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性

篇1

縱观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较典型的包括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杜能的“同心圆”理论[2],以城市为中心将周边土地划分为农业空间、林业空间、畜牧业空间等;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土地利用变化量化研究[3],则主要是GIS空间分析法[4],如通过遥感影像的像素变化进行检测,生成土地变化检测图[5-6],以及Probit回归模型[7]、CA模型[8]等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绩效、土地开发利用基础理论、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分区、空间管制及综合评价等方面。但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基础工作,如以生态为指导的基础评价、数据基础的协调统一等相关研究仍待深入。本文以河北省易县作为研究区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将生态空间保护作为首要出发点,提出了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易县古称易州,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太行山北段东麓,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该县旅游资源丰富,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云蒙山、千佛山、洪崖山等红色、人文、自然景观应有尽有,集“山水古迹”于一身,是河北省旅游资源大县、全省19个特色休闲县市之一。易县矿产资源丰富,盛产花岗石、石灰石、建筑砂等,被称为“中国石材之乡”;全县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林木覆盖率达48.3%,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易州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还享有“万两黄金县”、“全国磨盘柿之乡”等称号。

1.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8—2016年《保定经济统计年鉴》[9-17]。

关于国土利用规模及空间利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定性分析为主,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更全面剖析研究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情况。

2 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2.1 国土利用规模现状

根据2017年易县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對易县土地利用现状整理如表1所示。

2.2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

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分类及相关标准规范[18],将易县各类型的土地进行整理归并,形成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具体对应关系为:生产空间包括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生活空间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空间包括林地、水域、自然保留地[19]。经汇总,易县生产空间60 610.33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3.91%;生活空间13 386.69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28%;生态空间179 497.27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0.81%。

2.3 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2.3.1 国土开发强度    国土开发强度是指某时期建设用地总规模与行政区域总面积的比值[20],2017年,易县国土开发强度为7.60%,低于同期保定市及河北省国土开发强度(其中保定市国土开发强度为14.34%,河北省国土开发强度为11.89%)。从各乡镇看,国土开发强度区域间差异较大。位于西北部山区乡镇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国土开发强度较低,以蔡家峪乡最低,为1.21%;位于东南部平原地区乡镇交通便利,国土开发强度相对较高,以中心城区所在地易州镇最高,为36.44%。

2.3.2 节约集约用地    2009年,全县建设用地地均GDP 27.70万元·hm-2,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21.36万元·hm-2。2017年,全县建设用地地均GDP 70.88万元·hm-2,较2009年增长155.88%;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74.51万元·hm-2,较2009年增长248.83%。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远大于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国土开发利用综合效益大幅提高。

2009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69 m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52 m2。2017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28 m2,较2009年下降41 m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65 m2,较2009年增长13 m2。随着易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及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有所下降,城镇工矿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同时大量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甚至荒废,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不降反升,粗放利用趋势未得到有效缓解。

3 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分析

3.1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

3.1.1 区域间土地类型差异明显    易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平原、盆地、丘陵、山地、水域等均有分布,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用地类型区,为国土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全县27个乡镇自然形成3个区域:东部平原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耕地连片集中、土层深厚,是全县种植业集中区,有利于农、牧、副业综合发展;中部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具有果林农综合利用特点,其中园地面积较大,形成以柿、杏、李子、核桃等干鲜果品用地区;西部深山区,以林地为主,人均耕地少,形成林业生态用地区。

3.1.2 生态资源基础雄厚    易县生态资源以自然山体为核心,以河流、山脊为廊道,以自然保护区、湖泊水体、自然林地为生态源和生态核,构建全域生态保育体系,为易县、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提供了天然生态屏障。以自然资源为组团,全县总体上形成了“一带、三区、三心、五廊,多核”的生态空间结构。其中“一带”即太行山生态带;“三区”是根据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将全县分为东部平原农业生态区、中部丘陵水土保持生态区、西部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区;“三心”即云蒙山景观生态核心区、狼牙山景观生态核心区和易水湖景观生态核心区;“五廊”即县域内五条主要河流廊道,是贯穿整个县域,联系山区生物多样性区域与平原生态农业区的生物走廊;“多核”即分布在区域内的各类生态核。

3.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 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空间保护矛盾突出    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易县生产、生活用地多集中在东南部平原地区,而西北部山区生产、生活用地多沿沟谷呈带状分布,且多分散不成规模。通过将全县各乡镇建设用地与耕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建设用地与耕地分布区域高度重合,如易州镇、塘湖镇、高村镇高陌乡等东南部平原乡(镇)既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区,又是优质耕地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对农业生产空间带来巨大压力[21]。随着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易县经济社会将迎来跨越发展期,农业生产空间尤其是耕地资源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合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2017年,易县国土开发强度为7.60%,低于同期保定市及河北省平均水平;且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不充分,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65 m2,远高于国家人均150 m2用地标准。经统计分析,全县近年来建设用地平均增长速度0.24%,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0.16%,建设用地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国土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未达到有效增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4 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措施

4.1 增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力度

现阶段,增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根本,针对县域内国土资源不同的利用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领域综合整治。农业生产空间综合整治,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综合采取生物、技术、工程等多种措施[22],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为重点,全面拓宽农业生产空间。城乡空间综合整治,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为抓手,加大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存量用地空间,真正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生态空间综合整治,以重要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展保护、修复与维护生态效用等工作,建设美丽生态国土。

4.2 开展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因地制宜构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評价指标体系[23],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开展专业性评价,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为主要因素,进行生态价值重要性及保护程度评价;以集中连片度、耕地质量、土壤养分含量等为主要因素,进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及效益评估;以区位、人口、交通、产业等为主要因素,进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全县国土空间进行初步划分,按照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原则,优先保障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用地,形成农业、城镇、生态三类空间,以此科学合理确定各区域主导功能[24]。

篇2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7)01003904

长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像一条巨龙,贯穿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干线航道2 838公里,规划的干支流高等级航道1.2万公里,占全国的63%。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完整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成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市,地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5.84亿人,占全国的429%;地区生产总值28.47万亿元,占全国的416%。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以21%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人口与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2014年,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新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2016年,在重庆召开会议,他在讲话中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而要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对尖锐的矛盾,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全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即在全国范围内,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建设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2010年,我国编制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省也编制了省域范围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县为单元确定了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地区。主体功能区成为我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适合开发的地区应加快发展,承载更多的产业和人口,而不适合开发的地区应加强保护,减少人类活动,限制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但适合开发的面积仅有180万平方公里。同样,在长江流域也有大面积的不适合开发的地区,但在这些地区还居住着大量的人口。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种类型的8个陆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涉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8省(市)共146个县级行政区;陆域面积59.8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和面积的33.5%、15.5%;占长江经济带陆域总面积的29.2%。据国家林业局2012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长江流域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95.6万公顷,占全国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8.0%。其中,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达302.4万公顷,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84万公顷,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也较为严重。因人地矛盾突出而加剧的毁林开垦、过度樵采、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不合理活动,导致石漠化成为西南广大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中下游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江湖关系紧张,洞庭湖、鄱阳湖枯水期延长。如果不加区别地搞大开发,“全面开花,齐头并进”,“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将会带来新的生态灾难。

