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报表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及其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一是数字多,二是概念多。我们要想从中了解到什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纷繁复杂。企业管理者或者一般管理人员,尤其是非财务专业的工作人员有时候看起来,毫无头绪。报表不是空的,报表与企业的活动密切相关。
1.财务指标体系
每个指标都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所有的财务指标,构成了一个归集,也成为财务指标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财务指标体系不是一直不变的,其一般分为几类,共计20多个指标。当然,企业可以自己设计自己需要的体系,自己能看懂能适应管理的指标体系。
2.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由资本与资产结构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组成。
(1)资本与资产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反映企业的资本情况,有多少资本,每个有多少比例。这个最主要的就是管理问题,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问题。企业的资本情况和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有没有漏洞都能看出来,企业资本大,合理了,抗风险能力就强。企业资本不健全,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就弱,有时候会难以承担不一样的风险。
(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其实质是资产运用并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我们知道,企业取得的资本,是以不同的形态体现在各类资产上的。营运能力主要是增值,资产结构有比例关系,同类的结构,也必须有个恰当的资金比例、资金分配,这样企业才能合理合情完善地使用资金,产生恰当的收益。
(3)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债务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有时候是必需的。因为资金有机会成本,在资金的不同时期,机会成本也不一样。企业资金不足,必须贷款、融资等,产生企业的债务。有时候,这种分析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就会发现风险,发现是否合理的决策。有的导致风险和生存,有的是做出合理判断,是否决策贷款。债务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进而为下步资金安排或资金筹措做出决策。
(4)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要生存,必须盈利,这种能力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须产物,是企业的目标。我们对企业分析、对企业判断,看企业是否成功,最直接的就是盈利能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多大多小分析,有时候还是在一个区间,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分析,看看这个时期盈利能力是否持续。
(5)企业发展的能力分析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发展,发展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未来获得利润的基础保障。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的命脉,企业是否长久地存在,是昙花一现还是百年老店,靠的都是发展的能力,不仅是现实投资者关心的重点,也是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员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销售增长能力、资产增长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的计算分析,可以衡量和评价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
(6)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就有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现金流量分析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能流入的现金有多少,能流出的现金有多少,还有它们的差值即现金净流量。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现金流出的主要去向、现金净增减的变化和现金紧缺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质量,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衡量企业未来时期的偿债能力,防范和化解由负债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3.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很多,如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比率分析是利用财务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财务比率来分析、剖析、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一种方法。①财务比率分析的几个方面:盈利能力、资产使用效率、增长能力、资产流动性、负债能力、价值创造。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②比较分析的几个方面:历史比较、行业比较、先进比较。③结构分析的几个方面:收入结构、成本结构。④因素分析的几个方面:盈利能力的分解、风险的分解、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分解、成长性的分析。
二、怎么从财务报表分析看风险
企业总是在不同的风险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经营企业就离不开风险。风险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风险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通过风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和风险对折现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起作用的。企业的总风险怎么计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总风险就是它们的乘积。
1.经营风险,用经营杠杆量化分析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企业固有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承受这种风险。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产品的市场关系到很多方面,销售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引起企业的收益。市场供求关系的其他因素还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国家的宏观政策、新的对手、新的产品等等。有时候,劳动力、原材料的变化,也会引起企业的供求变化。从企业内部的条件来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决策正确与否、生产设备是否先进均会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而引起企业息税前收益的变化。经营风险是企业客观存在的风险,分析者有必要揭示这种风险并将它定量化,以利于判断企业价值。在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诸因素中,固定成本比重的影响很重要。固定成本比重越大,息税前收益受销售变化影响的幅度就越大,即经营风险越大。经营风险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来加以表示。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前提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小,经营风险也就相应越低;反之,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2.财务风险,用财务杠杆量化分析
财务风险又称为筹资风险或举债风险,是指由于筹集负债资金引起股东权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从负债筹资引起的股东权益的可变性来看,负债资金成本是固定的,当资产息税前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成本率时,负债资金所创造的一部分收益归股权资金所有,因此,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来源比重越大,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反之,当资产息税前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成本率时,必须利用一部分股权资金创造的利润去支付负债利息。因此,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来源比重越大,净资产的收益率就越低。从负债筹资引起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来看,这种不确定性主要由借入资金必须偿付本金和利息所引起,企业借入的资金越多,固定的利息支出就越多,企业丧失现金支付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企业资产息税前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企业必须用股权资金创造的部分利润去支付负债利息,如果出现亏损,还要偿付全部负债的本息。所以,只要企业存在负债,就存在财务风险。息税前利润率的增长会带来资本利润率的成倍增长。息税前利润率增长引起资本利润率增长的幅度越大,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强。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加大举债比重,其财务杠杆系数也会相应提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引起财务风险相应增大。所以说,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可能产生好的效果,也可能产生坏的效果。
篇2
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手段
(一)银行信贷管理的主要流程贷前通过调查,评估与识别银行信贷风险;放贷过程中完成相关审批;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的三个阶段。1.贷前调查、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流程主要包括:掌握。公司信贷品种、建立客户关系、客户资格审查、贷款受理、贷款调查、客户信用评级、明确授信额度及范围、贷款审查、撰写贷款调查报告、客户准入审核、授信发起等诸环节。2.贷中审批审批阶段阶段流程主要包括:授信决策、放款审查、执行放款等环节。3.贷后管理阶段阶段流程主要包括:贷后检查、资产分类、风险预警、客户退出、贷款档案管理等环节。
