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身体对抗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身体对抗训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足球身体对抗训练方法

篇1

论文摘要:伴随着2l世纪的到来,足球运动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战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人作为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的客座教练员,通过观摩学习和理论实践,得到了很多传接球训练的方法,使我本人受益非浅。由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得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合理方法,以使我们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能够在先进的训练中茁壮成长。

一、前言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到现阶段,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高强度的时空争夺。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在抢、逼、围的时空较量中,运动员的身体对抗日益加剧,运动员的抗干扰、抗冲撞能力成为衡量训练与比赛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与世界强国的训练方法有着许多差异。我国教练员在足球训练中的传统指导思想是先学技术动作,再进行对抗练习和比赛。而国外的训练方法是教了技术动作后,再在对抗的情况下练习技术动作。与国外的的青少年训练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对抗性、实战性不突出。没有身体对抗,从某种角度而言,就谈不上身体对抗训练,更谈不上培养队员对抗能力和实战能力。本文试图根据足球发展趋势,研究在对抗的条件下完成传接球技巧的训练方法,通过对对抗中传接球训练方法的研究,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否适用,在比赛中能否更好的完成传接球技术,是否比以前的训练方法实用、有效,通过研究寻找出更好、更适合我国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训练四队中的28名队员,队员以85, 86年龄段为主,接受足球正规训练2--3年。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了《辽宁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和《现代足球》等在内的大量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四队(实验班)(对照班)全体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14份,对照班14份,问卷共发放28份,回收率100 }%,无效卷0份,有效卷28份,有效率100 }}O。信度检验采用再测信度检验,在首次问卷发放两周后,对其中6名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结果相符。

(3)实验对照法:

①实验对象

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中对训练四队实验班14人、对照班14人进行实验,共计28人。

②实验时间

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

③实验内容

实验班:结合国外先进训练方法进行对抗中传接球训练。

方法有:第一个月—2打1跑动中传接球练习,3打2局部攻防传接球练习,4VS1传抢球(两脚出球),SV S2传抢球(不限脚数)。

后两个月逐渐加大难度、强度—6打4半场攻防练习,3对3盯人防守练习,5对5盯人防守练习,7打7半场攻防练习,SVS2传抢球(两脚出球),4}}5?传抢球(不限脚数),7打3传抢球练习。

对照班:按照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训练。

(4)观察法

通过比赛观察,进行传接球技术统计,以便进行实验。

(5)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回收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本人从2001年10月一2002年1月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带队,在训练期间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

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前后对照班进步不大,传球成功率只是有实验前的47.9%变成r实验后48.6t;而实验班无论在传球次数还是在传球成功率上都取得r很大的进步,其中传球次数由实验前的305次增加到『_实验后的347次,成功率也由实验前的46.9%增加到了实验后的56.5%。由此可见,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是实验班取得了比对照班要大的进步。

(1)以前传接球训练方法过于单调,没有对抗,与比赛要求差距较大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以前传接球训练中,我们主要以原地传球和移动中传球为主,在传球训练中没有对抗。在表3和表4中以原地传接球训练为主要训练方法的占有92.9%和100%的高比例,而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却没有。同时,有78.6%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认为训练中的传接球和比赛中的传接球差距很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以前的传接球训练还存在着很多不实际的地方。

(2)高水平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队员心理素质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只有21.4%实验班队员在比赛中因紧张造成的传接球失误,而对照班却有64.3%的队员因紧张造成失误,这些数据表明,通过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增强队员自信,并可以保障队员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正常发挥。由此也证明了实验班的队员认识到了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对照班的传统训练方法却不会使队员感受到在传接球训练中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何帮助。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使队员在比赛中有显著提高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表明,通过三个月的实验训练,实验班队员认为在传接球方面进步很大占总人数的64.3%,而对照班的只有21.4%的队员在训练三个月后感到了显著的进步,另外还有得心应手的进行传接球,对照班有42.9%的队员认为在比赛中能够更为得心应手的传接球,这些数据表明,在训练中采取对抗性的传接球更接近于实战,所以实验班队员在传接球方面提高很快。

四、结论

1.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单调,对抗不突出,与比赛要求不符。

2.高质量的传接球训练能够培养年轻队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年轻队员的自信心,而以前的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恰恰缺乏这样的培养。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更为具有实战意义,更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传接球技巧。

五、建议

1.打破以前非对抗训练模式,勇于创新,在各个训练环节当中加入对抗

篇2

关键词: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员 足球水平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它是认识、情感、意志、感知觉和思维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能影响人的行为。有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内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并通过体液调节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能力。由此可知,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而作为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球员身体素质与技战术修养远不如职业运动员,因此心理技能训练对提高高校足球比赛成绩尤为重要。

一、高校足球竞赛中的心理分析研究现状

学术界把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赛前心理反应归类于两种认识模式。第一类是较为通俗的说法,把本阶段出现的心理状态分为“紧张”、“淡漠”和“兴奋”三种。其中“紧张”和“淡漠”属于影响技术水平发挥的消极因素。“紧张”状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失调,“淡漠”状态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紊乱,它们均会造成运动员坐立不安、尿频、思维速度下降和动作反应迟钝。“兴奋”是有利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积极因素,状态表现为皮层兴奋适宜、肌肉活动协调。第二类是研究者根据条件反射学中“刺激频度或强度过大,大脑皮质的有关中枢会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理论,总结出的三种低于适宜水平的不良心理反应:等待反应、厌腻反应和对抗反应。“等待反应”表现为非常松散、不紧张,心理过度松弛,表现不稳定,过低的心理兴奋使运动员竞技状态低迷,往往在激烈比赛中出现技术失常。“厌腻反应”表现为感觉身体虚弱、容易疲劳、头痛、食欲下降、冲动、口干、比赛愿望较弱。“对抗反应”是心理状态的一个临界点,比如球员之间争吵或出现过激的自我失控行为。

