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09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机制 技术投入 农业资金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41-01
农业科技创新指依据农业发展要求,研究新型农业产品,加快农产品升级,实现农业组织形式变革的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机制的创新进程。既然要“创新”,就离不开“择优劣汰”。“劣汰”指淘汰以往陈旧的或不合乎当前农业生产机制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形态;“择优”是积极挖掘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工艺,立足于农业市场的前沿,制造出经得起农业市场竞争的各项产品,以带来更佳的运营效益。
1 引入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有增无减,特别是资金和技术的支援更加频繁。怎样把握好农业发展新常态的机遇,让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竞相流淌,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适时引入激励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各地农业主管部门首要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职能,在事关农业技术项目立项、申报、研发和审批等诸多环节给予一定的行政扶持,以便在涉农单位里营造尊重自主创新、尊重人才的和谐氛围,进而带动农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其次,涉农事业单位和农业科研机构要始终以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部署为工作指导方针,着力改善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的奖金和福利待遇,分年度和季度举办“农业技术创新能手比武大会”、“农业技术创新骨干表彰大会”等活动,通过软硬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再次,要不断改进符合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全体科技工作者认同的人才评估机制和农业技术课题申报审批办法,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估标准,不断改进职称评定方式方法。在人才创新的同时,要始终秉持“大胆创新、魄力尝试、允许失败”的理念,为每个项目注入创新“血液”,有力地拓宽人才创新的覆盖面。
2 做好农业科学研究扶持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不应再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要大力倡导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着力加大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善于拓宽资金投资渠道,活络投资形式,以形成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和单位自行筹措相结合的多样化投资结构。与此同时,要广泛吸纳外资,使有限的外资真正服务于扎实的农业科技创新之中。其次,要利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尤其是每年从基础建设资金中划拨的专门用于农业重特大技术工程方面的资金,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认清不同区域间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力度的差异,加大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让各项技术成果得以顺利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使资金获得更高的收益。
3 加快培养农业创新技术能手
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要把培养“创新能手”作为人才建设的中心目标,千方百计鼓励农业高学历、高层次人员施展才华,在本领域发光发热,培养一批在理论和实践中卓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要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更新人才管理队伍和人员知识结构,以培养更多农业复合型人才,进而为农业生产一线服务。
4 注重加强农业创新的重点技术项目攻关
4.1 节水农业
我国城镇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危机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水资源的匮乏对于农业发展无疑雪上加霜。正因如此,我国各地每年农业受旱面积呈扩大态势。由于农业灌溉方式的相对滞后,致使农业用水的耗费量极大。所以,为维持正常而有序的农业生产格局,尤其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把普及和推广节水农业摆在更加关键的位置,除借鉴发达国家喷灌、滴灌技术外,还要在提高单位农田灌溉面积内水资源利用率上下功夫。
4.2 粮食高产育种
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接连攀升,然而,增幅较小。在我国耕地面积无法持续增加甚至连年锐减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安全的唯一路径就是提高单位产量。这就依赖于技术指导,即狠抓粮食的高产、高品质育种工作。
4.3 农产品深加工
农产品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我国要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业发生质的变化,尤其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调整和技术革新。
农产品深加工的分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积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在以往,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于产中就业,今后,必须加快劳动力向产前和产后转移,以逐步向产业化倾斜。第二,农民收入来源要适度分化,由以往纯粹依靠种植业和饲养业作为收入来源转变为依托产业链的延长而扩大收入来源。第三,要加快农业经营形式的分化进程,由以往的生产制造初级农产品为主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第四,农业产业要有根本性的分化,由以往纯粹依靠种植业和饲养业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部门。
4.4 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推广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要持续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监测,加大污染源的阻断力度,促进各类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尤其要推动秸秆还田并作为新肥料,加快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建设步伐。此外,要深入挖掘食用菌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的潜力,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做出新努力。
5 结束语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但要引入高效的新激励机制,争取国家和政府层面的资金、技术、体制、机制的扶持,还要加快农业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开发新技术项目,从而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科技创新;集成创新;品牌创新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是整个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由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达1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00余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0余项,获专利1200余项。
2.单项技术研发
单项技术研发多年来一直是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方式。单项技术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将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山东省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通过产学研结合,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和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等措施,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3.集成创新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集成创新提供了可能。山东省主要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加强项目集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确定了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生态省建设科技创新、新能源关键技术开发等17个重大专项,进行集成攻关,以求在共性、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二是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提高集成创新的市场竞争力。山东省利用科技计划对激励科技集成创新的引导作用,要求所有项目立项申请都必须进行知识产权创新,把能否形成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作为科技计划立项的必要条件,并在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产业化。
二、山东省主要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1.农业
实施“种子工程”作为高效、优质农产品发展的基础,是山东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山东省11年投入资金3.6亿元,创新和引进种子资源3000余份,培育新的种系270多个,培育的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均创造过全国最高单产纪录。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林果良种覆盖率达80% 以上,家禽、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体细胞克隆牛研究、奶牛及肉羊胚胎移植研究走在了全国前列。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是山东农业的又一大亮点。山东省10年来共取得重大海洋科技成果1500项,其中28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全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海带、对虾、扇贝养殖为重点的三次海水养殖业革命,无不得益于科技的创新与突破。近年来,山东又以鱼类养殖为标志,加快了海洋农牧化进程。国家海洋科学中心落户青岛,必将大大提高山东省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2.制造业
山东省坚持14年开展产学研相结合,90%的大中型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个,其中国家级44个,全省工业企业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3 .6 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的5400项。近年来,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投资,引进了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设备及生产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装备工业体系,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效显著,主要产品实现了更新换代,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和实力较强、技术领先、具有较大规模的骨干企业。目前,山东省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3800多家。
3.高新技术产业
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34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1%,比2001年底的14.7%提高了9.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连续四年每年增长两个以上百分点。启动实施的“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重大科技专项”,集中支持了17个重大项目。2005年产业带8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2000多家,占全省7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3亿元,占全省81.82%;申请专利14335件,其中发明专利2648件,分别占全省78%和82%。产业带内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为山东半岛城巾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至今,山东半岛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和特色产业群。
三 、山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不足
山东省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1.科技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2004年全省研发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91%,低于全国 1.23% 的平均水平,应用技术研发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3%,分别比广东、浙江、江苏低0.86、0.83和0.19个百分点,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 0 .76% ,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仅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7%,大多数企业长期研发投入不足,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不够活跃,力度不强。
2.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
支持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高新技术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终端产品,并占领市场。2005 年我省高新技术进口、出口累计额仅为全国总量的2.2%和 1.9 % 。特别是在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中,规模、效益和创新能力都落后于发达省份。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量成果、专利被束之高阁。
