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腺苷;心肌保护;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in Adult Open Heart Surge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inopen heart surgery. 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valve replacement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groupⅠ, n=15), adenosine cardioplegia group (groupⅡ, n=15), adenosine cardioplegia and pretreatment group (group Ⅲ, n=15). Plasma levels of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and creatine kinase MB (CKMB),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nterleukin-6 (IL-6) and interleukin-8 (IL-8) were measured perioperatively. Biopsies of right atrium were taken to be analyzed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Arrest time, spontaneous resuscitation rate, the requirement for inotropics,intubation time and ICU stay time were also evaluated. RESULTS Group Ⅰ had higher cTnI and IL-8 values compared to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P<0.05) at 10 min after aotic declamping, and also had higher IL-6 compared to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P<0.05) at the point of 1 postoperative day. Ultrastructure changes were slighter in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than in group Ⅰ. Arrest time of group Ⅰ was longer than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P<0.05). CONCLUSION Adenosine can decrease the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with better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Key words: Adenosine;Myocardial protection;Cardiac surgery;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腺苷是一种内源性核苷,三磷酸腺苷(ATP)降解产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近20年来,人们发现腺苷具有强大的心肌保护作用,是缺血预适应过程的触发物质之一,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将腺苷用于心脏外科瓣膜手术中,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成人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腺苷停搏液组(Ⅱ组)、腺苷停搏液+预处理组(Ⅲ组),三组病例基本情况相似,见表1。
1.2 手术方法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应用膜式氧合器,Jostra 或Stockert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选用胶体液(聚明胶肽及白蛋白)和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Ⅲ组预处理是在主动脉插管完毕后,经中心静脉以100 μg/(kg·min)泵入腺苷注射液,持续10 min。升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含血停搏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经左、右冠状动脉窦分别灌注。血液停搏液中钾离子浓度约为22 mmol/L。Ⅰ组首次灌注4∶1冷含血停搏液。Ⅱ组、Ⅲ组首次灌注含腺苷1 mmol/L的冷血停搏液。三组均首次灌注1000~1500 ml,而后每30 min复灌半量不含腺苷的冷血停搏液。
ECC中鼻咽温降到30℃~32℃,灌注流量2.0~2.4 L/(m2·min),Hct控制在0.21~0.25,停机时0.26~0.30。术中监测血气,及时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开升主动脉前,心腔内充分排气。复跳后8~10 min给予5%CaCl2 1g,待血液动力学稳定逐渐停机。
1.3 观测指标 ①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后5 min、主动脉开放后10 min、ICU 1 h、术后1 d、2d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离心取血浆置低温冰箱保存,采用美国强生ECI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②每组选取8例患者,在阻升主动脉前、开升主动脉时取右心房壁小块心肌组织,制成电镜切片,用日本JEOL-1200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并对线粒体作FlaMeng半定量分析。即在每个电镜标本中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再随机选择20个线粒体进行观察,线粒体损害程度按0~4级分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线粒体损伤程度越重,平均每个线粒体得分为该标本分数。评分标准如下:0级(0分):结构正常;Ⅰ级(1分):结构基本正常,基质颗粒丢失;Ⅱ级(2分):线粒体肿胀,基质透明;Ⅲ级(3分):嵴断裂,基质凝固;Ⅳ级(4分):线粒体内外膜完整性消失,呈空泡状。③临床观察心脏停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多巴胺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用SIGMASTAT2.0统计软件,数据以(±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行×列表λ2检验、Fisher exac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按照Taylor公式校正血液稀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稀释后物质含量校正值=实测值×术前Hct/取样时Hct。
2 结果
