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流程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警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预警流程

篇1

关键词:财务预警 信息采集 风险处理 动态反馈

引言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后,就是确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工作模式与控制流程,即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系统功能,这样才能使得预警系统体现其真正的价值。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特征,其预警流程也应合理组织并适应公司特征,以保证预警系统运行顺畅。

一、信息收集与整理

财务预警系统对风险预警和控制其依托的是公司内部的多个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所以信息是财务预警系统运行的重要数据基础,为了做好风险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公司首先应按照全面的组织模式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与控制组织机构,使之与公司的结构相配合,在健全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的组织机构后,预警系统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内容必须全面而细致,不仅包括了公司内部的相关财务数据,如库存金额、不良资产、预算报表、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状况、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经营发展计划等;还需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采集,如国家政策、市场分析、行业发展数据等,这些都将影响公司的经营与生产,是帮助公司作出财务决策的重要信息。

在复杂环境下,公司的财务环境发生了本质改变,市场从乐观经济环境转为谨慎经济环境,针对投资需求增加财运更加积极主动的财务策略,如增加负债比率等。可见,预警系统的信息来源不应仅仅局限在公司内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还包括了公司各部门的基本经营信息,甚至是对手与市场信息,说到底就是要在相关性与及时性、准确性、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完成信息采集,以此形成一个完整而开放的信息采集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二、财务风险处理

财务预警系统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公司消除危机,因此风险处理是系统作为关键的工作流程。预警系统风险处理的基础就是信息,在得到大量的信息之后,预警系统会对其进行处理,将数据代入到有效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完成对数据的识别、分析这是风险处理的首要步骤。在金融危机后,公司突出的财务风险就是资金链的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和分析结构建立财务预警和控制模型,其加总性和人为因素影响过大且容易失真,这就需要利用更加客观的财务指标作为分析标准,如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全部负债比、销售现金比、净资产现金比等等。同时针对危机后时代坏账的不断增加,应当设置反应公司资金周转率的财务指标,并以此设定风险限值,如应收回账款的周转率等。各个公司的运行模式不同,所以上述的财务指标并没有固定的参考值作为统一标准来执行,只有一个适度的变化规律而已,所以公司在使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与处理是,应将公司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数值标准和波动范围,以此确定公司的风险等级,并作出应对。

因为财务风险可能发生在公司运营的多个环节,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研发投资等等,因此处理风险时不能仅仅依靠财务获得数据与指标,还应将非财务因素纳入到风险处理的范围内,作为补充参考,如公司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力、人才流失、国家政策、世界经济趋势等等。这些都要依靠财务预警与控制机构的人员的职业素质来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财务预警系统构建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选择公司内部熟悉财务、审计、管理等业务的人员参与到预警与处理危机的工作中,同时也可聘请外部财务管理机构帮助公司进行财务风险辨识和处理。最后,风险处理中还应重视对预警线的设定,因为后危机时代的特点是资金链断裂问题突出,因此公司应更加特征设立相应的预警线,如出口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坏账金额等设定警戒线,监测公司财务运行的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尤其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毕竟防患于未然的成本要低于处理危机的成本,因此公司应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这样在多变量模型和重点财务指标被理顺后,预警系统就可方便的检测出公司运行的风险点在哪里,并查出风险的诱因,找到控制要点加分析,对于可控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消除,而非可控风险则进行削弱,实施波及范围最小,这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对财务风险的处理目标。

三、风险处理结果反馈

风险预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形成过程与处理结果的报告,这是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即对处理风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并以此反馈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效果。在报告过程中应将实用、准确、突出为原则,将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解决过程纳入报告中,并在结论中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即对此类风险的预警和处理提出建议。同时财务风险预警控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信息的交互是涵盖公司经营全过程的,因此必须随着经营情况的改变而调整和改进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控制模式,如预警指标、处理方法等,因此公司必须借助对风险处理经验积累来实现对预警系统的动态化管理,这样才能提高预警系统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预警系统的完善与发展,这也是处理结果反馈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合的看,公司在建立预警系统后,就应当适应性的构建起一个预警流程,上文所阐述的仅仅是一个公司预警系统的常规流程,要想提高公司预警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效果还应在此基础上增加监控细节的把握,使得流程适应公司结构与经营模式,这样才能提高预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水年.关于财务风险预警信号的探讨[J].现代会计,2010,(05)

篇2

关键字:矿业资金安全;预警体系;财务风险

1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矿业作为传统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其重要性不可言喻,正是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矿业集团由于资金安全的内部控制问题导致财务困境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皖北地区的青东、袁二项目都是年产值几亿的项目,后来因为财务危机,无法坚持下去,直接被淮北矿务局撤销了.关凤峻(2010)预测在2030-2050年之间,我国矿业经济将出现激烈的波动———生产能力总体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矿业资金安全问题,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避免或者减少这种波动的出现,因此现在就要关注矿业资金的安全并着手进行相关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皖北地区作为是我国煤矿集中地之一,矿业资金安全预警研究将对皖北地区矿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传统资金安全预警体系的缺陷

早期资金安全预警理论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及早有效规避财务危机,我们称为“传统资金安全预警理论.”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传统资金预警理论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曹德芳、夏好琴(2005)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首次以股权结构财务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建立Logit模型;周敏、潘福乙(2006)研究中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因此在预警指标中加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即EVA指标;朱雅琴(2006)的研究表明,资金安全预警指标既要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独立指标变量和综合指标变量等特殊指标还要进行定性分析包括流动资金周转率、应付账款、现金流量、产品开发与市场脱节率等一些财务指标.传统的资金安全预警理论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矿业资金安全的预警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合的地方,特别体现在预警对象、预警内容以及预警结果上.具体分析如下:

2.1预警对象边界过于狭窄

传统的财务预警理论较多的研究我国制造企业中存在的财务危机,也就是预警对象多集中体现在制造企业上,忽略了矿业资金这一特殊的形式.传统的财务预警理论具体表现为企业经营失败、破产等,还有一些学者把ST作为衡量企业是否遇到财务危机的标准.然而要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的预警体系去预警矿业企业的资金安全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我国矿业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我国矿业经济存在形式基本上是“二元结构”.所谓“二元”,其中一元是国有大中型矿产,另一元是乡镇矿产.这就需要将两种形式矿产结合起来进行宏观调控.第二,我国矿业经济基本上还没有资本经营,矿产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较弱.因此找出适合矿业企业的资金安全预警系统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2预警指标过于依赖财务指标

传统的资金预警模型本质上还是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金利润率等)预警并没有纳入非财务指标、流程预警等方法.仅仅利用一些财务指标来对资金安全进行预警虽然有一定的预测功能,但还是存在一些片面性、主观性.比如财务指标主要反映报表表面的数据,并不能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

2.3预警内容只针对渐进型财务危机

按照发生时间不一样财务危机有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爆发型财务危机两种类型.渐进型财务危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困难,程度逐渐加深,导致最后出现危机甚至破产.爆发型财务危机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企业资金由于操作风险或内控失效导致突发性的资金事故.传统财务预警理论由于忽略了操作风险,也就是由于内控失效、操作不当造成的资金安全风险,因此面对爆发性财务危机,传统的财务预警理论则显得无能为力.根据现阶段调查研究,皖北矿业集团在设计资金安全方面只是简单的以“当月结算收入”、“应付账款”、“月工资标准”、“资金存款月末数”这4个指标作为评定星级的标准,这显然也是不够的.

