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

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选材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和修辞技巧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作文是学生初识人生的情感体验的表达,也是提高其文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作文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灵感激发,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农村小学生受到居住环境的影响,精神生活较为匮乏,阅读到的课外读物有限,缺乏丰富的人生体验,因而在传统的作文选材下,他们很难真实地表达内心想法,也就无从将心灵感悟寓于文章之中,使得作文落入形式化、格式化的套路之中,很难形成个性化的佳作。面对农村小学作文出现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悉心分析与改进教学方法,在适应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切合农村小学生生活现实的作文选材,激发、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情感。

一、农村小学作文出现的具体问题

1.选材狭窄,不贴近实际

“不知道该写什么”是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在大多数学生作文样本中,编造虚构作文内容成为主要问题。一些农村教育工作者忽略农村学生的群体特殊性,选材偏向一些“城市见闻”“现代生活”“网络科技”等现代都市内容,导致接触城市精神服务较少的农村学生无所适从,不能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

2.教师指导过多,学生写作缺乏想象空间

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常常以范文作为标榜,让学生以范文为版本作文,甚至将作文格式严格规定,包括开题、叙述、结尾等都严格限制,制造出农村小学作文的“八股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想象创新的空间。

3.选材空洞、不真实,远离生活

由于农村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思想对于教育投资并未成熟,许多学生家里缺少课外读物,没有网络电脑等现代设施,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有限网络、纸质资源不足以满足学生在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需求。学生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阅读积累较少。因而,在一些描述、议论类的作文选材下就很难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作文空洞,不贴近生活,语言贫乏、平淡。

二、农村小学作文选材的指导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身边的丰富多彩。因此,要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其创造出生动、有生命力的作文,就需要引导其将写作视线转移到其所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之中,即农村小学作文写作应立足于农村这个真实、具体的大环境之中。

1.立足农村,贴近学生生活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情境作文,抑或是平时的写作练笔,都应尽量将选材的触角伸向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之中。例如,在看图作文中,可以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耕作的生活场景,或是学生熟悉的农家环境,使学生写作内容更为真实具体;而在人物描写中,也应尽量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人来写,特别是可以突出人物在农村环境中的独特性格。例如,《父亲的一天》,可以以父亲真实的农村生活为内容来描写,展现一个真实的农民父亲的形象。在叙事作文中,引导学生写身边事、生活事,避免不切实际的凭空编造。在论述文中,选择农村生活关注的基本价值观,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让学生写身边事、讲身边人、想身边理,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写出真实感人的个性化作文。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真实想法的途径,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且有意愿要表达的事物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热情。而作文写作指导的任务就在于创设条件与情境,使其写作素材与内容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引导其健康发展。例如,在一些教育先行区,上级领导每学年都会派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指导学生写作文。这些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如何从身边搜集素材,使他们乐于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很受学生欢迎。同时鼓励农村学生多与支教教师联络,以书信的形式把内心对教师的感激及学习的感触写出来。这种情境激发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也更容易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3.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广开生活之源,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有感而发。作文选材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时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足。农村小学的写作课,不应该局限于文体、表达的教学,更应多增加课外体验与积累的机会,让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书写真实的文字、表达真实的感情。例如,组织学生做游戏或举行竞赛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写出过程及感受。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认真细致地思考所看到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真实生活的感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多记录生活的点滴感动,在不断的积累中增加写作素材,让学生的心灵在人生的旅程中记录下一本厚厚的日记,在作文时才能文思泉涌、挥洒自如。

4.创新题材,激发无限想象

儿童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群体,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无限想象并将其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新题材、新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作题材要选择“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颖却不脱离实际的好题材,指引学生另辟蹊径地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带领学生去清水溪边、去高山丛林、去草地旷野,体验农村环境中独有的自然气息。在感受大自然美丽与壮阔的同时,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激起学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有条件的农村小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观看视频短片,或者做一些素质拓展类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农村小学作文虽然面临着由于生活空间局限、阅读范围狭窄、精神体验不足等诸多原因而造成的选材狭窄、不贴近实际、选材空洞、不真实以及学生思维局限、想象力无法发挥等等问题,但却同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农村学生生活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接近自然的纯净环境中,农村小学生的心灵更是澄澈宁静的,他们面对生活有着一种特有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选材过程中立足农村,贴近生活,创造新的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增加对现实生活的心灵感悟,不断积累生活素材,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爱写、会写、能写,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正确地进行作文选材,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激发其打开思维的大门,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独特而又具有真情实感的佳作来。

参考文献:

[1]程克霞.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管理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3):110-111.

