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差异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与认同礼貌方式不一致,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礼貌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阐述了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加强对文化认同的认识,跨越文化交际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对比;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36-02
一 、中西方礼貌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不同。
(一)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中国特定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但对来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的人来说,难免会引起误会。比如:在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时,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 做得还很不够”, 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主张内敛、谦和。而西方人重个性发展, 强调个人奋斗, 乐于接受恭维与赞扬, 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同时他们会对中国人的反应感到不解,甚至认为中国人不诚实。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上的映射。
(二)中西方持有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持有独立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他们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面子。认为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反之则是不礼貌。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
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的一些自然情况,这在我们看来是拉近彼此距离,是一种亲切和热情的表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群体取向,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更是一种礼貌行为。然而西方人则崇尚个人价值,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讲究隐私权。比如,一般初次给留学生辅导汉语课程在彼此做情况介绍时,有些留学生会表现出一种隐私受到侵犯一样的状态。这正是因为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发展,对汉语文化的集体意识不解,在交际中往往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为礼貌,而中国人重视个体与团体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面子为礼貌。
(三)不同文化有不同礼貌原则,每一种礼貌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特征,礼貌原则规范着人们言行举止,融洽彼此间关系。交往行为的共性使得各民族言语交际规律中存在许多共有原则,但由于交往行为只是与交际文化密切相关,所以各民族非语言行为规律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在见面握手礼节中,中西方之间就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人握手时往往以身体微微前倾为礼,西方人很少有这一动作,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西方握手礼节形式的差异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
因此礼貌体现文化特征。汉文化现代礼貌被认为源于古代汉语中的“礼”,礼的观念在当时对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起到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孔子思想核心,成为中华民族潜意识。现代礼貌虽不是维护社会等级行为法则,但作为不分差别供人们效仿行为规范,它与古代‘礼’有着密切联系。“礼貌”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礼’的一种衍生与扩展。而西方人重视用语言来体现个体、用语言来体现上帝所赋予他这个个体的存在。
二、中西方礼貌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只有寻求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利用礼貌原则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服务。中西方礼貌差异在于双方植根文化沃土不同,汉文化提倡谦虚受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所影响。中国人把礼貌一贯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培养道德人格,强调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认为善于自我修养才能礼貌待人。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态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概念和语言间接程度上有一定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通常会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往往使用间接隐含语言来沟通,对此西方人迷惑不解。这些不同背景下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二)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努力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同时还认识其相对性,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礼貌判断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正是这些因素,使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对礼貌原则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三)跨文化交际中有许多潜在障碍。从语用学角度看,遵循礼貌原则是有效推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然而礼貌原则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如何有效运用礼貌原则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和沟通,取决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进而剔除本民族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的精华,促进文化重组。
(四)依据礼貌具有的文化特性,进行文化对比,这样有助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正确了解与和平友好交往,排除民族优越感、模式化,排除文化偏见干扰。实事求是地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文化误解的那些因素,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得文化认同,使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减少摩擦,以求得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创造进行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以达到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对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差异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礼貌文化特性差异与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问题。为推进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努力达成不同文化的认同,以便跨越文化交流的障碍,增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汉语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语境理论 高语境 低语境 文化差异
1 引言
