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文化内涵;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前言

天地万物只有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且持续地发展了文化。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因此文化不仅具有地方性,更具有民族性[1]。我国园林是从生产斗争和与自然的交往中发展而来,从孔圣人经典地将自然山水人化以来,东晋的陶渊明创造五言的田园诗、南朝(宋)画家宗炳创造山水画以后,中国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的独特、优秀的中华民族园林传统形式开始逐渐形成[2]。与此同时,园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淀越深厚,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2.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人类从生产斗争中创造科学文化。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从两千多年以前到现在都统一在“天人和一” 的文化总纲上。这也正是中国园林从古到今所一直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具体的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与之相对他追求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即所谓“意境”[3]。

2.1 “天人合一”的文化总纲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是中国经典的三大的思想文化。几千年来,它们有力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处世之道。人们一方面以仁、礼等伦理道德约束自己,另一方面又追求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的境界。这三种思想相融合,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思想,体现在园林中就是造园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师法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力求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

2.2 古诗词的应用――园名景名的提景

丰富的唐诗宋词,可谓世界文坛之奇葩,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能像中国诗词那样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意境表达得如此酣畅、尽致。所以,古诗词在中国古典园林里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于园名景名,以达到“问名心晓”的效果[3]。比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这两处景点都利用荷花作为主景。但是不同的景名却赋予了这两处景点不同的意境。远香堂取自《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表达了园主在污浊的世界上仍然洁身极好的精神。而如果没有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的“留听阁”景名点题,我们是很难体会到园主所要表达的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2.3 “寓情于景”、“比德比兴”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十分注重 “情景交融”、“以物比德”。人们把这些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比如说人们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之类的,都是以这些植物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4]。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用“比兴”,赋予花草树木某个象征寓意,其内涵多是“福”、“禄”、“平安”、“富贵”、“如意”、“和谐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4]。

3.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如果要使其具备文化的内涵,就要先考虑三个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文化内容,二是以什么形式来表现,三是如何把握文化艺术表现的火候。

首要的问题是选题材。我们知道居住区就是要使居民“安居”、“乐居”,因而需要安静、放松却又能找寻乐趣的环境。这就是居住区文化内涵的特色,要根据这些特点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及所在地的特色、历史、文化,赋予居住区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居民们不仅能找到回归自然的乐趣,还能陶冶情操,达到精神方面的升华。

文化内涵以什么形式来表现。不少居住小区设计中都惯于在区中心竖立标志物,到处布置雕塑,这些布置多少显得有些肤浅。文化内涵是不能用言语直接来表达的。传统文化创造了多种移情于景的形式,诸如前面介绍的景题、额题、木刻、砖刻、景联、象形自然物和植物的季相变化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内涵[5]。只要掌握了借景理法,便可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料中挖掘适宜的内容和形式,游刃有余的运用到设计中。传统的景名是富于文化内涵的艺术手段,但我发现好多居民小区的组团都是直接用数字或英文字母排列的。把组团名称简单得用一个符号代替,实在是一种浪费,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传统文化中称为“问名心晓”,即读了景名以后心里便能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植物季相变化也可结合进来,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可以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春生、夏长、秋妆、冬芷都与人的生活有关。由于植物群落成地带性分布,还可以制造地方特色和风格,标志出不同品位的居住文化[6]。

最后,便是要掌握火候,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一个组团中可以有几个有文化内涵的布置,包括小品布置,但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文化内涵的设计过多、太密、或单体体量过大或者与环境比例失调都会影响景观的整体美感。艺术最难处理的是火候,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过多。恰如其分的表现才会使景观的文化内涵充分的体现。真正好的作品会使人们身历其境,不由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历史和人文的气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让居民们感受到园林之美,不仅要让人们观赏到开阔的空间、娇美的花木、灵秀的山石,更要让居民们体会到园中所包含的深美的境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在构成园林整体的诸要素中,文化底蕴是最有味道的一环,如果不能用一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审美观来审视园林,那么你将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园林[1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其中有前人们总结出来的丰富的造园手法和经验。中国园林艺术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深邃的意境,我们在设计时,只有通过充分的研究其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内容,来能挖掘出园林真正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才能让我们的设计独具匠心、寓意深刻。让居民们不仅享受到优美的环境,更能陶冶情操,美化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传统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360~361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其钧.行走中国诗情画境:中国园林[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56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45~50

