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基本特征

篇1

1、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有三个要素:即促使文化全球化的主体(个人或单位)、符号(全球文化传播、交流)、实物(全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三要素只有通过跨民族、跨国界的流动,或者说三要素通过运动的方式,以运动(文化全球交流、传播)所占据的时间和空间(文化全球交流和传播所覆盖的空间),构成现实的文化全球化的时空维度。 在交通工具和电信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文化传播、交流的广度、强度都较弱。中国古代的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以及西方传教士所做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工作,虽然也是跨州和国界的文化活动,但它不能实现同步,同时态的效应,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只是随着电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已随着无形符号;以电子脉冲或数字化传播的方式,在全球时空实现同时、同步向各州、各国传播的效应。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全球化不可能发生在电子和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古代。

2、文化全球化的组织维度,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过程很复杂。文化跨州、跨国界的传播和交流,不一定就能在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到的州、国家产生积极的响应,有的文化模式产生可持续的变革性的影响,有的文化模式则得不到响应。文化信息、文化模式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影响,要受该地区、该国家接受文化信息、文化模式所具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换言之,文化的嵌入(embedded)程度,与该地区、该国家的基础设施、文化制度能接受、容纳跨州和国家的文化信息、文化模式密切相关。而这里以文化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文化制度,则是文化全球化的组织维度。 由时空维度和组织维度来观察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全球化的表层是:文化信息、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跨地区、跨国界、跨州的全球传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文化 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LI Niannia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has many causes, has their own development inevitablity, there are practical reasons for history. This article on the ris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background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psychology.

Key words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qualitative research

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冯特建立的民族心理学是它的源头。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构建了两类心理学,一为实验的个体心理学,另一为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对于人的意识、情感等高级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语言文化的研究来获得。但是,由于西方主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民族心理学并未得到发展壮大,相反,它的力量微乎其微。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心理学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 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分析

(1)主流心理学中对文化的让步。自从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伊始,文化就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虽然冯特建立了民族心理学,考虑到了文化的作用,但是文化一直都处于压制状态。科学心理学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一味地追求追求的是像物理主义那样的客观性、精确性及普遍性。“心理学正是靠排斥或跨越历史文化来赋予研究的合理性与普遍性。”①20世纪后期,主流心理学家看到了心理学研究中忽视文化所导致的困境,在“文化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让步,其主要表现是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②传统的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文化群体中的人为被试,并比较不同文化下的心理与行为,并分析不同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跨文化心理学虽然正视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但是其最终目的仍旧是追求心理的普遍适用的规律,从而建立普遍通用的心理学。目前,跨文化心理家大都还是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用西方文化下得出的心理学规律去研究其他文化下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主流心理学仍旧追求共有的心理机制的假设,其在研究方法、理论上没有多大的改变,虽然在文化问题上做了一定让步,但是仍旧是有限的。文化心理学正是看到了跨文化心理学的局限之处,并在不断吸收超越跨文化心理学的合理之处下产生了。

(2)多元文化思潮下的产物。多元文化论是在西方社会中兴起的一种文化潮流,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元主义,尊重每种文化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它反对西方欧美的白人文化的霸权主义,反对把它作为所有文化的唯一标准。多元文化主义认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重视文化的因素,并认为心理现象并非只由内部因素决定,还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所以,“行为是文化的产物。”③而主流心理学一味地去追求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忽视文化的作用。文化被看作是外在的因素,被排除在外。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也看到了文化的作用,但它也仅仅把文化看作标签,用来注明心理特征属于何种文化,文化是自变量,心理为因变量。文化一般是作为背景因素,与研究对象分离。而多元文化论则从文化自身来研究心理行为,强调从文化内部去建构文化心理和行为。多元文化论反对主流心理学家把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下的心理规律不加选择就应用到其他文化地区中,要寻找适合不同文化条件的心理机制。多元文化论者反对西方传统心理学倾向于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反对不分条件地把研究的结论与成果应用于所有群体。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心理学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多元文化论为文化心理学的产生做了铺垫。

(3)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心理学诞生之初,心理学家一直把研究对象放在西方人身上,其哲学基础与方法论也都是西方的,并且主要沿着自然科学的方向前行。台湾学者杨国枢教授曾指出,华人社会的心理学就是彻头彻尾的西化的心理学。主流心理学坚持实证主义哲学传统,以自然科学为模板,企图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心理现象背后的心理规律。岂不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文化环境下的人,文化是人存在的条件与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够抛弃文化而存在,心理学的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方法。主流心理学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造成了心理学的困境,面对这样一些文化沙漠似的研究,很多心理学家对文化变量有了新的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格根就认为,“人的心理随文化和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人的心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④因此在心理学发展之日起,主流心理学就一直注重实证的研究而忽视人文方面的研究,使心理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了其困境。因此,心理学的发展对文化转向的呼声很高,文化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兴起了,文化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学科分支,它给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主流的西方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取向,坚持研究对象的可观察、可证实性。在此基础上的心理学只重视人的物性却忽视了人的文性,只追求心理的客观性却忽视了人的真实性。文化心理学正是看到主流心理学对人的真实性的忽视,而特别强调研究人的文化心理的真实性。通过以上对文化心理学背景的分析认为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特征如下:

