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前有晋商徽商,也有宁波帮湖南帮之说,在旧日的市场上与乡缘联系的商帮不只表示共同区域文化,且在互相帮助、互相协调方面有重要的实际作用。在农业化、手工业化和初步工业化时代,商帮作为地理阻隔与突破地理阻隔的产物(一个地方不是有商人就有商帮,只有走出去,扩大行动半径的商人群体并且在外部发展中形成规模,且有一定联系协作者才构成所谓商帮),体现了商人群体在资源与文化特征方面的非共享性的一个符号特征。改革开放大大改变了市场的阻隔水平,也促使更多的人在异地寻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与以往相比商帮有了更大的发育余地,因此今天出现的新浙商、新粤商、新微商、新苏商、新豫商、新晋商、新沪商、新津商等商帮就层出不穷。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资源共享、市场统一性与资源均衡可得性大大增强,商圈文化逐渐强于商帮文化――由购买力水平差异、竞争力水平差异、先后发模式、资源投放与管制模式导致在不同区域市场(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的跨地域国家经济联合体或者跨地域超国家经济联合体)内的营商环境、资源特长与商业合作模式的一定区别,不同区域内的不同来源地商人群体内部的多样性水平及其包容性水平有一定区别,同一来源地商人群体进入其他区域市场内部的渗透性水平也有一定区别。商圈成为商人群体资源指向的主方向。因此今天的商人往往同时成为多种商帮的成员:既是某些商圈成员(比如现在很多浙商也是新沪商成员),同时也是来源地商人群体组成的商帮成员,有些商人甚至以种种理由成为其他商帮的成员,多元化商圈联系可以为商业行动提供很好的帮助。
强商圈时代,决定商人竞争力的元素有了显著的新变化:一是与产业、营商条件相关的政策公共性程度提高,私相连结的官商关系退隐:二是知识与知识周期对于商人地位与机会获得的影响力加大,商人群体与知识圈结合度大大提高:三是国际化知识国内化与国际化需要行动化能力大大加强,跨地域活动经常化、体制化:四是技术贡献与技术更新贡献水平成为企业经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五是资本市场建制化与建立和资本市场联系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成为普遍认识:六是产业集聚、多元产业连接、园区化集聚带来发展的高效率。强商圈时代的这些特征,大大削弱了地缘关系的传统价值,跨越地域的招商引资与本地域内部的四海一家成为更为流行的行动模式。
但是这不代表商帮文化的终结,事实上地缘关系依然是人们之间建立与维持社交关系的一个支持变量,它依然有降低信任成本、转变成为互助关系的支持价值:来自同一来源地的商人群体依然保留有某种共同的文化样式,这种相似性是保持人们内部某种认同的有意义的元素:某些行政资源依然按照地域关系设置,因此有意识地保持地域性联系也是获得这类行政支援的有价值的理由:在国际化行动中,商帮联系的价值甚至至为关键。但是,以地域性商帮作为获得个人、组织与行政的重大帮助的核心元素的时代条件已经相对薄弱了,我强调它只是一个辅助元素,或者是一个文化符号元素,商帮商业价值淡化是不可挽救的事实,但商帮文化价值的强化尤其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动机主导下的强化依然不可忽略。
篇2
关键词:地域环境;城区特色;咸阳明清老城区
地域性指的是“与一个地区相连续或有关的本性或特征”。[1]在全球化环境的背景下,地域界定的打破,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融入地域环境的城区特色则显现出它的弥足珍贵。
1、 地域环境与城区特色
地域环境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是一个具有具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人工物质环境三方面,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特色是一种(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或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城区特色应该是一个高度复合和高度抽象的概念。
2、城区特色塑造的现状及问题
思想认识上的偏离:“中国的”只能成为异样的、奇怪的或古怪的同义词并逐渐消失,将遥远的年代与他们自己的民族和历史传统联系起来更为合适”[2]。人们对于地域特色的模糊认识,往往简化成各种文化符号的运用这一层面上,而没有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
规划理念与方法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只着眼于当前的发展,而没有从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注重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城区特色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3、如何立足地域环境,塑造城区特色
区域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它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形态、空间格局、城区风貌等独特属性,城区特色的塑造不应只停留在对城区环境表象的探讨,而应深化对其特色内涵的研究,探索特色内涵与城区风貌等的内在关系,并具体落实到城区可感知的形、体、态、景等层面上。
4、案例分析――咸阳明清老城区概念规划
4.1 项目背景
咸阳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腹地,中国第一。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山南。明清城处于中心组团•渭河北片区。修复改造保护区北接人民路,南临渭阳东路,西起乐育南路,东至抗战南路。明清咸阳古城主要由标志性建筑和街巷构成。
4.2 规划目标
怀古畅今:保存和保护老城的传统风貌、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结构和功能划分上的调整,引入文化产业、旅游业和商业,形成居住和文化为主、旅游和商业为辅的明清城功能格局。促进老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推动明清城有机复兴。
和而不同:在大秦文化的背景下,明清文化作为咸阳历史文化中的一枝独秀,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全国各地亦不乏明清历史文化区的例子,或以明清建筑、旧城址为依托,如何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咸阳明清老城区以品质生活、精品旅游、民俗文化、生态养生为一体的城市特色功能区。
4.3功能定位
诣在将咸阳明清老城区打造成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功能与体验式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特色功能相结合的城市新型活力点。
4.4理念提取
邻里单元是组成居住区的“核心细胞”,是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的发展,而做出的对住宅区结构的布局规划。
特色功能区是区域内优势的根基和体现、对于其他区域来说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
理念启发:重建:在规划中应以高品质的“邻里单位”为核心细胞重建居住环境。重塑:在规划中应以这些资源为依托重塑具有经济活力的特色功能区。重构:在规划中应采用“遗产廊道”模式将其保护和再利用。本次规划采用“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运用“邻里单位”、“特色功能区”、“遗产廊道”,重建、重塑、重构咸阳明清老城。旨在创造亲切宜人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文化旅游商业场所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4.5规划构思
1) 生态互动:依托城市绿地系统及丰富的渭河水资源,沿老城区各轴线构建多样的生态绿地和水体景观,形成互动的生态格局。
2) 圈层结构:将旅游商业、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特色功能安排在老城核心区域,形成特色功能区。“遗产廊道”在各层之间联系发展、相互渗透。
3) 廊道串接:利用区内东西南北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遗产廊道”串联城内各个功能片区。
4) 细胞复制:以“邻里单位”即街坊居住、邻里居住、邻里商业等为核心细胞。利用 “遗产廊道”结合老城肌理呈序列分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咸阳明清老城空间布局模式。
现代城区景观设计只有因地制宜,并结合历史、文化、地域因子及优秀规划设计学的先进理念,才能更好的塑造城区特色,并正确领会到真正意义上得场所精神,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的语言,从地域环境中塑造城区特色,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侯正华 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 清华大学 2003.
篇3