[5]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54~55

[7]陈秀中.试析楹联匾额在风景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中国园林,1992,(1):39~46

[8]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李寅生.古诗精粹[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10]王洪成,吕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11]吴隽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1994,(3):84~86

篇2

社区文化活动占据城镇文化生活的一大部分,甚至主体部分。忽视这一点,便淡化了社会文化的主旨;重视这一点,便提升了社会文化的品质。

一、正确把握小康社会社区文化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社区是指社会中聚居于一 定范围内,遵从一定文化规范和制度约束的居民群体及其组织化的共同体。社区文化是以一个社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特征,也是社区构成的基础性因素,包括社区居民共同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也就是说,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人际关系等实质内涵。在当代中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的社区文化,应该包容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民主精华,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内涵,不但要体现社区最大多数居民利益,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要真正具备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社区服务机制,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区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文化与城市发展互为条件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人们有了从事文艺活动、满足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的客观条件,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快速发展的都市化、信息网络化使人们更加渴望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动力,促使社区文化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区文化的状况,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优良的社区文化是可以使群体保护安定团结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影响。

(二)社区文化是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

社区文化具有浓烈的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对广大市民有着强有力的吸引力。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包罗万象,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节、歌舞大赛、健身活动等都获得社区居民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这种活动联系着千家万户,伸展到社会各个角落,覆盖面广,社会性强,影响力大,是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

(三)社区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社区文化活动以居民主动参与、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具有很大的教育功能,对于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化解不良风气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有助于人民群众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认同观念、开放意识、科学精神。通过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讴歌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诚实、文明、道德的行为规范,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居民的凝聚力,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四)社区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高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创新意识等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人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和内容主要表现为促进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社区文化建设正是通过居民参与各种具有教育意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吸取文化精华和高尚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生活即学习的行为方式,使居民在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社区文化,个人的文化活动互相结合成一种社会的文化活动,成为个人发展其文化活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条件,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先进性的原则

文化是人类文明过程中优胜劣汰的有效积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社区文化,必须以建设和谐社会、打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具有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引导的作用,先进文化内涵的渗透性和外延的宽展性,使人们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 得到教育,从而使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只有坚持先进性的原则,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扬自主性的特征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究其根本而言,是千百万人民的事业,其目的的表现为居民的文化权利,包括创造、享受、参与文化的权利。只有千百万社区居民自发广泛地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社区文化才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政府热情扶持和强有力的推动是必要的,但应充分重视社区文化的自主性,充分尊重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大众自主创新留下空间。如果政府总是自上而下采取行政手段推动,而忽视社区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创造性,就会抑制、挫伤居民热情,从而失去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偏离了社区建设的本质属性。

(三)注重基础性的建设

篇3

着力打造硬件有保障、师资能到位、文化有氛围、内容有落实、宣传有途径的、健全的社区教育平台,是推进基层社区教育的重要基础。而业余学校从事的是基层行政服务工作,本就错综复杂,受基层社区教育工作千头万绪的约束,不可能像专门学校一样配置以“专有”为特征的各类软硬件,因此,在指导平台的建设中要突出“整合”特征。社区教育中心首先要指导业余学校充分整合硬件资源,将会议室等有机整合,确保教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相关设施一应俱全,多媒体、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设备配置到位,同时要着力引导他们营造一定的具有社区教育办学元素的文化氛围。其次,要指导他们充分整合人才资源,有效将社区、企业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与学校师资有机整合,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一支由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等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其三,要指导业余学校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针对社区内不同层次居民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需求,开展诸如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健康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主题的教育活动。其四,要指导业余学校有效整合宣传资源。利用现代信息平台,以网页、QQ群、短信等现代媒介为载体,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在有效落实宣传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业余学校在社区居民中的知晓率与认可度。