[2]赵建文.农村小学作文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9(28):89.

[3]张青云.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47.

[4]翁冰心.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1(18):83-85.

[5]张宏誉.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课堂的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版,2010(9):40.

[6]任锦华.如何进行农村小学作文指导初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35.

[7]徐玉梅.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选择[J].新课程:小学版,2011(4):123.

篇2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学生爱写作,心境良好,就努力建立一种教学氛围。让学生一踏入教室,就被一种良好的气氛所影响。如教室里的“图书角”“佳作欣赏”等,时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师真挚的情感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导火索,使课堂灰飞烟灭师生积极情感双向交流的乐园。在作文课上,我以爱生如爱子之心,和蔼可亲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精神愉快,有话可写。

3.创设上进的精神气氛

在作文指导讲评中,我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表扬学生的佳作,从整篇习作到篇章结构、写作方法或独到的开头结尾、优美词句等,特别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某点进步“火花”,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然,激情的方式、方法很多,还可以抓住每次作文的特点,有计划地通过参观、访问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在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中产生发掘美、表现美的欲望。

二、运用多种作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质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多角度作文

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根据一个题目写成多篇作文,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1)多角度立意,就是导演 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根据“村里的新房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时行写作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学生有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的;也有反映房子多了,田地少了,乱占农田建房两句严重的;也有反映富裕后的农民攀比思想严重,应加强村民思想教育的。由于立意不同,作文也迥然不同,很有创意。

(2)多样化体裁,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

(3)多形式表达,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写作顺序上,可采用顺叙、倒叙、补叙、插叙等;在结构安排上可用先分后总、先总后分等多种形式来表达。

2.想象作文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因此,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可以有效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进也能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

(1)看图作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看图作文“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因此,一幅既能吸引学生,又有广阔想象空间的画面,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2)拓展课文作文,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改写、扩写、续写等。如学完《小珊迪》一课,补写“小珊迪被撞后回到家的情景。”学完《小摄影师》一课,续写“小男孩回来了……”。这些想象性的作文练习,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假想作文。是指假设某种情况,让学生据此进行想象、联想和补充。这类作文能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假如我是校长”、“二十后的家乡”、“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我家做客”等等。

(4)科幻作文。在这高科技时代,学生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许多成人未知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这类作文恰好能满足他们爱幻想的心理。

(5)编童话作文。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本。许多孩子是伴随着童话故事成长的。因此,可组织学生由听编――看图编――扩写编――独立编,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编写童话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3

一、“想”――作文的开始

1.审清题目仔细想。题目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是想象火花的迸发点,也是作文想象结果的归结点。每篇作文,都必须认真揣摩题目的内涵,做到从题目想开去。如《我交了一位机器人朋友》这个作文题目,分析一下,“我”字确定了本文的一个主人公;“交了”和“朋友”表明两人已经相知相识,不是未曾谋面;“一位”强调了数目;而“机器人”一词则更有分析的空间。首先,“机器人”是“机器”,它有着许多人类所不具有的能力,它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孙悟空式的人物;其次,他是个“人”,最起码他已经体现了现今机器人研究的某些方面的成果,即“智能化”和“情感化”。由此出发,可以设计机器人发扬国际人道主义,帮助抢救印度洋海啸中的伤员;可以设计机器人有环保意识,帮助扑灭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大火;可以设计机器人有正义的心肠,扬善除恶,把“飞车党”一网打尽;可以设计机器人有助人为乐的品质,变成新时代的雷锋等,以达到机器与人的完美结合。

2.围绕材料大胆想。大凡想象作文,往往会给予一定的材料,以便写作。所以,我们同样可以在深入分析材料后,再展开想象。谈及从材料想开去的方法,贾志敏老师在讲看图作文时用到的“瞻前顾后”和“左思右想”法很有借鉴意义。

