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般性货币政策

篇1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选择原理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与外延

通货膨胀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经济现象。从历史上看,自从有了不足值的货币。通货膨胀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只是时而严重,时而不严重罢了。在这大半个世纪里,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们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存在很多的分歧。即使是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学术界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

1.通货膨胀的内涵

目前,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多是从其表现出的现象入手。在西方,通货膨胀一般被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而通货膨胀在我国的定义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同量的货币现在的购买力小于过去;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或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物价的上升部分超过了物价的下降部分,或物价只有上升部分而没有下降部分”。

2.通货膨胀的外延

通货膨胀的外延就是对通货膨胀定义的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通货膨胀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通货膨胀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隐蔽型通货膨胀两大类型。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可将其划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将其划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体制型通货膨胀。

二、货币政策的一般选择

货币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各种发展目标而进行的控制货币供给与信贷的行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指标、货币政策工具四个层次构成。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以稳定物价为最终目标。因为只有当物价稳定时,经济才可能持续稳定的增长,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维持一个合理的长期利率水平,从而既有利于储蓄,也有利于投资,有利于资源合理高效的配置。

但是,政策的制定者与经济学家考虑问题角度有所不同,他们必须考虑实现一个目标的长期和短期效应。例如,从长期看,物价稳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扩大;但是在短时期内,政府往往更有扩大就业和发展经济的冲动。

往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是这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其中,物价稳定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因为没有稳定的物价就意味着没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价格信号失真,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难以做出投资和消费的决策,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扩大。此外,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及造成收入的不公平分配,也破坏社会的安定。

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为了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避免偏差干扰,中央银行就必须根据其可能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所作用的金融变量,制定出短期、量化、能够观测、便于日常操作的金融指标,适时适度的进行微调。中介目标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发现与传递功能,二是名义锚功能。通常在成熟市场经济前提下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为: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根据这些标准,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被确定为可以使用的中介目标。

(1)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把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有相当长久的历史的,因为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影响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又能直接、迅速的对经济产生影响,利率资料也易于获取。

(2)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这是根据货币流动性大小或者货币性强弱划分为若干层次。在货币乘数稳定时,货币政策一般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中央银行能比较容易的控制MO,并且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有效地控制Ml和M2,并通过调节Ml或M2直接调节总供求。

(3)以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高能货币即是基础货币,它是由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构成的,也是货币供给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中央银行是基础货币的提供者,又是银行体系上缴准备金的保管者,所以,基础货币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变动都是容易测量和能够控制的,特别是对于基础货币的变动,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进行直接的控制。

(4)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存款准备金是由银行体系的库存现金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的。选择它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原因是,它的变动一般交易为中央银行测度、控制,并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5)以通货膨胀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

用通货膨胀作为中介目标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它的主要做法是该国中央银行对外公开宣布其中期通货膨胀目标值,在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同时增强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目标的责任。这一政策操作具有一定灵活性,特别是在面对供给冲击的时候,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以通货膨胀目标为基础的价格指数,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供给冲击的影响。

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为谋求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而对货币供给量、信用量所使用的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启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水平。之所以被称为一般性,是因为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所影响的是信用总量,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并不限定于特定部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存款准备金。

(2)选择性货币政策

一般而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品德销售融资进行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着眼于抑制过度投机、稳定证券市场行市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为抑制房地产投机,针对金融机构房地产放款所采取的限制措施。

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指中央银行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所规定的较低利率。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信用分配,即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对各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进行分配。

利率限制,即是中央银行根据本国客观经济状况规定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最高利率,借以防止银行高息揽储和发放高风险贷款。

流动性比率,指中央银行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率,借以限制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

参考文献:

[1]王静娜.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年5期

篇2

摘要: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本文旨在对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的6%逐渐提高至2007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

依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其功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4-1998年: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984年,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人行筹集资金,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相对应,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二)1998-2004年: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所以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七大项,核心内容有二:合并备付金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三)2004年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2003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特别是2006年7月至2007年末,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为了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年内上调竟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4年的7%调至2007年末的14.5%。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央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过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前3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61800亿元,同比增长达28.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0062亿元,同比增长达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15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指标仍在高位运行。

4.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为了对冲由于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加大了在货币市场进行债券正回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对冲持续刚性增长的外汇占款时,受到了一定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再贴现率已经较高,上调再贴现的空间有限。由此,提高准备金率成为中央银行可以动用的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效应

2007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从理论上看,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0.5个百分点,可冻结资金约1700亿。而2007年1月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经9次上调,由9.5%上调至14.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7万亿,而依据货币乘数的原理,在理论上央行可以冻结的资金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防止信贷资金泛滥,缓解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

此外在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更加直接、作用范围广、政策时滞时间短、央行调控的主动性更强。而且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非常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再上调表明了中央的调控态度与调控决心,进而间接影响微观个体的投资预期。

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局限性

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相应减少或增加,从而收缩或扩大信用。这里,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做出反映。金融创新破坏了这一前提条件,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超额准备弹性的增大,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减弱。

其次,政策的时滞效应影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的短期效果。从国内经济形势过热,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强,到央行意识到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是一种认识时滞;从认识到央行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需要的时间是此项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以后,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即外部时滞。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政策的时滞效应又可能带来矫枉过正的副作用。

再者,国际收支顺差冲销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仍面临着巨额贸易顺差的压力。而外汇占款会在很大程度上冲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紧缩银根的效果。

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的整体变化,单纯的依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难以实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应辅以多种货币政策,积极推进我国利率及汇率改革,以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张玲.《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缘何频繁化》.《商场现代化》,2007,2.