为此,必须划定生态红线,根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性等要求划定红线,实行严格管理,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应当应依托自然本底、发展基础,按照沿江集聚发展、流域互动协作的思路,明确空间开发重点,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促进沿海沿江沿边内陆联动、人口产业城镇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形成“一轴两翼、三群多点”(长江发展轴、沪蓉北翼、沪昆南翼,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

生态功能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这一区域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据统计,2014年底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占8.9%,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仅占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4%;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1 271元,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为6 056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正面临着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石漠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面积萎缩、地质灾害增加、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各类气象灾害增多等问题。减少生态功能区居住人口是保护生态、扶贫脱贫的根本途径。现在地方政府采取“异地搬迁”,涉及人数多,工程量大,需要巨额资金,既不可能搬得太多,也不可能搬得太远,更不可能实现根本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城镇化,让他们用两条腿,走出深山,走入城市,进入城市群,进入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本改变自己及全家的命运,有效保护生态。根据我们的研究,长江经济带内共有125个地级以上城市,长江经济带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还有很大的人口吸纳能力。在三大城市群外有56个地级城市,担负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任。通过完善功能,集聚产业,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生态脆弱区的劳动者就能在城市找到工作,把全家带进城,各地政府应为他们举家进城创造条件。

三、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

构建自上而下,相互协调,彼此支撑的空间规划系统,区域规划应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和引领,省市县空间规划应以区域规划为基础和依据。市县空间规划应实现“多规合一”,就是将国土管理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建设部门编制的城乡体系规划、环保部门编制的环保规划、交通部门编制的交通体系规划合并为一个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空间、农业发展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的边界,确定生态保护红线。

确定城镇建设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和城镇人口均会不同程度增加,但应遵循集约用地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客观趋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和城镇规模。城市或城镇规模不能由所在市县自行确定,而应由上一级规划来确定。如由本级政府确定城市规模,有的县规划的县城人口规模让全县的人都住进去也住不满。如规定人均(包括农村人口)建设面积150平方米,据此可确定县城的面积、城镇的面积、农村的面积。据此,可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

确定农业生产空间。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除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规划调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对于一般农业生产区,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且必须经相应法律程序研究论证。对于农村生活空间,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合理利用农村宅基地。针对农村地区空心化严重、农村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的实际,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适度压缩农村建设面积。农村居民点内适度增加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压缩居住空间。对弃而不用的宅基地可采取自愿原则恢复为耕地,可在地票市场上拍卖。

确定生态保护空间。主要指主要承担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包括水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化和自然遗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地质灾害防治区、特殊地貌区及其他规划划定的区域。生态保护区分为禁止建设区和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空间的管控要求是:严格控制一切与保护要求无关的建设活动,逐步清除禁建区范围内影响生态保护的建(构)筑物。其中有生产活动的生态经济区,严格控制产业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当发展林下经济、旅游、休闲养老等生态经济产业。

四、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长江经济带产业规模较大、集聚度较高,沿江聚集了全国40%的造纸、43%的合成氨、81%的磷铵、72%的印染布、40%的烧碱产能,但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较突出,水环境安全隐患较多,少数地区重金属污染较重。中上游地区尚处于以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主的阶段,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应按照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向园区、向城镇集中,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应加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省市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重点保障园区的用地需求;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优先支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提高园区对产业的吸引力。

长江中上游地区应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支持下游地区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中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切实防止出现污染转移和环境风险聚集。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防止发展重点雷同、产业结构趋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注重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中小城市的园区建设,要依托现有城市基础,适当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功能共享。

五、促进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共治,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加强保护对全流域都有好处,但自身不会获得与保护成本同等收益甚至没有任何收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更是如此,上游加强环保,下游获得收益。污染物排放监督困难,污水排放很快就无影无踪,大气更是如此。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虽然可以做到精确监测,但要做到监测到户不容易,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是将保护地区与发展地区联系起来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共担成本的制度设计。生态保护补偿包括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纵向补偿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保护生态的转移支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地区的补偿,对发展权受损的补偿和对生态保护投入的补偿,以及生态服务价值的补偿。要充分考虑生态区森林保护面积、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等因素,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损失评估等量化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横向补偿的原则是“谁受益,谁补偿”,但受益者是谁,补偿给谁,补偿多少,补偿给政府还是补偿给居民?完全确定这些是相当困难的。长江经济带横跨11个省市,需要深入探索建立长江干流上中下游地区、支流上中下游、相邻省市、关联产业、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等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一是流域内11个省市按照财力水平出资,建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池,并按照生态地位重要性和生态保护成本等因素进行分配,可选取水环境质量、森林生态质量、水资源作为评价要素,实现由生态消费地区对生态贡献地区的补偿。二是选择长江主要支流上下游环境目标清晰、利益关系清楚、合作意愿强烈的小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三是探索从企业募集生态环保资金,如从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权利交易中提取补偿基金,并纳入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池。积极探索市场交易补偿,如鼓励企业之间进行限额交易排污权等。

参考文献: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15.L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前期研究\[R\].

刘通,等.2016.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研究\[R\].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16年重点课题中间报告.

刘洋,毕军.2015.生态补偿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发展,15(1):1520.

刘政磐.2014.论我国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J\].环境保护(12):4041.

卢洪友,祁毓.2014.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重构\[J\].环境保护(12):3436.

彭智敏.2016.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J\].决策与信息(4):3840.

肖金成,黄征学.2015.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J\].江淮论坛(1):510.

肖金成,欧阳慧,等.201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杨雪杰.2016.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访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J\].环境保护(5):3023.

篇3

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因此,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即为它的生产规模,水平的特点的集中反映。土地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的加快,城市土地可用资源的减少,我们在向地上的空寻求发展的同时,必然要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在空中和地下拓展生存空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994年5月6日,耗资200亿美元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开通为地下建筑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斯德哥尔摩本世纪初就有了地下人行道,现在又有点地下音乐厅;为了缓和高不可攀的地价,日本政府和一些建筑公司积极推行地下建筑计划,使其与地铁枢纽或火车站连接;科隆可在一个容纳2000人的地下广场举行交响音乐会;在蒙特利尔已经建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地下城市――在40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造了1600家商店,200家饭店,34家影院,两座会展大厅,1600套住宅等,每天大约有500万行人通过150个通道进出这个地下城。可见,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更为引人注目。在我国借助于先进的建筑立体停车场已经出现;地铁也不断扩展。如上海的人民广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车库,商业街,地表则用于绿化。还有武汉王家墩商务区规划设计了近1/4平方公里的地面无车区,这是行人天地,可达“漫游”――欲达则达境界。车行线路走地下,确保快速通过,停车直入大楼底层。

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只是部分的、无序的、单一的,这就需要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