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其造像艺术于南北朝时期趋于成熟。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与本土文化艺术互为渗透、交融的过程。一方面,传统的婚丧习俗、神灵信仰及衣饰文化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佛教艺术;另一方面,佛教艺术又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民俗文化中。最终,佛教艺术尤其是佛教造像艺术,被改造成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国式的造像在造型、装饰、程式、仪轨、体量等方面,又呈现出南北不同的地域特征。而佛教造像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思想和教义的具体体现。佛教造像最初有“佛像不可造作”的宗教观念,而在佛教被世俗化之后,却以海量存之于中国南北各地民间。近年来通过田野考察以及相关文献的查证与研究得出,各种具有地域特征的佛教造像,从造像形式、程式、仪轨到造像本身所具有的宗教与文化功能,无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也不乏多种宗教、不同信仰并存的因素。
宗教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佛教造像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毫无疑义,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其造像更是呈现区域性特色。中国最早出现的佛教造像是古印度风格的再现,与传统文化不符,并未被国人敬仰。逐渐地,在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下,佛教不断被中国化,衍生出不同于原始印度佛教的中国特色的汉地佛教造像,打上了中国本土的印记。以观音像为例,大慈大悲观音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法莲华经卷第七》中记录有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亦男亦女。但在中国,民众相信观世音乃是妙f王三女妙善(音)公主修道成佛的称号,因此多以女身出现。而中国化的观音形象逐渐演变为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柳枝,身处莲花座的女神,并且身跨佛道两教,成为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菩萨女性化,是佛教造像本土化的一个标志。此外地方宗教及图腾符号等都成为影响造像的因素,信众在造像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族民俗融合,对佛教造像进行改造,使其趋向世俗化。
工匠们开始把生活中所见形象运用于造像中,印证了宗教文化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佛教在中国曾被称为“像教”,反映出多数人是通过佛教造像来认识和理解佛教的。佛教造像由一系列庞大而繁多的崇拜对象――佛、菩萨、罗汉、诸天鬼神等组成,是信徒的主要膜拜对象,因此具有传播功能,同时也体现出“像教”的意义。
二、湖南地区佛教造像艺术
诸多学者认为,我国南方是印度佛教最早的传播区域之一,也极有可能是中国佛教造像的萌发地。由佛教的南传之路分析,南方佛教造像确实引领了中国佛教造像在审美观念上的变化。居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湖南,在佛教造像上颇具区域特色,且早在三国两晋时期,湖南就已有佛图像的铜镜制出。
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洞庭湖之南,湖湘之称,湖为洞庭湖,湘称潇湘。湖湘地区地域广阔,河涧溪流不计其数,交织于逶迤丘陵和崇山峻岭间,因其特殊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孕育出富有地方风情的文学艺术。湖南是拥有多民族的省份,其地有50种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具有特殊的区域文化。因此,佛教流播于此,便与该地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融合,衍生出极具特色的区域佛教文化,亦体现于佛教造像中,共同构成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存在,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相互影响。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辐射下,少数民族对佛教文化艺术也呈现出吸纳、改造、渗透并与其交融的局面。寻根意识的追溯、英雄意识的展现又或是生殖意识的驱动,种种信仰与价值观念,成为了这一区域佛教造像的文化根源。
篇4
关键词:地方特色 民族旅游营销 旅游开发
一、地方历史民族旅游概念
(一)民族地区
所谓民族地区指的是少数民族集中和聚集的地区。在我国的少数民族指的就是汉族以外的民族。我国共有包括回族、白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等在内的55个少数民族。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以及交错杂居的状态。本文提及的民族地区指的是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200个民族自治乡以及其他省市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二)民族旅游
所谓民族旅游,其核心精神就是强调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直接接触,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是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在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人民的特殊民族习惯、文化背景等风土人情是民族旅游得以吸引观光者的重要“卖点”。
二、地方历史文化在民族旅游中发挥的作用
(一)地方历史文化成为地方民族旅游的灵魂
民族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地方民族旅游的灵魂无疑是地方的文化。地方历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是贯彻地方民族旅游的主线。观光者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从陌生到融入的过程,是地方民族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在对某个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确定营销方案时,应注意首先进行民族旅游主题确定,然后进行开发。在确定主题的时候,应注意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民情,尽可能发挥当地历史文化效应,使打造的主题鲜明,吸引力强。
(二)地方历史文化成为地方民族旅游的标志
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民族旅游区域开发的文化主题,更是民族旅游区真实形象的文化依托和民族旅游的内在灵魂。深入挖掘待开发区域的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和精神,疏通民族文化脉络,是提升旅游产品品位、区别其他旅游区域的重要手段。差异化旅游区开发思路说到底就是想通过鲜明地域特色,使观光者记住旅游区并爱上旅游区,例如提到藏传佛教圣地时,人们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这样的效果全靠民族历史文化承载和塑造。
(三)地方历史文化促进地方旅游产品的规划
确定了旅游开发区的主题并树立了鲜明的旅游形象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合理的规划,而在规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地方的历史文化。对于“口味”愈发刁钻的旅游爱好者来说,只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鲜明民族特色才是优秀旅游区域规划的制胜法宝。民族旅游区域的不同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决定了其接人待物与其他地方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化正是旅游爱好者们寻找与追逐的。在制定旅游区域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
三、基于地方历史的民族旅游开发营销的内容
(一)确定民族旅游主题
找到并确定明确的民族旅游主题,是民族旅游营销得以成功的关键,也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立意鲜明的民族旅游主题不仅可以抓住旅游爱好者的眼球、形成超强的吸引力,还可以极好的满足不同旅游爱好者的多层次需求,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在确立旅游主题的时候,应该尽量抓住地方民族文化的最鲜明的文化特点,并进行适当的项目包装,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
(二)开发民族旅游产品
我国的民族区域大多属于资源产品共生资源。这种资源的特点是原生资源较多,本身的独特性就较强,并不需要过多的挖掘和开发,且这种特性与生俱来的就有别于其他,因此,非常适合做旅游区域,只需要在交通和接待设施上下功夫就可以了,需要完善的更多是服务而不是资源,而目前发展的瓶颈也大多是服务水平跟不上导致的。
(三)为民族旅游寻求市场定位
旅游区域开发的市场定位同其他产品的市场定位非常相似,首先是选中目标人群,将主流客源确立以后,深入挖掘他们的需求和偏好,借鉴营销学理论,确定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良好的市场定位是营销方案得以成功的关键。
(四)注重保护与传承民族历史文化
