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饱经忧患而延绵不绝,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源于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体。在大陆,过去60多年,大陆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文化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今天的大陆,中华文化处处生机勃勃,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东方与西方彼此借鉴,内容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在台湾,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枝繁叶茂。台湾同胞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但无需讳言的是,2008年之前的10多年间,台湾出现了一股“去中国化”的逆流。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理应遭到所有中华儿女的抵制和谴责。
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当前,经过两岸同胞不懈努力,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大交流、大合作的新篇章,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随着两岸民众往来日益频繁,“三通”之后更重要的是实现心灵的沟通,深化感情的交融。因为,文化的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两岸关系的动力才能更加持久,两岸关系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
强调,当前,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需要两岸同胞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应当以礼敬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刻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更积极地弘扬中华文化。
二是共同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倡导和谐与合作,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时代形象。两岸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研究,加强交流,争取形成更多共识。
篇2
要充分肯定那些必须肯定的恒常价值,不暴殄天物,不数典忘祖,不轻薄狂悖。对历史深怀敬意,就不会在眼花缭乱中让自己的文化“被绑架”“被边缘”“被遮蔽”“被置换”
比物质奢靡更可怕的是精神奢靡
一个民族几千年对文化的不断汰漉选择中,始终不弃不离的正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从来都没有积累下如此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深深为奢靡、浪费、败家子的触目惊心而忧患。更应该忧患的,是我们精神财富的奢靡、浪费和败家行为。所谓精神奢靡,是指一个偌大的民族,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其精神文化生活被快速、迷幻、气泡化、大批量甚至烈火烹油般地热辣消费着。正是由于这种浮泛、粗鄙、娱乐式、恶搞化的囫囵消费,这个民族反而显得缺少“文化”。因为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静养与化育,这种化育的最终结果,是人的精神层面的蓄涵与谐和,表现在社会层面就是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如果在铺天盖地的文化消费背后依然是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人性之恶,那么这种文化消费不仅是负面的,而且是要败家的。
文化形成犹如小溪、大河,由点滴聚会,始而涓涓,继而滔滔。中华民族早至唐尧、虞舜,无不是因为这些先贤利他、担当精神在民众中的润泽、浇灌,而逐渐形成一种族群规范与发展路向,直到西周漫长的家国、社会与人性相互磨合,才终于形成了后来孔子始终想“复辟”的“周礼”文化现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见贤思齐”,等等,这些价值取向,为自孔子以降的中华文化,奠定了深刻的人性基础。一个民族几千年对文化的不断汰漉选择,始终不弃不离的那些东西,一定是这个民族无论如何都不能卸载的精神辎重。很多新鲜东西,初看确实摇曳多姿,但经不起时间检验,有时一个历史转身,就会看到它无可奈何花落去。
比盲目否定更理性的是价值求索
任何对文化实行外科手术式的“全球化”“一体化”整形、包装的企图,最终都被证明是十分荒谬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都与“本土”二字有着极其深刻微妙的关系。俗话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是随着山川风貌、人情物理不断演化而成的生活积习,那是一种地缘造化,一种生命胎记,一种种族标识,有时甚至是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同风格的精彩分界。因此,任何企图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实行外科手术式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整形、包装与操控,最终都将证明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我们总看到我们文化的弊端,甚至对100多年来的落后挨打,全都把账算到文化的头上,因此,一提文明,似乎就是西方的要光亮许多,有的干脆以全盘刷新、覆盖、置换本民族的文化为能事。其实西方文明自古希腊以来,战争与反战争、侵略与反侵略、格杀打斗、鸠占鹊巢、杀人如刈草的反人类行为就从未停歇过。直到今天,对于世界事务,还是动辄就想把谁“暴打一顿”,或者堂而皇之地经济制裁一番,这种文化难道不需要我们去辩证认识并保持一定的判断力,从而不盲从地“普世”接纳吗?因此,对于文化的认知,始终不能用短期行为武断判决一切。更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小心翼翼地掬起那捧经过久远沉淀的清泉。人类最终是向往和平、和谐、自由、平等、尊严、健康、幸福的,因此,那些温和、中庸、内敛、谦让、中正、仁义、包容的文化,才是人类最终都不会放弃的价值求索。我们几乎从一切对美好世界的构想中,都能频繁找到善良、宽恕、谦卑的字眼,我认为这才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中华文化从来就不缺这些在黑夜中鼓励人类前行的精神烛光,因此,我们应对自己几千年苦苦摸索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抱有坚强的信心。
比固守遗存更有效的是吸纳创新
谁注重吸纳别人的优秀成分,谁将更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前提是扎根自己的土地。
由于现代信息传播功能对人类社会“地球村”式的拉近,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的文化场,突然兀立在每个人面前,如何保持理性,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有价值的文化选择,已经摆在每个人面前,并且更加严肃,甚至严峻地摆在了不同民族、直至不同国家的面前。任何企图以固步自封的方式,来原封不动地持守本民族文化遗存的做法,都是极不现实的。随着人类迁徙、交往更加自由,文化的融合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谁注重吸纳别人的优秀成分,谁将更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与时并存的共进性。前提是必须以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为根基,必须在自己的骨头上生长适合自己骨架的肌肉块。西方文明是以古希腊为源头的精神骨架,它与围绕地中海的地形地貌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西方学者,也仍没有放弃对那些历史骨殖的“碳十四”检测与研发。中华文化如果要学习西方的学术精神,那就是应该有更多的学者,回到我们文化的源头、元典,用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去阐释我们对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贡献。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的先辈在几千年前就深刻阐述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中华文化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纳能力,在两千年前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就能说明一切。近百年来的探索实践,也反复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开放心态,不过,重要的是本土化,如若水土不服,必将反胃生病,直至盲从迷失。坚守本体、学习化合、为我所用,是文化强盛的必由之路。
