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宣传红色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宣传红色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宣传红色文化

篇1

一、情感熏陶:

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一)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 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三) 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 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

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一) 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 二)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三) 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

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一) 以沟通实践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宣传教育,也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思想的拒斥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来面目。我们应当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这就需要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红色文化在归属情感、明辨是非、增进共识、整合社会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架起主流价值观念和非主流价值观念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鉴别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从而拓展宣传广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统摄力。

篇2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而遵义市则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70%。遵义仡佬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突出优势。但是,遵义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较晚,基础薄弱,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必要借助红色旅游这块平台。因此,将遵义仡佬族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推动二者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

旅游资源整合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状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有效整合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遵义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遵义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竞争力

目前遵义的旅游业,尽管拥有众多较高品味的特色旅游资源,但整体开发水平不高。各类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经营管理过程中条块分割严重,各自为政,完全没有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去谋求发展。这一方面是受地域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关部门缺乏系统的规划,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整合开发,由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在“大旅游”观念的指导下,开发出文化内涵深厚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这不仅能够丰富遵义的旅游产品形式,还有利于打造遵义的旅游精品品牌,以赢取市场,增强遵义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发挥遵义红色旅游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促进二者共同协调发展

从资源角度讲,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有利于发挥二者的资源优势,促进二者共同协调发展。尽管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程度低,产品形式单一,市场吸引力不足。从仡佬族民俗文化方面讲,不管是生产生活民俗,还是文学艺术,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将二者进行整合开发,既可以借助红色旅游的发展平台发展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又可以用民俗文化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服务设施、人力资源等资源共享,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生共赢。

(三)有利于保护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和责任感来对待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一定要让红色旅游可持续下去。另外,加强民俗文化保护也迫在眉睫。尽管红色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旅游资源,但它们同属文化旅游资源,他们当中的很多内容,同属于文化遗产,因此,他们的开发利用,用很多共同性。将二者进行整合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效益与投入并举”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实现其文化遗产价值,也能促进二者的保护,使这两种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二、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的措施

(一)主题形象整合

主题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特色的高度概括,是整合的关键。通过主题形象,能够直观的感受一个地区的旅游特征,所以,一定要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状况来确定该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然后以这个主题形象为依据,整合区域内相关的旅游资源,从而突出主题,形成竞争优势。

遵义发展旅游业,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形象作支撑。目前遵义市的旅游形象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这一形象,只体现了红色旅游要素,而没有展现仡佬族文化要素。因此,从红色旅游与仡佬族民俗旅游整合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应该把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游红色遵义名城,探神秘仡佬文化”。通过这个主题,统筹兼顾,展现形象鲜明的两个要素,即红色遵义和神秘仡佬,既突出了遵义的红色文化,又彰显了仡佬族民俗文化的魅力,使游客充满了想象和向往。

(二)旅游产品的整合

要将遵义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对于仡佬族地区,要实现其资源、产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快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交通道路、住宿餐饮、景点景区标识,还有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都需要纳入规划与开发体系中,统筹整个遵义市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既安全实用美观又高效节能环保。

遵义众多红色文化遗产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遗址等;而仡佬族主要聚集在务川、正安、道真等地。由于区域分布较分散,要将二者进行整合,有必要将两种资源从旅游线路上进行规划,串联,从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例如:遵义会址会址―山烈士陵园―苟坝会址―平正仡佬族乡―四渡赤水纪念馆。此线路最大的亮点是集合了遵义几个典型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融入了具有“中国仡佬第一乡”之称的平正仡佬族乡。会址等遵义红色红色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平正仡佬族乡,主要有中华仡佬博览园、平正仡佬石头城、平正仡佬风情街等重要的仡佬文化旅游点,能够较为完好的展现原汁原味、古朴神秘仡佬族民俗风貌。整条线路即集中了遵义经典的红色旅游景点,有能全面呈现仡佬族民俗化,能够让游客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三)人力资源的整合

要将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有限整合,首先必须更好地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为了使整合开发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整合相关部门成立一个遵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管理委员会。由相关旅游部门、文化部门、财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等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范围,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完善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薪资、福利等制度。在政策上和实际管理上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优质、高效的开展和进行旅游服务。要通过培训,使旅游服务人员能够立足遵义旅游的实际,对遵义红色文化、仡佬族文化等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熟悉,从而更好地适应两种旅游整合发展的需求。

篇3

关键词:陕北红色 体育旅游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41―03

红色体育旅游是通过把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活动整合设计成相应产品,进而引起人们的消费参与,在体验中感受革命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活动Ⅲ。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能还原战争中的历史故事和场景,升华人们的革命精神思想和爱国主义情结。

这样不仅为陕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为陕北红色旅游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红色体育旅游应该是陕北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

