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1 12:1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供应链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供应链管理

篇1

【关键词】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企业竞争 供应链管理优化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为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从而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方式,它连接了“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

1. 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的企业运营中,供销之间是敌对的,互不相干的,整个系统的协调性也很差。不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计划不一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也都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部门利益优于整体利益。在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这样的企业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供应链管理恰好弥补了传统企业运营中的不足,它把从原料,生产到销售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组织起来,并将各环节进行优化,让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经各环节变成增值产品,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从成本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没有将控制成本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运作的各环节来优化企业管理;从存货管理及货物流的角度来看,供应链成员协调各环节,加快货物流动将货物储存量降到最低;从风险与计划角度来看,供应链成员面对竞争共同商讨计划,无论金融危机还是经济低潮都会由供应链成员供同那个承担。可见,供应链管理不但使企业降低成本,减少了社会库存,还使社会资源的到了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的有效连接,供应链管理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更具有活力,更能给供应链各成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更能让企业具有竞争力。

2.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国内现状

优质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竞争性,但并不能盲目的其运用到企业中,实施供应链管理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配送和库存问题,在供应链管理中配送环节非常关键,采用直接转运战略还是经典配送战略?转运过程中需要多少个转运点?这些都要因企业而定,不能盲目跟从。为了最小化库存订购和保管成本,终端渠道要对需求做好预测。其次供应链的集成及战略伙伴,供应链集成的关键是信息共享与作业计划,显然,共享哪些信息,如何共享,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设计与作业,实施什么层次的集成,实施哪些类型的伙伴关系,便成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再次产品设计及信息决策,在供应链管理中有效的产品设计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么产品设计的更新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传递什么样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利用数据,网络影响,电子商务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促成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最后顾客价值的衡量,衡量一个企业对社会,对顾客的贡献大小的指标是顾客价值,它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全部货物,服务以及无形的影响来衡量的。

在我国供应链理论引入的时间不长,研究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特别在制造业中,SCM虽然已经得到管理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但是对它的根本认识却很不足,由于SCM和物流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至于很多人简单的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去看待供应链管理。

但值得高兴的事大家对供应链管理都有了认可和初步的探索,尽管付诸实施还要面临很多阻碍,但我们相信供应链管理在中国会有有个光明的未来。

3.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以往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只局限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上,而忽略了其它环节,更少考虑供应链该管理的战略性。实际上要想让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能良好的运作,并对企业产生效益,必须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借鉴优质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深入研究自己的供应链,优化每一个环节,然后将各节点进行整合,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优秀的物流配送系统,畅通便利的运输系统和“统一订货,统一发送”的管理方式使得库存周转率提高和存货成本降低。目前,沃尔玛88%的商品都是由配送中心发货的,而其对手最高只能达到50%的水平。与其行业水平相比,销售成本降低了2%左右。沃尔玛的产销联盟思想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

当然每个企业的供应链不同,它们的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沃尔玛从产销联盟的角度出发;丰田,耐克从网链的角度出发,而利丰的供应链管理优化则基于供应商的整合。无论企业多么的大相径庭,但供应链管理优化上有一个共通点,即:看,想,做。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其次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根据需要制定出适合企业的供应链规划,最后要有敏捷的四肢,能够很快的对规划做出反应,也就是执行。

结论

纵观整个世界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优质的供应链管理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内部,优质的供应链管理以顾客需求带动生产,使物流过程中的库存积压,延期交货,库存与运输的不可控风险大大降低,为企业增加收益。在企业外部,通过供应链协调管理,准确及时的获得信息,迅速沟通,并共享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信息化的今天,供应链的探究是没有终点的,不能因为一个项目见到效果而止步不前。优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要能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高效的供应链不等于一直优秀,一成不变只会导致快速落伍。因此企业需要持续探究供应链管理,不断诊断,优化供应链各环节,只有这样,供应链管理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Harland , C. 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relationship , chains and network. [J ]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British 1995, 25.

[2] Seong Hyun Nama, JohnVitton a, Hisas-

hiKurata. Robust supply base management: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number of suppliers utilized by contractors [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01.

[3] 杨国荣 供应链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06

[4] 田源 供应链发展状况分析 物流技术

篇2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

供应链的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比,供应链更强调链的作用,供应链的打包集成性和整合后的各个单元的协调性。各个节点要根据各个渠道,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渠道对信息和其他交流信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对供给和服务反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供应链上的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模式,是将各个独立的业务流程重新整合的过程,打破了各个部门组织之间的信息局限,优化组织结构。管理的理念也发生革新,这是由于核心节点组织和企业在供应链上采用信息互相分享的策略,集成了整个链条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也在扩散和移植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使得企业的计划和规划得以在链条综合下实施。最后,联通这些手段的媒介和渠道就是整合了所有企业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优势。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就是以流程为载体,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贯穿到整个配置过程,有机结合,交流顺畅,达到供求平衡的目的。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链条上的各个企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交织的网络,宏观上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更大的组织。因此这个组织是否是一个有机整体会对整体发展产生根本的影响。如果链条出现某个节点的信息局限,没有形成网络传输,就会造成整体性的错误发展,所以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建立高度统一的安排,整体协调信息和资源配置,达到链条管理的新发展。3.全新的库存观如果整个链条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和信息流畅,相关节点企业或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个节点的库存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库存形成了新的平衡,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4.注重核心竞争力实体经济或链条上的节点组织如果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在链条上与其他节点企业或者组织形成网络,构成合力,抱团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优势互补的体现,是合理分工的又一次整合。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1.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的关系

