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文化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丰富的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丰富的文化素养

篇1

1.1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是毋庸质疑的。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的知识是否丰富、素质是否高尚。因此,人文素养对于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举足轻重。

1.2有助于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工作者,应该拥有一下品质:首先,他们拥有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其次,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工作者必须具有的素质。最后,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工作者的主要道德品格。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是为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以分析

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艺术理论、艺术教育、艺术管理九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综合高等艺术院校。研究者对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读者文化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化品味、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人文情怀、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发展观,以及学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情况、需求状况、对图书馆馆藏特色和馆藏资源的建议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艺术院校学生对文化素养的认识不够,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对人文素养清楚的仅仅只有16%左右,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是不怎么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有97%的被调查者能充分意识到加强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渴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被调查者的人文社科知识却较为匮乏,绝对大部分被调查者都不能达到及格线。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有待提高。

2.2价值观、人生观定位较为模糊,多方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60%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个人主义较强,没有很好的团队意识,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在被问及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忽视文化素养时,被调查者67%认为社会主流导向,造成学生忽视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4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措施乏力,无法吸引大量大学生参与到提升文化素养中去。可以看出外在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非常大。

2.3该校各院系对于图书馆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不够

被调查者大部分不清楚图书馆有哪些种类的文献,对于电子资源更是了解甚少。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周到图书馆不足3次的占54%,而在查找信息的途径调查中,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只有10%左右。调查数据显示馆内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文献借阅量也较少。这些数据就表明了被调查者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很淡薄,对文化素养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够。

3图书馆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优势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大学生受众群体,肩负着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重任。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优秀的信息资源和各类具有专业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信息资源所传达的意义,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学会尊重其他外来文化;帮助他们提高批判解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

4四川音乐学院通过图书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

4.1优化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古人的读书活动多与山水相伴,古代的藏书楼、书院也因此常置于优美的园林之间,使自然环境与学者的精神生活、内在情感相互融合,文人骚客们从风水的灵性中汲取了源源不息的养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心灵最高境界。对于这一点,现代图书馆应该借鉴,力求把馆周边的环境建设得清静优雅[3]。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更应该多多体现艺术风格。该馆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实践,比如改善馆内布局,增加优美字画,开设信息共享空间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越来越愿意到图书馆来学习。

4.2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在发展中的现代图书馆,不再像传统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定义为对文献本身的收集、存储和传递,把文献保障系统理解成收集、组织、存储和物理地传递文献的场所或机构,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系统形成的活动机制,是面向整个信息环境来组织、控制、选择和联结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它的能力的功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借助更多的途径来进行。该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讲座,例如有关文学、影评、名人讲座等等,都可以增长学生的各种见识,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来图书馆。另外,该馆举办馆报,每年的图书宣传活动,书评活动等来进行知识获取,传播,交流作用,更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4.3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完善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履行一切服务职能的基础,夯实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决定着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高低。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也应该有所侧重,不能重专业书籍和轻人文社科书籍。我馆的人文社科书籍还是较为丰富,如果能够加大宣传和推广,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我们的馆藏资源。服务机制是图书馆服务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具体行为,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承载体,是服务文化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只有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才能做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保障,才能构建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4]。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从广大读者的角度出发,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以读者为服务中心,合理解决规范管理与融洽气氛、重点服务与平等阅读之间的矛盾。

5结语

篇2

我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追求学生专业表演技能的提高,对学生的专业表演技能考核非常严格,甚至有教师只要求学生进行技艺的训练,音乐的学习在国人的印象里就定义为了单一的演奏技艺学习。

很多学生从小就被要求训练专业音乐技能,有的在音乐表演上的成绩非常卓越,但是却“大器不成”。其实,单一的音乐表演技能学习,只是在技艺上非常熟练,但是对于音乐中赋予的感情,表演者并不能理解揣摩,更不可能带有情感的去表演作品,使得整个音乐表演的过程只是一场表演技能的展示会,从根本上忽视了音乐表演的本质—传递情感及感染听众。没有理解的音乐演奏必然没有情感,注定是失败的,再纯熟的演奏技巧也不能像观众传递作品的感情,观众根本无法从中获取感动,这样的演奏者是失败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许多孩子小小年纪便会使用多种乐器,并且乐器的专业表演技能能够很简单的达到最高技术级别,但是这些孩子在音乐学习上非常的认真刻苦,但是其文化课程不被重视,只攻技艺的学习,最终使其成为了文化的“差等生”。