3.读懂要求重点想。有时,想象作文的要求划定了想象的范围,虽然看似跟想象的不受拘束相矛盾,但我们可以将要求看作是想象的方向,做到从要求想开去。如毕业作文――“设计一下二十一世纪到来时,我校联欢会的场景,注重场面描写,突出个人的表现。”对这个要求,我们可以从“注重场面描写”和“突出个人表现”上想开去,既突出场面的热烈和隆重,又着重描写个人的精彩表演。

二、“像”――作文的延续

1.“像生活”即文章有中心。想象并非描述现有的生活,而是依据预定的目的,结合实践的需要,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新型物品的设计。文学作品的创作等都是创造想象,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然而不管想象作文拓展空间如何,总不能凭空设想。我们每每展开想象时,所围绕的主题便是它的中心。当然,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因人而定了。

2.“像生活”即想象要合理。想象作文的重要特点是作者突破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创造性想象重新组合头脑中感知记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故事、食物、活人物形象。虽然称为“想象作文”,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但这个想象总有一个限度,因为事物毕竟是按一定的规律发展的,任何脱离生活的想象都是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和价值。如果想入非非,胡编乱造,那么就失去了真实性,人们读后就会产生一丝疑问:这可能吗?这会实现吗?等等。

3.“像生活”即有指导意义。前面曾经说过,作文的用意在于指导生活实际。那么我们的想象要做到贴近生活,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也就是着眼于事例的生活价值的大小。但我们也会发现,部分学生也能发挥想象,洋洋洒洒,写上很多,但细读下来,并没有多少实在价值,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像生活”要求想象作文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以期达到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实际的功效。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65-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要领。尤其在偏远山区、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所以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了。我对山区学校的教学现状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如何激发偏远山区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

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教学方法近百种,但必须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培养。由于我校地处山区,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大多较弱,许多孩子一见作文就头痛。因此作文能力的培养,成了我们山区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下面我略谈几点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其他优秀老师一起探索作文教学之道。

一、不拘一格,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但绝不能害怕写作文,抗拒作文。现行的作文教学,教师对作文的要求定得过死,学生作文很少有自由。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已作了改变,但多数语文教师还末适应,还没有转变观念,原作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心明确,思想健康”等要求还在教师心中作祟。学生作文如果思想不“健康”,就不能得高分。学生为了得高分,就编出一些“思想健康”的作文,说上几句“漂亮”的话语,喊上几句口号。学生的作文思想虽然“健康”了,但却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所以大多数小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要让学生“为感到自由和欢乐”而写作,就应该去掉套在学生头上的枷锁,让他们无拘无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畅快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表达真实感受。“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想说的”,不讲文采,不讲构思。要从内容上,形式上、数量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写 作兴趣。根据山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有趣的新鲜活动(野炊、风筝比赛、拔河),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有趣地做、看、然后写出自己感到有趣的生活,让学生在乐中学写。另外,老师应指导一些写作方法,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积累沉淀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文不能只靠教师指导就能学会,学习写的功夫全在课外。莎士比亚自学成才,巴尔扎克法律系出身,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鲁迅却是学医出身。可见,丰富的知识、经验、阅历、感受,也是写作的重要根基。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

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曹雪芹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学生虽然做不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但却可以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基础上,他们的信息就会不断积累和内化,学生作文就会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事。对一切事物都会感到新鲜、有趣。

三、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偏远山区学生来说,偏远山区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小猫,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小猫吃食、小猫打架、小猫睡觉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四、适当引导,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的源泉,给学生插上放飞的翅膀。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再造想象和求异想象是我们想象能力的理要渠道。我们看见一个人的神态、着装,就能估计出他是做什么的,这就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从死去的小女孩的脸上,就可以进行再造想象,想象出小女孩上天后的情形。学习了《龟兔赛跑》后,从情节上、结果上进行求异想象,想象出多种比赛形式、结果等。

五、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适当创新

篇5

点;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1―0046―01

写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去指导学生写作,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可学生还是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对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理念,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所闻和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教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

3. 培养学生写有新意的作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生活。当学生写不同于别人的感受时,其作文的新意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是天生的 “童话作家”,让学生写童话就是要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