2.1 血浆cTnI、CKMB、LDH、IL-6、IL-8含量 ECC开始后cTnI、CKMB均较麻醉诱导后升高,分别于术后1 d、ICU 1 h达到高峰。LDH术后2 d仍未恢复正常。IL-6 ICU 1 h浓度达到最高,IL-8变化不明显。其中主动脉开放后10min,cTnI、IL-8Ⅰ组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术后1dⅠ组IL-6 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见表2。
2.2 心肌超微结构 在升主动脉阻断前,三组大致一样,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紧密,线粒体外膜基本保持完整,嵴完好,基质密度正常。主动脉开放时三组标本均出现心肌受损的表现:心肌纤维挛缩、变短,肌浆网扩张,肌膜皱褶;线粒体不同程度的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样改变;核膜萎缩,内质网扩张。但上述表现以Ⅰ组为明显。线粒体量化计分分数反映Ⅱ组与Ⅲ组心肌损伤较Ⅰ组轻,见表3。
表3 线粒体量化评分分数(略)
注:*与同时点Ⅱ组、Ⅲ组相比,P<0.05
2.3 临床观测指标 三组病例均无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灌注停搏液致心脏停搏的时间Ⅰ组明显长于其它两组,P<0.05。见表4。
表1 临床资料(略)
注:MVR:二尖瓣置换术;MVP:二尖瓣成形术;AVR:主动脉瓣置换术
表2 血浆cTnI、CKMB、LDH、IL-6、IL-8的变化(略)
注:*与同时点Ⅱ组、Ⅲ组相比,P<0.05
表4 临床观测指标(略)
注:*与同时点Ⅱ组、Ⅲ组相比,P<0.05
3 讨论
腺苷是一种嘌呤核苷,由糖苷键连接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它是机体能量代谢的产物,主要来源于ATP降解,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中。心肌组织氧含量正常时,腺苷保持低水平持续释放,在缺血、缺氧时,由于氧供、需失衡,最终导致ATP分解,腺苷的释放量可增加50倍。腺苷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对心脏具有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是冠脉血流自身调节的核心机制,这一点早被人们发现并证实;第二,心肌保护作用。1985年Ely[1]等发现腺苷对心肌细胞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此后人们对其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腺苷通过与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腺苷受体结合而产生心肌保护效应。目前已发现腺苷受体有A1、A2a、A2b、A3四种。腺苷的心肌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机制如下:① 含腺苷的停搏液可加快心脏停搏,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停搏液的均匀分布。补充了ATP的前体腺苷,能够增加再灌注心肌的ATP水平[2];②触发和介导心肌缺血预适应(IPC)。IPC发生机制复杂。从IPC的诱发到产生效应的信号转导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受刺激后机体产生内源性触发物质触发物质通过受体将信号转导至蛋白激酶蛋白激酶作用于最终效应器产生保护作用[3]。腺苷作为IPC的触发物质已被实验证实[4]。而A1受体激活在腺苷预处理心肌保护中起主要作用[5];③抑制缺血再灌注期间的炎性反应。腺苷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自由基产物的生成和防止氧自由基引起的损伤。A2受体介导了腺苷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6];④减少心肌细胞肿胀及凋亡[7]。
Lee[8]等报道对于左室功能不全(EF<30%)、三支病变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腺苷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在ECC之前给患者应用腺苷250~350 μg/(kg·min)持续10 min。与对照组相比,停ECC即刻,以及术后40 h,心脏指数显著改善,术后24 h肌酸激酶水平也显著降低。另有文献报道[9],在ECC前应用650 μg/kg的腺苷进行预处理,结果CKMB漏出量减少,术后心脏指数改善。至于腺苷作为含血停搏液附加剂的效果,目前临床报道并不多。
本次试验,我们对单瓣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腺苷预处理,并灌注含腺苷血液停搏液。结果发现Ⅱ组、Ⅲ组心脏停搏快,cTnI、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较对照组轻微,说明腺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及抑制炎性反应作用。但是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临床应用腺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它的益处,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它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因此,确定腺苷在心脏外科术中的最佳治疗剂量,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Ely SW, Mentzer RM, Lasley RD, et al. Functional and metabolic evidence of enhanced myocardial tolerance of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ith adenosine[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5,90(4):549-556.
[2] Jordan JE, Zhao ZQ, Sato H, et al. Adenosine A2 receptor activation attenuates 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neutrophil accumulation,superoxide generation and coronary endothelial adherence[J] .J Pharmacol Exp Ther,1997,280:301-309.
[3] Riksen NP,Smits P,Rongen GA.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from 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 part I[J]. Neth J MED,2004,62(10):353-363.
[4] Vinten-Johansen J, Zhao ZQ, Corvera JS, et al. Adenosine in myocardial protection in on-pump and off-pump cardiac surgery[J]. Ann Thorac Surg,2003,75(2):S691-699.
[5] Lankford AR, Yang JN, Rose'Meyer R, et al. Effect of modulating cardiac A1 adenosine receptor expression on protection with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6,290(4):H1469-1473.
