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宏观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最近的宏观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包括欧洲债务危机态势及其效应的不确定性、国际性的汇率波动、主要经济体刺激经济的政策走向的摇摆不定等等国际因素,国内的短期性不确定因素包括进入汛期的自然灾害放大、房地产政策效应、有关劳动力价格调整效应等因素,对下半年的经济可能造成影响,上述指标可能有所下滑,但全年的经济走势不会出现逆转,达到甚至超过9%的增长率是可以充满信心的。因而,今年的经济走势是相对明朗而并不复杂。
复杂的是政策选择。尽管年初已经确定了今年全年的宏观政策基调,即维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事实上面对着上年启动的极度宽松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如何实现软着陆而不至于使经济走势出现逆转的难题。
经济走势依然向好,在多大程度上与宽松的政策有关?政策退出将会产生多大的震动?尤其是国内与国外的退出政策叠加效应到底有多大?在经济增长继续向好的同时,对待通货膨胀预期是否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篇2
中国政府主动调整过热的经
济走势
中国在深受金融危机影响时,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也是采取了非常时期的强化救市政策,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让国内货币信贷出现了超高速的增长,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出现V字形反弹。国内经济增长不仅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而且资产的价格也出现了全面的飚升,投资过热重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让过度的救市政策重新回归到正常,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出现新的经济问题。因此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货币信贷增长就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2010年之后,这种宏观经济的调整则全面开始。
无论是加大节能减排和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还是国十条出台对房地产的调整,都是政府主动来调整过热的经济,主动地挤出房地产泡沫。尽管这样做表面上对GDP增长有影响,但却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从7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除了CPI、进口、信贷及房价等几个数据惹人注意之外,从其他一些数据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开始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CPI同比增长为3.3%,比市场预期的要高一点,但也不是太过分。而且这次国内CPI上涨过快,主要原因是食品,下半年通货膨胀很高的机率不会太高。只不过,货币政策当局会密切关注未来通货膨胀变化。只要CPI上升得不快,下半年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
投资、出口及消费增长放缓,应该没有多少问题。这些数据基本上仍然处于高位运行。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7月份保持在25%左右、这个数据与过热时期的增长相比当然是低的,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则处于高增长的水平。有人担心,房地产宏观政策对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长影响会较大
并由此拉低GDP的增长速度。但实际上,上半年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长达到38%以上,远远超过2009年的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房地产生产的周期性及住房预期制度,即2009年的房地产过度繁荣一定会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全面反映到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如果加上2010年强制性保障住房投资,未来房地产调整对房地产固定投资增长影响不会太大。
出口及消费增长放缓更不是问题。尽管全球经济没有完全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困境,但是比起2008年的情景来说,经济条件要好得多。比如欧盟经济体,虽然有希腊等国的经济问题,但欧盟主导国家德国及法国则经济表现良好。加上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灵活调整,未来出口增长仍然会持续。对于国内消费来说,不仅货币过度发行增加了民众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民的购买力,国内消费强劲增长势头不会改变。
从信贷增长的情况来看,尽管M2的增长仍然还很高(正常应该增长在15%―16%水平),但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基本上是朝货币信贷政策正常化的方向运行。信贷增长同比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基数效应,从2009年7月份开始,国内信贷增长开始突然减速。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迹象,就是上半年个人信贷快速增长的态势开始转为下降。在2010年上半年的几个月,个人信贷增长占整个信贷增长的比重在50%以上,而7月份个人信贷增长所占的比重不足30%。这也表明,国十条之后,个人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大量地炒作房地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无论是对银行信贷平常化并降低金融风险来说还是对房地产泡沫挤出来说都是好事。如果信贷增长能够保持正常水平,这不仅有利于挤出房地产泡沫,也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过热,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对于房价问题,这个数据不太理想。国十条已经出台了3个月,国内房价仍然在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达到10%。更为重要的是房价同比上涨10%以上,在平常年份应该都是问题,更不说是在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整年份。如果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之后仅是住房销售的突然停止而房价不调整,那么当前房地产宏观政策就得很好地检讨了(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整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为何会量跌价滞?如果不对该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找到问题实质与根源,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要想调整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好转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尽管世界各国都采取一致行动救市,但是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其救市的条件,方式、目标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中国经济最近的增速放缓与美国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中国政府主动性的调整,后者则是美国经济内在体制使然。对于美国来说,它的经济增长放缓是由于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而这种金融体系崩溃要想短期内得以调整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经济会逐渐好转,但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美国衰退的经济得以恢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要退出同样是漫长的。
篇3
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悲痛之余,不少人建议当前放松货币政策,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金融支持。比如,有学者问道,遏制通货膨胀重要,还是公众的基本生存重要?这是一个不难判断的问题。因此,他认为,巨大而深远的宏观经济冲击,导致任何紧缩性政策已经丧失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不过,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否应转向的激辩已尘埃落定。权威部门从理论和政策上否定了所谓的“放松论”。中国人民银行6月7日下午宣布,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7.5%,分别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增加0.5个百分点缴款。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6月2日研究报告认为,震灾不会改变经济运行基本面,但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这为央行继续执行从紧政策提供了舆论意义上的理论基础。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调整与否都需要理由。那么,货币政策“咬定”从紧不放松的理由到底何在?不放松的金融政策还能为灾后重建做些什么呢?
