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速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快速发展

篇1

十 八 大 以 来 , 作 为 第 一 完成单位,中国农科院共获得国家奖34项,国际顶尖期刊上27篇,审定新品种近千个,新农药、兽药证书110项,授权专利3700余项,“顶天立地”成果亮点纷呈。

种质资源保护实现新跨越。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作物育种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农科院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收集保存110个品种6万多份畜禽资源体细胞、609个特种经济动物品种和9万多活体、2万多株微生物资源,完成了主要畜禽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建成了全球第二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长期保有量超过47万份,并对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与深入挖掘,完成主要农作物育种性状的分子解析,挖掘出重要功能基因,筛选创制了水稻、小麦、大豆、棉花、油菜、蔬菜、果树等农作物新种质材料800多份,实现了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的新跨越。有力推动了我国从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转变。

生物组学研究占领国际制高点。新兴生物组学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中国农科院把握国际生物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牵头开展了水稻、马铃薯、白菜、黄瓜、番茄、小麦、棉花、油菜等基因组测序,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微核心种质和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同时发掘优异功能基因,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为分子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新品种选育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了一大批优质、高产、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育成的“中嘉早17”“中浙优1号”水稻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选育的85个杂交稻新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中麦895”“中麦175”小麦、“中单909”“中单856”玉米成为我国主导品种,“中黄13”“中黄39”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中油杂11号”油菜含油量屡创世界新高;“中棉所49”棉花推广面积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中甘”系列甘蓝推广面积占北方地区甘蓝生产面积60%以上;油桃系列新品种占我国油桃种植面积的80%以上;利用我国独特的资源,培育出“高山美利奴细毛羊”、北京鸭配套系、“中蜜1号”配套系等肉牛、奶牛、猪、羊、禽等主要畜禽新品种,打破国外畜禽品种垄断格局,改变了我国主要畜禽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病虫害防控研究扎实推进。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摸清了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掌握粘虫、草地螟等迁飞性害虫迁移路线,为我国重大病虫害的预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出首个植物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以及农用抗生素武夷菌素、木霉菌、捕食螨等系列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制了农药减量使用技术与设备,开发了微囊缓释种衣剂、无人机喷雾设备等;开展了重大检疫性害虫防控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我国植物检疫性害虫的“防火墙”和防控技术体系;研发了土传病虫害防控的技术和产品,在草莓、生姜、大蒜、山药等高经济附加值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作物连作技术难题,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动物疫病研究引领新方向。在禽流感、口蹄疫、{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研究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在基础研究方面,揭示了重要动物病原感染、免疫、致病和跨种传播机制,实现了动物疫病防控理论的重大突破。在疫病防控方面,针对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畜禽种类,研发系列高效疫苗,有力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多发重发疫病,研制出多种诊断试剂盒,为疫病快速诊断快速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制不断推进。突破水稻栽植和油菜、花生、大豆、棉花收获等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技术瓶颈,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着力攻关农业技术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现代农艺措施相配套的高效多功能耕种、航空施药等智能化装备,推进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创制一批农业生产急需的重大装备,提升农业设施设备可靠性;研发高效的节水装备和自动化灌排设施;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应用研究,提高智能化水平。

重点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初见成效。突破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共性关键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护和培育东北黑土地、南方红壤等耕地资源。研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探索不同时空尺度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研发出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重金属污染全产业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发旱作节水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发明低成本、易降解系列缓释肥料,推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污染控制等环节,开发了一批实用技术和设备,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保障能力与水平。研发的分子印迹特异性识别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能够同步检测5大类农产品的300多种典型化学污染物,为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支撑,在黄曲霉毒素和“瘦肉精” 等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全国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底数调查监测,构建了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为重金属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发的重金属污染钝化技术与产品,使稻米中镉等重金属含量可降低50%以上,并筛选出了5种专门针对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域的低富集水稻品种。

篇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深刻学习和领会其基本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外延扩大再生产)和集约型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来增加产品的数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加快并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主要进展。

“十五”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和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进展。

1、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强势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大力实施 “四大经济板块、五大大重点园区、六大特色基地”建设步伐,重点打造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套件、机械电子三个千亿元产业群。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全市基本形成了汽车及零件、机电冶金、船舶制造及配套件、石化医药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达75%。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培育发展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和名牌拳头产品。

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进步与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到20__年底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4家;已建成扬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32家,已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创新中心4家。创建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6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48个。已通过iso系列等标准认证工业企业达230多家。

3、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20__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9吨标准煤,20__万元gdp能耗0.89吨标准煤, 20__年能耗目标为gdp能耗能耗下降率4.2%,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实际完成数统计部门正在评估中)。20__年我市工业万元产值电耗169.8千瓦时,20__年吨我市万元工业万元产值电耗137.7千瓦时,比05年下降18.9%。工业用水效率得到改善。

4、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十五”以来,全市对外贸易始终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20__年,全市实现外贸企业自营出口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以上。企业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外贸企业140家中的55家实现自营出口3.88亿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87.6%以上。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出口产品主要有13类70多种,机电、冶金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7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上升明显,出口商品的加工深度、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明显提高。

二、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业低级化问题比较突出。

我市工业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但产品基本属于产业链分工的末端,普遍不具备非价格竞争优势。多数企业对新产品开发、设备工艺改善等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主导产品以模仿为主、主导技术以引进为主的现象较为普遍,产业高度化远远不够,无法承接国际上精度和难度要求较高的业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没有形成产品开发能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量的28.5 %。

