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篇1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強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主要参考文章: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1.资金分配不合理、不合规。一是未按照考核结果分配资金。如:有的县区虽然对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绩效考核,但仍然按年初服务的任务数拨付分配专项资金。二是分配资金依据与实际服务工作量存在差异。如:有的县区实际享受补助预防接种的次数比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大,有的县区分配给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分别比实际工作量少。

2.违规挤占专项资金。一是其他专项工作经费挤占专项资金,如有的县区将违规将专项资金用于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应急病药品更新、霍乱等其他专项工作。二是有的违规利用专项资金购买电脑、电视机、相机、办公桌椅等设备。三是有的卫生管理部门违规在利用专项资金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等,有的专项资金95%用于人员经费用。四是有的违规开支招待费、房屋维修费、车辆维修费、学习考察费等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支出。

3.存在服务不到位现象。一是不同居民的体检结果完全相同,如不同的居民心电图检查结果完全相同。二是同一居民每年体检结果均为同一次记录。三是有的居民健康档案中反映的服务项目和调查结果不完全相符。四是有的居民体检时间不符合现实逻辑。如居民档案中反映有的服务机构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日期均相同,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

4.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一是卫生服务机构未按规定属地设置,如:有的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服务站服务范围和位置均不在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二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考核和业务指导分别由不同单位负责,如有的卫生服务站由县(区)卫生局直接管理和考核,但业务指导却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不利于管理。

5.健康教育宣传不到位。部分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宣传的内容和次数未达要求;有的档案资料不能反映健康教育宣传的真实性;有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资料难以反映实际宣传教育工作。

6.档案管理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一是有的服务内容不统一或不合规,同样的慢性病人享受服务内容不相同,如有的乡镇糖尿病、高血压病居民每年均有4次心电图、血糖检查记录,1次B超、血常规检查记录,而有的乡镇同类慢性病人居民却只有每年1次的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二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式不统一,档案有的由乡镇卫生院管理,有的由村卫生所管理。三是档案格式、内容不统一。四是有的健康档案建立不合规,如有的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建立的档案中仅有一张基本信息表,另外还存在居民档案信息不准确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人群不断增加与现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较为突出。国家自200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服务内容由最初的9大类21项扩大到11大类48项,这些工作均由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人群不断增加与基层现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服务工作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开展。一是各年度的服务项目不断变化,导致服务内容不能相对固定,影响服务工作质量;二是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和不切实际,导致服务机构难以正确使用资金;三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服务管理率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基层卫生机构难以完成,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四是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户籍人口分配与当前人员的流动性的矛盾致使部分地区服务工作量和资金不匹配。

3.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保健和预防的健康知晓率较低,“重治轻防”的现象没有改变,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普遍有效地开展。

篇3

关键词:边缘化;济学;方法论;方法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FD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2-008-05

一、问题的提出

围绕济学“方法”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济学的方法(论),二是济学的教学方法,三是济学的“方法论教学”。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马克思在济学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及启示;对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则是研究在进行济学教学中,通过什么策略、手段和行为方式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指把济学方法论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它必须建立在对济学方法论系统研究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济学方法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济学“方法论教学”的研究极少。把济学“方法论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仅见:王金岭的《在(资本论)教学中突出(资本论)方法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蔡继明的《如何讲授政治济学的研究方法》,徐东的《“两课”教学应加强方法论教育》。此外,关于济学“方法论教学”的研究实不多见。本文要研究的正是济学的“方法论教学”,系统阐述济学“方法论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之所以把济学“方法论教学”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济学本身就是一座方法论的宝库,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只有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掌握济学方法论这把“金钥匙”,才能坚持和发展,保持济学的生命力。而济学被边缘化是促成本文研究的直接原因。济学“边缘化”问题,是关系到大学济学教学与研究以什么为指导、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什么为指导、关系到我们以什么思想培养年轻一代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能否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类思想史上这一伟大科学成就的问题。要解决济学边缘化问题,仅研究济学的方法论或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够的,把最能体现济学生命力的方法论传播下去才是根本。

二、济学“方法论教学”的意义

1、方法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首先要看它的方法论是否科学。济学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它的方法论的科学性,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政治济学。它第一次“把济和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使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认识第一次有了科学的理论,第一次把对社会济过程的认识牢固地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研究济理论的总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济学与其他流派济学相区别的试金石。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才能抓住济学的本质、精髓和灵魂。

在唯物史观的总视角下,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他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揭示了各种济现象与济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综合分析法把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形式的变化、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种矛盾、最后到这一矛盾的解决,揭示了资本主义济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运用科学抽象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运用数学方法揭示了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质的不同;运用个案分析法,以英国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育比较早、比较成熟、各种矛盾暴露的比较充分的地点为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济规律。

所以马克思的济学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座方法论的宝库。正如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用的方法。”

2、济学“方法论教学”是坚持和发展济学的需要

济学是开放的体系、发展的科学,不发展,不创新,济学就会僵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创立济学,靠的是方法论;坚持和发展济学,也要靠济学方法论。