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在供应链中贯穿着整个物流流通,物流流通将链条上的各个企业串联在一起,是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枢纽。从历史角度看,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是晚于物流管理产生的,物流管理显示出来的一体的趋势。在横向上,同一行业中链条上的企业在物流上合作共赢,整体发展能够获得产业规模经济的发展和增强物流的效率。在纵向上,某个企业应将自己的上下游产业的服务都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并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生产环节和物流形成多纽带、多互通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在横向纵向上一体化。从某个角度看,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一体化的延伸,但是供应链涉及的面更加宽,因为它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这种供应链可将各种链条通过协调组合成有机整体,有机整体包含了各种供求关系,如产品的供求、服务的供求、资金的供求或信息的供求,这样整体面对市场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物流,还包括原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生产商的产品供需评测,产品设计与优化,销售商的产品销售平台建立,销售咨询的共享,企业间的资金流的管理,生产过程的控制调整,用户群体的管理咨询,与其他供应链的信息交叉融合等。供应链的管理主要是集中于各个企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有效建立统一的协作关系共同应对风险,承担风险。而物流管理仅仅侧重于物品的流通,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与供需保障,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二手物品的回报等所有与物品发生的关联。这就是物流活动的高度统一,从而保障较快的协调物品的流通,增加物流运作效率。而在供应链上则包括企业的高度优化、业务的高度集成、从原材料到销售的整体快速协调机制,从而使得客户和供应链下游的协同发展,效率最高。总之,供应链管理内容更为宽泛复杂、范围更为广、层次更为深刻。

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1)由于信息流进入了网络化,物流管理信息增大和加快了很多,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组织和企业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供需运行情况,每个节点上的物流变化信息都能够很容易查到,不会造成信息滞后和转述失真的情况。(2)在供应链健全的情况下,库存相关节点企业或者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个节点的库存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库存形成了新的平衡,库存减小就会减小企业风险,保证安全储量,有助于各个节点组织和企业进行集成化的管理。(3)物流管理在网络健全以后,各个节点的反应速度明显增加,各个企业通过网路获得有效信息之后,很积极做出相关措施,加速物流业务的流通,长期以往,成员企业就能够对这种产品需求加速反应,减小误判,保证安全交易。(4)供应链能够保证安全协同运作,这需要物流管理和物流运营都必须能够对接紧密,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出现懈怠,比如下游需要产品,在信息流上体现很急切,但是在运输上或者原材料供应上出现了问题,这都是节点内部问题,需要在内部就化解,保证整个物流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下去,否则无从谈起合作协作。(5)在供应链完备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对于下游的用户体验,用户需求等一系列用户的反馈及时追溯到生产环节,在生产和设计上下苦工,及时满足用户体验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把企业生产建立在互联互通的商品交易上来,物流运营效率高,会对用户需求满足的更加快,更加务实。

3.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措施

(1)现代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利用。供应链中各种流的运行主要依靠网络,如果没有网络就无从谈起链的组成。供应链下需要大量的信息互通、数据互通、信息更新、数据更新。只有利用新型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效率,更好的为客户体验服务,及时满足用户体验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把企业生产建立在互联互通的商品交易上,加强企业运行情况的汇总和客户需求的汇总,提高物流运营效率。(2)供应链上的网络就是渠道,渠道必须建立二级节点,加大物流运输的运载能力,这样物流才会更加便捷。在重点需求地区加大仓库的建设力度,加大配送站的配送能力,在产品途径万水千山之后,尽快到达客户的手里,这就是高效的商务性。(3)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建设物流体系,就需要重新增加二级节点,这些二级节点就是第三方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专业的理念和实力,加速企业的供应链架构的建设,把核心业务建设好,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者:鲁祥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功玉,阳明明.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76-82.

[2]朱昌磊.考虑风险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马根萍.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3

论文摘要: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降低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采购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采购的需求,需要总结出供应链视角下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以便于提高企业采购的效益。 

 

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统计,生产型的企业至少要用销售额的50%来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而中国的工业企业中,各种物料的采购成本更是高达企业销售成本的70%。显而易见,采购绝对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降低产品售价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水平。并且,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一、供应链视角下采购管理的实施 

 

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和发展同供应商的关系,将采购及供应商的活动看作是自身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加快物料及信息在整体供应链中的流动,做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同时又能以最快的交货速度满足顾客需求。 

 

1、对企业采购的物料分类管理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每年为生产而采购的物料种类多达成千上万,不可能也没必要同每一种物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伙关系。可以按照以下因素将所采购的物料分类:①物料对企业的重要程度;②物料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程度;③供应市场的程度;④企业与供应商的相对优劣势。根据这些因素,企业可以考虑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同这些物料的供应商发展关系。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一般来说,在传统采购模式下,对于同一种物料,同企业有供应关系的厂家可能很多,确定企业应该重点管理的关键性物料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在这些供应商中挑选合适的厂家以发展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必须成立一个跨部门的联合小组,组员以来自采购、质检、研发、生产及信息技术等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密切的部门为主。小组应首先制定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建立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合作伙伴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的生产运作、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等全方位的信息。在收集合作伙伴关系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伙伴的评价。企业一旦初步选定合作伙伴后,应该与选定的目标企业取得联系,以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等。

3、培养和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必须得到供应和采购双方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双方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结构和文化,并适当地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和对企业文化进行再塑造,解决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尽量消除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在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双方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和设计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供应和采购双方的高层领导建立经常性互访制度。供应和采购双方的高层领导应经常进行协调与沟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分享战略协作带来的好处,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②供应和采购双方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提供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促进供应商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 

