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规精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常规精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5―01
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就是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精密、细致的程度。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深化和延伸,精是态度,细是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精品。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效果,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渗透精细管理理念
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精细常规管理抓起。学校要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客观、合理、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精细化常规管理抓起。制度化、序列化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校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化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制度育人是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要科学、全面、有序、实用,包括备课、讲课、听课、批改、辅导、考试、教研、奖惩、队伍建设、养成教育、读书学习、健康艺术等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师、教辅人员的职责规范、考核与评价方法等。在规章制度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借鉴、健全和创新。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格局。
二、层块管理权力下放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全。学校犹如一台大型机器,这台“机器”的运行全靠各部门、各年级、各教职员工这些“零部件”作用的充分发挥。学校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必须实行细化分层、分块管理,落实层块权责,才能获得管理的更高效率。校长授权于中层管理者和每个教职员工,激发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等岗位责任制,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的一份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位置,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校与教职工融为一个整体,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获得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最佳效率。
三、深入精细管理调研,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优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研究,学校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带课、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班队活动、学情分析会、学困生转化会、安全教育会、毕业班工作会、家长会、教师座谈会等,多听教师、学生、家长内心深处的呼声,将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作为中心议题,从问题抓起,哪里有问题,就研究到哪里,解决到哪里,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做到把握问题有精度,解决问题有效度,执行决策有力度,分析问题有深度的调研,这样就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就能使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全面实施精细管理
教学常规工作没有考评,教职工就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就不能很好推动。为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制订具体细致、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考核制度,抓好“定量”与“定性”的考核。既要考核过程,又要考核结果,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合理,促使教职员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制度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效能。我校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以积分形式进行精细化量化评比,对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优秀教师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对成效差、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年底考核中适当扣分。各部门将各阶段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并将常规检查的具体情况,细化为考核分数,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范围,考核的情况将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考评机制把教学常规工作具体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学校 精细化管理 策略 意义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55-01
一、概述
目前,有很多“基本合格”学校就是管理不精细所致。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原则及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因管理不细致而带来的多方面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同时学校精细化管理还始终是处于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在新时期,时代赋予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家长们对学校的期望。通过学校精细化管理,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就是精密细致。我国古代就有“精益求精”这个词,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从现代意义上说,“精细化管理”之说来自于大企业,其中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它对企业的最大贡献。
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否适用于学校呢? 分析表明: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统一的,不存在矛盾。精细化在实施之初,多是一种规范与引导,因为“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久而久之,在约束之下的行为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此时就会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彰显出了精细管理的人性化。
从近几年学校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情况来看,其特点就是关注细节、追求精致、重视过程,其目的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的学校“琐事”,严谨、细心、精致地做好。所谓的“精”就是要求学校在制订计划、确定目标、分解工作等多个方面突出重点,把握好方向。“细”要求学校管理要从每一个小环节着眼,覆盖每一个细节,坚持“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理念。
三、农村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明确管理细节,树立起细节决定成效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开几次会;而是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消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可以搞形式主义,要从小处入手,坚持将小事做细。一是具体要求,便于操作;二是健全计划,狠抓落实;三是规范程序有据可依;四是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五是重点突出,抓住中心;六是奖惩分明,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副校级干部各自管理一条主线的工作。学校的每一位领导都要团结协作,积极配合,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关键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对教师队伍进行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每周都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重点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师队伍中倡导“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多开展以“无私爱心培养学生”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2)结对子,压担子,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的青年教师应该为自己制定出一个“三年成长计划”,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以教研组为单位,落实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充分发挥出中高级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结对子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业务学习与交流,让年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考核。