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网络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网络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网络教育

篇1

【关键词】网络;道德意识;校本课程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技信息领域的作为就是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网络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更是明显。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使学生们的道德意识严重弱化,甚至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加强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其必要性。

一、网络对初中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1.初中生的道德意识越来越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各种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但是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拥有一个甚至几个自己喜欢的虚拟身份,在网上进行各种活动,而不用担心会有人认出来或受到处罚。久而久之,就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错,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来。

2.初中生的责任感越来越弱化。在现实世界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中,学生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作业写不完,那么就必须承担写不完的后果;撒谎了,就会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等等;可是在网络世界中,不管你是骂人还是撒谎,没有人去追究你的责任,于是这些心智未成的中学生们,便在网络的世界中肆无忌惮的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用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可以”。长此下来,中学生的责任观念就随着他们日渐沉迷于网络世界而越来越淡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3.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扭曲。在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含量是巨大的。它在向人们传递有用信息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垃圾甚至是黄色信息。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还不强,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还有大量的黄色信息也趁机涌入,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至于不思进取、追求吃喝享乐。有些中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受到黄色暴力信息的毒害,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合伙抢劫,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安定和违法犯罪的事情。一项关于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调查显示,沉迷于网络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原因之一,这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对初中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学校是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1.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讲道德,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醒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或游戏的时候也要讲道德。例如,苏教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筑起“防火墙”,这一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老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就由题目“防火墙”出发,引导学生注意,在上网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讲究网络道德,不能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等等,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在课程编写过程中,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一直都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其目的是普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但是一直以来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盲目地以为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只要会使用各种操作系统,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无须去遵守什么网络道德,更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承担什么责任。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重视道德教育这一部分,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一名守法的网民。

3.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一些学校可以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学生历史责任感教育;有的学校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就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等等。苏州中学利用本校及本省的优势,建设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校本课程,在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进行加强培训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会得到解决,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将会更加健康,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会更加自觉。

参考文献:

[1]张金秀.我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研究[J].青海教育,2009(3):45-46.

篇2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一、建设和丰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资源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局限于简单的软件操作,比如Windows系统。在狭小的范围内,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没有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自然不能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信息之间的共享,不仅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腾讯交流软件或者微信创建班级交流平台,在平台里随时上传教学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这一平台的交流,不仅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明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和网络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学目标做了明确规定,就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从而灵活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以备解决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2.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常用办公软件或网页制作等知识,主要是对网络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和搜集信息的方法之后,要鼓励学生通过信息交流的平台相互分享更多的信息,进一步了解社会,以备解决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搜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篇3

一、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第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了整个课堂,决定了上课内容及上课时间分配,这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降,对阅读教学失去热情。第二,学校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度不够,提供的阅读资源较少,课程分配上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重视,这就导致了学生阅读量少,阅读综合素质低,整体上语文学习的水平也较低。第三,有些教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在阅读量上分配不合理,分配了过多的阅读任务,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

1.以教师为中心

不只是初中语文这一学科,其他学科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掌握着课堂时间,学生只能在讲台下一味听讲。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初中语文失去热情,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2.阅读量少,阅读资源少

初中生学习科目较多,学习负担重,经常会为了学习其他科目而减少阅读量。每天学习可能看不见长进,但是一天不学习必然会退步。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初中语文阅读。阅读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决定学生的语文水平,但同时,阅读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才能够看到效果。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对初中语文阅读重视度不够。很多学校图书馆并不对本校学生开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阅读课。学校方面为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源较少,不能够满足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

3.阅读负担过重

与阅读量少,阅读资源少相对应的是阅读负担过重。阅读虽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把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部。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阅读任务,南辕北辙,既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又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初中阅读教学,找出最合适初中生的阅读量,根据阅读量来制定教学计划。

二、网络教育下的初中阅读教学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应用而生。将网络运用到初中阅读教学当中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很多问题。例如:容易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料;网络教育交流比较方便,学生阅读之后可以及时利用网络跟同伴分享阅读心得,提升表达能力,也能够纠正阅读上的偏差。

