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因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动因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65-01
1 金融创新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金融创新是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讲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产品、市场和品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逐步认识到金融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不断推出能够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内在动因
(1)转移风险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引发了国际汇率、利率剧烈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使商业银行运作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由此,产生了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
(2)提高资产流动性的需求。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杠杆性,即资产能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被放大,因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其盈利性和安全性也越高。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其资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创新出能够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3)银行收益率的下降,促使银行寻求新的盈利途径。20 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直接投资的兴起,廉价资金来源减少,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再加上竞争及利率政策的调整,引起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服务成本支出增加,银行要保持较高的收益,必须另辟新径,寻求新的突破口,金融创新便由此产生。同时,因为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的是特殊的金融服务,其价格没有可比性,不可能由人民银行统一定价,而只能由银企双方协商决定,其利润空间必然较大。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实体,其经营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润,只要有利可图,商业银行就有创新金融产品的内在动力。
(4)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像其他产品样也有其生命周期,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金融产品与其它产品的衰退期有所不同,一般工业品或消费品进入衰退期时,市场多表现为人们不购买或不使用该产品;但金融产品进入衰退期时,则多表现为市场饱和与低利润。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需要在金融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前研制开发出替代品,使商业银行不因金融产品衰退期的来临而出现产品断层。所以商业银行在想方设法延长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要承认金融产品的周期性,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新的金融产品,以形成金融产品创新链条。
2.2 外在动因
(1)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特征的经济,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和开放,不论是创新产品的垄断,还是核心竞争力的保持,都有其阶段性,都会由强转弱成为相对的概念。惟有创新能力,才是市场机制里最为闪光的亮点。对商业银行而言,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在竞争市场中的寿命,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这无疑会加速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因此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程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金融创新的时代特征。
(2)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中央银行在确保金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都是鼓励金融创新的,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政策风险。
(3)银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和高层次性的拉动,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设定了细分化的目标市场。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得由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市场,转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这一市场表现为金融供求关系的买方特征。近几年,尤其是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明显,这就迫使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适应这一变化,这种“倒逼”也加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4)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更多的外资银行和金融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化;三是其它产业公司或其它行业向金融业渗透,参与金融业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下降的交易成本和不断丰富的交易品种使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金融非中介化趋势日益增强,“脱媒”现象出现,使得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对传统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5)新技术的运用,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
科技进步是实现金融创新的客观基础,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载体。新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使某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带来更大利润,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综观当代金融创新,尤其是以银行卡、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方面,其中每一项产品的创新或功能的完善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科技发展引发的。如,以数据集中为表现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变革使传统性商业银行的客户数据管理显得十分笨拙。就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而言,招商银行就是以科技为恒定支撑力而获得金融创新优势的典型范例。因此,商业银行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经济效能的高低,这是金融创新发展史上的又一显著特征。
另外,由于之前一些金融机构过于强调风险防范,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手续复杂繁琐,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譬如,在申办信用卡和处理信用卡申请资料时,手续过繁,容易导致客户抵触和银行办卡效率低下。
3 结论
总之,金融创新浪潮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在提高金融机构收益率的同时,也对金融系统和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商业银行创新将是全方位。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但较之以前毕竟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在客户、业务、区域、市场等方面有所侧重,将内外动力系统有效的相结合,才能实现在经营理念、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发展先机,在金融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文杰 刘路.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经济师,2007,(6).
篇2
一、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扫清经济发展障碍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仅阻碍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只有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下坚实基础。
1.改善需求结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民众购买力下降,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及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部分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需求结构,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出中国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使消费代替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作为前提,必须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地区和城乡间收入差距,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要持续提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踏实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坚持自主创新,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和发展空间。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东部优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消除地区和部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流动;要根据本地区科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投入力度,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性。
4.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严格控制大型城市规模,缓解因其人口过多而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要明确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位,通过产业发展升级、公共服务提升,吸引周边农业转移人口定居和就业,发挥集聚人口的功能;要总结户籍制度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
二、加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因素,科技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根本动力。只有鼓励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
1.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科技研究;通过完备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及文明和谐的人际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注重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动,建立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使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持续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3.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要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打造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要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国际接轨的薪酬激励制度,吸引外国高水平人才到中国发展创业。
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在努力把外国资金和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要鼓励国内企业勇敢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天地获得更大的发展。只有更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2.科学利用外资。通过政策倾斜,税费优惠等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水平较低的行业,发挥好外资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引导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努力控制吸引外资所付出的政策、资源、生态等招商成本,防止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造成负面影响。
