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意义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市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强化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大力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实现“科技新区,经济强市,生态”的总体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技新区”为目标,按照“整合、建设、共享、服务”的工作思路,引进和吸引科技人才、科技项目,集聚创新要素,大力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科技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共享机制,构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设原则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科技资源现状、特点,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按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强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倡导和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的浓厚氛围。

3、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和单位的界限,通过市场化机制,扩大增量投入,盘活存量资源,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潜能。

4、突出共享,强化服务。采取切合实际,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动,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和创新服务功能,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三、发展目标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加快对接、融合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计划,吸引、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科技研发实力,努力建设特色明显、运转顺畅、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到“十二五”末,建设3-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科技带头人7-9名。

四、主要任务

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吸引人才、项目、资金,建立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运营机制,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结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培育并保留一批科研专家、设备,提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加强与国家、省市科研机构对接,围绕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关键工艺等科技课题,立足于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进行研发,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行业科技进步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注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续建设,引导企业把握好保密与开放两个规定,持续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在保持本企业领先的前提下,通过共享设备等科技资源和指导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进步,引导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标准的提高,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我市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方面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发改局共同协调负责,日常办公机构设在市科技局。

2、严格落实政策法规。按照《科技进步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市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资金投入、管理共享和绩效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建立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为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2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lue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blue economic zone, and improve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oper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to optimize and integrate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upgrad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of blue economic zone.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from laws and regulations, overall planning, innovation culture, talent team,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system.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保障机制

Key words: blue economic zone;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guarantee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21-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经济提出了挑战。只有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协同,一体化发展,才能促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监视会、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法人治理机制、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平台与不同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及利益持续的协调机制。这些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促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有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保障,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重视完善促进蓝色经济区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组织间深度融合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内各子系统的深度融合。

为了促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间的互动沟通,要完善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大平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平台间的互动沟通。同时完善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互补共享。完善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措施及激励机制。完善蓝色经济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用成果产权政策调动科研人员从事成果的研发及产业化的积极性。加强蓝色经济区的财税及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力度,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税收和用地方面的政策措施。

2 统筹规划,推进协同创新

要统筹规划,高度重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的发展及布局,以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为出发点,在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核心城市内科学布局和培育创新主体,创新蓝色经济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并科学布局协同创新的平台,实现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协同发展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空间布局模式主要有:均衡布局模式,点极布局模式和点轴布局模式①。根据蓝色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海洋经济的重点发展特色,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是点极布局模式。今后的趋势应该是由点极布局模式到均衡布局模式的逐步转化。

目前美国及欧盟非常重视协同创新,鼓励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创新平台等的协同创新。在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首先,鼓励蓝色经济区城市间的协同创新。其次,积极培育好科技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构建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鼓励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最后,统筹规划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区域经济间的互动机制,实现平台间的主体协同、组织协同以及资源的协同等。

3 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极化辐射作用,重视平台间的网络发展

根据极化辐射原理,区域内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创新平台对区域内科技创新平台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为此,科技创新平台应该充分发挥极化辐射作用,紧紧围绕两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园区建设的需要,在蓝色经济区应积极实施特色平台建设工程,建设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平台。建设几个三次创业的高新区以及三代企业基地到四代企业基地的孵化器平台。要积极建设有示范作用的,对整个区域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如产权交易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硅谷的大学、企业、平台及中介组织的协同发展的经验,在蓝色经济区的城市内要建立起大学、科技型企业及平台间的协同创新基地,打造几个协同创新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

在构建示范作用的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要积极构建网络化平台,积极发挥这些平台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其它平台的发展,实现平台间的联盟化发展,进而实现平台间的协同创新。要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间的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及联盟化发展,同时要重视区域内网络化信息平台与区域外信息平台的对接。

4 积极建设创新文化,完善投融机制

一方面,蓝色经济区的城市要重视创新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包容、共享、开放的创新文化,要积极建设创新创业的区域文化,促进个人、企业及社会积极参与创新,提倡区域内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平台在明晰自身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要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首先,各个科技创新平台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精神文化。确定科技创新平台的使命(宗旨),明确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在明晰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形势的基础上,了解当前国际技术的发展趋势,明确研发平台重点攻关的技术方向,实施并行研发工程。同时跟踪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要做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及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化平台的建设,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另外,要统一科技创新平台的价值观,鼓励积极进行创新发展。然后进行宣传教育和物质文化建设。最后,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制度,以促进创新文化的建设,实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