3.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虽然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加,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企业创新能力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据调查有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企业占52.5%,有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的占50%,有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的占23.3%。企业获取研究开发资金的途径不广。企业研究开发资金中有政府资金的占23.3%、有贷款的占32.5%、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占10.8%,能从国内合作伙伴获得的占19.2%,能从国外合作伙伴获得的占8.3%。来自企业外部的研究开发资金相对较少。
4.人才
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匮乏,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近年虽有重要突破,但占全国比重仍然偏小,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也太少。山东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劳动力素质不高,每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远低于发达省份,影响了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制约了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对策分析
1.实现行业的科技突破
(1)农业高新技术和海洋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农业和海洋技术是山东省的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切实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要加强农村科技研究和推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和产品。要大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搞好科技干部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要突出建设好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加强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大幅度提高山东省海洋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2)先进制造业实现新突破。先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源泉,也是衡量竞争力高低最主要的体现。要围绕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研究现代设计、先进加工、先进制造模式等先进制造技术,开发大型成套装备和精密配件产品,提高山东省制造业技术水平。要突出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基地,以数控机床、汽车与发动机、造船、医疗器械等装备制造业技术为重点,积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山东制造”迈向“山东创造”。
(3)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要围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软件技术、计算机及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实施品牌创新战略
要继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产品,支持拥有名牌产品、先进技术的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著名品牌企业、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和一批中国名牌。要加快建设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突出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能耗的产品,有效整合资源,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群。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加快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努力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3.加大技术开发投入
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今年山东省政府安排了1.5亿元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 个重点产品技改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层财政科技投入要重点支持推广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4.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重视培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加强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业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对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孵化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黎贵才,周东杰.科技政策的国际借鉴―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行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41.
[2]姜绍华, 赵英兰.山东科技21世纪发展的战略思想[J].科技信息,2003,10:10.
[3]韩寓群.把握形势,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山东科技发展新局面[J].科学与管理,2006,1:
篇3
[关键词] 创新型省份 基础情况分析 科技对策
一、创新型省份的涵义
创新型省份指按照行政区划形成的省级或者与省同级的直辖市、自治区,属于创新型区域的范畴。这是因为创新型区域的空间界定可以是一个市,也可以是一个省或者地缘上相近的几个省市,如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
徐子青对创新型省份定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形成有效竞争优势的省份。陈毓寰认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念和体制机制必须创新。二是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张桃林认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省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本文认为:创新型省份是把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和发展动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必须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为支撑,以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模式为路径,最终形成有效竞争优势的省份。
二、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基础情况分析
1.科技资源分析
科技资源的规模和配置效率是决定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能直接或间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当前,学术界对科技资源的分类包括: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四方面。
(1)科技财力资源。近年来,河北省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由200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2亿元,增长了55.6%;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由2000年的26.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9.3亿元,增长了125.5%;R&D经费占GDP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0.52的增长到2005年0.58%。但同全国相比,2005年财政科技投入位于15位,R&D经费支出位于12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同先进省市相比,河北财力投入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R&D活动一般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阶段,三阶段经费的分配结构是发挥R&D系统内在能量,提高R&D绩效的前提,能使科技创新活动保持持续发展。美国R&D经费分配结构近三十年来基本上稳定在1∶1.6-1.7∶4.8-5的范围内。其余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R&D经费的分配结构也与美国大致相同。本文以全国、北京、河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3个研究对象不同年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比值分析,得出我国研发投入分配结构比较稳定,一般维持在1∶2.5-3∶4-6的范围,其中基础研究的比重较低,表明我国基础研究的薄弱;北京的研发结构同样比较稳定,在1∶1.8-2.5∶3.4-4.2的范围之内,此结构比例较全国平均值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与北京是我国科技文化中心有密切关系;而河北,该数值2004年为1∶2.7∶0.8,2003年为1∶63∶134,2002年为1∶64∶335,2001年为1∶8.6∶3,2000年为1∶2∶9,数据波动很大,说明河北省R&D经费投入结构不稳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研究不是一种协调发展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自主创新能力。
(2)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活动人员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其供给表现在质和量2个方面,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主要表现为量的一面,科技活动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表现为质的方面。2005年河北省科技活动人员突破了l2.5万人,比2000 年的10.7万人增加了16.8%,是江苏和北京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全国排名大约12位;2005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8.5万,在全国位于13,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所占比例为83.3%,比全国平均水平82.0%稍高。河北虽然具有一定的科技人力基础,但远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3)科技物力资源。河北省各类科研院所和科技开发机构1165个,总量在全国处于中游,目前,河北开始借助环京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科技物力资源。如,在京津腹地的廊坊,“东方大学城”已初具规模,已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入住;河北省政府联手清华大学,在廊坊建设占地1万亩的“清华科技园”;同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电科集团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建立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关系。
本文选择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来体现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的状况。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2005年总投资额达到4.4亿,在孵企业1118家,在孵企业实现产值21亿元;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已经达到55家,服务企业1223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3.8亿元,但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全国中下游。综观科技服务机构,在其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经营行为单一,整合资源能力有限、技术交流水平较低等问题。
(4)科技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就是经以知识信息形态表现的各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河北省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文献种类包括期刊、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成果等品种,学科涵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所有类别。其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科技信息(情报)机构、重点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等部门。2005年,河北省从事科技信息和文献的机构10家,从业人员数270余名,拥有图书资料馆藏数为88048册,引进、自建数据库记录量7703万条。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科技文献数据库和网络服务系统在河北的投入使用,河北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得到了快速丰富与增长。数字资源的比例大大提高,文献载体从过去的印刷型为主发展到数字化电子型载体与印刷型纸制载体并存的格局。另外,网络资源由于其使用方便快捷,节省空间,已成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2.创新能力分析
《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到:“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河北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从中看出,河北省已经把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关键因素。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河北省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2001年,在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和体制改革司的策划和资助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始了连续5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在该系列报告中,对河北省创新的能力做了比较权威的评价;2004年,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一批有关科技、经济、教育和人才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河北省创新能力分析报告》,这是河北本土研究者对河北省创新能力的研究,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知识的或区域技术吸纳能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贡献能力8个方面对河北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涉猎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并凸现河北特点。在这2套研究报告中,关于河北省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即在全国居于中游水平,而且并不居于中等前列,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有比较大的差距。