(二)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银行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手段有贷款前对授信企业作出信用评级、放贷过程中作出授信决策以及贷后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一是授信企业信用评级是依据企业的管理水平、竞争实力、经营环境、宏观经济数据及企业近两年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对授信企业因经营情况变化而可能导致的偿债能力不足进行评估、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授信企业信用情况及等级的过程。二是放贷过程中银行要根据授信企业信用评级和可偿债资源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期限内最大承债能力,做出授信决策。三是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银行收集授信企业和担保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及与财务状况相关的其他信息、抵(质)押品最新的价值评估信息,按照最新信息并且以授信(担保)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核心,依据从授信企业和担保方及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大小将贷款风险分为不同的档次。
二、银行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不足
从上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手段可以看出,财务分析贯穿整个信贷业务的全过程,财务分析结果的有效程度,对商业银行能否及时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主要手段是依据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构建一整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对授信企业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所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因为财务报表本身及相关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性,使得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险分析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不足1.不能实现财务信息无遗漏披露。财务报表只能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且已经发生的历史财务信息,许多对银行进行授信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信息及其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均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完全反映。如:预测信息、企业的管理层状况、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这些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却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决策。2.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具有滞后性。财务报表对外披露越及时,商业银行据此进行信贷风险分析就越有效;反之,财务报表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就越小。比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两个指标反映的都是资产负债表编报时点的情况,由于这些信息在不同时点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同时间点所得出的财务评价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拿到最新的财务数据,根据滞后的财务报表数据所做的财务分析就可能不能识别已存在的信贷风险,做出错误的授信决策。3.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精确度。会计报表中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无形资产按多少年摊销,固定资产按多少年折旧、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的估计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其结果的精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4.财务报表数据之间可比性不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对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对外投资收益确认、坏账准备计提、所得税会计确认等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由此可能导致经营和财务状况相差不大的企业,其同类报表反映的财务数据相差很大,缺乏可比性。这种差异加大了商业银行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选择信贷对象上的难度。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局限性,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局限性,例如授信企业提供经美化或粉饰的财务报表数据、企业管理层片面注重短期效益。不论是现行会计政策导致的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还是报表数据被人为操纵和粉饰,财务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银行在根据财务报表进行贷前评估、贷中审查及贷后跟踪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接近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银行现行信贷业务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不足目前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是杜邦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着一些缺陷:1.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主要是依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两个报表中的数据,以权益净利率为起点通过逐级分解进行分析。这两个报表的数据均为静态数据,同时,这两个报表中的数据容易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等方式进行人为的调节,甚至可能通过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特别是调节净利润数据的方式来粉饰。由此,对于商业银行这一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按照杜邦分析体系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在实际中,现金流情况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盈利质量的好坏,可以看出企业盈余纵程度的大小,同时,现金流是否充足对于一个企业能否顺利经营至关重要。由于传统杜邦分析体系没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指标,无法揭示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商业银行依据该体系对企业不能做出更为准确、全面的财务分析。商业银行可通过增加对授信企业现金流数量、来源、结构等情况的分析,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创造现金能力的大小做出判断,从而做正确的授信决策。2.杜邦分析法没有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由于杜邦分析体系没有分析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单从权益报酬率角度反映企业的过去会计年度的经营及盈利状况,容易助长企业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过分重视短期的财务成果。比如削减研发费用可以减少企业当期费用支出,从而使得企业短期内的会计利润得到增长,却对的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今天,企业的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素质的高低,企业的研发能力的强弱这些长期要素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要,而这些都无法在杜邦指标分析体系中反映,商业银行依据该体系也难以判断企业的成长能力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单纯依据该指标体系做出授信决策难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3.企业面临的风险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杜邦分析法体系中没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该体系侧重评价和反映的是企业以往会计年度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无法依据该指标体系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4.杜邦分析体系中总资产净利率指标中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公式中,总资产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等提供的企业的所有资产,而净利润只属于股东不属于债权人,该指标中分子与分母的口径不匹配,商业银行依据该指标不能准确判断企业实际回报率。5.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损益指标,包含了经营带来的损益和融资带来的损益,没有把这两种损益分离开来,这就使得损益指标与经营资产不匹配。商业银行在分析企业的损益时要将两者进行区分,将金融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和耗费的费用相应从杜邦分析体系的损益指标中剔除,这样才能经营的资产与收益口径一致。
三、构建有效识别和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财务分析体系
