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9 15:2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管理

篇1

关键词:职业能力;酒店管理;顶岗实习;现状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酒店的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因此,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不少高校也在逐步探索应该如何提高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很多学校选择校企联合的方式,开展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文基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根据其中问题及其成因,对于如何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就此展开了深刻的分析,以期促进当代高校更为顺利的开展酒店管理顶岗实习工作。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学生自身的问题

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实习的理解有偏差,而且对于实习企业的选择也较为随意。其中,很多学生的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度岗位失去兴趣。另外,很多学生缺乏较强的职业意识,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够很完善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与客人、领导冲突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酒店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仅由于自身出现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实习质量,而且由于酒店在实习环节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没有及时建立明确的用人制度以及能力晋升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单一,实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不对口,很难实现全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目标;酒店企业留人困难,不能保证为学生提供定期岗位培训以及完备的继续教育。由此可见,酒店在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要想达到更好地实习效果,酒店就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校存在的问题

各大高校在与酒店进行合作办学时,不仅要依靠酒店为学生提供类型丰富的职位,学校本身也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进一步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长期以来,高校所开设的酒店管理课程主要以知识理论性教导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职业教育没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受酒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应该如何展开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

(一)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为酒店管理顶岗实习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酒店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首先,学校要全面落实学生在学校期间顶岗实习的具体时间,并与酒店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其次,调整学生专业发展的方向,加强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最后,学校要保证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与实施,确保实习效果、质量及安全性。

(二)积极转变态度

一方面,酒店企业要提高认识,明确校企合作中对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企业运转潜在的问题,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企业要将学生看作是一项生产性投资,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此外,酒店企业也要逐渐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并努力提高科研能力,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高效酒店管理专业优秀人才,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酒店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双方合作中逐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能够达到更为高效的实习效果,务必要加强政策支持,为酒店管理学生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政府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提出有效建议,并通过政策补贴等方法,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各地政府也要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所制定的职业教育方针,进而为顶岗实习制定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对于酒店专业学生而言,在顶岗实习中能否得到真正提高,主要保障因素就是政府对这一工作的有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于高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实习效果不显著、学生主观能动性不高、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各大高校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与酒店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概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转变态度,同时也要加强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真正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傅为,傅玉敏.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顶岗实习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4):119-125.

[2]郭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探析———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5(01):96-101+120.

篇2

1、加强微笑服务管理

微笑服务作为一种无声的服务语言,其实质是反映服务者的品质。微笑是最生动最简洁最直接的欢迎辞,是服务的最基本要求,是良好服务素养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它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可以为酒店创造难以估量的财富。因此,在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要求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微笑服务的意义,对待任何顾客要给以最真诚的微笑,通过这种方式使顾客感受到亲切与温暖。具体而言,微笑服务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口眼结合,即眼笑口也笑;笑与神情气质结合,即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要与笑容相吻合;笑与语言结合,即说话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微笑;笑与仪表举止结合,即举止神态要与微笑想结合。这是酒店微笑服务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它应贯穿于接待服务的全过程,最终为顾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2、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资金等稀缺资源的争夺,对于酒店行业也不例外,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而这也就要求酒店行业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真正满足新形势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具体而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在专业培养上不仅要做到“精”,同时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更应有宽广的视野、较强的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能适应酒店业各类工作。同时,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工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时使其接受酒店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对酒店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提供个性化服务

服务业的市场化竞争要求酒店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新时期,酒店的个性化服务在酒店业管理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对酒店业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比较突出,酒店要通过个性化的服务让客人时刻感受到有回家的感觉,提高顾客忠诚度。个性化的服务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和亲切感的掌握上,酒店工作人员要了解客人相关兴趣和生活习惯,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令顾客满意的多样化服务。同时,酒店工作人员要讲求服务的持续性。酒店工作人员要让客人在酒店入住期间始终感到被重视和尊重。此外,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是表现酒店个性化的捷径,可以让顾客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取愉悦的感受。而且酒店的内外部装饰应用自然且简单设计来实现愉悦气氛,给顾客以家庭般的愉悦感与舒适感,让客人有足够的放松和自由的空间。

4、引入绿色酒店管理

循环经济理念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酒店在管理过程中也应适时引入绿色管理理念,首先,必须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让酒店员工意识到绿色酒店是实现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着眼于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的绿色酒店管理模式,才能促进酒店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充分调动酒店实行绿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绿色食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要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饮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绿色食品来促进酒店品牌的提升。此外,在食品包装的选择上,要遵守可循环、无污染和易回收等基本原则,实现食品包装的低碳发展。