3.创新体系分析
创新型区域与区域创新体系相关性很大,是因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由职能机构、组织和政策及其相互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区域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河北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河北省的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但是全省的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不足和亟需加强的地方,如高新技术与高加工度产业及其技术能力不足;R&D能力较弱,基础研究尤为薄弱;科技环境比较差,不利于创新与创业。
三、建设创新型河北的科技对策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投入结构
(1)投入规模。目前河北科技投入力度较小,缺乏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使河北R&D在GDP的比例实现大幅度、跨越式提高。一是制定政策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确保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河北GDP 增长速度。二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协调机制。三是加强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投入结构。河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支出比例不稳定,并呈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占比例较低,因此,从建设创新型河北的长远目标出发,在接受北京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扩散的同时,完善投入结构,逐步地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
(3)投入方式。加强对社会力量投入的引导,一是要抓重点投入,要科学分配和使用资金,突出重点。二是要抓集约投入,彻底改变资金条块分割、分散使用的状况,特别是政府的科技投入,要统一支配、集中使用,加强鼓励和引导,真正形成全省科技事业一盘棋。三是要抓经费使用的管理,认真研究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办法,完善科技教育经费的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更好地发挥科技教育投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投入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北财政科技投入应当尽快从传统型、竞争性领域退出来,转向支持市场风险较大、企业不愿投资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项目,以及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农业等公共领域,为公众创造最大价值。
2.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任何创新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是创新型河北的第一资源、核心需求,需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开放性地规划河北人才战略,弥补当前阶段的人才短缺问题。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2)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一是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二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性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三是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到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任职。
(4)用好现有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首先,利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项目资助,鼓励高层次、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技人才承担一些风险性大的项目;其次,针对顶尖人才,由当地政府出面联合企业与科技人才建立协会,通过这样的平台为各方提供一个交流途径;再次,可以建立民间俱乐部,激发起 “百家争鸣”的科技创新氛围
3.强化创新主体,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
河北应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成果转化为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为中枢,具有地方特色、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采取需求牵引模式,即市场――企业组织研发――科研机构。在这个链条中。企业是创新主体,不仅是享受创新效益的主体,而且还是风险承担的主体。强化企业在创新中主体地位,一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研究开发任务;二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三要进一步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四要积极扶持和推动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2)强化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责任,改进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方式。为实现我省创新战略,首先,要强化政府在创新建设的作用,特别是政府的“增进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次,应下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战略研究、规划和政策制定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再次,改进政府支持创新的方式,利用政府采购作为“需求拉动”,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及主要仪器设备,推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
(3)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科技知识与信息、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等的主要提供者。应当按照自己的社会分工,搞好本职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探索调动科研骨干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的体制机制,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创造条件,为企业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4)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完善支持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按照社会融资、股份经营、市场运作的方法,以技术交易、技术咨询评估、人才与信息服务为重点,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实现科技中介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5)寻求各创新主体的协调互动。创新活动需要政府与经济界之间,大学、科研院所同经济界之间有效地互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促进各创新主体互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激励使各创新要素的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4.整合科技资源,探索资源型区域的创新之路
(1)以区位优势为依托,缩小与京津地区的技术梯度差。技术梯度是技术扩散源地区与技术接受地区的人才知识水平、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差距,而技术扩散常常会超越空间距离向距离较远但梯度差较小的地区扩散。因此,比邻京津的河北,应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和亲缘优势,积极主动寻求科技优势地区的技术扩散,使京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为其创新型建设服务。
(2)实现科技空间布局的优化。作为科技中等发展程度的河北已经进入科技发展的启动期,围绕少数科技中心城市进行科技带动,实现科技空间布局的优化应是着手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河北科技能力和科技条件较好地区除了省会石家庄外,还有保定、唐山2个城市,因此在继续利用科技中心城市石家庄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可围绕保定、唐山这2个科技中心向外扩展,适度地把产业技术向更低级别的城市和地区扩散,支持这些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加强科技的扩散效应。
(3)突破资源型区域的路径依赖,依靠模仿创新寻求转变。河北属于资源性区域,支柱产业为煤及煤化工、钢铁、医药、纺织和食品等,这种长期对资源依赖的产业发展不仅阻碍了全省进一步发展,而且还造成环保负担,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的现状,河北应借助开放的市场环境,采取模仿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5.建设创新文化,形成良好创新环境
建设创新型省份既是一个丰富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精神文明的过程。精神文明是所有制度和物质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深层支持。只有形成浓郁创新文化的地区,才能在创新型建设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实现区域的最大利益。
(1)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研究所与大学之间、研究室与研究室之间、研究室内部科技人员之间、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学术交流,促进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在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趋势下,这种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
(2)倡导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一个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文化环境,对于创新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3)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鼓励科技人员要有成就感,但要避免单纯追求名利;鼓励和支持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担任领导干部,但要避免“学而优则仕”的倾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摘自科技部网
[2]莫 燕 刘朝马:科技投入结构分析及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
[3]陈毓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若干问题研究.发展研究,2006.10
[4]张桃林:对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初步思考.群众,2006.05
篇4
关键词:四川;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高速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科技服务业列为加快推进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这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中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当今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增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良眭互动和循环发展,而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1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2002年12月2日,国家科技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提出在5年内健全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并将2003年确立为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此后,我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始步人积极建设时期。