[2]张敬国,王晓红.《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在货币政策调控中作用的变化》.《经济研究参考》,2006(95).

[3]黄诗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发展研究》,2005(5).

[4]王丽.《试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商业经济》,2005(6).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才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各国中央银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做出的不同选择。总体上,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l)一般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主要是基于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整,对某个固定的部门或产业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金制度,即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选择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质量性控制工具,主要包括道义劝说,信贷分配控制、利率控制以及不动产、证券、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控制。这些调控工具着重对个别信用领域进行调节,从理论上其调节的主要是货币供给的结构。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工具是一般性的调控工具[1]。利率工具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利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影响实际投资,从而影响产出。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是指货币政策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其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起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当局操作一―货币市场一―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环节。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来影响作为杠杆的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对外贸易三类总需求变量,从而间接的影响实体经济。具体的传导渠道主要有两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2]。货币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中最早的理论,它又包括利率和汇率等方面,出自凯恩斯的IS一LM模型的利率理论指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资本成本的降低,从而投资相应的增加,促使产出和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此外还包括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预期渠道强调人们对利率所得和通货膨胀变化的预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小。利率是货币渠道传导中的关键因素,而弗里德曼也提出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有四种影响,分别是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在四种效应当中只有第一种是导致利率下降的,而后三种则会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所以货币渠道发挥作用实际上是以货币供给的增加产生的流动性效应至少在短期内大于其他三种效应为前提,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则是以市场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为前提。

信贷渠道是指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与债权和股票的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微观主体理性预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一种以理性预期为假说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政策的新的思想体系。“所谓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期到未来经济的变化趋势时,利用了一切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当前信息,并按照合理的原则处理这些信息,以达到使预期与经济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目的。”典型的例证出现在1988年的夏天,因为有关部门提出了“价格闯关”的思路再加上以前人们对物价的上涨还存在预期,使得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抢购”狂潮,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挤兑银行存款现象。

4、 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指从政策开始制定到政策目标最终实现所需经历的时间。而时滞的长度是难以预测的,中央银行从认识到问题出现到制定政策需要时间,而从政策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也需要时间,这些长而变动的时滞使得实施货币政策变得极为困难[3]。很明显,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后首先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于金融市场,接着又进一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家庭等经济主体,通过经济主体投资、消费活动的变化使政策目标实现。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必须经过由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作为中间指标的复杂的传导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宏、微观经济背景、经济管理体制、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灵敏度等诸多因素都会是导致货币政策的时滞期趋长或趋短,增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5 、金融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一个长期因素,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然会涉及到各项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连续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改革如财政、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宏观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金融制度的变革,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尤其巨大,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判断难度。

6 、结束语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是中国特定时期各种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这些变化包括金融体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政府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3一58,23一35

[2]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第一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49一56

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路径依赖

一、引言

2011年6月,我国货币政策又一次面临着类似于2008年进退维谷的困境:如继续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则导致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稳定;如不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因外汇储备增加每月需要被动地投放3700亿元左右基础货币,通胀压力增大;如使用加息政策工具替代存款准备金率,则因国内利率高于美、日等国基础利率,有可能导致更多热钱进入中国套利。这样我国面临的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及通胀压力将变得更大。

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强化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并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2011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4.1%,2012年1月份CPI再度反弹,同比上涨至4.5%,止住连续5个月下降的趋势,超过市场预期。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开始呈现新一轮上涨,国际油价攀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输入型通胀有所显现。此外,欧债危机尚未彻底消除,美国可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多种因素叠加,流动性泛滥或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再度推高物价通胀。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多个季度下降,放松货币政策呼声趋高,1月份信贷投放总量突破8000亿元,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助推作用并没有根除。CPI和PPI,前者反弹,后者创新低,说明我国经济通胀和不景气加剧同时存在。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基调及取向成为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管理层释放的信息,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及制度环境,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宜相机发挥利率、汇率为代表的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密切货币政策同财政、投资、产业、就业政策关系,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二、文献综述

林松(2011)认为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即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而较少选择价格型工具。并以2007年1月到2011年4月为考察区间,发现中央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15次,而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高达29次。

余云辉(2012)指出自2005年“汇改”以来,我国货币调控政策已经陷入以下的恶性循环:人民币升值导致美元资金大量进入中国央行向美元持有者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央行对国内金融机构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紧张、货币供应结构失衡、人民币利率上升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流向中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并提出解决中国宏观政策的困境就是要摆脱目前货币政策的恶性循环。

柳思嘉(2012)分析了央行“控通胀”工具,即维持低利率货币政策的弊端。指出货币政策应从倚重数量型工具向倚重价格型工具转变,调控措施应在利率上多加考虑。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倚重数量型工具,特别是在治理通货膨胀情况时。从多年实践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形成了恶性循环,流动性过剩问题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我国下一步应着眼于制度创新。

三、货币工具的类型及特点

1.数量型与价格型

按货币政策工具的性质和观测重点划分,可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见表1: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表1 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比较内容 数量型工具 价格型工具

调控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再贷款、再贴现 价格变化(利率、汇率)

调控目标 货币数量(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 资产价格变化、微观主体财务成本、收入预期

控制方式 央行主导、居民被动 居民与央行互动

调整方式 直接调整GDP、CPI等宏观经济变量 间接调整宏观经济变量,注重影响微观主体预期来调整经济行为

观测重点 宏观经济变量变化 微观主体预期及经济行为调整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强调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认为数量型货币工具具有直接性、主动性、宏观性的特点,中央银行处于主动的地位。而价格型工具则具有间接性、被动性、微观性的特点,中央银行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2.一般性与选择性

