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农村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 潜心发掘 势在必行

优质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一种评价标准,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它以教育品质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人人终身享受优质教育为目标,以追求教育质量最优化和教育效果最大化为标志,着眼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有效地促进教育与人的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模式体系。那么,在农村学校怎样落实这一重要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在农村学校实施优质教育,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发展农村优质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这是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关键措施。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很大,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尽快缩小我国教育的“地区差别”,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宏观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内地、边远和贫困地区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潜力,通过率先加快优质教育的发展,带动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这是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关键措施。

其次,这是实现“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对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然而,与我国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开放度相比较,教育发展的速度与开放度明显滞后。我国教育面临的这种形势,真的是“狼来了”,中国教育到真正“与狼共舞”并谋求生存和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我国优质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优质教育的发展,可谓别无选择。

再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教育的市场化运行开始启动。资源经济学认为:“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加快优质教育发展,利用优质教育在观念、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应对市场竞争,完全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全面实施农村优质教育完全可行

从传统教育观来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一般是指各级各类重点学校及其所具有的充裕的经费、优良的现代设备和设施及知名的教师等。但从现代教育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说,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还必须重新探讨和认识。在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社会中一切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事物都可以看成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优质的自然环境

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活动锻炼场所,许多教育内容无需假设和实验,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资源。除了课本的内容,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开发许多城市中无法开展的内容和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源泉和学习材料。

(二)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

唱山歌、剪窗花、民间故事、地方戏以及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民间传统和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源泉,是我国广大农村最丰富、最独特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教育活动将孕育出我国未来一代不计其数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为文化传承、为下一代的生存都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各种掌握技能的人才

我国农村蕴藏着大量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他们从生活中汲取,在生活中创造,几乎在所有的乡村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可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都可以成为学校的外聘教师或兼职教师。使他们娴熟而独特的技艺有正规的传授场所,而且学生们学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间技艺。

因此,不是农村没有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去利用、去开发这些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只有重视发掘并开发利用这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有基础,农村教育也才能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首先,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才能使农村人口更有效地学习,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才能够获得自尊、自信、自强和自主能力,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人口利用当地资源主动发展自身,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同等对待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同样承认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才能给他们以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其次,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才能大大开拓农村的发展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各种年龄、各种类型人才的作用。各类人才都可以利用农村教育这块阵地,传播和传授自身的技艺,不仅使农村人流了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协调了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凝聚了社区的人气和力量,使社区成员联合并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三,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我们就能发掘出许许多多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宝贵人才。

篇2

作者:王伟 程敬宝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推进有形资源的流动、转移与扩展;通过“三种形式”(会议、活动、媒体)开展经验交流、资料交换、教育研讨、教学竞赛、课堂观摩、参观考察、合作教研、示范推广、协作实验、改革联动、统考联考以及问题诊断、专题讲座等多种活动,促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校风机制、特色传统、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传播、扩散与渗透,带动黄冈中小学素质的提升,推动义务教育资源梯次滚动优化(不合格的到基本合格,合格的到较为优良、优良的到更为优质),向着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化发展,从而出现饮誉全国的“黄冈教育(品牌)现象”,并影响全国(“黄冈学校”遍地开花,黄冈教师各地流动,黄冈资料各地流传)。当然,以上概括是就其主流而言,在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误区,走过一些弯路。“黄冈教育现象”从本质上告诉人们,在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通过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使其不断扩散、放大、升级,从而推动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既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因此,有教育专家提出:“应鼓励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模式”[1],以促进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换。

坚持资源配置输入与开发优化相结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下的现实问题是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各地、城乡及校际之间的资源差别矛盾。因此,首先要坚持资源配置向弱势学校、农村学校倾斜,使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实,促使其达到国家或当地办学标准;其次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削弱优势学校资源,保证其优质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优势学校的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置换、扩散、渗透,尽快使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提升、发展和优化;另外,从长远看,要逐步取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优惠待遇,弱化优势学校与一般学校的竞争,逐步在资源上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别,最终趋向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资源配置的倾斜,还是优质资源的扩散,对薄弱学校而言,都是一种外部资源输入,至多只能解决存量的差别问题。要想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化问题,还在于薄弱学校能够接受、吸纳、内化配置和输入的资源,使之能够“生根”;进而与本校资源融为一体,“开花”、“结果”,带动本校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开发、再生。否则,配置、输入的物化资源就会闲置、浪费,思想精神文化资源也会遭到“排异”而“枯萎”,或者“变异”而“退化”。黄冈在资源配置和优质资源开发中曾经出现过这类现象,一些学校增补了经费用于非教育开支,装备了仪器设备闲置不用,拨购了图书资料束之书架,输送了优秀教师不予重用……,结果是薄弱学校依然薄弱,教育质量不高仍然不高。可见资源“输血”不能代替自我“造血”。因此,资源配置和优质资源开发、扩散,必须十分注重学校自身的资源生成与优化,尤其是薄弱学校精神状态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建设,以形成自我“造血”机能,并为外输资源“扎根”创造优良“土壤”和“气候”。

坚持资源增量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解决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差别问题,还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资源的增量与充足,无疑是首要话题,在教育“欠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是各种教育资源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资源增量、充实的过程中,必须考量资源结构优化问题,不仅要注意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等宏观结构优化,而且还要顾及诸如设施设备与实际管理,师资数量与结构比例,静态制度与活的风气,学校标准与优势特色,课程资源与教学实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等等微观结构优化,“既要注意主要问题的解决,也不忽略次要问题的解决;既要关注差距方面的均衡水平的提高,又不放弃潜在差距方面均衡水平的提高。”[3]在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结构失调比资源不充足更阻碍着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譬如一段时间,由于教育部门重校本研究,于是出现规章制度“满墙飞”,“校本研究”人皆参与,而无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管研究的适切性、实效性和可行性。这种罔顾结构、比例、协调、系统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倾向,除了产生形式主义的风气和表面文章的“政绩”外,既无法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及其积淀,也不利于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有形资源建设与无形资源建设相结合在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扩散过程中,无论是配置主体还是使用主体,一般都特别注意有形资源,把眼睛盯在经费财力、校园校舍、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师资队伍以及规章制度、课程资源等有形资源上,而无视或忽视、轻视教育观念、办学思想、管理机制、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特色传统等思想、精神、文化、风气、机制无形资源的建设、更新、提高、开发与优化。在黄冈,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诸如有图书不向学生借阅,有设备不开实验,有设施不开体育课,有经费挥霍吃喝,有优秀教师得不到重用,有优美校园却无校园文化,有制度没能催生优良风气等等“怪”现象,都是不重视思想精神、文化以及机制建设的表现。出现这种偏向问题,主要是由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理解的偏差,尤其是对教育育人活动中思想精神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须知有形的物化资源固然是教育的条件基础,但思想精神文化却是教育育人活动的灵魂,是教育资源是否优质、具有教育品位的魂魄。因此,教育资源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坚持有形物化资源与无形精神文化资源的结合和统一。在配置充实有形资源的同时,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办学思想的端正,管理机制的健全,教师作用的发挥,教育模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育人艺术的提升,校风教风学风的优化,校园文化的活跃,优良传统的发扬,办学特色的形成。

