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思维能力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儿思维能力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儿思维能力训练

篇1

1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少儿易疲劳,但易恢复。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 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1.3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

2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

2.2 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3.1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3.2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3 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篇2

【关键词】少儿 扬琴 教学

器乐演奏技能的习得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与学习者的音乐能力和练习有关,又和教师的教学密不可分。少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主学习能力未完全形成,教师在器乐技能的习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传承扬琴艺术,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扬琴教育工作者们在使用传统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更深入地了解教学对象,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视野中审视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少儿扬琴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6个方法,以供参考。

一、针对少儿心理特征,制定合理教学策略

少儿的性格尚未固定,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也是心理和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对器乐演奏技能的形成尤为重要。少儿阶段学习扬琴,有极大的成长空间,且少儿对父母、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好奇心强,这些对于扬琴教学都是积极因素。

但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少儿注意力不能长期保持、情绪不稳定、形象思维能力大于抽象思维能力等特征,扬长避短,注意调动学习者的情绪,多用表扬和鼓励。教学时,选择少儿容易感兴趣的内容,如与扬琴有关的图片、故事、游戏,少儿易学易会的曲子等,寓教于乐,使学生越学越快乐,产生积极性。

二、正确认识少儿身体特征,注重平衡训练

少儿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很多身体机能未定型,在此期间的重复训练可能改变相应的身体机能。而对扬琴演奏而言,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便是平衡。扬琴演奏是一项双手参与、腕指结合的全身运动,其独特的发音方法要求左手具有不输于右手的灵活度,这就要求左右手的平衡;另一方面,扬琴较大的形制决定了手部运动的范围和幅度都会相当大,整个人的重心会随着手部的运动而不断变化,为了取得更好的音色,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做出相应调整,这就要求身体的平衡。

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少儿左右手平衡的重要性,并制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用诸如左手单音、轮音训练,左右手轮音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双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扬琴演奏活动中,身体平衡主要通过坐姿的调整来实现:身体的前倾后仰、双脚的前移后挪配合手部的演奏,不仅会带来重心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扬琴的发音和演奏的舞台表现力。教师能够注意到坐姿对舞台表现力的影响,却较少主动关注坐姿对身体平衡的影响,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三、打好基础,重视发音方法的训练

扬琴的发音有其独特性,其是依靠手持柔软的琴竹击弦完成的,乐音的音强、音长和音色都由此决定,发音活动涉及持竹、运力、击弦点、琴竹触弦部位等方面,稍有不同则发音天差地别。扬琴演奏家和教育家通过不断摸索发现,运用“三指持竹法”(持竹)、“手腕弹动击弦法”(运力)结合击弦点和琴竹触弦部位的训练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乐音:“颗粒性强、声音饱满、圆润、厚实、不虚、不燥。”①

扬琴的发音是一切技巧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这套方法易懂难学,既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训练,又需要学习者不断的练习和感悟。少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音色差异和发音技巧。

四、循序渐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内化演奏技能

器乐演奏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分解学习、连续性练习、完善和内化四个阶段。到自动化阶段,动作已经娴熟完善,之前孤立的动作能够串联成为复杂统一的运动,整个实施过程成为下意识的动作,演奏者能够将注意力放在音乐的感受和表达上。从分解学习到自动化阶段,要经历的是一个漫长、不断积累的过程。少儿因为身体机能尚未定型,可塑性强,习得各类器乐演奏技能的速度较快,技能一旦内化,将受用终身,所以教师应该在重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注意适当安排各种技法的练习。

当代扬琴借鉴了不少其他乐器演奏技法,形成了“单、齐、轮、颤、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和装饰音”,②这些技法难易程度不一,使用频率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由易到难,根据使用频率高低安排扬琴演奏技法学习的进度,促进各种技能的内化。

五、因材施教,正视少儿的天赋差异

尽管少儿学习扬琴的效果天然优于成人,但少儿在扬琴方面的天赋也各有差异。天才客观存在,他们拥有更灵巧的手、更敏感的听觉、更强烈的兴趣、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好的学习能力。教师一旦发现有扬琴天赋的少儿,一定要立足长远,对基础、技法、表演、乐感、舞台表演心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训练,切忌拔苗助长。