③建立联合任务小组,实施并行工程。供应和采购双方的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基于团队的工作小组,采购方在产品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同时采购方也积极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和产品研发过程中,及时响应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④协调供应商的计划。一个供应商能同时参与多条供应链的业务活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多方需求争夺供应商资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的采购部门应主动参与供应商的协调计划。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想维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间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相互信任,双方才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和分歧的途径,而不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相互信任比事先预测、依靠权威或进行谈判等手段可更快更经济地减少合作伙伴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因此大大改善双方的合作绩效。 

 

二、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模式的效益分析 

 

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企业竞争力 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怎么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去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优势互补。传统的市场竞争法则正被改变,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需要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里具有协同工作的能力。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供应链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一)从成本上获得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可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在成本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通过供应链管理,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各个企业之间和谐共处,最终使得物流畅通、促进供需的快速流动。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即要避免盲目生产,减少各环节的库存量,减免库存成本消耗。此外,在非供应链关系合作中,上下游之间得以转嫁成本,降低了各自的成本,企业的周转资金不被束缚,可以促进产品的研制和市场营销、开发等,以保证企业能够成为持久性的企业。

(二)从时间上获得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可减少物流流通时间,加快交货速度, 从而使企业在时间上获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的时间优势是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体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掌握企业各点信息的准确与及时,从而有效率消除由于信息交流盲目而导致的“需求放大”的问题,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能否适应市场变化,适应供应、销售、生产环节;能否在获取需求信息时,马上做出反应,将消费者的消费前置时间降到最低;能否快速生产,保证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交货和即时配送……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能否获得消费者市场,为企业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从专业领域上获得的竞争优势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观念的导向和企业持续的推动力。而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文化能在方式和沟通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及其周边的一切。从小的方面看,员工的工作热情、参与的精神。大的方面,企业的供应目标、供应观念。企业要达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订相应的政策。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能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并且辐射到其他企业上去,最终把企业链条上的所有价值观念,共同创造力合为一体。

三、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树立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兴起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施行中最主要的阻力来自各组织的传统观念,观念的先进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建立在共赢基础之上的供应链管理,企业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竞争优势,善于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要把成员企业之间以及成员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看做是一个整体,以此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使信息资源在供应链各方得到充分共享,共同应对市场上的竞争者,谋求尽可能大的利益。

(二)营造优秀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在改善供应水平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观念导向作用,对企业持续推动和改善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统一、贯通各个企业及员工的思想,使得各企业及员工认同企业的供应目标与观念,激发工作热情的同时,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企业的供应目标而奋斗。因此,每个企业在工作中都需要创造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文化。采用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员工的供应链管理意识等方法,势必让这种管理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业务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的有效的客户需求预测方式不断出现,许多企业开始直接从产品消费场所或使用地点获取客户需求的“第一手”信息,以此直接分析市场,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率货物流动方法。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实现整条供应链乃至整个供应系统的信息共享,使得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不断强大。

(四)强化供应链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管理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持,所以管理者需要掌握这些信息技术的核心,了解各个行业的管理方式、理念、手段等。在知识日新月异、繁荣发展的今天,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技能。为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就要求将各种专业人才协调在一起,有机结合。除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外,更应该对高层管理人员展开专业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培训,使他们较快拥有供应链管理知识,拥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企业想要持续竞争优势,就要不断提高竞争力,完善供应链管理。与时俱进,针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灵活迅速的反应,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合作,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身优势不断提高。

篇5

1供应链管理在白酒产业中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国际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与跨国战略联盟思想发展的结晶,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日益相互依赖、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界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贵州白酒企业现在正面临着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正确运用供应链管理对改善其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建立畅通无阻的无线沟通渠道并非易事,这要求贵州白酒企业必须加强理解,剔除不必要的环节,选择好新成员,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链和成为更为强大的供应链中的一分子。众所周知,白酒产业从生产到销售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复杂,如何更好的利用供应链管理加强与各个关联节点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1)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白酒企业与消费间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传统的批量化生产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就可有效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以及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实现供与求的良好结合。2)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白酒企业库存,降低成本。虽然白酒存放得越久,酒就越醇越香,但是大量的产品存放,势必会积压大量资金并带来许多相应的仓储等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科学合理的库存和即时供应在这个特殊的行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供应链管理可以加强白酒企业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系,各企业可共享信息即时安排生产、配货等,大大减少了企业库存,降低了物流成本。3)最大幅度降低流通费用。供应链管理把白酒企业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实体物流、制造装配物流与实体分销物流之间达到均衡,最大幅度的降低了白酒企业的流通费用。4)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如今白酒市场正遭遇着几十年难得一遇的低迷期,供应链的实施目标之一是通过上下游企业协调一致的运作,保证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吸引并保留客户。5)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和基础,是企业的立足之本。6)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承受力。以往的白酒企业都是单独承担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而现在,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可共同承担风险,这一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承受力。

2贵州白酒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着重从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技术问题、外包和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几个方面来探讨贵州白酒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

2.1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2.1.1缺乏诚信

诚信问题,一直是企业间进行亲密合作的绊脚石。由于供应链的参与成员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相互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利益上的冲突常常会导致成员间对抗行为的产生,从而无法对供应链中的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通过调查,贵州白酒企业大多数仍然是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单独进货,各有各的进货渠道,这不仅加大了进货成本,而且让整个企业失去了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最终导致的就是合作伙伴相互背离,难以发挥集团优势。

2.1.2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具有的价值观体系。在每个企业中,都存在着随时间演变的价值观、信念、传统思想等观念模式,这些内容构成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职工的看法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个企业长期培养的企业文化则是实现良好沟通和协调的坚实基础。但在供应链管理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企业,无法实施单个文化的管理,不同企业,不同的文化差异常常带来沟通的障碍甚至冲突,而大部分的管理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沟通。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个体的文化、组织的环境、管理的风格和技巧都可能造成沟通和协调的障碍。

