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文化馆是由政府设立的、为我县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岫岩新一轮大发展中,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建设,把文化作为全县发展的“软实力”来对待,要求全县树立起“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文化就是抓发展”观念。我们文化馆对此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振奋精神,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县新一轮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角色定位认清职责
去年国家出台的《文化馆管理办法》中规定:
文化馆主要职能是:
(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三)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
(四)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五)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六)指导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为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
(七)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
(八)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
由此看来,我们在我县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很繁重的组织、指导、辅导和服务工作,还有一些专业的具体事务。
二、加强文化馆建设当好文化工作的先锋
(一)、加强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建设
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宣传廊、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舞蹈(综合)排练厅、资料室、老年人活动室、文艺创作室等,以及管理用房、辅助用房。有条件的应建有小型剧场和室外活动场所。我县目前文化馆这些设施基本具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使之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人才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要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文化馆目前专业人员还很缺乏,特别是高级创作人才、导演策划人才尤为缺乏,已经影响到文化馆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引入激励机制、利益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对优秀的特殊人才经考核后可以破格录用,对公共文化服务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使文化馆成为结构合理、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三)、强化社会公益功能,加大无偿服务力度。文化馆在我县文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实际上就是强化社会公益公能,就是文化馆如何面向社会搞好服务。我们要把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无偿服务力度,包括服务的面和服务的量,从服务内容到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都要兼顾。一要出新。要更新观念,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要适应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各类辅导人员齐全的优势,善于挖掘人才资源的潜力,进一步充实无偿服务的力量。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我县新一轮大发展,使文化馆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文化特色村建设的开展,给文化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机。群众有各种文化生活的需求,或传统的、或现代的、或艺术的、或娱乐的,文化馆要及时掌握群众的文化生活信息,从中列入自己的服务计划,将无偿服务工作作为文化馆业务工作的主体之一。提高服务质量,文化馆要做到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及时反馈信息。无论办班辅导、活动策划、还是展示演出,送戏(节目)下乡,都力求精益求精,真正体现文化馆的整体实力、良好素质和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文化馆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四)、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县满族文化遗产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岫岩玉雕工艺、东北大鼓、皮影戏、满族剪纸、满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单鼓、满族民间歌曲等7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婚俗、农民画、民间鼓乐等13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今后的日常保护和挖掘工作量还很大,我们要按计划把这性工作扎扎实实开展下去使具有岫岩特色、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而且要传承发展下去。
篇2
坦白地说,如果仅仅从市场经济获取最大利益的角度来评价《中国记忆》5年来的不懈坚守,很多人都会说该节目的制作者既缺乏经济人的基本素质,又缺少追逐收视率的经济头脑,因为“他们占据着稀有珍贵的媒体资源却不能竭尽所能地开发利用”。但是,如果从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坚守电视传媒的基本功能、提升受众基本素质的角度来看,该节目的制作者不但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激发传统文化产业正效应的经济人。
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中国记忆》面临的客观现实并不乐观。无论是《不散的书场》、《最后的夹缬》、《皮影故事》、《冰上猎手》,还是《白色的图腾》、《海岛文面女》、《水上清明节》、《活着的史诗》,许多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渐渐失却了生存的土壤。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传承上,它们整体上都陷入了技绝人亡的艰难境地。即使一些有名气的文化遗产,在名动天下之后,也会因为工业文明的过度开发而变成闹市之所。然而,这些珍稀文化遗产的原始本质却要求我们必须加以保存和保护。它们不但蕴涵着某个区域内、某个族群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还是捍卫国家文化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依据,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关键性影响。多年来,电视从业者一直呼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了民族特征,缺乏了民族记忆和精神,过去的呼吁只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用影像记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曾经的记忆和荣耀,让散落在我国每一处的文化遗产都能够延年益寿,是每一位传播者为人类所承担的使命。在电视传播层面上,《中国记忆》所昭示的,正是国家大台所具有的文化品位、教育品质、科学品格的基本定位。
然而,在一个喧嚣嘈杂的信息多元化环境中,传播学中的强效果理论已经失去了根基。在媒介获取困难的岁月用跟踪记录或实地调查的传播方法来传递人文知识,也许还能够在受众中引起广泛的兴趣。但是,如今的受众已经变成了一群有方向没目标、有行动没原则、享受信息不接受结论的“乌合之众”(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语),他们在信息易得的条件下根本不会在单个频道上坚持半个小时以上。况且从社会心理学上说,如今的受众观看电视的动机更多的是寻求心理上的刺激。
尽管受众的稀缺性和客观对象的隔绝性确实造成传播的困境,但是,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精英们越来越意识到大众媒体在穿越时空、构筑并维系社会群体文化同一性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时,媒体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不仅将大众社会化为一国人民,而且还将一国人民转变成一个民族,更为重要的是,媒体的传播使得人们有一个认同的空间。它不仅仅是重新唤起共同记忆,更确切地说是使受众在体验冲突、感受休戚中和谐团结。而实际上,以民风、民俗、民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深深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已经变成了维系民族国家想象、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通过文化再生产传播机制,《中国记忆》不但塑造了特定的中国气派的“中国记忆”,而且也塑造了特定的民族认同。
篇3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将文化恢复重建与当地政府重建规划相结合,与贯彻*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相结合,突出受灾地区文化恢复重建工作,重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城乡文化建设,均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地震灾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促进城乡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20*年10月前,通过采取建立临时文化活动室、组织流动文化服务等措施,在受灾地区过渡安置集中居住区域建立和完善过渡性文化服务基本功能,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到2010年,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要按有关标准基本完成受灾地区主要文化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其余区(市)县按照“十一五”规划,基本实现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3年前后,通过倾斜发展、重点扶持等措施,使受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步发展,使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体系,使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文化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居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
二、重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好、实施好灾后文化恢复重建规划
1、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受灾地区文化部门要迅速抓好健全组织和恢复队伍工作,指导、协调和帮助受灾严重地区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乡(镇)综合文化站健全组织机构,在短时间内落实生活保障,建立临时办公场所,恢复正常办公秩序,重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创造条件开展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