(1)注重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心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文化的多元性认识到不同种族、民族的存在,每个国家以至各个地区都可以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文化,如欧美文化、中国文化、非洲文化等。文化心理学强调注重文化的多元性,肯定并包容各种文化的存在,在价值观上强调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和平等性。每个个体都有其文化主导下的心理与行为,他们在文化价值观上是对等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哪一种文化强于哪一种文化,或者哪一种文化弱于其他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其独特的存在。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特征,即同种文化会形成个体相似的集体特征,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区,也会发现有多种多样文化的存在,总之个体心理离不开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因此,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心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主张研究方法的质化研究。主流心理学力图将心理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期望像物理学那样去研究心理学。它以实证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为其基础,坚持决定论和还原论,恪守以方法为中心,注重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与定量研究。主流心理学笃信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坚信客观的普遍适用的原则,它认为可以找到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的、普遍适用的、大众的心理规律。主流心理学在西方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主要采取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而文化心理学则多以质的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包括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和民族志方法等。文化心理学的质的方法正是考虑到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认识到传统的实证方法无法给予心理学的研究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而质化研究恰恰能够弥补实证方法的不足,它重视研究者所处的立场,关注对文化心理和行为的意义理解及相互建构。质化研究尤其重视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关注在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并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文化与心理的相互影响。

(3)注重对现实中人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和情感的人,他有其自觉性,能够觉知到自己及他人的行为与思想。比如在实验中,被试极有可能去揣测研究者的心理,而研究者也可能去选择对他实验研究有利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再者,人又是文化下的产物,不同文化显然形成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而主流心理学认为在实证研究方法下产生的研究理论都适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主流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大部分来自西方国家的文化环境,西方心理学家把他们在西方文化中得到的心理学理论去应用到非西方国家中,显然是不全面的。文化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人们的生活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文化烙印,总是潜在地受到深处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即便在同一文化条件下,个体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对文化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现实情境下去研究人的心理,使研究更趋于自然,更趋于真实,从而使研究结构更趋近实际。

(4)对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学虽然也是对文化背景中人的研究,但是跨文化心理学仅仅是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所得到的原则、方法拿到其它国家中,其最终目的仍旧是追求在所有文化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可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仍旧是心理与行为的相似之处,而非它们之间的差别。跨文化心理学主要从外部来研究不同文化之中的人的心理行为。而文化心理学倾向于站在文化的内部去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它更多的是站在研究对象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从研究对象的特点出发,更强调特定文化语境下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文化心理学强调对历史和社会文化语境中人的理解,并依此为基础,理解心理和文化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相互说明和建构。”⑤因此,文化心理学是对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3 结语

文化心理学是通过文化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门学科。主流心理学中文化地位的转变,以及后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论的影响催动了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从一种新的的角度去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它反对追求普遍的心理规律,而更强调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做了一定的补充,并给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注释

① 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② 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2002(1).

③ 叶浩生.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12(1):144-151

篇3

【摘 要】学科文化是为无形学院中的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以知识为本原,以学科为载体,以学者为主体。学科文化具有强烈的学术性,显然的身份性,它在本质上就是学术信念。

关键词 学科;学科文化;信念

一、学科的重要性

学科是学术的组织基础。在学科发展日益制度化的今天,学术活动基本上都以学科为载体,学科成了学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归宿,“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 “在国际学术界,学科就是产品线,院校即为地理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科为中心,但它必须聚集于事业单位。”所以,大学学科是高等教育学术系统中的基本组织,是承载大学三大基本职能的平台,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二、学科文化及其特征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科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刘慧玲认为,学科文化是“人们在探索、研究、发展学科知识过程中积累并传播独有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庞青山认为,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特有的语言、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伦理规范等”。邹晓东把学科作为组织看待,把学科文化等同于学科组织文化,认为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和行为方式等”。

