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篇1

泽州县南村镇北西中心小学教师——李保全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与同行在互动平台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及时写了研修日志,总结、发帖、回帖,和认真撰写并及时上交作业。通过培训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觉得受益匪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将我培训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各种软件培训实践。“国培”为我们这些在职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机会,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期间,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知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多创造互动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培训学习中,特别是各位专家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到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考虑的不多。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与其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帮学生找到水源,学生找不到方向时,与其告诉他方向,不如给他们指南针,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这次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我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此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了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等资源,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次培训使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篇2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成人职业培训持续关注的内容。辩论式教学是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基础上融合辩论赛的高强度、高质量、竞争性的特点,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让成人职业培训有活力、有气氛,提升培训学员的学习力、执行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职场需要的职业素质,按照高端人才的培养方向研发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突破与创新

1.引导个体对辩论的关注

鼓动和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是需要一个心理铺垫过程的,因此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启发学员对于辩论的关注,在于学员对辩论的理解。课程第一阶段着重渗透和提升个体与个体间的辩论意识,理论操作依据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主要是让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人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改正。这种方法可以使辩论双方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自己的、他人的、周围的不合理观念进行挑战和质疑。这个环节可以视频案例展示、讲授或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激发学员对辩论技术的好奇及应用渴望。

2.辩题获得的形式

辩题的获得是辩论式教学法的第二个阶段,它是组织出一次成功的辩论式教学的关键。为了鼓励学员参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可采用分组出题、评委选题的方式获得辩题。具体操作的方法是,现场由培训教师将学员分为几个大组,每组学员都在10~12人之间,每组由最年轻的学员为记录员,最年长的或资历最高的学员为临时负责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集合本组意见、决定本组的辩题。在学员讨论的过程中,培训教师关注每组学员的讨论情况,并指导如何在本组辩题生成后,选出参赛辩手,集合参辩论内容。辩手人数为每组内正反双方各三人。其他人为正反“护辩手”,并自由选择正反方。实施过程要控制在20~25分钟以内,各小组辩题生成后,由4人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决选。将评审小组的决定结果进行全班公布,被选中的小组一般在1到2个为宜。

以某一次辩论式教学为例,辩题情况第一组为“在职业发展中能力比关系重要还是关系比能力重要”,第二组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是父母为主导还是孩子为主导”,第三组为“是否应该延迟退休”,第四组为“培训期间是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吃喝玩乐为主”。这样的辩题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了学员的需求。学员对于问题感兴趣,希望获得深入了解和解决的途径。最后评审组决定选用前两组为最后辩论会的辩题。

3.设置评审组

选择资深的学员作为评审小组的意义在于,他们可以把握辩题的方向和意义,不会使辩论内容过于娱乐而没有教学意义。另外,评审组还可以作为辩论会的总结和评价者,这对于提升教学形式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非常有效。

4.学员主持辩论

培训课程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在学员中选出有较强临场应变能力和较高表演热情的学员,最好选择辩题淘汰小组的成员。这样可以减小淘汰学员组的被忽略感和挫败感,获得积极参与而不是围观看热闹的心理。辩论赛由学员主持开场,公布辩论规则和顺序。正反双方各三名学员分别坐于主持人两边的桌子后,成面对面但略面向观众的形式。先分别由各方一辩申诉本方观点,二辩接着进行自由辩论,护辩手也可以在这个环节参与辩论,自由辩论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太长时间会有辩“散”了的感觉。最后由三辩进行总结陈词。主此人宣布本组辩论结束。如果时间控制合理,一组辩论在20分钟左右为宜,这样不会出现由于过度竞争或过于重复的辩论手段与内容导致辩论疲劳。最好可以留出第二个小组得以上场的时间,第二场辩论会出现和第一场完全不同的辩论效果。一是辩论变得有序、理性,二是辩论更加注重内容本身的指导意义,三是会体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因为学员的注意力会转移至内容,而不再简单地拘泥于是否了解了辩论的流程。

5.评估与总结

辩论式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就是评估与总结,评估与总结阶段可根据实践情况安排一名参赛辩手发表参辩感言,由一名或几名观众学员发表辩论教学感言,由评审会指派一名资深学员进行参评及辩论式教学的总结性发言。最后由培训教师总结和评价课程的整体运行和组织情况,针对学员课堂收获的教学成果一一进行清晰地点评。这样也会让学员理性地认识到培训课的收获和成效。