语境作为语言科学的一个概念,最先由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985年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语言学界多大反响,在之后的30年中,语境理论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直到1923年马林诺夫斯基重新讨论语境这个问题,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并把它应用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之中,并于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概念,语境研究才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语境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中有种种不同的语境,而不同地区因为所处的语境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如果从语境理论角度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也就变得很容易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分析,人们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 语境理论
霍尔(Hall)在1976年出版的Beyond Culture书中提出并区分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
根据霍尔的表述,我们可以作以下的界定:在一种文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意义的创造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对所使用的言语的依赖程度比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就是高语境文化;相反,如果意义的产生对所使用的言语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而对语境的依赖相对较低,那么这种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
文化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霍尔进一步提出高语境交际和低语境交际,“refers to 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communicate, they take for granted how much the listen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In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knows very little and must be told practically everything. In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 listener is already "contexted"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given muc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差异较大:高语境交际中,符号所引发的意义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共有的文化知识;依赖于人们思想预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程序来传达信息。高语境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较少,对言语的依赖程度较低,更多地借助于非语言语境;低语境交际则相反。
通过对比,霍尔得出结论: “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即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Samovar, 2000:98)
3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下的中美文化差异
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语境理论来分析,可以看出的中美文化差异有很多:
(1)直接与间接交际方式的差异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决定了直接与间接的不同和交流方式。美国人愿意坦率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则喜欢以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更多考虑的是对方的感觉和面子问题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隐蔽起来婉转地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双方尴尬, 我们常试图利用表情, 身势来暗示对方, 其真正意图有时很难从字面上判断。美国人则截然相反,他们不愿意受别人施加的影响,所以在表达时多是坦率直言。事实上,西方人有时不了解中国人的习惯,不善于察言观色,往往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2)成功交际责任所属的差异
在低语境中,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所以美国认为对交际成功负责的是说话者或作者,他们应该通过言语将意思表述清楚。如果言语没有完整清晰地表述意思,听者和读者可以要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说话者将这理解成积极的行为,因为它表明了听话者理解了并希望更全面的理解。而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所以中国人认为说话者不必在言语中完整精确地表达意思,听话者有责任通过注意言语表达的语境来阐释言语的意思,他们期望听话者在阐释信息意思中负更多的责任,发挥语用推理能力,进而推导出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也习惯于并善于从身体语言、沉默等话外之音中去寻找意义。
(3)用语方面的差异
相比中国人,美国人不注意非言语传达的信息。当他们做出回应时,他们是回应人们所说的而不是回应人们是怎样表现的,而对情景,参与者的角色等语境因素不予注意。通常中国人在理解这些语境信息的意思是没有困难的,当中国人看见美国人不能或没有对语境信息做出回应时,他们会认为美国人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美国人确实也使用一些表达问候、谢意的礼节用语,但是这些固定短语和惯用语在低语境中的作用比在高语境中的小得多。由于作为低语境的交际者的美国人希望其他人说的话信息量大,所以他们常常误解礼貌用语的意思。低语境的交际者常常不满高语境的交际者在言谈中使用套话,他们希望所有的言词都有意义。
4 结语
由于语境不同,属于高语境文化的中国文化与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已经、正在而且还会给中美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从语境理论出发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研究高低语境文化及由其决定的高低语境交际,对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实践必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 Poter, R.E&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Guo-Ming Chen, William J.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篇3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其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比较英语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母语良好地掌握,是很难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母语学习,要增强一种比较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目前,中国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着对学生的要求是仅仅会读、会写、会简单的造句即可的倾向,认为语言文化知识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多大作用,纯粹是应试教育。在教育中忽略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但由于对语言文化的差异缺乏认识,把“力大如牛”误译成“as strong as a cow .(正确as strong as a horse)”;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误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正确Every dog has its day.)”;把“挥金如土”误译成“to spend mony like earth (正确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把“ 红茶”误译成“red tea( 正确black tea)”;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误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正确Every dog has its day.)”等等,也是经常发生的。这不仅影响学生对字义的不正确理解,也影响学生对英语的系统掌握。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文化差异,适当讲解其区别和不同用法,对学好英语无疑是有帮助的,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1 汉语言文化和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1.1 在说话的语序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差异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差异。例如:
简单句中英汉语序的对比。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我每天在操场上愉快地打篮球。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I play basketball happily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
1.2 在逢人打招呼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差异
例如:中国人碰面很自然的会互问“你去哪啊?”,而这在西方,被看做不礼貌,认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说“Where are you going?”,取而代之,我们可以说诸如“How are you?”之类的。
1.3 在称呼方面,中西方存在差异
中国把姓放前称呼放后,而西方恰相反。如:中国的张老师,英语则称为“Miss/Mr Zhang”,叶医生为“Doctor Ye”,王叔叔为“Uncle Wang”。
1.4 在道别方面,中西方存在差异
在中国,我们道别时往往会说“走好”、“小心慢走”等。但在西方国家,我们不能直接翻译“Go carefully”或“Go slowly”。他们听不懂。而应说“See you”或者“Byebye”就行。
1.5 单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大多数英语单词既具有字面意义,即其基本的、明显的意义;也具有引申意义,那就是词的隐含的或不明显的意义。对于讲汉语的中国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狗急跳墙:despair givescourage to a coward,狗拿耗子: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狗屁不通:a person who offer bad advice。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你是一个幸运儿:You are a lucky dog,凡人皆有得意日:Every dog has his day,老人学不了新东西;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2 在英语教学中体会中西文化差异的方法
强调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讲授英语单词是应指出其含义用法的不同,讲解语法、时态时应和中文进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在讲解课文时应对其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梳理,并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同时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可适当地播放一些相关的歌曲、录像资料,介绍一些和文化背景相关的网络资源上学生课余访问,以便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
第二,将一些中西方文化习惯的不同的典型材料的句子、范文作为补充材料印发给学生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其使用异同,体会英语单词的含义和时态在具体语境的不同,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英语语言的灵活性,对重点的习惯用法的不同进行记忆并在实际阅读和作文中灵活运用。
第三,除了课堂上进行比较教学外,笔者还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设英语讲座,给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内容的补充。介绍一些有关文化差异产生的小故事和笑话。通过对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比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语言兴趣。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用英语交流并通过交流和相互指错来巩固文化差异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祁素娟.中英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2]王睿.浅析中英文化差异比较[J].宁夏教育,2011,(3)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 解决对策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地区,有着不同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这就影响着翻译效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者需注意中文化差异,并把握其主要表现,从而减少翻译错误。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商务英语翻译者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差异。如英国是岛国,在其经济生活中,渔业与航海业有着重要地位,因而出现了不少与捕鱼、航海有关的英语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处于陌生环境中不自在);而汉民族是陆地国家,农业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产生与之相关的习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同时,面对同一含义,因地理环境差异,其翻译不同。如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则是“挥金如土”。
第二,风俗习惯差异。文化具有独特性,这就产生了不同风俗习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如美国,认为蓝色象征忧郁,于是有“blue Monday”(忧郁的星期一)。此外,一些比利时与埃及人认为蓝色是倒霉之色。然而在翻译著名汽车商标“Blue Bird”—— “蓝鸟”,则不可理解成“伤心的鸟”。因为在西方文化中,blue bird有“幸福”之意。而乘坐这一品牌汽车的中国人,考虑的则是身份象征,并不会联想到“幸福”“倒霉”或“忧郁”。
第三,对事物认知差异。地域、国家不同,人们在事物认知上有所差别。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意一些敏感词汇。如中国生产的“白象”电池,其英语翻译成 “lion”,则深受外国人认可。而若直接翻译成“White Elephant”,那么,西方消费者则认为其是普遍事物,则缺少品牌含义。此外,还有心理特点、习语谚语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商务翻译者需要注意的,要把握谚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把握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理特征,切忌以汉语模式对英语谚语进行生搬硬套,否则会出现翻译偏差。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解决对策
由上述可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不但需要关注语言字面意义,还需注意其深层含义,以避免出现理解偏差。这就需要商务英语翻译者具有一定文化常识与翻译技巧,以有效解决中文化差异问题,实现高效高质的翻译。
第一,积累丰富的目标语与本土语言文化常识。语言是文化载体,每种语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既展现了个体特性,也体现了个人的社会属性。因此,由文化视角看,翻译者不可根据文本直接翻译,尤其是商务英语翻译,还需要根据一定的文化常识加以思考与翻译。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若想避免文化冲突,减少语用失误,翻译者则需不断积累本土语言与目标语的文化常识,如文化知识以及文化习惯等,以减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错误。
第二,把握文化背景差异。因为民族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因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翻译者,则需花费一定精力与时间,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语言含义,从而找出目标语与本土文化差异的翻译结合点,减低翻译错误。如词汇含义:“龙马精神”中的龙,英语词汇是“dragon”。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中,龙属于凶恶怪物,象征凶残。因此对一些汉语中的龙,在英语中并未被直接翻译成“dragon”。譬如“亚洲四小龙”,英语翻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如隐私意识:西方注重个体主义,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对于婚姻状况、年龄、财产状况、等话题,在交际场合是需回避的。而中国崇尚集体主义,因而乐于谈及自己及其家庭情况,为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关系,也往往问及上述问题,有时对西方人也是如此,但这易于激起西方人的反感。又如礼节方面,中国人较为委婉。如在中国,若有客人来访,主人会热情张罗,会对客人说道:“招呼不周,未准备什么饭菜。”若客人是外国人,他们则难以理解,桌上明明有许多好菜,为何却说没有准备什么饭菜。若遇到这一情况,商务英语翻译者则需适时调整翻译原则而灵活翻译。如“Hope you like it. Please help yourselves”。