地震改变的不多
在国人眼里,地震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和创伤;但在经济上,地震带来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有关“是什么”的实证问题,撇开个人的感彩和价值判断来看,答案是:震灾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不大,与经济衰退相比,地震更多地是造成了通胀压力。
首先,地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影响微弱且短暂。工业上,四川省的GDP相当于中国GDP的4%左右,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比重,并且,震情最严重的11个县(市)合计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0.17%,且重灾区没有大型矿产资源,对整个工业产出影响较小。
农业上,地震对农产品供应的冲击相对有限。据人行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的初步估计,位于山区的11个重灾县(市)的合计粮食、油料与肉类产量分别占全国0.21%、0.34%和0.53%;生猪死亡79万头(不少数据显示,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占全国现有存栏量的0.2%,占比都不大。这些减损可以通过邻近省份和全国范围内的调度平衡掉,对全国农业生产不会有太大影响。
此外,四川也不是位居前列的服务业和出口大省,震区这两方面在全省和全国的占比也很小。
其次,地震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轨迹。人行宏观经济分析小组发现,尽管日本1995年和台湾1999年大地震发生在中心城市和人口稠密区,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当年GDP的1.80%和3.5%;但地震对工业产出和GDP的负面影响比较短暂。地震当季,日本和台湾GDP实际增速环比分别下降0.6和1.8个百分点,当月工业增速环比分别下降1.6和8.6个百分点,但震后数月即恢复正常,两个经济体当年GDF增速还分别比上年提高0.8和1.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比上年分别上升2.3和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最后,地震将增加物价稳定的压力。灾后重建可能明显提升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这些物品在当前的物价走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影响物价形势的最敏感的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密切关注地震地区的主要商品价格,并已在部分地区启动部分物价的临时价格管制以防止出现飙升。
惨重的地震灾害也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震动和变数,不过,地震主要加剧的是通胀担忧,不是经济衰退,这与现行的紧缩调控的着力方向是一致的,并没有发生背离。
灾难中的货币政策
放松银根不是应对灾难的定然之选。灾难期的货币政策通常是在综合各项经济指标表现和预测的基础上,视情况而定。简单将这次震灾与“非典”或美国“9・11”事件相联系并不合适,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地震没有动摇市场信心,更没有出现悲观情绪笼罩下的流动性萎缩。
主张放松调控的论者提到,美国“9・11”之后,美联储果断大幅降息,3个月内连续4次降息,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然而,这主要是考虑到恐怖事件对人们信心的打击,对市场流动性的蒸发。
与此相反,飓风“卡特里娜”虽然重创美国的南部数州,损失规模惊人,但美国经济当时正处于上升通道中,飓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美联储仍坚持将打击通胀作为首要任务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飓风过后不足一个月时进行了第11次加息。
反观我国,地震并没有造成类似负面效应。事实上,政府对灾难作出的快速反应,以及各界立即展开的救援捐助活动坚定了各界信心,并且,地震也没有导致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紧缩。在经历了短暂的震动之后,市场重归平稳。这与“9・11”时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不具有可比性。
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当前的形势与5年前的“非典”时期相联系。“非典”在2003年4月份对整个国家构成很大的冲击,不得不把事先设计好的有关适当收紧货币供应量政策调整为冷静观察。
然而,“非典”时期至少在两个方面与当前的形势大有不同。其一,“非典”波及范围极广,严重影响了生产消费出口等经济活动,更重要的是,“非典”打击了人们的信心,滋生出明显的悲观情绪。这些现象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其二,“非典”时期的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处在刚刚开始启动恢复的阶段,当时的通货膨胀也在较为低位的通道运行,保护经济增长势头的重要性超过了控制通胀抬头的重要性;而当前经济景气周期则处在经济增长高位运行、通胀形势演变为加速恶化的阶段,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变成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控制物价加速上涨。
考虑到这两点差异,灾难时期的货币政策不能一概而论,而应顺势而为。
如果要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年初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更具有可比性。两次灾难发生的时间间隔较短,宏观经济形势大体相同,并且,其主要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对实体经济增长未构成重大挑战。我们注意到,年初困难时期同样有声音要求放松紧缩调控,但宏观政策环境并没有改变,事实证明这是明智的。这次也是一样。
通胀挑战
未来的最大挑战是物价稳定。而且,通胀正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种趋势,并有长期化特征。
全球正在经历堪比1970年代的高速通胀,并且此番通胀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将超过发达国家。前4个月,我国CPI上涨8.2%,这是12年来的新高,一年前的通胀率仅有3%。俄罗斯最近通胀更达到了14%。大多数石油输出国同样也正在经历着两位数的通胀。印度中央银行更加关注的批发价格指数为4年来的新高7.8%。拉丁美洲的通胀史以惊心动魄著称,现在的通胀形势
比历史上的最严重时期已有所缓解,即便如此,巴西、智利和阿根廷最近的通胀率也都分别达到5%、8.3%和8.9%,远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在发达国家,G7通胀率由去年同期的2%提升到现在的3%左右,并不像新兴国家严重,但令人担忧的是,与通胀压力抬头相伴随的是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徘徊在衰退的边缘,而欧元区经济增长也开始有所缓慢。
中国通胀压力的长期化还有着内部因素支撑。一方面,我国当前的通胀率被低估,随着时间推移,全部通胀压力显性化的压力就越大。与开放的小国经济体不同,部分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规模、食品的自给率,中国的通胀还没有显出加速上涨的苗头。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较低的物价并没有反映真实的通胀压力。资源市场化改革还相当滞后。在价格管制下,燃油、粮食、公共服务等与家庭生活费用直接相关的重要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价格走势并未接轨。如果全球通胀持续下去,国内外重要商品的价格背离到底能维持多久就自然是一个疑问。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会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此轮价格上涨的领域正是我国存量体制集中的领域。在农产品部门,我国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效应未完全消除。当前,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投人品价格都在上涨,而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则受到限制。要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这种状况很难持续下去。在资源品部门,我国高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成本一直未能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随着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能源价格将逐步体现其整个的社会成本。
