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1 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所谓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关于,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文化自觉强调三个方面的义,即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二是对他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三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即明白少数民族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它的发展趋势;第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又包含两个层次,即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长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第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了解、明白、认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观念;

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三所本科院校: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发放问卷 750 份,有效回收 700 份,回收率 95%。结合问卷结果,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各美其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在回答“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过程中,有53.4%人选择“非常了解,专门学习; 而在“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问题的回答中,有 47%的人很赞同;在问题“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地区的贡献比汉族文化大”的回答中,34%的同学选择了非常同意,40%的同学选择了同意。

通过以上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强烈认同,甚至存在狭隘、片面性。然而,在实践生活中如果过分强调本民族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如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继续将民族意识恶性膨胀,就会出现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破坏祖国统一的活动,就会阻碍各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会造成国家的分裂。

2.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在回答“您是否同意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90.63%的学生表示同意,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的认识是明确的,近10%的人选择了不同意和不清楚。这表明还有少部分同学对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这既关系到新疆的文化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二)“美人之美”――对他民族文化的自觉

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1)对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回答“你最了解的历史是?选“少数民族历史”的学生比例为42.4%,选“汉族历史”的学生为17.8%,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的历史是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当被问及“你是否关注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时,选择 “一般”的学生占到了54.5%,选择了“不太关注”的学生占24.8%,选择“很关注”的比例仅仅为20.7%,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更高,但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少数民族没有认识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就不可能做到 “美人之美”,这是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因为一种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这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2)对本民族文化与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是一件很好的事”的回答,只有46.3%的学生选择“非常同意”,选择不同意的占到10%,这说明一小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而各民族在对他文化的认同“既可能是一个认识自身,汲取其他文化充实自己的过程,也可能导致封闭与狭隘意识的产生。”甚至导致本民族文化的丧失。如果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不相抵触则可能被认同,当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相抵触时,本民族文化就有可能不被认同,甚至引起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间的冲突。因此,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直接回影响到民族团结,新疆的和谐稳定。

2.对外来文化的自觉。(1)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回答“你更重视西方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45.8%的同学选择了“重视传统节日,但经常过西方节日”,还有居然11.3%的同学选择“会庆祝西方节日,不会参加大部分传统”,也就是说一定会庆祝西方节日的占57.1%;对“大学生最关注的电视节目内容是?”的回答是35%的同学选择韩剧偶像剧,18%的同学选择“国家大事”,27%的人选择了“娱乐新闻”20%的人选择“财经”。这些调查数据说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与盲目的崇拜。经过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仅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对肯德基等西方的快餐文化也情有独钟,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们也在疯狂地学习外语,爱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他们越来越远,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与反思,因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决定着这些现象,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和高度的警觉,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形态的文化不断地粉墨登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自身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将会不遗余力的发展下去,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外来文化包含有先进和落后的思想,(下转第108页)甚至含有有意图将我国“西化”的思想,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而非“拿来主义”,特别是当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还不稳定,认识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也是有限的,更是极易受到了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蚀。(2)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对“你认为中方文化优异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吗”的回答,可以体现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10.3%的同学选择“是的,并且不需要向西方学习“,60.2%的同学选择“是的,但是还可以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其中看到中方文化应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的人数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

(三)“美美与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

1.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在“你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吗”回答中,只有45.8%的同学选择“很感兴趣”,49%的人选择“一般”,49%的人对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认识程度也不会太高。“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回答情况是这样的1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专门学习”,70%的人选择了“一般,作为兴趣偶尔涉猎,70%的人明确表明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一般”,这个问题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回答“中华文化都是优秀文化”这个问题中40.1%的人认为很赞同,也就是说有40.1%的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从数据可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并不高,而中华文化的认知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中华文化认同又是中国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能够代表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吗?”的回答情况是这样的85.3%的同学认为“非常能代表”,还有14.7%的同学认为不能代表,说明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认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针对中华民族的结构先生提出了“多元一体格局说”,强调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不间断交流,促进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一体特征的认同有利于边疆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强大的文化向心力,这将有助于新疆各民族间的认同和感情交流,使得民族的凝聚得到根本的提升,这对民族团结,和谐统一的新疆建设意义重大。

通过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的,还有待于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进一步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5.