1. 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包括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才能充分发展。

2. 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要讲究巧妙构思。童话的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的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更有优势。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

3. 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象。儿童的思绪一旦形成,就会漫无边际地想象。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想象要求。想象是否合理,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如果教师仅是概念化地提出要求,学生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挖掘掘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象。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应该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需要,为了使学生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时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有意识地组织活动,能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能否帮助学生深化作文主题。

篇6

一、引导学生观察要“细”

文章来源于生活,平常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积累素材。作文指导不要局限于教室指导,要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可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如写“校园春色”,可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花坛边,学生边观察,教师边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必然作文兴致高,想象力也更丰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先指导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然后让学生细致观察。可先总述“校园春色真美”,然后从不同方位、不同顺序,具体观察花坛里的迎春花、一半红、海棠花、向日葵等多种花的形态和颜色,闻它的气味,摸它的叶和花。把观察到的情况和感受具体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

二、指导学生读书要“精”

清代著名学者袁牧在总结自己年轻时的读书教训时提出:“泛观而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就是说,广泛游览而没有精选,莫过失在于:虽然读书量大,却很少掌握要领。投入多而产出小,这不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吗?读书,精选很重要,读书之根本就是要知其理、明其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精读文章的名词佳句,欣赏其写作手法。如学习《林海》一课,要学生弄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之意;学了《桂林山水》,要精读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句:“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从中学到运用比喻句,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多看有关的课外书,从中吸取营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定会有提高。

三、诱导学生想象要“深”

小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看过、听过的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具体就行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记叙的过程中还可诱导学生加上一些议论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深刻感人。

有个教师布置学生写日记,学生说无什么事可写。他随机伸出一只手说:“就写我的手。”并诱导学生从他的手上展开想象。于是有的写:“老师的手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有的说:“一双枯瘦的手,一双有力的手”等等;“从老师的手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非常勤劳”;“老师非常清贫,非常节约,把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爱护学生”,……

篇7

一、作文题目的开放

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命题的质量往往影响着学生写作的情绪和作文的质量。衡量命题的好坏标准首先看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其次看是否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命题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命题有助于学生练习习作。可以尝试将命题作文修改成半命题作文,如《一件有趣的事》。但要真正写出一件有趣的事绝非容易;那么什么样的事算“有趣”呢?全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碰到或亲身经历过这类“有趣”的事吗?要是学生生活中没有此类感性材料呢?老师将该题目改为半命题作文《一件……的事》,题目刚一板书完,不少学生已露出欣喜的目光,结果全班40多人,写《一件有趣的事》的有22人。事实告诉我们,作文命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凡是命题新颖而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就能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反之则增加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作文,或与学生协商确定作文题目,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走向社会,体验生活

儿童对社会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教育环境所提供的往往是书本和教师讲授的间接经验,使得学生很少有直接原始的经验体验,很少有从这些经验中获得的良性刺激。所以,作文教学要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作文课堂,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体验人生。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和个性得以张扬的过程,“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如果能经常开展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如社会调查、焦点访谈、电话联系、采访人物等,则学生必然会在此过程中收集到习作的素材,产生真实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从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文章来。

三、接触自然,观察生活

叶圣陶认为:“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情,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孩子们对于大自然,永远是充满好奇的。一只蚂蚁、一片树叶,在他们看来,都是那么新鲜迷人,都能让他们充满疑问和遐想。

四、关注媒体,感受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高科技传媒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让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广泛、更深刻地感受生活。

首先要培养学生关注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各种媒体的出现让我们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交往更为快捷,所以我们应培养学生从媒体中获取各种信息的习惯与能力。如每天收看电视新闻、电台节目,阅读报纸等,并引导学生摘录信息,收集在新闻本、剪贴本上,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交流信息。

其次要培养学生思考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写观后感、新闻简评,在班级黑板报中开设“新闻自由谈”栏目等,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五、开放文体,让学生自由想象生活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记实作文而忽略想象作文。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是它的特点。作文教学不应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写逻辑性强的程式化作文,而应开放写作文体,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体。

1.学生自主选择文体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这就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

