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活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艺术活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艺术活动的意义

篇1

音乐是抽象的文学,对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是难点中的难点。根据上述研究的有关内容,借鉴教学艺术论的原理,本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我认为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模式包括:场景烘托、整体感知、情景串联、体验互动、创造想象、领域渗透等几个方面。模式化的东西必须通过艺术的演绎才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下面就如何演绎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模式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想。

1 场景烘托

场景烘托就是借助一些媒介用来调动孩子们的情感思维、激发整体气氛、培养探究欲望的,同时可以唤起孩子们相关的已有经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场景烘托包括:视频特效、音乐渲染、情景再现、假想旅行、图画衬映等,通过这种创设来唤起孩子心中的感受。例如欣赏《天鹅湖》时,可以在活动室布置天鹅湖的图片、播放天鹅湖四个小天鹅的片段,感受小天鹅的快乐:在欣赏《金蛇狂舞》时,可以利用民族打击乐锣鼓等进行情景再现,可以用图画表现春节热闹的场面。

2 整体感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原则,幼儿园音乐欣赏一般采用整首感知的方法,为了达到多角度、立体式感知音乐的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因为儿童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传统的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变静为动的特点,这也正符合儿童注意的活动性特点。课堂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立体的信息,给音乐欣赏活动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简单化,枯燥的音乐趣味化。从而激活教材内容,有效地引发孩子愉快主动地感知音乐。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特点,对音乐的整体感知用餐前后、午睡前后等日常活动的相对零碎的时间有意无意的进行刺激,同时在集体活动中配以多媒体的介入,使原本枯燥的欣赏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体会一种似曾相识、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受,萌生孩子对音乐的喜爱。

3 情景串联

情景串联就是利用串连的方式――将欣赏活动的过程有效地组合起来,相关的方法有:故事串联法、游戏行进法、儿歌导入法等,通过这种串连的方式使整段音乐形成一个前后情节连贯的“电视连续剧”,使枯燥的音乐鲜活起来,当一段故事、一首儿歌、一个游戏完成以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4 体验互动

传统的音乐欣赏活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氛围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这是很难吸引孩子对音乐活动内在的需求的。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增加课堂中“互动”的机率,使孩子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索取,达到一种“乐学”的目的。通过“动”来充分体验音乐、宣泄情感,达到一种情感升华的境界,更有效地用音乐来陶冶幼儿幼小的心灵。这种互动可以是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述,可以是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体验,也包括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如在欣赏《摇篮曲》中,摇篮曲的旋律起伏不大,长于抒情,节奏均衡,略有摇荡感,速度徐缓,力度较弱,音乐形象亲切而温存。于是我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你感觉怎么样?在梦里你们见到了什么?”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每听完一次让幼儿将感受说出来“我看见妈妈抱着我,在月亮上飞啊飞。”“我做了个美妙的梦,有甜甜的冰淇淋,美丽的糖果屋……”。我们让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奇妙的想法。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就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不同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表现。

5 创造想象

创造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活动方式,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挥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想象离不开教师语言的引领,不管是开始部分的导入,还是在活动一波波逐渐推进的部分和设想达到意犹未尽的结束章节,教师的语言艺术不可忽略。

6 领域渗透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领域渗透包括一日活动的有机渗透和音乐活动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在实施中,既要注重不同领域在保持领域系统性基础上的横向联系,又要关注音乐欣赏活动本身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时,必须要有一种渗透意识和习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渗透能力,使幼儿园各领域之间有效地形成一张人们早已想得到的那张网。

