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交流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文化交流

篇1

主题词: 企业员工 跨文化交流 问题 解决方法

一、企业员工跨文化交流的背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必然趋势。跨文化的政治、经济、外交、商品、人员交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中国的商家和企业都必须与国外的商家和企业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家的不断涌入和到国外经商设厂的中国企业与日俱增,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都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很多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的企业文化中逐渐导入国际交流元素,使员工接受国际交流教育。如何使员工面对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尽量减少交往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何使自己的员工和外国人充分交流,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企业员工存在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及解决方法

企业员工普遍不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交流中无法取悦对方。我们就以下问题,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特别培训,举例说明在各种场合下应该说什么得体的话、做什么得体的事,取得了很好效果。

1.隐私问题。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守时观。对于约会迟到甚至爽约,很多中国人都不会特别介意,会接受对方的各种解释。有的中国学生或同事不事先跟外教约好,而直接到外教住所找外教,让外教大为头疼,有的外教就直接拒绝见来访者,双方都不愉快。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

3.寒暄。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甚至闹出“哪里,哪里”被翻译成“where? Where?”的经典笑话。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很尴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谈话。我们应该主动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尝试把赞美之词多挂嘴边。

4.用餐文化。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中国人点菜也很让外国人头痛,在中国,多由主人点菜,而客人只是客气说“随便”;而在西方,主人认为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会代为点菜,如果对其说“随便”,会让主人很为难,整个饭局都会很尴尬。西方人用餐也很讲究,正式场合,餐具摆放的顺序与上菜顺序一致,服务员会在上下一道菜之前撤掉上一道菜的餐具。这些都是中国没有的,应该多了解。

企业员工应充分了解外宾的文化背景,在每次接待前都应做足功课,应充分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接待方式,如见面时是握手还是拥抱,对方有何,在饮食上有何忌讳,等等,这些都要妥善考虑。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文化越来越受西方的青睐。很多西方客人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因此,除了要充分了解外国文化外,企业员工还应充分了解本国的基本文化,人文地理知识也要精通,这样才不至于在谈及中国文化时,自己却成了“老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生存发展;文化交流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真实的创业故事,展示中国精神风貌,传递中国价值。

1推动倡议落实,展现大国使命担当

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契机,积极开展双多边合作,促进各国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构筑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关系。共建“一带一路”顶层框架确定了五大方向,中国按照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有序推进陆路和海上合作。中国政府致力于国际扩大产能与投资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促进运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拓展金融合作空间,打造新型合作平台和创新融资机制,促进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稳定的融资环境;通过科教文卫、旅游、救灾援助和减贫,深化人文社会及其它领域交流合作。高层互访和政策沟通强力助推“一带一路”落地,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作为实现国家利益、塑造国际形象、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路径。至2019年11月,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政府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国门,对接建设规划,推动项目建设。中国国有大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电力、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变革,欧盟“构建未来铁路系统联合行动”,日本超高速磁悬浮计划、美国“超级高铁”设想等技术不断涌现。中国高铁具有起点高、集成度高等优点,且独立开发了核心技术“高速铁路芯片”,在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但参与国际竞争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与其他高铁强国同台竞技的能力;电力基础建设方面,国家电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设海外机构,扩大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力,在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也取得了成效;信息通信建设方面,“六廊”布局为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依托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一个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逐步实施。在“设施联通”的建设实践中,企业展示已取得的高科技成果,改变了中国以往生产效率低下的形象。“一带一路”平台提供“外交+政策+资金+技术”全方位支撑,着力为“走出去”的企业解“困”,而面对经营中的“难”,企业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本土化的有效管理模式,开展与东道国的深度合作。

