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篇1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U -0文献标识码:A

中西建筑文化的本身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历史性,但是从宏观上来讲,整个西方建筑具有共通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一 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二 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四 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

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柏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杨锋,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篇2

关键词: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建筑文化;审美文化

建筑是人们生存的必然产物,是打造成城市意象的基础;而要想通过建筑文化来打造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意象,应当充分的了解建筑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自觉和城市的精神面貌。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此

(一)建筑文化差异

1.建筑结构方面

我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以木质材料为主;在建设上多采用以梁柱为主的支撑系统;以单一的建筑结构为单位进行群组,建筑组合形式,结合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建筑标志,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空间;同时这个空间,还会以古代建筑理念,以中轴对称、协调等建筑文化进行空间扩展;并且整个建筑空间,多以形状规矩的方形为主;对于建筑外观处理,使用的颜色多以白和红、黄为主,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建筑风格多以柔和、实用、简捷的建筑为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活态度,表达出生活的和谐和安逸。而西方建筑文化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以石质材料为主,以墙柱为支撑系统;并且完美的诠释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上大胆、精密;在建筑空间上,西方建筑不是运用的横向发展,而是垂直向上发展,讲究立体、建筑面积和高度,追求建筑的大胆和自由;外观处理使用的涂料多以白、灰为主,显现出一定的和精神文化;对此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不可侵犯的。

2.建筑因素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的是时间因素,主要是以单一建筑组成的群体组成为主,以中轴线进行布局;时间因素体现的最浓厚的就是居室的分配,以及对于建筑形成的观念;人们始终相信建筑是人们的劳成果,对此建筑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且都是相同风格,讲究南北向或东西向,建筑变化不大;对于居室的分配,也是以历史文化中的孝道为主,进行居室的合理分配;而西方的建筑文化注重的是空间因素,因为西方国家始终相信建筑是由神的旨意所决定的;并且建筑的技术、理念以及材料都比中国的先进,对此西方建筑比中国的建筑在外型上更加的独特和夸张,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个性。

3.人类审美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为主,逐渐形成的名族特色;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以临近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的原则,所以建筑单位都很近;并且对于建筑的审美,注重虚与实,以及建筑的线条等,从而感受到强烈的建筑文化和民族特色。而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充分得体现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个性、独立、有思想、观点的个性;并且建筑材料多以石质为主,面积较大,寓意着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尤其是一些雕塑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不同,更是体现了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特立独行以及开放的生活观念。

(二)形成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

形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多数是由地理环境、自然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性信仰、政治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有关。中国的地理环境中,森林木材居多,受到古代人们使用木材的影响,石质材料搬运不便,发展不是特别的迅速;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生活作息规律,追求和平;并其生活环境是冷热交替,为农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国家的信念不是很强烈,对此对于建筑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政治文化比较封建,等级制度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政治思想较为统一,所以建筑风格没有大的波动,并且建筑特点相同。而西方的这几点因素与东方截然不同,对此也就有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差异。

(三)中西方差异影响

建筑是很多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所成立的,对此中西建筑文化本应具有一定的不同性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导致建筑全球化,使其本土建筑文化不清晰,没有建筑特色,对于名族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阻碍。人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潮流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的审美观点,产生严重的分歧;使其国家的建筑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矛盾。对此合理的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民族文化和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帮助人们调整审美观点,并引其大众的文化自觉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赋予城市新的精神面貌。

二、建筑文化差异的解决办法

(一)数字的象征性表达

中国人因为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在人们的审美观点中,常常借物烘托思念、吉祥或是祝福,尤其是在建筑中,人们经常用数字象征着阴阳、时间因素等;像古代宫殿的建筑,常常会用四根立柱,象征着一年四季,在宫殿的中央,用十二根立柱,代表着一年十二月或是十二个时辰等;尤其当时的政治现状是以帝王为主,而数字九,不仅是帝王之数,在很多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其中建筑的九仗,就是指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帝王之威。

