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面对原有的基础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困惑,中职教育必须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及时转向均衡及内涵式发展,如此才能使中职教育的“河南现象”再次得以升华和彰显,从而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河南省;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前发优势可谓明显,但后发劣势也比较突出,不仅质量不高,且动力不足。河南中职教育是中国中职教育的一个缩影,成绩大,弱势也较为明显。在中原经济区及航空港建设进程中,要解构中职教育发展中的困惑,必须走均衡及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河南省中职教育的现状:稳中有进引出“河南现象”
步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河南省中职教育有了长足进步,被有关媒体称之为“河南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办学规模日渐扩大。至2013年底,经过被撤并整顿之后,中职学校仍有920多所,在校生增至173.87万人,占全国中职生的8.62%,河南省成为中职教育规模大省。二是办学层次有所提升。截至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有130多所,重点专业28个,重点专业点196个,依然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三是管理模式有所创新。为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至2013年,职业教育集团增至60个,有成员单位2054个,且初显成效。四是本土职教品牌建设成绩斐然。为使中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河南各地中职学校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本地资源,目前已形成“林州建工”“长垣厨师”“信阳茶艺”“镇平玉雕”“少林武术”等有特色的且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职教品牌。
二、河南省中职教育的困惑:资源不均导致质量不高
然而,伴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制约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招生困难重重,生源流失严重
导致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首先是由于民众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90%以上的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上大学,而读普高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必由之路。其次是普高与中职之间的生源竞争,虽然政府明确规定了中招的“三限”政策,但诸多地市的普高不能恪守招生分数的底线限制,以致在招生后期会降分录取,使得本该属于中职招录的生源又被普通高中收入囊中。更有甚者,一些普通高中为了抢夺生源,想方设法先把学生招进来,然后按成绩分流,成绩不好的编入职业班,实施对口升学。如此,中职招生数距国家提出的要与普通高中之间保持1∶1这一大体相当的比例差距较大。另外,生源流失也是一些中职学校较为头疼的事情。可以说,生源问题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
(二)管理及教学资源不均衡问题“常态化”
自1985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以来,教学及管理中无论是老问题亦或是新问题,始终是悬而未解,处于一种“常态化”存在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校际之间教学资源严重不均。由于各地因投入费用有限,学校之间经费分配又不均衡,从而导致中职示范性学校与一般学校走向两个极端。二是普高式办学倾向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为追求对口升学率,纷纷效仿普高的办学模式来安排教学计划,完全以迎接高考的姿态进行教学和管理,致使学校发展方向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三是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近年来,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专业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要求不断提高,正因为这样,便出现相对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过低的问题。如豫西某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比例仅为56.57%,双师型教师比例更是低至30.80%,远远满足不了新设专业发展的需要。四是专业设置重复性过大,地域特色不明显。各个学校为应对激烈的生源竞争,不切实际地追逐大而全,所设置的专业远远大于本校所能承受的底线,且学校之间所设专业重复性大,没有突出地方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这一发展主题,与发达地区的名牌学校相比缺乏竞争力。五是实践性环节缺失较多。由于经费短缺,以及校企之间合作不到位,多数中职学校没有稳定的实习或实践基地,实习时间虽然计划为一年,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中职生技能薄弱,缺乏择业竞争力。六是职业教育集团虽初见成效,但其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彰显。此外,还存在一个学校就是一个集团的现象,呈现出散兵游勇、势单力薄之势。
(三)就业形势严峻,对口升学路窄
由于专业设置及各项管理不到位,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下滑,主要是所学不精、学非所用等问题在毕业生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这造成诸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大量中职毕业生又出现积压的问题,毕业即待业或失业情况没有根本好转。
三、河南省中职教育困惑解构:必须走均衡及内涵式发展之路
面对中原经济区及航空港建设这一“风生水起”的良好发展机遇,如何把中等职业教育这块蛋糕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必须走均衡及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必须走均衡发展之路
所谓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教育资源必须配置均衡,这是教育公平的起点。而要做到中职教育资源均衡,必须做到如下两点。一是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要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及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在保证合乎标准学校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要投入适度的资金,来支持薄弱或没有达标的中职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努力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标准化学校,这是中职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二是教师资源要均衡。虽然各地中职学校有“结对子”“支教”等帮扶举措,但都是权宜之计。要想使教师资源均衡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教师流动机制,教师在一所学校执教6年,就要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执教,避免优质教师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重点或示范性学校;还要严格教师准入机制,强化引进专业对口又有职业工作经历或技术职称的教师。另外,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诸如将以往不定期的、强制性的、教师被动接受的各种培训,转变为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放教育培训劵等,让教师自主选择所规定的时间和课程,在规定的一学期或一学年时间内完成N门课程或N个小时的培训,最后以结业证书或学时证明为凭证,使每位教师养成自觉参与培训的意识和习惯;或者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有2周时间到对口企业去实践或工作等。
(二)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在河南省中职学校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后,就要充分考虑“质”的提升问题,也就是要着重内涵式发展。而发展的真正内涵是“中职生”的发展,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是要准确定位。各学校要摆脱浮躁及应试的负面影响,依据自身的培养目标、专业及地域优势、人力资源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来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突显定位的个性化,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二是打造自身品牌或特色。准确定位之后,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打造品牌或特色:一方面要围绕地方资源和优势,合理规划培育新的专业,以培养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具备国际视野,既要考虑如何通过人才培养将本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又要瞄准国际市场对某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力打造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性教学。职业教育或技术型人才培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除“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外,要更多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教学的实践环节分散到各门课程或各个学期。有的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一周之内三天上课,两天顶岗实习或做工,这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需要注意的是,顶岗实习或做工是与专业相关的,属于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为中职生解困而为。尤其是要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或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四是将职业教育集团做强。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施跨地区组建,即将河南省的所有中职学校或专业加以分类,组建成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使同一类型的中职学校或相似的专业分属于同一个教育集团,也就是说,教育集团的成员单位可以是一所学校,也可以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优势分散、资源共享的问题。甚至可以鼓励一些学校或专业参与外省职业教育集团,以扩展发展的空间。五是放开对口升学的限制。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国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应该放开对口升学的种种限制,允许中职生像其他普通高中生一样,自主选择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高校带有职业性质的专业,这样,既可以保证中职学校的生源,也可以满足所有中职生上大学的愿望,并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
作者:王金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淑英.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9-12.
[2]周跃平.对中职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16):209.
[3]余茂辉,孙勇.国外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启示[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1):73-77.
[4]杨成田.当前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2014,(2):10-11.
篇2