灵活的金融扶持政策
既然地震不改变经济整体走势,既然通胀压力仍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那么货币政策当然应该继续从紧。从紧的重要性未因年初严重的冰冻雨雪天气而改变,同样也不应为地震灾害而改变。在当前形势下,放松调控的建议可能是药不对症,应对灾难的正确宏观调控政策是应该坚持从紧基调不动摇。
紧缩宏观调控所获得的初步成效来之不易。最近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过剩局面出现一定程度好转。储蓄存款明显增加。居民户贷款和居民消费贷款则有所下降。这表明,过剩流动性已有部分回流银行系统,央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等回收措施将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但为了避免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而导致投机资金加速涌入,负利率现状一时难有改观。我国当前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扣除通胀率)为-4%左右,而有研究显示,维持宏观经济平稳的中性利率约为8%,两者相去甚远。这体现出,货币供给的总体环境还是偏松的,谈不上紧缩过度。
当前,救灾最需要的是微观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扶持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式的放松。人民银行已决定对受灾严重的川甘两省安排增加共计为55亿元的支农再贷款额度,集中用于解决辖内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支付头寸和流动性需求,以及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贷投入。最近的上调准备金率政策同样规定,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些举措具有很强针对性。
相反,如果就此放松整个货币信贷系统的信贷规模限制,则可能是反应过度了,并对政策的连贯性和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引来政策还会继续放松的预期。笔者的预测是,如果放松调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物价上涨可能会被放大,并传染给其他部门,这种局面是政策面最不愿意看到的。
篇4
2011年5月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3%,强于预期。经季节调整后,我们预计5月工业生产较4月有所反弹,这与PMI数据中新订单/库存比率的改善相吻合。引领反弹的是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但非金属矿产、黑色金属及运输设备等行业也环比回升。5月固定资产投资较2010年同期增长了26.7%,增速高于一季度的25%和4月的26%。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涨幅居前,而基建相关的投资似乎有所放缓。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5.4%。工业生产同比增长仅略微放缓而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这与近期PMI和工业库存数据传递出的信息是一致的,即去库存正在进行。
5月CPI同比上涨5.5%,符合市场预期。由于猪肉价格同比飙升40%,其上涨抵消了蔬菜价格的下跌,当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猪肉价格在2010年5月触及最低点,这抑制了生猪的生产并导致今春猪肉产量显著减少。预计未来几个月随着猪肉价格大涨刺激生猪养殖,猪肉供求形势将会有所好转。
不过,基数效应以及最近的旱情预计会推动CPI通胀率在6月达到6%、7月仍接近6%,然后在秋季晚些时候,基数效应消散、夏粮丰收将会拉低食品价格通胀。中部地区的旱涝灾害有可能会使食品价格见顶的时间推后,并令CPI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居高不下。在通胀预期高企、实际存款利率明显为负且投入品成本的上涨尚未充分传导的情况下,我们预计非食品通胀将在今年剩余时间里继续攀升。但是,随着食品价格通胀回落、并且一些价格管制的持续,预计到年底时整体CPI通胀率将回落至4%,而2011年的平均通胀率将达5%。
5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2.2%,而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18.5%。基数效应对5月数据有一定的影响,但经过季节调整后,房地产销售较上月环比反弹,而新开工和在建面积则企稳。市场上一个普遍的担忧是:在保障房建设抬头前,商品房建设会在调控政策的重压下急剧下滑,从而导致整体房地产建设活动下跌。迄今为止,商品房新开工和在建面积的数据表明,这种情况尚未发生,并且未来几个月看来也不大可能发生。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5月底,在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中,地方政府的平均开工率为34%。在2011年6月11日召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在未来几个月加强保障房的土地供给、融资及建设进度。我们仍预计2011年三季度是保障房开工建设的高峰期。
篇5
2008年的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适时推出“一揽子计划”,包括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推动经济走出低谷、保持增长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据目前的情况看,全年“保八”目标实现已无悬念。现在的问题是,今后一年的路怎么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在采取前所未有的政策行动以及实体经济出现初步改善迹象之后,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已经显著下降。报告认为,虽然“退出战略”的实施为时尚早,但已到了该郑重考虑与“撤销对金融体系的特别公共支持”相配合的当前政策管理方法的时候。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亦当会考虑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未雨绸缪之策。
首先,2009年政府行为启动的“第一波”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部需求下降形成的缺口,新一年里,中国尤需市场驱动的“第二波’’投资和消费需求顺利承接前一波政策投资的势头,为对抗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存在的外需下降压力提供持续的动力。
2010年中国外需方面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除了外部市场针对危机的自然或自发调整之外,一些人为政策性因素导致的负面影响会加剧。例如,对于美国而言,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减少经常项目逆差、从而减轻美元贬值压力的策略,可能在其政策实践中被强化。为此,中国可能被迫要继续甚至更加倚重内部市场来替代外部市场作为经济上行的驱动力量。然而,抛开政府投资可能的浪费不论,如果长期以“第一波”的方式启动需求,未来产能过剩的危险会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有更为强劲的市场驱动型消费需求来应对可能更为复杂的外需下降格局。