按货币政策工具的适应范围和使用频度划分,可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者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或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它们都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节,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目的。其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见效较快但不宜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是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见效较慢;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尽管它对基础货币的调节迅速灵活,但必须有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政策工具的配合。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的对象是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资金结构。它采取直接数量调节的方式,对某些信贷活动实施限制性或优惠性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控制、利率控制、流动比例控制、直接干预、道义劝导与窗口指导等工具。

四、我国货币政策路径依赖表现及分析

1.我国货币政策路径依赖表现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从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是贷款规模指令性计划。1998年至2002年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1998年36次、1999年60次、2000年50次、2001年54次、2002年50次,其中1998年、1999年,分别投放基础货币701亿元、1920亿元。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过热。进出口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外汇占款持续增长,银行流动性状况不断加剧。央行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对冲流动性主要工具。仅2007年央行票据余额已达3.9万亿元,通过国债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近2300亿元。公开市场业务成为了货币政策发展的方向。伴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又开始面临对内对外双均衡的矛盾。

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货币政策变动较大,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后来面对经济复苏与通胀抬头并存的新形势,又及时回归“稳健”。其间,中央银行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34次,实质调整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33次。其中2007年至2008年6月15次调增,由9%调至17.5%,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3次调低,由17.5%调减至15.5%,2009年未作调整,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12次调增,直至历史最高位21.5%,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开始3次调低,由21.5%调回至20%。央行的这种选择偏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应更多地平衡使用两类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最终目标。

一般情况下,一国央行可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灵活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及存贷款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以实现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但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即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而较少选择价格型工具。

2.我国货币政策路径依赖分析

一般说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都能通过收敛货币乘数效应达到减少流动性、防止通胀和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可从表2: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作用机理分析中看到这种差异性。

表2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作用机理分析

比较内容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利率

工具类型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施控目的 减少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增长 提高信贷资金成本,抑制货币信贷需求

调控对象 主要针对货币供给方,受控对象商业银行 主要针对货币需求方,受控对象企业和居民

作用特点 直接控制货币供给 间接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资产配置

资金流向 无法有效影响资金价格,信贷资金优先投放给国有企业及有政府背景的项目 有效影响资金价格,资金流向有效率或盈利水平高的项目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和配置资源。通过提高利率,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使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处于相对公平竞争状态下,既可优化投资结构,又可起到紧缩货币信贷的作用。

在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利率等传统政策工具中,央行更倾向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谨慎使用利率工具。由于准备金率具有强制性、对冲成本低廉、阻力较小等特点,因而日益成为央行的常规性对冲外部流动性工具。

由于任何一种对冲工具都具有局限性,存款准备金率也一样,不断提高治标不治本。由于外部流动性过剩的源头是外汇占款,在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情况下,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导致准备金率要被动提高。加之通货膨胀与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大量超发货币进入资本品领域,引发房地产价格上涨,城镇生活成本抬高,加剧产能过剩,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微观基础。因此,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央行货币政策应改变过于倚重准备金率工具的“路径依赖”偏好,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上创新。

五、改善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几点建议

1.建议相机发挥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在提升并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过程中,央行过度依赖存款准备金率、贷款放松等数量型工具,不但会为未来埋下通胀隐患,还可能导致流动性的结构性失衡。应跳出上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怪圈,适时针对实体经济反应,相机利用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较大程度上消除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门槛、市场资源配置上的歧视现象,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鼓励多样化投融资平台和渠道,适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增强价格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2.建议货币政策同财政、投资、产业政策协调配合使用。从支持经济高增长转变为控通胀,加强货币和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货币条件,适度扩大赤字比例,增加与民生有关的财政支出规模,更大规模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并辅之以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就业政策、科技政策等结构性政策,有效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建议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更加注重通胀预期的管理和引导,增强央行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及时传递货币政策适当从紧的政策信号,增强对通胀的社会承受力。处理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国际货币合作协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林松.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第35期

[2]许婷婷.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制定依据[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第10期

[3]余云辉.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1期

[4]柳思嘉.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3期

[5]张吟雪.关于当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及其效应的思考[J].新金融.2011年第5期

[6]本刊编辑部.偏紧货币政策关注实体经济[J].财会通讯.2012年第2期

[7]尹振涛.当前货币政策基调及特点[J].中国金融.2012年第1期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 原理 问题 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09年以来,在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资加快、销售增加、价格快速上涨等新情况。房价过快上涨,一方面给老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会增加金融系统风险,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选择性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原理,指出了调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房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原理

(一)利率调控影响

中央银行最常见的货币政策之一,是调整市场利率。从总体看来,加息使房地产商的融资成本加大。对于购房者来说,提高利率会增加购房者的实际支出,降低购房者的购买能力,这必将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降低。对于投资者来讲,按揭利率的不断上浮,以及进一步的加息预期,使得投资成本不断加大,对投资者的热情有减弱作用。同样道理,降息会使开发商融资成本降低,对投资者和购房者需求有正面刺激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进而影响银行可供借贷的资金。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更加谨慎,这无疑将对开发与消费都明显依赖银行信贷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而抑制房价。反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导致市场供需两旺。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调控影响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通常作为总量调节,具有时滞性,如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调控房价则为局部调节,会更加直接且灵活有效。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进行需求管理,即对需求的信贷控制。而我国房地产业利润较高,供给的意愿比较强烈,供给的信贷需求旺盛,如仅仅依靠需求控制很难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因此,我国目前的信贷情况是不仅控制需求端贷款量,还控制供给端贷款量,实行双重管制,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三、现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其调控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控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房价涨势依然迅猛,针对房价屡调屡涨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土地交易价格持续上涨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卖地收益来充实财政,并保证GDP的快速增长,因此对地价实行价高者得,导致土地交易价格上涨过快。这推动商品房开发成本增加,从而导致房价暴涨。

