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酒店管理专业;影响
现阶段,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竞赛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职业院校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既展示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同时也是教师执教能力、学校专业建设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认真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作用,对职业院校提升教学水平、推动专业建设和找准学校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改变陈旧教学过程,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多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应用轻创新,至多是安排有限的酒店实习学生才能接触到实践技能。教学内容的多年不变,教学形式的单一,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基本已经脱离了社会实际需要,这样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和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职业技能竞赛的出现无疑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体现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竞赛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学校培养目标向综合性人才的转变。实用性强的竞赛项目促进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向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转变。准备参赛的过程促进了教学主体和学习模式的转变。
竞赛本身成为了密切学校与企业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方搭建起校企交流平台,促进双方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方位的进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引进酒店先进的服务理念、技术和企业标准,将实际的经营经验直接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促进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2 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完备师资配置
近阶段,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内容企业化教学已成为相关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被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它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基本完全符合一线工作程序,以工作目标为核心,以工作程序标准化为载体,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实施。
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引导职业院校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技能竞赛强调了专业技能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实施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既夯实了学生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符合职业教学的教育目标,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书本知识的被动学习到培养兴趣,积极完成职业技能自主学习的转变、从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向综合职业技能、综合能力提高的大转变。技能竞赛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建立起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互依存、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都来源于现有的行业领域,以竞赛为主导,融入国际、国内先进理念,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每次竞赛后,教学、科研等部门都看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酒店管理专业教研的改进方向,成为设置课程、优化课堂效能的重要依据。科研部门根据相关数据,确定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形成了“教训研”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体现了职业竞赛项目对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引导和转化,优化了教学内容,促进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进完善学校师资配置。首先,技能大赛有助于对青年教师的锤炼,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融入角色。促进教师的双师型转变,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满足专业院校快速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要求。其次,促进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良好的实训条件是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保障。每年的职业技能竞赛都是贴合酒店行业发展形势,学校应该加强社会调研和论证,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设备设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保证具有充足的高教学设备设施可供学生实训使用,从而保障酒店管理专业技能教学的效率。
面对日新月异的职业教育,应该以着眼国际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的新思路。职业技能竞赛所具备的竞争性与公平性、追求专业品质与技能上的观念、团队精神与综合能力的体现无疑进一步说明它在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方面的重要性,并已然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和锻造优秀高级技能人才的一条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J].高职教育,2010.2.
篇2
1.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经济学的思想萌芽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先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证。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全面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政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4.开拓研究视野,建设教育经济学学科专属方法论体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需;行为经济学;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2003年有212万大学毕业生,2004年超过250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在600万人以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将达800万以上。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看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企业、大机构和大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报酬较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相反,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更多的提供的是小企业、临时性的工作岗位,报酬较低且不稳定。
这种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划分在我国也是现实存在的。从经济人的立场考虑,大学生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自然会争取进入待遇优厚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愿意考虑条件相对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
(二)从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看
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较高的速度急剧增加, 而国民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却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矛盾。
(三)从行为经济学看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立足于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在做经济决策时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②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情境时都会采取捷径来进行决策,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性存在的。行为经济学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
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度自信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往往会过于自信。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低估其面临的风险,夸大自身对整个事件的控制能力,因而使决策产生偏差。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等。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充分就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否能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迫切需要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由于就业渠道不畅通,人事管理制度依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造成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无法顺利进行人才的招聘。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各类企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就要为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严格控制高校扩招速度及规模,提高其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应当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扩张规模,教育投入和发展速度不成比例,会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控制招生规模,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有效消除结构性失业。
(三)加强高校办学自、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去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使其真正走向市场。同时,高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专才与通才平衡,使两者互相调剂,相辅相成。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上,高校必须切实重视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③
(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锻炼,提高综合素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更好的应对这种局面,首先,大学生应摆正心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利用大学空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培训等,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着重提高自身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人才流动性加大,就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择业、就业可能伴随一生,因此大学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均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毕业生要有面向西部的就业意识,从大局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信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一番成绩。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更关键的是,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优势,形成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机制,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大学生为实现小康和国家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2]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3]赵丽霞,单联娟.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创业意识形成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4]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9-83.