[2]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霞.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篇3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承

舞蹈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就是通过人体的表演,并不会受到语言的限制,从而能够更好的承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审美心理。云南彝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其本身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必须要做好其舞蹈的传承工作。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现状

(一)民族特色文化流失严重

不同的民族往往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传说,并且能够通过舞蹈进行展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传承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形体以及成绩,从而忽视了民族特色文化,导致其特色文化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进行舞蹈传承的时候,必须要真正的了解民族文化,才能够真正的保障少数民族舞蹈得到传承。

(二)过分注重教授形式

少数民族舞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部分高校或者机构更加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和兴趣爱好,并没有真正的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学习,其教授方式十分的单一。一部分民族舞蹈对于身材、身姿等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云南花灯往往需要身段较好的舞者来表达。一部分高校为了能够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分解舞蹈动作,要求学习人员死记硬背,并没有了解学习人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最终会导致人们对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日益下降,逐渐的丧失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在现代经济冲击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不仅给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还带来了发展挑战。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少数民族逐渐的实现了对外开放,不仅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本身的聚集地比较多,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其本身就具有诸多特色。彝族舞蹈本身就能够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

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措施

(一)学习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保障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文化的发达程度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民族的发展程度,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导致民族灭亡。比如苏美尔本身的民族文化十分繁荣,其本身不仅发明了车辆运输,还推算出太阳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舞蹈本身是人类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的文化艺术,人类能够通过舞蹈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感情,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主要愿望,彝族民族舞蹈本身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彝族文化,做好彝族民族舞蹈的传承就是对彝族文化的传承。

(二)深化少数民族舞蹈意识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其本身的文化与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少数民族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其经济方式与生产作物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导致每个少数民族都独具特色,舞蹈作为少数民族主要文化之一,其更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彝族主要舞蹈来源于劳作,从而造成彝族舞蹈本身具有力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烟盒舞,其主要可以分为正弦以及负弦,甚至在当地都有一种说法,弦子一响脚就痒,即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等,从而能够说明舞蹈在彝族人们自身的重要性。

(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云南本身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调研,云南本身少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其中具有六千多个舞蹈套路,少数民族舞蹈如果脱离少数民族文化,就会导致其不会具有鲜明的特色,甚至还会直接失去其文化。舞蹈与音乐一样并没有国界,是国际通用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必须要坚持自身的特色,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比如彝族的左脚舞比较出名,在当地许多地方都具有左脚舞,能够为客人提供娱乐,但是由于外人对彝族民族舞蹈缺乏深入的了解,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舞蹈的血统。

(四)政府大力宣传推广少数民族舞蹈

我国政府积极的鼓励云南民族的宣传工作,提出将云南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并且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比如精品工程、民族文化工程等,从而在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对舞蹈家进行了进一步的评名,比如云南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师等,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于舞蹈的热情和积极性。云南政府不断的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措施,涌现出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云南印象》等作品,对于少数民族的舞蹈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民族舞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必须要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放到首要位置,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民族的历史文化,最终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R俊杰.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通俗歌曲,2015(9).

篇4

【关键词】 预科生;图书馆;蒙古语文献

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业人才,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特批准内蒙、云南、重庆市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水利部等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部分普通高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包头师范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2000多人,其中预科班学生400多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才,除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外,招收院校和社会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在基层高校具体落实预科生教育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预科生群体的认识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经济水平等状况与汉族学生差异较大。很多高校只把预科生教育作为政治任务来应付,在日常教学、工作、生活等方面细化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高校领导要重视蒙族预科生教育工作的落实

包头师范学院由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的 “民族团结进步月”暨迎新生文艺演出就使全校广大师生对蒙古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学习、传承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包头师范学院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充分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开展。校团委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与团支部活动、团日竞赛、日常宣传、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三课堂活动在推动此项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团委还把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活动开展的有效抓手,以蒙语歌曲演唱、蒙语诗朗诵、创办大学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团、蒙古象棋社、马头琴社团等载体,实现校园文化活动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及服务育人的功能,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和谐校园贡献了力量。

二、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服务

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薄弱,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服务职能,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于全人类。上海交通大学姚俭建教授认为:“基于人的生存需要的适应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生存的手段,又是人生存的依据;文化的适应性以及人对文化的适应性,则是人(类、群体或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文化意识,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族文化、饮食习惯等特定的民族特性,高校缺乏这种民族氛围,应努力营造。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后,就要面对文化适应的考验,文化适应的困惑在他们身上就会体现得异常突出。文化上的冲突就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反过来讲,本民族的文化适应进程,不容许个体偏离本民族的规范准则。”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制订有效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