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重点揭示了资本主义济运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济等,这些理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目标。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对未来社会某个特定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做出具体的分析,更没有让他们的继承者照搬照抄他们的理论。马克思生前多次表明:“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恩格斯也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然而,教条主义者在面对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或照搬照抄马克思的济理论,或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济学,或责怪马克思未能预测到当今社会变化如此之大,埋怨“过时了”。于是抛弃济学,把西方国家的主流济学搬来作为我国的主流济学,认为只有西方济学才能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把济学教条化的症结就在于不懂济学的方法论,脱离实践,严重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其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外化形态。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穷尽资本主义发展中以及社会主义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如果非要让马克思和恩格斯穷尽真理,那只能是唯心主义者的坏心恶意或别有用心地求全责备。第二,当代西方济学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的前提条件,与我国的生产关系条件有着性质上的不同,把当代西方济理论这种“橘”搬到中国来就会变成“枳”,同样是教条主义的一种表现。第三,

济学与当代西方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当代西方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基本上是验主义的,它回避或抹杀生产关系,从“济人”这一前提出发,只是从物质和技术方面、从具体的形式、现象层次来研究济活动。而济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研究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所以,坚持和发展济学,就是要以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中国实际,吸收西方济学中的有益成份,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济理论,而不是用西方济学取代济学。只有把济学方法论这把“金钥匙”传播下去,一代一代的继承者才能真正理解济学,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地保持和增进济学的强大生命力。

3、济学“方法论教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问题。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青年具有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取决于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育。

然而,过去我们在济学教学中,过多地注重了它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作用,而忽视了它的科学性;过多地注重了济学基本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方法”的醺陶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在计划济年代里人们对济学盲目信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盲目不信仰。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之后,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不行了,理论不行了。中国由计划济向社会主义市场济转变,一些人误认为济学不行了,只有西方济学才行。许多大学的济类专业的政治济学课程被压缩或取消,认真研读济学的不多,人云亦云、盲目指责和怀疑的比较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信仰危机。许多青年学生学了济学理论却不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缺乏基本的立场甚至迷失方向。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在济学教学方面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极端民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在不同的范围内存在并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分析能力。要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辨别各种思潮,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把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恢复济学的科学性,才能为的信仰打下坚实的根基。其次,在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济学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教育学生、武装学生,才能使青年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各种现象,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楚的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张薰华教授在《(资本论)教学改革初探》中指出要“教学生掌握方法”,老一辈济学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并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4、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济类专业系统学习的需要

济学作为理论济学,是济类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又为济类各专业提供共同的方法论基础。首先,济学是理论济学的基础课。理论济学有两门课,即济学与西方济学。西方济学中的一些理论是否正确,必须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因为济学方法论体系是建立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而西方济学方法论体系是建立在“济人”这一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其次,济学方法论是各门应用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国内有一种把西方济学作为各门应用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错误倾向,比如,相当一部分《财政学》教材不讲“国家分配论”,只讲“公共需要论”,这样就把的国家观和财政观丢掉了,无法讲清楚财政的本质。同样,马克思的社会产品价值构成理论仍然是财政分配的理论基础。再比如,《金融学》中所讲的信用工具只是价值的再分配,而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所以要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将信用活动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再生产之上,适度发展信用济,有效地监管和控制信用膨胀和过度投机,才能避免泡沫济的出现。英国约克大学的史蒂夫?汤姆斯2005年在《会计学观察评论》上发表的《资产定价模型,劳动价值理论和它们对会计理论的意义》一文中就指出,西方主流的会计理论和金融理论无法合理解释真实的社会济关系,而马克思的方法得到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管理学、劳动合约和社会资本研究等方面,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金融和会计的分析方法结合,提供了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基本工具。所以只有在掌握济学方法论的前提下,借鉴西方济学的方法,才能为学好应用济学打好基础。否则,丢掉了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在学习和研究中就可能犯根本性的错误。

目前,济类专业中有一门专门讲方法论的课程――《济学方法论》,它主要是讲西方的科学哲学,是西方济学界在研究济理论和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理论,济学方法论在其中最多也只是一个章节的篇幅,而且大多数管类专业和院校不开设这门课。因此,要进行济学的方法论教学,必须在济学课程教学之中突出方法论教学。济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济学(上)》《政治济学(下)》《选读》《社会主义市场济理论》,不同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和学时数有所不同,但不管上其中哪一门课,都要突出济学的方法论教学,从而为学生系统学习各门济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进行济学“方法论教学”

1、教材要“编方法”,教师要“备方法”、“讲方法”

济学方法论教学,要求把济学的方法论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济学的方法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系统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

首先,要改革济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政治济学》教材中,只在导论部分讲济学的方法,具体到各章节却不讲方法。《选读》也只是在绪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几个序言中讲方法,而接下来的内容选读部分主要还是对原著内容的讲解,缺乏对济学方法的分析和运用。事实上,导论中讲方法,学生听起来很抽象,被动接受,难以消化,需要在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中来讲方法,学生才能消化吸收。所以,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每一章节要体现马克思的方法论。把济学方法论编写进教材,可以提醒教师把方法论教学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去,也有利于学生自学。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济学方法论作为备课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备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深入挖掘济学的方法论,把济学的方法论作为备课内容,这样上课时对方法论的讲解就不再具有随意性,不再被忽略,从而才能收到实效。

