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田径训练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周田径训练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原训练;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肺通气功能
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双重刺激,可以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变化。本研究旨在为教练员安排训练计划,调整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市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7名,其中脑瘫运动员1人,聋哑残疾运动员2人,视力残疾运动员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查阅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搜集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1.2.2训练方法。北京市残疾人田径队7名男运动员于2011年7月23-8月25日在云南昆明高原训练基地进行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前采用大运动量中等训练强度,上高原后前三天进行适应性训练,三天后按中等训练量进行训练,第二周至第四周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最后三天为恢复训练调整期。
1.2.3实验法。采用意大利的MIR SpirolabII肺功能测试仪分别于高原前、后和高原期间高原期间第1、3、5周的每周二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选取的代表性指标: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最大呼吸流速(PEF)以及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
1.2.4数理统计法。本实验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所得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以P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最大通气量(MVV)以适宜快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MVV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运动员在上高原第一周时MVV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直至上高原第三周时有所上升,上高原第五周时MVV值上升的幅度很小,随后开始下降,下高原后MVV值稍有下降,但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情况表明低氧环境和大强度的训练的双重刺激导致运动员机体的肺通气功能下降,另外这七名运动员大多是从事诸如100m、400m、跳高跳远等无氧供能项目,从中可以看出高原训练对其最大通气量的影响不是太大。
2.2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肺活量(VC)的影响。肺活量(VC)是指人在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意义一般来说,呼吸肌力量大,肺活量测试值就大。
运动员在刚上高原一周时VC值开始有上升的趋势,直至第五周,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无显著差异(P>0.05),下高原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VC值高于上高原前水平。该现象可能与本阶段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有关,在大强度训练量后对呼吸肌有一定的刺激,致使运动员在下高原一周后VC值呈下降的趋势。可见较短时间的训练对无氧供能为主的项目无显著影响,但可用于监测训练量对运动员的肺通气的影响程度。
2.3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用力肺活量(FVC)的影响。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最大努力、最快的速度呼吸,直至残气位的全部肺容积,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也称时间肺活量。FVC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
运动员的FVC值与VC的变化一致,在上高原一周时FVC值呈逐步的上升趋势,这与运动员刚上高原,在接触低氧环境时对低氧敏感,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缩加强,在运动状态下,影响了气体交换的速度,从而阻碍了肺的通气机能,随后FVC值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直至第五周时出现高原训练期间的最大值,表明高原第五周时运动员对高原低氧环境已逐步适应,肺通气功能加强。下高原一周后运动员的FVC值处于下降的状态,恢复至上高原前水平,该现象表明短期高原低氧训练对无氧供能的运动项目影响不大。
2.4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的影响。1秒肺活量(FEV1)就是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1秒率(FEV1%)用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VC 和 FEV1 主要反映呼气时肺的弹性回缩力、呼吸肌力和协调性、气道通畅性。
运动员的FEV1值与FEV1%的变化一致,从上高原第一周开始整个高原训练期间二者的数值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直至下高原一周后FEV1值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EV1%值与上高原前、上高原第一周相比仍较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
2.5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最大呼吸流速(PEF)、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的影响
最大呼吸流速(PEF),是指用力肺活量测定过程中,呼气流量最快时的瞬间流速,主要反映呼吸肌的力量及气道有无阻塞。FEF25-75主要反映小气道功能,与用力无关。
运动员的PEF值与FEF25-75的变化一致,从上高原第一周开始二者的数值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直至上高原第三周后数值开始回升,说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空气密度、大气压、温度降低,使空气流经气道的阻力减少,呼吸时气体的流速加快,使得小气道流速功能升高,但与上高原前和上高原第一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之后二者的数值又呈现下降的趋势,直至下高原后二者的数值与上高原前相比明显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看出小气道流速指标在整个高原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且下高原后其值均低于高原前水平,表明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小气道流速功能影响较小。
3.结论
经过五周的高原训练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整个训练期间肺通气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下高原后各指标值基本上都低于上高原前水平,说明短时间的高原训练对从事无氧供能为主项目的运动员的肺通气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林建棣.高原训练研究综述[J].体育学院学报,2002,21(1):57.