坚持一般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所以知名学者资中筠一语中的地指出,所谓名校无非是师资和校风。然而,有的学校知道教师重要,却不懂得如何建设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有的学校注重严格管理教师,却不注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学校注意重用优秀教师,却不注意打造教师团队和梯队;有的学校只知道使用教师,却不知道去提高教师;其他诸如要求教师兢兢业业却不关心教师需要的满足,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却不知给教师添加动力,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却没有服务教师的意识,优秀教师一出头就提拔为干部,脱离教学第一线,口头上说教师重要实际利益却没有倾斜教师等等“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教师”的现象,都是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忽视教师资源开发的表现。因此,教育资源建设优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十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优质师资队伍的造就培养和优秀教师骨干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资源建设和开发,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工作和资源以“教学为中心”,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境界;其次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使教师为人有尊严,工作尽其才,劳动得报酬,生活有保障,学习有条件,发展有机会,潜能得发挥,成就受激赏;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学习、活动、生活的优良环境,形成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教好学生、发展学生的良好校风和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力量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在哪里?有何对策?迫切要求全社会人的关注。现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

第三,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第四,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

(三)师资力量薄弱

其一,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其二,一是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三是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

(四)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

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

其次,尽可能把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

第三,要进一步争取各类教育援建项目,不断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要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使小学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

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考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班级少、平行班少等特点,合理核定各小学教职员工编制。二要依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兑现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工作。三要继续坚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

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学校不仅有必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以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还应该对学习困难,行为和性格异常的孩子做好帮助引导工作,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的互帮互助活动。同时,应当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体罚学生,是每一个教室都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吸引留守儿童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集体的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 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国家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朱小蔓等.《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版

[3]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篇4

关键词:阿拉善盟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盟中小学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配备数量逐年增加,使全盟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变,为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盟班班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视频展台、讲台)拥有率82%(714个教学班);教师机1240台,师机比2:1;学生机1469台,生机比17:1;所有学校已接入宽带网络。我盟的现代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飞跃式发展。

一、现状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应用

抓好教师队伍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专业队伍的建设。2002年—2009年,盟教体局普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委托盟电教馆按照逐层培训、逐年提高、依靠自学完善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检查、评价制度,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反复培训中使教师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二)组织种类活动,深入研究

通过组织参加全国、全区的各类软件比赛,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和远教资源应用与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以求终生发展。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图文声像等结合信息实时交流的特殊功能,开发和应用大量各学科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变苦学为乐学, 变 “讲”堂为“学”堂,变被动为主动。

(三)交流学习,提升技能

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库,促进教师交流学习。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建设的核心。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我们按照“集中存储、有序管理、方便实用”的原则,逐步扩充盟级教育资源库,主要从国家远程教育信息网及其它教育资源库中获的资源;再次是有选择地下载公众网站的有关教育资源;另外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自制资源的评比活动,将优秀的资源充实资源库,实现共享。

通过组办“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经验交流会”、“软件设计大赛”活动,激励教师应用。学习交流更是展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平台,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可喜变化与进步,真切地感受到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著精神。通过鼓励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展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施,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日趋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盟中小学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配备数量逐年增加,使全盟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变,为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制作平台单一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发现部分教师观念陈旧,仍然依赖着PowerPoint制作课件,不愿尝试使用电子白板自带的制作软件货其他软件来制作课件,使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无法体现。

(二)教学资源缺乏

目前,我盟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在逐年增加,而配套的教学资源却无增加,没有形成系统化教育资源库,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也无法更加直观的学习课本上的新内容。

(三)校本培训内容简单

校本培训内容较为简单,只是一些简单的系统操作等内容,只能满足简单的日常教学活动,而无法满足相对复杂的日常教学活动。

(四)表面化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其主体是学科教学,而非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用不用信息技术,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完全由教学的需求来确定,要从实效出发,不能滥用,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上,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而放弃深入研究教材,忽略学科特点。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解决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建设和开发首先需要“整合”的思想和具体的落实。现存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各学科很少涉及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明确的课程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影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以技术为基础的材料和现存课程之间相适应的重要性。学科课程应是多样化载体,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学习的资源,具有交互性、多样性,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5

社区教育是满足居民泛在学习的要求,实现社区长远发展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开展社区教育离不开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的保障。在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使社区内显性和隐形的教育资源统筹配置,使社区与社区间分散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只有社区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和联动性,构成社区教育资源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不断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①社区教育所依赖的各类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归属各异,来源不同,层次多,形式活。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就是对社区内的这些教育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按照某种要求和方式进行选择、配置和组合,使各种分散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体系化和整体性。它实际上就是着眼于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对一切社区内和社区间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以获得社区教育资源使用的便捷化和最优化,满足社区教育多元化的需求。[1]

一、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现状

就常州市而言,从总体上看,因为常州处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都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常州的社区教育资源在宏观上是非常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充足且厚实。首先,常州悠久历史使得民间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产非常多。其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州的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推进,许多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市民的文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社区的学习氛围浓厚。但是,从具体来看,因为区域经济差别,社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以及对于社区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社区教育资源呈现不均衡性和分散性等特点。此外,社区教育资源在共享、借用的过程中存在封闭性、专属性和保守等问题,导致许多社区教育资源得不到真正的有效使用,这些都是阻碍常州市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与流通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常州市社区教育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观念的缺失

在常州市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过程中,传统的专属和保守的旧理念严重地束缚了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共建。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缺少使得很多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及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社区与社区间存在的狭隘竞争意识,很多时候固守自己的资源而不愿意借鉴和分享。此外,很多组织机构在向社区教育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本位主义观念严重阻碍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大发展的宏观大局。观念引领一切,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优化需要开放式共享观念的支撑。