篇3
一、西方金融名牌战略产生的背景及动因
金融名牌战略即企业以低廉的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并依靠高水平的服务将这些金融产品交付给客户使用,配合广告宣传等种种手段让客户认可其产品与服务。以此来创造出名牌效应的一种策略。其产生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一)企业名牌战略“白热化”推动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名牌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企业普遍采用名牌战略,并且名牌新产品与名牌效应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首先,名牌产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赢得了市场,同时内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大增强,职员对企业充满信心并形成巨大的合力;其次,创出名牌的企业在公众中也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名牌效应使企业更易开发一系列相关产品,拓宽市场领域,提高市场份额。有鉴于此,西方商业银行推出金融名牌战略,积极创造名牌,塑造商业银行新形象,充分发挥银行在金融领域中的主导作用。
(二)银行同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名牌战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也逐步走向自由化和国际化,各国银行之间、国内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业经营多样化、收入多样化不断加强,银行界进一步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银行也得象普通商业机构一样去寻找市场,招揽客户。积极开展中间业务便是银行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区的业务竞争优势走出的第一步。但仅此还不够,要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银行必须能向客户提供更新颖、更便捷、更可靠和受其欢迎的中间金融产品和服务。于是,西方商业银行推出了金融名牌战略。
(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银行实施金融名牌战略提供了必要条件。名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实施名牌战略就是创造出竞争对手没有或比他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而人们对金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已不仅仅依据其竞争者是否能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还要根据产品或服务是否包含独特的附加服务内容来判断。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于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电脑、电信通讯等高科技发展,西方银行在计算、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等方面广泛引进现代通讯技术、设计、开发符合金融结构日趋复杂的新工具,使银行业务操作变得简便、安全、可靠,迎来了银行经营与服务的新阶段,银行又能力和条件向客户提供更快捷、质量更高的附加服务,从而在市场中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二、西方金融名牌战略的具体内容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名牌战略主要有三大战略目标:1.银行和金融产品恰当的市场定位。2.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3.技术高、规模大、牌子响的银行发展方向。
围绕上述目标,西方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了以下各项具体战略:
(一)金融名牌意识战略。西方商业银行把树立名牌意识作为争创金融名牌产品的关键,认为它是创造名牌金融产品的关键,他们鼓励员工积极开创名牌并要求员工在开创名牌过程中付出艰辛努力,让提高金融产品服务质量和名牌产品的创建同步进行。在创立名牌后,仍对名牌产品进行不断开发和改进,以高质量、高水平来巩固名牌的地位。
(二)规模金融经营战略。创造金融名牌意味着要以较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为此,西方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经营引入了工业经济的“规模经济经营战略”,即通过投资建立遍布全国的高效支付系统,大力推广具有大众化意义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使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通过实行规模金融经营,商业银行实现了如下目标:削减产品与服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原始产品与服务进行再加工创造较高的附加值;使金融产品与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生活和消费的需求;吸引客户等等。
(三)产品战略。名牌是受消费者普遍钟爱的产品,所以,金融产品要成为名牌,首先应该是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西方商业银行往往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加强与客户沟通与联系,摸清不同客户的需求,一方面对原有服务产品进行创新、重新组合,以求更加适销对路。另一方面,为积极开发潜在市场,吸引潜在客户,西方商业银行也不断在调查基础上开发新产品。
(四)品牌战略。为扩大银行的影响,西方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上大下功夫,使之富于个性化,同时,他们把银行文化揉合到产品之中,同行标或行名为其命名,从而达到通过品牌加深顾客对本行来的了解,提高本行知名度的目的。如美国的花旗银行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建立客户导向型并以“华侨”命名的综合服务机制:“只要你在花旗银行开户,就能在任何时间、地点,运用任何银行业务来管你的财务。”花旗银行由于服务领域扩展,服务周全,“花旗”深得人心,客户纷纷而至,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花旗银行的客户,这就是“花旗品牌”的市场效应。
(五)科技战略。科技的发展是名牌战略产生的动因,西方商业银行自始就十分注重科技立行、科技兴行,建立起了以计算机联网为主体的银行电子化系统,以占领大多数的市场,开发了电话银行和电子银行业务等。
(六)人才战略。“人才领先时创造名牌的智力基础”。名牌战略能得以实施,除了客观条件外,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的能动性。品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济济的银行才可能创造高质量的金融产品,推出自己的名牌。西方商业银行在设法聘用高质量的职员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原有职员的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本行员工的素质。人才是一种优势,反过来,名牌同时也能以其独有的魅力来吸引人才。
(七)广告渗透战略。利用现代先进的传媒工具传递具有强有力的诱导购买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产品和银行知名度以及产品对市场的覆盖和渗透。同样以上面提及的美国花旗银行为例,花旗银行正是通过广告渗透,喊出了口号,才使客户了解到其全面而周到的服务,才使“花旗品牌”的市场效应得以实现。
三、西方金融名牌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应及早转变观念,借鉴西方金融名牌战略,这不仅是适应日趋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包括来自国内同业和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业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潮流,迅速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国实情,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名牌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名牌”应从中间业务中开发。
1.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成本低、利润高的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在全行系统总收益的占比在10%以下,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明显存在差距,应创出名牌,以此为龙头,推动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
2.中间业务大多表现为对客户的直接服务,文明优质服务可以提高银行的信誉和影响。因此,从中间业务中开发名牌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创造名牌宜量力而行。首先应选择适应经济发展和客户需要的中间金融工具为目标名牌产品。现有经济条件下,各商业银行要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条件,在不断完善已经营的、租赁、咨询等中间业务品种的过程中突出重点,选择其中的一种加紧开发,发展其为名牌。其次要注意以质量为本,高质量是名牌立足的前提,商业银行应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
(三)促销方面不遗余力,使“名牌”深入人心。要加大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销的力度。可采取派员推销(经常走访客户,与之作面对面接触,观察、鉴定客户的反应)和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宣传相结合的方法,使广大客户熟知他们可从银行获得商贸服务、怎么样的服务、如何获得服务等。与此同时,应不断完善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使产品获得客户的钟爱。
(四)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金融名牌意味着要有比同类金融产品更高的服务质量,收集信息要全面、及时、准备,传递信息速度要快、质量要高,服务要求综合性、多功能、方便实用,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强电脑应用系统的开发,重视电子网络的建设,提高网络使用效率,保证中间金融产品发展有坚实的技术基础。
篇4
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中,金融业作为经济核心部门,其改革和发展一定要从长远目标考虑,以科技为创新动力,大力开发跨世纪的新型服务品种,走内涵式金融创新发展道路,确保我国金融业在国际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环境中,以网络为依托的网上银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
网上银行并不是银行计算机系统终端的简单延伸,它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体。具体来讲,网上银行是借助于因特网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获取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各项网上服务,包括开户、存款、付款、转帐、信用卡消费、代收代付、信息查询、个人理财,甚至借贷业务等全方位银行服务项目。网上银行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3A服务(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way———任何方式)。
一、发展网上银行的背景
1.网上银行不仅是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而且是以高科技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实体银行阶段,银行有经营业务的营业场所和人员,办理业务是面对面的,业务处理主要以手工为主,兼以部分电子化;在电子银行阶段,经营实体仍然存在,但电子化应用程度大大提高,银行业务辅以电话银行、无人自助银行等形式,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发卡机、夜间金库等电子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银行客户;虚拟银行阶段是银行发展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银行经营实体将不复存在,业务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来实现。网上银行是该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目前我国金融业主要停留在电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向虚拟银行方向拓展。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在于资金和信贷能力,未来商业银行的实力则体现在金融创新和投资决策上。
从目前来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金融创新最直接的动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到1999年7月底,在华外资银行已达152家,其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对中资银行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对人民币业务经营仅仅三年,其业务量却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与中国商业银行处于平等地位、全方位的竞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在金融创新中,对于网上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国内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不大,我国银行业应该及时把握机遇,未雨绸缪,先行一步。