2共享发展成果,传递“义利”价值观

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敢于创新的人”(Schumpeter,1934),企业家以“最能动、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Knight,1921),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开拓市场,他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承担强大的压力,期望获得财富增长、实现个人价值,也扮演着融合国际关系的角色,塑造着中国的国际形象。企业家精神可以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存在于政府和非盈利机构(Drucker,1985)。企业家的动力不仅仅在于寻求利润,更不在于垄断市场而忽视大众的价值。企业应该有适当的合理的利润。找到与东道国利益的交汇点,满足共同的“利”,通过构建新的商业利润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其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成为分享价值的过程,企业因而拥有更加开放、更加长远的视角。简易化的、真实有价值的交易,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清醒认知行为后果都有助于友善关系的建立,与沿线国家合作,区域的竞争应当更加规范有序。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重新理解利益相关者,把股东利润转化为利益攸关者的价值,进而形成社会资源。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等挑战,企业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生态治理经验,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升沿线各国对绿色环保的支持度、参与度,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从而树立中国在全球生态建设中的良好形象。中国儒商获利之后,往往有赈灾济贫、兴修水利、修筑道路等“义举”,慈善行为造福一方。中国中铁等企业为驻在国人民提供物资帮助,利用公司专业特长,义务修桥修路,帮助当地解决居民饮水、排污等民生问题,无偿为当地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可能还要面对能源、难民求救、传染病控制等问题,企业应当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处理好关系,分配好相关的经营利益。

3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尽相同。中国经济几十年快速增长,企业粗犷式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在国家合作中,要了解所在国国情,尊重当地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立足地方资源禀赋,认清发展优势。沿线国家人民希望通过经济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形成的经验和基础,与各国的发展意愿和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海外企业通过错位发展推进区域间联动,释放发展潜力,降低发展的低效性、脆弱性。工业园区模式。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便于有针对性地提供诸如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也便于东道国政府提供海关、商检、税务等机构“一站式办公”服务。产业链模式。“区位品牌”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控制成本,提高产品和企业的附加价值。通过产业链向上游下游延伸,摆脱低利润制造环节,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差异化竞争模式。通过产品精准定位,占有专有市场份额,抵御替代品威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由过去“薄利多销”转变为“品牌优势”竞争,提高边际收益。抱团出海模式。民营企业把握大型国企基础建设的时机,“借船出海”,布局制造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业配套,资源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得到最大利用。随着海外经营经验的积累,企业以产业集群“抱团出海”,实现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转移,成熟民营企业以品牌输出或者资本运作的方式融入当地经济。线上线下贸易并重。网络时代电商业务量快速突进,打破时空界限,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交易平台链接,实现信息时代全球资源调配。

篇3

同志们:

为弘扬XX公司蓬勃发展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共同研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刚才,五个基层单位针对各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以及经验方法进行了发言:XX狠抓现场、搞好环境,XX的细节与过程控制,XX的文体活动战略,XX的学习型组织和XX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每个单位都充分结合了自身特点,突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工作特色,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亮点,同时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公司各单位学习的典范。

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快速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公司全体员工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自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来,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XX式和XX等活动,都充分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企业风采,对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公司整体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对公司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公司快速发展的目标,以技术引进工作为重点,全力配合公司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更新观念和创新思维教育,不断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深入到各项工作的细节之中,切实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结合各项具体工作,全面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公司全体员工要将“XX”的企业精神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去,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确立企业价值观、规范企业行为创造良好条件,逐步打造出具有XX特色的企业品牌。

三、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体竞赛活动,全力动员广大公司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全力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全力美化公司环境,提高员工生活质量

篇4

韩国文化的成功对外输出,成就了“韩流”在中国的盛行,“韩流”的成功得力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需要借鉴“韩流”的成功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关键词:“韩流”;文化;启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直至今天,说到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多人会自然说到“韩流”。“韩流”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文化登陆他地后产生的地区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推动韩国饮食、服饰文化等的广泛传播与影响。“韩流”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中华。韩流的兴起,可以说是从韩剧开始,到今天音乐、电影、娱乐节目呈现立体轰炸局面。让时下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言必及韩流、行必及韩流,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铸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的文化都是世界主流文化,影响推及整个东亚地区,尤以日韩为甚。那么为什么今天日韩文化(尤其是韩国流行文化)反过来成为影响中国的主要外来文化?而又为什么今天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化却走不出国门,甚至于我们具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播也屡屡碰壁呢?我们又能从“韩流”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学习到什么呢?