2.社区内教育资源的矛盾

常州市的很多社区教育的发展都面临着资源匮乏和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一方面,社区教育的主要负责方,如各级社区组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缺乏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来开展社区教育。而另一方面,一些社区内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拥有充足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到社区教育中,或者仅仅是流于形式,挂个牌子,在社区教育开展中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这就导致了社区教育想要开展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对于拥有的社区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如城市为了加强社区教育,号召各中小学校业余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提供活动场所及必要的活动器具、设备等,但学校方面过于担心开放的过程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因而落实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3.社区间教育资源的差异

由于社区与社区间的发展历史不同,各社区区域地理位置也不同,对待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需求差异这些都是导致社区间教育资源差异的原因。比如,钟楼和天宁这些老城区的社区,社会团体组织程度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要求很高,所以对于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应的较高。相对来说,这里的社区教育资源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都很丰富。而一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立的新社区,这些社区资源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工厂多,企业多,学校多。这样他们的物力资源就很丰富,社区教育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等物力资源,科教城附近的社区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场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社区资源的差异性并不是坏事,如果能够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可是,目前情况下,受社区间“各自为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社区间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不够理想。

4.社区教育资源分享机制的匮乏

在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使用过程中,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其他单位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机制缺失,是导致社区资源分享不畅的主要原因。现行的管理制度使得各单位各自为政,政府的管理体制也局限在纵向管理,没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协调、规划和统筹的作用。有的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社区教育想开展而缺少资源,而有的社区又存在资源大量的闲置和浪费。缺少了分享机制,社区与社区间,各组织间很难实现横向沟通和合作,社区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共享也仅仅局限于片面化和低层次。因此,虽然社区内部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和闲置的矛盾,社区与社区间存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更重要的是社区教育组织协调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社区教育资源很难交互使用,共享整合,这也是社区教育资源不能体系化的重要阻碍。

二、社区教育资源体系化构建的策略

1.强化政府职能,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协调机构

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长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共享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地方政府对于社区教育的态度和重视程度直接关联到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用程度。目前来看,常州的社区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功不可没。但是,相比与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等体系,常州对于整个社区教育的重视和扶持还是不够的。其次,社区教育资源纷繁复杂,涉及到很多单位和组织,如果政府能够在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中起到组织和调控的作用,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职能,协调和突破各类分散教育资源的限制和专属,实现各种教育资源有利整合,将极大促进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就常州市的社区教育资源统筹使用的现状而言,“2008年,常州市建立了全省首个终身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全市的终身教育工作。2011年,常州市成立了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常州市教育局成立终身教育处,作为领导全市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工作的常设机构。”[2]常州的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得到推进,社区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育资源的交互、整合和协调的力度还不足。因此,如果常州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能够建立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社区参与配合的专门负责社区教育资源管理协调机构,打破区域内各教育资源之间的界限,在服务于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之下,将极大调动教育资源共享的积极性,真正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落到实处,形成“社区教育合力”。

2.深化共享观念,制定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规划

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开放式共享观念的支撑。常州市是社区教育开展比较早的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的开放和整合利用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还要进一步深化。首先,应该继续推广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理念的宣传。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下,积极宣传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的认知和观念,让社区管理者、有关机构和单位的领导者、社区居民等更好地了解统筹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主动地共享和贡献优秀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配合社区教育的发展,形成和谐共赢的全市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氛围。只有共享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解决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保守性、专属性和利益性等阻碍,把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物尽其用,构建体系化、便捷化的社区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理念。[3]此外,在区域化共享观念的支撑下,全市的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体系的构建应该纳入整体的教育规划。科学的规划是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各社区能够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做好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社区教育资源就能更好的科学配置,统筹布局,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形成社区教育资源的体系化。社区教育资源纷繁复杂,既涉及不同类别的资源又涉及不同层面的机构和区域,因此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科学规划,根据各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做好长远的社区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区域各有优势、特色互补的教育资源体系化格局。

3.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同城化共享机制

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阻碍,保障社区教育资源有序整合和妥善利用的重要途径。[4]目前,国内的社区教育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区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普遍,社区教育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急需一些制度的推动改善。就常州市而言,常州市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台的《常州社区教育提升工程》《常州社区大学章程》《常州社区大学建设纲要》《关于常州市社区教育居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第17节专门提及“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这些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更高层面的社区教育立法势不可挡。从法律层面给予社区教育保障,可以真正有效地推进社区教育资源顺利整合利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此外,由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受到地理、利益等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针对社区内部教育资源利用的局限,社区与社区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政府应该探索构建常州市范围内的同城化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这种资源共享机制可以以社区与社区间的交互协调,社区与相关机构的互惠互利等形式,涉及相关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全面共享。鉴于当前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和程度都还没有深入的前提下,可以先在一定区域内部构建共享机制。比如可以在钟楼区内部率先实行区域内社区教育资源全面共享,由政府统筹,相关教育部门协调,按照社区教育需求,交互使用社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保证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2014年,常州钟楼区创立了1个市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1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11个常州市标准化居民学校,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可以此为据点,从点到面、循序渐进,全面推动同城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最大化的优化共享。

4.依托社区大学,建设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篇6

本文中所讨论的“区域”主要指的是同一市级或县域内的高中,即市县内的高中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那何谓教育资源,广义地说,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属于教育资源,既包括物质设备、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学生来源,还包括教育权利和入学机会[1]。概括而言,教育资源实际上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设施,二是教师,三是生源。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硬件有好坏之分,教师有高下之别,生源也有优差之异。而这三者对高中教育质量的是否都产生同样重要的作用,亦或是有主次,轻重之分呢?科尔曼曾经在调查中发现一个问题:拥有相同的图书馆、教师和场地的学校,并不意味着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都相同[2]。本文选择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作为研究,以期这个特殊案例能对现下的高中教育制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二、“均贫富”模式

