被社交、娱乐、打工等活动吸引.书籍在部分年轻学者心目中失去了诱惑力。另外,一年级学生缺乏较强的辨析能力,不能敏锐地从众多的书籍中,挑选有阅读价值的读物,总是随着一个个阅读热点盲目借阅,以武打言情小说为主流,现在追捧光怪陆离的网络小说、哈韩哈日的情爱小说,这与网络风行、日韩电视剧火热密切相关,反映一个时代的流行色,但是过度迷恋,会导致思想消沉,民族意识淡化。
1.2.2二年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方式,能克服盲目跟风等各种不良阅读需要心理倾向,喜欢阅读修身养性、处世哲学、中外名著、历史传记等作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入,读书品味较以往明显有所提高。
1.2.3三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意识较强。现今社会职业竞争白热化一年胜一年,学生也一届比一届更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沉重,压力产生动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大量阅读专业书刊,学会做摘录、笔记、书评,阅读过程和步骤体现有序化,希望自己今后在专业领域有略胜一筹的独特本领。
1.2.4四年级学生进入撰写毕业论文期间,连平时甚少光临图书馆的学生,此时也扎堆借阅专业书籍。而现今这种扎堆现象已不复存在,由于互联网的便利,大量全文数据库可供参考,给急于求成的学生有利可图,他们抄袭论文,进行剪切、复制、粘贴凑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有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脑海里已经锁定了课题,逐步积累某一专题的文献,系统地收集、筛选、加工信息,撰写论文时胸有成竹。
1.3不同阶段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3.1开学阶段。长期以来开学都是借阅高峰期,学生涌到图书馆归还假期借阅书籍,但借阅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开学课程比较松,但是现代大学生打发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阅读已经不再占据学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许多学生文体娱乐之余,只有时间应付课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
1.3.2上课阶段。借阅量较稳定,始终感觉学习风气不浓,甚至要采取硬性指标,规定每位学生每学期的借阅量来提高馆藏利用率。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校的用心良苦,借阅并非自己所需的薄本书,前天借,后天还,无心阅读。
1.3.3假前阶段。假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时间相当充裕,借阅量还是较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英语、计算机是当代求职的两项必备技能,假期利用充足的时间使自己的水平提高一个台阶;专业书籍,趁假期补充课外理论知识;古今中外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提高文化素养,综合文化素质是目前应聘、考核、测评的重要环节;人际、心理、修身哲学,当今大学生特别重视自身发展,总想在竞争中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完美高尚的品格;畅销小说、文艺书籍,以此打发时间,寻觅同龄人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地理文化、旅游摄影,有些学生家境较好,有些学生平时打工挣钱,已具备跋山涉水的经济能力,借阅此类书籍为远足做好准备。
1.4不同境况特殊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4.1勤工俭学学生。以前这些学生家庭贫困,自卑心理较重。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变,追求独立,不认为勤工助学是不光彩的事,自觉走向勤工助学之路,当中不乏家庭境遇较好的学生。他们个性开朗,能和图书馆老师、同学融洽相处。
1.4.2残疾学生。受身体条件限制,许多文体活动不能参与,图书馆一直是他们的身心依托,由于所占比例少,图书馆在这方面不够重视。
1.4.3心理障碍学生。心理疾病在爆发前都有潜伏期,追溯近几年的大学生心理犯罪案例,心理疾病集中在个性孤僻、不善言语、与同学相处格格不入的学生身上,他们来图书馆,内心渴望得到一种积极、正确的阅读指引。
1.5不同借阅部门的阅读心理需求共性
1.5.1电子阅览室。因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大学生心理潜在的一面尽显无遗,传统道德观淡化,抄袭文章成风,言行放纵,欺骗情感,传播计算机病毒,浏览黄色网页,关注娱乐八卦新闻等。纵观电子阅览室,八九成以上的学生沉迷于聊天,QQ聊天是目前网络交友最盛行的方式,方便、快捷,极大地扩展了交友圈,得到每位渴望友谊、爱情的大学生的极度青睐。其次打牌、玩游戏、观看最新影视等娱乐休闲,是又一大网络爱好。从网络下载软件,浏览专业性网站,查阅大型数据库、搜索引擎,真正以学习为目的利用网络的学生寥寥无几,利用传统书籍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以致网络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1.5.2传统借阅部门。当代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穿着打扮、修身减肥、恋爱情感、旅游消遣以及阅读影视同期作品、网络小说等书刊,借阅书籍只是为了调节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另外,以应付考试、撰写论文、报考研究生、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阅读目的的学生“异军突起”,应引起高度关注。他们急于求成,只借阅相关的模拟试题、考题汇编、习题集等书籍,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读书计划性强的学生,经常阅读本专业的权威书籍。在专业期刊的阅读方面,90%以上学生已经改变传统阅读习惯,选择校园网图书馆主页的大型全文数据库,它所包含核心期刊种类的全面性,检索的快捷性,是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无法比拟的。
2 读者心理现象个性分析
阅读心理是读者为了实现独特的阅读需求,而产生不同的借阅动机、借阅行为、借阅兴趣、借阅目的等复杂心理表现,还受读者文化素养、个人爱好、生活经历、不同性别、读书多少等个体差异影响。在此,重点剖析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
2.1阅读需求
当代大学生追求自强、独立、开放、求新、求异、求变的新新人类生活方式,因此阅读需求也呈多元化特征,其中两大阅读心理需求最为突出。
2.1.1关注社会热点的阅读心理。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另一方面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其阅读必然融入时代潮流,关注社会焦点。比如目前股市火爆,大学生也不甘示弱,加入炒股热潮中,一时间图书馆沉默已久的有关炒股书籍成为借阅新宠。总之,他们对周围新生事物反应敏锐。
2.1.2追求实用至上的阅读心理。大学生择业的危机感,使得他们更注重实效知识的掌握,阅读目的非常明确,围绕考试科目的教辅资料,考研、考公务员、考托福、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计算机考级以及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有关书籍,国家需求哪方面的人才,这类书籍的阅读就热度不减。
2.2阅读兴趣
社会发展变化对当今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年轻的心理对时事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与时俱进,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热点,都成为他们选择阅读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的热点出现,阅读兴趣也呈现阶段性,比如注重自身素质发展的学生从中外名著转到社交知识、心理素质书刊,阅读兴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不稳定性。
3
针对读者心理现象。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勇于改革。创新服务
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净化升华作用。社会在前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
3.1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学图书馆大到馆址选择、馆舍设计、占地面积、环境绿化,小至内外装修、通风采光、灯光照明等,都要体现一个大气、优雅、舒适的读书环境,对读者阅读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高校新建馆在这些方面考虑比较周全,但旧馆不太重视环境绿化等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3.2以人为本,提供亲切的人性化服务
当今大学教育工作者注重尊重学生人格,图书馆也提出人性化和柔性化服务,图书馆拟定规章制度要多从读者角度出发,利于促进和谐发展。残疾学生、心理缺陷学生所占比例很少,过去没有引起重视,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对待勤工俭学学生,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他们单纯看成是来挣钱的,图书馆的氛围不同于其他打工场所,对他们在生活上关怀、心理上帮助、学习上指导,当成应尽的义务。
3.3开展导读,培养高尚的文化素养