再次,讲课时要讲济学的方法论。既要在导论中从总体上介绍济学的方法论,也要在各章节的每一个知识点中讲“方法”;既要把每一个问题的具体方法讲清楚,也要把这个方法放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来讲;既要把传统的对济学方法的理解(如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讲清楚,而且还要挖掘济学中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以及数量分析法与制度分析法等等;不能只讲济学的方法,更要在与西方济学方法的比较中讲济学的方法,这样济学才能显示其科学性与生命力。

2、教师要自觉运用济学方法论来讲课

教师用济学方法论来讲课,要求教师上课时不仅要用济学方法论把济学原理讲清楚,而且要用济学方法分析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是对教师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济学方法论已内化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首先,教师要用济学的方法论把济学原理讲清楚,引导学生用这一方法论去理解济理论体系。比如,在讲价值、抽象劳动两个概念时,不仅要告诉学生这是用抽象的方法得出的概念,而且要引导学生用抽象思维来理解这些概念。在讲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时,教师要用矛盾分析法去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要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分析使用价值和价位、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矛盾,在商品济条件下就具体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其次,教师要用济学的方法论分析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比如要用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变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脱状和发展趋势,说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一般垄断,再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发展历程,正是资本主义不断调整其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证明了马克思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正在孕育着新的社会的因素。再比如,要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以及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测的未来社会的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考试要考“方法”

篇4

    一、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在“统筹兼顾”中,“统”指的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地干预;“筹”指的是筹划、协调;“兼顾”则强调,既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其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多种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响和制约着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发展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须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二,统筹兼顾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些众多方面和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统筹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考虑、全面兼顾、全面规划,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统筹协调发展,做到周密计划、平衡统一、合理安排、比例适当,实现从非均衡型发展不断走向均衡发展;统筹可持续发展,做到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久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统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必然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的辩证发展,因此,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就会导致事物的停顿和倒退。而这种协调平衡也是动态的,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层次上实现和促进动态平衡协调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不平衡来看待平衡,不能把协调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内的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内的平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平衡来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平衡,进而否认协调。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须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不能随意扩张。一旦条件具备,就必须及时跟进,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在短时期某一方面问题可重点把握、适度超前,但这种重点把握和适度超前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的条件而过度超前。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过度超前发展的情况,引起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必然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始终注意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只有保持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跃迁。

    三、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定。尽管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质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就是说,矛盾着的双方或系统中的要素只有处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才存在着通过相互排斥而实现发展的可能性。斗争性的存在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同一性是在斗争性中获得规定和发展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绝对的斗争性(非统一)和相对的同一性的和谐,也就是必须使矛盾的诸方面或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和谐的统一。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要素之间只有保持优化组合,才能够维持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一种有序的稳定和谐结构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达到社会诸要素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群体发展效应,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每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能替代其他要素,某一要素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内,社会各种要素的发展应当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并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僵死、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中的和谐统一。体现在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指导上,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孰先孰后,而不是平均对待、齐头并进。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发展的协调与和谐,但是这些领域的发展任务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时到位,就会出现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不协调、不和谐、不统一,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协调和谐统一。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唯物史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32 — 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前,文化自觉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要求和历史任务。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图景范式,是人类实践活动及对象化的总称,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诸层面。从狭义上讲,文化是人们以文字、符码、图画等工具符号记载或从事的精神艺术性活动,是知识传递、价值审美、精神安顿的范畴。在现代化语境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1〕。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要求文化建既不是“文化复旧”或“文化复古”,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体现了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乃至类主体打破封闭褊狭、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而走向自觉自为的思想境界。

一、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石

文化自觉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工具。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P139)同样道理,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文化自觉这一关肯定过不了。文化自觉要求认清特定历史群体实践活动内容范式,历史地,全面、客观地认清和把握文化起源、内容构成、优劣利弊,从深层次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持有文化建设的前瞻力和自信心。如果认知主体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其结果要么固守“文化自大”——觉察不到自身文化任何不足和缺陷;要么沦为“文化自卑”——认为自身文化处处不如人;或者干脆流于“文化麻木”——不做任何文化反省。

对基本原理的偏见与排斥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缺失的重要认识根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社会阅历欠缺,知识视野有待拓展,大学生往往激情感性有余而理性认识不足;注重微观体验而宏观把握能力不足等等。他们对事物的评价和判断容易陷入基于个人片面、武断情绪冲动中,缺乏客观、辩证、历史的深层逻辑思维。少数学生由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影响,在社会现实与网络微博复杂思潮冲击、渗透下往往变得敏感、脆弱、偏激,并视之为个性和有主见。一部分学生、盲目崇尚西方的非理性认识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个别学生由于受西方不良思潮影响,把主流意识形态视为“洗脑”,而对一味地矮化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思潮则盲目崇拜;一些学生追求无深度、无思想的娱乐式课堂教学,等等。在求新、求奇、求易心态支配下,部分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欠缺、淡薄。