和大多数地区的中招模式截然不同,河南省新郑市在解决区域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上提出“均贫富”的思路。1997年之前,新郑只有一中、二中两所高中,两所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大体相当,一中优先招收全市的优秀学生,两所学校生源质量相差较大,高考成绩相差更远,一中是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而二中是大多学生不愿去的薄弱学校。从1997年开始,新郑市打破沿袭多年的招生政策,学生中考不需填报志愿,由新郑市教体局将达到该市市区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按照男女比例及中招成绩平均分成若干份,由各所高中校长按所招计划人数抓阄来领取属于各校的新生名单。这就是被教育部肯定的均衡教育资源的“新郑模式”,这种模式在新郑市一直推行至今。在生源方面。1997年,新郑市开始向当时市内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新郑一中“开刀”,将该校中招提前录取的200个名额减少为150个,把中招考试的前400名与新郑二中平均分配,一中提前批名额逐年递减,至2003年,完全取消新郑一中提前录取的名额,新郑市一中、二中和新建的新郑三中、一中分校、二中分校,五所学校负责人随机抓阄抽取新生。但教育均衡不是绝对的均衡,而是保障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新郑模式还注重让更多弱势群体的学生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2004年开始,新郑重点加大了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对被高中录取的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子女减免2000元的扩招费,农村独生子女户子女降10分录取,同时减免15%的扩招费,确保被录取的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在师资和硬件设施投入方面。1998年,新郑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新郑第三高中,教体局要求当时的重点高中“一中”无条件放人,抽调优秀教师到三中,扯平三校在师资和硬件上的差距,三中于第二年就获得了郑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得益于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2002年,政府又斥资新建了一中分校、二中分校,并实现当年招生,5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建设基本相同。教体局每年都要以优厚条件到高等院校招聘高素质的毕业生;市政府设立了教师工资账户,对高中一线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同时,校际间校长、中层不断地流动,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改善,从而推动了校际之间师资和硬件上的均衡。新郑模式在实行初期备受争议,一些教育者认为,这种以生源为突破口的教育均衡模式损害了名校(新郑一中)的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积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郑在均衡生源的模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从政策实施至今,新郑高中的教育质量大幅提高,高考升学率已经连续17年稳居郑州地区首位,市内的几所高中的升学比例一直不相上下,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效地遏制了择校风,这一制度也得到了当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近年来,与其临近的中牟、登封等县市在深入学习了新郑教育经验后,也逐步在当地高中实施这一模式。

三、新郑模式的现实意义

生源分配的均衡化,改善生源结构,不仅仅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区域下高中教育资源均衡化的突破口。均衡生源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科尔曼的调查发现,不论在黑人儿童就学的学校还是白人儿童就学的学校,两者的投入按其重要性来说,顺序如下:最不重要的是设备和教材;其次是教师质量;最重要的是同班同学的教育背景[3]。潘昆峰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平均生源使好学生从原来的一校集中式转化为各校均分,但由于高分成绩的同学增多,其榜样作用得到了加强,在同伴效应的影响下,学校的整体成绩得到了提高[4]。1996年,新郑二中能考上大学的人数几乎为零,1997年,二中本科上线率达到60多人,1998年达161人,直到与新郑一中的高考升学率保持持平状态。实施均分生源后,二中具有一批较为优秀的生源,这些优秀生源对班级的其他学生产生了一个正面的积极影响,从而带动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因此,这也是新郑市教育的整体质量不但没有下降,较之前有所提高的原因所在,所以,均衡生源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均分生源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公平。学生通过考试竞争,以其分数获取了进入高中学校的机会,不论是超过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亦或是在择校分数范围内的学生,他们的分数差距并不大,因此,从“考分”或“能力”角度看,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平等的,因此,他们应该拥有接受同样优质教育的权利。但这种教育机会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即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与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前者主要通过政府提供,属于公共权利,对于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他们只需缴纳为数不多的学杂费就可以获取这一权利;后者提供的教育机会由家庭、天资、地理坏境提供,属于私人权利[5]。但对于那些分数未达到录取线但在择校分数范围内的学生,他们要想进入优质高中,获取优质的高中资源则需要通过高价购买。由于家庭环境的差距,不同阶层家庭的子女面对高额择校费的承受力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教育机会也是不同的。杨东平在研究中提到:城市和中高阶层家庭的学生更多集中在示范高中,而农村和低阶层家庭的学生多在普通高中。示范高中入学机会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家长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较量[6]。可见,不同阶层之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并不平等。罗尔斯在探索公平的过程中提出“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一差别原则,所以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在获取同样教育机会的情况下,我们应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教育权利补偿,均分生源模式,通过抽签的模式使各个不同阶层的学生都获取了相同的进行受教育权利,是对处于弱势的家庭和学生的一种教育权利的补偿。对于逐步实现的高中教育的大众化而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这样的机会,这种模式对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阶层的正向流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启示

篇7

关键词 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41-02

Proper Positioning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Build Repository//Chen Juanjuan, Zhao Yanyan, Kong Liu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proper positioning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minority) in regional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look forward to inject a new force to its deman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trying to Education technology concept applied to it, the repository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eptual framework, were discussed in depth.

Key words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ource library

在主流文化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信息化双重推进下,大多数人却忽视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信息化成为一个停滞点,甚至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走向异化、消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发展,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民族文化教育信息化进行有效定位。应根据各区域特色及能提供的各种优势,将民族教育信息化定位到合适的发展基地。

1 与云南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辩证关系

“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之路”[1]给民族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发展契机。区域教育信息化[2]是指各地区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资源加速本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在对该概念的界定中,可以领会“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关键字对云南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深刻启迪。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汇聚了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民族文化资源,且是云南地区独有资源。显然,需要抓住云南少数民族的特性,推动其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其他地区。如果简单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的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资源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就有失偏颇。在严峻的形式下,国家为了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可选取当地民族独有的文化教育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弹性”教育,继而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可以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资金、软硬件资源、技术的羽翼下,为云南民族教育信息化提供中坚力量。对民族教育信息化实现有效定位,是保证其良性发展的一个前提;根据区域独有特色,探索出适合区域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也是必然的。

2 核心要素之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民族教育信息化是系统工程,其中涵盖了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数字化研究、平台的搭建、民族地区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信息环境中学习行为的研究、民族资源文化资源信息化应用研究等方面。国家给予重视,在实现过程中取得一些丰硕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不少问题,比如:建网与建库(资源)不同步、建网与建队伍不同步、建网与上网不合拍、信息流与民族语言不通,等等[3]。

自2000年教育部实施“校校通”工程,提出将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毫无疑问资源建设是实现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组极为重要的要素。既然将民族教育信息化定位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那么势必要考虑到云南区域特点和25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属性。

通过文献调查和实证考察,目前在实现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多是对主流文化教育资源的远程利用,多元文化资源的构建,利用发达地区的优质公共资源以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到民族教育中,却忽视了少数民族所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少数民族群体。基于“以人为本”的学习理论,在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特性,尤其是少数民族。他们所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更多的会尊崇本民族的独有文化,所以从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资源中提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比生搬硬套外来文化更有效。同时,也可以避免统一学习国家教材,忽视其民族特性,造成文化断层现象。

