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的含义

篇1

一、现实回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诊断

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并以破竹之势浩荡前行。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学校已经或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文化建设的尝试,取得的成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值得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功利化的取向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1]。毋庸置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最终必然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应坚守,也是建设中必然要坚持的取向。就此而论,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功利化取向是背离学校文化建设初衷的。当前一些学校追逐文化建设的潮流,在没有客观审慎进行学校自身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要么是为了在相关的评比中崭露头角,要么是粉饰学校的外相,这都是功利化取向的表现,需引以关注和反思。

其次,形式化的做法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功利化的取向必然导向形式化的做法,使得一些学校陷入“肤浅的现象主义”学校文化建设的泥潭[2]。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立足学校实际、遵循自身基因展开的建设工程。只有立足学校实际,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有厚实的土壤。只有遵循自身基因,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长效推进。然而,现今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做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效仿,按照别校已经较成熟的路子进行;二是着眼表层,只注重文化建设的硬件载体;三是忽视传统,割裂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最终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大大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本有价值。

再次,浅表化的认识阻断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学校文化在空间上关及校园内和校园周围,在时间上贯通历史和当前,在主体上涉及教师、学生、社区居民等。这说明,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是单方面、定时空的线性化流程。据此论之,一些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认识还很浅表,这既体现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没有考虑到相关要素的整合,进行单项建设;也体现在建设工作没有深掘文化的要义与内涵,而是窄化或者浅显了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如此,本应具有系统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被阻断与支离,建设的实效自然降低了。

由上论之,学校文化建设已经陷入功利化的认识、形式化的做法和浅表化的认识“三重误区”,正是这些误区的出现和存在,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被背离、价值被遮蔽、系统被阻断。卓有成效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在审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内涵深思与路向探索。

二、本质追问: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探讨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蕴蓄助推学校持久发展、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和营造学校和谐氛围的上位、中位、下位三层意涵。换言之,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建设,无论学校文化建设采取怎样的策略展开,都应该而且必然是要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健康良好发展的,这是学校之所以进行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上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助推学校持久发展。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源泉,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是明晰并深化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定性;另一方面是以文化引领学校建设的理路,为学校定向。而就一所学校而言,办学理念和建设理路自然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这就是说,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关乎学校持久发展。健康的、良好的、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助推作用。总之,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是一种上位层面的,具有涵括和引领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潜在的,但却蕴蓄着巨大的力量,是学校发展“隐形的翅膀”。

中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当前,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进行,这既是新时期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获得自身彰显活力的重要方式。实际上,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学校品牌建设是一种“历险”,因为文化本身是一个需要琢磨玩味的抽象概念,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自然就需要有审慎的态度。当然,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彰显学校特色、创建学校品牌的价值自不待言。以文化为突破口建设学校特色品牌,就是要以恰当的文化载体、适切的文化内容、适宜的文化形式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中位层面的意义。

下位层面: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和谐氛围。一所学校具有什么样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和谐氛围的营造,需要有形的载体,更需要无形的渗透。文化建设之于学校氛围的营造,就是要让有形的载体承载无形的文化符号价值,让文化之无形通过载体之有形表现出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学校氛围营造不是生硬的标语口号,也不是呆板的雕塑建筑,而是将文化与实物融为一体,在实物上孕育文化象征,在文化中表达实际意义。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结合起来,就是要发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氛围营造的作用,而和谐的学校氛围最终将直接使师生受益。

就上而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持久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品牌特色彰显的“润色剂”,是学校和谐氛围营造的“牵引机”。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最终以学校发展和有益师生为基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文化建设所蕴蓄的上、中、下三个层面的意涵,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渗入的。只有统整把握这三层意涵,才可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

三、实践诉求: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和误区,重新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是为了从问题出发,更好地回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诉求。为现实中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是我们回视的起点,也是我们反思的初衷。