2、做好灾情评估统计。要主动、客观、全面、准确地做好灾情评估统计工作。加强公共文化图书、器材设备的抢救工作,加强公共财产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认真组织震灾损坏建筑设施的安全评估工作,对受损轻微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修复并对公众开放服务。
3、科学规划恢复重建。按照市政府和省文化厅的要求,以及“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工作思路,确保灾后“两馆一站一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恢复重建纳本地恢复重建规划,通过重新规划,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在满足基本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着眼长远,提高档次,即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又要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
(二)继续以推进“五项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过渡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保证“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到位。各区(市)县要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抓好过渡安置集中居住区的配套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期间文化需求。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要把“两馆一站一室”纳入灾后重建统一规划,早日完成达标建设;其余区(市)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在20*年6月前完成全市文化馆达标建设任务,20*年12月前完成全市图书馆达标建设任务;20*年,要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一人一册”。“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体制。
2、推进城乡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工程、数字化图书馆工程。*图书馆要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县支中心建设,确保网站内容、网站容量和网络传输速度达到全国一流水平。20*年前,全面完成县级支中心建设,配合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的推进,在100%的乡镇(街道)、70%的村(社区)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继续按照“公益事业,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思路,深化全市农村电影改革,20*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实现每月每村、每个过渡安置点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并初步建立起市场化运行机制。20*年,完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实现全市所有图书馆数字化联网,数字图书馆读者点击率每年上升20%。
3、推进城乡文化带动工程。继续深入做好送文化下乡和扶持城乡特色文化品牌工作。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今年重点完成过渡安置点公共图书流转点建设工作;其余区(市)县继续推进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图书流转点工作,确保到20*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80%以上的村(社区)建立图书流转点。继续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办“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风情节”,在九区和高新区举办“文化*—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继续实施电影木偶皮影进校园、专业院团进乡镇、慰问演出进工地、高雅艺术进社区等活动;各区(市)县继续打造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把丰富受灾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既坚持送文化服务到临时安置点,又积极组织受灾地区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调演、比赛等形式,培育一批民间文艺骨干队伍,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文化系统新农村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地保护和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筹备工作。完成“三个集中”工作的保护地域风貌、历史遗存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力争成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通过“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创建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拳头产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院。2010年前,完成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规划。借助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风情节的契机,包装、展示和推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资源。
5、推进城乡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按照城乡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工程的要求,通过下派挂职、上调锻炼、集中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到阵地有人管理,活动有人组织,作用得到切实发挥。震灾受损严重的地区,要把培养文化人才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培养一批文化骨干,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三)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线,大力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1、抓好文艺创作演出。各国办、民营文艺院团在抓好年度艺术创作生产的同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创作生产一批反映人民群众重建家园方面的文艺作品,弘扬不折不挠、团结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唱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主旋律,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认真组织实施惠民演出工作,使“众志成城、重建家园—我们在一起主题文艺慰问演出”制度化、经常化。加强对各区(市)县特别是重灾地区文化部门开展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工作指导,各区(市)县要注意积累创作素材,抓好创作生产,积极用新创节目为群众演出,提高本地文化活动的质量。
2、大力推进剧场建设。各区(市)县特别是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等受灾较重地区,要按照《文化部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本地剧场建设工作,将剧场建设纳入灾后重建规划,力争在2010年前按标准建成适合本地区文化发展要求的中型剧场,确保本地生产的剧节目和引进剧目有较为适宜的演出场地。市文化局在推进武侯区、成华区剧场建设的同时,将重点支持和指导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抓好相关剧场建设工作。
3、推动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各区(市)县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和要求,着眼于加快本地旅游演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业内涵,繁荣本地文化艺术事业,坚持“政府引导、城乡兼顾、鼓励发展、市场运作、重点推进”的旅游演艺发展原则,采取整合旅游演艺资源等方式,推动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提升本地文化魅力,力争形成投资具有较大规模的旅游演艺剧目并上演。
(四)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核心,提高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抓好重点项目。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恢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恢复重建文化旅游设施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俗风情等特色产业,继续打造历史文化、休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尽快对受损的文化旅游设施进行恢复重建,重塑都江堰水文化品牌,同时围绕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特色古镇文化打造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积极指导和支持受灾古镇恢复重建工作,促进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利用*文化资源,高起点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重点抓好都江堰—青城山文化旅游设施恢复重建项目,都江堰二王庙景区文化旅游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彭州市地震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崇州罨画池文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崇州鸡冠山九龙沟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项目,受灾地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
2、抓好政策配套。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倾斜扶持政策,协助市级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更为开放和有较大突破的文化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抓好市场繁荣。合理规划受灾地区文化市场重建工作,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受灾地区文化市场重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重点以演艺协会、博物馆协会、网吧协会、音像协会、歌舞娱乐协会为抓手,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开放型、多主体、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五)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重建工作为重点,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抓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重建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启动对受损的5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积极协调配合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相关专业机构,重点抓好世界文化遗产、全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受损的国家一级文物修复重建工作。力争到2011年,完成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景区的修复重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抗震救灾纪念设施、实物资料征集和建设工作,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地震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