其次,2010年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甚至通胀本身的管理。2009年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末,M2余额为58.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31%;M1余额为20.17万亿元,同比增长29.51%。较之年初处于谷底位置的18.74%和6.68%的同比增长率,有了显著的提升。经验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的涨跌通常比M1滞后6个月左右。这意味着CPI增率今年年中已处于谷底,位置,8、9、10三个月CPI同比降幅分别为1.2%、0.8%、0.5%;呈持续收窄的趋势,年底可能由负转正。按此趋势推测,明年后半年我们可能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鉴于此,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也应早作安排。
第三,坚持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的制度重构进程,不能因为“后危机时代”而有所延误。尽管已经出现金融市场反弹、新兴市场风险下降、银行资本提升、批发融资市场重新开启等积极迹象,但这一切主要仰仗于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换言之,是用公共账户的资产负债表承接了私人部门的风险。如果私人部门缺乏实质性的制度改革和机制重建,上述改善在中长期内就缺乏可持续性。
产业部门方面亟须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两大反弹主要动力之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部门的改革在于改变对有限品种的传统金融工具或产品的依赖。这要求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同时推动本国金融市场以及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支撑本国的产业转型。显然,这是明年有待破题的更为艰巨的长期任务。
篇6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通胀,并对各国正在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提出质疑。这些声音将是避免货币政策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牵制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与暂时还看不见的通胀作斗争。保持当前的宽松政策同时作出微调或许是合理选择。
从格林斯潘成功应对1987年股灾开始,央行真正开始发挥了积极的危机管理职能。10月20日星期二的早晨,美联储大量购买政府债券释放货币,其直接后果就是在市场上增加了大约120亿美元的银行储备。紧接着,联邦基金利率大幅度下调0.75个基点,市场的流动性得以恢复,市场恐慌很快消除。这个策略也让全球经济迅速渡过高科技泡沫和9・11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冲击。
这段时期是货币政策的黄金期。经济周期似乎已经被成功驯服,直到2007年这轮危机的到来。货币政策因此而得到的最大教训在于,已经由在危机时候实施果敢有力的救市措施,转向成为如何判断经济复苏周期的回归,并逐步拧紧货币供应的水龙头。在2001年以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为股市泡沫收拾残局的同时,却在不经意间催生了另一个更大的泡沫:房地产泡沫。
放出流动性事实上比回收流动性要艰难的多,但这将是危机过后必然的一步。对当前的危机有各种解释,但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难辞其咎。来自中国和中东的资金是流入到了美国,但美联储如果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它能够回收这些流动性,但它没有这么做,它延续了高科技泡沫后的宽松政策。
现在全球经济已经达到底部,并不断萌发出复苏的绿芽,此时还离不开宽松货币政策所营造的温暖环境。熟悉日本1990年代经验的人会同意,政策的反复是经济走出顺利走出危机的绊脚石。美联储膨胀的资产负债表和美国政府高企的赤字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消化过程,但有理由相信,经济复苏很可能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意味着,美联储有时间来缓慢调整流动性。
长期以来,财政政策有一个误区,就是希望每个财年都能做到预算平衡。这个理念其实是不需要的并且是有害的,因为在危机时期,保持一段时期的赤字是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里考察,危机时财政赤字、繁荣时财政盈余,总体而言,是能够基本平衡的。货币政策也是一样。当经济出现一个较长周期时,货币政策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当前出现的就是这样的经济周期。这个周期不同于1987年或2000年单纯的股市泡沫,可以很快过去,因而那时货币政策也应该及时调整。从这个意义上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时间应视经济金融形势而定,而当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信号要求货币政策作出改变。
中国的情况与此雷同。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包括票据融资总体上利大于弊,不仅有力地满足了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增长的融资需求,还有效地打消了有关通货紧缩的预期。并且,现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看上去还没有作出明显调整的必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虽然正在领先主要经济体企稳回暖,但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出现急速反弹,并且还可能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明显扩张之前,中国经济很可能维持一个缓慢回升的态势。而在这个过程中,保增长的警报还无法解除。
篇7
上半年A股经历了一场忽起忽落的“过山车”行情,面对疲软的海外市场,增速放缓的国内经济,下半年A股市场是否会有转机?为此,我们本期将与您分享金鹰主题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冼鸿鹏以及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行业基金经理盛军峰的投资思路。
《卓越理财》:您认为下半年投资者应主要关注哪些外部环境的变化?
冼鸿鹏:首先,海外市场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欧债危机在目前欧盟体制下是不可以得到完全解决的,但最近的一次欧盟峰会上,德国对西班牙和意大利作出了让步,同时允许EFSF直接注资西班牙银行,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考虑到欧债问题的综合性,经济、政治和财政、货币的单一政策无法全面解决问题,经济和财政的同步整合是长期解决之道,因此在中期,欧债问题恐将反复的冲击市场。美国方面,近期有放缓迹象,但弱复苏仍在持续。美国经历了一季度的较快增长,近期好坏参半的经济数据(就业数据,消费者信心数据等)显示其增长有放缓迹象。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和房地产市场近期数据显示,美房复苏仍在持续。
盛军峰:随着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西班牙成为新的风险点;同时,美国经济数据掉头向下,疲软态势明显;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缓解了各国的通胀压力。反观国内环境,通胀率进一步走低,信贷需求环比回升,但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同时,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降,消费增速更是明显下降一个台阶;对外贸易5月有所反弹,工业增加值略有回升。目前来看,政策刺激虽已提上日程,但力度依然偏小。
《卓越理财》:未来国内的投资格局是否会有所变化,应怎样把握各行业的投资趋势?