其一,观照传统和历史,探寻学校文化建设之根。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朝夕功夫,也不会立竿见影。事实上,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回溯历史、不忘着眼传统的文化寻根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现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3]。这就是说,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有历史眼光,也需要有传统视野。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尊重历史,就是要发掘学校的历史涵蕴,以此坚实学校文化建设之基;观照传统,就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提炼,以当前视角钻研传统,让那些优良的传统在当前的环境中不断彰显魅力。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来审度学校文化建设的作为,需要我们回视中进行反思。只有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文化之根,才可能摸索其筋脉,也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二,发挥各主体作用,聚合学校文化建设之力。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各种相关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校长、教师、学生是关乎学校发展的最直接主体。在学校自主、特色、比拼发展的今天,校长的办学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轨迹。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感等因素也隐现在学校发展之中。而当前,文化立校的理念已经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那么,何以让文化立校真正有效实践而不只是摇旗呐喊,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校长秉持文化立校的朴实愿景、教师树立文化育人的真切情怀、学生坚持文化强己的诚心期待,这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诉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这种复杂性生动体现在其系统性上。进一步讲,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教师、学生等单一主体的行为,而是要在包括这些主体在内的一系列要素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制,在统整各主体的基础上,共同为学校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其三,着眼长远和长效,凝炼学校文化建设之魂。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前提性的基本认识,那就是学校文化建设既具有历史传承性也就有未来前瞻性。这就是说,只有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才能清晰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在学校发展的未来展望中才能描绘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就一所具体的学校而言,进行文化建设,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该有重点、有特色。从学校的历史发展回望与未来发展展望的过程中,勾勒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这就是要凝练一个学校文化之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着眼长远和长效,就是不能短视学校文化建设的作为,更不能机械评价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学校文化建设着眼长远,就是要进行长期规划,不以当前论断;着眼长效,就是要进行系统建设实践,不浅尝辄止。以此,在凝炼文化之魂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可行之径。

学校文化具有精神性、独特性、恒久性、变动性和潜在性[4]。这就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必然是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功利化取向、形式化做法和浅表化认识等误区的存在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意涵。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建设教师发展与生活的家园,兴办家长放心与社会认可的学校[5]。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要在观照传统和历史中寻根,在发挥主体作用中聚力,在着眼长远和长效中铸魂。实际上,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继续探索,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线索,关键是我们如何进行探索,如何进行反思,这本身又值得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亓殿强,周新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9(5).

[2] 谢延龙.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3]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篇2

关键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一、社区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一)社区管理的含义

社区管理这一概念内容很丰富,近些年来被使用的较多,较频繁。它是指社区里面的各个社区基层职能部门、团体(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在特定的社区地域范围内,对社区的正常秩序和社区经济的发展等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二)社区管理的特征

我们从社区管理的定义和具体内涵不难看出,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自治性的特征。

1、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

社区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围绕一定范围内的社区进行的,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范围局限在社区范围内;从管理方式上看,主要发动社区内的各种管理主体,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自我组织、服务和管理。现在的城市管理主要是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为带头的社区管理,他们将工作中心放在本社区,调动社区内的积极力量和可利用资源对本社区内的环境、卫生、文化等给方面协调管理。通过开展各项社区活动来提高小区内居民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来加强小区内居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2、社区管理具有多样性

这里说的社区管理的多样性指社区管理主体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内有街道办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也包含了政府职能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他们种类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了社区的多样化。他们每天在社区内活动,共同在本社区党工委和街道办主导下对社区进行管理,共同促进社区的发展。

3、社区管具有自治性

自治性是社区管理的性质,它强调社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功能使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社区内居住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居民,社群各项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因此,社区管理具有自治性。

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街道办事处内部结构不合理,自我认识不清晰导致职能定位模糊,社区内居委行政色彩比较浓厚

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社区内第三部门人员和居民。在社区管理中,政府一般不愿意下放权力,而且社区内的党支部建设处于失衡状态,政府往往自己独揽大权,不利于社区的管理。在行政与自治的管理中更多突出行政意志。总是以行政意志为主,自治意志为辅助地位。

2、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共同体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管理结构也比较单一