[6] Linden J.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adenosine[J]. J Clin Inve, 2006,116:1835-1837.
[7] Zhao ZQ, Budde JM, Morris C, et al. Adenosine attenuates reperfusion -induced apoptotic cell death by modulating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s[J]. J Mol Cell Cardiol ,2001,33(1):57-68.
篇2
竞赛是学生实战检验,通过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磨练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现在90 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在竞赛过程中,坚持数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题目分析、资料查阅、方案论证选择、作品的组装调试、论文的撰写等一系列过程,队友讨论,分工合作,相互磨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心理抗压能力。学生通过竞赛过程的体验尝试,感受着指导教师日夜坚守的无私奉献行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扎实学风、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提高都是一次质的飞越。
二、教师教学过程的启发引导
作为老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性人才培养意识,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弄清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创新性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真正地把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到工作实际,才能够追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创新,提高自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指导,可以把学生创新的成功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实际说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的潜能,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撰写发明专利等。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各个环节,体会创新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结合学生的意愿、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特长,为每队或每组学生配备一个相对固定的科研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把所带的学生吸纳到自己的团队中,走进实验室,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践基地的示范
(一)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基地是学生初试科技创新的阵地,通过项目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了完成该项目,而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真正地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做好导演,指导学生如何做,把握好方向,激发斗志。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每年都利用假期组织学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了解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回到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接触实际,从所学知识中总结提炼,产生许多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四、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政策保障
强化科研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增强师生创新的原动力。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对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校出台了《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励办法》、《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 400~10000 元不等的奖励,获奖学生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评选“三好学生”、优先推荐保送研究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等。而所有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将享有与获奖学生同样的奖励,并且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的标准。由于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使得一部分学生为了捞点资本而混进来,就要对于前期参加多少的实践、积累了多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才能进入严格把关,同时把好结题关,杜绝浮躁。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学校每年设置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100万元,支持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积极争取企业的冠名赞助资金。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技术;公寓式团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01-02
前言:
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它打破同一专业、同一学院聚集的特点,有利于不同专业、学院学生之间的交流,再加上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来组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利用网络技术在线交流,通过分工与合作来完成相应创新研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公寓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有效提升,使他们了解到本专业、本学科之外的许多知识,为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网络对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作用
1.实现跨专业的组合。新媒体网络能够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能够将不同专业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相关知识的探讨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分析事物,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为其科技创新提供扎实的团队基础。公寓内学生之间的组合可以更加自由,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研究课题来自由结组,比如在研究关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时,就可以将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自动化等专业学生组合起来,让学生从本专业角度出发,探讨该问题研究方向,然后相互之间交流合作,找到更好的创新角度,提升其科技创新水平。
2.了解前沿研究信息。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学术前沿信息,掌握学者们的研究状况,然后分析他们研究中的不足,找到自身所要研究问题的方向。传统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由于学生手中前沿研究资料较少,给他们研究方向的确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加上数据搜集不全面,可能会降低科技创新作品的质量。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则能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查询相关资料,并搜集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结论,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说服力。
3.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索相关领域问题。传统创新团队建设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渠道较少,学生只能单独找时间来与教师探讨研究问题,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创新研究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的积极性。通过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研究动态,并给予实时指导,以确保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水平。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新媒体网络环境运用现状
1.网络新媒体沟通相对较少。当前大部分学生在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对新媒体网络技术运用较少,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还是倾向于传统的“面对面”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学生上网时间难以协调,团队中由于不同专业、学院之间的交叉,使得上课时间差异较大,一旦出现难以商榷的问题,网络平台难以满足他们表达自身想法的要求,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当面探讨相关问题,发挥“头脑风暴”作用;第二,教师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能力不足,许多高校年龄较大的老师由于自身网络运用能力较差,在与学生沟通时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导致网络新媒体沟通较少。
2.团队协作精神有待提升。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然而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学生传统交流方式,他们能够运用交流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传递,由于信息传递不到位,一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一般较强,由于不是团队面对面研究,一些学生会出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思想,从而导致团队合作精神不足,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发展。