一、“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中韩文化的共享包容

文化具有共享性,是指的人们对文化共同的认同与理解。[1]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两国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韩国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韩国同中国一样,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因此韩国人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人都很相近。这是中国观众容易接受“韩流”,“韩流”得以顺利登陆中国的“先天条件”。

(二)全球文化的交互共生

今天文化能够广泛传播得益于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是一个统一的联系整体,也到导致了文化的交融和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各国文化相互交融。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交汇,中国正在敞开国门吸收容纳全球各种文化,韩国文化自然也就不能排除在外。与这场社会大转型相伴随,日常生活节奏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加速度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开放、进步、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为孕育“韩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中韩交流的日益密切

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已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2007年后又成为第一大进口市场,而韩国目前也已是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经贸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政治、人员交流的全面发展,而且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铺好了经济基础。随着中韩两国经贸的飞速发展,经济合作必然要求文化上的交流,加上韩国着力强化“文化立国”战略,希望通过文化和其文化产业打开与中国进一步交流的大门,所以,以韩国影视乐为主体的“韩流“文化趁势而入,并迅速吸引力国人的眼球。

(四)韩流文化的精益求精

韩流文化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中国人爱看韩剧,喜欢听韩国歌,追韩国偶像,主要就是“韩流”通过其过硬的文化产品制作。韩剧的制作精良,剧情设计跌宕起伏、人物包装时尚美丽、镜头画面唯美真实,除电视剧以外,炫彩的人气组合及新颖的娱乐节目也同样吸引着中国观众的眼球,也给予了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国人的审美性接受和愉悦性欣赏得到了根本的满足。

二、“韩流”对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本国的文化,树立文化输出意识

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本着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制定一系列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使文化发展有据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那么,我们更应运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经济交流交往中,利用我国的经济影响力,学习韩国文化输出的做法,积极适应全球化背景的趋势,加强在和中国文化相通融的东亚文化圈的对外文化交流,把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上升到国家战略,真正让中华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共享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兴国”战略

长期以来,因为我们国家迫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力发展工农业,这本无可厚非。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成为了必然。韩国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并意识到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不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跻身“文化产业五大强国”行列为目标。[2]所以韩国大力扶植以影视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今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经济的上行压力,整合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实施产业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将会成为我们国家不二的选择。

(三)借鉴与吸收先进经验,努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产品

“韩流”文化能够盛行,在于其优良的制作和精湛的技术,加上从业人员的精益求精,这些都是他们得以成功的经验。试想如果他们的文化产品是粗制滥造,也不会有人关注。“韩流”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和合改造的结果,因此深受大家喜爱。我们国家要想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甚至于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应该积极借鉴“韩流”的先进经验,把我国的本土优秀文化与先进的文化产品制作技术经验结合起来,也能创作出吸引国人甚至于外国人的优秀文化精品。以此吸引到一批中国文化的忠实受众,并能刺激对中国文化及其附属产品的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四)积极运用现代文化传播媒介,努力推广中国文化

“韩流”在中国的盛行,除了韩国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及其较强的竞争力水平之外,更在于“韩流”的传播和营销手段策略上。“韩流”文化产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需为本”,抓住市场热点,重视产业在科技水平基础上的传播策略,通过高效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以韩剧为例,韩国最新的电视剧都能在中国第一时间看到,这主要就得力于韩国的制播是同步的,并且与中国的互联网视频企业达成协议,在中国的网络视频网站第一时间播放。可以说高科技的运用和便捷的传播媒介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平台。所以,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国文化产品推广,在利用传统媒介传播基础上,也必须适应现代传播媒介的需要,必须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利用,积极营造更加开放便捷的传播渠道,这是加强中国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推广的必然,否则仍然是事倍功半。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天我们来看,“韩流”文化的盛行正是折射出了当今中国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作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的不足。面对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保护和繁荣我国的文化,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交流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篇5

(一)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加大以及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满足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要。从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虽然初次就业率比较高,但是学生就业后的跳槽比较频繁,很多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没有进行科学的就业定位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则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无法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当中,进而影响了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加快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学习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从而为日后顺利地融入企业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竞争力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下降,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竞争也日趋激烈。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在高职教育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在强化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优秀的校园教育文化,能够在学校内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形成有效的激励,加快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育素质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等工作上的前进步伐,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逐步形成。