当然,更多的是资质一般的常人,在少儿阶段,这些人在音乐方面的才能类型和倾向存在着各种差异,听觉、节奏、感知、技巧、表现等各不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优缺点,扬长补短,对教学和训练内容做适当调整。

除了少儿天赋差异之外,父母让少儿学习扬琴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演奏方面能有所成,有的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素养,所以教师还必须意识到这方面的差异,对教学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六、抓住最佳年龄条件,培养绝对音高和扬琴乐感

绝对音高感是一项重要的音乐感知能力,就扬琴学习者而言,培养绝对音高概念能够对其演奏、伴奏、调音,以及其他音乐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绝对音高的培养是有时机的,人在3到10岁时听觉思维相对单纯和敏感,在固定音高乐器上反复奏响的每个音高会在他们心底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建立绝对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时机,绝对音高训练就会收效甚微。③扬琴和钢琴一样,属于固定音高乐器,如果有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少儿学生,教师尽量让少儿在学习扬琴的同时,通过视唱练耳等手段,帮助其树立绝对音高概念。

乐感又称音乐感,泛指对音乐欣赏、理解、表现或进行创造的特性,是一个综合概念。扬琴乐感特指少儿对扬琴欣赏、理解、表演或进行艺术创造的特质。除少儿学生自身的天赋外,扬琴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毫无疑问是培养扬琴乐感的最佳方法。但除此之外,聆听和参与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在安排学生训练的同时,让少儿观赏扬琴演奏视频,聆听大家名曲,如果有条件更可以到现场聆听音乐会,让学生参加演出和竞赛活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体会扬琴的韵味和魅力。

扬琴学习是一个长期持久的活动,少儿阶段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拥有更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依据,尤其应该多研究器乐技能习得的客观规律,立足终身学习,放眼长远,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笔者的6个方法基本涵盖了少儿扬琴教学的主要方面,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何完善仍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注释:

①郜鹏.扬琴初学系列稿之二[J].小演奏家,2006(6).

②姚晓琴.论扬琴的技法与艺术表现[J].艺术百家,2004(1).

篇3

志中书艺工作室,创办于1990年。现有教学场地160多平方米,分教室、习作展示厅、活动室。坐落于浙江省桐乡市梧桐镇邵家桥。自创办至今,来学习者甚多。现有学员百余。

二、指导教师简介

指导教师:何志中,号水乡一夫,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崇德镇。在全国重大书法大赛中表现出色。2002年,在第二届PHE国际中小学幼儿美术书法大赛中,获美术教学成就一等奖,2003年在“首届中华八百小书家”评选中,获优秀书法导师奖。2005年,获《青少年书法》创刊20周年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教育成果奖。在“书法报・首届全国少年儿童书法大赛”中,被专家授予“少儿书法教学家”称号。少儿书作先后入编《中华八百小书家》《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大典》等书法集。

三、教育特色

根据多年的少儿书法教学的实践,本工作室按少儿年龄段分为三个时期施教。即8岁以下为启蒙期,8岁至10岁为培养期,10岁以上为提高期(注:按虚岁7岁入学,4年为例。)。

1.启蒙期:变枯燥为乐趣

在这个年龄段,我以为不宜进行写实期内容的辅导。要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联想,在联想中丰富,还孩子一个游戏空间。

考古论证,艺术起源于游戏。图形,对少儿来说是最敏感的。利用象形文这一生动而有趣的文字,结合故事形式,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质和完善孩子的综合素质。在这段训练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掌握到认知书艺的基本用笔技能,还能亲身体验到画图的乐趣。在课程设置上,以单一笔法的象形文为例,“比一比谁的图形最棒”,“看一看谁的笔法最多、最准”。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使孩子们在认知实践中逐步提高。

2.培养期:实施个性化临写

很多家长没留意,这个年龄段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机,也是最能创作出纯粹的童心书作时期。