1.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加强市场预测功能,采取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办学模式,走社会化、集团化道路⑤。与地方经济接轨、走集团化发展的多元化、多形式的办学道路,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路径。然而在法制建设滞后的情况下,由于高职院校本身不可能解决职业教育公益性与行业企业公利性之间的社会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在高职院校执行的过程中失灵,使高等职业教育走与地方经济接轨、走集团化发展的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受到由于法律缺失的市场机制失灵的干扰和影响。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还需要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道路⑥。然而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法人主体地位得不到确认,因而导致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责、权、利关系的动力机制失衡。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失衡,客观地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不对称的被动局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难以做到对行业企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形成“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难以实现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高职教育体制与高职院校办学活动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机制的缺失,客观地形成了国有公办高等职业教育大一统的发展格局。国有公办高职学校往往为市属或者省属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或者某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机构框架也如同统招高校,教职员工为国家正式在编工作人员,经费为财政拨款和自筹相结合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仍然未能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职工大锅饭思想严重,各级管理干部将自身级别的提拔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落后的办学思维必然导致落后的教学效果⑦。国有公办高等职业教育大一统发展格局的弊端,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的负面作用则是行政化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首先,行政化管理体制人为地形成了公立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垄断地位,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其他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有序竞争,导致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式发展的竞争机制缺失。第二,行政化管理体制人为的制造了高职院校的官僚阶层,客观地形成了科层制官本位的岗位本位机制,人为地造成了高职院校广大教师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目前,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形成岗位评价、岗位目标、岗位职责、岗位监管、岗位考评相结合的岗位评聘制度,还不能形成法治意义上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岗位竞争机制,行政的、政治的和人情的因素在高职院校管理阶层的形成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这样非法治过程形成的高职院校管理阶层,很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岗位目标。人浮于事、工作错位导致较低的工作绩效与较高的岗位收入形成较大的反差,造成了管理阶层与广大教师之间收入分配的明显差距,严重地损害了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法制需求
1.对国家立法的需求。从法律层面上看,规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仅有《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其余均是以部门规章和国务院决定形式出现。但《高等教育法》主要是规范普通高等教育的,对于有独到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几乎没有规定,高职教育是以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条例作补充,这就带来了法律实施的巨大空间差异性和随意性问题。而《职业教育法》主要是规范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这使得高等教育处于规范不足、交叉状态⑧。虽然历经了30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结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和广大受教育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国家通过立法来加以解决。
2.对行政管理法制化的需求。提升职业技能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提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办学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首要问题。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破解政校合一、管办不分、政策失灵、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等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省、市、县)制订切合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资源优化、人事制度、职称评聘、教师准入、社会监督和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序进行。
三、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目标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应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通过国家立法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和从业者的制度规范;第二个层面是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标准,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办学行为;第三个层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投资者)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高职院校的微观运行。具体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是对《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继承和完善。通过这部立法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性质、地位、体系、主体(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准入、办学经费、办学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培训等实质性的法律规范;明确国家(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监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义务;明确行业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及经济和社会利益;明确国家通过政策性扶持、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有效措施支持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义务。
2.建立健全高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修订教师法,主要是补充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条件和培训等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应在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方面作出特别的规定,对“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等重要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不断充实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对“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需求。
3.落实高职院校法人制度。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取消高职院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发展的法人制度,完善对高职院校法人行政的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二级法人制度,明确高职院校二级法人在教育组织和创新、师资配置和科研管理方面的决策和财务权力,赋予其配置和优化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制订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专(兼)职教师岗位考核标准的权力。
4.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过程中所执行的都是普通本科院校的试行标准,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造成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混乱。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一要有利于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二要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生产关系。
5.建立全员岗位竞聘制度。要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其核心是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满足不同岗位需要的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与评价、奖惩与激励制度。通过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实现高职院校对专业技术岗位的动态管理。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周赣琛(1964-),女,湖北蕲春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王梓林(1962-),男,湖北浠水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湖北?黄冈?438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匹配度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1B46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1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1-02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20世界80年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职业大学这种新的办学形式,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兴起、发展到成熟走过了30年的时间,且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在我国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这就要求中国高职教育界不断总结办学的成功经验,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科学判断高职教育发展形势
1.发展高职教育要有国际视野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依靠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让中国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必备的资源和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工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此,如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摆在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发展高职教育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树立国际视野。[1]