本文试图利用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念构思一个少数民族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以供参考,并在后续的论文中加以细化研究并实现。

1)落脚点。首先选取开发为基点,目前对民族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开发策略主要为两种:作为课程资源的学校教育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广播、电视、嵌入式的网络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发。研究发现,此策略在推进民族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捉襟见肘;另一种开发策略为专题民族教育资源知识库的构建。

针对资源库的建设,教育部门与政府给予的鼓励政策,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云南区域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性,教育理念的具备性,已有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一系列优质资源的可借鉴性,都为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提供了发展平台,保证其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2)设计阶段。需考虑民族教育资源与一般教育资源的区别,比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继承性、流变性、增生的困难性、低质性、低效性等特点;需要考虑资源知识库的受众群体的特征,包括文化背景、智力因素、宗教背景等;需要考虑知识库的可行性问题,包括采用的知识表示方法;需要考虑资源建设时要符合相关体系标准等。

3)开发阶段。由于目前没有现成可用的民族教育资源,所以在本阶段,将其细化成几个步骤:普查(对相关民族资源实现资源分类、收集原始资源),形成基础资源库;筛选(符合教育哲学、教学、学习理论),形成教育资源库;组织与加工(形成符合要求的资源库与知识库,甚至是基于知识库所衍生出的相关网络课程、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

4)运用阶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各种服务平台,将民族教育资源所生成的产品走向教育与教学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环节。

5)管理与评价阶段,主要是阐述所构建的资源是否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在资源建设的前车之鉴下,后续的民族教育资源知识库的构建中,需注意几个问题:资源类型多样性;资源分类的层次性;资源类型的标准化问题;资源协作共建平台的搭建;构建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4];采取合适的知识表示方法,共享性、重用性、延续性问题。

3 总结

将民族教育信息化定位于云南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特色发展之路,给双方都注入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提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化过程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构建完备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库,对实现民族教育信息化是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同样也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这样的双重功效更加说明建设资源库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参考文献

[1]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3):9-10.

[2]孙梅,邵伯乐.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3):3-4.

篇8

考察研究中国教育消费问题,有必要依据消费经济学一般原理,认识和把握教育消费的特点和功能。

1. 教育消费的特点

教育消费属于服务消费,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服务消费的若干特点。

教育消费是人的知识、素质和才能的生产。对作为主体的人来说,“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1 ],吃喝是为了生产人的身体。与此不同,教育消费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它使消费主体得到教化,获取和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教育消费行为同时也是投资行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了劳动者的经济收入。正是基于此,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生成或增加了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体现在人身上可以被用来获取未来收入的资本。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一种对人力的投资。人们通过估算教育收入率来作出行为决策。教育收益率指教育收益的现值价值与个人获得教育的成本的现值价值之比。教育成本主要包括:教育费用,因上学而可能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教育的收益指受教育者在经济上的受益,包括个人因受教育而增加的未来收入、个人未来较大的职业机动性(有较多机会更换职业,以取得较多收入),或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以应对工艺过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致于失去就业机会。个人根据教育收益率高低、教育收益率与其他投资收益率的对比,来作出是否上学(或家庭是否送孩子上学)的决策。

教育消费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人们接受教育,是为了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和技能,我们可以将这种成果看作教育消费的效益。现实中往往有这种情况:不同的个人,接受同等的教育(如上学年限相同、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等),而其获取的知识以及素质提高和才能增长的程度却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这里有客观条件不同的问题。例如,同样接受小学或中学教育,有的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上学,有的则在边远农村上学;有的享受的是优质教育资源,有的却只能享受质量较差的教育资源。又如,同是大学本科学历,有的是国家重点高校毕业生,有的则是二本、三本高校毕业生。应当说,这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的差别,是造成教育消费效益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看到,即使在同一教育环境,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如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上学),出现教育消费效益差别,也是较普遍的现象。甚至还不乏这种情况:有的从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差学校毕业的学生,其学科知识水平、创造才能和其他素质,比从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好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不逊色,还要胜出一筹。这只能从教育消费主体自身找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教育消费能力的差别。教育消费是受教育者的一种能动性活动,需要其积极参与,还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具备接受教育和培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所有这些,可以归之为教育消费能力。教育消费能力,除个人天资因素和勤奋外,要在受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努力培养和加强。这在科技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尽的新工业革命和大数据时代更显得重要。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最近指出的:“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看你了解事物的多少,也要看你了解事物的方式。因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其速度之快恐怕你连想都想不到。”“要想学会如何学习,你必须热爱学习——或者应当喜欢学习——因为很多学习都和自学有关。” [2 ]

2. 教育消费的功能

教育消费对个体来说,具有教化、塑造、培训的功能,使其资质得到改善、潜能得到发挥。首先,一个人,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以至接受终身教育,占住了一生相当长时间,本身就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受教育的。

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教育消费的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条件下,知识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凸现。人才培养和储备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人才培养靠教育。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与人均GDP呈显著的正相关。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言:“实际上,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全部资本中的2/3到3/4是人力资本。” [6 ]这主要是由于,一个国家如果拥有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那么这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强,就较易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文明、和谐、公平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元素,而教育则是创造和提升这些元素的最重要手段。社会文明要求社会成员贵诚信、讲友善、守秩序、重人伦,这就要依靠教育的教化濡染,提高广大人民的文明素质。社会和谐既指人与人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除了从经济社会体制上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外,从思想道德层面来说,也要求人们具有作为社会黏合剂的同理心,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人的关系,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于合作精神。而这些品格的养成,离不开教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 生态环境承受力的矛盾不断加剧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人类进入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1}时代,绿色低碳、生态和谐是其重要内涵,要求教育担负起培养人们生物圈意识的重要使命。按照杰里米·里夫金的说法,“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同理心开始跨越国界,延伸到生物圈的界限”,“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树立“生物圈是他们的大社区这种观念”,“重获‘亲自然情结’” [7 ]。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是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而其必要条件是普及和大力发展教育,让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都有接受一定的合格教育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为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向上流动提供通道,打破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的固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指出的:“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 [8 ]

二、教育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教育消费需求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1. 教育消费是新时期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积极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人民消费水平必将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层次加快升级,发展性享受性消费会有更大的增长,而教育消费则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据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8%,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毛入学率为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30%{2}。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4%。然而,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不能估计过高,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教育还相对落后。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还低于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也低于泰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略高于印尼,与墨西哥相当。