以高科技支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银行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它的每一步革新都与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银行拥有庞大的、完整的网络体系,为网上银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网上银行的出现,正是体现了高科技与金融创新的有机融合。从近期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发展网上银行对扩大内需、经济增长,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从网上银行本身分析,优势明显。
从国际金融环境来看,网上银行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网上银行被誉为“金融业的雏鹰”,是具有勃勃生机的“朝阳产业”,其优势在于:(1)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增加银行利润。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通过网上银行实现一笔交易所需的费用仅为1美分,不足营业网点的1%。与传统银行新建网点、增加员工的扩张规模相较,网上银行除了在开发期间需投入大量资金外,运行过程中成本费用相对很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客户遍及美国50个州,拥有4000余万客户,银行员工却仅有15人。(2)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传统银行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办理业务必须限制在银行营业时间内。网上银行则可以实现365日全天候服务,只要上网条件具备,不论何人何时何地均可以办理业务,充分体现其方便快捷、不受时地限制的优点。(3)降低银行客户成本,并通过网络传递有关经济金融信息,使网上银行能赢得更多的客户。
二、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1995年10月,美国三家银行联手推出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即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由此揭开网上银行的发展序幕,国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网上银行。预计在今后三年内,70%的美国银行和80%的欧洲银行,将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到2005年,网上银行交易量将占银行业务的75%。在国内,我国第一笔网上业务,于1998年3月6日,在中国银行网上交易成功。作为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先锋,中国银行又于1999年6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系列产品,包括“企业在线理财”、“银证快车”“支付网上行”等产品,为广大商户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网上拓展空间。中国建设银行为此专门成立了网上银行部,并于1999年6月30日成功开通网上银行,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投入运行。在建行网上可以进行人民币外币的活期定期的查询、挂失、资金转帐,信用卡、储蓄卡的申请、消费,北京网民甚至可以在网上缴纳手机费。招商银行建立的网上银行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和网上支付五部分组成,结构更趋合理。招商银行规模小、机构少,现已实现全国联网,网上银行已具雏形。中信实业银行于1999年9月3日与IBM公司软件部签约,建立全面电子商务系统,继而开发网上银行。国内其他各大银行均已将此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正处于开发的黄金期和应用初期,其市场空间巨大。
三、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网上银行的思考
为更好地发展网上银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上银行服务于广大银行客户,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开发
积极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有助于网上银行的开发。中国建设银行于1999年8月对北京地区网上用户进行调查,62%的被调查者知道网上银行,96%的愿使用网上银行。有效的调查可以取得客户群的第一手资料,使开发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网上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开发不可一哄而上、乱无章法、盲目开发。商业银行竞争的目标和政策应适当调整,不能把视野局限于国内外同业间传统业务的竞争,而应更加关注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深层次的、变革性的影响。美国18家银行共同开发商业银行新一代应用软件,给我们的启发是联合开发。我国金融业应当在人民银行的主持和协调下,根据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当前银行电子化的现状,对网上银行应进行联合开发。中国人民银行组织11家商业银行在京联合开发“金融认证中心”,在西南财大建立模拟银行实验室,使联合开发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网上银行开发一定要立足于高起点,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要与高校、科技产业公司携手,重点开发网上银行理财服务、金融顾问、查询转帐交易等适合我国当前上网用户的服务品种,同步开发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观察和分析客户交易行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使我国金融业在网上银行发展过程中占领先机。
据北京金卡网络公司的消息,北京地区8家主要金融机构网络联通已于1999年9月实现。11种不同品牌的银行卡可以跨行取现、消费购物。网络一体化将推动网上银行的联合开发和统一发展。
2.应用
网上银行的应用从目前科技水平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信息服务、帐户查询、银行交易和客户服务。分析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结构较为完整,兼顾了四个方面的应用。其企业银行主要是对公服务,可以使企业通过因特网随时了解到财务运作的实时情况,及时调度资金,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目前用户企业已达300多家。个人银行主要集中在个人理财,提供财务咨询、自动转帐、财务分析和自动缴费等业务上。网上证券则是针对股民,使之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一台上网电脑上直接进行资金划转,进行股票交易操作。网上商城已招纳了40余家大型商户入驻,并进行分类和综合管理,充分满足购物者的需要。网上支付则是提供消费结算的辅助系统,为持有招商银行信用卡“一卡通”的用户提供网上购物、付费、订票等业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形式各异,但功能基本与此类似。从理论上讲,网上银行可以办理除存、取现金以外的所有金融产品和服务。
应用与开发要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发;开发的成果在应用中予以检验,并不断修正,使之更加完善。同时,要不断注意国际应用的新动态,借鉴和吸收先进成果,使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
3.安全
网上银行的推出,同时也将银行信息几乎全部暴露在网上。网上银行面对的有客户,也有“黑客”。在国外,已有“黑客”通过因特网入侵银行,窃取巨额资金。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在不愿利用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的客户中,50%是考虑安全因素。不论是网上“黑客”还是恶作剧者,不论是窃取资金还是更改资料,对于信誉至上的银行来讲,都是一种极大的风险。所以在网上银行的开发应用过程中,安全防范均应同步进行,必须提高金融防范意识,把严密的技术设计和周全的预控措施融入网上银行工程,对往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作充分性、真实性的鉴别,确保银行、客户双方资金的安全。网上银行的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其生存和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的第一要素。
在网上银行开发过程中,我国银行都进行了安全防范方面的工作,发送数据的加密是各行普遍应用的手段。建设银行运用目前国内最高安全级别的商用操作系统,建立网上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对网上银行系统实行全天侯24小时监控。
4.人才
网上银行是知识型的新生事物,决定其成败的基本因素在于高科技专业人才。对于人才开发利用:一要加强现有人才资源的培训,充分利用各行属院校培训基地进行再教育,同时结合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科学技术水平。二要引进人才,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动网上银行的建设。三要对人才进行合理分工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利用。四要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人才后备库。
篇5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1.国际贸易发展动因知识化
按照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古典的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国与另一国发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主要是各国拥有的生产成本和资源禀赋不同,按照生产成本的不同和资源要素丰缺盈余的程度进行国际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能获得拥有生产成本和资源禀赋相对优势的贸易利益。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世纪上半叶不到50%,但到90年代却达到80%-85%;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协会统计,美国“新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科学技术,今天对美国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高技术信息产业,微软、英特尔等已经取代了当年的三大汽车公司。此外,又据美国商务部和国家制造业协会的表明,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的工作岗位比制造业的平均工资高15%,高新技校产品的出口不仅利润较高,而且使美国对经济紧缩或经济周期的抵抗力更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成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2.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高级化
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首先,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1993年以来,主要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均高于全部出口的增长速度,1975-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其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1985-1993年,世界高科技产业年增长率为14.3%,高科技产业产品在制造产业产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也日益上升,估计到2002年将占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的1/4。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高级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第二,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蒸汽机从研制到产品用了100年的时间,而平面型晶体管从研制到产品只用了5年的时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在80年代是4-5年,在90年代则是1.5-2年;第三,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
3.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机网络,如万维网、因特网等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实物产品交易则是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1](P34-35)。,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97年网上交易额就为150亿美元,1998年达500亿美元,据美国《商业周刊》预计,到2001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将达2051亿美元,2002年可达3490亿美元。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纷纷制订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如1997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由40多个国家参加的部长会议上,一致同意在网络贸易中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各国不得自设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意网络贸易不得征收新的税种,其中29个国家在通过的文件上签字;此外,WTO和APEC等国际或区域经济组织对网络贸易也十分重视。显然,网络贸易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4.国际贸易交易市场垄断化
