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管理的前景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To purif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the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tates the liability of each participant in the proj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roject participants management.

Keyword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项目管理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为人类建筑美好的居住空间,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比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大量固态建筑垃圾、机械废气等。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地、自然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集中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研究上,忽视了对项目进行可持续性研究,造成了许多项目仅仅是某些领导政绩的标志,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广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方法,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1、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1.1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2 传统意义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将与工程项目所有的外部关联元素全部纳入考虑和管理范围。

1.3 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

1.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多样化,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因素

影响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涉及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出现问题,否则就会破坏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项目的可改造性、项目的环境状况、项目的科技进步情况、项目的可维护性等几方面。当然,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受到管理、组织的影响,另外项目所在国的政策、政治状况等都会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其影响不仅涉及项目的可持续性甚至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亡。

3、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项目的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业主、勘察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用户等。因此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将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1 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审批者和监督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门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等方面提高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评价”,使得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业主给予税收或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业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总之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2 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人,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则意味着业主要将该项目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筛选项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因此也需要业主预支费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收益提高,因此,业主完全有可能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补偿自己的损失。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项目的招标书中明确规定了投标者的环境保护责任。在项目的标书中,把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制度,和投标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写入了标书,要求投标人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对工程施工提出了环境要求。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防止扬尘、废水、施工垃圾、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勘察与设计单位虽然在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考虑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勘察与设计单位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

3.4 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业主和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关系,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公共利益。监理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实际是在行使其社会职责,因此政府应该从开发企业上缴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监理单位的报酬。

3.5 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项目中标的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建筑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上市公司,具有工程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如林的强手中中得奥运会的主场馆项目,应该说同该公司在施工中坚持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有极大关系。

3.6 材料供应商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强大的信息库,对于工程项目建造所需材料的使用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对材料做出准确评价的缺陷,可以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链上的一个组成,材料供应商应该从法律上保证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需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3.7 用户在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因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则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4、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

4.1 资源管理主要指项目运营所需原材料和项目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项目报废后资源的再利用情况。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项目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关系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关系到项目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项目的可持续必须考虑项目的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状况,并对其作出评价,通过它进一步评价项目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2 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几方面管理。

自然环境管理是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要能够防止或减少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光污染、噪声污染、废气、污水污染等,达到项目与周围自然环境具有相容性、协调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在项目的使用阶段,要对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分类、无害处理。只有当项目达到污染治理的标准,并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项目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包括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管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证项目与社会文化相容;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吻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个项目只有符合社会文化要求,不影响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协调,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为例。有材料表明,该工程建成后,将保护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使国土开发长治久安;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大提高长江流域粮棉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利用水库1084km2水域面积和上百条大小支流库汊,发展渔业、养殖业、林业及畜牧业等,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提供原料基地;万吨级船队可大半年直通重庆,宜昌以上航道将大大改善,促进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对外交流,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

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指项目处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破坏者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主动进行保护的给予奖励。同时要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风气。

4.3 技术管理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项目设计的先进性和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项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并有发展余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人们现在生活需要,还要考虑未来需要,使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与以后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相衔接。设计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以后发展留出接口。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主要指项目实施技术和运营技术的先进性。项目的技术先进性表现在资源环境与工程有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上,表现在为以后技术发展留出的接口上,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使项目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4.4 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主体,项目参与人员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项目本身产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和技术管理都直接依赖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实施。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在项目参与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培训,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素质,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使可持续发展观深深植根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头脑中。

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控制

【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eople to the pursuit of high quality life, now of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in city construction, and valued, and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core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landscap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to determine the key to good or bad, it to improve the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r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briefly discussed.

【 key words 】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景观直接影响市容的美观和整洁。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尤其重要。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不但是要求管理者通过一定的专业知识来使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得到保证和控制,还要求管理者能够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因地制宜,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地顺利完成,并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1、注重施工准备工作

在对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查勘确认核实后,进行施工准备。

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1.1.1园林景观工程再施工前应全面细致地熟悉设计图纸的详细内容,掌握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特点及难点,充分考虑施工时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及所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尽可能让成品既美观又便于施工、使用和维护,同时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更改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工单位先主持图纸自审,再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指导施工和工程结算的依据。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施工说明书的内容、施工方法以及所确认的施工范围等。

1.1.2施工前,需全面了解并收集施工范围内的原始资料,如地下管线等资料情况等,必要时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探勘。

1.1.3根据园林景观工程的规模、特点和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等要求,编制指导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物资准备

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内容建立各种材料物资的规格、供应单位、质量情况、信息价格、销售条件等资料档案,货比三家优化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安排,编制各项苗木、材料计划表,分批进场,同时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1.3劳动组织准备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有能进行指导现场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各工种应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并在进场前进行有关的入场教育和技能培训。

1.4施工现场准备

1.4.1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

1.4.2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清理、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场地平整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竖向条件,既要便于施工,又要保留良好的地形景观。

1.4.3按照施工平面图和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建造各项施工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办公等临时设施。