2、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快,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__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3:60.2:29.5;20__年我市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为39.3%,20__年上半年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仅为29.9%,相比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服务业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对称,所占国民经济比重低于扬州市平均水平,比周边高邮等县市低5个百分点以上。

3、资源和能源节约与利用率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仍有赖于必要的要素资源投入。我市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是典型的资源小县。土地供求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不足球1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70%左右。当前空间制约问题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另一方面,多年来,相当部分企业仍采用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从能源消费结构看,工业是我市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工业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对原材料的依存度高,有些产品的原材料成本甚至占到总成本的85%以上,原材料价格一旦变动,就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三、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外向化方向,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竟争力,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1、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推进产业高级化。创新发展可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并能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经验表明,区域之间工业经济发展的差异,除了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等方式,改进工业技术装备,加强引进技术项目的消化、吸收和转化,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突破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制约,推进产业高端化,增强发展后劲。

2、坚持走内涵提升之路,推进产业集约化。走内涵集约型发展道路,是适应科学发展 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在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我市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而在同样的条件下,一些长期以来坚持走内涵提升之路的企业,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加快了发展步伐。因此,要把工业经济发展转变到加快结构调整上来,通过管理提升、技术创新、集约经营等途径,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鼓励生产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大力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从设计、生产、消费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3、坚持走以特色取胜之路,推进产业特色化。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跨越发展路子,以特色取胜、错位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特色产业培育,重点打造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套件、机械电子三个千亿元产业群,初步发展形成了汽车及零件、机电冶金、船舶制造及配套件、石化医药四大支柱产业,这些特色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注重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项目,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通过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优产品,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4、坚持走外引内联之路,推进产业外向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外向拓展路子,可以引进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高级要素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验表明,外引内联是做大做强企业的一条捷径。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外引内联工作已进入一个紧要关头,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按照“抢得先机、赢得主动”的原则,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及措施

1、推进机制创新,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竟争力。进一步修编完善沿江开发规划、市域环路产业带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各区域开发重点和功能定位,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沿江开发与腹地开发良性互动的局面。重点围绕我市的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机械电子三大千亿产业群及龙头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三大千亿产业群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指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选择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向外合资合作壮大一批、向内扶优扶强发展一批、鼓励资本运作培育一批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做大做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指导和引领全市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全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修编完善旅游、物流、商贸流通等行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新型服务业,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港口、道口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升为现代制造业配套发展的能力。加快制造业内部剥离,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服务业,增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市财政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引导和扶持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中成长性、示范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

(3)利用“倒逼”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当前,要充分利用中央宏观调控和要素资源紧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加强要素保障,十分注重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节约型工业。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控制污染废弃物、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化工、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二是积极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大力建设生态型的产业空间平台。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考虑园区产业、资源、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和高度共享。三是积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培育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企业,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推进技术创新,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1)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用力度,用现代技术整合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积极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营销,推广电子商务。大力应用工业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升级。三是提高科学进步的服务水平。采用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为企业牵线搭桥,加强银企沟通和合作,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大技改贴息力度,重点扶持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强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在国内或省内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一批具有较强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品牌的企业。三是加快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整合现有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合力。

(3)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人才是经济高级化的内在因素,是企业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真正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大力引进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在人才引进上,树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观念。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做到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4)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提 升产品产业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是加快提升区域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大品牌创建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引导著名和知名商标拥有企业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领域配置,通过品牌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商标创牌效应,尽快形成和构建企业和品牌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提升商品、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知名度,提高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3、推进管理创新,着力构造企业高效运行和集约增长的微观基础。

(1)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引导企业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

(2)优化产权结构。当前不少企业产权关系单一,产权结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随着企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股权,已暴露出许多缺点。它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利于企业融资。引导企业打破“产权越纯越好,股份越多越好”的陈旧思想,建立起开放型的产权结构,广泛吸纳各种性质的资金入股。

(3)积极开展资本经营。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经济要素,资本经营能力是现代企业必备的素质。如果一个企业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很难实现快速增长。能否善于“用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事业”,是检验一个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准。积极引导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经营,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嫁接、上市等途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4、坚持内外并举,着力提升经济外向化水平。

(1)加快转变招商引资方式。面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紧张的状况,从集约型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发展角度出发,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实行招引项目、资本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不断强化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把有限的资源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倾斜,把项目质量放在第一位,优化外资结构。切实突破大项目、高科技项目招商,注重引进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对财源建设有一定影响的大项目,促进工业产业改造提升。主动适应招商引资由“规模用地”向“集约用地”转变,力争在“以企引外”、“以外引外”、“以贸引外”、“以民引外”上取得新突破。引导企业在不新占用地或少占用地的情况下,增资扩股,较好地实现“零地招商”。

篇3

一、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前三个月实现工业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规模工业完成 亿元,增长 %。总体上看,全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企业生产效益明显降低。从今年月度分析看,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始终稳定,月增速保持在 %左右,但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负增长,如: 。初步分析,主要是受市场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2.外向型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今年以来,全市外贸出口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1-3月份出口增速仅为 %,比去年同期回落 个百分点。出口额比重较大的 家骨干出口企业中,受经济危机影响较重的有 家,相当数量的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比如, 。