3矿业资金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

矿业资金安全预警体系就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的流程管理和传统资金安全预警理论相结合共同预警资金风险,来判断风险大小、变化情况.其中,操作风险一般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是由于不当或者失败的内部程序导致的.通过爆发型资金安全事故使得企业直接陷入财务危机,但操作风险是可以被企业控制的内部风险,也就是说企业是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提前预警规避其发生.但提前预警的控制程度取决于操作风险的方法与成本.财务风险仅通过预警指标在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前才进行预警.因此只有在经营政策或决策程序出现问题时才提前预警并将其及时反馈和改善.如图1所示,矿业资金的安全管理主要由外部的融资能力跟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体现在资本配置跟产融结合上.它所引发的两种类型的财务危机分别为为爆发型财务危机和渐近型财务危机.其中,爆发型财务危机由主要由操作风险造成,需要通过流程预警机制来较好的规范.渐近型财务危机主要由财务风险造成,需要通过模型预警来规范.最后,流程预警与模型预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业资金安全预警体系.

3.1流程预警

流程预警就是利用内部控制的流程管理.依据全过程的预警思路,采用广泛运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理论,实现高效的矿业资金安全预警.PDCA循环理论在融入了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评价后对于资金安全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其工作原理依次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从日常管理实践着手,形成一个循环,持续不间断的改善,最终建立一种内部控制有效的资金安全预警管理系统.见图2:具体来说就是将PDCA循环理论分为四个阶段.则第一阶段Plan(计划阶段)需要分析矿业资金安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资金安全问题的原因;将原因归类,找出各类原因中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订解决措施、提出改进方案.第二阶段Do(执行阶段)执行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继续修改再执行.第三阶段Check(检查阶段)根据计划的要求,检查执行阶段的完成情况.第四阶段Action(行动阶段)需要总结本轮循环的经验,把效果好的提炼为标准;把没有解决或者新出现的资金安全问题转入下一轮循环.通过每一轮的循环,以期能够动态、系统的预警矿业资金安全问题.

3.2模型预警

模型预警就是在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式下以财务数据为主要指标形成的各种计量模型.比如LPM模型、logistic模型、AIES模型等的建模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定量的揭示出财务危机程度的功能.LPM模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来预警资金安全性.其中指标y为企业资金风险概率,y值越大说明资金风险越大,y越小说明资金风险越小.logistic模型采用logistic分布根据样本数据估算企业资金风险的概率.目前学者常采用logistic模型来预警企业资金安全问题.AIES模型并不注重建模技术.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统计模型,通过恰当的统计技术对参数进行建模.综上,通过定性跟定量两种模式帮助矿业集团识别资金安全问题.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进行指标设计:财务指标、经营安全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其他指标.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必须根据自身资金安全管理的需要,从中挑选出一些关键指标并且设定一些指标值,作为预警的标准值.一旦实际值超过标准值,则预警.

4结语

传统的财务预警理论依靠以财务指标为主的预警体系来预警制造业的财务危机,并不适用矿业资金安全问题.本文在反思传统财务预警理论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矿业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和内部资本市场等内容,尝试构建全程跟踪反馈的矿业资金安全预警体系,以期有效的防范皖北矿业资金安全风险.由于矿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本文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何将PDCA循环理论更好的实践与皖北矿业资金预警体系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高文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星泽.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2).

〔2〕徐光华,沈戈.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J].会计研究,2012(5).

〔3〕杨洁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11(4).

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 内部财务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其是企业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其是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显然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过高和低股利政策,违背了风险报酬原理,歪曲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债权人将要求公司追加风险溢酬,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投资者也因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这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进而企业将靠负债支撑,易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

2.缺乏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预算管理制度、投资核算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存货盘库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或残缺不全或徒有虚名。特别是现金管理,更具随意性,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使用现金,白条抵库、坐支现象严重。已制定的制度部分内容已经陈旧过时,不能对经营活动中新发生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手册内容不细,未包括业务流程及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造成实际执行中的困难,产生财务风险。

二、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改变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提高决策层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健全和创新企业的权责分配方法和人力资源政策等。既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也要重视对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建设工作。内部财务控制与企业的任何一个组织,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每一个人都对内部财务控制负有责任并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是“人”建立企业的目标并将控制机制赋予实施,因此内部财务控制环境有待进行全面建设。

2.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在融资时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集资金中继续保持。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企业现有资本结构不合理,应通过筹集资金活动和各方面改革进行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从资本结构理论入手,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财务风险的抑减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既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使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点;要抑减财务风险,就必须确定合理的负债额度或比率。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内控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分析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流程中都存在怎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涵盖了规避该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即查缺补漏,使健全后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成为一个系统性、包容性、完整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4.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建立控制严密的内控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运行高效的风控业务运行机制等配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必须要始终贯彻全程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把风险控制贯穿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得业务环节的每一个员工都在评估和排除风险。使企业各层管理者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同时,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让全体员工了解其在整个财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团队防范效应。

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的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是兼职的,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来承担。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同时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经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风险的成因分析清楚后,也就不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了。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由此,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为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

总之,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措施要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实行,不仅在管理制度上要有保障,而且在组织机构,激励约束,以及监督检查和预警机制方面也要配套,形成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切实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非煤企业经营 财务预警 机制探索

一、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资金流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持活动,企业财务预警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经营和财务目标,分析资金流动运行规律,即时捕捉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堵塞、浪费、过度滞留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出警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免疫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2、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特点

量化管理的特点;系统管理的特点;过程管理的特点;事前预警控制的特点;动态管理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3、企业财务预警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1)、企业财务预警与其他预警管理的关系

正如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一样,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站在资金管理的角度,以价值指标为主,反映、监督、控制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提高资金运动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企业的增值业务活动服务。根据前面所述的企业管理架构理论,它在企业整个预警机制中处于支持和辅助的作用,

(2)、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落实和完成,对企业偏离财务计划的行为进行检查,将实际与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和查明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对偏离计划的行为予以纠正。

二、企业财务预警的目标和功能

(一)、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目标

1、培育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2、随时捕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漏洞、管理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持企业资金运动始终处于安全区域内。