一、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的现状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依据,2008年01月0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要就城乡规划区内地表以上的规划管理进行了规定,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仅在第三章第三十三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可操作性。钟对城市空间权的专门立法,在内地尚属空白,仅在规范空间利用的单行法规有所提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及《上海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民防工程管理办法》各地相应颁布的地方性法规等,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做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商需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才具备可操作性;2001年11月20日建设部第108号令了《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决定中,专章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相关内容,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相对于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的复杂性和现实急迫性,这些法规条例的制定仍显不足。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缺少系统性。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形:一是附带式使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上项目时,随之一并建设地下建筑(主要为人防地下室或普通地下室等)。二是单一式使用地下空间。有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在某一地域建设地下建筑时,仅就该项目进行规划审查。三是重复式使用地下空间。这一点主要是指地下管线的铺设。水、电、气、电信、市政等部门和单位从各自需要出发,各自开发地下空间,铺设管线。有时,会在同一地点,先后出现数次重复开挖的情况。

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缺乏权威性。

目前规划和人防管理部门仅对城市地下空间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把关,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实际上,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涉及到建设、规划、交通、人防、电信、供电多个部门,目前,这些部门之间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为缺乏相互沟通,协调并行的有效渠道。即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缺少一个管理严格、运转规范的综合工作机制。

4、武汉市城市地下空间现状开发利用的规模小,不配套

武汉市市域总面积8467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约为678平方公里,根据研究部门对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地质灾害情况的调查,主城区96.3%建设用地可以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以备战为目的人防工程建设,随着城市建设提升,武汉地下空间利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北京、上海等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在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较小。在类型与功能规模上,相对单一,以仓储为主要类型,商业、服务业、交通停车等仅有一定比例,为城市服务功能缺乏。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尚有不足,地下市政管线廊道、城市中心区地下市政站点等类型有待突破。在形态与布局上,空间布局独立分散,互相之间缺乏连通,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缺少有机联系。因此,总体上评价目前武汉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城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

1、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需要。

随着武汉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与有限的发展空间相比,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显得更为紧缺。现在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改造老旧城区,建设地下交通设施,修建平战两用的人防地下室。然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需要有序规范的规划管理作为引导。

2、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的需要。

科学、合理、适度规划、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这是发达国家遵循的一条城市建设原则。他们在抓好地表以上空间建设的同时,在地下建设共同沟,有计划的将水、点、气、通讯等管网分别固定在共同沟的上方、侧方,共同沟的下方则用来排水;在地下建设部分交通设施、环保设施、生活设施等,这些地下建筑通过规划管理,做到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相互协调,既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又利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从现在起,武汉应当重抓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城下空间。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通过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地表土地,做到地上地下都有绿化植物,从而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二是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改善市容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车辆逐渐增多,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张。从而造成城市地面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在地下建设交通设施,可以将部分车辆、人员分流道地下,缓解武汉市地面越来越重的交通压力,改善市容环境。三是有利于改善管网建设各自为政的状况。通过加强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既可以相对集中、合并管网建设,又可以节约建设资金及人力物力,减少管网建设带来的重复开挖地下空间、环境污染、浪费资金等诸多不利。

3、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是兼顾各方要求,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

与城市地表土地使用一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存在着各处使用目的、使用空间不一样的情况。如果需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相关单位从各自的需要出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势必形成政出多门,各取所需的局面,造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无序和混乱。因此,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孙后代着想,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兼顾相关各方面的需要,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三、从城市地下空间确权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支撑与可操作性

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不能体现“谁投资、谁受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地下空间的取得、使用、转让、租赁等情况却客观存在,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同时地下空间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地下空间建成后使用的管理责任不明确。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武汉市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地上地下协调发展,急需制定新的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的管理规定。

土地权利以宗地为单位,辅之以规定建筑高度的开发利用轨道。随着城市开发深入到地下空间,土地空间权三维管理应运而生。

1、《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规定

《物权法》第13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据此,在同一宗土地的不同空间可以分别设立地表、地上或地下三项建设用地使用权,从而确立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制度。

据此,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变动模式采取登记生效制度。同一土地之上分层设立多项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各权利的取得和范围均取决于登记制度。而且,为避免权利人之间相互冲突,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权利之间孰先孰后也须以各自登记时间先后为判断基准。故登记制度对于分层设立至关重要。

但是,我国地下空间权属登记存在以下三问题:(1)地籍管理模式落后。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二维地籍模式,即通过平面土地测量,借助二维关系划分个宗地彼此界限,在衡量单位上是以平方米来计算。而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时,不仅要登记土地四至界限,还要登记土地的上下空间,在衡量单位上是以立方米来计算。由于二维地籍不能全面地反映地块或土地权利的三维位置和三维边界,法律纠纷频繁产生,有待改进。(2)地下建筑物登记困难。实践中,一些地下建筑物因无法办理登记,权属不明,范围不清,时常引起权属纠纷,尤其集中于人防工程和地下停车场。而且,投资者也不能将其顺利转让、抵押,影响其投资积极性,阻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3)登记事项不全面。由于二维地籍表达自身特有的局限性,他们对城市建设在三维空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没有进行完全的登记、记载,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日益增多的电缆、管道以及地下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宗地图和地籍图上没有或者记载不完全。抓紧研究制定土地空间权利设定和登记的具体办法。因此,为实现定分止争,达到物尽其用,构建科学和精确的地下建设用地 登记制度势在必行。

2、建立统一科学的地下空间权属登记

《物权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统一不动产登记机关乃大势所趋。因此,不仅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统一登记,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下建筑物所有权也应当由统一登记机关登记。地下空间每一层作为一个独立宗地进行登记。建议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包括四周外墙厚度,并在宗地图上注明每一层的层次和标高范围。此外,登记簿内容应区别对待。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结建工程),地下部门随地表建筑一并办理登记。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单建地下工程)应当单独登记。

现在应采取三维地籍对地下空间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确权。对此,有学者提出三种解决方案:(1)完全的三维地籍登记。这意味着引入三维财产权的概念。三维空间(领域)被细分为没有交叠或空隙的三维实体(或三维小块)。法律要素、不动产交易协议以及地籍登记应当支持三维财产权的建立和转让;(2)混合方案。这意味着保留二维地籍,并在二维地籍登记中通过登记三维自然物体进行三维状况的登记。这就形成了一种二维地块与三维自然物体进行三维状况的登记。这就形成了一种二维地块与三维物体的混合方案,维持了平面地块与三维物体的关系;(3)现行地籍登记体系中的三维注释。这意味着保留二维地籍,同时加上外部注释表明三维状况。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登记中(管理登记簿与地籍索引图)贴上三维标签。完全的三维地籍登记虽然形象直观,与三维空间实体在几何上的特征一致,但技术难度部大,成本搞。二维地籍加三维注释操作简易,实施成本低,可以作为权宜之计。

最后,应当扩大登记对象。登记事项不全面的症结在于我国地下空间的多头管理模式。目前,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民防、公安消防、抗震、水利防洪、绿化、环保、水电、国防、文物保护等各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对地下空间相关的开放利用行使管理职权。各部门按照各自的发展需要自行建设的地下建筑,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长期重复施工。我国应当建立地下空间利用信息共享机制。登记机关不仅应将地下停车场、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等经营性建筑物登记在册,还应涵盖市政管道、民防工程、地铁场站等公益性建筑物。

四、是正确处理地下与地上的关系

城市地下空间不是孤立的,它与地上空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时,必须兼顾地上各种建筑、设施及资源的安全;反之,在进行地上空间的建设时,也应考虑地下空间的使用,兼顾地下资源、设施的保护。总之,必须正确处理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的关系,综合考虑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环境等资源,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到地上地下建设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五、结语

