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运球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篮球运球的教学方法

篇1

方法一:沿端线、边线和中线的直线运球

学生每人1球成一路纵队,前后相距3-5米,绕篮球场的端线、边线和中线做行进间高、低运球;运球时要求目视前方,用手指、手腕和肘关节感知球的落点,篮球落下后尽量压在端线、边线和中线上,且两脚必须踏在端线、边线和中线的内沿,用右手向逆时针方向运一圈,用左手再向顺时针方向运一圈的方法反复进行练习。通过此练习,固定或限制双脚左右移动的位置和篮球落点的位置,减少学生脚踢球的现象。

方法二:橡皮筋限制下的运球

在篮球场的端线与边线、边线与中线的对接处直角点先设置好固定物,再在固定物的支撑下,在端线和边线的上方拉起30-40厘米高的橡皮筋,将篮球场围起来,然后组织学生成一路纵队,每一个学生前后相距3-5米,绕篮球场的端线和边线完成人在橡皮筋内沿,篮球落在橡皮筋外沿的不碰到橡皮筋的高、低运球练习。要求运球时篮球下落和反弹后均不能碰到橡皮筋。通过此练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运球视野,手指、手腕和肘关节对篮球的控制能力;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脚踢球的现象。

方法三:变换节奏的运球

篇2

摘 要:我们作为体育教师论述篮球技术教学方法,对于篮球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可以说是体育教师教学和工作,不断地探索和实际一些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初中的篮球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大学生的喜爱。新的篮球理念和训练方式的运用应抓住技术动作的要领,有针对性的运用教学方法本文从篮球技术教学的步骤、原则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区别性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师;篮球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08-01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篮球课的教学于组织,是学校开展篮球活动的基石。初中学生在学校运动中是比较喜欢篮球的运动项目。在校园中篮球运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篮球技术和篮球课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而不会,不能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广大学生认为自己又不是篮球运动员,学习篮球技术没什么用又不想专业发展,在日常课间和体育课上只是打打篮球而已。对于后者体育教师是没有办法,但是可以在体育组内进行研究和探讨的。

一、体育教师篮球教学中技术动作

作为一堂体育篮球课,篮球技术教学的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及技术动作要领的准确程度。例如:体育教师在篮球课行进间传接球教学时,由于学生对完整动作往往掌握很难,出现手脚配合不协调、传不起来,前冲速度过大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是体育教师组织学生碎步接跨步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仅是超越对手,更是为接下来的是传做准备。通过反复的传接球练习或是标出步幅的上篮练习能明显改善动作质量。但该技术的要领应该是球的前放,形成人追球的态势,才能很自然地跨出一大步。因而可以采用限制传球次数的练习方法,迫使学生主动跨出一大步,并且这样的练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我们在组织学生篮球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是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在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篮球练习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篮球练习效果,对体育老师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有益。例如:原地运球练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球手型和按拍球的用力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球性,让学生体会手指在运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加大手和球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球的控制面积,从而有利于在运球过程中改变方向;慢走运球主要让学生体会走动中运球与原地运球在动作上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教给学生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而跑动运球实质上就是行进间运球,但在动作上要求更高,要求学生上下肢的协调,保持运球与步伐的合理节奏,控制运球时球的反弹高度。通过对动作的指导和纠正,反复练习,逐渐使其掌握正确的行进间运球动作。

运球技术千变万化,但关键是手对球的感觉。让球在手上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球在手上有停留时间,手能“粘”住球,才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球。做到了这一点,就没不用低头看着球运球了。因此加强手控制的能力,体会球在手上缓冲的感觉非常必要。主要方法有:五指张开,双手交替滚球;体前变向运球时,强调手臂伸直,加长手臂做功距离(体会球在手上缓冲的感觉);身体贴墙,手臂伸直对墙运球等等。

三、体育教师篮球教学方法的区别性

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因此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方法采用也不相同。在体育课篮球技术教学当中,我们更应当遵守这一原则。篮球技术多样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特长的形成。因此篮球教学方法绝不可以不变。例如:在教学训练中,学生基本上都是采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或运球急停投篮两种投篮方式。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要把重点放在脚步动作上,特别是第一步——跨步接球,解决了这一步的教学,其他动作就迎刃而解。但要强调各动作的基本规范,不能让学生使用错误或是不规范的习惯动作进行练习。要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上下肢动作协调起来,形成运球的合理节奏,实际上这是该动作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先从跨步拿球开始,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于体侧,高度齐腰即可,另一人两脚前后开立,前脚距球约一大步,练习时,后脚跨步向前,同时双手接球,完成跨步接球练习。

