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状及治疗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质疏松症状及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质疏松症状及治疗

篇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c)-0188-03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methods used in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were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inforcing kidney by Chinese medicine, 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vitamin supplements by Western medicine, which can inhibit bone absorption and promote bone 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first scheme at present for treating senile osteoporosis.

[Key words]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nile osteoporosis; Treatment status quo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越发的关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对而言引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就越多,所以受到了我国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其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一些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骨骼疼痛、腰酸腿痛、易于骨折、驼背以及一些骨骼性疾病[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几种,但是对于老年性患者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充钙、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该综述旨在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特统计近几年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文献中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目前文献研究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相应资料收集,在目前的医疗学中,对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四类:第一类、非药物类治疗;第二类、中药治疗;第三类、西药治疗;第四类、中西药治疗。首先,第一类非药物治疗,该方法较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通过运动方法、健康饮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时间等等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患者的长久坚持方可有效,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起到一定的改良、改善的作用。其次,第二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一定的治疗,中药讲究补肾壮精、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的治疗方法,从而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为起始点治疗患者,从而逐步治愈患者。然后,第三类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也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状,服用的西药主要包括补钙和补维生素D,其次还包括一些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西药。最后,第四类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方法就很明确了,也就是采用第二类中药治疗方法和第三类西药治疗方法的结合方法,将中药的疗效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达到更佳疗效的目的。

2 目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方法

2.1 治疗现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以及现在医学的理论观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章中指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及在观念的驱使下,总是首选中药治疗。其次,西药使用较单一,很难做到对症状的针对性,同类并不同症状使用同款药片可能不能起到疗效,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通常西药的价格还普遍较高,对于一般经济家庭的患者,使用西药是他们不愿意的。然后,现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是不合理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根据梁健[3]的研究中显示目前的治疗现状中还强调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两类:预前和预后。预前强调人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不便,特别对于老年性患者,一不小心发生骨折可能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并且治疗效果会很慢;因此对于老年性人群,首先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防患于未然,若发现有症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由于老年人钙的流失加快,应当保持长期的预防性补钙;最后,老年性人群应当加强活动,增强身体免疫,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后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防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应当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

2.2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包括中药治疗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为主。

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4],补肾活血法药方包括的药材有丹参、当归、甘草、枸杞、补骨脂、山萸肉、鸡血藤、寄生、红花、熟地黄等等[5],药方药材经过水熬后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0 d为一个疗程,需要持续服用3个疗程,可以达到补肾强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有资料显示,中药熬制的健脾壮骨汤也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药方组成有:白术、大枣、合欢花、陈皮、杜仲、黄芪、龙眼肉等等,它是由归脾汤加上五指毛桃、牛大力和千斤拔三种药材,其次在加补肾活血、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调节老年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法,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之一,是成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决定着骨再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的量较少,老年人摄入量相对更少,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或者特殊的食物进行补充。常用的补钙方法是服用钙片或者钙剂,如国产的盖中盖补钙、钙尔奇D片、碳酸钙、葡萄酸钙等。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候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了许多,据有关资料[6]显示人每天需要10微克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日常的获取量已渐渐不足,所以需要通过维生素D片或者固醇类片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服用含量较高的食物获取,如海产鱼类、动物的肝脏、鸡蛋等。

3 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导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等等。此外,经研究发现[7],老年人群钙、维生素D以及性腺激素的缺乏也是导致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钙导致钙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应当应用于绝经后的女性,用量需要适中。在王彤等[8]研究过程中显示,它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若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它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另外,骨质疏松还与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刘印等[9]研究过程中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腰酸背痛、骨骼疼痛等症状,疼痛感通常沿着脊柱向外两侧扩散疼痛,长久的站立或者久坐姿势都会带来更加剧烈的疼痛,只有躺卧的姿势可以稍微的缓解疼痛感。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精虚少、经脉不通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等,大多数老年人是由于肾精虚少而引起骨质疏松症,根据Yi Weilian等[10]研究分析所采用的中药方法为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使患者达到强肾目的,从而使肾中精气旺盛,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活血可以有效的缓解血阻、瘀血等症状,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增加血液循环的血动力。另外部分研究资料显示[8],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调整骨代谢,从而增强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善骨营养促进成骨,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的效果,防止或缓解骨质疏松症。但是通过中药治疗的疗程可以看到,中药疗程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调养的过程,且中药种类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也较为昂贵,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根据Li Fei等[11]研究中显示,在此过程中若结合着西药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病症,可谓事半功倍,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钙的吸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骨质疏松。此外,在张国庆[12]的研究中显示,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方式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更加增强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讲究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而引领患者走向健康路线,例如戒烟、戒酒、戒饮料、加强体育锻炼等,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机能,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或者缓解骨质疏松症。

经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量以及其质量大量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骨量不足或者是成人期就出现了早期的骨量流失,或者是由于前两种因素兼具,此外还有基因的影响也很重要,以及营养摄入的不足等等,目前在医学界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及病因的结论。但在目前路春海[13]的研究中显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这几方面可以对一般情况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从预防角度上可以提供很多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说明了目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改丽,呼永河,张汝,等.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9-3472.

[2] 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08-1311.

[3] 梁健.小针刀疗法干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 (11):1174-1176.

[4]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07-3709.

[5] 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6] 李改丽,汪丙昂,呼永河,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8):1104-1106.

[7]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8):1237-1239,1241.

[8] 王彤,庞莉,黄晖,等.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13-16.

[9] 刘印,田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10] Yi Weilian, Liao Dequan, Lin Yun Bai.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atients sex hormones, cytokines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change and relation [J]. Laboratory medicine, 2012, 27 (4): 296-298.

[11] Li Fei, Xu Youjia, Li Kai. The iron regulating hormone treatment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The Chinese bone osteoporosis and bone mineral disease magazine, 2011(4):135-139.

[12] 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4):86-88.

篇2

【关键词】 老年人;腰背疼痛的病因;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aged patients’ back pain and its therapy.Methods The clinial data of 51 case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from Feb.2005 to Feb.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Most back pain of aged patients was not caused by traumatic factors but by osteoporosis.Conclusion The back pain of aged patients was mostly caused by osteoporosis.Vertebral compression was usually conplicated with osteoporosis.So effective therapy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should include anti-osteoporosis measures.