国外对“学科文化”也没有明确定义。伯顿·R·克拉克从组织的观点出发,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它既是一种社会结构,又是一种文化存在。而学术文化(学术信念)是其组织特质和基本要素,其中学科文化是学术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学科文化根植于学科,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和相应的行为准则。每门学科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信念,拥有自己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念、学术精神等,这些正是学科文化的组成部分。托尼·比彻在《学术部落和领地》中把学科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术部落”(academic tribes),每个部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具有认可的身份和特别的文化属性。虽然学科文化中先天地就存在着差异,“各种不同的群体有着自己特定的利益和信念,甚至有其自身的神话和游戏规则。”但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文化又体现出一种整体性的文化特征,它表现为学者们属于跨越院校、地域甚至国家边界的学科共同体——“无形学院”。综观国内外有关“学科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学科文化包含着三个共同要素——知识、学科和学者。

知识是大学学科文化的本原。本文所称的知识是基于伯顿·R·克拉克对知识的理解,指的是一种高深而特殊的理智材料,具有专门化、自主性和累积性等特点。这种特殊的理智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是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知识是大学学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大学学科文化的最初根源。

学科是大学学科文化的载体。关于“学科”,我国研究者通常从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学术的组织三方面进行界定。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界定,学科也是大学学科文化的载体,原因是学者主要是因为相同的学科而不是学校和高等教育系统等其他因素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学科文化主要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本的文化。

学者,是大学学科文化的主体。任何文化实践和创造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大学学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也是人创造的,而大学学科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创造这一文化的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学者,学者是形成大学学科文化的主体。

三、学科文化的本质

(一)大学学科文化具有强烈的学术性

大学学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强烈的学术性,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学科文化以知识为本原、以学科为载体。大学中的知识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专门化知识,其本质特征就是学术性。其次,大学学科文化是由经过系统学习、掌握有关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学者创造的,与一般文化的主体有所区别。

(二)大学学科文化具有显然的身份性

首先,学者都是以一定的学科为其身份基础的,学科文化对其成员有规训作用。“在每一学科领域里,都有一种新成员要逐步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发达的系统中尤其如此。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团体的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团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

(三)大学学科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学科信念

根据独特的理智任务,各门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学科文化。如数学的基本风格是优雅和精确的结合,而与数学家非常接近的物理学家则更关心现实。圈内的人们可以用“说话”交流,“在系统中的人受自身观念的指导解释社会趋势的意义,决定合适的反应方式”。正是这种学科信念使得学科文化就像一种粘合剂一样把同类学科成员凝聚在一起,对学科成员的行为进行着规训和激励,导致其对学科的承诺和忠诚。

参考文献

[1]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和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3]樊平军.论大学学科文化的知识基础[J].江苏高教,2007,6.

[4]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43.

[5]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2.

篇4

关键词:医院文化;本质特征;思想政治

医院文化从实质上讲是人类文化的特殊部分。医院文化是该时代、该社会的文化在职业活动领域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它以具有高度独立性的经济实体为基础,创立了自己的经营哲学和宗旨,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和工作方式。它强调精神的意义,用精神力量来武装医院所有成员,在医院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方向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使职工维护医院利益,遵守医院秩序,为医院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认真研究医院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其作用,对推动基层卫生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文化所蕴含的先进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兼容性构建了医院文化本质特征的内涵

1.医院文化闪耀着集体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主体意识的先进性。医院文化,首先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在一个医院范围内形成的、反映这个特定范围的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包容了集体主义的内涵,体现了特定群体的整w素质,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它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工作态度,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从而使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和不断升华。

2.医院文化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于医院不象整个社会系统那样头绪纷繁,因而医院文化的适应性和转换能力较强,更易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医院置身于社会生存与竞争的行列,最容易感受时展的脉搏。医院文化和医院发展不可分割的特性,昭示医院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将时代精神融合到医院文化的主体之中,适时调整对医院人员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医院文化必须体现时代精神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鼓点同步,才有生命力和号召力。

3.医院文化强调职工是主力军,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为医院建设而奋斗的实践的产物,离开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医院文化,它的先进性、时代性、兼容性就无法体现。医院文化还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个人与集体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基础只能是实践。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的原则,因此医院文化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覆盖着实践的各个方面,深化在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

4.医院文化遵循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医院文化强调规范性与自由自主活动的统一。一方面,它要求医院内的全体人员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而这对人的素质提高极为有利。正是医院文化具有规范与创新的兼容性,才使医院文化日受重视,其主导精神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医院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时代性、实践性、兼容性这些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努力探索、锐意开拓的改革精神。医院文化必须注重培育,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促进医院进步的积极因素。

二、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的效应作用,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院健康发展

1.陶冶效应。人不能没有一点精神,群体也不能没有共同的意志。医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务人员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标准,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医院文化在医务人员心理内化的进程,势必使全体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坚定的信念,形成一种共识,达到整体素质的改造和提高,使其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行为取向,不息的精神动力。

