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历史文化资源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以一定的历史遗存为载体传承下来,这种人类历史遗存即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可见的遗址、古建筑等人类历史活动遗迹,也包括与一定地域有关的历史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的记忆。秦皇岛市(下简称秦市)拥有古国文化、古建筑、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物事件关联文化等类别多样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具备和旅游文化形成良好互生关系的基础条件。
(二)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与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民俗、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特定地域旅游文化的特点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对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满足。现代旅游理论认为旅游业必须具有大力开展旅游文化建设。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文化形态,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的互生关系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这里的互生关系指的是二者间的积极的相互推进的作用,这种推进作用包括拓展与深化、加速、生成新的生发点等多个方面的正向作用。以往人们对历史文化研究旅游业的推进作用有一定研究,但对旅游业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有所忽视。下面从这两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对旅游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一)旅游产品数量增加独特的历史遗存、历史记忆都有可能生成旅游价值。历史文化的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会增加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总量,为生成新的旅游产品提供契机。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2010年初,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将蔡家坟村的北岭确定为商遗址,后经多方考证,发现北岭还曾被称为“孤子城”,并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加之蔡家坟就在距今县城南的12里,且靠近玄水(青龙河)和濡水(滦河)两河交会后的河道,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合,判定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存续千年之久的孤竹国国都所在地,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从而带动的“孤竹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一历史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直接推动“孤竹国文化遗址”旅游产品的生成。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相关研究的支撑,这一旅游产品很难存活。
(二)旅游产品质量提升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更新的过程,历史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在研究中不断重生,从而给历史遗存赋予新的灵魂。早已享誉海内外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及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等,在日益拓展深入的历史研究中,内涵不断深化。依托碣石文化、求仙文化、观海文化、韩愈文化、近代革命与抗日文化等形成昌黎县碣石山、五峰山旅游热线。秦皇岛军事史方面的研究,如历史上本地的军事地位、历史上的战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长城文化涵盖下的山海关、老龙头旅游、长城旅游等增加新的内容。
(三)历史研究会议对旅游业的直接推动作用每年大量召开的研讨会议对宾馆业、餐饮业、旅游线路等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为地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导向提供理论支持秦皇岛旅游定位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活力四射的滨海新城”,以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特色,活跃而成果丰硕的历史研究使得这一定位更具理论底气。不断丰富的孤竹文化研究、历史遗址研究、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长城文化研究,一道道历史文化大餐使得东道主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迎接八方来客,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三、以旅游文化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一)旅游资源引来文化研究力量的聚集,提升了地方历史研究层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历史研讨类会议在秦市召开,为地域历史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提升了地方相关机构的研究层次。如中国现代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中国现代思想史”学术研讨会、全国徐福文化与传承研讨会,“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北戴河国学论坛等等,不胜枚举。并有一批直接涉及地域文化研讨的会议召开,如燕赵文化精神理论研讨会、首届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对于这些会议,本地研究机构或有便利条件参加,或为会议的组织者,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的水平提升。此外,历史类研讨会后一般会安排一定的考察,历史研讨类会议考察的组织者往往煞费苦心,寻找旅游与历史的结合点,开拓具有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线路,为新的历史文化旅游奠定基础。由于优越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人员往来的活跃地带,因此经常有机会在一些卓有成就的人员游经此地时,通过邀其讲学等方式叩问真经,可谓不出门而观四方人,闻四方言。列入中国宜居城市的秦市也使一些才俊订居此地。
(二)旅游业发展使历史研究的价值获得再认识,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文化旅游渐成强音,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价值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在经济导向的发展策略下,历史研究因其对旅游业的间接推动作用而获得实用性价值,从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和理解。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建筑保护;文化记忆;低碳城市
1. 绪论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但城市发展多元化与紧迫性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矛盾突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同生共存,相互协调,保护再利用历史建筑需要政府、专业人员与公众达成统一。
2. 文化的记忆
文化记忆的具体形式有档案与历史、学堂教育、庆典活动、纪念性建筑物等。文化记忆的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保留、加工和生产。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习惯的、特有的使用方式,即文化记忆方式。我们认为文化记忆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文字与图像关系处理的民族差异[1]。
2.1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因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当中,比如博物馆、纪念碑、文化遗迹、歌曲以及公共节日和仪式等。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才能将传统代代延续下来。
我们城市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中,代表着社会的前进,展现时代特色,保护的街区或建筑则像碎片洒落在城市一样,在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不同风貌特色的街区或建筑,留给人们的是不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方式丰富了城市的空间环境,也会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2.2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的记忆除了形象的视觉感官,还有周围空间环境的想象感觉,从古代到现代,一步步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演变。城市文化总是依托于建筑并最终超越建筑的,所以我们保护的不是孤立的笼子,可远观而不可触摸,而是感受历史所沉淀的记忆,同时使其发挥社会功能,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低碳城市平衡发展。
3. 建筑风貌传承与延续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保护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而是一个街区、城镇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原始风貌以及所在城市空间的良性循环。
3.1建筑风貌。
(1)历史风貌建筑年代纵横历史五千年,这些历史风貌建筑不仅表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更凝结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已经超脱了建筑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向现今的后人展示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历史风貌建筑存续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都是历史的一个缩影[2]。
(2)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或者街区的产生都有着他的时空背景。特定的时空决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时空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历史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特色,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展现了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
3.2传承——延续。
(1)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只有从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肌理文脉和非物质文化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圈地”的行为造成了原有文化环境的遗失,因为这里筑的墙,没有携带此种珍贵的文化印记,而是真实地将历史遗迹从整个城市中隔绝出来。进与出,不自然了,文化环境也就断裂了[3]。
(2)经历了百年乃至更久的风雨沧桑,历史建筑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底蕴,改造建筑的同时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回忆找到根,原有的历史文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凝固着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最朴质的记忆。
3.3尊重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古城市、城镇、乡村的烙印,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
对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社会历史价值的认识
都还不够,保护意识也还跟不上,更谈不上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
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我们没有时间去痛心了,保护好现有的是当务之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是过客,所以对以往历史保持“温情和敬意”,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信仰。 毕竟懂得尊重历史和利用历史的民族才不会迷失方向。
4. 建筑——时代的印记
(1)“去与留”一直是旧建筑改造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在为业主提供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如何把握现代元素嵌入的“度”? [4]具有一定历史的建筑或街区,往往经历过无数次的改建、翻新或装修,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层次上都会留下不同时代的印记。
(2)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完整的保留那些标志着当时的文化、铭刻着历史印痕和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建筑物,才会使这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并使她永远焕发着魅力。历史建筑与城市环境,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意味着丧失了许多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这就如中国长城如果没有秦始皇开端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这样的传说,可能留给后人的只有那耸高的石头了。只有在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特质,新、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才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5. 结语
保护再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承文化与发展创新是不可停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文化抄袭、相同的现象,一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使各地的经济发、文化进有一定的交叉发展;另一是重叠的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记忆的多样性。 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不同的民族、地区,其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今天,各地所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在人们的记忆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阿斯曼,《文化记忆》[M]慕尼黑:C. H. Bec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社会价值[J]中国房地产,2010.11,P79.