1.4.4根据施工机具需要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的场地布置安排,指导各种设备按规定地点和方式进行合理布局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运转等工作。

1.4.5认真落实雨季施工和高温季节施工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2、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控制。

2.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

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作为进度控制的目标,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经常检查、对照、分析,及时发现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纠偏措施,调整进度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有多种,但大致可分为三种:1)相关单位因素影响;2)项目经理内部因素影响;3)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如遇到以上情况,可采取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信息管理措施等方法来实行控制。

2.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及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2.2.1建立质量控制自检系统,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进行预控,落实严格质量检查和加强成品保护。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质量文件有档案。

2.2.2强化质量验收,及时进行质量纠偏

要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强化材料、工序的自检验收,发现质量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纠偏。

2.3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计划、降低工程成本。在项目施工中,成本降低主要是通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减少各种损失,从而减少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施工管理费等各种费用开支,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使最小的投入得到一定的产出,使项目得到最佳经济效益。

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制定落实检查各部门、各级成本责任制;执行检查成本计划,控制成本费用;加强材料、机械管理,保证质量,杜绝浪费;做好合同索赔工作,避免经济损失;加强经常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分析以及月度(季、年度)成本核算分析,及时反馈,以纠正成本的不利偏差。

2.4施工项目劳动管理

按施工项目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做好劳动力的组织工作,各工种、各工序的协作、组织立体交叉和平行流水作业,尽可能扩展和增加工作面。合理地组织、使用和管理劳动力,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完成工程项目,获取更大的效益。主要内容有:严格项目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执行,按内部合同进行管理;实施先进的劳动定额、定员,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各项劳动竞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员工的培训、考核、奖惩;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员工健康与安全生产抓好班组管理,加强劳动纪律。

2.5施工项目材料管理

材料的选取是园林景观项目的关键,须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对绿化苗木及其它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检验、管理工作。为保证质量提供,所有进场成品、半成品及各种原材料均应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时,发现有质量问题或规格不符合要求时,可拒收、退货。

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和节约材料,努力降低材料成本,施工中在材料计划、订货采购、运输、库存保管、供应、加工、使用、回收等环节进行加以控制。

2.6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2)安全教育与训练;3)定期安全检查;4)作业标准化;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6)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2.7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中,有序、规范、标准、整洁、科学的建设施工生产,是施工项目管理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本身就是通过创造优美的环境来造福百姓的事业,在施工中通过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实现环境保护,这样既能改善作业环境,又能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从而积极投入施工生产。

文明施工的措施分为组织管理措施和现场管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包括:健全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资料,开展竞赛。现场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现场合理利用各种色彩、安全色、安全标志等。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将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提出时间短、质量高、效益好的更高要求。而开展符合工程建设客观规律的施工项目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建设的途径。因此,管理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积极创新,认真投入行业的管理交流中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为园林绿化和城市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泽进;《浅谈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2008

篇3

【关键词】强化;建筑工程; 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相关行业市场壁垒的全面解除,全球化竞争的热潮无疑给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精细化”管理也作为一种理念在我国被众多的行业、众多的企业追求与实践。毫无疑问,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建筑施工行业,如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已经不能单纯的仅仅考虑依靠规模支撑发展的问题。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将是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如今这个“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求发展”的竞争社会中,只有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令人担忧。由于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施工主体参与,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发生,施工过程管理不严,问题不断出现,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参与人员过多,主要负责人不明,出现问题却找不到负责人,大家不能明确定位,明白自己的职责,施工管理形同虚设,管理局面一片混乱,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3.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目标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建设新理念,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4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4.1 组织机构的设立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质检、技术、计划、物资、设备、试验、测量等部门及施工队等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设质量监察部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小组长,现场工程师为副小组长,统计核算员及工班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控制各队工序施工质量。

4.2 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4.2.1 建章立制,规范约束。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各部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办法》、《工程变更实施办法》、《工程计量、支付实施办法》、《试验质量保证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使制度管理不缺位,执行制度不漏位,用各项制度推动规范化管理,减少工作随意性。

4.2.2 严格执行程序,不违反或者擅自简化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把材料关、配比关、工序关、工艺关。严格工程缺陷责任期管理,系统地解决附属工程的完整性、排水防护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洪减灾的有效性、竣工资料的完整性等问题。

4.2.3 抓好进度控制。细化目标责任,坚持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要将合同约定的工期分解到年、月、旬。

4.2.4 抓好投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的进度。

4.2.5 抓好质量控制。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关口入手,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完善质保体系,严抓质量监管,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专项施工流程和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实行分项、分部开工报告制度,质量评定制度和交验制度。在保证总体工程经济合理的同时,要重视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保证科学合理的建设工期,坚持速度服从质量,避免由于工期不合理或压缩工期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4.2.6 依靠科技,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不断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推行建设项目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普及计算机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现创新。

4.3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4.3.1 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4.3.2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四新”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提高工程质量的QC小组。