[Key words] aged;etiology of back pain;osteoporosis;therapy

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骨质疏松所造成。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影响骨骼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异常的代谢性疾病。其骨量下降、骨组织微结构异常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或桡骨远端等部位骨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骨量和骨强度下降,不能适应机体运动负荷的要求,在正常活动时可出现自发性骨折和骨痛,主要发生于椎骨[1]。过去传统的对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们早期采用抗骨质疏松等方法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门诊治疗腰背部疼痛老年人51例,男15例,女36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50岁。无外伤史患者29例,男8例,女21例,其中无椎体压缩性骨折者8例,男2例,女6例,合并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1例,男5例,女16例,其中胸椎8例,腰椎6例,多个椎体7例。有外伤史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合并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者8例,男3例,女5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2例,多个椎体2例。其余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其中腰椎转移瘤2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2例,尿路感染3例,腰椎滑脱症2例。本组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7例,慢支肺气肿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病史最长20年,最短1周。本组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效果良好。

1.2 腰背部疼痛的原因 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外伤引起的腰背痛患者有外伤史,腰背部疼痛与外伤有关。老年人往往合并有老年病,肌力减退,平衡功能衰退和视力障碍及对事物的反应调节本能差均会容易造成老年人易跌倒[2]。甚至有的是自身肌肉活动或轻微牵拉动作造成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而出现腰痛。根据本组病例分析,更多的老年人腰背痛是没有外伤史,超过半数患者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72.6%),X线片显示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出现骨量减少而发生骨质疏松。临床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X线摄片检查不难作出诊断。但骨质疏松早期X线较难发现,一般认为骨量减少达30%X线平片方可显示[3],如有椎体骨折存在时骨量减少已超过30%以上。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易出现在劳累时、坐位或立位 姿势时,而卧床休息常使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疼痛严重时患者夜间不能入睡,转身及起坐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及日常生活。值得提出的是患者出现明显的腰背痛时,应想到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能,应及时拍片明确诊断。当患者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相应椎体棘突及椎旁有明显压痛,胸椎及腰椎X线拍片检查均见椎体骨小梁有不同程度稀疏外,椎体有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严重者疼痛可沿肋间神经放射至胸壁而致侧胸部疼痛,或疼痛沿腰背部脊神经放射致腹壁而致侧腹部疼痛。本组有5例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其中3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胸背部及侧胸部疼痛,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腰背部及侧腹部疼痛。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以做出正确鉴别诊断。

1.3 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 对于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应结合对因施治才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在有外伤史患者应适当休息及对症治疗,以利腰背部损伤软组织及早恢复。而无外伤史出现腰背部疼痛患者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所引起,采用对症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应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满意效果。本组有外伤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及无外伤史腰背部疼痛患者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结合阿仑膦酸盐抗骨质疏松治疗。服用固帮者,每天早上服1片,服用福善美者每周1粒(75 mg/粒),均为早上空腹服用,同时服用钙剂,如钙尔奇D每天1~2片(600 mg/片),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每天1片(0.25 μg/粒)或阿法迪三(阿法骨化醇)每天1次,每次2粒。治疗早期因腰背痛明显需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西乐葆、莫比可或扶他林缓释片,根据身体情况不同而选用其中一种。疼痛减轻或缓解时停服。本组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3个月8例,3~6个月15例,6~12个月9例,1年~1年半者5例。用药3~6个月抽血检查监测血钙浓度,6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椎体骨密度改善情况。

2 结果

在有外伤史5例患者中,经过2~3周对症治疗腰背痛逐渐恢复。2例腰椎转移瘤患者及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及3例尿路感染患者经过抗感染、解痉及排石利尿治疗症状缓解。其余37例患者经过抗骨质疏松治疗后,13例在治疗2周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开始减轻,11例在治疗3个月后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8例在治疗6个月后腰背痛逐渐缓解。5例腰背部疼痛严重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者来诊时需坐轮椅或在家人扶持下就诊,经抗骨质疏松治疗6个月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可以放弃轮椅慢行,经抗骨质疏松治疗12~18个月能正常行走,生活自理,随访2~3年腰背疼痛症状无复发。有4例在服药3个月停药6个月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复发,再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4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另有5例在劳累后易出现腰部及四肢肌肉酸痛,后经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症状随之缓解。所有病例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再骨折现象,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抽血检查监测血钙浓度均在正常范围。6个月拍摄X线片检查胸椎及腰椎正侧位片观察显示椎体骨小梁增多变粗,骨小梁分支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者显示椎体骨小梁增多,椎体骨皮质增厚。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效果良好。

3 讨论

腰背部疼痛是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本组51例患者中29例无外伤史(占56.9%),其中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1例(占72.4%)。有外伤史13例(占25.5%),其中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占61.5%),其余9例(占17.7%),超过半数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与外伤无关。而在本组患者中,椎体压缩性骨折率占患者总数的72.6%,由于日常自身肌肉活动或轻微牵拉动作而出现腰背痛,在骨质疏松严重的情况下,行轻微的运动或提物时,可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以致腰背痛加重,这显然与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防治骨质疏松应引起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复杂的,现在普遍认为绝经后雌激素的丧失,钙调节激素的失衡和种种危险因子为骨质疏松的病因。骨质疏松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老年妇女发病率高,这可能与随着增龄、性腺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形成减少和骨量丢失有关。亦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营养要素摄入量减少,尤其是户外运动减少,易造成吸收钙和维生素D减少,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国内有报道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以上[4],结果与本文相符。结合近年来人口普查结果,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97%,认为60岁以上的女性将患有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75岁以上的男性将患老年性骨质疏松[5]。本组在51例患者中,女36例(占70.6%),男15例(占29.4%)。合并椎体骨折者24例,占该组患者64.9%,支持妇女绝经后易患骨质疏松及易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见老年人特别是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除了无外伤史患者腰背痛由于骨质疏松造成外,本组有1/4患者腰背痛是由于外伤引起(占25.5%)。可见外伤是造成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肌力减退,平衡能力差,视力模糊或由于合并老年疾病、老年人应变能力差,易造成腰部损伤或易跌倒,跌倒时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6]或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7,8],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老年人防止跌倒,亦是防止骨折的有效措施。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应结合病因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外伤史引起者应多休息有助身体损伤恢复,有效对症治疗能进一步缓解疼痛。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有明显骨质疏松及腰椎压缩性骨折者应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标本兼治的目的。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单纯应用止痛药及物理治疗效果欠佳。应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早期我们常同时采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阿仑膦酸盐类药物,并同时服用钙剂,待腰背部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后再逐渐停服镇痛药物。阿仑膦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证实可增加骨量,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防止再骨折有明显作用,目前是用于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一般主张服用时间最短应为3个月,根据患者骨质疏松情况而延长服用时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提倡服药6~12个月,甚至1年以上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疼痛症状缓解及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后停药。停药后建议最好再间歇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临床疗效。总之,对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及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存在时,应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Frost HM.Defining osteopenias and osteoporoses:another view (with insight from a new paradigm).Bone,1997,20(2):385-391.