四、体育教师篮球的趣味性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不可能走篮球专业发展的道路的,打篮球是他们兴趣、爱好出发,最终也只能是兴趣和爱好而已。体育教师在篮球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形式单一影响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练习方法必要在选择教学时考虑的,要具有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喜爱篮球运动。

在篮球场地上,学生两人一组传接球上篮,多人半场运球上篮等练习中,或课堂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循环赛,通过规定练习的时间,激发学生的斗志。

五、体育教师篮球课合理结合实战

篇3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引入“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等现代学习方式,并与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整合。借省课题研究的机遇,我们对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内涵进行了研究,并从操作层面对其目标设置、教学方法、探究程序及怎样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整合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关键词 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实践研究

一、体育探究式学习理念的内涵

探究学习的概念是学生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在学习中去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广义体育探究式学习以科学哲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应该是一种代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活动,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价值。

二、探究教学案例设计

探究学习分为课题探究和问题探究。学生的问题探究学习必须经历四种基本程序。我们依据“水平五”目标,就主要问题、多层问题探究和传统教法与探究学习整合等模式,列举了几个案例。

案例一:主要问题探究。

(一)学练内容:不同地形、方法越野跑。

(二)探究的问题:跑的姿势或技术要领有什么不同?

1.参与、生理、技能目标(略);

2.探究目标:学生通过对不同地形跑的技术要领探究,自主、合作地发现问题,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究问题与参与长跑的兴趣。

(三)程序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自由组合成锻炼小组、在校内自主选择不同地形,进行上下坡、左右转弯跑;钻、跨、跳等越过不同障碍的耐久跑(发现问题)。

2.搜集与处理信息

学生总结不同地形、不同跑步方法的不同要点相互交流、教师提示、小结问题继续分层或分组在校内、校外越野跑。

3.得出结论

上下坡、左右转弯等不同的地形,就要采用不同的跑步姿势;钻、跨、跳等不同的跑步方法,就要运用不同的跑步技术。

4.表达、交流与评价

组内交流(自评)组间归纳交流;(互评),师评并介绍耐久跑对生理、心理和今后人生中的作用、意义与要注意的问题学生探究问题与耐久跑的兴趣激发与技能提高自觉地参与耐久跑。

案例二:多层次问题探究。

(一)学练内容:滚翻

(二)探究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安全事故,怎样利用翻滚动作与现场器材逃生?

1.其它目标略

2.探究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大胆假设、自由探究;完善对滚翻目的意义的认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程序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复习前、后滚翻,在自主练习的情境中,由教师或学生提出:

第一层次问题:除前、后滚翻外,还可以怎样去翻滚?

学生假设:学生自由发挥想像,进行各种各样的翻滚练习,或设计多种不同条件下的滚翻动作进行练习。如:侧滚、滚下坡、用体操垫裹住身体滚等。

2.搜集与处理信息

第二层次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需要用翻滚逃生的特殊情况、灾害或事故?

学生介绍从现实生活或媒体上看到的场景与知识老师展示如火灾、车祸等要用滚翻逃生的资料,或设计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情况与灾害场景?

第三层次问题:怎样用滚翻动作快速逃离危险地区?

学生在设计或想象的场景中实践体验,创造多种在不同危险情况下,用最快、最简便的翻滚动作逃离危险地区的方法。

第四层次问题:逃生时还可以借助一些什么器材,以提高安全性和速度?

学生设计多种器材(如体操垫、棉被、衣服、相互帮助等),与各种滚翻动作结合练习完善与提高滚翻技能。

3.得出结论

遇到危险需要用滚翻逃生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和当时的条件,采用多种滚翻动作和利用不同器材逃生。

4.表达、交流与评价

分组展示、介绍自创的翻滚动作自评、互评、师评学生借鉴与选择多种最好的翻滚动作与器材,进行练习与新的探究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与创新能力提高。

案例三:传统教学方法与探究式学习有机整合。

(一)学练内容:篮球运球练习

(二)探究的问题:篮球运球的自学自练方法?

目标任务(水平五)

探究目标:自创1-2种自学自练的方法,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提高,成就征服命题和自我创新的快乐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传统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

教师归纳总结、讲解示范几种练习篮球运球的方法(或多媒体展示)。

2.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篮球运球练习。

第二阶段:探究式学习

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

除了老师介绍和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的篮球运球练习方法外,我们还能根据不同运球技术,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篮球运球练习方法吗?