(三)有助于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力量,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的融合,可以将企业中的很多优秀文化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实践当中,当学生对其进行吸收和学习之后,能够让自己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环境。而对于企业来说,在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的有效对接之后,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评价学生,提前为企业的发展搜集人才,节约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投入和财力投入,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此外,高职教育文化因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和补充,可以有效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加快企业员工组织结构的优化,促进企业职工个人素质修养的进步与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企文化融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企业与学校在各自的投入上存在着步调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校企文化的融合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究其原因,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企业而言,它们更加看重的是校企文化融合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校企文化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出来,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校企文化融合所能产生的长期受益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所以缺乏校企文化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导致很多企业错失了校企文化合作的有利时机。

(二)对校企文化融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环节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无论是在理论建设上还是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上,都有待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但是,当前政府部门的引导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方面,政府部门还没有意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在该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也就不多。例如,政府没有对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更加看重的是高校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的税收等显性指标,所以校企文化融合的内外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忽略了校企文化融合的特色建设

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还是对于企业而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其目标都是要在组织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借助文化的教育濡化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但是当前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学校和企业甚至直接照搬照抄他人合作模式,忽略了校企文化融合的特色化建设,没有对原有的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企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例如,有些高职院校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只是让校园文艺活动走进企业,或者双方共同开展体育运动项目,这显然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文化融合还相距甚远。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融合的对策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在融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规划,与企业在更多层面进行互动与合作,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有效缓解企业和学校在校企文化共建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

(一)进一步加强物质文化上的融合

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的融合中,物质文化上的融合无疑是最有效的切入点,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在现有校企合作以及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物质文化融合的途径。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将更多的企业物质文化以静态的形式放置在校园中,如按照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制作楼宇和道路标示、景观小品,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职业教育氛围,建设具有浓厚企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其次,可以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更好地展现职业教育特征,如学校的宣传橱窗可以张贴创业成功的校友事迹,实训基地设计成工厂车间模式,教室内张贴企业名言等。最后,高职院校要多借鉴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例如,借鉴企业文化墙建设校园文化墙,借鉴企业的文化长廊在教室楼道内建设校园文化走廊等,这些无疑都是高职院校强化校企物质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培养更多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节约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的岗前培训时间,做到毕业学生到企业后的“即插即用”,高职院校必须借助德育这一工作平台,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传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企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进行细化,然后对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实现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积极适应。此外,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学生,所以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在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达成共识,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如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借助企业制度制定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确保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前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具备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借助优秀企业的文化精神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补充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广泛开展文化建设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引入优秀企业的文化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补充,形成对传统落后校园文化的升级与再造。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借鉴企业的竞争氛围,创造类似于企业环境的学习竞争氛围,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的举办,就能够在校园内部以及同类学校之间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更多地学习企业的优秀管理理念,如产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制度建设等,都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参考依据,形成对传统观校园文化内容的有效补充与完善,实现更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效果。

(四)搭建多层次的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校园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的融合,有赖于多层次校园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以此来推进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通过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和联合办学的载体,充分借鉴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内涵,以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统领高职院校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优秀员工代表,对优秀企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进行讲解,形成对校园文化的持续性濡化和渗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同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使高职院校的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进而加快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之间的融合。此外,要鼓励企业与学校的人才交流与互动,避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上的闭门造车,真正做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上的集思广益和有效对接,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的融合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篇6

企业重组,是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产重组是一种必然趋势,企业重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很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途径,获得新的经营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的规模和风险抵抗能力。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发展面临重大变革时期,各地政府也积极担当企业间并购重组的重要纽带。因此,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在风起云涌的并购重组浪潮中,企业重组后真正能够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和谐、高效的企业,成功的案例不是很多。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对公司并购重组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重组10年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企业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没有充分考虑到重组双方企业之间的公司文化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来看一看世界上著名的重组并购案例:埃克森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后,未考虑公司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埃克森办公室系统”项目失败;巴黎迪斯尼乐园因过于重视美国文化而忽略了欧洲的文化背景,造成经营上的举步维艰;美国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重组后,因文化难以融合而问题不断。我国民营企业建龙集团并购重组通钢集团,也是一个教训沉痛的案例。