在现有的民族旅游区域开发的营销案例中,很多问题都是出在民族文化同外来文化发生冲突、磨合最后趋于同化,这样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根基,更抹杀了曾有的鲜明文化特点。甚至有些地区的过度开发还导致了原始生态遭到破坏。这就需要在旅游区域开发并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与传承原有的民族历史文化,既开放姿态又保留核心文化,特别是在民族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甚至艺术文学等方面加以保护和传承,确保营销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营销效果的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02)
篇5
1.1设计的内容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2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6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分布
1.1历史文化名镇的分类
分类主要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中评选的基本条件与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划分[1-5]。通过分析各名镇的不同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首先将143个历史文化名镇划分为军事革命类、交通贸易类、传统建筑群类、地域民俗民风类、重大利民工程类等5大类[1]。但考虑到仅1处,不足以准确分析出其分布原因,在下文不做单独分类,考虑到当地同时以泥哨工艺闻名,最终将其纳入到地域民俗民风类进行分析。因此最终采用军事革命类、交通贸易类、传统建筑群类、地域民俗民风类4大类进行分析(见表1)。
1.2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分布
1.2.1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数量特征
根据统计数据(见表2),可以发现,在143个历史文化名镇中,传统风貌建筑物群类的比重最大,有60处,约占总数的42%,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省。排第二位的是地域民族特色类,共43处,约占30%,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交通贸易类的22处,约占15%,多分布在江河流域水系资源比较发达的广东、广西以及江苏等省会。军事革命类的18处,约占13%,其中与近现代中国革命有关的16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2处,集中在湖北四川等省。
1.2.2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空间特征[6]
(1)受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文化扩散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古村镇为代表的中国农村聚落可分成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北方系统可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2个聚落区;南方系统可划分为华中区、华南区2个聚落区;西部系统可划分为西北区和西南区2个聚落区。通过分析,在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中,南方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多于北方,北方多于西部(见表3)。
(2)而从中国两条主要水系长江、黄河流域沿岸的历史文化名镇分布情况分析,沿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多于黄河流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湘鄂交界、川黔渝交界地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分布上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多集中分布等特征。
2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2.1区域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历史文化的客观遗存,具有其历史性、物质性、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7],分析体系(见图1)。
(1)社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承载性。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2)经济性———经济重心的迁移
经济性则首先表现在它自身的经济价值。纵观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规律,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3)文化性———文化区域的扩散
文化性首先表现为它的创造性。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文化的诞生和创造;其次文化性表现为它的传承性,它记载着当时先进科技文化的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从东晋开始,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改变,绚丽多姿的中原文化地域开始随着经济的南迁而向南移动。加之楚文化的兴起,屈原、宋玉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出现,楚辞、绘画、建筑以及园林艺术等在长江流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促使了文化开始向南移动。到了宋代,文化重心已经有黄河中下游移到了长江中下游。
(4)明清经济文化格局奠定的基础。
明清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特征。从明清主要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明清的主要经济文化分布区位于:①沿长江流域;②福建广州沿海;③山西、河北及山东东部等地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受到了地区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它的文化特征以及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和历史的变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2历史文化名镇的地域性特征
2.2.1传统建筑物群类
由于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质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自然要素的不同,致使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在空间意象、聚落形态、建筑样式、地方材料的选择上,以及社会的经济状况,历史文脉,文化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人文要素上呈现差异。
2.2.2经贸交通类
经贸交通类的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主要受到重要水路、陆路交通线的影响。我国古代水运是连接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手段,传统交通要道大都沿主要河流行进。历史上闻名的重要城镇也均分布于古时重要的交通沿线。其中受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影响很大。古时的茶马贸易分别沿雅砻江、岷江等流域从云南、四川流传入藏。丝绸之路始于西安,经甘肃穿越河西走廊,达到新疆,进入中亚地区。将现存在甘、青、川、滇、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在图1标示后,能明显的显示出其沿主要的江河流域分布的情况。
2.2.3军事革命类
军事革命类的历史文化名镇主要受到中国近现代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方针的影响。中国革命最早集中在中西部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如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后来才逐渐向东部和大城市转移。特别是时期,在所经过的地区都留下了大量革命活动遗址,并创建众多的以村镇为基础的革命根据地,保存至今。
2.2.4地域民族特色类
(1)地理地貌环境对于文化的保护。
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靠近内陆且自古有大山的阻隔,比起平原地区来,一定程度上阻挡或减缓了外来文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较好的保存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资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统技艺的流传[8]。
(2)西域经济文化现象的保存和传播
地域性特征是西域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的民俗文化产生于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交通的不便,使得藏文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局势下,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3总结