二、心理技能训练在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实践

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足球教学与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足球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改善,可以促进训练者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从而形成足球运动和比赛的要求,为获取优异的比赛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技能训练追求的是一种迁移效果,在足球教学中,它可以使训练者针对训练或比赛中出现某一问题时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提高,应付和解决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不但能使训练者在参与运动时受益,而且会终身受益。其最终目的是使训练者能勇敢、坚强、从容、理智地面对一切困难和一切问题。

1、对学生足球习惯与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足球习惯与意识的培养首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传、接、射基本功,培养学生在攻防体系中不同位置的跑位意识,并不断强化,形成条件反射――只要自己拿球,队友就在对应位置接应,并将球传至合理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在比赛过程中因出现逼抢凶横、比分落后及其他外界因素对心理的影响而引起的技术动作变形等状况。

2、表象训练法。表象训练法是指运动员在意识的指导下,在大脑中反复想象动作图像或运动情景,不断强化、描述,清晰完整地再现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的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方法。表象训练法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利于加快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动作的记忆能力;在比赛或完成动作前,体验成功的动作表象可以提高学生或运动员的自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样有助于消除肌肉酸疼和心理紧张的感觉,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3、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是指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训练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调节运动员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控制行为的一种训练过程。它常常用来消除或减少因比赛、训练产生的身体上和神经上的紧张或焦虑,是一种自我调节方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法可以激励自己发奋努力以取得优异成绩;运用消极的自我暗示训练法也会刺激运动员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卑感,进而影响比赛成绩。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提高运动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目前,运动员大都采用增加力量的暗示方法,这也符合高校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这种训练方法也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4、意志训练法。意志训练法是要求训练者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实现已经设置的目标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常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有鼓励法、诱导刺激法和施加压力法,应根据不同的训练者体质和水平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或者混合方法。针对球员身体素质差的原因可采用鼓励的方法进行训练;在比赛前可对学生进行素质训练、战术训练和实战演习的训练,有意识地对运动员施加压力,做好比赛的心理准备,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技术稳定。如果意志训练做到位,就会使运动员精神面貌佳,反之则会很差,影响运动成绩和训练效果。

5、模拟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是指在比赛前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的一种训练方法。它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两类。在实景模拟中可设置比赛可能出现的情景和条件,从而对学生或训练者进行训练,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战术、技术,以及由于天气、场地和观众的行为等所引起的意外情况。语言图像方面的模拟就是利用语言或图像描述比赛的情景。

三、结论与建议

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主要是从学术和比赛结果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而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主要集中在比赛前的心理辅导和放松。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分析和探索普适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是各高校足球运动员系统训练的主要内容。心理技能训练应该与身体训练特别是技战术训练相互促进,而不应该是孤立的。重视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研究,有利于提高竞赛成绩。

总之,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应该重视心理技能训练。作为高校足球队,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立场上,更应该重视对足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从而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保证身体、技战术能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贝斯威克 著 张忠秋 等 译 足球心理训练.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0。

篇3

论文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分析,探讨符合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

对足球运动员训练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其中,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要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首先要了解项目的特点和运动特征。足球比赛具有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速,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可分为走动、慢跑、中速跑、冲刺跑、带球跑、后退跑等6种基本形式。而这6种运动形式的交替出现则产生了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的出现,而且还要在不同的运动距离上完成各种足球技术动作。

1.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据统计,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活动的总距离为8706—14274m,快速冲刺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其中走步占26.3%,慢跑占44.6%,快速冲刺跑占18.9%“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物质(糖、脂肪)的有氧氧化”ATP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供给,首先起动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其次起动乳酸原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功能系统“因此足球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它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足球运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ATP—CP系统提供的,但无氧能量的产生也非常重要,这是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在比赛中一流球员大约要进行200多次3s以内的冲刺,这就是由无氧系统提供的能量“在足球运动中,乳酸的浓度和部分田径项目有所不同,糖酵解供能强度是较低的,比较集中于有氧供能和非乳酸无氧供能”因此,足球比赛时能量供应较集中于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无氧糖酵解能力则相对较低,运动员无需很强的耐乳酸能力。

2.当前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平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并要求运动员自觉的、长期的、不间断地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训练,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安排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强调运动员练习的数量及质量,减少练习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采取不等时的间歇方法或在模拟比赛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战术组织配合“采用非同等情况下的对抗(以多打少,以少打多)等方法“延长练习的时间,控制练习质量,因此,在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最终达到训练为比赛服务的目的”。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的强度控制主要有四种方法,分为持续法、间歇法、重复法、比赛法(重复法主要用于速度训练)。现代足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是糖与脂肪交替供能,快肌、慢肌纤维交替活动,研究证明,目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决定性限制因素并非球员的心肺功能,而是球员的肌肉耐力水平,特别是肌肉无氧耐力水平“所以重点发展足球运动员肌肉无氧耐力水平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是特别重要的。

2.1有氧耐力训练

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1)持续负荷法:“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没有间歇”每次负荷时间不应少于30min“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达到60—100min”。

(2)重复训练法:“它是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能力,负荷强度比较大,每次练习应得到完全恢复以后,在重复进行”。

(3)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就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训练,由于身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作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红素的提高,血乳酸可达到平原训练达不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无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4)交替跑训练:“由三组运动员在同样的距离内进行往返交替跑,如A、B两组在一边,C组在另一边,练习由A组运动员开始跑向C组一边,当A组跑至C组一边时,C组跑向B组所在的一边,然后,当C组达到时,B组在迅速跑向A组的一边,依次往返进行交替跑,距离可定在30—60m之间;练习时间可控制在20—30min,通过交替跑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2.2无氧耐力训练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无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1)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为此,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s以上、1min以下,如果时间过短,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