目前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运行机制还处在建设阶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及运行。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和构建天使基金、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科技银行等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来。为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到蓝色经济区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积极性,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定期和投资人建立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就经济发展前景、技术预见、产业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前景等情况进行沟通,建立多种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政策,积极落实基础性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的补助机制,通过完善的融资制度来保障多元化投资者的利益,调动社会资本等相关利益者加大科技金融投资,尤其是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到蓝色经济区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

5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注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全过程的培育机制。要重视引进和培养的结合,要做到用好和留住人才机制,要完善系列的政策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重视科技人才的分配机制,技术转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中给予其术入股。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既有团队精神、共享精神又掌握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体系,一方面,需要建立评价指标。蓝色经济区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主体、组织以及平台协同创新情况;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及布局;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布局的科学化及协同程度;重大科研成果的研发数量及转化程度;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以及科技创新平台与区域经济互动等。另一方面,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科学有效的适应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评估模型。

6 加强国际交流,延伸服务体链

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必须创造需求,延伸服务体链,实现服务链、资金链和创新链的三位一体有机协同。延伸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广度和宽度,一方面,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重视科技创新平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积极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与国外的区域创新主体进行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区域各创新主体和平台要积极地融入全球的协同创新网络,参与到国外建设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科技人才以及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

注释:

①孙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空问布局模式及其选择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18期。

参考文献:

[1]黄慧玲.厦门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与评估[J].中国科技论坛,2013(4):5-11.

[2]韩立民,周海霞.中国“蓝色硅谷”的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及创新措施研究海洋经济[J].海洋经济,2012(2):42-47.

[3]许强,杨艳.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2):56-61.

[4]郭川,沈庆凯,郭媛,等.国内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8):30.

篇3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科技创新平台各方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平台参与各方虽然都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合作,但是毕竟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因此在合作动态演化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1.1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资源知识共享、协助以及互信问题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个政产学研集成创新资源,共同建设的组织或机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政产学研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在各方合作共建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信任问题。例如,在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由于互相不信任,导致科研院所、大学不会将自身的先进技术以及创新经验等交给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会为企业或者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此来缩短产业化进程。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它们将有保留地进行资源交换,这样将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的效率,进而会影响到科技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利于整体以及各方实力的快速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并未建立平台的知识信息库,而且各方也只是进行试探性知识交流,保留自身大量的核心知识,这样让知识无法在平台之间以及各方之间形成良性创新循环,同时会导致显性知识无法存储和隐性知识的外显化过程受到影响。

1.2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期的知识流失、知识健忘问题

科技创新平台就是汇集资源,进行科技研发,然后将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一种组织或机构。但是研发项目存在独特性,而且每个项目的研发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很多时候由于时间限制,组织会忽略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这样会严重影响到科技创新平台的知识化管理。其次,在很多情况下,平台各方的管理者认为项目的不可重复性,或某个研发项目对其没有借鉴意义,从而忽视了知识管理,因此,在下一次面临类似项目时会导致时间和资源的再次浪费,进而导致新的研究思路在时间以及价值上的延迟。不论是人还是一个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知识健忘,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有各个机构和个人组成,因此出现知识健忘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处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时期,不论是平台内部还是外部知识都会呈现暴涨趋势,大量信息会在创新平台内外部传递和分享,难以避免的是创新平台内部组织以及个人的知识健忘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地知识管理系统或机制,会导致大量的资源以及人员的浪费。

1.3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成熟期知识创新以及发展思路问题

随着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以及创新平台内部知识的不断积累,基础知识的集成趋于饱和,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应用到不同产品研发、制造以及推广的产业化当中,经验型知识得到多次重复使用,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在不断的知识循环使用的情况下,往往对科技创新平台内部知识管理的发展产生惯性影响,惯性发展成为惰性成为平台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成熟时期,也是其发展的瓶颈时期,进行相应的转型或知识创新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如何突破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瓶颈,让知识进行创新成为困扰科技创性平台发展的一大桎梏。若想驱动平台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知识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动态演化阶段性建议