5、加强营销,树立酒店品牌

品牌的树立对于酒店而言,可以引发顾客的消费偏好,提高顾客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因此,品牌经营战略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在营销过程中,首先需要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对于消费者,酒店应建立起自身的营销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多种认识酒店的渠道,提高顾客对酒店的感知。比如酒店网站的论坛、酒店SNS、酒店的Twitter、酒店的Facebook等等。同时,实施全员营销。全员营销有助员工深入了解酒店信息,可以增加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与满意度,这就要使酒店的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内涵高度统一起来,将酒店的产品、服务、管理等推荐给顾客,达到品牌经营、特色经营,提升酒店品牌竞争力,最终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6、酒店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篇3

1.“2+1”模式

即在校学习两年,企业实习一年,最后返校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普通班的教学环节。目前,“2+1”模式在前两年的在校学习阶段,教学环节和时间的安排上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在实习的最后一年,教学计划中安排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和半年的毕业实习。同时为了适应酒店经营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参加不定期岗位实习5次,每次6-8小时,灵活地实施“2+1模式”。

2.“1.5+0.5+0.5+0.5”模式

此工学交替安排为在校学习三个学期,专业实习一个学期(6个月),回校学习一个学期,毕业实习(4个月),最后返校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典礼。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和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其具体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在实践中,工学结合通常被简化为“两段式”,即“前期的单一学习”+“毕业单一实习”的形式。这就导致工学相脱节,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背离了工学结合的初衷。采用“1.5+0.5+0.5+0.5”模式即可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学生通过前半年的实习,了解了酒店的正常运作方式,清楚酒店需要哪些人才,更明白自己日后将要努力的方向,以及需要再储备的知识,为再次的实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同时学生也将有两次选择酒店的机会,可更多地了解不同的酒店,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1+0.5+1+0.5”模式

我院08级试点班(单招班)工学结合模式为“1+0.5+1+0.5”,即在校学习一年,专业实习一个学期(6个月),回校学习一年,毕业实习(4个月),返校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典礼。08级试点班(单招班)这一班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均来自中职学校,他们都已经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该班级学生已呈现出适应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等特点。经过专业实习6个月后,学生纷纷表示返校后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例如外语、人际沟通等课程。这种模式的实践,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4.订单式人才培养

此种教学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挑选班级成员、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过程、参与校企活动、校企共同评价人才等。“订单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形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调动了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企业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自2006级学生开始,目前已经组建香格里拉班和华芳金陵班,该班的教学计划由双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共同开发,教学在学院和企业两地交替进行,双方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就业。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作用分析

1.“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

工学结合要求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生产或管理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有比较好的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更须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酒店专业教师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自觉利用业余时间,以寒暑假短期一两个月、长期半年、或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提升,学期中间短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开拓专业视野,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专业教师。这种形式不但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而且能够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应用酒店一线案例,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最理想的状态是企业、学院、学生找到共同利益点,达到三赢。这就要求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企业一线技术及管理岗位需要。因此,系部设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积极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同时,还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岗位需求方面做了广泛的调查,及时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收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范围,明确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便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工作水平,为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3.课程改革

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如在《专业认识周》课程教学中,教师亲自带学生到酒店去参观,增强学生对酒店的感性认识;邀请已经在酒店实习的学生座谈,回答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交流实习的心得,为学生未来的实习做好铺垫;同时,邀请行业的专家为学生做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从事酒店业的信心。《客房实训周》有两周的课时,已经在做的探索是一周课时把学生安排在各大酒店的客房部,一周课时安排在校内。这种工学交替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于客房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在《礼仪实训周》课程教学中,每天安排学生早晨和中午站门厅、同时用礼貌用语问候,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这种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深化校企合作

我系已与金陵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苏州金鸡湖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的酒店管理集团建立联系,形成辐射长三角的实训和就业基地。实习期间,专业教师平均每两月探访学生和走访实习单位一次,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并收集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及对本专业的教学建议。这些建议为我系提供了宝贵的市场就业导向。彰显了高职的办学特色。

5.教学改革

为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活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通过团队合作、社会调查、综合汇报、专题研讨、技能竞赛、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亲身体验等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金牌服务明星进课堂”、“行业企业专家进教室”、“实践教学进店堂”等专题教学活动,以此拓展专业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展专业知识竞赛、行业技能比赛、教学研讨、专题论坛、校企联谊等活动,将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共赢。