(2)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血乳酸值会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

(3)随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如不变间歇时间、加长练习时间、或不变练习时间、缩短间歇时间等。

(4)无氧耐力训练是一种大强度活动,运动员需要在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在间歇期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强度活动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头脑发生昏厥现象。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是以产生乳酸值为基本准则的,任何一种间歇训练方式,只要能满足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都可在实践中采用。

参考文献:

[1]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36-138

[2]耿建华.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的分析与训练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11-113

篇4

摘 要 英国足球非常重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他们具有一套系统完善的培养理念与方法,尤其在训练校园足球队方面,有许多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校园足球 训练 体育教学

一、建立观察技巧,养成观察习惯

教练员、运动员不要一直盯着球看,要注意周边的情况。比赛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度看,不要只看输赢,要尽量看到场上的一切。训练中教练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训练情境,调整位置进行观察。良好的观察技巧需要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发展观察技巧应注重四点:(一)球员(player);(二)训练(practice);(三)比赛(match);(四)环境(environment)。教练员、运动员不仅要了解、观察本方球员的身体、技术、心理、社交;训练方法、手段、强度、水平;比赛策略、阵型、形势;训练、学习、家庭环境等方面,还要通过了解、观察搜集对方训练情报。

二、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设计

训练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下四方面:(一)训练和比赛相联系,要真实,要结合实战;(二)理解不同训练效果对球员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针对性训练;(三)训练中,权衡球员在身体、技术、心理、社交四个领域的收获,平衡发展;(四)理解不同训练类型并最好的为球员所用,因材施教。

11人制足球通常采用全场,半场,圆形,三角形,分区型(进攻三区,攻守转换区,防守三区),网型(田型)等场地进行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训练场地。教练员需要熟练不同场区的训练方法。

三、因材施教,逐渐提高训练难度

简单的练习不能训练球员的选择、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复杂的练习则可以达到目的。如:三人脚弓传球先练强势脚;再练弱式脚;再在圆形场地练习(任意方向传球);再增加球门的对抗(A、不能传给GK;B、不能向后传;C、不能传到某一区域。)

初学阶段可以安排一些重复、单一训练;随着技术的掌握进入变化训练;拔高阶段进入随机训练。每个阶段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安排量也是不同的,教练员要根据球员的需要合理、平衡安排训练。所有的安排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达到训练效果。

四、坚守教练员职责,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每个教练员都想要最好的球员,更多的钱,但我们要尽量排出以上两点,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好的球员。教练员开始可以学习别人的训练计划,但还是要学会自己去设计,自己去练习。

教练员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操,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挑战、激烈球员;给球员更多的自主和责任;简单有组织的进行训练;增加训练趣味性;注重其行为举止;清晰的表述学习重点;重复训练重点,强化记忆;使训练接近实战;训练和球员相关;让每个球员都能从训练中获益。

五、注重不同训练阶段的合理性

在训练开始之前做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对身体和注意力都是很好的准备过程。热身运动最好从系统的拉伸活动开始。拉伸之后,应该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轻微的原地跑跳等,既调动了内脏器官,又让全身的关节得到了预热。最重要的一点:别在训练开始前就把劲儿都用完啦。

训练过程中要围绕技术、身体、心理、社交四大要素来设计,重点是心理、社交的培养。在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注重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的训练,简称ABCS。训练方法主要采用STEP训练法,S(Space场地变大或变小)、T(Task任务,变化时间或次数)、E(Equipment器材,增加或减少场地限制)、P(People人员、增加或减少攻方或守方人数)。

在较大强度的训练后,要进行一些积极的恢复训练。赛后恢复的内容与赛前的准备活动相似,运动量不宜过大。如在训练结束后要慢跑四百米,进行柔韧性伸拉,再做深呼吸放松心态。如在比赛后,进行四百米慢跑后再做一下两人之间的传球练习和颠球练习,随后再进行柔韧性伸拉练习和深呼吸放松,特别是踢完比赛之后进行一下按摩可以更好的起到放松效果。

六、理解训练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性

大多数教练员注重训练设计、训练执行,而缺乏训练回顾、训练反思。每堂训练课我们要养成学生善于回顾的习惯,回顾训练主题、训练内容、训练任务、训练方法、训练场地、训练人数、训练器材,只有全面回顾整堂训练课,才能深入理解课程的精髓。

篇5

关键词:小学足球;带球训练;基本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21-01

开展足球带球技巧训练,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制定教学策略。创设适宜学生训练的学习情境,有效激活学生训练热情;优化带球训练形式,提升学生训练品质;做好示范展示,规范学生带球技术意识;改革教学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要求。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快速提升学生带球技术和娴熟程度,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足球带球基本方法

(1)脚背正面运球。脚背正面运球是足球带球常见方法。跑动时,全身要自然放松,两臂自然摆动,上肢稍微前倾,带球前进步幅不宜过大,带球时,脚跟提起,用脚背正面前推带球行进。这个技术动作看似简单,如果掌握不好,也会出现技术偏差。带球时,脚部位置不对,很容易将球捅得很远,足球距离身体较远,自然失去了控制。如果支撑脚距离球较远,身体会出现后仰,即使能够踢到球,身体也难以跟进移动。

(2)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更高一些。在跑动时,要保持身体的自然放松,两臂摆动也要自然,上肢稍微前倾,跑动步幅也不宜过大。带球时,脚跟提起,脚尖要稍微内转一些,用脚背外侧触及足球,让球按照直线运行,也可以向脚背外侧方向推拨球,让足球呈曲线或者弧线前进。带球时,如果球距离身体较远,推力太大,球也会失去控制。脚背触球前,脚尖内转不够,足球运行方向会发生偏转。如果身体重心后移,也难以跟上足球运行。