4.3.3 工程材料控制。水泥、钢材等其他外购材料必须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4.3.4 质量自检制度。质量监察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施工队每天进行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3.5 制定质量奖罚规定。工程质量评为90分以上给予奖励;工程质量评为80分以下时给予处罚,奖罚直接到施工队、班、组和个人。

4.3.6 质量责任终身制。从项目部到工程施工队实行领导责任终身制。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终身责任,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3.7 工程施工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4.4 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

4.4.1 工程工艺控制。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申报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4.4.2 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4.4.3 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生产指定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

5.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优势

5.1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密切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为构建和谐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施工现场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真正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并作为奖金分配的唯一参考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使管理者与操作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系,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调动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每个班组都按标准做好,安全和效益就有保证,项目质量安全就有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就有保证,为构建标化班组、标化项目、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2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项目、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强化了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提高了施工人员岗位精细化意识,明确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了安全施工;明确了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控制,在于人本管理,强化了管理者的走动巡查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规范了管理者的责任标准和行为养成。

5.3 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管理形成。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培养了施工人员精细化作业的习惯,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到位,施工人员按标准主动去做,变成了自觉行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逐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由单一制度管理正在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转变。通过实施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化管理必将会一步步走向现实。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需要做好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建设企业进行大力改革、建立及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等措施,从而保证建设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今儿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怀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水利水电施工,2009.05

篇4

【关键词】精装修;成本管理;工程;研究

建筑业的繁荣带动了房地产企业精装修工程的发展,由于精装修工程施工环节多、过程复杂,加之其结构施工方法的选择,材料品种更新快,导致精装修的成本管理控制一直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实践中,为更好地解决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问题,本文对房地产企业建筑精装修工程管理全过程即各个阶段的的成本管理控制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建筑工程精装修特点分析

实践中,要想做好建筑精装修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首先应当全面了解精装修的特点。建筑精装修其主要作用是营造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方便、居住更宜人的室内空间。即业户只需携带生活必需品就能入住,建筑结构内部所需的装修项目例如:贴砖、吊顶、涂料、地面、门窗等已经装修完毕。精装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装修质量的“精”字上,关键在于选择何种连接及固定方式来达到设计的功能、效果。房地产商在精装修时应考虑全面,根据每间房屋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地装修,满足房间的使用功能,避免业户再进行二次装修;如果再进行二次装修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原有建筑结构造成破坏.

二、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控制体系。根据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及情况,实行精装修成本分级管理制度。

房地产企业在精装修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应当全面落实好成本责任制。不但要建立房地产装修部、项目部、施工企业三级垂直控制结构,逐级对上级部门负有保证完成成本计划目标的责任,还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各个职能部门对装修业务归口管理的费用指标,使每个部门负有保证完成任务的责任。建立这种责任制,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各部门的责任明确,便于从不同角度开展整体的系统的和间接地成本管理控制。进行精装修绩效评比和奖惩,使精装修工作的成本管理控制很好地完成。

房地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成本。信息系统包括装修成本目标系统预算控制系统和分析预测系统。装修成本目标系统是指各个工序成本计划目标和实际目标的计算、综合、分解、下达和传递反馈等工作。预算控制系统是指对精装修费用进行分项统计和预算,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三、房地产企业精装修成本控制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精装修问题研究,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要想有效控制其成本造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采取设计招标模式,强化决策质量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对建筑装饰设计与建筑施工招标两项活动一定要分开操作,同时在已经基本完善了的设计图、说明基础上,可以开展施工招标活动,根据装饰市场上的具体变化条件、优选等,确定中标价格。在精装修工程招标过程中,一定要对投标方案自身的合理性及其经济性进行认真的比较和评估,将设计经济性有效地纳入到评分标准之中,从而实现经济与技术的有效统一。房地产企业精装修招标过程中,应当加强竞争机制的落实和执行,对项目规模、材料、功能和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同时,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房地产企业建筑精装修决策阶段,其成本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准定后,还要明确精装修的经济指标。目前部分房地产项目自身的定位还不够准确,功能设置缺乏合理性,因此很可能会造成投资成本过高、而收益非常的低,这与投资目标相背离。

2、采取限额设计方式,强化设计变更控制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精装修过程中建议采取限额设计的方式,根据投资、造价等方面的限额技术要求,进行精装修成本设计。在限额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当前国内现行计价规定和标准,熟悉市场材料的实际预算价格变化状况,尽量选择接近原材料产地或选用当地市场的材料,结合批准设计概算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确保精装修工程的技术性、经济性。同时,还要确保当前设计产品中所存在着的各种设计不精、情况不明等问题,以免造成造价控制失效。从实践来看,建筑精装修工程设计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该项工程的复杂性,导致设计变更、签证等活动非常的多。基于此,实践中应当对其科学合理的对待,确保设计变更签证、监理工程师签认质量,尤其要对分项、分部装修工程进行准确的计量、确定,以确保房地产企业的正当权益。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变更请求,建筑监理方应当全面的分析与考察,分析和研究其可能对精装修成本费用造成的影响,并且协助房地产企业做最终的审定,对全部设计变更均应当注明变更原因,以便于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动态的管理。