(1)从数量上分析,在14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传统风貌建筑物群类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2%,排第二位的是地域民族特色类,占30%,交通贸易类占15%,军事革命类占13%。
(2)从空间的角度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分布上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多集中分布等特征。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了一个地区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管理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等各种非物质性因素。对内,区域文化拥有共性;对外,则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今天的区域经济则是弘扬昨天的文化。江苏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化传统,江苏凭借着沿海、沿江、沿湖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其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创造出了良好的物质文明。同时又凭借其所拥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中,英国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做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而哈耶克则认为文化是一宗通过习得的行为规则所形成的传统,这些规则可能是起源于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的能力。虽然对于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共识,那就是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以及精神等多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化的内容不加价是包括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其他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有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等促进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形成,并形成了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不断的进行演变,不同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以及频度也存在不同,同时不同地方在长期以来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促使处于不同地域内的人们具有各自不同却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与风土人情,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部分地理区域中出现了相似或者是相同的文化特质,处于这个地理区域中的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致性,而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在在某个区域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的综合,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对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进行了反映,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殊,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存在有区别。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不加价是相互促进的,同时还是相互约束的统一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人为了维持与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须要具备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出的结果。在很多时候,一些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是很大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表现出不相同的情况,有的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方面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其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中主要的就是文化因素的作用,从文化方面来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奇迹”与“欠发达”的现象。明白落后的文化难以带来先进的经济,同样滞后的经济也难以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行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区域文化的结构、类型,并促进了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的产生。区域经济的高低也决定了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但是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却呈现出推动或者制约的作用。优秀的区域文化能够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振兴,强大的经济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文化的力量也不能够被小觑。文化与精神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所在,能够对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影响,甚至是会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区域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得我们在竞争、追求物质与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出了很多的分歧。而文化则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紧紧的把握住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能够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的价值观,使得市场经济在利润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党的以来,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苏南在改革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开办乡镇企业发展,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论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取得骄人成绩。“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体,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快速、正确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间经济的融合产生影响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因为其特殊行使得其超越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并且有着相当强烈的地域性。这就使得区域文化可以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不能够使得处于这种文化氛围内的社会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其影响,共同遵循相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这样就会使得区域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模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得到改变,因此可以长时间的向外地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因为区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稳定性,会使得其对外界的美好事物产生一定的抵制,会让整个区域范围内的人都习惯于用区域内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以及思想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容易使得在区域文化与客体文化在和其他区域文化进行碰撞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否定,而不能取其精华,或者是仅仅从自身的主观思想上去选择性的吸收融合,而不能够进行客观的接纳,为我所用。江苏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期收到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影响和熏陶,同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文化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这就使得其在经济发展上也能够做到对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吸收,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