(二)外汇流入影响调控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加大,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套利。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相对匮乏,且有较大风险,外汇进入国内的重要投资产品则为不动产。外资的不断购买推高房价,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调控本国货币的供给需求关系,对外资的调控作用却非常有限。

(三)房价上涨预期挑战调控成效

微观个体能很快预期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并做出于自身有利的决策,这使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近几次货币调控政策出现之初,市场观望强烈,甚至出现局部价格下调,之后市场逐渐回暖,再度活跃。这表明了微观个体对未来房价上涨预期强烈。

(四)房价上涨的惯性作用

央行的几次加息,更多的是向市场传递一种警示信号:即政府要对过热的投资进行宏观调控。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原理,这一警示作用,并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变供求关系。房价将保持增长惯性,继续较快向前发展,之后一段时间才开始出现衰减。

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建议

结合我国目前房价实际情况,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不能仅从货币政策这一突破口进行,需综合多方面的政策手段结合使用,方能达到较好效果。

(一)央行和房地产有关部门合作

中央银行、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都各自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并有相应的强力政策工具。央行应加强与上述部门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各自政策工具的优势,联手调控,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

鉴于汇率政策目标和利率政策目标时有冲突,因此,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因素对本国调控的作用和本国调控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制定汇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确保国内调控的有效运行。

(三)利率政策与土地政策配合

目前快速上涨的土地价格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土地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以避免地方政府为短期利益肆意推高土地价格,可实行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土地搭配转让,或者对低价房保障房建设者实行限价招标,从而降低土地成本在房价中的比例。同时,实行利率浮动机制,对保障房政策房的建设者实行低利率。

(四)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结合

从税收角度,以高收入者、高档住房、多套住房拥有者为主要对象,开征房地产税;对首套二套或多套实行阶梯化税率,引导住房需求的理性释放,抑制过度投资和投机。

参考文献:

[1]冯博.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岳阳慧敏.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

[3]李小芳.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4]吴耿,任宏孟,圆华.我国房地产业三大政策剖析及预测[J].特区经济,2004,(6).

篇7

假设模型中存在的经济主体有家庭、生产部门、政府和中央银行。其中,生产部门包括中间品生产部门、最终品生产部门。家庭提供劳动,将剩余收入按固定利率存入商业银行,获得工资、利息和转移利润用于消费;中间品企业部门处于垄断竞争市场,雇佣劳动和向资本生产中间产品;最终品厂商处于完全竞争中,将中间品合成最终品出售。政府和银行构成广义政府,实施货币政策。

(一)家庭行为假定市场上存在大量无差异家庭,家庭需要消费、货币、休闲来满足其需求。参考Ireland(2003),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为MIU形式,预期效用贴现如式(1)所示。方程(2)为家庭部门居民预算约束条件,方程(3)为资本转移方程。其中,式(4)表示劳动供给式,该式表明,当期消费受实际工资的影响,提高实际工资可以增加当期消费。式(5)为家庭问题的跨期一阶条件,它反映了家庭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表明在通胀稳定的情况下,期末名义存款利率上升会抑制当期消费,增加未来消费。由此可以认为,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比例相对较低而投资比例相对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较低的期末名义存款利率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较高的资本回报率抑制当期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投资水平。对式(6)可以做类似理解。式(7)为居民的货币需求方程,表明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增加消费,则需要增加货币需求量。

(二)企业部门最优行为这里引入一个在中间产品领域存在垄断竞争的基本模型。Blanchard和Kiyotak(i1987)、Ball和Rome(r1991)、Ireland(2003)也曾运用这种模型。(2)中间产品企业行为。假定中间投入产品的生产是垄断竞争的,垄断竞争的中间投入品生产企业生产有差别的中间投入品,它们有同样的生产技术。以上两个方程表示中间品企业需要的资本和劳动力。由于中间产品生产是垄断竞争的,垄断竞争的企业有一定的产品定价能力,这样就可能产生价格粘性。引入新凯恩斯主义的名义价格粘性,假定中间产品企业定价方式为Calvo(1983)的交错定价形式,在每一期,只有1-ρ比例的企业可以最优化价格。

(三)政府和中央银行行为1.数量型工具。参考金中夏等(2013),中央银行利用名义货币增速作为货币政策执行工具,方程(18)和(19)表示了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方程(18)表示期末名义货币余额、期初名义货币余额和名义货币增量之间的关系,方程(19)是央行名义货币增量决定方程,由方程(19)可知,中央银行名义货币增量取决于稳态货币增长速度、货币增速偏差eut和期初名义货币余额Mt-1。货币增速偏差服从一阶向量自回归AR(1)过程。2.价格型工具。目前中国的利率体系既包括管制利率(如存贷款利率),也包括市场化利率(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回购利率)。相比而言,管制利率对实体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的影响较大一些(张屹山、张代强,2007),而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基础,因此选用一年期存款利率代表价格型工具,这与理论模型也保持了一致。

二、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本文模型中的参数分为两类:一类为反映模型稳态特性的参数,另一类为刻画模型动态特征的参数。前者主要采取校准的方法来估计,后者主要采取贝叶斯估计。