学校每年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目的是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另外,还应该组织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多举办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学习与进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3.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提高办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章立制。首先,创新就应该把常规做到极致,但是又不能只满足于把常规做到极致。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做到狠抓落实,由此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方面,要研究、制定出学校各项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条例,以及学生学习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开展学法研究。对于学法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指导学生科学学习,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开展学法的指导,可以深入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保持管理的条块清楚,层次分明,展现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1)在教学工作方面,要抓好教材的再学习、再研究,引领教师疏通教材,把握教材,做到深度与宽度的有机统一。以规范备课为切入点,提高集体备课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策略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突出学生特长,让学生会学习,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2)在德育工作方面,要以德育处、各班主任为工作主体,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的机制。抓好学生的常规要求,进行分层督导、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及时排查学校、班级或年级在某时某地、某个人群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彻底解决。班主任每个月都要开月例会,既可以强化班主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实施 精细化 管理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4-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我国诸多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和正在推广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者,面对职业教育目前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生源紧张、学生素质较差、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压力大、办学经费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1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和锻炼管理队伍本身的过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学习和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学习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此过程就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参与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细则和办法,这对管理人员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管理人员本身也将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又因本身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起表率作用,所以自己的行为应更加规范,责任感应更强,这也促使自身素质的提高。
再者,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学校员工中的主体,既是教学者,又是管理者。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受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的约束,这必将使教师责任心更加增强、更加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开展教学改革、更加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自然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管理。教师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去管理、教育学生,这又使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使教师养成“精细”的工作习惯。同时,教师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为人师表,更加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
2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首先,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必将影响学生管理的效果。如前所述,精细化管理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学生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升,继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学生管理的制度更精细、更规范、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这将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3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教师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学责任心的增强。这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这也将使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校内实训设施的管理更加规范,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也有助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对学生学习的各项考核更加严格和科学。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校声誉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如前所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必将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学校声誉获得全面提升。
篇4
[关键词]中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32-02[作者简介]曾莠(1972―),男,福建龙海人,本科,福建省厦门市乐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
中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其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用一种负责的态度对中学生进行精心的教育管理,帮助当代中学生实现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不同学校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水平,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细节管理,进而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因此,本文将介绍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中学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念萌芽于西方发达国家,如石油、汽车和电器等现代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和控制企业生产、销售流程。由于精细化管理,具有的特殊魅力,后来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先进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中学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升华学校常规管理理念,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学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的一种有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2]中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实施细则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范,以保证有序地实施日常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虽然和企业管理不尽相同,但二者仍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在科学理念上的中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学校管理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社会对我国基层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多元化的期待。再加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学校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而使得学校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3]