(3)脚背内侧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要求身体自然放松,两臂自然摆动,上肢要和运球方向保持一致,跑动步幅不宜太大。带球时,脚跟提起,脚尖要稍微向外转。利用脚背内侧触及足球,让球向前或者曲线弧线运行。脚背内侧运球要确保正确,身体距离足球不能太远,脚背内侧触及足球前脚尖要外转,不然也会使足球发生方向偏移。

二、足球带球常见训练方法

部分学生足球基本功较薄弱,教师对其进行技术训练时,需要从最基础动作开始,确保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足球意识。足球带球专业训练方法众多,学生由于年龄、体质、足球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足球技能实际做出科学设计。其一,膝关节弯曲,确保足球从右脚脚背内侧到左脚脚背内侧都能够触到足球,用左脚横拨动足球,用右脚脚背外侧将足球向前推动,然后用右脚横拨足球到左脚前方,用左脚脚掌停住足球,然后用右脚脚背外侧向右方推球。其二,右脚前脚掌将足球向后拉引,足球向身后方向运行,立刻转身180度,再用右脚脚背外侧推动足球,让足球沿直线前行。其三,慢跑中,利用单脚或者双脚,带球前行,使用多种技术动作。其四,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站立成一个弧线型,队列前第一人按照同一方向运球,到起点时,交给第二人继续,以此类推。其五,学生按照教师手势做变向运球,或者让学生自由运球前行,做变速、变向运动。

三、足球带球训练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足球的理解还非常肤浅,对带球技术更是知之甚少,教师要从设计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不妨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技术分解图示,先形成理论基础,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为提升学生训练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体、集体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生都很看重自己的表现,参与热情自然很高。学生兴趣非常广泛,教师还可以将足球带球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学习技术动作,体现寓教于乐。足球要从孩子抓起,足球带球属于最基础动作技术,学生一旦养成不良动作习惯,会给后面的足球训练及学生的成长造成重要障碍。教师要认识带球技术传授的重要性,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最基本动作做起,养成规范足球意识。教师可以设计带球训练游戏“绕杆跑”,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带球绕过六个标杆,用时最短者为优胜。将带球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参与性强,训练效果自然好。

(2)优化训练形式,提升学生训练品质。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难以长时间保持,教师要注意对训练形式进行筛选优化,利用训练形式的多样性,激活学生训练思维。足球带球训练方法众多,教师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量学生的足球基础和兴趣取向。如果有必要,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形式,或者让学生推荐训练方法,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训练热情。足球游戏、小组对抗、课堂演绎等,都是足球带球训练重要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训练实际作出科学选择。足球游戏种类繁多,教师不仅要借鉴现成的游戏资源,还要根据教学需要自创足球游戏,让学生在欢快气氛中学习到带球技术。小组对抗是教师常用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分组竞赛,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斗志,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乐此不疲,也为课堂教学训练创造良好契机。课堂演绎是学生最喜爱的训练活动,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足球带球表演,不仅能够历练学生带球技术,对学生心理素质塑造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3)做好动作示范,提升学生规范意识。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低,但模仿力较强,教师技术讲解难以发挥出高效,多进行示范展示,可以为学生模仿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技术分解展示,让学生边看边模仿。教师自身也要多进行动作示范,并跟进纠正学生动作偏差,给予学生更多个体辅导。学生训练随意性较强,这对提升学生规范意识非常不利。教师要从带球细节上多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反复锤炼技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娴熟度。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设计。有些学生对足球专业术语缺少认知,教师要注意对教学语言进行优化选择,避免说专业术语,而是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和引导。如果教师能够将带球技术动作编成顺口溜,学生接受效果会更好。如“跑得稳,看得准,前脚轻,后脚跟”。学生在具体训练过程中,也会根据口诀而动,训练针对性会大大提升。为提升学生规范意识,教师要多树立训练先进典型,让动作规范的学生作为带球训练辅导员,为同学作出示范表演。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4)改革教学顺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训练计划,由于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还在,很多教师都是先让学生踢球,然后训练运球,这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学生在运动中一旦养成不规范运球习惯,在带球训练中是难以纠正的。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训练时,要首先进行带球训练,让学生熟悉掌握带球技术,提高娴熟程度,再进行踢球训练,这样才能规范训练行为,提升训练效果。足球带球动作幅度较小,环节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初接触足球的学生学习,学生很容易掌握带球技术要领,为后面训练做好基础铺垫。为提升学生带球娴熟性,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展开个性训练。除了课堂集中训练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自由训练。教师可以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任务,或者是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多参与互动交流,这对提升学生训练积极性大有好处。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介入足球教学训练,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刚刚接触足球,进行带球训练,掌握带球技术要领,符合足球学习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从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形式、做好示范展示、改革教学顺序等角度出发,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通过多种训练形式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带球技术,并达成熟练程度,这对全面提升学生足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春盛,黎秋生.小学足球教材教法实践应用[J].体育教学,2015(05).

[2]赵婷.打造趣味课堂实现高效教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足球学习的兴趣[J].文理导航,2015(12).

[3]唐俊伟.浅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多向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07).