[5]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注 释:
①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篇4
关键词:印度;“贱民”教育;民族地区;农村教育
本文讨论印度“贱民”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关于他们的教育比印度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更具代表性,从印度的“贱民”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及其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与印度一样,我国存在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等情况,分析印度“贱民”教育的发展和特征,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有一定启示。
一、印度“贱民”教育的背景
1.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民族博物馆”。一般认为,印度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马拉地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古吉拉特人、马拉亚兰人、坎纳达人、阿萨姆人和奥里雅人等十大民族,他们约占印度总人口的94%,其余6%的人在印度被称为“部落民(族)”。印度部落民的数目历来众说纷纭,从212个到450个不等。
印度是一个语言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语言博物馆”。1961年的人口普查确认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1950年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15年内也可以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使用,这遭到非印地语地区的南方各邦强烈抗议。印度议会于1965年确定了印地语、英语和地方语言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印度的语言政策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学,学生要学习三种语言,大学则基本上以英语为教育媒介。另外,在印度的钱币即卢比中,除了硬币外,在5、10、20、50、100、500等不同币值的纸币上,都印有为印度政府所承认的主要语言达15种之多。
印度存在着多元化的宗教倾向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信仰国教――印度教的人数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3%,11%的人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些居民信仰佛教、基督教、锡克教及耆那教等。印度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贱民”,他们也许属于信仰印度教的文化群体。但把他们划分为一独特文化群体,这与他们在印度的社会地位有极大的关系。他们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古印度将人分为四等,“贱民”是最低的阶层。
2.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
种姓是印度社会中最普遍的划分尺度。“贱民”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关系。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等级森严、职业世袭。每个印度教徒生下来就属于其父母所属的种姓,终生不变。
“贱民”属种姓制度中最低的阶层。他们也有一些种姓称号,通常从事被认为是最下等、最不洁的职业如排污、屠宰、清扫和制造业等。他们的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最受歧视,经济状况恶劣,受教育机会极少。为了改善包括“贱民”在内的“被压迫阶级”的不利处境,印度政府先后提供一些优待措施,如“贱民种姓”、“表列种姓”、“表列部族”等分别来取代““贱民””、“被压迫阶级”、“落后的部落民族”等底层等级的人。尽管种姓制度在这种分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种姓等级制的原则和不平等结构的实质仍无变化。
3.印度不同等级教育的实质
印度的“贱民”教育分为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初废除大多数隔离学校。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政府启动了几个改革方案,其目的是应该给予“贱民”更多的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第三个阶段是自从印度独立以后,“贱民”教育的方案得到了极大扩展。小学普遍实施的非义务免费教育实现了“贱民”基本教育扩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1944年始,教育部门制定了政府奖学金方案及其他措施,例如,专门的寄宿设施,申请奖学金资格要求降低,预留配额等,这些措施鼓励“贱民”高等教育的发展。自从1948年印度废除隔离学校以来,“贱民”理论上能平等进入当地社区中的公立学校。然而,实际上,他们上的学校被认为是次等的公立学校,而上层等级的孩子被送往较好的私人学校或国外的学院。
二、印度“贱民”教育的差距
1.“贱民”教育的情况――教育差距
与其他等级的学生相比,“贱民”在高等教育中的竞争力、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差距。尽管有政策对“贱民”升专科学校和大学的要求以及申请相关政府奖学金的资格都有优待,但“贱民”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接受的是劣等教育,并发现其很难同上层等级竞争。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在高等教育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尽管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大学生的人数总的来说是增加了,但增加的人数多是学习普通专业的,而他们在一些“好专业”(就业前景好、收入高的专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
2.“贱民”教育的原因――解释差距
一些印度社会科学家认为:等级制度影响“贱民”教育的许多方式。在殖民时期,他们被排除在平等参与教育体制之外,“贱民”的老一代根本谈不上什么教育。甚至于在学校废除种族隔离之后,因为上层等级父母、学生和老师的宗教歧视,仍然给予“贱民”劣等教育或使其被迫退学。在今天的印度学校,甚至在大学,宗教歧视依旧存在。这些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宗教原因导致了“贱民”教育存在明显差距。
3.“贱民”教育的发展――缩小差距
最早的提高“贱民”教育的一项措施是1948年废除隔离学校,使“贱民”同当地社区中的普通人一样上同样的学校。免费的普遍小学教育的实施进一步保证了这一学段的教育适用于所有等级的成员(不管其经济地位如何)。但即使是实施了免费的小学教育,“贱民”的父母还是支付不起孩子上学的相关费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提供给“贱民”学生笔、书、学校午餐及其他生活必须品,但中央政府对中学之后的“贱民”学校教育不再负责。之后,奖学金方案、入学配额、较低的入学要求等政策构成了“保护性歧视”方案的一部分。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贱民”教育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贱民”中的文盲率似乎下降了;上高中和大学的“贱民”的成员数目显著增长。但这些进步只是略微缩小了“贱民”和上层等级教育成就的差异,两个群体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扩大了:因为“贱民”参与公立学校教育,这些学校质量下降;而上层等级转向私立学校,或者留在公立学校的上层等级通过私人教师来加强他们教育,这为他们的高等教育做了更好的准备。进而,“贱民”和上层等级之间学习成绩品质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对“贱民”政府奖学金以及中学、大学入学时资格要求的降低。