二、发挥服务功能,挖掘本土教育内涵

社区教育基层业余学校办学内涵的深浅,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办学质量。而教育内容的落实,更直接决定着办学效果的彰显。在业余学校的起步阶段,他们往往有无内容可教育,无形式可入手等诸多困惑,而这些又是推进基层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为此,社区教育中心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立足本土资源,紧扣学员内需,挖掘办学内涵,逐一梳理、指导,促使其向纵深发展。首先,帮助提炼工作主线。以居民业余学校为例,以贴近社区、贴近居民、贴近生活为原则,可以提炼出“阳光工作线”、“银发工作线”、“花朵工作线”这三条主线,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更可以帮助他们邀请专门人才,帮助业余学校自编自创文化作品。其次,帮助开发校本教材。立足地方经济,瞄准教育内需,紧扣乡土文化,组织专人帮助业余学校编写切合农民种植的,切准工人生产的,切中居民文化生活的,诸如《茗峰撷秀》、《香椿的种植与栽培》等校本培训教材;也可以围绕居民的生活需求、文化精神需求及健康教育需求,帮助他们编写诸如《卫生知识》、《防震减灾》等多种读本或手册。其三,协助构建宣传载体,以社区报纸的形式,对一段时间内的社区活动、社区教育、社区要求等相关知识,编制报纸、刊物等,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社区教育,而且可以切实起到宣传教育效果。其四,立足苏南外来人口相对较多的实际,着力帮助业余学校开辟切合外来人口需求,提升外来人口素养的,诸如外来人口子女免费托管教育、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

三、发挥纽带功能,保障办学常态推进

社区教育中心介于市社区教育学院、政府部门及相关规模企业与基层业余学校之间,在业务指导、上传下达、网络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纽带功能,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基层业余学校的办学活力。其一,要以形式促内涵,利用现代化服务平台,加强即时性通知,落实情感性沟通;其二,要以现有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帮助学校落实经费投入,逐步增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其三,要加强与脉络、媒体等宣传平台的沟通,帮助学校打通宣传通道;其四,要尝试牵线搭桥,针对社区内的残障人士,确立“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的宗旨,在切准地方经济特色,切准社区弱势群体内需的前提下,成立“爱心技能培训班”,充分发挥社区内的人才优势,变物质、财力帮扶为技术、能力帮扶,为残疾学员不仅解决生活内需,更要解决精神内需。

四、发挥督查功能,推进办学品牌发展

篇4

关键词:社区文化 可持续发展 对策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如今,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在搞好社区建设的尝试和探索中,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大标志之一。文化是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因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 、社区文化及其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社区文化及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

社区的成立需要许多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社区文化的存在。首先,社区文化是社区共同的文化认同;其次,社区文化是社区特殊的文化传承;最后,社区文化是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就是社区范围里的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与许多文化机构和设施有关,因而,文化设施的存量和使用情况,直接决定着社区文化生活的质量。

(二)社区文化建设对推进社区全面建设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其对社区发展中各要素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以便影响、塑造、教育和完善社区人,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首先,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引导塑造的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建设能较好地把社区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引导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上来,达到宣传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之目的。其次,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整合协调功能。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文化是推动社会沟通、增强心理凝聚力,从而实现社区和谐的有力杠杆。

二、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

(一) 社区文化刚兴起时,不少街道由政府投资建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等。但随着市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不仅到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次数在减少,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也在损耗,维修费日增。

(二) 广场文化为标志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广泛开展,为城市社区构筑了一道又一道风景线,营造了大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广场文化以群众文化艺术表演为主,也有各类专业艺术团队的表演。但问题在于,专业艺术团队的义演不可能是经常的,它也需要有一定的报酬,而且是水涨船高,要使广场文化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如何解决广场文化发展的资金是当务之急。

(三) 难以真正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三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社区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实力

要解决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根本上就要求我们切实解决社区目前经济空壳问题,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干事。一是要加强与驻社区单位、厂矿的联系与协作,强化动员社区各单位为社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二是社区与单位共建,办好学校、幼儿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发展经济解除后顾之忧,增强社区社会化发展功能,为解决社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走社区与厂矿、社区与机关联防联动,同时解决了社区治安联防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使企业居民都能放心搞生产;四是加强与社区内个体户的联系,促使他们为社区经济发展出力,让个体户发财,求社区发展。

(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

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社区文化机制,既为人们群众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了基础,也为社区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相应保障。第一,我们要确立和明确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应有的角色和地位。第二,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动员多方面的人力,整合多方面的力量。第三,尽快建立和完善有效地的社区文化激励和约束机制。第四,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法律和制度,使社区文化建设有法可依,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社区文化建设向合理化、有序化发展。