2.2技术问题

2.2.1企业内部技术整合的问题

由于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更好地为最终客户服务。这当然需要供应链中每个企业本身就已经使其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并且使各个子系统一体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供应链相衔接。贵州目前很多白酒企业还是沿袭传统方法,企业的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互相割裂,很多工作交叉作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要达到内部整合,只有依靠技术,重组业务流程。

2.2.2供应链整合的技术问题

供应链系统的地域和时间跨度大,对信息依赖程度高。供应链系统连接多个生产企业、运输业、配销业及用户,随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求系统管理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将是供应链整合的实现工具。供应链整合需要技术、处理程序及组织结构变化的正确结合,还需要高水平的完整信息在这个供应链上流动。合作的计划与执行需要共享的规则、人员和技术。即当管理人员依据市场潮流和信号做出预测并调整生产线,相关命令会在供应链中传递,由于每个环节都可能做出同样的预测和调整,不知不觉就夸大了市场需求,或对短缺反映过度。

2.3外包水平低

前面说到,贵州很多白酒企业大多还是作坊式管理,也就是传统的制造、装配、销售一体化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和交易程序。渐渐的大多数白酒企业就演变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白酒企业必须深刻的意识到在所有这些环节中都做到最强,才有可能取得整体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的竞争之中。因此,外包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方针。虽然很多白酒企业已经看到了外包业务的好处与优势,但依旧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中,使得外包的总体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弱。

2.4供应链外部环境有待完善

物流配送业、网上银行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供应链的展开,需要物流系统和资金系统的整体配合。贵州80%的白酒企业聚集在仁怀,从这个县级市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网上银行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认证中心也已建立,但网点覆盖面不够广泛、网上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依旧存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与网上银行相比,物流配送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服务业,形成规模的、技术达标的专业化配送中心几乎没有,随着供应链系统的发展,需要物流配送业的协作化程度要求更,对于企业所要求的服务能够从产品或配件的到达时间、地点、数量、包装形式到在途情况等各方面提供更详尽、更直观的服务,恐怕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达到的。这无疑将要求传统的物流配送业从库存管理到货物运输的诸多环节进行再造,以迎接新经营模式的挑战。

2.5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1)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企业信息化的程度是企业推进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管理的开展。但是根据调查显示,贵州白酒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容乐观,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信息化设施,不能达到本企业的实际需求。

(2)缺乏发展供应链的远见及相关运行措施。贵州白酒企业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而只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没有发展供应链管理的相关计划。而且,多数白酒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内外现状,企业内部现有的物流部门、生产计划部门等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

(3)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足。贵州白酒企业目前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是,企业缺乏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既懂网络又懂管理的人才紧缺,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企业对供应链系统反映冷淡,发展缓慢。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匮乏,导致了贵州白酒企业供应链管理难以形成或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各白酒企业之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成为贵州白酒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一大障碍。企业仍然处于以往低层次的竞争当中,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企业关系导致企业难以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且不能形成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3贵州白酒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策

怎样才能行之有效的帮助贵州白酒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供应链呢?国内外大企业的先进供应链管理经验固然能给贵州白酒企业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同时,贵州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大前提,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现在的经济格局和贵州省的经济背景与发展政策,走出一条具有白酒企业特色的供应链发展道路来。针对贵州白酒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特性,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发挥供应链的整体效用,就不能忽视对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当然,贵州白酒企业接触供应链管理的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数对供应链管理还不是很了解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把供应链一体化仅仅理解为企业之间的合同上面的法律关系,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企业里面供应链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这一点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应因昂贵的培训成本而放弃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下大力气培养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3.2加强供应链中信息网络的管理

供应链涉及到企业的集群,信息能否在企业之间流畅的传递,是供应链运行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ERP系统的对接,或者安装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保证信息在企业之间传递的流畅性外,还要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这就要求企业之间要互相信任,达成共识。

3.3加强企业间信任度的管理

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应该遵循双赢的关系,虽然在供应链上往往存在一个核心企业起主导作用,但是核心企业应该和网链上的其他企业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每个企业之间都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参照其它行业的做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度的评价机制,通过一定的安排,定期为每个企业测定其信任度,信任度高的企业可以继续留在供应链中,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信任度低的企业就应该排除在供应链这个体系之外。这是白酒企业供应链可维系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保证。

3.4建立供应链运作绩效评价体系

供应链运作绩效评价体系在整个供应链中是必不可少的,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利益的分配应该秉承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这样供应链成员才能够合作无间,不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只有有了先进的供应链运作绩效评价体系,才能优化对供应商的协同管理,取得了“合作共赢”的卓越成效。

3.5融合供应链成员文化体系

我们知道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但若想做好供应链管理,把不同企业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供应链文化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核心企业的强势文化渗透到其它企业中去,其它企业被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文化所同化,最后,核心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供应链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方式要求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势的入侵,这种文化形成的过程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包含着非核心企业的退出和别的企业的加入。这种方式就比较符合现在贵州白酒企业的现状,龙头老大茅台酒因其长期以来的国酒地位与企业文化无形中影响着众白酒企业,总体来说白酒企业文化是一种大同之中存在小异的情况。另一种方式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文化寻求一种认同和包容,企业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最后形成一种为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供应链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是一种不断磨合,不断改变和适用的过程。不论采取哪种方式的融合,供应链上各企业都应为着此方向而努力。

3.6建立绿色供应链

篇6

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竞争力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可能不只是一个经营单位,而是一些相互关联的群体,仅靠企业自身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和客户)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当今社会一切市场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将资源延伸到企业以外,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与别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自已则集中精力发展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最终构成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有效供应链,才能快速响应市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共同增强竞争实力。