3、减少忧虑和恐惧,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理财环境,使企业领导和职工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形成坚强的合力。

4、实行例外管理,使企业领导能从纷繁杂乱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企业重大决策。

(二)企业财务预警的功能

1、捕捉信息功能。必须能够随时发现警报信号。

2、预测功能。能够预测危险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最终后果。

3、判断功能。能够判断事件的危险程度。

4、跟踪、预防和控制功能。能够跟踪事件的进展,及时分析警报原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5、对策功能。能够提供有关警报事件的基本对策和方法,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6、免疫功能。能够横向借鉴同行业的经验教训,能够记录本企业财务警报的处理过程和评价结果,不断总结和积累,前车之鉴,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预警能力和效果,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及相关问题

(一)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原则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建立财务预警指标机制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所建立的预警机制必须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

2、系统性原则。必须从客户出发,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

3、重要性原则。应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注重成本效益的要求,预警指标不宜过多。

4、前馈性原则。财务预警十分注重事前管理,因此在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过程中,应尽量克服财务信息滞后性的缺点,不要仅仅依赖于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过程管理中,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5、前瞻性原则。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也是成长的,因此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所建立的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动态性和适应性。

(二)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基本前提

1、较为完备扎实的管理基础是实施财务预警的基础条件。企业警预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是杯水车薪。如果企业基础管理落后,建立预警机制会警报不断,失去建立的意义。

2、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衔接和协调。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

3、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财务预警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4、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团队意识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预警管理的成功保障。

(三)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

1、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相联系和融合,财务管理内部的筹资、投资和运用也相互联系和融合,预警管理必须从企业整体出发,某项指标的变化和波动,其原因往往并不是单方面的,企业某一方面的警报,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应对措施。

信息论。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本身就是收集警报信息、处理信息、发出警报信号、提供相应对策的信息管理过程。

2、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图的设计

根据客户需求---流程分析设计---效果评价---反馈---客户满意或惊喜的思路,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从全员营销的观念出发,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分清整个资金流动的来龙去脉,重点关注其关键活动和薄弱环节。

3、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预警机制是否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直接关系到运行效果。在建立过程中,可采用流程分析法、现场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模拟分析法等。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将企业资金运行过程分为多个子系统,如营销财务子系统、生产财务子系统等。

四、日常的现款收款业务预警管理

一项销售业务将货款全部收回才算完结。货款是否准确安全的收回是这一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收款业务分为现金收款和转账收款两种。

收款业务一般性问题及其预警

现金收款业务比较简单,主要是避免出现差错、防止出现假币,一般不会出现其它问题。由于从转账到货款到账存在一定时间差,在这段时间中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一定损失。所以转账收款应加强预警管理。

预警指标说明:

第一、 在一定时期内多次发生同一笔销售业务退票或多次发现带有诈骗性质的票据,应进行高度预警。

第二、 对发现的退票要作具体分析,如发现为逃避货款故意提供虚假票据的客户应提高警情程度。

应对措施

第一、提高收款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票据审核技术手段。

第二、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借助金融部门的技术手段将问题堵截在审核环节。

第三、对不了解其基本情况或没有授信的客户,采取倒存或货款到账后再开票发货。

篇5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 控制

由于企业融资不当以及财务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就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进而使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下降,该种风险即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以及资本运营风险,它是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以及各种无法控制或难以预计的因素影响。

■一、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原因

1.1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现如今,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很难实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低股利政策与股权融资过高和风险报酬原理相违背,没有真正理解企业资金成本的意义。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认为: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将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作为扩大企业利润的主要手段,那就会使企业的负债筹资增大。最后导致债权人要求企业追加风险溢酬,使企业的固定费用(如企业定期支出利息)增加。另外,投资者也会因为风险增大而索要更高的报酬,从而使公司借款筹资、发行债券以及股票的筹资成本不断提高,使企业只能依靠负债来支撑,这样极易爆发财务风险,且十分严重。

1.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残缺不全,尤其是现金管理的随意性很大,根本不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与范围使用现金,坐支现金与白条抵库的现象十分严重。企业已制定的制度有大部分内容由于陈旧过时,无法指导企业经营活动中一些新发生的业务。企业已制定的管理手册与规章制度的内容不细,缺少工作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使实际执行常常遇到较大困难,进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2.1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当改变管理层的经营风格与经营理念,提高企业决策层的指导与监管力度,并不断创新与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与权责分配方法。在重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环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和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组织都有关系,企业的每个员工对内部控制都负有责任,同时也受其影响。所以,应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2.2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理财目标以及财务风险和资本结构理论密切相关。在融资时,企业应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运用适当方法确定出最佳资本结构,然后在今后的追加筹集资金过程中予以保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现有资本结构存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应通过各方面改革与筹集资金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以资本结构理论为突破口,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另外,还应确定出合理的负债比率或额度,以抑减企业财务风险。

2.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之前,应先全面梳理企业的现有业务流程,对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并观察这些工作流程都存在着何种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怎样的影响,然后根据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有效控制措施。如果现有规章制度缺少这些控制措施,应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完整性、系统性以及包容性的内控制度。

2.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主要指企业在其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预警职能体系,它是使企业财务风险能够降低的关键所在,同时还是盘活企业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的预警组织机构可以使预警分析能够充分的、正常的发挥其功能。另外,企业的预警组织机构是相对独立的,不受企业组织整体控制的约束。企业的预警组织机构成员是兼职的,主要由企业的经营者,具备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与知识,并熟悉企业内部管理业务的管理人员构成。此外,还应聘请一些企业外部管理的咨询专家。企业预警机构可以独立开展工作,并只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不能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企业的预警组织机构大多数日常工作可由企业某些现有的职能部门来负责。

企业实施预警组织制度能够使企业的预警分析工作更加持续化与经常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预期效果。另外,要重视风险分析机制,它的高效性十分重要,通过分析能够将对企业财务影响较小的风险迅速排除,这样企业经营者与财务人员就能够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然后经过重点研究分析,找到风险的形成原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当分析清楚风险的成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具真实性,从事该项工作的个人或部门必须保持较高的独立性。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预防、识别、处理以及控制,以最低成本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稳定性、效益性以及连续性,给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有效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结束语

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与控制措施来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提供保障,还要在组织机构、监督检查以及预警机制方面形成配套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每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使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0;04

[2]赵金燕,李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10;06

篇6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优势,统一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平台,改革传统规范导向的监督方式,基本实现了核算数据的大集中,建立了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借鉴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监督手段,是对财务公司进行流程再造、提高财务公司事后监督工作有效性、防范和化解各类核算业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财务公司 商业银行 事后监督模式