2.搜集与处理信息

学生自主或合作练习在练习中相互研究、共同探讨每组(人)自创2-3种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

3.得出结论

练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能创造练习方法,用自己创造的练习方法进行运球练习,同样也能提高篮球运球技能。

4.表达、交流与评价

各组(个人)学生介绍自创的篮球运球练习方法自评、互评、师评自主练习与新的篮球运球方法探究课后根据学到的技术与练习方法健身与提高篮球技能自学、自练、自评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

三、小结与建议

但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它的不足和缺陷。如比较费时,影响学习数量和练习密度;对教材化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学生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加上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课程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以,不是所有知识与技能都需要让学生探究等。

篇4

篮球运动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教学又是篮球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二者之间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那么在篮球技术教学的初级阶段中,正确处理和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二项技术动作方法、要领,对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仅从运球技术教学对传接球技术教学的关联出发,就如何理顺、调整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教学实践初探。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武汉科技大学06级篮球选项课14个篮球选项班(341名)学生及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分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咨询、收集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等学校相关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2.2.2 对比实验法

即将武汉科技大学06级篮球选项课14个篮球选项班(341名)学生,分成二个教学实验班进行篮球运球和传接球技术教学实验,对照班按该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各教学时数进行正常教学,实验班则按增大运球教学时数,减少传接球教学时数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期结束后对学生全场运球技术考核的成绩进行数理统计T检验,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2.3 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

(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进行教学综合教学评定;对于其教学评价按以下要求进行:①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跑动的路线是否正确,②练习时传接球的方法是否正确,③练习时传球的路线、落点是否到位,④练习时是否有走步的现象发生,⑤练习时二人配合是否协调、熟练,⑥练习时能否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⑦教学比赛或班级比赛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运用程度。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运球考核项目成绩T检验结果

对照班按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运球教学时数5学时)进行运球技术教学,实验班在原有教学时数基础上增加3个运球教学时数进行教学后,对全体学生按教学要求进行全场综合运接球进行间投篮考试。见表。

经过T检验表明由于T等于4.289,T值(0.01)为2.59,4.289>2.59;可以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全场综合运球接进行间投篮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3.1.2 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教学评定。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是篮球选项课所要求完成的教学基本任务,教学过程观察表明:

3.1.2.1 对照班练习失误主要是以①、②、④、⑤为主;练习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而⑥的练习要求则完全不能达到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教学比赛中以个人运球技术运用为主,传接球技术的运用少,传球技术的运用是在不能继续运球时,才盲目将球传出;且传球失误率高。

3.1.2.2 实验班练习失误主要是以③、④、⑤为主,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中等强度和密度的练习要求,但对较高的练习强度和密度的练习要求则不能完成;在比赛中运用传接球技术时同样存在对照班所存在的问题。

3.2 分析讨论

作为篮球教学的基本内容,同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练习,由于各级学校的篮球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文件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教师在运用和组织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时,不能按篮球运动教学规律进行正确教学安排,篮球运动的特性决定了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时,基本技术的教学与练习必须要以运球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对学习、掌握传接球技术有着正效应影响的效果;因为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过程中,用单手连续拍击球,并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继续原地或移动中连续拍球推进的技术;在学习和掌握运球技术过程中都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中各环节组成,其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身体的紧密配合。

3.2.1 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与球感练习相结合

“球感”是人体分析系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知觉。“球感”是一个能感觉到而又不太容易说得清的东西。“球感”与“球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有必然的联系。球感之所以获得是基于对球性的深透了解。所谓“球性”是指球所固有的特性,而“球感”是人对球所固有的特点、特性的认识,是一种高度的专门化知觉。球感是人对球性的深入感知、认识,是球性的进一步深化,对球性的掌握是获得球感的基础。

学生的“球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体,然而,它是提高学生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其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掌握、提高、个人特长的突出、战术配合的实现,必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 加强脚步移动技术教学同样是促进球感、提高运球技术的重要手段

脚步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在比赛场上,双方攻守双方相互交替相互争夺,并为争把球投进对方球篮,而不让对方投中本方球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双方队员必须在球场上不停顿的移动,来寻找投篮机会或阻止对方投篮,以争取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因此,在一级难度内容教学、练习时也应选择与运球技术练习难度相适应的基本移动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移动技术教学和练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移动技术对学习、练习、掌握、提高运球技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3 球感、运球技术、移动达到一定教学要求后,再进行原地或进行间二人(三人)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要领的教学和练习,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球感、运球技术、移动技术教学达到一定教学要求后,根据运动技能掌握正态效应原理,此时进行传接球技术教学和练习,学生对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要领的学习和练习理解力就比在教学初期进行原地或进行间传接球技术教学的效果要好,这一点从教师对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全场二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直线传接球、全场三人八字围绕传接球练习)教学评定的环节里以得到充分的肯定;其主要反应出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跑动的路线是否正确、练习时传接球的方法是否正确、练习时传球的路线、落点是否到位、练习时是否有走步的现象发生、练习时二、三人配合是否协调、熟练、流畅、练习时能否按教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教学比赛或班级比赛中运球技术和传接球技术运用程度等方面均达到了传接球技术教学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现行各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大纲中的运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数分配表明,各校其教学时数的分配时只是注意到了这二项基本技术是同等重要的,是教学重点,但并没有考虑到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这二项技术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重点;所以把这二项技术教学的教学时数都是安排一样,从而导致了在篮球选项课课堂教学时,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把这二项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没有正确区分和理解这二项基本技术的教学侧重点,因此导致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4.2 建议