3.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尤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明显,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比去年同期下降 %,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元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受投资信心下降影响,市内大项目引进实施步伐明显放缓,部分现有项目陷入停顿,比如 项目因缺乏开发资金无法动工。 个在谈项目取消或推迟投资,涉及注册资金 元。

二、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源

1.思想观念迟滞,造成了工业经济科学发展氛围不浓。

目前社会对工业经济发展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已成为主流,但仍然存在一些疑虑和偏见,思想不够解放。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干部对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缺乏正确理解和认识;二是社会上一些人对中小企业经济地位作用认识不足;三是部分企业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些企业在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开拓进取意识不强,争先进位意识薄弱,没有想大事、干大事的勇气和魄力,怕“树大招风”引来更多的麻烦,致使在徘徊中丧失机会,在犹豫中坐失良机。

2.服务与政策不到位,挫伤了企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

工业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执行和措施落实的力度上。前几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配套措施和服务承诺,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部门服务不到位。一些部门没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固守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方式,出现“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没能很好地为企业投资发展做好服务,热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业经济的服务重视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扶持帮助少,具体措施少,落实不到位。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许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有的甚至束之高阁,使政策失效的现象。调查中,有的表示政策的执行力度亟待提升,有的认为优惠政策透明度不高,企业很难及时了解与掌握具体规定。一些企业家提出,优惠政策制定出来就一定要落实,不落实不如不制定,制定出来不落实反而影响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

3.融资、用地瓶颈,限制了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随着国家“银根”、“地根”的紧缩,工业经济在发展后劲和发展空间上受到很大局限。一是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服务大企业、大项目,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使很大一部分企业客观上游离于主流融资体系之外。加之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经营状况一般、风险不确定,造成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调查显示,需要融资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80%以上,其中急需融资又没有合适资金来源的占60%以上。二是企业征地困难,发展空间受限。国家新的土地政策,加强了对土地利用的统一规划、严格管理,且按新土地政策征收土地成本增高。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处在发展的初创阶段,需要征用土地。三是受城市功能区规划影响,在新一轮的规划调编中,土地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解决这类问题势在必行。

4.自身素质不高,制约了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市工业企业良莠不齐,绝大多数企业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形象欠佳。一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许多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二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部分企业主落后的用人观念,直接伤害和损失了大量的“千里马”。三是部分工业企业信誉度不高。一些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想方设法逃避缴纳“三险”,拖欠、克扣员工的工资时有发生。四是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严重。受短期利益驱动,中小企业上项目存在一拥而上的现象,导致有的企业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反而争相仿冒别人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相互压低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动荡,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在看到空前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重大机遇:

从宏观层面分析:一是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将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二是国家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我们带入了空前优越的政策环境“黄金期”,发展面临着新的难得机遇。三是从我们自身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规模企业支撑并未弱化,一些重点企业如 公司等并未受到大的影响。特别是经过多年积累,市位、交通、环境等综合优势十分明显,全市进入了加速开发开放的发展上升期,这为我们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具体层面上分析:一是有利于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将引发全球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带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先进设备的流动转移。这正是我们发挥自身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市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二是有利于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金融危机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逼迫企业只有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三是为扩大中低端产品出口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扩大市内相关产品出口。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必须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坚持在危机中抢抓先机、在困难中抢先发展,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当前锋

我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地理环境的封闭,不仅经济落后,观念和理念更落后,在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浪潮中,逐渐被抛到了后面。由于还没有完全改变原先的旧观念,一方面念念不忘过去的辉煌,另一方面对当前的状况又无所适从,尤其对未来信心不足。因此要围绕“科学发展、四求先行”这一主题,将突破观念作为首要任务,在思想观念上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中跳出来,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观念中完善发展的新思路,在超越自我中提升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1.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坚定发展信心。

随着高速路网的逐步形成,闽北与上海、温州、宁波、杭州等地区将形成3-4小时经济圈。时间的缩短实现空间的置换,__将不再是山区,而是沿海,不仅有资源优势,而且有地缘优势,将成为对接长三角的最前沿。建设中国笋竹城,打造__纵深推进的前锋平台,将成为谋划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大力营造好的法制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秩序,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打造__纵深推进的前锋平台的目的、意义,营造多领域、全方位开放氛围。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促进工业经济科学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要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重大战略措施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形成领导干部和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二是继续推行领导挂点企业制度。提倡领导与企业家交朋友,定期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听取企业家的呼声和建议,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动态管理,促其科学发展。三是将中小企业监测纳入全市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动态。

3.扩大开放,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实力与后劲。

坚持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来抓,以项目引进扩大增量、以平台建设聚势发展,着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全力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要按照“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申报一批”的要求,强化项目包装、信息搜集、组织实施机制落实等工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尤其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上扩大投资计划,抓紧策划一批大项目,搞好向上对接,以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二是抓好中国笋竹城建设这一载体。把笋竹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发挥前锋作用的基础,使水、电、路、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能够适应发展要求。__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为此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尤其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高速公路,搭建起跃升发展的通道,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水、电、能源建设。要采取自己筹、向上争、社会引的办法,运用市场化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二)坚持改革、营造环境、争当前锋

当前全省乃至全国都在谋发展,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就看谁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准,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勇当前锋,才能赢得先机。随着__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上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这对建瓯发展来说是最大的历史机遇。我们要转变突破小进则满的观念障碍,倡导拼闯精神,看到腹地优势、前锋作用和发展前景,把发展的压力转化为赶超的动力,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期。