3、抓住重点,加强现场管理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建筑精装修过程中所要抓住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造价,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作,坚持自己的决策方案,不要盲目地听从设计师。同时,还要加强建筑装修工程的现场成本管理,即房地产企业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增加一些精装修项目中的成品保护投入,尤其是后期的石材瓷砖、地板、门窗套以及阳角等位置要其加强保护。成品保护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返修率和客户投诉率,能够有效地节约保护成本。同时,还要加大成品安装之后的局部修整操作监督力度,以免边出现修边、破坏等现象;加强卫生间防渗、厨房间防漏等管理,严格控制隐蔽位置的施工质量,一户一验。最少要检验三次,一定要彻底杜绝精装修中的隐患问题出现。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电气安装管线以及相关隐蔽资料的全面、准确的收集、分析与整理,不仅要在竣工图上备注,而且每一套精装修的房屋都要建立管线走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之能够与竣工资料一起交付。 建筑工程精装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房地产企业应当与建筑工程监理方加强合作,一定要经常对原材料、部件等进行前期的严格检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成本控制。

结语:总而言之,搞好建筑精装修工程的成本管理控制是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同时也是房地产企业能够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团队对成本控制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地制定目标成本并实现。从精装修的决策、设计、施工等环节严格控制,以保证精装修项目很好的完成,实现房产利润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丁向东.精装修住宅项目设备材料选择与管理的成本控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2]古立新.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08).

[3]刘闽.企业定额的建立与成本控制[J].福建建筑,2010.(09).

篇5

关键词:气候特征;园林绿化;地被植物;景观

前言

园林景观绿化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中有若干个基础系统,园林景观绿化是环境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不仅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这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只有搞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创造优美、清新、健康的,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一、园林景观工程规划原则

以苏州西山景区例,以自然群岛地质风光,古村落风貌和古迹遗址为特色。突出西山山水萦绕 ,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乡韵浓厚,古村名宅众多的吴地山乡地域特色,创建一个供国内外游客体验山水 游览古村民俗、赏花撷果,观光科技农业于一体的风景游览区。

1.园林规划的目的:在适应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对园林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在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憩、生产、服务等功能的同时,满足园林景观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2.园林规划的步骤:确定园林的类别、性质。了解园林在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范围;深入调查研究群众的要求;着手规划工作,力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爱好的各类人群的需求。

3.园林规划的内容:平面包括出入口、园路(主次导游路线)布置、景区划分、园林建筑分布、园林植物配置;竖向包括地形、地貌和水体改造、园景塑造;预留发展用地;建园顺序等。

二、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管理

园林绿化是面积一般在几万平方米以上,节假日及晨练时间人流量非常大,供人们参观展览,增长知识,参加各种游乐活动,交流交往,活跃文化生活,它的生态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每个园林都是城市的“肺”,在园林里生物种类比较繁多,放出大量氧气,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作用明显,是城市绿化的点。综合性园林的活动内容,分区规划与园林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如确保园林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园林规模不宜小于1000m 。按近期公共绿化指标每人3m2-5m2 ,园林面积大小要根据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分、植被)、园林的性质、活动内容、设施安全等进行规划。绿色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极为广泛,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苏州西山的三大景观 “驾浮观梅”、“林中探梅”和“水上赏梅”,除了大量果梅外,还有绿萼、玉蝶、朱砂红等三十余种,花开时浩瀚如海。林屋梅海为中国最大赏梅基地,驾浮阁为赏梅最佳处,林屋山是中国梅文化活动中心。在苏州西山园林绿化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依据每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地被植物时,应优先选取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地被植物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从深山中搬到城市里种植,它的适应性也优于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本地地被植物的种植,也可表现出本地特色,避免与其它地区园林雷同。另外本地地被植物大量选用,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本土野生地被植物拥有各异的生态位,它能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各种要求,有助于城市绿地更快地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本地野生地被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可减少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环境中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协调发展,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还能充分体现地方的资源特色。

2.应实行生态配置

利用地被植物造景时,必须了解该地的环境因子,然后选择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生、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能的植物群落落,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常绿树(香樟、桂花、广玉兰等)因为郁闭度高,树下面常常形成秃斑或空地,这些地方可以选择种植山麦冬、八角金盘、沿阶草等地被植物,这些植物比草坪易成活。

在林分密度不大的树林中,这些地方光线较好,可选择开花的地被植物种植,例如常绿地被植物――佛甲草,春季茎叶碧绿,对落叶树林起了补充作用。在岩石上可配置虎耳草、络石、蕨类植物等岩生地被植物。台阶、石隙间种植石蒜类、阔叶山麦冬等。

3.植物间高度搭配要合理

地被植物一般都配置在植物群落的最下层,对乔灌木起衬托作用,它应与上层的乔灌木形成错有致的组合。上层树木的分支点较低时,可选择一些贴地生长的地被植物;上层乔灌木分支点高的,可选择植株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开阔的地方,上层乔灌木稀疏,可配置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窄的地域,可配置较矮的地被植物。

三、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

1.树木的养护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错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树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2.草地的养护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在一般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工作重点是,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3.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要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4.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绿化景点中,以点缀美化生活。另外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如不修剪会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千万不能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四、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其中,园林绿化作为园林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无可替代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绿化、美化和净化着城市。它们一方面具备植物资源特色,另一方面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李辉.论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

[2]唐俊泓,夏更寿.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表现艺术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

[3]国环.论中型城市园林建设要着重生态景观意识[J].现代农业科技,2009.