供应链管理是使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地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如对于电脑制造商,使顾客感到是一种准确、快速、简单而有价值的交付,可以使其成为其它厂商努力奋斗的基准。

供应链管理的背后动机是增加渠道的竞争力。其包含两个基本的信念:合作行为将减少风险,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排除浪费和重复努力。在传统的渠道中配置的大量存货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可以排除或减少与存货投机相关的风险。

通过供应链管理创造股东价值

沃尔玛、可口可乐和戴尔三家公司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战略供应链管理的价值,这三家公司股东价值的增长遥遥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988年到1996年,沃尔玛的股东价值增长超过行业平均250%,可口可乐超过近500%,而戴尔则是3000%。

沃尔玛在美国以供应链为中心确立了其非凡的增长和财务上的成功。其商场扩展的流程通常是首先在目标地区建立一个分销中心,然后建立一系列由该分销中心每日进行补货的商场,以保证库存最低。此外,沃尔玛还在供应链管理的其它方面如采购、POS机数据的收集和利用以及“连续流”分销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正是通过战略性的供应链管理,沃尔玛才能保持其在进货成本的领先地位,从而确保了其“每日低价”公司战略的成功。

尽管可口可乐公司传统上被视为一家品牌驱动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对其成功仍然具有战略意义。可口可乐公司在90年代花费数十亿美元收购了许多大型独立瓶装厂,使得公司获得了相对百事可乐公司强大的分销优势。因此,尽管百事可乐经常赢得广告战,而可口可乐却赢得了更为重要的供应链之战,尤其是在美国之外的占其70%利润来源的快速增长市场。

戴尔计算机的供应链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行业的制造和零售。戴尔采用直销战略,直接从顾客获得订单、按订单生产并在数天内送到客户手中。为支持这一战略戴尔要求其供应商在戴尔的制造厂内仅仅保持15分钟的库存。在90年代后期,戴尔的半成品和产成品周转天数已经达到14天,因此其销售的计算机较基于传统供应链的竞争对手要“新”60天。计算机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速度意味着戴尔在此就赢得了六个百分点的产品成本的优势。

价值树的分析表明,企业能够通过发挥供应链的战略作用来增加股东价值。

战略供应链管理造就未来领先企业

展望未来,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才刚刚开始。互联网将是新一代供应链发展变化的赋能者,在今后5年中供应链的变化无疑将超过过去15年。信息替代库存这一趋势仍将继续。然而,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应用绝非易事。未来的供应链管理将日益具有战略意义,也无疑将更具挑战性。

组织和管理变革的难度不能忽视。尽管商界已普遍认识到未来的成功企业将是无边界的企业,然而,许多公司在实际工作中都把他们的用户看作是头号敌人,供应商是二号敌人,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则是他们的第三号敌人。这意味着打破组织界限、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供应链管理转变并不容易。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因素,可以说在未来,中小企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效率并不明显,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必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供应链的内容包括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在进行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每一步骤相组成而成的供应系统。其管理则作为符合顾客的要求而进行供应系统的管理,并降低每一步骤的消耗成本,最大限度的提升服务与竞争力。因此,供应链管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下述两点:第1点为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好与坏都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包括完善而全面的法律制度保护、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提升等,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工作,也会提升其中多家企业的协调合作关系;第2点为不断发展的技术。伴随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展,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技术快速增加,促使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利用信息整合系统进行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并进行企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升级,提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产业链内各企业合作共赢的目的。

中小企业全面推广供应链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协调合作。供应链中所涉及的多家企业在供应链中实际运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企业间的协调合作就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这种协调合作涉及到企业间的信任、沟通、技术互补、信息共享等等方面,可以说,协调合作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效果发挥;另一方面为企业各自实力。供应链中各自企业的实力也会影响到多家企业之间协调合作关系。这种实力是企业综合性的表现,包括其管理水平、发展规划、员工培训、核心技术等数个方面。综合实力将决定产业链中不同企业所具备的竞争力与发挥效率,这两项都将直接改变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与整体收益。

二、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营诚信缺失

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就是企业的诚信度。基于产品与服务的供应链所涉及内容具有多种方向与行业,包括许多企业与个人,在这一提前下,实现最佳的合作就需要具备优异的经济运行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企业与个人之间也需要构建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整体诚信度相对较低,因此,严重妨碍了供应链所涉及的企业与个人愿意合作的意向。而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抵御与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这直接影响到其他企业与个人对于参与到供应链中的意向。

2.思想意识淡薄,缺乏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实际运用,只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大型企业才会涉及的项目,并不会为自身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会因为繁琐的过程,拖累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并不具备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与发展的能力。要想供应链管理真正全面而高效的运用到中小企业之中,就需要中小企业更加深入的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解与运用,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信息化建设不完备

供应链管理并不能单纯的依靠人力进行,更需要依靠当前优异的网络技术作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较多的资金进行自身企业信息网络的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已经发现当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竞争压力,虽然想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但由于并不具备上述条件,无法耗费较高的资金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无法完成信息化建设。

4.适应性较低

虽已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之中,但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项目复杂而繁琐,一旦消费者需求出现改变,就需要进行整体商务运作模式的改变,由于缺乏灵活的机制,无法进行多家企业的统筹,就算拥有再多信息也无法改变现状,这也是大多数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之中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5.引用新技术困难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需要许多全新技术作为基础支持的系统,不同的运营环境与产品设计方向所需要的技术不尽相同,而各类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与延伸又很大程度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中小企业自身并不具备自主研究全新技术的能力,而较差的基础环境又促使在进行相关技术选择时具有许多限制,导致中小企业出现无法选择正确的技术或者引入全新的技术的难题。