1 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红色体育项目开发现状

从2007年起,延安市先后对宝塔山等各景区进行综合治理,投资5.7亿多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新建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陈列展室,先后打造“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万花山牡丹节”、“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瀑布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7大节会。2012年全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19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这种集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极大地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安红色旅游气候大成,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争夺焦点。2006年延安开始尝试由静态转向动态,然后又由参观转向参与体验,2010年打造的全国红色景区独一无二的倾世之作“延安保卫战”横空出世,真枪实弹、飞机、装甲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观众也可以穿上军装、拿起钢枪参与“保卫延安”,通过擒哨兵、打伏击、运动战的展示,还有革命胜利后的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重现了当年我边区军民英勇善战与感人情节。延安保卫战表演的轰动与好评既是延安红色旅游的创新,也是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之举。

2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丰富的基础资源

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心部分的陕北,地貌呈千山万壑、森林、千万条的河流、水库融为一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境内有“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还有的落脚点胜利山有二万五千多个台阶。榆林毛乌素沙漠与红碱淖湖泊沙水合一,独特的景观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觉。延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910.6万亩,实现了延安由黄到绿的转变,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污染少的生态农业观光城市。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拥有山地、沙漠、高原、河流也只有陕北了。经过多年旅游路线改造,所有景点旅游专线基本全线开通,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新修高速公路,开通动车专列和航空线路,如西安至延安至包头高速公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延安至西安、北京、重庆、广州等航线,加快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系。延安市宾馆饭店共计162家,星级饭店37家,非星级饭店125家。延安市旅游局从网络、投诉意见、问卷调查等多渠道了解游客感受,对宾馆酒店进行严等级评定,从而全面引导、督促宾馆饭店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和提升质量。这些良好的基础资源是延安红色旅游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2 独特的陕北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陕北是汉族和少数名族融合交流的前沿区域,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源于区域条件的复杂性,其古老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同时为现在的陕北提供了后续的历史资源。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其他民间民俗体育如陕北大秧歌、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月。其中民俗体育代表安塞腰鼓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天下第一鼓”、“中华一绝”。这些体育项目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展现陕北独特黄土文化的有效媒介,可以让游客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革命年代边区人民自娱自乐的方式。

3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的劣势

3.1 陕北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体育旅游管理水平落后

虽然陕北红色旅游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如:交通、酒店、城市服务硬件设施已经建得比较好,但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更需要相应政策的扶持和法规政策保障,目前由于陕北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度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出台。同时陕北缺乏专业的体育专营公司,运动俱乐部各方面的条件也相对落后,如教练专业素质、职业化水平低、器械陈旧落后、开发产品种类简单且品质内涵程度不高。游客不能享受相应服务且生命没有保障,游客对旅游景点失去兴趣与信心,那还谈什么发展?在一线城市,体育旅游如火如荼,同类型景区也极力发展红色体育旅游项目,相关政策、经验都可以“唯我所用”,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陕北实际情况出发,应主要以体现陕北革命文化与黄土文化,打造一个不同的“革命圣地”。

3.2 体育项目开发带来巨大环境压力与景区环境人为破坏严重

虽然红色体育项目开发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精神享受,但是同时也给景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体验式体育项目需要足够的场地条件,但陕北各红色景区基本为四面环山和靠山而立,景区自身范围不大,从周围开发也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虽然众多的红色旅游游客能为红色体育旅游提供消费基础,但是游玩旅客的增多,景区内绿化、文物建筑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因地制宜设计红色体育产品和保护景区环境是陕北红色旅游区域内在的最大问题。

3.3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陕北现有项目主要是徒步寻踪、江河源头探险等,如果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这已经背离了红色体育旅游的本质。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职业素质较低,应对突发事故、紧急情况风险判断意识薄弱,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谈旅途趣味性和红色文化内涵的体现。从酒店服务业来看,饭店的负面评论是1355条,占到延安市宾馆饭店总负面评论(1465条)的93%。一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服务态度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差;二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管理不很规范、硬件设施损坏,不达标、整体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与游客想象和期望值有很大的差距。在好的硬件基础上,要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游客的问题,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一线人员服务水平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3.4 同类旅游及周边市场的压力

在同类旅游产品中,广西百色是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广西百色和陕北在民俗文化和地貌资源有着巨大的相同点,广西百色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资源,在红色旅游区域中成为一个佼佼者。宁夏的沙漠、沙湖等主要旅游资源和榆林类型接近,西安凭借六朝古都的历史资源将全国的游客引至停留在榆林的大门,陕北旅游景点也只能望洋兴叹;山西相邻地区主打黄土文化与大院文化,似乎也比陕北要抢先一步。同类旅游和周边市场的“包围”,决定了陕北红色旅游必须“亮剑”,这种气势不是单一的跟随,最主要的是开发自身特点,借助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整合体育项目将是陕北旅游崛起的必由之路。

4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4.1 坚持政府主导,制订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政府确立发展目标,运用政府资源和协调社会力量等方面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红色体育旅游对陕北红色旅游能起到巨大的推动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要尽快制定体育旅游扶持政策和与之配套的法规进行保障,明确体育旅游管理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宏观管理、加强理论研究,对陕北的生态资源、民俗资源等可以结合体育产品开发的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并系统分析做出评价进而制定红色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4.2 整合生态体育资源与体育文化资源,创建新模式