第三,掌握翻译的技巧。在信息传播中,翻译也是一种有效形式,并表现了翻译者、被传播者与传播渠道的互动关系。相较于普通传播相比,翻译者在传播信息中会中需要文化转化码,从而保证不同语言在表达含义上的一致性,这就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如面对特有词汇,翻译者可适当地展开释义性翻译。譬如机构、职务名称,可适当说明其业务范围或职务等,以帮助信息接收者更好地理解陌生词汇。其次,在商务英语中,其句子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文体十分正式,而句式也十分规范,特别是合同、招标文件、报刊文章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保证用词的规范性与正式性。另外,在保证译文与原文语义对等,符合表达习惯与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翻译者可适当地增添或者增减词量,以使译文更流畅。
总之,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若想提高翻译质量,做到“信、达、雅”,翻译者则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而后在此基础上,既要把握翻译理论知识,也需不断积累中西方语言文化常识,并强化翻译实践,探索出翻译技巧,从而准确而地道地进行英语翻译,减少翻译失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广告语 翻译
广告不论作为一种营销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或者一种大众传播活动,与文化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学者王佐良说过:“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一则成功翻译的广告能顺利地被受众接受和认可,必须首先能够穿越文化的障碍,从而实现广告的“AIDMA”法则(由美国广告学家E.Sl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引起注意(A)、引起兴趣(I)、唤起欲望(D)、留下记忆(M)、购买行动(A)这五个阶段),最终达到商家的营销目的,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要求翻译者能准确把握不同文话的异同,使译文符合接受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充分照应译文受众的文化心理。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区域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从而探索广告翻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互动的技巧。
一、广告语的概念
广告语是指广告中的语言,它包括各种广告中所有的语言文字信息,即广告中的语音、词语、句子、文字、标点符号和文字图形。广义的广告语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与方法,既包括声音语言、音乐语言、平面设计语言、色彩语言,也包括文字语言等。狭隘的广告语言是专指广告作品中的文字语言、即指广告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具体包括商标、广告标题、广告标语、广告警示语、广告正文和广告附文等。
二、广告语映射出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内省”“克己”充分彰显了人的价值。中国人内倾性格的形成源自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而西方人的外倾性格,更注重广告的外在形式,讲究感观效果。物各有所属,因此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
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文化现象背后的、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固因素。而中西广告创意对此则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广告重直觉思维,个人可以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心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等;而西方文化则重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的反应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作为对认识着地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心理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具体表现在从众心理: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小农意识,平均主义:即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等。而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松散复杂,“人本”、“认知”、“行为”为基本内容,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三、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最重要的作用是传递商品信息,让消费者对广告信息有充分正确的理解。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对同一商品的信息应有完全相同的了解,这就需要译者通过产品的表象抓其本质,确保产品信息与形象准确传递。若译者传递的信息不能让消费者明白,那么这就影响了商品广告信息的传递,有碍于信息的获得。
文化差异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推理方式不尽一致,若忽视这一文化差异,交际双方就会有信息交流障碍的现象发生。广告翻译必须揣摩不同文化背景下购买者的心理因素,把握好词的习惯联想意义,才能维护商品的良好的形象。
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翻译需要有一个共有的语言前提,由于操不同语种的人在民族心理、思维和推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持相异文化的人在使用对方语言交际时,文化差异因素必然会制约语言的使用。在广告翻译方面则表现为获得不确切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广告信息。广告翻译不是表象文字上的吻合,而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紧密切合。只有当广告原文语言在读者心中引起反映与译文语言在译文读者心中产生的反映在效果上相似时,翻译才算达到高效。
四、浅析文化差异的广告翻译策略
鉴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重要影响,下文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及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作出简单的探析。
价值观念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价值观念的差异。东方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表现在广告语言的创造中,国内广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力求身心与整个环境相适应”。而西方撰稿人常以“独立”、“个性”作为主题,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广告语中“meet your special needs”的字句随处可见。在广告翻译中,有许多译者忽视了东西方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广告中也极力推崇“男女老少皆宜”等。因为没有突出产品的“独特”,只能给西方消费者带来怀疑和观望,而非立即购买。
文化心理差异。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而这些又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因此,要想让广告译文在社会流传,首先就要使广告译文符合受众的文化心理。
通过以上几个文化层面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广告文本种类繁多,译者应根据各类广告文本的侧重点,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适时调整自己的文化视角,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广告语达到最佳的功效。极富挑战性的语言翻译,需要我们既要注意语言各自的规律,又要注意其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静艳,浅析文化差异对广告语翻译的影响[J].华章,2010(20).