(二)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任何一个集体或者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尤其是离不开科学制度管理下的行为规范。应该说,如果学校日常管理水平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于制度的创新。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存在着科层结构特征,学校内部体系存在不同的分工和管理部门,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性格和学科背景,而且学生之间的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4]因此,伴随着学校分工日益细化导致需要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发展要求。
三、中学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
调整和创新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先导与基础。在中学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广大师生应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全体人员共同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广大师生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时必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统一起来,在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必须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细化每一个教学管理目标,从而在落实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执行能力。
(二)必须制定并执行精细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校管理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进而使学校政令畅通。为此,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必须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进而克服粗放式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依法治校,以制度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有效执行是避免精细化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后,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实行工作,从而确保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必须努力探索精细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科学精细管理方法。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查找出当前影响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的过时的、错误的做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对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大胆摒弃,对现有管理方法行调整和创新,从而用先进、科学的精细管理方法来保证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艰巨、精细的系统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防止出现懈怠情绪而导致半途而废。我们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这一科学、规范且有效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从而最终形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学校品质,追求学校卓越。
参考文献:
[1]朱智刚.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赵欣.学校精细化管理解读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篇5
关键词:精细化;初中德育;有效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对于初中的德育工作来说就更是尤为重要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培养学生品行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师们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必要性,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几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再将简单的事情变得规范化,规范的事情变得程序化,最后把已经规范的事情变得标准。精细化管理一般是用于企业的管理,它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常规模式的管理方法,而是把常规模式变得更深层次,以“规范、缜密、深入、个性”为特征。对于初中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最有效的教育模式来获得最大化的教育回报,达到一个师生都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将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初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到规范化,同时也要深入探究,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个性。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模式,能够抓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的企业发展的都非常好。同样教师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德育教学工作中来,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初中的学生这个群体决定了教师一定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工作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不完全成熟,在社会上还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容易受到伤害。德育精细化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对自己的同学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比如学生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爱好等方面。所以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初中德育工作中已经势在必行。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都不成熟。在思想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处于成熟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状态,在行为上他们追求一些刺激性的行为,在学习上是他们有了自主性。但是当这些初中生在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变得没有办法。针对学生的问题,传统管理者们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同一标准的规则来管理学生,但是这样管理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们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是不同的,把学生们的创造性扼杀了。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为了减少风险,就把学生们的德育活动大量的减少,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班主任的身上。这种德育工作过于单一,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目标,只是把学生们培养成听话的学生,同时这种德育工作的效率过于低下,没有起到有效的重要。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德育工作是一个全面性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和学生的,这些工作都是十分需要细节性的,因此把精细化管理放在其中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要做到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以学校为基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任课教师不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要改正这种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承担了培养学生德育的责任,为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做铺垫,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学校也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要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中,让教师明白教书要教授知识,更要教品德。