篇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张家口 075000)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Art,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摘要: 近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根基所在。如何做好城区历史建筑改造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建议在城市历史建筑改造中应做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完成改造建设,改善区域民生条件,延续历史文脉。本文就针对河北张家口市堡子里传统民居保护改造为例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Abstrac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a city, and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historical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renovation of the building should be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history while improving the regional people´s livelihood conditions and extend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takes Buzili traditional houses perseverance in Zhangjiakou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关键词 : 历史建筑;保护改造;文化脉络;传承延续
Key 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preservation and reform;cultural context;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TU-0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01-02
0 引言
一座城市要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拆旧房建新楼,但在拆和建的同时,怎样把历史建筑这部“凝固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精心保留下来、维护好、利用好,让它们成为不断增厚的独特城市“遗产”,这是对一座城市发展智慧的长期考验。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这要素不仅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文化复兴的动力所在,因此,要把历史风貌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城市设计的大框架中进行谋划。
1 张家口堡子里传统民居的概况
1.1 历史沿革 堡子里又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的最早发源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历史上的堡子里街区四角各有戍楼一座,城墙上有瞭望和御敌功能的重檐阁楼,是名副其实的“武城”。堡子里建筑格局以建于明代的文昌阁为中心,形成十字街,井然有序地布置着以民居为主要类型的各类建筑。
1.2 建筑特色及价值 这些民居不仅从明代始建后一直延续到清末至民国初年,而且多数建筑规格较高。一般都设门楼、门道、影壁。门前置石门墩、抱鼓石,有多层石台阶,不少门楼有砖雕,个别还保存着木雕。院落多为一进院,也有二进和三进院。鼓楼西街路北有一处院落,左右各两跨院,院间以月亮门相通,正屋出檐廊,屋脊保存的砖雕脊饰,宽大而层次感强。堡内建筑格局庙宇、官衙依北方京都旧制,高低错落,宽窄有规。民居可分三类,一为京都四合院模式,二为山西晋南风格,三为中西合璧造型。院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形:传统式;拱券式;欧式、东洋式;中西合壁式。堡子里的建筑气势恢弘,布局合理,堪称中国北方古城堡、古庙宇、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观赏游览价值。
1.3 街区现状 堡子里现共有20条街巷,每条街巷有10至20多处院落不等,总计有240多处院落,其中约有一半是比较典型的四合院。由于堡内面积不大,院落一般规模较小,除十字街外的街巷也都甚窄,个别小巷仅通一人。布局十分密集却有序,且有一定层次,它们布满了整个城堡,形成一个以古民居为主的整体传统建筑群。
2 张家口堡子里历史建筑现状
长期以来,因自然因素及人为的破坏,张家口堡内曾记载着张家口辉煌历史的建筑,代表着张家口祖辈智慧的杰作,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附着于其上的文化不断消失。目前堡子里部分古建亟待维修,例如万字会、千佛寺等已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老城墙所剩无几;抡才书院及部分民居古建墙体残缺,椽檩老化,如遇暴雨冲刷,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堡内古建筑群损毁十分严重,亟待保护。主要有下几个问题:①给排水设施落后。基本没有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极为不便;排水为自然排水,环境污染严重。②道路交通拥挤。堡子里街区的道路格局形成于明清,街道普遍较窄,最宽的仅有7米,最窄的不足1.2米。有的街道还兼作商业街用,沿途摆摊设点,更加重了交通阻塞。③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四合院内由于居住户数过多,居民都在院内加建小房,使得院内仅剩下过道。原本十分宽敞的四合院经过分隔,搭建后,变得拥挤不堪,同时也对建筑造成极大破坏。④消防隐患多。居民住户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十分普遍,加之电线老化、房屋木结构较多,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街区建筑房屋密度大、道路狭窄、取水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工作将十分困难。⑤人为损坏建筑物严重。由于没有集中的供暖和煤气设施,居民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煤烟污染严重。同时,小商小贩、部分居民随处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影响了环境、损坏了古建筑。
3 如何在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中延续文脉的措施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对古民居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力度的加强,张家口堡子里民居的保护也已经提到日程。甚至出台了居民维修房子的政策,以至房屋置换和搬迁等等。
3.1 保护改造原则 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历史文化为重的原则;文物保护为上的原则;统筹兼顾为率的原则。规划原则为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打造故里情怀、武城风采品牌,塑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3.2 保护改造的措施
3.2.1 街巷商业管理措施 禁止随意增设门面房,若设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其建筑形式和高度必须与传统的风貌相协调。东门大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规划两侧的商业为院落式布局,外观尽量与传统形式一致,内部改造成商业模式,对一些改造的已经很多、风貌较差的建筑可以采用较现代的处理手法,而不是人为地去制造“假古董”。让街区的历史痕迹和进程能从建筑的更替中反映出来,但是对于风貌保存较好的建筑应该恢复其传统风貌。
3.2.2 重视文化元素的涵盖 长城文化:堡子里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示古代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风貌。商业文化:恢复现存保存较好的票号,重新挂牌保护,同时整理其成长历程和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用以传承历史文化。院落、街巷文化:保护院落、街巷的格局,保存街巷的名称。民俗文化:保护整治居民活动点、认知点、社交点、购物点,提高其生命力;保护传统习俗,开发特产的品种。
3.2.3 复原重点历史元素 重点保护的院落:玉皇阁、鼓楼、定将军府、抡才书院、书院、清真寺和22处四合院。重点保护街巷:玉皇阁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鼓楼北街、棋盘街、东门大街、城墙底街。重点保护门楼:部分民居中保存较好的48处门楼。保护5株树木:三株百年左右的古树,2株柏树、2株槐树、1株梓。保护景观细部:砖雕、影壁、木雕、石雕、屏风,以此来保存历史的记忆和延续文脉。
3.2.4 古建的保护与更新应及时 遵循保护、改善、整饬、更新改造、拆除五种模式对历史街区的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类的改善对象主要是街区保护区内除了文物单位和保护建筑以外的传统民居;整饬的对象主要是东部的商业区建筑;更新的主要对象是街区外侧区域内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较差的建筑;拆除的主要对象是西北部的多层住宅区和东部的商业区以及街区范围内一些多层建筑。
4 结束语
堡子里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传承了张垣大地的文脉,记录了山城变迁的历程,蕴涵了张家口人的精神,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张家口人民共有的财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和修复。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李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设计研究[J].建筑前沿,2013(11):44.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及必要性
1.1 历史文化村落的定义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提出历史文化村落的概念。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联合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时,将其完善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具体来讲,历史文化村落系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村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历史文化村落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是应该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同时它具有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诸多要素,同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过程。
1.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是以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1.3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村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和谐的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富裕之后,开始向往使用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想改造古村落的布局和民居内的陈设。村民纷纷将古建筑拆除,营造新房或旧房翻新;将原本弯曲的河流改为笔直的河道;将巷道改为柏油马路......历史文化村落的数量日渐减少。
但是历史文化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农耕文化的精粹,是一个群体或辉煌或寂寞的历史纪念碑。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它们有经济、历史、旅游和欣赏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样,以“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原则。其保护的主题是——历史文化村落代表性的建筑、街道、古迹、水系、民俗传统文化等等。保护的内容涉及整体、局部和个体,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村落整体空间环境
村落整体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其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村落的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的格局、肌理和风格,不仅体现规划布局的基本思想,记录和反映一个古村镇格局的历史变迁,更印刻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心理、行为与村落自然环境的互动、融合的痕迹,是保护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北京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村落布局规整,巷道纵横贯通,集民居、碾房、水井、广场、溪流于一体。村落四面环山,与周边山景有机融合,整体呈“黾”字形格局,黾勉意识正符合中国农民“朴素勤勉”的道德规范和民风民情;建筑随地形西低东高,其风格是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导,兼顾民国时期的近代建筑所形成的整体建筑风格与风貌,反映了所在地区的主流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2 历史街巷
历史街巷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风格、景观的局部反映。是村落的主要公共空间,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系统,容纳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商业交往和游憩观赏等多种活动,是反映历史风貌的主要廊道。街巷空间应包括街、巷、弄、河,以及广场空间等。街巷空间包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空间尺度、立面、铺地、小桥、河埠等。以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为例,杨家峪整体上呈“井”字形街巷格局。其街巷空间层次变化丰富,街巷空间开合有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交替出现,街巷两侧明清建筑和围墙所形成的界面变化丰富。街巷两侧的建筑特点很明显的反映了过去村民生活、交往的场景。
2.3 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遗址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地址,可细分为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一般地说遗址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很高,如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2.4 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以及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演变、建制沿革能够反映村落发展历程,能够反映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全过程,对于研究其历史文化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指历史文化村落丰富的乡村传统文化内容,如民风民俗、名人逸事、名人诗文、民间艺术等,它们和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相互依存衬托,构成村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它更能真是的反映人类历史活动和精神、行为的特点,是保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重点
3.1 传承文化的原真性
我们进行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样,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历史、继承文化,因此,“尊重村落生活中历史环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是目前我们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保护的最终目标。
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是历史文化村落价值特色的根本所在,在保护整治的过程中应很好的传承,应防止不合理使用及额外添加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真实性损害,任何修复工作都应力争做到最低限度的干预、使用原材料,并采用可逆性技术。
但是,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从某种程度上只是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没有涉及到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总是提倡“整旧如旧”,但是如果不考虑与之相伴的生活群体,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我们就无法继承历史文化的全部,因为人的活动包括了衣、食、住、行和娱乐,历史文化遗存很难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一个地域的生活场景,是对历史文化遗存所反应的人类活动行为的补充。因此,历史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因该从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着手。
3.2 保持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并非短期内形成,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吸纳了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够反映不同阶段人类历史活动的规律和方式。村落文化景观包含其建筑形式、相关的民情风俗以及村民的行为生活方式等等,是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再现。
村落景观构成的主体——古村落居民,是该村落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中,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是村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我们所强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既是指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要以综合协同的观点,以人为核心去探索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建立有序的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3.3 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要与村庄建设即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功能、危房改造和提高居住生活条件相结合。村落内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和整治,应根据其价值、现状、原使用功能与现区域规划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更新,实行分类保护和整治。村庄建设必须与历史文化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对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开发和利用,避免在开发旅游时因为要修建停车场、旅游接待中心而破坏村落整体风貌,有效利用资源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做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存续现状的多维探析——以北京东郊为例,《规划师》,2010年第02期.