2、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按照统一部署,继续抓好文物普查的宣传培训和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普点,加强技术支持,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时限和要求,确保我市第三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2010年10月前按时保质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延伸成果应用,努力形成“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和谐局面。
3、加强博物馆建设。加强对全市各博物馆、文物收藏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发展和丰富博物馆事业,不断改善馆藏文物库房保管条件,提高展陈水平,加大博物馆宣传力度,做好《*博物馆文化之旅导览图》、《*文化宝典》的编印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阵地社会功能。结合地震灾害馆藏文物修复工作,继续编制《*市珍贵文物保护修复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馆藏珍贵文物本体保护修复项目。
4、做好文物勘探和考古研究。切实加强文物勘探发掘考古工作,积极会同国内外专家和相关机构,重点对以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化进行研究,科学制定考古发掘规划,加强考古理论研究,努力突破文物保护等难题,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历史文化支撑。协调推进《*市大型古文化遗址保护管理规定》立法进程,在20*年完成该草案的起草、论证、修改和送审工作。
(六)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为根本,加强文化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
1、加强依法行政和管理。坚持恢复重建和加强管理并重,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重点围绕网络文化市场、音像制品市场、歌舞娱乐市场、文艺演出市场等领域,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大文化市场管理举措的督促落实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深入开展网吧及网络游戏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娱乐场所日常监管,努力为广大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切实保障广大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推进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市文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试行)》,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信息库和行政处罚数据库。大力支持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发展,促进行业组织实施自律。落实创建青少年“绿色网上空间”和打击“黑网吧”目标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组建当地文化市场专职协管员队伍,强化技术监管手段,建立完善网吧及娱乐场所监管系统。
3、加强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加强文化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把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执法队伍作为实现依法行政目标的关键环节,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执法人员,坚决取消执法资格,吊销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岗位。严格按照《文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有关标志的通知》精神,做好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执法标志等的规范管理,树立*文化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震灾过渡期的各项工作,市文化局成立“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协调小组,负责全市文化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规划编制协调等工作。各区(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过渡期文化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篇4
关键词:非遗保护;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以人为本
平遥古城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品牌塑造在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在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平遥古城特色产品集合成一个品牌化的体系。以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为出发点,增加包装设计价值并通过包装传播非遗文化内涵,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恰当的在功能和结构造型中融入非遗文化要素,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产品个性乃至当前流行时尚元素的平衡点,形成平遥古城独特的包装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品牌对包装设计构思的作用和包装对品牌构思的作用,通过对包装功能的完善,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的创新深化品牌的形象;在品牌塑造的环境下合理使用非遗文化元素并且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运用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揣摩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增加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沟通互动,开发包装的附加价值(图1)。
一、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
首先,对平遥古城的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加工、再设计,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包装的民族性。比如平遥牛肉的包装,其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从平遥牛肉传统烹饪技艺入手。要做到文化和包装的完美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次,消费者通过购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在购买包装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把提取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进行时代语境的转化,让它更具有时尚性,并以包装为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二、立足于品牌统一
首先,包装设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其设计构思由品牌决定。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是平遥古城特色产品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包装的纹样、形式都应该在品牌的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不能与品牌脱节,达到塑造包装个性、建立市场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其次,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连带认为其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会造成对品牌的不信赖。2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多考虑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包装和产品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包装定位要有所不同。如,娱乐型包装的设计要活泼艳丽一点,礼品型包装的设计要典雅大方一些,装饰型包装可能要更加注重其设计纹样的华丽和高贵。这些都是对品牌品质的一个体现;最后,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更新包装来升华品牌。
三、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首先,品牌塑造强化非遗文化的应用。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品牌在对以前狭隘的地域品牌形象予以提炼的前提下,围绕其“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文化定位,从称谓到标识,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强化着品牌的文化内涵;3其次,非遗文化有助于区分品牌。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将非遗元素提取并运用到品牌塑造中,有助于将品牌与其它地域的品牌加以区分,切实打好“地方特色”这张王牌,为产品打上“平遥产”的烙印。
四、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首先,设计不同档次的包装。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包装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依据现代特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开发相适应的包装结构形式。改变现有市场上大一统的包装局面,根据用途、场合、消费人群的不同设计不同档次的系列包装;4其次,考虑绿色减量化包装理念。为满足当代社会消费者所提倡的绿色安全减量化设计理念,平遥古城的包装设计在展示产品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包装,不过度。就需要将包装结构做好,给每一件产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合理空间。在选择包装的材料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材料;5最终,考虑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线上物流包装可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善于网购的趋势并给传统特产行业带来活力。传统上架的包装可以适当的多考虑其创意性,有些产品可以考虑开窗包装和造型不规则包装以突出其个性。线上物流包装时要多考虑包装的安全性和统一性,要方便装配和运输。
作者:张佳慧 左祯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释:
1.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雪,王宾旗.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大舞台,2011(10):136.