篇4

1.1城市地下空间的起源和现状

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是迄今世界公认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起始时间,经过此后一百多年的不断演变发展,新生了许多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优秀典范。例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该城兴建的大量地铁、地下人行道和地下商店等设施均与居民住宅区相连,既能抵御冬季的严寒,又可以足不出户的解决一切外出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有目的的展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但当时多数是以战备为目的的人防工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地下商场和广场如雨后春笋般的惊现于各发达地区。最近几年时间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水平呈近直线上升趋势,集交通枢纽、商场和酒店于一体的地下复合型综合体的产生,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2城市地下空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常规意义上讲,城市地下空间就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这与土地和矿产资源等概念一样,属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利用,是用来解决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而导致的城市压力加大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原始的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简单的自然延伸,而是逐步拓展到大型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即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完整的地下街系统。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具有集地下停车场地和地下购物商场以及地下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休闲购物中心;②用于展示和提供大型活动场所的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等;③地下供水和排水管网以及地下大型供水系统;④地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生活和化工垃圾处理场,地下综合管线廊道铺设。

2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不仅能够满足地面空间向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日常所需,更是土地资源循环有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地面以上的有效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正以城市二度空间的身份为城市的现展做出着贡献。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则是规划和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课题,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对于扩大城市容量,协调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因素间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规划和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大量节省城市用地,对于城市能源的节约,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和改善,城市污染的控制和减轻,城市空间容量的地域扩大和空间拓展,城市总体质量的提高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3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众所周知,城市地下空间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目的并不是要侵占地下的每一寸资源,而是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期其能够与城市规划的长远发展相适应。

3.1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要统筹兼顾

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以城市整体规划为重,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周全,例如,如果地下设施较多,较复杂,就要从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实用性能以及对能源的消耗等各方面仔细研究各种情况下该建筑的合理埋置深度。

3.2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要结合现有资源,长远规划

从当地实际出发,城市规划应合理利用已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可以利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事、地下室或者其他类型地下空间进行分类鉴定,取长补短,注重改装再利用;从实用性角度考虑,修建两用的防空地下室,一方面进行日常使用,另一方面抵御不可抗拒的地震、暴风等自然破坏,同时还可在地面上遭受严重破坏,甚至不可修复时,仍旧能够保存部分城市正常功能;从长远考虑,切实注重城市地铁的规划建设,科学开发地下空间;以地下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拓展人民群众地下活动空间的开发和地下供给处理设施为补充;在做短期内规划的同时,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对将来有可能转入地下的大型重要工程设施要有科学预测,提早为其预留地下空间位置,避免任意滥用造成的地下空间重复改造使用。

3.3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要尽量节约资源

采用常规算式,一个城市中可规划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0.4×城市的总面积×开发深度。如果合理开发深度取值为100m~150m,那么当城市平均容积率为80%时,按照公式计算,至少可将城市空间再扩大26倍~40倍;科学测试表明,地面5m以下温度几乎是恒定值,也就是说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个性质使得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可以避开对采暖和空调的依赖,减少能耗;利用地下空间可以修建大型蓄水库,不仅可以储蓄水源,还可以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再利用,节约大量水资源。

3.4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要改善城市现有生活交通状况

近年来,各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非常严重,很多市民对于交通拥堵现象已然是见怪不怪,所以规划和修建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以缓和地面交通压力势在必行;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兴居民小区修建了大型地下车库,其容量大、用地少和布局接近小区居民的优点,有力地改善了小区停车难、行车难的状况;将部分交通道路、工业用地、商业以及公共活动场所转入地下,不仅可以节约地面用地面积,以减轻地面拥挤压力,为城市大面积绿化腾出空间,还可以有效减少大气、噪音和水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饮用水质量。

3.5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要有利于城市基础

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要向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使得城市的总体结构布局变得更加紧凑;科学规划城市地下空间,修建城市共同沟,将各类管线一起放置在地下共同沟中,既可以减少反复填挖带来的不必要费用支出和道路破坏,也可以减轻施工队居民、交通造成的影响,更便于日常维护、检查甚至拆换,进一步达到和完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目的。

4总结与展望

篇5

关键词:电子工程技术;测绘;农村自然资源;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都是精准化、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方式也向着数字化技术发生着转变。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土地占国土资源的大部分,近年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比例逐年增大,农村土地的重新规划也已经全面开展,这就需要对农村地物现状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测绘。

