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重性质的经济政策

篇1

 

军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军事经济法的特征作为军事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有征象,是表征军事经济法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标志。它反映军事经济法的本质,是军事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相区别的依据。只有正确把握了军事经济法的主要特征,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军事经济法。总的说来,军事经济法有国家主导性、军事和经济的双重目的性、政策性、综合性等四大特征。

 

一、国家主导性

 

军事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军事经济的法,军事经济法所调整的军事经济管理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管理主体是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军事机关和政府机关,这些机关管理军事经济的过程就是其行使国家权力对军事经济进行干预、调节、控制、约束的过程。

 

因此,国家的军事经济管理行为对相对主体具有强制性。在军事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管理意志能够得到及时和完整地贯彻,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军事经济法的国家主导性集中体现在国家管理行为的强制性,或者是军事经济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但是,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强制性依其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一是命令和服从关系,其强制性最强。在此种关系中,管理主体通过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强制有关市场主体实施某种市场行为,市场主体必须服从,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权利。

 

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其强制性次之。在这种关系中,管理主体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其他非直接强制的手段引导有关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市场行为。

 

三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管理主体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有关市场主体是否遵守法律和服从管理进行督察,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性

 

军事经济法是调整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法,这就决定了军事经济法必然具有军事性和经济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军事经济法的军事性表现在:军事经济法既包括调整军队经济活动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包括国民经济个部门进行军事经济活动的一些法律法规;军事经济保障的对象是武装力量,服务的行为是军事经济活动。另外,军事经济法的最高目的也具有军事性。军事经济法必须遵循军事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要求,提高军事效益,最终为产生和提高战斗力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军事经济法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军事经济法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军事经济的管制、调节、干预等管理活动,维护军事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军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军事经济法在调整目的上的经济性。

 

第二,军事经济法调整军事经济管理关系虽然是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但是,军事经济法在设立管理主体和相对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时,是以尊重和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的,许多军事经济法规范就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直接体现,因此国家的管理行为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违背经济规律的管理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是军事经济法在内容上的经济性;

 

第三,国家的管理行为主要是依靠经济杠杆等经济手段对军事经济的运行进行干预和调控,以实现其经济目的,如通过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税率和利率的升降增减来调节资源的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再分配等,这是军事经济法在调整手段上的经济性。

 

第四,军事经济法必须体现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确保经济效益;军事经济建设和军事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全局,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秩序。

 

在军事经济法军事性和经济性二者的关系上,一方面,经济性是基础和保障。军事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军事经济保障能力,才能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如果没有经济性或经济运行状况不佳,就不能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其军事性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军事性是目标和检验标准。军事经济运行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战斗力,满足国防安全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军事经济运行的效果好不好,也需要以战斗力来检验。

 

三、政策性

 

在任何法律部门中,法律和政策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政策是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依据,法律是贯彻政策的主要工具。但是,法律和政策的关系在军事经济法中表现得尤为紧密,即军事经济法的政策性十分突出。首先,由于国家经济活动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国家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法律调整之前,通常会以政策的方式先行试验,一旦成功就正式将政策上升为法律。大量的军事经济法规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来源于国家的军事经济政策。

 

其次,由于经济活动时常处于变动之中,因而国家的军事经济政策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发生变化,而军事经济政策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军事经济法的稳定。在各个法律部门中,军事经济法的易变性最大或者说稳定性最差,其根源在于其鲜明的政策性。最后,军事经济法的政策性还充分表现在军事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方面,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受军事经济政策的影响,军事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力度也不尽相同。

 

四、综合性

 

军事经济法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调整对象等诸多方面都是多样性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体系。军事经济法的综合性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从性质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是以公法为主导,兼有私法和社会法性质的法律部门,它以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又兼顾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二,从内容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它所包含的单行法律法规的数量众多

 

。第三,从调整对象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既调整军内发生的军事经济关系,又调整军队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军事经济关系。

 

