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组织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组织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以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行为科学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人的行为,把人的行为作为管理会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关键词:
行为科学;管理会计;决策会计;责任会计
行为科学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强调要关注人的需求、思想、感情、创造力。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的发展密不可分,行为科学认为“人”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会计从标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到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经验证明,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一、行为科学理论
美国管理学会在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约创立的。如今行为科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
“社会人”的思想是组织行为理论的基础,它认为“人”是组织管理的核心。依照行为理论进行组织管理,可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终提高组织效率。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需求,而激励对需求起着激发、驱动和强化的作用。
1.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构成了金字塔型结构。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发挥最大的激励效应;当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高一个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发出来。
2.双因素理论
根据双因素理论,可以将组织环境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安全等等,这些因素是维持一个合理的满意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激励因素,包括为组织成员取得成就和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等因素,它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具有强化和激励作用。
(三)决策模型
决策模型指的是基于不同的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所得出的指导决策的原则,它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的“先见”,并将其贯穿于决策过程之始终。例如,科学管理理论依照“经济人”假设,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总体目标,将经济激励作为激励组织成员的基本的或唯一的手段,其决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则为“决策最优化”。而行为科学理论则强调的是对“人”的社会激励作用,“决策满意化”是其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要改变单纯的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以便引导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各成员的行为至组织目标,同时,还要使组织成员认知到个体的目标可以在组织的目标中得以实现。例如,“参与制”的民主管理方法,就为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满足了组织成员受到尊重的需要。平衡记分卡之所以是一个比较好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于它融入了行为科学的思想。在财富500强中,超过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了平衡记分卡。在平衡记分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有关,而且还与本部门的平衡记分卡有关,与整个企业的平衡记分卡有关,组织成员可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倒向组织目标。
(一)决策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假设由“经济人”转向了“社会人”。因此,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决策目标而言,由原来的单一化的目标向现在的多样化的决策目标转变,协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差异,最终使二者协调一致;第二,就决策原则而言,则由原来的“最优化”原则转化为“满意性”的原则;第三,就控制会计而言,行为控制会计改变了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管理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发挥多种激励因素,包括物质层面的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因素,特别是精神层面因素的作用,能够激励和引导组织各部门和各个成员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贡献,并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各自的个体目标和需要也得到了最好的满足;第四,就业绩评价会计而言,业绩评价会计对业绩的计量、评价和监控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财务指标,也应当包括非财务指标;既要包括反映物质因素的指标,也应当包括反映精神因素的指标,进而有效地激励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目标一致”的原则下,使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协调,以实现整体利益最的大化。
(二)责任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与行为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团队建设以及综合考核与评价来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1.行为观的团队建设
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行为及个人绩效对组织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是提升整个组织效能的关键。按照行为科学理论,责任会计中心工作应当以团队建设为基础。将观念相似、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责任群体,以实现成员间的互补与密切协作,形成群体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规模效应”。
2.行为观的激励机制
现代管理会计融入了行为科学的范畴,将激励机制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一是激励员工认同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二是激励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根据行为科学理论,要影响人的行为,首先要满足人的动机。而动机是由需要引发的,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内部的动机需要外部的刺激,包括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激励工具。当组织的目标同时也是个体的目标的时候,组织效能的实现便水到渠成了。
(三)行为科学在预算(规划会计)中的应用
预算是决策目标的数量表现,预算能促使和激励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采取一致行动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1.行为观的预算编制与分解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人”假设,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一是要把目标最优转变为目标满意,制定多样化指标的预算体系,以调动各层级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要采取“参与制”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在预算的分解和执行环节也要充分尊重下层执行者的意愿。
2.行为观的预算执行与评价
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预算体系,由于各执行单位均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因此在其执行与控制的实施中,不仅要妥善协调上下级关系,而且还要妥善协调同级单位之间的关系,使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力求符合“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分预算体系,其执行与评价、控制和考核,应当主要依靠执行者本身自主进行,让执行者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
(四)行为科学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成本控制是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传统成本控制是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来控制成本,而行为观的成本控制的特点则具体表现在:标准的制定应该实行广泛的“参与制”,建立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及时地为标准的执行者提供差异化信息,以便执行者能够经常而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成本标准的执行情况,使他们能够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可见,行为观成本控制是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而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奖惩。
三、结束语
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与行为科学理论相伴而生的。它是按照先由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由群体行为到组织行为、再由组织行为到社会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展开的。在管理会计产生的早期阶段,比较注重对个体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成本的降低;而在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则比较注重对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提高组织竞争力。随着行为管理科学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管理会计,必定要把组织行为放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以使组织行为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总之,现代管理会计只有通过人的行为和人的作用,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上,只有以人本管理为基础,才能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有序发展。
作者:连小军 单位:河南省公安厅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与行为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团队建设以及综合考核与评价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一、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运用自认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包括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门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约创立的。如今行为科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它着重论述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有效地进行“激励”与“领导”,这种在企业管理中的行为科学成为组织行为学,它是行为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责任会计制度
而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责任会计制度是指以责、权、利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对其所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核算以及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会计制度。适当的责任会计划分,能够清楚地界定每个责任会计主体的权责角色,再加上恰当的协调和控制,就能够提高主体成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改善组织的整体表现。相反,如果企业责任会计管理之间相互脱节,那么就会产生延误决策、引发冲突、行政管理成本高涨和士气低落等问题。
三、责任会计中的行为科学
1.团队建设。对企业而言,其管理层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及承诺度,如何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如何使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及绩效对整个企业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个部门和企业的效能。另外,当今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员工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们所拥有的劳动力上,还在于他们能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
行为科学理论中的“人本”观点认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人,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与企业管理的效应成正比,对人的管理和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责任会计制度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践行团队建设,以实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
团队建设作为行为科学理论在责任会计中的一大应用,有其突出的优点:观念相似、利益相关的人员组成责任群体,能够实现成员间的互补与密切协作,整合个体资源形成群体优势,是有效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通过团队建设,每个责任群体部门都可以深入发展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这样群体在专业技术和职能方面有很强的革新性。团队建设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此外,责任群体的团队建设允许每个单位拥有自己的激励和控制体系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加强每个单元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的组织情境中,对于行为科学团队建设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方面,企业员工经常担心就工作问题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会影响责任群体的和谐和挑战领导的权威,不仅无法影响到管理层的决策,还可能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担心正是责任会计制度发展不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大中型企业虽然积极学习国外的企业管理理论,却只重于形式上的模仿,没有触及整个企业模式的核心,导致责任会计制度的发展不能为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绩效。 转贴于