(二)通过建筑装饰

无论是古代建筑,或是现代建筑,都非常的重视对于建筑的装饰。久而久之,人们意识到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体现的重要部分,并且会借助一些古代文化标志。像传统符号等,并且修饰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不仅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将建筑文化表达的非常清晰。同时,也夹杂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而不断的突出东方建筑文化。同时,也不断的提醒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而进行良好的文化自觉。但是大多的建筑装饰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础,讲究建筑和谐、统一、立体感强烈,对此都是以中轴线进行建筑装饰,从而加深建筑美感,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建筑装饰,对于建筑文化象征性的表现分为祝福、吉祥意义以及文化礼节制度的意义。其中象征着吉祥的建筑装饰,像古代建筑中应用到的神兽或其他的动物,以及文字像福、喜等;植物如松柏的长青、花朵的高贵等。等级制度象征性的表达,则是对于建筑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建筑整体效果的,像门洞、屋顶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结合象征性强的事物,使其建筑装饰象征的意义更加明确。

(三)建筑颜色的象征性表达

建筑经常运用颜色进行象征性意义的表达,其中颜色的运用,是以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等级制度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参照并结合的,从而使建筑文化表达的更加形象和准确。如:建筑中常用到的黄色琉璃瓦,其是象征着金色的灵魂、生命等意义;蓝色琉璃瓦的应用,是为了衬托天空的颜色,充分的借住自然因素,象征着和平、质朴;而建筑中经常用到灰、白、黑的颜色,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精神向往以及阴阳五行,进行建筑以及颜色应用的;阴阳五行对应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几种颜色,其中黄色位置居中,象征着主要位置,也就是帝王统治的意义,也是帝王所在建筑的专用颜色,所以黄色是古代宫殿或是现代重要场所建筑所用到的建筑颜色;青色常用于屋檐等建筑位置,以天地颜色为建筑颜色,所以青色象征着宽阔、统一的意义;灰色因为沉闷,在建筑中象征着稳定、安逸;而白色在古代中,有不吉祥的象征意义,其中多以平民建筑使用,又因为白色象征着质朴,随着封建思想的退去,和平时代的推进,白色也被现代的建筑广泛应用;黑色在阴阳无形之中代表着神秘,并且有水可以化解火灾的意义,所以经常被用在诸侯、大臣的建筑结构立柱上,而红色用在帝王的宫殿柱子居多。

三、以人类审美文化价地角度突出建筑文化

基于人类的审美文化,来突出建筑文化。并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文化自觉和审美要求: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大众的审美观点、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趋势建筑。同时,在突出建筑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带领大家提升审美文化;然后,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于的人们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精神。

(一)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人们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利益,对此城市公共空间,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像商品生产一般;在利益的诱惑下,城市建筑空间俨然已经失去了文化审美的价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没有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速度的提升,以及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步伐、节奏也逐渐加快,从原有的身心体验逐渐演变为视觉体验;甚至城市建设,也把很多传统的建筑环境、建筑标志翻新代替,使的人们的城市意象比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形成有一定的差距。

(二)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研究

1.街道;街道是城市空间、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个交通通道或线路,并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道路建设对于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其街道一直是城市建筑布局设计以及空间形态发展的有利依据;而且街道的建设装扮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对此具有明确指明道路或具有辨识度的道路,是非常容易形成城市意象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2.边界;城市边界是指城市结构的边围,也是区分区域的线性中断,同时也可以通过延展或是连接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意象。3.区域;区域指的是城市平面,同个范围里具有相同特性的分区,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区域内的指定的环境范围进行明确的区分,像商业区、行政区以及工业区等,因为具有相同的建筑文化,对此给人一种形象、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审美。4.节点;是区域的抽象表达,是人们生活的交汇点,或是城市建筑的连接点,以及一个小的单元,总之是城市大空间中的一个点或段;是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节点,进行美化的,或是建立多个典型的城市节点,使其人们在节点,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周围的标志建筑、环境。从而通过城市建筑更加了解到城市空间形态。5.标志物;标志物可以作为城市的代表建筑或是区域内的参照物,可以是一座建筑、商店、山峰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等,像悉尼歌剧院或比萨斜塔等。并其多数的标志物都是在城市中心,同时也是交通、购物等的中心。对此人们可以通过参照物,明确自己的位置,不仅突出建筑文化,也为城市空间结构指明了方位。对此,对于大空间城市意象的构造,可以通过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并且在高度上独树一帆,以便人们通过日照斜影判断方位;并且标志物的建筑风格,要与周围建筑物不同,或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赋予历史文化、神秘意义等,使其被人们的熟记,从而有效的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文化价值。