6.人才培养质量

依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安排,实施多形式的“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学校、企业、行业不同的环境氛围中实现螺旋式提升,也同样使学校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专业水平等方面得到调整和提高。

篇4

酒店行业在服务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各国间的来往更加频繁,这也给我国的酒店行业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酒店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过去旧有的模式及理念,不断对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确保充分满足时展的需求。

关键词:

新形势;酒店管理;创新

一、新趋势下酒店管理创新必要性

1.酒店服务需要内部管理与对外营销的融合创新

酒店服务的目标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因此酒店必须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设施,确保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在企业管理中,酒店设备属于硬件措施,但却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调控。因此,酒店内部管理必须与外部营销进行融合,唯有如此,管理方式才能与酒店服务保持高度的协调,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

2.酒店服务创新有利于对外营销

基于新的形势,酒店大部分收入均源于游客。旅客从开始旅途,前往自己的目的的,或者尽情游玩一天之后,他们会从旅游中获得收获,但他们的收获和旅游地实际供给能力之间有所出入,因此无论在旅游前如何充分地进行准备,也需要大量的必备信息。酒店为游客提供的信息必须精准,能够帮助旅客获得更好的体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酒店必须努力打造品牌,竭力获得游客认同,此外还必须为客户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服务路线。总而言之,上述种种都需要酒店将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为酒店管理措施注入全新的动力,确保游客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旅游,节省费用的同时还能提升旅游的质量水平。

3.文化熏陶创新有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旅游新趋势与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游客充分感受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酒店的文化氛围也会为他们精神层面的旅游提供保障。总而言之,酒店文化气质能充分突现酒店的品牌。以北京的汉庭酒店为例,在每一个客房中,都放置了许多书籍,可供客户随时取阅,酒店管理实践表明,顾客忠诚度与文化熏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由此可见,对游客进行文化层面的熏陶,酒店必须结合各个方面的管理,从服务管理、推销方式以及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新形势下酒店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1.文化融合

酒店获得信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建立自己的酒店文化来实现的。现代酒店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建设范畴,但真正具备文化品位的酒店却少之又少。就这个角度而言,酒店文化创新不仅是时代的主流,同时也代表了时代精神。身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韦尔奇就曾经说过:世界的变化越来越令人惊叹,因此只有我们先行改变自己,然后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均表明,企业对其内质文化进行创新,可使品牌文化活力得到增强。因此酒店管理人员要注重更新自己的理念,通过创新管理的内容及方式,展现酒店自身完全不同的文化气息。除此之外,酒店还必须创新人才文化,由上而下地展示自身的文化理念及文化品位,管理文化的创新必须坚持以为本,必须不断对技术文化进行创新,进而使创新理论转变成为现实,通过创造全新的生产函数来为文化注入活力。因此,酒店品牌文化建设并非随大流,而是必须结合人才文化及丰富的观念更新文化,同时采用营销的方式将酒店文化推送给客户,使企业文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进而实现酒店管理模式的创新。

2.人事管理创新

创新酒店管理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酒店管理形式。在人员管理方面,要舍弃以制度要求员工工作的旧管理方法,采取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新管理方法。新管理方法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形成齐心协力、上下团结一致的工作环境,展现企业的凝聚力。(1)创新酒店管理机制需要采取新的人事晋职制度。要有关于人事晋职的明文规定,员工根据严格的规定进行人事调动。员工在晋职过程中能预见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发展方向,从而更积极努力的工作。必须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考核后,确认员工是否符合晋职资格,之后再对员工进行人事调动。不能太经常进行人事调动,要建立有利于员工发展的晋职制度。能力优秀的酒店管理者需要更严格的晋职机制,以保证每个人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利用自身特长为企业做贡献。新的晋职制度与旧的管理制度最大的不同在于,晋职制度肯定员工的工作,使员工在工作中更负责任;发现员工中的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卓越的管理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2)创新酒店管理机制需要培养人才。酒店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式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酒店企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的支持。优秀的人才有两种方式发掘方式:一,通过招聘等形式吸引人才;二,企业对人才进行培训。酒店中每个部门都需要卓越的领导型管理人才对各部门进行管理,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全方面、多角度培训受训员工,为酒店各个部门的用人提供人才。整体提高酒店管理水平。