其次,要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制定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讲究地是细,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教师要明确细则,认真负责地去执行,不要把这些制度束之高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实行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训练,作好记录以便随时跟进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明确学校是以人为本的,在进行德育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但也不能过度,要人性化和权威化并行。最后,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不是学校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的事情。学校要多开展和德育有关的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也要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向家长们介绍德育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家长们的热情,把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结合。
四、结语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德育教育要运用精细化管理,把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让同学们在德育培养的关键期,树立起正确的德育意识,为今后的道路打下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光元,傅敏.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皖西学院学报,2008,(04).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9-02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一词意为“精致细密”。朱熹曾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象征着一种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分工、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源于汽车行业的“精益化生产模式”,经过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全新的管理学概念。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位管理者要尽职尽责,工作要切实到位,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占用、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侧重于实际的管理过程和方法。老子有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做细做透,细中见精,以小见大。精细化管理同样如此,要在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明确化、责任到人,从而追求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近几年,高等学校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更加关注管理工作的细节,讲究精益求精。在工作安排方面,更加强调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工协作、追求效率。学校如同一颗大树,管理工作不仅要扶正主干,而且要注重每一个树枝长得好与不好,这些细小的树枝最终决定了大树的形状、轮廓,是否枝繁叶茂。学校管理要覆盖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小处着眼,精益求精,教书育人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精细化管理的功能作用
1.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是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精细化管理力求注重细节、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强调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率运作以及管理的质量。纵观国内外的一流大学,无不关注细节。依靠粗放式的管理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诸多拥有一流硬件的学校却未能成为一流的名校,究其根源在于学校管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对细节管理和内涵发展不够注重。对学院的教师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细化了责任,形成了“点线面体”的管理体系[2]。
2.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种创新与实践。独立学院应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制订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并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专门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后续的监督考评。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战略目标的分解细化、重点实施。不遗漏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以提升细节为提升学院整体执行力的源动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师德风尚的培养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学生学习习惯、为人处事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规划和规章制度,重视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经验分享,倡导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渗透和强化高校教学的理念。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量化和细化,要有针对性加强管理过程的某些环节,注重整个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并通过绩效考核严格约束教职工,设置严格的激励考核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为目标,以规范和效率为引擎,以精心细致的态度为保障,切实注重管理过程中的细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
三、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完善的系级管理规章制度,急需重建和改进。系级办公室是新的部门,同时也是执行系里政策指令和教学计划的部门、协调上下里外关系的部门,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学院和系里关系的作用,是系里展开工作的枢纽和协调中心,但是实际上在系级办公室刚起步的时候,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百废待兴的,非常的不完善,这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3]。
2.模糊的分工,不明确的权责。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生儿,与我国传统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原先的管理制度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我国新时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空前高涨,大量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独立学院的规模快速增长,院系逐步完善,这直接导致独立学院内部的关系愈加复杂,难以管理,而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部门工作因素强度压力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这对于内部人际关系的团结和工作气氛的协调都是很不利的因素,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精简的工作人员,杂乱的工作内容。独立学院一般都是民营资本运营,管理者为了节省开销,减少运营成本,一般都不会设置太多的行政人员岗,所以这样相当于加倍了在职员工的任务量,而且工作内容复杂琐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系级办公室作为学院所有命令和政策的终端执行者,面对的是大批量的学生群体,真正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是难以预计的,还有这些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大批量的任务加在有限的工作人员身上加大了出现失误的几率和恶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树立新观念,制定新目标。