(三)城市意象形成研究

城市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建立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参照物,这几个条件对于城市意象的构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将这五种重要因素按照结构性质分为点状结构,以及节点和标志物;线性结构分为街道和边界;面状结构主要指区域要素。虽然这几种结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结构;对此这几种元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和推动发展,同时也会互相制约和阻碍。而城市意象是将这几种元素,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并由专业人士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建筑学、人类学以及大众的审美文化进行协调和统一,尽量的避免几种元素之间的阻碍影响,使其几种构成城市意象的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的分析,是通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确定人们建筑设计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然后通过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引起大众的文化自觉,最后回归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大空间中的城市意象进行分析,从而带动群众的审美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

作者:王静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美.基于场所营造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陈治邦.历史文化名村中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及当代借鉴[D].北方工业大学,2014.

[3]秦豪.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罗丹.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阳作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篇3

1、对建筑艺术风格的认识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建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立体艺术形势的一种表现,它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精神发展。建筑除了能够供人使用外,还能供人欣赏,不同地方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都不相同。

2、中西方建筑艺术美感分析

2.1地理环境差异

亚洲地貌广阔,分布均匀,有平原、江河、高山等,而欧洲地貌较分散,有小块平原、过于密集的山川河流,在地理环境上显著的差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建筑的风格。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统一,这种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皇城—故宫的主线上。从大清门开始到神武门结束,门与门之间起承转合,塑造了气势恢宏的空间。从天安门到太和殿是整个建筑中美感最强、最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的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形式封闭空间的艺术美。西方的建筑相对于中国建筑来说,风格更加多种多样,同样都是皇家建筑的代表,西方的凡尔赛宫在风格上与中国的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首先,从外部来看,凡尔赛宫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次,其内部风格更加独特,包括维纳斯厅、阿波罗厅等独具特色的区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中外不同的建筑风格。

2.2设计理念差异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相关内容,让我对建筑设计理念有了不同的认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于是人、建筑、自然相协调成为建筑设计的理念,如苏州园林的设计就充分融合了这个理念,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来组织利用空间,形成曲折多变、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师们通过移植花草树木等方式来配合园林中的建筑,将建筑与自然充分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再如华南理工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看上去自然和谐,一点也不突兀。与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相对应的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这个理念也曾被批判,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点,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天人相分,所以西方设计师们都很善于创新,喜欢设计出与自然对抗性很强的建筑,如外形张扬的建筑物、特意强调造型的建筑等,这些带有着很强扩张气势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柔美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天人相分的设计理念。

2.3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影响着中外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从很久以前人们就相信祖先即使驾鹤西游了仍然会保佑子孙后代,因此人们会为祖先修建环境优雅舒适的建筑以求祖先的庇护,南方的祠堂就是典型的代表,如较为出名的陈家祠堂,设计师在设计时通过走廊将相隔的庭院巧妙连接起来,使整体格局看起来上下对称、虚实结合。而在西方,文化注重宗教和科学,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天的,将天作为他们的最终信仰,宗教性非常突出,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的风格,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建筑,人们在研究这种建筑时都是以宗教建筑为基础深入研究的。总体上来看,神庙与教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建筑风格。