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声音。例如,在《森林音乐会》欣赏教学中,我们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来施教:我们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听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幼儿画出了小鸟和太阳;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狮子和鳄鱼;还有的幼儿画出了两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维妙维肖地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音乐会场景。幼儿丰富的想像着实让人吃惊,也充分说明了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音乐语言所描述音乐的形象正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糊到创造的阶梯。爱因斯坦认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欣赏中巧妙结合简笔画,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音乐欣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对于小孩子来讲,接受高雅的艺术,离不开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的艺术演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一定会迎来灿烂的艳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新意识;兴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4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6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这样阐述了的幼儿教育活动:幼儿的教育教学是幼儿的积极参与,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必须和幼儿的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就要研究问题的根源,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的环节当中,而要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举着铅笔说:“老师,我不会画!”当孩子说不会画时,是孩子不能把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和绘画融合起来,不知道怎样用绘画符号表达具体的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鼓励幼儿回忆事物具体的形象的主要特征,或让幼儿仔细观察具体的形象的细节,帮助他们唤醒相关的体验,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大胆地用绘画符号来表达。比如,有一次美术课,我教孩子们画《乘汽车》。里面有众多的人物,孩子不知道怎么画。我先让他们回忆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然后出示了许多坐在公共汽车里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明白了,“哇!就是要画坐车的人啊!”孩子们高兴地开始画了。有的孩子画了男人,有的画了女人。有的还画了烫卷发的女人,穿花裙子的小孩等。站着的人要抓吊环,所以抓吊环的那只胳膊比另一只胳膊长了很多。有的孩子只画了大大的脑袋,身子是一个圆或方块,胳膊和腿只用一条线表示。虽然画面显得不“合理”,但他们却对自己的画赋予了无限的童稚之美,对自己的表现力充满了信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理解幼儿的美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很多孩子十分喜欢绘画,其实他们在正规的美术教育启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画画的经历,在墙壁上、被单上、地板上创作了许多“得意”之作,他们画天画地画自然,画人画物画宇宙,无所不画,就是这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才是幼儿的画笔之所在。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在想世界,然后用自己的笔去描摹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就是那样的,而在我们成人的眼里,世界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有的教师就不理解幼儿的作品,经常性地否定幼儿的美术作品,有的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殊不知幼儿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把它们画在纸上。幼儿的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他们的主观色彩,理性的客观的成分很少,这正是幼儿画的天性所在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他们的这些幼稚的天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示的内容是成人望尘莫及、意想不到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抹杀他们的艺术细胞,应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幼儿天真的心理,科学合理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实现完成的,我们在培养时务必要制定长远的完善的教学计划,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他们只能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的。

三、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画画之前并没有想着用哪种技巧或是完成什么作业,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绘画学会了一种跳跃的、灵动的、感性的思维方式。美术技巧对幼儿期的绘画来说意义不大,关键是他们高兴或悲伤的情感能否在绘画中得到宣泄,更应该注重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孩子们画《快乐旅行团》这幅画时,除了画上了旅行的人,还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全加了进去,有的孩子甚至画了三个太阳。但每个孩子说起自己的画来却都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这时我们不能说画的乱了。捕捉生活中的形象,画出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激情,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美术才能的儿童。有位版画家曾说过:“有了生活,孩子就有了快乐。有了生活,艺术就有了常青树。”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环保材料;装置艺术;改进策略

一、幼儿园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问题和现状

(一)幼儿园缺乏环保材料的使用意识

现在很多幼儿园在装置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关于环保材料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意识缺乏性。这就需要存在问题的幼儿园及时改进自己的思维。

(二)装置艺术过程没有乐趣

在进行装置艺术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幼儿的需求考虑进来。教师要寻找可以让幼儿感到趣味性的方式来进行这项工作。

二、幼儿园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方式

(一)通过加强绿色办学理念来进行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随着这些年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很多方面都已经获得了稳步的提升。尤其在我国的幼儿园办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专家都融入了进来,就是希望可以给幼儿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都要通过创设并有效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强绿色办学理念来进行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首先,在进行幼儿园装置艺术的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出环保材料的使用计划和实用方案,对即将要使用的材料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考量。其次,在进行环保材料装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们灌输这方面的思想和知识,让幼儿们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养成利用环保材料的意识。目前,有些幼儿园在办学理念方面还比较缺乏绿色办学理念。因此,幼儿园就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加强这方面的使用意识,将幼儿园环境放在主要位置上,对幼儿的健康负责。梁影晖在《浅谈装置艺术对展示设计的冲击》中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艺术和设计从观念到形式都有了新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装置艺术与展示设计的类比和举证,说明在艺术现象和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综合化的冲击下,设计领域,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展示空间,将在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和新的生命力。