三、图书馆要加强蒙古语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

图书馆在促进预科生教育方面要广开思路,服务于全校各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的成败取决于高校领导狠抓落实。高校图书馆在专业人才、信息资源、技术设备,信息加工等方面比任何一种社会文化机构与信息机构都具有社会信息服务的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成长关系着内蒙古的发展,图书馆要深刻反思当前我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献利用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不佳现状,积极调整服务策略,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团结、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书馆管理,可使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更深的了解。加强少语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包师图书馆来说,蒙古语文献资源建设相对薄弱,必须积极调整建设策略加强蒙古语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离开馆藏谈服务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我们应做到:(1)指派懂得蒙古语言文字的人员参与购书。(2)广泛联系蒙古语言文字出版单位和图书供货单位,多渠道采购,加强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必要时可进行现场采书,以达到既增加文献数量又保证文献质量的目的。

蒙古语馆藏是内蒙古高校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阅读蒙古语馆藏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正确认识本民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塑造乐观向上、宽容待人、团结合作等品质。同时也使他们一往情深地热爱自己的民族,自觉地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为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做贡献。内蒙古高校在学校科研课题的申请情况来看, 70 ~80%的国家、省部级、教育厅课题是围绕蒙古族文化或内蒙古区域特色文化来研究的。在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图书馆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源,这是内蒙古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也要从服务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提升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发挥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梁国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献利用现状与图书馆服务策略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

[2] 智翠兰.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新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1(5).

[3] 哈斯其木格.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打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4] 刘全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5] 魏海东.论西部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心理调适[J].高教论坛,2010(5).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白族;传统文化;商业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4-01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概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在长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但由于人口少,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地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开发商纷纷看中了特色鲜明但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对于旅游体验者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但随着游客的陆续增加,民族文化被传扬,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之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为了追求利益,有些当地人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不断改变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使民族文化原真性降低。除此之外,商业化问题严重,民俗表演成为变相收费的途径。在这些变化下,少数民族的民风质朴度也随之下降。

可见旅游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既有利也有弊。而弊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着实是件值得思考的事。

二、民族旅游商业化的表现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成熟,产业链完整的地区。另一类是处于摸索和起步的地区。但是不论哪一类,发展逐步趋于商业化的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发较成熟的区域有四个特点:

1.有固定的项目模式。如在不同地区的“进XX族家,感受原真民族生活”的体验性活动,或是“XX民族婚俗体验”等。

2.旅游产品存在雷同化。就像是在北京售卖的旅游产品,在山西平遥、拉萨也能买到。

3.民风淳朴性降低,居民“商业人”气息浓厚。当地人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的例子屡见不鲜。

4.传统民居变“商吧”。为满足游客的需要,很多传统民居逐渐改成网吧、酒吧等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

开发初期的区域有三个特点:

1.粗放式开发:由于开发较晚,为了能迎头赶超,很多地区会制造奇怪的“民族”噱头吸引游客。比如被列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长调,就被作为“劝酒歌”来使用。

2.盲目模仿:盲目模仿其他地方有的、能赚钱的活动,导致雷同化商业化现象严重。

3.管理松散:管理松散常表现在发生纠纷后没法得到有关部门及时有效的处理,被“一推再推”。

从以上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化问题之严重,就像癌细胞一样在当下民族游市场中蔓延,他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无法改变的。

三、大理白族地区旅游开展

(一)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简介

白族以传统文化丰富独特著称。大理白族服饰多以白色为主。当地民居形式多样,最有名的是“三房一照壁”,配以“粉墙画壁”如青花瓷一般,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大理白族的节日众多如:三月街、绕三灵等都具有极悠久的历史。方面,本主崇拜在白族可谓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二)白族传统文化开发现状分析

大理古城属于开发较早的少数民族地区,古城保存完整,所住居民以白族为主。

旅游使当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道路交通、卫生环境等。同时使居民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当地人家把房屋改成了旅馆或餐馆,在旅游旺季时收入相当可观。为适应游客,他们也更关注教育,新一代人的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都很好。

但是随着生活状态与大城市趋同,商业化问题在这里逐步蔓延。比如为迎合需求,很多节庆类活动每天都会上演;白族三道茶工艺已逐步演化为舞台表演;传统手工扎染工艺被机器所取代,实现了批量生产,却但丧失了传统文化的意蕴。

由此可见白族传统文化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商业化问题也影响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可延续性。