三、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1.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提升其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能够通过网络来搜集数据,并运用相关软件来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研究结论,确保科技创新结果的准确性。就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而言,其每一个环节的研究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如课题的选定、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都可能会用到新媒体网络平台。因此在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高校要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完成相应研究,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大学生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创新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会处于不利地位。高校在进行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该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其创新潜力,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最终达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此外,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可以结合学生专业、性格特点来制定引导方案,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本校比较成功的科技创新团队,介绍他们的研究事迹和研究成果,以增强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科技创新的自己信心,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的良好发展。
3.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新媒体网络环境下要实现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将公寓内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色,使其“术业有专攻”,为团队建设和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的科技创新院队建设中,由于学生专业差距较小,分析问题比较片面,使得结论的科学性下降。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可以避免传统团队的弊端,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展现自身个性,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更多专业外的知识。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不断丰富科技活动内涵,在科技创新研究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
4.加强公寓内学生之间的交流。创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就要加强公寓内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科技创新研究信息,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比如可以利用校园微信、校园QQ群、校园飞信、网络教育平台、校园官网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活动动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其次,要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挥团队作用,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与魅力。尤其是在多专业团队中,不同学生要发挥自身专业特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发挥“1+1>2”的团队优势,最终达到科技创新研究目标。最后,学生之间要做好沟通交流,发挥公寓内学术研究优势,积极向其他团队或团队成员学习,找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调整研究状态,以最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创新科研中去。
5.创建师生间和谐稳定关系。提高高校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与指导教师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创建师生间和谐关系,教师经常深入公寓,引导学生敢于进行科技创新,尊重学生的一些“大胆”想法,并鼓励他们进行研究,必要时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资料。学生也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教师一道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研究目标。
6.构建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要想建立良好的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就要为其构建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第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师资源。每个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至少需要有一位老资历教师来作为指导教师,这样才能保障团队创新研究的质量。第二,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来自由结合,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所研究问题,从而找到创新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孵化器,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科技创新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使其感受科技创新与自身就业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的热情。
四、总结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流与学习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来进行交流,使不同专业间的学生能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公寓式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提供了交流平台保障。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公寓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要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合作,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公寓中享受学术研究的乐趣,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1):96-105.
[2]路志强,任富刚,李俊峰,黄国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技创业体系的管理构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2):56-58.
篇4
【关键词】高中生;创新能力;提高方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是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
一、好奇心是科技创新的前提
科技创新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思维的开发固然有很多途径,但最根本的动力的还是源自问题,问题本身的提出、解决和拓展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
有人说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前提。说到要多问多疑,大家肯定马上会想到大物理学家牛顿,是的,如果不是当初他对苹果落地好奇,多问了一个“问什么”,就没有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苹果是落在我们头上呢?多问多疑说明有了好奇心,才能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有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打断了课堂的教学,而抹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堂应当成为开放的课堂,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希望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上的研究性课题、动手操作、课外延伸等处着手,对高中学生较感兴趣的课题讨论。我们可从其科学性、实践性、推广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如果有价值,那就从中选取一个小切入口,来进行研究。在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选题不宜过大,课题的中心要具有一定深度。
二、兴趣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大驱动力,进而转化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
希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巧妙设计上课导语,多设疑、多激发、多引导。可充分可运用学校实验室资源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装和创新,由验证实验到探究实验,先简单后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不断体验创新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多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展示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等资料,激发思考;教师要从自身教学的各方面进行创新、带动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意志力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坚强的意志是获取成功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科技创新、科技发明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在研究不下去,瓶颈阶段的时候,如何克服困难,我们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有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是很多成功科学工作者必备品质。例如,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可是也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坎坷和痛苦,发明电灯的过程更是有上万次的失败,才最终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钨丝,一定要认识到,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没有捷径,需要的是坚定不拔的意志精神。
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高一、高二时间相对宽松,尤其可以利用寒暑假参加科技创新的兴趣小组,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只有拥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凭借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不够合理的部分,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借助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发明创造的技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创造出创新的作品
走进自然,学生在感受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翱翔在想象的思维空间里,走出对事物本身的认识,重新构建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将对自然界万物的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开发想象力。
五、活动比赛是科技创新的平台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国家政策上重视科技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加强创新教育,以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比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具大赛》、《手工作品大赛》、《航模大赛》等,青少年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不同视觉,不仅能够了解了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和进步,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了各种思路的优缺点,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篇5