2.激励机制。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满足人的动机。动机的产生引发于两个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即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即刺激,包括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行为科学认为,要使人们产生某种积极行为,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起人们的某种动机,动机激发起来了,行为就自然产生。而行为产生后,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目标。通过动机对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合理引导与调解,就可以激发和保持人的积极性 ,使人们的工作情绪、精神状态保持在为实现其目标所必需的高效率水平上。这在责任会计管理制度中的具体表现为激励机制。
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责任会计制度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比,能够提供更加有作用的激励工具:新的薪酬体系针对的是责任中心群体而非个人,同时新的薪酬体系的计量基础不是职位而是责任群体对企业的贡献,它的核心也不是定期升职和自动浮动工资,而是对任务的兴趣、获得的成功和辉煌;新的保障体系也并不单纯为了保障就业(只为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而不管工作本身是什么),还要保障员工的就业能力——这种能力能增加就业者在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新的忠诚也不是要忠于老板或是忠于公司,而是要忠于要实现的目标,为目标寻找机会、推进任务、赢得声誉。
目前被我国企业广泛采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责任群体的薪酬与经济效益挂钩取代传统的月薪制,是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责任群体中各个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留住有才能敢于创新的人。
3.考核与评价。对于实行责任会计制度的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时,除了要对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剩余收益等价值指标进行考核,各责任中心还应在报告中用文字说明对人的管理概况。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为企业最高管理部门对责任中心业绩的考评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而且也为最高管理部门提供了可以改进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价值的信息。通常,企业可以借鉴以下考核步骤(责任中心的任务应主要围绕着流程而非职能,把顾客需求作为绩效目标;减少流程中的子过程以使责任中心扁平化,最好平行组织责任群体,每个群体尽量控制可能多的步骤,这比有很多责任群体但每个责任群体管理很少步骤要好得多;高级领导负责管理流程的绩效;把绩效目标与评估所有活动对顾客满意度的作用联系起来;组织任务和设计的重点是责任群体而不是个人,单独的个人行为没有能力去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尽可能把责任性和非责任性的活动相合并,让责任群体自觉承担雇佣、评价和计划的责任;强调每个员工都应该发展各种能力;对个人技能的发展和责任群体精神进行奖励,而不是对个人单独的表现进行奖励),如果责任主体能够高度吻合以下标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行为科学理论已经深入渗透到企业中,并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篇4
行为会计源于美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颇为重视,广泛开展研究和运用,使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当今世界会计中最有希望的会计发展新领域。笔者拟通过对行为会计的概述、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的描述性概括,促进对行为会计更加全面认识的形成,并就行为会计的发展前景作简要评述。
一、行为会计概述
1.行为会计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兴工业不断涌现,使生产过程日趋复杂,企业的传统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而引起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已经不仅限于依靠对“物”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潜能挖掘和发挥。面对这种形势,就要求人们广泛地运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来研究生产过程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梅奥教授将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成了当今风靡全球的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雏型。这一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管理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会计理论学术界将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会计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时,导致行为会计学这一会计学科新分支的产生。行为会计学超出了传统会计的收集、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职能范围,通过考虑人的行为同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一组织社会性的一个侧面,成为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2.行为会计的定义AhmedBelkaoui在其著作《行为会计》中把行为会计描述为“行为科学在会计中的应用”,认为“行为会计将自身与这样的人类行为——即与会计信息和会计问题相关的人类行为联系起来”。T?Hofstedt和J?Kinard在发表的《行为会计研究的战略》一文中认为,行为会计研究是“关于会计人员、或受到会计机能(AccountingFunctions)和会计报告影响的非会计人员行为的研究”。GarySiegel在所著的《行为会计》中对行为会计作了如下描述:“行为会计阐述会计系统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和使用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系统之间关系的考虑,行为会计反映一个组织的社会维度。因而,是为会计人员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由此可见,虽然对行为会计的表述稍有差异,但是都强调了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的科学”,认为行为会计超出了传统会计关于收集、确认、计量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常规做法,它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的关系,并与设计、构建和应用会计系统密切相关。
3.行为会计的基本内涵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还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反映作用,这与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动。新晨
篇5
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包括个体职业行为、群体职业行为、领导职业行为和组织职业行为,这些职业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行为结构。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个体职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审计委托者、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和构成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在这一经济监督活动过程中,各参与方所独自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审计的个体职业行为,如审计委托者的委托行为、审计者的审计取证行为、被审计者的申请审计复议行为等,这些个体行为共同构成审计群体职业行为的基础。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动机又是由内在需要和外在影响所形成的。动机所产生的行为有其特定目标,这种目标一旦得到实现,便会产生新的动机;若目标得不到实现,则会调整需要,调整动机。这便构成了某种个体职业行为的循环过程。在审计活动中,各种个体职业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动机,有其内在的需要。审计委托者的委托行为,由生产经营活动、财务决策的需要所产生,如某企业由于变更注册资本金的需要,便产生了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其资本进行验证的审计委托行为,审计者接受审计委托行为是由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审计活动中个体职业行为多种多样,其所赖以产生的内在需要也就千差万别。外在影响也是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动机)的重要原因。当然,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内在需要,也可能是外在影响,还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共同使然。由于各种审计关系行为人具有自身特定的利害关系,其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动机就可能不尽合理,由此产生的审计个体职业行为也就不尽合理。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目标得以实现后便会有新的动机,由此产生新的个体职业行为;若目标未能得到或未完全能得到实现,行为主体就会调整起初的某种动机或调整由此产生的审计个体职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核心问题是审计激励理论。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所表现出的愿望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之意。激励可以促使人们为追求组织目标而作出最大努力,由此形成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也称“基本需要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通过对这五种需要的研究,马斯洛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我们把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期望这种人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激励理论运用于审计工作中就构成了审计激励理论。对每一个审计行为个体进行激励,便有利于促使其实现自己积极的行为目标。在审计活动中,无论审计关系中哪一种审计行为个体类型,每一层次的行为个体都应得到上一层次(领导层)行为个体的关心和支持,并对下一层次(下属职工)予以关心和支持;下一层次对上一层次也同样应予以协作和配合。这样,就使每一行为个体处在最佳的行为状态。另外,在不同类型的行为个体之间,也应相互予以信任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目标。如被审计者应积极配合审计者的审计取证行为,审计者对被审计者也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等。应该说,对审计行为个体进行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既可以进行上述多种需要的激励,还可以进行期望激励、目标激励、信念激励等。
此外,“公平理论”对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进一步科学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公平理论”的关键涵义是: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分析相对值。如果比率相等,则公平合理,从而感到满意,心情舒畅,工作尽职尽责。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满意,进而影响工作情绪,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审计活动中,个体职业行为既可能是某一个人的行为,也可能是某一审计环节抽象行为人的具体审计行为。所以,在审计个体职业行为中运用“公平理论”,表面上看涉及审计关系各方的行为自然人个人和每一具体审计环节抽象的行为人,但实际上只有行为自然人的个体职业行为才涉及“公平理论”的问题,因为唯其涉及按劳取酬的问题。当然,这里的行为自然人不只是审计主体,还包括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者。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
各个具体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审计个体职业行为构成了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群体职业行为的科学合理,能使审计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效率和质量。对于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需要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群体动力、群体目标、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矛盾等问题。
心理学家柯特·卢因(K.Lewin)援引物理学中的力学理论指出,群体职业行为的驱动力在群体内部强调重视每一个体的作用,认为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职业行为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理论给我们以下启示:审计活动作为一个由诸多方面参与的群体职业行为,其内部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力的结构,这种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我们应该根据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认识掌握这种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进而优化这种结构。
所有群体都有自己的群体目标,不论它是由组织规定的,还是自己制定的。没有群体目标的群体是不存在的。群体目标影响着群体职业行为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等。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的目标就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的审计项目或审计任务。这一目标使得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有了共同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有了行动的方向,并可根据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调整群体职业行为的强度和力度,安排群体职业行为的具体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群体目标的具体内容根据具体审计活动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具体目标的确定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活动,其群体职业行为的目标就应根据委托者的要求、受托者的客观条件以及管理咨询的具体内容等因素来确定。
凡是群体必有其独特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或有明文规定,或是约定俗成。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关系各方都应遵守其行为规范。如注册会计师应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开展审计业务,被审计者也应依照审计及有关财经法规处理好与审计人员等方面的关系。审计的群体规范对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目前,我国的审计群体规范还不尽合理与健全,还有待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这既是审计实践的需要,也是审计行为科学发展的标志。
任何群体中都存在着群体压力,审计群体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压力会对个体职业行为和群体职业行为产生特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多是积极的,对工作有益的。如注册会计师所感受到的业务不精、知识不够等精神压力,可以促使其不断进取、全力工作。但是,这种压力有时也会产生一种反面作用,如害怕承担风险责任,进而予以躲避等。另外,还有一种典型的表现,就是群体中的个体由此而产生的“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体正常的思维活动,进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行为。审计行为科学需研究审计群体压力的内容结构,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