篇6

关键词: 大学足球组合训练 理论 实践

大学足球作为我国足球的一个分支,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它为我国足球事业储备优秀的队员,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模式作出重要的贡献,对整个足坛来说,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然而,伴随着我国足球事业“不给力”的情况,大学足球的发展受到不小的阻力。面对这种情况,不断创新足球训练理论,为足球的训练方法寻求新的出路已成为足球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大学足球作为这一理论的实践地,组合训练的模式日益受到关注。

一、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研究

所谓组合训练,就是指为了增强训练效果的全面性和训练方法的整体性,通过多种练习手段的有机结合,把各个动作组合起来连续训练的训练方式,这是对传统训练方式的突破和拓宽。有关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包括训练理念、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

1.训练理念

理念是对事物的具体的、准确的定义,它是一种哲学信仰、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精神向往,是人们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理性思考完成的。它广泛存在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经营理念等,每一个理念对它所存在的行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足球组合训练理念具有实践性、固定性的特点,具体来讲就是指它是在足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形成的,有准确性和固定性。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组合训练理念包括训练队员的足球意识至关重要、训练过程必须体现真实性、训练技巧要和实际比赛相衔接、多种训练方法同时使用四个方面。

2.训练方法

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某种目的,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词语,在不同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运动训练方法是为了优化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技能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对训练理念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否则方法的提出必然脱离现实,没有可行性。

组合训练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情况、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训练方式,在因材施教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

3.训练手段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某种能力而采取的某种训练任务就是运动训练手段。通过恰当的训练手段,运动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发挥作用。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训练手段分为体能训练手段、心理训练手段;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手段;根据动作的连续性,可以分为单一训练和多项训练。组合训练就是多项训练中的一种,和单一训练相比具有更大的效能优势。

二、大学足球训练理论的实践

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味地研究理论却不付诸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再强大的理论也相当于一纸空书;不遵循理论而进行的实践,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运营轨道,造成实践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足球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实施

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强大支撑力量。一场足球比赛就超过60分钟,在这一个小时内运动员要不停地跑、传、接、射,经常会看到比赛进行到下半场运动员就开始支撑不住,因此耐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组合训练的理论原则,采用持续训练法训练耐力,间歇训练法训练应变力,重复训练法强化训练效果。具体来说就是五段加速跑、两人三项跑动传球、旗杆障碍跑、掷实心球、跑动中传接球等多种训练手法齐头并进,在多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运动员体质的增强。

2.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技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组合训练理论在技术训练指导中有三个原则:情境再现,提供真实的比赛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各项技能的单项训练只适用于初学者,就运动员而言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练在训练项目的制定上就要不断创新,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比赛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该遵循从单一到多项,从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实战,由一人到多人的原则,不可大搞“冒进主义”。在组合训练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队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传球、射门、对抗的训练,每个练习都要分组进行,提高队员的比赛技巧。

3.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所谓战术就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在足球比赛中的战术训练的制定原则首先是要确定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战术,以不变应万变,在此基础上进行战术的提升和改进。其次是战术的制定要在对赛事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切忌纸上谈兵。最后,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深入研究心理战术。在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进而确定自己的作战方案。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的训练指导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在它的指导下战术训练能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大学足球同样是将来中国足坛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组合训练理论为大学足球提供了新的训练模式,日后必将在整个足坛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  运动员  速度力量   训练.

    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性”足球问世以来,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1998年第16届世界杯比赛中,双方队员间一对一对抗程度日益频繁和激烈,双方的对抗始终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说明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在比赛中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佩雷内认为:‘.速度力量对足球运动员具有重要价值,速度力量与50 m冲刺跑和弹跳力存在高度相关”.80年代奥博格大量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速度性力量在高水平与低水平足球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有关速度力量与技术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远距离射门、长传球不仅与技术水平相关,而且与膝关节肌肉的快速屈伸力有密切关系.由于足球比赛中难以记数有的球和无球爆发性动作,速度力量已成为评价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此,探讨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对提高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概要地作一综述,以供教学训练参考

1关于速度力f的“核心”

    速度力量也称快速力量,是指足球运动员在特定负荷的条件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这种动作速度一般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的综合表现,它的提高受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牵制(库兹涅佐夫,1973;多勃雷夫,1983).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与速度和负荷有关.负荷较大,则肌肉缩短较小,而且速度较慢;当负荷为零时速度最大;当负荷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时,速度变为零,从而产生最大等长收缩的张力.因此,只有使速度和最大力量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才能在各种外部负荷的情况下使动作速度得到提高.但是,训练实践证明,要提高速度是比较困难的,而提高力量却比较容易.因此,发展力量的练习是提高速度力量的主要途径.

    速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肌肉收缩速度,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在快节奏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掷界外球的出手速度,踢球时的摆腿速度,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现.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等.

2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f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13一17岁,13一17岁时最大力量进人快速增长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年龄段力量的增长与体重的增长同步,而且最大力量增长快,相对力量却增长不大.这时的肌肉向长度增长比向横度增长要快,因为此时也正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期.16 - 17岁是最大力量快速增长的第二高峰.这时肌肉向横度增长的速度加快了.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增长均很快,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最重要时期.18一25岁,力量增长变得缓慢.此后如不坚持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将逐渐减小,然而如果坚持良好的训练,男子力量增长可达35岁左右.至于速度力量的“敏感期”还要早一些,男子在7一15岁,女子在7一13岁发展比较快,这与速度素质‘.敏感期”较早密切相关.概括起来看,青少年力量的增长有如下特点:快速力量先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先于相对力量;长度肌肉力增长先于横度肌肉力;躯干肌肉力先于四肢肌肉力.

    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是:注重技术的教学与习“练,忽视各敏感期的体能训练,尤其是在足球比赛中具有决定作用的速度力量练习.由此看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早期技术练习的同时,应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进行快速力量练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垠发力的训练

    爆发力是指以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爆发力的大小是由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群的协同用力来决定的.爆发力的提高有赖于最大力量水平的发展.如果最大力量发展不够,爆发力则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发展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同样也适合于发展爆发力.

施罗德认为,爆发力训练的主要特点大是用于训练中的主要刺激与完成动作的类型及发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爆发力训练的主要刺激是加速度.发展爆发力的方法主要有快速用力法和超等长练习法.