比华丽转身更重要的是坚守恒常
文化建设,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什么样的精神气质与世界打交道。
篇3
著名的经济历史学家汤恩比曾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确信中国内地会变成或者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消费市场,而且还会持续增长。那它会不会变成20世纪的美国或19世纪的英国?我要说:“No!”除非它能对人类文化有重要贡献,不然它只是一个最大的制造者或消费者。19世纪的英国不仅是殖民帝国和船坚炮利,它还同时带来工业文明和科学的兴起,还有人权精神、教育体系、工业建设。这是它带给世界文明的贡献。20世纪的美国也不只是好莱坞与华尔街,其创新科技的发展与贡献、平民式的民主,还有活泼、进取的精神,让更多有才干、有潜力、努力的人都愿意跑到美国去圆他们的美国梦,这是它的贡献。这种文明不是自私的文明。
有一些理想,我们讲了两千年了,却没有机会实现,就是王道。孟子去看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面孟子就谈了王道。讲得是非常之好,可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历史上的国家变强后都很霸道,接下来会不会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一个大国,变强了以后实行王道?这才是最重要的崛起。
这个王道有什么内涵?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的西方文明,主要是“己所欲,而施于人”,是一种把宗教、文化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文明的精神,因此有文明冲突论。但中华文明是不一样的,它是“我不把自己不要的强加到他人的身上”。这是一种对其他国家和文明的尊重。王道精神对内是善待所有弱者,包括弱势民族,或是国家;在国际上,用王道的精神,协助弱小国家,解决各种纷争。这是中华文化可以为这个世界奉献的精神。就台湾来看,它有很深的中华文化底蕴。当内地在进行“”的时候,台湾仍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它也是移民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总合。它在一直不断地变化,天生具有一定包容性、多元性,而多元文化往往会有更多创新性。因此,如果我们给予它更多的自由空间,一定会有很多发展。
以饮食为例,台湾有一样东西很吸引人,就是小吃,它就是融合创新的结果,不同时节会有不同创意的新小吃。假设不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和其他文化结合,也不会有像李安这样的导演,也很难有余光中这样的作家。民间信仰中,源于内地的妈祖在台湾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很难想象,五天的妈祖出游会吸引十多万人相随。
民间信仰还有一个特殊的产物,就是公益。慈济功德会的志工有百万以上,每当灾难发生,最先到达的常常是慈济的人。从早期的华南水灾,到汶川地震都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不是常说“百万雄师”吗?而实际上,台湾的“慈济”就是“百万慈师”,它遍布在每一个地方,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每年还有四十五万到五十万的年轻人,愿意投入志工的行列里。
有一个人叫陈树菊,每天在菜市场卖菜,卖了二十年,一个月大概赚两千多块钱人民币,自己只花十分之一,十分之九捐出去,二十年来共捐了两百多万人民币,最近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二十五个全球之英雄”。她到美国去领了奖,曝光之后还是回来卖菜。这样的文化理念,让我想到《礼运・大同篇》讲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展望未来,我希望崛起的不止是两岸华人,而是全球华人,甚至外国人,大家一起共同为中华文化作贡献。
2003年我到黄山去旅游,看到黄山上有些夹在千年名松、神木当中的小松,长得毫不逊色,顾盼生姿,它知道再过一千年它也是这个样子。我特别喜欢这些小松,写了一首诗,后来送给了台湾大学,今天也送给我们清华大学――既生黄山巨石上,敢傲妙笔方是松。
篇4
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其力量在于“强制”。软实力为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力量在于“吸引”。文化“走出去”,不仅需要文化本身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
1.综合国力决定国家文化竞争力
历史证明,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的竞争力。古代的中国经济实力雄厚,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对周边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隋唐300多年间,中国无论是在市场化程度,还是海外贸易,或是手工技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依托于强大国力的中华文化,在这个期间也吸引了来自周边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他们纷纷效仿、学习中华文化。然而时至近代,资本主义异军突起,西方文明跟随着资本主义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明形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有更先进的理念、更人性化的内容、更科学的方法,隐藏在这背后,支撑西方文明走向世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飞速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向海外扩张,与之相伴的便是文化的扩张。如西方的宗教、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同他们的坚船利炮一起来到世界各地,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经济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文化利益,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硬性评价指标,也是提升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的物质支撑。
2.综合国力决定国家文化吸引力
