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

篇1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 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及教育策略分析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述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实践中探究人文与情怀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方向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与职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技术探析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6-07-20]. http:///article/jxgz/200909/20090900038657.shtml.

[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6-07-20]. http:///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2016-07-20]. http:///gao_zhi_791/20060323/t20060323_110175.shtml.

[5]孙祥军.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2.

[6]陈永国.文学教育:人何以为人?[J].外国文学研究,2015(6): 27.

[7]赵沛霖.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14(5):61.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XU Tai-mei,TANG Tai-xiang

篇2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的现代影响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在人身上由内在接受认同到外在自觉践行的转化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选择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地方优 秀传统文化作为该地区人们耳熟能详的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成果,其影响无处不在,同时,给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上了深刻的地方烙印,塑造了人们的经验和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认可、接受,特别是在精神认同上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扎根于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仅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还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丰富有效的教育内容以及互动性强的教育载体。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渗透。因此,地方传统文化也应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或群体意识与精神的塑造,将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道德规范统一到主流思想意识上来,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3]。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是其根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区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是其地区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来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容易形成共识,使得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奋斗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滨州特色传统文化概述

滨州地处山东北部,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地方傳统文化。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世尊为武圣,滨州惠民县据考证为孙武故里。武圣文化,起源于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即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看待战争发展和敌我力量。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青少年时期曾在今滨州邹平生活过。忧乐文化,源于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先有国家和百姓的幸福安康,才有自己的乐可言,体现了爱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董永,汉朝千乘人(今山东博兴)。孝悌文化,源自汉朝《二十四孝》记载的董永孝行,即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友善邻里,知感恩、懂回报。

杜受田,清朝滨县人(现滨州滨城),道光进士,咸丰帝师。勤廉文化,是以杜受田为代表的杜氏家族文化,即做人要正直谦逊、做官要勤政清廉、做事要公正求实。

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滨州传统文化,不仅在滨州当地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容,具有统一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宗同源,如孝悌文化与和谐、友善、诚信不谋而合,勤廉文化教育我们要敬业,忧乐文化更是深深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二者从根源上看,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过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力量源泉。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以致于在当前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缺乏系统化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共同追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但是,据笔者调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专门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少,接受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

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转变思想认识,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有效的助推器,对个人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十以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像滨州特色传统文化这样的地方文化,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滨州市已将武圣文化、孝悌文化、忧乐文化和勤廉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应当将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当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进一步强化地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夯实文化育人的社会思想基础。

加大高校的重视,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有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层次。高校应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师素养上主动开展工作。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在师资配备、教材水平上参差不齐,而且并未有列為必修课。因此,要开设系统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增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同时,要鼓励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讲座,让大学生多渠道、系统化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对理想境界和自身修养的追求,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自身文化素养。引导高校教师转变思想认识,积极挖掘所授课程的优秀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与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入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水平,这样在开展授课、德育工作时,能够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生动性,避免大而空的泛泛之谈,切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建设高雅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身边的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人文素养有熏陶作用。因此,高校要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周教育活动;邀请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学者,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游览,并鼓励学生撰写有关论文;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篇3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性,可以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一条不可分裂的潜在纽带,传统是现代的生长点和稳固基石,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以儒、道、释三家结合并逐步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把重视个体的情感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诚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特殊性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她应有的现代价值。国人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内圣外王、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弘扬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人生观,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深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方面: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重视纲常伦理的道德教化;重视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重视的坚韧顽强文化性格。”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大加赞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形成的世界精神,能够成为世界统一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在国家兴盛的时期,还是在国家衰落的时期,中国人都能一如既往的弘扬这种精神。所以,他预言,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的大力合作,可能将在未来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线性的、机械的复古和盲目地照搬,必须根据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实际状况不断创新、改造。文化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这个源源不竭的动力,张岱年先生曾指出,“我们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新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中西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勉强拼凑起来:综合的过程也即是批判、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创建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 树立创新、和谐的科学文化发展观。

(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国民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贤人、圣人的人格追求,主张“反身而诚”、“尽心知性知天”、“天人合一”, 主张从小事做起,多做善事,不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和集体的事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要接受自由、公正等人类近代基本理念,然后重新阐释自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观念。季羡林指出:“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对待义利关系上,“以义节利”或以义节欲,孔子曾经指出,“君子唯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二阶段是宋明儒家,把重义轻利推向极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引领潮向,尽展风流。指出,“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洎乎唐代,百济、新罗、日本、交趾,争谴子弟来学于太学。中华经籍,都为异国之典谟。纸贵鸡林,以觇诗人之声价。猗欤盛哉!大国之风也”。我们要提升国民素养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空谈心性,追求出世的思想,但从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寅恪曾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利害只得失,观察过明,尔乏精深远大之思。