经常深入读者当中,主动推荐图书,调整他们的阅读倾向,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借还服务当中,虽然这句话讲了很多年,但是许多图书馆其实依然如故。定期开展读书座谈会、专家讲座,在活动中倾听大学生心声,了解读者心理状况和阅读需求;指导阅读,提高选择和鉴赏能力,鼓励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认识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本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纠正不良阅读行为。这些工作看似简单,目前许多图书馆却做得相当欠缺,只有用心策划,克服怕麻烦、贪图安逸的思想,才能全面开展,长久坚持。
3.4指导利用图书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
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这项传统宣传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只有根据本校和本馆实情,开动脑筋组织特色宣传,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历来担负文献检索课教学,长期以来许多学生选修仅仅为了混学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针对本门课程的独特性,结合专业,侧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举办实用性强的讲座,介绍重要搜索引擎、大型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等。大胆让具有情报调研能力的学生参与本馆的科研课题,提高情报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开发等能力。
篇5
摘 要: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UCLA孤独感问卷对243名大学生进行成人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关系的探讨。结果(1)无恋爱经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大学生;(2)孤独感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3)将孤独感分为高低分组,高孤独感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结论:孤独感和恋爱经历会对大学生依恋方式产生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方式;孤独感;恋爱经历;独生子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21-01
1 引言
ヒ懒道砺鄞60年代Bowlby创立以来,已成为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Bowlby把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Brennan, Clark 和Shaver[1]将成人依恋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回避以害怕亲密关系和对他人亲密和依赖感到不适为特征,依恋焦虑定义为害怕被别人拒绝和遗弃。如果婴儿期的依恋是与抚养者母亲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则成人的依恋方式则涉及到更多的人和事。
ス露栏惺堑备鎏甯械饺狈α钊寺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有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在成人依恋和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2]。
ゴ笱生处在青年期,艾里克森理论认为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马素红[3]的研究发现不安全型依恋的硕士孤独感程度要比安全型依恋的硕士要高。以往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依恋方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依恋方式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コ槿×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86.79%。
2.2研究工具
コ扇饲酌芄叵稻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本研究采用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李同归和日本九州大学加藤和生共同修订的中国版的ECR量表,包含有36个项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采用Russell等编制的UCLA孤独问卷,共20个题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
2.3数据处理
ソ测评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生依恋方式在有无恋爱经历上的差异
ザ杂形蘖蛋经历以及是否独生子被试在依恋方式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有无恋爱经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差异显著,t = -5.679,P
3.2 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ネ1表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都与孤独感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得分越高,孤独感越强。
ね1 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 **表示p
3.3孤独感对依恋方式的影响
ソ大学生的一般孤独感总分由低到高排序,然后取首尾各27%组成孤独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各66人)。以孤独感(高/低)、恋爱经历(有/无)和独生子(是/否)为组间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进行2×2×2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孤独感主效应显著,F (1,132) = 9.18,p
4 讨论
ケ狙芯勘砻魑蘖蛋经历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得分高于曾恋爱过的大学生,有恋爱经历的个体能够适当的表达自己并寻求心理支持,对有人可依赖的这种亲密体验更深,因此可能更容易适应与他人的亲密相处。有研究发现依恋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恋爱行为,低依恋回避组恋爱的比例要高于高依恋回避组[6],说明依恋回避与恋爱经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依恋方式特别是依恋回避。
パ芯勘砻鞅砻鞴露栏性角浚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体验越强。本研究中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者属于安全依恋,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更少的孤独感。也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7],说明家庭亲密程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很重要。
ビ醒芯糠⑾执笱生产生孤独感时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8],这种应对策略可能激活了个体的依恋模式。Bowlby认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人们形成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内化表征,当人们遇到困难或危机时,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会激活,并以不同的依恋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个体体验到高的孤独感,采取回避策略的个体可能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有研究发现[9]羞怯内向的个体可能社交能力较差,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上有困难,从而产生回避的倾向;另一方面,高孤独感大学生由于自卑可能害怕被拒绝而对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产生焦虑。但孤独感是否之直接影响和激活依恋工作模式,应对策略是否也会产生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ノ蘖蛋经历大学生依恋回避得分高于有恋爱经历大学生,孤独感和依恋方式呈正相关。高孤独感组大学生依恋回避分数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结果表明孤独感、恋爱经历会对大学生依恋方式产生影响。
おおおげ慰嘉南祝
[1]Brennan K A, Clark C L, Sliaver P R. Attaehment theoe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M]. NewYork: Guilford Press, 1998: 46-76.