3.刘宏芹.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包装工程,2004(2):86.
篇5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环境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硬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软环境)两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根本在于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根本在于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氛围;可以为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做好支撑;可以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可以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
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一是以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环境;一是以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统一。
二、建设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1.在建筑功能性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升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建筑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为人服务,在建筑功能层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划、现代化的设施更好、更便捷的实现其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布局完善其扩展功能。给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便利、更多的服务,让其全方位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
理想的大学校园建筑美学设计有其独特的气质,是功能性、艺术性、教育性的统一,通过其传达的人文关怀理念给与身处其中的师生愉悦的精神感受,陶冶师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因此,在学校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现有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体现和谐性;精心设计每一栋建筑,使其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又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要认真装饰建筑内部环境,以高雅、庄严、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设计体现教育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全面提升建筑的品位和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建筑文化的魅力所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校园建筑的育人功能。
3.建设承载深厚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点睛之笔。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强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要通过整体呼应,协调统一的布局体现校园景观的和谐感;要通过发掘校史中的优秀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最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来增加历史感;要将校训、校歌、校徽等元素通过校园景观的方式加以强化,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性;要以雕塑、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让校园景观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时刻影响学生,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味。
三、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统一的精神环境
1.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保证。实现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园制度体系。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高度集中的场所,对于社会新的变化、新的理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和接受力。所以,在高校制度体系运行过程中,更加需要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修改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确立解决新问题的新型制度,这也是高校制度体系灵活性、有效性和约束性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制度规范方面都是重约束、重管理、轻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只有在制度设立和执行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服务理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教育服务,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并举,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精神文化环境。
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体系
符号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凝练和浓缩。校歌、校徽、校训、校史、典型的校园景观、大型典礼仪式等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符号体系的范畴。高水平的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传承历史、引领后人的重要参照。建设校园文化符号体系,需要以学校发展历史为参考,以学校现实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未来发展预期为方向,科学的提炼和总结,避免同质化、共性化,追求特色化、个性化,通过校园文化符号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内在氛围和外在形象,使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寄托。
3.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文化活动要实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二是要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化活动是教育理念和思想传播的有利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文化活动的基本目的。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需要探索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渗透与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文艺性与科技性、政治性的统一。提升校园活动的层次,需要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的分量,以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大力开展政治参与活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更重要的是探索和设计提升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的活动形式。这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促使其不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通过全面、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其对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篇6
1.隆里古城的历史和面貌
隆里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文化古城,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锦屏县的西南边沿,距锦屏县城52公里。古城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全村有1021户,人口3873人。隆里,原称龙里,清代更名为隆里,有“隆盛之理所”之称。隆里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清时期“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形成重要军事城堡。隆里古城是一座“亦兵亦农”的军事城堡,平面略为方形,城墙为石头筑成,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城墙外有城壕和护城河。古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城内的街道用鹅卵石铺成,横折曲行,没有“十”字路口,全是“丁”字路口,这是因为“十”与“失”谐音,具有不祥意思,而“丁”则有人丁的意思,象征着人丁兴旺、城池固守。古城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建筑形式及艺术手法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特征,居民宗祠的后院均设有后门,户户相连。每户居民住宅的大门上都挂着一面八卦镜,为保住宅的平安。据说在唐朝时,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居住于此,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位文人而修建了“状元墓”、“状元桥”、“状元祠”。古城内的居民大多是明代“南征北调”时军人的后裔,在饮食、穿着、习俗等方面保留着汉人的特点。
2.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
隆里古城是贵州境内继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建立之后,经中国和挪威文博专家考察,于1999年获得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的批准之后,被正式列入中挪文化交流项目中而建成的生态博物馆,2004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12月29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它是贵州省4个生态博物馆及20个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之一,也是贵州省优先发展和重点宣传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古城声名鹊起,知名度大大提高,引起大量中外人士关注和重视,增加游客数量。至今,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对外开放十多年,据县旅游部门统计,游客进入量从2003年的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41万人次,总共接待中外游客达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人民币。
二、隆里生态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作用