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改变个人及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作用愈益彰显,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呈明显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性发展趋势,而教育产品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与之不相适应,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2. 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教育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大为拓展

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总体上说,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还不高,致使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还较低。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就业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PP)绝对数,2010年中国大陆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水平约为美国的1/6,英法的1/5,德、日、韩、中国台湾的1/4;在“金砖国家”中低于俄罗斯、巴西、南非,仅高于印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低于泰国,与印尼接近 [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必须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亟需足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产业革命,它带来新兴产业的集聚、知识的共享和创造,要有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能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综合人才与之匹配 [10 ]。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基础性的数字化人才、创新型的研究者、生物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服务人员。这必然使教育消费需求空间大大拓展。

3. 新型城镇化蕴藏着对教育消费的巨大潜在需求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镇转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在教育。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数以亿计的人口面临如何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教育。首先,随迁农村人口子女要有学上、上好学。要保证每一个适龄的农民工子女能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并逐步做到在接受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上能有与原城镇居民子女同等的机会和条件。这是保证农村迁移人口中新的一代的未来发展、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前提。其次,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为了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技术更新的需要,要不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再次,作为城镇新居民的外来迁移人口,要顺应城市生活规范和节律,必须改变长期农村生活带来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观念和习气,提高文明素养,增强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自觉性。这要靠长期的历练,也需要教育活动的诱导和启迪。此外,为了适应城镇各项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包括原有居民在内的所有城镇人口都需要提高文明素质、和谐意识、生活品位,这也离不开教育。总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的需求将愈益增长。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与享有的不公平{3}

1.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个长期累积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长期延续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城市内部的新的二元体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发展决策和部署中的偏差,使历史遗留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趋严重。教育资源既指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也包括教学管理、师资等软件,这两者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费。教育的 各个阶段都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而尤以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最为突出,其影响也最大。

一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长期固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导致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的人均教育资源,与城市相差很大,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更是十分有限。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短缺或破旧,教学设备简陋,师资人才匮乏的情况普遍存在。拿师资条件来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2010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显示,县域内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35.51%,初中最高达47.52%;骨干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20.89%,初中最高达24.64%;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44.22%,初中最高达53.17% [11 ]。

二、教育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教育消费需求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1. 教育消费是新时期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积极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人民消费水平必将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层次加快升级,发展性享受性消费会有更大的增长,而教育消费则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据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8%,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毛入学率为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30%{2}。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4%。然而,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不能估计过高,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教育还相对落后。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还低于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也低于泰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略高于印尼,与墨西哥相当。

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改变个人及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作用愈益彰显,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呈明显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性发展趋势,而教育产品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与之不相适应,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2. 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教育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大为拓展

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总体上说,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还不高,致使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还较低。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就业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PP)绝对数,2010年中国大陆就业人口劳动生产率水平约为美国的1/6,英法的1/5,德、日、韩、中国台湾的1/4;在“金砖国家”中低于俄罗斯、巴西、南非,仅高于印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低于泰国,与印尼接近 [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必须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亟需足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产业革命,它带来新兴产业的集聚、知识的共享和创造,要有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能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综合人才与之匹配 [10 ]。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基础性的数字化人才、创新型的研究者、生物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服务人员。这必然使教育消费需求空间大大拓展。

3. 新型城镇化蕴藏着对教育消费的巨大潜在需求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镇转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在教育。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数以亿计的人口面临如何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教育。首先,随迁农村人口子女要有学上、上好学。要保证每一个适龄的农民工子女能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并逐步做到在接受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上能有与原城镇居民子女同等的机会和条件。这是保证农村迁移人口中新的一代的未来发展、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前提。其次,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为了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技术更新的需要,要不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再次,作为城镇新居民的外来迁移人口,要顺应城市生活规范和节律,必须改变长期农村生活带来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观念和习气,提高文明素养,增强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自觉性。这要靠长期的历练,也需要教育活动的诱导和启迪。此外,为了适应城镇各项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包括原有居民在内的所有城镇人口都需要提高文明素质、和谐意识、生活品位,这也离不开教育。总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的需求将愈益增长。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与享有的不公平{3}

1.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个长期累积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长期延续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城市内部的新的二元体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发展决策和部署中的偏差,使历史遗留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趋严重。教育资源既指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也包括教学管理、师资等软件,这两者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费。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而尤以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最为突出,其影响也最大。

一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长期固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导致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严重不均衡。农村的人均教育资源,与城市相差很大,尤其是农村 贫困地区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更是十分有限。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短缺或破旧,教学设备简陋,师资人才匮乏的情况普遍存在。拿师资条件来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2010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显示,县域内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35.51%,初中最高达47.52%;骨干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20.89%,初中最高达24.64%;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的城乡差距小学最高达44.22%,初中最高达53.17% [11 ]。

一是要重点解决好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决定于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非物质性条件。而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有重要性。在物质性办学条件达到一定标准后,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就成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就是因为有名师。同时,补齐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相对易于办到,而要加强师资力量,引进优质师资,难度较大。因此,要十分重视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统筹使用优质教师(如实行“区管校用”),促进优质师资合理流动,以达到优质师资共享。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发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名师课程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此,要有相应的财力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要重点保障教师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鉴于目前基础教育教师基本工资和培训经费多由区县负责,标准自定,由此带来较大差异,应加强省市统筹,以提高并保障经济落后、财力较差地区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培训机会 [18 ]。有限的教育投资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重在强调达到基本标准,讲究实用,而不要攀比豪华和档次,宁可在改善教师工资待遇、促进优质师资流动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资助家庭困难儿童和少年上多化些钱。

二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必须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教育均衡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但现实中却受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阻碍。设立重点学校的教育体制为何在实际上得以长期持续?为何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择校热不断升温?就是因为某些社会群体和个人能从中获利。例如,“地方政府将少数优质资源进行市场包装,并利用家长对优质学校的渴求心理,进行‘有组织’的出售和交易” [19 ],从而赢得政绩,学校则不仅提高了声名,还能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投资和特殊待遇。有的地方政府还通过迁建名校、名校办分校等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制造新的学区房,分享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广大家长却要承受房价房租大幅增长的经济负担。在“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背景下,政府官员不愁其子女上不了好学校,对农村教育、薄弱学校没有感同身受,于是对推进教育公平的改革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就不足。因此,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必须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