[4]叶雪辉.浅谈园林植物建设中的问题及处理[J].广东科技,2009.

[5]王虎彪.有关城市绿化管理的几点想法[J].山西建筑,2008.

篇6

关键词:成本细化管理; 发电企业; 指标体系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电器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不断的加快,成为当前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在这种背景之下,发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去也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增加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良好的竞争能力,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更是现阶段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成本细化管理的内涵

成本细化管理是指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以精确化、细微化、定量化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对企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过程,运用财务管理技术与适时模块技术来实现成本最低化与企业在建设工程效益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良好的控制方式与过程,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分纵向细化和横向细化管理两种方式。企业纵向成本细化管理是通过从时间的角度去对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各个措施进行相关的管理与控制,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演进的过程;横向成本细化管理是从企业所在的趋于以及行业的角度去对企业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是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对其进行先进程度的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成本细化管理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及企业的绩效考核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发电企业实施成本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成本项目中燃料费所占的比重最大,燃料费消耗的变动将对成本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修理费及材料消耗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对产品成本造成较大影响。而这些耗费主要集中在各个生产班组的各个具体生产环节上,因而加强班组的成本细化管理能真正达到将成本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事中控制的目的,能真正将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传递到最基层,能够在生产源头控制住成本,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认为,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其他员工无关。其实不然,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它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均密切相关,因而企业所有员工都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费用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

(三)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成本细化管理贯穿于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实施成本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落实企业资产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企业成本费用指标管理,量化企业成本费用标准,实现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保证企业实现目标利润。

(四) 管理人才现代化

人才是现代化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人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向更高层次迈进。

管理是一项追求卓越的事业,职业管理者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睿智的职业。成功的管理者要求具有良好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更要具备向未知和极限挑战的勇气和魄力。

三、发电企业成本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成本细化管理思想的树立

1.营造细化管理的氛围

成本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因此,细化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追求精细的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细化管理的思维习惯。

2.开展员工培训

在形成细化管理的文化氛围以后,提高全员素质是实施成本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必要保障。一方面,企业要培养一批专职的成本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素质。

(二)成本细化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

成本细化管理是成本管理由大指标管理向小指标管理的转变和深入,要将构成或影响成本的要素尽可能地分解到末端,因此成本指标体系设计应以成本项目为主线分级展开,根据需要设为若干级,下一级是对上一级的分解或解释,通过层层嵌套分解,尽量将影响成本的因素分解到末端,以便提供详细的成本数据。

(三)内部管理模式的改善

为了实现按照细化指标口径进行数据归集和传递并进行相关管理,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再造。

1.重新梳理管理流程。客观分析本单位、部门、班组工作现状,相应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措施。着眼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进行系统思考,加以整合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2.减少管理层次。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优化劳动组合,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精干、高效。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细化工作标准,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工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作业、每个动作,并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

四、实现成本细化管理要注意的事项

(一)成本细化要慎重考虑执行的效率和成本。越规范细致的制度,其执行成本也越高,所以在实施成本细化管理时不要出现过分追求细化而影响运营效率的问题,过分拘泥于步骤和程序的细分到位,会造成企业为此付出大量的成本。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避免掉入繁琐冗杂的流程处理之中。通过细化管理可以使知识和经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变成一个个流程或者制度,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避免大家重复去做同样的事情。

(二)成本细化管理具有相对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成本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分步实施,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流程控制要逐步完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认识能力的提高,细化管理的要求和水平会逐渐提高。这些体现了成本细化管理的相对性、长期性,表明成本细化管理是无止境的。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前景及创新

中图分类号:U4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建设工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关乎到工程项目正常运作与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如何在与国内外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没有危机感.不提前思考我们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和前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1.1工程项目计划目标管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从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过程中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是难以满足业主要求和期望的。其主要过程是:收集各方面信息,工程状况及比较,汇总并制定一份连贯、一致的目标管理计划书,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目标计划,加强控制,及时纠偏,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1.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管理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必须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细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或人。确定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综合管理部门收集信息,分析、调整、控制,以各子项目的目标实现保证总体目标实现。

1.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可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确认过程所需时间、制定进度计划,分析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绝不能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工程项目的全部进度。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能介质供应,生产人员、技术、物资准备等等。