一、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事后监督模式比较

1.监督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管理

商业银行监督体系经历了由分散监督到集中监督,由事后监督中心到监督中心的发展历程,监督手段由单一的业务复审发展到风险控制、预警、对账,并实现了监督缩微一体化的监督模式。以工商银行为例,其支行不设监督岗,所有会计核算业务由其管辖行进行集中监督。监督中心是市行的直属单位,内设监督科、再监督科、风险监控科和对账中心等部门,相应设置监督主管岗、副主管岗、业务监督岗、业务再监督岗、风险监控岗、对账岗等岗位。由于财务公司为当地的企业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其监督方式多为分散监督与部门内部监督,即财务公司一般不设置集中的监督中心,监督职能分散于当地的业务部门,在业务部门内部设置稽核岗位,对原始凭证、对账表、重要空白凭证的等内容进行检查,由稽核人员负责完成业务的相关审查工作。

2.监督流程和方法

商业银行(以工商银行为例)设立了事后监督、风险监控预警和对账三大系统。其事后监督工作流程首先是通过风险监控预警系统自动筛选风险数据,对当天大额、特殊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于营业终了次日收到监督资料后手工审票,审票合规后进行数据录入,通过事后监督系统进行凭证审核勾对。监督完成后,在会计凭证上加盖监督人员名章,将监督完毕的会计凭证移交给档案装订人员。财务公司无完善的风险监控预警和对账系统,其工作流程是会计资料按核算处理过程经有关复核处理后传递给稽核人员,由稽核人员在事后监督系统对部分凭证进行审核。再依靠人员的工作经验,人工逐笔核对核算部门会计资料。监督完毕后稽核人员要对各类凭证进行签章、整理、归档保管,其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监督效率低下,监督质量难以保障。

3.事后监督的时效性

商业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时效性较强(工作日的次日必须监督完毕)。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通过事后监督系统进行凭证审核勾对,通过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实现对前台核算过程中高风险环节、业务的实时、批量监控,提高风险反应速度,监督效率较高。财务公司稽核人员的检查范围包括业务凭证、账务核算、利息计付、票据管理、账户管理、往来对账等,负责审查各项业务处理结果正确无误。由于事后监督的职责内容较广,且多以手工检查凭证方式进行事后监督,加之来自有关方面(主要是银行)的回单不及时,一般无法在营业终了的次日完成监督工作,时效性较差。

4.监督整改与业务考核

商业银行一般都建立有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每个业务环节和每个风险点均设置交叉检查和重点监督制度,由会计管理部门(或由事后监督部门)制定会计业务考核制度,由事后监督部门负责考核,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并根据考核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在财务公司,当事后监督人员发现审业务差错时,及时向有关人员开出整改通知书,提出处理意见监督其改正。若为差错事故,登记差错事故登记簿,逐级上报上级管理部门。相比之下,由于其事后监督不具有监督处罚权和考核评价权,事后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对被监督者的约束力较差。

二、借鉴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完善财务公司事后监督工作

1.健全事后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事后监督体系

总的看来,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体系比较到位,基本上解决了因监督手段落后或上级管理层缺位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监督手段的完善、监督工作的考核、监督地位的提升,都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行使。当前,财务公司事后监督工作可考虑通过建立独立、垂直的事后监督工作管理体系,使各级事后监督工作得到统一的组织和管理。

2.加快系统开发,尽快开发出操作性较强的风险预警系统

借鉴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监督机制,改变目前风险控制主要靠手工操作的现状,尽快根据风险控制需要开发相应的系统模块,形成相对独立但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联系的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结合日常会计核算业务数据定量分析与事后监督人员的定性分析,及时预警监测信息,提高风险反映速度,实现事后监督由简单操作型向分析预警型的转变。

3.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手段,提升监督工作的时效性

财务公司的事后监督工作可借鉴商业银行的方式,应用先进的电子化监督手段,实现计算机对会计核算业务的全程监督。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监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运用科技手段,筛选出大额、特殊等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实现对风险点的实时监控,解决目前事后监督业务量大、监督工作迟滞等问题。

4.实施绩效考核,深化事后监督成果运用力度

篇7

(一)缺乏严谨规范的合同监管流程。

历史上一些工会企事业单位的文本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有些单位的合同签订缺乏充分的市场论证,有的单位从自身小团体利益出发,忽略了工会的全局利益和工会资产的综合效益。由于合同管理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监管和审批流程,造成合同管理无序,执行的效率较低,甚至有些不规范、不公平的合同被延续数年也无法更正。

(二)无法对合同实施有效动态管理。

传统的纸质合同,主管工会只能通过备案的形式进行监控,容易造成疏漏,也无法实现动态监管。另外,由于采用手工管理,不同单位的数据格式也不统一,合同采集的及时性也有所欠缺,主管工会无法准确、及时、有效地进入监管状态,对于领导的及时准确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合同执行进度缺少有效监管。

历史上由于工会企事业缺少系统规范的合同监管流程,合同的类别和参与人员多,合同履行进度的控制基本靠一对一的登记管理,极易造成管控脱节,也很难满足单位发展需要,主管工会想要全局或全程了解合同情况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便或偏差,财务的收付款依据及进度也无法及时反馈到合同监管部门,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另外,传统的合同管理缺少对合同进度、结款等关键节点的预警,不能准确地预测近期应出现的收支项目,不能帮助单位进行财务规划,掌控现金流,不利于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好地进行资金运作。

二、推行工会企事业单位的合同信息化建设

基于传统的合同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北京市总工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引进了NC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其能够实现的合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合同信息管理、合同会签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附件管理、合同收付款管理、合同进度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商管理、合同预警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合同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日益显现:

(一)规范了合同审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NC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根据具体业务设置规范化的合同审批流程,同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合同审批能及时灵活的调整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审批流程中能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对合同文本提出的修改意见,便于合同提交单位对合同进行修改,更便于主管工会适时提出指导意见。通过NC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合同网上会签,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对审批情况能够实时跟踪和督促。此外,除了单位内部的合同审批,对于需要提交上级单位审批的合同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在线审批,节约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实现了合同的全面跟踪和动态监管。

合同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NC综合管理平台需要录入合同的基本信息、合同变更信息以及相关附件等,采用集中的数据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工会企事业单位合同信息分布比较散乱的现状。合同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合同为主题的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关联,同时,系统提供自定义字段功能,能够为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检索功能,实现合同执行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管,为企事业单位实现完整、规范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支撑。此外,合同报表管理的灵活定义,也为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健全了合同的预警机制。