(三)力求服务多样化,增强社区活动吸引力

要提高群众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改变参与人员老龄化现状,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人才。”社区干部是社区工作的主力军,要搞好社区工作,必须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区工作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型社区干部队伍。目前社区中优秀人才缺乏,关键在于社区工作目前缺乏大的吸引力。使社区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谋职的热点、职业的亮点,社区的工作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四 、小结

良好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篇章。只有深入学习社区文化的内涵,深刻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同时正视我们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去完善它,改造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篇5

一、精心策划,突出特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组织协调地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重点在基层,各单位、社区居委会要把安排好本单位、本地区春节文化活动做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团拜会、联谊等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以满足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二)创造条件,精心准备,搞好“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五月下旬以迎接奥运会为主题,举办XX街道第二届社区群众歌会。

(三)广泛开展以“露天电影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夏日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创办由企、事业单位参与或资助的电影广场,专题文艺演出广场。

二、贯彻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方针,强化社区意识,突出特色,建立有效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大力推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区协调,企业资助的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模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共建”,实现社区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一)奥运倒计时XX天,奥运实施计划提速发展为契机,推动地区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秋季适时举办社区蓝球联赛,百人秧歌、腰鼓、太极拳(剑)、木兰扇、球(操)等全民健身活动。

(二)拓宽思路,实现文化资源“跨社区”共享。

打破城乡界线,积极探索适合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区域内广大居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社区教育,培育高素质文化骨干,以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凸现现代都市文化魅力。

通过加强社区德育教育,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优化育人环境,使社区、学校和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各自优势,齐抓共管,培养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内涵,以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发展。重点扶持1—2个居委会文化室,拓宽教育面。

篇6

1.1体育文化

对于体育文化的概念,理论界既有共识,也有分歧。马岳良(2004年)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且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具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体育市场开发、体育运行规律、体育物质条件等。王振涛、单清华、周毅(2007年)结合物质层、意识形态层和哲学思想层的三层次文化构成理论,认为完整的体育文化也应包含这三个层面内容,具体为:第一层(物质层),为各种体育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第二层是体育的科学原理、锻炼知识、组织形式、制度等;第三层次则是哲学思想层次,诸如生命观、健康观、寿命观、健美观、伦理观等。孙娟、付常兵(2009年)认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切体育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们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结合相关学者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不难发现理论界对体育文化虽然在内涵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上存在一个共识,即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的综合体,这三者均是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因为文化不是孤立的要素组成,需要物质基础支撑、精神内核彰显以及来自制度的规范约束,体育文化同样也不例外。

1.2体育文化的功能

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认为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参与体育文化逐渐成为国民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功能,这一点几乎是目前理论界的共识,可以说是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二是体育文化具有感召功能,有助于凝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人心,能够推动形成共识从而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力。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还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公众形象、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其实,笔者认为这些功能依旧是体育文化基本功能和感召功能的延伸。事实上,体育文化还具有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即政府及社会可以借助体育文化来协调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健康、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体育文化的社会管理功能迄今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并被充分运用,也未被理论界进行系统性的抽象总结,需要对此予以挖掘并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的功能内涵。

2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及体育文化契合分析

2.1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分析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是城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以说,社区是城镇构成的最小组成单元。而社区管理通常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以及理论界对社区和社区管理内涵的定位,不难发现社区在管理上具有自治性,但是,笔者认为社区也是政府的行政区域,不能脱离政府的行政领导,否则仅依靠社区的自我管理会出现管理“失灵”。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法律定位,导致我国在对社区管理上出现管理责任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社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城镇社区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一方面从社区群众对其生活环境诉求来看,满足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硬件设施条件一般都会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而被解决,但受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社区群众的文化诉求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即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从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行政权力职责履行来看,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居民进行严格管理,如国家计划生育等政策在社区的执行,可依然受社区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政府对社区管理的行政指导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借助非刚性行政指令的政策制定及指导上较为欠缺,导致对社区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社区文化严重缺位就是体现,社区居民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关系不够融洽;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职能的履行缺乏居民的积极支持,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推行实施;甚至由于缺乏正确的社区文化引导,“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一些社区滋生蔓延,给社会和谐带来了诸多隐患。