2 韦正超,蔡道章,戎利民,等.老年髋部骨折的病因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的关系:243例回顾性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10-7111.

3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72-1086.

4 李军民,汤逊.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1):66-67.

5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病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4.

6 韦正超,蔡道章,戎利民,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治疗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增刊):130-132.

篇3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青壮年时期抓起,年轻时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多存储骨量,当骨量因为年龄原因而衰退的时候就可有充足的储备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及蛋白质,如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等,避免进食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并戒烟。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并保持充足的日晒。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或骨折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骨健康补充剂

钙剂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在中国人的食物中钙剂普遍缺乏,充分的钙摄入,可以抑制骨吸收,有利于骨健康。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 mg元素钙,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需选用钙剂补充。那么,应该如何补充呢?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 000~1 500 mg,中国人平均每日饮食钙摄入约400 mg,故每日应再补充元素钙600~900 mg。各种钙剂含钙量不一,要以实际的元素钙计量,以含钙量最高的碳酸钙为例,如碳酸钙含元素钙40%,则500 mg重量的钙片含钙仅为200 mg。枸橼酸钙补充剂在与饭同时吃或空腹吃的时候吸收较好。而碳酸钙在进餐脂肪和胃酸分泌时服用吸收更好,重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可改用含镁的剂型。

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认为,除含钙性肾结石的妇女外,每天总钙的摄入量达到1 500 mg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在补钙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监测尿钙水平,以≤300 mg/日为宜。

维生素D 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保持肌力,可改善身体的稳定性抗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剂量为每天400~800 IU(10~20 g)。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为每天800~1 200 IU。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30 ng/ml (75 nmol/L),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90%低于此水平。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建议:每天至少800~1 000 IU连续1年的维生素D补充对所有绝经后妇女均合适。只有当维生素D剂量>1 000 IU/日时,才与高尿钙和高血钙的危险有关。监测尿钙>300 mg/日则须减少维生素D的摄入量。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包括1α (OH) D3 (α-骨化醇) 和1,25(OH)2D3 (骨化三醇),这些维生素D的衍生物已经不再需要经过肝、肾脏的羟化酶羟化,故称为活性维生素D,或D激素,不受肝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在体内直接发挥生物学效应。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并能增加老年人的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骨化三醇的常用剂量0.25~0.5 μg/日。α-骨化醇0.5~1.0 μg/日。上述活性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时的用量是安全的,长期使用者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营养是最重要元素。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并被作为任何一种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基础治疗部分。事实上,已经批准的所有抗骨质疏松症用药,都要求在治疗前强制纠正矿物质代谢障碍,主要指纠正钙或(和)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钙和维生素D等成分也不能替代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处方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各个阶段,但仅限于此也是不够的,哪些人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呢?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适应证 ①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T≤-2.5,或有过脆性骨折史);②已有骨量减少(骨密度:-2.5<T≤-1.0),并伴有>1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③无骨密度测定条件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也需药物治疗: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FRAX计算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骨折概率≥20%者。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见表1。

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

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

抑制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一类焦膦酸盐的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双膦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

双膦酸盐的常用口服制剂有阿仑膦酸钠和利噻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片剂70 mg,每周1次,或10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片剂35 mg,每周1次,或5 mg,1次/日。利噻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均需空腹服药,用200 ml白水送服,30分钟内不要进食和喝水,不平卧。注意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慎用。不适于口服者可以选择供静脉注射的双膦酸盐,如伊班膦酸钠2 mg每3个月1次,或唑来膦酸钠5 mg每年1次。

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5 ml的慎用,静脉注射用的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是引起一过性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关于双膦酸盐引发下颌骨坏死的报道罕见,偶见于恶性肿瘤应用大剂量双膦酸盐,并存在口腔疾患而进行拔牙手术时。因此准备拔牙等口腔手术时应提前停一段时间的双膦酸盐药物。

降钙素类:降钙素是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素还有中枢性镇痛作用,缓解骨痛,对骨折期间的骨痛也有效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鲑鱼降钙素50 IU/日皮下或肌肉注射或200 IU鼻喷。鳗鱼降钙素则用20 IU肌肉注射每周1次。少数患者应用降钙素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该类药不是激素,它选择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与不同部位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会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在骨骼有雌激素的作用,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在和子宫则有雌激素的拮抗作用,不刺激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

目前,SERM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有雷洛昔芬,60 mg,1次/日口服。雷洛昔芬只用于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循证医学证实,雷洛昔芬能预防骨丢失并能有效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但对于降低其他骨折的作用还不确定。面红、潮热症状明显的绝经后妇女不宜用,国外报道该药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有血栓倾向和长期卧床或久坐期间(如长途旅行)禁用。

雌激素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因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钙流失,因此补充雌激素可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的速率,使其恢复到绝经前水平,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已证明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补充疗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质疏松性椎骨、非椎骨骨折的发生危险,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该类药物更适合有更年期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但需评估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常用药物有结合雌激素、雌二醇、替勃龙等。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对雌激素的利弊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乳腺癌的风险每年不足1/1 000,但乳腺癌仍然是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保留子宫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同时适当补充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再增加。在绝经早期开始用雌激素治疗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有益的。但应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评估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骨形成促进剂 有甲状旁腺激素(PTH):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rhPTH(1-34)]。PTH是最主要的钙磷调节激素,大剂量的PTH可促进骨吸收,增加骨转换率,而小剂量PTH则刺激骨形成。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每日小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 注射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该药被美(下转第7版)(上接第6版)国FDA批准用于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该药为注射剂,每日皮下注射20 g,治疗≤24个月。部分患者可有头晕或下肢抽搐的不良反应。动物研究可能增加成骨肉瘤的风险,高钙血症者禁用。

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①锶盐:锶是与钙、镁同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锶盐雷奈酸锶是新一代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刺激骨形成、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能增强骨强度与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降低发生椎骨和髋骨骨折的危险。雷奈酸锶每日睡前服2 g,餐后2小时后,不宜与钙和食物同服。肌酐清除率<30 ml/分不推荐用。不良反应可有恶心、腹泻、头痛。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见表2。

总结

篇4

关键词:骨化三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

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致内分泌失调而引发骨质疏松[1]。本研究主要分析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于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1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有50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而研究组则有51例。

其中,参照组中,有50例患有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7:23,年龄在60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4±4.86)岁。患病时间为1年至7年,平均患病时间是(3.13±1.03)年。