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02-02
引言
自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将一批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城市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1年7月,我国共批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3座。这些城市大多完整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1],成为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历程中的历史缩影。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与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热点城市,成为海内外游客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旅游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协调好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实现保护前提下的旅游业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城市化推进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初始思想源自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论述。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认识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步拓宽的基础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成为城市科学研究的热点,而且吸引了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学、人类学、文化生态等众多相关学科参与,其研究内容也从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扩展到保护的内容、保护的方式等诸多方面[2]。研究的拓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保护思维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固步自封的因循守旧和错误的“开发性保护”,都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片面理解。
城市永远处于发展之中,从其起源、发展到衰败,历经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历史文化名城同样遵循这一客观发展规律[3]。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片区成为城市发展难以逾越的“门槛”。将名城保护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去审视和考虑,从静态保护向保护性利用转变,不断创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而言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从另个层面来看,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往往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但这种城市更新必须是有机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立足于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古老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和易变的历史文化载体。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旧城的更新改造的教训警示我们,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过度的破坏性开发,往往使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发生冲突,甚至以经济利益取代生态利益[4],使得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逐步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静态的保护,而是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发展不是无节制的发展,而是保护前提下的发展,只有实现了名城保护要求与城市发展诉求和谐统一,才能使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应用的价值,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从这个意义来讲,旅游业可以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提升能够实现相互衔接、共赢发展的“完美结合点”。
二、基于旅游链条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途径分析
历史文化资源范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等实体性的文化载体,也包括能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戏剧绘画、工艺美术、民俗风情、节庆庆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带有产业要素“混合体”或“产业集群”的特征。历史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也不等于是旅游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同特征和形式,合理的引导文化旅游功能发展才是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关键。就旅游功能开发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类,即:文化延续类、文化更新类和功能重置类。
(一)文化延续,强化游乐展示功能
传承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的重要内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文化功能的传承性较强。对这类历史文化资源,一般通过文化博物馆、主题文化展列馆、文化体验馆或者旅游景点开放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某类文化的认知或熏陶,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体验感受。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旅游观光的热点区域,甚至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娱体验功能
城市文化不断蜕变和演进的过程。有些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上保存相对完整,但其原先承载的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浓厚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动力,诸如:文化演艺、创意文化展示等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与创意体验的功能具备进入的可行性,如此一来,通过存表易里,文化资源将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对某些历史文化资源,其文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价值逐渐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构架仍然体现了其历史的悠长,具有游客感知怀旧的独特韵味。这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改造的基础上,可适度的导入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现代功能,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成为旅游产业链条的特色支撑环节,有机的融入城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三、基于空间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历史文化名城是个城市的范围和界定。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差异决定了历史文化名城针对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在旅游方面的不同发展模式。本文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空间特征,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三类基本模式,即:独立式、镶嵌式和开放式。
(一)独立式旅游发展
许多城市的往往分布着规模较大、空间范围较广的文化资源或者存在文化资源分布较集中区域,这些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或者标志的文化建筑,可通过与周边区域形成游离于城市中心的独立旅游空间,如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景区。这些区域主要以旅游功能为主,与城市主要生活区互不干扰,互不阻碍,形成相对封闭但运行有序的系统。
整体而言,这类旅游资源开发,容易形成保护与发展的互动,特别是通过旅游发展对历史风貌和建筑的保护资金提供了有利保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对周边地区旅游配套服务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是,这类开发需高度警惕过度的旅游开发、以旅游之名进行圈地等,在项目的开发论证、管理运营等方面,要加强规范监管和相关制度的完善。
(二)镶嵌式旅游发展
某些散落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历史建筑群落,具有较高文化价值,规模体量较大,文化特色比较突出,如故宫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相融于现代城市空间,以博物馆、都市旅游景点、教育性旅游基地等形式对外开放,与周边的现代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以其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功能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镶嵌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在管理运营上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中的文物保护得到充分的重视,旅游开发发展的重点和主题更倾向于某种特色文化的展示体验和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挖掘。从发展经验来看,镶嵌式旅游发展由于客流的集中,给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科学合理的旅游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放式旅游发展
对于某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的整体历史风貌犹存,而且保留了若干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地段和街区,规模比较小的历史文化遗存散点的分布于不同的空间区域。在空间上,旅游空间与城市生活空间叠错交叉,汇集了特色旅游商业街、旅游观光点、旅游服务点等元素,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区、城市人文社区、旅游体验区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旅游空间,如北京中轴线区域。
该类区域涉及单体历史建筑、特色历史街区、整体风貌格局等点线面的保护,而且由于旅游活动、现代生活以及城市更新的多重冲击,保护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旅游发展更要强调整体的规划,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城市生活居民的诉求,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等相关者的利益[5],适度的进行旅游开发。
四、总结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持续发展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如何协调,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创新等问题[6],还需进一步研究。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名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体系中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2).
[2] 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2001,(5).
