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武术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武术教学的要求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舞蹈培训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舞蹈培训班多以营利为主,创办者为了节省成本,舞蹈室设施、设备均不够完善,舞蹈室地板、把杆等设备使用廉价的材料。本文就舞蹈教学对舞蹈室地板的要求做了相关阐述,以帮助更多的人明白舞蹈室地板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舞蹈教学?地板?特殊要求

近些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小孩发展舞蹈、音乐、围棋等兴趣爱好也成了一个趋势。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培训班,例如舞蹈班、音乐班、象棋班等。舞蹈班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笔者发现很多舞蹈室较简陋,为了节省舞蹈室的建设成本,一些设备使用了廉价的材料。例如,把杆用不锈钢制成,地板胶则以瓷片或者仿木地板砖铺成,甚至有些舞蹈室连镜子都未安装。在建设成本大大减少的同时,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其实,舞蹈教学对地板材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先铺一层架空的木板,再在木板上铺设专业的舞蹈地板胶,这样,习舞者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才能有保障。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舞蹈教学对地板的特殊要求。

一、材质方面

舞蹈地板胶又称舞蹈地板或舞蹈地胶板,是一种软质的聚氯乙烯,即软质通体PVC地板。舞蹈地板胶是根据舞蹈练习的特性专门制成的,色泽鲜亮,表面光滑细腻,柔韧性好,不涩、不滑,弹性适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减缓运动中的冲击力。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及舞蹈专业院校比较常用,安装也比较规范,但很多舞蹈培训班的舞蹈室地板材质选择不一,如图1-图4所示。

舞蹈教学具有特殊性,对地面的要求非常高。教学中,学员经常要做跳、转、翻等动作,如果地面过于湿、硬、不平,就会给学员带来较大的伤害,严重的会导致学员骨折或扭伤。舞蹈专用地板胶不涩、不滑,弹性适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对广大舞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笔者认为在建造舞蹈室时,在地板材质选择方面应该选用专用的舞蹈地板胶,从而减少学员做跳、转、翻等大幅度动作的安全隐患。

二、颜色方面

颜色对视觉的冲击较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兴奋、喜悦、愤怒、郁闷、热情、奔放、舒适等情绪和感觉。舞蹈教学中,舞蹈室地板颜色的选择尤为重要。舞蹈室建筑色彩性格多明净高雅,与文化品位相辉映。学员每天在舞蹈室练习,舞蹈地板胶一般应以柔和、温暖、宁静、悦目的中性浅色调为主,即以光谱基本颜色之间的复合浅色为主。例如,橘黄色、浅蓝色、浅褐色等,令人久看不厌,心情舒畅,也使整个舞蹈室室内层次明显,且又协调。学员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练习会感到兴奋、舒适、愉快,对提高学习效率、愉悦身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保洁方面

舞蹈室是习舞者每天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有效保证舞蹈室的卫生也困扰着大家。假如舞蹈室铺了地毯,则不利于打扫,也容易滋生细菌,虽然前期建造成本低,但保养成本高。舞蹈专用地板胶除了色泽鲜亮,表面光滑细腻,柔韧性好以外,还有易于清洁维护、不变性、不易开裂等优点。专业舞蹈地板胶表层有一定抗污能力,易于清理,表面有污渍时,用干净拖把、清水刷洗即可。专用舞蹈地板胶除了易于清洁,还耐磨、吸音,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四、厚度方面

篇2

关键词 武术文化 武术教学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Martial Arts Cultural Heritage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CUI Changsong

(College of Sport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90)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the tradi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martial arts culture. Firstly, there is help students from awareness of healthy competition helps to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students, to help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teaching martial art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n made accordingl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teaching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attention to clear the content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attention to ensure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hours the proper martial arts teaching martial arts to achieve three strategic cultural heritage effective in teaching martial arts, and hope to be able have inspiration to carry out martial arts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materials arts culture; material arts teaching; cultural heritage

1 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的意义

1.1 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有利于学生良性竞争意识的培养

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或者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的一点对于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却存在无法正确的面对竞争的问题,极端的甚至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不择手段,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武术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重视的是礼让的竞争观,讲究的是不为人先、大义服礼、先礼后兵的风度。在武术教学中通过武术文化的渗透和传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水平的提升,让学生在面对竞争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观念的形成。