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参加活动少,有的邻里之间还陌生,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进而对社区公共管理方面的事物的积极性也不高。好多居民由于工作没时间,自身维权意识也不够,每次参加活动都费事、费时和费力等原因,他们喜欢有问题直接找政府,这跟之前的管理模式分不开(之前政府是“管制型”),各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识淡薄。过去社区组织的运作及居民的参与大多

3、社区公共服务缺乏社区内公共服务开展缺乏,政府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够

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往往由政府承办,在开展活动时很少结合居民实际需要。之前,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入社区内的设施建设中去,对这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共服务要求条件较高。居民较少参与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中。

三、构建城市新型社区的对策

1、完善社区结构体系

加强社区各主体协同管理社区,政府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有时候也是有限的,社区建设不能单靠某一种力量去推动和实施。调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为社区建设所用。发挥社区中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2、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社区自治管理效率

在社区管理中要想建立一支服务能力高的队伍,就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人员。可以通过正规的考试招聘,也可以进行民主选举的办法从社区中选出优秀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对于新录用的人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对考试。

3、加强社区公共管理服务

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区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和社区内部的公共管理。鼓励社区内开展公共管理服务,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和金钱的奖励。对于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可交由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来完成。

总结

城市社区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仅谈谈作者对社区管理的一点认识。社区管理离不开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参与,政府需要调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导居民进行自我管理。找准社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针对性实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姚化伟.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基于上海模式、沈阳模式和江汉模式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岚.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江苏常熟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吕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探讨以泉州市丰泽区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汪诗颖.城市社区管巧体制巧革研究——以贵阳市为例[D].贵州财经大学,2015.

篇3

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篇4

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一、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二、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四、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篇5

关键词 新农村 社区教育模式 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ZHOU Junhui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is necessary initiativ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building a learning society. I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ea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then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problems Finally, put forward a few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education mode; learning society

1 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含义

在我国,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社区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体系,它对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了整合。学校与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新农村社区教育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2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

2.1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改善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

农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环境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不仅在社区教育的办学经费上存在不足,而且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方面都明显滞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可以改变农村陈旧的教育观念,引导新农村居民重视教育,一定程度上使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得到改善。

2.2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习者持久学习,倡导个人终身学习和受教育。在学习型社会里,企业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国家要保持竞争的动力与活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已超过13亿,农村人口占了将近8亿,从总体上说,农村教育发展相对较慢,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仍存在数量巨大的文盲,应该把农村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2.3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就业技能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扎根农村,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学,满足广大农民的受教育需求,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 目前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资源缺乏,资金不足

虽然新农村社区教育近年来已获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对于社区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校舍及师资等仍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广大的新农村居民需要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另一方面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农民的这种需求,增加资金投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3.2 师资队伍薄弱,学历层次偏低

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是不可能的。相关统计显示: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中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仅占15%,另有约35%的人员初中毕业,没有继续接受教育,他们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很不利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加之农村福利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学历层次高的人往往不愿意留在农村,这也是农村社区教育师资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农民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他们不了解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总觉得这不是一种规范的教育,对自身的提高不大,所以,多数农民接受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16页)人甚至排斥这种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影响农村社区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难以形成共同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局面。

4 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四条建议

4.1 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政策支持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前提。农村社区教育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应以国家和社会为主,自己创收、以收取学费来积累财富的途径与办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不但需要各项硬件设施,而且也需要为专兼职教师提供课酬、福利等,因此政府的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也可以辅之以中介组织,鼓励民间经费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新农村社区教育,共同推动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4.2 积极借鉴,大胆探索新模式

我国借鉴西方社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种分层次、分阶段、开放型,综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辅之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社区学院为主,可以辅之以农村社团活动和开放讲座,让新农村的居民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笔者认为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团活动、开放讲座为补充,完备的教育设施设备为载体”的综合模式。使新农村社区教育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逐步完善和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4.3 资源共享,多方合作求发展