3.1快速用力法.快速用力法的练习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爆发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中等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用70%一85%的强度,用最快速度练习4—6组,每组重复3—6次.这种方法对提高肌肉发力极为有效.特别是采用抓举、挺举或高抓、高翻挺等形式发展爆发力时更是如此.另外,也可安排负荷较小但快速完成的练习,如掷实心球练习等.(2)小强度快速用力法,其特点是采用30%一60%的强度.练习3—6组,每组5—10次,进行专门发展练习,并使练习的结构和肌肉工作方式尽量接近比赛动作.快速用力法的原理在于速度的增长就是力量增长的标志.快速用力法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意识及快速运动反射的传播.

3.2超等长练习法.超等长练习法也叫超长训练法,实际上是把退让练习和克制练习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超等长练习时,肌肉先作退让工作,并且肌肉被极度拉长,然后再尽快转入克制工作,练习的目的在于使纯力量转变成爆发力.其生理机制是牵张反射,即肌肉在退让工作时,肌肉被拉长得超过自然长度,引起牵张反射,从而产生一种更强有力的克制性收缩。以有效地发展爆发力.

超等长练习发展爆发力的方法和练习内容主要有:跳深练习和各种跳跃练习,如用最大速度进行原地纵跳、蛙跳、连续跳台阶、跳栏架、多级跳、跳上、跳下、跳箱等练习.超等长练习的内容、组数和次数,可根据训练要求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定.

4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起动力的训练

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发挥下肢的肌肉力量,称之为起动力.运动实践证明:最大力量是起动力的基础,许多力量型足球运动员,尽管其体重较大,也未从事过专门的短跑训练.但他们的起动速度都非常出色.发展起动力的方法很多,以下几种练习对发展起动力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地形、地物的各种短跑练习,沙地跑、上(下)坡路、跑阶梯等;利用器械、仪器的各种跑的练习.穿加

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变方向跑、计时短跑、系铅腰带的加速跑、负轻杠铃跑等;利用同伴的各种阻力(助力)的加速跑、牵引跑、听信号改变起跑的准备姿势跑等.此外,发展弹跳反应力的超等长练习法,如跳深和各种跳跃练习也是发展起动力的有效手段.

5关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反应力的训练.

反应力是指运动的人体迅速制动,并以很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当人体运动时,肌肉链制动着人体运动速度,引起牵张反射.在制动的离12,阶段,活动的肌肉被拉长;在加速的向心阶段,肌肉迅速收缩、缩短.所以,反应收缩形式是一种高度活动的肌肉拉长一收缩周期形式.

反应力主要有以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和以击打、鞭打、踢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这两种收缩形式的差别在于不同的刺激关系.以跳深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制动向下运动的身体受重力作用被迫进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超等长练习.相反,以击打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为对抗用力而引起的,这种被拉长的肌肉并不是积极的,囟此,拉长一收缩周期较跳深时慢得多.

篇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训练方法的分析,结合足球运动专项特点,对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认为体能训练不能等同于单纯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深刻的理解影响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有效的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体能训练的方案,这是体能训练创新与持续提高的基础,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足球运动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一、前言

足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广、影响深远。现在足球由于全攻全守的盛行,加之足球运动属于典型的同场对抗性竞技项目,运动员除了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战术能力以外,更要求拥有良好体能。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其特长技术和执行赛前战术布置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因此,本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

(一)体能训练的周期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周期一般是在2次/周,且每次训练间的间歇足有5分钟,每周只有两次体能训练明显不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体能训练的提高需要不间断的训练,足球体能训练的禁忌在于“超量训练”和“超常恢复”,运动员在有比赛的前一周就停止体能训练,“以赛代训”的思想贯彻着球队。由此可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周期间歇长,体能的储备量与体能训练的时间成正比。体能训练一旦开始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训练过程,间歇时间长会大大影响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提高。

(二)体能训练的项目

体能项目如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下肢力量训练等,足球体能训练中力量是核心是基础,速度是体能训练的关键。灵巧性的高低能决定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判断的准确性。这些项目都应该是分开练习,各自都应该占一定比重,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往往在一次训练中要做到每个训练项目都触及,多个项目同时出现在一次体能训练中势必会顾此失彼。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项目繁多,下肢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敏捷性训练等等,考虑到中学生本身的特点如此繁多的训练项目往往会和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时间发生冲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特点,找出优势,强势训练加以提高,要避免“滥训”现象。

(三)体能训练模式

在青少年足球球队中基本上都是,非常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赛前加量,赛后减量,平时随机定量。这样一种训练模式会使许多运动员无法正常恢复,提高。模式的老旧使得整个青少年足球运动没有质的飞跃,一直停滞不前。教练员一直没有关注,没有引用新型的适合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模式。老旧的训练模式让运动员感到枯燥反感甚至腻味。逃训,据训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适应程度

我国70%以上的足球运动员,无法适应现在的体能训练,原因有很多:1.体能训练就是单一的体能训练,就像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一样枯燥乏味。2.许多运动员表示进行了几年的足球体能训练,感觉自己的身体强度也没能提高,效果不明显。3.体能训练负荷量标准过高,让很多球员感到有些吃不消。4.球队内球员的身体速度各不一样,教练员的体能训练要求却一样,让很多运动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感到自卑。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适应程度非常低,这是最突出的问题,运动员的训练心态非常的不稳定,有时积极有时消极。这些都体现出了运动员对现有的体能训练无法真正适应和喜好。基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当然会无法真正提高。现有的体能训练急需进行一场改革。

三、改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措施

(一)加强体能训练密度

体能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每天都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才能使自己的体能有所提升,体能也是一种可以迅速下滑的身体机能。如果安排的体能训练过少将很容易造成体能的流失,那么训练的效果将随之流失。体能训练间的间歇也不应该过长要让运动员身体始终保存训练兴奋状态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递减间歇体能训练方法,所谓递减体能间歇训练方法是指一次或第一组练习以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调整恢复,再进行第二次或第二组练习后,缩短就调整休息的时间,这样训练的密度就逐步加上去了,而且有助于运动员逐步的接受运动量的增加,慢慢适应体能训练的方法。体能训练中速度训练是以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方式才可以得到最大提升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而且在每次进行完速度训练时不应该立刻停下来要慢跑进行调整,以调整内脏器官的缓冲,也可有效抗拒疲劳提高速度。体能训练的间歇时间应以脉搏和心率为依据,切记不能以具体时间为依据。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二)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