3.网络信息化

网络能帮助酒店将酒店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客人,酒店信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合作方进行在线交易、在线沟通,能够准确及时将酒店的各种信息传达给客人。酒店不仅要将信息放在大的网络平台上,也要将网络信息放在小网络平台上。利用多个网络平台,为酒店宣传,同时也为满足客人的各种需求做准备。酒店在进行网上营销时,特别要注意策略的使用,优秀的营销方案既能帮助酒店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又能帮企业拉来顾客。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参考优秀企业的营销方案,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营销策略。在制定营销方案时要注意每一个营销方式,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优秀的营销策略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现代酒店管理要选取优秀的营销策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在网上提升酒店的知名度,为客户提供服务。

4.全方位管理模式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全面的管理模式,建立全面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基础制度,建立制度的目的在于服务客人,提高客人的满意度。使客人对酒店的服务感到满意是酒店管理的最终目标。客人满意是指客人在酒店消费过后,对酒店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评价。全面的管理模式,是将整个酒店视为一体,管理每一个细节,明确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分清每一个部门应负的工作责任。“花园酒店”是我国知名的优秀企业,“花园酒店”的管理模式采取了新的管理机制,主要在于“花园酒店”保持各部门职能不变的基础上将职位分为正副级,在酒店经理管理方面,总经理拥有酒店的绝对管理权,在此基础上将酒店的管理部门分为三级,分别是各部门主管、主管总监、总经理,三级部门肩负不同的责任,互相监督,将酒店分开管理。这种创新型酒店管理模式既规范又充满人性化,有利于分清各部门职能职责,有利于提高酒店管理的工作效率。“花园酒店”在责任制方面有独特的管理方法,在监督制方面也有独特的管理方法,在酒店分为三级管理模式之后,实行三级之中各个部门相关监督的制度,以保证贯彻落实三级管理制度。相互制约要求设立核查的岗位,核查落实各个部门是否尽了相互监督的职责。在每个部门内部建立核查岗位,及时对部门内部工作随时进行检验和核实。制度创建能够帮助酒店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查核,同时还能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能够帮助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企业管理的问题所在,同时采取措施及时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5.酒店服务要体现个性化

酒店长期发展、竖立良好品牌、形成独特文化的关键在于其推出的特色服务。酒店必须从多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户,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酒店想要发展,必须要深知酒店自身的服务以及顾客需要哪种特色服务。在此基础上,调整酒店的装修风格,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使顾客在酒店体验到不同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运用顾客“口口相传”的传统宣传方式对酒店进行宣传,使酒店的信息能够被大多数人知道。酒店在建立时,应结合旅游业,结合当地特色,结合顾客心理,特色的装修风格以及细心的服务,为顾客留下特殊的印象。留住“回头客”,使顾客下次达到此地时,能再次选择入住酒店,同时,顾客在满意之后会将酒店推荐给亲朋好友,隐性中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提高酒店的入住率。在节日或假日期间,酒店应推出多种便宜的入住套餐供顾客选择,推出多种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的活动,并结合网络和信息的方式告知新老顾客,使顾客花较少的钱就体验到酒店的优质服务,为下次顾客入住提供优秀的酒店选择。酒店要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独特的优势,来提升酒店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聪玲.新时期酒店管理的创新发展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

[2]陈果.谈旅游趋势下的酒店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2).

篇5

1.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酒店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服务人员的教育经历多停留于初中、高中阶段,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性,服务人员的谈吐举止就相对随意,在接受酒店提供的专业培训时,学习态度也不够认真;第二,就大多数酒店负责培训的人员安排来说,培训人员大多都是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员工,并不是具有专业资格的培训人员,在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时,并不会像专业培训人员一样准备专门的课件、视频资料等,将更加规范、标准的服务流程清晰、充分的展示出来,只能结合自己有限的工作经验去进行口头解说,新员工听过之后印象也不够深刻,培训效果也不会很好,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酒店管理行业服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2.专业服务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起点较低、发展速度迟缓等因素,导致我国酒店管理行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化水平相距甚远,这些都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于酒店管理业的认知。例如,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长辈对于酒店管理业从业前景的担忧,就会对有报考酒店管理专业兴趣的考生进行阻挠,增加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难度。对酒店管理行业的偏见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人才的择业方向,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酒店服务行业是辛苦劳累没前途的职业,选择此行业的热情普遍不高,也是造成酒店管理服务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之一。另外,酒店行业管理机制的缺陷,对人才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都造成了酒店管理行业专业服务人才的缺失、服务人才结构单一的现状。