第四,从法律规范的内容而言,军事经济法律规范的内容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军事财政、军事经济交易、军品贸易、国防资产管理、军事经济保障、军事经济动员和监督等。此外,军事经济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同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篇2

关键词:金融;政策性金融;金融机构

一、发展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和意义

政策性银行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筹融资机制,加大了对国家基本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本性货物出口的贷款支持,合理调整了信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它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

1.政策。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采取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强度难以很大,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2.诱导。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起来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

3.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台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住房、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二、我国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推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中经历着许多艰难与困苦,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正困扰着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1.政策性金融主体性质的定位发生偏差

关于政府性金融主体的性质已由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是“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然而在实践中却过于强调“三自一保”(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保本微利)的经营机制。既然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并实行独立核算,为什么在强调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同时只追求保本微利而非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显然是一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的表现。政策性金融机构性质过分偏向“独立法人”――企业而远离这种企业的“政策性”,其结果是淡化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特征,从而又模糊了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应有区别,阻碍了原国有专业银行真正实现向商业性银行的转型,同时也损害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陷自身于迷茫困惑的窘境。

2.政策性金融主体的资产与负债失衡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主体性质定位偏差的必然结果之一,是其资产与负债难以达到均衡与稳定。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

(1)总量失衡。政策性金融机构过分趋近企业而偏离政府财政,导致财政性拨款和贷款渠道的梗阻甚至断流。而其一般不被允许直接吸收社会闲置资金的限制,更使其筹资渠道变得单一,最终不得不主要依靠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来融资。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政策性项目的建设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强有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资金供给的有限性与不稳定性,使其难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政策性产业、项目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对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刚性需求。

(2)期限结构失衡。国家政策性产业和项目的投资建设,往往不仅数量巨大且期限较长,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借款等负债却一般表现为资金使用权的短期性。政策性金融资源投放的长期性与来源的短期性矛盾及其尖锐化,导致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失衡。

(3)收益与成本的失衡。已如前述,政策性金融资源流入的产业和项目一般是具有明显外部间接净正效应但其内部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准公共产品,因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往往较低,有时甚至出现负收益,这是由政策性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践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负债渠道单一,不得不主要依靠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形成其负债的高成本。资产低收益与负债高成本的严重失衡,正威胁着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3.政策性金融主体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与理想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成长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还远不够宽松和理想。主要表现在:

(1)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制约。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初建之时,原国有专业银行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分立之机,将大量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推给了初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先天不足。其二,因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分支机构不足的限制,相当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不

得不委托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来付诸实施,某些商业性金融机构挤占挪用政策性金融资源,从而形成对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制约。

(2)受国有企业发展的制约。我国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基本对象群体是国有企业。遗憾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尚未最终成功,而且亏损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和严重。由此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被长期占压、收益低下、质量下降,极大地制约着资产与负债均衡的实现,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经营机制有效运行。

三、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建议

1.正确认识政策性金融主体性质,进一步理顺其与政府财政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一种政策性企业。作为企业当然应该拥有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应该进行经济核算,允许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保证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企业将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另一个方面作为政策性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然是一种政府银行或者说政府财政性金融机构。这就是说,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用于控制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是这一杠杆的运用主体,杠杆运用的范围、杠杆作用的力度等均受政府的直接控制与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性金融与政府财政具有共性和密切联系,两者都是政府直接用于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界定政府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和大致的业务规模,也就是为政策性金融之“鸟”构造一个尽可能精致的“笼子”。

2.规范和稳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的均衡。

(1)政府财政无偿拨款、有偿贷款应成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资金来源。财政无偿拨款具体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另一部分用于政策性金融资产低收益而负债高成本的缺口补偿。原来由财政直接安排的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也应通过无偿拨款的方式纳入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由政策性金融最终实现对各类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偿。财政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无偿性拨款应成为财政预算经常而稳定的支出项目,绝不能时断时续、时多时少。财政信用支出中用于基础产业、基础没施、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性财政投资,应归口纳入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以有偿贷款的方式由财政借给政策性金融具体配置,贷款条件相对优惠。需强调的是,政府财政不应事先指定贷款的具体投放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不能为自身经济利益而以此优惠性财政贷款与商业性金融资源竞争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政府预先划定的政策性项目范围内,具体选择有一定优势的政策性投资项目。在这层关系上,政策性金融机构实际上担当政府财政信用资金贷放的受托人、人。