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生化,应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提供信息服务等。政府文化部门要从这种转变中提高效率,文化企业要从这转变中获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靠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分割文化市场的蛋糕,而只有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获取文化市场的大块蛋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旬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997年版,第63页

[4]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光明日报 [N].2004 年 12 月 23 日

[5]著;耿云志,宋广波编.学问与人生(新编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

[6]转引侯才、张瑞芳.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J].2007 年第2 期

[7].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篇4

关键词:民间文化;校园文化;文化整合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1]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情怀、养成民族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材料来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保障。[2]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少中小学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以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打造相得益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常见的失误就是建成“他人的校园文化,他人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缺位。须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享受者也是师生,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的校园文化就仅仅是被悬置的符号,不是有意义的文化存在。而且如果缺失了师生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承与意义生成也会失去了“人”这一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如果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必须让其实现从客观到主观转化。为此,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四点:第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格化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因此,让校园文化在展示其承载的社会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要彰显独特性质的办学理念,而这个理念应该是集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气质修养的精神文化底蕴。我们说,物化的形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但是思想才是一个人、一种文化能看多广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第二、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校学生的文化性格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综合涵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再现的体现。因此,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培养起自身的民族情感,陶冶出自己的民族性格。第三、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中的“人”天然包括学校中的教师,教师除了担负着教学工作,在校园文化中他们还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要求,还对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挑战,让教师参与传统文化建设也是让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文化育人的过程。当今的学校都是多元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共存的地方,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者和传承者心灵与精神的修养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督促着教育者用毅力、用梦想、用灵魂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同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小学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反过来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塑造也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尊严与信仰。

2意义生成:扎根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文化是人们为了优化和服务自己的生存而创造的,所以从产生之初就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但是文化一旦被浓缩和符号化之后往往容易给人一种远离生活世界的感觉。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合传统文化,肯定不能把文化只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为了影响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前提下更容易习得知识。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文本内容层面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意义。所以,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意义生成,需要注意两个个问题。第一、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一些学校机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的文本或者符号,虽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但是却完全是学生生活世界。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视角,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理解、接受并分享的。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参与。如果学校认为学生只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建设中来,就忽视或者杜绝学生的参与,那就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关联不大。相反,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的时候专门留有学生专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影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文化。我们认为,学校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时空延展和意义再生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延续文化基因,记录民族智慧,发扬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让文化进入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3]而一旦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有可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现实和未来。

3横向关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我们谈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理解为是国家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包括不同层面,从被分享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在国家层面被分享的国家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4]前者是指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内的各民族各阶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规范、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后者是指是被某一民族或者在某一地域内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或者地域特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和学生所生活的区域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而且因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往往与国家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将,地方文化也是理解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与历史深度的纵向联系,还应该注重与地方文化的横向关联。学校始终只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并输送到社会,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这是一段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必然过程。社会变迁使得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注重普遍性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社会之间的地域差异性和文化特殊性,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割裂了与地方资源的联系。社会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地方文化是属于民族社会的文化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文化,它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平等、和谐地促进学校师生接受现代教育,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地方文化融合,也能够让民族学生、家长逐渐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民族资源的参与还能够为学校提供新鲜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校园文化将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建设视野,可以极大提升民族师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去,对整个文化教育环境改善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要积极努力地改变部分家长传统而保守的淡漠教育的观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唤醒、激励家长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关心,从根本上实现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稳步整合。要知道,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文化单向地、简单地接受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荣共生。

4潜移默化:重视学生思想陶冶

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但是文化的核心还是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四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统筹共建,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让传统文化铸魂育人,[5]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让学生认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相互联结。要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不能生硬灌输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习得知识而很难改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统文化生长于过去,当下的学生已经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文化解读才更有利学生明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厚重与实用的同事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文化的价值。第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自觉在改善学习生活习惯,确定人生理想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第三、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学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让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塑造、陶冶等功能,通过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基础开始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正力量。第四、让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兼容并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25-29+48.

[2]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42.

[3]卢德生.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123-128.

[4]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3.