挥,消极作用得以抑制和消除。
审计的群体凝聚力反映审计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凝聚力大的审计群体,其成员就有强的“归属感”,其工作效率就高,战斗力则强。审计的群体凝聚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审计群体职业行为目标、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群体成员的思想意识、群体内冲突及其解决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审计的群体凝聚力。审计行为科学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的方向及强度,以不断增强这种凝聚力量。
审计的群体冲突反映审计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矛盾。行为科学在研究群体冲突时,往往只注意到其消极作用,即导致不团结,降低工作效率质量,造成经济乃至其他方面的损失等。事实上,一定程度的冲突还有其建设性的积极意义,如可以促进发现问题,开展业务竞争等。当然,对于冲突达到较大程度,其产生的作用往往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就应通过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在审计活动中,审计群体内各行为个体之间会存在诸多矛盾,并在适当时机会表现出来形成群体冲突。审计行为科学的课题之一就是研究审计群体冲突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对建设性的冲突进行引导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对破坏性的冲突进行预防和消除。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和组织职业行为
领导职业行为是领导者影响和引导行为人为完成群体职业行为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导向行为。
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是表现在审计活动中的领导职业行为。在审计行为科学中,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既要影响审计的个体职业行为,又要影响审计的群体职业行为,反之亦然。但总的说来,在三者中,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更能发挥关键作用。审计领导职业行为需要研究的内容也包括诸多方面,但核心问题是审计领导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审计领导职业行为的有效性是指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在影响和引导行为人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时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计行为科学要求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具有与其实现的目标相适应的有效程度。在行为科学中,关于影响领导职业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国外学者提出了“三因素情景论”、“五因素论”、“三能力论”等多种观点。就审计的领导职业行为而言,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行为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审计行为领导者不仅包括审计主体行为的领导者,还包括审计委托者行为和被审计者行为的领导者,即审计关系各方的与审计行为有关的领导者。二是被领导者的综合情况。被领导者实际就是审计行为个体及其所形成的群体,被领导者的综合情况是上述审计的个体职业行为和群体职业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程度。三是审计行为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职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这种环境从内容上讲,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从影响的速率上讲,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篇6
[关键词]行为科学 高校管理 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左群英(1974- ),女,四川仁寿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德育原理。(四川 内江 6411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面向农村小学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NJS1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7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继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哲学原则,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对提高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有重要价值。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实践主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勒强调用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式的管理,这对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所谓科学管理并不能为工人提供持续的工作动力。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从行政组织建设的角度也对管理理论进行了探索,但其理论和泰勒一样,重视组织的目标和效率的提高,强调经济因素对激发工作动机的作用,忽视人际文化和个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和泰勒的所谓科学模式一样,在实践中遭致诸多批评和反抗。
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基础,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人际关系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人是社会人,其行为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不是工作的物理环境或工资报酬,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尽管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目中无人”的缺陷,但遭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强烈反对,加上梅奥并没有进一步提出更具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50年代以后,人际关系学说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以后,才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对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进行了肯定,即主张社会心理因素比经济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更重要。弗洛姆曾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在19世纪,不人道意味着残酷,在20世纪,不人道系指分裂对立的自我异化;过去的危险是人成了奴隶,将来的危险是人会成为机器人。”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工作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和单调枯燥,人们开始倾向于从社会关系和精神情感方面重新定位工作的意义这一事实,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因此特别强调建设和谐的人际氛围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二)激励机制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人的行为动机以需要为基础,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工作兴趣和工作效率,关键在于建立能持续激发并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激励机制。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其与尊重、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结合的时候才是更有意义和吸引力的。因此,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激励机制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例如,弗鲁姆的“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这一模式认为,只有当目标价值较高,自己有实现目标的把握时,人的积极性是最高的。因此,管理者要考虑的就是提高工作的目标价值和合理进行人事安排,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有效激励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领导风格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尔特·勒温和他的同事们对团体气氛和领导风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三种比较典型的领导风格:专制型的领导者一般只关心工作的目标和效率,对被领导者缺乏敏感性和必要的关心,容易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存有戒心甚至敌意,进而在工作中产生机械化的行为倾向;放任型的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低,缺少人际凝聚力;民主型的领导者重视营造民主与平等的团体氛围,注重满足团体成员的合理需要,尤其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团队的工作效率高。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汉刘向编录的《管子》一书中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虽然是陈述霸王之业的一番言论,但这段话对高校师德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高校师德建设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过,虽然“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已基本上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识,但真正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高校各项管理实践中仍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目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基本上仍以约束和监督为主导,以“事”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占主流,这也是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尽管不能说很糟糕,但存在很多问题。如当前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醉心于申报科研课题和发表科研成果,而对教学工作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敷衍塞责。这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在追求职称评定和功利性发展方面表现积极,而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却热情不高。按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这种对物质利益和功利目标的过分关注并非人的本性表现,只不过是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浪潮影响下人性的一种异化反映并由此表现出的一种异化的发展观。师德建设的宗旨就是要引导高校教师认真审视这种异化的发展观,重新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真正含义。
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转向树立一种崭新的教师形象,这种形象以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又能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为教育事业、学校发展而奋斗相结合和统一。师德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以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人本理念和工作模式,从而为这种崭新教师形象的塑造而服务。学校要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向,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创造条件,并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高校师德建设才能走出目前“学校管理目中无人”“教师心中没有学校”的困境,把蕴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实现的本性激发出来,并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觉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构建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
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如果某种工作对某人没有吸引力,或这个人对获得目标价值的把握性不大甚至根本毫无把握,都很难激发他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以明确可达的价值目标为主导的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目标激励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充分考虑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如对成就期待高且能力也较强的教师,要鼓励并提供条件支持他确立较高的目标,激发他的斗志;而对成就期待较低但又有某方面特长的教师, 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目标,并提供机会使之实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否则教师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产生严重的焦虑感或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抱负的真正提高。以科研和教学为例,很多高校设立的一套对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考核的评价体制总体而言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激励的作用。