在临写过程中,孩子将自身所知的笔法、墨法、章法无所顾忌地抒发在宣纸上,似乎总想自己来组织经营字构与章法。(见临作。)当看到一幅幅表达出孩子们那种发自内心、天真无邪,无视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鲜活的言语后,我想,这应该是孩子们潜藏创造欲的表现,也是少儿书作之所以有别于成人书作的根源。少儿书作的最大特色是各尽字之真态。这是孩子临作成长的真实反映,作为辅导老师我们应在孩子临作的表现的基础上,或在表现形式上,帮助他们寻求适合自己表现的形式,或在结构、用笔上引其深化。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艺术成果。评价少儿书作,不一定以“像”为标准。但是一幅完整的少儿书作,需要有纯粹的童心流露、具有完整的章法和对笔墨纸的运用能力。

3.提高期:注重理性与感性能力的协调发展

这个时期少儿正处在“理性和逻辑世界”中,以形象思维能力的发掘为动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很重要。

篇4

【关键词】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注意问题

1.前言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新颖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来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手、脚并用,重在用脚进行的搏击,是朝鲜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正处于少儿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机能都有明显的特点。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的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展不平衡,小肌群发展较慢。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少儿的心率快,心肌收缩力弱,心血液输出量绝对值较小,但相对值较大。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应重点发展动作速度,提高准确率,加大关节的转度和肌肉及韧带的伸展。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2.2 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血压低,心血管调节机能发育不够完善。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简单的品势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前踢、横踢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跆拳道虽然腿法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前踢、横踢为基础。前踢和横踢虽然简单易学,但若要做好却是非常困难的。要真正把这些做得非常出色,就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跆拳道的基础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2.3 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少儿的肌肉纤维较细,肌纤维的张力小,加上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维持高度兴奋的时间比成人差和短,在持久而紧张的肌肉收缩时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对少儿神经系统的训练,加强少儿协调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对肌肉运动的感觉,培养其对运动的节奏感,多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放松练习。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做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2.4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跆拳道训练要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安排教学与训练工作。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及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结合简单的横踢腿、前踢、推踢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跆拳道学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5 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强化标准动作

少儿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少儿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所以,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传授新的技术动作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进行品势动作练习时,应穿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少儿训练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2.6 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

骺软骨病的损伤是少儿在体育运功有的一种损伤。主要发生在腰椎,膝关节和肘关节。跆拳道练习过程中膝关节是活动最频繁的关节。故练习时间,动作不要过于集中,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平时应采用积极的手段来发展儿童股四头肌力量,做准备活动时也要重视膝关节的练习,练习中应采用积极的方法放松膝关节。如果在运动中发现学龄儿童有腰,膝及肘部疼痛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3.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3.2 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横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3 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少儿跆拳道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决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4.在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重跆拳道的思想精髓和宗旨的教育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应贯穿始终。跆拳道的健身效果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跆拳道的精神核心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对人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大有益处的。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吃苦耐劳、顽强果断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

4.2 注意少儿跆拳道上课纪律

少儿跆拳道的授课不同于少年跆拳道的训练,少儿的自制力和理解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都处在学习的阶段,特别是4-5岁左右的少儿跆拳道学习者,对于纪律意识是时有时无。最常见的就是列队绕场地热身跑步,一跑满场地的乱,磕碰时常发生。对待这样的情况,首先要给少儿讲清楚跑步的纪律,后面的一定要看着前面的后脑勺跑,跑的时候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不许拉别的小朋友的道服等。讲清楚后,挨个提问,看是否记住刚才讲的纪律。在跑步的过程中,发现有跑乱的情况,用脚靶发出大的声响,立刻停止。然后点名跑乱的小朋友贴墙面壁。剩下的继续开始跑。反复这样的进行,可以让跑步规范化。教练一定要注意纪律一定要反复的提示,对少儿要反复的提问。一定要让少儿牢记,什么是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4.3 注意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安全

训练安全是头等大的事情,少儿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时候,要教会少儿如何去保护自己,在跑步遇到墙壁的时候,要学会用手去推墙,前翻滚后翻滚一定要让少儿学会,实战的时候教练要注意保护,护具这些都是必不可少,对于训练的时候少儿之间发生矛盾,要及时制止,加强少儿团结的意识。教练员要时刻牢记安全大于一切。