(2)注意借鉴日本等外国政策性金融融资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作法,将我国的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和保障基金列入政策性金融机构可融资的范围。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稳定充裕,是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和保障基金可让渡使用权的时间跨度较长,并且其数量将随社会保险与保障制度的完善而稳步,这些无疑表明了它们有可能而且也适合成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关键在于作好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规范。

3.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结构体系和风险防范、管理与控制机制。

篇3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的中国经济治理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发展效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曾长期强调“需求管理”,即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刺激效果式微,经济决策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参透了需求不足的表象,洞悉了供需错配的实质,并逐渐意识到:优化配置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四大生产要素,提高产品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方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剂良方。

作为文化产业参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新闻传媒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改革的方略理应在新闻传媒业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范式完全可以嫁接和迁移到新闻产业的改革土壤之中。报纸的订阅量、新闻广播的收听率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是衡量受众对新闻信息产品有效需求的重要指标,上述三者近年来的确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此种趋势变化揭示出的并不是受众需求的疲软,而是新闻信息产品的供需错位。在社会信息化时空格局加速形成的今天,人们要想实现对环境的全面感知,就必须更加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取,受众对新闻信息产品的需求只会成倍增长而不会萎缩,时代和受众否定的只是传统的、落后的新闻信息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而不是新闻信息本身,受众需求会不断地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毋庸置疑,新闻产业的出路和未来在于能否坚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淘汰落后新闻信息产能,优化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结构。

一、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转型重构的题中之义

新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使当代信息传播具备了即时性、交互性以及内容的海量化等特点,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与新媒体加速融合、基因重组、同生共长、抱团发展的道路。媒介融合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与框架,内涵极为丰富、多元,涉及到传播思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但媒介融合最突出的表征无疑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新闻产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形态结构调整实质上就是供给侧的改革,转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必然要先从供给侧着手进行,以最前端的产业形态重构辐射和牵引新闻信息产品供给体系的转型升级,只有搞好供给侧的顶层设计,完善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机制,畅通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通道,才能影响需求端的新闻信息消费,最终达到新闻产业转型重构的目的与收到相应的效果。

(二)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体制出现深刻变革,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都市报的崛起使我国的新闻产业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大量报业集团集中出现,新闻信息产品供给数量大幅上升。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新闻产业实现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任何产业都不能摆脱产业周期律的左右和制约,都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闻产业的市场红利逐渐消失,人们对传统新闻信息产品的需求几近饱和,新闻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新闻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优化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闻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生命力得到延续,迅速进入产业成长的新周期。

(三)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满足受众需要的必然选择

新闻产业归根结底是为受众提供服务的信息产业,新闻信息产品要想吸引受众关注,占有更多注意力资源,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需求。在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分众化的特征,这种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媒介融合的变局,而媒介融合又相应地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接收终端,传统的产品内容与产品渠道已无法适应受众的需求变化,这就使“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风险”。[1]127“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分流了传统媒体中年轻化且购买力较强的人群,但是从远期市场开发和受众培育来看,传统媒体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经过市场细分过的受众,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更加专注于满足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分众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1]127因此,新闻产业致力于满足受众需求,最终还是要在供给端进行改变和调整,优质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自然会创造出强劲的受众需求。

二、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一)培育自媒介主体,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的发展阶段,媒介移动化、网络化、交互化程度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传受早已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者”的全民传播时代,Web 2.0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公民新闻”的生产方式与“公民记者”的自媒介形态,它们可以高效及时地提供海量新闻素材。而传统媒体则主要依靠专业化、组织化的采编队伍完成新闻素材的收集,这种新闻生产方式的弊端在于劳动力的相对不足,即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与配置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闻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虽然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者为数众多,但他们不具备“公民记者”的特殊优势,不是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而“公民记者”群体却焕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蕴含着强大的新闻生产效率。因此,新闻媒体必须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掘和培育自媒介主体,将其纳入新闻生产的劳动力供给管道,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活潜在新闻产能,最终实现新闻产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终实现新闻产业供给侧环境机制的完善与健全。