冼鸿鹏:国内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趋势性放缓。第三季度,企业去杠杆压力和房企去库存压力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趋势放缓。而房地产市场在经历2009-2010年的一波宽松带来的房价上升后,面临连续两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去泡沫导致的相关投资的下降也在去年和今年反映的相当明显,在以价换量促成的销售量回升的同时,今年房地产相关投资的趋势性下行恐成定局。
消费方面,增速相对平稳。出口方面,外贸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今年1-5月份的累积同比情况反映,除通讯器材外,各类产品的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石油及制品下滑幅度较大。考虑到海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外贸环境能否持续性改善仍待观察。
盛军峰:从目前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我国经济的低迷程度超出市场的悲观预期,如果政府不出台刺激政策,经济很有可能滑向硬着陆。能否扭转经济下行趋势,这取决于中央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忍受能力。另外一方面,从经济短周期的角度来看,企业主动去库存已经持续了半年多,下半年库存去化的力度会减轻,补库存的力度可能会增强,经济有望触底回升。此外,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中游及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幅下降,对企业盈利也有提升作用。
《卓越理财》:您觉得未来经济政策是否出现放松,市场流动性能否进一步提升?
冼鸿鹏: CPI走低为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三季度宏观政策将仍保持“无为”或“小为”。货币政策方面,短期货币条件仍相对较紧,但中期货币条件存在改善空间。在通胀水平的持续下行和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货币增速短期快速反弹的可能性较低。近期,央行除下调基准利率外还下调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至0.8倍,贷款利率下限的调整也为未来贷款平均利率下行提供了空间。与08年类似,未来一般贷款利率将显著下行,将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刺激企业长期贷款的增长(从货币政策的放松到新增信贷的较为明显的释放,一般需要4-6个月左右),中期货币条件存改善空间。
关于宏观政策的松紧,我认为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变量——房价。政策的底线是房价必须回落到合理水平。但现状是,以价换量的同时,房价逐渐回升。市场担忧若房价持续回升逼近去年底水平,政策可能被逼趋紧。
《卓越理财》:那么,您认为接下来二级市场呈现怎样的走势?
冼鸿鹏:总体上,我认为市场震荡市格局难破。2012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市场同时受到海外欧债问题的冲击、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等因素的抑制和稳增长大前提下政策对于市场的支撑作用,走出了震荡形态。 在总供应收缩和总需求不足的大的宏观背景下,市场的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而非趋势性的,因此我们判断市场三季度是震荡市的格局难以打破,出现单边向上或向下的趋势的概率较小。
盛军峰:间股市难有大机会。不过政府出台的刺激政策,加上经济自身的运行周期决定了下半年经济有望触底回升。而且,研究表明,经过前几年的盘整下跌之后,A股整体估值已经属于合理偏低水平,个别行业和公司明显低估。较低的估值水平决定了A股下跌幅度有限,如果在政策刺诚然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困难期,在这期激和库存回补的推动下,下半年经济步入向上周期,那么A股市场存在上涨几百点小牛市的可能性。
《卓越理财》:最后,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些您的操作策略?
冼鸿鹏:三季度的操作策略,我觉得投资者可以把握四条投资主线。一为业绩在下半年有望实现环比回升,行业有政策催化的行业,包括医药、消费品、软件;二为受益于政策驱动的行业和板块,如保增长预期下的地产、核电重启、节能环保等;三为受制度红利驱动的保险、物流;四为受益于成本下行的电力和纺织服装。
盛军峰:对于未来投资的配置思路,可优先投资于行业景气度确定,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例如水利水电、煤化工、IPHONE/IPAD产业链;其次,看好大消费行业,从长远来看,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类行业包括白酒、医药、服装、食品等等;再次,看好银行地产汽车等超低估值的行业,虽然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面临负面因素影响,但是低估值给予它们较好的安全边际;最后,如果下半年政策刺激力度超预期,关注投资品行业的阶段性机会。
Tips: 申万菱信基金:A股将维持震荡调整格局
申万菱信认为,引发A股回调的因素除了经济回落外,还有IPO、再融资、新三板等各类品种的扩容压力。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政策出台,股指反弹的空间有限,市场难有较为强烈的利好预期,预计三季度经济数据可能是年内低点。
大成基金:关注估值领先盈利启动板块
大成基金表示,下半年实体经济将进入由衰退后期向复苏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一阶段往往会出现趋势性反弹和震荡上升。依据流动性和企业盈利这两大影响股市走势的重要因素判断,当前市场恰好处于流动性改善而盈利继续下滑期,未来市场的估值水平有可能提升,并带动股指上扬。
应当增配估值领先盈利启动的前周期性行业。在周期性行业中,这类行业包括房地产、汽车、有色、金融服务;非周期性行业中,则是纺织服装和医药。
篇8
论文提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一致性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反过来又可以很容易地损害宏观经济基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深入发展,一个经济体的脆弱性能够很快溢出并影响到另一个经济体。明智的政策选择和制度改革不仅会使本国受益,还会使与其有紧密经济联系的邻国受益。因此,自从危机以来,各国家、地区一级全球层面上对加强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的兴趣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在一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信息交换、区域经济监测和政策对话,对于维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而在众多倡议之中,一个引起政府、多边组织、投资机构和学术界关注的倡议是早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正在逼近的金融危机发出信号。早期预警系统模型为系统研究危机事件和相关因素提供了一个有用框架。
一、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理论:文献回顾