三、印度“贱民”教育的特征
1.印度“贱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正如有的印度学者曾经尖锐指出的那样,印度的整个教育制度是歧视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其他落后阶级的。该制度显示出对英才的偏爱和对上等种姓、上层阶级的偏向。出身上等种姓、上层阶级的学生不仅有更多的上大学机会,也有更多被提升的机会。印度的现行教育制度不适合“贱民”和其他落后阶层,它只是复制着现行的社会关系,对广大落后阶级而言,这个制度是不公正的。
2.宗教的种姓制度决定了教育内容和社会分工
印度学校制度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并为维护和强化这一社会分工结构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公立、私立中学多设于城市,师资、设备等条件较好,学费昂贵,低种姓、贫困阶层几乎无力问津。公立学校以初小、高小为主,办学经费短缺,一些学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低种姓等“贱民”子女只能接受这样的教育。高种姓的人力资本储存量远远高于低种姓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的不平等加剧了不同种姓就业机会和收入的不同。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种姓从事高薪的需要专门知识的职业;中等阶层从事稍低收入的职业,如教学、市政服务及一些半技术性的职业;低种姓、“贱民”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社会公认的低贱职业。这样,印度的种姓因素造成了阶级分层,并维护和强化了固有的社会分工结构。这实质上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低阶层向上流动,阻碍了社会进步。
3.受教育的“贱民”在工作上受益于“保护性歧视”制度,但仍有壁垒,竞争力不够
现在“贱民”渴望教育主要是因为教育使他们作为个体在现代印度技术经济体制中能够自我发展,特别是他们把教育看成是一条途径,通过教育个人可以逃离传统所给予他们的佣仆职位。不仅仅是“贱民”,而且所有的印度群体给非手工工作附加了很高的评价,把白领工作作为取得社会地位的象征,把教育作为白领工作的途径。但在竞争中,“贱民”处处受阻,首先,上层等级在教育上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更有资格获得同一种竞争职位;第二,传统的等级制障碍干扰了印度的经济体制。超出了上层阶层传统上归属的职业,就会阻止“贱民”获得此种工作,这是“贱民”竞争中受阻的关键所在。
4.印度“贱民”受教育条件不够,而迁移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
印度大概有80%的“贱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没有给这一等级需要受教育的成员提供机会,想受教育的“贱民”成员除了移民到城市外别无选择。但是在城市,他们也面对许多社会和职业障碍,其中的大多数人仅能从事拾荒者、清洁工、卡车和公共汽车司机或铁路工。除了那些在传统上由“贱民”群体成员从事的工作外,他们很少受雇于从事高于此类工作,他们被私人行业中较好的工作岗位排斥,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行业中的雇工往往通过宗教等级和家庭联系受雇用,另一方面,“贱民”主要因为宗教地位低而受排斥。
5.缺乏平等的“贱民”没有形成教育宿命的态度
尽管在受教育权利、教育质量和求职等方面,“贱民”有着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但“贱民”没有形成对教育宿命的态度。原因之一,虽然受过教育的“贱民”成员没有与受过教育的上层等级成员一样获得好工作和好收入,但仍然比他们自己等级中未受过教育的“贱民”要幸运,更容易得到薪水高一些的工作。原因之二是政府的保护性歧视制度。即使配额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如在奖学金入学和工作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这一制度使“贱民”等低级阶层感到满意。原因之三是因为“贱民”发现了教育的几个替代性作用。“贱民”试图用教育提高在传统的等级制中群体的相对地位,而不是个人的相对地位。他们刚开始用教育来实现个人在印度社会现代部门中的自我发展,最后在与其他等级的联合中,“贱民”获得了当地委员会、立法机构和国会的政治支持,他们能制定新的法律,为他们群体中的受过教育的成员创造更好的机会。
四、印度在发展“贱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1.制定具有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政策,奠定教育平等基石
印度宪法(1950年)第29条规定:宗教、种族、种姓、语言或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取消公民进入任何国立教育机构的权利,或从国家基金中获取资助的权利。印度宪法尤其关注对弱势阶层的教育,第46条规定:国家应特别关心并促进低弱阶层的教育经济利益,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经济利益,并保护他们免受社会歧视及各种形式的剥削。政府还为残疾人的教育设立特殊学校。
2.修订具有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政策,树立教育平等导向
1986年,印度议会通过了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审议。该项法案是改革、发展印度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教育基本法的性质。它确定了促进教育发展的17项原则,其主要内容中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有:(1)发展印地语和地方语,在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把地方语言作为教育媒介,使地方语言得到推广使用,在中等教育阶段采用和实施三种语言(印地语、地方语、英语)方案,在各大学和学院应用设印地语和英语学程;(2)应竭尽全力使教育机会均等,诸如重视发展女子教育、残疾儿童的教育、部落人民的教育和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等。从当时的教育政策中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1992年,政府又根据基础教育的实施情况对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进行了修改,并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消除教育上的城乡和贫富差距。
3.采取了多项教育措施,落实教育平等目标
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都积极采取了多项教育措施,努力落实教育平等的目标。如:(1)增加基础教育经费投入。(2)开展全民扫盲教育工作。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3)因地制宜进行特殊教育。(4)制定教育资助政策,保证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印度政府制定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奖学金、助学金、教育贷款政策以及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资助政策。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是印度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为处于不利社会地位和少数民族的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五、对我国多元化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