并且在长大后,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有卓越成就的音乐艺术家,顶多就是一个音乐表演技能的传播者,靠着娴熟的音乐表演技能混口饭吃。这种现象在我国是很普遍存在的,其令人非常可惜。因此,我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不再只是一味的钻研学习表演技巧,更是要学会音乐赏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等等,使音乐的学习更加全面,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篇3

分析了培养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教师人文素养培养、英语课程设置、英语课外活动举办等方面对英语教学中开展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英语教学;双语播音主持;人文素养

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报考和招生时都需要较高的文化分数,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每年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入校分班的笔试和口试。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比普通播音班学生有更高的培养目标,比如在英语测试中必须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长期的枯燥学习令他们对大学英语课缺乏热情。特别是有些英语教师沿袭了高中英语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单纯地进行词汇和语法讲解,缺乏相关文化知识的补充,令学生对大学英语课提不起兴趣。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包含英语词汇与语法的基础训练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训练,还应该包括英美文化,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课堂中将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能提高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知识有所欠缺,还有一些教师疲于授课,没有时间读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利用点滴时间读书,利用假期进修,丰富自己的内涵,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教给学生。特别是教授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英语教师,更是要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注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修养。

(二)利用课本资源拓展知识,积淀文化底蕴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积淀。文化知识的积淀则需要不断发掘和利用课本资源,拓展知识渠道。例如,笔者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E英语教程》,该书有一个单元是讨论中国的国画,教师根据这个主题展开延伸,将西方的著名画家和中国的画家进行风格比较,再将中国国画和西方油画进行比较,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再如,有一个单元分析了中国当代的建筑师,讲述这个单元要融合中西方建筑艺术,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

(三)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与文化接轨双语播音主持专业(英汉双语)的专业特殊性,要求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如英语播音与主持、英语思维、英语国家概况等。目前很多高校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都设立了类似的课程。这不仅要求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更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单纯的双语教学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四)开设内容丰富的英语选修课对于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除了英语必修课,开展一系列英语选修课,比如“高级媒体英语视听说”“影视英语”“英语电影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五)举办英语课外活动,搭建学生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靠短暂的英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注重英语课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丰富的英语课外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自身人文素养。笔者所在学院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风采的平台,举办了丰富的英语实践训练活动。比如,为了锻炼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每年都要举行英语播音与配音大赛,至今已经举办十届。比赛首先在全校进行海选,再进入到复赛,最终决赛,每一个环节都指派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培训指导。这个比赛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比如请选手进行即兴图片英语评述的环节特别考查选手的知识底蕴。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比如赴美社会实践(summerworkandtravel),每年都有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美国体验生活,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回来的学生还要进行汇报演讲。这个实践活动使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受益匪浅。

(六)重视人格塑造和德育培养一段时间以来,知识性电视节目颇受欢迎。然而,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人格的养成,也谈不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提到品德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曾说“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批麻烦。”在英语教学中,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和德育的培养。比如,每年利用西方的感恩节,对学生进行感恩之心的培养。

总之,在传媒越来越国际化的当代,需要高质量的具有文化素养的双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应该加大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天欣.浅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6):101-102.

篇4

一、坚持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和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靠的就是这么一种精神和信念。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二、挖掘丰富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剖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5