1电子工程技术在农村自然资源测绘工中作的重要作用

日益凸显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了解日益精准,随之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也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工程技术在自然资源的测绘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代测绘技术借助计算机的辅助,把遥感技术和数字化的摄影测量模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1.1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测绘技术信息化程度较低,测绘数率较低,耗费的人力、精力较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测绘工作的需求,而信息化测绘技术主要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测绘目的,利用先进的空间定位、卫星遥感及地理信等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测绘,大大提高了测绘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了测绘的准确性。因此,信息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也是时展科学进步的必然结果。1.2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的测量精准性也是现代电子工程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必然要求。自然资源测绘受限于测绘技术的落后性,往往呈现出测绘效率不高这一问题。走信息化测绘发展道路,推进测绘信息化发展,是信息社会对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1)自然资源测绘针对测绘对象及目标,可以通过计算机装置实现测图及成图的数字化处理,这是信息技术对自然资源测绘工作产生的最为关键的影响。数字化成图后的图像,经由计算机软件加以测算及优化,能够对测绘对象的各类地貌信息进行还原,且还原精度非常高。(2)自然资源测绘与现代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能够完美解决精确地理及大比例尺测绘图的成图需求。以往我们一直采用的手工测绘的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在测绘时间环节耗时太多,需要多次加以复测处理;其二,在测绘精度要求高的大比例尺地貌勘察图时,也受制于人为因素,极易产生较大的测绘误差。在现代电子工程技术手段支撑下的现代化数字化测绘手段,由于高性能计算机对测绘图像及图式进行高精度辨识及调用,可以生成高清晰又精准的数字大图。然后再由计算机三维建模等相关功能辅助,就可以实时传输将测绘数据图转换为三维动态立体图形,借此映射出测绘对象的各类地形及地貌特征,可以说这一方式既省去了传统手工电子工程技术在农村自然资源测绘中的应用文/张明(锦州市黑山县自然资源服务中心辽宁省黑山县121416)测绘带来的视图繁杂、模糊,文字过多、表述不精,线条杂乱界限不准等麻烦,又能够在对测绘对象进行坐标提取时,同步计算测绘对象面积及长度等重要数值。现代化的数字摄像测量模式不仅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专题地籍图,关键是它还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讯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幕上直观生动地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视觉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绘图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确的研究,为变化中的土地测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充分发挥测绘的基础支撑作用,规范自然资源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测绘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测绘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当前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测绘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新的科技助推及平台保障。在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应用测绘技术很好的为土地开发管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先前技术之中的问题进行逐步的完善并升级,从而促进更加科学、合理化的利用土地及规划。目前,社会各界对于测绘技术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其自身作为土地规划与管理之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在未来的土地管理与规划之中,测绘技术会发挥出来的有事予以协助。2.1传统的测绘设施和手段面临着挑战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信息技术也深刻的影响了农村自然资源测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土地测量为例,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以及遥感技术等方法对各类土地的地形分布数量等特征进行测量并绘图的工作。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等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及时的反馈出来土地利用与变化的情况。土地测量工作有着碎部点数量多,精度要求高等作业特点,并且对作业区域内整体的精度平衡有一定要求。有农民曾这样说:“以前土地发包到户时,只是用竹竿、皮尺丈量,靠经验估算大致面积。当时我们家量出的面积是3.52亩,现在准确测量出有7亩多地,相差一半多。”可见传统的测量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关键是数据不准。到目前来讲测绘获取数据的方法除了竹竿、皮尺外,还有较先进的方法:2.1.1工程测量外业实测方式测制地形图这种方式不能提供影像底图,外业实测需要大量外业测绘人员,成本较高,且具体实施起来会较大程度受地形、气候的影响,较难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摘要:本文以土地为例,探究农村自然资源测绘工作中电子工程技术的影响及应用。随着当前电子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革新,自2.1.2通过传统载人机航测法测绘地形图传统载人机航测需要执行空域申请、和机场进行协调等一系列工作,成本较大,操作繁琐。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对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基于这样的要求在土地确权中要使用现代化专用仪器来测绘。2.2现代化测绘仪器的广泛应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测绘的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应用广泛,对于土地开发管理工作来说同样如此,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方式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开发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达到充分应用土地资源的效果现代化专用测绘仪器是信息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技术与测绘工作融合后,呈现出测绘的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特点,数字测绘逐渐取代原有的手工测绘,借助信息技术之利,将自然资源测绘准确性推到一个新高度。在土地确权中我们应用的现代化专用测绘仪器包括手持GPS面积测量仪,测距望远镜,RTK,全站仪等。以手持GPS为例:手持GPS测量系统能够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季节、气候、地形、通视困难等;它不光能在空间探测上起到很大的作用,GPS系统定位精度较高,数据安全可靠,测站间无需通视;GPS系统操作方便,容易使用;手持GPS对作业条件要求不高,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能力强,与计算机和其它测量仪器通信方便。手持GPS对作业人员数量要求少,定位速度快,综合效益高。正是手持与传统测绘手段相比较的优势特点,使它在我县农村土地测量中正在广泛应用。近些年来,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土地确权工作有了新的方法。通过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测试地区地形图数据,将是我们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的又一新尝试。因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特点及优势主要有操作简单、安全性有保障、效率高、准确度高、可视化实时监测。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测绘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了自然资源测绘的准确性。随着确权的推开,通过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摸清了农户承包地的底数,基本解决了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土地确权让农民有了土地“明白账”,化解了大量土地承包纠纷。2.3打造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助推自然资源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2019年5月31日,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的法定依据。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基础数据和资料提供等工作,推动测绘“一村一图”,“一乡一图”,构建“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建立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并为自然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土地规划中所需要的信息是非常多的,并且数据之间也是有着很复杂的关系,涉及到各种基本图形的制作与提取,测绘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城乡建设与规划国土的全面规划与整治、资源的调查与开发、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对测绘技术和测绘产品提出更迫切的要求。测绘技术要充分将其自身在数据收集、处理、保护运用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主动将这项繁重的任务担负起来。违法用地、违规建设是城乡自然资源管理的“牛皮癣”,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后,我们计划利用航空摄影技术,给美丽乡村装上“天眼”,对乡村周边开展持续动态监测;建设国土资源大数据云平台时,参照国家卫片核查手段,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打造“两违”监管平台,平台实现了基于全空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大数据管理与分析,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直观便捷的决策依据,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工作机制,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篇6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展望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i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cities in the domain of a new concept.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service, maintain complete ecological network, restore natural process and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concept in the EI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cepts; looking

中图分类号: 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近年来在生态经济学、生物保护、生态城市等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这一概念集中体现了在现有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害的背景下,维护完整、连续的生态格局的重要意义。它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物质空间中的具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的景观战略。EI的概念在日益拓展,在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保护学、生态工程学等诸多学科都有涉及。基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基础设施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里所说的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游憩、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并进一步可以扩展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生态基础设施属于基础设施,那么它必然具备一般基础设施的特征。此外,生态基础设施还有以下对人类生存意义重要的特征:(1)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性;(2)全民共享的公共性与同一性;(3)建设和使用的超前性与长期性;(4)服务的连续性和多层次、网络化系统性。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讲,EI既是生物的自然栖息地系统,还是针对人类的城市栖息地系统,它都强调关键性的生态格局及资源、产品、服务等对整体系统和系统栖居者的正常运行和持久生存的基础性支持作用。而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角度,EI是一类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是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健康的自然结构和基础框架。

二、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内涵的诠释

由于生态基础设施(EI)的多学科交叉的特性,研究的出发点很多。本文仅从生态经济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战略、生态化工程基础设施以及它的演化和发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理解。

(一)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经济学领域对EI的研究主要试图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在当前经济平衡体系中的价值,以及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可量化的价值。EI的概念出现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体现了对生存危机与可持续目标的认识的加深。首先应该明确生态系统服务的含义。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Constanza等把这些服务归纳为17类,Daily将其归纳为15类。综合起来,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和稳定、旱涝灾害的减缓、土壤的保持及其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废弃物的解毒与分解、物质循环的保持、农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及其种子的传播、病虫害爆发的控制、人类文化的发育与演化、人类感官心理和精神的益处等方面。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而EI的概念在这里不仅指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生态系统和结构,还强调了其在当前生态环境背景下的稀缺性[5]。

(二)维护完整的生态网络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战略的视角,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较早出现在Mander等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中。他1988年在《作为地域生态基础设施的补偿性区域网络》(Network ofcompensative areas as 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of

territories)一文中用此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habi-tat network)的设计,强调核心区、廊道等组分对生物保护的作用。而几乎同时,Selmand Van在《生态基础设施:设计栖息地网络的概念框架》(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designing habitat networks)一文中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随后,荷兰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于1990年颁布的自然政策规划(Nature Policy Plan)中在全国尺度上较早提出了EI的概念。这些都是从生物和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角度提出的。关于EI或生态网络的构成,Jongman认为生态网络包括了核心区、廊道、缓冲区以及必要的自然恢复区,并且提出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三个特点:前瞻性、作为自然政策制定的基础、作为国土和区域规划的一部分。Hubert提出生态网络和EI建设即保护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土壤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Bohemen以荷兰生态主干基础设施(Dutch Ecological Main Infrastructure)为例,提出EI由自然核心区、自然发展区、廊道和连接、缓

冲带等四部分组成。可以看出,从生物保护研究出发,EI主要指景观中有助于或能够引导生物在不同生境中运动的综合特征,如景观镶嵌体中的廊道等线性景观要素,核心栖息地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与周边生境的差异等,并强调形成连续的整体生态网络的重要性。因而在生物保护研究中,EI与生态网络、生境网络等概念是基本同义的[5]。