2.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1991年10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2002年8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带来的机遇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产业结构特征呈现出知识化、高级化、复合化,其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淘汰高能耗的低端落后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国家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赖高级生产要素维持其竞争优势。根据研究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到后期阶段,到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将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所以,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这一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面临的是重大发展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能力。
4.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中发现,高职教育还存在许多挑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发展。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社会吸引力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合作动力不足,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等政策也不够完善。三是制度不活。高职院校领导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学校基础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机制、发展创新机制的建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四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强化,教师应该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新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五是专业与产业脱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六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或选用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等适合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七是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体系还不畅通。[2]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1.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46所,招生数、在校生稳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为广大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导致高职教育无序招生,恶性竞争。此外,在招生数量扩张的同时,一方面,领导对高等教育研究不够,导致管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张速度,造成了高职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现象。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提倡扩大招生规模,重点应该是大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会增强其社会吸引力,才能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必须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永恒主题。当然,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的更新、体制模式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引导、基础能力的保障、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3]
2.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高职教育通过十多年的大发展,已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道路,办学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过去办学途径较为单一,市场观念落后,体制创新难度大,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制约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十二五”开始,随着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职教育将会面对一个新的办学环境,高职教育仅靠提供学历教育的“单一发展”道路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在办学方式上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逐步建立现在职业教育体系。重视产学结合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活动,鼓励教育为行业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高职院校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要求,适时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积极地搭建产学研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增强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
3.由“自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主要是着眼于“自身发展”,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求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间合作,积极组织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试行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同时,在国内积极开展地区、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对口支援,与中西部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此举措,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视野,拓宽办学思路,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高职教育的市场观念、社会意识、开放理念必须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对接,与市场深度对接。做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合作培育学生”,“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利用好当前的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进一步通过参与行业企业的项目和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把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积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新的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在社会服务中找准定位、促进改革和自身发展。
4.由均衡发展向特色发展转移
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中的理想状态,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事物发展中会出现不均衡、不稳定的状况,这是完全正常甚至必要的。但是,当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缺乏活力、徘徊不前以至发展落后的均衡状况时,必须大胆地打破这种均衡,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能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均衡发展对于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已陷入“办学大而全”、“专业同质化”怪圈,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强势专业、特色专业,其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就得不到社会认同,学校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高职教育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在特色发展上做文章,专业设置一定要深入分析产业、就业需求,尤其是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定位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凝炼特色,奠基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高职教育有必要及时地、有步骤地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5.从适应发展向促进发展转变[4]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因符合社会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类新的教育类型,已成为支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高职院校要紧紧盯住国家产业发展,尤其是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大量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突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满足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行业、新职业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高职教育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实现“零距离”对接,培养质量高、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也要从过去的学校跟着企业走,变为企业追着学校跑。二是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和不断出现的新行业、新职业,加大新专业开发力度,培养的人才要有前瞻性。三是加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高职教育要从适应发展向促进发展的更高阶段迈进。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目前已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当前的高职教育发展基础各异,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不同,办学体制多元,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统筹力度差别也很大。高职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吸引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政府投放与政策措施不到位。因此,国家要利用政策等措施加快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励行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职教育,推进高职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对接,从而使高职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昕.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教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0-05-26.
[2]陈希.高职教育,重在质量[N].光明日报,2010-09-14.