(一)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过去30年来发生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起因,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文献。研究货币危机的文献通常在一开始就介绍有关模型用来解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所经历的危机。这些模型把货币危机看作是脆弱经济基础的结果。第一代模型开始于Krugman(1979)、Flood和Garber(1984)的创造性研究,重点关注广义的宏观政策的不一致性,这些宏观不一致性可能包括过度的国内信贷增长、脆弱的财政状况和疲软的经济表现。这些研究的贡献不在于指出不一致性会导致货币调整,因为这一点我们都能很好的理解,而是在于它预言:当有远见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目前的汇率不能再维持下去的时候,外汇储备可能会急剧突然流失。
Obstfeld开创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Obstfeld强调在一个国家追求的各种政策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由于银行体系崩溃预期,财政出于救助而导致的财政赤字也可能触发货币危机——这种政府不得不救助银行体系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债权人抽离资金,从而引起货币崩溃并产生危机。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可能会遭受自我实现式的货币危机。也就是说,因为一些时间或行动(例如由一个投机者所发起的时间或行动),这种均衡可能会从固定汇率体制转换到浮动汇率体制,或从一个固定汇率水平转换到另外一个贬值了的固定汇率水平。
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危机的理论研究已经深入了许多。所谓的第三代模型将货币危机看作是一国的资金外逃或者金融恐慌。第三代模型更关注对一国债权的结构,因为它会影响金融危机的风险。债权人,特别是那些短期债权人,能够突然撤回债权,从而导致该国外汇和流动性的急剧短缺,从而触发货币或金融崩溃。
广而言之,第三代模型已经注意到资产负债表效应对货币目标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这方面的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的不匹配会迫使银行或公司快速产生外汇需求。当很大一部分金融部门或者公司部门都有外汇需求时,汇率就会面临压力。但汇率贬值时,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为了应对无止境的头寸需要而寻找外汇,进一步加剧资本流出,引发货币危机。
(二)银行危机理论。银行业的困境有两个:一是单个银行困境;二是系统性银行困境。有关第一种类型银行困境的原因,理论上更多地是从微观角度展开研究。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使用的实证模型广泛运用这一理论来预测金融困境。单个银行困境可以导致系统性银行困境。Chari和Jagannathan(1988)的模型假定银行危机是这样的误解造成的:没有信息来源的存款人错误地认为,其他提取存款是因为一些有关银行资产的不利信息而行动的。
危机的另一个传播机制是通过银行间存款进行传导。单个银行困境的溢出效应通过同业拆借可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金融机构的规模、银行间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功能等因素将决定传染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市场中的银行风险更大。
决定银行体系困境的重要微观因素是一国整体制度框架的质量。由于道德风险、信息披露有限、公司治理框架薄弱、存款保险过度或者监管水平低所导致的市场纪律差,是决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银行管理的质量以及脆弱性积累的关键因素,这些都会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在系统层面上,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的冲击、汇率贬值、商品价格的冲击、经济增长减速和资本外流——也是危机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预测金融危机
(一)开发早期预警模型的原因
第一,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国家损失惨重——由危机溢出效应而影响的其他国家受损也特别严重。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已有93个国家发生了100多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事件(Caprio和Honohan,2001)。从公共部门解决危机的成本来看,其中约有18次危机(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达到了危机发生国GDP的10%或更多。根据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一国在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需要约3年时间才能使产出恢复到正常趋势,平均累积产出达GDP的12%。
危机还有“传染”的特征。即使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中发生的金融行业严重问题也会有广泛的溢出效应。若世界某地发生了货币危机,其他国家(经济体)遭到投机性冲击的概率上升7%,即使相关国家对其政治经济基本因素采取了控制措施。
第二,简单观察货币风险及违约风险的传统市场指标往往不能获得多少关于即将发生危机的预警信号。目前的证据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利差和信用评级等指标的表现令人失望。研究表明,3个月期限的离岸证券利差这一指标没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困境发出预警。也就是说,这类指标不是平坦就是下降,只是对泰国给出了断断续续的信号。
在新兴经济体中,预测单个银行困境和破产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一些国家的银行困境,结果表明,传统的银行脆弱性指标,如资本资产比率、净边际利润率、营运成本与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等,在找出有问题银行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传统的CAMIL类型的比率——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稳健程度、收益、流动性——将不能预测单个银行是否要陷入困境。总而言之,仅仅集中精力于一个或者两个“包治百病式”指标的“廉价做法”不太可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早期预警系统。若投资于一个综合的早期预警系统,则更可能获得成功。
(二)早期预警实验的一般规则。第一,在金融危机起源中寻找系统性模式意味着不能局限于最近的一次危机(或者一系列危机),而是要研究一个更大的样本。否则,在重要因素与不太重要因素之间进行区分就可能会有太多解释,或者所得出的最后结果经不起更多实际经验的检验;第二,要像关注货币危机一样关注银行危机。关于金融危机先行指标的文献大都涉及货币危机。然而,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成本比货币危机成本更大。银行危机似乎是引致货币危机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第三,尽量使用比较广泛的早期预警指标集合。因为在新兴经济体中,金融危机的根源很多,因此需要大量指标来反映潜在风险源;第四,采用样本外检验来判断先行指标的有用性。一个模型的样本内表现会使人们乐观地误以为模型在样本外也能表现良好。