(一)数据的选取和初步处理由于本文包含消费者冲击、货币偏好冲击、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为了避免估计过程中的“奇异性”问题,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选取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币供应量M2、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分别作为模型中产出、消费、货币需求和利率的替代变量,通货膨胀是以环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价格的替代变量计算得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在国务院领导下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数据分析区间是1996年第1季度到2014年第3季度。选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征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国家统计局于2001年开始公布月度CPI环比,结合月度CPI同比,计算得到1995~2000年的月度CPI环比,在此基础上将同一季度内三个月的CPI环比值连乘求得季度环比序列和以1995年第1季度为基期的CPI定基比序列。用该定基比序列表征季度GDP平减指数,实际产出为GDP的季度名义值除以上述CPI定基比序列。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处理过程:首先利用定基比通货膨胀率序列计算得到实际的产出;然后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性调整和HP滤波处理,从而得到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部分的时间序列。

(二)参数校准稳态通胀和名义利率为样本期内的平均值。综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虽然对弹性系数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但是其估计出的资本产出弹性一般都在0.5~0.8之间,而多数估计是在0.6~0.7之间,本文取0.6。物质资本折旧率的年度值大多设定为10%,对应的季度值为2.5%。大多数国内外文献将mc取值为0.91,国内学者基本做此设定,如刘斌(2008)、王彬(2010)等。φ为闲暇与消费的替代系数,设定为1,价格前向性概率ζ为0.25,样本数据中除去实际GDP增长率的M0增长率平均值为2.5%,因此设定为0.025(见表1)。

(三)货币政策规则参数的估计1.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参数的估计。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上述线性DSGE模型的参数,该方法提供了观测数据的全部信息,结合似然函数和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形成后验分布密度函数,采用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MCMC)抽样方法加以最优化。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时,考虑到分布的一般性和参数的经济含义,对位于(0,1)的参数设定为Beta分布,对位于(0,∞)的参数设定为Gamma分布。同现有文献一样,将外生冲击标准差的先验分布定为逆伽玛分布(inv-Gamma),通过不断估计尝试获取先验均值与标准差,确保参数在统计上的显著性,根据其他作者的相关研究取先验均值与标准差。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关参数时,考虑到模型存在技术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选用对应的数据产出和实际货币余额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2,对估计结果的检验见图1。多变量诊断统计量主要包括各估计变量对应的一阶矩、二阶矩和三阶矩。从图1看,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图上两条线重合,表明估计的结果是稳健的,因为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度量指标相对稳定。2.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参数估计。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关参数时,考虑到模型存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选用对应的数据产出和存款利率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估计结果表明,通胀率对利率的调整系数小于1,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同理也可以对以上估计结果进行收敛性检验,检验结果见图2,表明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

三、利率市场化对两种货币政策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产出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从脉冲响应以及居民福利损失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影响。

(一)货币政策脉冲响应分析货币政策调整的冲击效应包括影响程度和作用时间两个部分。政策的影响程度方面,需要回答的是在哪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货币政策调整能对产出和通胀波动产生最大的影响。在经济的起伏波动中,一种合意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能通过自身的松紧变换最大程度地烫平波动。对于货币政策的作用时间而言,自然是越短越好。因此,从货币政策调整的冲击效应看,合意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图3为当长期稳态利率为1.035、1.07和1.105时,两种货币政策规则下产出和通胀对一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均衡利率的上升,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调控产出的初始效应都在减小,利率市场化减弱了货币政策调控产出的能力。从纵轴数值比较可看出,各种均衡利率下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调控产出波动。图4表明,随着均衡利率的上升,数量型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初始效应逐渐减小,而价格型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效应增大。说明利率市场化减弱了数量型调控通胀的能力,但增强了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胀的能力。通过以上脉冲分析可以总结得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均衡利率上升减弱了货币政策调控产出的能力,减弱了数量型调控通胀的能力,但增强了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胀的能力。纵轴比较还发现,当前利率下,数量型调控效果仍优于价格型。

(二)社会福利损失分析Woodford(2003)证明了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的多期表达式与社会福利目标函数的一致性,即在二阶近似的范围内损失函数最小化也是社会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具有前瞻性,考虑当期货币政策对目标变量未来的影响。通常政策目标用预期的跨时损失函数表示,因此福利标准是基于下面的跨时损失函数。其中,谆为折现因子,λ>0刻画了中央银行对产出的相对关注程度,n为时间范围,多数情况下取∞,本文设定其最大值为40,即银行最多考虑10年内的政策效应。与前面脉冲响应图的时间范围一致,假定中央银行与家庭有相同的时间偏好,即谆=β=π/R,λ分为(0,1),1,(1,∞)等三个区间,分别取值为λ=0.5,λ=1,λ=2进行分析。本文中非货币政策冲击为技术冲击,分析技术冲击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表4显示,随着稳态利率的上升,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技术冲击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影响较小。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使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社会福利损失较小。

(三)参数的敏感性测试初始校准值中π,R軍,,β=π/R軍均是基于样本期内的平均数计算得到,无须进行敏感性测试。其他参数均借鉴李浩等(2007)进行参数敏感性测试,假定上述参数在本文校准值的(-5%,5%)区间内变化,分析这种变动对模型模拟的产出和通胀标准差的影响(见表5)。表5中,数量型和价格型对保持价格粘性的参数ρ较敏感,对其余参数不敏感。数量型下当ρ由0.8075增大到0.8925,产出标准差由0.0643增大到0.1058,通胀标准差由0.0117减小到0.0080;价格型下当ρ由0.8075增大到0.8925,产出标准差由0.0223减小到0.0212,通胀标准差由0.0121减小到0.0047,说明当价格的黏性提高时,通胀的波动减小。上述分析显示,数量型工具调控下产出和通胀的标准差对参数变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敏感度,且产出和通胀标准差对不同参数的敏感度有显著差异,说明价格型调控受经济结构性参数的影响较小,较为稳定性。数量型工具的调控易受经济结构参数变动的干扰,其调控效率降低。因此,从参数敏感性角度看,中央银行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也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其他均衡利率下进行敏感性分析仍然得到相似的结论。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房地产价格