2.凝聚效应。医院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理想目标、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指向,必将引起全体职工思想共鸣,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人的理想追求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印象。优秀的医院文化将带动基层卫生院群体形成共同的积极向上的理想和追求。医院文化折射着社会对医院的要求,医院对职工的要求,必将启示职工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走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道路。价值取向,反映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从事社会活动的功能趋向,以及判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医院文化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能够引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医院文化功能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把它的内在观念外化为行为规范,引导、规范、制约医院成员的行为。它还能引导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自省自律,走出误区。

篇5

信息技术教育在目前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教学和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教学层面,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掌握基本的知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而能够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加快事情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在于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的培养,今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思维也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和实际生活中运用,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就是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之一。而文化的内化就是指在实际的事情当中,我们能够根据实际的生活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带给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的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实际的问题中能够在诸多的解决方案里优先考虑信息技术,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笔者认为要做到文化内化需要有几个基本的步骤,首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技术层面有大致的了解,即能够简单的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搜索引擎。在掌握基本的技术之后,我们能够探索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层面,就像我们在做研究时,自身探索结论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我们能够在众多的实际运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我们认为就是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技术性、外延性、操作性等。这些基本特征的就导致我们的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的教育,缺乏深层次的原理、思维的教育。

(一)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主要依靠基本的技术层面加以维持,信息技术和哲学不同,其技术性更加明显,对于基本的原理、思维设计的机会少,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鲜有提及这些问题,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少设计这些问题。

(二)外延性

信息技术从其产生之初就决定了信息技术只能通过技术维持,并且依附于实际的问题和外部环境才能生存,其思辨层面的内容很少,主要的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达到自身的实际价值,因此其外延性特别突出,自身的内涵就显得比较缺乏,这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技术层面。

(三)操作性

操作性主要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来看,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操作,操作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能够使信息技术的存在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因此其内涵基本上浮于表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就能够彻底掌握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上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涵的基本阐释,笔者相对应的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文化内涵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训练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在尊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操作性,技术性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内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知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并产生通过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和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基本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例如计算机形成的过程的足迹,软件开发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技术开发等方式。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计算机自身的内涵型不够强,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可以考虑将计算机和其他学科进行统整,例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等相结合,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底蕴,改变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不够充分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感受必将是全新的。

(三)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注意引导

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自己要能够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思维方式、思考轨迹展现在学生面前,否则这种教学就是虚伪的,难以真正成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设计 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增长历史和文物知识,而逐步转向以休闲和观光为主。因此,博物馆作为丰富藏品的信息集散地,应重观众对这些信息的感受。时代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当把教育、展示和娱乐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博物馆这个文化和科学的古老殿堂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充实和改变自身的职能,重新展现出它新的职能,重新定位它在社会服务中的坐标。

博物馆陈列设计属于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它从立体、平面、环境和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实物、音响、图片、色彩等多种听语言,广泛追求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陈列设计定义为“根据陈列主题要求,在陈列目标的指导下,对陈列内容进行构思、确定陈列总体要求和艺术风格,并运用各种科技和艺术手段组合各种陈列品的工作。”现代陈列设计已发展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具有自己的基本要求和专业特征。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特征

博物馆陈列设计与“纯美术”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要设计的是一个集教育、汇集、审美和信息制造、传播于一体的综合展示系统。这一设计过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双重思维的特征

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双重思维的特征,二者,既矛盾又统一。形象化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最基本特征,如果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不能从形象感官上打动受众,那么即使展览对象具有很深的内涵,也无法被受众接受。然而,形象化的特征只是做到了陈列设计的第一步,在绚烂多彩的形象展示的背后是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文化链条。因此,博物馆陈列设计要想深刻的影响受众,在做到充分形象化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展览品内在的逻辑联系。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多维性的特征

博物馆陈列任务十分庞杂,涉及学科知识及其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对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博物馆进行陈列时,必须考虑其多维性特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抓住其主要任务和基本矛盾。

《三)、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综合艺术的特征

首先,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时间艺术的特征。时间是博物馆展品陈列要考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其次,博物馆展品的觉形状是展品的外在特征,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要首先考虑展品以何种觉形象展示出来。第三,博物馆展品陈列设计还具有影像艺术的特征。博物馆的展品是在一定光线中展出的,因此造型艺术必然带有影像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综合特征并不是独立分离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要求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展示藏品,是把文字的内容方案变成形象的陈列展示内容的一种展览形式。在整个筹展过程中,陈列设计是系统的、整体的、目标明确和充满创意的。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总体要求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以建筑场地为出发点,以陈列内容和展品为对象,是对陈列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构思和全面规划,以保证陈列艺术形式的完整统一。陈列内容决定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陈列艺术设计应根据陈列内容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展品的艺术形态和特色,使其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和谐,才会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一个成功的陈列设计,应该具有独创性,突破传统的陈列思维模式,并且做到个性鲜明,主题突出,创造出合理的空间环境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内容和理念要求