3.管理模式急需完善

由于我国酒店管理行业大多都是较小规模发展的,具有连锁规模的酒店数量不多且规模有限,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具有相当明显的差异,主流城市和小城市的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差距较大,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在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我国酒店管理行业落后国际水平很多的现实局面。想要在酒店管理行业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模式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又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要想摆脱这个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努力完善其管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4.主体价值观缺乏,工作热情不高

就目前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对员工主体地位的不够重视,不能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员工的努力和成绩给予的激励不够,导致服务人员主体价值观的缺失,对自己从事的服务工作没有足够的主人翁意识,大多只是做好份内的工作,对服务质量的提升没有太大的主动性。

二、应对酒店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要改善酒店管理行业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就服务人员招聘方面,加强对面试人员学历的把关工作,将酒店管理服务岗位上岗人员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员工专业服务意识方面,可以尝试通过安排专业培训师、加大员工培训课程设置密度、丰富培训课程内容等方式,提高培训课程开设的有效性。在工作氛围完善营造方面,善于发现服务人员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和宣传,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对员工树立正面价值观,通过这种积极影响,提升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

2.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品质

要想留住更多优质人才,就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酒店行业的管理者要注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多和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真实的工作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多给予员工情感关怀,强化员工对于工作岗位的感情和黏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酒店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各方面支持,可在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品质。

3.管理体制创新制度完善和创新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酒店行业管理。完善的管理体制是酒店发展的“屋脊”,为其良性发展遮风挡雨,因此可以说,酒店管理行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管理体制的有力支撑。酒店管理行业中,要想使自身的服务品质更佳,就必须紧跟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对自身的管理体制进行及时的变革和创新,确保自身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只有在不断变化的实际中做好管理体制的变革、创新和完善,才能促进酒店管理行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朝着国际化目标前进。

4.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对酒店服务行业来说,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发展中找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主人翁意识不够强,这就需要在奖惩制度制定方面,制定奖罚分明奖惩措施,对于在工作中有明显进步或者表现特别优秀的员工,及时给予口头上的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在薪资架构制定方面,可以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资制度,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客人的服务态度、工作态度是否负责认真和客户投诉多少等等都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中去,与最终发放工资的多少有关,激励员工提升服务质量,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结语

篇6

一、酒店管理发展现状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密切。酒店行业产生于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酒店行业飞速发展,从整体来看,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前几年的发展。随着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管理方式也在不停更新,好的管理方式能够使酒店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顾客是管理者的“衣食父母”,酒店要想经营得好,必须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顾客感到满意了,酒店的客流量才能增大,从而加快酒店走向国际化的道路。良好的客源能够使酒店在竞争行业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蓬勃发展。

二、酒店管理在酒店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酒店管理是指用一种管理方式,使酒店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司其职,确保酒店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甚至盈利,包括人事管理任命、各方面的组织,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等各个方面。好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生存空间,从各方面使酒店的水平得到提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在日常管理中这种文化会逐渐渗入每个员工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为一个酒店加分,酒店是服务性行业,归根结底就是要满足顾客的要求,这就要求员工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如,整个服务过程都要面带微笑,规范化管理员工。为了有效提高酒店的整体水平,相关管理方面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注重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

三、目前酒店管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缺乏

从酒店发展开始,我国国民对这个行业一直存在一定偏见,好多人都没将它当作一个正规行业,每年招收到的人才寥寥无几,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酒店的管理水平自然而然会下降。一直以来,酒店管理行业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比较少,很少有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酒店管理方面的工作,导致人力匮乏,对酒店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大损失。同样,一些酒店的用人制度不科学,员工之间凝聚力低,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有些酒店在招收的过程中过度看重表面,忽略了员工的基本素养,这对酒店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管理模式不当

我国的一些酒店为了跟上国际化的脚步,常常借助国外的管理模式,但这种借鉴往往都是照搬照抄,没有切实考虑到酒店员工的个人问题,忽略了员工的心理素质能力,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样的酒店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乏竞争意识。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比较死板,员工做得好没有奖励,工资普遍比较低,做得不好则会扣工资,长此以往,员工们会生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消极心态,这对酒店的经营管理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