1.立足优势,调整结构,扩大工业经济发展空间。

要紧紧抓住金融危机形势下优势生产要素低成本转移的有利时机,加速产业调整升级步伐,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一是按照建设__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定位要求,坚持开放引进与改造提高相结合,着力培育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核心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特别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建立企业技改贴息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平台,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二是以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优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培育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构筑特色群体。三是引导中小企业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转变。在重视创新和质量、重视服务和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下,使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力推名牌,力创精品。四是要因地制宜,倾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企业。重点扶持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有发展后劲的工业企业,通过政策上给优惠、资金上给扶持、服务上给保障,鼓励引导他们创名牌、抢市场,促其晋档升级,进而形成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2.改革创新,强化培训,提升工业企业整体素质。

大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级

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以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科技创新意识为主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全市企业的素质。二是引导企业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改变家族制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企业管理机制,以适应外向型、科技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三是帮助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员工素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实现“借梯上楼,借脑发展”。一方面加大对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技术引进,加强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产品的技术含量,走“科技兴企”之路。四是改革现有的人才管理模式。人才部门尽快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解决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尽快解决人才流动中的体制障碍,畅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到民营企业的就业渠道。降低人才中心和劳动部门的档案管理收费,改变个人档案与社会统筹不可分离的现状。五是完善企业合理的劳资关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净化就业环境,规范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要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设障,积极改进对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满腔热情地帮助企业过好市场经济关。一是打造公平的政策保障体系。放开市场准入,放宽经营资格限制,在投融资、贷款、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市场开发、税费管理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健全公平统一的政策体系。二是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参政议政,大力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做强做大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要落实现有政策。我市近年来出台不少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信誉是招商之本,承诺贵在落实。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建议对近几年来我市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作适度修改,做到能变则变,能宽则宽。同时,有关部门必须作好承诺,一经承诺,就要确保不折不扣兑现,还要保持承诺政策的连续性。真正营造建瓯市政策最优、成本最低、回报率较高的发展软环境。四是要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服务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人才引进、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通过社会中介组织,帮助企业投资者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会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三)明确目标、科学发展、当好前锋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企业发展的集约性、集聚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工业企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市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1.推进产业集聚, 打造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笋竹城,要以笋竹城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笋竹城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要进一步完善笋竹城基础设施。要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中国笋竹城发展前锋平台。

2.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一是引进企业要从单一产品向产业集聚转变。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我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狠下功夫,促使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要根据我市实际,选择好产业,主动采用产业集群招商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引进项目--产业组团--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目标。要从“引资”向“引产业”转变,根据中国笋竹城发展需要,不断集聚提升壮大主导产业,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大集聚、高效益”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良性发展的格局。

二是要从盲目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引进项目,从全局看属于重复建设,或在本地也属于重复建设;有些项目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淘汰落后的项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第一,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正确引导,要引进国家鼓励、扶持、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对于淘汰的、落后的产业,要抵住诱惑,坚决拒绝。第二,项目落户和布点,要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布局要求,促使工业项目布局与中国笋竹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区域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三,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严格审批和核准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建立招商引资的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反映信息,为外商提供咨询,减少项目的分散性和盲目性,引导布局和产业集聚。第四,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招商引资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等因素紧密衔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不能无节制、无选择地引进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要将招商引资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三是要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转变。目前,我市企业有相当部分还属于初级产品、资源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落地项目规模较小。从产业的发展规律看,在主要经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后,要把着力点转向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3.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组建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公共实验室,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技术服务中心、工

业咨询中心等科技中介组织,为我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创业指导、科技辅导、创新服务,为工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政府引导,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开展战略联盟,利用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聘请专家、教授对我市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辅导。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易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篇4

一、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假设

我国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较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因此,本文的研究和成果参考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类影响因素。主要从以下几点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分析:

(一)行业特点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企业的利益不能撇开社会利益而单独存在。目前,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相较于非重污染行业,重污染行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及环境责任,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也较为严格。基于此,重污染行业开始自主实行有关低碳减排的各项活动,并将各种低碳发展的理念、新产品所采用的低碳技术、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展情况和排放污染物的治理情况等碳会计信息内容进行披露,这些举动可以向社会各界以及利益相关者传达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此来面对各级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较非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要高。

(二)公司规模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会占用相对较多的资源,并且在企业的生产运行中也会产生较多的碳排放,相应地企业也要对社会和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对环境问题也日益关注,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关注点的聚集,这些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国家在出台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时,也会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监管,并且考核其对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由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公司规模的大小与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三)股权集中度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由于两权分离,较之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经营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企业的各类信息。如果企业的股权较为集中,企业就会出现大股东控制股权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大股东获取更多关于企业经营的信息,对公司管理的经营决策进行影响,并且根据自身利益需求,对管理层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干预,而这种信息披露是带有选择性的;如果企业的股权较为分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就不会受控股情况的影响,管理层也会尽可能地将企业的各类信息披露出去,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股权的集中与否同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