1.对我国多元化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
与印度一样,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集中居住的北方少数民族和分散杂居的南方民族。印度政府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努力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平等发展。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必须注意到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包括主体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各民族文化既有文化属性的本质差异,又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在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教育不能一刀切,要尊重所有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需要考虑,除针对“城市”而设置基础教育的课程之外,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学校可将“有地区特色”的民众文化资源融合、吸纳在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课程中。这样,一来使民族地区“文化中断(指家庭的本民族教育与学校的主体民族教育的中断)”现象不至于出现断裂;二来可以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三来可以提升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这能培养大众尊重多元化民族文化的意识,有利于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
2.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机会和资源不均衡现象的启示
根据不同依据,教育不公平可分为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还可分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平等、教育领域招生政策制定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等。印度的“贱民”教育就存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不公平,特别是教育机会分配和教育体系结构性的不平等。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不平等,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这三个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因教育不公平造成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为了合理配置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资源的整体投入比重。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明确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和投资标准,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对薄弱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予以倾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教师素质,共享课程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3.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受到种姓制度对教育内容和社会分工的限制,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比例很低,远不如文科性质专业的比例。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是“分乡为主”的体制;到21世纪初,变为“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6年《义务教育法》使其进一步上移,变成“省级统筹,以县为主”。权责主体由“基层政府”向“高层政府”上移,投资主体也相应随之改变。尽管如此,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还十分薄弱,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原则:(1)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但中央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真正做到依托中央,加大投入。(2)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人员经费等量化标准。同时,对依靠当地财力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的学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以转移支付和教育专项经费的形式予以支持。(3)其次,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机制。在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的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挪用现象,相关监督机制等管理体制要履行其监督的责任。(4)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保证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另外,充分发挥民间和社会兴办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性,政府鼓励民间和社会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开办一些非义务教育性质的私立学校,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合理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总之,由于印度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制度,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贱民”教育,尽管这些原因限制了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但其得失都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光春. 印度政府关注教育平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举
措[J]. 新课程研究, 2009. 12(下旬): 54-55.