[2]Meifen Wei, Philip A Shaffer, Shannon K Young, Robyn A Zakalika. Adult Attachment, Shame,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The Mediation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 52 (4): 591-601.
[3]马素红. 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 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5]刘 平. 孤独的评定.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2-289.
[6]林 玲.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 [J]. 思想理论教育,2008,3:65-70.
[7]黄 海.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现状;实践探索
阅读疗法(biblitherpy或reading therapy)起源于希腊语,也称作“图书治疗”或“阅读治疗”,是指通过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王波先生对其归纳总结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阅读疗法在西方发展的较早。1848年,高尔特在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和消遣》一文,提出了阅读治疗的功能,开创了有关读书治疗研究的先河。其后,阅读疗法在西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德国在内的欧美国家的医生,在处方中也都开始开列有利康复的书目清单。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我国,自20世纪80、90年代的引进发展之后,阅读疗法也已迎来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高峰。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阅读疗法的理论和实践目前还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论题研究开始于1999年,为黄菊屏发表在《江苏图书馆学报》上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的建议》。笔者在CNKI中以“阅读疗法”和“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10年,分别获得425条和169条记录,即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研究约占阅读疗法研究领域的39.8%,可以看出,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方面。一是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学习环境优良,设施齐备;二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日益凸显,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相信在大学开展阅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治愈心理疾病,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类似地,笔者在维普数据库中对(题名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题名或关键词=阅读疗法)进行了检索,1999-2009年间维普收录有关论文数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在整个研究领域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文献数量也有所增加,特别是2006年以后,但就其研究成果而言,绝对数量还是相当不足的。而通过对近几年论文的浏览,笔者发现,很多文献的内容大同小异,缺少进一步的探索,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应如何更好地与实践相联系,以及如何健全评价反馈标准体系等,仍处于空白阶段。
二、目前高校已开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通过在网络搜索引擎、各大主流数据库、各高校图书馆网页的“读者服务”或“图书馆简介”等栏目中的检索与浏览发现,开展阅读疗法服务项目的高校少之又少。
目前成果较突出的为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该图书馆自2000年探索阅读疗法的实施起,已有十余载,经过多次实验论证,开设了同伴辅导与阅读疗法相结合、阅读治疗室、开设新浪博客“书疗小屋-大学生健心房”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还发表了数篇关于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这也是当前研究领域内为数不多的实证式的经验总结性文献。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孔繁胜和付婉秋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实证研究性质,他们运用实验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程度的考察来进一步归纳阅读疗法新特点、新规律。除此之外,江西的部分高校也已经逐渐展开了阅读疗法的实践探索,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对于阅读疗法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理论阶段,提出距今已有12年的历史,能真正实行的高校却又是凤毛麟角。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挥图书馆的导读作用,如设立公共书架、热门图书等栏目。虽然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有待健全,但这种进步无疑为阅读疗法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实施现状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实施“阅读疗法”的高校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研究队伍有限
我国尚未设立学术研究机构对阅读疗法进行研究,研究队伍有限。在搜集论文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2010年5月份在江阴召开了“阅读疗法的理论和实践:2010华夏阅读论坛江阴研讨会”,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阅读疗法的研讨会,但是研讨会主要涉及的是阅读学和图书馆学,很少涉及高校阅读疗法领域。而应用研究面窄、涉及学科领域面广,也使高校阅读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过程更为复杂,对于研究者来说欠缺一定的吸引力。
(二)社会认可度不足
尽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将心理咨询室与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展阅读疗法这一举措并没有被高校完全认可。一方面,阅读疗法由于其成效难以量化,难以引起广泛关注,多数认为普通高校图书馆与学生的心理治疗关系不大。部分高校尽管设有心理咨询室等机构,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认识仍然不足。另一方面,阅读疗法欠缺行动上的支持认可。缺乏上层的人、物、财力的支撑,也是其不能普遍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自我认识欠缺
阅读疗法的开展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但多数大学生对图书治疗作用欠缺必要的认识,尚未能自觉地要求进行图书治疗。很多同学不愿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认为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还有的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即使患病了也不能及时认知。
(四)缺乏规范性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
阅读疗法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阅读疗法诊断和阅读疗法图书推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的实验数据和实践成果都极少,缺少对阅读疗法系统开展的理论研究。由于阅读疗法的成效难以量化,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效果评价和反馈体系难度较大。而缺乏标准化的指导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使得阅读疗法的规范性不强,难免让人对其功效和作用产生质疑。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阅读疗法持审慎态度。
(五)实施难度较大
阅读疗法属于心理治疗领域,阅读过程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推荐书籍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十分慎重。读之恰当,当然很好,若读之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除了要有资金、物力的支持,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治疗馆员,能够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推荐合适的书籍。他们要具备阅读疗法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素养,热爱文学,有广泛的阅读基础。客观上的操作困难也造成了阅读疗法的发展缓慢。
四、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一)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力
随着高校的扩张,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的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求学、爱情和就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困惑,对前途的迷茫等等,都困扰着他们。而一旦这些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如适应障碍、焦虑症、强迫神经症、抑郁神经症、社交恐怖症等。近年来,由于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等现象在高校并不罕见,可见心理障碍已成为阻挡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壁垒。我们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量研究表明,图书具有安抚、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人心情愉悦,也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培养坚毅的品格。良好的阅读,可以改变读者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与作者达成共识,就如同汲取心灵的养分,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净化心灵。