陈列设计大体分为陈列艺术设计和陈列大纲编写两大部分。陈列大纲是陈列主题的具体体现,是主题条目按时间顺序、逻辑关系、地域方位具体排列穿插使其成一个形象的剧本的过程。陈列大纲编写,主要是对陈列内容的结构处理,是内容编辑阶段的中心工作。陈列艺术设计,涉及范围包括陈列设施、展品放置、展厅环境和参观路线。陈列内容设计主要是考虑陈列主题的提炼、陈列目标的设定、陈列信息的传播,以及与观众的交流互动;陈列艺术设计也注意到陈列目标和陈列主题的价值判断,力求用色彩、空间、形象来表达展品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力图用觉传播手段来表达陈列深层次的情感和态度。

陈列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是衡量博物馆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展示历史遗存和研究成果的窗口。现代博物馆的理念也正从“以物为本”朝着“以人为本”发生时代性的转变。过去博物馆的工作是以藏品的研究为重点,以藏品为核心,而现代博物馆的一切中心是观众,如何用古老的收藏讲述最现代的故事”是博物馆服务社会、面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注重展览效果、努力创办精品展览的今天,那些题材类同、没有特色、缺乏创意、布置平淡的展览已经无法吸引观众。

参考文献:

【1】朱琳.博物馆陈列的美学特征和教育途径[J].中国博物馆.1989年04期

【2】沈柏春.论博物馆陈列设计与观众的因素[J].中国博物馆.1990年03期

【3】陈开宇.尊重传统 继承创新――浅谈中国地质博物馆陈列特点[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部科普场馆建设与发展[C].2005年

篇7

关键词:草原文化;建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Humanity and tour school,Huhehaote vocation college,Huhehaote 010021,China)

篇8

一、名词解释

1、双因素理论

2、管理信息系统

3、非正式组织

4、流程再造

5、创新

二、填空题

1、经人类一再表明,管理的有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___ 、 ___ 、 ___。

2、管理科学是美国谁提出来的___ 。

3、管理部门化有三种主要形式:___ 、 ___ 、 ___。

4、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系统调查、___ 、 ___ 、 系统实施、系统维护构成的。

5、控制过程:确立标准、___ 、 ___ 三个过程。

6、集体决策方法:___ 、 ___ 、 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4、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2、论述你如何做好领导.

市场营销学:

一、单选题(很基础)

二、填空题(涉及到4C 、营销的发展阶段、产品的分类、促销人员的奖励等)

三、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

2、潜在需求

3、选择注意

4、渗透市场

5、市场

四、简单题

1、简述产品整体概念

2、简述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3、简述选择目标市场时的战略

4、简述定价的一般方法

5、简述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篇9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利用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福建南安在内的379个用户实地调查的数据,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特征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认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年限越长、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高,则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施肥技术。

关键词:农户行为;配方施肥;Logistics模型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6-0148-05

Adoption Behavior Study of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Hong Yanting1, Qiu Lei1 ,Li Kangkang2

(1.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2.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 theori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379 peasant households in Suzhou of Jiangsu Province, Hangzhou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Nan’an of Fujian Province, the influences of householders’ basic, family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dopting soil testing for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through Logistic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useholder’s educational years, whether to often communicate with other farmers and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echnical training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households’ behavior to adopt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echnique. The longer the households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e higher the households’ part-time farming was, the more the households were inclined to adopt the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Peasant households’ behavior;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Logistics model

近年来,随着工业点源污染和城乡污水治理逐步到位,农业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起因于农田中的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者灌溉过程中,借助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而大量进入水体[1]。其中,因化肥施用过量和不合理导致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从施肥总量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化肥折纯使用量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全国化肥使用总量从1992年的2 590.30万吨提高到2013年的5 911.90万吨,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约为476 kg。从化肥的施用效率上来看,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40%,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2]。从化肥的施用结构上来看,单质化肥施用比重较大,复合肥比重较小,其中以氮肥施用比重最大。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之外,施肥过量和偏失氮肥还会改变原有土壤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和有机质减少,而长期使用磷肥则会使得土壤内重金属物质不断积存,同样引起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农产品安全,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生产。

为了有效缓解施肥过量和施肥不合理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其中联合国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科技人员对土壤取样测试其营养成分(测土),然后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和化肥肥效,有针对性地生产出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配方肥料(配方),最后是农户根据建议购买并施用指定配方肥(施肥)[3]。农户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以满足土壤缺失营养的补给,同时也减少化肥(特别是单质化肥)的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4]。然而,一项技术的推广也伴随着许多不确定因素[5],因此,本文基于农户行为,对农民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和模型回归,分析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