四、解决商业化影响原真性的建议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可以加大政策法规的制定来约束和引导民族旅游活动的开展;同时请专家来针对不同地区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的规划与开发利用,注重原真性、保护性等方面的结合,同时引导当地人学习本民族原真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性政策,让他们不仅仅是以旅游收入作为支撑性经济来源,而是可以作为副业来宣传本民族文化,起到一个文化传播使者的作用。

(二)展示集中化避免更大范围的影响

可以通过民族博物馆的方式做到“少而精”,在这里把最原真,最正确的民俗展现给大家打造权威性和品牌化,这样有助于保留传统文化的原真性,降低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做到以宣传文化为目的。

篇6

刘晖在《旅游民族学》中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了甘肃夏河拉卜楞寺社会环境的世俗化现象,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例如拉卜楞寺晒佛节等传统宗教节日的娱乐性、程序性增强而宗教性与神秘性减弱。徐赣丽在《《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一书中描写了龙脊地区壮瑶民族文化在旅游经济开发中的经济化与商品化现状,壮瑶族好客敬酒的传统异化为一种挣取小费的方式、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农家旅馆对经济利益的计算使得传统壮瑶房屋家庭的内部结构失去祖先崇拜的神圣性。

两者的矛盾不能仅仅从商品市场中法律法规缺失等制度层面着手而须深入到现代性的内部方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帕森斯看来现代社会(帕氏以美国社会为现代社会的典型)是宗教、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相互分化的社会。相应的,在现代性的世界图景中,彼此分化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系统以各自的价值世界明证自身行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哈贝马斯敏锐地指出,分化出来的各个领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判断的标准,用他的话来说即是有不同的“有效性宣称”。具体而言,经济行动以工具理性为行动准则并以经济目的作为行动依归,社会领域则以整合作为价值选择而文化则更强调艺术的美学与情感价值。这些具有各自有效性宣称的价值序列正如所韦伯指出的处在无可消解的冲突之中,“不同的神祠在相互争斗,毫无疑问地永远在争斗”[2]。具体到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命题中,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开发是以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市场交换的对象,形成集群化的旅游产业链来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从而摆脱贫困状态。经济行为本质上说必须以市场为载体,服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最终以经济效益为行动依归。然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少数民族与族群、生态自然环境以及宇宙世界的长期相互关联与思考建构的产物,具有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的双重架构,而尤以文化所体现的精神价值观最为关键,象征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同时也是维持本民族族群认同的标志。从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观之,少数民族文化本质上是一整套文化与社会的实践体系与象征系统。另一方面,现代性又表现为经济中心主义的一元论价值主张。韦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因形式理性的法学思想、市民城市的兴起以及新教伦理特殊的宗教救赎观等原因造就了一个“除魅”的理性化世界,新教的救赎“预选”说断绝了天主教教会作为救赎确证的可能性,主张将个人世俗社会的经济成就作为救赎的确证,确立起了经济成就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新教伦理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理性的经济行动的中心地位,同时也使得韦伯的经济行动被宗教伦理所限制避免了经济行动纯粹低级化为经济的营利欲。但是正如贝尔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渐摆脱了宗教禁欲对世俗经济行动的伦理监控,“经济冲动力”不断冲击“宗教冲动力”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的霸权,取得了相应于社会与文化系统的独占地位,从而将文化与社会作为观照和开发的对象。而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发视野下则表现为将文化作为开发营利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践行的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逻辑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了经济开发与经济效益的“霸权”地位,合法化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经济开发行为。这也直接导致将少数民族的仪式节日、民族服装等文化因子作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甚至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出现所谓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逆转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相。这种开发模式似乎类似于莫斯式的“总体性社会事实”体系。其实不然,两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莫斯的“总体性社会”背后是一个未分化的整体性的意义世界,而当前的经济实践强调的是经济世界的主导,将文化社会系统纳入到经济发展话语当中。

现代性的多元主义与经济中心主义两个面向彼此冲突,相互矛盾:一方面,现代性展现为价值多元主义,经济、社会与文化各领域之间的彼此分化、相互分野并各有相应的价值判断标准与有效性宣称;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经济中心主义则又强调经济价值的主导作用,并以经济观照社会与文化领域,不断削弱社会与文化系统价值宣称的合法性。实践中,现代性两个面向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冲突直接表现在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因为文化系统自身的价值判断与有效性宣称要求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是如何维护文化系统的本真意义,而另一方面旅游开发项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本质上说必须以市场为载体,服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最终以经济效益为行动依归,所以必然将导致文化世界精神内涵的逐渐丧失与文化的世俗化、经济利益化。本文所论及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就只是现代性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