(二)通过加强环保材料的运用来进行环保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使用或者二次使用的环保材料。这些材料原本已经废弃了,但是基于对环境的保护,心灵手巧的教师们就可以将这些环保材料都运用起来。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多多留心身边的环境和生活,在其中挖掘出有效的材料加以使用。幼儿教师们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用环保废旧材料对班级环境进行装点和建设。在幼儿的安全范围和能力范围之内,教师最大限度地将幼儿们的艺术潜能和学习的兴趣都激发出来。例如,一些废旧的报纸和纸张可以不用扔掉,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出一个又一个的漂亮的纸屋。然后,幼儿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的装点,考虑做好的纸屋摆放在哪里、做好的手工艺品可以进行哪方面的装饰,让幼儿们也能有机会融入进装置艺术过程中来。幼儿教师在平时要多多带领幼儿学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养成幼儿的自主习惯和自主能力。在这过程中,幼儿教师和幼儿就能进行一次良好的合作,共同将环保材料运用进来,进行装置艺术。幼儿园的环境很特殊,需要保证材料使用的健康性,同时还要为了幼儿的需求和乐趣考虑,将幼儿的能力层面一起考虑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装置艺术。幼儿教师不能一昧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装置艺术,要把幼儿的需求一起当做重要的因素考虑进来,这样才能将环保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篇4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教学 教师提问

音乐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以声音作为传播的媒介,只凭幼儿自己的能力是不容易理解的,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所以“提问”就成了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一、总结分析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提问的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观察真实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对教师提问这一师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反映了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的主体:重教师话语霸权,轻师幼双向对话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儿童,倾听儿童内心真实的声音。广大幼教工作者在观念上都已经接受了这一说法,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像音乐这种以听觉化符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教学活动,教师往往又回到了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轻视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忽视了幼儿的想法和感受。

在韵律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掌握着话语的霸权。幼儿园教育在使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预先赋予了教师教育幼儿的社会权威。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年龄上比幼儿成熟、知识比幼儿专深,使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语交往中处于优势。教师一般认为教教学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在代替社会、国家对幼儿实施教育,行使社会和国家赋予她们的将社会认可的合法化内容内化为幼儿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权力,因而她们认为其话语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不容易质疑性。教师的霸权话语虽然代表的是社会的要求,但在教学上形成的教师独自言说的权力,使幼儿没有自己言说的权力,师幼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当幼儿抱在一起创造性地表现“小花和小雨做朋友”的时候,教师否定了。可见,教师控制了教学活动中的发言权,同时也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幼儿的话语,成为了教师话语的依附,没有幼儿主动思维的参与,没有幼儿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意见的参与。

(二)提问的内容:局限于表面联想,忽视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幼儿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以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调式、曲式等通过艺术的组合而显示出来的,不同的音乐要素经过不同的组合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在音乐表现形式的作用下,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音乐形象、意境、风格,体现了特定的情绪、情感和人文主题,也就是音乐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提问的目的是要使幼儿在音乐的表现要素和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不简单地停止在“像什么”的层面上。而如今的教师提问普遍都处于这样的层面。

(三)提问的重要目的之一:常规的维护

幼儿园通常把常规分为日常生活常规和教育常规。幼儿园教育常规,是指为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规范儿童行为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当然,也就包括幼儿音乐教学活动。

在如今的教学中,常规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常规不再是教学的保障措施,而成为教学内容本身;即遵守常规不仅是一种事实性认识,同时也是一种规范性认识。常规拥有了事实价值之外的规范价值,且规范价值远大于事实价值。教师借助提问来完成对儿童的控制并借此形成儿童普遍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儿童仅被作为教学的客体,被动的接受和驯服,其主动性被压抑、主体性被抹杀、积极性被磨灭、创造性被扼杀。这种教育遮蔽了儿童本应拥有的丰富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儿童自由和主动性的“镣铐”。

(四)满堂问——形式的互动

提问作为师幼互动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与幼儿双方的真实投入,包括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沟通、思维激发与信息交流。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教师与幼儿在进行“积极”的互动,其实是以形式的互动代替实质的互动。形式的互动,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表现为教师一呼、幼儿百应,对幼儿智慧活动没有多大激发作用的互动形式。如教学中教师、幼儿都明明知道某幼儿回答正确了,但教师还不止一次地问“对不对”,幼儿一齐回答“对”。