陕北革命老区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陕北现有革命旧址36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文物有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等,还有众多省级革命文物。西安――洛川――延安――子长――绥德――榆林这些地方为陕北红色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观赏性强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民俗文化。体育文化资源有陕北民俗风情陕北婚俗、南泥湾丰收、延安的纺车、手榴弹比武、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在开发中不能脱离本色、特色,要深入规划红色体育资源开发,借助已有基础,发展以“红色体育体验旅游特征”为主线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打破了以旅游为主,体育为辅的思路,重新设计产品:第一,以黄土高原为主题,依托丰富的地貌资源,开发以“寻找革命先烈足迹”的近距离徒步定向,中远距离骑自行车等;第二,以历史文物为主体,在旅游景点区域开发“野战射击”、“攀岩”等拓展性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体会了延安革命精神;第三,以赛事为主题,开发体育赛事观赏和参与方面的体验性产品,比如可以承办红色运动会、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户外比赛。这些主体都能突出强烈的时代感,也加强了景观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在继续推进硬软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在行政区间、旅游景点上加强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

4.3 明确市场定位,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多渠道营销

由于消费人群年龄、职业、参与动机、喜爱项目的不同,革命老区对于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开始下降,消费人群以政府引导的企事业单位学习、中老年消费居多。政府引导的消费群体还是会继续存在,所以要开发中等消费以中青年为主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注重对中青年的宣传,努力打造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青春革命圣地。主体目标是中青年消费者,就必须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满足中青年不同需求的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在宣传上,还可以依托高校教育,高校学生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力军,陕北的高校学子更是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旅游部门是否可以对陕北高校学子提供特别的优惠政策,这样即扩大了宣传面,也加强了年轻人的思想陶冶。旅游开发商、旅行社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提升红色体育旅游的认同性。在宣传手段上要多渠道进行,一是要突出广告的效应;二是直销工作要直接接触到消费群体中。通过全方位的产品、合理的定价、合适的销售渠道、完美的促销,缩小淡旺季旅游差异,延长产业链,刺激消费,吸引参与者,着实打造红色体育旅游中的龙头区域。

4.4 依托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陕北的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厚,如郭必选的《延安学》更是多方位诠释了延安精神。相对而言,红色体育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红色体育的体现主要还是需要产品项目的体现,产品的竞争要依靠人才,如何将无形的红色文化植入体育项目中来引起旅游者的共鸣这也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教育部门应考虑在陕北普通高校开设相关户外运动、户外医学、体育游戏设计等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以研究开发项目。

5 结论

红色体育项目正面的品牌形象、“新、奇、特、优”的特点有独特的吸引力,红色体育旅游发展将成为陕北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将是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红色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统一。如果红色体育体验式项目结合红色理论教育成长,那么红色体育旅游将与体育旅游从目的、结构上区分开来,红色体育旅游也将从体育物质性增长演进到“质的生长”,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经济上产生效益,也在履行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 2012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R].延安市政府办公室.

[3]李雄刚.西部旅游产业开发[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

[4]延安市交通局网站.hap:∥.

[5]延安市旅游局官方网站.http:∥.

[6]李鸿亮等.陕北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7]谭曙辉等.红色景区体育产品开发构想[J].科技咨询导报,2005(5).

[8]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9]常保荣.陕北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C].第六届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12:31

篇4

关键词:绿色旅游 红色旅游 特色旅游

近年来,随着阿荣旗现代服务业的大力推进和旅游带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基本具备了绿色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旅游功能。但全旗旅游服务业收入在GDP总量中份量还很小,旅游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潜能远没有挖掘和释放出来。如何推进阿荣旗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通过调研,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阿荣旗是呼伦贝尔市的南大门,处于“哈大齐呼”精品旅游线路的中心区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沿111国道可与五大连池、阿尔山等地形成环线,是沿301国道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必经之路,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能巨大,必将建设成独具魅力的旅游名胜区。

1、绿色旅游,以库伦沟景区为重点的大兴安岭东麓生态绿色旅游。阿荣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呈中低山向丘陵漫岗延伸,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下降地貌,境内分布着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称为天然“氧吧”。 我旗充分利用这个天然“氧吧”,正在加快推进库伦沟景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2011年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库伦沟当选为“2011中国十大休闲胜地”。

2、红色旅游,以抗联英雄园和东北抗联革命遗迹群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阿荣旗是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的主战场,是英雄王杰的故乡,现已建成王杰纪念馆、抗联英雄园、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条件已基本成熟。

3、特色旅游,以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为重点的民族民俗特色旅游。阿荣旗有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民族乡——新发朝鲜族乡,其民族餐饮、民族歌舞、体育活动都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查巴奇、得力其尔、音河三个民族乡,有鄂温克民族千古流传的“白桦文明”,均可开展民族风情游;以山东、辽宁移民为代表的东北黑土地文化适合开发农家乐旅游。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旅游的认识没到位。对旅游带动战略认识不足,认为旅游业难以形成很好的气候,对旅游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二是景点开发缺乏特色。虽然旅游资源众多,但是缺乏垄断性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得不到有效的投入和包装,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叫得响的成熟旅游名牌产品,没有把自身的乡土人情、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致使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发不够,有旅游无效益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游客可入性差,旅游的整体效益无法显现出来。四是宣传力度不大。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从整体角度包装、策划和推介,旅游品牌包装不够,宣传资料的整合不系统,对外宣传广告力度不够,造成“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现象。五是旅游服务水平比较低。旅游住宿设施数量少、档次低,缺乏一支专业化的旅游队伍,不能满足不同消费档次旅游者的需求。