(二)有助于推广图书馆阅读,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图书馆阅读推广作为一个课题,已受到广泛重视。阅读疗法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地挖掘馆藏资源,更深层次地利用图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传播知识,时代的变化要求它的服务方式与范围也要发生变化。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心灵的深层次服务,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延伸,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三)充分整合资源,创建和谐校园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服务,但从开展情况来看,鲜有同学前去咨询,而这部分资源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开展阅读疗法,可以将此类机构与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学校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老师,为读者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荐读和帮助,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五、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发展对策
(一)设立“阅读疗法工作机构”
图书馆可设立专门的“阅读治疗工作机构”,负责阅读疗法的人员、资金、设施配置,统筹规划阅读疗法的实施,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学专家教授等。另外,加强对阅读疗法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对阅读疗法产生认可。
(二)设立环境优雅的图书阅览室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览室内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摆放一些励志美文、心灵鸡汤类书籍,读者可随意取放书籍,营造宁静的阅读氛围。
(三)优化馆藏,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
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是开展阅读疗法的基础。图书馆应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购相应的图书,并结合现有的馆藏进行优化组合。与校心理咨询室老师联合,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及时将咨询信息反馈,根据同学的各种类型心理问题定期推荐图书,并可提供当面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四)将阅读疗法与图书馆导读功能相结合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图书馆导读服务,可充分利用导读功能,与阅读疗法相结合。如公共书架功能,可针对就业、求学等不同的需求对图书资源进行聚类整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书目导读工作,并根据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列书目。
(五)培训专业咨询馆员
是否具备有专业素养的治疗馆员涉及到选书及日常活动开展的效果。他们首先应该掌握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阅读疗法的服务工作,并且要有乐于助人的心态和较强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
(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治疗”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阅读疗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读者咨询室”,其内设立“优秀书目推荐导读”,并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服务。这种服务既提供个人匿名方式的咨询服务,可通过RSS个人定制不同类别的书目推荐,同时可浏览相关图书的馆藏信息;还可随时国内外心理知识的讲座,提供心理学各相关的主页链接。
参考文献:
1、李芬,陈颖曼,张建新.我国阅读疗法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0(30).
2、张春慧.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8(5).
3、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9(2).
4、潘瑞冰.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4).
篇7
关键词:婚恋观 恋爱观 择偶观 婚姻观 性观念
语言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不同时期产生的词语,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象,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历程。语言学家陈原说过,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一个特定社会的一切,都会确切地反映到这个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中。如“剩女、经济适用男、隐婚、闪婚、毕婚族、非婚生子女”等新词汇层出不穷,反映出嬗变中的青年婚恋观。
婚恋观是指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影响着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本文拟从新词汇反映出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生育观以及性观念等方面分析当代青年的婚恋观。
一、恋爱观
网络、交友网站、征婚广告、交友类节目取代了以往的恋爱途径,成为当下的“红娘、月老”,使恋爱更加直接、便捷,也催生了婚恋的“快餐现象”。以前的“包办婚姻”不复存在了,说明青年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具有独立的人格,较少有依赖思想。
从理论上来说,爱情应与婚姻结合起来,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则是爱情的最终归宿和目的。随着只谈恋爱不结婚、只同居不结婚的“不婚族”和“终身不婚率”的增加,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变得自由而松散,人们更倾向于自主的双向选择。
二、择偶观
我国自古以来男女婚配讲究门当户对。关于择偶标准,人品、性格、共同语言占到了前三位,经济收入排在第四位。不少女性的择偶目标也纷纷从“金龟婿”变成了高性价比的“经济适用男”(简称“经适男”,或称“实用男”)。“简单方便女”也越来越成为男人择偶的新宠。“经济适用男”和“简单方便女”的流行,折射了现代人婚恋态度的日益成熟,婚恋观开始回归理性。“草食男”“干物女”指对婚姻毫无兴趣的男女;“肉食女”则代表主动追求男性的女性;“优质男”是综合素质很高的男人,需要自信的女人去驾驭;聪明的“杠杆女”能够利用一个支点,将平凡的男友或老公橇起来,助他成功。
年龄也不再是择偶的障碍。近年来“老少恋、姐弟恋”已不是新鲜事。有调查显示近八成人不反对姐弟恋。但是在已婚人群中,多数依然是“男大女小”的传统家庭形式。男性不但可以选择相同年龄组的伴侣,而且还可以选择比自己年轻的伴侣,“婚姻挤压”造成“剩女”大量出现。与“剩女”相反的是随着近年来就业难题逐渐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大学生“急嫁族”呈日益壮大之势。同时,不少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纷纷走进婚姻殿堂。这些群体有个特别的称谓“毕婚族”,即“一毕业就结婚”。
现代年轻人敢于去爱,去追求更高质量、更加满意的婚姻,敢于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离婚、再婚造就“单亲家庭、单亲妈妈、再构家庭、第二春”等词。男女平等、婚姻自主使“协议离婚”变成友好的事情。伴随着“闪婚”潮一同到来的却是“80后”的“闪离”潮。就婚姻本身而言,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它不仅具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功能,而且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手续的简化、思想的开放,导致婚姻的严肃性受到挑战。
三、婚姻观
中国人信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民俗规约。到了“适婚年龄”就结婚的被称为“脱单(摆脱单身)”,但是有很多“剩男、剩女”并不是“被剩下”的,而是“主动剩下”的。他们并不以“单身贵族”自居,对待感情和婚姻比较慎重,显示出自我尊重、自我认同。
为了慎重对待婚姻,有些男女双方在进入婚姻之前进行一场实验,即“试婚”。试婚与同居不同,它带有明确的婚姻指向性。有些人把婚姻看作围城而“恐婚、逃婚”。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已经履行了结婚的法定手续,却不对外宣称自己的已婚身份,被称为“隐婚族”。时下的年轻人特别讲究婚姻的自由和独立,出现了“裸婚”。
对待“婚外情”,现代人显得更加宽容了。“通奸、姘头、奸夫”这些词汇被“婚外恋、感情出轨、、第三者、情人、小三、二奶”等词汇替代,也反映了人们求雅的心理。
四、生育观
婚姻不再是生育的基础和前提。一些独立的女性,敢于挑战传统的伦理,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支撑抚育子女,于是出现了“未婚妈妈(未婚母亲)”。“私生子”也是婚姻之外的产物,更文雅的说法是“非婚生子女”。婚前造成了“奉子成婚”的现实。“丁克家庭”成为中国四种家庭模式的一种,说明婚姻的生育继后功能弱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评判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当然,这并不会完全代替传统模式,主要的婚姻家庭模式还是传统的,也是我们大多认同的主流婚姻价值观。
五、性观念