总之,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提问水平低;提问频度高,但以低水平问题为主;提问目的片面性;提问形式化;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馈策略性不强等问题。

二、提高幼儿音乐活动提问有效性的建议

从各个视角来审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现状,既是为了找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更是为了找到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消除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合理性,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因此,笔者将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提问策略、提问走向对话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教师提问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它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如座位的排列形式、班级的规模等,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要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转贴于

音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是一方压制或变革另一方,而是共同参与,塑造一个属于双方的情境。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改变幼儿处于被动、受抑制或其主体性受到忽视的,实质上被异化为客体的状况。教学要从幼儿出发,充分发掘每个幼儿的潜能,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的设计、实施中把幼儿当成是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整体的、具有主动性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被动承受教学活动影响的客体。

(二)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提问策略

1、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问题的价值

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有组织、激发、反应等不同的功能与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挥不同类型提问的价值。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提问时,教师还要注意表述的技巧,把握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问题中心要集中,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述清楚,语音、语调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和重点等。

2、给幼儿适当的问题的解答距

教师的“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幼儿的智慧。如果幼儿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首先,给予幼儿适当的问题解答距,给幼儿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是促进幼儿智慧生长的必然要求。其次,“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给幼儿留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幼儿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问”的效果自然不好。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幼儿只需2-3 秒的思考即可回答。如果问题可能引发争议,需要幼儿仔细想一想,教师等待的时间则要相应地延长。

(三)从提问走向对话

幼儿音乐教学要充满生命的气息,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必须以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独白的方式进行。对话方式的教学为幼儿的茁壮成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营造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幼儿会质疑“权威”、反思“真理”、超越“教材”,而不是单纯的聆听权威的“传授”、理解课本的“真理”、适应教材的“内容”,师幼在对话中达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关注幼儿的心灵、呵护现实的生命、尊重幼儿的需要、关照幼儿的感受、接纳幼儿的观点、宽容幼儿的“错误”。师幼在理解、分享、崇敬、盼望、自由、开放、轻松的教学中,敞开自己的心灵,真诚地呼喊出生命的真切感受,知识在生命对话中变为活跃的生命气息流入到幼儿的个体生命。

总之,在提高教师提问艺术方面,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是一致的,都是以提高有效教学为目的。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师关注教学提问,提高教学提问的水平,进而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童时.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J].早期教育.2003:1.

[2] 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

[3] [美]索里JM&特尔福特.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刘范.林传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2。

[4] 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5] [美]Cazden,B‘C.著,蔡敏玲、彭海燕(译).教室言谈一教与学的语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59.

[6] 张玉成.教师发问技巧[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9

篇5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是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美术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它赋予幼儿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善感的童心,更给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空间。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多半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的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幼儿常常画些连自己也说不出名堂,而又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东西。这类画的出现,有些是由于技巧的拙劣,有些却是孩子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及创造性的表现。

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不必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绘画姿势,什么材料绘画,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的绘画环境,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我在上美术课时,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如画"脸谱"时,我首先设计了各种各样有表情的脸谱,和幼儿们一起玩"脸谱"的游戏,通过丰富、形象的表情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使幼儿很快的画出许多不同表情的脸谱来。

2.探索创意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幼儿美术作品缺少创造性,其原因并非幼儿本身缺乏创造力。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总是教师先出示范例,然后再示范其画法,最后要求幼儿临摹。老师追求的是幼儿的作品是否与范例相同,幼儿只需机械模仿即可。这实际上极易扼杀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1)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结合幼儿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幼儿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和情趣。这就要教师善于创造新颖、独特的方法,启开幼儿思维的门扉。

(2)要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健康向上,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题材的教学活动。

(3)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给幼儿选择一些童趣的或拟人化或带科幻色彩的内容题材,这能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创作欲望。同时,还要考虑其内容是否与幼儿技能水平和表现特点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幼儿的眼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创设宽松的活动佳境