(二)强化互联网思维,狠抓融媒体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印证,技术已成为媒介变革的第一推力。对应媒介大融合的格局演变,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融媒体技术的生成和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新闻产业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4G通信等技术,融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种业态,粘合社交网络和新闻传播两个平台,创新内容制作方式,优化新闻采编流程,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加强传受互动力度,大力发展新闻网络视听服务,实现全媒体信息传播,将优质新闻内容与信息服务推送到网络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电子终端,更好地发挥技术要素在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高技术要素在新闻生产中的贡献率,生成全新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体系。

(三)加大基础性投入,做好新业态资本支撑

“互联网+”下的新闻传媒业虽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它的发展决离不开强大的资本支撑,新兴传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无一不是在资本的扶持下得以实现的。新闻传媒业的资本运营与其他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运营主体的特殊性,因为它同时具有文化产业和传播媒介的双重性质,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两种性质是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坚持内容制作为本,发展理念局限于业务范畴之内,对资本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缺乏成功的资本运营经验,这都将极大制约新闻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在媒介融合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时代,新闻业态的重组与创新成为了行业改革的主旋律,打造新闻传播新业态不啻为新闻产业的第二次创业,新闻媒体必须改变“重采编轻经营”[2]200的陈旧观念,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加大基础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借助资本的力量突破新闻采编创新中的技术瓶颈,做好新业态资本支撑,撬动最优质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

三、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新闻聚合者:《赫芬顿邮报》

RSS(简易信息聚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信息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它通过搭建迅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对信息化时代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进行新闻生产实践最为成功的媒体是创建于2005年的美国社交新闻聚合网站《赫芬顿邮报》。《赫芬顿邮报》利用搜索引擎和人工集合技术,汇聚和梳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博客、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新闻信息,实现24小时新闻聚合,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庞大的新闻信息“自选市场”,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个性与兴趣,轻松自如地进行筛选和参阅,摆脱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困扰。此外,《赫芬顿邮报》还提供了公民记者平台“Off The Bus”,采取“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借助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力量收集新闻素材,随后经过专业采编队伍的把关与筛选,消除可能存在的新闻道德失范现象,最终实现社会新闻的快速。《赫芬顿邮报》通过技术要素的驱动与投放以及劳动力要素的最大化使用改进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实现了新闻信息产品的最优供给。《赫芬顿邮报》的新闻生产模式对我国新闻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应在今后的新闻生产实践中加以学习和借鉴。

(二)三网集成者:百视通IPTV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遵循新闻传播行业规律、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打造了一款全新的网络新媒体视听平台――百视通IPTV,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技术的新媒体业态。百视通IPTV以电信宽带网络为传输渠道,以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向受众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交互式新闻信息服务产品,在诞生后一跃成为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百视通IPTV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升了新闻信息产品的交互使用功能,高度重视了用户体验在受众需求中的关键性地位与作用。实际上,百视通IPTV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和受众在传统媒介终端上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相比之下也没有明显的内容优势,但是,百视通IPTV所支持的交互式功能使受众可以随时对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点播,不必再受频道的制约与时间的限制,流水线式的信息传播变成了模块化的产品供给,即使新闻内容相差无几,但由于有了新的互动体验,受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百视通IPTV以“电视新看法”为核心传播理念,既保留了受众的接收新闻信息的习惯,又创新了用户视听体验,走出了一条新闻信息产品供给的新路子,是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实践者与探索者。