NC综合管理平台的合同管理预警包括合同生效日期的预警与收付款预警。我们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通过合同管理模块与财务总账相关联的方式,健全了合同的收付款预警机制。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份合同,在收付款到期日之前,系统会有自动提示,到期日后,对未如期履约的项目,系统会有预警,并提示及时进行干预和管控,相对于文本形式的合同管理方式而言,它具有很大的便捷、及时和督导优势,预警平台协助合同管理人员更轻松地应对日常管理事务,大大降低了合同执行的风险,实现了合同对业务的监督控制,保证了企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篇8

一、流程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特点及关系

所谓流程,是指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流程具有目标性、相关性、动态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等特点。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建立、流程实施、流程评估、流程改进和流程再造等不同行为来实现,是一个不断循环和动态变化的管理方式。企业一般按照业务性质进行职能部门的划分,按照部门职责组织企业经营行为,但所有的经营行为均需通过既定的流程框架来实现,通过流程管理让管理行为高效、规范的达到目标。

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解,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回避风险的发生。财务风险控制的滞后、缺失往往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流程管理是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主要脉络构成,是连接财务风险控制端点的主要载体,是网罗各经营风险节点的重要平台。流程管理是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运转的重要的系统化方法。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业务管理关系,制定业务指导原则,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流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作用。

二、ABC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评析

ABC公司是一家以投资物业为核心业务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近3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的租赁与日常运营。公司管理的经销商近500家,商户性质较为复杂,涉及业务内容从经销商管理、活动宣传到车辆出入库、新车交易、二手车评估、过户、验车、置换等,流程节点繁杂,且涉及到除商户、公司各部门以外的工商、税务、交管局及媒体等多个部门的交叉业务环节,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控制薄弱或空白的情况,从而产生管控风险。通过全面梳理公司财务管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司现有制度虽然较为全面,但缺乏对关键风险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ABC公司拟定的相关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包含核算、分析、预算、档案管理等诸多内容,但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制度建设虽然数量居多、但重点不突出,不成体系,忽略了对关键节点的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保证。

2.公司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预警力度不够,对风险的过程控制关注不够

公司现有制度体系是成立近20年来逐步形成的,除日常业务以外,其他大部分制度均是由于发现问题或总结其他企业经验之后进行的补充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表现为被动接受风险,而无法体现事前和事中控制的理念。

3.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风险管控的瓶颈或断层

目前,公司建立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分别归属于各部门,且开发平台各异,数据口径各异。系统推进过程中仅考虑部门自身业务的信息需求,缺乏跨部门之间的系统交流,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数据,甚至出现部分信息系统的缺失以及部门“信息孤岛”的形成。信息系统无法高效发挥作用,财务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对公司经营和管理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4.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失,职能部门及员工管控风险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公司在日常管理中更多关注上级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总体完成情况,缺乏对内部管理尤其是风险管控的系统考核机制,由此员工的关注重点有时与企业风险控制实际需要发生偏离,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及时性。

三、ABC公司以流程管理为中心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前述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全面梳理,结合公司业务和管理现状,我们拟借助流程管理的优势,围绕公司核心业务,搭建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在ABC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上,严格遵循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要求搭建: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控等。在体系实施过程中,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原则展开,即以流程管控为中心,以关键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流程为主线。

1.全面梳理财务制度

按照公司财务职能,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财务核算、财务分析、税收管理等业务板块,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将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所有业务过程与关键环节显性化,重新界定每个制度制定的目标、范围对于存在重合的部分内容重新划分,对于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通过制度梳理,全面了解风险的来源,为后期识别风险,制定科学流程管理体系夯实基础。

2.识别关键业务流程与关键环节流程的财务风险

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配合,根据部门职责细化内容,全面细致识别关键业务与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只有准确高效定位关键业务、关键环节流程中存在的财务控制风险点,才能为后面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合理控制风险提供线索。

3.组织推进流程设计

在财务风险管控中,如果说制度梳理和风险识别是基础,那么,流程设计就是实现风险控制的保障。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管控的质量。在流程设计中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在流程设计上要体现管控要求,即对流程运行过程中隐藏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判断,设计专门环节来防范或降低风险;二是在流程设计上要体现流程运转的过程控制,即业务流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留下关键点痕迹以控制风险,这种痕迹必须在流程设计上体现。

(1)内部环境

ABC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交易有形市场,经营项目内容增多,业务交叉节点增多,而在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人工成本增幅是既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既定的组织架构与人员设置条件下,进一步优化内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针对原来粗放式分解经营目标存在的潜在控制风险,我们拟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及相关职能部室负责人组成,由财务部主控,详细分解收入成本费用预算及资产购置控制目标,细化控制流程,明确流程节点控制责任人,切实降低盲目经营或低效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拟成立员工考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总经理办公会成员、党总支、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组成,从员工工作业绩、业务技能、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管理考核。。

(2)风险评估

财务部作为 ABC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主控部门,拟从定性控制流程和定量控制流程两个路径进行风险评估。定性主要通过《各部门风险点与防控措施自查明示表》、《各部门“小金库”自查明示表》等从各主要部门、关键岗位、关键业务环节,进行每季度的拉网式自查。各相关岗位负责人及主管领导分别对自查内容签字确认,并将签字确认后的自查结果于企业公示栏进行一周的公示,接受ABC公司所有员工及经销商的监督。其间,财务部组织专门人员对自查结果进行抽查复核。如对公示结果存在有异议的反映,或财务部复核出自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财务部将书面上报考核管理领导小组,责成定期整改,并对整改进度与效果进行有效控制。

定量主要是结合定性控制结果与预算完成控制结果,将各部门的经营指标预算完成情况与风险控制情况汇总,与相应的预算目标、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并按照既定权重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各部门的评估报告。员工考核管理工作小组将结合评估报告与员工工作技能等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根据每季度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年终的绩效考核激励。

(3)控制活动

ABC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交易有形市场,其租金收入是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租金收入的管理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而对应收账款的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针对ABC公司经销商类型多,数量大,应收账款情况复杂的情况,拟出台《应收账款预警流程管理细则》,以“数据准确、预警及时”为原则,将应收账款按照量化标准,分为四级预警等级,并对具体预警等级中各责任部室、责任岗位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明确的流程规范,对各类拖欠租金现象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沟通、早处置,将欠租风险降到最低,为企业营业收入“颗粒归仓”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ABC公司对保安人员与保洁人员采取外包方式进行管理。ABC公司拟建立完善《招投标流程细则》,对保安公司与保洁公司的整个招投标流程进行规范管理.保洁、保安公司合同必须每年一签,年末接受公司的综合考核评价。企业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约或更换保洁、保安公司。