基于对系统论的理解,所谓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新资源和新技术的交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网络式的中介服务系统。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质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整个体系的利益,加速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循环发展。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构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细胞,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集合。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一个传播系统,其主要活跃于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以其特殊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主体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促进新资源和新技术的转移、交流和扩散。它是沟通和连接其他科技创新主体之间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最新科技交流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是加速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转移和流动的催化剂和粘接剂,也是传播最新科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其主要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咨询决策、技术资源的配置等专业化服务,推进科技创新的产业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当前日益以科技为驱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有别于直接的科技发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繁荣四川省科技事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四川省共有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上万个(含各级农村技术推广协会)。2007~2008年,四川省成交技术合同分别达5729项和6 499项,交易总额分别达33.39亿元和51.35亿元(见表1)。2009年,四川省共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总额56,30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额居全国第3位。
近几年,四川省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和壮大,技术交易和技术转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发展四川技术市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整体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问题仍然很突出:第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不能有效地激励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其价值并发挥其最大效用,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的发展和服务项目的开发;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法律地位、运行机制等在法律法规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自身能力有待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社会信誉度较低。第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内部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体系外部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致使大量真正的技术成交量较少,距功能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较远,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第五,缺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全省取得“技术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例甚少,低水平的简单的“牵线”中介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承接大型、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能力。第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多由政府主管,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第七,公共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脱节现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信息交流网络还没有形成,公共科技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供应严重不足已成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
3 四川省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实现技术潜在总供给扩张的重要条件,健全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改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为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第一,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要站在总体战略的高度,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抓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对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根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第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立法,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行业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公正严格的资质评审程序,加强依法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监督,合理引导其在正
确的经营范围内有效运作。
3.2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度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主要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能否立足市场并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坚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诚信的经营,才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支撑。第一,借鉴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接受多种专业教育和相关培训,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系统和人才培育机制,提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资质和信誉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督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信执业,强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构建有效的体系内部信誉评价体系,提高行业的社会信誉度。
3.3 建立健全体系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需要一个全面有效的运行机制维持整个体系的高效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基于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的完美结合。第一,积极开发体系内部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体系内部成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合理借鉴国外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体系内部科技创新机制。第二,为了促进体系的良性发展,体系内部应该建立行业自治管理机制和自律机制,成立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管理协会,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规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行为,构建科学的体系内部管理机制。第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外部保障机制,政府应该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把依靠中介机构完善管理和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等软环境,建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硬环境,承担宏观指导、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的作用。
3.4 促进规模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
尽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功能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但整体来说还不成规模,理论与现实差距还很大。第一,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投资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政府、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民间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投资运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规模化发展。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一般具有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供专业服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等功能”J。此外,还应该积极开拓更多的服务,如拓展信息搜集渠道,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服务对象大众化,创新服务方式等,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第三,大多数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广而不精”,造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繁杂冗乱。因此,政府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积极联合,精简和合并重复的服务项目,取缔落后和无实际意义的服务项目,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需求方的要求适当增加新的服务内容。
3.5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
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样,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素质是决定其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处在物化经济末端、虚拟经济开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科技中介服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一,组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深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第二,积极营造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宽松环境,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严格选拔从业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留学归国等人才群体的资源,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第三,拓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与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学习和交流的渠道,组织学习国外科技中介机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化运作模式以及国外政府在扶持、引导、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把国外比较完善的制度和规范,通过本土化的改进、改良和创新,为我所用,加以实施,使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体系的服务水平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结构在年龄搭配上要求“老中青”相结合,在业务搭配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之间专业知识能够互补。
3.6 以市场为导向,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主要从事协调供求双方之间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的活动,其经营方式和活动主要面向市场。第一,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交易主体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思想来经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客观规律,根据需求方对科学技术商品的不同需求层次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为交易主体提供政策、商品价值、投融资策略等咨询服务。第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是壮大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四川省应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投资兴办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保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地位,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大力推行公司制,促使其投身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完全市场化运作。转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方式,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形成投资多元化的格局。
篇5
LI Dan ZHANG Jie
(The University Of Taizhou,ZheJiang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local government reliance on local universities 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disadvantag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Promote;Countermeasure
0 前言
高校是??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有助于促进高校重要职责的完成,促进未来高校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日前,科技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高校的一部分,应刻不容缓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调整高校学科和科研布局,多方共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