首先要从大家的思想抓起,树立精细化的理念,让大家明白精细化并不是悬空的理论,它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能极大的提升学院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氛围,对学员和个人都有很正面的效应,是势在必行的理念,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其次要明确目标,就是要彻底把精细化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的每一个流程中,让每个人都可以直接的明确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和流程,从而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优化步骤,做好细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有条理性的做好目标分解,既要保证总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和小目标的可操作性,理念的贯彻还是要依赖于各级工作人员确切的工作内容的精细化程度。规范是精细管理的基础,也保证了目标的顺利达成。学校要有明确的规范来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各级工作人员也有有明确的认识规范的意义。而规范设立的基础就是方便改善师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人性化的爱。具体的细化管理单元包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教学管理精细化主要是指教学流程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科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加入对教师教学素质的考察和培训;在德育方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要抓细节,从坐立行走、课堂秩序、学习流程、礼仪规范等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各班的班级管理也要有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卫生清洁,维修及时,安全有保障,对后勤物资做到及时合理的利用,无浪费闲置物品。
3.文化环境精细化,搭建有价值的平台。学校要从大的方面创建倡导精细化理念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精细化的巨大价值和实施的必要性,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保障师生合理有序生活学习的必要措施,要影响倡导人人想精细,能精细的工作作风,并且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好处和长期发展的巨大价值。让大家都能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靠实践精细化的理念和工作作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业绩考核体系精细化,形成体制。将考核体系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紧密联系,让考核体系能够深层次有效的服务督促员工精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让他们从内心和精神层面都深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作风,将精细化管理与工作人员最在乎的奖励与晋升体制直接挂钩,为切实精细化管理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和更人性化的工作体验。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规范体制,让所有制度内的人都能受益。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格局,一条大道,当精细化管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修养时,他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以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影响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13.
篇7
1、基本情况
110中学始建于1976年,原名“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第四中学”,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沈飞集团公司。2002年1月移交地方政府,2003年9月更为现名。
学校现址位于黄山路10号,与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新乐遗址博物馆毗邻;附近有友谊宾馆、辽宁大厦、凤凰商务中心等宾馆写字楼;中航工业集团下属飞机制造和研发机构集中于此。
目前,学校拥有市骨干教师8人,区学科骨干教师11人。学校以“厚德、博学、强身、健心”为校训,以“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为理念,着力培养行为规范、能力突出、发展全面的优秀初中毕业生。
2、学校取得的成绩
我校拥有一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领导集体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各种兴趣小组已经成为学生开拓视野的摇篮。学校先后启动了“名师工程”、“人梯工程”和“青年教师发展学校”。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110人孜孜不倦的奋斗与努力下,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公开课大赛中获奖。学校也先后荣获 “沈阳市家长培训学校先进单位”、“沈阳市教育学会优秀分会”、“皇姑区先进集体”、“皇姑区文明单位”、“皇姑区师德先进单位”、“皇姑区十五科研先进单位”、 “皇姑区十一五科研引领示范校”、“皇姑区教学常规特色管理先进单位”、“皇姑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皇姑区英特尔培训示范校”、“皇姑区中考优秀奖、进步奖”、“皇姑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皇姑区红旗团委”、“皇姑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同时,我校的中考成绩也在不断刷新,连续三年获得中考进步奖。学校每年都有70%以上的学生升入省级示范高中,90%以上的学生升入普通高中。考上省实验中学公费和二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9年的中考中,王俊婷同学以745分的成绩名列市第三名,区第一名。
3、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1)学校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的不完善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导致师生教缺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和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核心,从目前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虽然相对比较严格,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缺乏系统性、精细化的管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果忽视了细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生源质量不容乐观。一是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学习欲望不够强烈,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二是一些学生家长对子女重视程度不够,在配合学校工作方面比较被动。
(3)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不够。个别教师对“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职责领会不深,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另外,还存在个别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缺乏责任心和爱心的现象。
二、提升思路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曾经为此注释:“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就是成语“精益求精”之来源。
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科学,同样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益求精精神。所以,我们拟从加强管理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为核心, 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为重点,优化学校外部环境,激活学校内部发展潜力,创新学校发展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校训:厚德、博学、强身、健心
校风:文明、勤奋、求实、进取
教风:勤勉、诚信、求实、创新
学风:乐学、善思、志远、意坚
三、努力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精细化管理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学校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9.3——2020.2)
创建“五四三二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即“五个明确”: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四个到位”:布置到位,执行到位,指导到位,检查到位。“三个及时”:及时反馈,及时通报,及时改进。“两个注重”:注重分析,注重总结。“一个创新”:遇到难题,先转变观念再进行方法创新。
全校师生要确立“精细化”的理念,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个人改变做人做事的不良习气,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校声誉、师资形象。
第二阶段:(2020.3——2021.2)
达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氛围。通过层层分解质量目标,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层层传递质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化意识为行动。把学校的整体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用规范的制度、细化的管理激发每一位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潜能,用科学的策略促进学校管理的平衡推进。