(四)发展能力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处在发展中的企业为获取社会各界提供的资金帮助,会尽可能地进行碳会计信息的披露,以此来增强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对企业的了解,最终做出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决策;除此之外,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供货渠道,会更加关注市场的未来变化及走向,也会以一个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不断地向社会传递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产品品质信息,以此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关注,这就需要企业披露更多的碳会计信息。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来看,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法律制度相对完善,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执行能力,信息的流畅度较高,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精神文明等各类意识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政府对企业的监管程度也会更为严格。面对社会舆论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管压力,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之相对应,经济落后的地区,管理也相对宽松,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不够重视。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假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六)企业盈利能力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依据信号传递理论,盈利较高的企业会更倾向于主动地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相关信息,为其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随着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也愈发关注,并且将其作为对企业价值进行全面评估的依据。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研发等方式和手段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并且承担更多环境责任。所以,盈利较高的企业更加倾向于主动对碳会计信息和社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披露,以此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传递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环保的理念。因此,本文提出第六个假设:企业盈利能力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为正相关。

(七)负债程度和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随着企业负债增加,股东希望能够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这与债权人希望保障自身财产安全产生冲突,依据委托理论,解决此类冲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外界更多地披露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和碳排放超标支出都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债权人处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行为,银行在核发贷款时也会考虑到环境问题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所以,企业负债程度的加大会导致上市公司在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时产生倾向性,更加倾向于不披露或者只对好的信息进行披露。因此,本文提出第七个假设:企业的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为负相关。

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根据前文的阐述和分析,本文对这项研究假设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其模型为:

CDL=b0+b1IT+b2SIZE+b3HERE+b4GROWTH+b5PLACE+b6ROE +b7LEV+C

其中,b0为常数项,b1―b5为解释变量系数。C为随机误差项。在这个模型中,其变量的含义如下:

关于被解释变量的阐述。CDL表示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因为目前没有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规定和标准制度,各个上市公司对碳会计信息的披露都较为零散,没有充分的规范化和条理性。由此,本文对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借鉴和采用。分别将企业的年度环境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各类报告信息分为两个大类,其中每个类别中包含14个项目,以此来对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量化分析,其量化如表1。

对被解释变量CDL来说,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计算公式设计如下:

CDLi=∑CDLi/∑MCDLi

其中,∑CDLi为上市公司i的碳会计信息披露项目条数之和,∑MCDLi为企业的最佳披露项目所得分数之和。

关于解释变量的阐述。本文设计了七个影响碳会计信息披露的自变量。按照上文提出假设的顺序,其分别为:行业特点、公司规模大小、企业股权的集中度、企业的发展能力、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负债程度。详细信息如表2所示。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2―2014年度深圳主板上市公司。为了保证样本公司具有稳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剔除了样本采用研究年度中最新上市的公司;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剔除了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停止上市的公司;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类企业;剔除了数据不够完善、有所缺失的公司。之后,共得到了378家符合条件的样本企业。本文对碳会计披露信息水平的研究是根据样本公司的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各类信息报告中整理搜集而来的。其中采用的各类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指标由瑞思、国泰安等数据库提供。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描述性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首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自变量之间以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避免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还要进行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最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三、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见表3)。相关性分析主要是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而确定所选择的变量是适当的。

一般地,如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超过 0.8,可能会引起多重共线性。通过表3数据显示,尽管一些变量之间在 0.01 上显著相关,但是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值仅为0.56,并没有达到0.8。所以,本文所选自变量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避免变量间相关程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下一步的分析,具体如表4所示。

容忍度与方差膨胀因子是检验相关性的重要指标,方差膨胀因子越大,出现共线性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当方差膨胀因子小于 10 时,不存在共线性问题。表4中显示方差膨胀因子大约为 1,所以,所选取的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 SPSS 19.0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R2 越大,所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度就越高。一般来说,拟合优度(R2)大于 0.1 是可以接受的。

由表6可知,公司的规模、公司股权集中的程度、盈利水平与碳会计的信息披露水平有着十分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公司的发展能力以及公司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负债程度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关系。

(三)关于提高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议。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责任的履行水平,由此加强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实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较少,并且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统一性,无法进行对比和有效的分析,这种情况会阻碍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次,要增强社会机构和企业自身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促使企业进行低碳环保的经营生产。最后,要提高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足够的认识,公众才会对低碳发展提出严格的要求,企业也会感受到相应的压力。这对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篇5

关键词:电子信息;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已经逐步成为电子信息社会,电子信息推进我国各行业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的对象准确的分析研究,充分认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优势,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改善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电子信息以技术的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其中包含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管线技术等多项具体内容。电子信息是以电子元器件为载体,通过计算机编程、微电子处理、数据通信等业务,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在基础性平台的支撑下,实现信息数据的存储、加工、传递、交换、更新等步骤。为了有效的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充分的发展科学技术实力水平,面向多元化、多平台标准,逐步提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行水平,结合我国社会综合技术发展趋势,确定符合社会的变化革新内容。电子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巨大的资源,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全球化的数据发展,是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化的、多元的发展模式。电子信息推进社会的变革,根据信息资源分析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逐步认识到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二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人才缺乏的问题

受现代社会竞争的刺激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需要培养高新科技人才,不断开发研究电子信息技术,让社会技术人员掌握更多更适合的精尖技术内容,不断完善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量巨大,符合性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这直接影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落后与西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

(2)电子信息发展环境不足

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市场管理混乱,存在较多的虚假信息产品,这严重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环境发展。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保护管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信息法律规定的漏洞,窃取电子信息技术,造成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受到影响。电子信息市场盗版猖獗,市场规范不合理,缺乏有效合理的公平竞争管理环节,这直接影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是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管理水平发展的。