4.2.1 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一级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大运球技术的教学时数比重,以球性、移动技术和运球技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了解的特点,采用适合现阶段学生基本情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快速提高学生的球性、提高学生原地和进行间运球技术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优化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29-02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方兴未艾,许多高校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的实际开设多种项目的体育选项课,而篮球选项课是最受大学生们欢迎的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核形式不断探索与改革的今天,篮球选项课如何完善与改进,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大学生们的知识渴求,在教学形式上能为学生所接受,在教学方法上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使他们专项技能在较短时间里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能终生受益,是篮球选项课面临的新课题。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篮球选项课的目的与任务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出,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育也必须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体育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使学生对篮球有基本认识和积极态度,懂得健身的意义,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要掌握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能运用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经常锻炼,还要具有独立进行健身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使之与篮球运动中的道德品质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的教育,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体潜能,使学生行动自律、心态自控、情感自悦。篮球选项课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巩固和提高原有的技战术水平,使学生掌握更多健康理论知识,养成锻炼的习惯,为今后进行有效的健身打下基础。

二、优选教学内容

(一)精简教学内容

当今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学习体育方法、建立良好体育动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积累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持续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以利于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参加体育学习,养成锻炼习惯的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在普通高校篮球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庞杂烦琐的篮球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专项技术教学应突出核心内容,学生在篮球的核心技术中传、投、运、突等方面能力的增强,可以直接反映出其专项技能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简化专项技术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有限教学时间,解决学生专项技术的主要问题,促使其专项技术水平迅速、有效地提高。例如,在传接球的教学中,重点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和单手肩上传球技术;在投篮的教学中,重点学习单手头上投篮和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在运球教学中,主要学习高、低运球,运球急停、疾起以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突破的教学中,重点学习顺步持球突破。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练习时要以小组教学为单位,结成学习集体,在小组间的比赛中学习基础配合和传切、侧掩护、挤过、交换等技术。而传、投、运、突核心技术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多接触球,提高球感来实现的。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球感的提高可以通过一系列游戏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来实现。在教学中,这些练习既可安排在准备活动中,也可以安排在练习强度较大的时间间歇里,经常反复练习,就可使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增强。

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加以筛选的教学内容,有轻有重,轻重结合。在统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各层次的学生今后在篮球运动、身体锻炼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对传、投、运、突技术教学进行优化组合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的联系,找寻这种联系,并加以合理的组合,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篮球组合技术训练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个技术动作组合起来而进行的训练,在组合技术训练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组合技术训练应与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在掌握一定数量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交叉安排组合技术与基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训练,使之学与用紧密结合,增加学习者的信心与兴趣,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组合技术训练要强调动作的合理性,动作结构要合理,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要合理,使之在完成动作组合时,连贯、协调。如突破,通常与传接球,投篮结合起来,即传接球,顺步持球突破投篮,或投篮假动作,顺步持球突破投篮,借助启发诱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既节约时间,又使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提高。

(三)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学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文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外,还必须进行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学体育应向生活体育、愉快体育、文化性体育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用的体育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体育知识和常识,了解运动生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还可以适时地结NBA、CBA、CUBA,甚至本校的篮球赛,与学生探讨攻防特点、战术运用、裁判判罚等,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改革教学方法

(一)改革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篮球技术教学中,其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练好基本功,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内容方面偏重于单个技术的教学,忽视攻防技术练习。在教学顺序方面,准备部分以一般性身体活动为主兼有少量的单个技术练习,基本部分则从学习或练习单个技术动作开始,进入由原地练习到移动练习,再到技术组合练习。在教学重点方面,过于注重技术细节的改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只注重实践,几乎完全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依据上述有关重新构建篮球技术教学原则的论述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涉及技术组合的教学时数很少,对抗中运用技术、智能训练、竞争与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等关系到现代篮球运动基本特征以及现代社会对人基本需求的重要方面几乎不予涉及,因此,改革篮球技术的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其基本思路是:

1.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技术组合练习。简单组合练习、较复杂组合练习和复杂组合练习分别占总课时20%、40%和40%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时数分别占总课时20%和80%