篇2
1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1讨论之前的话在展开讨论之前需要说明的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是Л.П.马特维也夫依据当时的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揭示的人体功能和适应规律性,以遵循教育学原理组织运动训练的基本思想所构建的反映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原理的理论体系。虽然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不是Л.П.马特维也夫全部学术思想,但却是他的核心部分。Л.П.马特维也夫构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具有明确的指向:第一,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原则上不是针对赛程几乎布满全年的职业俱乐部联赛或职业巡回赛。В.Н.普拉托诺夫在回应以色列专家B.伊苏林(V.Issurin)提出的异议时曾指出:“分期理论不符合全年大部分时间积极参加比赛活动的实践要求,而其本身的内容是针对为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最高成绩建立条件”[18]。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对商业性竞技运动始终持不十分赞成的态度,认为它对创造最高运动成绩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所以,不能因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主要针对奥运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而不适合于商业性竞技运动,就此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已经过时。第二,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针对的是确保运动员以最大概率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创造最高运动成绩,而不是在此之前或之后的其他比赛。这可以视为当年苏联军团多次在奥运会上战胜美国军团的原因之一。根据В.Н.普拉托诺夫(В.Н.Платонов)的资料,前苏联国家队许多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展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达到55%~70%,以3~4倍高于西方国家运动员的同一指标[18]。第三,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针对的是不仅在一次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成绩,而是不断夯实基础、积累潜能,在若干年,若干个奥运周期,甚至在整个运动生涯中多次成功冲击更高的运动成绩。所以,按照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原理,在训练实践中对运动员施加的仅仅是对于今后或当前达到目标成绩所必要的训练作用,以便保障运动员训练程度在整个运动生涯中保持“螺旋型”上升的趋势。而不是盲目采用缺乏定量标准的“大运动量”。旨在针对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形成竞技状态———最佳准备程度状态,确保运动员以最大概率获得最高成绩,不仅是运动员培养(训练)体系的基本策略和操作工艺,而应当视为是建立任何运动训练理论和高水平训练实践体系的必要战略定位。如果某一个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仅仅能引导运动员在代表个人参加各类商业性比赛中以出色的状态获取优异成绩,却在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国际比赛时则往往因状态低迷而屡遭挫折,那么,它的定位就存有缺陷。当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并没有因为商业性竞技运动的发展而削弱,相反,越来越受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甚至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一来,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面临的任务就是继续优势性地保障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创造最好运动成绩,同时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参加更多重要比赛的实践需要。
1.2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2.1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Спортивнаяформа),它所揭示的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与方法原理是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按照Л.П.马特维也夫的定义,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每个训练大周期的一定条件下获得的针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8]。这里所指的竞技状态是在训练程度各个方面(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等)达到高水平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整合加工形成的“上层建筑”。为了准备重大比赛,在已经达到的训练程度基础上,必须通过专门设置的“赛前训练阶段”用于形成这一“上层建筑”。