(三)早期预警实验中有意义的发现。通过实际数据的运用,Goldstein、Kaminsky和Reinhart(2000)从早期预警模型中获得了一些实证结果。下面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发现:(1)新兴市场中,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在爆发前都有征兆,有些现象有重复发生的行为特征;(2)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利用月度数据对银行危机进行准确预测的难度要大于货币危机。在样本内,银行危机的平均噪音信号比货币危机的要高;同样,在样本外,该模型对货币危机的预测表现也比对银行危机的预测表现要好很多;(3)对于货币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实际汇率(相对于趋势)的升值,而对于银行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证券价格的下跌、出口的下降、M2与国际储备比率的偏高以及经济衰退;(4)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最优先行指标之间既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单独考虑这两种危机;(5)在预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方面,主权信用评级变化的表现比经济基本因素中较好的先行指标的表现要差很多;(6)先行指标的样本外检验结果一直是令人鼓舞的——至少在货币危机方面是这样;(7)国家间危机传染效应表明,在理解新型市场发生货币危机的脆弱性时,要更加关注国家特有的经济基本因素。
三、总结
国家应该预期到未来的金融危机,并为此做好准备。为了限制金融危机的风险和实际危机的冲击效应,需要对脆弱性和金融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这可以通过运用设计良好的分析和预测框架——早期预警系统经常对金融稳定进行评估来实现。一定的危机应急计划也很有用,特别是如何应对早期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的计划。因为最初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经常决定是否会产生更加系统性的银行危机。然而更重要的是,国家要不断改进其整体激励框架,以使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及企业有意愿也有能力合理地管理其金融风险。这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包括适度的汇率管理,并确保实现金融部门和公司部门稳健的所有支柱都到位。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为什么今年我们的业绩稳定性比较高?因为我们一直坚持根据市场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仓位,最大限度提高投资的把握性。我认为,在震荡行情中投资,只能像参加帆船比赛一样,要不停地调整帆的方向以获得前进动力。同时,投资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到结构性牛市或大牛市来了,再选择持有。
未来,房地产企业转型到新兴产业的机会大,其中将出现爆发性机会。
留意市场资金进出
去年我们认为市场总体处于震荡市,在策略上选择了重组概念股,并依据投资标准构造了一个组合,考虑到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要求,组合以国有公司为主。但震荡市中很多重组因素是我们掌控不了的,比如国有公司的重组动力不强,企业人动、经营环境变化等各种原因都会导致企业把重组往后放,他们不会像私人企业那样去积极推动重组。
由于我们长期持有这些重组概念股,而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控制持仓,导致投资回报率不佳。在去年10月份以后我们及时对投资策略做了调整,修正了长期持有的策略,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判断市场趋势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点,市场最终上涨,一定是靠资金买上去的,所以一定要关注市场上资金的流向。观察整个市场资金动向有个很微观的方法,就是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我们做投资的时间久,和一些营业部客户经理关系很好,会定期问他了解客户保证金流入流出情况。不要小看这一个指标,它能够非常好地反映未来市场的走势,很多人一旦认为市场不好,马上就会把钱转到银行。这个事情营业部客户经理最清楚。
今年春节这波行情启动之前,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国家严控房地产,打击炒作农产品价格等投机行为,大批投机资金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来股市?经过向营业部经理了解,发现确实有资金在流入,而且数目还不小,其后就形成了春节一波投机行情,我们也把握住了这次短线投资机会。
到了3月底、4月初,我到山西去和煤矿企业交流,他们突然和我探讨,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到贷款,企业技术改造钱紧。当时正是央行多次上调存款保证金率的时间,我们马上着手调查保证金流向,发现资金在大量流出,所以我们在4月15日之前,迅速把仓位减到了20%以下。
私募发展有偏差
从2007年,我们就开始做私募,但对私募的看法跟别人不一样。我认为,中国私募行业走的路线有偏差,现在的私募跟公募基金其实没有差别,大家还是在拼排名,还是依赖银行渠道进行产品销售。
私募应该不同于公募,好的私募应更多去针对高端客户,类似“一对一”。在我开始做私募时,客户方向就很明确。但后来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在通过信托方式做阳光私募。但从内心来讲我不愿意这样做――一方面,跟自己的投资理念相悖;另一方面做阳光私募会受到很多限制。
比如现在信托账户都实行股票持仓限制的管理办法,单只股票只允许买总仓位的20%,这个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有好的投资标的,集中持仓无疑会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被限仓,剩余的资金我可能不知道买什么,严重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这是不合理的。
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没有实行仓位限制的账户比仓位受限的信托账户回报率高很多倍。从2010年10月份到现在,前一种账户的回报在80%以上,但一限仓就没办法了,后者的回报可能只有前者的1/5,这对投资者也是不公平的。
现在我的精力主要放在纯粹私募上。做纯粹私募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和客户及时沟通,取长补短。比如,我有些朋友客户做煤矿企业的,他对煤、煤价、煤机、煤层气、煤化工等的认识比我深得多,也比很多研究员深得多。我通过这一个人,就可以了解完整的行业。换句话说,这个行业的新鲜事物他会及时告诉我,我也会通过这些信息综合判断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私募。
以前跟我们在一起做投资的很多牛人,现在都找不到了,被市场消灭了。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拿100万去透支1000万,结果亏10%就倾家荡产。所以我建议投资者选基金经理一定要选资深的,从业时间长的。
美国有个统计,要证明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是靠能力而不是运气,需要两百年时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从业时间是考量基金经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地产转型酝酿暴利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在资金方面导致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剥夺,很多人把钱从二级市场抽走做PE、Pre-IPO博暴利,企业上市后又从二级市场减持退出。这个剥夺是要还债的,怎么还?前期创业板暴跌就是在还债。这部分投机资金最终还是要回到市场上。2600点可以作为底部区域,在技术上,跌破这个位置下面是没有底的,跌到1000点都有可能。
