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预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公司预测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公司预测报告

篇1

[关键词]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 问题 策略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涵分析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定义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是针对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其质量却越来越不可靠和不真实的情况下提出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一概念,不仅仅是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一种延伸和升华,更多的是针对目前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严重财务舞弊现象、经营失败现象而提出来的,它就是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审计师针对公司管理当局的评估,对公司管理当局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否有效,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发挥作用等公司所有重大方面来进行审计和调查,并最终形成一个意见,这个意见是客观的,也是公允的。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简单来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审计师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目的是获得公司管理当局特定日期的评估结论中不存在实质性漏洞的合理保证。为了达到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审计人员必须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为了获得是否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实质性漏洞的合理保证,审计人员在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一些关于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执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这些证据如何获取,审计人员必须科学安排和合理选择,获取证据的方式,一般有有询问、检查、观察、应用其他人员的工作成果、执行审计程序等;第二,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发现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是否有效的重要保证。第三,审计人员应该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公允的表达意见,因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作为一种非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专门机构等会计信息相关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的审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财务与审计活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必要性分析

(一)内部控制观念落后

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发展和起步的比较晚,内部控制的观念也非常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体系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效果不佳。“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公司都没有将内部控制当作公司必要的运作程序和部分来看待。显然内部控制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公司内部控制实践上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没有科学的认识和定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在操作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二)内部控制规范“政出多门”

内部控制规范指的就是内部控制的标准。制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其目的就是要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一种标准和范例,让企业都按照这个标准去操作和执行。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却是“政出多门”,比如关于内部控制,财政部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人民银行颁发了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审计部门办法了审计办法和制度,这种客观现实,不仅造成了执行者无所适从的问题,而且也增加了监管成本。实际上,当前关于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文件“政出多门”,从本质来看,并非是各个部门之间简单的相关利益的博弈与矛盾,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种类的企业,在内部控制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为了更好的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再加上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从而造成了“政出多门”的局面。

(三)公司治理存在重大问题

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经过资产剥离或者改制上市的,这使的公司的股权一般控制在独资或者控股企业,从而使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非常突出。内部人控制往往造成,董事会、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导致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一切财务活动都是为公司的大股东服务的,从而导致董事会成为了大股东会,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的事件频繁发生,不能保证董事会内部的制衡机制的有效实现,也不能保证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就必须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来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内部控制系统环境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以及公司治理制度缺乏效率和执行力,是两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直接导致了内部控制评价无法有效的运行。实际上,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它是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和进行科学评价的保证,当前健全公司治理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我国资本市场时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完善,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评价,反过来又能发现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更加的完善和有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治理环境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保障,是内部控制审计是否有效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保障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运行,减少人为操纵公司经营和财务报告系统情况的发生。

(二)明确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规范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这个基本规范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一个标准和范例,虽然这一规范仍然在完善之中,但不可否认这一规范对促进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运行还是具有一定建设意义的,问题在于,该规范只给了一个标准,具体来如何执行和操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没有解决。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执行和操作问题,财政部又颁布了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主要指的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它主要的内容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然后形成评价结论,最后出具评价报告。

(三)优化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

优化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应作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实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审计准则体系明确指出审计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复核等程序。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可以使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因此,公司存在控制某一特定领域的重大控制缺陷的风险程度越高,审计人员应对这一领域投入的精力越多,相反可相应减少投入精力。这种关系与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承担的审计责任一致,因此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程序实施审计,以便让没有发现重大控制缺陷的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要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结合,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对财务报表可靠性与相关性审计的内部审计的内容,如何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结合到一起,是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两者结合过程中,可以避免审计工作的重复,提高效率和减少审计成本。在审计过程中,应该鼓励审计人员,通过财务报表的审计去发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否存在,通过公司自身风险控制机制的评估,来降低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该抓住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漏报的风险源头,公允,客观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监测分析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9-0051-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9.12

利率作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从而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许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我国的利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发生借贷的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和中央银行票据利率等,这些利率可以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二是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之为商业银行利率),是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发生借贷的利率,中央银行无法监控每笔存贷款业务,所以实际上无法完全控制;三是金融市场利率(称之为市场利率),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转贴现利率等[1]。

现阶段,商业银行存、贷款仍是我国社会资金积累与供给的主要渠道,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从事的主要业务,因此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关键。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从过去重视利率监管转到对利率政策的调查研究、监测分析上。因此,建立富有成效的利率监测分析体系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

一、建立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商业银行利率的确定既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利率,又可以参照货币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改革深度。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监测分析工作的重点也围绕着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展开。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定价机制设计及制度建设、利率定价管理及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溢价测评体系、内部转移价格制度和正向激励机制以及资本约束机制等的评估分析,巩固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货币政策科学决策、动态调整的基础

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掌握全国范围内的利率浮动情况,加强对利率水平的定期监测和分析,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提供了及时、准确、有力的数据支持,是提高金融宏观调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三)对金融机构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参考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市场利率水平的定期披露和公布,在增强利率信息透明度的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利率水平及走势,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完善自身的利率管理体系,将利率管理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大局中去,从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率。

(四)对监管当局评估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的波动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利率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关注金融机构在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以及内含选择风险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利率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的监督和管理。

二、我国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形成过程

我国利率监测分析体系框架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放开,其中存款利率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依次放开。因此,我国利率监测分析体系框架的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外币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形成