3.在教学顺序方面,准备部分大量采用以发展、提高与巩固基本功为主要目的的熟悉球性练习,基本部分则在控制适度内部与外部负荷的原则下,大量采用攻防技术组合的对抗性练习。

4.教学重点则应放在运用技术及其意识、智能训练竞争与合作、创新能力等培养上面。

5.在教学形式方面,应采用依据学生基础水平和心理相容性等基础条件,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并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过程中实行重新分组。

6.在教学方式方面,在广泛运用游戏法、比赛法的前提下,通过大量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比赛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开展个性化教学

鉴于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对象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在确定一个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具体确定练习量、练习方式、练习内容。对于技术、技能较高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鼓励他们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扩展新的学习内容;而对于技术、技能较差的学生,则应强调打好基础,帮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如学习行进间运球时,可以提出几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第一层次的目标,行进间直线、曲线运球能将球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第二层次的目标为、行进间简单技术组合运球急停疾起胯下运球的练习;第三层次的目标,在二人对抗中进行较复杂的技术组合转身变向运球练习;第四层次的目标,复杂的技术组合运传投的练习。后二层次的目标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自行选择,这样,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得其所,学有所得。

(三)创造健身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氛围

篮球是一项集体游戏运动项目,其基本因素包含球、球场、对手、同伴、团队、竞争、规则等。在教学中,要围绕篮球运动的基本因素安排各种具有健身、娱乐性质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方面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健身,适当增加篮球游戏,如各种运球接力,投篮游戏,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竞争性,以此促进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建立完善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对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对教学的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考核内容的设计与筛选应以本课程基本任务和要求为依据。从优化角度出发,力求做到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能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考核形式采取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进步快慢进行评价。通过过程评价更有利于实现篮球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评能力,自锻能力,参与意识以及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朝着接受篮球教育的正确方向去努力,通过过程评价控制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篮球文化,改进篮球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篮球教育目标。

总之,要摒弃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优选教学内容,改革篮球技术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过程,还学校篮球健身性与游戏性的教学特征,满足学生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充分发挥篮球运动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建立与完善以篮球健身、娱乐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创设突出健身性与娱乐性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形式,充分调动教学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篮球文化内涵,提高技能,强调意识、作风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篮球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评能力和自锻能力的提高以及锻炼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黄柯.论当代体育教学学科的时代特征及目标指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3] 王斌.论高校体育考评制度的改革走向[J].体育科研,2001,(2).

篇6

一、女生篮球教学计划制定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她们掌握篮球技术的现状,为我们的教学做好向导。在教学中,我们要教授篮球技术,还要讲解篮规则,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要进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学计划。

二、女子篮球教学计划的制定(共8课时)及简单的分析

1.移动技术:包括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急停。

在这个计划的制定过程,考虑的是学生以前在初高中学习基础差,再次进行学习,加强他们对于篮球运动中防守的练习。在本次教学中,可以辅助以游戏来进行,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要在室外课堂的教学中,加以篮球规则的讲解。比如说,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可以在讲解滑步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在比赛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滑步主要用于比赛的防守中,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向学生讲解规则中涉及的部分规则,比如“合法防守位置”、“圆柱体原则”、“阻挡”、“带球撞人”等。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防守位置,什么是正确的防守方法,避免在课余参加篮球运动时,造成无谓的犯规。所以说,在这一个课时内,我们不但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提高了学生对于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前专门组织讲解规则,听的时候都很认真,下来后,在实践中运用的远远不理想。我们现在这种,技术加理论教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2.运球技术:

包括原地的高低运球、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直线快速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在这一课时的制定中,考虑到原地运球是基础,练习原地运球是为了给行进间运球打好基础,另外是让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增加手对球篮球的感觉,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练习。

在本节课中,涉及的规则有:非法运球(两次运球)、走步球、脚踢球、翻腕、球回后场等。

3.传接球:

原地传接球练习,包抱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体侧传接球,反弹球。行进间传接球,包抱行进间短传配合练习,行进间长传配合练习。涉及规则:漏接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

4.行进间投篮:

行进间单行抵手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规则讲解:比赛时间4×10分钟,暂停、换人。

5.持球突破:

交*步持球突破

罚球练习,附带讲解罚球站位及规则。规则讲解: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篇7

关键词:篮球教学;游戏;高效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8;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73-01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可以使教学任务的完成事半功倍。篮球是学生的体育课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在篮球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篮球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会相关的技巧。而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障碍传球、行进间传球和两人三足等游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高效地完成篮球教学。