一、引言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为全力建设小康社会,并且是“十三五”时期必须达成的目标。但是完成社会安定的任务,人民安居乐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所以是否可以妥善解决国内存在的住房问题,不仅事关能否推动社会的稳定,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主要目标的关键。近年,由于房地产结构需要优化的问题,因此导致房价节节上升。相对国内民众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里相当关键的固定资产,虚高房价的上调显著增加了普通人的重担。

当前时期,国务院对于不合理房价问题十分重视,针对于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土地、税收、货币等方面,基于此对房地产业完成宏观调控,目的是让房地产市场更稳定的良性发展。在国内以“房”为本的特殊情况下,建设稳定民生的重要一环就是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手《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该通知于2015年10月8日起执行,其中提到8月末住房公积金资金运用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要综合考虑当地房价水平、贷款需求和借款人还款能力,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际额度,包括拓宽贷款资金筹集渠道、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业务等。

本文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来分析此制度对房价产生的影响应该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多样、角度不一。

例如,Davis&Haibin Zhu(2004)通过分析多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得出房价的上升会加速促使银行信用贷款拓展,反之则不成立。丹尼斯、阿兰和弗朗西斯科(2011)的研究发现,短时间的利率跳动不是促使房价产生看得见的变化。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具有特殊性,直接套用国内外的研究结论无法准确地解释特有的一些经济现象。生搬硬套国内以及国外的案例、结论,是没有办法将许多经济现象进行阐释的。张涛、龚六堂、卜永祥(2006)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针对国内房价与贷款的联系,数据显示房价和贷款之间是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有部分学者另辟蹊径进行研究,董藩、厉召龙(2011)建立Almon滞后模型的结果显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价格负相关,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对影响存在8个滞后期。施有文、王月甫、林晓红(2012)使用GMM估计方法,结果表明短期内实际利率的变动与房价存在反向关系。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价格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住房公积金个贷作为住房贷款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认为其对促进住房消费起了重要作用。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假设

国内房地产价格主要受到国内市场供给与需要关系影响,并且房地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供给方与需要方都对金融支持力度有重大联系,因此利率对房地产价格涨幅发挥着作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主要是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房价的。

央行一般会采取根据货币供给需要和贷款量的实时状况完成优化调整,并根据对应的提出相应的可行方案。一系列的方案对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经济总量的增长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就是货币政策。国内的货币政策一般由利率、信贷和外汇三大部分组成。一般银行通常采用一般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对货币量进行相应调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可以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达到对利率水平以及信用量等指标的影响,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利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的最为重要的工具,我国货币当局一般多采用调整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房地产业是一类对资金有重大要求的资本密集行业,然而公司的资金对贷款有依赖性。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可以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对市场产生影响,间接完成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国内的现状综合,中央银行通常采用以下利率工具对我国的市场情况进行调节:1、调整央行的基准利率。央行的基准利率对各商业银行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具有政策指导作用;2、对金融机构存贷利率进行规定;3、对金融机构利率变动范围进行划定;4、进行利率结构和档次的一定程度调整。由于利率易于操作和便于控制,央行经常用来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从2003年开始,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次数已多达16次,而对贷款准备金利率的调节已逾18次。

四、模型指标的选取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X1)、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贷款基准利率(3-5年)(X2)作为解释变量解释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同时为了避免序列长度太短形象模型分析的准确性,选用2007-2014年的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8年至2009年,房价经历了一段下跌期,这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时间是基本重合的。从2009年起,房价重回上涨轨道。因此,根据2007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房地产价格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关指标的回归方程。

五、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指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回归方程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笔者在建立经济模型前先对经济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以考察经济变量是否具有时间趋势,进而确定是否有必要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笔者采取ADF检验法先对所有变量的对数值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由残差项单位跟检验可知,两个阶段的二阶差分残差项二阶平稳,所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即序列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修正

根据平稳性分析,建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金融机构人民币法定贷款基准利率(3-5年)与被解释变量房地产价格的回归方程,方程最然可决系数R2超过了0.96,模型高度拟合。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方程进行修正得出结果。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选题在引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三个变量后,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

第二,从影响力大小的角度分析,住房公积金利率对我国的房价有较大影响,提高贷款利率将导致贷款利率有所下调。但是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目标存在记住普惠的因素,市场利率的真实需求不能得到完全体现,分散了对市场调控政策传导的一致性,对房市的影响力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银行信贷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伴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不断增强。

因此,有必要在细节上区分公积金个贷与商业个贷管理政策,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运用范围和规模,从而引导房地产市场投资。(作者单位: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贾琼.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观察,2014.

[2] 杨刚,吴燕华.公积金制度对上海住房发展市场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2,(4).

[3] 郭烨.政策调控、杠杆率与区域房地产价格[D].厦门大学,2011,(4).