我国的新农村社区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问题是个大难题。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专职教师较少,并且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有些专职教师甚至只受过初中教育,自身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农村社区教育知识。这种情况对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笔者认为,在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采用专兼职结合、与就近高校联合,资源共享的策略。让高校的教师走进社区学院或开展专题讲座,支持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吸纳志愿人士,成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让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农民提供教育资询服务,这种活动可以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总之,在多方的共同合作下促进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4.4 因地制宜,依托实际创特色

纵观国外的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除了遵循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律外,还充分体现了各国的特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是不可照搬照抄,应因地制宜,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于本社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创造出本地的特色。例如苏州吴中区开展了 “书香家庭”建设活动;江苏盐城开展了“社区居民学习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1):67-68.

[2] 元焕芳.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5-56.

篇6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育质量 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57-01

成人教育在我国也被称作继续教育,从继续教育的字面含义来看,其应是对成人跨过学龄段之后的一种教育形式。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成人教育状况来看,其教育范畴则被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内容充斥着。可见,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逻辑下,我国社会也难以在文化层面来审视成人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成人教育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以及该教育范畴在社会公众中的普及程度。不难理解,若是单纯将成人教育看作为学历提升教育、在职培训教育,那么这将直接制约化教育在社区的开展,而目前社区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在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状况下,也将必然制约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此展开讨论。

1 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对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1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使然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10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欠账,以及满足社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诞生了。这就在成人教育的办学初期就界定了它的功能定位,那就是作为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也是在这一逻辑起点上,也导致了我国民众对成人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产生了固有认识,而缺少对成人教育与社区文化教育相融合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便必然在行动上导致了化缺失现象的产生[1]。

1.2成人教育的功利色彩使然

成人教育的功利色彩突出体现在它的“强目的性”上,如学历提升目的、职业资格获取目的等。笔者并不否定这一目的性,但作为一种成人教育文化应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来进行考察,在考察中需要重视挖掘成人教育的外部性特质,通过社区成人教育的开展来促使学习型社区的形成。然而,强烈功利色彩使得我们无法仔细思考成人教育文化问题。

2 对社区化教育质量的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给出对策,由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反思:

2.1对社区化教育认识方面

在上文笔者已经提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社区化教育的认识是不足的。首先,“文化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再者,文化教育的特定对象又是哪些。不难看出,目前对此仍缺乏必要的思考。要知道,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存在的群体焦虑情绪,将导致社会大众难以静心来审视社区化教育这一形态。

2.2对社区化教育实施方面

既然是社区化教育,那么实施这一化教育的主体便是社区管理部门,而对于该社区化教育质量的管控也应是该部门。但问题却出现了,以非学历教育、非在职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成人教育,如何在社区居民自愿的情况下来参加呢。在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整体上显著提升的当下,这里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2.3对社区化教育评价方面

对于社区化教育质量的管控,需要建立在系统的评价机制上。然而,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成人教育形态,对其进行评价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笔者认为,在与构建学习型社区相联系的社区化教育活动,应以学习型社区是否形成作为最终标准。

3 实证讨论

根据以上所述,提升社区化教育质量的实证讨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深化对社区化教育的认识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培育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化教育在促进学习型社区形成的内在价值。由此,各级主管部门应会同高校、文化站等部门调研社区化教育的可行性问题,以及对文化教育的内容设置和特定对象界定进行论证。

3.2丰富对社区化教育的组织

社区作为基层单位是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所要面对的最小社会单元,在破除功利性色彩下的社区化教育中,应激发起社区居民自发管理的意识和热情,这也将极大的减少主管部门的组织管理压力。笔者建议,社区化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丰富情趣、陶冶情操”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小组的形式来组建学习班,并建立完整的班委体系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发管理目标。

3.3完善对社区化教育的评价

对于社区化教育的质量评价,应避免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评价,若是这样将直接导致该教育形式的功利性。根据上文所述,应重点评价社区化教育对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贡献度,而这可以从学员的学习习惯、个体体验、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来进行考察[2]。

4 结语

本文认为,若是单纯将成人教育看作为学历提升教育、在职培训教育,那么这将直接制约化教育在社区的开展,而目前社区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在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状况下,也将必然制约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从对社区化教育认识、实践、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反思。

参考文献:

[1]魏志耕.论成人教育文化之缺失――成人教育质量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113-115.