综合国力强大与否也决定了文化的吸引力的强弱。明中期以前,国外对中国的描述多以赞扬为主,将中国描述成地大物博、制度先进、历史悠久、令人神往的东方国度。18世纪以后,闭关政策、封建思想、政治腐败等因素致使国力逐步衰弱,中华文化沦落为连国人都意图抛弃的负担,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降到冰点。可见,综合国力是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来源。物质的繁荣和发展并不一定带来文化的强盛,但是国力衰弱的国家,其文化是注定没有吸引力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的引领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当今的中国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向世界。伴随着综合国力提升的是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汉语热等文化现象表明,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充满自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接受、追随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并不输于西方文化,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落后于西方而导致文化被漠视。
3.综合国力提升要兼顾物质与精神两种生产文化
“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依托于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撑,因此必须兼备物质与精神两种生产。综合国力的提升源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从而提升综合国力。然而单纯的物质支持是不够的,没有灵魂的文化不能称其为文化。所以,一方面,我们仍然要大力推动经济、科技等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综合国力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二、心理基础:高度的文化认知
心理基础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人的因素,即我们对文化的认知。这是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条件。文化认知是对本民族的文化及其精髓有深入了解,对民族文化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有所把握,以及当民族文化遇到外来文化时的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定位。也就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能使我们对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文化自信能引导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通往文化自强之路的心理依据,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心理基础,只有充分认知自己,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创新发展,更加自信、自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发展既要反思过去,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全球视野。
1.文化自觉是文化“走出去”的自我认知和
内在动力所谓文化自觉,即是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具体而言,就是我们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客观地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熟知它的深刻内涵,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自觉主动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然而文化自觉不应单纯地停留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重建上,而是应本着开放的宗旨,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推动多元文化互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在文化反思中重新审视自身文化,既摆脱“全盘西化”的自我否定,又避免“全面复归”的盲目自信,在文化反思中做好自我定位,在文化批判中推动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文化“走出去”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文化就成为中国与世界相连的纽带。文化自觉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内在动力。反过来,文化“走出去”为文化自觉提供了广阔空间,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的创新与改革,增强文化的自主能力。只有走出去,文化才能真正的自觉、自信、自强。
2.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的自我肯定和内在依据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充分肯定,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文化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世界历史表明,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具有能将其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只有对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才能使文化在历史的洗礼中保持特色,接纳外来。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和充满屈辱的近代导致了“骄傲自大”和“盲目自卑”两种极端的文化心态,这些错误的心态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科学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追求。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前提。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的心理根基,只有对本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才能使中华文化以正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文化“走出去”为文化自信提升创造了条件。在同异质文化相遇时,中华文化以不卑不亢的心态、兼容并蓄的胸怀,既肯定自身的内在价值,又合理吸收外来的有利因素,使文化在不断创新中获得生命力。
三、制度基础:日趋完善的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的产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市场经济中,文化转变了以往的发展方式,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共赢。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今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制度基础。