所以,应当区别“训练程度”和“竞技状态”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随后年代里,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曾多次提到应当区别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针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训练程度是指系统训练的积极结果,反映了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活动的适应程度,它外在表现的特点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而竞技状态则是在已有训练程度的基础上,在训练大周期中运动员针对在面临的具体重大比赛中获得最好成绩而获得的全面准备程度的完整状态,它外在表现的特点是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由此可见,训练程度状态和准备程度状态是既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种状态。当然,在训练程度状态下运动员能够参加比赛,而且,在高水平训练程度状态下,运动员也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只有在竞技状态下,运动员将以更大的概率在重大比赛中获得最好成绩。事实上,在讨论上述问题时有些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把“训练程度状态”误认为就是“竞技状态”,并且,就此衍生出所谓的“最佳竞技状态”名称。评定竞技状态的整体指标是个人运动成绩动态。Л.П.马特维也夫指出:“这一指标的信息价值在于,运动成绩犹如聚焦镜,整体性地反映了运动员对成绩的准备程度的各个方面———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准备程度是否处于有机统一之中”;所以,“研究竞技状态,监督和控制它的发展就必须对个人运动成绩动态进行认真的分析”。接着他又指出:“为了认识竞技状态的本质和它的发展规律性,不仅需要研究它的整体性指标,即运动成绩,而且要研究其他系列指标,包括运用各个学科(运动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法揭示的局部性指标[14]。
1.2.2发展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1964年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就指出,最初对影响训练大周期分期的原因主要从运动竞赛日程和季节性气候条件中寻找。但是,深入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虽然对运动训练过程有影响,但都不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影响训练大周期分期的决定性因素是发展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众所周知,发展竞技状态具有时相性特点———三个循序的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相、保持相和暂时消失相。若是把训练大周期作为发展竞技状态过程的完整时间单位的话,那么,发展竞技状态的上述三个时相就成为从训练大周期中划分出3个时期: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的自然依据。也就是说,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是依据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来划分的。由此可见,Л.П.马特维也夫创立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分期”不是指其他,正是指在训练大周期中按照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通过划分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来建立完整的训练过程。在准备期中为获得竞技状态建立前提和提供保障;在竞赛期中保持竞技状态,并将其表现为运动成绩;而在过渡期中竞技状态暂时消失是为了防止训练和比赛效应转变为过度训练现象,保障机体恢复功能可能性和适应可能性,同时保障训练过程的前后大周期之间的有机衔接。运动竞赛日程和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同样对训练大周期的分期给予一定影响。但是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对它的影响是本质性的。
1.2.3训练大周期作为发展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训练大周期是发展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训练大周期的完整性表现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规律性的对比关系和总的循序性。在训练大周期中需要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层面,即在内容(身体、技-战术、心理训练;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环节(时期、阶段、中周期、小周期、训练日)和负荷(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层面上保持合理秩序和动态平衡。训练大周期由若干个中周期组成,中周期由若干个小周期组成,而小周期则由若干个训练日和训练课组成。换句话说,训练大周期不是直接由一系列小周期,而是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先由若干个小周期组成中周期,然后再由若干个中周期所构成。由此可见,依据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所建立的训练过程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为了确保在年度重大比赛时刻形成竞技状态,力争获得最佳运动成绩,要求教练员不仅要从时间上准确地对训练大周期进行分期,而且要具有在各个中周期和小周期中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调节负荷动态和恢复运动员机体工作能力的职业技能。