幼儿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让他们从绘画游戏过程中发现想象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放开幼儿的手、脑、眼。经常带幼儿走向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1 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具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活动内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是容易接受的,因此美术活动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到了幼儿能力有了一定发展,活动内容也相对丰富,要求也应有所提高。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也是最强的,活动内容应当体现新颖性和可操作性,让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3.2 丰富幼儿感知,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作为幼儿探索创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更多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的,让幼儿认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欣赏不同类型的图画。

3.3 发散的思维想象。孩子们的思想是无拘无束的,尤其是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幼儿去认识他们所接触的事物,让幼儿在无拘束的环境中充分的展开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如"花儿与蜜蜂"一课,通过教师的实物展示和详细讲解,幼儿在认识了这些东西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加以创造,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心中那最美的花儿与蜜蜂!

4.提供自主空间,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美术活动时还可以让幼儿共同研究,共同设计,集体作画,操作。使幼儿处于互相商量、全作、互助、彼此协调的气氛中,增强合作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主动发展,在相互绘画中发现新的创意,让绘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关于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才会使幼儿有创作的乐趣。这样,才能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人才奠定初步基础。

5.积极正确的评价作品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绘画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拿"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

篇6

关键词:信息科技;大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

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形成优秀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创造力。目前,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已经相当普及,通过对实践中的教学考察和相关数据调研。目前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相对单一和简陋。没有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也没有充分考虑新时期幼儿美术教学的真正需求。

一、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美术与信息科技的互动需求

依题所示,美术教学在幼儿园的课程比重中占据重要地位,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图像极为敏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图像视觉教学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能够通过科学的美术教学打造孩子优秀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卓越的自主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科技的运用更能体现美术教学的魅力和意义。在实践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能够看出:美术教学需要新型的科技进行高端的展示和运用,把视觉艺术和教学的效果做到极致,同时也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的革新;新兴的信息数字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数字模拟显示输入输出。美术相关的内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信心数字信息技术的特性和优势,同时也能促进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新兴的信息科技能够对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内容诠释,更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根本的提升,从而在硬件技术手段上革新新时期美术活动教学的状态,同时在美术教学中也能不断提新型信息科技在时展和新教学中的神奇力量。让孩子们在创意美术活动教学中更加的放松和自由,塑造自己最佳的综合创造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大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优化策略

(一)运用信息科技打造动态环境,活跃气氛

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课中,学生们对环境的依赖性是随着幼儿园教学的进展而不断加深的。对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活动环境,需要教学机构和教师进行灵活的受教总结和环境设施_发。对于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美术受教活动习惯,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教师们可以在创意美术活动教学中对大班学生的活动习惯进行揣摩。通过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美术课堂的氛围是相对呆板、枯燥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手绘和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交流。这种教学活动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美术技能的提升。而在信息科技的教学技术上,可以运用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媒体形势对美术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小教师也可以进行巧妙的课堂引导。这种活动模式不仅能够让度化的活动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的独特魅力强烈的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信息传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美术活动积极性,带动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及启迪学生们的创作灵感。最大程度的引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创性活动思维。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鱼儿”中,鱼儿在海洋中的动态能够生动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对于海洋以及鱼儿的颜色、形状、声音等信息有了初步的印象和求子的方向。教师和学校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数字投影技术。把提前制作好的海洋背景鱼儿游动的视频在教师内部进行投影放映。让孩子没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便会大大的增强教学的动态效果,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的提升孩子们的美术求知兴趣。

(二)通过技术手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教学活动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无论是在任何时段的教学中都需要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就是说,只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技巧和借鉴先进的技术,才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深刻,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更加扎实,从而实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打造坚实的科技教学桥梁,从根本上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在信息技术相对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活动教学引导和美术常识内容的融会。