[3] 阳建强.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4]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篇6
[关键词]明文化;阅江楼景区;旅游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59-02
1阅江楼景区明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历史文化旅游一直是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旅游吸引力。明朝作为汉唐盛世后又一个兴盛时代和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文化秉承前代,开启后世,并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江楼景区以“明文化”为主题,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深厚。
首先,明文化是阅江楼景区立足之基。从楼阁历史渊源看,阅江楼是朱元璋为了纪念大败陈友谅而兴建,但仅仅建造了“平砥”便因天灾人祸终未建成,仅留下了朱元璋和宋濂等文人所撰写的《阅江楼记》。为了弥补历史遗憾,结束阅江楼“有记无楼”的六百年历史,江苏省市区政府人民经过七年的共同努力于2001年完成阅江楼的复原工作。复原的阅江楼完全按照当年朱元璋的构想建造,拥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
其次,开发特色文化是人文景区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对文化旅游者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探索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异地异质文化,拓宽知识界面,满足自己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达到文化、消费、娱乐的有机统一,才是本次旅游的目的。阅江楼景区只有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明文化主题深刻的内涵,才能不断提升旅游吸引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最后,从明文化角度提升阅江楼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具有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主题的日益聚焦,各省市逐渐加快了自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10〕75号)中,提出了要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中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在南京众多的明文化景区中,阅江楼独树一帜,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2阅江楼景区明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阅江楼景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资源,理应拥有源源不断的吸引力,但根据阅江楼官方游客接待人数数据不完全显示(见下图),景区游客总量逐年整体下滑,出现了旅游吸引力不足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与景区明文化旅游开发不力有密切关系。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阅江楼景区明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2010—2012年阅江楼景区游客接待人数官方数据
21明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足,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阅江楼景区以“明文化”为主题,奠定了独特的发展基调,势必深入研发明文化资源。但景区在开发时存在明文化资源浪费现象,集中表现在明城墙闲置和明代民间文化残缺。
阅江楼的明城墙为“城包山”形式,总长1620m,依山蜿蜒而建,是南京明城墙最富特色的区段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历经600多年的风雨磨砺,该段明城墙古代韵味十足,而且不少砖块上仍残留有当时造砖人的姓名,充分展现了南京的建都历史和中国古代老百姓的勤劳智慧。但城墙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景区仅对其进行了修缮保护,并未大力宣传和开发,使其成为闲置财产。
“明文化”即明朝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明文化分为两部分:一是永宣时代的官文化,包括官方组织倡导的文化工程活动和以官员们为主体推动的带有官方背景的各种文化形式;二是明中叶以后繁兴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不少都有物质载体流传下来,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景区内的明文化展示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表现在明代皇帝简介、郑和文化、楼阁介绍、明代重要典故,对一般平民的衣食住行、文化艺术和明代特有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涉猎甚少。
22明文化展示载体单一,游客认知度较低
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表现出来,载体形式越丰富,景区文化内核表现得越充分、越生动,游客对景区文化认识越清晰。如果景区的文化展示载体拘泥于传统载体不加以发展创新,旅游开发便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
阅江楼景区的文化资源的展示载体主要是静态载体、有形载体和完全载体的统一,表现为建筑、园林、雕像雕塑、展品、绘画作品、装饰作品,通过铭牌介绍来给游客一定的表层认识。这种传统展示方式是所有景区的必备形式,它们只能将旅游文化的躯壳表现出来,难以满足游客对人文景观文化内涵深入了解的需求。
根据“阅江楼景区旅游吸引力调查问卷”,在受调查的375位游客中,大部分游客认为景区的雕塑、展品艺术价值和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价值不高。实际上,阅江楼内的《郑和下西洋全图》瓷画、《江南四大名楼》双面绣、《阅江楼记》汉白玉碑、阅江楼鼎、狮岭阅江浮雕均为“全国之最”。
23旅游设施明文化元素少,降低游客体验度
通过实地考察,阅江楼景区旅游设施明文化元素稀缺:首先,从旅游设施来看,仅以满足游客基本需求为主,无法产生观赏价值与文化体验。
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唐芙蓉园通过对唐代历史文化的重新挖掘和整理,在停候设施、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景观美化设施上做足文章,将唐元素融入现代设施中,营造出盛唐历史与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阅江楼相比则逊色不少,它的休憩设施多为造型简单的石凳木椅;指示牌和垃圾桶多为铁制品,现代元素充斥;台阶的铺设采用得是最常见的大块板砖和鹅卵石相结合方案。从餐饮食品和旅游纪念品来看,特色不突出。阅江楼景区食品销售主要为现代食品和南京土特产,不带有明朝标志。精品旅游纪念物蕴含深刻的文化理念,不但能帮助游客回味景区文化底蕴,也能成为景区的移动标志,提高知名度。
3阅江楼景区明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31加强明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明文化资源
首先,全面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景区管理开发人员要仔细研究景点资源的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其内容、意义和关联文化,充分利用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明城墙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应大力扩展旅游方式,从浏览观光跨越到模拟考古、城墙素描等教育活动,如“暴走明城墙”等联合其他长城景点的康体活动。此外,联合影视、广告等方式加强宣传,提升古城墙知名度和展现其真正的特色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阅江楼将“明文化”定为主题,任何关于明朝积极向上或者极富历史教育意义的文化都可以拿来使用,发展范围不能偏居于官方文化。培养新的明文化吸引点,是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最佳措施。阅江楼景区可以将明朝的官文化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分出明朝历史、风物、文学、思想、科技成就等各类主题,还原给游客们一个明朝的真实面貌。
32开发明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凸显明文化旅游主题
阅江楼景区应当重新制订旅游活动计划,提升现有明文化活动项目质量,积极开发种类齐全、质优独特的新型旅游活动项目,通过游客亲身参与来提高游客积极性。
从时间上,阅江楼景区应当有固定活动。在举办过的十届阅江楼文化艺术节中,可以将拥有大明文化且观众反映强烈的节目保留下来作为常驻节目,进行表演内容细化,给广大游客献上一份高雅古朴的文化大餐。此外,每逢节假日,阅江楼景区可以根据明代人民的生活特色,安排各种应景主题活动,开发节庆产品。例如,明朝春节拜年投寄名片之风盛行,阅江楼景区可在这段时间将门票制成特制贺卡,既秉承传统,又可吸引游客;作为与明朝关联最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景区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可以以月饼为起点,展示出明朝建立的开篇史。从质量上,阅江楼景区应注意特色旅游项目的知识性和持续更新。景区可以“旧瓶装新酒”,通过中国传统艺术——拉洋片来给观众展示明代知识;还可以进行明朝服饰试穿。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后一次总结,明代的帝王冕服、文武官冠服、平民帽饰发髻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3增加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中的明文化元素,提升游客体验度阅江楼景区的发展要贴合主题,文化氛围的营造必不可少,可以从明暗两方面进行。要保持景区内部旅游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旅游服务中突出明朝特色。饮食方面,在明代,元宵得到普及,腊八粥与朱元璋有一段传说,重阳糕是民间特色食品,茶文化十分盛行,这些食品经过精美的古朴包装都可以出售。纪念品方面,制作时要研究明代文化价值取向,使其精致有特色。景区可以出售明朝头饰、丝绸、永乐宣德瓷器等装饰品;还可以出售明长城拼图等娱乐用品和明代戏曲等影像资料。另外,在环境设施上可增加暗示性的明文化线索。在自然风景区播放明代元杂剧的背景音乐。景区人员可以穿戴明代服饰,从整体上对景区氛围进行烘托。对于古代历史文化景区,还可以通过如统一发放银两用于购置物品等措施加强游客的穿越感。
34加强以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间的联系,整合明文化精品旅游路线阅江楼景区所处区位不易于旅游路线组织,极易被边缘化,因此应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明文化景区之间的联合,获取旅游中介服务的支持,打破分隔条块,融入到精品旅游路线。阅江楼景区不仅隶属于明朝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与明孝陵、明城墙、明故宫、宝船场遗址公园、南京明文化村串联而成明文化专线;还可以与朱元璋、郑和等历史名人串联成单人历史旅游路线,如郑和遗迹游可以将静海寺、天妃宫、宝船遗址公园、文莱风情园、郑和墓连点成线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N].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7-12
[2]商传明文化的开放与转型[J].党建,2010(12):44
[3]曹鸿涛大明风物志[M].1版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中国文化符号;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审美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历史和发展
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创造了精深博大的“中国文化符号元素”。从文化遗产到国学精粹到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符号无处不在,它不但没有被历史渐渐遗忘,相反却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解读。其次,中国当代的文化符号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也开始被人们熟知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当今现代部分文化符号已经被大众渐渐地推崇。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喜爱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期待。