4.4 训练结束后要进行全面的放松

训练结束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有一个由高到正常的调整过程。全面地进行放松整理,能有效地消除疲劳,消除代谢产生的乳酸,缓解肌肉疼。不懂的放松,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放松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

4.5 注意适当的营养

少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练习中若过多出汗会造成一些微量元素的流失,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有偏食,挑食,厌食的毛病。所以练习跆拳道的少儿平时膳食中除保证常规的营养元素外,还要注意钙和磷含量要丰富。应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维生素类物质。

5.结论

(1)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少儿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独有的特点,而跆拳道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篇5

关键词:舞蹈教育 少儿 素质教育

目前在社会上少儿的舞蹈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多家长看别的孩子都报班,也跟风一样,形成了一股报学习班热潮。但是在这个报班热潮中,我们看出了一些问题,究竟对于少儿舞蹈是是偏向舞蹈技艺方面,还是针对教育的角度,众多人的看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少儿舞蹈主要在于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骨骼发育。也可以通过舞蹈学习,形成优雅的气质,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对于少年儿童舞蹈进行普及教育,提高普遍提高少儿身心健康。其次才是对于艺术的追求,慢慢对少儿进行舞蹈美育教育,身体健康的同时,拥有美丽的心灵。

一、少儿舞蹈对少儿的重要作用

少儿舞蹈具有自己的特点,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活泼性和欢快性,注重展示儿童的童心和童趣,不像成人舞蹈那样要求体会人物思想变化。少儿舞蹈的作用在于锻炼少儿的智力,培养坚强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和培养少儿审美能力。通过舞蹈学习,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学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少儿学习舞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心理和身体健康。

(一) 少儿舞蹈能够锻炼少儿的体魄

少年儿童正式发育和骨骼生长快速时期,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塑造良好的身材。少儿舞蹈是在动态过程中塑造美,协调肢体动作,让运动更加灵活优美。通过舞蹈学习,可以促进儿童消化系统,改变那些不爱吃饭,身体瘦弱孩子的体质。同时,经过舞蹈训练的孩子,具有很强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培养少儿团体合作意识

少儿舞蹈很大的特色是以集体舞居多,讲究的是动作规范,队形整齐,整体上给人以美感。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个体儿童出现不协调,动作不认真的情况,都会影响整个团体的表演,团队的美感就会被破坏。在做团队的组成个体,少年儿童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团队精神,互助合作意识。当期,少年儿童都是家里独生子女,接触外面世界家少,承载了两代人的宠爱,很容易出现一些娇气和不合群现象,通过团队少儿舞蹈集体舞,能够改变孩子的家庭人性毛病。在接触其他小朋友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交往能力,克服那些内向、怕生和害羞的心理。

(三)舞蹈训练有利于少儿的智力发展,激发少儿创造力

少儿舞蹈的很多创作来源于自然界和生活,把自然界很多灵动的动物动作,都加入舞蹈创意中来。舞蹈中专门模仿小动物的,比如:小兔子,辅以简单的肢体动作,生动表现出孩子日常爱蹦、爱跳的特点,充满了童趣,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就增加了少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舞蹈的旋律和节奏也可使儿童提高感知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少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在老师的启发下,会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想象力,通过内心感悟来理解舞蹈的动作内涵。而舞蹈动作在一定环境下也可以激发儿童的表现欲,运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达内心的快乐心情。通过舞蹈训练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同时通过这样舞蹈的教育和培训, 少儿会慢慢地领悟出舞蹈的内涵,也会在不断训练中知道生活中要通过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舞蹈学习要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坚持学习,才能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现更好,激励孩子去更加努力提高舞蹈技能。舞蹈通过实践,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对儿童创造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弊端

少儿舞蹈教育在社会上发展得如火如荼,不少培训机构千方百计地扩大招生规模,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社会办学机构的存在,给了少儿舞蹈教育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引出了各种弊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改善少儿舞蹈教育现状,提高少儿舞蹈教育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教育者教育水平差异大