地方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远离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而高校一般都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其次,地方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行业的专家学者上就较为困难。再者,地方高校地处本地区之内,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比较近,交通便利,方便联络;能及时、快递地给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方案以及解决实时问题。
1.2 自身综合实力
随着地方高校自身师资、科研、教学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增强,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日渐增大,从而逐步加大了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也非常具有优势。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是来自本地,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在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时,其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而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会选择留在当地就业,分布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里,这又为地方高校日后在本地区内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实践与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
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足
2.1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沟通不通畅
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不同,且缺少有效地交流平台,导致了他们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沟通和信息传达也不通畅,进而致使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从客观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针对地方高校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从主观上,地方高校对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知之甚少,很少主动去学习理解的;因此,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地方高校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另外,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通畅。通畅的信息沟通是地方企业之间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不对等,就很难能达成合作。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没有建立正规的信息沟通渠道,一般通过个人关系与企业接触的较多,这样就很难从学校层面与企业进行沟通、洽谈,这对两者之间开展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地方高校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意识薄弱
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职称评价体系,使得高校的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研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研究,获得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评职称,却轻视了研究成果的后续转化问题。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比如提出科学问题、研究问题、、申请专利,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最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从而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缺乏了解,科研成果偏离社会需求,难以转化和应用。
2.3 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不足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都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且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科研成果很难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也就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在如今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时代,无法转化的科研成果就失去了其现实价值,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虽然目前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非常大,达到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
2.4 地方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的状况,这样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科研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论文、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直接对二级学院管理,管理层面大、头绪多,往往无法做到较好的统一规划;且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机动性,也阻碍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目前高校科技管理?w制和机制是对科研人员作出评价,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地方高校的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分类评价,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科技成果,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二是,导向不合理,只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注重形式,而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三是,缺少长效机制,现在的科技评价大多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和长远效益,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3.1 搭建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
地方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强化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观念,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沟通桥梁,组织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和传递的通畅;在交流平台上,公开并宣传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的同时,收集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加强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邀请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参与,不仅给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思想碰撞、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加强了地方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了解。
3.2 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以地方社会需要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点及特殊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化学科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逐步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而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和想法,又是教学内容创新的来源;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地方高校要全面审视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开展专业人才调研,深入地方,深入企业,优化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将现有的资源整合,形成高水平的专业的团队,把科研、教学融入社会服务。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强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和科技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主动选择地方产业、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切实解决共性问题的技术难题,加强应用性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络,鼓励科研人员经常到企业调研、考察,学校层面应多组织一些产学研的交流大会,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党政重大决策出台提供智力服务。
篇6
( 一) 相对开放
虽然地方高校对于推动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由于地缘差异,使得地方高校之间的发展也存在开放性较差的问题。但是随着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外部开放和内部开放两个类别。外部开放是指地方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对外协同合作,建立统一的协同创新平台; 内部开放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学术资源( 学术理念、学术技能) 分享机制,包括学院和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开放。
( 二) 更加聚焦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不断聚焦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既促进了高校、政府、企业的多方合作,也引导地方高校为满足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而集成科技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活动,这也弥补了高校与经济社会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的缺点。这种整合所有的学术科研资源,构建统一的资源分享平台,将人才、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具有将多方资源集成聚焦的特征。
( 三) 高度融合性
对多元主体的融合作用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校为企业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共同建立技术平台等。通过成果转化,企业将高校的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放大并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二者互相融合,分工协作,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引导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对于高校而言,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地方高校相应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建设的财政投入而进一步推动科研活动的发展,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四) 更具持续性
动态、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又一个特征。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其他院校建立短期、中期、长期不同时间段的合作,逐步、持续地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开发等合作环节都需要循序渐进地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高校与其他单位主体互相分享人才与其他资源,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攻克科研难题,进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合作。
二、高校协同创新与科研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分析
( 一) 科研行政管理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
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在学术资源共享机制、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科研评价体系和学科间科研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影响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
1. 学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全面
目前来看,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科技力量相互协作与融合还不够完善,亟须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使得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有机地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这对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降低资源获取和利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对科技成果鉴定的试验应用和推广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也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继而缺乏了科研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