作者:刘涛单位: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篇7

[关键词]文化认同;新疆民族文化;新疆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是一种无边、无形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可加工铸造的形式做为存在实体。新疆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以形成新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现和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还是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沿革

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新疆历史民族文化沿革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新疆民族、宗教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

汉朝统一西域与公元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由于连年的战争,西域人民渴望有一个统一团结的民族局面,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心理层面突出的表现出来。唐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西域设置的安西、北庭二府,并为新疆的民族文化治理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完备的民族的治理建设,使得新疆在唐朝的民族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地加强。这为新疆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强大导致西域的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处于高度的发展时期。民族文化认同从表层的文化现象融合到真正意义的文化大发展。明、清时期,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新疆民族文化呈现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多民族的文化并存且相互依存的局面。因此,在古代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多元,进一步加剧了新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历史的沿革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一个渊源,留给新疆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空间。并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为当今分析新疆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当代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当代新疆的民族文化就与新疆的民族、宗教紧密的联系起来。当今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文化与新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民族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民族与族群,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域,历史的沿革促使十三个主体民族在新疆繁衍变化。新疆民族文化的存在相融、相存,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文化、克尔克孜文化、塔吉克文化、塔塔尔文化、俄罗斯文化、锡伯族文化、达斡尔文化和回族文化、汉文化等几种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但是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的差异性

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塔塔尔语、乌兹别克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语言。

2.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新疆民族与宗教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疆各穆斯林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历法、年节礼仪、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传统文化方面已基本定型,如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文字的阿拉伯字体化,在宗教历法方面均采用伊斯兰教历,由制定的两大祭典形成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已成为最重要的穆斯林节日。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由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表现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方面,汉族的迁入为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新的科技文化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稳定性、社会性、传承性,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也在汉族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3.的差异性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丰富了新疆的民族文化宝藏。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新疆地区由于不同,就有了伊斯兰民族与非伊斯兰民族之分。

(二)新疆民族文化的内部多样性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亚欧大陆两大民族、经济、文化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于此同时,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导致新疆民族文化内部的多样性。

(三)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因素

1.语言文字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得新疆的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性。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

2.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历史上由单一宗教到多神教并存再到有佛教衰落伊斯兰教的兴起。具体体现为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行自由政策过程中,以民族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民族政策的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

3.风俗习惯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操突厥语诸民族的伊斯兰化,萨满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统治地位已被伊斯兰教代替,其原始文化的影响,主要遗留在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禁忌和民间巫术之中,特别是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中,原始信仰的风习还比较浓厚。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文化蓬勃兴起,早在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学者们就已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阿拉伯、波斯文化的营养。在新疆的风俗习惯中具体体现在饮食习俗、接人待物习俗、节庆习俗、民间文体习俗、丧葬习俗等方方面面。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趋势

新疆自历史以来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新疆在未来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多民族的存在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不仅决定了新疆文化的多元特点,而且也决定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认知上表现的一致性

新疆民族在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经过少数民族的干部和爱国主义的宗教人士的带领之下,表现在民族认知上表现一致性。同时表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认同的情感。新疆民族文化认同认知表现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定相应的民族地区的政策上,还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的认知上是一致的。

(二)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感情上表现的趋同性

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以法律为准绳确定下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信仰自由。新疆各族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行动上的表现统一性

实际上,民族政治行动上的统一性,是建立在个民族政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前提下的,尤其是新疆的民族文化。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还是宗教理论及政策,都是以维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在处理宗教问题时,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一体共同交流。新疆的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潮流,新疆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为新疆的团结稳定打下坚实的民族文化认同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正大.新疆史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11-15.

篇8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西部文化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同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在规模和效益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借助高科技的力量,超强超快地将现代时尚文化传播到各个角落,使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日益被挤压到边缘。旅游业也在国民生产总值里,占得一席位置。尤其是旅游业,瞄准了西部民族文化的特殊和新奇,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迅速地向西部民族地区延伸旅游开发项目,这给准备不足的民族文化带来较大的冲击。

2、多渠道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国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仍然把文化建设归属于政府独家行为,难以接受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概念,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一些宫本位、农牧本位、资源本位意识,是制约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3、对新形势下培育、繁荣、规范西部文化市场以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是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仍然停留在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理论研究滞后制约着国家、社会和其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影响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4、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持性政策环境不够宽松,鼓励文化走产业化的倾斜政策不够明朗。西部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目前的困难,除了体制内的诸多原因以外,还缺乏有号召力的成功范例起带头作用。