2.1培养共享合作意识,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通过研究了解到,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初期会存在知识共享、协助以及互信问题。创新平台的成员来自官产学研不同方面,因此首先在意识层面就有很多差异,在合作上可能就存在不同的意见,要想进行顺利地合作必须先从不同成员的意识着手,让不同的成员意识集中到知识、资源共享,合力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做好各个方面的协同工作;其中,在开展合作之前,来自不同方面的成员领导必须要树立知识管理的合作意识,高层协商共同传达进行知识管理的决心;通过宣传会、理论学习内部讨论会等方式将知识管理的意识传播到官产学研各个成员以及各个层面,定期举行知识管理的类似活动,将知识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成员的脑海里,充分营造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初步建立起进行知识、资源交流的平台和制度体系。

2.2完善知识管理体系,促进资源充分流通共享

根据以往的研究,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多都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库和知识地图,以便更加顺利地进行不同时期的知识提取和交流。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个集官产学研为一体进行共建创新优势的长期性组织,因此,建立起平台的知识地图和知识库显得更加重要。通过构建知识库和知识地图来借鉴以往不同成员的研发经验和知识,将整个研发团队的内部知识进行共享;集合不同成员的专家,将专家的隐性知识在本平台上显性转化,通过不同成员的知识共享,从而为知识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协同知识创造,发展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共享,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管理体系,在不断的长期发展中,知识管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要想让知识管理体系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进行知识的创新,达到发展知识体系的成效。首先,初期的知识创新主要是让来自不同方向的成员进行冲突碰撞和沟通,使得问题的解决形成创新性知识。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使得来自官产学研不同方向的成员获得长足收益,但是仅仅局限于此总会产生知识管理发展的桎梏,因此,在此阶段有必要进行国内外知识管理经验学习,进行取长补短,通过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进而产生平台层面的知识创造,从而促进本平台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科技创新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3展望

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转移

[作者简介]覃永毅,广西工学院科学技术处助理研究员,硕士,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C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84―03

科学技术史表明,许多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都产生于高校。因此,在我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现阶段,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面向企业的有效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创新的原意是指创造或引入新的东西、新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把创新(Innovation)概念引入经济领域之后,“创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词汇之一。“创新”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历史性的范畴,它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现今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越来越具有多样性。从当代创新理论的研究对象来看,“创新”概念的含义即是创造新的东西或在特定的环境中把某种创造引入某个社会组织系统以获得综合效益的活动。创新活动可以划分为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四个基本类型。

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对应于创新活动的基本类型,创新能力可划分为四种:意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结合创新的基本含义,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就是指地方高校能够优化配置内外部各种资源进行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获得综合效益的能力。具体展开而言,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及组织创新能力等,它们集中表现着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是区域创新能力体系乃至国家创新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来体现。所谓“平台”,即是某种“组织实体”或“载体”的形象说法。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平台”实际上指的是科技创新基地,它们的具体形态是公共技术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结合我国高校的科研特点以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即是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自身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体制创新及机制创新为动力,集成地方高校的科学、技术、人才以及学科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服务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促进原创性科研成果、集成创新科研成果的获得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基地。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集中表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

创新过程是一个由众多各具特点、具有不同功能、扮演不同角色的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的复杂运行过程。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企业、高校是重要的创新活动主体,两者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是否运转良好的一个重要表征。

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结构尚未完整,存在着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与信息分布的失衡。在大学与企业之间,失衡现象一方面表现为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表现为功能性失衡,两种失衡现象交互作用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创新接口的缺位,从而降低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国家创新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就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失衡现象而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指企业的R&D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地方高校的研究能力却又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创新资源信息不对称;功能性失衡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功能链接性不强,两者之间存在着功能。功能性失衡致使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而企业又未能真正吸收、消化地方高校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利用高校的外部供给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失衡表明,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创新接口的缺位,两种失衡共同作用导致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与企业的创新需求对接效果不佳,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制约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高校与企业之间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转让只是将技术从高校转移到企业,发生的过程与时间较短,而且在转移后企业对技术的分析、控制和应用受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制约,因而,这种技术转移在企业较低的技术水平背景中很难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从地方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有偿获得创新成果,企业的收益乃至社会整体上的综合效益就得不到有效提高。实际上,基于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线性假设,企业外部的技术转移很少考虑到企业对创新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成果转移之后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培育企业具有“造血”功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相当有限,不利于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自主创新水平。