在熙熙攘攘的观众当中,有一个群体颇受瞩目,他们就是少年儿童。他们有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有的是牵着爷爷奶奶手漫步于各个展馆,有的甚至还被抱在爸爸妈妈的怀里。
5月20日,来自北京京瑞学校的百余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走进博览会现场。他们基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孩子们首先参观了科博会主展场的1~5号馆,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发展情况,首都科技发展大格局、大创新的内容,以及“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最新、最前沿的创新科技设备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实现了与最新科技的零距离接触,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激发起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景仰和渴望。
在老国展8号馆,孩子们参观了由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贸促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承办的“首都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他们满脸的好奇和庄重,再次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更渴望努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里,他们还现场参与了创新部落的连弩体验课。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半个小时,他们就做出了自己的连弩。
孩子们在“走进科博会看北京”系列活动11家资源共享单位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馆,进行参观游览体验活动。在现场,一位爸爸陪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他们饶有兴味地观看森汉科技展出的机器人。这台高1.6米的机器人随着音乐灵活地跳着舞蹈“小苹果”。男孩略偏着头,面带微笑,明亮的大眼睛充满和好奇和兴奋。经了解,原来他们父子是从山东过来看病的,经确诊孩子的病没有什么大碍后,爸爸决定带孩子过来长长见识。这位爸爸深有感触地说:“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创新,国家只会停步不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创新的主体,他们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而一个人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具来的,需要培育和扶持。科技博览会展出的展品往往创意十足,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具体展示,多参加这类活动,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将来才能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模式构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但是,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重建。人类文明史从实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利用自然力和自然资源进行创造的历史,而当前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这种实质状况得到了延伸和推进。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方法,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在当前的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让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如何让两者和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需要考虑,也必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
1.1战略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一对相互矛盾又彼此依存的两个元素,只有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让两者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对两者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将视线局限于两者之中,而是要放眼于更宏观的方面,对两者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准确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已经两者在经济环境中所处的态势,密切关注当前阶段尚未显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1.2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也并非其外在所显现出来的简单性和单一性,其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多面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的是胡要注重其系统性的构建,从生命周期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解决。
1.3自主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当注重其自主性的发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方式,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环境工程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让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环境中获得一种全新的发展和创造。
2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环境保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带动环境工程的建设,环境工程建设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有序发展。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经济
从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阶段,我国在倡导经济发展时,不再一味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倡导绿色经济的构建。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让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环境构建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领域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术理论讨论的难点,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2全球气候变化
当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我国同样遭受到了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伤害。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此领域发展的重点,运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减少企业、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寻找最佳的适应气候发展变化的科技发展方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策略,也能够为环境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3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相处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环境风险预测,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灾害的时候,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方法予以应对。因此,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方面的发展应当注重对我国环境特点的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积极探索解决此情况的有力对策,提高环境工程构建的可靠性。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其关系到我们自身生活的长治久安,更加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因此,创建良好的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科学技术促进环境工程建设,让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过得环保道路越走越好,让我国的生态发展获得一个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宪洲,何永涛,沈振西,王景升,余成群,张扬建,石培礼,付刚,朱军涛.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3:306-31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207-218.
篇7
关键词: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31-001
一、科技创新素养现状
1.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就连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关注点。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教育观念和人们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方面的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外教育相比,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比较扎实,可是科技素养和动手能力则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2.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建构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把科技教育纳入课程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和有个性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二、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笔者详细观察每年学校的校园科技节,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活动,反映出的那种“幼稚”、“无知”,对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所反映出的“束手无策”,再看学生历次考试的成绩,真正体会出今天的基础教育的痼疾:只注重知识传授,轻理解和体悟;只重视知识记忆,轻知识理解、建构和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忽视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这种状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笔者去美国、法国考察,发现我们在实施教育的实践中,与西方国家相比,人才培养观念和方式上显得非常保守,在我国,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教师的权威不容学生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师长”转变为“合作者”、“朋友”,将教育过程真正变成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究和挑战权威,敢于创新实践。