1.市场机制是文化“走出去”战略视角转换的动力机制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次典型的文化“走出去”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张骞出使西域,目标是抗击匈奴,文化交流是完成政治目标的间接收获。唐代的经济繁荣和政策开放带来了空前的文化交流,唐文化在世界各地名噪一时,至今仍有影响。但是唐文化走向世界凭借的是唐文化的吸引力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仿效学习,并将其带回本国。郑和下西洋更是依托于明成祖的大力推动得以实现。可见,历次文化“走出去”虽然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走出去”缺乏明显的经济动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机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效甚微。反观西方,文化“走出去”则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在经济的主导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效益。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然而西方世界的市场是有限的,当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极度膨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时,对外扩张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西方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夹杂在经济扩张之中的还有文化输出与渗透。如宗教宣传、文化贸易、创办教育等,在攫取了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利益,使西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无论在产量还是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都居于前列。美国电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似真似幻的视听享受,而且还是传递美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它将美国式的思想、观念、生活、行为融入其中,无形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巨额的票房收入和无形的文化渗透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收益。这无疑是市场经济给文化带来的好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凭借产业化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本的刺激下,获得经济和文化效益双丰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制度保障
篇5
好莱坞是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电影工业基地,在全球化的进程下,好莱坞电影更加喜爱运用“中国元素”。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好莱坞也开始重视中国的电影市场,并发现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从中国神话、中国武术,到中国风景、中国文化,好莱坞的导演们日渐青睐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二、成龙系列电影中的文化融合
成龙电影的精神内涵大多数是民众的意识与想法,例如,在其电影《警察故事》系列中,成龙饰演的角色陈家驹,其身为警察,却殴打罪犯和凶残的敌人,不是制度所允许的。但在另一方面,他是为人民伸张正义,而且是忍无可忍被迫反抗的。观影的人们更希望在影片中看到违背平常的主人公。所以,在影片中,当阿美和她的母亲被一群肆意妄为的流氓欺负之后,陈家驹心中积聚了无限怒火,以一人之力大战恶徒,令群众拍手叫好;而且同时还教训了犯罪分子头目,有律师出面阻止他继续,但是陈家驹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连律师也一并教训。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平常的规则的,但是反而受到众人的欢迎,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很明显,电影的元素是需要满足大众的内心的,也就是说电影是以观众内心为重点。而大众的内心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成龙的影片中就加入了很多中华文化的内容,也就是中国元素。陈家驹为了作为警察的操守,不停地忍耐形形的恶徒利用法律的行为,他的不符合法律的举动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是中国侠义精神、快意恩仇的体现。
成龙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这其中有其奥妙之处。他一直都孜孜不倦地追求当前以及世界电影的流行浪潮,他不闭门造车,而是不停地去更新自己的能力,他不断地去接受最新的技术与知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一方面来讲,成龙虽然不断地在学习西方流行电影的东西,不断地抛弃旧有的形式与过时的内容,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忽略我们中华的文化、中华思想的内涵以及中国的元素。他受中华文化影响拥有善心、慈悲、侠义、肝胆,从来没抛弃过自己的梦想,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英雄。同时,观众也没有失望。
成龙不停地在放弃过时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讲,成龙的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圈也是标新立异的,也是新的文化,也是艺术的传统。
成龙电影中,都是以中国的元素为主体,将西方先进流行的思想与技术所自己所用。以现代的为主,以过去的、旧的观念为辅,做到了推陈出新。在这一点,成龙给全国的电影人以及观众和一些商业化的电影以深刻的启迪。
在《警察故事》系列等电影中,成龙出演了超级特警、国际化的警察以及其他的一些职业。但是不可否认,他所饰演的角色都是好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是都是心中有原则、有信念的人。他饰演的角色,没有离经叛道,没有荒唐不堪的,都是符合思想主流的,都是与罪恶的犯罪分子作斗争,坚定不移地坚持奋斗着,保卫着国家与人民,不让人民受到伤害,反省当下人类所犯的错误与过失。所以成龙电影的题材,当然能受到大家的认可,与其说是成龙和平地与国际警察合作,打击罪犯,打击西方的犯罪团伙,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国家的财产以及文物,不如说是成龙要守护的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所以他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才那么动人。
三、《警察故事》等系列影片中的中国元素
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西方各国对神秘的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了解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到底是怎样的。《警察故事》并没有像一贯的动作片那样侧重拍打斗细节,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所传播给西方的一切视觉符号都是陈旧的。然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历经了时空的演变如今已截然不同,它具有丰富的视觉造型与深刻的内涵,是中国视觉文化特征的生命之根。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传递给世界的视觉符号也悄然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元素的好奇和向往远远超出想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西方国家更热衷于接受中国文化。
中国电影在关注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的视觉符号资源,立足于本土文化,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展现给全世界,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突出自身的特色,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在人类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肤色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形形、具有本民族鲜明标志的视觉符号,而且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唯一的,是多样性世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符号以其广泛性和普遍性、直接性和真实性、开放性和可译通性等特点在信息传播特别是文化传播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动力。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本质是以文化内涵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传播与有效沟通,着眼于以文化符号为主体的视觉语言结构和符号环境研究是其根基所在。