(三)恢复自然过程与功能

EI的另一种理解是“生态化的工程基础设施”。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各种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狭义的基础设施只包括人工物质基础设施。而有研究把人类的各种基础设施划分为人工物质基础设施(Man-made physical)、自然基础设施(Natural)和社会基础设施(Social)三类。人类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的。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城市蔓延、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或需求,因此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应当成为解决目前问题并且保障未来发展的关键。对于当前工程化基础设施日益交织成网,对自然系统和生态过程带来多方面影响的现实,许多研究者试图寻找能够平衡和补偿这些工程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破坏和退化的途径。基础设施生态学(Infrastructural Ecology)作为在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改善和协调多种生态功能的框架,基本内容包括尊重生态格局与过程的连续性,采取生态工程技术来降低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栖息地破碎等影响。而强调改善和强化周边的生态基础设施,如加强景观连续性等被认为是重要的补偿措施。目前此方面主要集中在用生态化手段来改造或替代道路工程、不透水地面、废物处理系统以及洪涝灾害治理等问题。如建立用于水体净化和污水处理的试验性人工湿地,绿色屋面(GreenRoofs)不同层次的暴雨洪涝治理、邻里步行系统、等生态基础设施研究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荷兰政府1997年强调实施可持续的水管理策略,其重要内容是“还河流以空间”。以默兹河为例,具体包括疏浚河道、挖低与扩大漫滩(结合自然)、退堤,以及拆除现有挡水堰等,其实质是一个大型自然恢复工程,称为生态基础设施,旨在建立全国性的广阔而相连的自然区网络。这些研究试图在硬质的人工化环境中恢复各种自然生态功能和过程,从而发挥对人类有益的各种服务职能,并尽可能减少人工基础设施对自然过程和服务的破坏。

以上的尝试都表明人们开始重视通过生态化改造和维护自然过程来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因为主要针对各种工程化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给排水、防灾、环保等,所以将之也称为“生态”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即强调生态化)。

(四)土地利用、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规划

土地利用和开放空间对策在国外的发展因地理、文化和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欧美等发展相对完善和活跃的地区,目前出现了用EI思想来指导土地利用和开放空间规划,甚至影响整个区域发展与保护的探索。自十九世纪以来,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公园绿地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带(Greenbelt)、绿心(Green Heart)、公园道(Park-way)、公园系统(Park System),以及田园城市(Garden City)等概念都强调了“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Olmsted的波士顿“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等实践更体现了可贵的前瞻性规划思想。随着概念的发展,有人采用绿地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表示连续的绿地空间网络与生命支持系统,实际上与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趋于一致国内也一直将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但目前从指导思想与实际操作手段和效果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意义

(一)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内容

人类的各种基础设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抛开基于人性扩张欲望的膨胀式发展模式,而从一种良性和稳定的发展角度来看,当前的各种基础设施对人类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自然系统几部分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可持续金字塔表明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向人类系统和人工环境提供生存的自然资源而成为我们社会的基础。这座金字塔中包括了建设资本(灰色基础设施)、人类与社会资本(可认为是社会基础设施)、自然资本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可认为是生态基础设施,包括物质要素及各类生态过程和功能)。它们形成自上至下依次增大的支撑结构,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稳固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支持体系,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生存环境。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也强调,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是基础,经济子系统是命脉,社会子系统是主导。图1可持续金字塔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它们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资本存量,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服务被认为是EI的核心特征,这一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生态系统和结构,更强调其在当前生态环境背景下的稀缺性。即自然资本已不再充足丰富,唾手可得,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城市地区,自然组分成为残遗斑块和廊道甚至已经消失殆尽。而与此相反,大量人工基础设施和建筑日益成为大地景观的主体。就全球来讲,森林、淡水等资源无疑已经成为了整个人类可持续生存的战略性要素。

就我国而言言,还面临着如何利用外部资源以及如何维护自身生态资本存量的问题。生态资源现状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保障能力等问题亟待研究。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将是制约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新的瓶颈。这种状况迫使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

(二)生态基础设施强调的规划方法

EI概念对规划方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美国学者Honachefsky认为城市的无序蔓延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因为将土地的潜在经济价值置于生态过程之前所致,强调应将EI的价值和服务功能与土地利用决策相结合,因此提出了EI优先的思想(Put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first):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将生态基础设施置于先行考虑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和开发规划,对环境状况进行长期的科学监测,建立适合当地的“生态指标”(Ecological Indicator),从而对自然资源的健康予以评估和监控,并将各个方面的利益主体和人员纳入土地利用决策当中来,尤其对何种环境应该受到保护予以协商。而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巧妙的增长保护”(aframework for smart conservation and smartgrowth)思想也强调了这一点。建立在保护土地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近年来从单纯强调保护第一的方针开始走向利用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的开发,从而实现“生态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巧妙的增长”的途径。这种途径积极意义体现在强调不是将土地保护与发展孤立或对立起来,而是充分考虑土地开发、城市增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需求。还有学者认为,“巧妙的增长”的理念提供了构筑21世纪的城市规划法规的基础。新的认识是“土地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和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因而必须保护土地”。这种新认识在新一轮的规划法规中有所体现。

俞孔坚等曾针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问题和中国国土生态安全,通过“反规划”途径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强调与城市规模和建设用地功能相比,生态基础设施永远为城市所必须,需要恒常不变,因此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即应在

城市和区域规划中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实践意义

将生态系统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规划领域具有巨大的意义。如同其他基础设施一样,如果没有前瞻性的规划,城市将无法运转,人类将无法生存。且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膨胀,这种威胁将越来越大。如果只是被动的追随城市的扩张,只是后续的“添绿”,则无法起到积极的生态平衡作用。从规划方法来讲,从单纯被动性的绿带规划和只从休闲游憩出发的公园设计是不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要综合生物、水文、气候等学科知识,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建立生态安全格局。而从空间形态来讲,根据区域与城市的内在生态过程需要来判别最为关键的生态格局,构建连续、完整的绿色网络是生态基础设施思想的核心。

因此,尽管EI概念理论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即便在欧洲和北美洲,这一概念仍然和其他思想发生着频繁的交叉,也不断出现与之关联的新思想、新理念。但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是经过了西方数百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后,对于人地

关系的客观发展态势和规划的主观意识走向的深入思考。虽然我国的人情、地情以及文化背景与之不同,但却正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的现实。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土地的生态过程和生态安全,基于生态伦理与价值观层面来重新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平台。

四、中国生态基础设施应用展望

就我国而言,EI理念对于重新审视国土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划方法

与其它基础设施一样,前瞻性是EI规划的关键所在。

(2)规划内容与EI的格局

就国内规划方法体系来讲,由于比例、指标和分类等的局限,理应承担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的绿地系统的内容和功能远远未能达到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平。因此,跳出这一桎梏来鉴别并保护城市化地区发挥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的EI系统十分重要。正如EI(GI)被认为是“所有具有渗水性地表及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城市中许多种土地利用都有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构成EI(GI)有积极的意义。如公园、水系、墓地、教堂和学校、开放空间、农田、社区花园、公共设施走廊、铁路线、采石场、闲置地以及有待于鉴别和修复的废弃地,另外城市中的小块绿地、行道树、私家庭院等也同样十分重要。