三是政府要切实覆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主体责任。义务教育是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基础教育,普惠性、公平性是其显著特点,因而它的实施必然是一种政府行为。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国务院和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考虑到我国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差异性较大,还要实行省级统筹,以保证经济落后地区县(区)义务教育也能达到一定水准。对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并且要十分重视包括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满意度这一考量。

2. 改善教育产品供给结构,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教育消费需求

人们的教育消费需求存在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条件(学习潜质、特长、兴趣、职业目标等)的不同,对接受进一步教育的需求会有所不同。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读大学而上中职或接受某种职业训练。以接受高等教育为目标的也会有不同的选择:相当多的人选择应用性大学(包括高职院校、社区学院),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世界上经济和教育都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就是如此。这种多层次多样性选择和分流,不仅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有利于使每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在我国却出现了这样一种不正常的扭曲现象:大多数孩子(不少是听命于家长)都将读大学、上名校作为唯一目标或首选目标,似乎只有上大学这一条出路,结果造成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局面。与此相联系,我国后义务教育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促使人与职业相结合,帮助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成为可以胜任工作要求的职业人。职业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面对成年人的职业培训,使其能适应职业变迁和实现终身职业发展,或者帮助失业者重新进入职场。职业教育的这种功能决定了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在强调教育体系的高端,即大学教育的同时,加强技术学校和社区学校普及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以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社区学院接受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低技术水平的工人接受继续教育。” [2 ]可是,在我国,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社会职业教育培训,都未能得到应有重视,总体上处于薄弱状态,结果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短缺。据人社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比不到4%,与发达国家高达30%~40%的占比相距甚远{4}。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联动帮扶;幼儿园

岳麓区现有幼儿园134所,其中公办园33所,民办园101所,城区园114所,农村园20所,农村园、民办园所占比重大,其办园条件、师资队伍等相比示范性优质园来说较薄弱。一个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存在是有限的,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的优质资源进而不断发展与扩大,这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针对现状,岳麓区创新园际帮扶模式,名园带新园、公办带民办、大园带小园,形成区、片、园三级联动,变单一、分割、孤立的“小教育”为系统、整体、开放的“大教育”,整体推进学前教育良好发展局面。

一、“1+X”联动帮扶模式的概念

“1+X”,“1”是指龙头园、优质园,“X”指代不同办园体制、不同属性的其他新园、薄弱园。“1+X”在本文指全区以岳麓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教育集团为龙头园,结对、帮扶区内各类园所共同发展。“联动”原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在本文中是指将区、片、园三级的园所连成整体,横向协作、纵向互动、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二、“1+X”联动帮扶模式的实施

(一)主要运行方式

以龙头园为统领,借鉴园所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保育保健、安全后勤、园所文化等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运用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种不同的途径,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等帮扶发展模式,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园际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紧凑型方式

采用精准帮扶的方式,龙头园通过品牌、管理、师资输出、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办园,办园水平整体提升。在借鉴和运作名园管理经验中,通过两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一种管理模式,以名园园长带帮扶园长的常规管理方式,实施连体管理,其主要形式是“名园+分园”等。

2.松散型方式

采用“多法人+多园区”方式,龙头园与其帮扶园均为独立法人,人、财、物、事分置,园际关系平等,龙头园起协调作用。薄弱园、新建园通过管理方式借鉴、教师共同培训、园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园所文化建设,其主要形式:“老园+新园”“名园+乡园”“名园+配套园”“名园+民园”等。

(二)主要采用形式

1.“名园+分园”模式

公办园有着优秀的师资队伍、成熟的管理体制、较好的社会声誉和一定的品牌效应。近几年经常出现家长昼夜排队只为挤进公办园的新闻报道。在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环境下,“名园办分园”模式逐渐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促进了区域内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名园+分园”是指总园委派人员担任分园园长,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常规管理,输出课程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等。岳麓区天顶乡规划建八园,集团委任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全程帮扶。从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到师资组建,到教室、活动室布置,都由一幼团队一手打理,除了政府投入的 800 多万元建设费,一幼也投入了 100 多万元,共同打造一所占地面积3322平方米,可开设12个班的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除了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育管理、师资调配、福利待遇、工作考核,提高分园的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公办优质幼儿园办分园的形式,增加区优质公办园数量,这使得优质教育机构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 “老园+新园”模式

在岳麓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加,老百姓对优质幼教需求日益强烈的大背景下,岳麓区利用改造闲置、选址新建等方式增加新园的建设。根据新园各方面的需求,集团的老园对此进行全方位帮扶。历史悠久的一幼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先向新建的集团二幼、三幼进行帮扶,派出骨干到新园担任园长或其他管理岗位,将老园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在新园的管理中,采用新园教师与老园教师结对交流等方式,很快就实现新园的壮大成熟。成为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幼儿园的二幼、三幼,又接上“接力棒”帮扶五幼、六幼、七幼,发展迅猛的五幼、六幼、七幼又向岳麓区新建的含浦镇中心幼儿园、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幼儿园抛出“橄榄枝”,发展起来的幼儿园继续承前启后帮扶新园发展,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集团化的滚动发展,到2016年岳麓幼儿教育集团共有20所直属幼儿园,4所附属幼儿园。

3. “名园+乡园”模式

城市优质公办园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与农村园联合办园,派出执行园长管理,进行教育教学的示范以及资源共享等带动农村园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城区示范园带动乡镇中心园、乡镇中心园带动一般幼儿园,实现以强扶弱、强者更优、共同发展的目标。

(1)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中心,加快乡镇中心园的建设,是推动和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所必需。岳麓区为破解因区域规划调整新并乡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难题,率先在雨敞坪、坪塘、含浦、莲花等乡镇建立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安排集团公办园进行对口帮扶:二幼帮扶雨敞坪镇中心园,三幼帮扶坪塘镇中心园,六幼帮扶含浦镇中心园,七幼帮扶莲花镇中心园,促使这些园所飞速发展。例如,岳麓区坪塘镇中心园,又名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十幼儿园,地处坪塘镇蓝天村。为了使坪塘镇中心园迅速发展起来,由城区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对其进行全面的帮扶,区教育局派出三幼的副园长到幼儿园挂职担任园长,该园成长迅速,发展成为可容纳300名幼儿的坪塘镇唯一示范级幼儿园。成长起来的坪塘镇中心园也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增进村办园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先后指导周边的坪塘镇奥星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等民办园进行规范管理、教学引领。