篇5

关键词:;当代中国;中国文化;实践;社会

一、与中国

从文化角度上看,思想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具有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但思想关注于人类世界的命运和价值。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求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尺度,即关注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及具体实践,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具有整体性的属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等本质属性。表现为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辩证法与唯物思想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它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的现实问题,具有大众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情怀,并不是远离人民大众的纯粹的思想理论,因此,是与时俱进的学说。

二、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重要的文化根基,因此,中国化不应抛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只限于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因此,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怎样结合是关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明构成了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的革命性与批判性的特征要求中国化的要学会在批判的继承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批判地发展、

创新。中国化要求我们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着眼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呼声去弘扬继承和批判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实践为之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可以说承担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超越、重建的历史重任。

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它特有的包容性,即、兼收并蓄,使得中国化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由此,我们进一步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运用的立场、方法正确客观地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之深入地挖掘弘扬、批判发展、创新重构一种真正意义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在当代激烈的文化激荡中能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因此,从人的解放和发展来解读与社会观、国家观的关系,便可深入地理解以人为本构建社会的理念。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点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当代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遗留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自发性的弊端以及改革开放向西方敞开大门随之不良文化的侵蚀,使当代文化发展虽色彩斑斓、异彩纷呈,又呈现出一些不令人满意的文化现象,这是文化建设进程中文化发展的博弈。而一直坚持的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平等地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解决公民权利被侵害和践踏的问题,这其实正是当下解决社会矛盾重大现实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公民在变化,公民社会也在不断地成长,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它们的成长和成熟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把它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公民素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长期过程来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实践创造,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化概念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如信仰、理念等,和非意识形态部分,包括科学、技术等,并且不断处于发展的模式当中。这种发展模式由多种要素构成,有它自身的发展模式,也包括当时经济、政治、人等等的发展模式。很显然,文化离不开它周围和自身的发展环境,同样,这些要素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指引,因此,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引。

经济无疑是中国发展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今天,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更加密切,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决定着文化的功能,文化给经济社会重大的影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发展中国的经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同样,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也越来越强。正如恩格斯所说“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越来越错综复杂。”因此,谈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好,冲突矛盾也好,应该学会跳出文化自身的维度,应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抓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或许能获得更加精准的理解和认知,这正是的哲学思维。

“犹如高飞的风筝,线永远攥在人的手中一样,人类文明的一切样式包括艺术、哲学、宗教等作为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它们虽然都是‘自由的精神生产’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有着时代根源,它们虽然看似超越了时空,却无不扎根于生活和时代的深处。”因此,文化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着它独有的运行轨迹,但它始终受制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这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6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断层

中国分类号:G455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总书记在十中再次确立的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课题,实现文化自觉与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期的前沿文化理论研究与发展主流。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代优秀文化的集结着、实践者和创新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但是,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知之甚少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出现传承断层。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和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同时,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为人之道,强调“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恩、孝道,强调“德以孝为本”的孝悌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为贵,和而不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极致,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熠熠生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出发点,又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培养文化自觉必须以文化反思为前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广度、宽度的认识与熟知的基础之上。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是实现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大学生人群中的断层问题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代,人与人的交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碰撞逐步增强、增多。然而,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处于改革开放思潮中社会新技术、新思潮的前沿群体――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却是不了解、不反思及至不自信。

新世纪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天人合一、宽和仁义、民族大义、忧国忧民等传统优秀思想的了解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试想,对于一个对本民族的文化都不了解的群体,将何以去热爱自己的民族?

对文化内涵的模糊化、对文化思想体系的无序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树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然让我们将来的社会精英逐渐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迷失在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追逐中,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衍生的却是对外来文化不分良莠地盲目崇拜与对自身文化的片面否定,是拜金主义、信仰危机及道德问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与核心价值观的错位。

三、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只有充分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对自己的文化坚守坚信,在多元文化下,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明。基于此,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将传统文化入体制、进校园、进课堂,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立足现实教育条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领域大力推进的一种培养大学生人格信仰的项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更有利于以尚德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人为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转变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进校园,从实践角度创建大学生文化知识思想结构,树立全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过程。从目前高校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基本都是从专业培养角度进行定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少有体现。即使有所反映,通常也会被归结为是对政治、思想层面的要求,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这一培养目标通常由政治思想课程的设置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所体现的正是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忽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文精神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存在了。因此,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革新观念,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入校园、入课堂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断层,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功利性的教育模式下导致的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自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认知,就不可能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对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当在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研发并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倡、鼓励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旨的校园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供学生学习、讨论或开展师生对话,充分发挥校园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邀请国学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使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全面提升。