目前高校一般都按职称和学历的等级设立相应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并以1~3年为周期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则按规定的制度进行处罚。但问题在于,不同教师的兴趣和特长不同,有的教师喜欢教书育人,其教学能力也很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们不太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在他们看来,花大量的时间去“爬格子”写论文,不但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没多少价值的。反过来,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一般,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地方方言带来的语言障碍,不善表达带来的沟通障碍等,但他们喜欢思考和研究,科研能力也较强。此外,在“科研实力就是高校生命力”的今天,高校的评价体制总体上都倾向于科研方面,对教师的评定,尤其是对其职称评定和各种奖励基本上仍然是“拿科研成果来说话”。总体而言,高校对教师科研任务量的规定是偏于苛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完不成,或者即使完成,也是以牺牲一定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这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普遍感到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高校应该构建一套以人为本的灵活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差异,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从而达到完成自我实现和服务学校发展的“双赢”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把工作任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刚性任务”,即科研和教学方面必须完成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应该适当降低,让绝大部分教师可以顺利完成;二是“弹性任务”,同样必须完成,但完成的方式可以按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灵活选择;三是“超额任务”,这部分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又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刚性任务”和“ 弹性任务”是教师必须完成的,完不成则施加必要的惩罚措施,但在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允许教师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确保大部分老师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而“超额任务”则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抱负、家庭情况和生活理念来从容选择,让愿意而且有能力“更上一层楼”的老师能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让能力不足或没有条件投入到更多工作的老师不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平衡感,进而产生消极怠工的职业行为。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保障
领导者在一个单位或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从勒温的研究和通常的情况来看,民主型的领导者是最能激发团体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虽然也有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风格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所带来的工作绩效低或者仅仅是相当,但这并不能否认民主型领导风格的优先性价值,关于群体成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也表明,民主型领导风格下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一般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下的工作满意度高。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专制不能让道德进入人的心灵,它只能驯化出没有创造力的腐儒,培养出大量伪善之人和趋炎附势的平庸之辈。因此,依靠专制型的领导风格所产生的工作业绩一般来说也是短期的,其程度也是有限的。
高校师德建设要取得长远的实效,民主型的领导风格毫无疑问是更有效的,放任型和专制型的领导风格都只能使教师离道德更远。朱小蔓老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情感德育的研究,她强调只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才会促使道德“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所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因此,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对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干群关系永远是人际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学校领导处处体现出对教师的关心、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冷漠、压抑和打击,教师才会真正以学校为家,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从而自觉自愿、积极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中。
当然,对积极先进的行为给予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行为提出批评甚至给予适当处罚,这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也是领导者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主张和谐不代表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但即使是批评和处罚,在程度和实施的方式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激励为主的原则,否则处罚只能伤害人,不能警醒、激励人。领导者如果摆出冷冰冰的制度和冷冰冰的面孔,只能营造冷冰冰的人际关系,这样教师对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是很难“热情”起来的,师德建设也就成了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因此,只有一个以人为本、管理民主的领导班子,才能打造一支敬业乐业、德才兼备的精锐之师,从而推动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是管理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弊端。当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实际上两种管理方式并非泾渭分明,科学管理不会对人的社会需要毫无关注,而人本管理也难以完全撇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组织建设。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吸取行为科学理论的合理之处,使之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美)Fred C.Lunenburg,Allan C.Ornstein.教育管理学[M].孙志军,金平,曹淑江,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 组织惰性;组织创新;组织理论;演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32-05
在管理理论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已经习惯于从变革与创新的视角来研究组织管理理论。之所以要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组织及其运行方式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从而不能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之所以曾经适应环境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目标的组织变得不适应和无效,主要是组织惰性使然。所以说,组织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是因原有的组织理念和运行方式不能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不断寻找更好的组织方式的过程,也即不断克服组织惰性的过程;近百年来管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也即不断变革原有管理理念和方式,从而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组织理论也将随着组织所面临的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更新。
一、组织惰性的涵义
组织惰性(organizational inertia)问题虽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对这一概念并无统一用语和内容表述。Hannan和Freeman(1977)使用了“结构惯性(structural inertia)”[1]的概念,认为结构惯性是组织保持现存结构状态不变的特性,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回应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正是因为组织结构存在这种无法任意改变的维持旧有形态的结构惯性。Hodgkinson(1997)使用了“认知惰性(cognitive inertia)”[2]的概念,认为企业主一旦借助于所选定的战略取得成功,就可能完全依赖于曾使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能力的思维模式,这使他们不能察觉在其周围经营条件中发生的、尚未变得明显和普遍的变化,从而失去适应变化的能力。Sull(1999)则使用了“行动惯性(action inertia)”[3]的概念,认为行动惯性是组织面对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时仍按照已确立的行为方式行事的倾向。笔者认为,上述概念都突出强调了“不易改变”这一组织惰性的本质特征,但混淆了惯性与惰性的区别。实际上,惯性与惰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英文中,惯性与惰性都用“inertia”一词来表达,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缺乏活力,惰性或保守;二是指物理学中的专有名词“惯性”,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汉语中,“惰性”指“有些物质不易跟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化合的性质”或“不想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倾向(多指消极落后的)”;“惯性”指“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对照中英文对惯性与惰性的解释,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事物保持现有状态不变的属性。不同之处在于惯性注重事物的物理(运动)属性,强调事物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一种客观结果,以及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改变的一般规律,其侧重点是外力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状态发生改变,其改变程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惰性注重事物的化学(自然)属性,强调事物对外力作用的敏感性,其侧重点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生改变之前,外力作用不能引起事物的现有状态发生改变。
在组织中,惯性是指既定的组织形式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仍沿着既定的方向运动的一般趋势以及在受到外力作用(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进行的变革)时发生改变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惰性是指既定的组织形式因习惯于原有的运作方式而对外力作用(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进行的变革)的排斥,这种排斥是受“组织”这一事物的固有特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不易改变性决定的。但从联系的角度看,组织的惯性与惰性又是不可分的。惯性是惰性形成的基础。因为既然惯性是原有组织方式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沿着既定方向运动的一般趋势,并且原有组织方式是在环境发生改变前组织有效达到目标的各种组织要素的合理组合方式,那么,惯性作用的发挥则是在既定环境下组织为有效达到目标所期望的结果。但在惯性作用带来高效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因该方式所取得的成功而对其产生认可心理,甚至因习惯了该方式而对其产生了依赖心理;当环境要求改变该方式时,组织成员不可避免地对变革产生排斥,这种行为倾向即表现为组织的惰性。可见,组织惰性是指组织内普遍存在的保持既定行为方式和消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倾向。其中,“既定的行为方式”指在组织运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被组织成员认可的和被组织正式确认的行为方式,“环境变化”既可以是组织内部环境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消极应对”指不能觉察或不能客观认识环境变化,或按已有的行为方式应对环境变化而不能或不愿寻找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组织惰性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之中,是组织有序运行的结果,克服组织惰性是组织得以存续的基本前提。从这一视角出发,近百年来组织管理理论演进的历史也即组织惰性克服的历史。
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当时绝大多数工厂仍然根据经验和习惯来从事管理活动,工厂效率低下,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时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泰罗(Taylor,F.W.,1911)通过自己在工厂中的管理实践和理论探索,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在作业管理方面强调科学的方法,如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培训工人方法、差别计件方法;在组织管理方面,强调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和例外管理。但在泰罗看来,科学管理的意义并不在于方法的有效性,而是“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对任何具体机构或工厂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泰罗所讲的“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实际上就是对传统经验管理中人们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惰性的克服。“从本质上讲,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将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次革命,就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4]。
古典管理理论的另外两位重要代表人物法约尔(Fayol,H.,1916)和韦伯(Weber,M.,1920)对克服经验管理的惰性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法约尔不仅指出了管理的普遍性、企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经营和管理)的区别、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和管理的14条原则等管理思想,而且还通过对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积极宣传来推动管理的普及。韦伯则针对当时德国社会管理混乱的现象,认为必须打破封建传统管理模式,为此勾画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和职能,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世袭地位来管理,要使行政组织发挥作用,管理应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管理者应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根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虽然韦伯的理论在当时的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指出了传统经验管理存在的惰性,并为以后大型行政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对人的关注: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
古典管理理论克服了传统经验管理的惰性,促进了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高素质的员工在组织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脑力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组织赖以存续的主导力量。在这种变化了的环境下,企业遵循科学管理理论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活动,但组织的效率日益低下,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束缚了人们的观念。为了使人们从古典管理理论的束缚下摆脱出来,行为科学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改变了管理者对人性的传统观念,通过对人的重视提高了组织的效率。