目前很多儿童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舞蹈,滋生了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教育班群体,这些机构不像正规教育机构的要求那么严格,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场地设施都没有正规机构的完善,缺乏统一管理和监督机构,不同机构舞蹈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少儿舞蹈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没有固定保障。

(二)缺少趣味性和多样性

少儿舞蹈教学必须在正确领导下,才能够选择适合少儿的舞蹈曲目,很多机构教学,在单调地给儿童排固定姿势和动作,让学生刻板简单模仿,没有任何创新和特色而言,抹杀了少儿舞蹈教学的童趣与童真,让本来趣味多样的少儿舞蹈,变成了简单的机械重复动作,甚至为了功利的追求比赛,单纯训练参赛项目,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实现少儿舞蹈的艺术美育价值。

(三)偏向成人化的舞蹈教学

目前少儿舞蹈教育者,不一定都是从幼师出身,都是成人学好舞蹈,就直接去教少儿,没有站在少儿的立场上,用着成人的思维和观念,远远偏离了少儿的思想情感。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儿童会受到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现在很多教育机构的教师没有经历儿童培训,对儿童的舞蹈掌握得不深入,拿现成的成人舞蹈教育少儿,致使舞蹈缺少童趣,失去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三、少儿舞蹈教育的对策

少儿时期是少儿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舞蹈教育就是提升少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儿童的本能是听到有趣的事情手舞足蹈,来表达一种心情。因此少儿舞蹈教育非常重要,对于少儿舞蹈机构和教育者提出一点建议和要求。

(一)要设计一些符合少儿年龄和心理的舞蹈动作,去教授少年儿童

少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的技能和承受力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承受过多的压力和张力。所以教育者在为少儿选取舞蹈曲目和编导舞蹈动作时候,必须考虑在少儿能够控制和把握基础上,增加符合少儿心性的舞蹈动作,简单明快,反映儿童灵动而天真的性格。

(二)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少儿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大学生学习舞蹈,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少儿舞蹈教学更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少儿的学习热情,带动少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挥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注意儿童的天性引导和发展,调动对于舞蹈韵律和表现内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效果和监督通过反馈而达到

对于少儿舞蹈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一定的反馈意见,来完善和提高教学,纠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学习,要对少儿个体进行观察,针对个体不同,进行差别指导和教育。也可以借助于家长的配合,对于孩子学习效果如何进行跟踪,之后把信息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少儿学会的舞蹈,而教学机构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友,刘春平.中小学实施舞蹈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董桦.浅析儿童舞蹈艺术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3]张祖清.儿童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篇6

一、基本内涵

要想运用情境教学法,我们必须先了解它是什么概念,总地来说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将情感、言语、行为融为一体。对于少儿舞蹈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有着更直接、更有力的作用。因为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引起内心的共鸣,并用肢体语言、表情、音乐等把它再现出来

情境教学法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少儿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在少儿舞蹈课堂中,尤其是基训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但从艺术这个角度来看, 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全可以缓解这种技能训练所产生的疲劳和单调。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 向学生传授舞蹈审美方面相关的舞蹈知识, 引导学生进入舞蹈艺术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抽象的、枯燥的、机械的动作变得生动有趣。舞蹈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很多, 可以通过概要生动的语言, 结合相关舞蹈知识进行讲述, 使学生明确此次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播放优美的舞蹈画面, 引导学生先获得视觉上的感知,产生丰富的联想, 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便在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下, 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

三、如何创设情境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人类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主要工具,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中肯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 “耳醉其言,心醉其情”,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

比如,教授学生舞蹈时要求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白骨爪”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白骨爪”那样难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少儿好奇心强、又活泼好动,所以在少儿的舞蹈教学中,“无声情境”的引导有时也显得格外必要。   2。运用表演来创设情境。

创造力要借助于充分的表演来表现。因此,除了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为少儿提供大量的表演机会外,教师还可以在走廊里创设音乐角,投放手巾花、腰鼓、小乐器等供幼儿自由选择。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即兴表演,或三五成群地创编新的舞蹈,都可以积极为孩子们争取更多感受成功、表现自我的机会。