(三)追寻历史脉络,培养故土情怀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印记会勾起人类对往事的追忆,历史的存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决定着人类如何以自律的精神驾驭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历史的脉搏告诉我们,要站在故土的情怀之上以民族文化大同的心态在反思中树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为路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轨迹。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广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浩瀚泉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应当通过历史的路径,追溯并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实现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与最终认同。据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蓝本的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传统文化思想的辩论赛、放映历史文化纪录片、游览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历史文化疏导,开启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入体制、入校园、入课堂。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

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各个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高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方面,不断地探索创新,将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市场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使得大学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2]温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篇8

[关键词]真写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语言构建;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6-01

目前,在高考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倡导高考作文应该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其结果是学生不再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去追求所谓的“艺术真实”,到最后却连“艺术真实”也失去了,因为“艺术真实”也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于是高考作文出现了大批语言空洞、没有灵魂的作文。这样的写作与当今提倡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背离的。

为此,我们提倡学生作文的“真写作”, 这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真写作”就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发出自己真实的感情体验,以情动人,以格感人,以理服人。自我写作动机、真情实感、鲜明个性、创意表达是“真写作”的主要特征。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笔者比较认同以下说法,它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真写作”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一、“真写作”带领学生感悟真实情感,这是学生审美鉴赏的开始

审美是伴随情感发生的,“真写作”涵养学生的真实情感,这样审美鉴赏才有了开始的可能。学生的真情实感从哪里获得呢?

1.学生不是完全没有生活,而是没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所以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寻找内心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感情才是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有新意的。比如爬山这件小事,有的学生写起来如流水账,从山脚到山顶,一一道来,读之索然无味;有的学生会把爬山过程的曲折与情感起伏结合起来表达,抓住个性内容,借爬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而不是就事写事,虽是叙事却理趣盎然。

2.阅读优秀作品,也是获得感悟的另一种方式。毕淑敏说,“很多伟大人物在现实中已经睡去,但在书中他们却微笑着醒来。”学生在别人的作品中获得共Q,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就被进一步强化了;或者先从书本上体会了这种情感,当自己有了类似的真实体验,那么对这种体验也就不会“视而不见了”。读书体验和生活体验相互补充,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会使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和立体。

二、“真写作”对学生语言构建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真写作”要求学生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其表达方式与特色不一样。快乐的情感,语言如跳动的山泉,和煦的春风,清丽流畅;悲伤的情感,语言多低缓曲折,如泣如诉;激昂的情感多用短句、排比,短促有力,气势磅礴……这其中包括词语、句式的选用,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只有多读多练,持之以恒,才能逐渐提升,并非一日之功。

2.“真写作”要求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得有个性、有创新。首先读书成诵可以积累优秀的词句,理解谋篇布局的妙处,也可以滋养精神,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领悟力、创造力等。语文学科中创造性思维与思想创生的培养,离不开读的浇灌。其次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带领学生不仅理解情感、碰撞思想,更要学习表达,锻炼表达。再次鼓励学生创新作文,突破旧有文体束缚,不拘一格,个性表达情感;鼓励学生写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等,由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真写作”要求文章要有 “格”与“品”,这体现着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9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传统戏曲文化育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3.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化传承品牌和大众普及方式。

篇10

[关键词]先进文化 反腐倡廉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切实发挥先进文化在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武钢三次创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对于科学构建惩防体系,全面提升武钢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武钢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

1.导航功能。先进文化包含先进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正气、促进廉政、遏制腐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为反腐倡廉活动有效开展营造良好文化舆论氛围。

2.辐射功能。先进文化一旦形成固定模式,不仅对企业职工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辐射功能十分强大。先进文化以科学理论为先导,引领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企业形成敬廉崇洁浓厚氛围,使职工提起腐败就深恶痛绝。

3.聚合功能。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职工认同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企业的成员凝聚和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先进文化能够凝聚职工形成反腐倡廉合力,为构建风清气正和谐企业奋斗。而腐败作为一种落后的腐朽文化现象,它损害的是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不为人齿。

4.约束功能。先进文化对企业职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从道德上约束职工行为,规范职工做“规定动作”。先进文化不仅能从思想政治上引领职工的行为,还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层面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5.激励功能。先进文化激励职工奋发向上。通过先进文化的塑造,使职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以廉为贵、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价值取向,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廉洁从业行为。