篇7

关键词: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1.1城市高密度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当中,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土地的价值越来越彰显出来;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可利用土地少,人口众多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一般城市都会选择高密度紧凑型的发展模式。而针对现今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许多专家都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应该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第一重要要素。虽然人们都喜欢生活空间更加宽松一点,喜欢空气好一点,喜欢漂亮一点,但是我们的国情不允许。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战略是我们无奈的不二之选,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1土地资源短缺

从根本上讲,土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只能走高密度紧凑型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土地资源的危机是中国的第一大资源危机。一方面我们是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另一方面现今政府的开发又是以土地浪费作为代价的城镇化。所以,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

1.2空间集聚效益

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空间集聚效益是城市增长的原动力,大且整合的劳动力市场是大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市场动力。使每一个就业机会和每一个城市的就业人口之间都用最短的交通距离,使每一个就业人口都接近城市的所有就业机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这使得国际上很多城市都表现出高密度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1.3交通方式选择

另外就是现在城市中面临的交通问题。在低密度松散型的城市中由于各个功能区之间距离较远,公共交通运行极度困难和低效,人们更愿意选择私人汽车的出行方式来满足日常活动的要求,形成了不利的循环(如图1)。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了小汽车的出行比例

增加,公交出行的比例却在减少,这种情况与倡导公交优先的发展模式是完全相悖的,阻碍

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灾害频发

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灾害对城市的威胁也逐步扩大。一方面,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掠夺式开发”,严重忽视了防灾减灾的战略任务,人为的加重了自然灾害,使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愈加脆弱,资源和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威胁国民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人口和财富的快速聚集,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本身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和安全隐患,城市内部复杂的基础设施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遇到重大安全问题,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造成重大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高密度城市的避难场所规划意义重大。

2、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遇到的问题

2.1地价偏高,避难场所的建设成本高

高密度城市由于它的土地经济效益,导致了寸土寸金的土地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在城市中留出一块比较开阔的应急避难场所无疑是奢侈的。

2.2密度偏高,避难场所难成规模

由于城市的密度偏高,城市中的开敞空间都是呈“小、分、散”的特点,难以形成有规模的集中成片的避难场所。未能在城市中预留出中心避难场所,集中的布置完善的应对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急救设施。

2.3道路不畅,避难场所之间够通不迅速

高密度城市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连接各个开敞空间的道路不畅通,或者说是可机动选择的路径太少,仅有一条或者两条道路相连,如果发生灾难,一旦通道被封,两个场所间将很难迅速的沟通。

3、高密度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策略

3.1城市避难防灾公园的布置

城市避难场所要与城市的公园绿地相结合,在没有灾难发生的时候是提供人们休闲绿色的城市公园,在发生灾难时是给人们提供庇护的避难场所。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在高密度的高地价的城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益。并且在城市中应尽量以公园避难空间为主,减少采用广场等硬质铺地避难空间。

3.2出入口及周边形态

避难公园规划设计要尽量增大防灾公园的周界,增加与外部接触的轮廓线,以用来增加灾难发生时允许大量的市民能够涌入避灾公园避灾的机会。另外,尽可能与城市中的绿化带连接,增强绿地的连接关系,这样不但有更好的景观连续性,同时还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并且也可以增加各个防灾绿地之间的联系。

3.3城市道路

防灾公园周边的道路不仅能当成一个隔离带,隔离开建筑和避灾用地,并且更能当做一个缓冲带,减缓大量市民蜂拥逃入避难场所的速度和数量,还可以作为建筑倒塌的空间。并且,城市道路应该相互贯穿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状道路,以免在发生一条道路堵塞时,还可以选择迂回的路径进入避难场所进行避灾疏散和抢险救援工作。

3.4配置应急直升机场地

高密度城市中楼高,空地面积少,在发生灾难时为了消防救援、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物资的输送,恢复器材,信息收集活动,为了方便活动,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直升飞机。因此,避难场所规划时要注意满足直升机的升降。

3.5引导市民参与避难场所的建设

要引导市民在避难场所规划时,从避难场所的设计到避难场所的实施与使用都参与其中。市民在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阶段都参与进来,能使市民产生对避难场所和设施的爱护,理解避难场所的机能和各个设施的使用方法,在灾难发生时就能很容易采取准确的救援对策。

4、结语

城市中的避难场所是城市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与城市的公园绿地相结合,不仅是从城市的防灾角度考虑,更是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尤其在现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市中,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出来,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并实践适合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防灾措施,是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可以打有准备之战。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陈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

[2]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

[3]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J]长沙:中南大学,2007

[4]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林展鹏,高密度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香港作为研究分析对象,[J]北京:清华大学,2008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姜岩

2013年5月30日

篇8

环境保护部2日公布的《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2020年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对此,环保部这份纲要提出,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各省(区、市)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地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湿地、滩涂、海洋、荒漠、冰川等生态空间。

根据纲要,2019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9年底前,各省(区、市)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各省(区、市)完成勘界定标。在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汇总形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向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纲要还提出,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推动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各地组织开展现状调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识别受损生态系统类型和分布。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及时掌握全国、重点区域、县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状况及动态变化。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

拓展阅读:绿色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1.深入认识绿色建筑及其价值体系构成。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绿色建筑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与共识。但是,在提倡绿色环保的社会大背景下来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绿色环保功能的建筑或建筑群。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绿色生活区,一个示范建筑体,它的内涵十分之大。就其概念而言,它是一个很多专业的集成化合作,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筑环境的性能、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平衡与配合。以此为前提建设的建筑体系必须兼备可节约资源、资源与能源能够循环再生和利用、减少对气候污染的特征,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们生活健康的指数和劳动效率。

1.2 绿色建筑价值体系构成分析。

“绿色”是绿色建筑体系的基本衡量标准,具体到社会与技术层面来看来可分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空间环境质量、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和综合性能六个方面。因此,绿色建筑的前提设计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减少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为操作本线,从对建筑空间内环境、全寿命周期投资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综合方面考虑,进而做出合理的设计布局。延伸技术处理方面,则要求其建筑材料必须是环保节能型的,外层可作为能源收集、转换的界面,并防止能源流失,同时结构上还要有调节气候,确保室内气气候稳定的能力。

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的绿色建筑体系,把“绿色的生命“这个意义富于建筑,其包含的能源观、设计观、技术观让建筑具有了健康和再生的机理,使建筑与人、建筑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智能高效的、不污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存的环境,从而使建筑摆脱对现有资源的过分依赖和消耗,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突出了绿色建筑体系的价值意义。

2.推动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首先,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能源紧张的必须。能源是建筑发展的生命,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体系,许多高消能、高投入、低效率的建筑使得能源问题日益严竣。或许有人会说,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能源丰富,但死水怕瓢盛,再丰富的资源不加以合理规划利用,不走节能、再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终将面临能源枯竭,生态环境重度污染的困镜。事实上,我国的人均占有自然资源量相对于世界平均量是处在非常低的水平。面对严竣的时代替他人考试验,绿色建筑体系的价值赋予了其历史使命,是当前社会条件下,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必须途径。其次,是解决气候污染的重要措施。时下,气候异常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气候问题被提上日程。客观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建筑业的发展不仅造成能源紧张,也成为制造自然气候污染的重要元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大量的建筑,它对气候环境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需要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这也是建筑对气候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据统计,50 %的全球能量消耗都是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造成的。气候污染,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绿色建筑以低能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切合节能减排主题,对解决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气候问题一大重要创举。因此,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人类生态平衡以及和谐共进,就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这种在倡导低碳环保,遵循自然生态原则的前提下的建设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将关系到人类更加长远的未来。