三、思考与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认识。解放思想,注重从三个层面推动观念的转变。一是在领导层面,以要有作为的思想激励人。借鉴成功经验,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不定期坚持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在部门层面,以应有作为的责任鞭策人。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支持“发展旅游有功”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思想。三是在开发层面,以敢有作为的精神鼓舞人。鼓励一切有志之士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有一番作为、有一番贡献。

2、科学规划,坚持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理念,坚持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要增强名牌意识,建设名牌景点,以“名牌”带动其它景点的开发与升级。

3、营造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层次。改善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搞好城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游客“游在景点、住在城区”,流连忘返;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办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方便明了的旅游导向和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营造文明向上、热情友好的人文环境,使游客“来得方便、游得忘情、玩得尽兴”。

4、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度假休闲新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品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相结合的转变。以度假休闲为主体,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并推出一批度假休闲功能区和参与性项目、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在各度假区、旅游景区、景点增设度假休闲功能和特色;在培育一批高档次的特色宾馆饭店的同时,开发一批汽车旅馆、假日酒店、乡村客栈、农民旅店及营地式度假村。

5、开展“特色旅游”,适应市场需求。“特色旅游”是指旅游者怀抱着特定的兴趣和特定的目的,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旅游方式,诸如“民俗旅游”、“探险旅游”、“摄影旅行”、“种植采摘”“狩猎垂钓”等等。近年来,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在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

篇5

【关键词】媒体 传播 地方文化 地方特色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孕育了一方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新闻媒体是引领、助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担当着文化传播普及的重任。作为媒体人,要敬畏和学习文化,争当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传承与发展文化,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更好地振兴与服务文化。

一、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一个地区的广大群众对于文化的追求将逐渐转换成这个地方的文化气质,而文化定位、理念传承形成之后,需要广泛而强有力的宣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位于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的山东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因存有世界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又被称“龙城”。历史悠久、绵延留长的文化传承给与了这座小城丰厚的文化浸染,构成了“文化诸城”独有、恒久的地域文化魅力。为充分展示诸城的文化气质,《潍坊日报・今日诸城》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人才优势和宣传强势,把文化宣传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地域化”作为扩大宣传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落脚点,不断创新和改进文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重点在专题策划、综合报道上下功夫,开设了具有诸城特色的“弘扬新时期诸城精神大家谈”“聚焦龙城创业者”“寻找最美诸城人”“学雷锋・做诸城好人”“龙城警务”等专栏,每月刊发地方文化专版,关注地方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形成鲜明地方特色的版面和栏目风格,大力弘扬孝德、超然、名人、红色、佛像、民俗、恐龙等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提升名人文化、名胜文化、超然文化、恐龙文化等四大品牌文化影响力,叫响“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文化名片,努力为地方发展先进文化服务。

二、发挥新媒体集群效应,激发和释放文化发展活力

地方文化对外是否具有吸引力,不仅仅取决于地方文化的内涵、内容,还依赖于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传播效率的高低。

在“速新闻”时代,地方媒体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要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积极拓展文化宣传渠道,运用新的传播理念和网络平台进行报网互动,充分挖掘新媒体在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巨大潜力和积极作用,加快构建媒体多元、内容丰富、及时的融媒体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地方文化的传播效率,实时咨询、24小时推送、全媒体“压倒式”传播,主动占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通过强化文化内容策划、转变采编观念及方式、丰富艺术手段等途径,实现文化内容资源多向采集、全方位展现,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

媒体要积极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以开放的姿态与上级媒体搞好合作与交流,着力于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和特色亮点,深入挖掘地方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艺的挖掘保护;突出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免费培训、基层文化队伍、社区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宣传;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的好经验、好做法等,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的竞争力。

三、媒体聚焦精神层面,让地方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应杜绝“新瓶装旧酒”,因为用“多媒体新瓶”装的“文化老酒”未必符合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品位。传统宣传重故事、重人物、重作品,在张扬文化内涵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此,文化的传播应该仿古融今,推陈出新,从力促地方文化发展的“大”处着眼,从转变文风的“小”处着手,用新闻的笔触、现代的视角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捕捉人物行为与地方文化间的关联点,认真研究挖掘地方文化与读者需要的交叉点,对地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地解读,让传统文化展露新颜,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增强区域文化发展活力,在更高层面上铸就与地方文化相匹配的文化血脉。

篇6

论文摘要:大学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先进文化,承载着弘扬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的任务。但随着商业文化的强势,在深刻转型的中国,泛娱乐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泛娱乐化给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给高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建构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撑,做到“五个依托”: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尤其是要依托学生党员的力量;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依托网络资源的力量;依托红色文化的力量;依托“兼容并包”的力量。