研究组中,有51例患有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7:24,年龄在62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6±5.76)岁。患病时间为1年至8年,平均患病时间是(3.87±1.48)年。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研究之前没有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者是钙剂药物,均为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研究将患有肾、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将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

经确认,两组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后,P值大于0.05,因此两组间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治疗方法

101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给予甲状腺药物、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其中甲巯咪唑2次/天,10mg/次,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次/天,10mg/次,口服。对患者治疗6周至8周之后,将甲巯咪唑减量行维持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1次/天,0.25μg/次,口服。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后再进行疗效评价。

1.3评价指标

1.3.1疼痛评价:使用NRS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越小表示疼痛感越小[2]。

1.3.2疗效评价:依据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标准将本次研究结果分为四级评定标准:分别是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以及无效。

其中无效表示患者治疗后,其骨密度以及临床症状没有获得任何改善;

好转表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且骨密度较治疗前有上升,但低于2%;

明显好转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且骨密度上升在2%之上;

基本痊愈表示患者的甲亢症状治疗后基本消失且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3]。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1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相关情况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其中95%被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两种用药治疗方式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显著好,p

表1.组间治疗效果数据情况比较

2.2疼痛感比较:研究组的疼痛指数为(2.09±0.86)分,参照组为(4.94±1.12)分,研究组疼痛感小于参照组,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类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背疼痛,坐久会增加疼痛感,并且患者在弯腰时也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而甲亢性骨质疏松症则是人体代谢异常而产生的疾病,由于患者存在甲状腺亢进的情况,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促使骨转化,致骨骼的微结构被破坏,骨量流失。

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维生素D与钙是基础。对患者适量摄入钙剂不仅能够有效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以对骨矿化起到改善作用;而维生素D则对机体的钙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还能够维持机体内部的环境稳定,对骨微环境也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作为骨化三醇作用于人体主要的活性形式,它通过与细胞之内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进行结合,进而对钙的吸收起到调节作用,尤其是肾小管以及小肠对钙的吸收;另外骨化三醇还可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共同作用于破骨细胞,促使破骨细胞转为成熟破骨细胞,使得机体吸收骨质,加快骨骼钙化进而形成骨。最终实现提高骨密度、缓解骨疼痛以及预防骨折的治疗目的。临床研究表明,骨化三醇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并且相较于激素类的治疗药物,骨化三醇的副作用小,患者的临床反应好[4]。本次研究中还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甲状腺药物的治疗,调整了机体内甲状腺的浓度。

本次研究之中,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6%;参照组为74.00%,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显著好,p

综上所述,使用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付鸿玉,唐海燕,金雪花等.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15-16.

[2]马玉棋.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老年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95-1696.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用芍药木瓜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3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结论 芍药木瓜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医疗法;芍药木瓜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4年5月—2009年12月观察治疗14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均摄x线片确诊,选用芍药木瓜汤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3例,男49例,女94例;年龄40~93岁,病程1个月~21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 参照who骨质疏松症标准(外院骨密度检查结果)及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列为治疗观察对象。

1.3 临床表现 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四肢关节疼痛、麻木、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酸痛及周身骨痛,脊柱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关节变形。x线摄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透亮度增加,骨皮质变薄呈线样变或葱皮样改变,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稀少或消失。

1.4 治疗方法 以芍药木瓜汤为基础方:白芍、木瓜、首乌、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续断、骨碎补、熟地、淮山药、党参、黄芪、茯苓、蜈蚣。颈肩臂痛为主者加葛根、桑枝;胸背痛者加桔梗;腰背痛者加狗脊、杜仲;腰腿痛者加牛膝。每天1剂水煎服,复查,1周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之后隔1~2天服1 剂,坚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x线片。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日常生活,骨质疏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剧烈时病变部位仍感不适,骨质疏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所选病例完成疗程后,按前述标准判断疗效,143例中,痊愈104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6%,平均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与载荷功能异常,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以who推荐的骨量低于同性别人群骨峰值的两个标准差为标准[2]。尚无骨密度仪的单位,可以用x线片初步诊断骨质疏松,一般常用腰椎,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并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虽然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在骨量丢失30%~50%时,x线片才能有阳性所见;但其方法直观、经济易行,且基层医院受检测仪器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本组均摄脊柱、骨盆或跟骨x线片检查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二磷酸盐等,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不易为每个患者所接受。笔者选用芍药木瓜汤加味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本方是根据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的原则选药组方。

中医学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个病名,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肾精的盛衰与骨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3]。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的方法补肾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还能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者须补肾。方中首乌、骨碎补、续断、熟地、淮山药补肾填精。

脾失健运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肝为血海,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方中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健脾益胃、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发因素,血瘀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筋骨失于濡养便易疏松脆弱。方中川芎、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延缓去势大鼠及sd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4] ,活血化瘀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而且具有类似激素作用,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来防治骨质疏松,续断、丹参还直接参与钙的代谢 [5]。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顽固性老年性疾病,治疗服药要做到持之以恒。该病起病、发展都是个缓慢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诊,经摄片等而确诊,因此方中重用缓急止痛之白芍(30~40g),加用蜈蚣、全蝎等味辛走窜,通络止痛力猛性雄的虫类药加强止痛,缓解症状,取得患者信任,配合长期坚持用药治疗,是达到疗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诸药配伍,组成补肾、健脾、活血养血止痛之方剂,以奏治疗骨质疏松之效,取得满意疗效。因此,认为芍药木瓜汤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剂,也突显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69-170.

2 童培建,肖鲁伟.老年骨折的预防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3 李跃华,董元龙.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肾虚证型关系的调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66.

篇6

在现代医学模式中,慢性病治疗的目的不单纯是控制理化指标,更要缓解疾病的症状、防治并发症、帮助患者心理适应,最终改善其生存质量(QOL)。生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医学评价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症由于其疾病的长期性和骨质疏松骨折的致残性,其生存质量更需受到关注。笔者采用复方仙贞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观察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200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6~80岁,平均(67.73±7.32)岁;其中腰椎低骨量11例、骨质疏松症13例、严重骨质疏松症13例,共37例;股骨低骨量20例、骨质疏松症11例、严重骨质疏松症4例,共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1~78岁,平均(67.03±8.29)岁;其中腰椎低骨量12例、骨质疏松症17例、严重骨质疏松症9例,共38例;股骨低骨量18例、骨质疏松症12例、严重骨质疏松症6例,共3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2000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订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1]制定。全部病例均经DE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符合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复方仙贞汤(淫羊藿、女贞子、酒大黄等组成),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2次口服。对照组:阿法骨化醇(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510)口服,每次0.25 μg,每日1次;配合碳酸钙(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20040407)1.5 g,每日3次。治疗期间禁止同时服用雌激素类、双磷酸盐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3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①临床观察: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及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学观察。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医证候评分参照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3]。②治疗前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4]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③DE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④测定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2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略)注:总有效率经Ridit分析,u=2.818,P<0.01