因此,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权、资产的更替、转移和叠加,更是双方在企业文化上的融合。企业实体的重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企业文化的融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重组而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管理方略等方面存在长期的分歧,并会引起激烈的冲突。如何把握好重组企业双方文化的整合、再造和创新,是关系到重组企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获得重组成功的关键。王瑞祥曾经说过:“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本质上是一个重新建立共同心理契约的过程,是一个统一思想认识、打造感情基础、构建新的团队的过程,核心是形成企业的统一价值观,使企业的使命、愿景和理念被员工接受、认同并落实到行动,成为新的企业尽快正常运转并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公司文化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一个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反映出各自企业的价值观,形成了本企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信仰和精神等。当两个不同的企业由于重组而成为一个企业时,它们不仅仅是在管理机构和行政层次上划归为一个整体,也需要让两种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一个成功的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必须有计划、按步骤、科学地做好企业文化融合工作。

首先,重组双方企业的高层领导在思想上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势企业要尊重弱势一方的企业价值理念,积极吸收双方企业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其次,对重组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识别和鉴定。在企业重组之前,要全面识别和鉴定双方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了解双方企业文化特性,分析确认各自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了解其内在的优缺点,注意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并辨别两者相互冲突和重叠的领域,制定好企业文化融合方案。

第三,选择好适宜的企业文化融合方式。要根据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文化融合方式,如果重组方的文化为强势文化,被重组方对其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则可以接受重组方的企业文化;如果虽然被重组方较为弱势,但对重组方的企业文化不完全认可,重组方也不可以完全其现有企业文化,而要吸收其企业文化中优良的方面,引导其接受重组方的文化融合。如果双方文化强度相似且相互欣赏,可以在双方原有的企业文化基础上互相补充,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或者重组双方均具有较为优质的企业文化,员工不愿意改变时,且双方业务相对独立,也可暂时保持不变,在双方进一步发展后,兼收并蓄,逐步融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例如联想集团在收购IBM之后,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内部沟通,通过网络论坛、在线交流、定期的圆桌会议等,打造畅通的内部沟通交流渠道,成功地促进了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企业迅速走向国际化。

第四,持续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建立长期管理机制。由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在融合初期会遇到很大阻力,原有的企业文化会对新的企业文化产生冲突和碰撞,这就要求管理层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宣传并贯彻新的企业文化,把企业基本理念体现到日常经营管理中去,使企业文化融合步入决策现代化、管理制度化和操作规范化的良性轨道,形成新的企业文化,确保企业重组目标得以成功。

美国一位著名战略管理专家曾指出:一个组织的长期规划成功与否,和用于制定规划的具体技术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是取决于使规划制定得以完成的整个文化传统。企业重组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成功与否,也与企业文化能否有效融合不可分割。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在企业文化交流、对抗、冲突和竞争中持续不断发展、前进的。而企业重组也恰恰提供了这个机会,使企业文化得以更快速地发展。

篇7

1.吸纳企业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更

新教育理念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现代企业一系列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精神的确值得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为我所学、为我所用。借鉴与学习优秀企业文化,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互渗透,能够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体现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

2.吸纳企业文化能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

(1)有利于高职学生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倡导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好地引导高职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企业员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能提高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企业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3)有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形成综合职业素养,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高职教育的“高”应当体现在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上,而这依赖于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吸纳。实行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中就更容易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角色转化,培养他们作为未来职业人的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现对企业文化的吸纳

1.正确对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

互交流中的差异与碰撞,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因为需要面对竞争与淘汰,企业更加注重绩效和讲究实际利益,所以经济价值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更注重社会效益。于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矛盾在交流过程中日益凸现。其实,碰撞和矛盾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高职院校应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有益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当前所推行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真实情况,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为他们树立敬业精神、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2.营造氛围,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与管理全过程