第一,从欣赏的层面进行教学技术的革新。众所周知,视觉刺激是开发人类右脑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视觉的传递和色彩形状的配合能够让人们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和频率反应。因此,视觉艺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美术教学一直被列为重点艺术学科的原因之一。大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图片以及动画的信息,能够对大脑产生一系列的a波反应。针对图形图像对大脑的作用。教学机构和教师个人可以运用数字网络媒体,通过网络对大班学生进行数字方针模拟教学。在模拟教室中实现最佳的现代新教学目标和效果,提升孩子们的心脑发育教学标准。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对活动内容进行标准示范。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和落后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相对于传统美术课堂的“黑板式”手绘教学,只能说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新的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多可能。基于绘画艺术能够极大的提升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动手能力。大部分大班幼儿园教学的目的都放在了孩子们的视觉感受和动手能力上,这也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科技的力量无所不能,新型的科技成果往往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传统的黑板式教学需要进行涂改和擦拭,再对黑板进行绘制。无论是老式的木质黑板还是近年来的磨砂玻璃黑板都显得极其滞后和简陋。目前研发的新型数字手绘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数字手绘显屏阶段。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幼儿园能够承担相应的价格水平。因此,其极具有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其特点是,教师只需在数字手绘显屏上挥动专用手写笔即可描绘出美丽动人的画面。所有的美术操作只需通过数字系统完成,不会造成任何传统纸媒或者橡皮的使用痕迹和污染。而其效果和传统媒介的绘画几乎没有区别。这种高新的科技能够大大节省美术教学的成本,提升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彰显高科技的先进魅力。

(三)现活动情节,归属活动评价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合理的预习和复习,也就是说需要对教学知识和内容进行恰当的课程情景再现。圣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确实如此,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在幼儿园大班的创意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培养学生动手和创造能力的教学重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活动配置和分析。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课程大纲的标准安排,对活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以此同时,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专业的情景再现和教学活动评估。此种教学举措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活动积极性,更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标准的教学大纲和先进的课堂进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篇7

一、艺术活动与幼儿教育

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艺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和情感。通过艺术活动的学习,幼儿能够培养起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由此喜欢和热爱艺术活动并为后续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幼儿艺术教育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熏陶,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其审美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和社会化发展的一种教育。因此,艺术教育对幼儿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促进幼儿个性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幼儿艺术对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

人类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1世纪。新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已由“模仿型”向“创造型”转变。

因此,现代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想象最丰富、最离奇的时期,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时期。幼儿园艺术活动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是发展幼儿创造性的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新《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艺术教育既是幼儿教育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起点,更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领域活动,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基础的,艺术活动对发展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幼儿园艺术活动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适应创新,引导创新,培养创新。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幼儿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天赋,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挖掘,怎样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对幼儿来说,艺术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笔者结合自己在艺术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问题从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两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四、幼儿园音乐活动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1.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了解新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念,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2.教师要明确音乐活动的目标。现在的音乐活动目标是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重视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心里想的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教师让幼儿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探索精神。教师设计的活动,制订的目标均注意估计到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水平。教师要追求长远效应,要细心的、反复的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并能发现幼儿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尽力在交往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的能力。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能力。针对幼儿独特的个性,我们必须采取与其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4.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充满鼓励和创造的环境氛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才能萌发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并使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他们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创造性。例如,在一次《我是一只小茶壶》活动中,笔者让孩子们按照歌曲内容来做动作,孩子们跟着我的节奏进行着他们的创作动作,我发现谢少卿小朋友却跟其他小朋友做的动作有极大的反差,他是夸张的一会儿趴在地上打滚,一会跳上蹲下……我强压住内心的火气,缓和着语气问他:“谢少卿,你刚刚是在干什么呢?你看小朋友都没有像你这样。”“哦,刘老师,开水烧滚了热气往上冒出来了,盖子都盖不住了,所以我要往上跳啊!但是有时候烧滚的水它又经常会往下串,我见到过的,所以我要在地上滚啊……”谢少卿看着我认真的说。你听,他这样说错了吗?当然没有,我又怎么能忍心强行剥夺他的想法,他的创意呢!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并当着所有的孩子表扬了他。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可来劲了,什么样的动作都有,而且兴致比刚开始那会儿还浓厚,音乐的节奏也把握的较好,小伙伴之间还在为对方互相介绍着自己动作的由来。所以在活动中要多鼓励、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幼儿的创新动作,这对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

篇8

确保幼儿艺术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前提是明确目标。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幼儿观,尊重幼儿,并加强对新课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大班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目标,兼顾艺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外部有机结合,促使艺术活动相互影响,激发幼儿听觉、视觉等感觉,并通过艺术活动获取丰富的情感,提高艺术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在语言、社会等领域全面发展[2]。