(三)思想时政融汇者:澎湃新闻

2014年,脱胎于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成功上线,它拥有网页、WAP、手机APP应用等一系列传播终端,以思想和时政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擅长时政新闻的深度报道与分析。“澎湃新闻”在媒体创新方面做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却开创了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范式,其新闻生产实践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澎湃新闻”坚持开放式的生产机制,与优秀的时政思想类优秀内容团队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积极探索“策展”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调动一切创意与策划资源为新闻生产服务;第二,“澎湃新闻”致力于新闻内容的交互式生产,强化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畅通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评论和反馈渠道,高度重视受众原创内容的发现和挖掘,极大地提高了UGC(用户原创内容)转化为新闻素材源的可能性;第三,借助集团资本投放,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做强时政内容报道,以优质原创新闻产品为牵引,迅速抢占“两微一端”媒体传播新阵地,延伸新闻产业链,全面提升供给水平,实现新闻价值的传承与内生增长。

篇4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决定其能否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界,对风险管理的探讨都集中在几个典型的风险问题上,如利差损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等,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一个保险公司究竟面临哪些风险以及怎样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似乎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而且由于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十分复杂和多变,当风险已经暴露出来再寻求解决的办法,毕竟不如防患于未然,这正是风险管理最本质的思想。此外,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来说,由于它所面临的风险并不都是纯粹风险,也就是说,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可能的损失,超前的风险意识和目标统一的风险管理可能会变损失为巨大的利润。而要想做到这些,首先需要对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寻求系统性的措施。

一、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整合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国际风险管理领域最前沿的思想之一,指的是从整个组织所有的业务范围出发,积极、超前和系统地理解、管理及交流风险,从整个组织的目标出发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它首先需要将组织在所有层面上的风险评估出来,然后集合所有这些层面上的结果以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并确定这些措施的优先次序。保险公司风险的以下特点不容忽视,由此也可以看出整合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风险是一个层级的概念

保险公司每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风险之中,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性质,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同。这些影响中,既有不利的影响,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只有将这些风险梳理至相应的层面,才有助于更清晰地从公司整体利益和发展的角度把握风险。

(二)风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这些剥离至每一层的风险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可能会相互影响。保险公司很多损失的产生都不是由于一个因素引起的。例如,利率降低导致保险公司销售的高利率保单未来偿付超过保费收入,并加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而最终的利差损除利率本身的变化外,还可能与公司的决策机制、精算以及市场反应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如果仅就一个因素而论风险,不能从一个综合、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风险的全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风险。

二、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按照风险影响的范围不同,可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三类:

(一)一般环境的风险

一般环境的风险指除了影响保险公司经营外,也影响其他行业的企业经营的风险,主要包括:

1.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战争、以及其他政治动荡而带来的损失的不确定性。它主要影响保险市场需求量、需求类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决策及运用绩效与损益。例如,“9.11”,事件后,美国一些民众可能会减少或暂停长期性理财活动,使一些长期产品需求量下降,而战争险的需求量将增加,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的绩效也将由于变现压力增大及资本市场低迷而受影响。

2.政策风险。是指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变革、政府法规、价格控制等可能由于未能顾及保险业的行业利益或与保险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有一定差距而带来的风险。它将影响保险行业的竞争程度、成本结构以及资金运用绩效。保险公司的经营必须在特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下进行,这就使得保险公司必须注意研究国家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和方针,合理规避政策风险。

3.宏观经济风险。来源于通货膨胀、利率、汇率、房地产景气等。它将影响保险市场需求量、需求类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决策及运用绩效。其中,利率风险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影响尤其突出。所谓利率风险,是指一个金融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在期限或利率差价匹配不当时,或当浮动利率的金融债务对于以后的现金流动不稳定时产生的风险,由于保险产品的费率厘订是建立在预定利率的基础上,利率的变化势必直接影响到公司盈利和偿付能力。近年来我国连续8次降息是导致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巨额利差损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利率下降同时还迫使寿险产品价格上升,影响行业整体市场扩张速度;而当市场利率走高时,一般消费者可能减少对于固定预定利率相对较低的保险产品的需求,这也将对保险公司的销售产生影响。除了利率风险外,汇率风险也将逐渐突出。汇率风险主要指汇率变动的可能性及公司对汇率变动的承受能力。加入WTO后,国内保险公司的涉外保险业务必然增加,相应地各种外汇的使用频率和额度也将增加,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外汇管制、各种套期保值工具和市场的不完善等,必然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汇率风险。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用多种外币搭配组成货币储备。对制定有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中国保险公司而言,将来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4.社会风险。是指社会观点变动、社会不安定、示威及罢工等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它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保险市场的需求量。