这一点,本人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就深有体会: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演出,让学生参与舞蹈创作。通过演出,学生和学生家长都看到明显的进步,树立了继续跳舞的信心,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更浓了,表现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舞蹈训练对儿童来说,不同于其他学龄前的直接辩物训练和一般思维训练,具有学习、游戏双重特点,它本身是一个世界,一个独立的系统。课堂所需教授的内容,儿童通过游戏舞蹈就掌握了。舞蹈是一种形象的符号系统,它不仅对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舞蹈的全部知识是在对动作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动作教学形式是最具有计划性和成效性的。这种教学可以促进一个对舞蹈完全陌生的人迅速地进入到舞蹈的世界里,并能形成舞蹈者全新的对动作的认知方式和运动方式。

在少儿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游戏类的舞蹈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为主动、变单纯模仿为创造、变线性思维为跳越性思维、变单一为多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

4。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少儿学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表现的格外突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过程通常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每堂课教师都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特别是上课伊始,教师在引入问题时要给学生以惊奇和疑惑。

如学习新动作时,教师先说出动作名称,提出设问:“这是个什么动作,怎样做呢?”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示范动作一次,再提问:“你看了这个动作后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个动作的特点吗?”等等。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来,让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你一句我一句地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再稍微点拨一下。这些悬念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5。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

篇7

编程一直被视为继口语及书写之后的“第三语言”,因此不少国家均提倡儿童学习编程,例如英国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动学校教授编程、新加坡在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科目。世界各个国家把儿童编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编程人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信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也说明编程能力是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必备能力。

那么少儿编程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一、人脑敏感期容易培养编程天赋

人类的大脑发育成熟要远远早于人类身体的各个器官,人类的潜在能力有一个敏感期,人类的各种天赋都是在这个敏感期内形成的,例如,小孩子可以辨别几十种颜色,而成人只能辨别10多种颜色,受过音乐训练的小孩子可以听到88个钢琴的半音,而成人很难做到,这告诉我们人类很多天赋过了敏感期,这种天赋能力就开始递减了或者完全丧失掉,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如此,人类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是在7岁左右,所以,逻辑思维能力越早培养越好,少儿编程就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手段。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他们都是从小学就开始编写程序了,从小就开始编程思想的培养和编程技术的积累,为他们后来成就大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利用编程教学引导学生顺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顺利过度

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维力。那些进入八年级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在四年级便开始明显落后。其实这部分孩子成绩之所以在这时候开始落后,恰好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步伐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在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童年期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十岁(通常是四年级)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思维发展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轻松。而如果思维发展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把握好孩子思维发展的这一转折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任务以前更多的落在数学等学科上,这些学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度的作用,但与编程教学尤其是scarch等比较成功的编程软件教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编程时写入的是命令,而生成的是可见的动作,可以很好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联系在一起,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操作形式是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极佳练习。

三、利用编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阶段在学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从而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知道付出。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而且编程教学可以很好的把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的学生紧密的系在一起,很多程序代码需要写入几十行甚至过千行,这样的任务在短时间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分散到一个团队里就变得可行了。

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合作要亲密无间,分工要细致,统筹要合理,一个大型程序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团队的成型。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合作,更能与远至大洋彼岸的朋友一同协作完成创作,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四、培养创新、自学等能力

少儿编程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编程过程中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正是今日孩子需要拥有的必备技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斯尼克教授表示,无论是理解极其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经济体如何运转,或是以分步骤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编程都大有帮助。它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表达自己。

五、利用编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篇8

关键词:幼儿舞蹈;早期教育意义;兴趣为主;启发教育

一、关于幼儿舞蹈

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自成一体。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是一种先天性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她们提高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幼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幼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幼少儿舞蹈教育对幼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告诉孩子们――“漂亮的孩子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是美丽的”。

二、舞蹈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巨大帮助

1.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在幼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巨大的创造性的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在课间放一些欢快的或者抒情的音乐,先帮助他们分析音乐,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跳,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2.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集体艺术,幼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当代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孩子,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也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刻苦的训练过程中,孩子们的毅力得到了不知不觉的磨炼。

3.有利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我们经常会遇到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这种不良习惯可以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基础。