(三)缺乏对酒店员工素质的培养

一般来说,酒店员工很少会有主动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的想法,很多酒店也常常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相关之类的活动很少,这也就导致员工的职能素质难以得到提升。由此,不少酒店员工的服务态度可能会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没有再次光顾的想法,不利于留住客源。另外,在这样的酒店培养模式下,员工难以有自身得到提升的自豪感,工作积极性也会因此降低。

四、酒店管理行业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对酒店自身来说,应该注重酒店自身文化的建设,满足员工的职业的自豪感、认同感及归属感,凝聚酒店的企业向心力。其次,加强对酒店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创新。酒店的管理制度不能太过复杂,太复杂的管理模式会给人一种沉重感,只需要维持正常运转即可。另外,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公正,管理者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公正公平,做得好应该有一定的奖励,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让员工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尊重感,可以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员工是酒店维持正常运转最重要的部件,酒店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在提升他们的技能素质时,服务意识也应得到提升。只有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专业性人才,才能使酒店在之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酒店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进行一些培训,培养他们的应急突变能力,并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酒店定期开设培训会,能够让员工对自身有一定的了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设定一定规则的奖惩制度,从而整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人性化的酒店管理能够为管理者加分,尽管有的员工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但它们自身的发展提升也很重要,酒店管理者可以为他们开设一些提升自身能力的课程,对酒店文化建设会有很好的帮助,员工的向心力足了,酒店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能得到提升。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酒店管理;管理模式革新

世界上各个国家均正呼吁产业实现低碳发展,我国也是如此,且不止在生产类行业中,一些服务类行业也基本创建了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管理模式。本文以低碳经济为主,对酒店管理的革新模式进行研究。

一、简要论述低碳酒店的基本特征

低碳酒店属于一种偏宏观性的词汇,将其分解后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低消耗形式。即能源消耗降低、产业污染量降低以及废物排放量降低。酒店以流动为主,每个客户入住酒店后都会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传统酒店会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即收集后送往专业处理区进行处理。表面上看并无直接错误,但酒店所采用的传统型处理方式,明显不能将资源高度利用。低碳酒店的成型需要两点,其一是酒店管理团队必须具有真实和坚定的低碳活动观念。其二酒店内部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当满足上述两点后,低碳酒店可以在更加适合酒店运行的状态中,成立最为方便和低能耗的垃圾处理渠道。酒店内部可以通过对现代化技术的引用,直接降低电能、水能的消耗量,客户产出的生活垃圾也能得到很好的二次利用。并且在地区范围内,处在同一地区中的各个低碳酒店可以成立合作关系,继而在共享同一组低碳技术的同时,再度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量。这便是低碳酒店的主要作用。

二、简要论述中国酒店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

(一)服务水平持续下降

酒店管理实际上属于完全性的服务行业,酒店需要以客户的个人需求为主给予服务。但当前国内部分酒店明显忽略了自身的服务性质,不仅仅是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活动质量较低。一些服务人员常会偷工减料,在整理客房或提供服务时态度较差,不认真收集和分类垃圾。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酒店开展低碳经济事业。

(二)服务人员数量较少

因待遇问题,服务行业的高质量从业者较少,且多数的高质量酒店管理人员的就业意向都在一些大型酒店中。而一些规模中等的酒店中,其内部的高质量管理人员数量极少,多数的员工都属于非专业出身,且服务意识以也并不坚定。于是在近期内,我国内部经常发生酒店管理服务被投诉等现象,严重地区甚至会出现酒店内部人员偷窃等恶性犯罪事件。但多数出现这类现象的酒店也并不会提升人才聘用的门槛,甚至部分酒店还会出现管理者为家属开后门等现象,再度降低了酒店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酒店并未具有低碳环保意识

环保这一概念在国内并非属于新概念类别,而之所以我们国内酒店行业并未尽数完成低碳改良模式,与国内酒店的更新意识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酒店处在竞争领域中,各个酒店都要依靠营业额坚定自身的行业发展实力。而以低碳经济为核心思维建立新型管理模式需要酒店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故多数酒店便会直接忽略发展环保事业的必要性,直接将酒店内可用的资源投放到其他事务中,坚持扩大酒店经营规模,继而加重酒店内资源消耗量。