篇3

【关键词】教师培训 项目 小学英语 实践反思

引言

本项目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参训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依据,为提高自治区各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并切实结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确定了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目标和主题:本项目以“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为主题,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治区各地小学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领头人,发挥其教学名师、高端人才的辐射作用,从而对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产生影响、提升新疆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围绕培训目标和主题制定的具体目标是:(1)结合案例领会并掌握新课标要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2)领悟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教W理念,并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及授课方法。

2.实施过程。根据既定计划,整个培训过程分3个阶段,各阶段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1)集中研修阶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内容,集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引领、讲座释疑、参与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重点是布置总结阶段的汇报展示任务;第二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方式,具体任务有:小学英语微课制作及课堂展示,规范汇报课教案和说课稿并上汇报课,语音训练成果汇报,小课题选题汇报等。

(2)“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本阶段研修采用导师“传帮带”的方式,学员依据“任务驱动”模式完成培训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及小课题研究方向等。

(3)反思总结阶段:参加或观摩培训期间小学英语班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 并撰写教学反思或评课记录,撰写实习实践阶段学习心得并交流,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或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并做交流、总结和汇报。

以上三个阶段训练,前期主要从案例分析入手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设计,经专家指导后走入课堂实践设计,最终使教学训练走向课堂。同时,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及前期研究工作指导;“影子教师”实践阶段以“任务驱动”来指导参训学员完成培训,“影子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影子教师”培训计划。该阶段结束时,撰写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培训总结。

3.培训成果和学员反馈。培训结束时,参训学员以各种方式呈现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及说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数字故事、微课作品及小课题研究选题等,圆满地完成培训期间的目标任务,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讲,经过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大提升,部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识逐步萌生、科研计划初步形成;通过赴内地参观学习,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对参观地文化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最终升华为炽热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投身教育的报国情怀,纷纷立志将为边疆教育事业振兴而尽一己绵薄之力。

培训结束时项目组对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

(1)本次培训的优点及给学员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科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对今后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启发很大;赴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点评,课堂观察和评课、说课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制作辅助英语教学,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化技能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学员参加模拟小学英语词汇课实践教学及说课、评课,班级举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等实际教学技能训练活动,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员互助合作,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员对该项目今后改进的建议:希望多组织这样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接地气”的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学科教学方面的困惑、问题开展面对面研讨;建议多开设一些能提升学员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力的课程及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

二、项目培训效果测评

培训期间承训单位对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

测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方案设计的培训目标结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强,能够切实帮助参训学员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贯彻实施,解决了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小课题研究选题等方面收获尤为突出。

对本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100%的学员表示,本次培训中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优质课比赛及专家点评、与一线教师教研员面对面研讨,特别是班级全员参与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模拟课堂”授课和听评课活动以及班级自主举办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对其帮助很大,认为本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观课评课能力及教研能力非常实用,能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大部分受训学员在问卷调查中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本次培训这样的活动,承训单位能多安排组织自治区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点评及面对面研讨,并且最好能定期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以上关于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学员也对本次培训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并纷纷表示将会在回到原单位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对新疆各地州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三、分析与反思

本次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到位,特别是培训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项目负责小组修订后,培训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并由项目小组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方案计划,最终使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教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次培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本次培训以 “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为主,力求所有的培训环节都做到“接地气”,即所有培训活动的都力求搭建高校英语教育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与参训学员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具体体现在:(1)学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有所提升,集中培训期间的围绕小学英语词汇、阅读课等核心课组织的模拟课和优质课比赛使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2)所有的观摩课、优质课及学员汇报课后都有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与学员互动交流的环节,使参训学员在观课现场与授课教师和点评专家思维碰撞、有效更新教学理念、快速学会并内化教学技能;(3)所有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及教研员的讲座专题均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培训需求,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使参训学员当场解决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困惑;(4)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过程评价和任务驱动的模式之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评价、微课制作、汇报课说课等培训考核任务,最终达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研能力有效提升的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参训教师表示逐步具备了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意识,但对于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还是无从下手,希望今后的培训能重点解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问题;(2)小组合作协同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同智能模式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但也在高涨的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热情之下,掩盖了个别学员敷衍了事、懒惰拖延的不良现象。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教学技能;培训;ISW