唯物史观与辩证法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唯物史观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文化源起和本质发展,破除形而上、绝对、神秘的文化观。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历史基础上,进而追溯和考察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产生与演绎发展。唯物史观向人们展示了文化即人类自身实践活动内容结果及其思想反映,不同社会历史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决定了不同时代的经济内容、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不是抽象实体、绝对精神、超自然力量的对象化、外化。文化范畴深刻蕴含着人类存在方式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创造性,人类能够基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不断打破自身及周围环境种种规定性,不断开辟人类历史发展新境界。

以辩证法总体观分析和评价不同文化的具体内容、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纠正简单、静止、绝对化的认知方式。“……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3〕(P112)、“粗率和无知之处正在于把有机地联系着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思联系中的东西”。 〔3〕(P6)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要结合其丰富的历史要素和历史条件,考察文化不同要素、不同层面、不同现象间种种具体联系,学会运用辩证法深思熟虑地抓住各种本质。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历史任务

大学生个人前途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密切相关。大学生文化自觉不是自视清高,脱离社会现实而去营造孤芳自赏的精神王国,更不是在批判意识支配下盲目将与主流价值相对抗的思想活动视为正义之举。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的热情度很高,但个别人把追求个性自由与公共权力机构盲目对立起来,无视个体命运与国家安危间的有机联系,结果要么处于“愤青”状态,对社会和政府处处冷嘲热讽;要么最终为传统文化惯性所压倒同化。

文化自觉的时代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不是纯粹思想意识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生存处境,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必须着眼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实践。文化自觉也不是文化自乐,不是娱乐化、庸俗化、媚俗化,而是一项严肃深沉的历史任务,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或者文化转型。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文化批判精神的生成。文化批判精神的实质是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深处的超越性与自在性之间的紧张关系。〔4〕超越性体现为文化新要素、新特质、新风貌的生成,最终实现文化模式的整体更新和台阶式跃迁。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不仅要求经济、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而且最为关键、最为艰巨的是心理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其关键是社会交往规则或价值观由血缘关系观念向平等普遍理念转变。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认为,即使建立了各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规则,然而“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5〕(P4)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心理归属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等共同要素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精粹,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先生特别强调文化自觉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当前部分人大肆鼓吹西方“普世价值”,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当作狭隘民族主义加以攻击谩骂,一厢情愿地对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顶礼膜拜。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作为绝对标准,完全无视本国具体国情和传统文化。

“普世价值”拆解不了国家观念和民族身份。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发挥出其特定社会历史作用,归功于西方历史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长期的理性启蒙,归功于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长期发展完善的结果,决非一蹴而就。如果缺乏相应社会文化心理作支撑,相同或相似的制度在其它地方很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打着取消国家和民族身份所谓“普世价值”背后往往隐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险恶脸孔。丧失尊重他者生命、平等对话和宽容精神的所谓“普世价值”能真正称得上是普世的吗?笔者认为,当前真正的“普世价值”应该是各国家、各民族平等对话,相互宽容,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也就是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大学生文化自觉必须基于爱国主义的民族身份认同。任何个体生命和价值要获得保障和尊重,有赖于所在社会群体秩序格局的稳定。当人类还没有达到大同世界的历史高度时,当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界线还没有彻底消失时,群体利益只能由所在国家组织予以保障。文化自觉体现文化自主性,首先要体现对本民族、本国家的深层认同、尊敬和热爱,捍卫民族自身利益,致力国家稳定和繁荣。在社会领域,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是有机统一的,两者间既相互依存,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张力。个体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基础,公共利益是个体利益的重叠和保障。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乃至生存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安危状况息息相关。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日常生活实践准则

文化自觉的归宿就在于生活世界中去实践和体验。文化自觉就是价值观的自觉,当前文化自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价值观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把文化自觉所获得的感悟、精神、价值、意义、体验等付诸行动,使之对象化、现实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法治理念、科学精神、生活准则、道德情操等方面融入其中,简凡的语句背后无不蕴含着深刻的现念和社会价值,能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试金石。

当代大学生要不断反思自身不足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康德谈到实践理性时指出,即使主体已经知晓道德普遍法则的实质和必要性,然而受主观偏好的影响和操纵,个体仍然会为自身寻找不遵从道德普遍法则的理由,从而产生意志矛盾。〔6〕(P42)社会历史进步不仅需要社会群体自我觉醒,而且需要主动实践的勇气,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作出必要牺牲。当认知主体悟得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后,接下来必须将这些新感悟、新价值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文化自觉的生活化。当代大学生往往认识各类社会问题,也崇尚进步的价值和理念。但是,大学生一味地把各种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他人或抽象的“社会”、“体制”责任,看不到自身责任和参与价值。甚至身临其境时,往往以“社会都是这样”作为逃避责任、替自己开脱的借口。文化自觉必须从自身做起,而不是推诿于他者。每一个“我”都自觉了,积极践行新价值新理念,方能打破传统落后文化的历史惰性。

〔参 考 文 献〕

〔1〕.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03).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衣俊卿.论文危机和文化批判〔J〕.求实,2002,(06).