篇8

【关键词】 政策性;关闭破产;重组;企业文化;整合

世纪初,国家对一批处于困境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是资源型企业,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经过数年的市场历练,如今这类企业经过重组普遍已进入成长期,各企业的文化整合进度不一,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已成为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充分认识文化整合在企业关破重组中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没有文化的整合,关破重组企业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新生。“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经历过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的员工对这句话应该有着最深刻的体会。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能够成为凝聚员工智慧,激励员工斗志的精神力量,必须纳入整合范围,给予高度重视。

2.文化整合不会一蹴而就,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管理方式,价值取向,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关破重组企业既有单一企业脱胎换骨的“新”“旧”之分,还有可能存在不同企业的重组,文化整合的过程的难度可以预见。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三种障碍:一是克服价值认知障碍。企业文化整合的第一要素是文化理念的相融,即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关破重组企业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可能曾经有着相近的价值观,这并不说明可以用老企业的价值观替代新企业的价值观,也不能说明员工对新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可在朝夕之间完成。企业文化整合必须把价值共识放到突出位置,以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员工思想;二是克服利益分配障碍。企业重组过程中,由于原有格局的打破,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员工不可避免地面临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的再分配涉及到员工最敏感的神经,难免会在其他的问题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三是克服管理方式障碍。管理是维系企业正常运行的脉络,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重组必然要在管理意识、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上产生摩擦,这将给新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统一性、管理方法的相贯性、管理思想的一致性带来了困难。

二、企业文化整合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和融合

1.文化的有效继承是政策性关破重组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政策性关破重组企业都是脱胎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无论新企业如何改头换面,如何脱胎换骨,它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保留着国有企业的基因。这类国有企业一般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培养企业精神,凝聚员工队伍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有着历史悠久,制度健全,社会责任感强烈,员工管理经验丰富,综合素较高等特质,当然也有着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员工观念不新,应对市场的能力不强等弊端。

文化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扬弃”,这就要求重组企业文化建设者必须首先要具备战略眼光,即对于企业的发展愿景要有比较明柝的思路。一个合理的愿景能够概括企业未来、使命及核心价值,是能够凝聚员工人心并激发员工无限工作热情的大磁场。要有“庖丁解牛”般的智慧,根据企业的发展愿景,在纷繁的文化要素中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个人情感所左右,善于去其糟柏,取其精华为新企业所用。在具体操作上:一要善于发现,对企业历史文化的沉淀,比如关破前企业光荣的创业史、发展史,优秀职工代表的先进事迹,在行业或地方处于领先的管理经验或工艺,企业品牌等,不能一概视之为“过去时”的东西,不理不睬,眼睛只盯着眼前新企业的有限的“新资源”,应善于在历史中发展有现实价值的文化元素;二要善于梳理、吸收。企业历史越悠久,规模越大,存在的文化元素越丰富,对其认真加以归纳、梳理、吸纳的工作难度会越大,这需要耐心,更要智慧,甚至要有集体的智慧,耗以时日才能完成。

2.文化的适时创新是政策性关破重组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政策性关闭破产再重组对企业而言是凤凰涅式的重生,新的企业名称、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制度体系等等几乎都是新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自然也要求是“新”的,这种“新”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要人为的创新。企业进行关破重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同样道理,具有统一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企业文化也要适应竞争,关破重组后的企业必须以积极创新的精神来建设企业文化,要在建设战略上创新,在经营理念、人才培养和管理、企业形象定位等具备内容上创新,在手段和方法上创新。

(1)尝试文化和管理的融合。企业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都是由人策划和实施的,企业管理的起点和目标都是人,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因而关破重组企业应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管理目标、发展愿景、工作规范等融入员工的个人的人生追求、价值实现、工作目标和行为习惯中,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向价值认同。具体的途径是通过企业管理理念的实施来引导企业文化的指向:一是在生产经营者的领导及垂范带动下,形成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遵守制度的习惯后,员工进步向上的统一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又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健康成长;二是将日常的岗位责任管理、人事管理、质量管理等与文化推进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员工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员工的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