娱乐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正常的娱乐无疑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娱乐就是可取的放松和调节方式之一。然而,在商业文化日益发达前提下,在网络的放大功能日益强化的刺激下,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凸显。

高等学校是培育先进文化的场所,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它是通过孕育和营造各种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研究的是在泛娱乐化冲击下,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不作特别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亦简称为校园文化建设。

一、泛娱乐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所谓“泛娱乐化”,就是原来属于纯粹娱乐体验的各种形式、元素开始向非娱乐领域的渗透和蔓延,使得非娱乐领域里的各种活动过程都带有娱乐化表征的一种现象。目前,虽然对“泛娱乐化”现象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赞同,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特别是在网络的作用下,“泛娱乐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客观、普遍的趋势。今天,“泛娱乐化”趋势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各种活动之中,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共享全球娱乐资讯、参与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娱乐需求延伸到校园文化活动上,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困惑,引发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值得警惕的是,随着近年来娱乐文化不断对教育进行影响,校园文化应该具备的隐形德育作用正日益受到实质性的挑战,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在泛娱乐化背景下,商业气息浓厚,越来越具有娱乐的特征,原有的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开始逐渐淡化。甚至原本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使命的一些新闻媒体在娱乐风潮的冲击下,对于转型时期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关乎民生疾苦的主流话题却常常处于“边缘”的窘境中。[1]

二、建构中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必要性

尽管泛娱乐化趋势已成一定规模,但还是要坚持辨证地看待泛娱乐化现象和趋势。既要看到大学生娱乐需求自发延伸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要看到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性和可借鉴性,因势利导,使满足学生娱乐需求与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内在统一。过于刻板、正统的校园文化不利于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叛逆情绪的产生。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引入娱乐元素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因为归根到底,娱乐是一种感官的享受。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的作用。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受到泛娱乐化冲击之下,要建构校园文化必须要有支撑。这建构中的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这一丰富的理论体系不仅事实上成为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本文特定的语境下,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既要认可娱乐方式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权,避免和防止泛娱乐化趋势的加重。尤其要注意各种反的社会思潮借娱乐之名,动摇人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泛娱乐化背景下,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教育引导是无任何意义的。

三、建构中的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依托

1.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

依托高校党建的力量不仅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特色,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可以保证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直接或间接的领导。泛娱乐化影响最大的便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中依托高校党建工作的力量,是抵制泛娱乐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抵制泛娱乐化趋势,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要发挥学生党员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同“三个代表”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一样,学生党员在大学校园里就是要代表着高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学生党员的力量,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把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大学生党员这个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高校党建工作指引下,学生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优创先”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从而使党员作用的发挥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促进作用。[2]

2.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

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在高等学校里,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是这种内在的动力不是哪个部门哪个老师一己之力就可以提供的,必须要全民皆师、全员育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党、政、工、学、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依托全员育人的力量,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步调一致,统一思想,大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无时无刻无地显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引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紧密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和内容紧密结合,贴近学校实际,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才能真正让校园文化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

3.依托网络资源的力量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其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蓬勃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契机。目前,全国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亿,[3]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互联网,谁就控制了舆论阵地。不仅泛娱乐化趋势经过互联网得到强化,而且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感很强,甚至平时的生活和感情交流都通过网络虚拟化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从实体平台拓展到网络平台是时代的必然。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1年4月22日的首届学生工作论坛、2011年5月4日的“与信仰对话——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初步展示了网络资源的力量。在这两场活动中,均采取了微博直播和微博墙互动,校新闻中心和学工处的微博直播队伍全程参与,微博墙上不断刷新着听众的微博内容,台上台下互动交流活跃,效果极佳。

4.依托红色文化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振作、一个民族复兴,红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应和不能丢弃。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大学生接受传播和教育是必然的,但只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接受红色革命洗礼。增长历史知识显然还不够。因为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红色文化也不例外。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与社会青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认识较浅;而社会青年更为现实,贴近生活,较为成熟。[4]这实际上给高校德育工作者一个昭示,高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它需要对社会文化的优劣进行鉴别,并用红色文化来引导青年学生。但仅仅在校园里唱红歌,在课堂上大谈特谈红色文化还不行,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一个最基本的取向就在于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依托“兼容并包”的力量

在泛娱乐化冲击下,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中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促使中国大学精神发扬光大。高校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树立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在大力发展精英文化的同时吸收大众文化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大学精神更富有时代性和全球性。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迈向科学的道路中存在的种种失败,尊重校园中师生的个性差异,在鼓励多元化、全方位人才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予有独特专长的人以尊重和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在“兼容并包”各种优秀文化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弘扬主旋律,从各个方面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控制力,在多元中形成共识,在差异中扩大认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且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德育活动形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本身很难准确测量、考评,特别是校园文化的影响是长远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明显地表现。因此,本文所提的几个依托仅仅是从个案出发,提出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规律和做法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立勤.泛娱乐化浪潮与主流价值观传播[J].中国记者,2007,(5):60-61.