二、文化符号的特征
在中国文化符号中,龙的存在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想象之中。于是人们把龙的符号表现在了各种艺术作品中。这些符号在帝王家尽显。中国文化符号的浓缩型是强烈具有的,能把包蕴无边的内容用最简洁、最形象动人。艺术语言是最直接的形式把文化符号呈现出来,中国文化符号内在部分同时也具备矛盾的和谐性和对比性。在符号内部各种大小不一力量的消涨中形成一股股奇妙的张力,在张力网状作用中达到一种神奇的统一和谐,由此看来文化符号具有经久不息的回味是有说服力的。
三、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
中国文化符号运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建筑作品上常常会出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墙饰绘画;衣物上会出现中国文化符号的花纹,例如苏绣;在饰品上也会象征中国文化符号的元宝转运珠等样式。现在满大街的墙体广告牌上也出现了中国年画的形象广告牌。尤其在绘画艺术品中,中国文化符号的元素更是受到了艺术家的各种喜欢和青睐。
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及其意义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那么一开始映入我们脑海的都会有哪些呢?是孔子、,是长城、故宫,是图腾、年画,是汉字、书法等。这些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具有强烈文化神秘色彩的特征。它们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人们的心中。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形容或许都是远远不够的。
万里长城是一座承载着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最光辉最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大宝库。绘画雕饰、艺术建筑、歌赋诗词、戏曲说唱、民间习俗,都在万里长城额的脊梁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不朽的伟大篇章。虽然现如今科技是非常发达的,可是其他现代建筑依旧无法与其媲美的。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图腾,从古至今都披着一层相当神秘的色彩。中国历代的君王帝主,都以龙为标志刺绣在龙袍上,以此来表达帝王最高智慧最高权力的集中,龙在广义层面上解释分析来看,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所具备的高度智商。龙文化同时还是中华民族大众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就比如说《易经》书中的“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等等各种不同种类的八卦异象,更深刻体现了龙文化的所存在的历史痕迹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人们从古到今始终喜爱龙、盼望龙、信仰龙。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感到相当的骄傲和自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便有汉字,汉字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周边影响力。民族灵魂的纽带之一便是汉字了,在异国他乡,无论存在何处何时的汉字都会深深吸引着所有中国人的目光,让你感受到一股来自祖国母亲最和蔼的亲切。中国文字艺术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字艺术有相当突出的特殊性。中国字没有字母,也不要拼音。也没有任何的文法,更没有所谓的词类,只有四百以上八百以下单节音语,而@些单音语要表现形容40000个以上的汉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汉字最具古典优雅的东方神气韵味,大概是世界上独一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文字吧。中国瓷器是传统文化与制瓷技术、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融合,中国的瓷,是记载了中华民族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展现了高贵典雅的气质、质朴淳厚的传统艺术格调,镌刻了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已经成为民族远久的历史文化象征。汉民族的最为传统的绘画形式,便是是用蘸了水的毛笔、墨汁以及不同种类颜料,在纸上或丝绢题字作画,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不同人物等,技法分为是写意和工笔,这种画中被称为“中国画”.中国画具有“画、诗、书”等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体征,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社会以及与之有着一定关系的文化、宗教、哲学、政治等历史文化的认识。中国画以其自己独有特质的东方神韵走向了世界艺术殿堂,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引起了全球人们和机构共同关注,成为全人类共同期待的艺术花园。
五、中国文化符号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中国文化符号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在卢浮宫第一位举办过古纂书法艺人展的华人艺术家马子恺说,中国古文字的家庭中代表之一便是纂书了,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符号的强烈浓缩记忆。他在现场展出的五十多件古纂作品深受每一个观赏者的喜爱。其中古纂书“多彩四季”,尤以“春之韵”最为出彩,是马子恺最得意的作品。其中作品“春之韵”以家喻户晓的丝绸作为一种无与伦比的载体,画面呈现出北斗的形式,瓷器器型是在作品中间部分,并且提有唐诗《春晓》。完美融合了非常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篆书、瓷器、唐诗、丝绸等。具有东方色彩与艺术元素。是典型的具有中华文化符号元素的艺术作品。
最直白的中国文化符号作品便是杨柳青的版画娃娃了。年画娃娃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年画娃娃的造型也是不一样的。杨柳青的作品中年画娃娃的颜色都是鲜艳的,使人们的印象会变得很深刻。杨柳青的年画娃娃分为多人或单人的,有的怀抱锦鲤,有的手握灯笼,面部表情憨态可掬,讨人欢喜。色彩也相当饱满的。每到春节人们大多会在自己贴上一幅年画娃娃,寓意一年家中香火旺盛,吉祥如意平安健康恭喜发财。
六、结语
中国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它们是中华民族独自创造出来的,最具有了中国文化经典的优秀特征,最具传统文化民族的优秀元素,蕴涵了文化的原始基因,承载了优秀文化的价值的核心,表达了文化的理想审美,更值得鼓舞地是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各种不同的美好集体记忆。
【参考文献】
[1]王炳熹.中国符号(一本书让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
篇8
关于对秦直道的研究,据考古与历史学家讲,秦直道的研究是近30余年的事情。关于秦直道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史记》,司马迁只有寥寥几笔:“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蒙恬列传》曾传记:“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更为详细的记录说明,更谈不上研究了。随后的两千多年里,几乎没有人再关注秦直道的意义,秦直道随同黄沙一起淹没于荒草之中。直到上世纪70年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撰写《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时,写有《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为秦直道研究开拓了新领域。随后,除1987年陕西省地方志编委办曾组织史志工作者考察过秦直道之外,再没有人对秦直道做过全面的研究。直到2005年7月,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召开了“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这是我国首次集中进行研究秦直道的专门会议,主办方总共请来了北京、陕西、甘肃、内蒙古地区对秦直道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约160余人共同出席会议。最初参与研讨的专家接到主办方邀请之时异常惊喜,毕竟这是关于秦直道的第一个研讨会。同时,许多专家学者也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发表自己的最新观点,同时汲取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在这次会议上,众多专家都对秦直道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会上,形成了《关于加强对秦直道遗址鄂尔多斯段研究与保护的建议书》及《关于秦直道遗址鄂尔多斯段的评价意见书》两项成果,明确了秦直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秦直道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外,在主办方的主持之下,与会的众多专家也拿出了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并以最快的速度结集出版,也就是捌门现在所看到的这本弥足珍贵的《秦直道探索与研究》。著名历史学家、北师大教授王子今说:“这本书的出版,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同时由这么多的专家汇聚一堂,探索研究秦直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尚属首次,且规模大成果丰。这与东胜区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他们联系专家,准备资料,筹备会议,编辑论文,进行了诸多繁琐复杂的工作。仅仅是将这么多研究人员聚在一起开这个研讨会,即是大功一件,可谓功不可没。”
自汉代以后,秦直道就慢慢的被遗忘了,某些干道虽仍在使用,但很少有人将它与秦直道联系起来。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史念海先生实地考察秦直道的成果《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发表之后,学术界才重识到秦直道的重要性。而那次研讨会上,论文集的出版,为秦直道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可行有效的意见。我们知道,秦直道北起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盂家湾村),南至秦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穿越14县,长达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80米,一般宽有20米左右,要对其进行保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秦直道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就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境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历来各级领导班子都较为重视这一文化遗存。1989年,东胜境内的秦直道被东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该段秦直道遗址被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3年开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着手保护秦直道遗址东胜段,投资800多万元,2005年7月建设落成了秦直道遗址博物馆,制作了大型秦直道复原沙盘,并征集了一批秦汉时期的历史文物,迈出了秦直道文化开发的第一步。参与“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的众多专家学者,都极为欣赏东胜区的这一做法。秦直道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可谓一举多得,既保护了秦直道遗址和遗址上出土的文物,又有了具体的宣传场地。秦直道遗址博物馆的建立,让秦直道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道路为主体的遗迹国保单位。由此可见,这个见证华夏文明奇迹的秦直道,这份祖先给鄂尔多斯人留下的珍贵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品牌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这本论文集可谓是融各家之言,展百家之长,以“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主,共收录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共32篇,学术分量相当厚重。