3. 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不尽合理
高校科研评价将期刊论文、专著等理论成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导致高校科研对理论研究的偏重。而技术研发、专利研究并未受到高校科研足够的重视,科研人员展开的技术攻关活动不能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指标,从而使得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重点是追求学术成就,不符合实际市场需求。
4. 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合作不够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经突出表现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大趋势。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研究主要偏向学科领域内的小科学研究,交叉融合程度不高,学科之间联系交流不够,学科群建设亟待完善,综合优势发挥不佳,导致目前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
( 二)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科研行政管理的影响
高质量的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会从加强成果转化管理、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高校学科科研协同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科研行政管理机制。
1. 加强成果转化管理
为了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管理部门要寻找市场信息、建立可供转化知识的机制。当前,地方高校距离走出象牙塔,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让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目前制约科学知识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2.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要指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和目标,改进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要形成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在现有的科研学术考核与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激励与奖惩。
3. 完善学科协同交流机制
目前,高校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创新,应鼓励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多进行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构思更多的创新源泉。要建立健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协同合作、科研资金分配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机制,为学科之间的协同交流打好前期的基础。
4.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包括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从而开展重大科研协同项目的攻关。高校与企业首先要制订好科研协同计划,高校的科研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检查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时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和意见,突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目的。
三、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一) 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的数据支撑就是来自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在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多方的意见,以科研行政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为主题,收集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并对全国高校相关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整理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了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并在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整个问卷采用四点式李克特量表,选项程度依次递进,量化分数依次为1 - 4,并利用微信问卷星面向全国各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搜集109 份有效问卷。
( 二) 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运用EXCEL 将109 份有效问卷整理成矩阵,并用SPSS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证实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其中KMO 值为0. 790 0. 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拒绝各变量间相互独立的假设,即选取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2. 结果分析本文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出初始因子解征根大于1的6 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 215%,这6 个变量解释了所有问题的60%以上。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一级评价指标依次命名为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并通过对其因子载荷进行计算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 因子解释从表2 中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6 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从表2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6个一级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依次为0. 29、0. 21、0. 18、0. 12、0. 10、0. 10。根据实际调研的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既包括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科研管理活动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包括管理机构对各学科间的交流合作的管理程度。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排在第一名。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依次分列2 - 6 名。
四、对策与建议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以高校为主导,基于创新发展的共同目标,为了打破行政、地域、管理的界限,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内部等相关主体应该展开更加密切合作,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产学研相结合,以此实现科技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提升。
( 一) 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科研机制
根据实际调研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资源的共享程度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包括学科间资源的共享、项目的合作,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在行政管理机制方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应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交流的科研管理机制,将学科人才、科研项目统一起来,建立整合的科研资源的平台。
( 二) 建立健全科研行政管理机构与组织模式
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从而满足科研信息有效地上下传递,健全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尊重并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障科研人员的合理收入,从而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 三) 建立高校内部协同机制
打破高校内部院系间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合作组建新的创新团队,吸引更多的团队、个人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促进校内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组建跨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实现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融合。调整科研队伍整体结构,既要注重分学科建设,又要注重学科群发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打破学科、院系之间的藩篱,构建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科内不同专业之间的整合。
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科技档案;应对策略
企业科技档案是企业在生产、建设、科研、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包括图纸、图表、文字、数字、声像等),是企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它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增值性,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技术创新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竞争主体抢占市场制高点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标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如何与时俱进、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本文将对此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企业科技档案在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会发展。技术创新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创新不可能靠主观凭空想出,只有在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其中包括数据、图纸、设计方案等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这个基础越大、越广、越扎实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能力就越强。档案作为原生性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最客观的记录,是后续科技活动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正是因为档案是在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所以技术创新必须通过利用这些档案,才能使企业技术创新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新时期技术创新中科技档案的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科技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笔者认为,可从企业人员的档案意识上、科技档案质量、档案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信息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分析。
1)提高企业人员的档案意识。科技档案工作不仅是传统档案室的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而且需要努力提高企业全员的档案意识、积极介入科技活动的相关环节,以保证档案文件形成的完整准确和系统,扩大科技档案的利用范围。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作为基础工作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具有超前意识,才会有主动工作的思想基础。例如,在制定科技工作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时,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目标、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经常开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职工对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科学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热爱档案事业的教育。
2)提高科技档案质量。质量控制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而且是对影响产品质量一切因素的控制,其中包括对文件的控制。”没有良好质量控制,产品难以抢占市场份额、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所以技术创新工作同样要注重质量控制,包括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文件与档案的质量控制。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再次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的质量,而档案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归档前的文件质量决定的,文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产品质量,文件管理是技术创新工作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中,文件是档案的前期形态,企业档案部门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深入了解企业文件的形成规律,指导各职能部门做好文件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对企业文件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与控制,使其按照建立企业质量体系的要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及与档案工作协调化,以便为企业档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对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案卷质量及整理归档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规范有序、利用方便。