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梅奥(Mayo,G.E.,1933)在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中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的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梅奥由此得出结论: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衡量领导能力的标准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梅奥的理论被证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人们对组织中的“人”的认识,以至于“充分重视人的作用”成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的主题。在人际关系学派的影响下,大批学者加入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行列中来,并最终促成了行为科学的产生。在行为科学理论中,有关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的理论研究:如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次序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的高低和期望值的大小,即“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等。有关人性观念与管理方式的研究:如麦格雷戈通过对决定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有关人性的研究提出了X―Y理论;有关领导方式的研究:如“双中心理论”、四种领导方式理论、管理方格图理论和领导行为连续流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对人性以及人员领导与激励的研究,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也揭示了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误区,最终使管理理论和实践实现了以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四、对组织管理的重新认识: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理论研究开始进入孔茨(Kootz,H.,1961)所讲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丛林”理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新的环境下对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管理过程学派对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在新的环境下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和重新解读,尤其是综合了新的研究成果对管理各项职能的特点、基本结构、过程、技术、方法及优缺点,实施职能的障碍以及如何排除这些障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管理科学理论认为管理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该理论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新时期的继续和发展,强调提高效率的途径不仅仅是进行“时间―动作研究”,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的工具和科学方法来获得“生产的物质过程”更高的效率。组织行为学从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等层面对组织行为的深入研究则为管理者不断改变对“人”的认识提供了理论指导,该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当时的最高体现。另一类是以系统论等为指导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巴纳德(Barnard,C.,1938)的社会系统理论将社会学的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社会协作理论。该理论虽然产生于系统论诞生之前,但巴纳德将组织看作是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三要素构成的协作系统的研究无疑为管理者对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组织整体,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是对组织管理理念的提升。在系统论产生以后,系统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改变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受系统论影响较大的管理理论有系统管理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西蒙的决策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决策理论所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决策理论在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等当时最新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们对决策的认识,实现了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其“有限理性”假设也改变了人们长期坚持的“理性人”观念,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的限制,只能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作为决策的评价标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经验学派和权变学派的理论。这两个理论虽然没有对管理理论发展做出直接的和有突破性的贡献,但对于克服组织惰性,尤其是使管理者摆脱管理观念的局限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验学派认为“管理学研究管理的经验”,管理的定义是努力把一个人群或团体朝着某个共同的目标引导、领导和控制,其任务就是取得经济成果、使企业具有生产性、工作人员有成就以及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问题。权变理论的研究则使人们认识到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管理理论的灵活应用。这些观念对于管理者改变对某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模式的迷恋、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开放的系统与组织的学习:当代管理理论的研究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而日本经济的崛起,也引起了美欧等国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新的科学技术面前已显得过时,而被西方企业长期忽略的相对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开始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管理“丛林”中的理论因过于强调企业内部效率提高、忽略环境迅速变化的研究而使该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然而,历史地提出了问题必然历史地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新的管理理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产生和蔓延,这些理论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人们的管理观念,推动着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组织管理领域,受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的培养一度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研究的重心。此后,跨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危机管理、流程再造和虚拟企业等理论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圣吉(Senge,P.,1990)在《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念[5],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不断超越自我,而且要求企业组织也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他指出,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需要有五个方面的修炼:系统性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体学习。迈克・库珀(Cope,M.)在《创造卓越――公司学习的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三重学习模式”理论[6],他认为组织学习通常有两种类型:适应型学习(直接解决突发问题的短期效应为目的)和生产型学习模式(又称“双重学习模式”,它不是从问题的表面入手,而是挖掘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习”的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在组织内产生学习和知识积累的扩散效应)。库珀指出,如果组织成员有相互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愿望,那么许多陈旧的观念就会被抛弃,于是他认为组织学习还有第三种类型,即“三重学习模式”,强调组织必须对其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社会准则及行为方式进行变革。哈默和钱皮(Hammer,M.& Champy,J.,1993)在《改革公司》中提出的流程再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组织的固有观念[7]。他们认为在今天这种动荡的年代,企业要发展必须“放弃两百年来普遍接受的(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有关工业管理的知识”,进行“企业改革”,也就是要“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在企业再造思想的基础上,钱皮(1996)在《企业X再造》一书中又提出X再造思想[8],要求企业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突破企业间的高墙,将流程整合与创新延伸到其他企业、客户、供应商甚至是竞争对手那里,重新规划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以实现营运业绩的突破性提升。
在战略管理领域,钱德勒、安索夫、安德鲁斯、波特等人的战略思想彻底将企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上来。他们都要求企业经营应突破对当前的变化与问题作出反应的策略性思考方式,而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经营要素相结合的原则,树立起长远的、全局性的目标。但过于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使得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一些醉心于竞争优势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战略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了企业内部,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应运而生。资源理论关注企业资源、持久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假定资源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异质的和资源有限流动性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以普拉哈拉达和哈梅尔(Prahalad,C.K. & Hamel,G.,1990)为代表的核心能力理论[9]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的规则资源,但它们只是载体性质的构成要素,蕴藏在这些要素之后的能力才是企业存活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累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但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重心都在企业内部,对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的分析有些单一,以致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在拥有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时,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下,战略资源丧失了效用、核心能力囿于“核心刚性”而丧失竞争优势。几乎与企业资源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同时,动态能力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纷纷形成,这些理论为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开拓了思路。
在营销管理领域,科特勒和麦肯西的市场营销思想使企业关注的焦点由完善内部管理转变到谋求组织的生存。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关注内部行为与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市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通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明确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服务营销至绿色营销、关系营销,再到社会营销和未来营销观念,这些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指导企业的实践,与此相对应,“4P(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4C(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4V(差异化、功能化、附加价值和共鸣)”等营销模式顺次出场并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生产管理领域,在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6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界面管理、标杆管理、清洁生产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纷纷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心理契约、EVA法、平衡计分法、职业生涯计划、团队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实物期权和股票期权计划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受到了重视。
当代管理理论代表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无论对组织内部效率的提高,还是对组织与环境的互动的研究,当代管理理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在当代管理理论中,几乎所有理论在各自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都有统一管理理论研究范式,试图用新的范式结束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的现状。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并没有实现其初衷,但客观上却突破了人们对组织管理研究的固有认识,使组织管理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发展。但在当代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所有理论最后都把研究的焦点聚集到知识与组织的学习能力上来。知识的积累、共享与交流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视,使人们认识到,不断打破已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重新认识眼前的一切成为管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Hannan,M. & Freeman,J.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2(5):929-964.
[2]Hodgkinson,G.P. Cognitive inertia in a turbulent market: the case of UK residential estate agents,Manage Study,1997(6): 921-945.