汉民族的传统倾向是保守而含蓄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性道德观念日益影响着我国青年,并逐渐为部分人所接受,一些人对性的态度从禁锢转向开放。“未婚同居、婚前”增加。一些男女为追求刺激甚至出现“”,“婚前、”等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婚恋观的变化,实质上是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的改变。从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汇可以看出,人们的婚恋观在整体上逐渐趋于成熟、理性。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比上一代人多了一些理性和冷静。总体上,当代中国青年婚恋价值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这是由于它与青年人追求个性的特征相契合,并能够满足人们对婚姻关系的不同理解和期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婚姻的攀比心理,婚恋的“速食”现象,以及铺天盖地的婚恋选秀等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2]纪春艳.当代大学生“毕婚族”现象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
[3]肖建华.从新语汇看中国婚恋观念及性观念的变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80-01
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心理教师,笔者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本专科均有,学业成绩参差不齐,心理健康方面大部分问题与全国各大高校学生有一致性。通过对大一新生运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普查,发现近16%的学生虽然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但多是新生常见的发展性问题:如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认知偏差、情绪情感问题、职业选择问题等。这些都是成长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但如果这些心理困惑能及时的得到长辈、学校老师的帮助并及时解决,就能够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适应期,以更好的姿态应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下面仅就心理测评与咨询中发现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怎样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加以解决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心理咨询在解决学生问题中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中心是辅导心理测评异常学生,帮助主动求助的来访者,以及危机干预的重要场所。笔者累计接待的面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中,主要涉及人际交往障碍、恋爱情感问题、学习问题、家庭关系、个人职业发展问题等。与测评和访谈相比,咨询更容易看到学生的重大心理问题,也是对严重的急性心理事件和早年的创伤性事件进行干预的最佳方式。通过咨询,笔者发现,失恋问题、性取向问题、宿舍突发性事件(如偷盗失窃)等急性事件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帮助,学生往往会想不开,易出现事故。此类事件定要长期追踪干预。而早期家庭环境或成长环境中所遇到的创伤(如童年期受虐待),往往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根源。此类学生一经排查出,必定要跟踪访谈。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学校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作用。对于普查中结果显示异常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一一访谈,与辅导员一起保持对重点学生的关注。以下是对普查及访谈结果的简要分析:
普查结果发现,近20%的学生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多是新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抑郁、强迫、焦虑、迷茫等负性情绪。
导致学生产生焦虑、迷茫等心理不适应的因素主要有: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2.人际关系不适应。中学阶段,学生一般都住在家里,同学私下接触的时间不多,他们之间出现问题或矛盾都由老师解决;到大学后,接触的人多了。而且由于学生接受的是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点造成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产生各种摩擦。3.部分学生从踏进校门就开始考虑四年后的就业问题,过早担心毕业后的状况,最终产生焦虑、无力和迷茫感。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心理健康全校公选课,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快捷高效方式。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要紧扣咨询与普查中出现的学生问题,致力于形成一个问题解决、实践提高式的课堂。
1.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近期及长远发展的需要,解决当下心理困扰,正视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受挫抗压能力。课内讲授契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交往、适应、恋爱、学习等,这些专题内容皆是与心理普测的结果相呼应的。例如“爱情与婚姻专题”,针对大学生当下容易出现的恋爱认知偏差,矫正不合理的恋爱观,并对当下学生所面对的或将要面对的失恋问题加以处理。
2.课内实践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自身问题的言说,形成一个治愈性的课堂气氛。当堂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并尽量营造一种相互鼓励与帮扶的分氛围。例如,“第四章:大学生的学习问题”,老师采取当堂解答及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一个讲述自身学习问题以及改善问题的机会。
3.课堂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变。有视频、图片、游戏活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比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入一个小活动,“假如我是……,我希望……,因为……”。抽取同学起来回答,回答过程中,要求同学声音洪亮,展现自我。此活动不仅很简单且易操作,同时有利于同学们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并在老师所提出的回答要求中(洪亮、清晰、快速不拖拉),培养了良好习惯,在掌声中获得自信心。
4.追求循序渐进及人生发展阶段性的设计思路。注重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潜移默化的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寻人生理想与目标,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发展,并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从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教育教学方面开展的,当然还包括报纸、刊物宣传、心理社团活动等。心理教师拥有咨询与教学双方面的经验,应更好的把这两种实践相结合,达到互补促进的作用。
篇9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个人评价;贫困大学生;相关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91-0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1]。基于前人的研究,M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定义标准,划分出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⑴弥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和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处于没有目的与价值的彷徨迷惑之中,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⑵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指没有经历过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形成承诺,而且这些承诺往往反映了权威人物的要求;⑶延缓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个体积极思考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积极探索自我的目的、价值信念,但尚未形成最终的承诺;⑷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指已经经历了探索,总体上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2]。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得到了关注。王树青等研究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67.5%,其他的三种状态各占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都都存在相关关系[3-4];李文道的研究则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40%左右[5]。然而,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面对贫困,他们有些更加自信,而有些则显得很自卑。对个人评价的这种差异,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自我同一性作为对自我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它既包括对自我的价值观、生活目标等精神层面的认识,也包括对自我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经历的认识,并以此对自我做出合适的评价,促进自我的发展。由此本文假设,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密切相关。