3)增强技术创新意识。首先,企业档案人员要转换技术创新与我无关的认识,在观念上适应技术创新。其次,企业档案人员要树立档案特别是科技档案是潜在生产力的思想。因为科技档案可以首先转化为科技资料,然后转换为现行科技文件来推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科技档案具有很强的现实使用性,科技档案是潜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再次,要求企业档案人员在其职务行为上适应技术创新,包括对技术创新所需要利用的档案能够随时提供,技术创新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能及时立卷归档保存。增强技术创新意识,适应技术创新是企业档案工作服务于技术创新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被动的档案服务行为,是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
4)参与技术创新。参与技术创新是对企业档案工作服务于技术创新工作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企业档案人员来说,必须有参与技术创新的意识,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善于为技术创新服务。企业档案人员有了参与技术创新的意识,敢为技术创新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档案人员更重要的是善于为技术创新服务,把握好服务契机。第一,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方向,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动态,积极做好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为技术创新策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评价服务。企业档案人员必须熟悉本企业档案馆藏、管理档案的内容及本企业生产专业知识。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弄懂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使档案人员对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做到“胸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配合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中的“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等制度的执行,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文件跟踪管理,和技术创新项目的专兼职档案员对文件收集归档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文件收集无缺口,档案齐全完整,归档质量达到要求,档案利用无损毁,无泄密。第三、档案工作体制的改革和档案管理手段的改进,本身既是一种技术创新行为,也推动了其它方面的技术创新。我公司利用OA网络办公自动管理化系统进行电子文件归档,运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施对归档的重要文件数字化处理,档案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给有一定权限的其他部门的人员网上借阅。它不仅大大减少了文件信息流转的环节,节约了时间,而且还使文件的有效性得到了根本的保证。这种做法表面上仅仅使利用档案节省了时间和经费,实际上也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本身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成部分。
5)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档案信息源进行技术创新,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节约劳动,加快技术创新速度,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技术创新行为客观上要求档案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源。在技术创新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必须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它不仅是档案管理本身的需要,也是技术活动信息有序化管理的需要。只有实现对技术创新活动原始历史记录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利用原有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再次创新活动的开展。这要求企业档案人员对归档技术文件材料及时实行科学管理,编制检索工具和开发利用研究,处理好保管和利用的关系,维护技术信息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6)提高科技档案工作者素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要想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科技档案战线的人才培养上下大力气。首先,要不断引进专业的高素质档案人才来从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他们营造好的氛围和工作环境。其次,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做到优胜劣汰,使科技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不断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不断激发工作的创新力。第三,要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利用各种培训、讲座、参观学习、业务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增长才干,不断提高科技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专业技能,积极发挥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要培养和使用好科技档案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争相创新的良好机制和氛围。参考文献:
篇8
一、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
1.科学课中小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远未建立
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并未建立。“小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前提下,通过探究,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新颖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创新,并不需要“开天辟地”式的创新,更不需要从无到有“原始性的创新”。在科学课中,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思考过程,不能举一反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建立,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
2.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近年来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时却困难重重,仍旧有部分科学课程以“满堂灌”,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有些学校的科学课,对于需要做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却是靠小学生背记实验步骤来进行授课。有部分科学教师虽然重视科学实验,但对于烦琐的准备材料的过程却偷懒回避,最终对于科学实验也属于随便应付的态度。有些老师则因为在学校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年复一年,形成了职业怠倦,缺乏创新激情。
3.学校并没有给小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小学生参与知识创新和技能创新的机会远远不够,学校并没有提供创新平台。目前的大部分小学,班级人数仍旧是50人以上,分组实验时,人数也达到了5 ~ 6人。实验时,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有机会动手,都是几个平时更有主见的小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在思维与动手实验上均影响了其他同学。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往往限制住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甚至完全告知实验步骤,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极为不利。
二、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应对策略
1.拓展视野,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创新
在科学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新。其实,小学生对部分自然科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针对教学中探讨的科学问题先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如果在科学课堂上一一去提问,一堂课的时间明显不够,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采取画画和描述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最初想法设置一些问题激发他们去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并在前期经验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此外,在科学课中,探究问题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可以围绕科学课设定相关的周主题、月主题。比如:某周科学课上的是《昆虫》,可以拓展成周主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昆虫总动员》,推荐阅读课外书籍《法布尔昆虫记》等,鼓励他们去观察昆虫、研究昆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兴趣建立以后,小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也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去探究、思考和创新。
2.提高科学教师自身创新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地接触相关的材料,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实验材料,通过学生自由地摆弄、熟悉和探索,做出尝试性的创新和解释。如:教师在上《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教材上的实验是:把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分别放置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从而得到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师往往只准备了气球等有限的相关器材。在这一探究实验中,其实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想除了在锥形瓶上套气球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时候,有的学生想到了在锥形瓶口抹一些肥皂泡泡来观察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这一科学知识探究起来更加有趣,小学生也会因为这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而且还被教师采用而感到高兴。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大胆想象,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到创新的乐趣,就会更加激发起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3.建立开放性的小学科学实验与制作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应该给小学生建立开放性的小学科学实验与制作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科学课的主题在课堂教学内外利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探索。长沙市很多小学都有科学实验室,但并不是开放性的,只有在特定的教学任务时才会使用。大部分学校认为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肯定需要大成本,而且害怕让学生“自由”使用会损坏仪器设备和影响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其实不然,小学生的科学创造既不需要开天辟地的新创造,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其可以来源于生活。“生活化”的科学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上完《热胀冷缩》之后,教师可以在平时就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的塑料瓶子、饮料瓶子、金属等放在小学科学实验与制作实验室,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想象,设计一些实验来比较液体、气体和金属的热胀冷缩。在这个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科学问题的习惯。
篇9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手段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应用工具是互联网,核心是强调大数据征信和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逐步发展的,从最初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到移动支付、网上理财、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逐步深入到传统金融的核心业务。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及衍生出的p2b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其中主要是P2P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和众筹模式可以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
二、科技创业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原因
由于科技创业公司本身轻资产、高风险的特征,无法提供担保,且无法通过银行严格的内控制度,也很难通过一般企业较常用的银行信贷筹得资金。科技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高风险、低管理水平的特征,加上征信成本过高,申贷手续繁琐,很难满足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条件。并且对于刚起步的科技创业公司当然也能难达到通过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的要求。另外,而在我国,专门为科技创业公司公司服务的科技银行还很少,基本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且缺乏协同推动机制,尚不能对科技创业企业形成有效的融资支持。