0 引言

教学技能是指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文案、教学技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等技能性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属于能力范畴,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教学技能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手段。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技能欠佳,纵然知识渊博、能力超然,也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在国家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生加入了高校教师的队伍,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却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有关研究发现,我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文案不齐全、讲授方法不新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恰当、教学语言基本功不过硬、教学板书不规范、教学组织缺乏章法等教学技能欠佳的诸多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更为有效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势在必行。

1 我国教师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对教学技能训练不够重视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体制由最初的“以中央教育部为核心,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参与组织规划,重点高校为主要培训点”的培训体制,逐渐走向“政府主导,培训网络体系协调,举办学校实施培训”的培训体制。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教程》中,也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部署。毫无疑问,我国的教师培训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然而,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培训体制主要注重师德风范、思想观念的教育或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教学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国家一系列的项目评估、人才工程及奖励也很少涉及教师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和教师自身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学校对培训计划和目标的设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及培训结果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管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也不能很好地保证。而同时,教师也忽视了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仅将有关培训视作一种形式,只是为了通过最后的考试或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这种情形下,培训越来越流于形式,达不到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效果。

1.2 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行的教师培训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培训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和实效性差。

就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来说,十几年来,内容上基本都是以原国家教委规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教育法教程、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为主。虽然在2006年对有关教材进行过修订,但内容依然老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而仅有的一些专门针对教学技能提升的培训,也几乎都遵循传统的思想,按“应试教育”训练教师,重解题指导的技能,忽视指导研究性学习,很少进行探索法、发现法等教学技能有关内容的培训。而在培训形式上,无论是岗前培训、教学观摩或是其他专题讲座等,主要采用的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传授方式,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锻炼,形式单一枯燥,不够灵活,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作用也十分有限。

1.3 对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不够

虽然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有关教学技能提升方法的研究,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但我国对教学技能的研究和训练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并且一直都只在师范生中开展。普遍采用的微格教学模式训练方法,通过小型化的缩减的教学实践活动,借助记录声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经过观摩示范、角色扮演、重现记录、分析评价、反馈校正等一系列程序,对每项技能分别进行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然而这种方法主要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割裂了教学行为与教学情景的密切联系,不能把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 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的几点建议

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起承师启生作用的动态纽带,只有这个纽带通顺流畅才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益。基于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提升我国教师教学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是教师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等各环节应积极参与行动,各负其责,各行其道。一方面,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并理解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高校教师提出总的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兼顾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与高校长远的发展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有关政策的真正落实,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高校和教师应增强主体意识,自觉提升教学技能。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训练获得”。教师教学技能也应在实践训练中得到提升。学校及教师自身应敏锐洞察,及时更新观念,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传统以教育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师训练模式,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特点及未来发展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让高校教师真正从培训中受益,在培训中提升。同时,教师自身应加强主体培养意识,主动加强技能训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3)结合加拿大ISW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加拿大ISW(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是一种为期24-30小时的强化集中训练,采用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参与者的教学技能,其最初是由温哥华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 Kerr)团队根据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对教师资格认证的需要,于1976年创建的,到现在已成为整个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学院、大学、研究院实质性发展项目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学实践为主,以教学理论为辅,让学员(准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将理论与实践有机高效地融合在一起。其核心特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研讨会式的培训形式。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式训练,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既要进行自身授课训练,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授课,并按照一定要求给出听课反馈。ISW的这种组织形式让参与者在平等互助、互相学习、协同工作、共同提高的环境中锻炼和提高,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高效学习的好机会。参与者在这种形式的训练中,可以集中研究和讨论课堂设计、教学技术、媒体应用等各种教学问题,并通过研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他人的良好做法或给出的建议中,不断地实践、思考、分析、借鉴和提高,甚至还可以尝试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单单复制以前成功的做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创新发展教育理念。