篇7

关键词: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68-02

一、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流动加剧,这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由此应运而生。高校社会实践不仅进行理论验证,还可以发现新的事实资料,同时其多样化的开展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与此同时,兴起于美国的服务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学习注重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不仅满足了社区需求,更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同时,服务学习的应用,也是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理论体系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

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者不能很好地考虑实践对象的需求,双方很难形成互惠,使得实践对象不配合。而服务学习的“服务”属性,对这种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借鉴。在服务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深入进行体验式学习,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的需求,从而达到共赢。

从以上可看出,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都取得了重要发展,并且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问题的改善有着借鉴作用。因此,如何认识大学生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建立两者有机结合的途径,就是本文主旨所在。

二、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内涵及关系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

1.服务学习的含义。当前对于服务学习含义的界

定,大概从三个角度:学校教学角度、学生成长角度、政府角度[1]。这三个角度虽有不同,但都认可服务学习的两个属性、三个特征。两个属性是指服务、学习;三个特征是指强调课程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注重结构化反思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采用赵希斌的观点,认为服务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注重反思和总结。

2.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杜威强调经验具有教育性,但他也提出教育和经验不能等同,因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教育性,比如有错误引导性的经验[2]。经验是通过反思获得教育性,因此反思和实践在其学习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实践正是服务学习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他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中获得知识,更应进入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服务学习让学生通过社区服务获得知识和经验,正是杜威这一思想的体现。

(二)社会实践的内涵

1.高校社会实践的含义。本文所指的高校社会实

践,专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含义的界定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马奇柯的定义,他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观察、分析和服务社会[3]。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本文采用当前学界较为公认的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等地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

2.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高校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前者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正是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和谐发展的体现。人在精神方面、道德方面发展的要求,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的,必须深入生活,开展实践,获得知识感悟和价值观体验,这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依据[4]。

(三)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相互独立,有所区别。如,在社会公众支持方面,服务学习获得的支持度高于高校社会实践;在出发点方面,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而高校社会实践以加深知识理解,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5]。另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彼此促进。第一,两者都注重通过实践中获得认知;第二,两者都注重研究者的体验,并培养其责任感;第三,两者都注重研究伦理。

三、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一)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

服务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应用到社区服务中,另一方面强调在社区服务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有利于培养高校社会实践者的协作精神与沟通技能,同时利于其在学习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第二,两者结合,让高校社会实践中有了“服务”元素,有利于获得更多当地社会的支持,减缓实践阻力,实现共赢局面。

(二)服务学习对实践对象的意义

如前文已述,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高校社会实践汲取这种方式,无疑对实践对象大有裨益。考虑实践对象需求的高校社会实践,第一,可以为实践对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促进其发展[6];第二,研究者充分考虑当地需求,利于减少或避免文化震撼,利于开展研究;第三,研究者带去先进的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当地居民素质。

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应用的途径

我们应意识到,将服务学习应用到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主体是实践者,实践积淀的来源是学校,实践背景是社会,要想促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社会、学校、实践者个人的相互配合。

(一)通过社会,确立高校社会实践的支持体系

1.社会团体方面。一方面,社会团体应建立相应机制。(1)制定资助措施,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2)加大科研投入,以划拨经费等多种形式支持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团体也应发挥自身作用,为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1)可结合自身实际,以服务学习为导向,以高校社会实践为方法,针对具体问题设立项目,鼓励和吸引实践者参与问题的解决,实现互惠;(2)增设社区临时岗位来接纳学生或高校社会实践者,为研究打开方便之门。

2.社会公众方面。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它们不是义务,也不是慈善,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一方面,社会公众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合理看待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的价值,并认识到其带来的意义;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要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并尽力对服务学习者、高校社会实践者给予支持。