篇6

关键词:《基本原理》;调查;军队;学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4-02

《基本原理》是军队院校规定必修的五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向学生灌输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方法,帮助学员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为了加强《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员进行了《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

《基本原理》课程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发出100份,收回100份。调查对象为三旅一队、二队各5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年龄为17~20岁之间,调查时间为2009年6月3日。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式调查。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35题,由三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方面,侧重了解学生目前的基本思想情况,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第二方面,主要调查学员对于《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教学相关情况;第三方面,调查学员对正在进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员当前思想状况的调查,主要分两个部分

1.学员个人思想状况的调查。目前学员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学员在19题中给予这样的回答: A好好学习:37%;B多交朋友:16%;C谈恋爱:11%;D打工挣钱:3%;E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24%;F寻找信仰:1%;G发现人生的意义:3%;H没想过,随大流:5%。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最想做的事是好好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我们设计了第18题:

你最认同下面那个观点: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43% ;B但尽人事,各凭天命:11%;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41%;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0。由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学员在人生观上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那么学员对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呢?据此我们设计了第13题: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A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3%;B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13%;C具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8%;D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2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员既有着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又有爱思考、不盲从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2.学员与军校生活的契合度调查。接受调查的学员都是从地方考入军校的青年学生,他们满怀美好的憧憬来到军营,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适应军营生活,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从青年学生到军校学员的转变。入学半年来他们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适应了新生活呢?我们采用了对比加层层深入的调查方法。在22题的调查“你所期望的军校生活是怎样的?”中有81%的学员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认为军校生活会丰富多彩。在23题中我们又提出:如何评价你目前的军校生活呢?有36%的学员出现了心理落差,认为军校生活枯燥乏味,难以接受,但同时也有接近一半的学员认同目前的军校生活。这表明学员对军营生活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二)学员与《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调查。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

1.学员对《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及教学效果的调查。

那么学员对《基本原理》这门课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的呢?有40%的学员表示要好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论水平。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员对学习《基本原理》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端正的。因此,有10%的学员表示对《基本原理》的教材已经完整地读过一遍,有71%的学员部分阅读过,有11%的学员已经读过多遍。在学习《基本原理》课过程时,21%的学员表示有很想看看经典原著的愿望,57%的学员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看。

2.对《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在第31题中的调查“你认为《基本原理》课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中有59%的学员希望采取老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有9%的学员希望采取学生自学,老师解疑的自主学习方式。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员希望教学方式的革新,希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调查中也有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一般,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调查

学员是如何看待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呢?有63%的学员表示很有必要,并且认为学习《基本原理》这门课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支持和拥护在政治理论课上贯彻“科学发展观”教育的。

三、对策与思考

1.利用《基本原理》课程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学员总体上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的,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世界观、人生观是不成熟的、易变的。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并逐步确立的阶段,但大学骄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憧憬经常会遭遇到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和挫折,不成熟的阅历和心智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容易发生扭曲和反复。所以加强青年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为他们培根固本,顺利成长所必须的。《基本原理》课程是培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保驾护航。

2.进一步革新《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从教学对象的需要切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提起《基本原理》课,22%的学生抱着一种既然开了就应付着学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角度有重要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虽然也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从社会的需要、军队和国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学员讲授教学内容,似乎学员接受知识技术是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需要,因而学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要学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内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革新现行的课堂教学。

首先,必须转换教学思路。教师必须从学员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阐述观点,做到眼中是学员、心里装学员、口里说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使学员的思想观念逐步与国家和军队的需求趋同,使学员的个人奋斗与军人集体奋斗相结合。

其次,要进行教学法的革新。正如调查所显示的,59%的学员希望采取教员启发,学员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学员这种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员应该给以积极地配合和提倡,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要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增加教员与学员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架起一座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座学员与教员心灵之间的桥梁,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只有这样我们的《基本原理》课才能真正走出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3.在《基本原理》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思想,同时更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们认为,《基本原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总体认识定位是:通过对基本理论的讲述,帮助学员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蕴和理论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员更好地去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以,青年学员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和精神实质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员在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第10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的调查中仅有52%的学员给出了正确答案,这说明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7

(一)所有人都生存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生态系统一般由社会生产群体、社会管理群体、社会败坏群体、生存环境条件四个子系统及要素所组成。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即要素,谁也脱离不开这个系统而独立生存。

(二)人类社会以社会生态系统为根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经济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揭示与阐明,社会经济却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充分展示并且证明,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是由人类这个社会生态的主体与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直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显然,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的社会存在,等等,倘若没有了社会生态根基的话,它们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不言而喻,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这一唯物史观原理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同时也是经济基础原理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三)社会平等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指出,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必须首先确保与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平等;同样,要保障社会成员的人权,也必须首先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态权。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始大抓全民就业,全民医保,全民养老保险,全国义务教育,由此开始逐步地缩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生态差距,从而也就向促进社会生态平等迈出了积极与可喜的步伐。

(四)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着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我们一直都是从社会经济出发,来讨论与考察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现在,社会生态学强调,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来讨论与考察社会经济,然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进一步讨论与考察社会政治、法律等所存在与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找准问题的症结与根源,从而事半功倍地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五)社会生态平衡实乃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的基础。《社生与协发》一书阐明,人类社会只有达到与保持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才能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与良性循环,同时也就避免其恶性运转和恶性循环。此时,社会生态系统不仅结构功能优化,而且效率效益也最佳;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即是诚信友爱,在社会治安上则是安定和谐,在物质生活上便是丰衣足食,等等,由此自然也就促成了科学发展与和谐构建。显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和最优化,的确是人类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