篇4
然而社区教育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么轻松,面临着许多困惑,我把它总结为“二个不强,三个难以统一”。 “二个不强”即社区组织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不强;社区居民主动要求学习的愿望不强。“三个难以统一”是社区居民年龄跨度大,学习内容难以统一;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差异大,学习层次难以统一;社区居民职业分布广,学习时间难以统一。
针对这些困惑,如何创新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关怀,激发居民自身学习的需求是摆在我们社区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思考与探索中,我深切感受到社区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说到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综合。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民本原则,不断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
民本原则是内涵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的需求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开展社区教育根本的价值取向,体现社区教育的深度。为此,我们可对社区教育的现状和居民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利用社区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站,市民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等社区教育平台,对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人群,也包括下岗失业人群、残疾人群,外来民工群体等弱势人群),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的教育培训。
1、面向有学历要求的居民开展学历教育。如我们锦屏街道社区学院为满足居民的继续教育需要,与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远程教育,先后有600多人毕业。
2、面向企业职工、下岗无业人员和外来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开设电器维修、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等培训班,以增强择业竞争能力,缓解就业矛盾。
3、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办书法、绘画、摄影、太极拳等各种培训班,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面向社区青少年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举办夏令营、祭扫烈士墓等,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5、面向婴幼儿开展教育,利用早教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对0-3周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这不分民族,不限男女,不论资历,不分贫贱的教育,满足了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可谓是人人有学习权利,人人有发展机遇。
二、坚持全面原则,不断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全面原则是内涵的主要内容,坚持社区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这是体现社区教育的公正与公平,反映了社区教育的广度。为此社区教育的培训形式必须是灵活多样的。班级授课、讲座论坛、现场指导、文体活动等,广大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如我街道锦山社区开展了“邻里‘七相’守约”活动,(我们相识成邻居,尊老爱幼图和睦;我们相知成朋友,举止有礼讲文明;我们相帮助弱势,扶贫济困献爱心;我们相学求共进,知荣明耻讲诚信;我们相容共善待,交往致意多谦让;我们相乐为健康,离迷赌毒树新风;我们相爱创和谐,安居乐业奔小康。)这七个系列特色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了从相识、相知、相容、相爱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收到了“人人参与,户户献策”的教育效果。另外,居敬社区成立的“乐之约”音乐沙龙,隔天进行,从不间断;东门社区“一个延伸,五个面向”(社区教育向楼院延伸,面向党员、面向在职人员、面向青少年、面向中老年、面向弱势群体),效果明显。长岭社区青年中心设置的锦山论坛qq群,发展会员300多名,为弱势群体做好事、办实事,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些不拘一格的社区教育活动没有时空的限制,社区居民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可谓是时时有学习机会,时时有发展希望。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篇5
一、构建人本创新的精致流程管理
教育理念的最大价值,就是在实践中把握教育需求,引领和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索撬动学校发展的有力支点,奠定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也是“精致教育”的价值所在。
如何将精致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办学行为,如何把精致教育愿景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观念和行动、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围绕精致教育,以“人文和科学相融合”为宗旨,关注“过程的每一环”“师生的每一位”“校园的每一角”,形成了有制度、有落实、有保障、有考核的流程管理机制,使学校管理走上精细规范的轨道。
根据学校的工作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手册》的制定,在学校发展、教学管理、日常规范等八个维度选取了102个着眼点,汇编了《精致教育教师工作流程图》,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充分体现了精致教育在学校具体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严格实施流程管理,关注每个环节和细节,全面提升教师的流程意识和执行能力。例如,通过教学管理37个流程图,贯彻“优化育人目标―关注教育过程―注重课堂细节―提升教学效果”的思维模式,对教师集体备课、双节教研等多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流程管理成为实施精致教育的重要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精细化进程,提高了管理绩效,为实现学校流程引领、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推进丰富多元的精致德育n程
在深化精致教育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学科德育整合与渗透,以德育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和谐健康、积极乐观的德育氛围,逐步形成了“班级活动多元、级部资源共享、学校德育特色”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蜊中主题月”德育活动,形成德育体验课程序列。学校积极探索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相互配套的德育课程体系,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学校德育课程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每月一主题,每题一实践”为宗旨,构建有序列、多主题、高质量、富特色的“蜊中主题月”德育活动。如三月的“雷锋体验主题月”、四月的“世界地球主题月”等,每个月都有相应的活动主题,共同构建了“蜊中德育”体验课程体系。每个主题都有一套多元多维度的评价激励机制、协调完整的活动保障措施和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分层活动,以确保德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学校的德育体验课程,始终坚持“内容实一些、形式活一些、主题深一些”的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释放自我,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建设多元德育课程,建构无痕化德育模式。在“蜊中德育”体验课程的引领下,学校致力于创设全方位的德育课程,建构无痕化的德育模式,进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以师生同步、家校同步、班校社团活动同步,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树立“魅力教师”;设立“家长讲堂”“家长监考”等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创设“特色社团”“风采社团”,确保学生个性张扬、全员参与。这将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与学科课程、家庭教育、活动课程相互融合在一起,发挥了德育“润物无声”的效应,实现了有效德育的无痕育人。
三、立足自主生本的精致自我管理