如有不慎,就有可能承担失败的风险。顺便要说的是,在我国的运动训练理论中没有中周期概念。有些教练员把时间较短的大周期称之为中周期,而没有理解中周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周期,也是大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设置中周期的必要性在于,“它使得能适宜地控制每一个小周期系列的叠加训练效应,以便既保障高节律地发展训练程度,同时也防止由于不断累加训练负荷效应而使适应过程可能受到损害”,为此,“不仅要提高训练负荷水平,而且在某些小周期中要使其降低”[11]。也就是说,设置中周期作为训练大周期中间环节的意义在于,有必要对连续若干个小周期产生的较强叠加训练作用做适当调整,使运动员机体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以便防止出现“训练过度”或“疲劳过度”的消极现象。为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必要区分具有不同作用的训练小周期和训练中周期。为了实现既要对运动员施加必要的训练作用,也要保证使其定期得到恢复,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把训练小周期按照一定的作用特征确定为普通型、冲击型、诱导型、比赛型和恢复型小周期。同时通过对上述训练小周期的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中周期:导入型、基础型、监督-训练型、赛前型、比赛型、恢复-训练型或恢复-维持型中周期(详见[11])。换句话说,在安排运动训练过程时,根据各个训练大周期及其各个时期所承担的任务需要,安排相应类型的中周期和小周期。其意义在于通过训练小周期、训练中周期的模式化来实现整个训练过程模式化和规范化。
1.2.4“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发展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在Л.П.马特维也夫的著作中强调了波浪型负荷动态的重要性。他指出:“当训练过程的密度极大地提高,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要提升到必要的程度,在这样的条件下,规律性的是定期交替三个时相:总负荷增长时相、暂时稳定或降低一部分负荷参数为了较大地增加另一部分负荷参数的时相和相对‘卸’负荷时相”[11]。“波浪型”负荷动态不仅表现在训练小周期中,也表现在中周期和大周期中;不仅体现在训练负荷量,也体现在负荷强度中。这样的“波浪型”动态有助于通过把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增长的循序结合,施加最大负荷,同时为恢复和有效的适应过程建立了有利条件,把过度训练的危险性压缩到最低限度,总体上为发展竞技状态创造了必要条件。其实负荷动态始终是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几乎布满全年的比赛,不得不采用前后变化不大的“均衡型”负荷动态,而为了备战重大比赛形成竞技状态,必须采用“波浪型”负荷动态。
1.2.5“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在Л.П.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原理》(1977)一书中依据在前苏联国家田径铁饼队的研究结果,出示了叠加训练效应的“延缓传导”(Запаздывающая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现象的资料。从外部看“延缓传导”现象表现为“运动成绩的动态似乎在时间上迟于训练负荷量的动态:成绩的加快增长不是出现在负荷量达到极高值的时刻,而是在它出现稳定或降低之后”[11]。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用在连续负荷的作用下机体中展开的适应过程的异时性来解释“延缓传导”现象的机制。前苏联著名的适应理论专家Ф.З.迈尔松(Ф.З.Меерсон)对“延缓传导”机制的解释是“依据适应理论原理,延缓传导现象的分子基础在于,作为对负荷的应答,核糖核酸(RNA)的补充合成和蛋白质中形成细胞结构不是瞬间的,而需要时间。极有可能的是,正是对该负荷形成结构性应答、对完善系统结构痕迹的这一必要的时间决定了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运动成绩的增长迟于负荷的增长”[15]。即使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的主要学术对手———Ю.В.维尔赫尚斯基(Ю.В.Верхошанский)也无法对“延缓传导”现象持否定态度,而是“改头换面”使用了另一个术语———“长时间延迟性训练效应”(Долговременныйотставленныйтренировочныйэффект)[9]。“延缓传导”现象不仅揭示了负荷量动态与运动成绩加快增长之间的联系,而且,提出了合理调节负荷动态的问题,以便把负荷的总效应在要求的时间内传导到运动成绩中去。如上所述,竞技状态是整体性(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而在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实践中“延缓传导”现象就被用以作为“激发”竞技状态的启动因素。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可以说,在赛前训练阶段中,在大负荷量的背景下,负荷量下降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与“延缓传导”效应的特点有直接关系。负荷量下降速率较快且持续时间较短,延缓传导速度也较快,即竞技状态出现得就较早;负荷量下降速率较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延缓传导速度也较慢,即竞技状态出现得较迟。