针对以上银行信贷工作中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对银行的财务分析体系做一些改进,构建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以使其能够更真实准确的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一)改进杜邦分析体系1.将一些现金流量指标补充进入杜邦分析体系。相比净利润指标,现金流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收付现金的能力和盈利质量,管理层难以对其进行操纵和干预。引入现金流量后的杜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净资产收益=总资产收益×权益乘数;总资产收益=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销售净利润率/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2.在杜邦体系中引入衡量风险因素的指标解决传统体系中风险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的问题。加入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盈余(利润)变动额/基期息税前盈余(利润)]/[销售变动量/基期销售量],反映经营风险的大小;加入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基期每股利润)/[息税前盈余(利润)变动额/基期息税前盈余(利润)],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3.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股利支付率指标,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相关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股利支付率)。
篇3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将风险分析、评价与控制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
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了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
三、两个模型的比较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改进,其主要区别如下:
(一)审计起点不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审计的起点往往为企业的内部控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其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其业务流程。假如企业的业务流程不重要或风险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上。这种新模式的优点是将审计的重心前移到风险评估,这将有利于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主要针对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此外,注册会计师轻易全面把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性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
(二)风险评估识别以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中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息的再加工程度不高,分析性程序主要用在报表分析上。分析性复核程序已成为现代风险审计方法最重要的程序,为适应分析性程序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性程序开始走向多样化:在数据分析上,不但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要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治理方法,把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以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之中,使风险因素不再唯一,变一元风险评估为多元风险评估,使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可靠。
(三)风险评估方式由直接评估转变为间接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地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治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假如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中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四)审计程序实施具有个性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都使用标准相同的审计程序,其缺陷是没有充分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客户预先设置或防范的措施,难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五)审计证据的内涵扩大。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由内部向外部转移。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由此评估客户的经营及审计风险,同时必须从外部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证实风险评估的恰当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审计证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
(六)扩充了内部控制要素。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纠正错误与防止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三要素扩充为五要素,即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
(七)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结果主要依靠风险评估,要求把握现代治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把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还要接受现代治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培训。
篇4
望差、提高审计的功效,在这种环境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指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尽管其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使得审计效率和效果有了实质性提高,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一)该审计方法采用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将被审单位视为简单的系统组合,认为通过对会计报表各个不同认定的审计,就可以为审计人员就会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企业经营不是很复杂,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会很快反映到会计报表中的情况下,该方法是适当、有效的。但随着企业与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会很快对会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简化主义的缺陷也就越来越明显。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赖以生存的基础仍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对凌驾于企业内控之上的重大管理舞弊和欺诈行为的披露越来越力不从心,这使得其审计价值大打折扣。
(三)审计风险模型把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并把审计风险分解成为或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这样,实际上是假设这三个风险之间是独立的,但事实上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且两者还相互影响,这就很难对这两者做出严格区分。因此,随着企业与内外环境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假设的可靠性也就越来越受到质疑。
(四)审计人员最根本的功能是把会计报表的错报水平限制在使用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在有限的审计成本内发现重大错报,并应关注重大错报风险,这一风险与审计风险有关。因为如果审计后报表中的错报超出了信息使用者可接受的范围,使用者就会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然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没直接体现这一联系,而是通过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掩盖了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分析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日益暴露,为应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对审计职业的挑战,改变自身面临的不利处境,审计界开始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形成了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来评价被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一)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战略系统观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的战略管理正确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因此,要有效地把握财务报表的误报风险,就要从对报表可靠性产生影响的源头――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才能控制住财务报表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要求审计人员从战略系统观角度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测试、评价和决策,在广泛的经济系统中考察被审单位,并通过对企业保持和加强其在这一体系中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及其恰当性的分析评价,来指导审计取证的重点、范围、目标和程序。
(二)审计重心前移。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从分析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着手,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遵循“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分析入手,决定实质性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建立了企业会计报表风险与战略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围进行分析,使这一方法更科学、有效。