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自主精神、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班级、学校”三个层级教育管理平台的创设,真正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一是我的成长我做主。精致教育实践伊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逐渐开展了一系列学生自愿参与、自觉参与、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各类校园活动。如每周的升旗仪式,学生全程自主负责;课前“三分钟精彩展示”,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发掘主题;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组织、设计、训练、实施。这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项特长,培养了他们自主策划大型活动的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二是我的班级我管理。学生不但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的管理者。自行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教室、走廊上班级文化的丰富展示;班级理念、班徽、班歌等的设计创作……无不彰显着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是我的学校我当家。从进出校门的秩序维护,到大课间及环境卫生的检查,方方面面的常规管理都成为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设立了“学长助理制”,成立了“学长团”,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校园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传承,把班主任和教师从繁重的管理辅导工作中解放出来。如今,学校学生在学会了管理他人的同时,也学会了自我管理。
四、打造和谐高效的精致课堂教学
实践精致教育以来,学校围绕“聚焦课堂,提升质量”不断调查、分析、问诊,通过全校性的专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树立“因材施教、分层导学”的观念,从课堂上的教学分层到课后的作业分层、辅导分层,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同时更培养了他们乐学善思的精神品质。
篇6
一.英语教育可以促进发展的思维品质
想要研究英语教育中学生思维的发展,首先要讨论基本的思维和思维品质。思维是一种神经活动,只要是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都会有思维能力,像人类,动物。但是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思维被发现以来只是代表人类对神经系统认知活动,是人类最高级的人知活动。我们从出生到学习英语之前,都拥有汉语思维,而当我们接触到英语时,我们就该发展英文思维。我们思维原本的准确性,深刻性以及敏捷性等等,也需要通过语言学科的教育来提升,例如语文学科以及英语学科。就英语学科具有的优势而言,英语思维的理性,逻辑性以及批判性与汉语所以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有助于学生转换思维角度,综合均衡发展。
二.英?Z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性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解答,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提问作为所以课堂中的核心教学活动,合理的运用提问环节使学生思维敏捷度和广度大大提高。英语教师要合理的设计提问的问题,控制难易程度,让学生充分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刚刚接触到英语学科时,学生往往对一些词汇和语法理解不透彻,教师的解答和分析的过程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课堂小组讨论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更好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集思广益。英语课堂形式一直以来都处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英语教师要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方案,适当开展英文小游戏帮助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英文教材是课堂发展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分析教材的思维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形式设计教学方案。基于英语课本中的活动场景,英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文素养。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补充相应的活动设计。
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可以将单词设计成生活常见的形式,运用奇特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引导学生发现单词,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一种可以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方法,在一个字母框中,巧妙的将每一个单词横竖穿插叠加在一起,看看谁找出来的单词最多。英语学习离不开课外活动,但是就我国现在的教育形态,课外学习一旦开始,稍有不慎就难以控制。中国的学生最常见的姿势就是坐在课桌前,而不是到教室外面去学习知识,课外学习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们释放天性,忘记了课外活动的根本目的。英语教师想要开展课外学习,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设计可以培养思维品质发展的活动。开展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游戏,可以让同学们自行的表演一个英文情景剧,通过英语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展现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英语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需要克服的困难
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想促进学生所以品质均衡发展,老师的基本素养以及思维品德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对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思维品德发展进行定期考核,严格考察教师上课的情况,详细的审批每一位老师的教案。
篇7
关键词: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法规 教师 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缺位不利于孩子成人成才
本校地处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学生家庭多为三代同堂,家长外出务工普遍,独生子女比例较大,祖辈家长代育居多。多数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因对教育法规疏于学习,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对学校工作了解不够,对孩子身心特征缺乏研究,对科学育子方法知之甚少,家庭教育效果常常不如人意。
二、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责无旁贷
陕西省《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指出:“强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责任和保障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配合学校共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家长密切配合
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学习习惯差,品行也欠佳,教师若严管,家长还找茬,校长逼质量,实在没办法。要走出这种困境,除校长要处处保护教师权益,为教师排忧解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方法外,笔者认为,在政府主导或者社会力量创办的家庭教育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主动承担起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法规和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培训,最大限度地整合家校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除外)在家生活的时间大于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理,有好的家长,才有好的孩子。
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新的教育形式赋予学校教育新的任务,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本校依据教育法规、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根据“传承优秀文化,全面打好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合格公民”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开展了“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读书活动。要使《评价》指标全面达标,读书活动取得长效,逐步成为我校内涵发展的亮点,必须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整合育人资源