1.2 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有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武术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凝聚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说,我国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与我们的民族发展息息相关的,很多都是对民族精神的写照和反映。例如:我国武术文化中“公忠为本,精忠报国”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武术技能的同时,受到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的民族精神意识、民族精神素养以及民族精神品格都因此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让我国的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弘扬。

1.3 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有助于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是传承人类知识、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人类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途径。学校教育与“日承式”教育或者是“大众传媒式”的教育相比较而言,更具有精确性、系统性以及权威性,这一点对于武术教育来说已是如此。通过把武术文化贯穿在武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对武术文化的精确、系统传授,以确保武术文化传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而且由于学校是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见解都会在此出现、交流、碰撞,从而对武术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综上所述,可知,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在武术教学中实现武术文化有效传承的策略

2.1 注意树立新的武术教学观念

自从武术进入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以来,虽然武术教学的观念随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在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武术教学仍然就是传授武术的攻防技术和武术套路,任课教师在开展武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视的仍然是学生武术技术的和武术套路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而却忽略了武术教学活动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功能。如今要在武术教学中实现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传统的、滞后的武术教学观念,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去认识和了解武术中的文化现象,树立武术技术教学与武术文化传承相统一的、新的武术教育传承观,以更好地促进武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2 注意明确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

注意明确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是在武术教学中实现武术文化的有效的传承一个基本前提。我国的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文化学和艺术学等诸多领域相关,而且还与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医学理论以及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其所蕴含的内容非常繁多,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面对这样情况,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够在符合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武术文化传承的最佳成效,以尽可能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就成为了十分关键的一个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注意对武术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通过科学的整理、分析、总结、和提炼,归纳出适合教育教学要求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有助于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内容,剔除滞后或是陈旧的内容,以尽可能通过科学的内容组织和内容选择,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武术文化的精华,实现武术文化科学、系统传承,切忌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其次,还要注意明确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要传承的武术文化内容。也就是说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组织,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武术文化学习兴趣。

2.3 注意确保并适当增加武术教学的课时数

目前在开展学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小学的武术教学还是高校的武术教学,课时数的安排普遍存在偏少的现象,很多学校仅仅利用目前所安排的武术教学课时根本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而且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性,存在对武术教学不够重视的情况,某些学校甚至连现有的教学课时都无法保证,以至于对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确保武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有效传承,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通过宣传、检查以及考核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学校对于武术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武术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学校则应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杜绝挤占武术课的问题的出现,并尽可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武术文化课教学的课时安排,将武术文化作为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促进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 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88―01

一、农村中学武术课教学开展、实施的现状

1.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武术教师缺乏,领导监管不力,武术教学内容形同虚设。中学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尽管在体育院校的课程里,武术是一门必修课,但由于招收的学生极大部分没有武术基础,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课时少,学习内容和质量皆受影响,而且所学内容和中学武术教材不吻合,不连贯。因此,毕业后在体育教学中从事武术教学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而就是这极其有限的武术人才进入农村中学任教的就更加少了,毕业后分配中的流失现象严重,真正从事一线武术教学的寥寥无几。在农村中小学中,特别是农村边远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只能由其他教师兼职。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学过武术专业知识,因此,他们也无法上好武术课。再加上由于学校在教学质量的压力下,领导不够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没有按照课程标准对其监管,体育教师是否按要求上课,上什么内容,根本没有过问,因此,武术教学内容也就形同虚设了。

2.教师的畏难情绪,影响武术教学的开展和质量。在农村中学,班级人数多,学生活泼好动,不易组织,集体练武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负责,课堂教学计划要周密细致,教学内容要合理,运动量安排要科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专项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武术具有动作结构的复杂性,套路变化的多样性,动作姿势要求的严格性,形神合一的精神性,这令有些教师望而生畏。在一节武术课中,教师要采取大量的示范、讲解、领做,让学生反复观察模仿。再加之武术动作动静相间,虚实分明,上下肢体的屈伸蹲屈,教师常常要边讲解边示范,边做边喊。一堂课下来,往往是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因此,武术课可以说是费时费劲,一般教师不愿多教或为了省劲干脆不教。

3.教学条件和环境较差,器材配置跟不上,不利于武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体育成绩被纳入中考升学成绩在当地已经占40分 ,但测试内容是:1000米(男)800米(女),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项目,武术项目却被排除了,这无疑让教师和学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从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武术器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课的教学,不利于武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4.由于武术课堂教学易出现伤害事故,导致部分教师不愿上武术课。安全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底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由于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个性特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易于兴奋而控制力较差,农村孩子小学没有武术基础,易受到损伤;特别是上器械课,如果稍不注意,组织不严密,纪律稍为松懈,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很多教师就不情愿上武术课,而用其他简单不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项目代替了。