(六)协同发展必将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社生与协发》一书成功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协同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的战略理论构想。该书强调并且论证:为了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就必须切实地实施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既要实施社会(人群)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生产经营)子系统等的系统协同发展;也要实施各类系统空间地域分布的空间协同发展,还要实施各类系统时间区段系列的时间协同发展;等等众多系统方面、各个空域方面和不同时段方面,全面持久地实施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由此必将极大的提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篇8

[关键词]哲学中国化;方法论;陈先达文集;启示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22-04

在新的时代与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推进哲学中国化研究,是研究哲学必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认识和明辨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立场、方法,直接影响到这个重要课题研究的效果。《陈先达文集》(1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文集》,下引仅注卷本及页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就其方法论层面的启示而言,应当注意坚持如下原则。

一、问题导向的原则

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既包括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和社会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包括国内外一直关注的实践问题,而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又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所以,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往往体现在其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上。纵观整套《文集》,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生活随笔,都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问题导向主要表现为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的导向,只有把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握哲学的本质功能。

多年来,陈先达教授始终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关注现实,把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20世纪中后期,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西方马克思学等,当时国外学者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关键地位。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马克思的历史观及其形成的实际历史过程,或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等等,这都是世界性的难题”[1],在对以上难题进行详细研究后,他明确指出:“把所谓青年马克思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或者把唯物史观归结为抽象人道主义,或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主张一种人道主义,都是片面的。”[2]由此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态度。他不仅深入研究哲学理论,还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以实践检验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加快,各种问题,如贫富差距、腐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不少人质疑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哲学的科学性。但在陈先达教授看来,这些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只是“尽管历史发展有相似现象,但不同社会中对类似现象的处理方式和后果都不尽相同”[3]。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我们辨识当代问题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观点。

结合意识,即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若干体现自觉结合的意识。陈先达教授认为,“哲学的创造性存在于结合之中,哲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存在于结合之中,哲学的威力也存在于结合之中。在中国坚持结合,当然是与中国实际结合。这种结合的实质,就是坚持基本原理与中国化两者的统一。”[4]由此可看出,他对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结合意识是高度重视的。在《文集》中,陈先达教授提到多方面的结合,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哲学和生活的结合、传统和当代的结合、民族和世界的结合、中西马的结合等。他指出,就根本特点而言,哲学中国化,就是要把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不是融合,尤其在思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这种区分更加重要。从大的范围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从产生的土壤看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如果是融合,对两者的发展都不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的指导,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结合比融合更加适合处理两者关系。由此,他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由于的指导而导向正确,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更具有中国特色”[3]292。

除了关注现实问题和结合意识,还要重视真理问题。自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过时论”和“破产论”的喧嚣一直不断。陈先达教授认为,哲学基本原理揭示的真理不会过时,“在当代,除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既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3]28真理没有新旧之分,“真理的有无问题、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不是一个纯思辨的形而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发现,“当前,一部分青年人的所谓信仰危机,突出地表现为对,其中包括对哲学的冷淡。一些人对哲学不理解,不感兴趣,甚至拒斥”[6],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都应对此怀有某种忧虑。

由于作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去分析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因而使所有的论点都有一个问题基础。这个“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就在于正确处理好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的关系。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坚持好问题导向的原则。

二、高度统一的原则

研究者与者是不一样的概念,研究者不一定信,但者一定坚信。在我国,如果以研究为职业,但不相信,就可能会在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道路上产生“灵肉分离”的问题。陈先达教授既是哲学研究者,又是坚定的信仰者,在他身上,这二者是统一的。具体来看,这种统一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专业、信仰、职业的高度统一。在《文集》第14卷的序中,陈先达教授说:“我是1953年国家用一整列火车从上海输送到北京的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从此以后“就与结缘,学习哲学、教哲学”[7]71。可见他以哲学为专业,又以哲学教学为职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坚定信仰。《文集》的每一卷都展现了他在不同时期所思考的主要问题,从人道主义问题、异化问题,到后来的市场经济问题、普世价值问题,再到历史唯物视域的财富观、历史的科学评价。透过《文集》,我们可以看到具体问题虽然变了,但贯穿其中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文集》第1卷是《走向历史的深处》,这部著作体现了陈先达教授对哲学原理的彻底掌握,奠定了他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正是具备了扎实的哲学理论功底,他才能对人道主义、异化问题、价值观等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对哲学的一些理论做出进一步发挥。当然,正如他说“我不敢自吹自己是坚定的者,但我信仰。不管国家遇到多大困难,我个人遭遇如何,我虽然也有过困惑,有过苦恼和迷茫,但从根本上说,我没有动摇过对科学性的信仰。”[7]71他在“既姓马,也信马”的道路上虽也有过困惑,但他始终是一位坚定的信仰者。