(三)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存在着中部、东部、西部之间的差距问题,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其中不能够否认的一个原因就是区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改革开放以后,差距又进一步扩大,有着相当明显的梯度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苏中的扬州、泰州与南通三市处于江苏的平均水平。苏北几个市当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仍然不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因为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十二五计划中,江苏省将进一步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同时,江苏省计划到2015年时构建起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不仅仅是对其区域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有效的促进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茂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模式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1).
篇8
关键词:区域文化;分析与构建;特色景观
随着湖南省加快“3+5”城市群建设,以“3+5”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景观日趋重视。衡阳市石鼓区也开始注重环境景观构建,同时提出了打造品牌景点和特色旅游等多项策略,但由于多种原因,区内环境景观普遍缺乏文化氛围和群体景观效应,更缺少特色和亮点。
目前“城市景观危机”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1]。城市文化的特色景观迷失似乎是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城市商业化的势利扩张;另一方面,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的艺术质量及其文化所反映的精神功能和景观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渴望商业化的城市有其品味至高的文化特色环境景观和标志性的景观象征。
1.特色景观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和重要性
对于特色的含义解析,规划大师吴良镛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而吴先生所说的“生活、地域、历史、文化、民族、一定时间、地点的典型事物”,每一个词语都反映出“地域文化”是创造特色的关键之所在。对景观而言,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文化等的诸多差异,构成了各地特有的地域特色,也是一个地区真正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性。可见地域特色,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包括自然属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资源等)和人文属性(历史、文化资源、政治、宗教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2]。因此特色景观的创作灵感、源泉和背景离不开区域文化,建设特色景观的最终目的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创新区域文化,从宏观上来看是给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们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另一方面,石鼓文化特色景观构建的重要性旨在突显石鼓文化品牌、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的品位,有利于促进“两型社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衡阳市石鼓区石鼓文化景观资源现况分析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位于南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北部中心城区,东临湘江与珠晖区隔江相望,南以解放大道为界与雁峰区毗邻,西延蒸湘北路至蒸水桥并沿蒸水河而上与蒸湘区和衡阳县接壤,北依107国道前行至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原名城北区,素有衡阳城区“北大门”之称,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由衡阳市城北区更名为石鼓区。衡阳市石鼓区风光绮丽,依山带水,清俊秀美,自来就博得了衡阳古八景中的“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石鼓区历来是一块旅游的热土。古衡阳八景中,“石鼓江山”、“朱陵仙洞”、“青桥酒家”、“西湖白莲”四景存续石鼓。石鼓区现以“五名”战略(即名院-石鼓书院、名湖—雁栖湖、名塔—来雁塔、名馆—湖湘文化馆、名园—西湖公园)为核心来挖掘、丰富、开发旅游资源,不仅加快旅游基础的建设,还促进景区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更是把山文化、水文化、人文化、雁文化、南岳文化、湖湘文化、书院文化、船山文化、抗战文化、莲文化等旅游元素融为一体,提升了石鼓旅游的品位。一直以来,拥有众多旅游元素的石鼓区以经济的眼光来认识古朴的文化遗产,开发和建设石鼓文化特色景观是在延续湖湘文化风韵,致力于弘扬雁城文化的中流砥柱。
3.衡阳市石鼓区石鼓文化特色景观资源构建
衡阳市石鼓区石鼓文化特色景观构建本着专业的角度“服务于社会”,就衡阳市石鼓区所辖地域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理、气候状况)、地域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的特定关联而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特性,并遵循中国园林特色景观建设规则,立足地方特色、土壤、气候、植物、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致力挖
掘与研究衡阳市石鼓区地域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特色景观。区域文化特色景观分项构建情况如下:
3.1衡阳城区“北大门”:
“北大门”是通往省会、通往国都的和谐之门;“北大门”是衡阳城北上抗战历史的见证;“北大门”是延续湖湘文化风韵的前凑,是弘扬雁城文化的宣传窗口。既然“北大门”有着丰厚的历史背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那么打造北大门的设想和思路就可以全方位地展开。
3.1.1构建设计指导思想:衡阳要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有文化遗迹和历史背景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有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品牌,而文化特色品牌的构建首先就是承载历史文脉的特色建筑。衡阳市在创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进程中,石鼓区积极主动地融入“衡阳城市旅游圈”和“南岳旅游圈”,从特色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入手。如果把衡阳城区当着一个风景名胜区来规划,那么石鼓区“北大门”就是风景名胜区的主入口,主入口的规划设计定位——“凯旋城门”,旨在把衡阳城区“北大门”创建成集特色品牌标志、特色形象窗口和特色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第一站。