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认为:建设主要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目的出发,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力求人与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博物馆本身具有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生态博物馆建设于民族文化丰富、保存较好、集中性强的地区,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内建有资料信息中心,有利于收集和保存民族文物;生态博物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用动与静自然结合方式向人们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我国生态博物馆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官办型生态博物馆,另一种是民办型生态博物馆。不管是官办型还是民办型生态博物馆,它们都主张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倡导群众文化的自治、社区自主发展,采取迂回策略逐步培育地方的独立发展能力,建馆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浓郁的民族地区。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证明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保护和弘扬其民族文化。隆里生态博物馆建于汉文化密集、独特的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它不仅保护着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建筑,还保护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容自有其精华与糟粕,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选择、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第二,提升其民族文化主人翁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隆里生态博物馆选址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居民大多数世代以务农为主,因此,他们缺乏一定的知识来解释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对自己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模糊,立场不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兴趣,与此同时造成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自卑感。因而生态博物馆建设,使他们逐渐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重新看清自身的作用,激起他们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第三,保护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时代不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传统的魅力大不如从前,民族文化逐渐流失。如隆里舞龙文化,舞龙的人大多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年轻人几乎很少见,熟悉舞龙文化的基本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学徒也少,舞龙文化逐渐淡化。大多数年轻人认为舞龙挣钱少,不能维持生计,没人愿意去舞龙。自生态博物馆建成后,这种局面开始缓解,政府发放一定的工资和补贴,大力鼓励年轻人学习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业发展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加大,使他们重新重学习本民族文化。第四,筑起一道坚实的民族文化墙。隆里古城处在民族成分较多的地区,是一座汉文化孤岛。常年的民族交往,导致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但长久下去,会逐渐影响本民族文化特色。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可以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它建立的实质是把相对集中的同一民族文化包围起来,让同一民族文化在相对统一范围内发展和传承,壮大同一民族文化的力量,形成一堵坚固的墙,抵制本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影响。
三、隆里古城开发建设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虽然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带来负面的影响。隆里生态博物馆亦如此,它的建设保护了当地的民族文化、改善当地贫困落后的局面,与此同时也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不少冲击。首先,隆里古城旅游业的开发虽然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他民族文化的涌入,则致使当地民族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古城内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使古城不再有“古”味。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当地民族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开始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第二,隆里古城原先经济落后、交通闭塞。隆里生态博物馆建立后,交通不再闭塞,经济开始发展,对外的大门打开,涌现出大批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常年在外受到城市文化影响,回乡后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家,激起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如盖洋房、住洋楼的倾向在加强,保护老宅的意识在减弱。第三,隆里生态博物馆建立后,由于政府的大力宣传,古城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大批参观者、访问者和游客。然而,这些参观者、访问者和游客却是另一种民族文化的携带者与传播者。他们的到来,使这一地方弱势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加快了此地区原生态民族文化消失的步伐。最后,古城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禁不住时间的侵蚀,木质材料开始出现腐烂、霉变等症状,给补修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城内居民都是挨家挨户紧凑在一起的,容易引发火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隆里生态博物馆建馆后,为了让古城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对其重新整修。整修工程费时、费力、费钱,至今仍未整修完,常会在角落里看到一些危房。经整修后建筑却不再具有原来的历史气息,轻而易举便能看出某些地方是被整修过的——整修时所加入的现代文化的气息,使整体不协调。
篇7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措施
从近几年全国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上来看,很多景观设计人员侧重于对防汛、灌溉和航运等基本功能,一般情况下采用截弯取直或高筑堤坝的方式进行景观处理。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对城市滨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就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们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的手段,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更好的发挥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特色和优势。首先,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水文地质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凸显当地的特色。由此,我们的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先了解当地的地域、人文、植物等具备的特色,然后进行充分的探索和发掘,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景观手法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滨水绿地的活力、文化和乐趣,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用简洁明快的造园手法使滨水绿地与城市道路等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其次,我们必须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除了要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所以每一个从事景观设计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以人健康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滨水绿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怡人的观赏、游憩、休息、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促进城市居民健康的生存和发展。滨水绿地还具有一个让人们日益重视的生态功能,例如净化水资源和空气、涵养水源和改善小范围的气候环境等功能。由此可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滨水绿地和谐健康的发展。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类活动对滨水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栖息的动植物的干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同时,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还需要坚持一定的生态原则。在产生的发展过程中,水体与城市的关系已经变得尤为复杂。在科学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规模也在进行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被水体逐渐保围。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滨水区被高强度的开发,导致城市滨水区逐渐衰落,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滨水区是陆地与水体的交界地带,有着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例如:陆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这些复杂和敏感的生态系统极难进行人为的控制。近些年来,城市的建设活动严重的导致了水体污染、生态失衡,滨水区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2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在进行实际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工作时,工作人员除了要严格秉承上述原则外,还需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具体的考察。结合地区环境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滨水绿地景观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本文接下来就对此进行分析讲解。首先,科学规范的安排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顺序是每个设计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滨水绿地是一个空间性的生态系统,在实际的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用蜿蜒的游览步道连接起一个个独立的景观空间,通过多种空间变化的形式设计多元的浏览空间,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一个移步换景的空间效果。第一,科学且合理的设计观赏平台和小广场。我们需要在一些邻近居民住宅区的地方修建亲水的观赏性平台和小广场。这些景观小品作为滨水景观设计的节点,同时在人流稀松的地方修建砂石河滩,方便周围的居民在学习工作之余来此游憩和休息。一般来说城市节点的设计间距约为几百米,人们步行几分钟就可抵达。第二,对半开敞的空间实行一些设计措施。在进行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工作时,我们可以在一些邻水的地方种植高耸并且挺拔的水杉和落羽杉。这些水杉和落羽杉的混交林郁闭度必须严格控制在零点几之间,尽可能的营造出一个幽静,空间感强烈的休憩性空间。一些滨水植物还可以在晴天的湖面形成倒影,波光粼粼给人无限遐想。第三,巧妙的设计密闭空间。为了给人们清幽的感觉,我们需要精巧的设计出一些植物由组成的密闭空间。这些密闭的空间一般都由乔木或灌木的群落组成,为的是减少人类的活动范围,为野生的动植物和昆虫提供优良的栖息地。其次,考虑滨水环境区域内主体景观的设计。滨水景观植物群落的组成要严格遵循多样化和统一化的原则。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结合滨水环境的人文地质条件,配置相应的植物,努力丰富滨水绿地区域的空间层次。
3结语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是由多种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结合体,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好各种生态系统的优势,展现出滨水绿地的自然美。本文以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中心,秉承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对设计措施进行了规范化的论述。我们应该在保证城市滨水环境在满足基本的航运、灌溉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努力凸显出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
参考文献
[1]龚京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分析——以某市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122-123,125.