篇9

关键词:支付系统;货币政策;效果

一、支付系统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信息源

中国人民银行以支付系统为依托,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对社会资金流量、流向、现金回笼投放等信息的及时捕捉,实现对实施中的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和判断,进而能准备把握市场经济脉搏,及时制定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减小政策时滞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支付系统在市场资金供求信息上实时、客观、准确的把握为央行的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央行有效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是有效贯彻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民银行以支付系统为载体,通过组织、管理各金融机构的清算资金来实现对资金供求状况的监测。特别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缩小或扩大信用创造乘数,从而限制或促进派生存款的衍生进程,以达到紧缩或放松银根的效果,最终影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可见,支付系统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直接的手段。

(三)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关键环节

首先,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了公开市场操作业务资金的即时转账,大大提高了资金清算和公开市场操作效率,并直接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调节货币供应。例如:从2004年到2009年,随着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4%降至2.07%,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资金流动性受限现象,核算系统同城差额不能及时轧差,机构占用央行资金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固然是源于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的改变,从稳健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但从中也说明了,正是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使金融机构取得流动性的能力大大提高,是其能够维持较低超额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

其次,与手工联行时代相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了异地资金清算的零在途,按照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供应量等于名义货币供应量除以货币周转速度的公式,在名义货币供应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支付清算系统的高效运行缩短了资金支付周期,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有放大基础货币和提高货币乘数的倾向。如在货币乘数的计算中,由于支付方式的转变,降低了通货比率,与此同时,支付系统的便利,降低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这两个因素均提高了货币乘数,将减少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供应量。由此可见,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高效运转是加快资金周转,弱化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时滞效应,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重要保障。

二、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发展缓慢,制约了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是小额支付业务发展缓慢。与大额支付系统实时逐笔清算资金不同,小额支付系统是通过数据组包进行分场次清算,一旦错过当天最后清算时间便不能及时到账,这就无形中延长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加之社会公众又对小额支付系统的认知度不够,造成了小额支付系统使用率低和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之间的矛盾,制约了小额业务发展,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受限,不利于决策部门作出高效的数据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

二是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定位于处理异地的跨行支票,需要先制作影像,再提交票据交换所发起支票影像交换业务,然后通过小额系统发起普通借记业务,正常情况下支票出票行收到电子清算信息和支票影像均审核后才付款,规定的付款时间最晚为T+2日,所需时间比银行汇票最少要晚一日,加之由于操作员对业务不熟悉、支付校验方式落后、出票人信用度不够、客户该系统不接受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高退票率,势必造成资金延时到账,这无疑降低了支付系统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率,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二)业务操作程序与制度规定的不匹配造成支付系统捕捉信息失真

一是一般存款准备金余额录入时间的滞后放大了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按照《中央银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在旬后五日内任一天都可缴存,但实际上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只能在旬后的第五日才能录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能倒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准备金账户在旬后第五日缴存时出现空头现象,延迟记账时间,影响支付系统清算效率;另一方面可能倒致支付系统捕捉信息失真,以地市级法人金融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假如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两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同时在2010年7月13日提交一般存款缴存余额表,按《规定》之要求可以在当日记账,但实际操作只能在2010年7月15日进行,如果当日对其流动性进行监测容易造成流动性仍然充足的假象,因为机构提交准备金缴存表时出现了应缴而未缴现象,倘苦在这个时点上对辖内宏观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的缺失很可能造成对宏观形势分析的不准确,支付系统在准备金功能模块上的不足造成了对机构流动性信息的捕捉失真;

二是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对缴存款业务的自动核对和自动提示功能缺失,特别是对财政性缴存款项目,目前对财政性存款的缴存是在金融机构一级科目下开设二级科目进行管理,而一级科目纳入一般性缴存范围,在没有系统自动比对和提示功能下,很可能造成资金串户,大量的财政性资金以一般存款的形式游离于金融机构之间,致使支付系统也难以辨别这种资金混库现象,不能准确获取数据信息。

(三)支付系统各类风险的存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一是支付系统作为一个混合系统,各系统模块独立存在但缺少有效联结,例如,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独立处理异地支票影像信息,资金清算仍需小额支付系统完成,两个系统在运行时间上的差异将延缓资金到账时间,不利于多种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顺畅进行,不利于对清算账户头寸的监控和管理。

二是目前支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虽然现有的应急备份系统在保障系统业务连续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系统恢复功能有限,不能满足主备系统随时切换和业务连续性处理的要求,存在支付风险隐患。

三、相关建议

(一)深化个人、企业及社会团体对小额支付业务和支票业务的认识,扩展支付系统信息源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现代化支付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认知度,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对小额支付业务和支票业务积极使用的意识,以便充分发挥支付系统综合资源优势,促使更多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有效数据能纳入到支付系统信息平台,扩大支付系统捕捉信息的范围。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提升金融机构一线人员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对小额支付业务和支票业务的处理效率,避免由于业务不会、不妥造成的操作流程延时、延期、退回等现象,借以加强社会公众对现代化支付手段的认可,确保支付系统各功能模块处理流程有效率,无冗余。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支付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载体作用

一是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大胆进行行内系统改造,直接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促进现代化支付系统由有形载体向无形载体转换,减少中间转移环节,提高社会资金的周转效率。

二是整合现有支付系统资源,促进支付系统各功能模块在制度规定、业务操作、关联使用上的适应性和一致性,保障支付系统各功能模块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高效性和一致性。

(三)完善核算系统功能并加强对风险应急的管理,强化支付系统在落实货币政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完善核算系统各模块功能并增设自动风险提示模块,通过升级改造实现操作流程与制度规定的统一,实现对机构流动性的日间自动监测,推动央行部门能充分的运用好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篇10

关键词:货币冲销;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25-03

一、引言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买人外汇资产所引起货币扩张的同时,是否采取相应的冲销措施紧缩货币,对干预效果会有所影响。因而,根据中央银行直接外汇市场干预是否采取相应的配套市场操作、是否最终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又可分为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两种类型。所谓冲销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国资产,抛出本币,抑制本币升值,维持汇率的稳定,,从而客观上造成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多、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大。为了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中央银行又要进行逆向操作,在货币市场上采取相应的配套操作措施(如通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回笼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经济。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许多产品由于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外商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形成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局面。从1997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快速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也强劲增长。平均超过了300亿美元。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市场的流动性,央行必须被动大量收购外汇,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数额约占整个外汇交易总额的60%。随着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民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从外汇市场上大规模吸收外汇,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大幅度增加,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冲击。因此,本文就如何冲销外汇占款迅猛增长引起的基础货币供应量飞速增涨,避免造成国内经济波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冲销外汇占款的渠道分析