二、解决策略

1.体育教师要加强武术专业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武术教学中教师的基本功很重要,包括示范动作的精神、气质、神态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很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具有一定的武术知识与技能基础,但是武术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套路一段时间不练就会遗忘,很多教师可能由于没有长期教学,更是生疏了,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因地制宜创造教学条件,因陋就简上好武术课。首先,学校要利用自身能力尽力完善教学器械。其次,通过学生自己制作简易器械,比如木剑和木棍。最后,可以和周边学校或社会团体借用或共用器械。

篇4

摘 要 在我国高校开展体育武术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增强和整体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既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武术项目,又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得到熏陶。但是当前体育武术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课堂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习不够科学,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对有效开展体育武术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体育课中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课 武术教学 难点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这样就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中国的传统运动武术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武术学习开始走进了高校体育课堂中,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武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开展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武术文化传承、正常开展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体育课武术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于模式化,缺少思想教育

武术本应该是一项包含格斗和套路的一项运动,使人能够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但是在当前的武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使武术教学没有计划,盲目地进行,这样就使学生盲目地只顾考试的学分,而忽略了学习武术真正的目的。同时学生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武术技能,也使在武术教学中武德有一定的缺失。教师在简单教完一个动作之后就让学生简单练习,应付考试,学生没有学习武术技能的基本认识,导致在较短的实践内就会忘掉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对武术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认识,影响了高校体育课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从业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在高校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导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不好。因为人们对于武术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就对于从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由于学生本身对于武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给与学生过多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倦怠心理。还有一些教师本身武术素养不高,所以对于学生的武术学习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学习不够专业,没有效率,在真正表演武术的时候会被外人所笑话,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上课的时候学习就会更加不认真,对于武术体育课产生反感心理,减退学习武术知识的热情,这样将会直接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武术教学内容不是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于武术知识的喜欢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出现了许多学生喜欢武术但是却不愿意去上武术课的情况,因为学生们普遍感觉到教师教授的武术内容比较落后,且没有实用性,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已,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学生喜欢比较简单和使用的武术套路,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同时掌握和记忆比较容易,但是当前教材中的武术内容比较难,学生学起来的时候比较吃力,在日后应用和记忆的时候困难就会更大,所以学生就会有一种喜欢武术,但是却不喜欢去上武术课的想法。

二、解决武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优化武术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武术,参与到高校体育武术的学习中来,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优化当前武术教学的内容,要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与实际相配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着重与武术知识的各个不同的特点,让这些特点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然后教师还应该详细讲解一下每一种武术的学习的要领,同时能够把复杂的动作简化,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去学习和使用;必要的示范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看到武术表演的状态才会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想要学习的想法。

(二)提高从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提高高校体育武术教学的质量,也需要重视从业教师的专业性。应该让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突破,能够改变以往教学的不协调格局。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武术教学既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和示范,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去领悟学习武术知识的要领。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态度端正,给学生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有兴趣去跟随教师学习知识,采用多种教师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注重实践培养

对于武术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把学习的武术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武术技能,同时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把武术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范围的武术比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平台来进行实际运用,能够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学生相互帮助和纠正,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体育武术教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更好地进行高校体育武术教学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保持文化的传承性,同时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当然,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应该认真研究武术教学,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实用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介明镝.普通高校体育武术选项课的设置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36:224-225.

[2] 闫洪杰.普通高校体育武术创新教学新探[J].内江科技.2011.11:82,98.

篇5

关键词:中学体育;武术;教学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是令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武术这项集健身、观赏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与普及。那么怎样才能将武术这一兼具技术性和修养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既准确又规范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武术技能,是当今中学体育教育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体育课堂中武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体育课一般是每周两学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除去雨雪等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真正能够对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教学的时间变得更少。而武术教学在这十分有限的体育课时中又只是占据了极少的一部分,有的学校甚至由于师资的原因,没有在体育课中开设武术项目的教学。

2.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周期较短

由于课时较少,每次课堂内容不断累积,导致教学以及学生的复习时间都很少,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又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的过程中,会出现示范动作不准确,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动作的错误,不能对于不规范的动作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与指导,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不够重视,不能深刻地理解武术的精神,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