其二,治学和为人、教书和育人、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统一。陈先达教授在从教60年的过程中,治学态度严谨,为人谦虚,因此深受学生和同行尊敬。“古代哲学家有对话体,对话体也可以看做聊哲学”[9],《文集》第13卷《散步・路上》,就是他c学生在散步途中一起“聊出来”的哲学著作。如果不受学生尊敬,不具备谦虚的品质,散步的路途中就只能产生一种声音,不可能产生对真理真诚的对话。陈先达教授认为,“要想讲好理论课必须啃硬骨头,敢碰现实中的困难问题”[10]哲学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各类人才哲学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能够把治学和为人、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处理好,这里当然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这里讲的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并不是之前所强调的结合问题,而是在治学为人与教书育人的语境下讲的,它表现为《文集》对许多文史哲的综合,强调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是《文集》,尤其是生活随笔诸卷的一大特点。作者熔文史哲于一炉,用实际的例子说明抽象的哲学理论,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因此,有的学者把《文集》称为史论结合的典范。

其三,科学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创始人,但一代又一代的实践者和理论家们为这个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基于哲学作为工人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根本性质来理解和评价陈先达教授对哲学的贡献是非常必要的。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学说,它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学说,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学说。“以批判态度对待各种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学说。它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捍卫理论的纯洁性,反对各种曲解和攻击的学说。”[11]哲学原理具有共性和普遍性,但不同学者对学说和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自然也具有个性特征。陈先达教授认为,“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章风格,以及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12],因为哲学如果“没有生命的搏动,没有生活的体验,没有个性,只有纯逻辑的推论,这种哲学肯定是枯燥乏味的。”[13]可见,他提倡的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平衡。

哲学是以思想的方式体现的人类文明成果,如何将其内化到个人的生命中来,不同的哲学家、教育家有着不同的境界。透过以上三个高度的统一,我们看到,陈先达教授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学术高度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统一,从而能够用学术生命体悟时代、体悟生活、体悟中国、体悟世界。

三、文风质朴的原则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剩余劳动 剩余产品 剩余价值

基金项目: 2011年第三批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整体性视角下的“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陕教工宣〔2011〕8号);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基本原理》教学中的整体性问题研究(编号:200802027)阶段性成果。

在“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教学中,必须着眼于的整体性开展教学及研究工作,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找准完善和发展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的现实基础;坚持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找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节点;坚持“精”与“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找准讲授“原理”的基本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找准讲授“原理”的现实针对性。只有做到“四个坚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以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消除学生认识偏差,提高学生对科学性的认识,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基本原理,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原理”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在“原理”课程第四、五章(《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的讲授中,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无剩余价值提出质疑,对此问题我认为应该结合我国现实加以分析,才能使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鲜明的时代感,这样才不失理论的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范畴,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这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实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范畴,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存在商品经济,都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再认识。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剩余价值及规律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意义,自觉地运用剩余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原理”课程教学角度来讲,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消除学生认识偏差,提高学生对科学性的认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任何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时间和全部劳动产品,都只能满足劳动力再生产,那就没有积累,扩大再生产就不可能实现,就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甚至萎缩性再生产,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尽管剩余劳动的归属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却始终存在。马克思指出:“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1]恩格斯也指出:“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靠这种剩余而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发展的基础。”[2]可见,如果没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就没有人类创造的文明。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从量上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所要追求的“余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剩余价值时,有多次是在商品生产的“余额”和“果实”意义上来讲的。在分析资本总公式时,马克思指出:资本运动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资本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3]在分析资本形态变化及循环时,他说道:剩余价值是“劳动力的剩余劳动使产品价值超过产品形成要素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也是资本的果实。”[4]追求生产的“余额”和资本的“果实”,是任何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这个“余额”和“果实”的价值必然表现为剩余价值,没有“余额”和“果实”,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从质上看,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逻辑关系是:剩余产品是剩余劳动的物质成果和物质表现,而剩余价值则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实物形式的货币表现。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就没有价值范畴,因而剩余产品也就不可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形态。这种关系只有在商品经济社会才能实现。

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普遍性,但并未由此引申出剩余价值的普遍性,这并不足为奇。这是由于马克思当初设想,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依次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然而现实并非如经典作家所料。

商品经济条件下,只要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就必须承认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把价值归结为劳动和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如果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却否认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显然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必然存在及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剩余价值也就顺理成章。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劳动始终存在,那么剩余劳动必然要物化为剩余产品,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也必然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劳动者直接的个人收入,剩余劳动时间形成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是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坚实基础。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并非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如果我们把这些概念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丢掉,那么它们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企业是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的生产目的仍然是不断追求剩余价值,因为,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社会财富增长和积累的表现形式,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自然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如果否认这一生产目的,单纯强调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就会出现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和积累、不顾扩大再生产和资产增殖、分光吃净的现象。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主流经济学只准讲净产值,而不讲利润。现在虽然承认了公有制企业的利润发展目标,但却不赞成以剩余价值为目标,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5]马克思的论述为确立公有制企业追求剩余价值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剩余价值范畴的重大意义

作为价值增值的剩余价值范畴,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而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范畴。剩余价值理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必然会推动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国家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增强国家财力是国家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发展基金、集体的福利基金、国家的税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国家的财政储备等,都来源于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企业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失去财力来源,没有剩余价值的增加,就没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就无法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没有剩余价值国家就很难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这里有必要指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为了揭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特别强调了剩余价值归属上的阶级对立,即“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此,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剩余价值也就成为必然。今天我们理解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时,应更侧重于剩余价值的来源。在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工人的劳动显然由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构成,其创造的价值形态也必然包括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只不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部分由劳动者共同所有,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剩余价值归属上的变化并不影响它本身的存在,因此,对剩余价值这一范畴的理解也应反映社会实践的变化,把握它的一般性。