本文的被试都来自潮汕地区。潮汕文化在鲜明的特色中蕴含着多元的文化因素,潮汕人既受儒家文化又受重商观念影响,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6]。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生态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其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动机、出人头地的观念会更强,许多潮汕商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示范;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贫困生来说,高校的生活与学习竞争中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失意往往让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出现危机。自我同一性在特殊的经济、文化生态下,对个人的自我评价的影响也会显得特殊。本文以潮汕贫困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被试为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他们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被广州各重点本科录取,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承担大学的生活费用而通过个人申请及学校推荐接受资助。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贫困程度都必须经过当地村委和民政局证明认定,如单亲家庭,父母双双下岗等,潮汕地区三个市的教育局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和择优择需推荐,最后由该会再度审核,每年一次召开助学金颁发大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4.1%和45.9%;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28.3%、41.5%、30.2%;年龄19~21岁。
1.2 工具
1.2.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1]
该量表共64道题目,分为4个分量表:成就型 (ACH)、延缓型 (MOR)、排他型 (FOR)、弥散型 (DIF)。采用6点计分,1代表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0.906。
1.2.2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7]
该问卷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共54个条目。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分量表,除6个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采用4级计分,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在本研究中,该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86,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的α系数分别为0.342、0.880、0.768、0.750、0.718、0.811。
1.3 研究程序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利用该团体召开“第三届颁发助学金大会”上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测试前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这一问卷,再正式施测,约30分钟完成全部问卷并及时回收。
1.4 统计方法
进行ANOVA检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
2结果
2.1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表1显示,女生弥散型得分高于男生。
2.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相关分析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见表2。
2.3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状态(W)与个人评价(V)两组变量的关系。典型变量(W,V)的Wiks检验的∧=0.513,P
个人评价与自我同一性的典型相关分析见图1。典型变量W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因素负荷最高,其次是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外表。对于自我同一性状态,典型变量V在弥散、延缓、排他及成就四个维度上,因素负荷分别为:-0.789、-0.436、-0.061及0.808。这表明,自我评价的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与自我同一性的弥散、排他及成就都有很强的相关。此外,典型相关变量组解释了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的39.6%,解释了自我同一性V的36.7%。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同一性方差的15.9%,而自我同一性典型变量V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评价方差的14.7%。
3 讨论
3.1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汕贫困大学生中,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弥散程度要比男生强,这与国外Archer[8]和Kroger[9]以及国内王树青等人[3]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结果都是男女两性在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数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国外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延缓和扩散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郭金山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对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男生显著地优于女生,而对于排他型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女生则比较显著地多于男生[11],这与本文女生弥散程度要高于男生的结果一致。具体深究到潮汕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该地区受传统男尊女卑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他们往往背负着振兴家族、摆脱贫困的重任,迫使男性要对自我能力、自我责任及将来的努力方向做出思考,而女性在潮汕地区则是被赋予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角色,这些导致女性的弥散程度相对男性要高。
3.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对于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一点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水平的共享方差得到证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个人评价多维度与弥散型、排他型同一性状态呈负相关,与成就型同一性呈正相关,这样的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延缓状态与个人评价之间不相关的结果,我们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延缓状态作为稳定性最差的一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经历同一性危机。他们积极投入到自我的探索中去,探索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却还没有形成最终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了对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它与个人评价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被试都是来自潮汕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被试同质性高,他们在儒家文化及重商观念的影响下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个人评价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使得该研究推广到贫困大学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学业表现分量表的信度只有0.342,同质性较低。但此次研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我同一性对贫困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启示大学、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55.
[2]Kroger J.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4]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65-72.
[5]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杜经国,杜昭.有关汕头文化的两个问题[M]∥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潮汕文化论丛.初集.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季益富,于欣.个人评价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26-328.
[8]Archer SL. A feminist's approach to identity[M]∥ Adams GR, Gullotta TP, Montemayor R.Ed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2.
[9]Kroger J. Gender and identity: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e,content and context[J]. Gender Roles, 1997, 36(11/12): 747-770.
[10]Fregeau DL, Barker MA. Measurement of the process of Adolescenc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J]. Adolescence, 1986, 21:913-919.