第三阶段:(2021.3——2022.2)
落实管理责任,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一个人都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促进师生在思想上转变,体验到实施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果,达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四、主要任务
一、细化德育要求,巩固办学之“本”,彰显学校特色。
德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之本,我们将遵循“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自立成才”的原则,以“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踏踏实实教书育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爱,感知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不断细化德育教育、德育考核内容,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人本教育的真正内涵。
1.以常规管理落实德育管理精细化
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五个一”活动:着手“一个形象”,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着力形成文明有序的课堂秩序、集会秩序、课间秩序及就餐秩序;养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养成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的良好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完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做文明公民的观念。举行 “一次表彰”,通过小组评议、班级推选和学校考核方式,推选一批“文明标兵”进行宣传,力求以身边的榜样来教育学生,深化教育效果。
2.以绩效量化制促进德育管理精细化
(1)学生个体绩效量化
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110中学德育量化考核方案》,对学生进行个体绩效量化考核,在期末参考个体绩效量化考核结果,进行评优、评先工作,让学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获得自主发展。
(2)班集体绩效量化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110中学常规管理优秀班级评比细则》,每月开展常规管理优秀班级评比。从学习、卫生、两操、文明礼仪、守纪等方面展开考核打分,每天检查结果上墙,按月总分排名,产生常规管理优秀班级。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激发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感。
3.以班级值周制度体现德育管理精细化
班级值周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以、一周为期限,要求值周班级完成常规性工作及选择性工作。
常规性工作包括:①校门口值勤;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及值周总结发言);③卫生检查;④纪律检查。
选择性工作包括:①班级值周工作照片或视频展示;②周工作即时报道文章(典型人或事);③对校园内某现象进行的调查报告;④值周期间,对重大节日提出可行性活动策划方案等创造性活动。各班值周结束后进行考核、评比、奖励。值周纳入优秀班集体的考核及优秀班主任的考核。
值周活动将全校全员参与,全面挖掘德育资源,使各个班级认真思考班级管理的定位,建设适合本班情况的班级文化;锻炼班干部队伍,打造优秀班级团队,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会分工,学会合作,提高自律能力。通过自身对学校管理条例的执行,加强对校规、校纪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性及整体的纪律性。
4.以校园文化熏陶创设德育管理精细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人文校园。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努力在“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上下功夫,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
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走廊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人、优秀作品鼓舞人、典型事例激励人的功能;发挥好校园广播的作用,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使之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又一有力阵地;充分利用班、团会课,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培养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培育人文精神。
5.以合作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德育教育始终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撑。为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设立家校联系档案、家校联系手册,以此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使学校和家庭都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学生得到双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教师家访和家长来访工作,推行同一个班级任课教师合作家访制度,并共同负责家长的接待工作,把班主任家访纳入班主任的考核内容;每学期开好一次家长会,同时不定期地召开部分家长与学生的联席会议,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与社区、司法、共青团和关工委等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工作。加强与校友、社会成功人士的联系,邀请一些在社会有成功业绩的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向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活”的思想教育,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
二、精细教学环节,承载办学之“重”,提高办学质量
1.确定教科研主题,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
教科研工作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优化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务处每月要确定主题,引导全体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索、多探究,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教务处每月做好检查、统计,将结果下发。每学期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选择优秀文章供学校全体老师共同交流学习。
2.建设务实求真的团队,为教学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为提升备课组的整体战斗力,每学期举行先进备课经验总结交流会,让先进备课组在全校会议上交流成功经验,使其它备课组通过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应用到自己的备课组工作中。
在平时的备课组建设中,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做到二次、三次备课,撰写教学后记,收集典型错题。加强教师间互相听课学习。实行推门听课、随机听课,坚持有听必评,有评必改和回听、回查、回访制度。教务处定期检查听课记录。备课组建设的忌假求真、去虚务实,为教学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3.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技巧。结合我校实际,教务处拟订出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计划,积极开展常态教学研讨。
各学科教研组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课标学习、专题研讨及学术沙龙活动,全面推行“集体+个人”双色笔备课法,确立“研课、备课、上课、说课、改课”五环节备课模式。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优质课、优秀案例、教研论文评选等系列活动。真正发挥教研组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的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探索新颖独到的思路,为教学精细化管理增添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打破学生“被学习”的僵局,实现“我要学习”的良性循环。
为此,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双向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归纳—练习检测
教师:导学—参与质疑—点拨评价—引领升华—强化纠错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5.布置切合学情的作业,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强化作业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第一,减少各种练习册、报纸的征订。如确实需要,必须由教务处统一审批。