[2]李理,广告用语的翻译[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3]石乐定,彭春萍.商务跨文化交际[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213-01
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日趋成熟,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成为了研究热点。各国学者对文化、跨文化的人力资源冲突和协调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也建立了初步的体系框架和运行模式。然而,由于文化、跨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加之各个国家条件的差异,尤其是我们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实践差距还很大,所以加大此领域的研究力度,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少走弯路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在社会人类学领域“文化”这一术语开始提及。在学术界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文化”这一术语下不同的定义或做过这样或那样的解释。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土人情、价值观以及人体内因素的和后天获取的所有能力的总和。李宗桂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是这样给文化下定义: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跨文化Onter-Cuhural)又叫交叉文化(cross-Culture),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当一种文化跨越了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与之不同的另一种文化时,我们就称之为跨文化。通常,跨文化企业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跨文化差异的员工所组成的,并往往跨越了地域、民族、政体、国体的跨文化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而“跨文化”的人力资源协调就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加入对应的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极大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协作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谈及“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像价值观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差异;的差异;种族优越感;语言和沟通障碍。跨文化差异可划分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跨文化企业所在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这是跨文化差异的宏观层面。其次是跨文化企业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差异,这是跨文化差异的中观层次。最后是跨文化企业内部的个体文化差异,它是跨文化差异的微观层次。
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分维模型。霍夫斯泰德是著名的荷兰跨文化研究专家,他是基于工作目的上存在的价值观和信念差异来建立其模型的。他主要通过美国IBM公司的综合性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中差别最大的五个维度:首先是权力距离,是指社会对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美国、澳大利亚是低权力距离的国家,而中国文化具有高权力距离的特征,表现为等级严格。第二是不确定性避免(强/弱),不确定性避免是指一个民族对所生存的社会感到无把握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情景威胁时,试图以技术的、法律的、宗教的方式来避免不确定局面的发生。每个民族对不确定性的避免程度,都有显著的强弱差异。美国、加拿大等是不确定性回避低的国家,表现为敢冒风险,鼓励创新;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则是不确定性回避高的国家。第三是个人导向性(个人/集体),这个文化维度是指人们对待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重视集体还是个人。与欧美文化的个人主义特征相对应的是,欧美企业不大赞成在工作单位结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中国文化强调群体至上,重视“人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力避免冲突。第四是“阳刚性”(刚/柔),“阳刚性”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在自信、工作、绩效、成就、竞争、金钱、物质等方面占优势的价值观。阴柔性则是指在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服务和团结等方面占优势的价值观。最后是利益导向性(长期/短期),这个维度表明一个国家/民族持有的对待长期利益或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国家或民族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事物,注重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都留有余地;而短期导向的国家,民族着重眼前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从企业内部看,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往往为了实现其本土化的目标而招聘了来自东道国的人员进入企业,特别是一些全球性扩张的跨国企业,其内部成员往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人员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必然在企业内部造成了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包括了企业成员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来自企业成员的文化与企业原先文化之间的冲突。冲突可能来自于价值取向不同、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语意翻译及表达上的误解等;从企业外部看,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进入东道国后,会受到来自东道国外在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文化环境会在某些方面与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产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则是企业受到多重打击而遭受失败。
解决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一般有以下模式可供选择:
首先是凌越模式。“凌越”模式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其他文化则被压制。该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等同于母国的组织文化,但其缺点是压抑其他文化而加剧冲突。 其次是折衷模式。折衷模式是指在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适用条件是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不大时。
第三是融合模式。融合模式是指在不同文化问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将各方自身先进、优秀的文化融入吸收进来,从而形成一种彼我合一的、全新的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存能力。
最后是移植模式。移植模式是指简单的文化平移,土地不同了,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仍然沿用原来的管理方法,这种移植很容易产生“水土不服”和文化的排斥。