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目前,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拉动的火车头。据《商业周刊》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疯狂暴涨时的一次统计,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球50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45%,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在迈向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和高效运输技术的突飞猛进,的跨国经营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飞跃。因此,跨国公司现在都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对内进行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大规模更新,对外竭力维护其市场份额,并努力开拓新市场。可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5.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
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外围化”趋势。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中心-外围”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占80%,其中美、英、德、法、日占发达国家技术贸易总额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3,而且全球技术贸易的85%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在知识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国际信息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同样占领重要地位,1995年国际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达6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基本被美、日、欧盟所瓜分,在全球电信市场上美、日、欧也占了3/4;在网络贸易中发达国家也占尽先机,1998年全球网络贸易总额500亿美元中仅美国就占了170亿美元。在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外围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据统计,诺贝尔科学奖95%以上的是被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所获得,战后世界的主要技术新成果也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所垄断,仅美国就占其中的40%,日本、欧盟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则垄断了其余部分;其次,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6.国际经济协调贸易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经济协调的重点日益侧重贸易领域。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所关注的也从自然资源转向了知识资源,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向了知识密集型产品,国际贸易协调的范围和重点也转移到以服务业、电信业、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知识经济领域,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和《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议》[2](P24-25)的签订就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对于网络贸易,1998年2月20日,美国商务部就向WTO提交了一份提案,旨在规范全球电子商务,建立网络贸易的法律框架,对网络贸易实行零关税;1998年5月17日至20日召开的WTO第二次部长会议上,就网络贸易关税豁免问题达成一项单独协议,即通过国际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从现在开始至少一年内免征关税,还同意下次特别会议就此问题将制订全面计划,以便检查所有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问题,然后交给WTO第三次部长会议进行讨论。在即将发动的世界贸易组织“千年回合”谈判中,高技术领域谈判更是发达国家首先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重要分歧之一。目前,美国在转基因作物上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有比较优势,因此,美国主张在“千年回合”谈判中提出建立有关管理转基因作物和其他生物技术进展的规则。显然,高技术领域的协调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协调的重点。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在迈向知识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加大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
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R&D投入占其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而发达国家为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我国面向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它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自筹资金占56%,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而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国家科技风险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促进技术产业的发展。第四,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或转为企业,培养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第五,要建立明晰的科技产权及其转让制度,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技术发明、发现、创新者的利益。
2.促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加快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
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的商业运用,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的转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而且我国基本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共享性、可学性、易传播性、变动性和经济效应外溢性特征,在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通过政府政策有意识地干预和市场配置的作用,使国家可以获得超越现有资源禀赋约束的知识资源优势。现实性主要是指有两大发展机遇可以充分利用,一是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投入体系正在面向市场经济改革,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势在必然,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快科技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步伐,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二是国外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以知识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即加大第三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比重,把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继续发挥其“剩余的价值”,这对我国企业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我国一定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行产业技术改造,调整科技投资方向,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知识资源的形成、积累、发展、创新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3.适时推行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贸易具有传统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网络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据美国《商业周刊》当时预测,2000年网络贸易将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0亿到2000亿美元(注:这个预测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虽然,2000年以科技、网络股票为主体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到重创,但它仅仅是挤干了资本市场里的一些泡沫,并不意味着知识经济的破灭。),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起推动作用;其次,生产厂商也从中受益,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开辟新市场,增加了贸易机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如波音公司自1997年建立网址后的头七个月就有10亿美元的交易是在网上进行的;此外,生产厂商通过网络贸易可以简化交易程序,降低贸易单证处理成本,节约了生产费用,据美国《福布斯》的统计,网上交易可以节省企业成本的5%到10%,仅此一项可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亿到200亿美元,厂商的存货平均下降35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点随时销售商品,获得了无限的商机,这种长期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第三,消费者也可以获得好处,网上虚拟的世界市场,价值规律发挥更充分,激烈的竞争使产品质优价廉,一些特殊商品成本下降的好处可完全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上,消费福利得以提高。然而,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缺乏,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企业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贸易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没有形成网络贸易的国内环境和市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必须从以下几点来切实推行网络贸易的发展。首先,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与宣传,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树立网络贸易意识;其次,要加强网络贸易方面的各种立法,特别是认证、保密、网上交易安全等方面的;最后,国家应制定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争取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
4.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随着国际市场垄断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也主要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因此,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强弱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进行跨国经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还是在经营规模、国际地位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据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中,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大型跨国公司只有6家,分别是中石化(73位)、工商银行(160位)、中国银行(171位)、中化(304位)、中粮(362位)和香港怡和(402位),且大多是商业或服务性公司,这对我国参与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十分不利。因此,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同时,应鼓励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培育我国大型的生产性、综合性跨国公司,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并且国家应给予这些企业在财政、金融、外贸、行业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应抓紧制定和规范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的监管制度,加强我国在境外企业的管理和投资业务的协调;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总之,积极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使我国企业更多地走进世界跨国经营的行列,这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5.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维护我国外贸利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企业因技术的世界和创新所导致的无形风险日益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会产生一系列的国际贸易矛盾与纠纷。因此,我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大趋势的同时,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国际贸易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保证。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中应紧密联合起来,协调彼此的立场和观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势和经济利益;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亚太国家,亚太地区是我国进行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重要地区,搞好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协调,是发挥我国经济大国作用的重要表现,也能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援助贷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此外,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早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应有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关注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经济领域的问题时就更为重要。因此,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参与知识领域一些问题的协调,这对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