三、试论基于低碳经济的酒店管理模式革新路径

(一)酒店需提升服务能力

首先,酒店必须要再度坚定自身的服务地位,明确自身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即客户的被服务体会能决定下一阶段的营业额,如若酒店提供管理服务质量较差,酒店的行业内口碑也必然会下降。因此酒店必须要重申坚定服务定位,才能令整个服务结构能够更加专业化。其次,酒店需要不间断搜集客户的实际意见,询问客户对当前服务内容的实际体会。只有不断收集有效信息,才能令酒店能够以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正面方向不断发展。

(二)酒店需提升服务团队的整体质量

在人才聘任方面,酒店内部应该将“专业”作为聘任的第一要求。同时酒店方面也要加强对人才聘任过程的监督,尽可能避免亲属人员单独聘任等现象。当选择好新晋人才后,酒店需要以低碳经济作为概念核心,统一对老员工和新员工进行观念和能力方面的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为令其熟悉低碳经济酒店管理模式,加强新员工的低碳环保维护性工作能力。而对老员工进行再度培训的目标则在于再度强调低碳酒店的重要性。这样一来,酒店内服务人员的整体质量便能够随之提升,且必然具有切实的低碳环保观念,能够更好地配合酒店的低碳事业工作开展。

(三)适当借鉴行业内发展经验

上文中讲到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酒店建设一些科技素材。如若酒店并未具有相对完善的建设意识和能力,那么就会造成无意义的资源输出,反而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故针对此,各个酒店在发展低碳经济前,应该先对行业内已经构建低碳管理模式的酒店进行调查。在于对方的建设经验中加以借鉴。例如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减少酒店的废水资源排放量。以及引入灯光智能管理系统,直接减少酒店的电力资源消耗量。

小结

文章以低碳经济为主,对酒店管理模式的革新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当我国通过低碳事业减少资源消耗量时,国内的生态环境便必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继而令国内各个产业能够在更科学的层面中继续创新发展,人民也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状态中生存。希望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对低碳事业和国家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真正担负起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8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分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的教学中,我们都进行“课岗融合”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1.酒店整体认知阶段———课岗初步融合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首次接触专业,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不了解,也未接触过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因此,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我们安排1至2天的专业教育,先由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情况,然后安排学生去星级酒店实地参观考察,认识酒店的各个岗位,了解酒店的工作环境,熟悉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让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个直观印象。在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酒店管理概论”、“饭店服务礼仪”的教学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去酒店现场实训教学,通过与酒店员工的沟通交流和现场参观进一步认识酒店,这阶段的教学是课岗初步融合的阶段。

2.专项技能训练阶段———课岗专项融合

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集中设置在第二、三、四学期,如专业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吧服务与经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这阶段主要是分项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以在校内实训室模拟酒店各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训练为主,以校外实训基地真实工作环境训练为辅,两者相互促进,训练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在每一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先根据对应的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来选取实训教学内容,再设计相应的实训场景,根据每一场景的实际情况,或在校内仿真实训,或直接去校外基地酒店现场实训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学期期末一周或课程学完的寒、暑假,安排学生集中去酒店相应的岗位“顶岗”帮工,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技能,真正达到“课、岗”专项融合。

3.综合技能训练阶段———课岗深入融合

在第五学期我们安排了一个月的酒店综合技能训练,打破第二阶段的专项界限,根据酒店接待顾客的类型(如散客、团队、商务客人、会议客人等)设计一个个综合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仿真实训及全真见习,在真实环境中训练综合业务能力。这是学校课程与酒店岗位的深入融合。

4.顶岗实习阶段———课岗全面融合

第五、六学期是学生毕业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学生以酒店员工的身份进入不同岗位实习,实习完成后学生可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这一阶段学生可把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运用于酒店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学校课程与酒店岗位的全面融合。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教学的实施保障

1.完备的校内仿真实训室

“课岗融合”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校内有酒店实体或仿真实训室,能给学生创设真实或仿真的“岗位”。校内仿真实训室是学生在校内针对典型岗位任务进行模拟操作的重要场所,是“课岗融合”式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学校应通过改造、扩建等手段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室,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

2.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课岗融合”式教学得以成功的保障。“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酒店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践的岗位。学校必须联系一批符合专业要求,能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3.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岗融合”式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课程,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懂得酒店的基本操作技能。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平时也很少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实践经验匮乏,很难胜任“课岗融合”式教学。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选派教师利用假期和周末到酒店、餐饮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可以聘请酒店企业管理人员、优秀服务人员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开展专业讲座等。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篇9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效能;研究