5.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地震、台风、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公司损失的不确定性。其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保险给付将影响保险公司收益,另一方面由于灾害的发生将激发个人与企业对于应用保险来转移各种风险的意识,因此也可能会影响保障型产品的需求量。

(二)行业环境的风险

行业环境的风险指保险行业所特有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

1.市场风险。来源于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如客户偏好改变、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产品生命周期、替代产品、产品多样性等。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保险市场需求量、需求类型、产品类型、保险公司培训课程的设计及营销方式等。例如,高龄化社会对于年金保险及长期医疗类保险的需求日增。又如,一般消费者的理财需求趋于整合时,保险业务人员就必须补充其他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保险公司培训课程的设计及营销方式等也须有相应的配合。

目前,个人理财是我国中、低消费阶层的一个极大需求领域,曾有调查指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由专家为自己度身定做理财方案”感兴趣。个人理财一般分为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种。生活理财是指设计如何把自己的未来妥善安排,即使到年老体弱时也能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投资理财则是指不断调整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组合以取得最好的回报。保险在这两个方面都具有先天的优势,虽然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保险公司还无法全面地进行代客理财,但全面的个人理财知识却是当前保险营销极好的一个切入点。

2.竞争风险。来源于现有竞争者竞争、新加入者、策略联盟、异业竞争、营销手段,如银行保险与电子商务等。它将影响保险公司的新业务来源、业务成本、业务稳定程序。竞争风险是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最严峻的风险之一,除了外资保险公司即将进入带来的压力以外,现有竞争者之间由于抢占市场的急迫性,也隐含了极大的风险,突出表现在:(1)同业间价格竞争的不合理性:通过低费率、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保障范围、协议承保等方式争夺市场;(2)利用外来力量竞争的不公平性:在业务经营中渗透包括行政权力、私人关系在内的外来力量,并通过这种力量争夺市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无限制地承揽风险而忽视对风险的管理。

3.财务风险。主要指资金运用限制等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的不确定性。它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难以建立理论上的最佳投资组合。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承保利润往往很低,甚至为负,投资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占很大比重,因此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非常重要。我国2000年的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为3373.9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约占总资产的70%,导致保险公司受银行存款利率影响非常明显。因此,管理机构也正在积极研究放松资金运用限制。

4.法律风险与监管风险。是指保险法律法规及保险监管政策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风险。

(三)企业环境的风险

1.营销风险。来源于与营销人员有关的素质和人员流动等问题、营销成本、营销方式方法与市场的配合度、电子商务及银行保险。它将影响个别保险公司的新业务来源、业务成本、业务稳定程度及业务成长等。营销风险目前在我国保险市场上表现极为尖锐,寿险公司招聘的个人人来自不同行业,只经过短期培训,大多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展业过程中又比较急功近利,不可避免地对保险公司的形象与信誉造成一定的损毁,而通过营销员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来的中资保险公司的形象却正是其能否在开放后仍然拥有一定市场的关键。

2.研发风险。来源于新产品开发、精算假设的合理性与敏感性等。它将影响到新业务推展、业务成本、效益及资金成本等。例如,若寿险公司新产品的精算假设过于乐观,则虽有利于新业务推展,但却可能提高资金成本,导致投资部门资金运用压力增加,也会增加利差损的发生的可能性。

3.资金运用风险。是指资产配置与资产负债组成等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它会影响到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与变异程度、利率风险的程度、财务健全性等。例如,寿险公司如果将较高比例的资金投资于高风险的短期项目,则与其负债的长期性就可能不相符,将使每年的损益变动程度加大。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资金运用渠道比较单一,所以对资金运用风险的管理一直较为表浅,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利用有效的量化指标对资金运用风险进行评估;二是缺乏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结构和期限不相协调,没有很好地实行“投资免疫策略”来规避风险。