3.1.2构建思路和分析:一个高品位的城市,必然具有深厚且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就是标志性特色建筑。就如同悉尼有歌剧院、巴黎有凯旋门和艾菲尔、铁塔、纽约有自由女神像和高楼群,北京有故宫和四合院一样,都以其独一无二的风姿彰显和昭示了其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底蕴[3]。澳门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也是澳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群中的一座,现成为澳门历史的见证(如图1)。衡阳城区“北大门”要构建标志性特色建筑的必备特征:突显区位优势;造型独特、新颖有审美观光效应,(地域历史文化)内涵丰厚;功能完备,当代气派,高技术含量;周边环境配套,管理责权到位;经得起时间考验并能成为历史文物(如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等前述建筑经典)的大体量大容积高大“现代仿古建筑群”。 3.2山清水秀“雁阵归”:
石鼓区至南岳路段地貌类型以岗丘为主,风景秀丽的小山丘连绵不断,自然生态植被郁郁葱葱。石鼓区因山中石鼓书院而沉淀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因山下蒸水河、湘江河、耒水河三水交汇而名遐三湘。特别是湘水苍劲雄浑,气度不凡,尽显阳刚之气;蒸水纤细娟秀,风情万种,饱含阴柔之美;耒水东流沿注,两岸连山,号称风光一绝。山清水秀环境优雅从而赢得了“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千古传诵。唐代诗人韩愈深情地吟唱:“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这就是石鼓山水。所以构建特色山水,塑造山水文化势在必行。在热火朝天的商业革命进程大浪潮中,首要问题是要有计划地保留和改造由南岳衡山至衡阳城区沿线的自然山水风光,着力打造“衡阳至南岳自然生态特色景观大道”,使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特色景观组成的有机部分,充分体现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跨越二十一世纪。
“石鼓江山”位于蒸湘耒水汇合处,悬崖峭壁,几立江中,蔚为壮观。其得名由来说法不一。《水经注》称:“山势青圆,正类其豉,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晋诗则云:“鸣石含潜响,雷骇九天”。石鼓山四面环水环境幽静。初唐即在此修建合江亭、绿净阁。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宽曾在此修筑读书庐。宋景佑年间,朝廷在此正式建立书院,赐名“石鼓书院”,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朱熹曾在此讲学。韩愈、文天祥、范成大、徐霞客等都作过诗文,对石鼓风景作过详尽生动的描绘。景色秀丽。
“朱陵仙洞”位于石鼓山东侧。相传唐天宝年间,董奉先曾在洞内炼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又传此洞北通南岳水帘洞(亦名朱陵洞)两洞相连,南岳有道高僧曾借此洞往返衡岳之间,瞬息即到。洞内壁上曾留下了杜甫、韩愈、王夫之等历代名流待作达千首之多,使得朱陵洞以诗名远播三湘。后因战乱,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碑文、镌刻多被毁坏。仅留下小洞的残边及洞口上的“朱陵后洞”和“东崖”等残字。后虽经修整,但难复原貌。然而,作为衡阳八景之一,朱陵洞至今仍令许多游人心驰神往。
“青桥酒家”蒸湘汇合处,石鼓山左侧,横架着青草桥。有桥至今,近800年。古衡州曾经有驿道6条,为方便来往,南宋淳熙年间,始在青草渡修建木桥。后几度重修。现在的石桥,系1956年修造。桥头两端店铺鳞次栉比,尤以酒店居多,故有“青草桥
酒百家”之说。青草桥与石鼓公园、朱陵洞及五一立交桥连成景点群体,吸引着众多游客。
“西湖白莲”西湖位于市区西面,面积数百亩。据考,西湖与衡阳盆地一同诞生。宋代学者郑向,曾筑室于西湖北岸。其外甥周敦颐,曾就读讲学于此,并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后人以周的遗迹,建有西湖书院,废于清康熙年间。后又建莲湖忆院,并建爱莲亭。夏夜风凉,白莲竞放,故有“西湖夜放白莲花”之说。
3.4石鼓新貌“五名尊”:
2008年5月27日,衡阳市在旅游产业上成功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马踏飞燕”标志正式落户衡阳。这意味着衡阳市要坚持不懈地狠抓基础建设、创建品牌标志、打造精品特色景观,特色维持现有旅游资源。石鼓区积极响应环境生态旅游的号角,准确定位“五名”战略(即名院-石鼓书院、名湖—雁栖湖、名塔—来雁塔、名馆—湖湘文化馆、名园—西湖公园)。在名牌景点中创建地域性特色景观,必须把握地域性特征,重视与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因素结合起来,以特色精品建筑、小品和植物等为表现形式,构建从文化和生态上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景观。
3.5特色景观构建策略与构建因素示意图:
构建特色景观在宏观上要突出其整体优化性,即城市景观特色产生于城市特色景观群体组合而成的最佳效果,这种群体必须符合城市设计的景观集合原则[4]。衡阳市石鼓区区域文化特色景观以石鼓文化为核心,以石鼓数院为重心,以衡阳城区“北大门”、石鼓江山锦绣华、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西湖夜放白莲花和石鼓新貌“五名尊”等特色景点组合成有机群体,这些特色景观,相互间必须有密切联系,互补、烘托、强化等美学效应,景点间又有“特色旅游线路(tl)”环绕,在城市特色景观中表现出群体优化效应(如图6)。
一般来讲,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和地貌、水系、土壤等自然资源。随着城市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产生和运用,在色彩、质感、光影、仿真效果等等方面,创造了新的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这些都和当地的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另外,城市中深厚的传统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古老的建筑街巷等都具有宝贵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是城市文化延续的标志,也是城市景观特色的灵魂[5]。那么构建区域文化特色景观的方阵示意图可设定如下(如图7):
4.结语
构建湖南省区域文化的特色景观必须从整体景观来统筹规划,充分体现地方的精神和文化,合理利用区域生态系统提供的景观要素,保持城市完善的结构、和谐的功能,为城市和居民提供优良的生态服务,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宜人的环境景观体系,实现宜居城市的特色景观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 王 丽、姜.地域文化与城市住区特色景观环境的营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9):
755-758.
[2] 何小娥、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j],中外建筑,2004.02:2-4.
[3] 昌亘、瓷都.呼唤标志性特色建筑[j].景德镇陶瓷,2003(3):9-10.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1地域特征概述
某一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特定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的综合体,具有区域性、系统性和人文性3个方面特征。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必须要深入研究某地的地域特征,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特征,包括当地气候、地质结构、植被和水文等4个具体方面,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人文特征,一个地域的人文特征,是以当地的地域环境为前提,通过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积累而成,它具备丰富的含义、广泛的内容。
2园林规划中地域特征
2.1园林规划中的自然特征
在研究自然特征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地质结构、水土植被和水文条件各方面,得出相对有价值的一手信息。在自然特征中,气候气象因素指的是大气层,作为自然环境中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地质特征指的是:不同地区的土壤有着明显的区别,直接决定着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性,地貌则是岩石和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形成不同的形态;地域植被方面指的是:植被是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体系中,更是主要的设计和规划对象,对风景园林规划起到极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水文条件是指:人类的聚集生活区域离不开水,选择近水地居住是人们的生存取向。水也体现着美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山水风光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2.2园林规划中的人文特征