关键词:采茶音乐;声乐教学;启示影响;素养教学

我国有着丰富而体系的茶文化内容。无论是与茶相关的物质文化,还是包含采茶艺术、采茶音乐的精神文化,都是我国茶文化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深化,加上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声乐教学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整个教学活动的内涵化和素质化。如果能够将采茶音乐的价值内涵体系化阐述,并将其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相结合,势必能够提升声乐教学效果,实现理想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掌握声乐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1当前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声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声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实质性促进声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全面结合。但是现阶段声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整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声乐教学活动将精力和重点更多放在了声乐知识和理论技能的教育上,忽略了对学生掌握必要音乐素质的有效引导。事实上,随着整个教育活动不断发展,尤其是教学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在认知声乐教学活动时,就不能简单的将其看做一门学科教学,应该将其与学生全面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虽然声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声乐知识教育,但是其关键切入点在于如何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人文素养,这正是目前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中所未能认识到的内容。其次,声乐教学活动缺乏完善、全面的素材内容。声乐教学不是普通的学科教学,因此不能用普通学科的教学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充分注重声乐教学的价值与影响,注重完善教学素材。但是当前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素材较为单一,既未能有效反映和展现音乐素养知识,同时也未能将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纳入到素质教学体系中来,因此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以采茶音乐为例,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果能够将采茶音乐体系化融入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中,必然能够有效丰富教学活动的素材内容,实现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最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效果不佳,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不够。声乐教学不同于知识教学和理论技能教学,其更多是一门素养教学,因此需要从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入手,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价值和兴趣,才能实现理想的声乐教学效果。但是现阶段,在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缺乏对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引导,无论是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是学生的创造性,都极不理想。事实上,声乐教学最大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必须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入手,切实优化和改善声乐教学效果。

2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客观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整个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加上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如今声乐教学作为整个艺术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完善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做到:首先,要将声乐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全面结合,突破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实际上,当前我们在开展任何一门教学活动时,都不能只将其片面的看做一门课程,而应该将其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只有将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体系化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满足声乐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客观的说,传统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最大的问题和不足,就是将声乐教学与素质教学割裂开来。其次,要丰富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所使用的素材,无论是声乐教学活动的实施理念,还是声乐教学活动体系的具体内容,都需要结合时展特点和学生培养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素材是影响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不仅能丰富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认识声乐教学的特点。同时随着现代教学理念应用不断成熟完善,优化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涵,增加教学元素,其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既能满足声乐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全面有效提升声乐教学效果的素材内容,从应用内容上满足时展和客观教学需求。最后,必须构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声乐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声乐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素质教育与知识理论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声乐教学的理想效果,从而满足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将学生兴趣和参与性激发放在首位,也是推动当前声乐教学活动改革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客观要求。

3采茶音乐体系内涵分析

采茶音乐是我国茶文化体系的核心,也是体系化表达和阐述茶叶产地人们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元素。采茶音乐作为我国重要的艺术资源,通过对该艺术形式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人们对采茶活动的美好理解和阐述。因此采茶音乐最大的价值点在于其较为客观、真实的反映了采茶生活,因此采茶音乐具有丰富的生活化气息。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继承茶文化。其次,采茶音乐体系内涵丰富,其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其在形成过程中容纳和包含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内容,因此在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对于采茶音乐体系内涵进行有效融入,将帮助我们实质性提升和改善声乐教学效果。现阶段,在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就是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几千年发展,如今采茶音乐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系,其集中反映了采茶地区的茶文化及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最后,采茶音乐体系中,不仅有丰富的生活元素和文化元素,其同时也是对情感价值理念的有效融入。采茶音乐从产生到形成,整个过程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体系化传承,并且是社会生活活动与实际价值理念的体系化融合。正是采茶音乐体系中所具备的情感价值理念元素,能够让我们认识到采茶音乐体系与其他艺术体系之间的有效区别。采茶音乐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情感是该艺术被传承和学习的关键,尤其是其中融入了我国先进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通过学习和认知采茶音乐,将为学生教育和综合成长提供重要帮助。

4采茶音乐对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启发

声乐教学是我国整个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完善声乐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思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声乐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声乐教学活动就极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通过对当前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体系化分析,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学素材,加上声乐教学与学生素质教学之间融合性不够,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想要有效推动声乐教学活动开展,就必须选择合理完善的切入元素。通过对采茶音乐进行体系化分析,其对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影响重大。首先,声乐教学活动应该将知识内容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化结合。随着当前素质教学不断开展,如今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不仅是掌握丰富知识和扎实理论技能的人才,其同时也是综合素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无论是艺术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正是融入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人文内涵,因此其能够为声乐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引导。其次,声乐教学活动的重点不是声乐知识的教育,而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的价值内涵,进而实现声乐教学活动目标。一直以来,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声乐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声乐知识的讲述上,忽视了学生学习实效性的有效把控。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该艺术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真实、全面的诠释和表达了采茶人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对声乐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把控和全面完善。最后,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完善创新。一是要注重教学元素的创新,不仅可以使用声乐教学课本开展教学活动,其他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融入其中,注重多元要素的体系化融入。通过教学元素的创新发展,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二是要充分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客观的讲,随着教学要求不断深化,如今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扩大教学空间,不单单将教学活动限制在课堂上。可与适当融入生活化元素,从根本上提升声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篇6