4.决策风险。决策的形成方式与逻辑、组织结果与决策的配合度、组织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与培养等都是决策风险的风险因素。决策风险将影响组织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与程度。

5.行为风险。是指公司除最高决策者之外的其它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人员道德与风纪、流失给保险公司可能带来的损失。行为风险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专业判断能力不足,甚至违法,这将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利益与形象。

三、我国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对策

在全面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其相对重要程度之后,整合风险管理的对策可分为财务型对策和控制型对策两种类型。

(一)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

这种策略是指在不改变保险公司其它经营策略的基础上,运用一些财务型措施降低某些风险的可能损失,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衍生工具合约及保险等。资产负债管理可应用于管理资产报酬率、风险与持有期间的配合等,由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销售长期性产品取得的保费收入形成对客户的长期负债,为了使这种负债在债务期满时能够得到及时足额的清偿,并能为保险公司创造利润,这些资金的运用所形成的新的资产组合必须与保险公司负债相匹配,才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增加收益。资产负债管理在国外许多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保险公司亟待加强的,目前的主要症结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而在渠道拓宽的过程中,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逐渐拓宽,开始的时候,可以采用每年递增的方式规避风险,并严格审核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效果。衍生工具合约中的期货合约与期权合约可以很好地转移投资类风险,例如与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动风险有关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股价或股指的变动风险等。很多国家都有非常完善的衍生工具市场,有各种套期保值产品可供资金运用部门选择,但目前我国尚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此这种措施还要等待市场进一步规范与发展。保险则主要是处理一些纯粹风险,例如公司的实体资产与人员所面临的风险。

(二)控制型风险管理对策

与财务型措施相对,控制型措施主要是通过一些经营策略的调整,使得公司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损失的大小,进一步又可分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两个方面。

1.事前控制

(1)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选取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和偿付能力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指标,如核保平均费率、综合手续费率、应收保费率、综合赔付率、资金运用收益率、高风险大保额业务再保比率及各项准备金充足率等组成风险管理预警信息系统,在公司各项实时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监控,比照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的风险容忍程度,从不同角度审视公司经营活动的过程,可以按照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发现并预警不良征兆,使管理者能及时有效地调整经营策略,防止内部隐患,将风险尽可能化解在萌芽阶段。

(2)进行持续的策略管理可以降低决策风险。即决策的制定要依据公司本身的条件及其经营条件的机会与威胁,明确设定公司未来的调整方向,分析策略实施后的各种可能结果及这些结果发生的前提条件的现实性。

(3)通过风险转移以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例如,在今后法律认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策略及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各险种及整体的自留额,通过再保险降低承保风险。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它机构,如将勘灾定损外包给公估公司,既可转移与这部分业务有关的风险,又可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又如,风险转移是寿险公司管理利率风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分红保单可以将利率风险部分转移给保户,而投连产品则可更多地进行风险转移,因此,这些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是关键问题,应尽量避免出现转移了一种风险,但又带来其它风险的情况。

(4)利用风险分散与多样化降低风险。公司的重要设备和数据应予以备份,以避免因社会风险、自然风险、行为风险而造成巨大损失。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很多世贸中心中的机构都因计算机及办公室被毁而失去了大量重要数据与商业资料,但也有公司在另外的地方进行了数据的实时备份而免遭损失。保险公司为避免管理人员与技术含量高的人员离职而使业务暂时中断,可采用人员轮换及培养后备人员的方法进行分散。产品的多样化是管理市场风险与竞争风险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品种比较单一,对每个公司来说都不利于市场风险的管理,而各公司产品的雷同则不利于在竞争风险中取胜。由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各公司应积极开发新险种以分散由险种单一带来的风险集中,对于原有产品,也还有很大的细分空间。在产品形式上,还可以推广现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揽子”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