书中不仅收入了王子今教授的《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还收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的《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宋超的《直道与汉匈战争》、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高崇文院长的《试论匈奴民族的发展与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孙家洲的《秦直道研究二题》、陕西历史博物馆周天游的《秦直道的价值与保护其遗址的意义》、北京大学历史系程龙的《论秦始皇灵柩何以经九原归咸阳》、甘肃庆阳市博物馆李红雄的《略论秦直道修筑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作用》、包头教育学院廖文俊的《秦直道与九原地望》、陕西榆林市文物研究所王富春的《榆林境内秦直道与南北文化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郝诚之的《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等多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这本书第一次将近30年间数十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这些研究成果再一次肯定了秦直道开筑与通行的重要历史意义。书中对于其走向、规模、作用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论,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例如辛德勇教授的《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一文中,总结了以往秦直道研究的成果,对于秦直道中段西线与东线的认识分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直道在秦朝时已经修成,到了汉武帝时代仍然继续使用,可见秦人所筑直道,不仅按计划完工,而且工程质量也相当完善。他认为《蒙恬列传》所谓“道未就”,应是指秦代规定的直道工程中“一些非常次要的辅助工程”尚未完全完工。对于直道南端何以起始于甘泉宫,辛德勇教授也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分析。有关秦直道的考古调查收获,如鲍桐《鄂尔多斯秦直道遗迹的考察与研究》、姬乃军《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秦直道》、贺清海《旬邑县石门关近侧大型秦汉遗址真伪辨析》、张泊《子午岭秦直道考察手记》等,也收入到了这本论文集中,形成了对以往秦直道研究重要成果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检阅,也为学术界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关于秦直道中一些长期困惑世人的问题由此也得到了解决。总体上说,此论文集的出版,为学术界共同研究秦直道问题提供了条件。王子今教授兴奋地说:“这本论文集的出版让在场的研究者都知道了最新的研究结果,了解了同行们的进展,知道了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研究,让大家都少走了一些弯路。”追根溯源,如今有这么多的专家来关注和研究秦直道,除了“中国・秦直道与 草原文化研讨会”的召开和《秦直道探索与研究》的出版之外,还因为秦直道自身的魅力所在。
秦直道在秦代如同今天的“高速公路”,它既是一条重要的边防供给线,也是一条中原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流的大动脉,与长城共同构成了北部边疆的重要防御体系,有着与长城同类的文化层级和品牌价值,有着与长城同样重要的历史教学、科学普及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多重功能,在历史上曾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过特殊的贡献。现在我们再去探索秦直道,深挖其历史价值,可以全面了解秦直道和秦代道路的形制、历史沿革以及测绘、建造方法、道路规模、使用维护、附属设施等最直接的、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信息价值。秦直道的开通,便利了中原内地与河套地区的交通往来,成了内地通往北疆的大动脉,不仅对秦抵御匈奴,巩固北疆,加强北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秦直道遗迹以及沿线的古城遗址,对于我们研究秦汉北方地区的历史,特别是匈奴的战争史、交通史、通讯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历史信息价值。秦直道同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桥梁,西汉末年,昭君和亲匈奴,就是沿秦直道北上的。此外,秦直道沿途的巨大冲沟,不仅展现了本地区两千年来水土流失的情况,而且断面上路基垫土层下压着的秦代原生地层,也真实地记录了这里秦代当时的地貌地质情况。
当论文集《秦直道探索与研究》面世之后,秦直道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通过此论文集,专家学者们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可以看到多角度科学考察的新气象:一、秦直道的开通和应用,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典型性的标范,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二、对于军事交通的发展历程而言,秦直道也表现出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对其在兵员和军需物资的调运、军事情报的传递等方面作用的考察,可以总结有意义的历史经验。三、以文化史考察的视角关注秦直道,也可以获得有意义的发现。比如有学者进行过秦直道沿线扶苏传说的研究。四、近30余年的秦直道考古发掘中,秦直道文化遗址还保存了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同时还保留了生态学和环境考古学上的重要信息。另外,秦直道纵贯南北,沿线民俗的交融点,也成为民俗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瞩目的课题。
篇9
[关键词] 府谷古城 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序言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城市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的快节奏地改变的今天,如何保持自身城市的特色,延续自己城市的传统,发展本土本地的文化,已构成一种普遍的潮流。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审视我们的文化遗存,审慎地对待文化与传统,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判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呼吁和拯救,更是一种传统上的认知和共享,一种文化上的凝合与孕育。所以,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自身城市的个性与文化传统魅力,是关系本地区、本城市的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黄土高原之东北隅,地处陕西省、山西省、三省区之交界部。历经风雨变迁,而残留至今的历史遗迹――府谷古城及其古建筑,像一幅复杂而魅力无穷的组合图景,将历史上各个时期,府谷境内发生的军事冲突、人民的生产、生活、浓缩汇聚在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怎样去认识和深入发掘这些实体的价值以及对于今天城市现代化的意义,就显得是那样的必要和迫切了。
一、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思路
本文研究的府谷古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军事冲突的历史,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与经营,所以确定其职能类型以军事职能为主。同时从现存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护状况来分析,府谷古城应该定位于:古城格局经恢复后尚且能完整体现,重要历史建筑遗存经修复和保护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城市的传统历史风貌。基于这样的府谷古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古城保护应该以古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为主,即长城建筑、城墙、瓮城及其军事地理环境的保护为主。同时,作为历史建筑遗存一般,尚能反映古城的轮廓此类型的城市,应该加强古城街道格局、古城传统民居的恢复和保护,古城重点历史建筑遗存的全面修缮与维护为主,力图通过整治和规划,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
二、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
总的来说,名城保护涉及物质实体范畴和社会文化范畴两方面内容,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我国近年以来名城保护实践,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可以具体为以下内容:
1.古城历史建筑遗存的保护
即以文庙、荣河书院、千佛洞等建筑群为重点,加强修缮,同时必须注重日常的维护与管理,根据其本身的价值和环境特点,划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的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与环境协调地带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并确保建设活动不会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干扰。
2.古城标志轮廓线的保护
府谷古城高踞于石山梁上,阻山面河,险峻雄奇,壮观异常。自府谷黄河大桥仰视府谷古城,其高耸的城墙及其构筑物构成了府谷古城壮阔的天际轮廓线。古城墙及其城门、瓮城的保护,应当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除划定保护范围以外,同时注意:清理城墙上,以及临城墙的建筑,严禁在城墙及其周围挖石取土、倾倒垃圾、严禁开挖道口,并根据现存城墙残破坍塌程度,对于城墙、城台、瓮城进行加固修复,力图恢复城墙的历史风貌。
3.古城格局与形态的保护
保护好古城现有道路骨架,重新恢复并组织原有巷坊格局。对于现存民居,根据遗存现状,可选择保存相对完整的四合院民居,沿街道、巷、坊依照原样进行修复,忠实于原有的本土化的建筑形式、色彩与材料,保持其原貌,使得在局部地段,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民居建筑与街巷格局能够完整地融合,以历史地段的形式展示古城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
4.古城山川地理环境的保护
府谷古城作为军事重镇,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军事防御职能的重要依托。(1)应该加强对于长城建筑遗存的保护,虽然现状令人难以满意,但是县境内个别地方遗存的城墙残段、敌台、烽燧遗迹结合山川形势,结合保护文物单位的划定环境控制范围的方法,及时保护起来,还是能够让人身临其境,体验府谷地区人们长期为保证其生存环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的。(2)府谷古城作为控制黄河西岸的军事堡垒,其典型的军事地理具体环境与其城防工程体系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地理环境的依托,古城墙、城门、瓮城等构筑物就失去了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上存在的意义。所以对于府谷古城周边环境应加强治理,控制新建建筑及其高度,使得城墙系统与地理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个整体,展示古城特色。
三、府谷古城发展的初步探索