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知识涉及诸多领域,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和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推介。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内容主要是:第一,传统哲学基本思想。中华传统哲学尤其是古代哲学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阴阳、仁、道、德等基本文化哲学概念的介绍,尝试以英语方式理解这些传统思想,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式,乃至能够体会东西文化演化脉络的差异,从而为学生将来国际化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传统文化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具体有古典诗词、绘画、书法等。以古典诗词为例,比如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教授的欧阳修的《采桑子》如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Allfollowerspassedaway,WestLakeisquiet;Thefallenbloomsrunriot.Catkinsfromwillowtrees.Flylikemistalldayalongbeyondtherailsinbreeze.Flutesongsnolongersungandsightseersgone,Ibegaintofeelspringlone.Loweringtheblindsinvain,Iseeapairofswallowscomebackintherain.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这种跨文化的教学,通过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推介,学生既能够领略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有能够把握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内在灵活性和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翻译组织等能力,从而加深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也锤炼了语言能力。这应该成为通过英语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三,传统养生与体育项目。中华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养生与体育项目,比如就中医基础理论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基本的经络、穴位等翻译成英文并介绍给学生,或者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演示的方式来增进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在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参加太极拳等训练的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这些传统体育运动的感受,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实用又玄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能够发生实际价值的文化传播内容。第四,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文化景观。中华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人文景观具有恒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注重整体平衡和自然秩序,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初步地介绍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的基本原理、著名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建筑风格演化过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搜集和翻译一些建筑的名城等,增进学生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尝试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建筑艺术的演进历程。这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在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第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和文化符号等方面的讨论中,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知识,能够相对自由地进行跨文化的推介和讲授,这对于学生掌握文化符号和提高人文素养是重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将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化、系统化,从而提升了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认识。第二,实际考察。实地考察,就是让学生在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等所在地进行观摩、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汇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如香港、厦门等城市,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处的状态和问题,从而加深文化对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人文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文素养对于跨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考察报告或者感想等形式来让学生增强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文化教育中的情景模拟,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就某一个历史场景、历史典故等进行情景模拟,通过生动活波的方式来让传统文化再现或复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符号等发展的理解。这是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很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也是教育专家积极推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优化发展的教育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符号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在教材改革中,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将传统文化素养的内容增加到教材中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教材的材料丰富性和体例完整性,为提高人文素质典型材料基础。第二,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跨文化教育模式是对教师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奖励措施,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等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规划等形式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勇敢尝试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学。对英语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使用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增强用信息技术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减少教学环节中的各类失误和缺点,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第四,积极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中外青年学子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中国高校校园里来自异国的年轻学子处处可见。学校特别是任课教师应积极为中外学生的交流创造合适的平台,可通过把他们请进课堂或者通过茶话会或者联欢会的形式让中外学生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总结与讨论

篇7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大学生社团;博雅书社

从20世纪90年代起,部分学者就曾呼吁复兴大学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引发的问题正逐渐显现,如考试作弊、逃课、旷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深层原因就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优良的人文素养对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将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的结果就是精神上缺乏信仰,行动上缺少力量,做出很多有违当代青年大学生道德要求的事。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大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方面的总和,具体涉及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钱伟长认为,“我们培养的W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育人,其次才是成才。

二、以博雅书社为例,浅谈学生社团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必须有效加以引导和利用。学生社团有助于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把大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教育的平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博雅书社简介

博雅书社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宗旨,集结喜欢看书、想读好书、热爱图书的广大读友互相帮助、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创建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正确的读书方向为目标。博雅书社社约是“立报国之志,炼养正之心,修毓德之功,制精存之度,笃自生之行”。博雅书社不仅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2.博雅书社的主要活动

社团特色活动主要有“相约读一本书”“好书推荐”“话剧表演”,等等。如“好书推荐”栏目在学生中有不错的反响。书社成员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全校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如《偷影子的人》《呼啸山庄》《猎人笔记》。