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信息分布的失衡以及传统意义的技术转让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技术转移领域建立起一种通过长期合作而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真正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转移,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产业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知识发现到成果产业化,其间有一系列环节需要相互配合,需要有信息、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持续投入。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要实现从地方高校到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转移,需要有运转良好的创新能力转移机制。

在创新能力转移机制中,地方高校和企业由于各自不同的使命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地方高校作为知识或技术的输出者,是知识的发现者或创造者,推动着技术的试验发展以最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由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自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为了快速获得市场效益而需要输入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所以在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转移机制中,企业

扮演着知识或技术的输入者角色。

研究型大学多元动态创新观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平台体系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和面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的有效支撑。依照这个观点,由于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因此,地方高校的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同时,同样也是面向企业转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相对于企业来说,地方高校聚集了较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整合学校的内、外部资源,建立起完善的高新技术集成创新平台、能够共享资源的知识创新平台、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合作创新平台以及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技术转移平台等类型的创新基础平台,构筑健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这样将为地方高校实现面向企业的创新能力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条件和场所,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有效转移,除了构筑健全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之外,培育和建设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只有建设好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企业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或承接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转移,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创新能力转移是非线性的、动态的、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流动过程。在转移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适当的公共制度安排,在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协同开展创新能力转移活动。

政府创造的制度环境和提供的制度安排对国家创新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的互动,尤其是政府的制度性激励对于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激励也对地方高校提高或转移自身的创新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政府的制度安排,为企业与地方高校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提供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财政支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政府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将促使企业在社会的生产需求以及高校的成果转化需求中积极开展创新能力转移活动;另一方面,也将促使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应对社会的生产需求,进而主动开展面向企业的创新能力转移活动。

篇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 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 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篇6

[论文摘要]论述了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重点内容。从区域整合角度,分析和谐构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应利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实现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分领域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打造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升级。

随着科学技术与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工业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纺织、电子信息、运输装备等行业,可有力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对工业设计的创新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不仅是在工业设计自身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上的创新研究,更是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方向与内容上的倍受重视。例如,湖南省依据本省产业发展格局,首度提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并取得一定效绩。因此借鉴首创省份的发展特点,提出全国范围内发展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依据区域自身产业格局与经济发展特点,加速区域整合。通过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有力提升,并对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发展意义深远。

1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内容

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包含着设计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全国各地设计行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方便、高效的与工业设计有关的创新契机。这个平台增强工业设计对产品、企业和产业竞争的支撑能力,成为全国设计行业、制造行业与工业设计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信息沟通与服务的平台。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构建产销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1]。通过国家规划与政策的引导,自主开发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运作。建立工业设计院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培养既有技术创新理念,又具有实践设计经验的高端工业设计人才,集技术、人才、成果和产业于一体。

2)构建行业设计中心。围绕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立足中国产业发展现状,选择中国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基础较好的机械及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家电产品、IT产品、交通运输装备以及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动漫等产业作为工业设计的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根据全国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分领域、分专业推进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着重发展与产业结构关联度高、基础优势明显的设计中心[2]。

3)构建创意产业园。采用集聚设计创意企业、提升设计创意环境的方式,建设产品研发设计、家具设计、工业陶瓷设计、展示设计直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为发展重点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集聚区,创建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产业聚集园区。

4)构建工业设计品牌建设工程体系。品牌工程建设的目标是明确企业的品牌战略和品牌结构,梳理组织与品牌的关系,强化品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明确品牌的定位、品牌内涵和品牌口号;进行品牌工程建设的系统规划,为后续品牌建设工作提供行动指南[3]。通过系统的品牌建设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产品。

5)构建合理有效的设计创新管理机制。重视设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健康发展专利事业并给予资金扶持。嘉奖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发展有关键性推动意义的设计,严惩一切剽窃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工业设计创新项目,使优势产业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业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2从区域整合发展角度看工业设计创新平 台构建

2.1区域整合的含义与作用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区域整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子系统,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4]。区域整合是相互毗邻的地区之间彼此长期联系,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上的联系。区域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共享与融合的过程,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整合。通过区域整合,可以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加速区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输,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区域整合发展是区域发展演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整合发展,参与更大范围的地域分工成为必然趋势,是发挥城市与区域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