(2)尝试文化和制度的衔接。企业制度要真正体现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与企业的实际相符合,才具有执行力。椐了解,关破重组企业普遍引进了绩效管理制度,从许多企业的运行效果来看,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的推进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可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关破重组企业要建立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完整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措施,重点是把有关人的各项规定―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工资报酬、教育培训等看成是企业真正的“控制手段”。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都应用绩效考核系统来循序渐进地引导,促进员工逐渐转变观念,只有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做到了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3.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关破重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政策性关破重组主要是在原企业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重组,还有一种是同行业或跨行业企业的资产重组,对后一种重组企业而言文化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相互交流中兼容,在共同发展中统一。一是要抓好文化的调研,寻找融合点。要组织专人对双方的企业文化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双方的文化持点、文化差异和共同点,以便更好地挖掘和整理双方的文化资源,制定科学的文化融合方案,既减少整合过程中文化冲突和摩擦,又起到了取长补短、优化配置的作用。在具体环节上力求做到“四个融合”,即领导言行的融合,管理制度的融合,工作机制的融合,队伍建设的融合。二是要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共同点。应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既要注意抓好文化建设的作法和经验交流,更要抓好价值观、管理、信息、情感的交流,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平等相处的沟通机制,营造和谐氛围。

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及早制定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牢牢抓住“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注意用新的企业愿景、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道德等来统一员工思想,激励员工斗志,形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俊菊.《与时俱进 构建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会.2007

篇9

关键词:传统 企业文化 融合 和谐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冲击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管理技术以投资兴企的方式来到中国,当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产生,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来华投资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更多。很多外企高层十分困惑,原本简单的事情在中国的企业不容易执行,而一些很难的工作却能达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企业文化,取决与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融合的和谐与否。

一、外企文化冲突的表现

很长的时间才能算历史,很长的历史才能形成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中,文化的形成具有特质性,如果强行用自身的文化强加于当地的企业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一)管理导向的不同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那里以打渔和贸易为主,久而久之形成了直接、理性的贸易文化,做事情以结果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感情投入不够,喜欢量化;而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家,对天、地、人的互动十分重视,尤其是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这种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重视感情投入,以人为本。所以就容易出现简单的事情因为对人的重视不够而变得执行困难,当遇到难题需要个人承担大责任的时候反而能化腐朽为神奇。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价值取向指人们对人、事物进行社会评判时所持的态度,受意识形态影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追求自我价值观实现、自主独立、个人享受、重利轻义,注重个性发展和个人竞争,崇尚个性的张扬等,强调以个人为本,以自我为核心,注重个人的权利;而中国人在他的“基因”里就蕴藏了和谐意识,及个人利益是出于集体利益,只有依存于整体方能发展,重视面子,避让冲突,希望和睦相处。而个人英雄主义者在中国是人人敬而远之的,容易孤立无援。

(三)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推理和实践验证,习惯采用实验、分析、事实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推演,主张数量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注重以“科学”为原则的理性思维模式。中国文化是以强调天人合一,关注整体,会从事物的多面性正反、往复的去思考,在怀疑与演变中认知事物,更多地强调体验、感悟和想象,是一种参与情感的思维方式。相比于西方人的利剑型的处事风格,中国人更柔和,更体贴。

(四)权威标准的不同

中国人有较强的权威崇拜心理,推崇关羽、岳飞等忠义之士,对德艺双馨的领导绝对服从和依赖,而对有能无德或无德无能的领导往往分别采取阳奉阴违和我行我素的方式对待,所以容易被认为误认为不服管、不敬岗爱业等;而西方文化中“自由和民主”观念广泛存在,社会对个人较少控制,西方人性格的核心是自主和独立。只要自己对标准和守则自信,在企业中的西方员工对管理权威不理睬,可以对上级发表不同观点,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较大的自。

(五)适应能力的不同

以上四条是企业内部的一些文化差异,而外企与内企在适应社会等生存发展环境上也有不同。外企大都按法办事,不太重视人情往来,在与社会管理部门、供应链条上下游企业外部因素的关系处理上不够,缺少认同感,遇到危机缺乏随机应变。这些就是外资企业资本雄厚、待遇优厚,却大都做不到本地行业龙头原因。