[1]Lee.Mcnight and Joseph P.Bailey,Internet Economics[M].London: MTI Press,1997.
[2]肖琛.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产业技术路线图 发展规划 管理创新
技术路线图是在产业技术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种由单个产业内部诞生的技术预测和技术规划方法。产业技术路线图作为产业战略集成规划方法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工具。近年来,我国也尝试使用技术路线图这一新兴管理工具进行产业层面的技术规划,广东等地积极探索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作方法和产业管理创新实践。
1技术路线图的基本概念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科技管理工具,在国外被广泛用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上的决策和管理活动。技术路线图的概念,与地图类似,技术路线图也是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路径,即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从一个目标到达另一个目标的路径。但与地图不同的是,由于技术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技术路线图融合了人们关于如何前进以达到目标的观点和看法。
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技术路线图的描述,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来理解技术路线图:(1)技术路线图是未来发展的愿景图,展现了知识、理想、企业、政府资源、相关投资及实施流程的结合;(2)技术路线图是技术方案,为产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确认、评估及选择策略的完整方案;(3)技术路线图是过程管理工具,帮助识别国家/行业/部门/公司未来成功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以及执行和发展这些技术所需的项目或步骤。总的来说,技术路线图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集合利益相关者意见对影响达到技术目标的重要变动因素所作的展望分析与策略选择。
2技术路线图的优势分析
以往发展规划的缺点:一是任务缺乏系统性考虑。无论是10~15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是5年发展规划,都没有明确提出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5年规划之间,在目标任务、发展重点的衔接上系统考虑不够。二是任务的目标性不明确。规划提出的任务一般缺乏明确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具体指标。三是规划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衔接。战略需求、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往往由不同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尽管建立了上下沟通协调机制,但仍然缺乏有效方法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与以往发展规划相比,产业技术路线图作为战略决策的有效工具,可以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指导性。首先,产业技术路线图按照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流程开展战略研究,提升了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第二,产业技术路线图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使区域战略目标、科技发展任务与关键技术研发之间的关系显性化,加强了发展规划的系统性。第三,在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综合集成了经济、社会、科技、企业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增强了发展规划的权威性。最后,产业技术路线图能给出关键技术研发的优先次序、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等,使计划能够按照规划做出系统安排,增强了规划对计划的指导性。同时,也使政府、产业、社会等各创新主体明确投资重点,增强创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3国内外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的经验与做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韩国、中国等部分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展产业技术规划。美国商务部从1990年开始实施一个科技创新体系――先进技术规划(ATP),涉及化学、新材料、离散制造、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信息、电脑与通信、电子等产业领域。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评估报告认为,如果没有这项产业技术规划,美国的许多产业如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产业、制造业、软件业都难以达到今天的技术水平。日本于2001年开始启动科学技术发展“二五”计划,对一些重大的、前瞻性的、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评估之后,明确了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科技、纳米技术等4个产业领域进行重点部署,优先分配研究与开发资源。德国为巩固在国际纳米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发挥纳米技术优势,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劳工与社会事务部、国防部、卫生部、技术与经济部以及农业与食品部共同制定了将纳米技术研究与专利产品生产销售相结合的“2010纳米创新”技术发展规划。
2007年,中国国家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首次开展了中国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该研究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任务为重点,按照“国家目标―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发展重点”的分析框架,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5个方面归纳出未来10~15年中国科技发展的 30项战略任务。同时在技术预测基础上,选择出90项国家关键技术以及286个技术发展重点。广东省科技厅通过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在国内率先组织开展了广东省绿色无铅产业、生物质能产业、铝产业、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建筑陶瓷产业、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龙芯应用等7个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通过对相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明确了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了发展共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加强,与产、学、研各方的战略联盟亦应运而生,凝练出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项目池”成为各类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关注的目标。福建省科技厅依托有条件的单位建立若干产业技术路线图战略研究基地,主要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技术发展预测、技术需求、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技术战略研究,为福建省科技发展规划制订、科技重大专项凝炼,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织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建议。广东省佛山市启动卫浴陶瓷、LED产业技术路线图、湖北省潜江市启动了盐化工产业技术路线图。此外,北京、湖北、浙江、内蒙古、上海、天津、广西、山西等省市也已纷纷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4福州市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的探讨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战略决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目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建议福州市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对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4.1 做好前期调研,开展可行性分析
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但完成好它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社会资源,这就要求其预期效益必须相对可观才更有意义。因此要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对福州市的支柱产业先进行摸底,收集产业相关基础数据,建立产业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福州市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做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2 选择新型优势产业,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试点
在重大领域产业化推进工作和十二五规划中,要充分应用产业技术路线图这一战略工具,来安排新兴产业优先发展顺序,组织更为有利的合作,引导投资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可以选择若干龙头企业,先启动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能源等重点领域规划的技术路线图。引导企业和高校对福州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借此提升福州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
4.3 精心组建研究队伍,确保技术路线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确定技术路线图参与者构成上,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人,包括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企业以及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社会公众。要学习借鉴广东等省市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团队的经验,聘请有关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指导产业研究团队运用好技术路线图这一新的工具,提升整体研究水平,确保高水平地绘制出产业结调整和升级的技术路线图。同时,要通过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建立起一批为产业科技服务的优势专家团队,明确指导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推动企业跟踪技术前沿发展,促进产业技术整体水平不断提升。4.4 采用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技术路线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要采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SWOT法等方法对全市产业的市场、技术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为科学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奠定基础。要组织经济专家、产业专家、企业研发专家、政府管理专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等高层次研究人员参与到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开展多层次、多部门的咨询活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地方、企业、研究院所等各方面的意见,使技术路线图制定的过程成为凝聚智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向全社会宣传科技工作的过程。