一、障碍运球,夯实基础

美国著名篮球明星乔丹曾说:我之所以拥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我有扎实的基础,同时很多运动员没有成功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想要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就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而篮球的开始便是运球能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让学生们在兴趣中灵活运球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让学生学习篮球运球这一部分内容时,给他们创设了一个“障碍运球”的游戏。在篮球场地中间隔相同的距离摆放相同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要求间距小、拐角大,然后先让学生练习胯下运球依次通过障碍物,并记录下每次障碍物的立倒情况。经过练习后,再要求学生换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练习运球能力。结束练习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种之前练习中自己拿手的方式去进行比赛,最后障碍物倒的最少的学生获胜。通过这一比赛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使他们对篮球的熟悉程度和运球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运球作为篮球教学中的基础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而障碍运球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打破枯燥的练习,以轻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练习,夯实基础。

二、行进间传球,突破关键

篮球运动要求队员有好的合作能力和精湛的传球技能,由于篮球防守技能的提高以及单个队员无法控制全局的原因,使得传球逐渐变成篮球运动的关键,并成为带球进攻中最有效的方式。而想要在篮球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灵活传球。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有效手段让学生掌握传球能力。比如,在让学生了解篮球运球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行进间传球”的游戏。游戏开展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相距4米~5米并对立而站,两人用三个球在原地用一个手传、接球,让球不停地运转。在规定的时间内,队员从开始拿球的一方为准,开始计算传球次数。三个球要始终保持运转且不能有所停顿、失误,若有学生发生了停顿或失误的现象,应重新计数。有了这样的规则后,要求学生开始进行比赛,根据传球失误率和传球个数来判断输赢。这样,就可以在提高传球能力的过程中,增强两名学生之间的默契感。在篮球运动中融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传球中完成合作并且能够获取篮球的核心知识,进而使彼此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提高球技。同时,传球技艺的提高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两人三足,重在协作

体育课程还要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尝到进步的果实。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体育锻炼的同时,明确团队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比如,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融入了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并开展了“两人三足”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把学生随机分配成两个人一组,并用绑带将一组学生中一名学生的左腿和另一名学生的右腿绑在一起,真正做到“两个人、三只足”。在此基础上,为了锻炼学生对篮球的熟悉程度,也为了进一步加大“两人三足”这一游戏的难度,可让学生在两人三足行进过程中交相传递一个篮球,并要求前进过程中篮球不能在一名学生手中滞留超过两步,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这个游戏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平衡稳定性,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心二用、双方兼顾的能力。同时,在“两人三足”行进的过程中,学生要顾及到队友的行进情况,在不断地合作配合中增强自身队伍的默契程度。通过开展“两人三足”游戏和互相传递篮球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友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学生接受知识的技巧,同时利用游戏本身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篮球教学的高效性。同时,教师要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梅玉萍.体育游戏在篮球移动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师友,2003(13).

[2]冯天瑾.体育游戏在篮球课中的应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篇8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篮球教学 兴趣 实践 探索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是促进学生能够自主运动并坚持终身体育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引导。特别是在初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去,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提高篮球教学质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运用比赛法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在篮球基本功的教授过程中,一般只做单纯的运球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应该尽快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提高控制球的协调性。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球球性后可以设计一些绕杆运球接力、胯下传接球运球上篮接力等比赛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运球的协调性和控球的能力,又为学生在以后的篮球比赛中和技战术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篮球教学过程中使用“比赛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一旦把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会乐此不疲,越学越爱学,成为自己的一项需要,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开发篮球教学新资源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探求新的篮球教学资源,可以是对纵向的(原有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也可以是横向的另辟新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对篮球进行纵向的延伸改造。例如目前流行的街头篮球、花式篮球,这种形式的篮球运动可以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充实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也可以提高篮球运动的娱乐性。花式篮球和街头篮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把社会上面有用、有价值的资源引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和社会发展相融洽。

三、运用篮球游戏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游戏一般都充满了趣味性。篮球游戏的内容丰富,要领简单,形式多样,并具有激励竞争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篮球游戏的技术动作和技术组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滑稽性、形象性、惊险性等,这些特点会吸引学生眼球,使其跃跃欲试,再配以一定的动作难度,更会让学生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当然,在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爱好,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因此,游戏的选择和安排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符合初中体育课篮球课程标准规定。篮球课的准备活动可以安排一些密度大但强度小的各式各样的有球和无球游戏,如“不倒翁”、“三人传四球”、“三角传球”等简单的篮球游戏,这样既达到了充分活动学生的各个部位,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不同教学内容的游戏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抢篮板教学过程中,可以编排连续做打篮板比赛,这样就能练习学生抢篮板的正确技术、判断和掌握起跳的时机,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一举几得。

四、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篮球学习兴趣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变革。把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篮球教学中,就是要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进一步优化篮球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友好、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能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这样就转换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诚然,提高初中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篮球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

2.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1)