(2)帮扶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岳麓区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村级公办园,让村里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帮助这些村级中心新园顺利运作,教育局派出帮扶团队进村帮扶。例如位于坪塘镇花扎街村的十三幼是一所新打造的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加速新园尽快走上轨道,从城区园选派了一名执行园长到村级园担任挂职园长,三幼有目的地为农村新园培养部门主任、班长和配班老师,十三幼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层定期回城区三幼进行业务培训、管理交流等。

(3)帮扶小学附属幼儿园。岳麓区还在一些不具备独立或联合举办幼儿园资质且尚无公办园的地区,依托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农村小学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新的幼儿园。为让这些附属幼儿园尽快走上轨道,岳麓区教育局先后确立了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帮扶含浦镇之字小学附属园、五幼帮扶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七幼帮扶莲花镇军营小学附属园等帮扶规划。在帮扶过程中,城镇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作用,引领农村园快速成长。例如,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幼儿园是利用闲置校舍改造的附属园,是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的公办园。从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筹建开始,帮扶园的五幼园长就针对新园的基础建设、园务管理、教师招聘、环境创设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该园的执行园长。因此,古塘小学附属园在短短的三个月就顺利开园,容纳了近100名孩子来园。

4. “名园+配套园”模式

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小区配套园产权移交区人民政府,这些新建的小区配套园所处环境较好,硬件设施配套好,但是软件建设基本只能从零起步。为了快速让这些配套园发挥优质教育的功能,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园所体制、发展需求、时间、距离等条件的匹配程度来安排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双向选择,重视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结对匹配程度,以更好保障结对帮扶活动的成效。坐落在岳麓区学士街道的中建・麓山和苑小区内的十五幼,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是由中建公司和岳麓区政府投资的一所全新的小区配套园,由一幼帮扶管理,按照同模式、同管理、同品质的“三同”发展,打造出环境优雅舒适、装饰格调高雅的高品质园。集团十二幼、十七幼、十八幼等都是采用了“名园帮扶配套园”的模式快速发展。

5. “名园+民园”模式

岳麓区民办园所占比重大,但是水平参差不齐。为促进更多的民办园健康发展,岳麓区教育局成立片区联组,采取教育局―片联组―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的帮扶模式,带动片区内幼儿园共同发展。区内十余所公办示范园支撑 17个不同的街道片区,片组长由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担任。结对帮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纳入园所发展规划,在结成帮扶意向后,成立帮扶核心领导和协作发展小组,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套共同遵守的帮扶工作章程,明确了责任,包括会议制度、跟岗学习制度、网络互动制度、送教制度、研讨沙龙制度、牵手外出培训制度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6.“名园+普惠园”模式

为促进岳麓区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群众,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岳麓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及扶持办法》,采取名园带动普惠园的模式,名园结合普惠园的办园标准,从幼儿园办学条件、办园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如十二幼是小区配套园移交给政府举办的普惠性幼儿园,在三幼的帮扶下,移植三幼的管理经验,不到一年满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岳麓区“公有普惠”办园模式的先头军。

在帮扶过程中,由最初集中帮扶一所园到同时帮扶几所园,实现了“一拖三”“一拖四”。例如,三幼与华龙北津城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幼儿园、蓝天璞和洲幼儿园结对帮扶以来,三幼从园务管理、教学教研、卫生保健等方面有下园业务指导,也有请进园参加培训。三所新园创建市级普惠园,为帮助园所创建成功,指导三所园寻优点、找差距,对创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截至2016年,全区共有15所教育局直属公办园与41家普惠性民办园结对帮扶,有5家政府、高校公办园与15所普惠性民办园签订帮扶协议,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帮扶网络。

三、“1+X”联动帮扶模式的启示

岳麓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充分认识到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全国学前教育实验区的积极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协调,除政策、经费支持外,还给予引进人才、挂职锻炼、下乡支教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帮扶工作;同时积极牵线搭桥,构建互利协作、联动帮扶的全区发展网络,让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在帮扶活动中,注重考核、监督与评价,特别是与园长、执行园长、骨干教师的绩效考核、园所质量发展挂钩,形成定期活动规律,督促帮扶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0

(一)收费高

由于目前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市场化的,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资,或者是公办民助,似乎又有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明显的高收费,似乎社会上出现了幼儿园的学费要高过大学生的学费,这是完全不合理的现象。

(二)城乡差距大

1)家长方面:由于认知程度的问题,有部分家长还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将幼儿送如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早期培养,有的家长即使是送孩子入园了,也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甚至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只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难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这对幼儿的身心发育非常的不利。

2)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由于城乡各方面的差距,以至于很多农村幼儿园只是起到了一个看孩子的作用,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硬件与,师资方面都存在的极大的欠缺,急待解决。

3)民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目前,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结构非常不稳定,人员流动量非常大,这也是构成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极大弊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结构,是民办学前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4)难以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由于优势教育资源的稀缺,很多公办的,硬件软件都比较优秀的学前教育机构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的疯狂追捧,有点家长为了让孩子去一个条件好的幼儿园甚至要彻夜排队,等候报名,不惜重金托关系,走后门,甚至缴纳高昂赞助费,就只为能让孩子接受到质量比较高的学前教育,这足以显示出广大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急切需求,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绝大多数孩子是很难享受都这种优质的学前教育的,所以,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我们当前急待完成的任务。

二、改善学前教育现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投入

学前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部分,政府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前教育进行系统而且是可行的投入,包括政策投入,资金投入,以及人员投入。

首先,政策投入,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小学,中学早已经是义务教育的范畴了,但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学前教育却迟迟未纳入义务教育,以至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学前教育收费过高的现象,很多家长都表示,供养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比供养一个大学生还贵,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应该的现象,学前教育不是某些人的摇钱树,也不能,不应该作为一种盈利性质的作为。

其次,资金投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很多大中型企业,资源整合,将大量的企业幼儿园推向社会,纷纷关停并转,停止了堆砌的资金投入,以至于学前教育大量市场化,甚至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这是与学前教育目的与大大的不相符的。另外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以至于很多不符合硬件与软件条件的黑幼儿园长期混杂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这些不具备资格的幼儿园无论在各方面都达不到幼儿学前教育的要求,甚至频频出现很多虐儿现象,让人不禁为这些孩子揪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发指的现象呢,主要还是国家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够,应该将学前教育纳入主要政府财政投资的项目,民资为辅,可是目前确实正好本末倒置。急待政府有关部门迅速调研,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