1.力量训练的方法:肌肉收缩动作过程中,经常改变拉力的强度和方向,同时改变骨杠杆的位置,从而完成机械动作,以发展力量。练法关键在于科学选择负重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的多少及间隔休息时间的长短。训练时,尤其强调股四头肌、腹肌胸肌等练习,也要注重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股二头肌,骶脊肌和竖脊肌(腰背部)、背阔肌、腓肠肌、肩带肌群等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得肌肉力量发展的平衡。主要的练习方法是大强度间歇训练和低强度持续训练方法。

2.速度训练爆发力练习方法:立定跳远或多级跳;跨步跑,规定距离 ,步幅越快越好,单足跳,双替进行;蹲杠铃30-50mc.30md.半蹲跳练习等 在足球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突然速度就是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的结合,爆发力和动作频率是突然速度的基础。在足球比赛中的,突然速度又以球为主要刺激物,根据球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突然机体运动,所以突然反应速度练习要与比赛的形式紧密的相结合进行训练。

3.速度耐力训练: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训练,通常的方法是让运动员在训练课中以中等的强度进行长时间的运动。例如:1500M跑。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强度主要指运动的速度。强度与时间,速度与距离是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自然短;运动速度快,运动的距离必然短。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1)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即氧债和耐乳酸工作能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2)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3)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都比较快,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增大进行速度素质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发掘运动员最大的潜质,以提高足球运动水平。

(三)探寻新型的体能训练模式

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发展水平,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现状比赛多的特点,可以进行“两类三段”的体能训练模式,“两类”即储备型体能训练模式和赛前体能训练模式。储备型体能训练模式主要致力于运用中强度,长时间,多次数的方式。这种体能训练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持身体的体能储备,抑制身体的疲劳保存充分的体力。

赛前行体能训练模式是指临赛前一周的体能训练模式,应该适当加强体能训练的负荷量,减少训练的次数,充分的放松调节身体机能的一种训练方法。其有助于在短时间内以高强度训练来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使其在临赛前能挖掘出储存的体能应对比赛。

“三段”是指准备训练阶段,训练进行阶段,训练结束阶段三个阶段。分别是根据训练目标进行体能、心理与技术的适应性准备阶段,负荷不断增加和应对重大赛事的体能训练进行阶段和强化体能训练效果的训练结束阶段。三个阶段的目标都应该确定。

“两类三段”的体能训练模式有助于帮助运动员提升体能水平,也不至于一开始就进入训练让运动员感觉到乏味没有层次。有效的放松训练也不至于让运动员们感觉到太疲惫而对下一次的训练产生逆反心理。负荷的逐步增加可以使运动员们更容易进入状态,不会因为统一不变的负荷而感到疲劳。

(四)在体能训练中适当加入趣味性元素

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对于单调枯燥的体能训练来讲很难让运动员们接受,在体能训练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新型的元素会使运动员更提起兴趣。

趣味体能训练方法以快乐地进行体能训练为目标,其主要特点如下:1.娱乐性。趣味体能训练方法中的娱乐性是其根本特点,这也是普通体能训练与趣味体能训练之间的本质区别之一。2.趣味性。趣味性体能训练可以让运动员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训练项目,并激发热情、积极的心理潜能。3.竞争性。好争求胜是人类的本能,教练可以通过适当比赛提高运动员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运动员兴趣。4.游戏性。在趣味体能训练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要注意游戏的选择要有新意,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身体运动又有趣的游戏。

(五)体能训练的符合量制定应因人而异

首先,训练中负荷强度比负荷量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大,但它必须在量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加大。而且强度加大了以后,量就不应再保持很高的水平。如果量和强度一直同时增加,非但整个运动负荷加不上去,而且容易因为过度训练产生身体疲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训练中,应使用波浪式的方法加以解决,即负荷量增加,负荷强度适当减少;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就相应减少,使量、强度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运动员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承受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其次,具体安排运动负荷量的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和对象的水平,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直至最大限度。

最后,因人而异。青少年员运动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差异比较大,如果给每位运动员安排的运动负荷量都一样,很容易引起部分运动员掉队的现象,所以在制定负荷量的时候应该因人而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周期间歇长,体能的储备量与体能训练的时间成正比。间歇时间长会大大影响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提高。

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项目繁多,下肢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敏捷性训练等等,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特点,找出优势,强势训练加以提高,要避免“滥训”现象。

3.体能训练的模式老旧,教练员一直没有关注,老旧的训练模式让学生感到枯燥反感甚至腻味。逃训,据训的现象屡见不鲜。

4.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适应程度非常低,这是最突出的问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当然会无法真正提高。

(二)建议

1.加强体能训练密度,体能训练间的间歇也不应该过长要让运动员身体始终保存训练兴奋状态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体能训练的间歇时间应以脉搏和心率为依据,切记不能以具体时间为依据。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2.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都比较快,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增大进行速度素质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发掘运动员最大的潜质,以提高足球运动水平。

篇9

【关键词】低年级 足球 兴趣 教学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后,我校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和精神,教师普遍认识到了:健康体魄是学生当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前提。学校为了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根据我校体育特色推出了足球校本课程。校足球队的命脉重在普及,普及之关键在课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意识,我们应该让“兴趣”足球这些朋友一起走进课堂,尤其是低年级课堂,从小抓起。这几年,我都从事着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他们尝试足球这一运动,从中经历了失败与成功,有收获,有积累,也有一些经验,下面我把这几年低年级足球教学的一些感悟,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一、遵循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有规律的快速生长发育期,他们的生理特点和身体机能与成人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少儿不是小大人”这一事实,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目标看学生,而是要遵循其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表1)。