1.2.6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在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著作(1964年、1965年、1977年)中在叙述竞技状态时相特征[11]时出示了3个图型:“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文中未明确提出在全年训练过程中竞技状态可能出现多少次的问题。但在教授的言谈中多次提到这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叙述竞赛期结构时,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提到,若是竞赛期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为了维持竞技状态,这个时期的必要环节是设置“间隔型中周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恢复-训练型”和“恢复-维持型”中周期;并列举了可能的方案:比赛型中周期(1)比赛型中周期(2)间隔型中周期(恢复-维持型)比赛型中周期(3);比赛型中周期(1)比赛型中周期(2)间隔型中周期(恢复-训练型)比赛型中周期(3)比赛型中周期(4);比赛型中周期(1)比赛型中周期(2)间隔型中周期(恢复-训练型)比赛型中周期(3)间隔型中周期(恢复-维持型)比赛型中周期(4)。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指出,当在竞赛期的结构中包含间隔型中周期的时候,运动成绩动态中通常会出现波浪型的摆动。这些摆动不同于竞技状态的实际消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竞技状态的主要成分仍保持着,暂时性降低的仅仅是专门的获得运动成绩的操作性“愿望”[11]。在随后年代的著作[11]中,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又解释了竞技状态保持稳定的主要成分是指“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发展程度,特别是专项耐力、基础训练程度水平,运动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等”。也就是说,在一个训练大周期中形成的竞技状态连续保持的时间可能不是很长,但若是借助于中间环节———间隔型中周期,就有可能一方面使运动员机体工作能力得到恢复,另一方面使它继续保持“蓄势”,而在随后的重大比赛中再次表现出来。最后应当指出,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从来没有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是终结性的,相反,他始终认为它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某些方法原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例如,在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员训练中,“波浪型”负荷动态、“延缓传导”效应的定量化操作;全年过程中形成“竞技状态”可能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以及通过设置“间隔型中周期”后它可能的持续时间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特别是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指出:“重要的是细致研究竞技状态的稳定因素和易变因素对运动成绩共同影响中的相互作用,为此需要展开多学科专家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工作。否则,就很难深化对竞技状态概念的认识和从根本上完善控制发展竞技状态的艺术”[14]。
2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面对的挑战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诞生以来的几十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不断受到某些具有一定知名度学者的质疑。在这一方面表现特别积极的是А.Н.伏罗比尧夫(А.Н.Воробьёв———莫斯科州体育学院原院长、医学博士、教授,随后在一场中退出历史舞台)、Ю.В.维尔赫尚斯基(Ю.В.Верхошанский———曾在莫斯科体育大学举重教研室任教授、教育学博士、教授),以及А.П.邦达尔丘克(А.П.Бондарчук———曾担任前苏联和俄罗斯国家链球队主教练、教育学博士)。几十年来,国际竞技舞台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的成绩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第二方面,是职业竞技运动逐渐向更多国家扩展,在世界广大民众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可是职业体育组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较少顾及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性和运动员的健康,使职业运动员们不得不面临着几乎布满全年的赛程。如上所述,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构建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不适合这样的职业联赛赛制。在这种情况下在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实践中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一些疑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要是仅仅由于这样的原因,似乎还不至于成为试图全盘否定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理由。实际上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领域中所出现的分歧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其中既有由于实践的变化而产生的学术分歧,也有纯粹个人的原因。要是不理解这一点,仅仅从反对者们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去理解这场分歧的实质难免会误入歧途。在这里不得不重提1991年和1998年由俄罗斯权威体育学术杂志《体育理论与实践》发起的主要针对Л.П.