3.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

4.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篇9

一、创新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运动氛围

传统体育教学,为了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多数采用讲授法。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不感兴趣,教师教学目标很难实现。教师必须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调查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普遍的喜好。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样课堂教学才有效果。

在学习“多种形式的跳跃”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跳跃的技能、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引入音乐――兔子舞曲。兔子舞曲,旋律优美、节奏感强、曲调欢乐,学生听到音乐后,开始不自觉又蹦又跳。此时,教师引入本课内容,为学生介绍各种跳跃,并为学生示范双腿跳、单腿跳和连续跳。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跳跃时重要注意事项:注意适度缓冲、蹬摆要配合恰当、迅速蹬伸。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练习积极性很高,很快掌握了双腿跳跃、单腿跳跃和连续跳跃。

二、整合教学方法,凸显和谐师生关系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师生关系受到更多关注,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处于高高在上地位,而是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服务者、合作者。特别是体育教学活动,师生更应在和谐、平等基础上,共同参与。

在学习“篮球运球”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亲自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一起练习运球。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运球活动,如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接力运球、自创活动等。教师在整堂课中时刻发挥主动作用,尤其是接力运球时,教师先进行原地示范并讲解运球要点,再把学生分成三队进行接力运球比赛。教师在旁边时时指导,比赛结束后师生一起评出速度最快、运球动作最标准的一队。教师让这队学生给大家谈谈运球技巧,强化学生运球基本技能。由于教师参与其中,学生运动热情高涨,很快学会如何正确运球,整堂课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课堂效果明显。

在整堂篮球运球课中,教师整合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亲自示范法,教师成为学生运动的伙伴。在运动中教师给学生做出积极榜样,学生更加佩服教师,对教师信任感不断提升,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既学到运球技术又锻炼了身体,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三、升级体验活动,塑造学生运动素质

体育课实际是以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只有参与运动、热爱运动,学生的运动技能才能得到巩固,才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教师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多样训练活动。在学习“障碍跑”相关内容时,学生要学会快速穿越固定、移动障碍,并对障碍做出迅速判断,快速避开。因此,学生对本课内容接受会有一定难度,教师通过多元创设,创设多种体验活动,如人体固定障碍、人体移动障碍和人体曲线穿越障碍的游戏。教师把人体曲线穿越游戏设想交给学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多种人体曲线穿越障碍方式,教师指导小组展示各自成果。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掌握障碍跑的要领和技能,每个小组成功比赛完之后,师生共同评价,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教师通过升级体验活动,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跨越障碍的喜悦。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速度、灵敏和协调的运动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篇10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是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会反过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课中重视德育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以“行进间运球”一课为例,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小游戏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运用教学案例来探析体育课堂中的德育实践。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被片面地当作增强体能、掌握技能的一门课程。殊不知,作为学校教育总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是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课中重视德育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行进间运球小学作为篮球单元的项目之一,是球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游戏与运球练习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行进间运球技能水平。在组织教学方面,本课主要采用合作形式,让学生在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一、通过“名人效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篮球明星已成为媒体宣传的一个焦点,许多小学生对此也都报以极大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这些篮球明星已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目标。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榜样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为此,课堂初始,笔者以篮球明星作为切入点,直接导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再适时讲述姚明、郑海霞等为国争光的事迹,自然而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和认识,又将团队协作意识融入其中。

二、通过小游戏激发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也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对青少年而言,轻松趣味的游戏不失为首选方式。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迅速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采取以游戏形式为主线的方式,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练,在游戏中巩固,寓教于乐。而且游戏自身往往带有比赛性质,参与游戏的学生也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这就使得参加活动的学生更有兴趣去学。可见,游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学练的过程。如游戏“巧运粮”,在游戏前,笔者通过言语讲述,创设抗战前线缺粮这一情境,要求同学们运用好身体的协调能力,将“粮食”(篮球)顺利运达“前线”(游戏终点站)。笔者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进行讲解与示范:怎样持球、怎样原地运球、怎样在跑动中快速控制好球。这些信息通过反复看、反复听、反复感受、反复练习,不断输入学生脑海中,使其最终在轻松的氛围中,基本掌握了行进间运球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在“巧运粮”游戏过程中笔者还穿插讲述了抗战前线的艰难和运粮保障队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掌握运球技能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通过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

一个人是否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也明确要求应“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但在教学中,由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及个人心理方面等原因,很大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两人或小组学练为主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练习过程中逐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如练习快速行进间运球时,笔者提出:“快速行进间运球与慢速行进间运球有什么不同?手触球部位发生什么变化?”随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观察、体会、探究。在学习探究过程中,不仅能通过沟通交流获得运球技巧,还能体会与别人合作的重要性。另外,在游戏过程中,笔者因势利导。当学生获胜成功时,及时组织大家思考:为什么能获得成功?而当学生失败时,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失败?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沟通、合作,找出解决办法。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输入了品德教育。在《体育之研究》中曾经说过:“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育课堂更富优势,因为学生需要亲历每个教学实践活动,参与性强,积极性高,所以,体育教学渗入德育的效果会更明显。作为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重视体育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善于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教学案例