2.4建筑色彩及装饰差异

中西方建筑美术差异除了上述差异之外,还有颜色上的差异在中国,使用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美感是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与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建筑采用的木料并不能长久使用,所以设计者多善于在木料上涂上油漆或是桐油来保护木料,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又出现用丹红进行装饰或者绘制彩画等方式来展现建筑的艺术美。北方的建筑色彩浓重,南方的建筑色彩却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就是南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古代,建筑的颜色通常代表着地位,如皇宫多采用黄色和红色;官员住处多采用蓝色和绿色等。在西方,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简单一些。从外部来看,大多数都是石材本身的颜色,颜色相对单一,只有在教堂建筑群中,会出现一些较为鲜艳的颜色的使用,比如建筑外部和穹窿顶外部使用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独特和美感。西方古建筑非常注重内部的装饰,大多数都以壁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壁画的内容则以圣经故事为背景题材,用不同画风来展现,如湿壁画等手法。15世纪以后,设计师们开始用油画手法进行绘制,丰富了建筑的色彩,再经过特殊处理增强持久性,其中教堂建筑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2.5建筑材料及结构差异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木质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房屋构架由木质材料制成,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用榫卯相连接,使建筑具有很强的韧性,在结构设计方面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最具特色的结构是斗拱,但斗拱的作用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化,数量也不多了,逐渐变成了装饰性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砖石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如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金字塔,就金字塔来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批巨石建筑,其外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内部结构却处处充满了神秘感,大量的人形彩绘棺木和稀世珍宝、四壁涂满的精美壁画都是金字塔内部完美的展现。后来宗教逐渐发展起来,带动了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新的建筑以宗教为主,内部结构主要由壁画、玻璃窗画和雕刻组成装饰,艺术形象非常威严。再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内部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以及空间透视感等很多方面,如壁画《最后的晚餐》、雕塑《命运三女神》等等,为建筑增添了许多色彩。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美版《甄执》;汉英翻译;不可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90

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影视剧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想要将中国的影视剧“输出”,就需要将影片中的语言转换成世界通用语英语。

中国大型电视连续剧《甄执》由76集压缩精剪制成6集美版《甄执》,2015年3月15日,美版《甄执》以中文原声、英文字幕的方式登陆美国的视频网站Netflix。但是相对于亚洲地区的火热收视率,《甄执》英译版却遇冷了,网站评分系统显示Netflix美国站是2.5星,加拿大站只有1星(满分为5星)。

《甄执》英译版遇冷最主要的原因是汉英翻译造成的不可译现象,“不可译”使英语本土语言使用者难以理解作品《甄执》。

1 美版《甄缳传》中汉英翻译的不可译现象

1.1 建筑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建筑远远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建筑。而我国的许多标志性的建筑都是无法直接翻译的。(1)请娘娘到养心殿一起用膳。On His Majesty’s order,please come to Yangxin Hall to dine.(2)你让小允子去国公府找温实初。Liuzhu,tell Xiao Yunzi to find Doctor Wen Shichu.(3)幽禁存菊堂。…and to be confined to Cunju Hall.

这些与房屋建筑有关的例子皆来自美版《甄执》,外国人没有的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这就造成了外国人在理解美版甄执时产生了困难。就拿养心殿来说吧,养心殿是中国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养心殿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宫殿建筑,自清代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榍宕皇帝的寝宫,而外国人只知道这是一个地方而已,因为他们并不知其历史背景,且翻译时也未曾翻译出这层意思。

1.2 日常用品

我们都清楚中国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很多东西都是由本土发展而来,极具有乡土和本地的气息。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物件,这些物件可以反映他们那个年代的习惯、审美观、技艺等等,这些物件可以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的一些相关信息,这在翻译时也会造成不可译现象。

(1)比之花钿的生硬更添柔美。It looks softer,not as stiff as a normal floral ornament.(2)这香囊虽好。Though the sachet is wonderful.(3)臣面前的这道燕窝鸭子好似不错。The edible bird’s nest with duck placed before me looks quite good.