(三)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路,从控制风险入手,并主要依赖实质性测试,视野过于狭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风险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首先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路,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析,通过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导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明确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及取证的结果,结合重要性判断,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判断整个报表的风险,并最终形成审计意见。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思路更完善、有效。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困难
1、对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态度尚有争议。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职业界都对国际上逐渐成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技术褒贬不一,缺乏一致的认识。国内一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在实践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但与国际上运用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存在差距。也有一些人对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持疑义态度,他们认为,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公司治理和内控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短期推广运用的前景渺茫。
2、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拥有管理、财务、营销和会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风险分析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执业经验。我国恰恰缺乏水平比较高的审计人员,一般的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对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而如果在风险判断上出现方向性错误,就不能搜集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审计结论,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这种高素质人才的相对缺乏,已成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广泛开展的瓶颈。
3、事务所缺乏运行国外风险导向审计的动力。由于目前我国的事务所资源有限,并且缺乏相应的国内同行经验的借鉴和理论指导,但引进国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花费的成本又太高,根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对于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缺乏足够的动力。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分析。“安然事件”后,IAASB重新界定了审计风险,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报表提供者财务知识和技能的缺陷导致错报;二是管理当局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对于财务报表提供者财务知识和技能缺陷导致的错报,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都能查出,但对于管理层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审计人员通过一般的审计方法可能很难发现。因此,审计风险的控制重点应该是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可能性。
篇5
一、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改进
(一)审计风险模型要素的变化原准则所称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AR=IR×CR×DR)。新准则规定,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原准则第9号第22、33条指出,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并评估固有风险后,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险作出初步评估。由于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相互联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在实务中,有些事务所分别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也有些事务所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若采用分别评估的方法,在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固有风险的评估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所产生的影响,或者直接假定这种认定的固有风险为高水平。
若不直接假定固有风险为高水平的情况下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准则第21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考虑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管理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业务性质、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等事项,评估固有风险。然而这些因素是否能够独立、全面地评估固有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到底是否真正地评估了固有风险都有待考证。有证据表明,在审计实务中,固有风险的评估和控制风险的评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注册会计师在评估控制风险中的大部分控制环境特征时亦一并列示了固有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注册会计师并非评估固有风险本身,而是内部会计控制。
若直接假定固有风险为高水平,此时,由于AR=IR×CR×DR,故有AR=100%×CR×DR,即AR=CR×DR。(1)从可行性和效果性分析,变形后的AR使得内部控制的主体缺位。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用以应对固有风险的重要手段。而控制风险的产生往往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极端是管理层制定的内部控制完全不能应对固有风险,另一个极端是管理层制定的内部控制完全能够应对固有风险。人们不可能脱离风险源头(固有风险)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如果脱离,也就不可能得到合理的控制风险评估结果,最终往往造成低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2)从效率性分析,如果简单地将一个企业的固有风险评估为最高,审计起点退至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更多地依赖审计风险模型的其他组成部分,并增加计划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或要求,可能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一个讲究审计效率的环境下。(3)从模型本身的因素分析,模型如果没有纳入控制固有局限的影响并细分控制风险,应用该模型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实务中低估重大错报风险,高估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相应的审计程序(如细节测试)可能不足。因此,该模型无助于审计证据的决策,而必须在每一种业务循环、每一个账户,并且经常在每一个审计目标上分析计算,从而无法满足对财务报表审计整体审计风险的把握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对待风险上只能是零散的、微观的,不能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三)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为了避免分别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潜在误解,也为了增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综合评估”的可操作性,新准则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准则1101号第18条规定,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作出了重大的实质性改进。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不能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就盲目进行审计测试;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设定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而直接实施更为广泛的实质性测试。新风险模型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准确地抓住了审计工作的重点,有助于直接引导注册会计师紧紧围绕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最终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目标。
二是规定必须针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来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财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该风险源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但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的具体认定。现代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区分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再针对评估出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别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和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且,还强调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整体审计策略具有重大影响。