(2)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在ISW的训练中,对包括备课、建立学习环境、授课及总结等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参与者准备的每一堂课,都必须按照ISW备课教案模板(如图1所示)书写教案,体现对“引入(B)”“学习目标(O)”“课前摸底(P)”“共享学习(P)”“课后检查(P)”“总结(S)”,即BOPPPS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事实上,这个设计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整理思路,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若能很好完成这6大要素的设计和思考,一定程度上已经确定该堂课成功了,而完成这一要求的训练,就是对教学技能最直接的锻炼。

(3)科学合理的培训周期。设计合理的培训周期,使参与者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是培训的最直接目的。ISW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备3次课,写3次教案,组织3次课堂讲授,同时以听课学生的身份给出3次反馈意见。这种设计科学合理,3次设计中,第1次能让参与者知道怎样组织一堂课;第2次则让参与者熟悉了一般课堂的组织方法;而第3次就使参与者不知不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和风格。此外,每次课的教授时间设计为10分钟,这种设计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10分钟对于参与者来说不会分散太多精力在课程内容的准备上,对于要求给出反馈意见的听课者来说也不会显得太过冗长,而10分钟的讲课训练还有利于培养教师干练的教学风格。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各种改革实践层出不穷,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规范教师准人、培训制度,将我国现有培训手段与国际先进的培训模式相结合,有计划、分批次地在新老教师中开展教学技能强化训练,是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目前,加拿大模式教学技能培训――ISW模式已得到了加拿大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届的认可,我国部分高校也已意识到该模式的优越性,台湾、福建、北京等多所高校已逐步引入该模式开展教师培训,或派遣年轻教师专门赴加拿大参与培训。进一步学结该模式的特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是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波.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举措[J].中国高教研究,2007(4):91-92.

[2]王桂波,王国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9-182.

[3]付八军.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2(3):74-78.

篇5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师进修培训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县级进修学校是我国基层教师的主要培训基地,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发展目标,强化培训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革新培训教学模式将是县级培训学校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教师培训质量;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思想

我国的近现代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教育覆盖面到教学质量改革,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基本上实现了100%中小学入学率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从规模发展开始逐渐向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模式转变,这其中硬件教育资源包括教学楼改善、教育设备的完善和教学课程的改革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为重要、关键的教学因素仍然是教师,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决定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实现速度,甚至决定了这两个教育目标的成败。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会用于教师的进修培训上,由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一线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在基层教育中,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了这一重担,但是在当前的县级进修学校中,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升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质量,将会是我国基层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和关注的话题。

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我国在上世界80年代初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其建校的最初宗旨是针对基层学校中大量存在的教师学历落后、教师水平不足的现象,进行了职业能力培训。在义务教育改革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基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和保障,新时期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被定义为提升教师的素质修养、丰富教师的教学模式和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上。200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程课改,使得基层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方式、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新课程的学习等等,都成为中小学教师亟需掌握的新技能,县级进修学校承担了这一重任。

但是在实际教师培训中暴露了许多实际问题,其一是,培训方式过于保守,过于理论化的培训体系,使得教师很难及时掌握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培训后的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知度达不到预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因材施教”,而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却没能做到这一点,由于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原因,往往较多的采用大班上课的模式,这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意见的总结;教师培训涉及面广,往往需要较长的培训周期,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大量教师难以抽出整段时间进行培训,断断续续的培训经历难以真正发挥效果;教师进修是基层教育的一个重大投入,但是对于培训效果目前还缺少有力的检测和评估制度,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主要措施

针对目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教师培训的整体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1、评估进修学校的教学资源,完善不足

县级进修学校的办学历史大多较为悠久,其教学场所、硬件设施和学校规模大多已经难以承担新教育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对县级进修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认定,完善不足的环节。首当其冲的是对教师队伍的认定,培训学校的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资格审查、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实例检测三个方面,对培训学校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坚决淘汰一部分难以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职责的教师,对于空缺职位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面向社会进行统招;根据当地的实际培训任务,评估教学场地的可靠性,进行适度的扩建和分校设立,避免出现大班上课、扎堆培训和教学场所紧张的情况;考虑到目前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对于电脑机房的建设十分必要,对于没有机房的学校,及时组建,有机房的学校,要及时淘汰性能落后的设备,确保教学设施的完备;最后是要统计培训学院的信息,根据年级、课程、教龄、学历和教学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别培训,保障培训质量。