(二)通过学校,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的课程体系

1.学校课程体系制定者方面。一方面,课程制定者要健全和完善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建设。(1)广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吸收优秀师资,保证课程质量;(2)注重相关学科建设,善于寻找学科交叉点,完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制定者应将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这一举措纳入课程体系,并广泛吸纳此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保证自身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

2.学校课程体系实践者方面。这里的课程实践者除了教师,还包括学生。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孤立发展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科研中运用、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两者在思维和方法上的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注重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要理解两者含义,并学会运用。

(三)通过实践者,建构高校社会实践的经验体系

1.实践者理论方面。一方面,要求实践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同时又应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在服务学习中考虑实践对象需求,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实践者要构建自己关于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并善于结合实际,及时对理论进行修正。

2.实践者实践方面。实践者的具体实践,是构建经验体系最重要的步骤。(1)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实践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实践者的实践必须要尊重客观实际,求真务实;(2)两者都注重反思,因此研究者应注重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学会在反思中发现新的知识或问题;(3)两者的结合,有时需要深入异文化社区,这样就很难避免文化冲突,因此实践者的具体实践,要遵循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徐碧鸿,张阳.从杜威教育哲学论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本土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马奇柯.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3,(4).

[4]王荣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J].学术探索,2000,(3).

篇8

社区是居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地域,实质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关于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含义。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狭义的文化,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对于社区而言,文化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维系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区之间形成区分的显著标志。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无论是何种定义,共同点都在于突出了社区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精神层面建设和组织或者制度层面建设。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区文艺建设,社区环境美化建设,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社区文化具有复合型文化的特征。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际上并不成熟,社区文化建设也处于萌芽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文化活动投入不够

资金短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充足的资金是社区文化建设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如果社区居委会经济拮据,又没有好的政策税收等优惠,很难吸引众多的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我国大多数社区没有文化建设投入和政策性的财政支持,政府重视不够,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室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没有对群众开放。

2.设施设备滞后,资源贫乏且配置不均衡

由于资金出了问题,所以出现了硬件设施问题,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的评价总体上是偏低的。硬件设施的缺乏和环境的落后大大减少了居民们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更难以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教育引导休闲等功能。当前我国社区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来源主要靠政府和社区管理的供给。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社区资源也会存在不足,进而导致“物未尽其用”的资源配置不均现象。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社区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管理体系,由于存在许多各个不同的行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管理关系,这就造成了各部门各行其是,对社区文化建设不理不睬,更不愿意用自己的资源共同创建社区,致使社区资源更加缺乏,配置更不均衡。

3.社区文化功能薄弱,只重外表忽视内涵

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规范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整合功能。但这些功能在我国大多数社区中都没有体现出来,很多文化活动没有太多趣味,没有体现文化的真实内涵。很多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也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更是难以吸引社区居民(1)社区文化活动过于行政化。很多权利都在政府手中,居民只能充当参与者的角色,大多是自发组织的散乱的自娱自乐活动。一方面,会使社区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使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缺乏一定积极性和创造性。(2)政府在主导社区文化建设时,偏向于建设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和构建和谐社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但在实际内容上却以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形象工程为重点,仅仅是组织开展一些歌舞、书画等单调形式的活动,忽视了内涵的重要性。(3)文化传播受众单一。社区里很多居民是上班族,生活忙碌,有的甚至没有双休日,社区举办的相关文化活动的对象一般针对于老年人,大部分的青年人都不知道社区平时举办的文化活动,即使知道,也多认为是老年人的活动,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所以,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不仅大部分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居民的参与的积极性也普遍不高。

4.社区文化队伍薄弱,专业人士缺乏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很多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忽视。二是社区本身民间文艺骨干少,且流失现象严重,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文体积极分子缺少扶持引导和保护。三是社区经费短缺,工作人员缺乏较高薪酬及福利待遇作保障,有些人员还是临时工,没有正式的编制。四是一些居民文化层次偏低、文化意识薄弱、思想观念老化,还有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差异,使他们很难真正融入社区的文化活动。