1.创设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网络教育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相比,形式活泼自由,能够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于文章本身的认识,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

互联网信息量庞大,网络资源丰富,信息获取方便快捷,若能够有效利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定能够全面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网络的普及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阅读资源少的缺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3.相互交流,协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根本没有小组讨论的时间。实际上,相互交流,协作学习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必会有所感想,及时交流感想也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们互相影响,可以纠正自身思考问题出现的偏差,也可以让学生从其他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形成全面思考的好习惯。既有利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生活中也是十分有益的。

4.自主学习,增强阅读素质

篇4

中国的第四波婴儿潮始于2005年,而2007“金猪宝宝”、2008“奥运宝宝”等概念又进一步拉升了婴儿出生率。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城市中0~3岁的婴幼儿人数已达1090万。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中国,为子女教育形成的储蓄和消费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支出和储蓄中占据15%和24%的比例,已成为中国家庭第二大消费。

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学前教育领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强、小势力割据、教师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困扰,真正上规模的教育机构很少。“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都是从这个阶段发展过来的。”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容敬思分析说。对于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

教辅市场:大有可为

“学而优则仕”。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与早教市场一样,中小学教辅市场显得纷乱繁杂。目前,中小学教辅市场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家教、本校教师补习班和专业教辅机构各自为政,占据一方空间。但从发展趋势上看,由于国家明令禁止“校中校”及学校内开设辅导班,大学生家教又难以产生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专业的教辅机构将是唯一能够统一中小学教辅市场的势力。

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与当下相当火爆的IT培训及英语培训(2008年,IT培训市场规模50亿元,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220亿元)相比,相对“低调”的中小学教辅市场反而显得更加“大有可为”。

职业培训:风投“香饽饽”

金融危机下,风投基金纷纷在寻找安全的“避风港”。与此相对的是,越来越庞大的失业大军给职业培训机构带去了无限商机。取长补短,富有实力的职业培训机构成了金融危机下风投们眼中的“香饽饽”,大手笔投资不断。而受益于资本力量的助推,职业培训接下来几年里,将进入大步向前的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公布的教育业投资案中。职业教育领域占了43%,涉及的金额则占到行业总投资量的60%。与巨额投资相应的是,2008年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逆势赚了个“钵满盘满”。

目前,职业培训市场中IT职业培训是市场规模最大、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IDC的数据显示,中国IT培训市场的销售额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1年能够达到91亿元的规模。而从整个社会岗位的设置和需求来看,lT仅是其中一小块,非IT职业培训同样有着广阔的市场刚性需求。

民办学校:稳健型选手

“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社会”,吉利大学的办学理念,事实上也代表了中国民办学校的发展思路。与公办学校学科性教育相比,民办学校走的是技术应用型教育,即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努力促进就业。

根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有民办学校9.52万所,其中幼儿园7.76万所,普通小学5798所,普通初中4482所。普通高中3101所,中等职业学校2958所,普通高校297所,独立学院318所,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在校学生超过2500万人。据业内人士观察,中国民办学校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

在整个教育培训业中,民办学校可以说是稳健型选手。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创投机构们的欣赏。以国内规模最大的学历教育集团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为例,该机构每年基本上以30%的速度稳定增长,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了5亿元。2008年5月,启明创投等机构向东方剑桥投资1600万美元,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

网络教育:创新空间更广阔

篇5

1 要更新观念,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1.1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当信息技术课还是被叫做计算机课的时候,我们只是让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知识,或者可以说是对电脑技能的学习;而现今提出信息技术教育这个改革理念,则是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课是在原来计算机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含了原来的计算机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训练中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编程能力),更包含了狭义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主要是训练中小学生上网操作、信息处理和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