4.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感觉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幼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长期以来,在我们民族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往往片面地强调使孩子们“乖”“听话”“静”,而不大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态美感和动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有专家建议,儿童学习舞蹈时不必过于强调技巧,而应该让孩子边玩边跳,享受舞蹈艺术中的快乐。不少家长认为舞蹈训练要求越严越好,当孩子学会看似难度很大的技巧时,才觉得自己孩子的舞蹈学得有成效。有些儿童舞蹈老师在训练、编舞中也过分强调技巧,在舞蹈中为技巧而技巧的做法也屡见不鲜,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比如一些技巧性强的动作,会影响到孩子脊椎的发育,对孩子一生造成伤害。儿童舞蹈不能简单的捆在技巧上,通过舞蹈让孩子们具有心灵美、体态美,身心得以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儿童舞蹈应该半唱半玩,儿童舞蹈是给儿童跳的,给儿童看的,儿童在舞蹈中自己娱乐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是给成年人评判的,所以成年人要学会用儿童的心情去体察儿童的舞蹈。

篇9

关键词:心理学 少儿图书馆 知识的应用 服务规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44-02

Lv Xiuping

(Puyang City Library, Puyang City, Puyang Henan,457000,China)

Abstract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ildren's psychology in the library management in the real sens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discussed in detail several children's library service rules.

Key Words:Psychology;Children's Library;Application of knowledge;Service Rules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从0岁开始,从小做起,抓好孩子的教育培养,事关孩子的健康成才,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这既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万千家长的普遍共识。少儿图书馆是婴幼儿的学习启蒙地,知识万花筒,也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丰富孩子阅读视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孩子的兴趣秉性和心理特点,强化适应少儿特点的图书馆藏和特色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应有的作用,这是现代少儿图书馆必然的发展方向。

开发读者的的智力资源,培养读者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是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普通图书馆中的成人读者来说,接受这样的教育,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稍加引导即可。而青少年由于思维尚未成熟,知识结构尚不健全,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在图书馆里接受再教育时,接受知识的能力较成年人就要差的多。因此,作为图书馆,特别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应注意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建立符合“小读者”特点的阅读服务规则,开展符合少年儿童需要的阅读服务。作为从事少儿图书管理工作的馆员,要在熟练掌握基本的图书管理规则和技巧的同时,注重学习研究少儿心理学。所谓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图书馆学的分支应用科学,在图书馆中大量应用心理学,有助于了解阅读者的心理因素,有利于研究阅读者阅读效率的提高方法等,同时,心理学还可以为图书馆理者提供读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掌握各种技能的规律性知识。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少儿心理学知识,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做好少儿阅读服务。

少儿心理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前沿阵地”,其工作的质与量直接关系着少年儿童心理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少儿图书馆应以充分学习掌握少儿心理学为基础,以充分调动所有馆藏资源和技术手段为重点,开动脑筋,加强互动,积极开展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符合少儿特点、适应少儿需要的阅读服务和教育活动。

1 针对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相适应的读书活动

少年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现在的教育心理学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乳儿期(出生到一周岁)。

婴儿期(一岁到三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三岁到六、七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六、七岁到十一、十二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

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十四、十五岁到十七、十八岁)。

按照这个年龄段的划分,我们认为处于幼儿期的少儿就应该成为少儿图书馆的教育对象了,以往我们图书馆的“小读者”年龄往往限制在六岁以上,因为这样的年龄一般都上了小学,并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有了初步阅读的能力,其实这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现在教育界普遍认为,人生的幼年期也是认知的活跃期,尤其是3岁左右,是孩子智力大幅跃升的时期,对一生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影响巨大。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非常有道理的。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新鲜事物的刺激和影响。为此,我们认为少儿图书馆应该购置色彩鲜艳,图文醒目的阅读资料和玩具,来吸引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时,必须强调,对待这样特殊的“读者”,必须由家长带领并始终陪伴,开展“母子同读”式的读书活动,以免将图书馆变为幼儿园,也便于更好的开展母子互动,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安全。同样,对待童年期和少年期以及青年初期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根据他们持续递进的思维能力以及日益健全的情感意志来制定不同层次的读书计划和导航服务,开放不同种类的图书文献来引导他们读书,充实他们的知识,满足他们的渴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健全他们的人格,不断增强孩子们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2 围绕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科学的导读服务活动