以花钿来说吧,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一种花饰,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普通的翻译却无法把它翻译准确,只翻译出来了其意义,外国人必定很困惑和不明白。

1.3 称呼语的不可译

1.3.1 自谦语

称呼语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喜欢自谦来展示其礼貌,如,寒舍、贱内、在下等等。寒舍是在描述自己住处,贱内是在介绍自己的妻子。中国人喜欢用这种方式那表达其尊敬之意。

然而,一些词语表达确实对影视剧的翻译造成了影响。

(1)臣妾雕虫小技,让皇上见笑了。It is a mere performance.Your Majesty,please don’t laugh.(2)妹妹之舞实在难登大雅之堂。My dancing skills are truly unpresentable.I’m afraid I will expose myself to ridicule.(3)嫔妾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劳。I will gladly do my utmost to make peace between His Majesty and my lady.

在中国,当展示一项技能时,我们可以用成语“雕虫小技”来描述。我们也用“犬马之劳”来表达愿尽全力去帮助别人,以表示我们的力量微小,但会拼尽全力,以此自谦。而“难登大雅之堂”,则表达的是当别人要求自己表演什么才艺时,觉得自己技艺不佳,难以在众人面前班门弄斧,用以自谦。这些都是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是长期的生活习性和历史文化所造成的。

1.3.2 敬语

在美版《甄执》里,我们有许多敬语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以展示那人的地位和辈分。在那个朝代,他们的言行举止必须得体,用言谨慎,否则,他们将受到各种条例规矩的惩罚。但敬语也同样造成不可译现象。(1)小主,补药熬好了。Young mistress, you tonic is ready.(2)给太后请安,太后金安。We greet the Empress Dowager.May blessings and peace be with you.

浣碧对甄指战宫时的称呼是小主,小主便是浣碧对甄炙用的尊称,表示对甄值淖鹁础!案太后请安,太后金安。”这句话是嫔妃们向太后表示尊敬所用到的话,意思是希望太后身体好之意,以表示他们的孝心。

1.4 文化(美版《甄执》,2015,第5集)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行为举止。而宗教派别的不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从人们的对话当中察觉。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宗教是不一样的。这在翻译当中造成不可译现象。

(1)山人与师弟又研制出金丹两丸。…my fellow disciple and I have developed another two pellets of elixir.(2)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She is unsuitable to be a member of the royal family, a model mother to the nation.(3)佛口蛇心。Honeyed words but evil intend.(4)藏教视红珊瑚为如来佛的化身。Hinayana Buddhism regards red coral as the reincarnation of Tathagata.(5)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Buddha be trusted, a nun may never lie.

在这些例子当中,出家人、阿弥陀佛、如来佛、承宗庙,佛口蛇心等词汇来源于佛教文化,都起源于佛教的文化,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是外国人不具有的,因而给翻译和理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了不可译现象的发生。

2 汉英文化差异是造成汉英翻译“不可译”的原因

汉英翻译涉及到汉语和英语,汉语为母语,英语为译入语。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因为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和文化起源不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与特征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使部分文化内容变得无法传译,这属于文化上的不可g性现象。

3 减少“不可译”现象的建议

3.1 充分理解原文,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两种语言体系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如何进行?要想较好地掌握并处理不可译现象,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原文,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积极探索寻找中西方不同文化中的衔接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提高自己对汉英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消除语言障碍,让外国观众不受语言限制,接受中国文化。

3.2 注意中西词汇空缺的现象,加大对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研究

中西词汇空缺现象也会导致不可译现象的产生,如果我们不注重中西词汇空缺的现象,就无法避免不可译的发生。我们应加大对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的研究,对带有中国独特的词汇的整理形成“特色词汇翻译库”,将这些词汇的翻译予以统一,注意保留其中的文化韵味与特色。例如《甄执》里叩拜大礼formal salutation、凤鸾春恩车imperial favor carriage、九泉之下underworld等等。

另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在翻译中作出一些改进,针对影视剧中汉语生难词的不可译,我们可以借鉴美剧《生活大爆炸》对一些美式笑点及生僻名词在屏幕上方加以注释。

3.3 了解国际市场需求,适应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国产电视剧要想在美国更好地传播,应该更多地去了解美国的电视传播格局、方式及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习惯,在对美国传播环境的准确认知基础上,才能促进国产电视剧的广泛传播。国产影视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主动去迎合国际市场需求,调整战略,不要轻易删减或改编,因小失大。此外,还应该全面地了解美国版的《甄执》在美国的评价及观众反映,客观地分析它们,总结得失利弊,为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56-166.