[2]张漾滨.论大学生党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湖湘论坛,2009,(3):87-89.

篇7

关键词:资源型省市;文化转型;山西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23(4)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趋势。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的城市,也有可能因资源枯竭而亡,其命运不外乎“春蚕型”和“蝌蚪型”。“春蚕型”城市就像春蚕作茧、丝尽而亡,整体沉沦。“蝌蚪型”城市则像蝌蚪跳上岸,蜕变成“青蛙”,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培养接续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转型,即使资源枯竭,城市也可持续发展。

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山西加快了资源型经济转型,2010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国务院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3年6月,文化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破解文化发展难题、策划重大文化项目、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格局上寻求文化转型。

1 山西实践:从昔日的“挖煤”到如今的“挖文化”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佛教与边塞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地上文物居全国首位,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而且是多元文化汇集的窗口,民间、民俗、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省委书记袁纯清多次提出:“要像做好煤炭资源的延伸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山西的11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不约而同选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定程度改变了“矿业兴则城市兴,矿业竭则城市衰”的命运。2012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山西的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位第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山西转型发展最具前景的“潜力股”和新亮点。

1.1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山西全省130个市县全部成立文广新局,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积极协调成立山西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按照“分类改革,区别对待,整体部署,有序推进”的要求,山西省演艺集团挂牌成立,全省163个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全部完成改制。完善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取得进展。

1.2 突出艺术精品创作,全国影响力显现

《千手观音》成为国家大剧院的开年大戏;《粉墨春秋》在北京首演,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解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红灯笼》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立秋》演出600场,《一把酸枣》演出860场,《解放》演出260场,票房收入突破5800万元……这些艺术产品的不断涌现,标志着山西艺术精品创作迎来了新的高峰期、高产期。

1.3 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山西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中国文化旅游推介会”,“一市一景区一文艺团体一台演艺剧(节)目”项目被确定为文化旅游重大标杆建设项目。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崛起,例如太原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太钢不锈新型创意产品成为文化科技融合新成果。

1.4 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活跃的市场主体

在民间资本助推下,一批上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山西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呈现出集群、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山西省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例,民营企业占到半数以上,其中不乏宇达集团、皇城相府、广灵剪纸、嫦娥剧团等全国知名文化企业。

2 山西困惑:文化产业遭遇成长的“瓶颈”

尽管文化产业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山西发展诉求相比,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产业洗牌重组背景下,由于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同质化”,各地资源整合动力不强, “千城一面”产业布局明显,阻碍了山西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升级。

2.1 规模“难”做大

2012年山西文化产业(含旅游业)增加值不到2000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产值,在一个较低发展水平基础上赶超跨越,无疑难度巨大。

2.2 创新“难”突围

文化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只有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获得发展。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创新元素缺乏,例如,出了一个“乔家大院”,“大院”景点蜂拥而起。

2.3 形象“难”改观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山西给人传统印象是污染、低端,与文化产业绿色、高端的形象较难融入,制约了文化产品跨省际流通。

2.4 文化品牌“难”打造

2012年山西旅游局组织了十大景区评选,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晋祠、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雁门关、李家大院、绵山、皇城相府榜上有名。如果将这些文化品牌放在全国、全球的视野来看,真正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恐怕不到三成。

2.5 企业“难”培育

目前山西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环境发展滞后,仅有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文化企业700多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

2.6 专业人才队伍“难”培育

山西现有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经济,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也较为落后,特别缺乏善创意、懂技术、通经营的高层人才。

3 山西突破:文化转型关键在文化产业功能区布局优化

产业功能区是区域内部某种新兴或强势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扩大在空间地域的表现,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各地因为核心功能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自然会有差异,而通过分工协作,实现携手并进。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资源、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关联度、市场潜在需求、新型城镇化等因素,山西文化产业功能区可布局为“一轴一带五功能区多园区”。

3.1 一轴 —京津冀配套协作轴

山西东与河北省北部为邻,属于京津冀经济区辐射区域。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改善,与北京的交通距离仅有数小时。太原、忻州、大同作为京津冀经济区的配套协作辐射区,承接发展与京津冀文化产业链相配套、延伸的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工艺美术、动漫游戏、会展等文化产业,特别是为北京供给满足全球市场的文化产品进行生产环节配套,并快速形成技术、人才、资金储备。

3.2 一带—延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具有天然的全球文化认同,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为流经城市及中华民族共享。以山西黄河百里风情线为纽带,以沿黄一带的古渡文化、古镇文化、名楼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按照黄河风情线、黄河景观带、黄河文化长廊“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在黄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反映黄河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专题博物馆和大型文化产业实体,把沿黄河文化休闲产业带打造成全国唯一以黄河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带,形成“山上走、两岸看、水中游”的全方位多视角文化休闲产业格局。

3 五个功能区

3.3.1 总部型文化产业功能区

太原是山西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华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水平最高,其它产业配套协同能力最强,对全省具有直接的辐射效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的区域性、全国性总部基地,成为全省、区域性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集散中心,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3.2 佛教与边塞文化旅游功能区