2.2 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略)

2.3 2组生存质量比较

信度测量: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信度反映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从初次测量的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1/5的患者,间隔3~7 d用SF-36进行重复测量,共收回有效问卷16份,计算重测量表得分与初次得分的相关系数,作为重复测量信度系数。将2次测试的总分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52(P=0.000),达到了生存质量量表要求的大于0.80,表明此量表的性能稳定。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有上升,其中除了躯体功能维度外,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7个维度及总分的评分变化经自身配对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总体健康外,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有上升,其中躯体角色、精力、心理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变化经自身配对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后组间比较: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6个维度及总分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体健康、情感角色2个维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SF-36)测评结果(略)

2.4 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见表4)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比较(略)

2.5 生化指标变化

2组患者的血ALP、BGP、Ca/Cr、Ca、P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6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是脾肾两虚,胃肠郁滞,气血失和,虚实互存,治疗着重在调理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赖脾胃化生水谷精气不断充养,补肾填精的药物也须胃化脾传方能变精归肾而发挥作用。若脾胃困顿,投之以填精补肾之品,徒增滋腻碍胃之弊,于病无益,故补肾调阴阳同时注意调理脾胃气机。脾胃气机调畅则水谷精微,化源充沛,能滋养肾精阴阳,加强补肾之功,即所谓“脾旺则肾壮”。脾胃虚弱,传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郁滞自从中生,则属虚而夹滞;胃为水谷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因而临床治疗着眼一个“通”字,调畅气血,疏其壅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痰浊瘀滞下降,给邪以出路。疼痛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症状,“不通则痛”,治疗上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而达到“通则不痛”。以中医通补并用法指导组方的复方仙贞汤补益脾肾、通腑降浊、调和气血,融扶正祛邪于一炉,寓通于补,脏腑同治,即可补益脾肾之虚损,又能使胃肠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老年人的气血流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具有确切的疗效。

生存质量是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总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本研究选择的SF-36,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生命质量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5]。研究表明,通过中医药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某些方面如总分、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而其他方面改善作用与西药对照组差别不显著。考虑总体健康、情感角色方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构成SF-36生存质量的躯体部分,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精力4个维度构成SF-36生存质量的精神部分。中药治疗组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健康指导等干预使得其生理、心理方面的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而总体健康、情感角色受年龄、衰老等影响较多故改善较西药治疗组差异不显著。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老年慢性疾病,引入生存质量研究有助于评价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为本病的防治和康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 1997.149-150.

[3] 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 6(10):598.

篇7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和观察组70例,男34例,女36例。在两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活性维生素D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改善情况及骨密度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观察组改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44.12%,观察组骨痛改善程度远胜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明显提高骨密度。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22-02

[作者简介] 张冰毅(1985.2-),男,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风湿免疫专业。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骨痛和骨密度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危害到老年人安详晚年的生活质量。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飙升至临床常见病的第7位,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目前,我国5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约有八千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2。另外据大量文献显示鲑鱼降钙素能很好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及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险性[2]。该院选取于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给予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并与单独应用活性维生素D进行比较,得出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36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71.2±4.9)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3.2±3.8)年,曾发生一处骨折11例,曾发生二处骨折9例,曾发生三处骨折5例,曾发生三处骨折以上1例;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70.8±4.7)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6±4.1)年,曾发生一处骨折13例,曾发生二处骨折7例,曾发生三处骨折6例,曾发生三处骨折以上2例。

13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经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量均低于峰骨量2个标准差。排除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及肿瘤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疗程为2周。给予对照组活性维生素D药物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50 IU/(次·d),连用7 d后,改为50 IU,换为隔天注射1次鲑鱼降钙素,连用14 d。

1.3 观察指标

骨密度: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并统计标准腰椎正位骨密度值及双髋部平均骨密度值。

1.4 疗效评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3]评估骨痛缓解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的标准为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的标准为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可正常入睡;无效的标准为化患者疼痛症状未改善。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现象,合计11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7例,观察组4例,以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多见。对出现恶心、呕吐者将药物改为早饭后温水服用,症状消失;其余不良反应均属于可接受范围,未做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中一种容易诱发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其发病机理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骨形成减少为主,骨矿流失严重,并且还存在骨吸收、代谢处于低转换状态。主要临床症状为骨痛和骨密度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严重危害到老年人安详晚年的生活质量。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目前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其能及时准确反映机体内骨代谢情况,具有可反复使用、高特异性的特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飙升至临床常见病的第7位,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已经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普遍问题而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5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约有八千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2。有大量文献研究显示[5],人体机体降钙素的分泌和储备功能呈正态分布,正常人体在壮年时达到最高状态。当人体进入老年,身体机能衰退,各组织器官慢慢出现退化,则降钙素的分泌和储备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从该组研究结果上看,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301±0.095) g/cm2、(0.306±0.089) g/cm2;观察组分别为(0.299±0.082) g/cm2、(0.355±0.084) g/cm2。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理为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及其活性,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与文献报道相符。

临床应用中发现,鲑鱼降钙素是众多降钙素中骨代谢激素生物活性最高的一种[6]。由于其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使得其生物活性高出哺乳动物30~60倍。鲑鱼降钙素不仅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长,而且也能很大程度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进而促进骨生成。鲑鱼降钙素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提高、缓解骨疼痛、抑制骨吸收。根据该结果显示,经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单用维生素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提高、缓解骨疼痛、抑制骨吸收[7]。

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很难忍受,是迫使老年患者寻求医治的主要原因。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3.5%,观察组骨痛改善程度远胜于对照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应用较为安全有效,止痛效果良好。分析结果认为其发病致痛原理为机体内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被破坏及产生继发性肌肉痉挛,产生疼痛。鲑鱼降钙素能有效缓解骨痛,该药作用迅速且止痛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鲑鱼降钙素能一定程度提高中枢性痛阈,抑制神经肽类的释放,提高内啡肽的水平,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8]。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症不仅骨量、骨密度减少,而且还可能出现部分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降低骨的韧性,增高骨的脆性,生物力学耐度持续下降,骨折危险性增高。有资料表明,鲑鱼降钙素治疗骨量、骨密度增加的幅度并不突出,但它确实从某方面上增强机体骨强度,提高韧性,减少老年人骨折的发生。另外由于老年人骨密度在自然情况下是呈持续下降、退化状态,因此我院主张老年人应该长期补充维生素D和钙。该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维生素D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明显提高骨密度,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静.密固达注射液治疗4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0):90,92.