[2]廖方波,张毅博.《甄执》影视用语汉英翻译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6-98.

[3]王海迪.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分析――以《甄执》在美国上映遇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67-132.

[4]曾海林.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9):12-14.

篇5

[关键词]英文影片;英语教学;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文化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语言学习者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他一定事先学习了文化,这两句话分别揭示了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片面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忽略文化知识的讲解,会极大影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将西方文化带入英语教学呢?这篇文章将以英文影片作为契机,论证如何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纽带。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

文化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高层文化,如宗教、哲学、文学;又包括大众文化,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方式;还包括深层文化,如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说文化无处不在。语言学家及教育学家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是基于文化认知层面之上的。所谓文化认知(culturalawareness)是指从本族文化(单一文化)到目标文化(跨文化)的文化认识。文化认知是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的定义,本文采纳Cortazzi的观点“当面对来自外国文化群体的活动、态度、期望等文化差异时能表现出的灵活应对的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英语教学不只是单纯的处理语法规则、词汇辨析、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交流需要一个语境,文化为交流提供了必要的语境。缺少了文化这一语境,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会产生大量的语病。例如,中国人在路上遇到熟人会习惯的问:“去哪里呀?”如果将同样一句话问一个美国人,对方会觉得“我去哪里关你什么事”,交际失败,这是由于学习者没有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社会习俗差异而造成的。又如,中国人在同事之间问年龄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如果问一个英国同事“HOW old are yOU”,对方一定非常反感,交际失败,这是由于学习者没有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间的价值观念差异而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尤其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时代,外界对外语人才的需要,不仅仅局限在能够熟练的读和写,而是要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三、文化在英文影片中的体现

了解西方文化,除了读书、上网、听讲座外,英文影片是最为有效便捷的选择。几乎每一部影片都包含了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都传递出思维观念上的差异,与此同时,每一部影片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可以通过《撞车》了解美国这个熔炉国家的种族冲突,通过《冷山》了解美国内战时期的历史,通过《诺丁山》了解英国的小镇风情,通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了解西方的婚丧习俗,通过《牛仔裤的夏天》了解美国单亲家庭面临的社会问题,通过《当幸福来敲门》了解美国人对美国梦想的解读,通过《谍中谍3》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通过《老友记》了解美国人的幽默。正是透过这些英文影片,我们在娱乐之余不但了解了西方国家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还了解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我们不再问欧美朋友年龄、收入、配偶等在西方文化中视为隐私的问题,也不会在接受了西方朋友的邀请去他家喝酒时饿着肚子去,因为知道那只意味着品酒,不包括饭菜。我们在得知西方朋友的名字和他故去的祖父的名字一样时也不再惊讶,虽然这有悖于我国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逐渐培养起来,我们的英语语言在交际中得以更好地运用。由此可见英文影片是英语学习的有利资源,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功不可没。

四、如何通过英文影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应用比较对比法。

语言学习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完善:社会语言学方面、文化方面、对本族文化和目标文化的比较对比方面。将比较对比法应用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有三点。(1)比较对比法能够突出不同的文化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在文化方面的兴趣,这会激发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学习动力。(2)比较对比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文化碰撞,从而更好的了解并理解目标文化。(3)比较对比法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本族文化。

应用比较对比法,教师应该在学生观赏英文影片之前明确告诉学生他们要去思考比较的问题。例如:综合英语第二册(何兆熊主编)My Father’s Shadow一文突出了移民到美国的父女两代人在婚姻看法上的冲突,父亲代表传统的中国式思维,女儿代表典型的美国式思维。为了加强文化理解,美国电影《结婚证书》可以作为这课的补充材料。在播放前让学生注意影片中不同人物对婚姻的看法,播放后先讨论影片中人物观念的差异,然后讨论中西方社会在这一问题上的异同,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