(3)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套路式教学

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缺少对武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于学生对武术套路只是机械地模仿,而缺少深层的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于动作技术的掌握慢,而且对于武术教学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4)学生对于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七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通过询问、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大致如下:

中学生学习武术动机调查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是很明确,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真正意识到学习武术的用处的不到半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形式枯燥,缺少生动的讲解,这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无法培养他们学习武术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去学习。

二、抓好中学武术教学的对策

1.加强对武术课的重视,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

学习武术既可强身健体,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可以作为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由于武术具有这些作用,因此学校更应该让学生多了解武术,从而对武术产生热爱,使我国这块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就要求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能够考虑适当地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夯实基本教学

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武术而言,夯实基本教学,就是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选择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基本动作,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练功方法,这会对套路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通过给学生讲解武术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有实战意义,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让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于攻防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使武术教学更有效率。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应该多聘请一些具有武术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较高品质修养的体育教师,从而达到健康、专业的教授目的。

总之,现在中学武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要想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师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武术;教学研究;传承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佳木斯市三个区9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教师72人,学生300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中学武术课程教学及其他相关资料。②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一)、当代中学武术开展的状况及趋势

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武术被列为中学体育课必修的内容。大纲规定了初中武术教学每学年4至6学时,高中每学年时。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武术在中学的开展情况并不太乐观,为了使武术在中学能更好的开展,本文对佳木斯市中学武术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推进武术在中学体育教学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学生对武术认知的现状

1.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有28.33%的学生从武侠小说中了解武术,由于学生喜爱武侠小说那些虚构的武功情节,35.33%的学生从电影电视中了解武术;由于学生喜爱看武打片想学两招,显示英雄那种威风;19%的学生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师课程传授中了解到中国武术,是由于武术是必修课;还有10.67%的学生从民间拳师那里接触了解武术,最后还有6.67%的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武术的。当前学校体育教师对学生武术传授引导的渗透力不强,如何利用体育课堂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理性认识武术亦是以后的重要任务。

(三)武术基础设施的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武术场地一般以学校的操场的草坪和塑胶跑道为主,另外就是以学校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为主,是因为武术本身对场地的要求就不太高,只要在空旷的空地上就可以。武术器械也只有少数学校有少量的刀,剑,棍等,是因为许多学校还没有开设武术课,而开设武术课的学校武术课的内容也只是以徒手套路为主。

二、中学生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一)中学开展武术的重要性

在中小学普及武术,无论对继承和弘扬这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塑造健康人格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要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使每个中小学生都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习练武术,并把武术作为终身体育的项目之一。

(二)在中学普及武术的优势

传统武术在我国中学以优先得到普及,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塑造青少年优秀品质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需要,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优势。首先,中学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体育院校,而武术是体育院校必修的技术课程,所以大多数体育老师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武术知识,另外,越来越多的体育院校增设了民传专业,培养了大量专业武术人才,这些都说明我们有在中学普及武术的师资力量。

(三)武术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和思想的成熟期,习练武术无论对少儿身体的锻炼还是人格的塑造都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作用。

1.武术运动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武术对人体各方面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中小学生通过系统地进行武术学习和训练,可以使柔韧、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武术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历来重视“武德”的培养,所谓“习武先习武德”,“拳以德立,无德无拳”,武术的修炼过程是一个内外双修的过程。中小学生习练武术对其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三、如何更好的开展武术课程教学

(一)提高武术教师武术教学素质。要加强对教师的业余进修,从而缓解武术老师不足的问题,提高师资质量。武术教师要具备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时代特征;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修养以及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勤于钻研教材和教法,具有学好、教好武术的基本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武武术兴趣。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加快中小武术的发展,老师应在武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改革,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三)有针对性的安排教材内容。武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作为教材内容,重要的是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可行性,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小学武术教材要以武术游戏和简单武术动作为主,初中以简单的武术动作组合为主,降低动作难度要求,简化武术动作;注重武术对学生精神的培养,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武术精神联系起来;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当地特色的武术作为教材;注重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以往武术传统教法上,是过于重视教师主导地位,以传授教学为主忽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现代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结论

1.学校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只注重学生的学习;2.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以选修课为主;3.对于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教学大纲为主。

建议

1.在中学武术内容的创编上,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不同难度编写不同教材,根据地方特色开设地方课程;2.重视中小学武术教学及其教学改革,并在中小学设置武术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进行试点教学,以点带面加快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步伐;3.学校要注重武术教学场地设备的投资,使场地器材得到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扬.试论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1):68-69.