1.2 要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于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盂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榆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 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2.1 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就如治病救人,要治好病,首先,必须得了解病人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一样。对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一样。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先得了解学生的“病状”———年龄特点,生理特点,需求。即初中生好动,自控能力差,但却很容易受人引导;好奇心强,但也很听老师的话。针对初中生的这些特点,首先采取的方法是阅读关于初中生特点和初中生教育的相关书籍,了解他们,再从班主任处了解班上学生的大致情况,诸如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并特别注意了解几个典型。

2.2 在信息技术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要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给他们设置相应的任务,使得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和易受引导的特点与任务驱动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解决任务中获得知识和乐趣,取得成长。

比如,上理论课时,枯燥的理论会让学生很烦、不想听,你可以通过现场实物展示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认识一下什么是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把玩游戏与学习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学会操作,这样更能让同学们“醉心”于学习。

3 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网上仍然有着太多的诱惑与隐患,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上网,第一要支持鼓励,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第二要有适当的监管,毕竟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

4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领悟

篇6

关键词:英语;初中;网络

一、初中英语教学与网络资源结合的优势

1.教材的网络化构建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公平共享

自从课程改革提倡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以来,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和传播教育资源,成为有效解决我国教育资源公平共享、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类广域网有340多家,这还不包括各地网校、校园网,其中名师课程、英语动漫、视频教育资源也很多。

2.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轻松愉快的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多媒体技术结合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产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变苦学为乐学,能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此外,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英语的词汇、语法的记忆与运用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便可让学生轻松学习。

3.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生动活泼,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能更准确地感知所学知识。通过网络资源增加了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知识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自己喜欢的英语作品,发展自己的个性。通过网络强大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教学领域知识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在教学改革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而网络教学效果正以其强有力的优势优化着教学过程和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初中英语网络辅助教学问题的思考

初中英语网络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传道者、授业者变成了组织、协助者,教师不但要适应自身这一角色的转换,还要在教学中巩固这一地位,教师不但要有主题、有秩序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总结、评论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

2.网络辅助教学受网上“交互”的限制较大,并不具备课堂教学强而有力的监督机制

基于以上原因,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这正是初中生的薄弱环节,他们在失去了新鲜感之后也就失去了兴趣,为此,教师在网络设计和教学模式上就要不断变换,随时更新信息,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

3.网络学习提供的毕竟是虚拟的学习环境,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师生之间网上的交流没有面对面那么直观和有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并鼓励学生彼此了解,弥补网上交流的不足。

三、对初中英语网络辅助教学中课堂操作形式的建议

课前,英语老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下次课的教学任务,然后让学生搜集学习资源和数据,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引导和答疑。课前预习的目的不仅仅是熟悉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

课堂上,学生通过幻灯片的制作、主页的建设等,把自己搜集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教师再加以点评和补充,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对于还没有来得及展示的学生制作的课件可以上传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网络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与传统课堂有很大区别。

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老师切磋、求教。讲评形式非常自由,讲评也变得非常方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评讲,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或是在座位上讲,还可以个别在网上评讲。讲评结果展示更是随心所欲,可以打印出来给学生看,还可以在显示屏或大屏幕上显示。

总之,将网络资源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有的学校已经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王春艳.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1.

篇7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

应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

中加强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倡导学生

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自然学科来说,没有实验活动作为基础,理论知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

科,那么其教育教学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活动。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块尤其重要

的阵地。如何搞好这块阵地的建设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就此发表以

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本门学科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初中生物不参加毕业考试,更不参加升学考试,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

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就造成老师不重视教学,学生不重视学习,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尤其严重,于是生物这

门课就成了课程里的“豆芽”。但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所蕴涵的科学知识是其他学科无法涵盖的。初

中生物里介绍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生物学习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

目的.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我们应当重视这门学科,搞好生物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工具,是生物理论知识的来源,是生物的重

要基础,通过它我们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学会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推理法、归纳法等。

三、打破陈规

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的,把实验用品、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全盘教与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了。整个过

程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没有他们自由发挥创新的机会,受到压抑,学生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长

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的热情,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更别谈了。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打破陈规,创新教学,与新的教学理念保持一致,积极倡导科学探究的教