案例:五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方法,70%的学生基本会行进间运球,30%的学生有行进间运球动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协作能力,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以中国篮球代表人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篮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发现篮球运动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1)提问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篮球明星或是篮球代表人物?(郑海霞、姚明、易建联……)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

(2)提问

篮球是一项需要多人参与的体育运动,那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明白篮球运动中所需要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

(3)小练习

①集中注意力游戏:拍打小篮球。教师说人体各部位名称,学生复述,如,教师:“头上、胸前、胯下,蹲姿拍打……”学生:“头上、胸前、胯下、蹲姿拍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游戏规则,球要跟随口令不断变换位置,从头上、胸前到胯下,再到蹲姿状态拍打篮球。游戏中,教师应规范学生双手持球的动作和手触球的部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做“我上、我上、我上上上”“我下、我下、我下下下”等身体幅度大、动作变化快的反应游戏及一些球性的练习。②复习原地运球。要求学生抬头不看球进行原地运球练习;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向上、向下的手势,指导学生练习高姿势运球和低姿势运球的动作。在两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两腿弯曲站,手臂带手腕,眼睛向前看。通过以上小游戏,集中学生注意力,协调灵敏身体各部分器官,体会运球动作要领,激发学习篮球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行进间运球。

2.教学过程。

(1)游戏激趣,主动探究。

①教师创设游戏情景“:巧运粮”。抗美援朝初期,由于美军的严密封锁,后勤供应不上,我军严重缺粮,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稀饭,不少战士得了浮肿病、夜盲症。得知这情况后,老乡们十分痛心地说:“绝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于是,每家每户都拿出粮食,并派人运送,确保将“粮食”(篮球)万无一失送到战士手上;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运粮”(运球)要领,同时请一名学生双手拿球前平举站立,教师绕其进行行进运球练习;③提问:“高姿势运球、低姿势运球时,身体重心发生什么变化?”④学生练习,观察、体会、探究;⑤教师巡视指导、纠错;⑥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结果,并请探究正确的小组进行示范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措施。

①练习队形:两列横队,两人一组;②练习方法与内容:分四组训练,一、二组对应的两名同学轮换练习,三、四组对应的两名同学轮换练习;③练习要求:同组两名同学互相帮助,积极思考。④练习次数、时间;轮换练习五轮,完成时间为4分钟。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练习中体会如何迅速变化身体重心去运球。

(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①教学:慢速行进间运球。教学方法与步骤:第一,教师提出要求:一边运球,一边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让学生学习慢速行进间运球,并引导学生探究原地运球拍球部位与慢速行进间运球拍球部位;第二,学生练习;第三,教师巡视指导、纠错;第四,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结果,并请探究正确的小组进行示范表演,师生评价。组织措施:第一,练习队形:两人一组;第二,练习方法与内容,一、二组的同学对应的两名同学合作练习,(三、四组与一、二组相同动作)轮换练习;第三,练习要求:同组两名同学积极思考,相互学习;第四,练习次数、时间:轮换练习。通过讲解示范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行进间运球中手拍球的部位与原地运球的不同(稍微向后侧方),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在行进中抬头不看球的运球能力,并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②教学:快速行进间运球。教学方法与步骤: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快速行进间运球拍球部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结果,并请探究正确的小组进行示范表演,师生评价。组织措施:第一,练习队形:散点;第二,练习方法与内容:学生一边运球,一边问教师:“老狼,老狼几点钟?”当教师回答12点钟时,学生迅速运球向两边散开,教师运球出击五步,未能抓到学生后,继续运球;第三,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第四,练习次数、时间:轮换练习。通过讲解示范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快速行进间运球的要领。这可让学生体会到快速行进间运球拍球的部位比慢速行进间运球位置更靠后,同时球的落点应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较好地掌握本课的难点:快速行进间运球需要协调全身才能控制好球。

(三)课堂总结

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两人一组放松身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为什么会失败?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结;教师总结。对全课进行回顾,巩固行进间运球的知识与技能。

(四)课堂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创设合作探究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能。“巧运粮”“老狼,几点了”等游戏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又可达到提高学生兴奋性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五年级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但学生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一般。在教学中要更注意合作小组的人员分配,让优异的学生带动暂时落后的学生,争取共同进步。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有耐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热爱体育运动,培养他们不畏难、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