篇7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传统武术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已经逐渐进入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与关注。然而,通过对目前我国所开展的高校武术教学进行观察和了解却发现,目前我国所开展的高校武术教学活动,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很多高校都是将武术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或者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来开展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充分发挥高校武术教学在民族文化弘扬和民族精神传承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就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武术教学理念的创新,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概括来说,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武术推广和武术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由于在很多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仅仅将武术看作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或者是健身体育手段,教学的内容,也仅限于对武术套路的规范性掌握,从而使得高校武术教学出现了体育化、竞技化的问题,并逐渐出现了向竞技体育项目流向的趋势,却忽略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传承,从长远的角度看来,这对于我国武术运动的推广与武术文化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就成为了我国武术推广与传播的一个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充分发挥高校武术教学德育功能的必然要求。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由于很多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仅仅将武术当做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一种拳艺技术、一种躯体体操或者是一种健身手段,因此,使得我国高校的武术教学正在不断地向着技术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其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却一再的被忽视。很多学校(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并没有看到武术教学所具备的教化人的价值,只一味的强调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从而陷入了一种思维的盲从。针对这种现状,为了促进高校武术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的导向下开展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工作。

3.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高校武术教学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材的陈旧、课时安排的不足,场地设施的局限等等,这些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渗透,以至于无法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则是影响高校武术教学科学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我国武术传播过程中一个实质性的危机。综观目前我国的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重形不重意的情况,再加上,多数高校武术任课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的,相对于其自身的技术水平来说,文化水平却略显不足,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难将武术定位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上进行诠释和教学,使得教学活动出现了不结合人文典故,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片面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却不重视学生武术精神的培养等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武术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发展。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二、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以改革教学理念为先导

要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首先必须要以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改革为先导,具体来说,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改革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应注意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根本,也是影响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深入挖掘武术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使得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得以弘扬。

2.应注意树立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理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传统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高校作为社会注意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担负着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意树立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理念,通过教学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的培养,来促进我国民族精神培养与弘扬。

3.应注意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高校武术教学中以技能传习为中心的武术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技能传授并重的教学理念,摒弃单一,只关注武术技能教学与训练的教学指导思想,从武术课程目标的制定、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武术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武术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等多个环节入手,来渗透武术文化的内容,以此来发挥高校武术教学育人和树人的功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与普及开来。

(二)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辅助

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得以贯彻落实的媒介。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要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辅助才能够得以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我国大多数高校来说,现行的武术教学内容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之久,很多都是围绕武术教学的“老三样”来开展的,即: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以及二十四式太极拳,这些教学内容不但形式较为单一乏味,而且动作数量多,且难学、难记,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基本是延续竞技武术套路的思维模式来开展的,非常重视动作的外观美感,但是教学内容的技击性却不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而且还因为偏离了中国武术的根本:技击和文化,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弘扬无从谈起。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时,就必须要注意组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承载能力的教学内容。例如:拳理知识的教学,拳理知识,如太极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等等,既是拳理同时又是文化,其所具备的文化承载能力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其对于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促进作用是无疑的。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注意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技击性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技击性。

篇8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高校武术教学中日益凸显了众多的问题,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呈现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内容没有新意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众多的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教学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无法准确的传递出正确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低下,下文将针对现今的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前沿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问题及应对

武术是一种传统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以及价值,充满民族特点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醒目,同样也是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中的重要选修内容之一。在高校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优良品质进行相关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意识。武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今的高校武术教学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

(一)专业教师的数量不足

在现今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的武术教师应当拥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并且应当具有良好的组织、示范能力,武术教师不仅在思想上应当充分认识并了解武术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且应当认真详细的研读高校武术教材,争取更快更好的完成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目前的高校武术教师并不是武术教学的专业教师,教师自身对传统武术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且自身素质以及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这样的武术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武术教学的要求,严重的影响了高校武术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

在日常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材大多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之类的为主,而大学生本身并没有习武的基础,再加上大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较大,身体的柔韧性较弱,因此,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为困难,这样使得学生对武术教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并且由于其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其同现代教学的原则相去甚远,与现代教学现状不相符,不利于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武术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日常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让武术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高校武术教学质量。