6.专业人才缺失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设计诸多领域的全新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多种领域的高新技术知识,但是很少有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具备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知识,而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传统类型的生产模式,这也间接导致其并不具备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严重妨碍了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与推广。

三、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1.重视诚信与信用,构建全新的企业形象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中,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了解到只有全面应用供应链管理才是确保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与供应商、销售商、销售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中小企业如果想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需要协调好几者之间关系,消除传统的企业理念,不能单纯的认定供应链管理属于大型企业才能进行运用,中小企业应当树立与新时代相符合的新观念,例如合作共赢等等。为了满足上述目标,中小企业需要注重自身企业信用,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身的诚信,构建新时代企业的良好形象,借此吸引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参与到自身构建的供应链之中。

2.供应链动态联盟

供应链属于一种动态经营模式,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多家企业进行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方法,达到多家企业间形成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的紧密关系,确保中小企业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与整体经营效益等等。参与到供应链动态联盟之中,可确保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销售途径与营业额,同时,减少中小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费用,并令处于动态联盟之中的多家企业可以共享信息与技术,最终,达到增强企业自身效益的目的。

3.构建全面而完善的信息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牛鞭效应这一严重问题,其是由较多的因素综合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缺乏。在供应链中,制造企业、中间商与销售商都具备各自的消息来源与储备,可以在进行决策时,以自身储备的各类信息为基础,提出最适宜的对策。而产业链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针对其中所涉及的企业进行信息整合与共享,借此构建全面而完善的信息体系,可以及时了解客户要求的变化,并使企业快速做出相应的改变。

4.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能力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核心能力,原因在于企业需要依靠核心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利用企业发展路线、生产制造、产品营销、内部管理协调等内容相融合,相互影响,进而达到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作用,这也作为中小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所在。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反馈到自身核心能力中,使其更加优异而高效,也可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做到全面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确保中小企业可以保持乃至于发展自身优势所在。

5.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技术与文化互补

供应链是由多家企业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行互补的运营模式,在这一运营模式中,各类中小企业都具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难免会出现纠纷与冲突问题的发生,这将妨碍企业间展开的合作和发展。因此,就需要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进行更多的相互学习,构建完善而统一的企业模式,借此提升双方的合作与共享。

技术上的互补也如上述内容所述,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导致技术上存在许多缺陷,这就需要多家进行技术上的互补,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全面提升各自企业的核心技术,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6.加强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用与推广,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专业人才的管理队伍。现阶段,我国大量缺乏可以实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经验,无法通过实践与教育大量培养相关人才。而拥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于进入大型企业中工作,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就需要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利用高薪聘请、出国培训、开展企业内部培训等方法达到自行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总结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其的实际运用可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应更清晰的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敢于把握机遇,将其作为自身发展途径进行企业的提升。对此,就需要真正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最佳运用方式,促使中小企业可以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全面发展自身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梅.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1):1-2.

篇8

【关键词】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多企业都会采取相关的策略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其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是企业普遍热衷的经营方式,由于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采购成本多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所以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要不断优化升级企业采购供应链,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讲,供应链主要是用来连接企业与供应商的纽带,想要不断提高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首先要致力于采购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企业采购供应链是在采购产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科学有效的供应渠道,同时在采购过程中形成同定的采购价格、采购规范、采购渠道,进而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供应关系,最终实现双方共同获益。在此基础上,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会不断优化升级,最终形成一个相对晚上的供应群体,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但是总体来讲,企业采购供应链的形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采购成本,同时,企业采购供应链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采购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相应的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采购供应链的系统化首先要保障采购过程中各环节都处在体系之内。其次,要建立起采购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效率,为双方的共同发展提供保障。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采购方式的变化

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升级,企业采购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供应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采购方式,当前的采购方式带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采购方式主要是为了库存而采购,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主要是针对订单而进行的,传统的采购部门对于企业的生产和整体发展规划并不是很重视,所以在采购过程中对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生产进度并不是很了解,采购工作的进行主要是依据库存数量的多少而决定是否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主要是以订单数量为重要依据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在采购过程中,要求采购人员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评价和分析订单的市场效应来进行采购,并在此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速度和质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正规化发展。

二是,供应量管理模式下,采购逐渐实现了南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通常情况下,传统的采购管理主要是对内部的资源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但是其实施效果还有待提高,传统的采购管理无法实现资源的及时补给,但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不再是仅仅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而是加大了外部资源的管理力度,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起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来实现采购活动的即时性和科学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购产品的质量。

四、企业提高采购供应链管理对策

首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供应商,但是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仍有待提高,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平台和评价机制,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多优秀的供应商为企业提品,实现供应商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要分别从财务方面、产品质量方面、仓储方面、运输方面等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实现采购系统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发挥招投标的优势,并却把投标的正规化和严格化,避免供应商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招标体系之中。

最后,建立起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采购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也可以使采购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并提高采购的质量和采购管理的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语

随着企业经济的结果的不断转型和优化,企业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般来讲,有效的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式,企业在选购过程中,对于质量、成本等因素要进行充分考量,以此来提高企业采购供应量的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金燕波,王小迪供应链管理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02:43-48

篇9

关键词:输电电网规划 电力市场 经济性

目前,火电行业是我国生产自动化水平比较高,信息化程度比较先进的行业,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很多火电企业还没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企业的库存管理还停留在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计划经济时代,所以了解并进行火电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