1.校长要把家庭教育指导与实践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创办“家长学校”,由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实施。各年级要成立家庭教育教研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教育法规,了解学校工作,更新教育理念,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教研组要围绕落实《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各项指标这条主线,依据现实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目的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家庭状况,研究、归纳本年级本学期家庭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方法等。
3.要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施教,逐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从一年级(最好从幼儿园)开始,每学期至少对家长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知识专题培训。小学阶段不少于12次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其效果不言而喻。如果初中、高中也能坚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其成效就更加理想。
4.通过家长学校民主推荐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家长组成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并推选出负责人。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和学校一起收集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负责某年级家庭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定期征询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学校与家庭之间这座信息快速互递的桥梁,将会大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8
竞赛项目逐届增加,竞赛过程三层递进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是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的活动,两年一届。
2011年举办首届,专题是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项目设六个专业大类,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
竞赛主题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层层选拔和竞争,以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为载体,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三大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综合能力观和有效教学观,从而提升具有技工院校办学特色的师资队伍水平。
2013年举办第二届,专题为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能力竞赛。其中专业建设能力竞赛包括专业设计、说专业与答辩、展示专业建设成果三个竞赛阶段,具体项目分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商贸服务和综合等七个专业大类别;教学能力竞赛仍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竞赛项目在专业竞赛七类基础上增加了公共文化类。
竞赛主题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竞赛,不仅评价教师个体在课堂教学层面上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且评价专业团队在学校专业层面上的合作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水平,检验专业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竞赛难度逐届递增,参赛规模逐届扩大
首届竞赛仅限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和检阅,要求教师以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方法、重难点处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充分展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风教态等,内容要求详见下表。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课题: 时间:
教师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
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教学
设计 1.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方法等教学要素完整,教与学的关系清晰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完整且可操作性强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学习过程能够体现较完整的工作过程
4.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能达到与工作环境尽可能相一致
教学
实施 5.学生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能够提供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思路清晰,衔接过渡自然,教学难度、教学容量、教学强度分布较为恰当合理
7.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
8.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面对各类学习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的指导,并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教学
评价 9.学业评价与学习目标相呼应,评价的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文本
规范 10.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教学设计评分)
授课
技艺 11.教师语言规范、简洁,仪表大方、教态自然(公开课教学评分)
答辩
情况 12.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课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第二届竞赛增加了专业建设能力内容,竞赛的层次与难度骤然提高。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定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建设、学习环境、教学组织、专业管理和质量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属专业的顶层设计,与教学能力要求相比,更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内容要求详见下表。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体现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同时也是院校办学的质量保障。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专业: 时间:
专业带头人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专业
设计 1.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调研充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准确,符合职业岗位群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校企合作。按照专业发展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的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队伍、学习环境、教学组织及顶岗或生产实习、专业管理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建设
专业实施 3.课程建设。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要求开发课程,课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齐全,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4.学习资源。合理选用教材与学材,充分配置工具书、维修手册和技术通报等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合理开发工作页、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基于网络的专业学习资源
5.师资建设。专业师资的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发展需求,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强
6.学习环境。建设具备专业特征的行业、企业文化氛围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环境,具备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和功能的配置恰当,设备设施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安全运行