二、高校武术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在日常的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将理论教学连同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武术学习中的攻防之术,并且,教师在进行日常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当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学生本身是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的一个群体,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高校武术教学的特点来进行以学生为本的因材施教。

在武术教材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太极拳以及相关拳术的教学,这一类的武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大致差不多,教师应当充分的掌握这一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充分的体现武术教学的教学特点,突出武术教学的风格特点,从而有效的提升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在武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武术理论教学,大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有效的认识到武术学习的意义以及特点,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运用多种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武术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武术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师可以同学生以一种朋友的形式进行教学,真正的融入到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的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快更好的设计相关的教学教程,如同,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有趣的游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武术学习效果。

再如:教师在进行日常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在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作为一位引导者,参与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以及指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同进步提高,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身边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多媒体,在日常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武术表演的展示,让学生从他人身上悟出武术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进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丰富武术教学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武术教学作为一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承担着继承、发扬以及传播我国传统武术的重任,因此,教师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当教诲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训练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促进中国传统武术教学的改革创新。因此,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武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从而更快更好的进行高效武术教学改革,进而有效的提升高效武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加记.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篇9

一、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种文化类型要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下来并不断发展,必须具备两种特质:一是这类文化必须具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具有其它文化不可取代的品质;二是这类文化需要有极强的适应性,在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能不断吸收与溶入相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营养和充实自己。”中华武术就具有这两个特质,作为民族国粹的武术千百年来植根于民间土壤,它是亿万人民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是继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直接途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举措。

(二)学校武术能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武术运动能全面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同时,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能够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三)学校武术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和儿童,而学校武术普及和发展的对象也正是广大青少年和儿童。在学生时期加强武术锻炼不仅能促进其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武术技能一旦习得就要求长期坚持运动的这一特点本身就具有终身体育的特性。因此通过学校武术的大力普及和发展能使学生充分体验武术健身的快乐,成为终身武术运动的实践者、宣传者,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科学锻炼的条件。

二、湖北省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意义。应试教育是中小学教学课程体系的唯一指挥棒,武术不是湖北省中学体育考试科目,也不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重视,应试教育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上影响了中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

武术专任教师缺乏是湖北省中小学武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数据调查显示,湖北省专业体育院校和综合高校武术专业的学生比例较小,加上武术运动对身体条件的要求较高,导致了武术专业毕业生少和毕业后从事武术教学的人数较少的情况,不能满足在中小学配备武术专业教师的教学需要。在对教师调查的数据显示:80.6%的教师认为中小学需要配备专业武术教师,而实际上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中大多数是球类专业和田径专业人才,只有8.3%的学校有武术专业教师。由此可见,专业武术教师的缺乏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主体基础薄弱

学生武术基础薄弱与学校武术的普及发展相互制约。目前,湖北省就武汉市中小学武术教学开展较好,其他地区武术运动开展情况不尽乐观。全省呈现出小学、中学、大学的武术教学严重脱节的情况。中小学学生对武术运动缺乏了解,一般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才接触到武术运动,而此时身体、年龄条件的又制约了武术的学习。由此可见,抓紧抓好中小学学校武术教学工作,提高中小学生的武术基础,对完整的武术教学体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武术场馆器材不足

湖北省大部分中小学校武术器材设施和武术场馆建设跟不上学校武术的发展需求,80%中小学校没有专业武术器材和武术场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武术场馆器材严重不足,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学校武术的发展。

(五)武术项目舞蹈化趋势

目前大多武术教材没有能很好的体现武术攻防技击的特点。特别是武术套路为了向奥运会发展,采取体操、跳水等技能类项目的评分方法之后,更加注重高、难、新、美的发展路线,忽略了武术技击的根本特点,出现了武术技术舞蹈化的现象。这就使得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出现武术舞蹈化现象,没能从小打好学生武术基本功,影响了武术教学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时间太少

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教学计划中其它项目相比,所占的教学时数没有体现其“国粹”的地位。湖北省大多中小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程,在武汉市等开设地区,一个学期安排得武术课程也只有3-4个学时。教学时数少,没有达到《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不够理想。