5结语
尽管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创新管理工具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组织制定技术路线图的主题与针对领域不同,技术路线图绘制的技术路径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各产业在绘制技术路线图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环境与需求特点。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关注过程的规划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给关键技术设置节点。因此,绘制各产业路线图时,应着重突出技术路线图关注细节的特点,明确标示迫切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善定,张小菁,曹再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助推我市新型工业化[EB/OL]. hninfo.省略/govpublic/rkxgl/jcyj/200911/t20091125_142414.htm,2009-11-25/2010-7-13.
[2] 王学雷.制定技术路线图方法研究与构想[J].安徽科技,2009,(2):42-43.
篇7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ABC法) 供水企业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科勒教授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并对水力发电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MRP、MIS的广泛应用,以及MRPⅡ、FMS的兴起,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Robert S.Kaplan)等编著了《推进作业基础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打破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ABC法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兴起。
一、ABC法概述
ABC法又叫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1、ABC法的基本思路
在可行情况下,不能用传统的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而应该采用更为恰当的以各种产品消耗的主要支持性作业为基础对间接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ABC法是按照产生间接生产成本(间接资源费用)的成本动因数量为基础来分配的:首先,支持性作业引起成本发生,这些作业包括订货、材料处理、加工、组装、生产调度和发货等等;其次,产品生产“消耗”这些作业;最后,将发生的成本以消耗的作业为基础分配到各作业中去计算出作业成本,再将各作业成本按各种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分别分配到各产品上。
2、ABC法的基本理念
ABC的基本理念包括:作业管理(简称ABM)、成本动因及其分析(Costing Driver Analysis)、作业分析(Activity Analysis)、适时制理念(简称JIT)、供应链管理理念(简称SRM)等。
3、ABM的核心环节是成本动因及其分析
作业成本分配着眼于成本的来源,并将成本分配与成本产生的原因相结合,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汇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传统的成本法以单一的人工或机器工时为分配基础,回避了成本与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导致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失效。
4、ABC法在成本管理上的优势
ABC法的基本理念决定了作业成本需要跨企业部门,强调作业成本不是部门成本,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不仅强调生产领域的改善,更强调非生产领域,例如研发、营销、管理、供应等间接成本的节约。因此,在传统成本制度下许多不可控的间接成本在作业成本下都变为可控成本,大大地拓展了成本改善的空间,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的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尽可能地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使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成本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ABC法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ABC以后,会计理论界对ABC研究的兴趣持续高涨到90年代前期,ABC在实务界的应用发展也相对于理论界稳步前进。目前,ABC法的应用已由最初的美国、加拿大、英国,迅速向澳洲、亚洲及欧洲其他国家扩展。在我国,不少先进制造企业已参与国际大循环,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系统尚未跟上。随着先进制造技术被列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发展重点领域,ABC法的研究被提上日程。自1995年以来,国内会计类刊物、工业工程类刊物不断刊载介绍ABC法的文章,ABC法不仅在先进制造业推广应用,其在商业、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领域和行业的推广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可以说,现今国内关于ABC法的研究方兴未艾。
虽然国内外相当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企业目前应用ABC法的条件还不成熟,或ABC法对大部分企业并不适用,但是中国会计教授会1998年年会、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适应先进制造系统的作业会计研究》及1999年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先后在相关典型制造业企业经过了3年的实践。研究和实践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国有及非国有企业都具有实行ABC法的条件,可以成功应用ABC法,并可结合自身情况把ABC体系用于经营决策、成本控制等现实工作中。
目前,ABC体系在国内重型制造企业的应用较多,在电力企业、石油企业等特定制造业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推广,而在供水企业这类具有制造业和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应用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析,为ABC体系在供水企业等公用事业类企业的应用抛砖引玉。
三、ABC法对于供水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1、企业生产组织条件
目前,国内多数供水企业是向用户提供制水、供水、售水服务的一体化经营实体,而少数实行厂网分离体制的供水企业则仅提供供水和售水服务,制水则由制水厂负责。不论是哪种体制的供水企业,其生产经营组织均符合JIT理念及供水链管理理念的要求,同时,在理论上,供水企业的生产是没有产品或半成品的,也不需要为生产而组织存货。因此,在采购、库存、生产安排上,供水企业更容易达到JIT的理念要求。
从生产组织制度上看,作业成本法关注“资源作业产品”的每个环节,供水企业的制水、供水、售水服务、管理等各环节较为清晰,有利于进行作业划分、作业分析、作业成本计算等作业成本管理。
2、政府对供水企业的管制要求
根据原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1998]1810号)第八条“输水、配水等环节的水损可合理计入成本”等相关条款的规定,表明了我国首次以行业规章的形式提出了供水企业的基本作业(环节)的理念。2002年,在首次开展全国性城市供水价格统一审价工作中,明确要求所有供水企业必须将其生产经营管理按制水、输配、销售、管理等环节划分,属于不同环节的成本应分别对号入座,列入“制水成本”、“输配成本”、“销售成本”等类别,以此计算出最终产品(自来水)的完全成本――供水总成本及单位供水成本,作为各地供水价格定价的基本依据。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具体管制实践上首次从作业成本核算的角度要求供水企业对供水成本按基本的作业(环节)进行成本统计。
可见,在供水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已较早地从作业及作业成本核算的角度而不是财务会计核算的角度对供水企业的定价成本及其核算问题加以管制,管制要求的完全成本与ABC法理论上的完全吸收成本是一致的。对供水成本实行作业成本核算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已在事实上成为政府的管制要求,但是由于ABC法在供水企业的推广应用存在难度大、管理人才及制度跟不上、计量成本高等问题,导致ABC体系无法在供水企业较好地应用。
3、供水企业信息化及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ABC―ERP在电算技术及理念上的融合,以管理决策为目标的ABC和以信息流、数据流为目标的ERP系统合二为一,管理软件市场上开始出现具有ABC功能的ERP系统。这使企业各有关部门能通过ERP系统获得ABC数据,改善公司生产经营,形成整体最优化。而随着供水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内部控制的完善、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深入,供水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管理人才不断增强,为实施ABC提供了较好的内部环境及人才保障。
4、供水企业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其实行ABC体系是必要的、有利的
供水企业的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直接成本占比较低,实施ABC法有利于更准确计算供水成本,进而为政府开展定价决策和企业进行成本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同时,通过作业分析区分增值作业(成本)与非增值作业(成本),通过成本动因分析揭示引发成本的根源,可最大限度地为供水企业消除损失浪费、节约成本、挖掘潜能。
四、ABC法在供水企业的实际应用
供水企业在首次应用ABC法时,应成立ABC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初次实施的组织、协调、方案规划及设计等任务。为了便于进行ABC核算和日常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较完善三大体系:第一,供水企业ABC核算体系:设计ABC凭证、ABC成本账户及其账簿、ABC报表;第二,ABC核算体系下的业务处理程序,包括凭证传递程序、成本流程设计、核算程序设计;第三,建立ABC体系下的人员机构和相关的管理制度。供水企业可利用具有ABC功能的ERP系统或一体化的FMIS管理系统,实现ABC核算的电算化,这样可大大降低实施ABC的难度。下面简要分析厂网一体化的供水企业应用ABC进行完全吸收成本核算的主要做法。
1、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按作业中心归集成本
传统的部门成本归集方法按组织机构进行归集,而作业成本法基本上以组织机构设置为基础划分作业中心(Activity Centre),将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为作业成本池(Activity Costpoo1)归集作业成本,进而计算产品成本。结合供水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特点,其组织机构设置与作业环节基本是一致的。其作业中心可按制水、输配、销售三大环节并分级划分设计如下。
(1)制水作业(水厂),可细分为:第一,取水子作业(一级取水泵房);第二,净水子作业,净水子作业又可再细分为预处理子作业(生物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子作业(过滤、消毒)、深度处理子作业等;第三,给水子作业(二级加压泵房);第四,调度子作业(中心控制室、变电站);第五,维修子作业(机修、修理);第六,后勤管理子作业(保卫、绿化、清洁、化验、技术研究等)。
(2)输配作业(管网管理、中途加压、二次供水),可细分为:第一,管网巡检子作业(值班、管网消防巡检、供水监理);第二,管网维修子作业(上门维修、抢修、日常维护等);第三,二次供水子作业(中途加压、二次供水);第四,后勤子作业(统计、技术、管理等)。
(3)销售作业,可细分为:第一,表务子作业(报装、抄表、复核、校表计量);第二,结算子作业(计费、催收、稽核);第三,咨询服务子作业(前台、呼叫、协调);第四,后勤子作业(档案、技术、管理、环卫)。
供水企业在实施ABC法时,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并视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要求来选择作业划分的粗细程度。一般而言,初次实施时选择一级至二级的作业划分,待成熟后再进一步细分下一级子作业,以提高实施的成功率。同时,也应当对各级作业环节逐一分析,合并、优化相关作业,对重要作业或核心作业予以细分,对辅作业、同质作业、跨部门(班组)作业予以合并,最终确立企业自身的作业中心。
在资源费用细分方面,主要包括原水、电力、人力、物力、财力等费用,其成本项目与传统的成本项目基本相同。确定作业中心、成本项目后,就可将间接资源费用分配至各作业中心进行归集,形成作业成本库。
2、分析、选择成本动因,按成本动因分配资源费用及作业成本
在每个作业中心都有一个或多个同质成本动因,供水企业应当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成本动因,以便后续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以及反映引发成本的根本原因。
(1)制水作业。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制水厂,制水作业最具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是耗电量。而下级的取水子作业、净水子作业、给水子作业可选择耗电量作为成本动因;调度子作业、维修子作业、后勤管理子作业等可选择人工工时作为成本动因。供水企业应完善制水环节的相关统计台账,以便记录成本动因数量。根据各作业中心(班组)记录的成本动因数量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水厂发生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中的间接资源费用便可用耗电量或人工工时归集至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由于是单一产品,对作业成本库进行分配时,不需再计算分配率进行分配,可直接归集到自来水产品上;本作业发生的直接资源费用(原水、电力、药耗等)可直接归集到自来水产品上。