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进一步跨国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首要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导至的冲突对企业的经营有时是致命的。在解决跨文化人力资源冲突与协调的过程当中,首先应确定有没有文化差异、差异有多大、属于什么层面;预计有可能产生的冲突和后果;提出解决冲突进行人力资源协调的可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企业经营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眷花,刘晓英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J]中外管理,2002(5)
2 潘爱玲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和模式选择[J],国际商务,2004(6)
3 何超华,跨国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模式:理论与应用[J]商业研究,2005(1)
4 施振荣再造宏基[M]中信出版社,2005
5 赵曙明,张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町,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
篇8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沟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在跨文化条件下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有效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机制
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根据对对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过于简化或不准确;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这三种情况下,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沟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别表现为文化迁移、文化定势和逆文化迁移。
1.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跨文化沟通中,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发生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迁移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文化迁移也可能是有意识的,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中心主义。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取向的差异是消除文化迁移的必要前提。
2.文化定势
定势也称作定型,指的是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文化定势可能是由于过度泛化而导致,即断言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具有整个群体的文化特征。也可能是由于忽视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变迁性而引起。由于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建立某种文化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势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3.逆文化迁移
文化差异从沟通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对符号编码或解码规则的不一致。静态地来看,在一次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对对方的文化都一无所知,显然会出现以己度人的情况,“误把他乡做故乡”,发生文化迁移,但是如果双方都对对方的文化很了解,并在假定对方编码或解码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去适应对方,编码和解码规则不一致问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这与文化迁移很相似,但是却以反向的形式出现,因此称之为逆文化迁移。
在实际的管理沟通中,上面几种问题常常会同时出现。比如,在具体实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员通常会接受相应的异文化培训。经过这种文化培训,他们对异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在培训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所认为的该文化,即期待文化。由于这种了解通常是比较简括的,因而在沟通中就可能出现文化定势;同样这种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异意识的空白处,管理人员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迁移;随着管理人员与员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于真诚沟通的愿望,他们很可能会互相体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参与结构达成一致,那么就可能出现逆文化迁移的状况。
二、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
1.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就必须端正态度,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积极心态在于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但又不侵犯对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内部上下级的沟通与协作,减少由于文化冲突而带来的组织关系的失谐。发生跨文化误解时,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想想自己和对方的文化差别,这样,才能防止错误或急躁的举动;同时还能因此抛却自身的无力感,重新树立成功的信心。
2.进行跨文化培训
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总是在水里生活,但是常常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文化是隐含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们的。因此,企业跨国经营,要减少跨文化带来的矛盾和冲突,除了采用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外,还要尽量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培训,在这些方面对管理层和内部员工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文化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处理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地区环境模拟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3.完善组织架构的设计
为有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可以在企业组织机构里专门增设跨文化管理中心,设置专人专门负责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消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观念、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偏见;加强文化的整合管理工作,促进员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4.解决多元化团队本国化问题
有些企业认为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学习。其实不然,多项研究表明,跨文化团队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队员会更趋于本国化,如中国队员会变成更加中国人,美国人更加美国人,管理不好,团队的绩效会变得一塌糊涂。建立高效跨国团队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跨文化团队建设的经验,一些具体的作法可以参考:在任务前,让跨文化团队一起来做准备工作;设立共同的目标和远景;每个队员对任务都应有参与感并对结果有共同责任;对任务的组织结构和每人的角色都要很清晰和清楚。