1 理论框架

1.1 农户行为理论基础

农户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在农村社会学中,一般将农户称为农业家庭,其强调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经济学常常用“传统的”、“维生的”、“最小的”来描述农户的概念,认为农户是居住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自给性很高的基本组织单位[6]。本文以农户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农户是以婚姻、血缘为基础的,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家庭。结合目前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研究[7,8],认为农户是独立的决策个体,是有限理性的,农户行为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自身主观认知能力和外部条件(如经济、政策制度及其他条件)限制,农户决策寻求效用最大化,而不是最优决策。因此,在实施配方施肥技术过程中,农户根据施肥效用来决定是否选择配方施肥行为。

1.2 影响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因素

1.2.1 户主基本特征 农户作为农村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户主的基本特征往往决定了整个家庭生产特点,会影响到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用行为。根据元成斌[9]、李然[10]等的研究成果,拟选取农户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为村干部和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作为户主基本特征变量,用以反映户主自身特征对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程度,并作如下预测:户主年龄越大,其接受新技术的意愿则越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与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若户主为村干部,作为表率,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可能性越高;相反,从事农业生产年限越长,户主积累的农作经验越高,采用新施肥技术的意愿也会越低。

1.2.2 家庭资源特征 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生产为主,农户拥有的耕地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均会影响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由于农户是有限理性的,在农业收入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农户会将劳动力资源及精力投入到其他非农生产中,并从中获得收益,收益越大,兼业程度则越高。本文拟选取的家庭资源特征包括家庭耕地面积、劳动力规模及家庭兼业程度,并作如下预测:农户拥有的耕地资源数量越多,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也越大;劳动力资源数量与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大,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会降低,则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也会降低。

1.2.3 信息资源特征 农户通过了解到的关于配方施肥技术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决定是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如果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较近,经常与其他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参加过技术培训,都便于农户更好地了解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信息,及时与外界信息沟通,理解新技术的益处;如果农户没能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资源,对新技术认知的局限会限制农户的需求意愿,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11]。本文拟选取农户信息资源特征包括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以及农户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并作出如下预测: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经常与其他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和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1.3 实证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框架,结合研究目的及数据基础,采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12]。根据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假设因变量为y。y=1表示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技术,y=0表示农户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影响y的n个自变量分别为x1,x2,x3……,xn。假设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为pi,则农户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为1-pi,其函数表达式为:

pi=f(y)=f(β0+∑nj=1βjxi)

=11+exp[-β0+∑nj=1βjxi]

对pi/(1-pi)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s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lnpi1-pi=β0+∑nj=1βjxi

式中β0为常数项,n表示自变量个数,β1为自变量系数。

2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涉及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和福建省南安市,于2014年7月、8月在三地通过农户调查问卷访问得到。调查地区包括苏州市区、常熟市、太仓市,杭州余杭、临安、淳安,南安市水头镇、东田镇及英都镇。为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所有问卷均采用入户调查,调查员辅导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407份,收回396份,剔除无效问卷和矛盾错误数据,得到有效问卷379份(表1)。

表1 被调查农户地区分布

项目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

农户数136134109

所占比重(百分比)35.88%35.36%28.76%

2.2 样本统计

从表2可知,目前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者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调查样本中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8.3岁,年龄在40岁以上人数占到总数的75.46%。户主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以下占到总数的34.04%,初中文化水平人数最多,为43.8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仅有9户人家,比例为2.37%。从调查样本来看,农业以小规模生产为主,耕地规模集中在0.667 hm2以下,其中拥有0~0.333 hm2耕地资源的农户数占48.87%;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集中在10年及以上,占到总数的75.99%。此外,我国农户家庭人口规模平均4~5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规模集中在2~3人,部分家庭甚至有且只有一个劳动力,调查样本中劳动力规模平均水平为2.19人/户。

表2 样本信息统计

影响因素选项样本数所占比重(%)

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9324.54

40~50岁13234.83

50岁及以上15440.63

受教育年限文盲及半文盲4211.08

小学8722.96

初中16643.80

高中及中专7519.79

大专及以上92.37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10年及以下9124.01

10~20年11229.55

20年及以上17646.44

耕地规模0~0.333hm218948.87

0.333~0.667hm210427.44

0.667~1.000hm26517.15

1.000hm2及以上215.54

3 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变量含义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将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变量分为三大类:农户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以及信息资源特征。每一类变量又选取相应的变量作为描述性变量,共确定了包括户主年龄、耕地规模等在内的10个解释变量。每个解释变量的名称、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和对被解释变量的预期方向如表3所示。

3.2 结果及分析

运用SPSS 19.0计量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s模型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总体上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主要的影响因素均通过了显著性检测,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及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重要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和信息资源特征对农户行为决策则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表3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及赋值平均值预期方向