1.4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进展情况,以提高各相关单位、人员满足质量标准的信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的因素。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二者之间互相制约和发展。作为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者只有充分的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发挥生产力的潜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动对象使其生存的命脉,只有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够获得;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利用劳动工具,寻找劳动对象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工具是现代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只有充分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配合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进步,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2.2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只有充分的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维持现有市场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企业效益。企业获得越多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时,应该将项目与市场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从项目施工管理中去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因此处理好自身项目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3不断提升自身企业的文化和品牌效应

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因素。因此在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重视自身文化和品牌的建立,利用施工项目不断培养一批自身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得到补充和发展。将项目施工视为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第一阵地,通过项目来熟悉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更好的建立自身的品牌和文化,使品牌和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

3.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3.1不合理的管理模式

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造成这样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管理模式,现在我国一直是使用的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演变而来的,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管理方法中存在很多带有指令性的行政管理手段,建筑企业所走的道路一直以来都是没有任何创新色彩的,就像板砖一样,过于方正规整,现在的工程建设根本没有遵照客观规律进行,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这样会造成资产利用率下降。

3.2管理方法的落后

(1)工期制定方面。对于进度计划,将以前的经验作为重点,没有进行任何的考察和研究,直接将计划制定了出来。横道图这种简单的编制方法是较为常用的,对于较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极少考虑使用。

(2)人员素质方面。当前,素质不高的问题在施工项目作业人员中是较为普遍的。其中的技术员也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培训是不可能实现的,造成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这样一来,施工的质量也就没有了保证,所以,有很多技术性较强的方案根本无法实行,每一个工程项目之间质量的差别就越来越大。

此外,工程款的结算多数没有在业主验收工程之后就完成。施工单位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和业主打官司,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就是担心和业主之间出现不愉快,最终和业主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担心会影响自身以后承包工程,断了自身后路。但是,结算工程款及时对于一个施工单位来讲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这笔款项中甚至还会包含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垫付的一些费用以及能及时解决劳务工资,避免出现工程纠纷。业主没有将工程款及时地进行结算,对于施工单位的发展会存在很大的影响。

(3)控制方面。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总结经验,特别是针对前期控制和日常控制,根本没有落实到根本上、实际上。量化的控制手段几乎就是看不见,控制方法的采用大都比较形式化,随意化。

4.创新性措施

4.1观念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的创新施工管理需要建筑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应蕴含在企业文化里面,树立在团队中,让人身处于无形的力量推动下,潜移默化地去发掘创新理念。企业在通过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方能真正实现创新,并以创新的观念来管理企业。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充分认识创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长期性。建筑施工单位决策层领导应将创新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上,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4.2组织机构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给国家创收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由于历史的延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项目的定义是合同签订之后,把合同规定的范围作为建筑工程的项目,再对此展开项目施工管理。而项目经理部紧随项目的诞生而确定,并紧跟合同的结束而终止。项目部作为施工现场的建筑施工单位代表,但它又不是企业本身,对其的责任界限难以确定,这就造成了项目部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过多地考虑项目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对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常常会同时展开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且项目部大多远离施工企业本部,因此,管理起来的难度更大,企业、项目以及施工人员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和涉及到的利益难以协调,这也需要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来寻找出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认为,应当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内容从主体到空间进行延伸,跟踪市场,竞争投标,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通过参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过程的获取以及对项目有效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来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可以把项目部当成建筑施工企业的分公司来进行设定和管理并经营。通过项目部的全面运作、正常发展及创新要求来开辟市场道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逐步占领市场,体现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创新施工管理。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及系统的工程,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结合现代项目施工理论,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好自己的长处,提高施工管理整体素质,总结经验与运用合理的科学理论进行施工管理及创新,才能开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梁继兵.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0(05).

篇8

[关键词]超前意识;水利;高标准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25-01

一、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济效能

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对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加大了本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国家水利水电行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就我国水利工程的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水利工程存在不符合省级或国家级水利工程的问题。随着国家与地区对于水利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一些地区为了符合省级或国家级一级水利工程,对好多设施或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笔者所在单位也存在这一问题,三个工程省一级达标准备期间就进行了相当大改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初缺乏“超前意识”没有充分考虑该工程的省级或国家级达标的标准。长期以来,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管理基本上仅仅着眼于工程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忽视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管理,包括改造费、运行费、维修费和报废处置费等。树立“超前意识”的理念是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质量问题及不达标准的发生,才能使项目管理工作达到最好的效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超前思维,就没有工作的主动权,也就没有工作上的激情和创造性;不能超前思维,我们往往就会安于现状,看摊守业,应付差事;不敢超前思维,管理就会缩手缩脚,不会有行动。 因而笔者认为,增强“超前意识”,使水利工程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不用再进行维修更换,并将一些设备配置高些,留有余地,必然能够减少日后运行中更换与维修的成本,给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能。

二、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 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