5.社区认同感薄弱,居民缺乏认识和参与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属于执行性参与,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对各类文化活动却显得漠不关心,有些甚至认为是劳财劳民而加以抵制。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分析

1.建立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资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文化体系。政府可以鼓励社会积极参与,为社区文化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制度建设和具体操作上,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再对各种投入的资金合理的分配,优化资源的分配机构,逐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第二,社会集资,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进行投资。基于社区建设基础薄弱,存在资金短缺的现状,要积极拓展集资渠道,逐步形成以地方投资为主体,居民投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投融资格局。

2.完善社区文化相关设备设施

要构建社区文化,必须改善目前的设施陈旧的现状。由于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可以通过构建社区图书馆、体育健身室,业余兴趣活动中心等相关设施,加强管理社区的环境,扩大绿地植物种植面积,营造一个绿色美丽的环境,建设设施齐备,生态和谐的社区加以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有更好的文化氛围。

3.组织多样性社区文化活动,发挥社区文化功能

如何开展各类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为社区文化建设策划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定期举办传统戏剧演出、太极拳、广场舞展示,活动不仅是老年人的业余休闲,也可以吸引成为儿童和上班族的参与。

4.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社区文化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活跃程度。第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社区干部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招募了很多大学生,为社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社区单位应招聘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充实文化队伍。第二,要解决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留不住人才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保障。人们都想向往好的地方。社区建设的缓慢,职业发展空间不足,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加强人才的保障性建设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加强社区文体队伍精英的培训。把人才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准。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人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辅导他们开展活动。

5.建立社区文化的居民参与机制,增强社区的认同感

篇9

太极拳社区推广问题对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的身体健康和业余文化生活。太极拳以其特有的健身养生功效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进来。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广场公园体育场或者在家中,到处都有练拳者在练拳。尤其是社区太极拳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社区太极拳在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接下来,探讨了社区太极拳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太极拳运动在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太极拳难以推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太极拳博大精深难以理解,学成有相当难度。很多人学拳很多年仍不得要领,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水平问题。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教导学生理解拳理,领会精髓,少走弯路,这是太极拳教学中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好多教练都是看光盘来教学的,他们练得不怎么好,动作不太规范。而学的人就是依葫芦画瓢,动作又不免有点出入,教练只教套路动作不会去把整套拳拆开来讲每个动作的含义。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学习太极拳只能是有形无实,没有真功夫。由于教练水平有限,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限制了太极拳的发展水平。

2.对太极拳文化了解不够,普及面不广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对于太极拳文化了解不够,家练拳的积极性一般,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有利于健身,但对于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却不太了解,所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更好地推广社区太极拳,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营造一个更好的太极拳学习氛围,充分把太极拳这项运动搞活跃起来,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值得深思。如何改变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吸引更多的年轻成员参与到太极拳这项运动中来,让太极拳不再是老,让它造福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这也是我们正要考虑的问题。

3.缺少竞赛和交流

从古至今, 在武术门派中流传下来带有封建色彩的门派意识很多, 有的规定拳法不能传给其他门派,有的规定传男不传女,有的规定不能传给外姓人。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人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交流也更加容易更加频繁,人们学拳也就比较容易,但是这种门户之见还是存在的,不愿与别人交流,这就阻碍了太极拳的发展。竞赛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太极拳水平的方法,只有通过竞赛,人们才会积极地去准备,去把太极拳练好,这样才能促进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传播。只有通过竞赛和交流才能更好地把这项活动搞活,形成一个好的太极拳学习氛围。

4.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练拳者的出勤率不等,有的天天练,有的每个星期一两天。出勤率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天冷或者下雨天时练拳的人很少。太极拳博大精深,要练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才能有成效。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说练拳绝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最难的也就是坚持。练拳不光是练拳更是练一种精神品质,练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在磨练自己的意志。