(4)信息与沟通

目前运行的《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品牌管理系统》、《租赁合同管理系统》、《经销商信息系统》等数据管理平台各异、口径偏差大、数据合并难度大、信息重复或缺失等现象严重。为彻底改变这种低效管理带来的数据失真、防控滞后等财务风险,拟由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在细致调研所有经营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防控财务风险,实现信息传递流程规范化、精准化”为准绳,为ABC公司量身打造专业的《经销商与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涉及经销商管理与车辆管理的所有信息化管理需求,并实现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的无缝对接,有效控制潜在的“跑、冒、滴、漏”现象,确保每一项业务流程有条不紊,每一个业务交叉节点管理清晰流畅,从而带动整个企业运行节奏高效有序。

(5)内部监控

ABC公司目前在内部监控方面更多依靠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控制为主,缺乏内部监督的专业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升ABC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在公司目前不具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情况下,我们拟建立以总经理办公会成员、纪检办公室、财务部为成员的内控监督小组。由该小组对公司整体的风险控制状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同时,结合外部第三方独立审计和上级集团公司定期内控审计查找出来的问题,加强对公司相关内控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推进,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控制公司财务风险。

4.加强流程管控的持续优化

流程管控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内外部环境、经营业务、管理层经营思路以及人员的变化,均会对既定的流程体系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流程管控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流程管理的动态性,及时应对经营变化带来的风险转移。

篇9

关键词:风险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实时预警

作者简介:耿贵彬(1969―),男,山东沂水人,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一、风险、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著

(一)风险与财务危机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收益的机会。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隐含着危机的同时也孕育着商机,企业在追求收益时必须承担较高的风险。风险不仅来源于企业的外部,同时也来源于企业的内部,如经营效益的下降、混乱的管理系统、错误的决策和低效的资产配置与运作等,都会降低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甚至加剧风险对企业的伤害。财务危机(Fi-naneial crlsis)又称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财务危机表现形式有多种:从企业的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枥严重恶化;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由此可见。tt~-危机往往是企业各类风险最直接,也是最终的表现形式,企业各种风险的加剧和实现,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逐步恶化,并最终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但风险并非必然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因为只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并有充分的抗风险的能力和手段,企业完全可能转危为安。

(二)财务预警财务预警系统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张鸣(2004)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设立并观察、判断一系列敏感性经营和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势态,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预测和预报的财务分析控制系统。刘红霞(2005)认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它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以各种财务分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财务危机警情予以警示,为企业调整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黄辉(2003)认为,企业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而临的危险情况,同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排警对策的财务分析系统。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财务预警系统多数是传统意义上的预警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财务预警系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帐,企业财务预警所依赖的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呈报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计信息化的普及使每个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基本上可以摆脱纯手工记账,不但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差错,更重要的是缩短了间隔期间,会计呈报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达到“适时”或者“实时”呈报,为危机预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赖以存在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缩小了时空距离,可以实现在瞬问的、跨时空的实时反映。可见,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背景进行实时(或适时)监控和预警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成为可能。杨淑娥(2006)对企业实时监控和中长期预警提出了“多时段、多层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循环的思路,以企业的中长期、短期、实时的财务预警与企业的战略层、经营层和作业层一一对接,将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划分为综合评价、某方面能力评价以及单因素评价层次。这一思路体现了实时财务预警的观念,但要作进一步的发展,结合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利用企业已有的会计信息系统或者ERP管理系统,建立综合的实时财务预警系统。在这个实时财务预警系统中。各项工作由计算机和相关人员共同完成,大部分工作将由计算机来完成,系统的数据来源于企业已有的会计信息系统或ERP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采集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也可以人工输入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利用会计、数学、统计等方法,设立并观察、判断一系列敏感性经营和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势态,同时结合相应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将要面临的财务异常、财务危机等情况做出及时的预报和警示,并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给出相应的排除财务风险和危机的对策方案。同时,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根据事先设定的财务预警控{白|标准来判断所监测到的经营和财务活动的指标和特征。对于背离控制标准的财务指标和财务活动提供合理的预警信号,及时地通报给相应的管理部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事后预警,实现事中预警和实时预警相结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同时也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二、实时财务预警系统的监控对象与层次

(一)财务顸警监控对象基于信息技术的实时财务预警系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在企业财务危机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这些危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郭小金(2004)认为,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非一时的结果,而是企业长期经营和财务失效的集中体现;企业财务危机症状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症状危机潜伏期,主要表现在盲目扩张、无效市场营销、无视环境变迁和缺乏风险管理;第二阶段症状危机发作期,主要体现为: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债务拖欠支付和利息负担沉重;第三阶段症状危机恶化期,主要体现为经营混乱、资金周转困难和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第四阶段症状危机实现期,主要体现在资不抵债、丧失偿付能力和宣布破产。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都会经历一个初步萌生到逐步恶化的过程,而并非瞬间所致,在这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各种危机的因素和特征,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得以表现,因此,财务预警就应该贯穿于企业经营和财务危机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不同领域中,如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不同的业务与管理领域,企业的运作需要这些领域和环节的有机整合与协作,任何一个领域和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因此,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财务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在供应领域,供应链出现断档、原材料供应紧俏等;在生产领域,产品经营方面产品单一或者产品寿命期处在下降通道,竞争对手强劲,市场份额递减,内部管理不善、存货积压、销货不畅,盲目扩充生产设备,其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不能很好地配合导致大量资金沉淀等;在销售领域,产品销售出现非预期下跌现象,产品销售后不能及时回款,企业扩大向其客户提供

赊销,导致平均收账期的延长,占用企业大量的现金等;在财务管理领域,资金运作或调度不力,使得企业发生违约事件、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出现技术性支付危机,资金运用出现临时性资金紧缺,资金链条断裂,新的筹资渠道堵塞等各种较复杂的情况。

由此可见,财务预警系统的监控对象很广泛,涉及销和财务管理等不同业务与管理领域,可以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物流是企业从原材料采购、机器设备购置开始,到生产出产品并实现销售的实物流,会计核算时实物流就转变成资金流;资金流是企业从投入资金开始,经过生产经营过程生产出产品,并卖出产品收回资金的资金流转;信息流是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和利润分配等经济活动所形成的数据经过加工而形成的,主要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财务预警就可以选择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作为财务预警系统的监控对象,如存货的管理和预警,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最低和最高储存量,实时监控存货的储备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则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避免出现存货短缺影响生产或存货储备过多加大资金占用。对于企业赊销的产品,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设置合理的销售回款率和平均收账期,实时监控销售资金的安全和回收率,对异常的销售及时预警;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和经营成果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的敏感性财务指标数据,设置合理的预警范围,当实际数据偏离设置的预警范围时能及时的发出预警信号,通知管理当局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不同的企业,具体的监控对象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但应该遵循由易而难、由简而全的原则。在预警监控对象的选择上,除了要挖掘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对象外,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监控对象,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需求的周期性下降、贷款利率的调高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等。