2.2体育文化功能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

以文化为载体,加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力度既是满足城镇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诉求的需要,也是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而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构成的一部分,相比较其他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具有较多的功能优势,可以与社区管理形成有效的契合。首先,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一方面他们逐渐有着强烈的文化生活需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和自我发展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较之物质生活更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还存在社交需要以获得社会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社交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这就涉及到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融合问题,在融合过程中,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迅速架起沟通的桥梁,教育背景、能力禀赋、地域差异等内外部因素均不会成为体育文化在社区居民间的沟通障碍,因此,体育文化交流既是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是促进社区居民沟通的有效途径。其次,从社区居民对不同文化参与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程度来比较。不可否认,政府越来越重视在社区管理中充分依托文化载体来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为此加大了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但是,面对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指令性条款推行的模式,或者商业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功利性明显的商业化推广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不仅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甚至还会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反感进而产生抵触心理。而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吸引优势,社区居民基于提升自身身心健康素质等因素的考虑,会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如果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力度,通过体育文化来辅助社区管理,可以为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再次,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作用形式来考量。体育文化相比较政府行政指令、刚性的政策规制等社会管理形式,可通过柔性影响来达到社会管理的效果,这与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特点也有着较强的契合性。如前所述,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社区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如果社区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社区定期规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符合社区居民文化诉求的文体活动,并辅之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精神文化主题教育,以此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和贯彻执行。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文化,社区居民之间的一些利益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3对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功能发挥的政策建议

结合前文对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和体育文化功能内涵的阐述以及体育文化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的社会管理功能,必须重视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力度,要形成“三位一体”的强化机制,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加大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供给

健全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包括体育场所硬件设施、体育硬件配套环境、体育活动用品等,这些是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而当前政府对社区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投入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政策支持缺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即使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也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得体育文化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从而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实效。同时,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呈现典型的公共品特性,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使得私人市场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缺乏供给的动力,因此,政府要承担起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供给的主要责任。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这就要求政府要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重视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投入,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体育文化物质资源能够长期有效运转。此外,基于政府财力的限制,也应积极吸引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主动捐赠,为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设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2加强社区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在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立健全后,需要以此为载体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发挥出体育文化提高社区居民身心素质、娱乐享受等基本功能,同时,要依托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向社区居民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契合政府的社会管理,引导社区居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发挥出其社会管理功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关系,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的前提,忽视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一味追求其社会管理功能只会事与愿违,因为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媒介,因此,社区管理部门要以“为居民服务,为社区服务”为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社区群众喜闻乐见,有益于提高居民身心素质的文体活动。在文体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党的基本路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制等教育活动,实现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的目的。

3.3科学设计社区体育文化的管理制度

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基础,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有助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但是,社区管理既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程,也是政府及社区自身所面临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要使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通过健全、科学、长效的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事实上,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社区体育文化杂乱无章,不仅未能较好地保证体育文化基本功能的发挥,甚至对社区规范管理、社会和谐起到了负面效应,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出台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方面要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场所、时间、内容、形式,避免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展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休息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确保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开展、长效开展,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文化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只有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体育文化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才会得以体现,缺乏制度保障的体育文化也只能削弱理论界以及社会对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和重视。

4结语

篇7

【关键词】社区文化 学校 家庭 教育 协调 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综合影响日趋明显。一直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足够重视,却对社区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重视不够。事实上,社区文化一直影响着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和价值观。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在特色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在开展社区文化工作时,能充分利用,引领家长关心、支持学生的爱好、特长,让学生与家长都有爱好、都有特长,并能通过这些爱好、特长搭建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家长在共同的爱好和特长中增加默契和交流,应该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捷径之一。因此,我们文化站积极与学校协同,以便能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的互补作用。本文是我对"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促进教育相互之间的协调"进行的探索。

1.社区积极配合学校特色活动,营造文化交流氛围

我县很多中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文化站可以配套开展"亲子诵读"活动。文化站应积极与学校联系,按照教师要求给学生诵读书目,将参考书目配足、配齐图书,向家长和学生开放。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阅读内容,增加与子女沟通的机会,营造文化交流氛围。文化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子女同读一本书"活动,动员本社区的家长利用空闲时间认真读完一本子女读完的书,然后与子女谈谈心得体会,在平等地交流和对话中,去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亲子读书活动,既促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心灵沟通,又提高了子女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展"与子女同看一部影视剧"等活动,动员本社区的家长调查摸底,了解孩子们喜欢的影视剧,并与学校联系,号召学生看一部家长喜爱的影视剧,然后,共谈观后感,以消除代沟,增进理解和浓郁文化氛围。