古城所处黄河西岸,两沟相夹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特征,同时受其特殊的职能限制,军事防御前沿的定位一直贯穿其中,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城市经营的主题和重心,城市的发展一直主要表现为城墙范围内的局部地段的置换与重复更新的模式。而黄河河道的下移就使得城市向山下西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条件的保证,清代采取的与游牧民族相容并存的政治策略,就为城市空间上的拓展解脱了很多的束缚。今天府谷所处的政治形势,尤其是民族间相处与融合的政策环境与现实,府谷县城西迁的定局,以及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现状等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府谷古城的发展定位及其模式。就府谷古城本身而言,相比较西关新县城而言,本身发展的空间明显受地形限制,古城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程度以及相关的生活环境质量建设严重滞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府谷县城的西迁避开了新旧发展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带来了古城历史遗存的弃置与毁坏,建设管理的无序和边缘化,社会生活的暗淡与衰落这样令人忧心的局面。军事职能消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转移,那么,在现阶段古城的职能定位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新的城市中必须赋予旧城以新的职能,保持旧城作为城市应有的活力与繁荣。旧城的功能应该是新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牵强的。保护城市的历史格局,保持城市的风貌,就需要一些静态的功能,与历史文化相协调。中国古代小城市亲切、质朴、繁荣、安逸的特点,应该是古城保护的精神追求。吴良镛先生将美好城市的要素概括为四点,即私密感、邻里感、乡土感、繁荣感。而保持古城的繁荣,就要使古城具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居住、生活在旧城,“繁荣不仅反映在经济生活上、物质建设上,也反映在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朝气蓬勃上”。1997年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制定的《府州古城保护规划》基本上给出的定位:以居住、文物旅游为主的历史风貌区。
本文认为,古城首先应该以文化职能为中心,其建设活动应该以文化职能的强化为重心,积极保护修缮古城历史遗存,展示完整的古城风貌。其次,以居住职能为主,积极改善古城内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是解决古城的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居民建设活动的影响之间矛盾的关键。最后才是旅游职能的建设,首先应定位于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服务,通过完整的历史遗存与社会生活氛围的有机结合,展示府谷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增强城市居民对于古城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居民的认同感与责任心,促进古城保护工作的全面普及和进一步深化。其次才应定位于以古城及文物遗存为对象的观光旅游,这是基于府谷古城的历史地位、现状、以及保护修复的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的谨慎的判断做出的定位安排。
四、小结
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是府谷古城长期经营的主题,而优秀的文明之花同样在边陲小城熠熠生辉。虽然在今天,古城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背景,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的物质载体,应当受到严格的保护。保护重要建筑遗存,保护城墙及街道系统,保护整个古城的格局,保护与延续古城历史风貌,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发展思路上,其文化职能建设应当成为首要,而结合古城现状,改善基础设施,控制建设活动是基本任务,最后才应是旅游职能,而此职能活动及其建设绝对是应当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之下进行的,不能让古城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刘临安:建筑百家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篇10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取向;全面保护;动态保护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护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原则,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的保护方法;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要和保护协调统一,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科学、艺术或文化价值的人类杰作,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自然遗产”则指具有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地域空间,如九寨沟等;“自然文化遗产”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综合体,如黄山、泰山等。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即等同于上面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且,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合理利用,达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协调统一。
一、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地增添和丰富。
首先,从保护对象上看,过去只有杰出的、在历史上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和艺术品才得到考虑。而现在,许多由于时光的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各历史时期的构造物及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物的对象也被列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其次,从保护范围上看,作为保护的对象已不再限于建筑本身。从大的方面来说,开始扩大到它周围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从单纯的建筑艺术作品扩大到与历史文化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街区和城市。也就是说,从点的保护扩大到地段乃至城市的“全面保护”。从小的方面说,延伸到环境中的各个组成元素,包括公园和街道的装饰小品和标志物等。
再次,从保护深度上看,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和城市的保护规划,其内容原来都局限于物质方面,保护历史遗存及其环境。但正如《马丘比丘》所指出的,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形体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因而,除了物质环境以外,现在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还需要保护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发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更广泛的内容。也就是说,从单纯建筑实体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护的综合概念。
此外,在保护方法及手段上,亦由过去单纯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更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从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保护者单方面的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群众参与(见图1)
二、遗产保护的价值取向原则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规定,文物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大价值,但这些价值指的都是文物自身固有的特征,基本上都属于历史的价值。而当文物特别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日渐融人到现代生活之中,它们的社会价值便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世界潮流也是如此,早在1964年,国际文物保护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简称ICOMOS,我国为成员国)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简称《威尼斯》)规定的保护宗旨是“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因此特别强调保护与修缮的目的是保存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即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但30年来的实践,对何谓“真实性”,何谓“原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威尼斯》规定:“对任何重建都应事先予以制止”,“任何添加均不允许”。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许多国家就把残毁的原始草棚泥屋重建起来作为文物保存。我国在江西、福建也重建了不少被毁的革命纪念建筑,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俄罗斯把古迹的重建视为保护的最高标准,莫斯科、圣彼得堡重建了大量的宫殿、教堂。日本甚至把掩埋地下一千多年的奈良时期宫殿寺庙遗址发掘出来加以重建。这就说明,各个国家、民族对文物保护都存在各自的价值取向。因此,1994年11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这份文件的主要理念是:首先要承认并尊重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其次要尊重所有国家、民族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用以检验各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第三,确定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总之,“不可能按固定的标准来判断价值和真实性”;“真实性判断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及它的时代演变,可以同多种多样信息来源的价值联系起来”。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也规定,“因特殊情况”,经过必要的审批,文物建筑也可以重建、迁建。
根据上述的实践和认识,当前应当明确一些新的保护理念:第一,保护文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其文化价值,这种价值既有自身存在的历史价值,也有可能发挥的社会价值;第二,保护措施取决于价值取向,只要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只要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可以相容,无论加固、防护、修复、迁建、重建,都是合理的选择;第三,价值的取向来源于价值判断的信息。文物的真实性或文物的原状主要体现在其信息的真实性,并由此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合理性。
三、从大树到森林——全面保护观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曾提出:“以往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点总放在一座庙、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上,但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这些,需要保护得更多的是历史文化环境风貌,这些往往是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集中体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只停留在一个个具体的物质形态上,那么,在改造后的新城市中,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就被割断,沦为“文化孤岛”。散布在新城市中的这些“孤岛”,在常人看来就只能是一个被“崭新的”混凝土、森林包围着的古建筑或旧房子,那么渺小,那么不协调。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这些渺小又不协调的“孤岛”,又将成为绊脚石、拦路虎。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
此前不久在绍兴举行的“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上,绍兴在古城保护中将名人故居保护发展为名人故里保护,从保护“文物大树”发展到营造“文物的森林”,恢复文物的原生态,专家称此为“绍兴模式”,此模式值得全国各地学习。