7.教学组织。依据课程类型特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倡导体现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8.专业管理。建立校内外结合并符合专业全部课程实施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落实到位,有效监控,教学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专业效益 9.质量效益。学生满意度、专业认同度和对口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高,企业、家长对学校的专业办学和学生的满意度高,专业规模与专业群发展好,专业的社会美誉度高,对外培训量大和技术服务好
文本规范 10.所提交的专业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完整,文字通顺,图表清晰(设计专业方案评分)
答辩情况 11.答辩者素质。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专业方案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在首届竞赛时,参赛人数仅200余人,但每一个选手后面都聚集着一个“众星捧月式 ”的团队。正是通过这种团队式的参与,锻炼了专业教师、教学管理和科研教改三支队伍。经过两年的努力,第二届竞赛参赛人数多达500多人,其身后还有更大规模的拉拉队。第二届竞赛选手在教学能力竞赛上基本可以独立应战,而专业建设的竞赛团队则普遍抱团奋战。这种教师个体“独立应战式”与专业团队“抱团奋战式”相结合的备赛和竞赛形式,对院校来说是一个极具难度、也极具影响力的挑战。
竞赛组织科学严谨,竞赛指导逐校进行
竞赛组织方面。抓住区域性竞赛时间长、涉及面广、参与对象多、工作环节多、容易出现薄弱环节的特点,以科学、严谨的原则为指导,从以广州市人社局名义文件开始,直至最后的颁奖、总结,每个环节都考虑周详,体现竞赛过程的规范、严谨性,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性以及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竞赛指导方面。为了使各校参与竞赛的方向不偏、程序不歪、步骤不乱,竞赛的组织部门需要深入到各参赛单位巡回指导,开展必要的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详细解答参赛者的各种咨询。在两轮竞赛方案下发前后,作为组织方,我们有计划地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2天,培训人数达200多人。从技师学院到普通技工学校,培训面日益扩大;培训对象从教学副校长、教学科研管理中层干部逐步下移到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培训力度日渐加大;还举办了两期竞赛方案解读专题讲座,参加人员达700余人。
连续推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培训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效应,观念、理论逐渐被接受与认同,方法积极被运用,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逐步提升。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立竿见影的培养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经过培训并参加了竞赛的教师在竞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并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带动教师团队的集体进步。
评委多元化优化组合,评审开放式团队进行
为了体现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为了从评审视角锻炼一批高水平的评审专家,确立了评委人选多元优化组合的原则。聘请了国内有名的职教专家、省内院校著名的老校长、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家、省市两级教育部门教研机构的专家、人社局市级专家、参赛学校教学副校长和教科研骨干共七类人员。
这样的评审队伍覆盖面广、影响大,尤其是让参赛学校的人员参加评审工作,在采取有效措施促其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公平公正评审的前提下,通过内外结合的开放式团队评审,使他们体会到不同参赛者、不同参赛团队的差别,学会专业建设的技术路径和工作方法,领会教学设计竞赛的核心要义,领略竞赛对于推动院校内涵建设的意义。他们普遍反映:既更深刻地领会了竞赛标准,客观地评出了优胜者,又充分学习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这些参赛学校的评审专家即将成为院校内涵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也是组织区域性院校竞赛更为重要的目标。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三点感悟
首先,竞赛可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一种力量。
竞赛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触动力度远超设计者预料。竞赛既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较量,又是学校实力、魅力的全面展现,必然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吸引着广大同行的眼光,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竞赛期间,要求观摩的业界同行络绎不绝。作为组织方,我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开放赛场。仅教学展示课环节,一天观摩人数可达上千人。同时竞赛过程成为同行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竞赛的功能效应明显扩大,参赛者的收获也远远大于参赛本身。这种竞争、交流与合作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进程。
其次,竞赛过程是树立全市内涵建设标杆的过程。
两届竞赛的项目和设计思路既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一脉相承,又与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相吻合。竞赛设计上融入了人社部《关于印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职司便函[2013]10号)文件精神。这样,区域性竞赛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就得到明显增强。通过竞赛,不仅可以促进示范校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而且评审出了优秀专业建设团队13个、专业带头人13人、全市教学能手28人(首届12人、第二届16人),树立了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典范,成为全市各学校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队伍成长的标杆。
再次,竞赛过程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过程。
只要参赛,学校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全市性竞赛等于晒学校家底、比学校实力,正是这种形式能有效地促进院校在竞赛目标、任务的指引下进行并加强内涵建设。从参赛人数的变化和结果看,用竞赛方式推动专业团队及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被普遍认同,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教育价值观迅速获得普及。
篇9
一、“两个”坚持,彰显教育科研价值
(一)坚持为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增量”
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是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定位。“十一五”期间,我们立项四川省基础教育类首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促进大面积有效教学的问题资源开发》,建立了“问题资源开发”基本研究范式、“教学与研究互动”新型教学改善机制,着力解决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应用困难”、“策略有效但难以深化”、“习惯性顽疾难以解决”等六大类“共同问题”,沟通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双向转化,为实现大面积有效教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量”。
(二)坚持破解素质教育“难题”
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找准难点突破口,寻求多元路径”的思路,聚焦评价要素、实践模式和教育活动研究,力图建立有绵阳特色的“素质教育规范”:确定基础教育发展改革试验点;制定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寻求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扫清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以学校特色建设为抓手落实素质教育。2011年我所增设“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室”,在全省率先组织化开展灾后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在义务教育段开展了“为生活而设计”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让生活催生创意,用智慧改善生活;在高中阶段启动了“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的社团活动。我们还将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意大赛”中设置中小学学生专场,以丰富素质教育活动。
二、“四大”举措,增强教育科研效能
(一)建立“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