(2)输配作业。输配作业最具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是人工工时。而下级的管网巡检子作业、管网维修子作业、后勤子作业可选择人工工时作为成本动因,二次供水子作业可选择耗电量作为成本动因。供水企业应完善输配环节的相关统计台账,以便记录成本动因数量;本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中的间接资源费用均应按成本动因分配率进行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本作业发生的直接资源费用(电力、管材等)可直接归集到自来水产品上。
(3)销售作业。销售作业最具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是人工工时。而下级的表务子作业的成本动因应选择抄表量作为成本动因,咨询服务子作业应选择人次作为成本动因,结算及后勤子作业应选择人工工时作为成本动因。供水企业应完善销售环节的相关统计台账,以便记录成本动因数量;本环节发生的销售费用及期间费用中的间接资源费用均应按成本动因分配率进行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本作业发生的直接资源费用可直接归集到自来水产品上。
3、供水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
供水企业长期以来受垄断性、公益性、计划性、无竞争等体制弊端的影响,造成供水企业在传统成本核算下的间接费用比例高、不可控成本因素多,供水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内部挖潜的积极性不高。在水价偏低的情况下,造成国内供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因此,要在既定的水价水平下提高赢利水平,主要途径唯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可控成本。由于作业管理方法具有持续改善的特点和优势,对采用ABC法成本核算的供水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十分有利。
(1)利用ABC的作业分析持续改善作业,达到消除浪费的目的。按ABC理论,对供水企业的酌量性作业进行甄别,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以便持续降低非增值成本。如销售作业中可替代的辅作业,撤并后可消除非增值作业,从而减少非增值成本,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利用ABC的成本节约手段,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如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抑减、作业分享等手段,可持续地进行成本节约。
(3)利用ABC的作业成本报告、作业弹性预算,及时反馈成本信息,进行成本计划安排,便于开展完全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控制的刚性、改善传统的业绩预算报告。
五、实施ABC法对供水企业的现实意义
作为生产单一产品的供水企业,实施ABC体系的现实意义不在于更准确无误地计算产品成本,而在于通过作业成本核算、作业分析、作业管理等手段,大大地拓展供水企业的可控成本空间,持续地改善供水各作业环节,最终达到成本降低和成本节约的成本管理目标,全面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用户和社会增加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篇8
负面影响,尤其是在9. 11事件发生之后,大部分对金融全球化信心十足的人也开始动摇。我们应看到金
融全球化的趋势已经确立,尽管它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但已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分析始终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原动力就不难发现,金融的全球化是有实体、 技术、 制度等作为基础的,并非盲目的。
全球都在渴望着一个和平、 共享繁荣的时代的出现,也都在为自由的资本寻找着产生最大利润的地方。随着科技扭亏为盈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传播、 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国际金融体系也不断进行改革,各个国家都在为进一步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中,并争取重要地位而努力。
同时随着世界人口大国中国加入 WTO ,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 11事件后,美国经济金融体系遭到严惩的打击后使得全球经济金融业进入动荡之中,反全球化的观点也不断出现。我们说金融全球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分析金融全球化背后的原动力才能决定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真正了解金融全球化恐怕谁也无法准确的说出时间,只是从20世纪90 年代全球化的战鼓越擂越紧,离岸金融市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产生而产生,没有国籍的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它是以全球大多数国家实施严格金融管制时,离岸金融市场与在案金融市场的区别淡化了,其重要性也日趋下降;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离岸金融市场资产和负债增长率都下降为 10 % ,与其最高增长率超过40 %时相比,明显衰退;在离岸金融市场经历兴衰成败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悄悄崛起,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全球金融衍生品余额还增长了近1万亿美元,交易额有82万亿美元,曾经一度金融衍生品的余额已经超过同期的国际融资总额将近四倍;接踵而来的是全球资本流动的主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私人资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发行债券、股票、 直接投资、 银行贷款等)占据投资领域,抢占了官方市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掌持的资产总额均超过 1万亿美元,有时甚至超过10 万亿美元。伴随着资本流动全球化,充当国际金融体系中重要角色的货币体系也正紧锣密鼓的重新组合,金融区域化成为全球化的先导。
1999 年欧元登上了历史舞台,价值 500 亿的欧元硬币和140亿的欧元纸币进入了流通领域,货币一体化也拉开了帷幕。Mundell . Robert 预言: “在未来 10 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 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 。
北美、 欧盟和亚洲货币合作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步伐。金融机构的全球化也体现为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规模大,波及到全球各国各大行业。如: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 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合并等等,力求建立跨国全能银行。
以上只是金融全球化在资本流动、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货币体系的体现。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诞生以来,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壁垒的降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都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加入 WTO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24 个较快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下降了1. 2亿,他们在20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5 % ,而同期发达国家仅为2 %。
二、 是什么推动着金融全球化是什么推动了这么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充满了诱惑力,以至于人们自觉的将资金交给全球的人来运营。
近几年,金融全球化进入了阶段,甚至于有一点回归的时候,我们清醒的发现,金融全球化背后有着强大的原动力推动着其发展,绝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全球金融管制而资本流动的趋利性去寻找全球利润最大化的地方,而是有着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推动因素的。有了这些使得金融全球化更加合理化,而没有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附属产品。
11生产的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先导。
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生产慢慢的走出国界的限制,实现全球的流动;汇率充当货币交换的中介,为生产的跨国性提供了保证,使得投资不再局限在一寸国土而是多极并存,这就使得金融全球化成为可能。
21投资的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前提。
有了生产的全球化,资金也就开始了全球化的流动,各国对外的直接投资(当然也包括对生产的投资)成倍增长。1995 年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的 12.5 %。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最终目的的国际分工也随着投资的全球化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新调整。投资者对实业情有独钟,据统计,到 1999 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已达
5. 4万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 60 % ,掌握全球 70 %的高新技术,投资额占各国对外投资的 23 %。而全球排名前100家大银行垄断了所有跨国商业性金融服务,同时投资者受利润驱使对金融产品投资甚至跨国金融产品更感兴趣,全球资金流动速度明显加快。
31贸易的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强大的基础。
贸易作为实体因素之一,是承载各项服务行业的一个龙头,全球贸易繁荣也带动了其他各行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为贸易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业。几十年来贸易增长是全球同期生产增长的 3 倍左右,正是商品、 资金、劳动力的流动使得贸易增长超过生产,也是全球化的表现。
贸易的繁荣就要求在最大程度上的金融配套服务的全球化,所以我们看到,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 亚洲自由贸易区都是以贸易为基础而波及金融货币等领域,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的。
41技术进步是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力。
这里的技术包括科学技术和金融技术。科学技术实现了高速的网络平台,为其提供的技术保证,从时差和空间上降低了成本,用虚拟空间、 网络传输进行金融交易,变梦想为现实;同时科技发展也使得知识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多发展先机。而金融创新通过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工具和市场,为金融贸易提供了流动性强、 变现能力强、 风险低等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也使金融的竞争国际化、 市场化,为金融全球化推波助澜。
51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制度保障。
金融全球化的形式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最根本原因就是金融的自由程度不同。总的来说全球各国的金融自由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是由本国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的。
但确实是不可改变的,尤其是近几年许多经济大国相继在价格、 业务经营范围、 市场准入、 资本流动等方面放宽了管制。1999年美国颁布 《金融现代化法案》和2001年对 《K条例》 进行修订并以 《最终规则》 形式公布等等,都表明了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决心。它为金融全球化构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基础,使得各国在逐步实现政策、 制度、 工具、 产品等方面的趋同,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各国因为金融体系的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和麻烦。
61金融区域化是金融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由于各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全球化程度也各有所异。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三大金融合作区域,他们占有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本和市场。他们选择相近的政治文化背景,利用各自优势进行组合,从贸易的自由化到货币的统一,成功的推动了区域内部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尤其是欧元,在度过艰难时期之后,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告诉我们金融全球化势不可当。
综上所述,金融全球化的存在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当然也知道,金融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还有金融风险的全球化,这就取决于我们去选择一个怎样全球化,是以个别国家利益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全球金融共同繁荣稳定为前提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 1〕刘明康.正视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J〕 .国际金融研究,2002 , (1) .