5、缺乏应有的文化设施,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和项目,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差。西部拥有举世罕见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他们或隐或显,或虚或实,或潜在于西部各族人民的心灵,而变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由于上述原因,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基本处于低级操作阶段。

二、西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潜在优势与制约因素

潜在优势: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全国55个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西部,所以说,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传统人文文化资源。

1、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古代的羌人、戎人、巴人、蜀入、蛮人都散居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现代西部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就是从这些古代的少数民族中演变而来的。在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西部地区。如云南就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个国家历史名城。

2、西部地区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南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北有温带的草原、戈壁、沙漠。既有特异的高原雪域风情,又有山异水秀的桂林山水、三峡风光。在国内被联合国确认的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西部地区就有两处:九寨沟、黄龙:5处兼具文化和自然遗产功能的,西部地区有两处:峨嵋山、乐山大佛。由于西部地区的这些文化资源,又多是交叉共生的,这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

3、西部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交通不便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原因,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小,本土自身的文化保留完整,其社会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以及文学、艺术、工艺美术、歌谣等,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多样性。

制约因素:

在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特点背后也隐含了先天的诸多不足。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这些先天不足很可能使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不能持续发展乃至消失。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发展意味着要丢弃旧的东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落后的观念、道德、礼仪、风俗、价值、生存方式和行为规范等问题。实在值得研究。

2、民族文化只有长期得以延续,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然而。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看,只有真正有文化底蕴的、能吸纳先进文化的因子、不断前进的文化才能真正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它终究要被先进文化所取代。我国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少数民族是汉文化圈中的多元组成部分。有些少数民族有自己完整的文字,但在观念上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并不多。

3、文化生态学家认为,应当把文化本身看作一种生态现象。不同的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了不同的生活资源和劳动对象。并因此制约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产品的结构与消费对象,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途径与发展速度。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也都影响着特定地域、民族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对该民族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

1、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大力发展优秀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立足于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着力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投入,办好民族文化事业(包括搞好民族教育,培养民族文化传人,整理、总结、提升、普及民族文化等),使民族文化真正成为不断发展的文化。

2、改革现有的文化单位,切断对传统体制的依赖路径,有条件走向市场的,要打破垄断,取消保护,不搞行政干预,不追求花架子,不搞简单的合并,而要进行制度创新,注重实效,使企业有充分的自和发展的动力。

3、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西部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4、把发展文化产业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也相对集中在西部。云南鹤庆新华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靠的是文化产业。所以在西部地区,要着重抓好乡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

可持续发展方向:

1、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强大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的,是以经济的发展来启动其文化发展的。在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立足于本地区实际,既不能偏激,也不能保守,应凭借资源优势,综合权衡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先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

2、要调整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决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因素也会在发展过程中消失,这是难免的、必然的。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应规避其破坏作用,保护和延续民族文化。文化资源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一定要以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规划,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细则。

篇9

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根据家长的经验、意识和觉悟等,随机性的、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因为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地点,所以家庭教育具有内容广泛、针对性强的特点。家庭是一个由亲属关系组成的团体,家庭成员间有着特殊、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家庭承担起了教育子女,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从一出身就开始了,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不但“开始”得早,而且影响深刻。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儿童从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不用刻意安排时间和地点,家庭教育也是最“方便”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就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即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代际传承的过程。”民族地区家庭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年幼者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逐渐掌握有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藏族家庭非常注重“孝敬”教育,孝顺教育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家长会给孩子讲,爷爷奶奶在世时,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不方便的时候要多帮忙做事,去世以后还要念经。藏族人在家庭中传授这些道德观念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在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傣族全民信教,这种信仰使傣族仍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规范习俗。家长从语言或行为上教给给孩子傣族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傣族的民族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的过程蕴含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是同时进行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民族文化制约或促进着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家庭教育反过来在丰富、完善或改造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必要环境,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继承民族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困境

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组织基础。民族地区的家庭都生活在本民族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稳固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而个体获取本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其方式为长辈通过言传身教对下一代传授本民族历史、、生活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今天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却显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一)现代文明冲击下,儿童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青少年儿童渐渐不喜欢或忘了本民族的东西,甚至一些青年不愿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没有它也会生活得很好。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模式下,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单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涌向都市。以上这些使得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令人担忧。另外,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传承的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一方面,儿童在学校中说的、用的更多的是普通话,长而久之,回到家他们也习惯有汉语了,很多时候长辈或父母很难用汉语去描述关于本民族的文化跟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认识不足,也并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克服这种语言表达障碍。所以,当遇到不好表达的文化现象或事物也就转为不了而了之。