2、改善培训模式,重视交流与实践

在新素质教育下,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真正的实现素质提升、塑造各种类型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在教师培训中,也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其一是要精简理论教学,重质不重量,理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教师熟悉素质教育的流程和核心观念。为了提升教师学员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和案例剖析的方式十分有效,这需要培训教师具备极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培训教师要尤其重视与学员的呼应,彼此多一些信息反馈和互动,流出一定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实际演练和教学比武,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员印象并激发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

3、完善培训测评体制

教师培训应该是一个培训加能力检测的综合过程。这个检测是针对于培训学校教师和学员来同时进行的,对于培训学员,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能力评价方案,以实战演练的方式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其关键教学能力的提升幅度,并进行量化考核打分,计入教师职能考核综合体系之中;对于培训学校的教师,根据其教学表现、学员考核表现和学员反馈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在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检测工作就要开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公证和公开,并且结合淘汰机制,强化检测机制的有效性和竞争性。

三、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实例分析

现代教育思想是文科教学中的一个培训大类,为了真正的提升学员的教学能力,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整体需求,制定了实践教学的几个重要目标。其一是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资料查询法和调查分析法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搜集优秀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品教学课程,进行分解式复盘演练,采用教师和学员竞争教学的方式,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程度;面对当前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中一些热点教学问题和难题,与学员一起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群策群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验证了理论教学流程的可行性和多变性;通过计算机和图书馆等多种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当前现代教育思想课程的一些最新的教学成果和精品教程,并进行分类统计,以此锻炼学员们的资料查询和资料处理总结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统计学员们的教学体验和反馈,并修正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的细节。对于此次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培训,其重点是放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突出体现了互动教学、角色扮演、资料搜集和实践演练的重要性,保障了学员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和自我实践的空间,重视信息反馈和教学方案的及时修正,教学培训质量也到了有效的保障。

总结: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师进修培训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县级进修学校是我国基层教师的主要培训基地,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发展目标,强化培训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革新培训教学模式将是县级培训学校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篇6

我以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荣。爱身边的孩子,爱这份工作。为孩子们着想。尽一切可能地对孩子们给予理解、宽容、尊重、爱。我更是常常这样想:教师,启迪孩子的心志,是教书育人者,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此,在思想上就应该高定位,更应本着求实好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做到人到思想到,认真体会其精神实质,并做好记录,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遵守考勤纪律等。

尤其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本着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参加了本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78-03

近几年来,“云”空间、智慧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笔者以本院教师为例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和实践。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为了分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笔者对学院22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Office办公软件、校刃畔⑾低场⒍嗝教褰萄设备、数字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基本能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资源,使用交互工具进行交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太积极,大多数教师不能结合个人教学熟练应用。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整合和利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才能适合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具有基本素材媒体操作能力,但素材采集和集成的能力并不如意,在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及应用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而这方面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教师创设和利用媒体素材资源的能力,不利于开展丰富的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2015年7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工作专门委员会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对职业院校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现在六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估、教学法运用、技术与装备运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环境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的差别,造成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科、年龄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校本培训内容设置上要依据各自特点进行设置。

1.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满足教师对技术的培训需求,在借鉴《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设计了适合我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框架。

培训内容设计为“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教学新技术”6个知识能力模块,19个专题。其中“教学新技术”侧重教学理念转变与提升,“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侧重信息技术技能提升,“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模块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应用。这些模块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求的表述,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块的具体说明。通过制定该框架,深入探索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总结各种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内容框架设计特点及实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使用的问题,而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等诸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处理的过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降低学习的技术入门难度,又要满足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减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减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转向于侧重技术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新技术发展为教学带来的理念培训内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校本培训内容框架的制定,为提升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明确框架。

为了促进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参与开展了校本培训实施。共有校内专兼职教师121人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实施中,因为参训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共同特征,培训过程也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师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方式,按照自身知识能力、工作时间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块进行学习。按照模块化的培训模式,不同模块之间只有内容涉及领域的不同,没有层次高低之分,通过模块化考核,全方位衡量和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灵活的模块化选择,实现了某一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背景知识、能力水平上尽量接近,从而达到便于开展的目的。针对不同职级水平的教师,只是在内容选学多少上进行限定,如要求初级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副高级以上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30学时,以对应不同层次的考核证书。经过两轮实施,校本培训对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要切实有成效,笔者在实践中得出几点经验和启示。