1994年至2002年期间。外汇占款余额相对较小,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在50%以内,中央银行可以从容地通过削减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来冲销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的增长。在此期间,除了削减再贷款外,央行还试图通过国债的正回购办法来回笼基础货币。但随着外汇占款规模不断增长,央行持有的国债数量已难以满足冲销外汇占款的正回购操作需要,于是在2003年不得不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来回收基础货币。自此之后,发行央行票据便成了我国央行冲销外汇占款最常用、最有力的工具。下面分别就两种主要的冲销措施进行分析。

(一)再贷款方式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业银行贷放给普通客户的资金,所以被称之为“再贷款”。我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可以分为政策性再贷款和一般性再贷款两种形式。由于政策性再贷款政策性目的特殊,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工具,所以人民银行进行货币冲销的都是一般性再贷款。

1994年到2001年,人民银行曾多次通过对金融机构再贷款规模调整来冲销外汇占款。1994年全年累计收回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贷款800多亿,并且调高了再贷款利率,通过对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比1993年少增加2059亿元。但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种类、数量上的不断增加,银行间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再贴现业务体系的完善,金融机构对央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加之在执行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我国央行再贷款的泛化削弱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为资不抵债的单个金融机构出资解决亏损或补充资本金,损害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信用度。其次,再贷款的广泛运用,使得再贷款的获得者越来越倾向于将其当作是一种补贴或优惠政策,而不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贷关系,使得对再贷款获得者缺乏一种约束机制,久而久之导致了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回收率降低,这实际上是各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向中央银行的转移。再贷款中存在的不良资产,也增加了影响金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近几年央行冲销的实践上来看,再贷款这种冲销手段已很少被采用了。央行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再贷款规模已经不能有效地对货币供给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它是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真正开始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是在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控制以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经成为央行冲销外汇占款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的主要手段有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国债的正回购交易。

1 对国债的正回购冲销手段的分析

央行通常在市场成员中选取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交易活跃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即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来作为交易对方,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正回购交易。一般而言,央行为使其正回购操作成功。在进行数量招标时,其给出的回购利率往往会略高于市场回购利率。当央行进行正回购操作时,央行作为资金的借入方出现,从而使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直接影响银行自身对债券投资的能力,同时减少了银行对企业的贷放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使市场资金收紧,最终抑制市场对债券的需求。

这种操作的实质是央行通过减少自身持有的各种债券(主要是国债)来换取货币的回笼。但该手段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央行手中要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价证券。相对发行央行券来说,人民银行通过债券正回购来吸收货币的能力很有限,一旦外汇占款规模快速扩大,央行通过连续几轮正回购或卖断现券的操作,就会面临无券可售的尴尬局面。另外,我国国债市场的发育的不完善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央行冲销干预的效力。从历史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国债规模较小。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人民银行才只能通过发行央行券来缓解缺少可售债券的压力。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通过公开市场的正回购和现券卖断来对外汇占款冲销是不可长期持续的,其效果并没有发行央行票据那样持久。

2 对发行央行票据冲销手段的分析

央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发行。其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有52

家,其成员均为商业银行。央行票据通常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

2002年,人民银行将1937.5亿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央行票据。自此。发行央行票据成为央行可以采用的又一冲销工具。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人民银行若是要继续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发行频率提高、发行量也逐年增加,从而回笼更多的基础货币才能避免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但由于人民银行大都采取贴现的方式来发行票据,相应的债务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并且,发行的票据就越多,利率就越高,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不仅如此,如果利率不断升高,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国内货币市场,就会大大削减央行冲销措施的效果。

3 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冲销手段的分析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大,其调整效力也相对较大。从1984年到2007年6月5日以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16次调整,其中,1999年至2004年,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升到7.5%,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明显,其紧缩效应也很明显,有效地控制了2004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可以说该手段有效控制了货币供给,对外汇占款的冲销作用十分明显。但由于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不易频繁使用。

笔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表明了我国货币当局采取的以发行央行票据和债券正回购等一系列冲销外汇占款的措施确实缓解了外汇收支巨额顺差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压力,保证了货币供应量的稳步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这些冲销手段,在面对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时,很快就会显得鞭长莫及。调控的效果,尤其是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的效果也始终难以如愿。并且,这种连续不断的大规模冲销所需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急需对我国冲销手段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

三、对我国货币冲销的对策建议

1 缩小国际收支差额

我国目前外汇冲销干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所以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保持贸易顺差的合理规模,是解决我国内外经济矛盾的最根本方法。首先。要转变我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出口鼓励政策,使出口鼓励的重点从劳动密集产业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移。其次,我们还应该重视进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部分行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扩大进口规模。加大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深远影响的新技术、适用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比重,减少一般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突出进口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作用。

2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外汇市场平准基金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的储备基金。称为外汇平准基金,它是由黄金,本币和外币资产构成。当外汇汇率上升,超出政府限额的目标区间时,就可通过在市场上抛出储备购入本币缓和外币升值;反之,当本币升值过快时,就可通过在市场上购入储备放出本币方式增加本币供给,抑制本币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其他的资金来源,以市场化操作来消化外汇增量。可以像美国、英国、日本那样,专设外汇平准基金,主要资产为外汇资产,负债主要是特别债券、外汇资产债,以充分协调内部与外部经济活动,根除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障碍。

3 进一步改革外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