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开发宗教文化游、古城风貌游、边塞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以旅游市场为重点,延伸开发演艺、影视、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节庆等产业,打造“大旅游”产业链。

3.3.3 晋商创意产业功能区

以中部太原、晋中一带的晋商文化为依托,以商帮鼻祖感召力吸引全球华人,打造晋商主题的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休闲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文博会展、培训等文化产业,特别是要突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产业层级。

3.3.4 根祖历史文化产业功能区

以南部临汾、运城一带的根祖文化为依托,加大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首先树立根祖文化发源地品牌,进而围绕“寻根寻祖”,开发以文化旅游与根祖文化产品生产双轮驱动的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要围绕根祖文化做文章,还原历史场景,挖掘历史中的现实关注点,注重观光旅游与体验旅游相结合。根祖文化产品生产重点是将尧舜禹等文化符号嫁接到旅游纪念品、食品、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中,实现文化、品牌附加值提升。

3.3.5 太行文化休闲产业功能区

以东南部阳泉、长治、晋城一带的关隘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神话传说等资源为依托,山水养生,,宗教养心,文化养神,运动养性,突出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休闲娱乐、节庆等休闲产业,开发快乐经济。

3.4 多园区

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保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担负为企业成长提供各种资源的职责。在功能区确定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一批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

根据作者梳理,可纳入省级层面重点扶持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如下,其余已建、在建、新建的园区应采取合并、整合、优化、撤销等方式予以改造。

4 结语

山西的实践、困惑、对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它资源型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其启示在于,首先,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转型升级的抓手;其二,在经济水平、资源条件、观念意识、管理体制、人才积累等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补齐的情况下,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依托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文化产业带,支持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不失为一条破题之道,而“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 姜云,吴立新.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规划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

[3] 朱秀君.衰退产业识别指标选择及要素退出援助机制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2):20-24 .

篇8

贵州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的扩张和进步。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上,各位专家就贵州省发展山地旅游展开讨论。有关专家指出,贵州省发展好山地旅游要遵循“四部曲”,第一部、要从摸清旅游资源底数入手。第二步,贵州省要加强国内外旅游业的合作。第三步、要借助各项活动,媒体宣传来“推销自己”。第四步、要向游客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措施无不昭示了对综合素质良好的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发展山地旅游与旅游人才培养

(一)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天时、地利、人和

逢天时: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在贵州省召开。2016年,贵州省登上《纽约时报》――“2016年全球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贵州省向全世界展现了原生态的中国山地村寨。阡陌纵横的山地丘陵之间,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用世界的维度审视全球旅游产业,山地旅游正当时。

占地利:俯瞰贵州版图,正是“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的景象。雄奇纯净的梵净山、神奇壮丽的黄果树大瀑布、清秀妩媚的贵州大地,给人无限的震撼和惊叹。

得人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后,贵州省将全省旅游发展定位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全省各地“聚焦同一目标,下同一盘棋”,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旅游发展新路。

(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发展山地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市场需求量剧增。但是,传统的观念下使得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选择旅游这个行业,认为旅游业是一种“服务业”。造成旅游人才培养的生源不景气,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培养的旅游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贵州省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旅游专业教学结构不合理。①纵观当前的旅游类专业教学,其中绝大部分课程为理论课,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实践课程所占比率太小。②内容上缺乏贵州要素。

2.人资配置不足。①据调查,部分旅游院校没有校内实训条件。而有实训的学校,其设施、设备也有待进一步更新。②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校单纯向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层面,虽然一定意义上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是企业的互动积极性不高。

3.师资队伍结构欠妥。目前,我省旅游类专业教师重理论,轻技能,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兼具教师资格和高技术素质)。

二、发展山地旅游背景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内容上体现贵州特色

适量的增加实训学时的安排,打破魍车难Э平缦蓿在教学内容上服务于贵州省旅游特色。强化反应贵州民族特色的课程,例如《民族乐器》、《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明朝汉文化》等等,让学生全面了解贵州特色文化。

贵州山地旅游现有的旅游项目包括汽车露营基地、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及休闲农业等,正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的山地美景,为弘扬贵州文化,打造文化大省提供智力支持。

(二)“走出与请进”模式

旅游专业教师需要定期到旅游社、旅游局、酒店等旅游组织和企业进行顶岗工作,通过切实的参与到旅游业务活动中来熟悉当前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率。校方还可以聘请旅游行业经营管理一项业务精尖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者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毕业生回校进行经验交流和职业指导,为培养符合山地旅游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为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只有具有良好的就业选择条件,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多项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全省的旅游事业发展前景和旅游职业的供求状况,培养导学生热爱旅游业,爱岗敬业等从业者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同时,要为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通过省级旅游部门和劳动部门举办旅游人才招聘会来增加旅游人才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机会。或者学校邀请用人单位入校与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就业。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 重庆 红色旅游 SWOT分析法 对策

红色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它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红色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旅行游览的亮点。红色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加强革命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大意义。