1.利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开展校本培训效果会更好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让教师更新观念、调整策略,深刻体验信息技术对教学培训带来的便利,让教师在情景化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感性认识和具体参照。例如在我院的校本培训实施中,以传统培训加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培训。培训有在线学习、辅导,集中面授多种形式。在集中培训时,可以总结参训教师在线自主学习情况,又可以对在线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顺利推动校本培训的学习进程。另外培训还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让面授使得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密切、更通畅,同时加强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另外,在培训中,利用在线培训网站丰富的信息化培训资源,详细的信息化学习引导,为教师自由选择时间和内容,自我控制进度,自主学习提高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2.分层培训,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促进各类教师能力提升

由于高职教师年龄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要把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网上单独辅导结合起来,开展分层次递进式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学科需求,以及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层、分模块选修培训。在培训目标设置上也为选择同一模块内容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教师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评价,使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同时,评价时避免传统的考试评价,以任务、作品作为参评资料,促进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教师为了“拿证”、“凑学分”而单一应试学习。

3.以实际问题切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培训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完后用来指导教学、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在培训中应将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依托,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协作交流,将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化能力校本培训相结合。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校本培训,引导不同专业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分享,找出可借鉴学习之处,充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校本培训在线网站上,提供大量与各专业学科教学相关的资源索引为教师学习提供支架,教师在学习中搜索资源,利用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逐步转化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应结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模块选修,建立丰富的培训资源,以案例观摩,网上研讨等方式,加强培训沟通交流,制定多种考核与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效果。另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只关注了校本培训内容的建立和实施。今后,尚待继续探索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巩固校本培训效果,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指导手册[C].

[2]茹宏丽,汤文学,吕寨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参与式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8):64-66.

篇8

Abstract: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Learning interes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Training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content, an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important aspect to train students apply knowledge. The meaning teaching of training course can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refine training courses link(organize training, succinct demonstration, trainees operation, tour guiding and training summary)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course.

关键词: 培训课程;激发兴趣;细化环节;实效性探索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refine teaching links;effectiveness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47-02

0 引言

实训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提高操作技能是培训基地的首要任务,是培训紧贴现场工作实际,让用人单位满意最有效的、最简捷的培训教学形式。如何上好实训课,是摆在专职培训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明确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实训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密切联系的,实训课程是在完整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下进行的有效教学活动,是专业课程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实训课程也是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要求。[2]

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专业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课程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训课程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在教学目的上,专业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掌握、记忆和理解为主,而实训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

实训教学是职工培训改革的基本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型人才,是近年来教育培训界议论较多的热词之一,而在这热点关注的背后,却是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匮乏,如今,许多在岗职工存在创新、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而实训教学促进了理论与现实情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职工的创造性。

2 用增强自信和优化实训内容的方式激发学员对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

职工培训坚持以技能练兵为主,要提高学员的上岗操作技能,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实训教师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要将学员视为实训课程的主体,尊重其个体价值,注重兴趣引导。

专职培训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在培训课程中更加偏重对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型思维的开发。通过借助多种平台,有条不紊地在继承和发扬、改革和创新、兼容并蓄中,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训活动之中;给学员设定任务指标要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学员兴趣点和完成能力,通过引导其完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指标来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另外,也可以定期指派学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提前接触工作氛围,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激发学员对实习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规划实训内容,实训内容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培训过程中要适时转换课题和培训方式。内容设计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兼顾实训形式的趣味性,以便充分利用学员的猎奇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效果。

3 量化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

实训课程是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应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组织形式。如何抓好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实训课程可根据组织教学、精讲示范、学员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五个环节进行量化设计。五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整个实训教学体系。

3.1 组织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以企业系统的、持续的培训,作为学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做好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训需求分析,也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为什么培训、谁最需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借鉴行动学习理论,进一步丰富培训方法。行动学习理论注重结构化的知识与有洞察力的问题的整合,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在企业培训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对基层学员教育培训同样有适用价值。

3.2 精讲示范环节 这是决定实训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专职培训人员精讲实训操作技能的有关的操作要领,做到精而不散。