(二)财务预警监控层次从管理上看,企业一般形成高、中、低三个管理层次,即战略决策层、经营管理层和执行作业层。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财务预警监控的范围和对象不同。企业从实时呈报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中进行数据挖掘,利用敏感性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财务预警模型,从时空的角度出发建立实时财务预警系统。实时财务预警系统从时间上可以分为短期预警、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从空间来可以对企业的执行作业层、经营管理层和战略决策层进行预警,以此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预警监控网络。在这个实时预警监控系统中,短期预警一般与企业的执行作业层相互配合,如对企业的产品生产进行连续监控,对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做敏感性分析,对企业的资金结算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控,利用月度指标和即时生成的实时指标进行预警监控;中期预警与经营管理层相互配合,利用企业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数据,对企业的偿偾能力、盈利能力等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长期预警与战略决策层相互配合,利用企业年度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数据,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预警监控;在预警监控中可以分单项、分类和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利用已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及时界定企业财务状况,判别企业的财务危机情况,及早地为企业发出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在预警管理系统的不同监控层次上。应根据预警管理的需要强化实时监测功能和预控重点。对引起财务危机的各种要素和起因进行连续地和实时地监测,以便及时掌握企业危机变化情况,从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早期征兆进行事前控制,突出重点地进行对策选择并实施监控行为。

三、实时财务预著系统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一)实时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构根据上述分析,实时财务预警系统利用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的实时数据资料与报表数据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的和综合的监控与预警,并将监控结果和预警信号通过预警系统反馈给用户,根据不同的问题和危机程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类似于其他的决策支持系统,实时财务预警系统也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1)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库。在实时财务预警系统的数据库中,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库是财务预警系统最基本的数据来源,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部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构建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库,完成对数据的组织、检索、预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任务,为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做数据准备。(2)预警指标及其标准数据库。该数据库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单项、分项和综合的财务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最基本的财务预警指标组成,应该包括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预警指标,并设置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或者是指标不能突破的临界点与临界区间。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同时给出判别和评价财务风险、决定是否发出预警提示的临界标准,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全面地反映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的真实现状。(3)模型数据库。模型数据库中存有各种根据财务管理理论和相关知识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推理、比较选择和分析整个问题,完成财务预警模型的选择、建立、组合和运行控制;财务预警模型可以选用已有的模型,如zScore模型、F分数模型,以及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的实证资料研究建立的多元线性判定模型、逻辑回归判定模型、概率比判定模型等,也可以使用根据实际数据资料自行建立的预警模型。(4)对策数据库。对策数据库是事先准备好的在各种风险条件下的应急对策集合,预警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则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自动地采用相应对策。预警对策库中的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预警系统警报发出时,企业可按照预警对策系统的提示,借助于企业管理层中具备良好的业务和综合素质的专家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去寻求更实用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篇10

 

一、项目的开发背景及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现状

 

(一)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审计领域,会计信息化使审计信息、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会计信息电子化的形势,如何不辜负各级党委领导对审计工作的希望,切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加强部队建设等方面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摆在审计部门面前的首要课题。按照国家审计署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审计信息化应逐步形成“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避审计风险,切实发挥审计部门“出效益、保廉政、促管理”作用。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应该把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部队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提出了依托公安三级网络构建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构想,通过研发审计软件推动全省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二)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现状

 

经过调查研究,公安消防部队主要设有公安部消防局、省总队两级审计机构,市支队没有审计机构,仅有部分专兼职审计员,存在着监督网络不健全,审计人员偏少、审计任务繁重、审计资源整合度不高的问题,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运用网络远程审计作业与管理的现代审计基本没有开展。尤其是消防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走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前列,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而长期以来审计人员采用老式的审计查帐方法,不仅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而且对审计工作风险的预见和控制程度不高,迫切需要以先进的审计信息化系统改变审计工作现状。

 

(三)公安消防部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1.硬件环境

 

目前全国公安消防总队以上专职审计人员全部实现人手一台微机或笔记本电脑的配备,部分总队、支队专兼职审计人员实现了笔记本、台式机双配备,具备外出就地审计和在办公室远程审计的基础。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加大了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消防总队、支队硬件环境良好,拥有专用计算机机房和专用软件服务器,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软件和网络环境

 

各总队服务器软件平台主要依托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单机主要采用windows xp或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各消防总队网络运行依托公安三级网络,省、市、县网络健全,基于BS架构的办公网络系统依托三级网运行良好,各总队自行开发的基于cs架构的消防业务相关软件也在正常运行。总队级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已经十分稳定和成熟。

 

3.财务软件运行状况

 

目前公安消防部队支队级以上单位大都使用财务软件主要包括武警部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武警消防票据管理系统、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用友NC、用友U8、事行财务软件等,其中用友NC财务软件是在各总队服务器上使用,武警部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武警消防票据管理系统已在部局、总队、支队和独立核算的大队四级单位应用(一些大队也在使用票据管理系统)。消防部队正在对各省财务软件进行统一和规范,逐步实现以武警部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财务软件运行模式,目前武警部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开发了部队行政经费账套、消防业务经费账套、基建经费账套,基本满足了消防部队财务工作现状。武警部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SQLserver数据库设计开发的财务应用软件,对于审计所需基础数据的采集极为有利。

 

目前消防部队各级单位硬件软件环境配备和财务软件应用、网络运行状况,可以实现远程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采集、远程审计和联网监控等审计功能,已经具备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项目的预期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项目的预期目标

 

在金盾工程的整体规划下,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将审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审计中解放出来,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完成审计工作机制和体制创新,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二)审计软件开发的效益

 

通过开发审计作业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实现网上审计、远程审计、远程审计指导与管理、实时监控、网上数据传输等功能,完成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保证各类审计业务数据采集、传输的顺畅、有效,同时推进消防审计管理和消防审计行为的透明、规范、高效,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经济活动违法违纪行为,避免资金使用损失浪费,发挥预警监督和保障作用。

 

三、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公安消防部队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按照审计作业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联网审计系统三部分进行设计,分别满足审计工作业务、管理和联网审计的需要。

 

(一)审计作业系统

 

审计作业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日常审计需要而设计的。作业系统按照审计工作开展顺序设计了审计工作流程,分别为数据采集转换、审计项目建立和审计项目作业。审计工作流程设计能够引导审计人员按照流程步骤实施审计项目,操作起来更加直观、方便、快捷。在数据采集转换上,系统提供了强大的采集转换工具,数据采集不仅支持总队、支队目前常用的财务软件,同时还提供了市面上流行的常用200余种财务软件采集接口,能够满足采集工作需要;数据转换全面支持国家标准数据的引入,以及消防部队支队以上单位目前使用的财务软件的现状,较为智能化地完成数据转换、科目库处理、分类账处理、自动生成科目余额表和会计报表,能够实现自动账证核对、账表核对、账账核对、凭证检查等功能。系统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审计查账工具和查账专家功能,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定制各种查账方案,也可以根据实地检查需要自行设定查账条件,充分利用软件内置的计算、对比和分析功能,账务查询分析更加科学。同时作业系统具备合同审计、预算审计、固定资产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审计工作范围,基本涵盖了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审计作业系统具体内容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1.数据的获取和数据转换设计