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两次大辩论。特别是1998年的这一场大辩论事先经过策划,特邀Ю.В.维尔赫尚斯基作为“反方领头羊”打第一炮,与此同时,Л.П.马特维也夫等学者则处于事先完全不知晓的状况。虽然编辑部明确表示,其立场是不否定前苏联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无可争议的科学研究成果,但也不回避现代专家们在这些问题的观点上存在的明显分歧,以及对完善运动员培养各个阶段的运动训练系统日益增长的实践需求。在该杂志1998年第2期和第7期上Ю.В.维尔赫尚斯基分别发表了“在通往科学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的道路上”[4]和“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学的地平线”[8]两篇文章,直接针对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确立的运动训练分期体系提出激烈批评。尽管以往该作者也发表过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持不同看法的文章,那时候的批评仅停留在“对事不对人”程度的话,那么在1998年的这场辩论中已经直接指名道姓,针锋相对了。对于Ю.В.维尔赫尚斯基的文章,与其说是由于学术观点的分歧,不如说是由于内容缺乏真实性、引文断章取义、故意混淆概念等行为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极大不满。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指出:“只有当辩论过程中完全遵循一定规范的时候,辩论才有助于对真理的探索。而在这种情况下起首要作用的是逻辑规则和伦理规范”[13]。В.Н.普拉托诺夫则更明确地指出:“很难理解是什么驱使Ю.В.维尔赫尚斯基写出这样的文章。在问题的本质方面,与他以往发表的批评材料相比,很少有新的内容,可是采用了过于断然的形式,超越了科学辩论所允许的界限”[16]。Ф.П.苏斯洛夫(Ф.П.Суслов)和В.П.费林(В.П.Филин)[16]则从学术伦理层面对Ю.В.维尔赫尚斯基的文章提出了质疑。Ю.В.维尔赫尚斯基在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积极地推出自己的“板块系统理论”。从1985年在Ю.В.维尔赫尚斯基的专著《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4]中首次出现“板块”一词,直至2005年他发表了题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高级运动员训练的板块系统”[9]的文章,比较完整地推出了“板块系统”[2]。对于“板块系统”,我们同样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实践检验。但是,“板块系统”关于“集中使用单方向负荷”的主要观点,对于那些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不甚了解,但又希望在短时间内就能见成效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应当看到,在特殊情况下把“集中使用单方向负荷”作为一项专门手段加以使用未尝不可。但要把这种依次集中局部性强化手段的做法扩展到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的安排,就违反了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性,而且往往由于局部性负担过重而导致运动伤害事故。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个别文献中就见到“周期训练板块化”、“从周期训练向板块训练模式过渡”[3]的提法,并将其视为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经验之一,这不仅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这里且不说该文中仍使用术语“周期理论”(本作者曾在多种场合指出这是一个翻译失误,正确的译法应当是“分期理论”),就说文中所作出的“高水平的运动员板块训练模式已经替代了传统的周期训练”的判断是缺乏依据的。要是用这样的思想指导训练,有可能对训练实践带来消极性影响。尽管几十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这并没有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捍卫者们退缩,相反,他们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在继续完善的道路上使其得到稳步发展,以适应竞技形势的变化和运动训练实践新的需要。
3现代阶段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面对几乎布满全年的竞赛日程和运动员虽有抱怨但仍积极地,有时候“被迫”参加各种商业性比赛的状况,现代阶段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继续坚持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方向,同时兼顾现代竞赛日程,在可能的条件下让运动员参加更多的其他重要比赛,为此积极探讨全年多周期训练安排方案;第二,不仅突出奥运会当年的训练过程,而且,高度关注四年奥运周期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安排,同时重视探索由若干个奥运周期构成的整个运动生涯中多年训练过程的安排;第三,在科学研究中和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发展竞技状态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著名运动训练理论家、教育学博士、现乌克兰体育大学校长В.Н.普拉托诺夫教授身体力行,做出了杰出的表率。В.Н.普拉托诺夫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关注4年奥运周期中的运动训练分期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奥林匹克竞技运动》(1994)、《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培养的一般理论》(1997),特别是《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培养系统》(2004)一书(包含12个部分,42章)堪称巨著。