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主要发生在2004年之前。

2000年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实施了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各项外币贷款利率及计结息方式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市场的利率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二是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含300万)以上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同时,各金融机构以法人为单位制定本系统的《外币利率管理办法》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2002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境内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统一纳入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实行备案管理,建立了对外币存贷款利率水平的月度监测报备制度。

2003年7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原来国家制定并公布的7种减少到境内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4种。同年11月20日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外币利率备案表”中增加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监测内容[2]。

随着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的逐步放开,中资商业银行均制定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建立了外币利率定价机制。自此,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及港币4大币种,大小额存款和贷款的各期限档次的最高(最低)利率及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当月发生额等为主要内容的外币利率监测分析体系框架。

(二)人民币贷款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形成

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进行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在《关于下放贷款利率浮动权的通知》中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国家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基准上浮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最高不超过20%。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多次调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放开上限,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3]。与此同时,贷款利率浮动报备制度初步建立,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通过利率报备系统,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反馈贷款利率的浮动情况。

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改按商业性贷款利率执行,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与此同时,增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定期监测报备内容。

(三)人民币存款利率的监测

由于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存款业务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存款利率管上限,放开下限”的利率政策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落实,各家商业银行仍然以基准利率甚至变相抬高利率来吸收存款。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利率的监测仅限于对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个别种类利率的监测上。

1999年10月和200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外)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五年期以上(不含五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办理协议存款业务须按月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协议存款利率备案表”①。

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纳入利率监测报备系统。

(四)建立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报备制度

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金融市场体系的稳定,建立市场利率调控体系,2005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建立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制度,开展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监测工作,同时将民间借贷利率纳入利率监测报备系统。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整合现有统计数据资源,将利率监测报备由按季监测改为按月监测,将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纳入利率监测报备体系。同时,增加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网下同业拆借利率、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借款利率等监测报备内容,扩大了利率监测范围。

三、现行利率监测分析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重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日常监测与长效监测并重的利率监测分析体系。但是,从近几年利率监测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监测的机构类型不够全面,不能反映资金价格水平

从机构类型看,现行的利率监测分析体系只涵盖全国性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而典当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尚未纳入监测范围,监测的机构类型不够全面,难以反映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价格水平。

(二)监测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目前,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监测仅局限于对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贷款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含商业性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票据贴现与转贴现利率、同业存款利率、协议存款利率以及民间借贷利率等各期限档次最高、最低及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季)发生额等指标的监测,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三)监测数据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利率变化情况

从报备时间看,利率监测数据多是在业务发生后的次月或季后首月录入,具有事后监测的功能,尚不能发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风险的功能,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进行深度加工的不够,还缺乏对各数据之间联动关系的研究,不能及时反映利率的变化情况。

(四)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数据的真实性难以把握

目前,除民间借贷利率监测采取抽样调查方式以外,其余监测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通过利率报备系统或通过纸质报表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备。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金融机构上报的利率报表数据逻辑关系较差,最高、最低利率突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上下限限制等问题,但由于监测手段单一、落后,数据的真实性难以有效把握。

(五)缺乏统一的利率监测系统,数据整合的难度较大

现行利率监测报备系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系统分散,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利率监测报备系统,造成利率管理人员数据汇总量大,电子化程度低。二是数据集中整合的难度较大。三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四是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利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也难以保障。

(六)缺乏利率监测的制度保障,造成监管“真空”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规定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和按规定进行处罚。因此,《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中金融机构“擅自/变相提高或降低存、贷款利率的,中国人民银行将视其情节及所致后果轻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的规定相应失效。利率监督检查权及处罚权的缺失使中国人民银行无法对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监管“真空”。

四、构建我国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设想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2010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在“2011:预测与战略”财经年会上发表了《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的演讲,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设想。基于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战略性要求,我国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建立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一个有效的监测分析体系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法制保障。建议立法部门尽快修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监督管理权,并授予其检查监督职能,同时,相应确定各级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责,把利率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依法行政。二是监管协调机制。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能够增强信息沟通,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在统一监管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发挥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作用。三是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监管机构与监测机构之间利率监测信息的共享,增强信息透明度,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的同时,共同应对利率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利率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二)建立利率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一是加大利率水平质询力度,逐步要求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定价模型和利率风险报告,利用利率可浮动的权限,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二是收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有关信息,尽快改变目前利率风险信息严重缺乏的状况。通过现场检查、银行定期报送报表、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提高监测分析的质量,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是建立适当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提高利率监测的有效性。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三)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

除现有的监测指标外,利率监测体系还应包括:一是理财产品的监测。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加大对此类产品预期收益率的监测,对央行制定和调整利率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监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金融机构为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建立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即根据不同资金的不同期限,不同资金的现金流量确定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监测,提高利率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引导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三是利差水平的监测。通过对金融机构利差水平的监测,掌握金融机构实际利差水平,为中央银行调整利率政策提供参考。

(四)建立完善的利率监测报备系统

完善的利率报备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实现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监测系统与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系统的兼容,金融机构所填报的数据能够自动生成或方便生成,避免手工操作。二是系统除具备数据报送、数据汇总、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图表分析功能,能够生成相应报表和图形,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功能,为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披露与共享平台提供交流。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汇总报表、利率监测分析报告、公告等。四是利率文件的和传输功能,简化文件传输程序,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利率调整文件发送的效率。

(五)建立利率管理人力资源数据库

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覆盖各金融机构的利率管理人才数据库。一是通过多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利率管理人员的交流力度,为利率监测分析体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发现、使用人才,尽快形成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和开拓型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利率监测分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宗宪,郭建伟等著.银行利率定价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