(3)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管理不规范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管理模式不规范,一些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没有合理的基础管理模式。与国际上优秀的电子信息企业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过于落后,缺乏有效的产业结构合理分配,这直接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管理和发展,严重的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正规化发展。

三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对策方案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面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需要从实际出发,准确的分析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角度,明确我国经济大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确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空间,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需求,建立适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方案,提升电子信息技术的科技含量,提升电子信息的竞争实力,降低信息技术污染,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经济发展水平。国际上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对整体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经济财力资源的有效规范,我国需要向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管理的优秀案例学习,不断提升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电子信息管理市场。

(1)阶梯队伍完善全球化管理模式

电子信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需要逐步实现阶梯化的管理,实现全球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国际化发展特点,从电子信息入手,可以实现全球化的经济快速发展。从电子信息角度实现科技生活的集成,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发展和转移,更好的完善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电子信息的全球化发展,这是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

(2)规模化的个性发展管理趋势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应当符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合理的规划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有效的提升电子信息的规模化发展水平,实现电子信息的产业化生产发展。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的个性化发展,保证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产量和品质,加强技术升级,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效益快速发展。随着规模化个性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我国的社会市场发展需求,实现我国综合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3)网络国际化的发展

利用国际上的电子信息资源,通过数据信息的交流分析,不断完善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利用网络管理平台,向世界优秀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学习,不断完善我国全球化的信息发展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完善我国电子信息的搜集、开发、研究和利用,尽可能的完善人才核心管理价值标准。从创新开发的角度,提升科技企业的灵活发展水平,鼓励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政府扶持管理机制,提升我国知识产业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化知识的创新研究,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需要依照我国的实际发展需求,准确的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向国际上优秀的电子信息产业学习,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发展管理的电子信息发挥管理模式,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的发展技术水平,实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整体发展规划性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广东科技.2008(16)

篇6

【关键字】嵌入式软件;发展现状;前景

一、嵌入式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意义

嵌入式软件技术主要是和嵌入式系统共同发展,嵌入式硬件系统主要是指嵌入式微处理器、外设等,而嵌入式软件主要是依托嵌入式硬件设备,为嵌入式系统提供良好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先通过芯片开发,并加强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然后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电子设备工业生产中。嵌入式软件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一套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重点在于软件和硬件的协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指定计划。从嵌入式软件技术本身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灵活度高,软件系统小巧而成熟,可以直接嵌入在PC终端,使用便捷。鉴于嵌入式软件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智能家居、汽车智能化控制、智能手机等产品中都可以看到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应用,可以说人们的生活依然无法离开嵌入式软件技术。

二、嵌入式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智能化生活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促使我国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不仅仅在智能家居、智能化汽车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在通信、消费电子以及工业生产的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并且以智能手机为控制终端的智能家居的兴起,让嵌入式软件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除此之外,嵌入式软件技术还在工业智能化控制、金融交易、电子医疗、交通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如今,我国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发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技术下嵌入式软件自身的优势得以体现。其成本低、规模小、使用简单、人机交流方便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并在智能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便捷之处。但是就我国嵌入式软件技术发展程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结合其他方面共同创新,促进我国智能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发展前景

3.1嵌入式软件技术的无线网络发展

这目前来说,我国许多领域中都有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应用,而想要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需求,就应该不断的发展嵌入式软件技术。其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无线控制成为了许多行业对于控制系统的新要求。因此,将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发展无线操控系统,实现稳定可靠的远程操控系统是未来嵌入式软件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3.2嵌入式软件系统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人工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一定程度满足了人们对于某些领域智能化的需求。然而要想要提升人工智能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就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强化嵌入式软件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以及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发展相结合,促使嵌入式系统在更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使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应该逐渐扩展到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方。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软件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传统的生活、生产工作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将来嵌入式产业将会逐渐涉及到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嵌入式软件系统不仅仅在智能家居、自动化工业等方面得到大量应用,同时也会向着无线网络控制方向发展,成为我国智能化、自动化计算机软件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工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89-91.

[2]孙高峰.浅谈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动向[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74-76.

[3]高立军.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动向[J].信息系统工程,2016,01:126.

[4]熊光泽,罗蕾.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动向[J].计算机应用,2000,07:1-3.

篇7

关键词:山区;农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833131

1山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人手欠缺、效率低下

山区的经济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存在手工耕种的模式。在一些山区由于受地形方面的条件限制。

1.2二度加工困难

因为山区的经济落后使得收成好的粮食不能够进行再次加工,因为技术的落后人们不能有效的合理利用粮食作物。

1.3市场体制僵硬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山区的地理位置也成为阻碍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交通的不便利,使得山区粮食走不出去。

1.4科技体系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民对于现代化科技体系认识不到位,科技意识淡薄,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更新换代。这也是山区落后的主要原因。

2促进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山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建始县特有的科学发展观。给建始县的农产品提供有利的产品保证,山区的经济应以高效、增产、质高的发展水平促进山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先进的政策支持

作为山区的主管部门,政府应该加大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利用优质的条件进行经济的指引,并且应加大力度投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经济时借鉴优秀的技术,从中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山区经济的指导发展。