(二)丰富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主题是艺术活动的核心,指导艺术活动发展方向,对幼儿身心发育存在直接影响。因此,要丰富活动主题,促使幼儿能够全面、系统的接受各领域熏陶,可以将自然和人文作为出发点,联系实际生活,为艺术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要注重主题内容的全面,可以利用多个课时围绕一个主题多方面内容开展活动,并确保活动具有逻辑性,避免随意性,提高教育针对性。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把大海作为主题,围绕海洋动物、渔夫打渔等内容进行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情感和感知,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坚持相应原则,合理设置活动内容

在进行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相应原则,合理设置活动内容,首先,坚持融合性原则,将不同类型、性质的事物有机结合到一起,一般是艺术内在融合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例如:在学习画画时,我们可以为幼儿播放一段音乐,并引导将他那个音乐所感受到的画面画出来。前者能够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的艺术情感,通过音乐、韵律及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后者能够帮助幼儿日后建立艺术体系。其次,艺术来源于生活,加强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让幼儿通过艺术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认知生活、情感等。例如:在进行认识声音过程中,为幼儿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幼儿回答声音来源,如:汽车、火车等,与此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启发幼儿探索更多的声音。

篇9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创新意识;培养措施

美术活动是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挖掘幼儿的潜能,促使幼儿发挥自身的能力。创意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创意活动主要源于生活,且材料选择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与意识。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动手,促进幼儿的思维实现长远发展。

一、创建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

教育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同时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丰富的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需求。

1.良好的精神环境

教师自身的态度与管理方法可以创造温馨的环境,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可以展现自我的平台,鼓励幼儿借助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有效理解,教师也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营造出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可以主动展现自己,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同时,教师也要肯定幼儿的观点,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可爱的瓶娃娃”活动,鼓励幼儿调动思维创造出新颖的瓶子,在发现学生的想法比较好时教师要立即鼓励幼儿。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心理,从而实现思维的发展。

2.丰富的物质环境

对于环境创建来说,并不是单纯地展示作品,而是针对创造来说的,且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也是相互启发的,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幼儿是环境主体,教师要先掌握好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要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空间,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吸引幼儿的目光。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为幼儿提供过于精细与复杂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满足感,并保证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上至纸箱下至绿豆等,教师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中作为启发幼儿灵感的材料。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服装”活动中,可以选择卡纸、报纸以及酸奶瓶等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创作,通过不断探索来实现学习目标。只有丰富、适合的材料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同时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满足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需求

在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同时要做好指导工作,鼓励幼儿进行观察,明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分析工作,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要做好观察工作

在活动中,虽然幼儿会产生相应的创造意识,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找出幼儿的创作意图,帮助幼儿进行创作。

2.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

教师对幼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不断鼓励与引导幼儿,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活动时,一些幼儿只会单一地从一个角度上进行观察,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适当地介入幼儿活动中,做好创造思维的激发工作。在幼儿剪完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启发幼儿的思维。只有让幼儿产生出观察的欲望,才能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班级氛围,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

三、掌握评价尺度

这一阶段的幼儿有自己的独立个性,制作的作品也只有自己可以看懂。所以教师面对幼儿的美术作品时,要避免打击幼儿,而是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找出幼儿作品中的精髓。只有真正理解幼儿的内心情感,才能明确幼儿的思想,同时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重视幼儿的创造过程

评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师可让幼儿自我评价,鼓励幼儿,找出幼儿创造中的闪光点。

2.具备足够的耐心

评价要及时,并摒弃传统做法,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创造思路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展现幼儿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借助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让幼儿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美术活动对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创造中,同时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的思维实现有效发展,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10

下面我就以小班美术活动《爱跳舞的墨宝宝》为例,简单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些想法和收获。