中小学上手工课时,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材料无法配备或难以配备。而剪刀、刻刀、红纸等一些材料却容易配置,因此,中小学开展剪纸活动是非常受教师欢迎和家长支持的。有部分老年人还具有这种"剪纸"的能力,比如剪红双喜字、剪窗花、剪鞋样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种社会资源,既能开发好校本课程,又能在学习中增加学生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可谓是一举多得。如果将人物或生活即景等剪纸作品,放到学校橱窗里展出,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修养能力。有些学校开展了制作的手工课,但是每周一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有些材料和手工如果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并且学生能和家长坐在家里一起制作,既能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得到言传身教,又能融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2.社区和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共享,丰富文化内涵

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渠道,对一些知识教科书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这就得靠其他渠道来补充,而课外读物就是它最好的帮手。暑假、寒假或星期日时,学校的图书馆大多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家往往易沉迷于电视或网络不能自拔;也有不少学生只读教科书,造成知识面狭窄,每到写作时便感到手足无措。如果家长能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图书馆,看看各式各类的书籍,让孩子自己去读书,去感受,则不失为是一种明智之举。除了开放社区图书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放纪念馆、展览馆等,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社区的种植园、养殖园等,也可以向学校开放,让学生参观、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学校呢,则可选派生物科的老师进入社区,给家长们讲解动植物生长习性及培育技术;选派信息技术员给家长讲解电脑操作技术等。同时,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社区共建活动。学校和社区还可以开展结对仪式,如开展读书月、义务劳动、慰问孤寡老人等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评出社区"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爱心天使",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小公民"等。学校在寒、暑假里可以要求社区干群共同关注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关注学生的安全,做到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是有人在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3.搭建社区与学校互动平台,提高文化品位

篇8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文广局年工作计划

区文广工作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实现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行城市形象、增强行城市软实力、城市凝聚力、文化感召力,为全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文化条件和舆论环境。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篇9

[关键词]社区文化;传统文化;融合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33

地域传统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地域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社区居民团结一致。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集商贸与文化教养于一身。现今,绍兴城市的发展明确地定位为水城、桥城、酒城与名士之城。

1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解析

绍兴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绍兴社区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鉴湖文化:鉴湖水域辽阔,自然柔美,宛如绍兴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好水酿好酒,衍生出了独特的黄酒文化,有水就有桥,由此衍生出独特的桥文化。水桥相映,形成独有的江南水乡韵味,由此又衍生了独特的旅游文化。鉴湖凝聚着历代绍兴人治水、识水、用水、改良水环境的智慧和勇气。

名人文化:绍兴的、、鲁迅、王羲之、陆游、王阳明、徐文长、秋瑾、大禹、勾践、范蠡、马臻等,他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先驱。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引导和激励着后代人去实现新的理想追求。此特色文化中,还包括了“师爷文化”,在名士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造就一代又一代绍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纺织文化:绍兴以纺织而闻名,纺织经济是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在绍兴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240个,从业人员60多万。绍兴的纺织既有历史,又有规模。几千年来的纺织业的发展史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那就是从传统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从他们身上蕴含着绍兴人勤劳、坚韧、智慧、创新的精神品质。

黄酒文化:绍兴黄酒历史非常悠久。在绍兴,不论城市和农村,在餐桌上、在厨房里有家喻户晓的绍兴黄酒。由此引发出的绍兴特有的酒联、酒谜、酒舞、酒歌和酒乐形成丰富的酒文化。在黄酒文化的熏陶下,绍兴人练就出外柔内刚、厚积薄发的精神。

2绍兴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1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正在发展阶段,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还很不完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待遇过低等问题的出现,导致现有的部分文化工作者人浮于事,使得他们无法专职自己的文化工作事业。