二、促进太极拳在社区推广的对策

1.成立太极拳组织领导机构,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教练

社区太极拳教练应当获得协会里相应的资格证书,以表示对其在社区教太极拳的认可。定期对社区太极拳教练进行培训,定期举行社区太极流座谈会,分享太极拳教学经验。有这样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同样也有利于太极拳比赛的举行,以扩大竞赛和交流。社区太极拳教练应当具备相应的太极拳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动作课程应当包括各式太极拳套路、器械套路、推手、散打等。开设座谈会讨论和解决社区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也可以组织社区之间的太极流比赛,如表演赛。

2.建立太极拳推广网络,传播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太极拳强身健体、祛病延寿的效果已经得到公认。但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太极拳、学练太极拳?我们认为,关键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影视、书刊、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太极拳, 让人们对太极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改变太极拳是老年人才练的狭隘观念,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太极拳,加入到练习太极拳的行列,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精髓的太极拳,如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必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兴建体育场体育馆,培养专业的太极拳教练,都是有利于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

3.改变教学方式,吸引年轻人加入

太极拳不应当只是老年人打的拳,它可以而且应当在年轻人中推广,应当让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享受起好处。轻人往往对太极拳了解不够,应当加强理论讲解,强调太极拳的健身功效,让他们逐步了解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文化,用理论知识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学习,适当加入媒体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年轻人往往难以坚持,这就要求他们持之以恒,不断巩固,同时进行学拳的反思,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

4.做好宣传工作,转变陈旧观念,扩大竞赛和交流

现在太极拳的练习者多少还是有点保守思想,不愿多交流,更不愿去比赛。其实,比赛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太极拳发展水平的方法。有比赛人们才会去积极的准备,去把这个拳练好,才会有助于太极拳水平的提高。社区之间可以定期进行太极拳友谊赛,以武会友,扩大交流,这样通过比赛大家认识了朋友也提高了水平。

综上所述,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太极拳在社区的推广传播,促进我国太极拳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晴.北京市社区太极拳发展策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篇10

新农村建设是利用外部资源来促进村庄内部的发展,加强农民能力的建设是推进村庄内源性发展的关键。农民的能力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彼此促进、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农民能力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内容和基础,另一方面,农民能力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所在。

(一)农民能力的含义。农民能力的含义可以概括起来具有较高的技能,熟悉和会用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具备了这些方面能力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方面会提共内在的推动力。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能力建设途径及其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民能力建设的意义。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强他们的能力。没有科技文化素质武装下的农民,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就会缺乏根本的动力支撑,新农村建设是很难推行的。

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本质、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的转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一些过去并不显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原有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已很难提共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而政府社会工作人员的非专业化也不利于这些问题的及时化解。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可以协助解决这些迫在敏捷的问题,以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实施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可行性。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中指,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取向,运用各种专业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性职业,它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它一样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追寻这样的宗旨,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的前提,而且也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环境。社会工作的特质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介入农民能力的建设是社会工作的使命,社会工作是根据社会发展总方向、总政策,运用社会学原理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个人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适应社会,防范社会问题的发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的工作。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为解决社会问题,为帮助各种弱势群体而努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处于弱势,我国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突出,相对于工业来说,农业在为发展工业长期贡献原始资本之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相对于城市人口,农民在经济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政治参与水平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农村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的进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身发展也承担着促进农村发展与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的巨大责任。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民能力建设的方法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在进行农民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恰当的使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解决农民能力建设的问题。

个案工作方法,进行心理调试与辅导。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会增补农村地区人们以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无人关注的空白。个案工作者会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法的技巧,帮助农村地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解决其心理问题及与其相关的社会问题。

调节人际关系矛盾。农村的人际关系有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邻里关系等,这些关系的不和谐会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这些不和谐的关系不会整天发生,数量也不多,而且案例之间的差异性大,适合运用个案工作的工作坊有针对性的解决。

小组工作方法为各农民协会或者专业协会提供智力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这些组织提供培训、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的成长也需要更多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各种农民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必然增加对组织、管理人才的需求。社会工作者会为此提供智力支持,参与政府与组织对农民的培训。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起培训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这一载体将这种培训的结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