 

针对目前消防部队使用的财务软件,审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多种数据获取的方式。一是能实现联网取数(见图1),即通过公安网络实现取数接口直接连接财务软件数据库,完成取数工作;二是能实现利用定期备份的数据取数。即通过将备份数据恢复到本地计算机,再通过审计软件从本机取数;三是能够单机取数(见图2),即使用审计软件的取数工具在财务服务器上将数取出来之后利用移动存储工具拷贝到审计服务器上。四是利用智能客户端取数。即在被取数单位的机器上安装智能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自动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客户端将采集的数据自动上传至审计服务器。

 

2.审计项目的建立设计

 

审计项目建立是审计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信息系统按照设计了方便实用的项目建立流程。审计人员可以按照流程顺利完成建项工作,建项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选择项目类别、项目阶段、参与项目的人员及相关职责、所需要的账套数据等。项目建立完成后所选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职责权限对项目下挂的账套数据实施审计查账。

 

3.审计项目作业功能设计

 

审计作业系统按照审计工作流程分为“审前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

 

① 审计准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包括:“计划管理”、“项目管理”两项功能,对审计项目的开展,提供“资料准备”、“项目准备”、“历史资料查看”、“审前调查”的服务功能。

 

②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功能模块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对审计对象财务数据运用“审计工具”相关功能实施分析、查询、复算等操作支持服务。同时定制了三项审计工作流程,即:“审计工作流程”、“审计程序流程”、“审计底稿流程”。审计工作流程的定制加强了对审计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审计软件的管理作用。

 

审计实施阶段的功能设置包括八个方面:即“获取资料管理”、“审计会议管理”、“审计谈话管理”、“内控测评管理”、“审计程序管理”、“工作底稿管理”、“工作底稿汇总管理”、“审计组交叉复核”

 

③ 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终结功能模块主要提供对审计报告的制作、审计对象意见管理、审计报告呈批、审计报告批复的管理服务。

 

审计报告阶段的功能设置包括七个方面:即:“审计报告管理”、“征求意见管理”、“组外意见管理”、“审计报告呈批、“审计报告审批”、“审计作业结果管理”、“跟踪审计”。

 

(二)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为满足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项目、审计档案、审计资源和审计业务工作的管理需要而设计的。其主要功能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审计对象管理、业务计划管理;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复核、审计终结阶段模板管理;审计档案管理管理、领导查询功能、台帐报表功能、审计支持功能、审计信息管理功能、公共信息管理、业务办公功能、网络教育功能、软件系统管理功能。以下分别说明。

 

基本信息:包括计划类别、审计方式、文书管理、项目类别;

 

审计对象:包括对象管理、行业信息;

 

业务计划:包括项目计划、计划列表、计划变更、备用计划、编号维护;

 

审计准备:包括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下达项目数据;

 

审计实施:包括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其他实施文书、编号维护、提取作业数据;

 

审计复核:包括数据提取、复核管理、提交归档;

 

审计终结:包括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等;

 

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管理、借阅审批、可阅文档、档案案卷目录管理、档案目录分类维护;

 

领导查询:包括应上交、已上交、罚没查询、进度查询;

 

台帐报表:包括台帐录入、报表查询、设置(台帐字典、报表字典、单位信息、报表分类、报表插件);

 

审计支持:包括法律法规库、审计专家库、审计案例库、审计经验库、审计方法库;

 

审计信息管理:包括审计工作信息、审计信息通报、审计要情、大事月报、其它;

 

公共信息:包括公告栏、公共论坛、内部制度、通讯录、电子刊物、局内主页;

 

业务办公:包括未办事宜、在办事宜、已办事宜、阅件、外出代办、常用意见网络教育:提供多种培训方式,保证审计人员可以全天候,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地多层次培训。培训材料支持视频、培训文件和业务资料,实现网上远程培训教育;

 

网络教育:提供多种培训方式,保证审计人员可以全天候,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地多层次培训。培训材料支持视频、培训文件和业务资料,实现网上远程培训教育;

 

系统管理:系统配置、数据维护、数据接口、数据备份、部门定义、人员定义、流程定义、流向定义、角色定义、权限维护。

 

(三)联网审计系统

 

联网审计系统,要求实现作业的联网、审计对象的联网。实现从大队、支队到总队的财务数据联网。对于在网的财务系统可以实时的获取财物数据并进行在线的审计,对于不在线的财务数据建立报送通道,可以通过在线下达审计通知书的方式获得。

 

1.数据远程采集与传输

 

通过全国公安互联网络,公安部消防局与各省消防总队、总队与支队服务器等进行逐级网络互连,实行定期或实时采集审计需要的被审计单位或下一级单位数据,完成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分配、权限管理以及加强监管的需要。

 

通过数据安全认证模块,保证数据采集、转输、存储的安全,数据采集仅仅采集与审计相关的账务系统数据。

 

2.数据转换系统

 

数据采集至联网审计系统中,由数据转换系统完成数据转换。数据转换不但全面支持消防部队内部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如军财系统,还支持市面上流行的财务管理软件,如用友、金蝶、浪潮等,便于各级审计部门更好开展工作,进一步增强针对性。

 

3.联网审计业务基础平台

 

联网审计的远程取数与审计作业是全面联网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各级审计部门管理应用的切入点。要建设一个可扩展性、功能强、标准化、高度集成的软件工作平台,满足与审计部门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互通协同、与审计作业软件数据交互的要求,为实现业务事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打下基础。

 

架构能承载总队、支队各项业务的作业平台,整合总队现有信息资源、硬件、网络资源,建设一整套优秀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搭建一个内部信息沟通及工作信息沟通的优秀网络。

 

4.审计预警监控

 

基于安全、经济、便捷的网络条件,建设各省对所属部队财务活动进行实时审计监控系统,实现监督的无“缝隙”。各省消防总队审计部门随时可以对所属消防支队的财务的核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收集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最新会计信息和有关经济业务信息,并实时审计监督,审计的时效性将大大提高。审计从事后审计转变为实时审计,并从静态审计走向动态审计。

 

审计预警监控主要包括为七大功能,即:预警初始化、科目使用规范性预警、科目余额方向正确性预警、挂帐科目预警、大额支出预警、较大增幅支出预警、资产负债表预警。在获得必要权限的前提下,利用审计接口软件实施网络审计,可以完整、快速地获取被审计单位会计和经济业务数据,并作进一步的计算、分析、检查和核对,大大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