学方式。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

动,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并学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

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应用正确的科学

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学合作交流,达到实验目的,品尝成功的甜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

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植物类群这一节时,我把这节理论课改为了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来当“小林奈”——制

作植物检索表。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面教材,然后把学生带到河边,选定一片植物种类丰富的区域。我

把学生分为了八个小组,要求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分工合作,根据教材所讲授的知识对所选区域内的植

物进行分类,同时观察相同种类的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并交一张植物检索表;评选“小

林奈”。作好布置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任务。他们在那里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为自己的“事业”

奋斗。二十分钟后,他们完成了。我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结果,由大家来根据结果评选“小

林奈”。

这堂课结束后,学生们的心思还停留在这个活动里,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其原因是什么。有的认为自己

没有安排好,有的认为是自己观察不够细心……整个过程,我所做的就是在一旁采取一些他们采不到的标

本和照顾他们的安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也没有了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其学习的效果

也不错,他们还期待着下一节生物课。四、走进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初中生物的很多的知识来

源于我们的自然生活,因此,我们应利用好我们周围的现有素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把知识带出

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培养学

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的学习行为这一节时,由于教材上的涡虫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于是我就把这个

实验活动改为一个生物课外活动并提前两周布置:学做“训兽师”——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训练自己喜欢的

动物。要求设计一个“训兽计划”,按照计划施行操作,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训练的动物驯服

,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两周后,在这一节学习时,很多的同学由于有了此次活动的经验作基础,都

踊跃发言,学习的热情很高,其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所谓“教必有法,教

无定法”,只要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就行

(接上页)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建议改善网络教

学资源和硬件环境,提升技术水平,从而能够支撑课程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要组织教师多开展网络

技术学习,提升利用网络技术适应日益变化的网络世界创新教学手段的能力。并加强软件及硬件设施建设

,为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环境及师资保障。

总之,物理网络课程建设应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

下研究高中生物理学习特点,于今教育改革之际,我们应由一贯性长期教育的观点来调整我们的网络教育

系统。及时更新物理所必需接受的必要知识和训练,并进一步思考各种物理知识和训练的最佳时机与所需

时间的长短,有效建立学生培育环境,以培育优秀高中教育人才,并于网络体制内进行最有效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琦.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新课程,2009-2

篇8

随着我国教育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层出不穷,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也逐渐发展起来,计算机专业教学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能够为教育教学专业提供统筹兼顾,在重要的教育科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则针对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专业教学;问题;策略

前言

远程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教育中必然出现的产物,是具有优势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我国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远程教育模式,能够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也满足了很多人的学习目的。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目标及要求来看,我国的远程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高校都相继出台了远程教育试点拌饭,这对于我国发展和推进远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于目标的培养上比较模糊

我国的计算机专业远程教育相对起步较晚,很多都是由于历史原因而使远程教育发展滞后的,我国的远程教育如果没有很好的得到重视和研究,那么在教学的目标培养和定位上就很难有突出的运行经验,在目标的培养上也很难缺乏理论性的研究,通过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深刻了解,使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向科学性和针对性转变,将很多目标都定位为成人教育,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为大学的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端人群为主,对他们进行二次教育。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后,很多高校在远程教育的思想上没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严重阻碍了目标的针对性培养。

1.2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缺乏交互性

作为远程教育专业教学中急需觉的问题之一,远程教育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表现上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是师生之间有效的进行互动和调节,这种互动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远程教育上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是让学生以分散式学习为主,在远程教育过程模式中,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上也能够体现出一个虚拟的形象,在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中,很多学生都不能感受到精力集中,缺少双向交流,以此表现出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上缺乏的交互性。

1.3缺乏生活性和教学内容

传统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受到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过分讲授,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就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企业中,企业的领导主要看中的是个人的技能影响因素,在通过教材的设置所表露出来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有很大的差距,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不适应当代社会中企业的用人标准,在网络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在能力的培养上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实践活动上,很多传统的教育中也可以完全开展实验,这也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2.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