[2] Rizzoli R,kesson K, Bouxsein M, et al.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after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bisphosphonates: a European society on cli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osteoporosis and osteoarthritis, and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working group report[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1, 22(2): 373-390.

[3] Kumar S P, Saha S. Mechanism-based classification of pain for physical therapy management in palliative care: A clinical commentary[J]. Indian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2011, 17(1): 80.

[4] 楼慧玲,彭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77-3379.

[5] 楼慧玲,彭程,陈巧聪,等.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346-1349.

[6] 陈缵珅,梁兴伦,朱敏洁,等.联用鲑鱼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9):981-984.

[7] 张德宏,李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探析[J].西部中医药,2013,26(3):90-92.

篇8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心理干预;疼痛;焦虑症;抑郁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men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I) on the osteoporosis(OP) patients.Methods 107 OP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diagnosis were pided into the PI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All patients were given Alendronate Sodium and Caltrate for 18 months while patients of PI group accepted additional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ntal health of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Han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A).The date was collected about the pain grade,bone mineral detection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all patitens got less pain grade than before(P

[Key words] osteoporosi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ain;anxiety;depression

随着我国的人口迅速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关节退变,甚至骨折等造成患者长期慢性疼痛或关节活动障碍;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本文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治疗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12月广州军区直属的几所干休所门诊病号及干部病房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7例,男70例,女37例;年龄60~80岁。参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得腰椎(L2~L4)或股骨颈骨密度(BMD)值低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或以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未能控制的心脑血管病等干扰骨代谢疾病的患者以及3个月内使用过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者。1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疼痛强度分级、骨密度及骨代谢等方面均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本院标准化骨质疏松治疗用药方案:口服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1次/周,补充钙尔奇D(每片含钙元素600mg,维生素D3125U),1次/d。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标准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社会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

1.3 标准 治疗前后用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Lunnar公司)测定腰椎2~4(正位)、股骨颈(非优势侧)骨密度。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随访记录骨痛变化,参照“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化表”[3]:疼痛强度分0、1、2、3、4级,按简化McGee法分0~10度,其中0度记0分,1~3度记2分,4~6度记4分,7~9度记6分,10度记8分。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5]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HAMA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两名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联合检查,一般采取交谈和观察的方式,检查结束后取两名评定者独立评分的均值,一次性完成表格填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7份,回收107份,占调查人数的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骨痛强度分级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强度均明显改善(P

2.2 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 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两组治疗前骨密度及代谢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2.3 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检出率比较 见表3。表3 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焦虑、抑郁检出比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中焦虑抑郁症状均以轻度为主,且接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检出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老年性、全身性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骨、关节长期慢性疼痛及易发骨折,其中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6]。除了原发危害,长期慢性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可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7],已成为危害老年患者的重要隐患。

传统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以口服药为主,包括合用补充钙剂(增加骨密度)与抑制骨吸收药物,临床上常合并用口服中成药。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郁破骨细胞活性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研究证明其确实可以有效抑制骨吸收[8]。采用福善美+钙尔奇口服治疗,提高了患者的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患者的症状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前期的调查研究显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体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发生几率较高[9],这可能与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疼痛导致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降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及长期医疗费用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文献表明,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稳定患者情绪,消除焦虑、抑郁,同时也改善了躯体症状,使患者整体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机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均明显缓解了疼痛,且较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效果更为明显。而干预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变与对照组基本相当,均能提高骨密度、碱性磷酸酶并降低尿钙/尿肌酐。两组经过心理治疗后,干预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焦虑、抑郁的检出率特别是重度焦虑、抑郁的检出率明显下降。这说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后,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有助于心理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症状的减轻和缓解。而心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减轻可能是由于通过大脑多种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影响了机体钙磷代谢系统及炎症因子的代谢[10],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本研究表明,心理干预不仅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还能使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更有效的缓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心理干预工作可以在门诊、住院病人及随访中较为便利的开展,因此临床上对待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密切观察其心理状况,根据病情适当地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辛,席冠华,王云霞.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4,8(6):1035-1036.

2 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6(1):1-3.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263-266.

6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手册”编写专家组.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疗手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67.

7 Maclean C,Newberry S,Maglione M,et al.Systematicreview: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s to prevent fractures in men and women with low bone desity or osteoporsis.Ann Intern Med,2008,148(3):197-213.

8 吴文,智喜梅,李东风,等.阿仑膦酸风俗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27(4S):205-206.

篇9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76-01

骨质疏松症(OP)是是一种骨骼的功能不全症,由此导致骨折或骨折危险性增加,被世界公认为六大疾病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2亿,有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97%。自发性骨折或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国内统计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为16.9%,84%的患者遗留急慢性胸腰部疼痛、脊柱变形(后凸畸形、侧凸畸形)等,骨折疼痛加重了家庭的医疗负担,以及骨折后并发症死亡率增加。

一、 西医治疗

西医微创手术治疗为了恢复脊椎的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国外率先开展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后压缩性骨折,Mathis 等[1]报道了由于服用类固醇而导致腰椎和下胸椎多发压缩骨折的女性患者,经多处注射骨水泥取得明显效果,背部疼痛获得完全缓解。Jensen 等[2]研究表明对于年龄及类固醇相关的骨质疏松压缩骨折PVP 有稳固作用,90 %的患者表现为在1周内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活动能力增加和镇痛药需求下降。Reiley等[ 3 ]经皮穿刺,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使病椎原有的高度大部分得以恢复,稳定了伤椎,这种手术称为椎体后凸成形术[4-5]。国内于2002年才开始引进该项技术,顾晓晖等[6]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症状体征。治疗后每例患者术后24小时, 1个月, 6个月VAS评分都较术前降低。刘宏建等[7]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 为充填材料, 在X 线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的PV P 治疗23例(31个)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根据目测疼痛评分法(VA S) 评定, 并经3~ 10个月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韩松辉等[8]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入路向患椎注射骨水泥(PMMA)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6例23个椎体,有5例6个椎体(21.6%)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或椎间隙,其中3例感觉腹胀或腹股沟及大腿前侧胀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二、物理治疗

刘敏等[9]用高压氧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二疗程(20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林忠豪等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腰背肢体疼痛患者有明显缓解作用。葛伟等用钙剂辅以超声波及间动电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比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疗效。