[3]Sull,D.N. 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4),42-5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美】彼得・圣吉.第五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英】迈克・库珀.创造卓越――公司学习的过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7]【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改革公司――企业革命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人本管理;行为科学学派;儒学;融合创新
一、西方人本管理思想――以行为科学学派为代表
行为科学学派是在梅奥开创的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起来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把对于人本身的管理提升到了最高高度,从而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各种人本主义学派。
(一)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行为科学学派的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车间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访谈计划等。以这些实验为基础,梅奥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实验中发现了人的动机与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他认为有两个因素对于人们工作情况的影响最大:其一是保健因素,其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人们最低需要达到的需求,只是一种保证,而激励因素才能鼓励人们朝更高的目标发展,使得自身有满意感。
道格拉斯・麦克里戈提出了X和Y理论:X理论指人性本坏,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而Y理论相反,指人都是勤劳的,他们是否喜欢这一份工作取决于这对于他们是一种惩罚还是奖励,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乐意于发挥自身的价值为这份工作而努力。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贡献
1、管理对象中心转变
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的管理对象是事情与物体,它强调的是生产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整个组织需要有一定的秩序等等,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一切事情都是依靠人来完成,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对象就是人本身及其行为。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观察和激励,来实现对人及其行为的指导与控制,并通过管理人达到管理事与物的目的,从而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
2、管理方法转变
由于管理的对象发生了改变,管理的方法也就随之而改变,由原来的机械管理,转变到更为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是一种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与权力规定的管理理论,不重视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以及人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重视人的感情和工作动机的作用,所以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不同人的需求,以及用鼓励与引导的方式引起人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自身的潜力,这种方法显得更加人性化。
二、东方人本管理思想――以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为代表
东方管理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取西方管理文化之精华并与中华国情相联系,并融合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之精华的系统性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本文以中国作为东方人本管理思想的代表。
(一)中国古代儒家孔子人本管理思想
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中“重民”、“贵民”、“惠民”等一系列思想都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儒家管理思想以德治为核心,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管理方式。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人本管理思想非常全面而且深刻,他强调人的基础和核心作用,重视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中晚期,孔子对那时候的统治者提出,首先要爱人民,还要为民表率,兢兢业业,不避辛劳。孔子认为不仅要“爱人”,还需要重视选拔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孔子特别主张用“礼”和“义”这些道德规范来协调统治者上下左右的关系,因此孔子的人本管理思想是一种主张按照伦理原则进行管理的思想。孔子的管理思想中最优特征的内容是重视人的因素,擅长用教育手段来改善自身的素质与思想,人是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现代人本管理思想
中国的东方管理科学也称作“东学”,是由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学派带领各地管理学人员对于东学的研究与探索。东方管理科学是以东西方管理思想为基础,融会贯通,并随着时展有所创新,在文化、哲学、人本、道德、方法五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东方管理科学相比于西方管理学,主要体现在五个字上:学、为、治、行、和。东方管理学包含了东方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原理。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围绕着满足人的需求,观察人的需求,以及调动人的积极性来开展管理工作;二是通过给人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提高人们的智力、磨练人们的意志,使得人们得以摆脱自然的束缚,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
三、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一)文化起源不同
西方人本管理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探索。他们从古希腊神话笼罩与神权主宰的桎梏下,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富有主体意识和挑战意义的人本宣言,第一次将人提升到不屈于神的地位。它对于在一个神权社会唤起“人权”意识,发起“人权”抗争,并最终赢得“人权”,特别是启迪后人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宇宙大观意识的确立和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一种“赋予性”关怀与尊重,即基于主体的客观属性所应该获得的关怀与尊重,是“道本”义上的人本启蒙和奠基。
中国的人本管理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儒家人本的“本”意是立足于主题内部的力量,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关怀与重视,且其关怀与重视的动因也主要落脚在对于统治阶级统治秩序与利益的尊重和维护,而缺乏主体性的尊重与回馈。当时一些儒家学派所倡导与弘扬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官方认可”、“民间运作”的希望工程,但其实质上是为了达到笼络老百姓进而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目的。因而,其人本价值主要停留在“力本”,最多也就是还存在“义本”的取向,没有上升到古希腊从人类的视角和宇宙万物的情怀审视人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
(二)人本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中国的人本管理思想注重以人的自然思考方式和逻辑为基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通过对人们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个人的思想状态升华到一个高度上,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中国的人本管理思想社会性比较重,偏重于感性,模糊化分析,是一种“软”性的人本管理思想。
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以效率、利润为出发点,用制度和流程等合理科学的方法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并且通过一定的管理模式、一定的制度流程来为人们提供自我发挥的环境与空间,以保障人们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因此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科学性比较重,偏重于理性,定量化分析,是一种“硬”性的人本管理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东西方管理文化融合与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管理理论与时间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与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水.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J].上海管理科学,2008(5)
[2] 刘鑫.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研究[J].经济师,2011(6)
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目标;效率
管理理论先后经过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管理大师们为应对当时的管理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各种理论都是以提高效率为终极目标。
一、企业管理就是提升普通员工的生产效率
最早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以制造别针为例分析了劳动分工。生产别针的作坊把生产工艺分解为18种由不同的个人分别进行的专门操作,实行个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可以达到人均日产4800个。如果一个人从事所有的工序,那么他一天也生产不出一个。
经过产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新发明开始出现,出现人与机器的矛盾,人们对众多机器的协同生产的问题还很陌生,但是管理仍处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验和主观臆断盛行,传统的经验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美国的管理专家进行了各种试验,让机器与操作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W·泰罗于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搬运生铁块试验”。他分析整个搬运过程,改进操作方法,结果使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倍。泰罗的试验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并使其所用的时间最少,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以,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都是把提高车间工人的生产效率作为企业管理的着手点。
二、企业管理就是提升管理当局的生产效率
法国古典管理理论杰出代表“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享利·法约尔在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任总经理30年。他从企业管理的全局和整体出发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提出:企业内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工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从事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和管理活动等这六项活动,只不过是随着职务的高低和企业的大小不同而各有侧重。高层人员工作中管理活动所占比重较大,而在直接的生产工作和事务性活动中管理活动较少。
德国的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之一“行政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也提出:管理职业化;管理人员要公私分明;管理人员要遵守规则和纪律等。他认为这样可以提高组织和管理者的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重物轻人,强调严格管理的思想,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上世纪20年代以后,工会组织得到加强,工人们已经厌倦了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的工人就是典型的代表(工人每天在转动皮带前为半成品拧螺丝,由于长期的同一动作的机械重复,使得工人一拿起扳手就自然地做出拧螺丝的动作来,结果,他看到女人胸前的纽扣也以为是螺丝,伸手就要去拧)。于是管理学者从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成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
在管理丛林时代,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对提高管理层效率提出各自的看法。社会系统学派提出,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若干职能。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计划到控制,再从控制到计划,表明了过程的连续性。控制职能确保组织达到其计划的目标。社会系统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决策理论学派提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即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强调,管理人员应树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动态适应观念,即不能局限于特定领域的专门职能,也不能忽视各自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经验主义学派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管理的经验和方法。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及其符号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以达到企业目标。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给管理当局对如何管理员工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使管理层的工作更加有效。