1.“文物孤岛”现象
绍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历史上曾是越国和南宋小朝廷的国都。在历史的演化中,绍兴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城市个性、清晰的历史文脉。但是,自半个多世纪以来,绍兴古城已受到严重破坏,仅1952年至1978年间就填掉河道17条,拆除桥梁百余座,许多文保单位也曾成为文物孤岛。即便是鲁迅故居,周边的环境也惨遭破坏。1972年将周家新台门拆除,建鲁迅纪念馆,一座现代建筑极不协调地矗立在鲁迅故居旁。20世纪80年代的鲁迅路拓宽工程,宽仅6米、两边屋檐隔窗相望的鲁迅路被拓展成25米宽的大马路;咸亨酒店南新建了百草园公园,公园旁挺拔的小区楼群俯瞰着鲁迅故居。
建设性破坏现象在古城中普遍存在,一个个文物孤岛在现代化建设中岌岌可危。“绍兴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从“故居”到“故里”
本世纪初,绍兴开始做鲁迅故居保护规划。此后有专家建议,扩大保护范围,将鲁迅少年时代生活的环境也保护起来,恢复鲁迅当年生活的原貌,建议将鲁迅故居保护扩大成为鲁迅故里保护,并进而保护整个历史街区。2002年8月,由清华大学和绍兴市设计院共同完成的规划方案终于通过了评审。在这个方案中,保护范围已从故居扩展到故里,保护面积从14公顷扩增到51.57公顷。
鲁迅故里2003年9月25日对外开放后,马上引来好评如潮。保护名人故里并不仅仅是保护一两幢建筑,还需要保护建筑周围的环境,营造出历史人物的成长生活环境。
3.从大树到森林
绍兴模式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从保护“文物大树”到营造“文物森林”,以恢复文物的原生态。“森林说”源于著名学者吴良镛教授提出的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博物馆,市区有74处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9处文物保护点。绍兴古城是个整体,是一片森林,鲁迅、秋瑾、等名人故居都是一棵棵大树。但是这些大树如果孤立地存在,那就成不了森林,要营造大树周边的环境,恢复其历史风貌,把文物的大树连成森林,产生森林的生态效应,恢复文物的原生态。绍兴历史街区的修复把一棵棵文物大树连成文物的森林。鲁迅故里、仓桥直街等历史街区,以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乌黑柱廊、棕色油漆为基调的绍兴传统民居和谐淡雅,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的原生态气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四、科学、动态的保护观
1.现代科学的保护观
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是通过对具体保护对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保护方法的过程。古建筑、石窟寺、近现代建筑等借助于物质的实体传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存的信息,保护即是现代人对这些物质实体实施的干预,其目的是延缓物质实体的蜕变从而使历史文化信息更真实完整、更长久地传递下去。
各学科的综合、分化、再综合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轨迹。新的科学突破和学科生长点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手段和多学科的合作。
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界仍然存在着学科割裂现象,参与遗产保护的学科门类较少,且多是单兵作战,这种现象制约了保护技术的提高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在许多人眼里,历史学、考古学是文物保护行业的正宗,其他学科即便参与,往往只在局部的项目上。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保护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合作(见图1)。因此将现代科学“聚散共生”的概念引入文物保护领域,孕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学是十分必要的。
2.动态保护观与“可逆性”原则
人类对客观世界和科学的认识始终在进步和发展中。即将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后继续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年扩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断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日渐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都说明文化遗产判定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同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技术的提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认为今天所实施的保护措施可以使文化遗产一劳永逸的留存下去,就可能产生过度的行为。动态保护观即是肯定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为发展留下余地。
“可逆性”原则是动态保护观的最好体现。即在还不能够肯定现今所实施的保护方法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时侯,应当采用最少干预与最简单的加固措施,以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例如,对考古发掘后的遗址,如果没有恰当的保护措施,就应当尽少地发掘和展示。
五、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再利用
1.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是遗产地面临的普遍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把世界遗产当作发展经济的“金矿”,进行掠夺性开采和利用,结果使“遗产”受到伤害,甚至导致不可修复的破坏。不少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等以“现代化”建设等名义,大兴土木,大毁古建,甚至置国家文物保护法律于不顾,将已明确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夷为平地。还有的只是象征性地保护一部分,拆毁或改建大部分。有的则将文物古迹拆毁后在异地重建,实行所谓的“异地保护”。
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据英国文物建筑学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中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欧洲城市大多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与现代化建筑浑然天成,整个城市既是美丽的花园,又是一个别致的“大博物馆”。这自然与其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也与文物保护的理念息息相关。法国普罗万小城位于巴黎以东80公里处,11—13世纪曾是欧洲商旅往来于北海与地中海城市间的必经之地。如今,这座小城从整体布局到每个建筑的风格,都保持着中世纪欧洲古城的浓厚韵味。所以说,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并不矛盾。
2.正确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1)历史例证。这是作为文化遗产首先要发挥的作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证明历史,而且可以补充历史、修正历史,甚至可以成为一部实物的历史,包括各种历史的例证,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史、文化艺术史和各门专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物保存门类丰富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文化遗产在这方面能起很大的作用。
(2)科学研究参考。我国许多文化遗产蕴藏着许多科学技术的成果,有些东西今天还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如天文、冶炼、化学、水利等,都是值得研究并加以应用的。
(3)实物教材。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许多文化遗产中凝聚着先辈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聪明智慧。这些文化遗产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等的生动教材]。由于文化遗产是实物例证,借此进行形象化教学,收效更大。
(4)创新借鉴。改革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历代留存的文化遗产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凭空的创新也是没有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可以为改革创新提供实物的、形象的借鉴。
(5)文娱欣赏。有许多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文化素质。
(6)旅游参观。文物古迹是旅游参观的重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式旅游的优势。万里长城、故宫、十三陵、云冈、龙门、敦煌、秦始皇兵马俑等都是旅游的热点。
在此以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为例,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规模、建筑风格等因素看,一些规模较大或建筑形式非常独特的名人故居适合开发成旅游景观。如杭州清代巨商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0.67公顷,故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修复开放两年来游人如织,成为当地的一大新景观。一些濒临风景名胜区的故居,也可以修复作为景区的一处景点对外开放。但大多数名人故居坐落于老城区的街巷民里,建筑形式与其所生活时代的民居并无大异,曲径通幽,交通不便,游人难免稀少,这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一些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故居可以改建为纪念馆、纪念地、研究学会等,举办与名人有关的展览、学术讲座等活动,吸引一批研究学者群体;一些位于居民小区内的名人故居,可以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将其建成针对不同层面读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也可供游人参观、休息、阅读;一些位于老城观光旅游区的故居,可以在室内进行适当改造供居民居住,居民可以搞一些经营活动。如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宏村古民居村落,游人自由出入,参观游览与居民生活两不误。或者,将一些名人故居进行修缮后由原住户居住,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住户不得随意改变故居的外貌、内部结构等,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保护办法。又如,为使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得到有效保护,山西平遥县将在四年内从古城迁出两万多居民,古城内所有单位将搬迁出城,城内人口减少到两万人,生活中心区也移至城外。有关专家指出,和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同,这是我国为保护世界遗产首次大规模迁移城镇居民。目前,仅有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虽历经沧桑却保存完好,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明清时期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同时,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公民生存发展权之间的各种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从中得到了解决。类似的例子还有丽江古城的保护,同样采取了“保护古城、另辟新城”的模式,今日的丽江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一个标牌,在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里,它的保护和发展是做得最好的,我们更希望它通过自我完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经典之作。
- 上一篇:运动健身文化
- 下一篇:网络通信基础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