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是其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同心理年龄的少儿,这些心理的发展速度、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不同心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读者在阅读中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方向。所以,服务于少年儿童阅读的图书管理规则就应该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在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心理年龄的儿童,制定科学的有区别的导读服务规则,要与服务对象的特点相适应。比如,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已经初具了随意识记的能力,但还不很完善,另外他们的想象还处于模仿和再现的初级阶段。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少儿图书管理者应注意采取“激励机制”,通过言语鼓励、发放小红花、小星星、小纪念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儿童的读书热情。要设置图书专区,图书内容可以选用有浅到深、寓情于理、通俗易懂,但篇幅不宜太长的读物。再如,学龄初期的儿童感知特点虽目的性不强,精确性不高,但他们善于具体形象记忆,自控注意的能力也逐渐增强,针对这些特征,少儿图书馆在对他们进行导读时,应注意激发其求知欲,并鼓励他们直觉思维,提倡多思与首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才能帮助他们在阅读时,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以书育人的目的。

3 准确把握少年儿童的个性化心理特征开展因材施教活动

所谓个性心理,是指表现人们个别差异的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一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些心理特征的差异形成了人与人的不同特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种都是不同的,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而且每个孩子的心理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儿图书工作人员应善于调查和发现每位读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然后采用不同的规则和方式,分别进行指导和教育。比如,那些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读者,在参与少儿活动时,常表现为困难重重、无能为力;那些气质不佳、身体柔弱的读者,常表现为沉默娴静、动作迟缓,而那些性格内向、举止怪癖的读者,常表现为心底狭小、怠情怯懦等等。对此,要分门别类,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和适应性,分别推荐他们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不断的激发他们的长处,不断的克服他们存在的不足,要通过少儿图书阅读服务,不但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培养兴趣,还能有效的健全其心智,优化其性情,使孩子们在少儿图书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有趣的读书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快乐成长。另外,各类少儿图书馆还应当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动性,创造性的工作,主动性的服务。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演讲会,读书竞赛活动等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丰富孩子们的阅读实践。总之,就是要通过读书不但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能让他们还得到相应的身心健康教育。

4 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创新开展实践拓展训练活动

目前,青少年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在学校和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传授中得到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知识较多,而学用结合,参加实践、提升能力的机会则比较少。这既是由于学校课时有限,也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短板。因此,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有效拓展实际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兴趣特点、优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少儿图书馆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作为“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少儿图书管理者,在对孩子们进行科学的阅读导航服务外,还应该指导他们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应用的技能。比如,在对不同心理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导读时,应根据他们所学课本的内容,选择那些能帮助理解或诠释课本内容的课外读物进行推荐或者搞一些新鲜有趣的小游戏、小实验来深化和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如对初学物理知识的青少年,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物理方面的科普性图书或电子读物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帮助他们达到理解和感受物理现象的目的)。当然,图书馆不同于科技馆,我们也不能把阅览室搞成实验室。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服务,我们少儿图书馆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树立“以孩子为本、全方位服务”的少儿图书管理理念,是广大读者和家长们对我们的更高要求,是增强少儿图书馆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们少儿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促进少年儿童更加健康茁壮成长、为我国少年儿童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作为少儿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通过对少儿进行舞蹈教育,可以使少儿得到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力度,同时也需要得到大脑的配合使身体更加协调,更具美感,能够跟随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有利于培养少儿的表演欲望,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和想像力。不仅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磨炼少儿的毅力,还有利于培养少儿的创新能力。

2、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原则

在进行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时要了解少儿的心理特征,能够做到顺应童趣,最终达到启发童心的目的。首先,少儿的上进心较强,可以通过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少儿虽然理解力弱、注意力差但记忆力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动作的讲解要细,并一步步地示范,并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同时,少儿虽然模仿力极强而且好学但也很贪玩,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会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可以运用玩中带学,学中有玩的教学方法调动少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新的、难的动作一定要有耐心,只有符合童趣才能让少儿将动作技术、要领牢牢记住。

3、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