三、企业管理就是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生产效率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出,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21世纪,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下转第181页)(上接第22页)专家认为,在21世纪知识型员工将占劳动力总体的1/3。所以,通过加强知识型员工管理并以此来提高其生产效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是依靠脑力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员工,如从事软件开发、数控机床操作、市场研究、战略分析、项目运作、产品设计、法律及会计事务等人员。
在当代的管理理论中,美国著名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合著并于1993年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宣言》揭开了企业再造理论的面纱;美国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目前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正蓬勃发展。当代的管理理论的提出或者说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其必然离不开知识型员工的支持与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型员工的生产效率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企业中的员工分为三类:普通员工、知识型员工和管理者。通过对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做任何管理上的努力都是着眼于如何提高普通员工、知识型员工或管理者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没有“闲人”,企业不允许也不容忍无绩效或绩效低下的员工存在。管理当局在进行管理时,就是应不遗余力地提高这三种人的工作效率。所以,追求效率的提高是管理的根本,管理层不能因为追求时髦管理概念和管理理论而舍本逐末。同时,员工应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并以此来提高个人生产效率,不能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科学;行为科学;边界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1-0098-07
[收稿日期]2011-12-2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信息技术引发的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研究》,项目编号:JAll051S。
[作者简介]1.牛艳芳,女,山东财经大学(筹)会计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济南250014)2.阳杰,男,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温州325035)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研究通常被视为一种应用性研究,因为它关注的是在社会和组织环境中会计实务人员所使用的技术和技术性实务方面的内容。但是,当前会计研究主要关注经济事件对标准化的财务信息的综合、分析、验证和报告过程的影响以及所报告的信息对经济事件的影响。这类研究虽然具备学术上的严谨性,但缺乏实务上的相关性,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界的批评(Parker et al.,2011)。会计要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其研究具备学术的严谨性是前提,但如果忽视学术研究对会计实务问题的解决,那么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将难以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自身的调整,其现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持续丧失,甚至有被另一门信息学科取代的危险。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会计和信息技术(IT)相结合产生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AIS),AIS也由此成为研究会计与IT共生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和后果的学科,相比会计研究而言,处于会计信息化变革时代的AIS研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它与实务的相关性要更强一些,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所有的会计研究都必须考虑IT所带来的影响,这些研究不可避免地会被纳入到AIS研究的范畴。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AIS研究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AIS已经并非一个独立的信息孤岛,而是已经融入组织中综合信息系统之中(如ERP),这使得AIS的边界开始模糊,甚至消融,由此也导致了AIS研究者对其研究范畴感到困惑,学界对于AIS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似乎并不关心,AIS正面临着“身份危机”,所以,厘清AIS研究的边界与范畴,是AIS研究的前提;其次,过去大量的AIS研究侧重于对实务应用的总结或者设想,虽然具有高度的实务相关性,但由于未能进行理论的构建和评价,因而被认为缺乏学术严谨性,其科学性也经常被质疑(Ferguson&Seow,2010),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研究范式,将传统会计研究的严谨性和AIS研究的相关性有机结合,作为高质量AIS研究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边界
(一)AIS边界的模糊
在手工会计时代,会计无论是采用单式簿记还是复式簿记,都是以企业唯一正式的信息系统身份而存在。企业经营业务所引发的所有货币性数据都汇集于会计部门,这些数据通过会计模型的加工与浓缩,最终以财务报告为最终信息产品加以呈报,由此也就决定会计信息为决策和控制提供支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先前沿袭着纸和笔操作的手工会计系统,依靠不断改进和升华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基本能够满足决策和控制的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此时的会计边界明显而清晰。但随着近半个世纪的企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信息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与日俱增,手工会计系统益发受到时代的挑战,会计信息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无疑让会计研究者看到了会计变革的曙光。步入IT应用初期的AIS,凭借着百炼成钢的十分规范的手工会计规则和流程的模型,以及会计数据处理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促使企业将手工会计系统引进IT成为必然。西方AIS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企业中推行的会计信息化只是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必要的组成步骤,而AIS作为企业唯一使用的信息系统的持续期十分短暂。从1946年到1985年美国主流会计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来看,在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当年,就有论文对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前景加以展望,直至上一世纪50年代中叶,许多论文都集中在探讨如何实现会计业务自动化方面。
在实务应用领域,会计信息化的成功起步,给企业内其他部门信息化的开展起着很好的示范效应,过去为AIS提供原始数据的业务部门开始梳理其业务流程,并且借助管理科学与IT发展,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AIS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组成了形式上独立、逻辑上关联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个时期的MIS还只是将过去企业内部的非正式信息网络实现了自动化,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与AIS的对接,它并没有触动传统的会计模型,因而AIS的边界依然清晰可见。在MIS中,对同一业务事件的局部特征数据,是由不同的部门来采集的,而且是分散存储的,这限制了MIS中的会计模型和管理模型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提升MIS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就必须借助IT的发展,将MIS中的子系统加以集成,进而构建综合(total)的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所采集的业务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实现数据一次采集、集中存储于一个全局共享的数据库,丰富的数据源为会计模型和管理模型的变革提供了可能。也正是从综合信息系统概念形成伊始,AIS的边界便开始模糊,AIS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始出现分歧。
(二)AIS研究的分歧
IT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起步于会计部门,故早期AIS或MIS的研究者都隶属于会计部门,AIS也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AIS从一开始就作为企业内部唯一正式的信息系统,思维惯性使部分AIS研究者倾向于从会计的角度思考问题,且将AIS转化为综合信息系统。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决策制定者的信息需求(Borthick,1992),信息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着AIS不断发展,在IT应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基于财务信息的管理,向基于管理信息的会计转变,新的会计模型需要兼容财务和非财务、货币和非货币、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会计的确认、计量规则需要改变,财务报告也需要重新设计。从上一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主流会计刊物上的AIS论文,主要是基于这一思路来进行研究的。例如,有学者提出对会计中的交易概念进行修订,让更多的业务事项特征数据进入AIS,以满足管理的需求。这种思想随后发展成了会计的事项法。事项法虽然与会计相联系,但基于事项法所构建的信息系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AIS,而且更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此后数年,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关系数据库模型引入会计领域,并形成了以REA会计模型为代表的AIS新思想。正是事项法这种研究思潮的出现,导致了会计概念的泛化。Firmin & Linn(1968)认为,随着会计概念的发展,会计未来是否仍称为会计,已显得不重要。与此相关,美国会计学会在1971年的《会计与信息系统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信息和管理理论以及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对于会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会被学界认为是“做空事”(empty exercise)。其实,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它要受技术、环境、组织、社会和道德等因素的影响,现在被视为会计的核心可能在以前被认为是属于会计的边缘问题,过去看似边缘的实务,在未来可能属于会计的核心‘,因此会计的边界具有易变性和机动性,它是不断生产出来的,而非事先给定的,这就决定了无论是财务会计边界,还是管理会计边界,都是不断变化的。
与上述学者看法不同的是,部分原先从事AIS研究的学者认为,在综合信息系统之中,会计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管理者更多的是从其他信息子系统中获取所需的信息,从AIS中获取的仅仅是某些综合性的报表信息。综合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丰富多彩,传统的财务信息仅占其中的少部分,财务会计需要受到公认会计准则和公认审计准则的约束,准则所具的经济后果的性质又决定了财务会计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突变。同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决定了后者的发展必然要受制于财务信息的质和量。如果管理会计研究者试图将更多其他类型的业务事件数据纳入管理会计的范畴,那么,一旦它所用的其他类型的业务事件数据量超过财务信息,这时的管理会计可能更应该看作是管理科学领域发展的分支,这也许是导致AIS研究方向出现不同的缘故。持这一观点的AIS研究者同时认为,AIS已经成为综合信息系统一个小部分,如果只是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综合信息系统,难免会有局限性,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应由传统会计领域的研究者来完成。而目前从事AIS研究的学者更应该研究IT环境下的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变革,对IT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利用IT实现企业战略等问题。这部分AIS学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会计学教授Gordon B.Davis,他于1967年创立MIS学科,使该学科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该领域的研究,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并进一步发展为更加一般性的信息系统(IS)学科。
(三)AIS研究的边界