2.教师引导开展想象

当今,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的想象力更为依赖,每一次人类的大胆想象都预示着科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和飞跃。对于个体来说,童年时代最具有想象力。如何扶持孩子们自由的天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想象的潜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象的东西。如可以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寓言,甚至亦书亦画的连环画故事。这些都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他们的内在潜力,引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六、口头造句训练

这种训练既节省时间,又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注意力,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直接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用“像……似的”造句时,我打破以往学生只说一句就了结的传统做法,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探讨,进行不同的表述:(1)心里激动:像大海的波涛似的。(2)心里害怕:像揣着小兔子似的;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似的。(3)心里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4)跑的速度快:像一阵风似的;像脱缰的野马似的。(5)动作敏捷:像只猴子似的;像敏捷的小燕子似的。(6)声音小:像蚊子哼似的。这样的造句训练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很有吸引力。

七、作文批改和讲评的开放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学生作文总是老师改”,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我改进了作文批改方法:采取“老师批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先后分成四人小组,老师先深入小组中精批小组长的作文,认真写好眉批、总批。在批语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再向组内的每一位学生讲明老师的修改思路、方法,然后由组长组织四人互相批改作文,批改中运用所学的批改符号,好词佳句用波浪线画出来,重复的语句圈出来,错别字挑出来,表达不清的句子打上“?”,还要认真写好眉批和总批。最后,学生自改作文,再把修改、整理好的作文整齐、干净地抄写下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写作文和改作文的方法,而且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更克服了写错字、写病句的毛病。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增强效果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可通过写作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表达内心情感,并不断积累语言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强化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正确引导他们对语言文字进行有效思考,从本质上解决小学生的写作困难,对作文不再存有畏难情绪,不仅提高写作水平,还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无法灵活使用写作技巧与整合语言文字,面对写作题目不知该如何下笔,不能准确地对作文题目进行联想和拓展,导致学生写作思维受到阻碍,写作水平更是难以提高。第二,写作基本原则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写作内容则是通过对周边人、事、物进行描述,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进而挖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不少小学生难以理解写作原则与掌握写作技巧,导致写作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第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仍然停留在静态教学层面,往往只要求学生针对写作格式、事物和主题进行分析,而忽视对他们主观分析事物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导致大部分小学生无法灵活使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二、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对策

1.适当降低写作难度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要求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和感受写出来,并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而且作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成、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错别字,正确使用表达。但是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强,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较少,所以,教师指导他们写作时,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写作难度,不能一开始接触作文,就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惧怕或畏难心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要求,淡化文本,调整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小学生的知识、心理和年龄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身心特点与喜闻乐见的主题进行写作,使其逐渐接受写作。另外,作文教学初期,教师可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对写作内容、主题、长短等均不做硬性要求。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参与写作和热爱写作的动力源泉,如果对写作存在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将非常乐意地接受写作,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指导发现、观察和研究写作素材。反之,假如小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或存在抵触情绪,那么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将异常困难,而且写出的内容一般,质量一般,甚至达不到基本的写作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强化作文指导效果,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写作,对作文充满创作欲望和动力。比如,讲授《开天地》时,小学生往往对我国神话故事十分感兴趣,此时,教师可适当多讲述一些神话故事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讲述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技巧、结构布局等,将写作指导融入课文讲解中。3.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勇于表达,不仅可以让他们练习学习的语文知识与表达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写作自信。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即为动笔写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但是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沟通,避免“单兵作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在写作中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作文指导模式,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针对写作题目进行口述,由于小组内都是比较熟悉的同学,而且人数不多,学生敢于开口讲话和表达。同时,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型演讲比赛,鼓励小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然后在讲台上进行陈述,促使他们勇于表达。4.丰富学生想象思维写作本身就是作者想象能力的发挥,小学生写作时也是如此。传统小学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的是学生对写作技巧掌握得是否纯熟,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使用得是否合理。在这样的作文指导模式下,虽然小学生能一气呵成地写出作文,但是作品却显得活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被禁锢,导致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鼓励其敢于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作文创作。比如,学习《丑小鸭》时,针对丑小鸭“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教师可让学生将自身当做“丑小鸭”,对看到的景象进行想象,并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从而丰富其想象思维。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写作教学,强化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提升其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作文指导方法与对策,让他们正确对待写作,并热爱写作。

参考文献:

[1]黄玉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与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169.