三是改变了审计业务流程,强调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审计效果。
审计业务流程改变后,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是审计的主线变成了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二是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注册会计师必须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这样一来,能否合理评估客户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讲求成本与效益,成本能得到补偿是实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一般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首先,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导致工作时间和人员成本的增加,相应地会增加审计的总成本;其次,风险的概念贯穿于审计程序中每个具体的步骤,一旦在审计过程发现了问题,就要对既定的程序进行重新评估,也必然会加大审计成本。在会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过渡到收费的同步增加。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投入来培训注册会计师,使其掌握业务流程和行业知识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些成本得不到补偿,就会使一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无法生存。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队伍现状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理念的更新、审计方法的设计、专业判断的能力要求、执业责任的归属等方面,同原准则相比有了巨大的调整和变化,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一模式下,对风险的控制,不仅要审查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因素,还要审查企业内外的各种环境因素;不仅对会计事项进行个别风险分析,还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风险分析。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有丰富的执业经验,还要有广博的行业知识,对各行各业的总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被审公司的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这种高素质人才的相对缺乏,已经成为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广泛开展的瓶颈。因此,现阶段并不适宜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三)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衡量等。而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对客户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够充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大部分注册会计师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因此,在现阶段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三、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辨证地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执业理念的改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这两种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审计模式与原有审计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非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新审计模式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原有审计模式的淘汰和消亡,而是意味着在实施审计时有了更多的审计模式可供选择。在我国现阶段,更多地应该考虑选择以下混合审计模式:一是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二是以会计报表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前者常常用在上市公司、跨国公司、企业集团中。由于这些公司的资产、资本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经营范围比较广,组织结构庞大、分散,所以这种公司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管理者来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的一种比较健全的管理理念和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采用混合审计模式可以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后者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比较适用,通常其资产、资本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业务流程简单,经营范围单一,管理层次很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用制度基础审计就不合适。对大多数民营企业也是如此。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审计模式,都应该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二)根据增值服务合理提高审计收费对企业而言,如果引入风险导向审计,首先要考虑是否会加大其成本,然后才会考虑增值服务效应。而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审计的价值,因为审计是有风险的。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是,根据企业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审计模式,审计过程中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调整和完善审计程序,让客户感觉到使用风险导向审计能为其带来很多增值服务,如可以为企业提供内控建议等,让其意识到高收费并不意味着将成本转嫁给客户。当市场接受这种审计方式时,客户也认可这是一种增值服务。这样就能在成本和风险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从而合理提高审计收费。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 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受到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重视,而其中所涉及的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财务报表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首先要抓好的一项工作,它是企业实现内部规范管理的基础。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和全面分析的科学, 它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准确把握, 它对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由目标、要素及其关系、方法与模型构成的整体。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目标应当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将为了某个目标而收集的财务会计数据及相关资料转化为有利于人们经济决策的信息。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因此构建财务报表分析整体架构,从现有的著作及研究资料来看,没有对财务报表分析整体进行设计。传统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这样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只关注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它以利润为导向,利润最大化以及创创利能力是其评价重点和根本目标。
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缺失
现有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内核显然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应的分析工具也就是四类财务比率,即债务比率、资金周转比率、收益比率和成长比率。问题在于,以“四要素”为内核的财务分析框架,其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如何?寻找这一问题的有效答案,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评估现代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及其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试图无一漏失地描述当今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挑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已然不能再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成为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导向因素,要求报表分析需要从现有的战术性分析向战略性分析扩展。遗憾的是现有报表分析框架所强调的依然是专家的分析职能,其关注点尚未转向公司的增值职能。现有框架缺乏与战略间的联系,因此缺乏应有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2.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化等因素,是企业进入高风险运营的新时代,风险问题的被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现有报表分析框架中,风险分析仍是一个盲区,除偿债能力的财务风险外,企业运营的整体风险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等,在“四能力分析框架”中基本上是缺位的。
3.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联系方式的变革,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客户等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开始超越公司的边界,转向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同时以合作性为特征的战略联盟得以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报表分析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向基于供应链的整体分析扩展,战略、财务、经营、风险等各项分析都要去确立供应链的视角和思维。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引起公司对环境、资源、生态、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关注,要求企业拓展生态视角的报表分析,借助报表数据观察和评价生态效率。