篇10
关键词:爱情 现实 幻想 悲观 乐观
何其芳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散文体;后期作品质朴,明朗,乐观,展现了一个曾在梦中寻路的知识者思想那个情感发生变化的诗性历程。作为何其芳早期的代表作,《画梦录》以独特的“独语”体式在“五四”时期散文更多的驻足于现实情景的描绘,客观现象的评价中脱颖而出,书写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将自己最真诚的情绪、心理、表现出来,正因为面对的“读者”是自己的内心,所以情感最真挚,不需要伪装,作者的忧伤之情也浸润笔尖。也正因为面对的是自我,所以文字朦胧含糊,人们常常把这种散文名为“朦胧诗”。
在这本《画梦录》中:梦,爱情,死亡是三个不可绕开的话题,整部《画梦录》可看作是作者一个梦的表达,在这个梦中,又有着对爱的幻想,对死亡的描述。下面我就针对其中一点――爱的阐释,进行自我的分析。刚才也谈到了,整部《画梦录》可谓是作者的一个梦,是一种幻想,这个“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所以在下面谈到的现实爱情就可以当作是作者对现实爱情的真实想法。
一、表层意义上:对现实爱情的悲观逃避
《画梦录》的创作,按照何其芳的话说,是一种偶然性的创作。但在这种偶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原因,何其芳由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转向散文的写作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何其芳在《梦中道路》这篇文章中说道:“不分行的书写更适宜于表达我的郁结和颓丧”。[1]在《画梦录》收集的十七篇散文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孤独和寂寞之情。我主要从主题表达和意境、色彩两个方面论述我的观点。
第一:主题上的哀伤
《墓》中,一个美丽纯洁的十六岁的农家少女铃铃在静静的度过十六载后,还没尝到爱情带来的幸福的滋味时,便郁郁而死。在死后的一个初秋的薄暮,一个从外面世界归来的陌生男子――雪麟,在看到冷冰冰的坟墓,望着小墓碑上“铃铃”二字,开始编制自己与铃铃的梦。在梦中,他们散布在黄昏中,散布在夜晚中,他给她讲《小女人鱼》的故事……
本是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却与死亡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只有美丽开始,没有完美结局的爱情。这一切都是在雪麟的梦中,在这里,雪麟是隐含作者的传声筒,隐含作者借雪麟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作者的笔下,完美的爱情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实现。而死亡才能让一切得以实现。这种把死亡当做灵魂救赎的观点是“渴求死亡”的表现,“她期待的毕竟来了,那伟大的力,那黑暗的手遮到他眼前,冷的呼吸透过她的心,那无声的灵语吩咐她睡下安息”。[2]她渴望的是死亡,但是作者又写道“不是你,期待的不是你”,[2]她期待是一种爱情,这又是一种对现世的眷恋。她所期待爱情在死后得以实现,爱情与死亡相结合,这意味着作者对现实爱情的悲观,他认为在现实中,完美的爱情最终会淹没在死亡之中。
《黄昏》一文,描写了失恋的我独自矗立在街头,看到马车的经过,感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对于爱情的感受,作者写道:“我曾有一些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2]拥有爱情时,我们曾经约言:选一个有阳光的清晨登上那山巅去。但这美丽的誓言却在“不经意间”被废弃了,留下“我”一个人孤独忧郁的伫立在黄昏的街头。这是一种对爱情的悲观,再美好的誓言只是一刹那的感动。
第二:颜色和意境的描写渲染忧郁之情。
作者选择不完美的爱情作为表现对象,暗含着作者对现实爱情的一种悲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爱情本身的绝望。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总结叔本华与尼采的理论之一是“艺术反应人生,即具体形象表现内心不可捉摸的感情和情绪”,[3]所以作者除了通过表现对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爱情的悲观,作者在文中也采用了很多意象和颜色来表达对爱情的态度。这些意象和颜色作为一种可触摸或者可感觉的具体形象也同样表现了作者内心中对爱情的悲观之情。
在意象的选择上,“墓”“初秋”“黄昏”“黑夜”是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有机的结合,蕴造出一种悲伤,孤独的气氛,从而为作者的观念表达做铺垫。如,“墓”这一意象,不仅是一种死亡和结束的象征,更有一种现实与理想的分割点的意味,用佛家用语就是,现世与彼岸的分界点。它不仅代表着小铃铃的死亡,也意味着爱情在现实世界中的死亡。小铃铃与雪麟的爱情只有在彼岸中才能实现,所以,墓碑既是现实爱情的终结,也是幸福爱情的开始。“初秋”这个表时令的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便常被引用,“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所有的文人,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
另外,作者也喜欢一些冷色调的颜色来映衬自己的观念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的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所以颜色就蕴含了作者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态度。例如:在《墓》中,“初秋的薄暮。翠岩的横屏环拥出旷大草地,有常绿的柏树作天幕。曲曲的清溪流泻着幽冷……”[2]翠岩的横屏、常绿的柏树、曲曲的清溪使整个画面“流泻着幽冷”,“白色的石碑”为作品打上了感伤基调。
何其芳这种对现实爱情的悲观和逃避在其诗歌中也看到,在一首《爱情》中,他写道“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北方的爱情是警醒着得,而且有轻的残忍的脚步”。[4]这首诗作于1932年春夏之际,正值作者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根据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对于身处北方的作者而言,南方的爱情是作者幻想中的爱情,北方的爱情是现实爱情的代表,“白色的陨星”“一滴清泪”这就是作者对现实爱情的感受和认识。
二、深层结构中:对甜蜜爱情的向往追求
在何其芳的脑海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出现在文学书籍里和我的幻想的世界。哪个世界是闪耀着光亮的,是充满着纯真的欢乐。高尚的行为和善良可爱的心灵的。另外一个是环绕在我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却是灰色的,是缺乏同情的,而且到处伸张着堕落的道路的。我总是依恋和流连于前一个世界而忽视和逃避后一个世界。”[5]