2.1增加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内容实践性

远程教育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通过远程教育向传统教育概念化进行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抽象化的教派中走出来,走向生活和社会,在生活中来诠释独立的人格,学校和社会培养的学生毕竟言必行,行必果,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后,就能够让体验者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远程教育是在实际的生活世界培养中将劳动者和建设者,远程教育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将劳动者和建设者进行统一,专业教学改革要从学员的生活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学员的生活体验和快乐出发,从学员的生存和发展出发,进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连接,进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沟通。教学内容的编写上要采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D-ROM光盘?基于web的网上教材等形式,远程教育的“重文凭,轻水平”,“重经济,轻社会效益”目标设置的状况必须改变为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经济所需,生产一线所求为指导;远程教育的“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记背,轻应用”的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为成人学员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提升的教学过程。

2.2远程教育中应改革学习模式

在线学习就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借助各种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在面对面授辅导的过程中,能够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让学生拜托了教学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队员花的学习环境将更有力的内容来投入到教学中,在卫星传播后,学习中的语音信箱和网上答疑讨论就会开展,通过网络教育和杂志等模式来进行交互学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汇总以教育为引导,通过聊天的形式来接受教师传来的信息,可以通过教师、家庭和社会来对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进行完善。

2.3强化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个性化学习

电大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对社会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宽进的入学方式来让学生参加网络学习,很多学生甚至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高端的电大远程教育也有大学生和研究生,其教育模式也为很多现代化的高校所追求,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利用业余的培训模式,来让学生为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并克服教学困难,学生通过克服困难,来将学生的主体实现困境,以此来变现网络化教学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要以每个学生利用为很难过,通过网络提供的不同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应实现各个资源的共享,建立健全的远程教育保障体系,打破过节,通过网络让人们学到更多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将人们进行连接,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全的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断的深入研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远程教育人才。

作者:于春江 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陶水龙.工科远程开放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04).

[2]陶水龙,袁薇,侯彦华,谷良.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08(04).

篇9

关键词:Intornot技术 英语教学 影响 改革

1 引言。国际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使世界大大变小,也使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引发了教育改革。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教育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中国人学习英语最大的一个困难就在于严重缺少语言环境翻。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展初中生的英语接触面,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都能在自然、真实、有意义的交际过程中学习语言,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网络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环境。互联网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为英语学习创造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互联网提供的网页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这些网页的语言优美,内容有趣,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及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语言学习。

2.2 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网络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输入和交际的材料,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语境练习具体的语言表达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

3 网络教育技术中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

3.1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不管语言学习者的天资、态度、语言学习经历如何,他们的学习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所学内容的接触量。网上内容90%以上使用英语,学生上网必须阅读英语,这使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言。但网络资源纷繁复杂,很多学生上网后不知何去何从。因此,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准确、快捷地查询资料。

3.1.1 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操作技巧,推荐适合的英语学习网站。学生是否能掌握网络操作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授课质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使用技巧,如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等,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1.2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使用网上资源。研究性学习任务即教师布置一个宽泛的课题,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自己去收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料,并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地获得新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部分原因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得到的资源有限。如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并对自身学习能力充满了信心。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合作性和协同性的特点,任务完成过程中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友好合作,合作精神的培养能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做更好的准备。

3.1.3 进行网络心理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联网是一个庞大、包罗万象的信息源,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同时也包括很多与学生主要学习任务无关或不健康的内容。若想真正利用好这个学习资源,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学生心理上任何不稳定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对有些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心理帮助。

3.2 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日的是交际,也只有通过交际才能真正学好语言。对学生来说,网络能有效弥补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局限,它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上网的计算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合作中介,将语言变成交际,强调真实自然语言的使用,推进资源共享,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交互性而成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交际学习语言的有效学习工具。如今,电脑媒介交际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同步交际提高听说水平。学生可以进入国际聊天室或使用ICQ我们就能很方便地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直接进行语音交流。Internet使这种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很有限,珍贵的机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在这种开放式语言环境中,经过广泛,多层面的交流,学生能积极用英语进行思考,提高听说水平。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对自身的听说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下一步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由于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交流。因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思路。