具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主体上由专职培训人员单向讲授改为师生互动,形成以专职培训人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交流模式,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二是在内容上由理论灌输改为案例研讨。培训内容始终围绕典型案例来展开。三是在空间上由封闭式培训改为开放式启发。组织学员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到现场亲自感受,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员自我启发,自我提高。四是在时间上由集中式培训改为积累式培训。改变一培训就全员集中的习惯思路,充分运用公司管理制度、网络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让培训与日常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提高素质。

3.3 学员操作环节 一是鼓励学员自我学习。学员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是自我学习。要求学员通过操作学习,积累学习,发现学习,观察学习,邻近联想学习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思想等,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与自我成长的要求。二是工作实践学习。学员的素质提升是通过工作实践来实现的。通过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激发工作兴趣,提高学员成就感,实现职业价值。

3.4 巡回指导环节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努力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而作为专职培训人员,有必要在学员自学的基础上加强巡回指导,通过一系列学习旨在加强新录用学员的岗前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和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服务质量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学员的学历培训,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学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学员道德修养培训教育,推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上水平;加强学员技能培训力度,增强技能知识。加强学员特有工种和有关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学员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具体来讲,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环节须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腿到、口到、手到”。

①“心到”:即培训课程应该体现人本关怀。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时,应该将 “员工关怀”列为主要的发展项目,而员工关怀的重点项目之一,即不断地提供各种面向职工的培训。专职培训人员应该根据企业人本关怀的要求,为学员设计网络管理学习平台,为每位学员提供工作上的工具及行业中的专业知识,帮助学员开放地在线学习与研讨。同时,制定多项成长、学习计划,为学员打造全方位发展平台,提醒学员有哪些新增的课程可以自我充实,以提高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认知程度。这样一来,员工积极参与多项培训和大胆沟通,个人提升和团队成长得到双丰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添彩。

② “眼到”:对于企业而言,培训能够快速的提高人员素质,同时,也是激励团队的重要因素。企业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不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学习,理清教育、培训内涵上的异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在巡回指导环节,专职培训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指正,同时在实训中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具体讲解。作为培训教师,应该具备全局观念,要以客观的态度看问题,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尽量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确保学员的每一个操作动作正确、规范。

③“腿到”: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中应勤于走动,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操作行为,并在恰当的时间予以指导。如果学员在实训中的错误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将错误的操作方法带入实际工作中,继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或人身伤害。所以说,腿勤是确保实训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④“口到”:学员操作一般是在专职培训人员对技术要领讲解示范后进行的。培训人员应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大纲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训注重运用新的操作理念,对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进行学习;针对难懂、易出错的环节要进行重点讲解,并在实训环节监督学员的操作活动,及时指出其中的缺陷或不足,让学员真正明白错误的缘由,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⑤“手到”:巡回指导中专职培训人员要勤动手,对学员手把手地指导演示。应该以“岗位需求”作为练兵导向,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采取“导师带徒”、互教互学、结对互帮等形式,加强职工之间在技术和业务上的相互交流,实现全员进步、全员提高,强化岗位练兵出实效,不断提高一线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生产需求。

3.5 实训总结环节 专职培训人员应公正的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既要重视肯定成功的经验,又要重视失败的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给学员以正确的、完整的认识,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总结出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员做好实训报告。

4 总结

总之,实训教学形式是一项整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引起从事职工教育部门和职工培训基地的高度重视。实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实训效果的影响非常深刻。

专职实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教育培训整体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不能因各种原因有选择地实施培训计划,避免造成部分项目被搁浅;避免妥协性地实施教育培训,如需要培训一周的,不能缩短成两天,妥协性培训容易造成培训内容跳跃,缺乏系统性,影响培训效果;避免浅表性地实施教育培训,面面俱到而不纠其根本;避免完全集约性地实施教育培训,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学员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为铁路运输生产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80-81.