一、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

小班美术活动《爱跳舞的墨宝宝》说白了就是一个引导孩子们认识“墨”,尝试用“墨”与“水”进行绘画的一个美术活动。要从平凡单一的教学手段脱颖而出,给孩子视觉上的冲击,起到激趣的效果,就一定要从平面的欣赏范画中走出来。胡雨心教授常说:要让幼儿从小与大师对话,欣赏大师优质、一流的作品,让幼儿在高的起点上有高的品位。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易受感染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搜集、筛选了大量图片、影像资料,最终锁定在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广告视频《相信品牌的力量》上。视频中水墨元素结合音乐的悠扬,不断舞动、塑形、变幻,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幼儿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多媒体教学为此创造了契机。网络上的这一“活动的范画”让我坐享其成,减轻了我很大的制作课件的压力和精力。

神奇的网络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用智慧的眼睛去寻找,定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孩子们在欣赏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与审美能力。而且,这样的活动,老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开心有趣。

二、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模式

传统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示范,幼儿后学或者教师讲一步、画一步,幼儿学一步,教师包办代替,幼儿死搬硬套。活动中教师既主导又主体,幼儿成为灌输的工具,教师教的累,幼儿学的苦,枯燥乏味。随着课改大潮的不断涌进,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逐渐被颠覆。俄国儿童专家马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仅与形象、色彩刺激出现的传统教具和挂图,难以激发和满足幼儿的观察欲。而电教媒体却以声、像、色、形多种刺激手段,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多方面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我进行《爱跳舞的墨宝宝》时,我先让幼儿观看《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水墨动画视频:墨宝宝滴入水中,浓淡不一的水墨随着抑扬顿挫的音乐不断舞动变幻,此时幼儿已经被声、像、色、形紧紧的吸引着,非常积极地进入状态中,接着通过提问结合预先制作的PPT帮助幼儿回顾、记忆、表述,顺应着音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感受、模仿、创造“墨宝宝”跳舞的各种动作,最后将“墨宝宝”跳舞的姿态以照片的形式留在画纸上。整个活动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在欣赏中感受,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让幼儿与材料、同伴、教师互动和展示,从而激励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信心和勇气,将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落实于无形。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学习过程

幼儿园《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重在幼儿的自我表现,抒发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可见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美术活动中,只会模仿,不懂创新的人是出不了优秀作品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模仿,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例如在“爱跳舞的墨宝宝”活动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看水墨动画视频《相信品牌的力量》,结合PPT,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丰富表象,让幼儿充分舞动肢体,感受墨宝宝的灵动与流畅,从而起到美化学习的功效,最终引发幼儿发挥想象设计出墨宝宝将要学习的动作。通过表象,我再根据幼儿描述,从电脑里调出相关作品,唤起幼儿的回忆,使幼儿通过已有经验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最新设计的舞蹈动作。有的幼儿画出了蛇形曲线,由深到浅,说墨宝宝跟大蛇学跳舞,扭啊扭;有的幼儿幻想墨宝宝跟大山上学跳舞,弯弯曲曲,从上而下;有的是墨宝宝跟人学跳舞,甩手,踢腿,弯腰;有的幼儿画的是墨宝宝跟到大恐龙学跳舞,伸长脖子,甩甩尾巴……在孩子们灵动的画笔下,墨宝宝的舞姿优美而流畅,样式各不相同:有的水墨结合,深深浅浅;有的相互缠绕,动态美感(小班上期的幼儿能画出动态的人物是非常难得的。)等等,墨宝宝形象、动态各异,根本不用担心幼儿机械的模仿,画面饱满丰富,充满了童真童趣,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象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绘画是一个从感觉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绘画作品的表现,鲜明的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样的作品会更加富有生命力,拥有更多的内涵。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评价环节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要发挥出教育的功效,就不能缺少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而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发展。在《爱跳舞的墨宝宝》的评价环节,我将幼儿的作品用照相机照下来,在电脑中以幻灯片的形式投影在幕布上,“这是谁的墨宝宝,在跟着谁学跳舞呀?怎么跳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跳一跳。”与教学的第一环节相呼应,这一次是欣赏自己的墨宝宝跳舞,孩子们的兴致再一次地被激发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电影”上,觉得受到了展示和重视,会以更多的热情和激情参与以后的美术创作活动。而教师也不以成人的视觉方位、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来评估幼儿的作品,而是顺应孩子的绘画特点:夸张、随心所欲等出发,展示儿童,尊重儿童,爱护他们的个性,关注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趣,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