应该注意的是,单独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并不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帮助。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问题意识,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不断地化解差异,才会不断推动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 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 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 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 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 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 and Mattock (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 and 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 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 与 Distefano (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 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 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 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 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 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篇10
一、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冲突的形成过程
对于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冲突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运用美国着名管理学者斯蒂芬·罗宾斯提出的冲突形成的五阶段模型来进行分析如下:
1.冲突产生的第一阶段是存在可能产生文化冲突的条件,即文化差异的来源:国家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地区文化、个人价值观、企业经营和管理行为等。
2.冲突产生的第二阶段是阶段一中造成文化冲突的各种潜在因素被双方认识到,并对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发生影响。此时,双方都有了情感上的投入,都体验到焦虑、紧张、挫折或敌对,这时才意味着双方真正产生了冲突。
3.在冲突产生的第三阶段,冲突被双方认知后,人们就会产生对付文化冲突的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并不等于行为)。根据两个维度,即合作程度(一方愿意满足对方愿望的程度)和肯定程度(一方愿意满足自己愿望的程度),有五种处理冲突的行为意向,即竞争、协作、回避、迁就和折衷。
4.在阶段四,双方对于文化冲突会表现出某些行为。如轻度的意见分歧或误解,公开的质问或怀疑,武断的言语攻击、威胁和最后通牒,挑衅性的身体攻击,摧毁对方的公开努力等等。
5.在阶段五,显示的是冲突双方行为导致的最后结果。这些结果可能是功能正常的,即冲突提高了群体的工作绩效;也可能是功能失调的,即降低了群体的工作绩效。
罗宾斯的冲突五阶段模型告诉我们,文化冲突的产生首先源于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差异,当客观存在企业文化差异时,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就成为可能;而且企业文化差异越大,产生企业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现实中,企业文化差异是否产生企业文化冲突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企业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及其情绪情感反应。只有当人们认知到企业文化差异的存在,且感觉到的这种差异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模式,导致认知失衡并伴随着一定强度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反应时,企业文化差异才会真正导致企业文化冲突。
二、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必然存在企业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企业文化差异一旦被人们认知,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产生认知失衡感和伴随不良的情绪情感反应,这种认知失衡和不良情绪就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进行释放,这必然会导致企业文化冲突。因此,文化差异并不是引起文化冲突的唯一驱动力,组织成员的感情活动和情感反应也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
三、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过程
合理有效的管理过程不仅可以识别节点企业的文化差异,还可以把文化冲突限制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控制策略的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建立信任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时间和耐心。信任的建立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信任模型的建立。
1.建立防范型信任。一方面要明确双方合作的价值及利益分配,增强合作双方的信心和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完善的契约和运作机制来确保以后信任关系的发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和控制。建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评估合作关系的价值;(2)确定相关企业的运营角色和决策权力;(3)签署有效的合同;(4)设计解决冲突的有效机制。
2.建立学习型信任。面临供应链外界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防范型信任显然不能维持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长久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学习型信任。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共享信息、知识等形成的,并且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雷·斯泰特,1989)。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建立学习型信任:(1)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2)建立公平机制,包括: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等;(3)应用团队管理理论,加强供应链中持续的团队学习。
3.建立特征型信任。特征型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主要来源于共同的战略和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战略匹配和文化融合来建立这种信任:(1)战略匹配。要想在供应链企业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必须实现供应链战略和竞争战略相匹配。战略匹配是指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拥有共同的目标。Chopra&Meindl(2003)认为,获取战略匹配的三个基本环节:理解客户、理解供应链、获取战略匹配。(2)文化融合。实际上就是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之间、管理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创造出各种文化相容度很高的合作。成功的文化融合有两种模式,供应链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一种是A+B=A模式——文化同化;第二种是A+B=C模式——文化创新。
(二)识别企业文化差异
识别供应链伙伴企业文化差异可以根据企业文化差异的分析框架进行,即从国家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地域文化的差异、企业个性(价值观和经营管理模式)差异、所有制性质差异、企业家个性差异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的差异,对供应链伙伴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比较。
(三)控制企业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