[2]唐家峙.探讨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2013(24):207.
篇8
[关键词] CIS理论杨柳青古镇品牌物质文化品牌行为文化品牌精神文化
一、CIS理论与品牌文化
1.品牌与品牌文化
品牌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营销理论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近百年来,品牌的定义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其价值内涵。里克・莱兹伯斯(Rik Riezebos)认为,“品牌是能够使某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同类区别开来的,并能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为消费者带来意义的一切标识”。由此可见品牌的特质是个性,支撑这种区分同类产品个性的是品牌的价值和理念。价值和理念涵盖于品牌文化之中,故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文化的融合。品牌文化不仅包括产品、广告等要素,还包括消费者、企业、竞争者和社会公众等诸方面,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是社会文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
2.CIS理论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由CI战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步深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Corporate Identity)一般译为企业形象识别,是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环境尤其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营战略,它强调企业形象对社会公众的个性表达和获得公众的有效识别。
CIS,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MI、Behavior Identity―BI、Visual Identity―VI)三大部分构成,它们分别体现了组织的精神内涵、行为活动和外在形象三方面内容,是组织形象展示的平台。通过对这三大子系统的构建,能为组织形成一套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达到吸引公众的目的。
3.CIS理论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
品牌文化具有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受众与企业的融合、实现品牌个性差异化、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功能。而CIS理论以MIS(理念识别系统)为BIS和VIS系统的统领,是CIS理论的基石和原动力。故,MIS是品牌文化中品牌精神文化的缩影,并通过BIS和VIS的形式将品牌的行为文化和品牌的物质文化表现出来。
因此,CIS理论是形成品牌文化的基础,是品牌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文化是CIS理论的灵魂,是企业定位、发展方向、精神理念的高度凝练;是品牌市场价值的体现,更是受众对品牌信任度的评判。
二、CIS理论与古镇品牌文化
1.古镇与古镇品牌文化
所谓古镇,一般是具有区域特征的民俗民风的传承,现今仍保留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古老小镇。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兴起,使古镇这种静态地域历史文化展现成为各个旅游企业争相锁定的热点,同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
品牌文化的概念来源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营销的一种战略理念。古镇品牌文化是运用品牌文化战略将古镇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并拓展该地区的文化表征,从而增强古镇的品牌核心竞争力,为该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古镇品牌文化主要表现为古镇整体文化在游人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古镇品牌文化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
2.城市CIS与古镇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
城市CIS的研究在我国已进入系统深入阶段,并成为城市发展中塑造独特城市形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即城市CIS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以当代CIS战略理论为主干,以城市发展战略为目标,充分利用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识别设计的方法,建立一套与企业形象识别不同的、适合城市形象战略的系统。此系统得以成功运用的城市如大连、深圳。
以城市CIS理论服务于古镇可以形成古镇CIS理论。通过上述CIS理论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明:古镇品牌文化的建构可以通过古镇CIS理论实现。具体表现为:把古镇的精神理念、发展目标通过规范化的民众行为、良好的古镇视觉效果与空间感受体现出来。以展现地域文化为原则,充分反映古镇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民风民俗、民众风范、产业发展等社会内质的特点,并最终将其文化内涵通过视觉和行为来进行表达,从而建构古镇的品牌文化,使古镇更具有个性和特色。
三、运用古镇CIS理论,实施天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
天津杨柳青古镇在2003年被评为天津新十景,若想从十景中脱颖而出,成为天津地区,甚至中国北方具有独特风格的古镇还需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以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逐步实施古镇品牌文化的视觉整合
(1)发挥杨柳青古镇标识的品牌识别功能。古镇的标识可以整合古镇各个公共环境的视觉效果,使整个古镇体现统一性,并将古镇的文化特征通过古镇标识的呼告从视觉上体现出来。古镇的标识是古镇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的体现,需要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一个能最大限度反映古镇特点、易于被公众识记、接受并产生好感的标识。然而,杨柳青古镇的标识只是在网站上可以看到,在古镇的交通主干线、地标建筑、古镇各个景区均未出现,标识的基本功能就是识别性,以标识成为品牌的符号表征并未在古镇得以实现。
(2)以杨柳青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实施品牌的系统宣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古镇,如何让社会、市场、公众、消费者知道、辨识、认定、选择?毫无疑问宣传古镇品牌、加大古镇品牌传播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古镇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古镇特有民俗产品和产品背后代表的各种地域性文化,还需要大力宣传古镇的品牌文化形象。这种宣传可以通过政府形象宣传、古镇定位宣传、古镇群众文化活动、古镇文化艺术节、古镇民俗文化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应以杨柳青古镇标识为视觉基础,渗透在宣传的任何一种形式中,使受众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接受名牌古镇的各类信息。
2.以古镇CIS理论为载体,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
(1)以M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杨柳青古镇的MI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古镇名称和古镇的使命。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建构首先体现在古镇名称的定位上。古镇名称包括原有名称和可识别名称。天津西青区政府现命名该镇为“天津杨柳青镇”,尚未正式出台可识别古镇名称。可通过策划议案商讨该名称,识别名称应高度概括古镇的发展理念凝聚古镇品牌的价值观。杨柳青古镇政府提出环境立镇、文化兴镇、经济强镇、开放活镇的发展理念。这种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古镇的使命得以实现。①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经济使命:即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建构为基础,策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发展经济,提高杨柳青人民生活水平,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②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社会使命:主要表现在杨柳青古镇的社会责任感,整合以运河文化为背景的各类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在保护古镇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古镇的文脉和历史。用杨柳青古镇特有的品牌文化形式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力量。