区域相互作用,有的是有序的,有的是无序的;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区域相互作用的有序关系可以加强区域合作系统内部各区域、各要素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保持系统内部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互相协调、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竞争,增强区域整合发展系统的内部活力,最终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的目的。而区域相互作用的无序关系造成区域间过度回流、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生活成本上升等,产生区域相互作用的负效应,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域整合,消除区域相互作用的负效应,使区域间的无序关系向有序关系发展,达到区域整合和谐发展的目标。

2.2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

通过区域整合,可以加强不同区域内部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有助于此平台建设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如北京、深圳、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壮大,有助于建设适应现代设计教育、产业结构、人才培养、技术发展、行业需求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发达地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和谐构建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及不发达地区工业设计的发展,因此,通过区域整合,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区域整合的根本动力是区域利益,如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社会利益,区域生态利益等多种利益族。利益族的核心是区域经济利益,其他社会和生态等利益是通过经济利益可以体现出来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通过产业运动对不发达地区会产生更多因素渗入,区域内部因素发生变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变,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发展阶段,发达地区通过对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使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形式,扩大经济辐射,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和谐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发达地区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两大战略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两大战略产业[5]。科技和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大驱动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两大产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平台建设中加大对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尤为重要。然而,与高技术产业不同的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提升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其文化内涵。文化是产品与服务增值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突破了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技术垄断,为后起区域的跨越式崛起提供了文化图强的理论依据。近一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中,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个性化需求,对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立足区域特点,合理建设平台构架,最终利用工业设计的创新平台,实现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打造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此外,在平台建设中,打造自我品牌、区域品牌和民族品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树立起民族优势品牌,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强.构建工业设计专业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1):1-2.

[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6-40.

[3]顾江,朱文雁,昝胜锋.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战略[J].艺术百家,2009,(4):16-20.

篇7

一、加大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奖励、后补助、贷款贴息、投资等手段,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加速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攻克了一批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围绕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向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重点安排橡胶轮胎、电解铝及铝型材、氟硅材料、高效农药创制、材料流程的节能减排、优势资源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一批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在电子信息产业,浪潮集团与军队共建加固计算机实验室,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项目已搭建完成量子设备入网测试平台,准备在金融机构应用,为信息通信提供基础的安全服务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纺织行业,依托如意集团建设的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将得到科技部批复,康平纳集团主持完成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打破国际自动化染色技术垄断,推进了我国印染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对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和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两个项目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中被推荐为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望实现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新突破。

二、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500亿元,同比增长15.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0.96%,比年初提高0.7个百分点。实施高新区“双带”工程,优化高新区布局,提高高新区内在发展动力。启动建设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了山东省中关村(烟台南山)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构建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三级联动机制。高新区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日趋增强,今年一季度,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2亿元,同比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32.2%;区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3.7%。

三、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今年以来,山东出台了一系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并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上半年,预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同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6.5%;实现新产品产值4200亿元,同比增长19.05%。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400件,同比增长20.7%。一是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已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改革平台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与西王集团签订协议共同建设玉米综合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对加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振兴民族种业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承担实施国家计划,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183家企业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引导基金项目经费支持2.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7%。12家企业获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资金3050万元。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认真组织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全国新材料行业决赛,山东赛区企业组报名企业达1034家,列全国第二位。参加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数量、晋级复赛和决赛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载体

围绕“两区一圈一带”战略部署,加快区域战略创新平台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正在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正在筹建指导协调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实验室主任;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建设任务及资金全部移交青岛,统一规划建设,加速建设步伐。省政府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启动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支持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首批4个重点项目已经启动。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潍坊分院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信通院公共研发平台技术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产业研究院等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力争2015年前在全省建成30个高水平专业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

篇8

1月26日,嘉定菊园新区正式宣布与5家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检测电子商务等5个创新平台,并成立4个众创空间以及菊园“创客学院”新拓展的5个培训基地。未来,菊园新区将建成一个集自主创新产业集群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集散中心和高端人才交流集聚中心于一体的“3D”科创核心功能区。

政府携手企业建立五大创新平台

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移的服务和咨询机构。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20多项专利技术许可转让交易,合同金额近15亿元,其中多项成果的受让方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上市公司,最大一笔交易合同金额超过5亿元。