农户是否采用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y)采用=1;未采用=00.63

户主基本特征

户主年龄(x1)40岁及以下=1;40~50岁=2;50岁及以上=32.16-

受教育年限(x2)文盲及半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中专=4;大专及以上=52.79+

是否为村干部(x3)是=1;否=00.132+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x4)10年及以下=1;10~20年=2;20年及以上=32.22-

家庭资源特征

耕地规模(x5)0~0.333hm2=1;0.333~0.667 hm2=2;0.667~1.000 hm2=3;1.000 hm2及以上=41.78+

劳动力规模(x6)农户家庭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个)2.19-

兼业程度(x7)没有兼业=0;兼业收入小于农业收入=1;兼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21.43-

信息资源特征

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x8)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实际距离(km)3.38-

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x9)从不交流=0;偶尔交流=1;经常交流=21.29+

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x10)是=1;否=00.51+

3.2.1 户主基本特征影响分析 农户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对农户行为决策有着很大的正向影响。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为2.577,Wald值为24.723,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户主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对新技术的认可和掌握较全面[13]。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则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年限越长,农户更倾向于使用已经掌握且较为熟悉的传统施肥技术,对未知的配方施肥技术有一定排斥情绪。此外,户主年龄和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在回归结果中不显著。

3.2.2 家庭资源特征影响分析 耕地规模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但只在10%的水平上显著。家庭兼业程度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为负,表明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高,其花费在耕地种植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对化肥施用的投入与产出结果并不十分在意,因此对于采用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和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愿不强。

3.2.3 信息资源特征影响分析 农户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和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这两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相符合。这说明,农户之间经常的沟通交流和参加相关技术知识培训有助于农户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让持观望态度的农户能够汲取他人经验,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14]。农户住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在回归结果中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交通、通信等的发展打破了空间距离对于农户信息资源获取的局限性。

表4 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回归结果

影响因素βWald值Exp(β)

常数项(β0)-6.45813.783―

户主基本特征

户主年龄(x1)-1.2012.6700.301

受教育年限(x2)2.577***24.72313.157

是否为村干部(x3)3.5713.16035.516

从事农业生产年限(x4)-2.962**9.0960.052

家庭资源特征

耕地规模(x5)1.098*4.0172.998

劳动力规模(x6)2.0471.9027.745

兼业程度(x7)-1.870***16.0250.154

信息资源特征

家离乡镇集市的距离(x8)-0.3625.9090.696

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x9)1.589**10.3364.898

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x10)2.412**4.90211.156

-2 log likelihood286.758

Pseudo R20.417

注:***、**、*分别表示1%、5%以及10%水平的显著性。

4 结语

本文对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福建南安在内的379个用户进行实地调查,在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特征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户主基本特征中,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年限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着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②家庭资源特征中,农户家庭兼业程度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③信息资源特征中,农户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较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①重视人本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提高广大农民受教育年限,扩展农民知识层面;②努力提高农村收入,特别是农民的农业收入;③完善农村信息交流机制,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农民在技术应用中碰到的盲点、难点,确保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彭春瑞.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5-19.

[2] 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 (6):2-10.

[3] 葛继红,周曙东,朱红根,等.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9):57-63.

[4] Khanna M. Sequential adoption of site-specific technolog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itrogen productivity: a double selectivity model[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 83(1): 35-51.

[5] Engelstad O P. Fertilizer technology and use[M].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1985.

[6]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J].农业经济问题,2008(8):93-100.

[7] 林毅夫.小农与经济理性[J].中国农村观察,1988(3):42-47.

[8] 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的经济行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9] 元成斌,吴秀敏.农户采用有风险技术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7(1):14-18.

[10]李然,李谷成,冯中朝.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湖北、四川等6省市68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22.

[11]侯俊东,吕军,尹伟峰.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26-31.

[12]宋金田,祁春节.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契约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3(1):52-59,94.

篇10

关键字:法律移植;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

1 基本概念的阐释

1.1 民事诉讼模式的概念

“诉讼模式”这一概念在国外是没有的。可以说,使用“模式”一词概括某一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要素,是我国诉讼法学者在研究民事诉讼体制上的“创新”。一般来讲,民事诉讼模式是以模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不同国家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总体差异。对其概念究竟为何,以张卫平先生为代表,提出了“体制特征概括说”。他认为,此处使用“诉讼模式”这一概念,意在概括民事诉讼体制的基本特征,阐明各个具体诉讼制度之间的异同,同时对影响同类模式的诉讼体制形成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模式,就是对某一民事诉讼制度之宏观样态进行概括,从而以模式分析的方法揭示各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总体差异。它以构成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要素为内容。