(二)外出务工潮的出现,使文化传承中家庭缺乏教育者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农民工共6546万,占农民工总量的25.9%”〔5〕。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家长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都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别说耐心细致的去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孩子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即使有心也只是在给孩子打电话或过年过节回家时偶尔提到,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文化是父母教养观念的重要来源。在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家庭中,一年的很多节庆常常会因为主要家庭成员的缺席而逐渐简化,孩子们也会因为缺乏父母传统文化内涵的熏染和文化行为的榜样作用而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外出务工潮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久而久之,降低了子女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频率。

(三)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认识,家长传承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民族歌舞、婚嫁丧殡仪式、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民族地区家庭中很多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和长期忙于生计,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字、心理特征以及如何传承等存在认识不足、传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虽然也喜欢本民族的歌舞和传统节日,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但对于他们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且,现在很多的孩子初高中毕业了就外出打工,他们更喜欢学习现代文化的东西,家长也就只有接受这一现状。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家长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的积极性不高,这值得我们关注和改善。

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实现

目前民族地区和主流文化地区的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主流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很少纳入学校课程,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被了解和学习。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缺乏教育的支持,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内容分离致使本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中被弱化。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紧迫性更加突出。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少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自我传承得以实现的,但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功能。

(一)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引导功能

1.提升家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要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要发挥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就必须对民族地区家长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教育。哲学认为,意识的具有能动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利用这一原理,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家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家长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如开展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讲座,组织民族文化展览,发放本民族文化宣传书籍等,使家长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而提高家庭家长传承本民族文化意识性。期望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他们主动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思考向下一代进行有关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

2.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

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是由物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这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是文化传承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和播映,扶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出版物的翻译、出版。同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来看,深化改革、发展生产、教子成才与自身知识的缺欠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典籍的整理,取其精华作为教材内容,采用文白对译的方式编写民族文化家庭教材,供家长孩子学习参考。可以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文化人”共同合作编写本民族的发展史、传统文化项目、生产劳动知识等于一体的知识手册,文字要浅显易懂、系统,语言朴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

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文化培训工作,并重视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所在地方的乡村学校共同制定并实施文化传承方案,有计划地、周期性地开展家长培训,让家长能够掌握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由地方政府组织编写的知识手册可以对家长进行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专人给家长介绍或讲授。

(二)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1.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

在少数民族家庭中,长辈应在日常生活教育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及等内容,随时随地对一代进行本民族文化的教授和传播。家长应为下一代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观,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要有意识地为下一代传授衣、食、住、行、世界观、价值观、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从小喜欢本民族的文化。

2.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

篇10

一对于什么是文化营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类是从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文化的渗透出发,一类从企业产品与文化的融合入手。前者如徐沛林(1999年):文化营销,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经营文化、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和融合于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后者如王方华等(1998年):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两种观点下的文化营销目的相同,但在营销观念和具体营销策略上却有很大差异。针对目前云南市场现状,即几乎不存在打不进来(外省、外国商品进入云南市场,并占领市场),而主要是闯出去的问题,结合云南特色,笔者认为在重视产品与目标市场文化相适应的基础上,即从企业产品价值内涵出发,制定云南本地商品走出云南,走向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营销策略。

在发展文化营销上,云南可以说独具特色。它是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其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别具特色,具有多元性、区域性、边缘性、多态性等特征。丰富的民族人文资源使云南具有其他许多省份不可比的文化优势。全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分布在云南,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人文特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受工业化侵蚀,民族人文特质淡化乃至消失。然而云南民族文化仍独具魁力,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价值成为塑造云南形象的社会文化底蕴。同时,云南地处汉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交汇的边缘,边缘文化虽也具有目的性,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却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或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构创是文化营销的关键,边缘化特性突出。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个高起点上,充分利用各种民族文化特色,紧扣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从文化角度对企业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实施整体文化营销战略。文化营销战略强调文化营销必须是有意识地构建核心价值观念的营销活动。传统营销虽也具有一些价值观念,但其本质并不是达到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共鸣。而文化营销对顾客满意度尤其关注,它努力通过顺应和创造某种价值观念的集合来达到顾客的满意。因此,价值观是文化营销的基础,而核心价值观的创构是文化营销的关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营销,其关键就是云南的民俗文化融入企业产品、品牌、包装销售告示各个渠道,使之深入人心,在消费者心中构建起“云南的产品就是优质、高品位”的产品观念,形成良好的消费导向。