成龙系列影片里出现许多与中国元素相关的视觉符号。繁华的商业街、林林总总的办公大楼,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象。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系列中国风的视觉符号展现在观众眼前,古色古香的凉亭、苍劲有力的中国书法以及在武当山上的庙宇、神像、八卦图、七夕游园会上出现的喜鹊红灯笼、红旗袍、京剧等都给人一股视觉冲击。视觉符号跨文化传播是一个视觉符号承载的信息在不同文化体系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影响的过程。在文化传播的舞台上,要树立中华民族视觉符号的话语权,必须以“越民族越世界”的创新理念、多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心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进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视觉符号文化传播的创新构想,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文化传播中显示更大的威力。这些中国元素细致地体现在电影的每处,我们将细细考察这一系列影片中最具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中国的古代以及现在,在大众中塑造的忍耐守规则的心理状态,成为一种被大家默认的模式,并不是要服从于一种规则,是大家心理的一种自然体现。只有被逼无奈时才肯“揭竿斩木”,这种形式就成为大众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成龙电影《警察故事》系列描绘的是小人物,是平民的人生真实情况。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受制于人,只能按照规则行事,循规蹈矩,只有达到极限,才爆发出力量,从而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吸引眼球、符合大众心理的故事。
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这种侠义精神。受其影响,几乎大多数中国人在童年时都幻想过惩恶扬善、杀富济贫的英雄形象。而电影《警察故事》系列,正是反映了这种中华文化,这种梦想,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唤醒了大家童年的梦,也唤出了中华文化在大家血液中的印记。《警察故事》中,陈家驹身上受逼迫反抗的侠义精神可是说是得到了大家的内心认同。所以说,《警察故事》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无论是陈胜吴广大泽乡的揭竿而起,还是梁山水泊的替天行道;无论是金庸小说中的劫富济贫,还是民间传说中的侠道义贼,都印证了那种江湖豪情、快意恩仇的思想与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大众的心里。陈家驹的身上就有中华传统文化中那种快意恩仇、江湖豪情的思想。可以说,陈家驹就是中国元素的一个体现,他既代表了中国元素,同时又满足了大众的心理,人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想象中的自己,内心深处童年时期的梦想。不得不说,中国元素的魅力,感染了所有的中华儿女,与此同时,又以电影的方式,让中华文化走向了全世界,让世界的人们感受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四、电影创作中“中国元素”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总体趋势,“文化”一词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文化软实力已直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在现代社会作为国家意志渗入各个领域。中国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作用,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中国元素,提高文化实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影片《警察故事》系列中将中国哲学、中国道家精神巧妙地贯穿在整部影片中,《警察故事》从细节中说明了一切,包括如何穿外套,怎么脱掉外套,也运用于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它的内涵,有时候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对待它的态度。包括在剧情中,甚至融入了许多中国古典的哲学,如“静止和什么都不做是不同的”,寓情于景体现出中国哲学里对静止与运动的思维辩证。动与静是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依存与转化的关系,静即舍动,动不含静。动与静是相互包含不可分离的。
在影片《功人梦》中有提到,“今天学什么?”回答说:“气,气是体内的能量,生命的动力,它在我们体内流动,给予我们内在的力量。”在中医学中“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就是中医讲究的“天人合一”。当韩先生把德瑞带到武当山时,武当山秀美的景色,向世界展示了绝美的中国山河之大气,同时也为表现道家文化的“气”做了铺垫,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电影中动作艺术的精髓来源于何处,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人间仙境之中的“气”。《警察故事》等影片不仅仅是单纯地表达了中国的动作艺术,同时还融入了哲学以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从而让影片得到升华。影片展示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中国人智慧与勇敢的品质,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篇6
“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留住我们的根。”曾几何时,一首名为《把根留住》的老歌,感动了无数华夏儿女。“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根,它的申遗成功是值得所有华西儿女自傲的,可是却有一部分人对“二十四节气”持无用论的态度,还有人对此听都没听过。面对这种现象,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了解过于浅薄,从而缺少敬畏之感,其次是过于功利,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得其精华,三则是没有给它注入新的因子,没有新突破因而被人淡忘。
对以上的问题,愚以为:“我们要继承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传袭,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才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在继承中创新,我们要牢记:“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在生机也,不新见死”的告诫。真理不是一陈不变的,无论是《论语》《孟子》的仁义礼智义,还是《老子》《庄子》的无为而治;无论是《楚辞》的高洁特立,还是《史记》的忍辱负重,都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完全运用开。但并不意味着就该被否认,被舍弃,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进创新,灵活运用。对于“二十四节气”亦如此,我们不该坐享其成,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才可使传统文化永葆生机。