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能够使建成的水利工程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领先地位,是超前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的体现。但研究表明各地对高标准水利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在规划设计、投资强度上,标准不一,参差不齐;上级组织和监管部门在验收和评定工程建设是否达到高标准时,评价指标选什么,各地区的指标值该如何取,没有统一的依据可参考;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高标准设计时,不知道哪些指标该高,该高多少。因此,高标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规范,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水利部作为水利工程的直接对口和主管部门,对全国各地的利基本情况掌握最全,为了促进高标准水利工程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在广泛听取地方管理者和水利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部门和各地有关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高标准水利工程技术规范或建设指南,对高标准水利工程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统一规定。同时,基于大家认同的高标准水利工程的定性目标,提出一套统一的量化指标,并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相应指标的建设标准值。

(二)对水利工程进行超前规划

合理的规划设计是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规划水平还不能满足水利发展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规划方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水利单位在工程施工前,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工艺流程就开始施工,或者规划较为片面,所以导致随意、盲目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许多没有预见的问题,例如水旱调节功能失效,水利工程效果无法显现等问题,与实际施工脱轨,既影响了工程质量,又耽误了施工进度,影响效率,给工程的建设带来困难,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搞好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水利工程的规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政府应该为工程的规划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专业人员在分析数据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计划等;详细规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做好各个工序的协调和衔接工作;最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实行责任制。

(三)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开展设备选型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高效能、高自动化的水利工程设备逐渐增多,设备的投资费用也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因此,合理选择设备型号,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设备选型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设备寿命周期某一阶段(制造、

采购、使用维修)的经济性,更要十分注重设备原始费和使用费总和的最经济。在选择新设备时,不能贪图价格便宜,而要同时考虑到设备购置后的一系列其他费用。事实上,购置价格最便宜不一定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而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并不等于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还应考虑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对产量质量的保证程度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因为经济效益是推动生产工具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新机器设备才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建设工程中的设备选型应按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此作为对诸多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和决策的主要依据,这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竣工后质保期的责任追究工作

竣工后的质量监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水利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企业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要把建设、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管理纳入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范畴。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质量问题,特别是解决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水利工程的具体责任人为勘察项目负责人、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由于勘察、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都首先要追究这5类人责任,并且是终身责任。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建立“三大制度”护航,即书面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工程开工前,无方负责人必须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五方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息。建设单位需要建立五方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竣工验收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保存。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不管责任人是否离开原单位,是否已经退休,都要依法追究其质量责任。

参考文献

[1] 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年7期.

篇9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管理者;成功秘诀

管理是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对被管理者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经济活动过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的经营者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按照客观规律,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商品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经营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经济活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管理或被管理之中,可以说,管理是伴随着经营的发展为发展的,管理活动无处不在。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历了一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其作为一门艺术――一项由心智驱使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无处不在,并与人类活动一样历史悠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是因为他负有带领组织、教育组织成员、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职责。无论组织是大还是小,管理者对组织的生存、稳固、发展与壮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成功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呢?

1.管理者要与组织者融为一体

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和枢纽,每一名管理者都要尽量与自己所在组织融为一体。管理者既要了解组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要了解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模式,还要了解组织成员的所思、所想和所需,这样更有利于管理工作中的得心应手、权责相当,并将权责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管理者还要清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以有利于找出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要对组织内部环境了如指掌,以利于各个部门协调一致。管理者与组织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管理者自身建立企业忠诚的过程,只有自己对组织忠心耿耿,才能使组织成员对企业忠诚,才能形成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朝着一致目标奋进、积极向上的局面,这是组织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之一。

2.利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经营管理

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和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得出的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比较科学的方法论。在企业管理者从事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管理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思维和明锐的洞察能力,发挥积极型、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高效的管理。

3.学会倾听和沟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谈论他的经营秘诀时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倾听的管理者能够做到集思广益,提炼智慧。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光靠管理者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广泛吸收来自工人们的声音,通过各个部门开会、谈心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工作,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使员工舒缓压力,释放心情。现代社会的人们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之中,这些压力如果不及时发泄的话,无疑是随时都会燃爆的定时炸弹!所以管理者要与组织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做一个有心人,乐意聆听,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成员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组织成员的潜力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4.巧用激励制度,赢得员工的心

著名管理学家鲍勃纳尔孙说过:“在恰当的时间从恰当的人口中道出一声真诚的谢意,对员工而言比加薪、正式奖励或众多资格证书及奖章更有意义。”可见管理者要努力找到被管理者的闪光点,及时准确地给予称赞,是下属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增强工作地热情,把自己当成“自己人”,激发工作潜能,和管理者上下形成一条心,共同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承认被管理者的个体差异

我们经常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面向所有被管理者的,谁违反了制度的规定,谁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管理者也应该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要承认被管理者由于成长经历和人格修养、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的个体差异,设法使被管理者彼此欣赏、相互激励、团结一致,借助各成员能力之专长的互补作用朝组织目标奋斗。

6.化解矛盾、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随处可见,管理者应随时观察和及时化解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利于企业团结向上的消极因素,化解运作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现代经济管理工作如同人生活在社会上一样,经常会面对许多问题,管理者始终要牢记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所出现的问题能够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因此,一名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成功的、并在业内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管理者一般都具备这样的能力:组织能力,包括组织目标、组织理念与组织文化塑造等;决策能力,即具有制定和坚定组织目标、建立管理模式和提升组织效益的能力;善于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分享的团队共识;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处理对待突发事件。