2014年起,盛知华承接了张江重大项目“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价值提升与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计划用6年时间,提升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整体质量并促进其商业价值的实现,建设一个与国际规范相适应、标准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此次盛知华入驻菊园,设立“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价值提升与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嘉定窗口”,重点服务嘉定当地的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利运营与转移转化。

盛知华副总经理胡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我们正在和中科院谈合作,他们想做一个专利运营平台,双方基本已达成合作意向,一旦合作成功将有更多的中科院的项目通过我们管理转化,会有很多成果可以在嘉定落地,比如成立新公司、形成专利运营服务的联盟,包括法律机构和投资机构,我们也将积极协助他们入驻菊园新区。”

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3月,以检测测试服务为切入点,专注于推进国内首个“互联网+科技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服务。牵翼网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委托订单系统和在线交易流程,将线下的检测测试和技术服务交易活动移植到线上,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菊园新区和牵翼网合作,共同促进嘉定的院所、研发机构等在牵翼网提供检测及专业技术服务,为菊园乃至嘉定的企业提供检测合作方以提升企业产品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与大企业的产学研对接。

牵翼网总经理刘慧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嘉定区内已有10家企业在牵翼网上下单,共使用科技服务29单,研发投入69万元。同时,嘉定范围内也有20家服务机构在牵翼网提供检测及专业技术服务,如:硅酸盐所、应物所、核八所,和隶属于微系统所的“上海市无线传感网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其中,硅酸盐所通过牵翼网,已受理了6单光谱、质谱检测服务。

创业者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小问题”――“我想注册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接下来办理哪些手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听说区政府出台了企业退税优惠注册,该到哪里申请办理?我想办理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如何申请……”为此,菊园新区委托上海云海万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创闯嘉园”创业社区微信公众号和微网站,力争实现“信息接地气、服务能点评、互动可吐槽”的功能,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大管家”。“每条‘吐槽’确保24小时内有回应,并反馈给新区政府列入实事工程。”上海云海万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纲表示。 做强长板,补齐短板,菊园新区全力打造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除了以上三大创新平台,菊园新区还将借助“外力”建设两大投融资类的创新平台。

上海联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基金规模6亿元,是由国家和上海市引导基金、中科院等、以及多家市场化投资机构投资设立的国家级创业投资基金。联升创投不仅投资企业,更有力推动已投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财务性业绩,成功孵化了若干个在材料领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联升创投和菊园新区此次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将深挖并扶持具备国家战略意义的、拥有科技创新和带动产业升级的新材料项目;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潮流,孵化有利于支撑传统服务产业改造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或模式以及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或模式实现产业创新或升级的服务产业项目。

而上海育仁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上海嘉定育成中心,专注于高门槛技术的项目孵化和投资,投资管理团队由5年以上一线孵化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育仁投资和菊园新区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将着重对软件信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科技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和孵化培育。

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形成梯度环境

记者注意到,菊园新区新设立的4家众创空间体制机制不同,各有特色,既有属于新区孵化器的,也有新区和创投机构合作的,还有新区和地产结合的项目。如定位于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科创大厦;聚焦地方产融一体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生态园区“魔方创客工场”;为未来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聚集储备的智成科技园;定位于新材料、移动医疗、大数据、智能制造、环保节能、全新科研公共技术服务等产业的埃迪欧财智科技园。

这4家新的众创空间与原有的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菊园物联网孵化器(国家级、获批中)、菊园软件信息孵化器、新微创源国际孵化加速器],共同展现出菊园新区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的丰富性和梯度性。

据了解,菊园新区全面对接嘉定科创核心功能区的定位和标准,充分发挥院所资源集聚和张江嘉定园加速发展的优势,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新增3个基地(平台)建设并获批为张江高新区重点建设试点,分别是“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领域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试点”(新微创源孵化器)、“张江嘉定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君粤知识产权公司)以及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菊园物联网科技服务公司);全年有11家企业12个项目获批张江专项资金3181万元。

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晓忠表示,《菊园新区创新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现已正式出台,这次集中的几个创新创业平台都是结合菊园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战略需求而精心筛选的。2016年,菊园新区拟新培育150家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1亿元,全年实现1000万元实际投资,培育10家企业股改,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5家企业上海股交中心E板挂牌。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 电气技术 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87-02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科技创新型国家行列。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科技创新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国家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促进和发展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促进和发展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需求。同时,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如此,各个高校正在积极努力的通过组建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从电类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电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电类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电气技术实践平台的具体措施。