二、 先进文化与廉洁文化的关系

1.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其标准看它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是否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廉洁文化是在反腐斗争中形成的,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一五”期间,武钢的企业文化含有科技、质量、品牌、制度、执行、思想道德、节约、安全环保、廉洁等9个子文化,引领和助推了武钢的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先进文化包含有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当代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十一五”时期,武钢重点抓了“廉洁武钢”文化作品展、“廉洁从业颂”文艺汇演、“廉洁勤政”读物、“武钢廉政相关制度知多少”知识竞赛等廉洁文化创建活动,通过歌颂先进典型,抨击弄虚作假、、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不道德、不廉洁行为,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推动武钢廉洁从业、依法经营、遵章守纪风气的形成。武钢廉洁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和要求,通过箴言警句、故事新编表现出来,显现在文学作品、影视媒体等文化领域。由此证明,廉洁文化是企业长期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凝结,是先进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廉洁文化作为当今一种先进文化现象,既客观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企业现象,又反映出企业对建设好清正廉洁的经营行为的迫切期望。

3.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发展。廉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在新时期的创造性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先进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先进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廉洁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先进文化。我们党建党以来,历代领导集体更是廉洁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将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追求。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洁文化崭新的内涵。可以说,廉洁文化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经验的新总结和新概括,更是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实践的新探索。

三、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经之路

廉洁文化是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必须由廉洁文化作支撑。

1.突出廉洁文化建设内容。把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思想道德观念教育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党风、党纪和示范、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廉洁从业。把廉洁文化素养教育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比对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素质,自觉做到遵纪守法。

2.拓展廉洁文化宣传平台。一是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用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占领社会“市场”,形成宣传廉洁文化的“强势”,将廉洁理念渗透到职工群众精神生活中去,使之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精神财富。二是注重企业优势,积极推动廉洁文化“进厂矿、进车间、进科室、进班组、进岗位”,通过短信、贺卡、春联、台历、寄语箴言、电脑屏保、颂“廉”演讲,拓宽廉洁文化受教育群体,使其更具群众性和影响力。三是发挥报刊、电视阵地优势,制作廉洁文化专栏、展播廉政公益广告,开展廉政访谈、专家论坛,作品展播,使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四是用廉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做好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动廉洁文化更快、更广传播。

3.雕琢廉洁文化艺术精品。一是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作品,表现武钢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组织创作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具有鲜明武钢特色的优秀作品,让职工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二是把握武钢企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弘扬廉政建设主旋律的同时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重格调品位,重寓教于乐。三是发挥党校管院人才、阵地两个优势和培训、研究、智囊三个作用,精雕出武钢企业特色廉洁文化品牌。

4.加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一是不断深化廉洁文化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高廉洁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武钢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握武钢廉洁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廉洁文化的认识。三是组织理论研讨、职工论坛、论文征集等活动,调动职工群众普遍参与廉洁文化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武钢廉洁文化建设交流,共享武钢廉洁文化成果。

5.创新廉洁文化建设机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创新廉洁文化建设的舆论导向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廉洁文化分工合作、齐抓共建的责任机制、文化作品的创新机制、群众参与的组织机制、项目运作的市场机制、推进工作的动力机制,力推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四、 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思考一: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关系。文化反腐与制度反腐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文化反腐是基础,制度反腐是保证。推进文化反腐,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度的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风气的转变;而风气的转变又要靠制度的刚性约束。多年来,武钢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利用各种媒体整合优势,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广大员工对核心理念认知的影响力。重视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塑造人,不让“腐败文化”有市场。

思考二: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与创新的共同发展必将促进文化的跳跃性发展,能为促进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蕴含着大量优秀的廉洁文化遗产。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传统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包容心态,努力建设有武钢企业特色、武钢企业风格、武钢企业气势的廉洁文化。近年来,武钢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尚元素,制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逐步形成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了武钢企业核心竞争力。武钢的廉洁文化随同企业文化一并创建,在武钢反腐倡廉建设中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思考三: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廉洁文化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必须面向企业和职工。武钢的企业文化体现了武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领导文化与群体文化的结合。多年来,武钢一方面夯实共性教育,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突出个性教育。对领导干部,重在世界观、权力观和人生观教育;对一般党员,重在遵章守纪、廉洁从业教育;对干部家属和子女,重在助廉教育;对普通家庭,重在美德教育;对普通群众,重在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他们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