IS学科与会计学分离之后,它着眼于人员、技术和组织共生与互动过程中的丰富现象,主要包括五个核心研究领域:信息技术和组织,信息系统开发,IT和个体,IT和市场,IT和群体(Sidorovaet et al.,2008)。会计虽然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但在IS中以AIS表现出来的会计属于IS的一个子集,它的每个领域都要受到IS的影响,美国会计学会为此还专门在2002年出版了《将会计作为一门信息系统学科进行研究》(Researching Accounting as an InformationSystems Discipline)论文集。相比IS而言,会计更加关注的是信息本身,会计的大量工作是用于决定哪些经济事项必须进行确认,以及对这些经济事项应该如何进行计量,同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来确保信息质量,而这些是IS研究所不关注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一般性的IS问题。
其实,AIS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正是由于会计长期垄断着组织的经济信息管理,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加工和利用的娴熟技巧和技能,这是普通IS人员所不具备的。而且会计是一门通行的商业语言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它不仅高度重视信息质量,同时也重视这些信息的经济后果。AIS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研究AIS的前提是要对会计和IS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变革的时期,并非所有会计研究者都能洞悉IS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将AIS研究独立开来。当然,在会计信息化迈入成熟阶段之后,所有的会计研究都必须考虑IT的影响,传统会计研究和AIS研究将走向重合。
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组织内的信息供求矛盾长期存在,这就使AIS研究的核心应着眼于帮助“在信息使用者需要信息时,根据他们想要的形式来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Borthick,1992)。所以,我们将AIS研究边界定义为IS环境下的信息管理。它是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标,将信息作为战略性资源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进行战略开发、系统引入以及为提高信息质量和提升信息价值所进行的管理。
(四)AIS研究的范畴
创刊于198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信息系统分会主办的会刊——《信息系统杂志》,标志着AIS被学术界正式认可而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然而,那时的AIS研究者过多地对过时的信息系统研究进行复述,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增加了些许的新变量,而较少立足会计环境进行研究。同时,许多AIS学者都是从传统会计领域角度对AIS进行研究,多数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也仍然出自于传统会计研究者之手,由此难免使AIS研究囿于传统会计研究之中。时至今日,摆脱传统会计思想之束缚、针对AIS自身的内核和范畴研究的成果仍然很少。
会计和IS学科的不断演进,必然促使上述三者集合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地深入与拓展,尽管西方学者对AIS研究范畴已经尝试提出其研究方向或重点,但我们认为,试图对AIS研究范畴进行清晰的定义在近期内不可能完成,AIS要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存在,应该在对会计和信息系统学科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来培养自己的研究内核。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突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虽然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依然保持着(Kinney,2001)[6](275-284)。AIS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它必须立足于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进行研究。为此,相对于信息系统研究而言,AIS更应当立足于IT环境,围绕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XBRL、连续财务报告、IT内部控制、连续审计和认证相关的研究。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的领域,它既使用财务信息,也使用非财务信息,因此受Is的冲击最为直接,从管理会计发展历史来看,成本管理一直是其专属领域,加上后来发展起来的绩效评价系统,这是管理会计的两种标志性的职能,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所以,AIS应该更多地关注管理会计和控制如何与IT紧密结合,以及当企业实施新战略的时候,通过实施新的以成本管理或者绩效评价系统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二,对AIS的研究空间进行延伸与拓展。研究空间是问题、理论、方法和背景四个研究维度的函数(Berthon et al.,2002)。研究空间延伸就是对现有的研究课题换一个视角进行探索。这有两个方向:其一,在IT导向下,对现有会计研究加以延伸,例如,财务报告是会计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IT应用与财务报告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同样,我们也需要研究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审计问题。这类研究要对AIS研究有贡献,就必须阐明为什么IT导致了差异的存在;其二,以会计为导向,现有的信息系统研究进行延伸,例如,将XML应用于会计领域的结果就是现在的XBRL,另外,人工智能、知识管理和技术采纳应用于会计领域的问题,也是AIS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空间拓展就是对尚未探索过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它同样包含两个方向,一是在IS背景下研究新的IT导向的会计问题,例如,对IT内部控制的连续监控;二是以会计为导向,对现有IS研究进行拓展,例如,对IT治理的审计。进行研究空间拓展的关键在于,要对会计和IS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创新性。在明确研究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从理论、方法和背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维度进行研究空间延伸与拓展,具体从哪一个或几个维度进行研究,这取决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条件。
第三,开发特色理论。AIS领域中所发生的现象,需要有理论来进行解释。对AIS实务研究而言,我们所关心的不应该仅仅是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关注“是怎样”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如此方能体现不同于实务操作人员的优势,关注“是怎样”和“为什么”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理论。对AIS学术研究而言,我们在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引入AIS研究之后,首先应该着重分析这些理论在AIS之中的适应性,以及这些理论能否从AIS的角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如果我们能从AIS研究中所产生的理论解释其他学科中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些理论就可能是AIS学科的创新思想,日积月累,AIS学科才能逐步确立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成果。
三、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范式
会计、IS和AIS都是人造系统,是一种人工物(artifact)。人工物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产物,用以满足人的需求,它凝结着人的目的,这是它与自然物的根本区别。这种构造人工物的科学在西蒙(Simon)于1969年出版的《人工物的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被称为设计科学,并将它视为与自然科学并列的一种科学形态。设计科学后来由Sutton&Arnold(2002)引入AIS领域,并将AIS研究区分为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两种研究范式。
设计科学关心的是“可以是怎样”,目的在于构建和评价人工物来解决现实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对已解决的问题采用一种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它以“效用”为核心,侧重于综合和创造。这是早期AIS研究的主导范式,它着眼于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实践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实务相关性。行为科学研究的是“是什么样”的问题,它是通过开展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进行理论评价,测试假设和开展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人工物在它所处的情境中如何有效(或无效)、为什么有效(或无效)进行理论开发,并对该理论进行证明,它以“真理”为核心,侧重于分析和发现。这是传统会计研究的主导范式,体现了学术严谨性。
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两种范式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的。在AIS中,如果将它们单独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行为科学范式过于强调情境理论,而没有能够对IS的技术能力进行充分的识别和预测,这潜在导致了AIS理论针对的是过时的或者无效的技术。设计科学倾向于关注IS的技术,这潜在地导致AIS作为“设计良好”的人工物,在现实的会计情境中显得毫无意义。此外,设计科学强调相关性,行为科学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两者联系十分密切,我们根据设计科学所构建的有效AIS人工物,能够引发行为科学对与之相关的AIS理论的开发和证明,而行为科学所形成的AIS理论则可以作为未来开展AIS设计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研究将上述两种范式融合起来应用于AIS之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基于Hevner(2007)所提出来的Is研究的设计科学研究框架和指南,构建了一个用于AIS研究的范式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突出三个研究循环,即相关性循环、核心循环和严谨性循环。之所以加入这些研究循环,是因为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将人工物的理论研究建立在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系统、多因素的空间和多变量的基础上,以求不断寻找期望值的定位的过程,而绝非仅立足于一个单向的过程。从图1还可以看出,环境定义了问题空间,它是由人员、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组成的。AIS研究者可以通过个人对环境的感知,来获取对环境中的问题和机会的理解。这种感知要受AIS研究者角色、能力和特征的影响。一旦感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存在着研究机会,就会引发对设计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环境还提供了对AIS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够被采纳的标准,通过该标准对人工物进行测试,决定它在改善环境中的效用。这就构成了一个相关性循环,它能够确保所设计出来的人工物与实务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测试所获取的对人工物效用的反馈,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对设计进行完善,从而进入下一个相关性循环。
知识库提供了用于AIS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自与AIS相关学科(比如IS、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它们给AIS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工具。知识库中还包括定义应用领域现状所需的经验和专长,在应用领域中已存在的元人工物,也就是过去已经设计好的人工物及其设计流程。知识库是设计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它用以避免重复研究,以确保研究能够快速产生新的知识,进而体现其严谨性。正是这种严谨性,将设计科学与实务的设计活动区别开来,因为,AIS实务中的设计活动只是将知识库中的知识用于设计,它并不能产生新的知识。AIS研究所产生的新知识,反过来又能够充实知识库,如此也就彰显出严谨性循环的特点。
相关性循环和严谨性循环两者给中央的核心循环提供研究输入。核心循环是AIS研究必须完成的硬性工作,即,构建并评价AIS人工物(设计科学),开发并证明其相关理论(行为科学)。AIS的人工物可分为概念、模型、方法和实例。概念是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定义和表述的语言,它是模型构建的基础。模型是用以帮助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理解,通常表示了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构成之间的联系。方法提供了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指南。实例是将概念、模型和方法在一个系统中实施,来证明它们的可行性,以及它们是否能够达到期望的目标。在AIS研究中,可以针对这四类人工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研究。针对每种的人工物,都存在着四种研究活动:人工物的构建、评价,理论的开发、证明。构建指的是构建一个用于某项具体工作的人工物,证明这种人工物可以被构建。评价是证明该人工物是否表现出了与现有人工物更高的绩效。理论开发是解释这种影响为什么会发生,它是如何发生的。理论证明是通过执行经验和理论研究来测试所提出的理论。March&Smith(1995)认为构建和评价属于设计科学研究,理论开发和证明属于行为科学研究。一个完整的研究应该包含这四类人工物和四种研究活动。不过,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不同阶段,由于可以的技术应用程度不同,所能够获取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也有差异,而且研究者的认知本身也有一个过程,因而通常只是对一种或几种人工物进行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活动也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在XBRL的初期研究中,我们只能研究它的概念、模型和方法,由于当时尚未进入实践阶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只能局限于对概念、模型和方法的构建。研究的结果需要回放到环境中进行测试,借助于测试结果进而证明对环境有所改善的AIS人工物和相关理论,最后又作为新知识用以充实知识库。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