1 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参与科技创新的认知不够、积极性不高

学生由于对国家发展的认识不是很深入,对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理解不是很透彻,又由于很少在社会上实践,对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知之甚少,所以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大部分学生都侧重于课本上的学习,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自己将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认识到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认识到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

1.2 学校对科技创新的宣传、组织力度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知道学校有没有科技创新的活动安排,有没有创新活动的场所,国家、省里有哪些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高校仅仅让少数人参与国家或省里的一些竞赛活动,或以创新小组的形式进行小范围的科技创新活动,这使得科技创新的成果有限,也无法让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其中。

同时,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方面,缺乏对学生和老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激励机制的缺失就不能肯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激励制度的缺失使得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精力投入不够。

1.3 科技创新实践资源有限

目前的高校实践教学体制都是以班为单位,实践教学也全是配合着每门课程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当中,验证实验教学占据着实验总量的绝大部分。学生做完实验,实验室对学生关闭。此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对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意义不大。有很多高校目前都没有为科技创新的学生配置专业的实验基地、场所和教师。学生及使有参与科技创新的想法也无从下手。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电气技术实践平台建设措施

对于电类学生来说,如果要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体系之外,同时还要实时的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因此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电气技术实践平台。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电气技术科技创新平台,如何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一些建设措施必不可少。通过参加多年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们认为建设一个良好的电类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2.1 对科技创新学生开放现有电类实验室资源

以某高校为例,该校电信学院电类专业一共有四个,即通信、电子、自动化、建筑电气。每个专业都有若干个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室。目前,每个实验室在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之外,平时都向学生开放,在业余时间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做过的实验或有新的想法和思路都可来实验室进行设计并调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人数大大增加,同时对提高他们对所学理论的认识也大有好处。这也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避免了浪费。

2.2 设计独立的电气创新实验室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只通过现有实验室的开放还不能满足要求,如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亲自设计科技作品,而现有的教学实验室还不能满足学生制作各种科技创新作品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制作科技作品的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除了提供场地外,还需要有相关的仪器设备。比如:计算机、电子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万用表、操作台等各种相关设备。创新实验室要以学生创新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各种创新精神,使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室这个平台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整合教师资源,建立电类教师创新团队

学生本身由于接触专业的实间不长,对专业的认知不是很深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电类的学生,专业要求素质较高,制约因素较多。为了尽快的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高校应该以专业为单位设立教师科技创新团队,以教师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里面的老师应当具有丰富科研经历,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责任心和创新能力及意识,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知识面,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因材施教。高校里面的每个专业都会有科研项目的老师,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可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比如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科研工作,学生在助研的过程中无形的就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负责科研项目的老师定期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一下学生们近期学习了什么,什么方面还有问题,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等等。

2.4 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和创新基金

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是学生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评价体系要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通过创新评价体系积极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上来。通过完善的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奖惩合理,对认真研究,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违科技创新精神的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在有完善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学校应给予适当设立创新基金。

2.5 让学生多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电类科技创新大赛

为了检验本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为了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科技创新的深度,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里的各种电子科技创新大赛,学生通过多参加竞赛才能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提高科研活动的能力,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6 实践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通过制作科技作品,还要与平时都教学相结合,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科技创新理念传输给学生。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体现科技创新内容,使得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平常教学都方方面面。

3 结论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科技实业能够健康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和手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应努力的培养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电类人才,就需要建设电气技术实践平台来满足科技创新要求。本文通过描述对科技创新学生开放现有电类实验室资源、设计独立的电气创新实验室等几方面措施提出了电类学生电气技术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这对每所高校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鲁宁,刘中合,尹磊昌,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3),117-120.

[2] 李学新.“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S1):72-74.