(2)以B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杨柳青古镇BI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营销行为、传播行为、个人行为。通过三种行为的定位可以建构杨柳青古镇的品牌行为文化。①杨柳青古镇品牌营销行为。古镇营销行为,是体现古镇形象最直接的方式。它常常通过古镇决策层对外的政策、古镇营销公司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古镇居民对游客和投资商的态度表现出来,给游人最直接的感受。西青区委、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出,既要议“经”,也要议“文”,以文兴商,力争将“静”遗产变为“活”资源,将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的政府决策,达到良好的招商引资的效果;当地居民也提出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杨柳青文化品牌”,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文化交融印象,取得了很好的业绩。②杨柳青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促销活动等,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有助于提高杨柳青古镇品牌知名度的和古镇品牌文化形象的塑造。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的促销活动、广告、新闻告之。意在宣传杨柳青古镇外部形象和固有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向社会公众表明作为北方历史悠久的古镇所愿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从而使人们对古镇产生好感和认同,并在公众的内心深处树立良好的古镇形象。③杨柳青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古镇品牌是多种身份角色的市场代言人,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家、员工等个人行为,二是古镇居民日常行为。杨柳青古镇企业家、员工的个人行为,如日常民俗文化制作工艺的演示、服务与销售人员的礼仪等等,都会影响古镇品牌文化形象。好的个人行为会贴近受众,增强外来游客的归属感,提高古镇品牌的信任度。古镇居民的个体行为也会对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居民本身良好的个人风貌,古镇居民群众活动也是品牌行为文化的延伸。如: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明清街等旅游场所分别举行堂会演出、民间杂耍武术表演、秧歌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均属于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建构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应该遵循古镇品牌文化所制定的行为文化的规范,每一种活动都应体现杨柳青古镇的品牌精神文化。
(3)以VI系统建构杨柳青古镇的物质文化。杨柳青古镇VI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外观形象、应用系统、古镇产品系统。三个部分应以古镇标识为统领。①杨柳青古镇的外观形象。A古镇独特的地里位置――运河文化的延伸。B古镇古建风格――明清时代院套院民居,大院文化的表征。C古镇标志景观――御河景观带、杨柳青民俗广场等。D古镇标准色――依据古镇标志(LOGO)的创意制定标准色。E户外广告设计――进入杨柳青古镇主干线上的大幅宣传招贴,呼告受众古镇品牌,增强杨柳青古镇品牌的知名度。F旅游服务系统――以标志为统领的景区导视系统。统领古镇识别,方便受众,亲近消费者。②杨柳青古镇的应用系统。A古镇的标识系统――标志(LOGO)、标准文字、标准组合、标准辅助图形等。B古镇的公共设施系统――以标志(LOGO)为统领的服务机构识别、医疗机构识别、商业机构识别等。③杨柳青古镇的产品系统。A一般纪念品:如明信片、画册等。B民俗文化纪念品:如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砖雕拓片等。C以古建、年画、风筝砖雕元素为基础各种延续产品(如T恤、鞋、文具、钥匙链等)等。这些产品均具有杨柳青古镇本身的可识别性的文化特征。
古镇品牌物质文化的建构可以将古镇的各种文化通过图形的视觉传达形式将其外观形象和应用系统整合起来,为受众提供了古镇的整体视觉形象。同时引导受众关注附有古镇标识等设计形象的产品系统,品牌文化的市场导向特征由此表现出来。尽管古镇品牌的物质文化处于品牌文化的最外层,但却集中表现了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在社会中的外在形象。
综上所述,将CIS理论科学地应用于天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可以促使塑造古镇形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完美结合;可以促使政府部门从宏观上规划和微观上重新塑造杨柳青古镇的品牌文化特征,实施古镇品牌文化战略,进而促进古镇旅游业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刺激招商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治英主编:地区形象理论与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2.25
[2]汤铭潭等主编:小城镇发展与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9
篇9
关键词: 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 构建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有教师的作用,也有学校领导的作用,不过教师的作用是关键。同时,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工作的态度和情感中。
3.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不过也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三、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即按照社公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育人首先是育德。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
1.思想政治的导向功能。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具有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状态、性质又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价值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校风传统、集体舆论等意识形态成果。
2.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物质文化,即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充满生机活力的花草树木,实用美观的物质设备,不仅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产生一种规范化的体验,而且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作用。各种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功,比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活动,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和少先队集会等,对学生更有着感染、暗示的作用。
3.道德行为规范功能。如果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主要起晓理、激情的作用,制度文化则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规章制度、学习守则,以及政、党、团、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既是建立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的必要条件,又是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同价值导向、情感陶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校园文化的构建
1.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2.警惕反主流社会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我国的教育在履行文化传递职能时,一向把重点放在智能文化上,从而表现出忽视观念文化的倾向。于是,异质文化便乘虚而入,以浸润方式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灵魂。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逐步形成与改革开放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文化碰撞,新旧文化交替,使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变得空前复杂,对学校德育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影响。