[2]邵文庆.对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相关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5:71.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读写结合;想象力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一说到作文,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头疼,老师也会感到头疼――学生无材料可写,无事可记,无理可说,无情可抒,即使写出作文,多数也是东拼西凑之作,或是以前作文的再次翻版,应该说,仅存于家门、校门之间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材料,就会使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取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

一、认真观察,取材于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吸收或者吸收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小学生不但有生活,而且还有比较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是否具有“摄取生活素材”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手指,而教师是否教会了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高招!就像我们常所说的:“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一样,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感受用文字来表达好呢?

首先,鼓励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愣,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

其次,大胆发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投入生活,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获得的感受,需要交流,教师要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自然地讲出真实的生活感受,平时我常抽时间让学生口述生活感受,不轻易打断他们的描述,特别是当学生说得兴奋、激动的时候,因为这时正是他们心智开启,创新意识萌动最激烈的时刻,没有心理压力,没有框框,让他们说出最富情趣,最有新意和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学生心口一致,说写一致,用笔说话,乐于作文。

二、做好读写结合,打好作文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习作的样本。一般来说,课本选入的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无不显示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创造个性,并有所感悟,才能从中获取张扬自己个性的“钥匙”,通畅从“读”到“写”的渠道。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适时向学生渗透有关写作知识,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一)根据看图学文等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看图学文,担负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任务。在教《晨读》时,我是通过几个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的:1.图中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抓主体,从整体上观察。2.作者描写小伙伴读书,按什么顺序?抓住人物哪些特点?――这是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后,再按一定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3.每个小伙伴是怎样读书的,哪些话从图中看不出来?――让学生明白,观察时在抓住事物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展开联想,进行合理想象。学完本课后,立即让学生按照所学的“按顺序抓特点,合理想象”的观察方法,仿照本课,写短文《悄悄话》。

(二)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实践仿写。有些写作特点鲜明和学生生话实际联系较紧密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范本。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读后仿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学完《三顾茅庐》后,我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模仿文中景色描写是先总写来到隆中看到的景象,再从松林、溪流、竹林三方面进行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关于校园景色的描写。

三、指导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文学形象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概述性反映。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以文学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较完整丰富的美感。

(一)以“日记”为触因,在重温中触发审美想象。指导学生翻阅观察日记,重温生活中的趣事、乐事、要事,以求在重温中勾起审美回忆,再现审美体验,触发审美想象。同时,可以结合生活要闻会、生活趣事交流会、同学朋友谈心会等形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碰撞,互相引发审美想象。

篇10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现状 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4

作文教学是面向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有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淖炙车乇硎鲎约旱囊馑肌D芨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据此,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将教学生作文与教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1.从作文中把握学生思想脉博,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文明的言行,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通过批语、讲评加以赞扬;发现消极错误的东西,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绪。

2.培养说真话,不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文风

针对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渗透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独特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作文就是如实地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逐步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大话、空话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学风

教师要经常表扬勤观察、勤动笔、勤修改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如发现抄袭现象,应及时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诚实的人。

(二)重视两种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和观察、思考、评价事物的能力,前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后者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只有重视两种能力的训练,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

针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至四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五至六年级)。这些精神,对我们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关系,帮助学生克服怕写作文思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体现指导作文从内容入手,必须重视几个方面:

1.注重联想和想象,写实写虚并重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一至二年级学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对三至四年级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五至六年级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提倡写实与写虚并重。“写实”是指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如写见闻;“写虚”,是指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写“放胆文”,写“想象文”,如写科幻故事、童话故事。

2.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如改进作文命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强调学生自主写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自主拟题,为此要提供条件,拓展空间,减少束缚,少写命题作文。”

3.淡化中心,淡化文体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显然淡化了“中心”、“文体”,只要求把语句写通顺,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说明白。

(四)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阅读训练相结合

1.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要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坚持从说到写,以降低书面表达能力起步阶段的难度。但“先说后写”的“说”的比重,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要逐步减少。

2.作文训练和阅读训练相结合

主要抓好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