2.2突破束缚,改革创新

要想从根本上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陈旧的思维方式成为束缚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只有创新思维,改变种植管理模式,应做的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即把农业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变到依靠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上来,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资金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2.3完善科技体系的建设

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可以从外部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制度的完善。针对性的对山区进行战略方法实施。另外,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进行资金补助。大学生下乡指导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农业技术已经引进我国农业经济。在农业种植方面,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和专门研究机构的有效配合,培育优良的品种,进行山区种植。在收获时可以对外加工厂进行有效的配合。建立一条龙生产、加工、出售的服务体系。从而发展山区特色食品对外贸易。

2.4服务系统完善

修建道路,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公共服务,扩大信息来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以防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在农业管理体制上尝试一定的创新,市场调节优先化,灵活有序的市场调节可以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进行资产、组织和职能调整,创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也可以实现一定的创新,如可以通过加快粮食流通等重要农产品的流通来强化市场化进程,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解除地区间、行业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封锁,建立“绿色通道”通过加快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改进市场运行监测手段,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调控。

3结语

山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带动,实现山区特色农业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发展适合县经济建设的体制。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农产品加工。用现代科技和产业体系提升山区农业的发展水平,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化的理念引领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静,王金霞.浅谈如何发展山区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信息,2012.

篇8

关键词: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又称本体经济,是有形存在着同时又具有重要作用的机构或者组织,与虚拟经济相反,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创造的具体经济形态,是生产、销售精神产品与物质资料,并以此向社会提供服务与内容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建筑业以及商业等相关物质产业部门与文化、体育、艺术以及教育等相关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所以,实体经济和我国产业资本、商业资本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

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发展实体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与落实人民需求的需要

因为实体经济一般具有投入高、周期长、利润空间小的特点,所以,需要得到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与重视。只有对实体经济进行引导、扶持与壮大,将国民经济这一根基树立起来,才会为发展虚拟经济提供相应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避免出现泡沫经济,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奠定基础,只有这样,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以及物价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只有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使一个国家经济质量得以提升,才会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有所突破与进展,为“稳中求进”发展社会经济奠定基础,进而改善民生,若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处于停滞现象,人民就会失去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经济基础。

2.发展实体经济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只有将实体经济归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将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打牢,进一步营造出勤劳创业、脚踏实地以及实业致富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本抗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自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能够度过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一定实体经济基础,牢牢掌握工业化进程,金融危机中,我国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是制造业,但是制造业只是减少了部分订单,一些中小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停产,大多数企业都未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其实体经济并未出现空心化,对国际金融危机所赋予的压力进行了有效化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比较优势进行了充分发挥,通过对丰富与廉价劳动力进行有效利用,在短期内就处于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随着不断增强的环境与能源资源约束,要想保持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一定要将发展实体经济重视起来,全民增强实体经济意识,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内部优势资源,使之健康稳定成长。

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吸引更多经济社会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实现经济高效合理配置

要想使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就一定要将各市场要素尤其是人才与资金聚集到实体行业中。所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比如:制定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财政优扶政策、人才培养政策以及税率调整政策等,使实体企业负担得以减轻,拓宽投融资渠道,开放市场准入,确保发展实体经济所需环境得以改善,使实体经济吸引力得以增强,使经营管理者与投资者投资实业能有前景、有回报、有信心与兴趣。

2.以调整结构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得以推动

实体经济应该与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有效结合,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和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进行有效结合。爆发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受到巨大冲击,造成很多发达国家发生很大的观念变化,其消费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减少了国外进口,并出现了一些新消费热点,特别是对低污染与低能耗消费品需求有了很多新要求,此现象就需要我国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与国际市场形式变化相适应,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②与国内市场新变化相适应,调整国内市场结构。随着不断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市场需求,很多传统产业就不可避免产生萎缩现象。此外,随着不断提升的消费与生产力水平,使得很多新消费需求得以形成,这就需要我国市场要不断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3.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培育国内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我国实体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的关键。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由传统制造模式逐步向新型创新模式转变,建设实体经济创新机制,最终形成开放式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有效结合产学研用的新型社会化创新机制。

4.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所谓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并非不发展或者弱化虚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要对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对实体经济基础地位予以巩固,避免出现虚拟与实体相脱离而导致的过度膨胀。只是因为实体经济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处于实体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中,实体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而要想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同样少不了虚拟经济相扶持,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适应发展时,虚拟经济就为其创造宏观经营环境,同时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与相关筹资渠道,为创造与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必备条件,使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得以增强。所以,在快速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我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综合国力以及科技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正因如此,我国正面临着以往所没有遇到过的难题与挑战。难题一:要应对国外市场经济的竞争;难题二:要面对国内市场经济的提升与竞争。与过去相比,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仍旧较为落后。我国不仅在农业上发展较为缓慢,在经济水平上更是与其他国家(例如欧美国家)有着显著的差距。因此,经济问题成为了我国的民生难题与各行各业所关注的重点。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全面的推广,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农业机制的转型,由此可知,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面临着以下几个任务(1)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使用、推广。我国属于农业发展大国,部分居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都需要时间,接受需要时间、普及需要时间,因此,在发展进度上就比其他国家更为缓慢。所以,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全面、细致、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成果实施步骤,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率以及普及率,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迈向更高的阶梯。(2)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方面的重视。随着各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我国相关部门应提高自身的紧张感,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并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农村产业全面现代化,可为农村人民带来经济效益,解决在农作时出现的问题,加速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统一发展。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因素分析