5.以无锡、江西等省份众多快速增长企业的突然失败甚至死亡,提醒业界反思传统的“发展能力”分析框架,需要在进行企业成长性、发展性或衰败性分析时引入发展经济学反复强调的概念:增长不等于发展。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经济学、管理学甚至会计学都已经做出了积极地回应,然而财务分析框架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扩展和改进呢?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僵化了的分析框架。也许能有记忆的就是那“四个要素”和一些财务比率了,有谁会将财务分析与公司战略联系到一起?这个框架人为地将财务与经营割裂开来。现有的以“四要素”为内核的分析框架,面对环境还是不具适应性的。
三、财务分析框架之扩展
面对新的公司环境,财务分析框架结构研究视角需要转换,框架结构的内容需要扩展,这是唯一能增进财务分析框架对公司环境适应性的途径或方式。根据上述传统报表分析框架的缺失,我们主张在研究和建构新的财务分析框架时,应当确立起包括战略视角、价值创造视角、生态化视角、价值链视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视角,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
l.战略视角的财务分析。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多是根据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财务指标,或者运用较为复杂的数据模型得出一些量化的数据,以此来对报表进行分析。不仅不易掌握而且这些方法只不过是“数字游戏”基础上的又一轮“数字游戏”,并没有进入深层次的“质”的层面。财务报表分析应从重“量”分析转到重“质”分析。必须跳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财务比率分析法,跳出财务报表的数字范围,立足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等更宽更广的角度,才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需要将分析与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司整体的分析框架:再次,战略、价值与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连接起来。
2.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价值管理需要价值型财务报表分析系统。价值导向分析模型的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其衡量指标是(自由)现金流量现值。这种系统借助于价值评估模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将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要素。按照企业价值衡量模式,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流量、资本成本和增长等三大因素。但在财务控制过程中,还需要对这三大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可以具体划分为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再投资比率、营运资本增加率、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因素。因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必须根据不同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式的分析,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有效战略分析和长期决策。
3.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生态化视角的确立通常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有关。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定位、财务压力、市场竞争以及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模式等一系列起抑制作用的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并没能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地运用于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促使企业改善环境业绩和对外提供环境报告,将环境和生态视角引入公司财务分析体系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与公司的价值创造密切相关,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良好的公司行为是有回报的。
4.价值链视角的财务分析。“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企业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有人这么看待现代企业的竞争态势。无疑,这句话也道出了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而资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当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不可分割必然需要将企业的财务分析与企业的活动相联系;而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企业间的流动使得财务分析必须将上下游企业、外部环境考虑在内;企业间的竞争扩大到价值链之间的对抗必然需要企业特别是价值链的核心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整个价值链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掌控,需要我们在进行公司财务分析时超越公司的边界,从更大的范围上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创造问题展开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公司的成本和效率均不是单个的影响和决定的,也不是单个公司所能控制的。因此,对公司的成本和效率进行分析,理想的选择显然不是局限于公司内部来进行,而是站在价值网的角度来揭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成本和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公司确立合理的战略提供依据。
在经济社会中,只有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构建新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瑜,王栋.论财务报表分析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4)
[2]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 (9)
[3]贺雪荣.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构建[J].商文化,2012.(3)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会规范和税收防范;税收风险
一、了解信息技术风险
日常财务工作方面,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以及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进而获得信息技术使用与财务报表相关性有关的信息。同时也要了解信息技术在财税风险方面的运用是否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相关的应对体系是否已经建立健全,以帮助企业应对相关信息技术风险。有意识地进行风险点的识别,了解哪些风险类别是相关风险,哪些是不相关的风险。然后才能针对识别的相关风险评估应对体系。
二、了解信息系统相关风险
(一)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信息系统根据其设定的程序进行的日常活动即我们所见的业务层面控制,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对实现预定的操作目标产生影响。在信息系统的制造、更新、维护、访问控制这4个环节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信息系统应用控制为业务的持续有效运行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直接或间接基础和支持。每个企业在各个业务流程的应用控制各不一样,需要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从每个财务报表科目余额或交易的重大财务错报风险出发,在业务流程中识别是否有相关的系统支持存在。
(三)企业对使用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的应对体系
一个是信息技术使用和管理的大环境及基调;一个是业务层面,即应用控制体系;一个是基础层面,即信息系统一般控制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实现全面风险应对的全面控制体系。前者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而在内控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从财务管理角度看税收风险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财务理论的不断完善,风险则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变动性、复杂性的影响,使实际结果和预期结论的差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损失和机会。税务风险是指国家在组织税款收入过程中,缘于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税收减少的可能性。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十五条,将“税、费管理”列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管理领域之一。伴随税收征管的“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企业经营信息、办税人员信息、开票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等与企业的申报内容息息相关,极大压缩了税务机关对数据分析运用的时间。企业信息化信用体系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对税收“黑名单”惩戒智能信息系统,在当前“大数据治税”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治税”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涉税风险的挑战是空前的,应对上需要极尽思考,谨慎从事,稍有差池,便有税收风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内部控制为手段,企业应当设置税收风险管理部门,以纳税遵从最优化为导向,平时开展预备性税收评估,财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防止涉税风险。各业务职能部门加强分工协作,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导向,科学制定税收风险管理规划。