篇10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不足;路径

引言:

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工程建设也进一步发展,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呈现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工程机械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在促进工程建设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化施工的范围逐步扩大,加强工程机械的管理迫在眉睫。

1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工程机械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部分企业对工程机械的管理逐渐重视,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工程机械管理。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受传统的重应用、轻管理的落后观念影响,缺乏对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视,造成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为规范和监督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行为提供有力的依据。一些企业存在着工程机械管理制度不完整甚至缺乏的现象,例如机械设备的台账混乱、设备维护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而且目前虽然有一些企业已经实施了定人定机等相关的工程机械管理制度,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责任不明确、工程机械的使用和保养不到位等现象。

1.2工程机械管理机构弱化

如今在我国的一部分工程企业中存在着对工程机械管理不重视、管理机构弱化的现象。由于工程机械涉及的范围较多,而且使用也很频繁,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管理的成本,有时会精简工程机械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甚至有些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工程机械管理部门,而是将其纳入其他管理部门之中,这不但会造成对工程机械管理的专业性不足,而且影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的对接效果。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工程机械管理机构,但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话语权,导致这些管理结构形同虚设。

1.3缺乏科学的工程机械更新计划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和技术也在逐步更新,并被应用到施工中。与传统的工程机械相比,新型的工程机械不但可以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甚至还可以提高施工的工程质量。然而在目前的一些企业中存在着工程机械老化、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效果,亟待更新换代的现象,而有的企业虽然有明确的工程机械更新计划,但是由于缺少对工程需求足够的了解,导致有时购入的工程机械与企业的发展并不完全相符,造成新的工程机械使用效率下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4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

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由于受制于施工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许多操作人员基本只会操作,对于工程机械的维护与使用知识了解并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些聘用的临时工来说,各方面的的条件都不够专业,不重视机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对机械超负荷及机械维护做出充分的考虑,甚至还会有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出现,这些情况的出现无疑会加快机械的老化与机械磨损的程度。

1.5机械设备配件保管混乱

工程施工项目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交接频繁,设备管理人员调离后交接不明确,导致机械设备配件积压,清单不明确,且存在很多项目管理范畴设备用不上的配件,以及采购环节管理宽松,消耗记录不明确等问题均给项目部带来了成本控制不严的隐患。保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上岗,致使管理混乱无章,制度无法落实到位等情况

2、新时期加强工程机械管理的路径

2.1建立健全工程机械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建立健全工程机械管理制度是搞好工程机械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施工单位首先要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组织的顺利开展,落实定岗到人的制度,对机械进行综合全面的管理;其次,建立健全工程机械的统计制度,统一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并建立详细的机械技术相关档案,定期开展机械设备使用检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保管技术档案;此外,为了提高工程机械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实现他们的价值,施工企业可以实行绩效相关制度;最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落实“三定一包”制度。

2.2落实工程机械换代机制

机械设备的性能不仅会影响到项目工程的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施工效率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不能够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严格落实设备的报废制度,努力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进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务必要按照机械更新换代的规则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科学的检测,将设备中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较为落后、耗能相对较高、效率低以及修理维护费用高的机械,特别是那些已不能达到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3建立工程机械操作岗位责任制

为了保障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施工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械管理部门,该部门包括机械管理与调度员、操作人员、维修及保养人员、仓储人员等,并明确该部门专门负责管理机械设备的职责,不将该部门置于其他职能部门之下。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机械管理责任制是在施工的规章制度中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根据其岗位的不同而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工作人员要做什么,还要要求该怎样做。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主要责任,实现机械管理责任化、制度化。

2.4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工程机械也带来新的变化,新旧机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工程机械人员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及时对自己的知识与工作技能进行更新,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培训与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程机械人员能够科学合理科学的使用机械。企业一定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为提高工程机械人员的操作技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不能只注重形式必须要保证达到预期的结果,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来提高企业工程机械人员的操作水平,这样也有助于企业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同时也要为员工营造良好学习与工作氛围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另外,建立技术水平和工资挂钩的制度,使员工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紧迫性和积极性,如此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2.5加强库存备件管理,降低备件库存

首先,及时盘点和清理库存配件,由于库房备件种类繁多,构成复杂。安排人员根据不同设备配件分类逐项进行列单,通过库存清理摸清了备用配件的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其次,明确采购目标,制定节能措施。通过对全年配件消耗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公司节能减排管理,制定节能措施,减少配件库存过多问题,消耗配件不明确,采购混杂不合理情况,统计配件每月消耗量,完成单机核算。此外,严格落实工程机械的交接制度。加强要求各班组对所领的配件一律实行交旧领新制度。领用配件实行单机建账管理,落实责任人。月底根据配件维修情况进行单机核算,在消耗可控的同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工程机械的管理,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措施提升工程机械的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正常的施工建设,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佳庆. 如何搞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J]. 才智.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