篇7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渗透性。一个民族的文明离不开文化高水平发展。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在社会发展中保持着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成为推动和维护社会发展机制无可替代的力量。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漫长的人类文明之路,中华文化有着许多创新和领先的辉煌,也在与世界各民族的不断交流、学习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深远影响的发展阶段。蒙元时期是中国疆域最大的时期,也是众多民族大统一的辉煌时期。四十多个大小公国、诸侯并入中华版图,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大融合大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蒙元文化吸纳了欧亚大陆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海纳百川,具有显著的多元性和空前的繁荣。上都作为蒙元文化的中心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巨大影响。
蒙元文化“崇尚自然,恪守信义,践行开放”的核心理念,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道法自然等信条,都是一脉相通的。没有源和流之分,没有高和低之别,而是相互借鉴、融合、包容和发展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呈现迂回曲折螺旋式渐进的状态,中国、希腊、埃及、印度的古文明在当时的历史局限下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历史老人蹒跚地徘徊行进着。
历史的车轮在沉寂和缓慢中寻求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类一直在永不停息地上下求索。
蒙元大帝国的出现正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奋进,又一次探索。据《黄金史纲》记述,十二世纪的欧亚大陆“是时有肆虐其民者十二国”皆暴戾无道,民不堪其苦。天生成吉思汗铁木真,以次剪灭十二国,有天下。”成吉思汗“在位二十四年,灭国四十”。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一统的元王朝,打破了欧亚大陆上各民族间此疆彼界的限制,大大便利了空前宽泛广大地域内的各民族人民的往来和物资文化交流,也为中华各民族的统一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山雨欲来风满楼”。强劲的蒙古旋风“横扫千军如卷席”,给欧亚大陆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景象。
十二、十三世纪蒙元文化的兴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席卷欧亚大陆的蒙古旋风震撼了整个世界,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注进了新的活力。
有人说,十二世纪的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群体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有人说,蒙古铁骑只会征战抢掠,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也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实。但更重要的是,蒙元帝国征服了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王朝、公国,并且成功地进行了上百年的巩固和发展。铁的事实证明,“落后”论和“破坏”论是有失公正和客观的。恐怕离历史的真实太远了,远的有点离谱了。
征服四十多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力能够作到吗? 社会发展的长久徘徊和诸多王朝、公国的衰败,呼唤着一个有生命力的强大势力出现。蒙元帝国的出现正说明蒙元领导集团集聚了一批精英人才并且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的众多的僚属和民众有着相对和谐的关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出身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家庭,是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1182年在他二十岁的时候被推为部落首领,于1206年统一蒙古族各部。
关于“蒙古”一词的词意,有种种不同的解释。《黑鞑事略》认为:“沙漠之地有蒙古山。鞑语谓银曰蒙古,女真名其国曰大金,故鞑名其国曰大银。”刺失德认为,“蒙古云者,犹言简朴而孱弱也。”翁独健则认为,“蒙古者,以剿定诸国,故曰‘蒙’,取居中驭外之义,故曰‘古’”。而比较可信的解释应该是“长生(或永恒)的部落之意”。蒙古族是个敬天的民族,而天是个永恒的存在,故曰长生天。
成吉思一词也有种种解释。 《蒙古源流》中说,有五彩瑞鸟,每朝落在成吉思合罕帐前石上,发出“成吉思”的鸣叫声,所以称作成吉思汗。 《蒙鞑备录》则认为,“成吉思者,乃译语天赐两字也。”也有学者解释为“强大的”或“王者中之王者”。其实,“成吉思”一词在蒙古文献上是有记载的,在祭祀火神中,说到火的起源,就用过“成吉思”一词,即表示铁的性质的“强硬”之意,以其在人,可以理解为“强大”。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元上都即大汗皇位,建国号:大元。取《易经》 “乾元”之义。史称元世祖,在位三十六年。元世祖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弟四子。自成吉思汗立国到元世祖,祖孙三代励精图治,是蒙元帝国的兴盛时期,也是蒙元文化的繁荣期。
元太祖成吉思汗建国励行《大札撒》,建立“忽日勒台”协商推举制度和典谟、训诰、誓命等政令规范,赏功罚罪,军政统一,雄才大略,成就了大业。以天力论和忠君说为思想文化基础,信仰萨满教,笼络人心,训化道德。
著名的全真教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于公元1229年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中亚为成吉思汗讲道。蒙哥汗时,鲁不鲁乞受法王路易九世之遣,穿越蒙古高原,传播了东西友好的讯息。阴山汪古部景教徒的西去和西方基督教的东来,在东西相互传递着福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及其父亲,带来了罗马教皇致蒙古皇帝的书信。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进行了强有力的大交流、大贯通、大融合,带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上都,又称上京、滦京,地处中原与漠北的交界处。上都是蒙元帝国继哈刺和林之后建立的第二个都城,也是标志着蒙元帝国走向辉煌的历史名城。
考古发现,元上都选址时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选择了金莲川这一“形胜之地”,背靠龙岗,面向滦河。如今元上都申遗成功,标志着蒙元文化再次兴起。
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为了对刑州、河南、陕西关中等地进行治理,忽必烈由漠北南下,驻帐于桓州、抚州一带,在滦河上游的冲击平原——金莲川广招天下名士,建立了“金莲川幕府”,形成了忽必烈总理中原军国事务兼有文韬武略的人才库、智囊团。确立了崇尚懦学的王道思想,兴复“文治”,以“实天下太平之基”。 上都常有阿拉失、波斯、突厥等商人往来,被称为“色目商贾”或“回回商人”。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刺兄弟带马可?波罗到中国,在上都受到忽必烈极高的礼遇。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17年,深得忽必烈器重。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上都城有着众多的佛寺、道宫、回回寺和文庙。除了蒙古萨满教以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很活跃。著名的佛道两次大辩论影响深远。佛道两家争辩,由朝庭下旨组织辩析。两家相约: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 第一次,1255年在漠北哈刺和林,佛教代表少林寺长老福裕驳倒了全真教派的首领李志常。第二次1258年,蒙哥委托忽必烈在开平召集汉地佛道两教代表人物进行第二次辩论。参加辩论的佛教僧侣300多人,道士200多人,达官显贵和儒士200多人,吐蕃(土波) 人班弥恒、八思巴作为统领释教的帝师和克什米尔僧人那摩等宗教首领也参加了辩论大会。各抒己见,不同思想文化争鸣,轰动朝野。