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渗透。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应顺应这股潮流,把握自身文化优势,以此为契机,走上脱贫致富和腾飞之路。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效益较低,产品没有规模效益,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教育,引进先进人才、技术固然是解决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但从现状来看,许多经济文化相对发展的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地区,并非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是缺乏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知识,许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仍局限于小作坊式生产,只在本地或本省销售,不能打开外地市场。比如大理雕梅,论口感、肉质决不在北京果脯之下,其形状更是独具特色。但大理雕梅粗糙的包装、贫乏的宣传,使其在云南人之外毫无知名度,根本不具备与北京果脯竞争的实力。当北京果脯占据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柜台时,倍受云南人称赞的茶叶、咖啡、橡胶、木材等民族地区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出售。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缺少科技含量,生产方式落后;二是对产品营销的特色没能得到深刻的理解和体现。因此,在民族地区实施文化营销战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化营销,打开市场,以销促产,以逆向发展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企业发展。

这样将民俗文化融于营销之中,首先将起到标新立异的效果。标新立异是指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独特性并因此而获得的溢价的报酬。其关键在于提供独特性而使买方效益得到提高。文化因素在构筑差别使用价值和传递差别价值信号方面都大有所为。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在产品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区别于竞争对手。孔府家酒将儒家文化寓于产品之中,“喝孔府家酒,写天下文章”,酒文化含量使其名扬海外。如果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能将其产品与民族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并融入现代商品观念,必然具有这种标新立异的优势。比如思茅哈尼族地区生产的紫糯米,不仅被视为美食,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元明时期已是贡品,用紫糯米制作的“紫糯米封缸酒”曾获两次国际博览会金奖,但至今在国内的知名度甚低。如果能结合哈尼族的民族特色,辅之以悠久的历史内涵,展开多层次的文化营销,一定能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市场的开拓必将带动种植、运输、加工等生产过程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营销的另一影响是利用文化的亲和力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共同意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与竞争优势。世博会的召开,使人们在领略云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朴实、忠厚及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宣传企业的一种独特的忠诚价值观念,使消费者不仅接受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而且将一种亲和纯朴的民族观念融入人心,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凝聚力。企业表现出更强烈地责任感与进取心,消费者则表现出对企业更执著地忠诚度。在当今竞争激烈、创新迭现的市场环境下,这份忠诚是企业与对手抗衡的无形财富。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营销是将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文化营销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从宏观来讲,由于云南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人才相对缺乏,实施文化营销的首要问题是改善营销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功能,对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文化营销主体即企业家(具有初级创业意识的创业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因为“企业文化首先就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营销法规,保证文化营销活动有序进行,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方面,政府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和辅方法来规范营销市场,为文化营销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推动云南商品营销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从企业角度分析,发展文化营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云南民族文化特色:

(一)理念文化

营销理念在企业营销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理念文化是营销文化的精髓。企业在实施文化营销时,应实现五个转变:从企业主导型向顾客主导型转变;从利益驱动型向义利并重型转变;从近期营销向战略营销转变;从封闭保守型向开放创新型转变;从低品质向文化型转变。对云南企业而言,后两种转变更为重要。正是由于近视、保守、低品质的观念,使早在乾隆、嘉庆年间就小有名气的“普洱”茶至今仍没形成民族地区重要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转变封闭保守的思想,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科技投入和创新,实施现代文化营销策略,对于以民族地区特有资源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商品具有长远意义。

(二)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的实施是对理念文化的具体化,是实施文化营销的基础和核心,其关键在于塑造产品的文化形象。在注重产品文化与目标市场文化适应的同时,更应通过设计文化、包装文化、品牌文化来体现其独特的内涵。设计文化需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充分研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在产品设计中富于产品特有的民族文化情感、情趣、意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诱发消费者,掌握市场主动权。而良好的包装有助于表达商品不同而丰富的文化内容,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价值和信息,引起消费者不同的情绪感受,博得其好感和认同。万宝路的粗犷包装展示了美国西部牛仔文化,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包装传递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依靠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设计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等系列文化作用而成的品牌文化,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文化素质。海尔“顾客第一”的品牌文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顾客的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只有最终建立起自己特色的品牌文化,才能真正占有市场。

(三)促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