[2]胡丹.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
题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孟小军. 断裂与链接――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类型研
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6.
[4]沈光天. “以县为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
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滕星主编. 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
与实践[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成就动机 特点及现状
学生厌学现象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都有,但不少以高分考进大学的中学优秀生,却渐渐沦为厌学生、学困生,不能不令教育管理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关注。厌学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在于一些大学生学习成就动机的弱化。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入大学,但入学后庆幸自己成为升学竞争中的幸运儿,学习成就动机日趋弱化,缺乏新的追求,放纵自己,最终成为学习后进生或因学习负担过重的退学生。温州医学院作为浙江省属高校,近年来高考招生录取线列全省前茅,生源质量总体较好目前,温州医学院正在朝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稳步迈进,非医类专业上的招生数有较大提高,省外生源主要面向二本线内的考生,同时还一直面向第四批招收了两个专科专业学生,从而形成了温州医学院生源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1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主要结论
本研究面向温州医学院的2007级662名学生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学习成就动机整体水平和在性别、生源、招生批次、学科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归纳出大学生学习成就机的特点及现状。结果显示:被试662名大学生的合成动机总分成正态分布。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总体水平中等偏高。经过配对t检验,662名被试大学生在趋向成功的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35,P=0.0190.05)。在合成动机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95,P=0.052>0.05)。
2 大学生学习成就动机特点及现状分析
2.1学习积极性
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评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如中学。趋向成功动机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是下降明显。高考指挥棒的直接作用下,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成就动机持续保持着较高水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高。刚进大学,旧的目标已不复存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迷惘和失落的心理相伴而来,身心各方面正处于调整和适应期,大大地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接受访谈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老师教学方法、表达能力;学习环境;学生对专业和科目的兴趣、自我学习效率及目标规划;人际关系;家庭与学习压力等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一部分调查对象还认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就业前景;考试与奖学金;内容的难度;身体状况;情感问题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目标水平
参加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特别是成就动机(合成动机)高的学生比较集中选择了较高难度,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且男生选择的努力目标较高于女生。大学生们更多选择了继续深造的意愿,本科学生的愿望更强烈,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高期望及学生能力差异都有一定关系。趋向成功动机强的学生较为集中选择了较高难度及以上的努力,希望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避免失败动机强的学生较多选择了“较高难度,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实现”,避免失败动机弱的学生则集中选择了“一般难度,付出一定努力即可实现”。
2.3归因方式
趋向成功动机弱和避免失败动机强的学生将成功主要归因为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如:“运气好”、“别人的帮助”或者“说不清楚”,显得不那么自信;而趋向成功动机强和避免失败动机弱的学生则将成功更多归因为内在的可控因素,如“自己的态度认真,方法正确”,则更可能在将来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并预期会再一次成功。归因理论也认为追求成功和逃避失败的人有其特定的、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方式,正是他们归因方式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动机本质的不同。一般来讲,追求成功的人通常将其成功归因为自己超群能力和努力的共同作用。相反,逃避失败的人将成功更多的归为外部因素,比如“运气好”、“别人的帮助”。显然,追求成功的人的归因方式是正面的、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因为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一般来讲,追求成功的人通常将其失败归因为内部原因,主要为“复习方法不当”和“努力程度不够”等可控因素。相反,逃避失败的人会将失败的内因归为“自我能力不足”,外因归为“试卷太难,阅卷太严”等不可控因素,而不认为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学校教育需要对大学生成败归因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其用更积极态度的态度来面对学业等方面的成败。 转贴于