目前,高校很少设立相关专业,很多文化人才都是专项于某一个方面,从事于一些“高、大、上”的专职文化机构,很少选择任务烦琐的社区工作。总之,社区文化干部整体建设落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使得社区文化发展缺乏生机与动力,据笔者在绍兴市越城区的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等所辖社区调查得之,目前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之外,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传统节日的会演等方面,几乎没专职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

22居民社区参与的程度较低

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居民组成的自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让居民及相关社区组织主动积极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是自上而下式的,主要依靠政府的政令推动,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社区中各种组织的不健全,其参与程度也远远不够。

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的主要方式是动员式参与形式,即由社区居委会或社区中的精英进行宣传、影响,劝说居民参与。这种参与的方式在社区建设的初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时期内也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动员型的参与模式极大地阻碍了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23社区文化发展结构失衡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构成的全部。社区文化建设的结构性失衡,是指构成社区文化的四大部分在发展水平上不能同步协调发展。

目前,城市社区发展仍处在发展期,很多方面的发展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社区文化建设中重物质轻精神,重制度轻行为是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制度文化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制度保证。制度的核心价值是提供文化建设的标准。但在我们进入社区调查时,发现的现实情况是制度归制度,行为归行为。

相对于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的建设相对较为缓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与主导者对社区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认识的偏差,加上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单调性,使得二者建设更慢。

24社区居民认同感弱化

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力量,其核心是文化的认同。在传统社区中,由于受乡土、地域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相对容易建立,但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邻里之间彼此没有太多地缘关系,邻里间互帮互助观念淡化,归属感也就随之弱化。

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社区居民归属感以社区认同感为前提,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难以形成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区文化亲和力与服务水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原则,落实力度不够,导致社区文化亲和力较弱;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社^文化建设重管理轻服务,服务意识弱,服务水平较低。

3绍兴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传统文化融合的构建策略与方法

3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推进社区文化人力资源建设

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对于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来说,对绍兴本土的文化资源并不陌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一支优秀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如何将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地域传统文化,首先要造就一批对绍兴地域文化有深入了解,又有浓厚兴趣的社区工作者,如何将社区文化工作者培育成这样的人才。首先可以对社区中的专职文化工作者进行在职培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讲座的主持人可以是对绍兴地域文化有相当见解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实际从事地域传统文化的工作人;其次应该重视业余文化爱好者,特别是本地域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将他们想办法吸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志愿者。

32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促进社区文化结构协调发展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面向全社会的城市社区文化的理论宣传,从认识上解决社区文化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人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对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趋于理性化,才能按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其次,结合地域特征,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社区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挖掘体现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体现文化品位与档次。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实现文化内容再现的多样性,既要有适合现代居民口味的现代文化,也要有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33以地域特色为契机,推动社区文化的认同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社区文化建设追求的最终目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程度是评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推动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寻求社区居民的同质因素,就应该以地域特色为契机,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以达到文化的整合目的。首先要科学分析,准切定位社区的共同价值观。绍兴作为千古名城,其外来人口比例不大,这就意味着寻找大家共同的社区价值观并不艰难;其次结合地方特色,不断完善和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以良好的文化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最后,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互助活动,创新实践载体。社区志愿者互助活动是培育社区居民认同感的有效载体。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34以传统文化为起点,提高居民⒂肷缜文化行为

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共同建设新社区。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

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状况与年龄、工作情况紧密相关。目前社区参与的整体情况是老年人、小孩、低保家庭等参与的多,年轻人参与得少。因此,满足中青年人的文化需求应该成为今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活动要想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就必须根据社区成员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活动。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要想走出目前形式单一、参与不足、结构失调的困境,必须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优势资源,以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来培育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多样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使社区文化建设不再空洞,不再浮于表层,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与档次,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和谐社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髡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马仲良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篇10

一、繁衍中华文化的苗床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最为完善的国家。目前,全国有1,287所华文小学,学生642,914人。华文小学是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堡垒。保持华族文化特征、培养具华族文化修养的新生代是华文教育的目标。在马来西亚,华人把华文教育和华族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清楚,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之源,等于失去了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特征,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容易被他族同化。所以除了通过华文教材传承中华文化外,塑造具有中华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能有效地弥补、辅助课堂教学中文化传承的不足。