(表1)

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我们注意避免安排强度过强、时间过长的练习,并结合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来分组,在练习中反复强调“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赢”,树立起“我们是最棒的”概念,培养队员们勇于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实施教学任务时,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尤其是在讲解示范时,语言要少而精、生动形象,应通俗易懂,少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要泛化动作,最好运用图解配合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学中要制定合理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是成功目标的分解,是通向成功目标的阶梯,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学生又会向更高的一个目标前进,直至成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目标方向越清晰,目标任务越可行越简单,目标距离越接近,信念就越坚定,信心就越充足,练习的动力和成就感就越强。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应以足球基础技能为主,让学生与球交朋友,培养踢球兴趣、球感与球性;通过无对抗或弱对抗(2对2、3对3、4对4、5对5小型比赛)了解足球的基本战术;加强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训练。

二、运用活泼、有趣的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踢球兴趣

兴趣和本能是天性,球是玩具,是诱发儿童兴趣的天使。我们需要把足球比赛中无穷的乐趣交给学生,使他们从兴趣中得到满足。在乌拉圭,训练儿童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游戏法,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并不是教练员的强迫命令练习或考虑未来的位置,教练员从中发现儿童的个性特点,选拔具有天赋的足球苗子。我们低年级足球课上,也应采用足球游戏训练方法,让学生在“玩”中体验踢球的乐趣,把“让我学”的学习模式转换成“我要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所以我们需采用主题式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低年级的基本技术教学要多采用有目标的比着练的手段,例如看谁颠球多、踢得远、踢得准、运球跑得快等,在竞争中熟悉、掌握球性;在身体素质上以提高灵敏反应素质为主,如标志物垫步跑、听口令变向、反口令练习等。我国少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胆小怕事的特点,采用球星少儿成长的故事、鼓励和表扬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切不可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三、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生锻炼意识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注重 “教”与“玩”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点,而不是扼杀它;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教”与“玩”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掌握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兴趣,启发心智,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做“老顽童”,以一个活泼、乐观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当中,既当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和学生们一起踢、一起跑、一起玩、一起乐,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培养足球的踢球意识和球感。唯有童心,才能与低年级学生建立起感情通道,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他们感情交融,更好的组织课堂、驾驭课堂,赢得游戏教学的成功。在对抗赛中,如果教师也参与其中,更会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甚至会努力表现自己,做到最好,让老师看到自己,认可自己。

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强的思想性,如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练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听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效果远比那些枯燥的教学方式要好得多。我摸索出了一套情景教学套路,如“做某事遇困难——学本领——练一练——比一比”,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掌握相应的技能本领,再在生动活泼的实际游戏比赛中运用掌握。

足球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技能是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即一种复杂、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变化和规律性,必经过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这几个阶段。其中泛化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足球来讲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可通过示范讲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足球动作表象;通过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踢球兴趣;通过温馨、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通过游戏、情景模式,将“让我学”模式转换成“我要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篇10

一、重视队员的选材,为球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现在媒体传播很发达,所以小学生对于足球运动都有所认识,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很多小学生都能有条件进行足球方面的活动,这就对我们的选材提供了人员基础。

选材的时候,首先要考察的是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不是队员的技术能力。可能有些孩子接触足球比较早,足球技术相对稍好一些。但是,往往这些孩子的技术动作都是自己看影像学习的,所以技术动作都不规范、不合理,对于我们进行初期的学习不但没有多大的用处,有时候还起反作用。所以进行选材时,就可以把队员的足球技术能力忽略掉,当然对于球感好的队员,还是要重点观察。而我们所强调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指从事足球运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现代足球比赛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攻守双方的对抗日趋剧烈;二是比赛的节奏、攻守转换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在快速比赛环境中的高对抗,包含着技术、意识、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就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外,还要考察队员对球的感觉和对学习的接受能力。足球技能的提高离不开队员的球感和学习的接受能力,这两方面关系到队员的足球基本技术的能力和对于战术理解执行能力所能达到的层次。对于这四方面的考察,缺一不可。对于队员要用这四方面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最适合的人员。

二、有针对性地做好训练计划,进行科学的训练

一个足球队伍的发展离不开一份好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是在队伍建设和发展初期,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而制定的,它是实施训练的切实保障,也是合理安排训练工作和队伍有序发展所必须的。当然,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满足发展的需要。

足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激烈对抗的团体项目,不仅要掌握全面的技术,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形成全队的默契配合,同时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样才能有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训练内容,从各方面提高队员的能力。

1.基本技战术的训练。足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是足球运动的根本。足球运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运动,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进行运动,所以保证基本技术训练是足球队训练成功的关键。每堂训练课都是从熟悉球性开始的。在训练中,要重视队员技术动作的部位以及方法,有了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错误技术动作而难以改正。这些训练,往往比较枯燥,就要求我们在安排训练的时候,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激发队员的练习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技术训练的内容要根据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同时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

2.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足球运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保证,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要不断强化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满足队员发展的需要。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要根据足球专项运动的特点,发展队员的速度、爆发、协调以及耐力等方面的能力,采取适当的手段,掌握好运动负荷,并结合足球技战术的训练内容合理安排。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要贯彻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训练和比赛的不同时机对队员进行训练。比如,在比赛失利后,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败不馁”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去更好地进行训练。

三、解决好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要合理安排好学生训练的时间和训练量,不能耽误和影响队员的学习时间,同时还要积极和队员的班主任、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共同关注和促进队员的学习和训练,让队员取得全方面的发展,这样队员的教师和家长都能放心,并得到他们共同支持,有利于队员的提高和发展。

四、足球教练员的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