1.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况

电力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根据经典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电力行业的供应链大致可以分为火电、输电、配电和销售4个环节。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由于电力产品产、供、销同时完成且无库存商品的特殊属性,在销售环节上,比之于一般工业产品的市场营销相对要简单;在生产环节上,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的进步与革新已为降低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空间;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在采购环节上煤电双方因为利益失衡与供求矛盾长期以来缺乏深度合作,一旦煤炭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电力企业的利益则首当其冲地遭受冲击。因此,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对于火电企业确保原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火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2.1电能产品不能储存,按需生产火电企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产品不能储存,火电量超过需要量会形成浪费,火电量不足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系统供需不对称,则会进一步影响电能产品质量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电力行业成为最早实现产品零库存的行业。然而,社会对电量的需要是一个不定量,它会随着地区、时间、季节、气候、人们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能储备,需要量又是瞬息万变的行业,就要求对供给和需求要有精确的掌握,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行业的稳定运行。电能的这些特点使得火电企业具有最优秀的按需生产的系统。

2.2采购链链线较长,链节较多,链接复杂

一般火电企业的采购链主要包括煤矿生产链、出矿煤归集堆存链、铁路运输链、港口吞吐链、海上运输链等链节,由于链长节多且各链节的权属归之于不同的行业产业主体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各链节之间链接协作的难度和管理的复杂性。

2.3保证安全运行,异常运行和缺货成本较高

火电企业运营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就是安全性。在机组运行中,非计划停机或机组低质量运行,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库存供应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两个不相互交织的环节: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当煤炭产量供不应求或运力瓶颈遭遇卡塞,备品备件没有及时补充之时,火电企业因供应短缺极易引发停机的事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生产设备的停机时间,设备可用性概率越高,平均停机时间越少,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越小。

2.4采购链与销售链价格机制错位运行

采购链市场煤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销售链上网电价由国家行政刚性控制,两者缺乏市场化调节功用的联动机制和制度安排,导致在煤价上涨之时,电价调整严重滞后,且调整幅度远低于煤价上涨。火电价格机制错位运行,不利于煤炭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2.5生产链与销售链链线较短,同步运行煤炭从煤场输入锅炉后完成了生产供应过程,同时锅炉燃烧产生动力推进电力生产与电力输送,完成输电上网的销售过程。电力企业生产链与销售链较之其采购链节,在管理方式与运作方法上相对比较单一。

3.当前我国火电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计划体制下进行,供应链上的电力企业在产权上基本上属于国有,不存在真正市场化的电力交易市场和竞争主体,却存在区域分割的行政垄断和非竞争性电力利益主体,必然要产生计划体制下的诸多弊端。这种制度下的产权安排是产生以下问题的根本原因。

3.1火电企业与供应商间缺乏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既来自企业内部管理,也来自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以火电生产企业为例:燃料在火力火电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相当多的火力火电企业在燃料供应管理环节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出现有的火电企业燃料供应管理部门与燃料供应商合谋,以次充好,造成电力生产设备加速老化,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的燃料供应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故意推迟燃料的供应时间,导致电力生产不能顺利进行,造成电力总量损失。同时,一些电力生产设备的采购也因管理环节的疏漏,采购的设备质量低下,不仅导致设备不经济运行工况,而且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3.2缺少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篇10

本文以供应链角度为切入点,分析我国服装企业供应链关联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成功快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设计理念及管理经验,从产品设计、物流配送、供应商选择以及信息共享与反馈等方面提出我国服装企业发展策略,期望我国服装企业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关键词:

快时尚;供应管理;我国服装企业

我国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服装企业现有的供应链结构不合理

我国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处于直链状态。就战略管理层而言,我国的服装企业供应链一直保持着单一的供应商、制造商、多层级的商,最后到用户这样一种直链型结构。对于我国一般服装而言,在每个季度末或季度初将新一季度的服装逐步投放市场,其上新速度以2-3个月为一个周期,以致于设计部门也必须提前大约2-3个月的时间来设计下一个季度服装,这样的速度淹没了服装行业应有的市场敏感度与时尚原则。我国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我国的供应链结构图是从产品设计开始,经过单一的供应商,继而进行大批量生产的过程,再通过层层批发与,最终到达销售环节。在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上,供应链层级过多,经销商与服装生产企业之间都存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离,这样的结构大大影响了我国服装企业从产品设计至生产以及生产至销售的时间,设计师们不能及时掌控时尚讯息,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更新周期慢。同时,由于商过多,不能及时将产品送至各销售地点,消费者无法及时购买当季服装,最终导致产品过季与库存积压。

(二)网络与信息共享技术不健全

虽然网络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我国的各个服装企业,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整个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少,只有相邻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营销当中的“牛鞭效应”,即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需求信息越来越大的波动,导致供求不平衡,产品积压多,库存成本高。

(三)供应链管理仅集中于库存与物流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服装企业的库存量普遍保持高位,因此,面对不景气的市场需求,大多数企业仍然只从供应链的下游入手,仅仅局限于电商合作,或做渠道下沉,或扩大库房面积,或打折促销,以此刺激销售,而没有关注供应链上游,即没有从服装设计与生产之初便有效的进行库存控制。而对于物流管理而言,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均采用外包物流的形式将产品送至供应链的下一个环节,虽然物流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企业没有从根本上降低库存成本。很多消费者习惯于等待打折期的到来,或者在线上购买,部分线下服装店成为了消费者的试衣间,导致新产品刚上市便面临降价处理,从而使库存积压与缺货的情况经常发生。

(四)缺少供应链管理的评价标准

目前,国外先进企业已应用成本核算法,即ABC(Activity一BasdeCosting)法。它是一种把成本计算与各种形式相关联的核算方法,对于先进国家的企业来说,ABC法被认定为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效的方法。而目前国内服装企业很少运用该方法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在供应链管理的许多环节上,缺少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与筛选,时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发生(郭立宏,2006)。(五)企业信用度低虽然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拥有供应商合作关系,但是缺少长期有效的合作伙伴,大都集中在1-3年,企业间形成的信任与依赖关系不够牢固,信用评价较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偏低。很多企业在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上,仅凭经验、感觉与关系,缺少客观性,供应商选择疏于管理。