3.博雅书社活动的意义

书社活动提高了会员的文化素养,带动全校学生形成了爱学习、勤交流的良好读书风尚。博雅书社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文学、文化的兴趣,有效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三、依托大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丰富的社团活动形式,为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纵观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生活,我们发现大学生社团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其主要优势如下:

1.社团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人文素养教育的学习内容

大学生社团种类多,活动内容广,这一特点有利于拓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教育的内容。除了书社,写作、书法、国学、文艺等社团都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社团成员的全面覆盖性,有利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大学生社团的成员来自全校,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在这个群体中,人文素养呈现层次分布,有利于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篇8

一、要加强自身思想素质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尽管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可是,人们赞美你是音乐的传播的使者,是美好的化身。还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的伟大、职业是多么的崇高啊!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我们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要求。试想一下,人们为什么这样敬重教师呢?就是因为教师能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格作风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他们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二、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升个人文化内涵

诚然,文化素养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来自艺术修养的积累。做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审美体验价值,还有社会发展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民俗、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去描绘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丰富的内涵和作品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内容。

篇9

【关键词】王澍 设计

如今,在人们对库哈斯的央视“大裤衩”、海默尔和库伊特夫妇的广视“小蛮腰”,以及“大秋裤”“比基尼”“大铁环”等中国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怪异的地标性建筑热议和纷争之后,王澍的获奖使世人注意到中国当代建筑的另一种发展可能和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更新的魅力。

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面对诸多媒体的采访,王澍坦然说道:“我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建筑师。”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院长,王澍也经常对他的学生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王澍喜欢阅读,擅于吹箫弄管,长于书法和山水画,多年徜徉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得其精髓,形成了中国本土建筑学的理念,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因此,他又享有“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的美誉。

“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建筑师(设计师)”,王澍的话道出了“大师是怎样炼成的”个中真味。是从文人到设计师?还是从设计师到文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才培养思想,不论将来是为良相还是为良医,抑或只是为良民,为文还是为武,从戎还是从艺,教育的基本内容都离不开“诗书礼乐”,并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培养具有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的“丰富的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有培养出丰富的人才与展开无限丰富的人生的各种可能。

回想西方现当代设计史,从工艺美术运动的威廉·莫里斯,到改变了世界上三分之二城市天际线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到中国人所熟知的贝聿铭和靳埭强,还有现在无人不知的乔布斯,哪个不是具有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的“丰富的人”呢?

笔者非常欣赏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曾说的一段话:“设计对我而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事物,甚至是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关于建立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的或隐喻的方式。当然,对我而言,设计并不一定限于为那些或精或简的工业生产的或好或坏的产品提供某种形式”。

苛刻一点说,真正的设计大师或好的设计师,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甚至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是个生活的敏锐观察者、体验者与反思者,然后才是个技巧的展示者、形式的赋予者,才是个设计师,才能做个好设计师。仅有专业技术与技巧是不够的。

中国是世界设计教育院校最多、设计教育招生人数和从事设计职业人数最多的国家,但中国是“生产大国”,而不是“设计强国”;“中国制造”远远多于“中国创造”;中国是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却没有一个自有奢侈品牌或者真正获得国际认可的高端品牌。当今大学教育中,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如果不能产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虽不说是徒劳的,但有时确实无益。

中国的教育,包括大学教育,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缺失已日益显现。而缺失了文化素养和艺术的滋润,高校教育如何“传承文化,创意未来”,如何增加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因此,加强高校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的文化素养,“传承文化,创意未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将其落到实处;同时,我们的文化传承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元素、符号等形式的借鉴与移植这些肤浅的形式的层次,而是提升到韵味和境界、思想和哲学的层次,提升到铄古融今、自我更新和创造的层次。