三、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内在机理
首先,可以弥补创业初期资金漏洞。科技创业公司在初创期是其最需要扶持的时候,也是最难融得资金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比传统融资方式的门栏低,且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弥补科技创业公司的融资漏洞。其次,互联网金融程序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合适初创的科技创业公司。由于网络的便捷高效灵活特性均优于传统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传统金融来说,不但在成本上大幅降低,而且简化了繁琐的融资程序,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还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传统金融行业下一对一的信息交换转变为了互联网金融下多对多的信息交换,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中介职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四、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业融资模式对接的实现途径和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有风险的存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对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完善,才能使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征信系统、接入央行征信平台、增强监管以及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来对双方形成制约,保证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创业企业的良好环境。
(二)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社会上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比如各类的孵化器,利用各种资源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孵化服务,但是传统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并不能完全解决科技创业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和创新创业平台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可以引入众筹等新融资模式,也可以实现科技创业企业和风险资本信息的高效匹配,从而为科技创业企业带来融资新思路。
可以借鉴国内36氪与蚂蚁金服合作股权众筹平台。36氪作为全国最大的创业生态服务平?_,吸引和培育着大量优质的创业项目。并且36氪可以在前期对项目进行筛选,降低一般用户投资的风险,保证众筹行业的平稳发展。股权众筹平台是一个连接优质科创公司和普通投资者的桥梁,36氪是前者丰富的资源库,蚂蚁金服就是后者庞大的资源库,将平台接入支付宝后,支付宝数以亿计的用户都会成为平台的潜在客户,影响可谓巨大。
“协同工场”是以“互联网+金融+高校科研”这样一种模式成立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协同工场”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由专业的投资者作为领头人,对项目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的评估,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并进行投资,再带动一般投资者作为跟投人进入。“协同工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连接科创企业和投资方的桥梁而已,更是一个能为科创企业带来全方位服务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
(三)创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跳脱出传统对资产质押的重视,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能够对企业供应链信息更好的整合,同时更为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存在,从而降低了对科技创业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资产要求,开始打开中小企业这片供应链金融的蓝海。
1号链互联网供应链和风控平台创始人表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这样一个融合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在大众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扶持科创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四)创新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平台
篇10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59-01
心血管内科集危、急、重症病人于一体,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病区所使用的仪器品种繁多,多为高、精、尖、新的现代化设备,药品以血管活性、高危药品居多,所以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要求心血管内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的基本素质、学识和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能够独立适应科室工作环境和运用各种现代化监测设备的技能,这对心内科护生的临床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确保护生能够在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内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生实习的综合素质,我们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思考与探讨。
1 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室方面:
1.1.1 心血管内科使用仪器多、高危药品多,管道多,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心电图机、主动脉球囊反搏器等仪器的使用都是作为心血管内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由于护生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有限,使得她们在熟练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心血管内科病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微量泵注入高危药品多,在给病人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对于护生来说,她们还意识不到高危药品的危险性;心血管内科药物的特殊性,病人多使用浅静脉和深静脉置管,而护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很少,有些甚至尚未接触,因此管道的护理也成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的一个难点。
1.1. 2心血管内科因病种的特殊性,使得老年病人、急危重病人较多,给临床带教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实习生也觉得担心,老年病人生活护理、静脉穿刺都很困难,造成护生的心理压力大。
1.2 老师方面
1.2.1 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教学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一些老师只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有效运用教学目标,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1.2.2 由于护理工作忙碌、琐碎且繁重,心血管内科病人收容量大,临床护理人员编制相对较少,而护生实习的时间又很短,由此疏忽临床带教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时有力不从心。
1.2.3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风险较大,个别带教老师惧怕担风险,任何护理操作都要亲历亲为,使护生得到锻炼机会减少。
1. 3 护生方面
1.3.1 职业素质:实习护生中含中护、高护、本科各层次。护生最初接触的临床工作以基础护理为主,护生无法认知到护理工作的意义,甚至对护理工作产生不屑态度,例如不注重个人形象,缺乏积极主动性,衣帽不整,头发过长,未按医院要求着装上班。还有大多数护生都是独生子女,以为实习了,脱离了学校的约束,可以放松了,故而心里涌现出了懒散情绪和惰性[2],无法从工作中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道德责任及职业情操。
1.3.2 自信心缺乏:病房科室对护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心血管内科是一个相当高尖端的科室,病人病情重,使用仪器多、管道多、高危药品多,护理工作风险性高,护理人员承受的思想压力大,面对这样的场面让初涉临床的护生有一种恐惧和胆怯心理,给护生心理设下了一道无形的障碍。
1.3.3 急救知识缺乏:心血管疾病瞬息即变,多以急症出现,需要及时处理甚至抢救,而护生遇到急救病人时易紧张、害怕,不知所措,甚至不敢接近病人,从而失去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1.3.4 法律意识浅薄:目前我国护生培养课程设置中缺乏有关于医疗安全方面的教学内容,而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更新,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纠纷日趋增多,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护生的医疗安全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2对策
2.1 带教老师的筛选:按照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严格筛选师资:选择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带教,中护带教老师须具有护理专科毕业,三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考核合格者;高护带教老师须具有护理专科毕业,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者,护师职称并经考核合格者;本科护生带教老师须具有护理本科毕业,主管护师职称经考核合格者;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她们,使她们在步人社会的初始阶段就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带教计划,采取传、帮、带方式,加强专科理论、护理技术操作、急危重症抢救,结合护生实习教学内容和科室专科特点制定详细的临床带教计划。
2.2 进入科室第一天,由护士长先做岗前培训、入科介绍:内容包括病区环境,工作纪律,仪容仪表,电话礼仪,特别是监护室,急救车,急救物品一一介绍。治疗室物品的放置及治疗后物品的处置方法,告知本科室的实习考核内容,让学生入科室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任务。以便在实习过程中力争完成学习的内容,达到了解,熟悉,掌握。
2.3 心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每周一次轮流挑选科内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讲座: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评估,常见护理问题,护那措施,效果评价,出院指导。心内科常用药物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统筹指导。
2.4 心内科常用操作技术示教:每批护生实习的第l―2周,轮流挑选科内操作技能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逐一对心内科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演示讲解。主要包括:氧气吸入疗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法(着重指导常见异常心律的辨认)、徒手心肺复苏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法、心脏电复律术等。再让护生在模型人上反复练习直到掌握,然后在实习期间逐渐熟练。护生出科最后l周抽考2项。考核合格方能签实习手册出科,不及格者重考,直到合格。
2.5 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观察病情,报告,做分析,判断处理能力。由带教组长分派带教老师,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在晨会交接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护理操作时多看,多学、多练、多向老师请教,从而自觉获得知识;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的重点,难点及本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传授给护生,随时提问和检查,放手不放眼,尽快让护生熟悉本科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从而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并用通俗、准确、清晰的语言和病人有效的沟通,既提高护生的沟通交流水平,又给予病人更多关爱,取得病人信任,提高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
2.6 心血管疾病病人病情变化快,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变能力传授给学员,要求护生重视病人的主诉,密切注意病情的瞬间变化,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多动手,多观察,多询问,带教老师多给护生讲解以前临床案例,引导她们对临床工作的预知性,提高临床病情观察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护生的急救意识,也锻炼了她们的判断力,应变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增强法律意识:组织护生学习护士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同时提高法律意识和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念,带教老师需要对护生集中进行医疗、护理安全教育,列举一些事例及身边的一些纠纷,让她们展开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让护生懂得保护病人在院期间的安全是每个医疗卫生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为她们将来走向社会安全行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小结
通过我们在临床护理带教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不但让护生能较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掌握更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提高她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们养成了较强的适应力和心里承受力,使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在临床护理中充分发挥她们的才干,促进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带教水平,提高了整体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