重庆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与井冈山等我国其他知名红色旅游城市相比较,重庆尚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如何规避不足、发挥优势,是重庆红色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SWOT分析是被现代企业广为应用的一种“机会—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重庆红色旅游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对重庆红色旅游发展的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一、SWOT分析法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了SWOT分析法。这种方法也叫自我诊断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团体或一个个体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自身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评价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SWOT实际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

二、重庆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

(一)重庆红色旅游的外部环境分析

1.优势分析

重庆的红色旅游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如下优势:

(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重庆是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其红色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重庆红色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六亚类、七个基本类型,拥有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以及一大批市区(县)级红色旅游资源,共计100余处。

(2)红色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较高

以“爱国、团结、奋斗、奉献”为核心的“红岩精神”是和“井冈山精神”、“精神”等齐名的我党重要精神财富,在国内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红岩联线”是重庆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在“红岩精神”、红岩品牌的引领下,重庆红色旅游做了大量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重庆红色旅游在全国红色旅游市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3)红色景区(点)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虽然重庆地域广阔,但大大小小的各类红色旅游景区(点)分布却相对集中,利于形成合力。重庆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主要分布在主城及周边的都市红岩革命旅游区、渝东北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旅游区、渝东南川黔湘鄂革命根据地旅游区,集中体现了抗日和红岩两大主线。

(4)依托重庆市,具有体制和区位优势

重庆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直辖体制高效,行政成本低,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位于中国几何中心,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5)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重庆市人口超过3000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可能性,且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交通发达,可进入性强,商旅游客往来频繁,因此客源市场潜力极大。

2.劣势分析

近年来,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开发程度较低

和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只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基本以展示形式为主,且展示手段单调,缺乏新意、缺乏和游客的互动。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游览项目和内容单调导致游客流失。

(2)景区(点)设施设备不足

2008年1月国家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向游客开放。免费之后,游客人数激增,红色景区在国庆等节假日甚至严重超员。大量的游客加速了景区(点)设施设备损耗,直接导致了景区(点)设施设备不足。

(3)客源较为单一

重庆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虽然技术较大,但游客主体是学生、党政机关的职工,来源比较单一。游客到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区域旅游合作不足

重庆红色旅游隶属于“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又是“中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重庆-广安-仪陇-巴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缺乏和四川、陕西等地相邻红色旅游景区(点)的联系和互动。相关景点没有沟通和对接、旅游线路缺少延伸,重庆红色旅游单凭自己的单打独斗,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二)重庆发展红色旅游的内部条件分析

1.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

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把旅游业确立为积极发展的重要产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41号文)又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04年颁布并实施的《2004至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全国将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点推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建立红色旅游精品体系。重庆凭借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被列入了精品线路和重点红色旅游区,为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重庆市政府也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确立为着力培育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把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力争在2020年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旅游中心。“红岩”是重庆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重庆市政府大力支持重庆旅游业,包括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将按照建设“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对外窗口和经济辐射作用,推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作为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的重庆,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

2.威胁分析

(1)市内外其他非红色旅游景区(点)的竞争

众所周知,现代旅游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红色旅游知识其中一种。人们的旅游动机多种多样,旅游产品市场极大丰富,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有多种趋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分散了客源。

(2)周边省市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红色旅游在全国兴起。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开发当地红色资源,大力支持本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地红色旅游蓬勃发展,重庆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

三、重庆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重庆红色旅游的系统分析,拟对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提出下列对策。

(一)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增添设施设备

针对免费后重庆许多红色旅游景区(点)游客爆满的情况,应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添自助解说系统、监控系统、应道系统、电子显示屏等设施设备,以满足游客游览需求,方便其参观,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强宣传促销,广开客源

结合红色旅游产品特点,采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宣传册、人员推销、等多种方式加大重庆红色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进一步开拓重庆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市场。

(三)深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结合传统的展板展示,采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声、光、电、电影、动画等表现手法,重现历史瞬间,让游客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进行感知,增加参观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加强联系,开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重庆的红色旅游要打破行业、部门、行政地域的界限,多方位开展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产品,以形成覆盖面广、吸引力强、影响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

(五)坚持文化兴旅战略,继续打造“红岩”品牌,带动重庆红色旅游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活动只有和文化相结合才充满魅力。重庆的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我们不能流于表层,应从参观内容、形式、方式、体验等各方面深度挖掘。以“红岩联线”为代表的“红岩”系列旅游产品取得一定的成效,应当继续打造这一重庆红色旅游经典产品,以此带动市内其他红色旅游产品的发展。

四、结语

从对重庆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重庆市发展红色旅游既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劣势、面临着不少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旅游市场上,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扬长避短,采取系列措施以促进重庆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家发.军.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思路与措施[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江燕玲.张果.李玉荣.重庆市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1).

[3]曹勇.何显燕.重庆红色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当代旅游,2009,(7).

[4]冉燕.打造达州红色旅游的对策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6).

[5]乔云志.郭安禧.陈晓强.瑞金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6).

[6]刘辛田.盛正发.体验型开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向[J].商业研究,2010,(1).

[7]阎友兵,陈非文.方世敏.刘建平.2009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2009,(6).

篇10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