第二,作业体现分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所有学生通过练习都能找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严格控制学生课后作业量时间。教务处要经常调查了解各年级作业布置情况,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本着进步就是优的原则,让学生在分层中感受到自身的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五、保障条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出台计划前,召开行政和全体教工大会,讨论修改行动计划草案,形成定稿。尽快统一思想,将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循规范,讲细节,求质量,不断优化我校内涵提升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成立学校内涵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畏
副组长:支蕊、何鸿、杨德友、安军、黄秀铃
成 员:逯壮、吴玉峰、王爽、荣朋、聂振江、罗
篇8
【关键词】能力本位 精细化管理 生产性 实践教学
一、高职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理念、文化、过程和追求,也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是制度与人本相融合的管理模式。众多知名管理专家、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精细化管理进行了阐述,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观点,同时对精细化管理也有很多的定义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先明、汪中求的观点。汪中求(2005)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综合各家关于精细化管理的观点,提取其共性,从一般管理的层面,尝试给出高职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我们认为,高职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以高职学生为对象,遵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和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目标,把项目、任务(企业真实产品)作为生产性实践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使企业行家、学校老师、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性实践教学中来,运用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一种先进、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
二、高职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管理体系构建
(一)建立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位职责
在学院、系部实践性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研讨,成立了机加工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协调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机械工程系教学主任郭雄华教授担任组长(车间主任),由考研室主任王鸿业、熊文伟、伍凤、易忠奇任副组长(调度员),各工种下设一名老师为班组长(调度员),各工种下设工艺员、编程员、质检员、安管员、设备管理员等,并拟定了相关岗位职责,以便大家严格遵守和执行各岗位职责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
(二)制定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文件
课题所在教研室特邀了系部领导、数控教研室老师和具有企业管理的行业专家一起讨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符合我院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文件资料。如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践指导书、实践报告、实习学生管理和成绩评定办法。
(三)加强教学过程的精细管理和控制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体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六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引导、有效自学、有效改进);教学手段上抓好“五个关键点”(常用点、新技点、失误点、能力点、支撑点);实践过程中注重“五意识”(安全文明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结合我院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车间主管理职责、调度员岗位职责、工艺员岗位职责、编程员岗位职责、操作员岗位职责以及学生实习实践守则等);加大对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如学生的行为规范,工、量具、刃具的规范与有效管理等)和专项管理督查力度(工艺的合理性,程序的精简性,零件的合格等)。同时在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中努力做到七注重(1)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6)注重有针对性的引导;(7)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从而逐步形成“自学—研讨—引导—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
精细化管理需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要求、用数据检验。有了数据化才有精确性,所以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数据化。这些数据化的资料可成为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与各项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找出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不足。
(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不仅要重视管好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控制好影响教学管理质量形成的各个要素,通过提高各个要素的质量和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持续稳定地提高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质量。提倡全员参与、点面结合、全要素管理、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要素最优化。因此,学生在生产性实践期间的考核将结合企业对员工的一些考核机制来严格实施,力求做到奖罚分明,及时有效。实践教学中通过制定相应的表格对他们的出勤、安全文明生产、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产品的合格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伍凤,姚杰. 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 大江周刊:论坛,2011(11).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精细化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44-01
1 幼儿园“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幼儿园班级属于基础教育的最基层组织,毫无疑问,它肩负着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任务。幼儿园班级管理比中小学班级管理而言有其特殊性,既平凡琐碎、服务性强,又具有十分严密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导向性和生活性。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应是以尊重引导为主,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而不是管顺幼儿和要求顺从而已。
幼儿、家长、学校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三大主体,只有平衡了三者的关系,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现代的幼儿园想跟随时展脚步和办有独具特色的精品幼儿园,实施“三位一体”新型班级管理十分有必要,即以幼儿的发展为本 、 以教师的成长为本 、 以服务家长和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为本,实现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共同成长。
2 幼儿园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基于幼儿园班级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自律与合作,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三位一体”新型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同样也应该被实践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三位一体”管理追求的是幼儿、家长、学校之间的和谐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下,“三位一体”的新型班级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诊,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以学生为本位,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2.2整体协调的原则
“三位一体”的新型班级管理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始终需要把握整体协调原则,保证班级的平衡发展。这里的整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对班级整体的管理,既要保证班级集体整体水平的达标,保证班级体内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而不是某一些学生的快速发展,某一些学生身心发展有所落后。另一个方面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的发展。