在本地文化特征的前提下来建造,是风景园林规划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同设计之间其实也都是遵循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当地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影响非常大,在有些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地域人文特征同时是一个重要财富,在设计中要进行充分调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不允许篡改人文特征。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人文因素体现得十分突出。重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人文特征,能够更加促进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3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特性
与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相比较,现今的园林设计规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处处体现着时代的要素,风景园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才能达到期望效果。不同地域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各地域的园林设计风格理念都各不相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会在各个方面有所不同的侧重,单园林建设最终都是以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都具有开放性特点。园林内部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品种,更多的当地生态元素,都能够在园林建设中体现。
3地域特征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3.1自然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植被水文等因素不是单独存在,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深入地调查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每一个自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与人们生活产生的联系,在设计园林时,必须达到自然生态、园林艺术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后期的规划建设更合理、更科学。
3.2人文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①历史遗迹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应用。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人类会在地域上留下种种遗迹,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地域相互作用产生的印记,是地域人文特征中的一笔财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地保留和利用这些因素,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设计过程中对园林的规划设计结构上与当地人文要素结合起来,用园林进行演绎和表达,体现人文的含义。
②人文符号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作用。在当代很多园林设计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因素的体现。譬如,在法国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的设计中,把先前的旧居建筑当做人文符号,整个纪念馆的主体都在地下。在外部,整个广场都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广场地面使用红砖,与先前的人文符号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通过这些特定景观的营造,简单而完美地勾勒出建筑灵魂,整个建筑体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
篇10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
前言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创意为手段,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人们提供文化体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的现代,文化资本竞争力凸显,市场竞争已从产品之争转向文化之争,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而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其实质中的学习、创造、产业化能力越来越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地稳固性特征,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全球范围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依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及网上查询,详细查阅了有关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文章。(2)访问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海南省体育文化、体育产业领域的专家、省文体厅等的相关政府职能人员以及从事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人士,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3)数据分析法。以美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RichardFlorida的3Ts理论和香港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许焯权的5Cs理论为基础,对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数据化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
1.2、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发展
(1)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②提高社会效益,提高区域社会协调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来源于文化,同时又具备体育的特性。文化和体育是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将增进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人们的凝聚力,而体育将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强健,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以体育文化为基础,以体育文化的消费为出发点,强调体育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商业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文化传统,同时也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文化的繁荣。③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经济跨越式和可持续式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人们的智慧、体育科技发展、体育文化及体育经济有机结合的产业模式,它的创新性、增值性、辐射性、渗透性等独特特征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文化产业,而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传统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中,地域禀赋对区域体育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在体育经济发展上更具优势,如: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体育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由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托智力、科技和文化资源,因此同传统体育产业相比,对地域优势的依赖性较小。在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区域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将会使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式发展。④突破区域体育文化发展瓶颈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来源于体育文化,同时也影响区域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具有特定体育文化内涵、艺术内涵、并具有大众认同性的企业或产品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无形中也将体育文化中注入了创意的元素,并进一步扩大了体育文化在人们心中认同的维度,解决了区域体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瓶颈问题。