三、加快湖北省中小学武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国家教委在1992年下发的《在学校开展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示》的文件中指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校长、任课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对传统体育的认识问题。学校领导应从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基本目的出发,更新观念,重视学校武术。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多渠道地加大武术宣传力度,正面引导与宣传武术运动的不同项目特点,以学校为重点,使人们全面了解武术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化他们的继承意识,为学校武术的发展扫清障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武术师资的建设可以通过多渠道完成。首先,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增加武术专业的招生比例,从根本上扭转教学人才匮乏的现状。其次,可以组织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武术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武术教学水平,并将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的教学内容通过他们普及到中小学校。另外,还可以聘请校外的优秀武术教师和老拳师兼职,提高学校武术教学水平。

(三)加强场馆器材建设

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基建部门应该加大学校武术经费和设施的投入,特别要加强中小学与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建设合格的武术场馆,购置必要的武术器材。高等院校也应该加大经费投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场馆条件和器材设施,为学校武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四)改良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门在武术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做全面、系统的考虑,将小学、中学、大学武术教学分步实施,逐级推进,形成科学、系统的武术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进一步完善武术运动员等级制度,强调武术人才培养 “从娃娃抓起”,要特别关注中小学武术的教学与发展。

(五)抓好武术科研,改编武术教材

篇10

1.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武术双语课程教学现状

从2012年9月起,体育科学系开始实验开展武术双语课程,实验对象为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术科1-2班(女生班),实验课程为武术普修课(专业基础课)。在实验过程中,特邀我院美籍外教Grahm全程指导课程教学(指导模式:外教课堂随堂学习武术课程,课后指导教师英语口语讲解要点及易犯错误),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学生对开展武术双语教学反映良好,96%的学生顺利通过了武术课程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其中优秀率(成绩高于90分者)占10%,同时学生反映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有所提高。从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武术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通过三年的武术双语教学实验,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能跟上教师的双语教学步伐,而且各方面反映良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全体学生能大胆熟练地用全英文操作武术课程中的所有口令。其次所有学生能流利的用全英文开展15分钟准备活动(为了突出武术双语课程的民族及传统特色,武术双语课程创新采用了由东汉时期华佗所创编的导引术“五禽戏”及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中的部分动作作为热身运动的主要内容)。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85%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武术双语课程既学好了武术,又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多在外语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在武术课堂中学会了如何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教师采用的主要鼓励措施是实行平时成绩加分制,每次课60%以上的学生必须随机抽查到讲台上示范英语口令、用英语带一小节准备活动,或讲解一个动作的关键点,表现良好者平时成绩加1-2分,而且教师规定如果一学期学生平时成绩加分没有达到12分则平时成绩不能及格,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双语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课后要花一定时间去复习并预习下一次课的内容)。因此,每一堂武术双语课程对学生既是挑战又是锻炼,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很多武术专业知识及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另外,在前五个星期,为了保证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武术双语课程教师基本上只能采用50%的英语教学,到学期末,学生已适应了武术双语课程教学的模式,一堂课可以采用80%的英语讲解。表明通过武术双语教学,学生的武术及英语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外语基本情况分析(20人/组)

在实验对象中,学生外语高考成绩,最高113分,最低36分,平均65分,达到及格标准90分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5%,经过调查,20名同学均完成高中英语课程,基本词汇量达到2800字,同时,在他们高中学习阶段,外语课上教师采用英语教学,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和习惯。众所周知,在体育专业教学中所用的语言大致分为日常用语和专业术语,由于学生对日常用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容易听懂,所以不会影响教学。对于专业术语,例如:拳(fist)、掌(palm)、勾(hookhand)、推掌(pushpalm)、冲拳(punch)等学生较为陌生。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中采用先英语后汉语的方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直观性原则,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同时,在编写教案时也要注意讲解时简而精,通过抓关键和难点,解决好双语教学带来的不适应。实践证明,在有效教学方法运用下,实验组在整个教学期圆满完成了的任务。经过36学时的教学,按教学计划和进度,由教师考核小组对两组学生进行了技评和达标考核。从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技评和达标结果看,实验组达标平均成绩为73分,对照组为76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3分,经方差不平性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技评方面,实验组技评平均成绩为68分,对照组为70分,实验组较对照组少2分,方差不平性检验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实验组采用双语教学法,未影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体育教育专业中采用双语教学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教学中两组采用了同一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组织、教学步骤、练习方法和练习次数等方面基本相同,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实验组采用了双语教学。本次实验前,我们已对双语教学进行了预实验,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适应性和对专业术语(课堂用语,专业习语、身体解剖术语)有了初步接触。在教师编写教案时,也考虑到讲解时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了精讲多练,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武术专业术语,教学中,教师有意放慢了讲解速度,在教学初期,先英文后中文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节奏减缓,练习时间(次数)减少;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学生需要努力听懂并记住英语词汇,使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而初次在外语课堂以外的技术课堂上接触英语,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了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弥补了练习时间(次数)的不足。第二,武术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项新技术,教师将集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于武术的基础技术上。这样就减小了双语教学的难度,由于教学重点相当集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强调重点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双语教学对学习的影响也随之消失。教学中,我们发现两组的平均技评成绩,分别为68分和70分相对而言并不高。而在达标方面,两组平均达标成绩分别超过技评最低成绩13分和16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分析有两点,主要是教学时数较少,造成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上较困难;其次是武术动作难学,学生在课后没有复习的习惯。