目前,不少学校在校园内绘制含有教育意义、激励性或者发扬中华文化的壁画;在课室内的壁报栏或适当的地点展示中国古代诗词或名人语录;在华人传统节日,如华人新年、中秋节、端午节等举办制贺卡、写书法、猜灯谜、裹粽子等相关的文化活动:在校内推广读《论语》、吟《三字经》等校本活动:在校内组织中国象棋学会、华乐团、传统舞蹈学会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展示,缔造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接受,浓厚的文化底蕴能更有效地培养有兴趣、有感情并有能力且愿意去承传文化的新生代。很多华小都把上述活动或项目列为常年活动,给学生一个具中华文化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二、文化融合、团结和谐的桥梁

马来西亚各源流学校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社会实践也一再证明,华文学校的存在并不是造成种族极化或分裂的根源。华文教育置身在多元文化的环境里,在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中一方面呈现了自己的文化优势和内涵;一方面又吸收友族文化的精华,进行自然的融合,既丰富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又为建设马来西亚文化作出贡献。特别是在现阶段,因为华文小学在普及基础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培育人才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使它的办学方针和学校学风不仅深受华裔家长的认同,同时也获得非华裔家长的认同,他们纷纷将子女送入华小就读。据最新统计,在华小就读的非华裔学生已超过7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2%。多元民族的学生结构为文化融合、国民团结创建了极好的条件。

马来西亚建国50年,种族谅解、国民团结、社会和谐一直是国家追求的宏观目标。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是达致此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各民族孩子在课堂里共同学习、讨论、嬉戏和交往活动,甚至争执或纠纷,经过磨合和沟通,能让孩子学会互相理解、尊敬、接纳彼此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因为孩子的幼小心灵是单纯的,是宽容的。校园就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有鉴于此,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必要的,比如推介各民族的传统游戏、在板报栏上展示各族的文化习俗等。

三、儒家思想传承的平台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学生、教师、领导等都是校园人。校园文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德育的建设是核心内涵。

马来西亚华小教育强调五育并重,即“德智体群美”。在五育中,“德育”最为重要。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观的人格修养,是校园文化服务的目标。马来西亚华小校园文化德育的建设是建立在儒家思想教育上。这是华小的传统,也是华人社会极为重视的。儒家的四维八德,即“礼义廉耻”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华小思想教育极为强调的伦理观和道德观。

有鉴于此,学校中的壁报、壁画、标语、题字等的设置是必要的。在这些平面媒体上展示积极、激励的句子,比如:“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失败是成功之母”“爱别人就是爱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这些标语都有启发和激励的作用,学生天天接触,耳濡目染,必受其感染教育;另外,言简意赅的校训,诸如:“仁义礼智”“礼义廉耻”“勤朴勇毅”“爱整洁、勤学业、崇俭朴、慎交游、守纪律、重公德、忠勇诚信、德智体群”“诚勤勇”“敬爱勤朴”“仁爱勤朴”“毅诚”“爱诚勤朴”“智仁勇”等蕴涵了儒家的道德价值,丰富了华小的校园精神文化。再说,华小教师的敬业乐业、任劳任怨、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和学生的克勤克俭、尊师重道、互爱互助也是校园精神文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阅读风气培养的磁场

阅读,是教育与学习的核心,尤其是处在知识时代。透过阅读,可以跨越环境限制,穿梭古今中外;可以传递知识,可以打开孩子的另一扇窗。让孩子的智力与才华得以发挥,找到心灵的游乐场和智慧的宝库。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倡阅读风气,学校需要缔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校园内设立“阅读园地”,展示课外读物;设立“阅读报栏”介绍经典读物和展示学生的阅读报告,有助于散布文字书香;很多华小积极推动各种阅读活动,如:阅报比赛、演讲会、常识比赛、名人演讲和剪报等,也有的则把阅读活动列为日程,如每天十分钟“展读-读经”计划都是构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要素。处在读书声朗朗的校园氛围里,学生自然爱接触书、亲近书。

五、与社区的和谐共建

21世纪的学校要走出封闭的办学模式,走进社区、亲近社区,也要让社区走进学校、认同学校,因为学校同社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依附,优势互补的。学校是社区中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是社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离不开社区,学校的建设发展必须依托社区:社区不能没有学校,社区的人文发展必须依靠学校,所以,学校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只有把学校和社区互动起来,学校教育才能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