四、涉税风险分析与内控措施探索
目前,税务机关对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企业一般会针对风险点开展自查,如估计自己确实有税务风险,就要提前思考如何保证账务和税务合规作出制度安排,进行系统性防控,挖掘出潜在的税务风险,及时应对。结合实务操作的经验教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风险点,分税种进行分类、分析,探索企业内控措施,促进涉税风险早预知、早预防、早控制,以达到提高税收遵从度,减少负面风险的目标,分析、测评、应对工作包括:
(一)信息收集与风险评估
根据税务局对纳税评估的模型特征,注重税收风险情况的采集、分析、量化、归类和共享,交换等工作。包括:提高情报共享来源渠道,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通的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信息采集平台,规范方法和程序、制定信息收采制度,筛选、量化、归集税收风险信息,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保证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分工,及时反馈,加强内部协调,结合政府网络平台,定向专家咨询,归集数据,内容包括年度纳税申报表、若干年税务检查和纳税评估情况、财务会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明细、鉴证报告等重大事项等信息,开展风险识别,及时将风险评估发现的涉税问题推送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自查自纠,汇总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二)应对措施
对存在涉税金额大、风险高的情况,税收风险管理部门逐一进行核查、验证,稽核。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及时汇总情况,并要求相关人员在风险确认后的资料上签字,确认已晓和确保改进。各职能部门对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议,对存在的税收风险进行核实处理,及时将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上报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归口职能部门分析税务风险的性质和成因,提出税务风险有针对性的控制建议。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梳理、概况和总结,对管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部门。由于税法本身的复杂和深奥,企业要在较短时间内从容面对税务机关难度较大。在财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税务中介的力量,因为他们在专业领域和税收理论知识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纳税自查,中介机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能起到帮助企业规范核算、独立证明等作用。
篇8
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两者的定义
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财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
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虽然它使审计效率与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一)从理论层面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的依然是简化主义,认为审计师通过对管理层关于会计报表账户层面各个不同认定的审计,就可以自下而上地为审计师对整个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这就要求审计师以系统的整体观点,结合简化、分析、综合,并进行适当的平衡,才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取得深入的理解。虽然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审计思路的缺陷,要求审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做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它仅作为一种参考,没有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经营风险紧密联系起来。20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简化主义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二)从实务层面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因为采用简化主义的观点,假设审计师通过对各个账户层面的认定进行审计就可以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所以审计师只需要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一般认为审计师发现不了上下串通的蓄意造假。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发现重要错报的概率等于零。这样,审计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客观上削弱了审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价值。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经深入研究发现,上述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该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对于存在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审计意见的风险。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误,注册会计师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第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仅从审计的过程上把审计风险划分成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因素,未能从审计过程之外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实际上,审计风险是审计内环境与审计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传统审计风险定义及审计风险模型不能够解释如下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审计实务界普遍认为,审计风险在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审计质量在普遍提高。
同时,运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所依据的审计手法是以“以证实性为主”,无法将“应有的职业怀疑”观念落到实处。
从制度基础审计到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的手法一直都是以证实性为主。审计人员所进行的控制测试是为了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虽然我们在一些准则中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但同时我们的准则也强调“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错误或舞弊”。因此,迄今为止,包括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在内的审计手法还都是在“以证实性为主”,奉行的是“无反证假设”和“无错推定”,只不过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证实性审计的过程中去关注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这样的模式是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相吻合的,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这种模式不利于缩小审计期望差;另一方面“应有的职业怀疑”在这种模式下难以落到实处,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三、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优势
考虑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实现的。这一思想将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了,要求将被审单位的各种风险,包括控制风险、账户及交易层次风险以及其他如经营风险、行业风险、舞弊风险等都考虑进去。总体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以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其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可以更有效地发现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综合为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程序,对重大错报风险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仅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同时对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以及管理层是否诚信等做出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进而确定检查风险,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并且对于各类重大交易、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披露,无论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及有效,必须进行详细审计,这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重大改进。
第二,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采用的是一种全新审计技术。其基本程序包括:战略风险分析、经营环节问题分析、经营业绩评价、剩余风险评估、实质性审计测试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