[3] 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篇10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滨海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如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聚集了一批人才和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等。滨海新区已经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滨海新区必须建设四大创新系统,即技术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文化创新系统。

创新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即2O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政策推动式”,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是“资本推动式”,此时,这些区域政策作用有所减弱,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末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政策和资本的作用都呈现相对弱化状态。这一时期,有些区域投入产出效应开始下降,靠资本投入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本巨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毫无疑问是“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滨海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多年来,滨海新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滨海新区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创新经验,以“好”字为先启动建设和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生物芯片、膜技术、电动汽车、干细胞、纳米等领域具备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

2.聚集了一批人才

天津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高精尖人才。例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天津市政府“部市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研究院广揽人才,从85名来自全球的高端竞聘者中选聘3名全时回国的院领导。’

3.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为了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推进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向全行业全社会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目前,新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42家国家及市级科研机构、3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天津钢管、中新药业等50多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到2009年初,以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7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体的滨海新区重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其中,滨海新区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建成运营。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干细胞治疗产品、高性能分离膜、海水淡化等.3O个项目已经完成科技攻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O亿元。

(二)存在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整体的创新环境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新区企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从事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行业的企业数量少,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和研究成果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缺乏。

2.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能够提供智力支撑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创新带头人匮乏,研发支撑力量严重不足,拥有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太少,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与有关部门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也与新区条块分割、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的宏观规划设计有关。但是,按照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目前新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正是一定阶段特点的突出表现和反应。

国内外区域创新的理论一般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初步创立阶段、完善成长阶段和成熟运行阶段。初步创立阶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的完善和创新动力的充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都需要在这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完成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雏形建设。完善成长阶段重点是在创新主体基本完善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开始结网,形成鼓励创新的各种有效的宏观机制。成熟运行阶段,指科技创新体系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应着重完善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集聚和辐射各类创新资源,同时加强科技体系的创新预警与调整。

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总体上仍旧处于初步创立阶段的末期,主要特点是创新主体普遍存在而且基本完整,但是实力和动力都不足,创新机制的雏形已经形成,还不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和重点在创新主体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机制的建设上,这是当务之急。

二、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建立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现在开始,利用现有基础,整合各种优势,在发展中逐步构建滨海新区的创新体系。

1.建设技术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搞基础研究没有优势也没有必要,新区完全可以依据已有的现代化大工业,集中力量搞好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支以院校和企业开发机构为主的应用研究队伍,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要配套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配套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出路四位一体,对技术资源有极强的吸附力,对知识信息、商品市场和技术市场高度敏感、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系统。新区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有官办色彩。由于我国股市的科技板块没有开启,致使这些机构运作不够规范,无法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但我们可以借鉴西安等地的经验,采用资产回购等方法,自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扩大融资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重大投资的承接能力,成为吸引高层次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次,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国内外高层次投资的吸收转化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滨海新区新的产业群,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设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是通过企业产品、工艺、经销等方面的创新而导致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延续和结果。产业创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来自技术创新,又对技术创新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产业创新通过市场来扩展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升级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滨海新区当前的产业创新包括四项内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移、扩散部分传统产业;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直接引进国外处在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丹麦诺和诺德、日本丰田汽车等,鼓励已入区的企业增资扩产,直接提高新区产业技术层次。二是聚集国内研究人员,吸引海内外专业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既加快新区产业的高级化,又为从技术创新向知识创新过渡创造条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区现有7个支柱产业: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其中,电子、汽车、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余是传统产业。新区应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拓展渠道,引进、吸收外来技术和国内先进技术。要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转移、扩散非支柱型传统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新区现有的小化工、小加工业等坚决进行调整,建立起有效的产业调整、升级机制。把闲置下来的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到高成长性的产业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新的需求会引发新的经济活动,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现在上海等地区已把发展动漫等创意产业列入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也要敏锐把握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发展创意产业。

3.建设制度创新系统

区域的体制创新,是根据变化了的需要,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这样的制度创新。现代经济的实践表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只有坚持制度创新,使制度的调整安排对市场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在短期内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快速流动,合理组合。

滨海新区的制度创新有良好的基础。开发区、保税区自建区以来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示范效应,新区建设以来,在开发区、保税区的带动下,全区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新区当前的工作实际与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人才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的改革,确保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流动顺畅与供给及时,始终保持新区体制的先进性。

4.建设文化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的一部分必然受天津文化的影响,但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类似于深圳,因此相对开放和进取。开发区和保税区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融合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因素,正在形成独特的滨海新区文化。

要大力发展区域性文化产业,启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促成文化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产业。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在当代区域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既具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文明特征的区域文化。天津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