3.3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合作式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虽然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性。但计算机永远不能代替教师。只有教师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具指导性的学习环境,教会学生以电脑为工具达到学习目的。只有教师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的情感。并根据其不同个性,能力,学习机制做相应的指导。

3.3.1 更新观念,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英语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向发展。学生参与得越多就学得越多,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即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要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要成为网上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

3.3.2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满足新型教学要求。网络教学的实现需要提高教师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需要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更新。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外,还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同时,网上资源更新快,范围广。教师要有时时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

3.4 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电脑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交互式学习,学生将大大提高网上浏览速度,及时获得大量信息。获取识别,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网络的交际功能也可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教师指导变成了自主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一些研究者指出,从教到学的环境转换后,学生将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会大大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交流,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最现代化手段。所具有的潜力和影响使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的变革。它为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供了新的环境,使得语言学习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只有将网络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时代的变迁,教学理念的更新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和新的特征,促使教师角色更深层次地更新和升华。对网络教育的研究将会对外语教学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庆、秦玮,运用网络技术改革外语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

篇10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有效方法

提高未成年道德思想水平,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初中生的人生阅历较少,经验不够丰富,在三观形成的阶段需要他人的引导帮助,而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应担负起主要的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以及健全的三观。

一、德育工作的先导———合理规划

德育教育一直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调整德育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品德教育环境是所有初中学校的主要目标。传统的德育教育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难免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解决这些不足的关键点就是紧随时代的步伐,根据教育部门相关文件制定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德育标准。所有德育教育者的素质、水平都要在制度标准合格范围内,德育教学的人员、时间以及场所都要有系统性的整理规定,确保所有德育课堂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所有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没有太大出入。

二、德育工作的关键———转变观念

正确的德育观念是实现初中德育教育圆满完成的重要前提。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以及教育目标必须有正确统一的认识与标准,在此标准下实行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必须有益于学生,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全面人才。实际教学中,为了追求分数与升学率,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导致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学生成为读书的工具,缺乏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因此要想提高德育的工作水平,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教师的观点,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前瞻能力,及时把握人才的市场变动,将德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出高素质高道德的全面人才。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将知识学习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和健全的三观。其次,作为教育的践行者,教师应该主动担当起“联络员”的身份,积极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方位全面的的德育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三、德育工作的创新———网络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及时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网络技术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教育也应该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利用互联网实现德育教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校园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德育教育的渠道,学校可以在校内网上设立专门的德育专栏,播放一些思想性好的视频音频,或者对校内存在的好人好事进行播报。这样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就会更加关注德育教育一栏,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在看到校内新闻时,也会受到感染而争相效仿。

四、德育工作的提升———树立榜样

青少年群体,最擅长的是模仿与学习,在此期间为其树立正确的榜样创造良好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学生在校园学习中,更愿意向优秀者以及优秀的团队靠近,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道德培养氛围浓厚的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班内寻找出一名或者多名思想道德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让学生以道德水平高而感到骄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师要让班级形成一股以高道德为目标的风气,所有道德表现较好的学生都会受到表扬与夸赞,这样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对于思想道德的修养,从而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人才。

五、德育工作的巩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最好最明显的榜样,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对所有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帮助教师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教育风向,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全体职工教师的管理,推进人事改革,对职工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全面提高职工教师的整体水平,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自身言行的把控,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说话行动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德育教育。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与学生做到平等交流,不以师者的身份压迫学生或者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打击。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有耐心的告知,不可以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造成学生心理阴影。教师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仪容仪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国之根本。德育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做人最重要的准则。初中是孩子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一定要注意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有道德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凤霞.初中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2).

[2]晏发清.初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书文摘,2015,(20).

[3]石艳艳.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课外语文,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