(2)区域发展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土壤。①区域体育文化背景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区域体育文化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区域特色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体育文化。因此区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源泉,以区域体育文化为底蕴,有效的融合外来体育文化元素,就能形成良好的区域体育文化基础,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发展动力。②区域经济优势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将体育文化创意付诸实践,生产出好的创意产品,需要相应的资本支持以及原有相关产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区域经济作为支持,体育文化创意很难形成产品,更不可能实现产业化经营和集群化发展。而人们对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结合本地的区域经济优势、切合实际的发展,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③区域自然环境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依托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小,但自然环境依然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补充和依托,能充分的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作为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或开发创意自然资源作为产业依托,使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3)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①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突破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文化产业发展瓶颈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省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下一个五年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突破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增长,就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体育旅游文化、国际赛事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相融合,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进一步推动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的发展。②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自然资源的优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耗和破坏着海南的自然资源。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托科技、智力和文化资源,对自然环境依赖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资源,也使海南经济突破了自然禀赋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也将海南体育产业由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科技、文化、知识为一体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③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旅游岛的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海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仅停留在组织筹办体育赛事和休闲体育旅游上,产业发展较分散,季节性较强,未形成相关产业链。而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渗透性和高辐射性将会以自身为纽带,融合生产制造、文化等相关产业,并影响和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以增强国际旅游岛的区域竞争力。④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帮助国际旅游岛打造休闲体育品牌形象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以旅游业为主要品牌,而近年来,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海南旅游业中所占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喜欢体验式的体育旅游方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打造体育旅游业,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国际旅游岛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2、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海南区域的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RichardFlorida的3Ts理论和香港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许焯权的5Cs理论为基础,对海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海南目前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海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本分析
通过走访,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了150名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人力资本指数: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人数比例约为48%;(2)创意阶层指数:创意从业人数占体育产业从业人数的比例约为21%;(3)科技人才指数: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专业人员或从事研究性工作的人数约为15%。海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本还相对比较薄弱,创意从业人员和高级专业研究性人员比例较少,还需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本,为海南省区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2.2、海南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2014年海南年地区生产总值3500.7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5%,比全国增速快1.1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924元,比上年增长7.5%,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文化体育的消费,2014年海南全年地区传媒、文化、体育总支出23.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同时,海南省体育旅游项目在海南旅游业中独占鳌头,每年参与海洋体育旅游项目的游客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占参与体育旅游项目总游客数量的约80%,外来游客的体育旅游消费总额也在逐年增长。由此可见,海南具有极大的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增长潜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起到推进作用,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瓶颈,促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集群化发展,并有助于国际旅游岛打造休闲体育的品牌形象;(2)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泉;(3)海南省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2、建议
- 上一篇:审计准则风险评估
- 下一篇:对智慧团建的报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