该书由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作序。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将其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当属阐述竞技运动科学-应用知识的世界优秀作品行列”[17]。鉴于В.Н.普拉托诺夫教授在发展奥林匹克竞技运动领域科学方面的功绩,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曾授予他奥林匹克勋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Х.А.萨马兰奇先生高度评价了В.Н.普拉托诺夫的贡献,指出这是一个“重要意义超越了一个国家———乌克兰,成为对整个世界竞技运动最杰出的成就”。
3.1关于全年多周期训练安排目前,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正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是全年多周期训练安排的合理方案,以适应比赛增多的需要。如前所述,在Л.П.马特维也夫提出的全年单周期、双周期和3周期基础上。1988~1991年间前苏联和民主德国的专家就曾为高级游泳运动员探索性研制了4周期训练安排的方案[18]。随后运动训练实践中出现了全年5周期、6周期,甚至7周期的训练安排方案。但是,在实践中使用这样的方案时,往往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好比赛的主次(或者根本上把商业性比赛作为主要比赛),因此,造成运动员在开始几个周期中取得优异比赛成绩,而在年度重大比赛,例如奥运会上却“名落孙山”。为了确保首先在奥运会等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最好成绩,同时,在其他比赛中也取得较优异的成绩,根据多年研究的成果,В.Н.普拉托诺夫针对周期性项目研制了全年六周期的训练安排方案,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图1)。图1中可以看到,每个大周期都结束于一次重要比赛,而最后一个(第6个)大周期则结束于年度重大比赛。为了确保全年六周期训练过程的主要目标都对准年度重大比赛(例如奥运会),按照В.Н.普拉托诺夫的说法:“在每一个大周期中要解决两项似乎相互排斥的任务,即既要保障针对年度重大比赛的有计划准备,又要针对本大周期的重要比赛达到较高水平的准备程度”[17]。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大周期中既要为本大周期面临的重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准备,但同时要为年度重大比赛奠定必要基础。我们依据图1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表1。从表1中可以发现全年多周期训练安排的某些方法原理。这就是:第一,突出第一大周期的基础地位。为了确保全年过程中基础训练程度既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较少出现波动,第一大周期不仅要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而且要施加足够的一般训练和辅助(半专项)训练负荷量。表1中第一大周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包含4个中周期,共12周。在这一大周期中负荷量稳步提升,一般训练和辅助训练量占较大比重,分别为40.23%和26.82%,而专项训练仅占32.95%。主要任务是使基础训练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不仅为本大周期,也为全年训练打下扎实基础。第二,注重各部分训练内容的同步-循序性。由于多周期方案的各个大周期的持续时间缩短,因此,具有不同作用的各部分训练内容安排的合理性问题就凸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是应当“依次地”,还是“平行地”安排就成为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更准确的回答应当是,在遵循发展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按照素质和技能“正迁移”的原则,并顾及各竞技项目特征的前提下,各部分训练内容同步进行,把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内容、专选性(局部性)与综合性训练作用结合起来,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除各大周期中的重要比赛以外,对于其他比赛不一定在赛前对训练做出调整。换句话说,参加这些比赛被视为训练手段之一。第三,需要定期增强基础训练程度。在多周期方案中,由于全年比赛比较多,训练时间减少,这样一来在第1大周期中发展起来的基础训练程度难以在全年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在随后的大周期中需要定期对其予以增强。在表1中除第1大周期以外,第3和第5大周期的一般训练和辅助训练量之和同样占较大比重,分别为59.29%和62.12%,同时,课时总量也有较大提升,分别达到253课时和198课时。其主要任务就是保持已经达到的基础训练程度的水平。第四,提高总负荷量水平,为形成竞技状态建立必要前提。为了准备年度重大比赛,在赛前中周期开始后总负荷量须达到或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然后在适当时候开始逐步降低。从图1和表1中可以看到,总负荷量在第5大周期就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第6大周期中不仅专项训练量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达到75.35%,而且,前2个小周期中的工作量提高至相当高水平(分别为34和32课时),随后,开始逐步下降至每周12~14个课时。在每一个大周期结束时安排一周的恢复型小周期,起到短时间休息的作用。在第6个大周期结束时安排2周的中周期,作为过渡期。