3.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过滤作用,主动引入适合学生的文学书刊、电影,把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纳入学校的常规课余活动。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从影视文艺欣赏到知识讲座与社会思潮评价;从文体活动到自办手抄报、墙报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系统进行辨别是非、美
丑、善恶的教育。没有对校外文化市场的严格管理,使其放任自流,学生容易滑向失足和违法的泥潭;没有校内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健康有趣的文化活动,学生就更容易盲目趋从社会时尚,受“黑色”或“黄色”文化的诱惑。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学红,李瑞恩.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j].科教文汇,2008,(6):38.
[3]靖国平,姚蕾.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7,(4).
篇10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发展
1.推进乡镇文化站发展对策
1.1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和活力
乡镇文化站未来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增强乡镇文化站发展能力。乡镇文化站要突破发展瓶颈,重新获取发展活力,还必须创新乡镇文化站运行机制。通过积极探索文化站的多元化机制,实行“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文化站的活力被重新释放出来,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方面也更有效率。在乡镇文化站运行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采取差异化的乡镇文化站发展策略,完善乡镇文化站的经费投入机制。
1.2培养、鼓励全民化参与
全民化即是培养业余、鼓励全民、面向大众。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和业余骨干队伍建设,充实专业队伍的后备力量,组织有一定文艺特长、积极性较高、乐于奉献的业余人员成立文艺队伍并适当进行专业培养,在储备文艺人才的同时自然提高了部分群众的文化素质,并且扩大了文化站的影响力。加强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全民参与到其中。争取多建设一些全民性的设施和活动场所,如农民夜校、文化娱乐中心,多开展面向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艺术等。
1.3创新文化载体,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广大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观赏者, 也是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农村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 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因此要经常性、创造性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探索文化下乡与农民文化活动对接的有效形式,一是要开展当地群众接受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民群众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格局,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享受文化的愉悦, 在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二是积极引导农民把日常生活中内容和形式能够看得见、听得懂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1.4健全和完善乡镇文化站的服务功能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构建乡镇文化站发展的坚实基础各地政府要增加对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与文化部下发的《“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新建和改扩建文化站项目建设规模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并具备基本功能空间,如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为健全和完善乡镇文化站服务功能提供坚实基础。要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与经济规划,纳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出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各地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充分保障乡镇文化站的发展。
1.5发挥乡镇文化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物质生产也得以进步,同时对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与积压,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都来自农业文明,因此大多重点保护项目的传承者都在农村。利用乡镇文化站立足基层、为农村文化服务的优势,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普查中,积极收集原始资料、加强保护政策的宣传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对乡镇文化站建设发展的建议
2.1强化乡镇文化站的发展规划
要确立乡镇文化站的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使得这一规划与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从制度上保证乡镇文化站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长期发展规划可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各乡镇经济发展的状况,对乡镇文化站的基本设施条件、文化资金投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文化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文化站发展的政策。近期发展目标则是各乡镇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惠及群众的文化实事工程,从文化网络的覆盖、文化阵地的利用、文化活动的参与、公众对文化的满意度等方面来一一谋划,从而使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2进一步明确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职能与作用
凸显服务性。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乡镇文化站更加强调文化的服务功能,更多地体现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开展文化活动,让农民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文化共有者。乡镇文化站作为整个群众文化的最基层组织,它直接面对广大的乡镇人民群众,以往机械地完成乡镇党委和政府任务的操作方式,已经背离了文化工作强调服务的宗旨。如何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如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才是乡镇文化站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找准平衡点。乡镇文化站的首要职责是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把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更要及时将群众的文化需求反馈给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为相关文化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乡镇文化站要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纽带,必须找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2.3理顺管理体制
- 上一篇:如何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 下一篇:乡镇森林草原防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