1.2 民事诉讼模式的划分

在民事诉讼法学领域,通常认为由两种类型的基本模式,即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这是基于当前世界上的两大法系,即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民事诉讼制度上的区别而进行的划分。“在两大法系,诉讼模式因受法律传统、陪审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采取了不同的诉讼模式,即英美法系实行当事人主义(Adversarial system),而在大陆法系采取了职权主义(Inquisitorial system)。”

当事人主义,是强调当事人主导与控制的诉讼模式。它具体表现为诉讼的启动、维持和展开均依赖于当事人,法官在诉讼中属于消极中立的地位,仅负责案件的裁判。在这一模式下,当事人所负义务,包括取证、举证、质证、证据价值之陈述、向对方发动攻势等。与此相反,法官则不能主动依据其职权收集证据、自行确定审理对象、归纳案件争议点等。在采取古典辩论主义的国家,法官甚至只能按照当事人陈述进行判决,即使这样的陈述是不清晰、不完整的。“按照美国学者儒本的概括,当事人具有三个特征:即裁判者的中立性、形式的程序规则、当事人负责提出自己的案件及挑战对方的案件。”这时,诉讼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完全由当事人进行的攻防竞技赛。

职权主义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它主张法官才是对整个诉讼掌握主导权的角色。“纯粹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是(1)法官推进诉讼进程;(2)法官主动依职权调查证据,可以主动询问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证明方法;(3)采不变更原则,案件一旦诉到法院,控诉方不能撤回,诉讼的终止以法院的判决作为标志。”如今虽采用纯粹职权主义的国家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改良后的职权主义模式下,法官仍被赋予了比当事人主义更多的权力。比如,法官仍可依职权对案件事实展开调查,进而对证据进行评价并最终决定是否采用;法庭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无须进行质证;在审判过程中,法官有权就案件事实直接向当事人询问等等。

2 民事诉讼模式移植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传统诉讼法律阶段,前后诞生于罗马法庭的弹劾主义和纠问主义,即为如今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雏形。它们经过英、法、德等国家的移植和改良,转而被美洲、亚洲等地区与国家吸收借鉴,从而形成如今的现代诉讼法律模式。可以说,法律移植成为促进传统诉讼模式向现代诉讼模式转化、至今仍推动其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并非所有移植国都能取得和被移植国一样的社会效果。成功的法律移植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移植的成败。因此,在移植过程中,移植国需要对其进行审慎考虑:政治体制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被引入的诉讼模式的失效、偏离甚至扭曲,继而产生反效果;经济的疲软,又或许会使其成为移植国不堪重负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文化传统的鸿沟,则更有可能在移植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社会排斥反应,最终导致移植失败。

因此,欲成功进行法律移植,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这些条件反映出移植国对其所移植制度的接纳能力,为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评估提供必要的参考。而为修正这些条件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原有诉讼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造与取舍即成为必要。

3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在我国的审判改革之初,就有学者发出吸收“当事人主义”、去除我国法院“超职权主义”的呼声。有的学者则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理论,强调当事人和法官应本着对案件真实的发现这一共同目标的追求,协作推进诉讼进程。而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2007年则在其某一主题发言中,提出了“和谐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命题。这些理论,都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移植与“中国化”提供了参考。

然而在这之中,笔者较倾向于张卫平教授的观点。张卫平教授认为,协同主义是对协动主义的误读,而协动主义实际上是对古典辩论主义的修正,修正并不是变革,其实质还是属于当事人主义。时至今日,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尽管仍留有前苏联的职权主义类型的影子,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却显示出弱化法院职权、强化当事人作用的趋势。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仍要以当事人主义的构建与职权主义的解构为方向。

而从法律移植的角度来看,我国已初步具备移植当事人主义模式的条件。首先,改革开放使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在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实力增强。其次,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主要体现在使传统的“和合性文化”混入了对抗性因素,公平竞争、手段正当、效益原则等逐渐成为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最后,这一场改革由政府推动,反过来也对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政府的执政观念转变,为契合吸引投资这一经济目标,政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笔者认为,移植的过程虽然是渐进式的,但其过程的缓慢并不意味着移植必然难产甚至失败。

4 结论

当事人主义的移植,实质上就是当事人主义的“本土化”过程。正如学者所言,“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进步首先产生于对自我问题的深刻认识与自我路径的理性设计”。我国是一个当事人程序权利和程序意识严重匮乏的国家,审判改革的重心,依然应为褪去从前的绝对职权主义模式,朝着构建当事人主义模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现代法学, 1996(06).

[2]王利明. 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1. 具体参见该书第九章审判方式的改革, 第二节.

[3]同上。

[4]樊崇义主编. 诉讼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4: p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