三、药物治疗

人们应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痛。杨华章等降钙素肌内注射与单纯口服钙治疗相比,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用降钙素能使骨矿密度极显着升高,有效地缓解骨痛,还能确实提高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乙磷酸二钠(康骨片)能显着提高骨密度,特别是股骨大转子部骨密度,缓解腰背疼痛,尿HOP/Cr值、血AKP下降显着,血钙、磷无意义。维生素D类,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胶丸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缓解腰背及下肢痛有明显疗效。活性维生素D3(AVD3)加钙剂方案治疗华南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25.0%患者全身骨密度、28.1%髋部骨密度及53.1%腰椎骨密度增加,解除患者疼痛,减少骨折发生率。

四、针灸

作为传统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人研究艾灸组骨折后第14天S-E2、S-BGP含量较模型组升高,至28天艾灸组接近对照组,14天时软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数量模型组较艾灸组和雌二醇组稍多,28天时各组骨痂均较成熟,但模型组呈疏松化表现,艾灸具有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针刺背部俞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个月, 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骨密度,较钙尔奇-D好。而针药结合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针刺和艾灸组分别提高腰椎骨密度1.95%和2.43%,以针灸督脉为主治疗,大部分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尺、桡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还有采用补脾健胃、健脾补肾法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说明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林志苇等在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有明显的疗效;埋线治疗同时加用口服乐力胶囊与否,对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疼痛无显著意义。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萨仁等通过针灸治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针灸通过抑制TNFamRNA表达,抑制TNFa蛋白合成,减少破骨细胞生成,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

五、中药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痹范畴,人体由于肝肾脾虚,骨骼失养,或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则出现疼痛。有人用壮骨丹使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或补肾壮骨汤使骨质疏松症腰背症状明显缓解,腰椎骨质密度平均值升高;尺、桡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U-Ca/Cr、U-Hop/Cr的测定值均明显下降。李峭峰等用中药骨补方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症疼痛,改善骨密度。王照康自拟补肾健脾密骨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止痛效果好,生化指标改善明显,疗效肯定。

六、发展趋势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引起的背痛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但是这一手术存在骨水泥渗漏的并发症,在行椎体成形术时已有多位作者报告由于骨水泥渗漏导致脊髓神经根损伤,将骨水泥注入静脉丛一般仅造成局部静脉栓塞,个别可随静脉回流造成肺栓塞,国外已有肺静脉栓塞的个案报道 ,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治疗困难,重在预防。骨水泥外溢是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骨折的椎体及其周围组织强度不同,骨水泥可以从6个不同的方向溢出椎体外,但只有向后进入椎管或椎间孔才有可能出现压迫神经症状,其他几个方向不引起临床症状。神经压迫一旦发生,难以自行或通过药物治疗缓解,轻者需神经封闭治疗, 重者需行椎板减压术。中医药以补肾活血化瘀为主,自拟方较多;西药以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以降钙素、二磷酸盐类药物为多,但大剂量长期使用西药会出现副作用,或价格昂贵。因此急需既方便、安全、有效、又无毒副作用的方法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并确立评定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其疗效的方法。

鉴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高龄、并存症多,骨量低下、骨质量差,再骨折概率高等治疗上的难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前应有正确的状态评估,对外科手术与保守治疗作出合理的选择。对确定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注重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多学科综合康复锻炼对骨折的预后及康复至关重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研究的深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将更加全面,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Mathis MJ , Petri M ,Naff 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treatment of steroid2induced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J] . ArthtitsRheum ,1998 ,44 (1) :171-175.

[2]Jensen ME , Evans AJ , Kallmes DE ,et al. Percutaneous polymethy2lmethacrylic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s :technical aspect [J] . AJNR ,1997 ,18 (6) :1897-1904.

[3]Wong W, Reiley MA, Garfin S. Vertebrop lasty/Kyphop lasty. Journal ofwomen’s Imagin, 2000, 2∶117~124.

[4]Ko rkala O , Gronblad M , et al. Immunoh istochem ical demonstration of nocicep to rs in the ligamentous structures of the lumbar sp ine. Sp ine, 1985, 10 (2) : 156-157.

[5]Beaman DN , Graziano GP, et al. Substance P innervation of lumbar sp ine facet jo ints. Sp ine, 1993, 15: 18 ( 8 )

[6]顾晓晖,杨惠林,管华清,等.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 11, (3):187-188

[7]刘宏建,杜靖远,梁惠民,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充填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附23例报告). 山东医药,2004;44(15):3-5

[8]韩松辉,胡沛.经皮椎体成形术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32:4423

篇10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中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也将随之增加。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发生骨折造成畸形和功能丧失,影响着中老年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质量。特别是髋骨骨折,需要卧床,不仅个人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骨质疏松症及由其引起的骨折将成为未来医疗和社会的重大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症在骨质丧失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我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这些患者常因不良生活方式、原发病治疗不彻底,以及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缺乏等各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及时规则治疗。针对这些患者,我们采取以下健康教育措施。

1方式

1.1语言介绍语言介绍贯穿于诊疗的始末。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亲切、诚恳,对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以便患者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自理能力、实际情况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进行自我防护宣教。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

1.2讲座及设立宣传栏建立健康宣传栏,定期组织病人及家属进行讲座,宣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治疗、医疗、护理的新进展。内容通俗易懂,很受欢迎。

1.3建立随诊卡卡片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随诊时间、骨骼矿物质密度(BMD),将每次随诊测得的BMD记录在卡片上。

2内容

包括让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原因、防治措施、何时需咨询医生,如何进行自我防护、防止跌伤等。

2.1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骨质疏松症是指骨密度(BMD)低于正常成人均数的2.5s,即t值低于-2.5。严重骨质疏松症是指t值低于-2.5,并有一处或多处骨折的病史。骨质疏松症分类标准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年龄有关,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均影响全身骨骼;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废用性骨质疏松症、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可为局限性的,也可为全身性。

2.2病因[2]骨质疏松症病因未明,可能与家庭遗传因素、性激素水平低下、体重过大、食物中钙缺乏、机体对钙的吸收减少、对钙的排泄上升、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增高、吸烟、酗酒、长期使用利尿激素、制动、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物中蛋白质和钠的摄入异常等有关。常常是一个以上的因素在起作用,且相互间的作用具有相加性。

2.3非药物治疗指导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在骨质疏松症早期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峰值骨量(PBM)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如加强营养、保持足够的钙与维生素D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目前非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轻型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方法和基础治疗。

2.3.1合理饮食①合理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低蛋白饮食可减少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产生而影响骨的形成,而蛋白质过多则增加钙的排泄。因此,应合理摄入蛋白质,尤其是大豆类食品,可防止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另外大豆类食物中富含钙又易消化吸收,因此是中老年人的优选食品。②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如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发育,但过量的维生素A却产生骨软化。活性维生素D即1,25-(OH)2-D3能促进小肠和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并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形成。