我们看到,上述全年6个大周期训练的方案正是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系统在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发展。在这一方案中坚持了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的基本规律性,定向于在年度重大比赛中针对优异成绩达到最高水平的准备程度,同时,保障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训练程度,从而使运动员能参加更多的其他重要比赛。目前,职业运动员的比赛主要采用两类赛制。第一类是运动员可选择参加的“站点”式赛事,一般用于个人项目;第二类是运动员不可选择参加的主客场制职业联赛,一般用于集体项目。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发,对于采用第一类赛事的运动员的训练可以参照上述全年多周期安排训练的方案及其方法原理,依据选定的竞赛日程划分周期安排训练。而对于采用第二类赛制的运动员,由于高密度的赛制与分期理论的定位和方法原理存在着较大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原则上不是在竞技状态下,而是在训练程度状态下完成大部分比赛,因此,可以建议的是:可以使用全年单周期或双周期(如赛季中带较长间歇期)安排训练的方案;一般应安排不短于12周的准备期用于提高基础训练程度和专项训练程度水平,同时定期采取措施保持基础训练程度水平;训练负荷尽量保持相对均衡型动态,以便使运动员机体工作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在这样的赛制下虽然也不排除通过训练过程的安排来调整运动员比赛状态的可能性,但不仅取决于时间上的可能性,同时要求教练员具有高超的调节训练过程的职业技能。
3.2其他有关问题
3.2.1关于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努力延长优秀运动员在最高水平上比赛的持续时间,成为现代竞技运动中安排训练和比赛最现实问题之一。这就要求重新审视目前的运动员多年培养系统。按照В.Н.普拉托诺夫的意见,目前已取得相对共识的把运动员多年培养系统分为五个阶段的方案,应当调整为7个阶段,即保留前3个阶段———开始训练阶段、早期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训练阶段以外,再增加4个阶段:针对最高成绩训练阶段、最大实现个体可能性阶段、保持最高运动技能阶段和逐渐降低成绩阶段。延长运动生涯在很大程度上与准确地确定表现最佳运动成绩的最佳年龄区间联系在一起。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可以划分出3个年龄区间:首次好成绩、最佳可能性和维持最佳成绩(表2)。在大多数竞技项目中达到最佳成绩的最佳年龄区间十分稳定。据此可以推算出,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和达到最佳成绩所需要的年限,以便努力使运动员能在最佳年龄区间里达到最高成绩。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特别是天才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包括性别、遗传基因、肌纤维类型、机体功能可能性和适应可能性方面的差异等。整个多年训练过程,除第一和第二阶段以外,之后每一个阶段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全年训练的分期化。从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开始,已经具有一个或两个大周期的明显运动训练分期。在随后针对最高成绩训练阶段和最大实现个体可能性阶段则要求针对重大比赛严格的训练分期。这里除传统的单、双周期以外,也许有多周期(3~4个以上)的全年训练方案。在保持最高成绩的阶段中合理安排训练对于延长运动生涯,使运动员在过了最佳年龄区间后仍然能达到优异成绩具有重要意义。В.Н.普拉托诺夫指出:“在最高水平上比赛的几年中要善于把训练过程安排成能最有效地使用现有的适应资源,而不对前些年中过多消耗适应资源的功能系统提出极限性要求,掌握这样的技能就成为在若干年中保持高水平比赛活动的较大潜力”[14]。对于那些处于运动生涯最后阶段,但仍准备参加奥运会的高级运动员,不建议他们采用全年多周期的训练方案。最佳的方案是单周期和双周期或3周期方案之间的过渡方案。
3.2.2关于增加新的运动训练原则在现代阶段的运动训练中,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被不断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另一方面,由于比赛增多导致运动伤病同样增多。在这种情况下,В.Н.普拉托诺夫[14]提议有必要增加两条新的训练原则:“训练过程和比赛活动与训练外因素的统一和相互联系”和“训练过程的效果与防止运动创伤的相互制约”。增加“训练过程和比赛活动与训练外因素的统一和相互联系”原则,作者列举了三项理由:第一,在使用传统训练手段和方法基础上提高训练过程效果的潜力越来越小;第二,近10多年来表现出越来越依靠外部因素提高运动成绩的趋势;第三,竞技运动强烈的商业化和政治化倾向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里的训练外因素是指使用新型运动设备和器材、刺激训练活动和比赛活动效果的允许的和不允许的手段、中度高原和高度高原训练、专项练习器等。增加“训练过程的效果与防止运动创伤的相互制约”原则的理由是:极大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复杂的气候条件、激烈的对抗、高难度的运动动作使现代竞技运动转变为极易受伤的活动领域。导致出现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除其他以外,也包括在极大地增加比赛次数的情况下不合理地安排训练。所以,在合理地安排训练过程时,除了解决身体、技-战术和心理训练任务以外,应当把防止出现运动创伤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以便确保在整个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活动系统中把出现运动创伤的概率压缩到最低限度。
- 上一篇: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 下一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