作者笔下的爱情的之所以不完美,是因为现实环境的阻碍,而不是爱情本身的原因。疾病导致的死亡,距离导致的相思,传统习俗,都是引起爱情不完美的外部因素。但他并没有对爱情绝望,他依然相信真挚爱情的存在;没有放弃爱情,也没有对爱情绝望,文本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中,他始终相信爱情,并且在不断地追逐爱情。正如张龙福在《心理批评:》中提到:“孤独,并不意味着何其芳的内心世界万年俱灰,一无所求。实际上,真正深刻强烈的人生孤独,必然产生出对爱和死的双重追求。因为只有经历了爱与死的双重体验,才能领略人生孤独的真谛。”[6]
《墓》中,小铃铃死了,但在雪麟的幻想之中,他和小铃铃有了一段美妙的约会,他们的爱是那么的真实,是那么令人向往。虽然现实的爱情没有了,但在未来的世界里依然有爱情的存在。《秋海棠》中思妇的惆怅,就在秋海棠生长的那刻,是不是已经有了化解。“就在这铺满了绿苔,不见砌痕的阶下,秋海棠茁长出来了。两瓣圆圆的鼓着如玫瑰颊间的酒窝,两瓣长长的伸展着如羡慕昆虫们飞游的翅,叶面是绿的,叶背是红的,附生着茸茸的浅毛,朱色的茎斜斜的从石阑干的础下擎出,如同擎出一个古代得甜美的故事。”[2]这是作者对爱情报有希望的表现,在作者的眼中,未来的一天这种思念会被爱情的长相厮守所代替的。
为什么作者会有对甜蜜爱情的渴望呢?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潜意识之中是一个对爱情报有积极态度的人,那进一步讲,有什么可以判定作者是有积极的爱情观呢?这将是下面讨论的重点。
三、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的确,在《画梦录》所创造的梦幻世界中“充满忧郁与颓废的情调”[7],给读者一种压抑之情,带有一种消极悲观之情,“是孤独者灵魂独语,内心的梦想,心灵的蕴藉”[8],但文中表现出来的忧郁悲观之情,并不代表作者现实生活中对爱情,对人生的悲观和绝望,相反,作者对理想中爱情的甜蜜想象,正说明了作者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正是作何积极的爱情观导致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换句话说何其芳是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人,他对现实爱情的悲观只是暂时的,他实际上是一个拥有积极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人。“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复着我睡,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4]这是早期诗歌《慨叹》中的几句诗,最能代表了作者对爱情的真实看法。
弗洛伊德说过:“心灵内也许同时容纳两种互相反对或矛盾倾向的地方;也许一个倾向的优越而使相反倾向降落到潜意识之内。”[9]现实中,何其芳对爱情感到悲观,却在幻想中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与追求,认为爱情是甜蜜的,显而易见,这种对甜蜜爱情的追求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也是作者内心中对爱情的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作者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
凯贝尔谈到“诗的治愈力”时说道“毫无疑问,诗的最终一个原因就是:对许许多多人来说,它可以书法怨愤,使他们不致疯狂。”[10]这句话虽然对象是指诗歌,但我认为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文学样式。换句话而言,文学写作可以让人们书写怨愤,避免因怨恨而发狂,作家通过写作来得到“净化”或者说“情绪的缓和”,所谓情绪的缓和其实就是指本能的潜在能量得到了适当的宣泄。这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只有潜在能量急需并得到引动或刺激时才会进行表现,这主要是指文艺的表现;二是:主题只有感觉到这种能量存在时才会主动去表现,也就是说对于主体而言必须有两个相对的能量同时存在,并且有一方要相对大于另一方时,处于弱势的一方才会被感觉到。一个精神病患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病进行精神病方面的写作。一个真正对生活悲观绝望的人不会静下心来去书写自己的悲观忧郁。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论证何其芳的《画梦录》中爱情观,可以得出何其芳并不是一个对生活,对爱情悲观绝望的人,而是一个拥有积极热情和对爱情充满向往的人。
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在文本中也有体现。《岩》中:“还是向前好了,人生譬如走路”,[2]炉边夜话中“我们以为幸福在东方,向之奔逐,却也许在西方、然而错误的奔逐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些希望伴着它。”[2]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除去思考的内容,单就于一个乐于思考之人,怎能是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之人?同样,一个对人生充满希望之人,怎能因为经历过一时的挫折而对爱情绝望呢?
尽管孤独,寂寞,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希望,也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对人生依然充满了热情,这不正如石缝中的小草吗?虽然要独自去品尝孤独和苦楚,但并不因此对生命绝望反而更加坚强。
注释:
[1]何其芳.梦中的道路[J]....
[2]何其芳.画梦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4]何其芳.预言[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
[5]何其芳.写诗的经过[M]//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6]张龙福. 心理批评[J].文学评论1994(2).
[7]格非.现代散文六十家[M.天津..文艺出版社.1980.
[8]余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M].
[10]约翰.凯贝尔.历史和批评论文集[M].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写诗的经过[M]//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何其芳.梦中的道路[J]....
[3]何其芳.画梦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何其芳.预言[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
[6]张龙福. 心理批评[J].文学评论1994(2).
[7]格非.现代散文六十家[M.天津..文艺出版社.1980.
[8]余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