开展对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一是要深化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则。二是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和总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本原则,实现理论的开拓和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时,要充分肯定这一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但又不可因此就给它贴上永恒的资本主义标签,而要运用唯物史观,把这一范畴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分析。理论总是以实践为依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我们应正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把这一范畴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之中,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

篇10

关键词:实践;实践本体论;实体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5-02

对于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学术界尚未能达成共识。这种争论本无对错之分,因此,本文通过综合介绍实践和实践本体论的各种观点来阐释世界的本源,并说明实践观及其本体论间的关系。

一、实践的本质及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1.实践的本质

在马克思哲学里,实践即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主观活动。

在认识论的层面,实践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升华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在历史观的层面,全部的社会活动是实践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实践的发展史,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实践这一种作为社会现象的事实,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目,把“实践”这一概念进行哲学上阐释的却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实践”概念和伦理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尔那里,他又把整个实践划分为“需求——劳动——享受”这三个阶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间环节就是劳动。劳动之于实践又更近了一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有着进步意义的活动使人类的存在有了真实的意义。

马克思说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这也就体现出了实践不同于先验性的经验事实,他表明实践本身就具有了本质的范畴。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康德认为实践是一种个人的伦理经历;黑格尔则认为实践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费尔巴哈直接将实践认定为“卑污的犹太人的行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实践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类自觉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第一次提出实践的哲学范畴。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使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的领域占了上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立即就将哲学与唯心主义以及原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的划清了界限,指出了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全新的姿态揭示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阐释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更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掷地有声地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能改变世界的就是实践。

二、实践本体论

1.实践本体论的诞生

哲学上的本体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谓本体论,是德国的哲学家郭克兰钮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虽然在我国关于本体论的争议很多,但是理论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在经过批判唯物主义到否定唯物主义,得出了一个结论: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义又超越了唯物主义。

一般来说,本体论就是存在论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图来解释和说明关于宇宙间一切,并获得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那么的本体论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所有的哲学都是应该有其本体论存在的,如果没有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哲学理论的阐释和作者自身观点的提出与发展就不会产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出其本体论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点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史观。

实践本体论是从哲学中就实践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理论,学术界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持续不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强调的是“新唯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之中,将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本体论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曾指出:黑格尔没有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将这种发展仅仅归结于民族和民族意识。在这里,马克思的确是和旧的哲学分道扬镳了,他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使得实践哲学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第一,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哲学从抽象的、纯粹的思维领域转至客观实在的世界,把人们的思维从虚无缥缈的经院哲学中拯救出来,转而关注现实,激励人们用实践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以实践作为基本点,揭开了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他又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也就是说能够成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离不开实践的。那么也就是说,要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的本质,将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把哲学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来。

3.学术界实践本体论的争议

我国学术界对本体论的争议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心,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二是物质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的唯物主义,三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物质即自然界在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有两种不同于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一种认为物质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更具有主导性,实践本体论导致哲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种认为物质--实践本体论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物质——实践本体论是一种结合两种观点中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部分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虽然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发现对于本质本体此类的对一个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是要从根本上指出理论的本质的。但是此物质——实践本体论看似是全面的,其实将哲学中的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本体论,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马哲本体论的问题。

三、实践与实践本体论

1.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的重要依据

哲学的本质性理论就是实践本体论。当实践被认定为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之时,它的本体性内涵就遭到了忽视。作为一个经验事实人们就不得不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实践、定义实践。这样一来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一般的经验事实,而丧失了它原本的内因、动力,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领会。实际上,实践是立足于当前,面向着未来的能动的实践,它既实现了人的非凡特质,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实质也超越了一般的经验事实。

因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实践不能被简单的当做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来处理,具有了本体特征的实践本体论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学性。

2.实践体系化-实践本体论

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对人化世界发展变化中的客观规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学问。实践本体论着眼于人化世界的实践性、为我性和主体性,力求从实践的方面来理解世界,从为我性出发来考察人化世界对人意义,从人化世界的客体的意义中揭示出人的主体性,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既是基础还是本质又是人类关系的“源泉”,那么我们所说的“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这样,就是把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归为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实践作为本体这一意义比实践是基础、本质和源泉体现得更加鲜明。

这种实践本体论的特点是把实践限定在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对整个世界作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探讨,所以必然要反对物质本体论。有学者说;“实践唯物主义否定旧唯物主义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否定那种以“实体”为核心的静态的、一经把握就永恒不变的“本体”。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历史上的那种本体论,但它在实质上又确立了现代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学术界公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发展真理的过程,所以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本体论过度的强调了实践的现实性,而忽视了认识的作用,说实践是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反作用于认识。所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的一个特征。这就是认识、发展、实现真理的正确途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于,陈朗.“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J].哲学动态,1988,(3).

[3]王于,陈志良,杨耕.我们时代的旗帜——实践唯物主义[J].江海学刊,1989,(2).

[4]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