整合业务科室的研究职能,建立多元化研究格局,“学科教研”、“教育研究”和“特色建设”并驾齐驱,探索“任务制”与“项目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强化跨学科、跨科室协作研究;丰富和整合教改研究类型,重视区域“共同问题”,关注学校“典型案例”,强化调查类、中宏观类研究;建构“问题资源开发”研究范式,立足“原生态”研究,辨析、选择和解决“真问题”,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2011年12月,我所独立承担的六项省级课题组织联席研讨,就是我们实施“立体化”教育科研的一种尝试。运行“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为推进我市教育科研发挥先导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努力培养实践者的教育科研文化自觉
实践者对教育科研文化的自觉和亲近,是教育科研的动力源。近年来,我们充分重视唤起教师教育科研文化自觉,引导教师认识自己的传统、基因、平台和发展优势,自我反思、克服弱势,挑战自我、自觉行动,追求更大范围的拓展创新,并从四个方面强化实践者教育科研文化自觉:其一,树立稳定的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追求修身养性塑特长,勤勤恳恳争做行者智者学问者”。其二,形成梯次发展战略,着力建立“多元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逐渐把教科所建设成教育“智库”。其三,生成教育科研核心技术,教研互动、研训一体,常规与专题结合,基于实践问题大兴调研之风,基于问题解决开发问题资源。其四,自觉努力,创造职业幸福,破除“被动跟风”、“封闭短视”式思维,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研究求真,人际求善,生活求美。
(三)催生和推广有实践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注重教育科研成果形成推广,尤其针对那些对优化实践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我们集中精力、广泛调研,帮助研究者梳理经验、提炼成果,体现了催生、推广研究成果的鲜明特点。对于一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过现场交流、资料编撰等方式推广。在卓有成效的“自主发展”、“快乐教育”等成果影响下,我市学前教育研究生动活泼,教育科研成为幼儿园提升办学品位的共识;“教育均衡”、“减负增效”的研究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催生了一批实践成功的“典型案例”;整合传统考试与非考试科目,聚焦学科“共同问题”的考试改革研究,对优化教学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区域性高中选修课资源平台的研究,对深化高中课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不断提升决策执行、决策咨询效能
根据《绵阳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我们着力在决策执行、决策咨询方面,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加大决策服务力度,提升决策服务效能。市教体局领导多次肯定“教科所在提升全市教育质量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制度机制上保障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去年底绵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绵阳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今年初分管市长亲自组织召开了全市首届教育科研工作会。
篇10
论文关键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必由之路,枣庄经济学校,职教理念,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考量,枣经人开始认真阅读戴士弘的著作。不但读了而且考了。去年暑假的一天,全体教师走进考场,认真地作了一张试卷----学习理解戴士弘课程教学改革的测试卷。
宁波经验在枣庄土壤上开始茁芽生长,这是枣经人向榜样学习努力走出职业教育怪圈的一个新的尝试。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世以来,枣经人也许是最早接触到它的群体之一,而改革的脚步自2007年学校决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开始时,就一直没有停下。先是将改革的目标指向教材统整,首先解决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与应用和数控技术与应用三专业为龙头,对其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实施统整,并成立相关课题组,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成立了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课程统整小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双管齐下。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姜大源教授曾明确赞同用课程教课,赞同用课程教课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授课、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三点一面的长远设想,枣经人开始按照这样的思路,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从学校实际出发,钻研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以《学会学习》为代表的学校系列校本教材共计18册,已经编排完毕并投入使用。
教材问题解决之后教师成为突出的瓶颈。这方面,学校领导认准一个道理:专业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要解决职业教育教师问题,首先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而培训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读书。为此,学校两度安排全员读书活动,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将读书学习的重点放在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上;专任教师学习的重点放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职员以师德专著和工作方法理论为主;采用“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检查、定评比”的六定学习方法,学习结束后安排一次理论考试,以测检学习效果。于是,就有了前面全体教师走进考场一幕的出现。
到2009年下半年,枣庄经济学校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全员达标。这是该校以宁波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改革的攻坚工程,也是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的试点,因此,可以说,宁波经验已经开始在枣庄大地上生根发芽。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一支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要更具备动手能力有眼界大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
这次课堂教学设计改革的宗旨是:内涵发展,专业带动,校本为主,枣庄特色。教改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阶段是统整教材、校本研发和内涵突破、专业发展,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在教材和教师上。设计理念是:如果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这也符合戴氏职教理论的要求,所以,在过去的两年里,该校共完成涉及各专业近二十种教材的校本改造,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以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学校请来高校和职教界的专家,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评比,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学校再次修订的《枣庄经济学校课程设计达标课评分标准》和每人的单元教学设计上一堂达标课。课程设计三上三下,删繁就简,力臻至美。专家学者从旁协助,点睛挈领,务求教改达到设计目的。学校要求:分期分批,务必人人达标,初次不达标者需要重新设计、重新上课,直到达标为止。至此,教学改革第三阶段的序幕正式拉开。
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达到最高境界的入门级工作。
进入第三阶段,学校业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认真分析教学工作的现状,将课堂教学达标工作分作四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第二批次:青年教师。第三批次:中年教师。第四批次:所有的未参加前三个批次的教师。
为了表示对此次教改的重视及权威性,学校邀请市教育局职教室及校外专家与该校校级领导一起组成了达标验收委员会进行评审,显示了学校对课堂达标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各批次参加达标课验收的老师,认真进行单元设计,精心制做课件,周到准备各种实训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色,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好评。将分批次达标活动上成了一次优质课的竞赛。至此,宁波经验首次在枣庄大地上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 上一篇: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 下一篇: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