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建议。

3.1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推崇,建设面积突破了预期目标,各地相继推出一批示范性项目。绿色建筑的政策制度、评价制度、创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立足长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更有待于我们解决。由于起步晚,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实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水平不均,建筑总体规模比较小,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绿色建筑理念应运与技术实践的研究相对落后、缓慢,形势尤为不乐观。虽然“绝色”理念已成为共识,但现实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多困难。

3.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合理建议。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引言

产业革命之后,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使经济学家们逐渐发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存在缺陷,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对市场经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好的经济政策成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加速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今天,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更加突出。所以在区域经济研究这一领域,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更加细致和深入,下面文章将从五个层面阐述当前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

一、包括宏观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和微观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从区域经济政策的共性与个性的层面看,当前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宏观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和微观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

(一)宏观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

区域经济不平等的现象世界各个国家都有,特别是国土面积大的国家。由于气候地形的差异,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区域间的经济不平等。为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健康快速的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正对自己国家区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策。学界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的进行研究。刘建芳(2002)分析了二战后美国为缩小区域差距而实施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李亚琴(2011)分析了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三个不同时期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政策;衣保中、任莉(2003)阐述了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笨、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1]李晓辉(2013)分析了统一后的德国为减小东德和西德之间的经济差距所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而我国更是典型的区域经济平等的国家,改革开放后更是进行了一系列推动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东部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政策,众多的学者从各方面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二)微观的区域经济研究

在对各国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之外,还有大量学者致力于区域经济政策的微观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各种区域经济政策发挥的具体作用,例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体系构建、实施细则、取得的成绩等;二、研究区域经济政策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区域经济政策与金融业、环境、民生以及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的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三、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例如区域经济政策法研究(绍跃,2008),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研究(楼海鹏,2007),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王文慧,2014)等。

二、系统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具体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政策

从理论层面看,当前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论文主要包括两种情形:系统的阐述区域经济政策产生和合理存在的基础理论与运用具体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的效应,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博弈论上。

(一)系统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

当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不仅涉及对现存的各种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还对区域经济政策这一事物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和支持,挖掘区域经济政策存在和发展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周毅(2003)在《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误区超越》一文中阐述了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孔舒、李伟红(2007)从区域经济政策在区域经济中的内在机理以及发展中的作用出发,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其存在的必然性。[2]金铸(2013)阐述了区域经济演化的理论基础。

(二)具体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政策

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除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和演变外,一些学者还用个别理论深入的阐述区域经济政策。罗辰宇(2012)运用增长及理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变迁。马丽、庞效民(2001)针对传统区域政策只基于目标区域利益考虑的缺陷,应用博弈分析的原理,分析区域分工的动力机制,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竞争和分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3]葛新蓉(2009)运用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倒U模型分析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

三、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超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区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

从区域的大小的层面看,当前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第二、超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国际合作组织,现在世界上最成熟的国际合作组织是欧盟;第三、地区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当前的研究集中在省一级。

(一)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各国加强了彼此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现今世界,成立了多个跨国经济组织。规模最大、发展成熟的是欧盟(EU)、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TTA),其中欧盟是迄今为止最成熟的跨国经济合作组织,学术界关于欧盟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从多个角度展开,例如现行制度框架中欧盟基金的分配机制问题(RiccardoCrescenzi,2009;Sascha0.Becker,2012);欧盟多层系统内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财政负担问题(Arthur Benz,2011);欧盟经济结构调整中结构政策和结构基金的设计与完善问题(周淑景,2002;马颖,2000);欧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规划问题(刘慧,2008)。[4]

(二)超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

关于国家层面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国家层面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讨。例如,关于中央政府在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Delphine Anicien,2005);区域就业保障政策的效应评估(BarryMoore,1973);国家区域政策成功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沈建法,1996);国家区域政策发展历史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的判断(魏后凯,2010;汤学兵等,2013);国家区域社会经济政策绩效的评价(淦未宇等,201l;贾彦利,2006);国家区域政策对生产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刘可文等,2012);国家区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逆向软预算约束”现象及其原因等(杨爱平,2007)。[4]

(三)地方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比于学界对国家层面和超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对地方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存相对不足。但是随着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省级层面的区域经济政策的论文成果。促进京西南区域发展的地方性区域经济政策趋向研究(梁延杰,2008);地方区域经湫的存在雠与形成原因――来自苏北的经验证据(徐龙字、黎欢,2013);湖南省粮食主产县的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研究(江红梅,2009);试论东南亚因素与中国发展战略作用下广西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1950――2006)(吴永威,2008)。

四、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

从研究的方法层面看,当前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个案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

(一)个案研究

就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而言,学者的研究更偏向于具体个案的实证分析。大量的论文都是阐述各国家、各地区的某个或某些区域经济政策。例如,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王怀新,2006);南太平洋区域经济政策、体制和渔业开发(李令华,2003);战后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分析(张洁中,2013);试论治理环京津贫困带区域经济政策(孟元新,2007);论区域经济政策中的政府干预―― 以江苏省苏北区域为案例(魏晓锋,2005)等等。

(二)比较研究

相比个案研究,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而且集中在国外与国内的区域经济政策的比较上。例如中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比较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颉雅君,龚勤林,2002);中外区域经济对比(吕允英、刘慧,2006)从欧债危机救助机制看中欧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时雨田,2011)。

五、借鉴成功案例的启示研究和针对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的反思研究

从研究的对象的目的层面来看,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以研究成功区域经济政策案例对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给予借鉴的启示研究和深入研究国内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发现其功能和不足的反思研究。

(一)借鉴成功案例的启示研究

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凡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区域问题,如区域分工与合作不协调所产生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地区间竞争过度、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所引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而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等制定了一些成功的区域经济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学界很多学者也致力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成功范例的研究,为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给予启示。例如,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路径建构与思考(李福柱、丁四保,2005);欧盟区域经济政策学习与借鉴(张志强,2005);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张秉福,2006);美、日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启示(陈涛,2008);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机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张力、夏露林,2010)等。

(二)对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的反思研究

对国外成功案例的启示研究是为我国制定更完善的区域经济政策给予借鉴,而学界对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更倾向于对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的反思研究。例如,完善区域经济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机制(沈培科,2008);我国区域 经济政 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李光德,2009);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解读(戴绍波,2010);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姚敏,2011);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效应与展望(刘名远,2014)。

结语

研究有关区域经济政策的文献,梳理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的内容、方向和方法,能够清楚看到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的高度关注,也能够深刻认识到好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使之后的研究者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区域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衣保中、任莉.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J].现代日本经济2003 (5):18.

[2] 孔舒、李伟红.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J].现代商业2007(23):144.

[3] 马丽、庞效民.区域经济政策的博弈解析[J].地理研究2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