我反对现在做左侧交易,还要耐心等待更大的机会。机会什么时候出现?最近券商有不少报告研究这个问题,有个很简单的标准――看水泥股。水泥股在一季度曾走了一波行情,现在又调整回来,在最近的反弹中,也是水泥股率先冲出去,如果水泥股能够突破一季度新高,市场结构性机会就来了。毕竟,未来中央最关心的一件事情是保障房,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否则就要观望。
我现在的仓位不是很重,但比前两个月高一点。未来看好方向,一是与保障房相关的建材、家电、机械、建筑、装修园林等会是贯穿全年的主线;二是信息产业,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等;三是高端制造,未来中国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我看来,房地产企业转型问题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民营、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公司更值得关注。最近我调研了几家房地产企业,他们都有转型打算,有的想去搞太阳能,有的是生物制造或信息技术等有爆发力的行业。
从中国大的宏观政策看,经济结构转型是最大问题,在微观上企业如何转型?需要有实力、有资金积累才能投资新的产业。谁有实力?这是我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很多暴利企业,它们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利润。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广告定位;房地产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1-0157-03
关于定位,知名广告人叶茂中有句形象的说法:“所谓定位,就是把满脑袋的头发拔得只剩一根,在风中摇摆。”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塑造一个与众不同、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是房地产广告定位的主要目标。房地产广告不仅仅只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生活图景,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广告领域:一则优秀的房地产广告不仅能提高楼盘的销售量,还能够提升楼盘的品牌价值,也可升华其人文价值。
1 房地产市场背景分析
1.1 宏观政策环境因素分析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产调控:1月“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20个大幅度增加到40多个;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限购城市数增加到近50个;10月底,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提前实现。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不断细化和落实,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给两手抓,行政与经济手段进一步
细化。
1.2 市场定位分析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要把产品留在顾客心目中的位置和印象,市场定位是项目充分张扬的起点和基础,让楼盘“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市场定位较为经典的是香港新世界花园城的市场定位,从“经典华贵的壁炉”到“24K金铸造的水龙头”,都意味着新世纪花园别墅与众不同的不菲价值。因此,新世纪花园别墅将67位成功人士定位目标受众,由此展开一系列的推广,最后获得让人惊叹的成绩。
1.3 竞争者定位分析
在大多数定位战略中,竞争者的定位都被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参考。参考竞争者来定位之所以必要,主要有两方面理由:其一,竞争者可能有一个稳固的、拥有多年塑造起来的良好形象,竞争者的形象可以作为一种桥梁来帮助宣传另外一个形象。其二,有时,顾客认为你如何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比某个竞争者更好或与它同样好。
1.4 目标消费群定位分析
从市场目标消费群——置业者的角度入手,以吸引目标受众为主的广告,能够很好地促进楼盘的销售,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锁定目标客户是楼盘畅销的先决条件。例如,海悦华城的目标客户十分明确,可以说是为香港人量身打造。海悦华城没有生活阳台,在客厅只有一个一米宽的阳台,有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群栏杆,这一点足以让港人从心里得到满足。因为在香港,这种一米宽的、带透明栏杆的阳台只有富人才有可能享用。
2 当前房地产广告定位分析
2.1 区位地段定位
中国房地产营销的第一阶段就是“地段阶段”,曾有过一句最经典的论述“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以地段为诉求重点的概念也是广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广地花园,乘复式地铁,通往春天家园”、“奇逸花园·蓝谷——离公司不远,离绿色很近”、“金碧花园——地王之王”、“漾晴居——中央商务区,离真生活最近的地方”。
2.2 建筑风格定位
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当前异国风格是备受欢迎,主要有:德式建筑风格、法式建筑风格、英式建筑风格、意大利式建筑风格等。上海公馆用“新天地藏品 Art Deco生活”作为其广告定位,其中Art Deco即是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
2.3 核心概念定位
1999年前后SOHO现代城的系列推广活动中,首次将一个概念——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灌输到产品设计与广告传播中,用概念俘获受众。随后便有健康概念、教育概念、运动概念、科技概念等核心概念的提出。路劲·御景城项目就将运动概念作为其广告定位,整体定位为“中国韵动生活”,并分为7幅海报,从世界、民族、时代、群体、生活5个角度阐释项目对运动的理解和感悟,所有广告都围绕“运动”展开。
2.4 社会阶层定位
社会阶层定位就是不时地提醒人们自己已经提升了地位的欲望,正如米罗豪庭广告中说道:“城市新中产的心灵彼岸——相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味,塑造了城市中的新中产阶级精英对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的渴望,让他们共同走进了米罗豪庭。”中国最贵的豪宅——汤臣一品的广告语“汤臣一品只献给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这也是以划分社会阶层的广告定位来标榜自身的价值的一则广告。
3 房地产广告定位存在的问题
3.1 广告定位心理炫富化
房地产广告炫富的方式除了用高价格或售楼部不公开开放、仅接受预约等手段将大部分受众排除在目标消费群之外,常见的方式还有奢华的语言以及和与语言相一致的奢华图片。例如,振业城·波西纳湾报纸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从未找到比范思哲更完美的事物,除了清泉别墅。”其表面看来,是在用意大利的奢侈品牌范思哲来影射别墅的品质感,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如不是奢侈品范思哲消费群体中的一员的人,怎么能将二者进行对比而得出这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