篇9

2010年,我在工作上, 兢兢业业,热爱本职工作。我以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荣。爱身边的孩子,爱这份工作。为孩子们着想.尽一切可能地对孩子们给予理解、宽容、尊重、爱。我更是常常这样想: 教师,启迪孩子的心志,是教书育人者,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此,在思想上就应该高定位,更应本着求实好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做到人到思想到,认真体会其精神实质,并做好记录,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遵守考勤纪律等,

    尤其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本着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参加了本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本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但仍需要继续更进一步的提高,我现在初步计划在下一学年里更加继续深入学习,使自己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得以不断完善。对于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我将不遗余力地积极参加,并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培训。同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培训中务实、求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弥补自身不足,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养,为教育事业发挥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效果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实验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论课学时被逐渐压缩,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因此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本校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快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批青年博士研究生走上了讲台。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青年博士教师承担了大量的实验教学任务,成为教学队伍的新生力量,因此尽快提升青年博士教师的实验教学的能力,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将青年教师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充分熟悉授课内容和授课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青年教师上课前应充分“备课程”和“备学生”。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青年教师首先应认真研读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及其相关专业书籍,全面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任务,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和重难点等做到有所取舍和优化。其次,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规范和质量,在开设新实验课的前一周,本科室的所有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都要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会针对实验课中的重难点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充分交流,便于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同时,青年教师还要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选择或调整教学方法。

2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做好预实验

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实验者的操作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决定实验的成败,如:试剂的配制和储存条件,仪器的操作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均由我校国家级基础医学形态实验教学平台的实验技术人员准备,从而影响了青年教师对实验准备过程的全面了解。为此,本教研室与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平台相关人员积极沟通,让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准备工作。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实验准备,能够加深对试剂配置及仪器使用要求等事项的认识,熟悉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胜任实验教学任务,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应主动做好预实验工作。做好预实验是上好正式实验课的提前。预实验不仅能够了解实验细节,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还能预见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教研室安排青年教师参与预实验工作,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于青年教师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突出讲解及操作要点,保证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互动,及时总结,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本教研室将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在保证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实验[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学生实验操作前,青年教师可以先运用案例、板书、多媒体、画图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与临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引入临床及生活有关的案例,结合实验内容和目的讲授能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操作示教时,青年教师首先做到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和规范;在关键的操作步骤需要反复演示,保证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要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青年教师要不断进行巡查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并加以操作示范,使学生领会操作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操作规范和结果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不愿动手操作的学生进行监督;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巡查指导,与学生及时进行实验教学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结束后,青年教师应对实验结果及时总结讨论。对与预期结果不符甚至是错误的实验结果要及时分析、讨论,通过提出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此外,青年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应认真批改,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总结,在下次实验课反馈给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活动,推进科研促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思维能力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青年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教育法,及时转变教学理论,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采用不同教学模式促进实验教学,如问题式教学[2]、互动式教学[3]、案例教学[4]以及翻转课堂[5]等。青年教师平时应多听教学改革相关讲座,并参加一些教学改革活动或者申请教改课题。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应用,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引进的博士青年教师,其科研能力较强。青年教师应该利用其科研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活动[6]。一方面,青年教师在自己从事的科研课题中,应充分发掘与实验教学有关的内容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实验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索。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应将平时自己查阅的科研知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带领学生参与科研,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科研思路,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巩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5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

本教研室按照学校的要求,为每一位新近青年教师安排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并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具体措施和目标,要求青年教师至少听取带教导师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其实验教学方法、技巧和教学特点。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技能提升平台,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技巧的培训活动,如岗前培训、教学观摩、专题培训、主题教学沙龙和课堂教学实践等。教研室安排青年教师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试讲,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语言组织逻辑性不强等问题加以一对一指导改进;并要求青年老师完成实验教学的相关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实验教学工作。青年教师除了按照学校学科安排的培训计划外,还应该积极听取各类教学公开课,以及其他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理论和实验课,观摩他们怎样组织课堂教学,学习他们上课的优点,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快完成青年教师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高校立足的根本,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青年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为此,青年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活动的总结。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青年教师都应该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一些体会加以思考和总结,不断自我反馈与改正,逐步完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总之,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了解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改革形势,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了解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掌握多样的教学方法,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并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教学能力,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伟,汤仁仙,尤红娟,等.开设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9):39-40.

[2]齐静姣,张平,谢顺清.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20-121.

[3]昌艳萍,李彦芹,刘鑫,等.《微生物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09-110.

[4]尤红娟,刘晓梅,李小翠,等.CBL应用于医学微生物理论教学的初步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00-101.

[5]郭慧君,叶荷平.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山东青年,2016(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