2.4竞争态度
高成就动机学生更愿意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交流沟通来解决学习问题。男生遵守学习纪律的态度上比较不愿受到纪律约束,女生更愿意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并认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女生较男生更希望获得学业上的好名次和获得奖学金,并认为这样毕业时简历会好看些。当学习及思想上取得的进步时,女生较男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及时表扬与肯定。大学生们在重要考试前,普遍重视,全力投入到备考中,本科较专科学生,高成就动机学生较低成就动机学生更期望成功。本科学生学习目的和动力更多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而专科学生则更多是为了获得奖学金,毕业简历好看。当学习上遇到较大困难时,大学生们普遍能较快调整好心态,并积极地面对和克服,男生、高成就动机学生在较大困难,更愿意选择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学校教育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更多地重视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
2.5自信水平
大学生们对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普遍比较好,且男生比女生更显自信。趋向成功动机强、避免失败动机弱和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在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上更显自信。趋向成功动机弱、避免失败动机强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自信心相对较不足。大学生们在总的自信方面处于比较高水平,且男生、本科、高成就动机学生更加自信。男生、本科、高成就动机学生更希望创新,在处理事情时更能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
2.6激励方式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需要及时批评指正。女生较男生更希望老师就事论事,指正帮助,多提建议性意见。更多高成就动机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外部因素的激励不可忽视,但是内心对于成就的渴望能让自己战胜一个个困难。更多高成就动机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父母仍然经常询问和了解学业情况。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的父母一贯非常关注子女的学业,大学阶段也不例外。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比较高,本科学生、高成就动机学生群体更高。可见,趋向成功动机水平与父母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
2.7学业水平
趋向成功动机强的学生的学业水平明显优于趋向成功动机弱的学生;名列前茅、获得奖学金女生数明显多于男生,且学业负担重的多限于男生。可能是由于进入大学以后,女生则更专注和局限于学业,而男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培养和锻炼自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活动方面,外在约束的减少,自我约束力不足,网络游戏成瘾等因素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男生学业负担过重。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学业优势更为突出。
2.8创新能力
大学生普遍渴望创新。趋向成功动机强和避免失败动机弱的学生能常常提出自己的新思路;趋向成功动机弱和避免失败动机强的学生更多“想创新,但是常常没有思路”。大学教育要通过正确引导,并提供一定的平台,如科研兴趣小组、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2.9成就需要大学生普遍选择了“将来有份舒适、高薪的工作,建立美好幸福家庭”和“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奖学金,毕业时简历好看点”等物质的、浅表的外在需要;避免失败动机弱和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则较集中选择了“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希望将来在专业上有大的成就”等稳定的、深层的内在需要。在学习动机中,发展成才的需要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它是一种内部动机,将对学习起到持续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占了重要地位,这是一种外部动机。究其原因,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并最终由经济决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必然受到商品经济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思想上更趋现实的特点。高报酬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追求目标。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比较明确的学习成就动机,更多高成就动机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最主要动力是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并期望在所学领域获得较高成就,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倾向突出了个体物质价值的实现,较少关注社会价值,还有一定比例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不明等现象,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及教育者们的多方关注和及时引导。
参考文献
[1]向敏.男女大学生学习成就动机调查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6).
[2]解翠玲.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上一篇: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
- 下一篇:公司如何宣传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