2.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特别重视学生技术素养提高
从宏观角度考量,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深刻而迅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实力体现了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考虑,学校和老师都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知识,学会实践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他们明天承担起为祖国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资源建设,为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环境
我校以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注重各学科知识在技术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选择和创业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帮助。我们在开放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原则统领下,兼顾学生学习、实践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投资600万元,高质量建设技术教育项目,与原有资源形成合力,为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项目一:技术制作实践室1(偏重木工),学生在这里可以感受传统木工工艺,体验从原木到具体产品的木工制作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渗透流程的教学。
项目二:STEM课程体验室,这里主要让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将确定的项目(也称微项目),利用项目构思和呈现方案,再利用项目一中的设施和社会力量支持,将它们的设计成为作品,体验技术过程和成功的快乐。
项目三:汽车模拟驾驶室,学生在这里将在学习汽车原理和汽车驾驶知识的同时,通过汽车基本知识学习,深刻理解结构、流程、系统等技术知识。
项目四:技术设计与探究室(技术试验),本室按课程标准要求配备技术试验器材,学生在这里接受技术试验真实学习和实践感受。也可以将他们制作的作品和设计在这里进行试验,找出合理、最佳的设计。
项目五:现代农业实践室,本室配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般设施,该室还将整合物联网应用技术,室内作物温、湿、气、肥等的控制,都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学生在这里一方面可以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知识,体验生产过程和技术。另外还可以理解物联网概念及知识。
项目六:综合创新活动室,本室将配备25台计算机和CAXA实体设计软件、激光雕刻机、快速成型机、风洞实验台灯设备。学生在里面可以按照传统的画、描图的方式,练习设计(三视图、草图、图示等);更可以按照他们的奇思妙想设计心目中的作品。并可以利用激光雕刻机和快速成型机将它们设计成为真实的模型。
项目七:技术文化,每个专业教室的墙面和公共走道,按照对应的专题将技术发展脉络、著名人物和突出事件等技术文化素材,做成展板,营造技术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受技术的魅力。
篇8
这次市委组织四大班子和县区主要领导、骨干企业代表等大队人马赴温台、义乌等地学习考察,决心很大、收获启发也很大。可以说每到一地,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解放思想、自主创新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与这些地区的差距。
比较台州、温州和义乌等先进地区,我们**现在最缺的是经济总量,最缺的是综合实力,最缺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最缺的是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力。新一轮**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人才第一资源。现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大环境越来越好,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越来越到位,作为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肩负的责任很大,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争取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市奠定扎实基础。
一是要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召开了科技大会和自主创新大会,为我们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上半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是推进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周召开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对加快推进我市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一次作出了部署和要求。应该说,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大背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好。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市场倒逼机制将促使企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自觉提升创新能力。随着我市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周边大中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我市创新环境和条件将会不断改善。随着国内外名院大所加快向长三角地区转移,我市开展科技合作的环境将不断优化。我们处在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科技工作已经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春天。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珍惜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切实增强慢进则退的危机感。通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市科技进步水平稳步上升,自主创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企业创新主体意识逐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绩我们要充分肯定。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比较省内兄弟市和长三角周边城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推进科技创新的思路还不宽、理念还不新;创新环境还不够优化,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还不够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县区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与省内温台、宁绍、嘉兴比,与无锡、镇江、南通等长三角周边城市比,我们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甚至还在拉大。可以说,**科技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奋起直追,赶超跨越,努力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
三是要切实增强创新创强的使命感。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和关键。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今天的发展、还关系**发展的未来。省党代会赵书记报告已经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关系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这么一个高度来阐述。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孙书记和马市长讲话中都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按照核心战略的要求,按照创新强市的要求,对照先进,寻找差距,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不遗余力、不辱使命,奋力拼搏、创优争先,以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努力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跨越。
二、更新观念,进一步理清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主要讲二个观点:
第一,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前提是摒弃那些束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要教育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家转变“四种观念”:一是要切实转变重资金引进轻核心技术掌握的思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既要强调引进资金,也要关心是否得到了核心技术。能否在合作过程中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是关键中的关键,否则到头来必将受制于人。二是要切实转变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思想。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说的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生。”自主创新虽然在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却避免了引进技术需要支付的高昂代价,也避免了投产后将绝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人的局面。从长远看,企业只有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进行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自身发展的命运。三是要切实转变重跟踪模仿轻自主创新的思想。跟踪仿制人家的产品虽然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较低,但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却始终落后于人,不能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存在着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等危险。所以,只有进行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实实在在地规避各种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要切实转变重竞争轻合作的思想。特别是要加强市内区域特色产业和同类型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集中资源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研发速度,共享创新成果,增强一致对外的竞争力。
第二,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重点立足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是我市自主创新工作坚定不移的指导方针。为此,我们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一是在发展路径上,要逐步放弃简单的模仿,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二是在创新方式上,要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是在创新体制上,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快科企合作项目落地,努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成功率,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四是在发展部署上,要强调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人才培养并重,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五是在科技合作上,要针对实际需求,重在实际效果,不拘泥于形式和载体,主动寻找和利用国内外一切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