现在有些急功近利的教育既食古不化,亦食洋不化。重灌输不重“运化”,重知识不重思想,重传技不重传道,重学历不重修养,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就是要把所有的知识要落实到“化”上。中国古代育人重视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之“教”,更重视“予欲无言”之“化”,重视教化、风化、运化,才能培育、化育精神健康的人。正如中国人重视以食用五谷养生,但还需要脾胃消化、运化五谷之精微,才能为身体所用,才能养育身体健康的人。食而化之,强健其体魄;文而化之,则高雅其精神。如此,才能培养出有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的具有创造力和思想的人才。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自信地说:“在中国历史上,能特创新制度,来解决当时代之种种问题的大政治家、大经济学家,固已代有辈出。”他又冷静地指出当今的弊病:“但今天我们则失却此自信,种种聪明,都奔凑到抄袭与模仿上,自己不能创造,也不敢创造。惟此厥为中国今日最大最深之一病。……故中国今后要急起直追者,却不是追随西方,乃在追随中国古人那一种自创自辟的精神”。

与社会步伐加快、铁路提速、快时尚、快餐等快节奏相呼应,现在的高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也存在着某些急功近利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更多关注的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内容,如职业性的技能、就业率的高低、市场的需求等这些物质性的“有”和看起来“有用”的功利性内容。除此之外,那些看不见的积淀在身心和头脑中的文化素养方面的“无”和看起来“无用”的内容却被忽视了,但那些看起来“无用”的文化艺术素养、人文情怀和思想恰恰是大学教育和职业技术院校教育乃至社会短期培训班的最大差别。而对人生的长远发展和提升起到真正推动作用的,正是这些看起来“无”和“无用”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正如几千年前老子所指出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南宋诗人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现在把过多的功夫花在诗内,不肯在诗外下功夫。

篇10

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作用艺术表现力是一种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艺术表现力进行培养的同时,应深入挖掘学生的思想艺术境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多种培养方式,最常用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体悟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这种量的积累,不一定能促成质的变化。在多年的钢琴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有所掌控,这些技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大帮助,但为了寻求突破,学生不能仅局限于技能的熟练。师生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求艺术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能让听众享受到情感与内容都极丰富的曲目,二是能让演奏者获得自身价值与技艺能力的提升。

提升音乐基础素养由于音乐的基础素养对于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声音的判别,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声音感觉意识,通过对不同的音质音色的有效判别,学生可以在训练中逐步提升对音乐的欣赏与感悟能力。钢琴课的教学需与情感课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握音乐情感,注重音乐的意境与节奏,使音乐具有整体性,而不是单独的、脱节的音乐,在整体感受中逐步使音乐富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学生依据音律的高低自由演奏,能在弹奏过程中提升境界,提升艺术感,增强艺术表现力。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获取知识与联想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丰富的实践知识去联想,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更为深刻,从而提升音乐基础素养,提高艺术表现力。选择丰富的素材与学生展开艺术交流艺术形式具有随意性,创造音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差异性是普遍存在于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感悟能力之中的,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依据差异性进行有区别的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力的感悟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以及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与自己展开互动式的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增强艺术表现力,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广泛选取音乐素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在体验丰富音乐素材中,获得启发,开启创新思维。

钢琴的演奏伴随着一定的背景开展,真正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有背景的烘托,像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经典的电影画面,艺术也不可以脱离背景、脱离生活单独存在。师生通过对音乐的形式与音乐的内容展开交流,增强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多与学生一起分享艺术的成果和对艺术的见解。准确把握调性与调式调式与调性作为音乐的一种要素,是用于规定作品的风格与特征的。音乐中的调性与调式正如同不同地区与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生活习性一样。调性与调式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析时,必须要对这两项内容进行着重分析。当作品突然出现临时性的升降或者开始进行转调时,需要明确指出此时的调性与调式。讲解调式与调性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体悟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很多学生在考试或者演奏时会出现错弹或弹不下去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深刻认识有关,这种认识不足更显示了教师对调性与调式分析的必要性,只有学生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个性与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使弹奏的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才能使音乐作品更富有情感。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感悟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了在学习钢琴演奏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对基本的文化知识的了解,还包含自身的艺术素养。不同的文化素养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需要仔细体悟,感悟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感悟。其次,提升审美能力也是增强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审美能力包含对弹奏曲目音色美的感受,还包括对作品的处理、理解与技能等更大程度上的音乐审美价值。审美能力需要在反复欣赏与体悟中逐渐提升,钢琴演奏极具艺术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反复对历代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得到锻炼。学生必须具备稳定的演奏心理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注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沉稳地进行演奏,在演奏中进行自我提升、自我感悟,不断获取能力上的提升。

作者:郝光 单位: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