上都由于是蒙元政治文化中心,又在世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所以通行着多种语言文字。官方通用蒙古文,其文字有畏兀字和八思巴新字。有汉文、藏文和亦思替非(古伊朗波斯)文。
孔庙、八思巴帝师寺地位崇高。儒学、蒙古字学、医学、天文学都很兴盛。有庙即有学。孔庙得到尊崇,儒学也广为传播。中华文化三大传统,儒、道、佛都有了深入发展。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仁爱”,崇尚道德。道家以自然为法, “道法自然”,崇尚无为的自然主义,主张“天人合一”。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信奉“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为人们提供了解脱方法和途径的精神依托。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人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三家融合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切;二是对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三是重视心性修养。儒、道、佛的深入阐释和东西方多种宗教与学说的广泛发展都说明了蒙元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蒙元时期文化有着多元性的特点,这是和贯通欧亚的广袤疆域与文化大视野和众多民族的大一统、大融合相一致的,这样的历史条件也是前所未有的。实际上中华文化也正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世界强国,中华文化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人类的文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篇8
【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价值观”,不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谈价值理解,而是当代中国人民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共同价值观。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同样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社会的福祉和文明的进步,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有许多的共性。当然,由于中国价值观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化而铸就的,反映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命体验、观念思考和精神追求,因此必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形态、内涵和实质。因此,对于价值和价值观,中国人往往更多从整体优先于局部、集体优先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了解中华民族最大的追求和期盼
中国人民最大的期盼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因固守旧规丧失了通过革新与世界文明同发展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中国人民受尽了欺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价值目标,也是我们的价值理想和责任。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去寻找根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让一个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这毫无疑问地给中国价值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实际上,社会主义就是基于一种崭新的价值理想而产生的,即建立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公平正义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抽象地谈论人人有投票权的民主,而是实现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方面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让窄化了的、仅有周期性投票权的民主变成具有广泛权利的人民民主;当代中国也特别重视人民的自由发展,希望把自由建立在社会公平的框架下,离开社会公正的自由只能是强者压迫弱者的自由,即资本压榨劳动的自由;中国价值观不仅不排斥人权,而且让人民的权利建立在现实的、可实现的基础之上;中国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权利,如果人人相互尊重权利,就是人人平等法治框架下的公正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包含且超越于人权价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是包含且高于个人自由价值的价值观。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传承
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文明上下绵延数千载,凝铸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今天提倡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过去价值理想时代转化和阐释的结果。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在面向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阐明
我们一方面不能抛弃传统,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另一方面也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忘记理想的召唤。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而善于创新的文化才真正有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由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同时也要在价值的拓新上下功夫。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面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因此,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把反映等级社会的价值观涤荡清除出去,培育和弘扬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与历史进步的节奏合拍。
要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应该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加以体悟