2影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武术普修课程双语教学开展的相关因素

2.1教学场馆的局限性

目前开展武术双语教学在武术训练房进行,因武术训练房两旁分别是健美操房,而且相互之间隔音效果不是很好,一旦碰到隔壁有训练课,学生较难听清老师的英语讲解内容;同时,由于教师在讲解动作时涉及到专业术语的讲解,需要进行一定的英文板书,但武术房没有相关的多媒体教学仪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双语教学的开展。

2.2教师缺少双语培训机会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系列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并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双语教学者必须是一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根据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双语教学开展最好的地方是上海,上海的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大部分高校都开出了武术双语教学课程。鉴于我院武术双语教学正处于实验摸索阶段,对我国知名院校开展武术双语教学的成功模式还不熟悉,又没有机会参加相关的双语教学培训机会。因此,在教学上只能靠教师自己的经验去摸索,不能达到相当专业的水平。

2.3双语教学大环境的制约性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接收者和受益者,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真正效果和目的。目前体育科学系仅只有武术课程在实验双语教学,相对来说显得比较单调,没有形成一种大的气势,双语教学气氛不是很浓,因此学生较难自觉意识到双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当今体育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体育双语学习对现代体育专业学生尤其重要,因此建议体育系鼓励更多的年轻教师开展相关体育双语教学实践,互相探索体育双语教学的经验,共同竞攀体育双语教学的高峰,培养我们的学生活跃在各种国际体育竞赛赛场上。

2.4课程教材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是课程教材的改革。目前我院武术双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武术双语教程》,该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其主要内容为武术基本功、五步拳、24式太极拳、初级棍术、初级刀术、初级剑术。而我院武术普修课程所教学的内容为武术基本功、五步拳、24式太极拳、三段棍术、三段刀术、三段剑术及实用散手。两者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异同,需要教师自己在撰写教案时适当参考其他武术双语教材,这给学生预习新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武术普修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3.1开展双语师资培训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对于武术双语的师资,可以采用优惠的待遇引进和招聘应届体育博士、硕士的办法,也可以选派我院骨干武术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对现任双语教师,学校教务处可进行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如有计划地定期开办培训班、开设高级英语听说(侧重口语表达)、英汉互译与实践、双语教学实践等课程,双语教学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进行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体育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逐渐形成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解决我院武术双语教学的师资缺乏问题。

3.2科学地设置课程和选用教材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就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也就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我院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执行双语教学大纲,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3.3创造双语教学环境

鉴于我院体育系中绝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来优化双语教学环境。校园绿化、运动场馆、教室、食堂等的布局、设计、改建应处处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外语的氛围,使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鼓励教师用外语举行学术报告会或讲座。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3.4对学生因材施教

目前我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武术教学要求之间的落差,一部分学生感到武术双语教学使自己的学习负担加重,影响专业成绩,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感到双语教学可以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双双提高。这就要求在武术双语教学实施中要有新的改进,要化难为易、循序渐进,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英语水平与武术素养双丰收。

3.5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适合我国武术双语教学的本土化建设

转变观念,促成对武术双语教材本土化建设的理性认识。西方双语教学理论反映的主要是欧美双语教育实践问题,具有明显的“欧美中心主义”的特征,把这些理论照搬到我国武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求我院武术双语教学研究者应转变观念,多采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行为习惯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去审视、描述、解释、预测和武术双语教学建设。它应更多体现出武术双语教学者的一种观念、态度和理性。只有首先经过这样的本土化过程,武术课程双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才会扎根,才能形成武术双语教学开展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武术课程的双语教学。

3.6建立有效机制,加强高校间武术双语教学研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