国外成功快时尚企业供应链管理分析

(一)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与产品的“稀缺性”

产品设计是供应链上的第一个环节,其设计的“快”表现在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上,而产品生产的“快”离不开设计环节,也表现在产品种类多、数量少上。例如西班牙著名快时尚品牌ZARA的上新周期短至2周,每年的服装款式可达3万种,由于每样产品数量极为有限,通常产品上架一周内便能够销售一空,产品积压少,库存均为下一周期的新品(刘烁,2012)。快时尚服装企业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的供应链结构如图2所示。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体现在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源于各个方面。灵感来源的多元化,使得产品种类丰富。在生产方面,大多数快时尚企业是通过自产与外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所有服装的总产量能够满足全球的需求量。同时,生产部门也会严格控制单品数量,其精华在于“少”,即每种产品的数量仅仅能够满足各个门店在卖场陈列的数量,其库存几乎为零,目的是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稀缺性”,给予消费者及时购买的心理暗示,是快时尚服装企业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

(二)强大的物流技术保证产品配送速度

快时尚服装企业产品配送速度“快”是通过发达的物流技术来保证的。首先,成功快时尚服装企业通过在各个区域建立集中的产品配送中心来对世界各地进行产品的运输。其次,企业通过激光条形码技术读取产品数据,对产品进行分拣,出错率非常低。产品分拣包装结束后,根据门店订单进行配送(张庆华,2008)。合理的配送方式降低了快时尚服装企业从产品设计到销售这一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同时,整个供应系统使得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更加紧凑快速。

(三)信息共享技术保证销售量及信息反馈

快时尚中销售“快”是指信息的共享能够反映全球各个门店的销售信息,同时销售后得到快速的信息反馈。分布在全球各个区域的门店每天都会将销售信息反馈给总部,通过ERP系统数据反映各地的整体销售情况及原材料供应状况,企业只生产产品预期销量的20%-30%,因而产品的数量风险都控制在最低水平。通过销售情况判断是否补货,生产部门通常会减少生产二次预期所需的产量。滞销则将剩余产品运送至某一门店进行集中打折销售。由于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量,因此,大多数快时尚企业的打折产品都被控制在30%以下,其库存压力也大大降低(刘峥等,2013)。

我国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一)小批量生产策略

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通常采用外包形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其目的是减少物流费用,却也使得服装由生产至配送消耗太多时间,从而导致一次性的产品积压,给库存带来巨大压力。而快时尚服装企业通常采用的是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从而也进行小批量运输。少量多次的配送方式,虽然在物流中消耗成本较高,但却带来了巨大的速度价值。增加产品设计种类。这是小批量生产的前提,只有扩大设计来源,增加产品种类,才能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销售不间断,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设计到销售的循环。生产模式的转变。即由现在采用的OEM、ODM的大批量生产模式转变为小批量、多种类生产。减少配送量,增加配送频率。即通过少而多次的方式来达到“快”的目的,由于每一类产品数量少而种类多,使得总量大,因此可以按销售信息反馈、补货订单的时间顺序逐次上架销售,保证卖场内产品种类数,进而保证卖场内的丰富感。

(二)快速配送策略

成功快时尚服装企业所带来的经验是减少商、缩短产品在中间环节停留的时间,同时减少中间商所带来的附加成本。产品设计完成后,通过对市场销售量的预期以及多家供应商提供不同的原材料,直接进行生产,可采用外包加自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常可生产预期的30%,以减少实际销售量与预期销量之间的差额所造成的库存积压,然后将制成品直接送往门店销售。如果产品缺货,由门店下单,补货信息直接反馈给生产部门进行二次生产。

(三)供应商选择策略

第一,建立良好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筛选。供应商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以质量管理、采购表现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供应商数量组合。良好的合作关系应该具有灵活可操作性,选择规模与层次相当的供应商,同时通过激励机制使得供求双方保持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第二,扩大供应商合作范围,建立分散的合作关系。同种商品的供应商数量选择约2-3家,并有主次之分,购买数量尽量不超过供应商所能承受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在一些合作关系危险或者僵持的情况下,通过分散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分散风险,降低损失。

(四)信息共享策略

优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做到整体的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上从设计、供应商合作、生产至销售的整个环节透明化运作,减小“牛鞭效应”。改进生产计划与供应商能力、库存三者不平衡的传统管理方法,降低生产决策的盲目性,才能做到引导消费者需求,提高服装的销售量,从根本上降低库存成本(代子砚等,2014)。

结论

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各个区域与门店的销售状况、缺货与滞销情况,使设计、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三个环节做到良性循环。同时,对于服装界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预测市场需求及流行趋势,从而预知面料的需求情况、服装款式的流行方向,将面料趋势提前传递给采购部门,保证原材料的供给充足,将服装流行款式传递给设计部与生产部,使其把控第一手的流行信息,做到真正的快速。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策略的改进,使得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紧凑快速,改进后供应链流程如图3所示。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以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保证产品设计与生产顺利进行,继而通过物流直接将产品配送至销售部门,由ERP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将销售信息共享于生产及设计部门,通过信息的反馈了解市场需求量、市场动向,以便及时判断是否补货,以及做出市场需求预测与服装流行趋势的预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通过产品、渠道、网络等环节与技术探索适合我国服装企业发展的供应链管理良性循环方式,以使我国服装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立宏.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刘烁.快时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及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张庆华.ZARA极速供应链的成功经验带给国内服装企业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8(5)

4.刘峥,徐琪.“快时尚”服装产业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探索—以合作博弈为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