关于下一步工作,总的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去年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和要求来开展,按照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来开展。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县区和市、县科技部门要重视研究和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扩张我市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是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和希望,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新培育100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发展100家左右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1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二是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发展。加快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好地发挥高新园区的集聚作用和引领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群。在继续做强做大长兴无机非金属材料、南浔特种电磁线、德清生物医药三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长兴绿色电池、吴兴有色金属合金(不锈钢)、南浔电梯和开发区水处理设备等四大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形成更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四是要加大力度支持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运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丝绸、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新化。
(二)切实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使创新平台真正成为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创新成果研发高地和创新成果转化高地。一是要加快重点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加快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抓紧建立常设管理机构,制订和完善科创中心发展规划、产业导向政策、科研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继续推进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浙江太极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安吉、吴兴、南浔科技创业园建设。在重视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研究如何使大院名校的合作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产业化和现实生产力。要防止出现重前道引进、轻后道服务,重引进院校、轻项目对接的现象。二是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通过5年的努力,重点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60家。三是要积极培育和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巩固和完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成果推广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三)切实重视科技项目的组织和申报
项目是载体、是基础。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后劲,离开项目就不可能谈自主创新。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大项目、好项目、高项目。各县区要十分重视科技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大好高”项目能列入省以上科技创新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项目经费资助。一是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一批科技项目。使科技创新在促进一产、加快二产、提升三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要围绕节能降耗,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开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围绕环境保护,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配合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好“太湖流域水污染生物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为治理太湖蓝藻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四是要围绕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以健康与安全为重点领域,以重大疾病防治、新型药物开发、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和快速处置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组织科技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更多地争取省级重大项目,特别是国家科技部的项目。
(四)切实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工作
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法制宣传的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法制意识。二是要切实加强专利申请和专利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专利申请总量,努力提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比重。积极开展企业专利示范和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专利示范企业。三是要切实加强专利执法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工作。
(五)切实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在抓好现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和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一是要抓紧启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加快制定《关于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实施细则》,研究出台能够吸引领军人才来湖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经过5年努力,力争培育和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团队来湖创新创业。二是要抓紧启动“专利管理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快制定和出台《**市专利管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资格暂行办法》,抓紧启动“专利管理工程师培养计划”,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培养300名以上的专利管理工程师。三是要探索建立“专利特派员”制度。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专利特派员”制度,面向社会(特别是专利事务所等专业机构)选派优秀的专利从业者赴企业参与专利管理,帮助企业更好更快推进专利工作。四是要加快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办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教育“五大工程”的实施,为我市自主创新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
(六)切实重视组织好下半年各项重大活动
一是要高质量组织好南太湖科技经贸洽谈会。市科技局已经把有关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刚才叶局长专门就科技经贸洽谈会有关准备工作作了部署和要求,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要专门进行总结、评比和表彰,希望大家思想上进一步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抓好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各县区组织参展的企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规模。签约项目一定要实,要有质量和档次,防止形式主义和重复签约。二是要重视组织好深圳高交会参展活动。高交会已经办了多年,各县区要进一步重视研究和改革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调动企业参展积极性,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观展和参加交易活动。三是要统筹安排好下半年各项科技合作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和接轨上海活动周等一系列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各项科技活动的实际成效。
四、强化领导,努力营造科技强市建设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核心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做好搭建平台和营造环境的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建科技强市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当前,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创新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践证明,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推行,对统一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增强全社会科技意识、形成自主创新合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各县区要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完善,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努力实现目标责任制的向下延伸,真正在全市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主创新领导责任体系。
二要加快推进科技创强“三级联创”活动。科技创强是推进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载体。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创建科技强市的目标和任务,德清县、长兴县已经进入省科技强县行列。安吉县和吴兴区、南浔区要认真制订创建规划,扎实推进创强工作,争取早日成为省科技强县(区)。同时,各级科技部门要协助政府抓紧研究和制定科技强乡(镇)创建标准,在全市加快启动“三级联创”活动。三县要重视科技局领导班子建设,配强人员和力量;吴兴区和南浔区要结合体制完善,争取科技局单设,为创建科技强区作保证。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 普及型创新教育
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
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篇10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 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作者:贾金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