骨中的多种蛋白质都依赖维生素K,比如骨钙素-成骨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其中谷氨酸γ-羟基化后才具有生物活性,而羟基化必需有维生素K参与,羟基化的骨钙素与钙离子和羟磷灰石结合,使骨矿化。据研究表明[3],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血浆中的维生素K浓度明显降低。骨胶原中含有大量的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在羟化时必需有维生素C参与,使骨细胞产生胶原蛋白,促进骨形成。③饮食中维持足够的钙、磷、镁、铜、氟等矿物质的摄入。食物中钙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镁缺乏不仅可使血钙浓度降低,而且还直接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吸收。氟化物可通过刺激骨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促进其增殖,促进骨形成。铜缺乏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畸形,可见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骨的代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4],因此平时应注意合理饮食,多食含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偏食和不适当的节食。特别是青春期前后是获得骨量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避免诸多危险因素,势必会导致峰值骨密度的大量降低,骨折发生率增高,而且骨折发生的年龄也会提前。

2.3.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指的是过量饮酒和吸烟所致的骨质疏松[5],饮酒中的乙醇导致骨质疏松症是多方面的,表现在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吸收、直接作用于降睾酮的合成,抑制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影响1,25-(OH)2-D3合成、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乙醇对肝脏的损害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也造成骨质疏松,加之长期酗酒食量减少造成营养不良,长期大量饮酒还可造成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应引起酗酒者注意。吸烟有害健康已被大家所熟知,而吸烟可引起的骨质疏松,尤以妇女更明显,其主要表现为绝经提早,烟碱促骨吸收增加,血钙升高,PTH降低,抑制骨的形成和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卵巢雌激素的合成并促进其分解,影响小肠对钙的吸收,故应戒烟、戒酒。

2.3.3体育锻炼用进废退,适当活动使骨骼刺激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有助于维持骨量[6],故骨科手术后应早期活动,尽量缩短制动时间。而室外活动是人类获得维生素D的第二条途径,据测定,高强度紫外线照射15min,每克皮肤可形成12.81IU维生素D3。另外每个人应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室外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跳舞、太极拳及健身操等运动,增加对骨的刺激改善骨代谢,并能改善肌肉的协调能力,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及摔跤,以防骨折。

2.4用药指导合理用药,目的是减少骨质的吸收,促进骨质形成。即抗骨质吸收药物如钙剂、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类、维生素D等;促进骨质形成的药物如氟化钙、酮、同化激素类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维生素D代谢产物等。①经研究发现50-69岁绝经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于50%[7],而雌激素能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PTH的作用,减少骨盐溶解,维持骨的形成与破坏的平衡,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减少骨吸收,有助于1,25-(OH)2-D3在肾脏的合成,通过激活肾脏内的1-α羟化酶,促进钙在小肠内的吸收,有利于骨的重建。因为女性绝经后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尤其是在绝经后的5-10年雌激素减低最为明显,正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应给雌激素、维生素D治疗,但应严格剂量,长期服用可致癌及中毒。此类患者应用雌激素否,应咨询医生的意见。②病因治疗: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可高达50%[8],合理应用降糖药,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甲亢和甲旁亢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药物及手术治疗,补充钙剂;对老年人及肝胆疾患、胃肠疾患患者除治疗原发病外应给于合理饮食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类风湿关节炎、肾病、哮喘、器官移植病人,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这类病人应定期做骨密度测定[9],如果发现骨密度有改变,应停用激素,需用中药进行整体调整达到治疗效果,或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2.5心理指导骨质疏松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有很多直到发生疏松骨的骨折后才被发现。一般而言,该类患者可表现有骨痛、脊柱压痛、疲劳,易于骨折、压缩畸形等,疼痛于坐、站和搬运物体时均可发生,严重者可有躯体活动(如行走、弯腰等)和日常生活活动(各种家务活动)等方面的困难,这些都对患者心理和社交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0],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跌倒、骨折,对病人度假、旅游、体育锻炼、跳舞等产生一些限制,对这些患者来说应鼓励他们保持精力和体力非常重要。鼓励他们参加户外锻炼,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为患者提供有关骨质疏松症及他们各自疾病的发展情况的信息帮助,使他们澄清错误观念,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主动从饮食、生活习惯、锻炼等方面调整和配合医师治疗。

3康复治疗[11]

3.1运动疗法应在病人情况允许时尽早开始运动,如进行肢体负重练习和治疗性步行,对于骨折后石膏固定的病人,可教患者作肌肉等长收缩,对关节活动范围(ROM)受限的病人可做牵引运动,对于处于制动状态和瘫痪病人,应尽早开展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其总体健康水平和躯体功能状态,对骨质疏松起到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3.2矫形器的应用脊柱骨质疏松的病人最常见的问题是椎体多发性骨折所致的进行性后凸和疼痛,并伴有步态异常平衡障碍,使用腰围、胸围类的矫形器来改善患者姿势缓解症状。

3.3疼痛的处理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疼痛,可应用镇痛药和物理治疗如紫外线、超声波、短波、中频等进行控制,必要时可使用支具以缓解疼痛。

3.4骨质疏松症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骨折,常因跌倒或用力不当而引起,应予以预防。①应让病人意识到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以及某些药物的疗效,教会其正确的活动方式;②可教会病人使用一些日常生活活动辅助器具,如长柄取物器、穿鞋器、浴室防滑垫等;③对有平衡障碍的患者,应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在活动时最好有人监护,也可在墙上安装扶手以供抓握。

4体会

4.1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学到了许多骨质疏松症的知识,自我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了解遵守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合理饮食及锻炼,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戒烟、戒酒,避免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4.2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拓宽了医护人员与社会接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社会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取得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华,朱宏民,宁显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讨.国医论坛,2001,16:24-25.

[2]刘忠厚,杨定卓,朱汉民.中国人原发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3.

[3]刘忠厚.骨质疏松学.第12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6-219.

[4]杨学斌.骨质数松症的环境危险因素.劳动医学,2001,18:58-59.

[5]支会英.男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1,4:98-99.

[6]Parraris,Rizzolir,BonjourJP.Geneticaspectsofosteoporosis.CurropinRheumatol,1999,11940:294-300.

[7]刘建元.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需商讨的问题.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69.

[8]刘素荣,刘瑞霞,程镒春.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88-89.

[9]健康教育学职称论文,EismanJA.Geneticsofosteoporosis.EnderRev,1999,20:7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