一、现阶段顶岗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是指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是以学校课堂教学学习为主,在学习的后期一般是最后一年,就会去专业的酒店进行实际工作,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在这个实习阶段,学生会面临许多问题,这将直接影响顶岗实习的效能高低。(一)从学生实习所在的酒店出发研究顶岗实习的效能。酒店管理方面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现在的顶岗实习对酒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大部分的酒店在面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时并不会给出合理的工资,因为学生处于实习阶段,没有完全毕业,对于酒店来说学生的不定因素有很多,毕业后学生不一定会选择留在本酒店,所以酒店也不会把握学生的心理,给足够的工资。这样一来,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和自己预想的情况大相径庭,便会产生一种失望感和消极的工作态度,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顶岗实习的效能。(二)从学校角度出发来研究顶岗实习的效能。现在一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和酒店签订定向的顶岗实习合同,也就是每年从这个学校走出的学生要先去定向的酒店顶岗实习,学校没有实地考察酒店的环境以及酒店对待学生的态度就盲目地把学生输送到酒店,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学校的做法感到不满意,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顶岗实习的效能。(三)从学生本身出发研究顶岗实习的效能。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在家被家长宠爱,在酒店顶岗实习的时候他们的身份会发生质的变化,从在家的被宠爱者、被服务者变成服务和被管理人员,尤其是酒店的服务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成熟程度。在酒店里,不管是顾客也好,酒店其他管理人员也好都不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学生和孩子来看待,在语言或者管理上会很严苛,这也是许多学生无法接受和无法忍受的,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顶岗实习的效能大大降低。

二、针对现阶段的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顶岗实习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效能真正提升上去。(一)从酒店方面出发提出解决方法。酒店应该保持一种公平公正、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心理去对待顶岗实习的学生。酒店方面应该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的阶段性,把握学生本阶段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工作和学习,而不应该是一种压榨和严苛的态度。在顶岗实习阶段,酒店要让实习者从基础学习,应该有耐心地教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这份工作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顶岗实习的效能。(二)从学校方面出发提出解决方法。学校在这个环节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学校应该对比考察酒店的管理方法、酒店的企业环境等,选择最适合学生工作和学习的酒店让学生去顶岗实习。学校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这样经过筛选和选择的酒店,会给学生一个良好地顶岗实习环境,帮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体会酒店管理的内涵所在,还可以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一些书本上、课堂上不能够学到的知识。只有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主动、接受的状态,才能把顶岗实习的效能提升上去。(三)从学生本身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法。“90后”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即将走入社会的成年人了,要深刻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本质,要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耐性,把在家的小孩子气慢慢脱掉,真正理解工作和学校的不同,要学会吃苦耐劳、从基层做起,打好基础,要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本质,要有奉献精神,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独立,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也才能大大提升顶岗实习的效能。

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本应该是一种在实践中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活动,所以不管是学校、酒店,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学校和酒店不应该以利益为主,抹杀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本身也要接受角色的变化,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工作特点。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促进顶岗实习效能的提升。

作者:胡大胜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再次,合格的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协作意识。酒店的工作可以用“规范、流程、程序”来进行的概括,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再需要协作了。相反,对于我们这种资源整合型的服务性企业,更应该加强在“责权明确”之上的协作精神。

协作,是我们对于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对部门之间的工作需要,也是我们与宾客之间共嬴的需要。随着酒店间市场竞争的加剧,就更应注重酒店整体能力的提高,只有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上去了,我们才会嬴得可持续的发展力。而团队素质的提高,除了作为个体的管理者或员工本身素质要提高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协作能力。没有协作,由最优秀的个体组成的团队,也只是散沙一盘,毫无竞争力可言。因而,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是一名合格酒店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行各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之一。优秀的服务水平几乎成为了企业重要的市场准入许可。这让我们从事酒店行业的人意识到:不仅要对外部客户(酒店宾客)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而且还要在酒店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强烈的服务意识。诸如,“前台为宾客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应运而生,顺应了一个服务型企业发展的趋势,更是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酒店驻足发展的必然体现。毕竟,和谐是今后你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粘合剂’。

最后,能否成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与你自己的身高、相貌、学历背景无关,倒是与你自己在工作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有关。然而,事实是我们当中可能活着这么类人,似乎他们更乐衷于休闲中度过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书,似乎没有时间去看;看电视、上网,可能有着比知识更能让人快乐的东东;培训,或许更多的是注重它的形式美,所幸不是网络博客里的‘木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