在古代,中国就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互鉴,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成果,例如佛教的传入、西域的音乐。近代以来,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特别是和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当然,中国也可以对世界价值观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譬如,中国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最佳规范。我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要比霸权思维和价值观合理的多、也公正的多。“中国梦”绝不是世界霸权梦,而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梦。正如强调的,“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
总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意识、品格和气质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是,民族精神或民族的价值追求是对一个民族现实的历史创造性活动的引领和反应,必然对特殊的时代性问题作出回应,从而必然带有一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只有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文化,才能有时代性的影响力,才能形成现实的、有积极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文化。也只有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中国的价值观。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注: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3ZDC14。
【参考文献】
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9
关键词:中国;传承;挖掘;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36-01
一、《功夫熊猫》与过往的动画作品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电影《功夫熊猫》这部成功的商业片尽管与以往的迪斯尼与梦工厂的动画电影有着相同的地方,但同样有着它吸引全球数以观众的独到之处。
(一)与美国同类型动画的比较
近年来,动画成为热门影片,《功夫熊猫》这部动画与美国同类型动画作品比较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其继承了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动画文化;人物角色动作夸张,表情幽默,这是美国动画电影一贯有的风格,而《功夫熊猫》也不例外,主人公阿宝有着让观众舒心愉悦的幽默感,笨拙得却又恰到好处的有活力的肢体语言设计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光是幽默夸张的美式情节不足以突出这部动画电影的过人之处,其引人入胜的地方当然还是因为影片吸收了中国元素,比如说,角色造型的设计,中华文化的理念等,这是与现代美国同类动画电影比较不同的地方。
(二)与中国本土动画造型的比较
中国的同期动画作品也有福娃熊猫,虽然中国的这个例子的动画作品也借鉴了中国的传统的元素――装饰画手法;虽然两种熊猫造型有着巨大的形象差异,但是还是有着相同的设计理念的,中国在奥运会上为了突出这五只熊猫的造型,把动物和人的形象完美结合,强调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与《功夫熊猫》中的“太极”的世界自然观不谋而合。根源讲述的都是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功夫熊猫》的创作手法
从创作手法上分析,角色定位,场景描绘,都借鉴了中国的太极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众多方面都被动画影片参考并运用了。可谓是就地取材的成功例子。
(一)从创作元素及造型上讲
《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电影的创作元素来自中国,如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熊猫又恰恰是黑白相间的动物,与太极的象征图形颜色相似。在老子的《周易-系辞上》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太极一词中理解为物极则变,变则化,正正是哲学中的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变化之源是太极,太极则阐明宇宙从无到有,以致万物化生的过程。《功夫熊猫》把动画影片的主人公设计成圆嘟嘟的黑白形象含义极深的熊猫,把大熊猫阿宝与中国的太极两仪定理相结合,把天地,日月,乾坤与太极武术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在功夫上见真理。如果说太极的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那么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普通系统论。五行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分别为金、木、水、火、土。古代中国哲学中认为宇宙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是由这五大元素的盛衰而决定的。它强调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所以《功夫熊猫》中以这五行元素设计了老虎、仙鹤、蛇、猴子和螳螂作为阿宝的功夫好伙伴。
(二)从形象与内涵上讲
动画影片中的熊猫形象逼真,有时候甚至细致到角色的细节上,比如熊猫身上的毛发,说话的嘴型,场景的虚实等,这是美国这个科技大国最能给世界观众带来的先进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个年轻的科技大国融合了众多种族的文化,它把热情、美满、乐观、自由、奋斗的人文精神带到动画角色中来。再者,美国是个兼容性比较大的国家。他们取材丰富并善于利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影片中还借鉴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它遵从儒家的尊师重道精神,是中华名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凝聚了华夏民族的聪明与智慧。由此而见,中国人对师与道这两者的重视,可谓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三)从动画创作理念上讲
在创作理念上,题材不算陈旧,但是影片画面视觉效果确是令人耳目一新,梦工厂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使得这部商业动画片在票房上取得了成绩,美国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如早期的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也就是说,只要有好的故事题材或者文化素材,就能为美国动画的造型创作迎来新的春天。
三、总结其给中国动画创作思维带来的启示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这些资源能成为未来动画的最好的根基。正如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借鉴了陕西的皮影作为影片开端的表现手法,这种造型单纯朴质,富于装饰性的传统中华文化工艺精巧,轮廓感强烈,精简得宜。为动画影片的开端拉开了一扇大门。动画从业人员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并借鉴和更为深入地挖掘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范文南.美术大观[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9.
[2]范文南.美术大观[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3.
[3]俞健.艺术科技[M].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5卷第6期.
篇10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