篇9
管理层收购是公司原有股东或所有者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与寻求股东利益最优化,解决委托——问题、道德风险和降低监督成本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解决方案。MBO实施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公司所有权的明晰,在此之上MBO能够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带来公司绩效的改变。
一、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主要特征与效用分析
1.MBO的概念。
广义的杠杆收购是指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狭义的杠杆收购定义是一小群投资者主要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公众持股公司所有股票或资产,一般上市公司转为非上市公司时通常应用这种手段。MBO是在杠杆收购(LB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2.MBO的特征。
MBO具有LBO的一般特征,所不同的是:杠杆收购的主体主要是目标公司外部的投资者;而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的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他们对公司非常了解,并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MBO,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身份转变成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往往通过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来筹措收购所需资本,实现收购的目的。在管理层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后,再由目标公司发行大量债券(垃圾债)或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充裕的现金流等来偿付贷款。
MBO的目标企业通常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目标企业因体制、机制或管理等原因,存在影响发展的“隐性”问题,但公司的质地良好,管理层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通过资产重组或机制创新等创造高额的投资收益。
3.MBO的效用分析。
(1)股权激励效应。MBO后,一方面,管理者成为企业的股东,管理者为企业在创造财富,实际上也在为自己创造财富,所以,管理者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企业经营效率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MBO调和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利益关系,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2)改善监督效应。MBO后企业股权结构更加集中和稳定,特别是有金融机构股东的介入,使企业监督更为有效。一般金融机构不仅提供融资,还常常直接参与MBO,同管理者一起控制和管理目标公司,使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科学,股权监督效应更积极。
(3)债务约束效应。MBO常伴有高负债杠杆的作用,这进一步约束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管理层在收购完成后,往往会大力调整公司的资产结构,实施资产重组和内部改革活动,积极拓展附加值高的业务,使正常的现金流能满足其还本付息的需要,降低债务风险。
二、适合实施MBO的中国上市公司的类型
1.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竞争性行业,最好属于国家鼓励战略性退出的行业,公司处于经营和业绩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委托人意欲转换投资去向,将现有资产进行转让。因此,意欲通过MBO来改善对管理层的激励。
2.公司股本较小,管理体系不良,成本高,前景不甚乐观,资产所有者愿意转让资产。同时第一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比例不是太高,不需要动用太多的资金就可以实现管理层控股。
3.企业创业之初,国家没有投入资本金或投入资本金很少,企业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就是管理层创业并领导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现有的股东财富中实际上有很大一块是管理层应得报酬的资本化的结果。
4.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公司管理层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公司业绩超过或者远远超过同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管理层比较有进取精神并且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5.企业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MBO的目标公司一般要求资产负债率不高,且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究其原因是MBO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理想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偿还MBO时债务资金的本息。
三、管理层收购的动因分析
1.经理人员的创业需要。管理者基于对自己经营企业发展潜力的信心,以高于股票市场价的价格从原股东手中收购股票,以使自己以所有者的身份充分发挥管理才能,获取更高利润。这类MBO没有外部压力的影响,完全是管理者的自发收购行为。
2.大股东大额股票转让的途径。许多上市公司只有一小部分股权流通在外,其余股票则为一些机构投资人或大股东所把持。当他们打算退出公司而转让股票时,在交易所卖出股票会造成股价下跌,并影响公司的稳定,于是MBO就成为实现转让的最好选择。
3.摆脱公司上市制度的约束。各国针对上市公司一般都制定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以约束其行为,保障股东的利益,特别是对透明度和公开披露信息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些经理人员认为这些制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于是以MBO方式使企业下市,转成非上市公司。
4.预期防御敌意收购。当上市公司面临敌意收购者的进攻时,MBO可以提供很有效而不具有破坏性的保护防御。所以MBO常常是防御敌意收购的最有效方式。
5.多元化集团收缩业务,出售下属企业。多元化集团实施“紧缩”战略,从某些特定行业完全退出,以便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这时候最愿意购买公司的人,往往是最了解情况的内部管理者。
卖主出于非财务目标的考虑。比如:若卖给第三者会损害卖主的形象,或希望尽快平稳地脱手,卖主往往更愿意选择MBO。
四、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几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案例分析:深方大。
深圳方大原第一大股东深圳方大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深方大法人股10711.2万股,占36.14%。2001年6月和10月,深圳方大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方大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次将其所持有的全部深圳方大法人股分别转让给深圳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时利和投资有限公司。此次股份转让后,深圳方大经济发展股份公司不再持有深圳方大的股份,而邦林公司和时利和公司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深圳市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7日,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熊建明(深方大、经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持股85%。2001年6月20日深方大公告,经发公司将所持4890万法人股转让给邦林公司,转让股份占方大股份总额16.498%,每股转让价格为3.28元。10月8日,公司董事会公告称,经发公司将其特有的1110万股法人股转让给邦林公司,占方大公司发行在外股份总额的3.75%,每股转让价格3.55元。
另一受让方深圳市时利和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12日,注册资金1978万元,法定代表人马松林。时利和公司股东由深方大除了熊建明之外的其他高管人员、技术骨干人和管理骨干人员组成。2001年10月8日,深方大董事会公告称,经发公司将其持有的4711.2万股法人股转让给时利和公司,占方大公司股份总额的15.9%,每股转让价格3.08元。
鉴于熊建明还持有深圳方大第二大股东集康国际有限公司98%的股份,加上2000年年报披露熊建明直接以个人名义持有的31500股,其直接与间接持有的深圳方大股份已高达29.89%。深圳方大通过管理层收购,其法人代表方大集团现任董事长熊建明已占其总股本的36.14%。
模式二:上市公司工会(持股会)和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出资组建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案例分析:大众科创(大众交通)。
管理层收购的程序:
1.组建职工持股会。1997年2月,东西大众的2800多职工,共同出资7000万元,组建了职工持股会。持股会章程规定,公司经理一级干部每人出资20万元,中层干部每人出资10万~15万元,一般管理人员每人出资5万元,以上人员出资是强制性的。驾驶员按自愿原则每人出资1万~3万元不等。
2.组建收购公司。西大众公司把其原有的一家资本金100万元的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扩股后的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400万元,职工持股会(由工会作为代表,一切法人公章由工会代章)持有8039.64万元,占95.71%。
3.收购股份。1997年3月,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从西大众持有的33.19%的东大众股权中,让20.08%的股权,共2800万股,每股转让价4.3元(当时东大众每股净资产3.58元,溢价20%),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除员工出资部分外,还向银行申请了贷款。
4.定向增发。1999年5月,西大众向东大众定向增发法人股1.4亿股,每股作价3.32元,共4.65亿元,东大众以1000辆出租车应允车辆、两家交运公司的股权和3800万元现金认购。1999年12月增发被批准,东大众成为西大众的第一大股东,占24.74%。
5.最终结果。
模式三: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或下属控股公司实施MBO。
篇10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1501
1 技术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理论概述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论述始于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很多,最早出现的是技术推动模式,也是由熊彼特提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1966年施穆克勒提出了需求拉动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莫厄里和罗森堡在提出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双重作用模式。此后,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政府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刚等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而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为包括国家的宏观激励、企业内部的激励的两个层次和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与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四大因素。
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2.1 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1)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现行的法律对我企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不够,在知识产权,财税,金融等政策上面法规体系不健全完善。
(2) 企业制度存在缺陷。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还是国有股占主导,政企关系仍然不清,致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界定不明确,不能为实施创新的企业提供有效激励,更无法保障创新的生产效率,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3)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企业还远远没有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大部分技术创新研究还局限在大学或科研机构,即使要搞技术创新,也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推动。
(4)市场机制运行不规范。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整体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企业之间的待遇差别、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
2.2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影响因素
(1)内部激励不足。企业内部激励不足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创新者缺乏足够的激励,创新的激励未能制度化,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很多企业家因为要节省开支,只对已有技术生产产品,只看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的企业生存发展。这也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3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对策及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励其技术创新行为的发生。明晰产权主体,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对企业的资产产权进行界定;确立法人产权,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必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
(2)培育技术要素市场和技术人才市场。一方面提高技术有效供给,增强科技推动力,健全市场体系,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积极推进各种要素进入市场,实现资源合理有序的流动。另一方面,加快人事制度改革,转变科技人才观念,运用价格机制配置科技人才资源上有所突破,使人才市场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应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改革传统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模式。
(3)采用多种激励形式,完善内部激励机制。要提要企业的创新动力,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对创新员工进行物质激励,应按照效率优先的分配准则,实行按贡献大小分配制度,拉开收入差,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
(4)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弥补我国企业创新产品需求不足和政府对技术创新需求拉动政策缺位,加大需求拉力。调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需要制定一部独立的促进技术创新的高科技发展税收优惠法律,保持收受优惠政策的一致性,更公平的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