2.3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指的是对幼儿的健康保护,这里的健康不仅包含有身体健康,同时也包含了幼儿的心理发展健康。“教”指的是对幼儿的知识传输,对于幼儿的学习任务来讲,主要学习内容涵盖很广,并不单纯指书本知识,更多的是指一些生活自律、性格培养的内容。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开展新型“三位一体”新型班级管理必须要遵从的原则之一,这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3 “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探讨
3.1常规管理为基本
“三位一体”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追求的是家长、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常规管理主要注重的是幼儿的成长。
常规管理对于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来说在熟悉不过了,从幼儿进入园区的第一天起,教师无时无刻不对幼儿采取常规教育。常规教育的“常”体现在频率的经常上,幼儿年纪较小,甚至有些幼儿连自理能力都不太强,更别提自律。因此,教师只能通过加强教育的频率去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思维,并获取到学习的信息,继而逐步成为能基本自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律的学生。除此之外,常规管理还体现在“规”上,离开了家庭,幼儿在园区学习生活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在某些行为上受到约束和激励,例如在家里,家长会帮助幼儿自理、喂饭、穿衣穿袜、随意走动、随意破坏等,这些在幼儿园都是不被允许的,并且需要严格规定的。
3.2精细化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融入“精心的准备、精细的过程、精品的结果”这一核心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班级管理的各个不同层次管理目标的精细化制定上,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事无巨细,只要事关于幼儿成长的,都是大事。精细化管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上产生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用心感受学生的需求,用爱和知识感化和教育学生,真诚为学生服务。教师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要对学生采取精细化管理,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行为习惯,不仅要从生活习惯上去塑造学生,还需要从学生的坏习惯出发,制定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让学生在极其精细的教育目标、极为精准的教育方式中改善自身的坏毛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倘若说“常规管理”是基础,那么“精细化管理”则是核心,它主要代表教师的成长,在实现“精细化班级管理”过程,教师必须保证秉持着一颗“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更习惯从细节上去实施教育,以自身做榜样,让学生逐渐养成对待每一件小事都认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3.3家庭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有效辅助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港湾,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起点站,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三位一体”新型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班级管理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学生在学校一切行为都是比较文明的,能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但回到了家庭,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许多学生在家庭生活里仍旧不能够做到生活中自理,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要想实现家园相互结合与互补,从家庭教育所处在的相对被动状态的改变开始着手, 家庭教育应为幼儿园教育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延伸和补充,确保在家里与学校的行为差异不大。二是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建立亲子感情,多组织亲子游戏,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配合幼儿园教育才能更好的形成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大环境。
4 结语
“三位一体”的新型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平衡幼儿、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系,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一所幼儿园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秀,李红梅.以爱为源 春风化雨-小学班级管理初探[J].班主任工作,2012.
篇10
德育工作大到宏观管理,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度做到了健全完善,才能使学校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有了健全的制度,怎么去“落实”,这至关重要。学校把规范学生道德品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德育处采用了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执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从细小的常规做起,力争做到精心。例如,让学生能够牢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这些常规和制度,德育处号召学生根据常规开展“创编儿歌或三字经”竞赛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规范意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创编三字经等形式,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小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规范,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果仅靠教师在晨会、班队会中一味地讲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那制度就犹如摆设,将成为一纸空文。
二、创新德育精细化活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飞翔的平台,也是学生自我教育、深受思想和心灵启迪的契机。学校德育处、少先大队部紧密结合思想道德实际,不仅发挥两会(晨会、班队会)、一话(国旗下讲话)、一室(心理教育咨询室)、一课(品社课)的教育作用,还坚持每月一个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感染、受教育。“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德育活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坚持并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德育课题。为了顺应时展,积极响应号召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学校精心设计了“四好少年奖章”,每一枚都是不同的颜色,“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奖章是红色,它代表了爱国具有热情;“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奖章是蓝色,它代表了知识如海洋一样深奥“;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奖章是绿色,绿色是生命之色,良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本;“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奖章是黄色,它代表着健康、阳光。每一个月开展一项主题活动,每一个月争戴一枚奖章,月月有活动,月月有评比,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引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是学校德育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三、注重管理手段精细化,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德育成果的显现,往往很多体现为生活中的细节,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德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应如何采取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答案是这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精细化管理。既要“管”又要“理”,这需要每一位德育管理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立足点滴,从身边做起;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逐步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建立精细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增强意志
- 上一篇:篮球教学学情分析方案
- 下一篇:社区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