(1)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客观、综合的看待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可知其仍旧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一般来说,农业科研成果常常诞生于各个大学的相关专业之中,而我国的农业类大学与专业又都较为分散,无法在农业科研成果遇到瓶颈和阻碍时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探讨,更无法深入到农村去进行相应的实践(由于时间、资金的限制,当代大学生无法深入到农村进行科研调查),最后则是因为我国的农业基础十分薄弱,无法给予当代学生相应的科研经验,种种原因,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发展。还有一些地方的村民,思想较为封建,并不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与使用新兴的科技成果。政府方面,则没有给予这类问题作出合理的管理与安排,从而导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无法达到进步,影响农村经济止步不前。(2)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相对较少: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大,然而,正真懂得农业科技知识的人少之又少,每年报考农业类大学的人数也远远低于其他院校,这使得我国培养一位具有科研能力的农业型人才十分困难。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农业知识,使普通民众对农业知识有较高的了解,进而增加报读农业专业的学生人数。(3)缺少专业的管理方法,使科研成果的产权得不到维护:若科研成果产权得不到相应的法律来维护,则会极大地降低科研人员的研究信心,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导师与相关部门要大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维权意识,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申请专利注册,从而保障农业科技的合法性。(4)政府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以及相关机制不完善:虽然农业对于我国的民生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来说,极为重要,但相关部门却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5)缺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县乡一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转化的主力军,但由于工作任务重,任务杂,工作环境差,缺乏推广经费、科研经费等,留不住人,人员变动大。

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思路

(1)树立新的科技管理理念:在原有的管理理念上进行完善,结合当下的社会现状、科研成果,进行管理条例的整改。在此过程中,还要取得农村居民的配合,以便快速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2)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科技的相关制度:当代农业专业的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全面投身与农业科技的研发当中。相关部门也要给予最全面、最有利的支持,是当代农业专业的学生能够到实地去进行考察、研究。(3)培养引进农业科技方面人才:在提高农业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交流会,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研人才聚集到一起,使其在交流过程中迸发新的创意与研究。(4)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完善各种科研、学习提升、职称评聘等优惠政策,建立稳定的专业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作者:潘绍佐 单位:九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任长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吉林农业,2015(10):42-42.

[2]叶小群.浅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32):64-64.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寿光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寿光市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步伐,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进入迅速成长阶段,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市中小微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寿光市市中小微企业6223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其中中小企业9000家。在2014年1至6月,全市中小微企业完成总产值503.6亿元,实现利润24.8亿,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寿光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寿光模式。寿光被授予“中国海洋化工(寿光)产业基地”、“中国石油装备(寿光)产业基地”、“中国建筑防水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最具创新力城市”等称号。

(一)坚持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寿光市中小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到51家,建设了6家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力推动了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已基本完成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将主要精力用于积极开发新产品和做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份额。寿光市被科技部纳入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范围,为下一步承担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奠定了基础;引导、扶持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骨干企业发展强劲

寿光市市中小企业经过最近几年的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品升级改造,初步形成了海洋化工、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汽车及配套产业、造纸包装、新能源、船舶制造及临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产业基地扎起高端产业集聚框架,涌现出了墨龙集团、鲁丽集团、华源凯马集团、富康制药、康跃增压器、鲁清化工等一批中型骨干企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寿光市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品牌塑造成果丰硕

寿光市狠抓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由“寿光制造”向“寿光创造”、“寿光发明”的跨越,全市企业建设潍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其中省级9家;培育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企业先后实施国家“十二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特别重大项目、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50多项,开发奥美拉唑、盐酸二甲双胍等130多种高端产品,多种产品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目前1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7.7%,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同时,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名牌产品。目前,寿光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农产品达到2个,国家免检产品达到2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达到4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46件,山东省名牌农产品达到5个以上。名牌产品的带动,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

二、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型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的研发,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联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能力开始增强,有些中型企业进入大型企业行列;而众多小型和微型企业普遍重经营、轻开发,科技投入少,与科研机构联合不够紧密,缺乏开展技术创新力量的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尚未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中小企业在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还存在不足,单纯的采盐、制溴在盐及盐化工企业中仍占相当大比重;中小企业新上项目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领域,高科技产品少。大多数小型和微型企业都是粗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加工工业和餐饮服务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的水平,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三)企业所需技术创新人才不足

创新人才缺乏。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寿光市最近几年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了“1121工程”、“321”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双百工程”以及“333”专家振兴计划等“招才引智工程”,寿光市人才总量达到55620人,万人拥有人才量545人,但是主要聚集在行政机关以及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业技术创新高新人才严重不足。

三、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是中小企业法律相应较少。我国应加大立法力度,给中小企业有力的法律保障。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创新者的利益并把允许知识、技术、管理入股的形式确立下来写入法律。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空间。。

(二)扩大企业孵化器规模,加大企业孵化力度

孵化器作为培育自主创新主体的重要载体,着眼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创业经济,增强经济体系活力以及培养创业企业家,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风险投资”的抚育模式,正日益兴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等园区建设应该加快步伐,坚持政府扶持的基本方针,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资金、信息、管理等公共服务的平台,帮助企业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生产力,进入市场,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三)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在寿光试点,已经取得成功。鼓励银行制定灵活、可行的方案,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业务,同时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让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