二、化解外企文化冲突的思考

之前看过一个案例,某美国大型汽车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全球各分公司工作会议,一个主要议题是分析各自的经营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去年成绩最好的印尼分公司总经理在来到中国后却名列孙山第一,一直稳居三甲的是台湾的分公司。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前者是标准的大嗓门,很强势,而印尼人特别欣赏此类型的领导者,当其来到中国后却被认为是徒有其表,缺乏亲和力;而台湾分公司的领导出身于当地家庭,受过良好的美国大学教育,加之台湾是多种文化集聚的地区,公司文化自上而下灌输舒畅,没有内耗,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所以说,在中国管理不只是一门手段,更是一门文化交流,交流的好,犹如顺水推舟,反之就像逆水行舟会使企业陷入苦战,甚至拖累的集团公司的全球战略。

三、解决外企文化冲突的策略

一个人都是阴阳,国际间文化的差异更是如此,我们不应明辨是非,应该走存在和促进的调和式发展之路,认同各种文化融合的必然,,减少不和谐因素,由文化精神着手促进经济发展。

(一)直面差异

和谐的世界是大同世界,不是完全的相同,二是求大同,包容小异,在充分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的愿景,来化解当下由于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作为企业文化的引路人——管理者来说,只有识别出文化差异,才能合理使用管理技巧和方法。管理者要尊重不同国家或地区、民族的文化差异,具有包容精神,允许百家争鸣。企业文化只有差异之分,实现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将母公司文化与子公司文化相融合,寻找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不能搞孰轻孰重,淡化分别,以便于企业内部中外员工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沟通。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可以出更多、更好的创意,另一方面也要防范企业文化差异过大引发的冲突性。只有真正看到了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整合所产生的正效应才能更大。

(二)学以致用

不妨在鼓励和组织企业各级员工学习的同时,多组织跨文化培训,这样会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适应和反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是解决文化差异及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在安静的学习气氛下,内心也相对平和,能更好的了解跨文化管理方式的真谛,更以利于语言培训、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的培训、沟通技巧、先进管理理念的培训等,也可以安排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合力完成任务,增加信任感,了解彼此国家的风俗习惯,促进双方沟通,改善和维持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关系,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三)博采众长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诸子百家、博大精深,从杰克韦尔奇、比尔盖兹等世界著名企业家的身上,也依稀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的痕迹,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与先进生产力的结合将是化解这一难题的钥匙,中国本土的企业文化要面向国际,而外资企业也要实行本土化管理。联合的方式胜过竞争,没有取代只有融合,这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像先前距离中的台湾企业,它的管理之道就是公司文化气氛的融合。

(四)志同道合

“道不同,不相谋”。不同信仰的人组织在一起工作,要有共同目标才能形成合力。将各国的传统文化核心现代化,整合成为一个让大家都能真切感受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家人安康等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彼此认同,相互促进,减少企业文化中的冲突因素和不和谐现象,只有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促进企业发展。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然而,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脱离职教培养目标、与企业文化联系欠紧密等弊病。在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的今天,企业的现实需求应当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里得到体现;吸纳企业文化,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补,应当成为当前构建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和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吸纳企业文化对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吸纳企业文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

现代企业一系列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精神的确值得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为我所学、为我所用。借鉴与学习优秀企业文化,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互渗透,能够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体现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

2吸纳企业文化能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

(1)有利于高职学生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倡导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好地引导高职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企业员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能提高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企业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

(3)有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形成综合职业素养,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高职教育的“高”应当体现在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上,而这依赖于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吸纳。实行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中就更容易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角色转化,培养他们作为未来职业人的全面的职业综合素养。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现对企业文化的吸纳 1正确对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交流中的差异与碰撞,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

因为需要面对竞争与淘汰,企业更加注重绩效和讲究实际利益,所以经济价值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更注重社会效益。于是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矛盾在交流过程中日益凸现。其实,碰撞和矛盾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高职院校应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有益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当前所推行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真实情况,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为他们树立敬业精神、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2营造氛围,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与管理全过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交流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其次,移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缩短学生适应期。最后,突破原有的诸如建立校园社团、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汇报演出等传统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要求。

参考文献:

[ 1]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 [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