第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独立审计师可以在合理评估剩余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然后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模式,汇总审计情况,最后在评价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整体错报水平的基础上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是一种科学化的系统分析过程。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因素,简化审计手续,提高审计效率,又可以合理整合审计资源,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审计效果。
第四,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是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现代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大、业务繁杂、会计普遍实现电算化、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上一般错误发生的可能性,管理当局舞弊成为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最主要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以侦察性为先导,以证实性为补充”的审计战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并能将“应有的职业怀疑”从一开始就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减少审计期望差。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关注和控制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必然要求由原来对管理当局“中性”的看法转变到对管理当局实行“有错推定”,使“应有的职业怀疑”不再是一句空话。舞弊是现代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而管理当局舞弊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风险导向审计将战略调整到将主要精力转向关注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充分体现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一种哲学思想。
总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相应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作用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运用修订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克服了原模型的局限性,强化了审计风险管理。在现阶段,审计人员是用测试和抽查的方法进行审计取证的,所以审计风险无可避免。随着审计结果使用者日益注重维权,一旦不当的审计意见对会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审计人员就有可能承担赔偿等审计责任,在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不易区分的情况下,重大错报风险能更综合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情况,从而让审计人员有章可循,并在涉及诉讼的时候处于有利的申辩位置。从理论上分析,重大错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乘积差别不应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外部风险较容易被认识,而潜在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单纯的风险容易发现,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如国际经济影响,外汇汇率变动,国内经济波动,政治、战争因素的影响,由于新模型将风险因素归为重大错报风险,因此新模型的可操作性比原模型要强得多。同时,新模型的出台对审计人员的理念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审计将始终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对于审计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也能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人员工作形成记录的基础上,再评估为检查标准。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春静.新编审计原理与实务(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财务预警;目标:内容;运行机制
一、财务预警的概念和特点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概念
财务预警系统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及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依托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相关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原因及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当局提早做好防范措施,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和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特点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具有参照性、预测性、预防性和夏敏性等四个特点:
1 参照性。从参照性特点看,依据企业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从大量的企业财务指标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系列,运用财务管理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出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态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使其成为我们判断和认识企业财务运行规律的参照或指标体系。
2 预测性。企业财务运行各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财务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预测或推算与此密切相关的各因素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不良征兆时,可以及早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3 预防性。一旦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中相关指标接近安全线,便可以及时寻找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化解财务危机。同时,通过企业的记录系统,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过程、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以免类似的财务危机再次发生。
4 灵敏性。由于企业财务体系各因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某一因素的变动会在另一因素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从而提供相关预警信息。
二、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目标和功能
(一)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目标
1 培育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2 随时捕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漏洞、管理失误、重大风险和隐患,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持企业资金运动始终处于安全区域内。
3 减少忧虑和恐惧,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理财环境,使企业领导和职工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形成坚强的台力。
4 实行例外管理,使企业领导能从纷繁杂乱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企业重大决策。
5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管理基础,充分发挥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IT(信息技术)技术的优势,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档次。
(二)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的功能
1 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
2 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3 预报功能。能够预测危险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最终后果,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 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能够判断事件的危险程度。并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5 治疗功能。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制定有效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6 免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三、财务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一)财务预警体系的具体内容
1 企业财务环境预警。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基本前提之一是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关注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就要适时调整财务预警体系,以适应新条件的要求。
2 企业资金运用活动预警。
企业资金运用主要反映在采购、生产、营销和基础管理活动中,从其循环过程看,一部分购买原材料,一部分以人工费用进人生产成本和费用,一部分购入固定资产,以折旧的形式进入成本和费用。
客户是企业的上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要以客户为中心展开,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营销是企业的龙头,财务是为营销服务的。因此,我们的财务预警体系,是站在资金角度,全面跟踪、反映、监督、评价企业的增值业务过程。
3 企业筹资活动预警。筹资活动预警以筹资方式方的不同分项目进行。主要包括短期借款、票据融资、商业信用、中长期借款和权益融资预警,对筹资活动中的不同情况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对策方案。所提供的预警指标主要有筹资方式所占比重、筹资增长率、付款逾期率、应收应付配合率、财务费用增长率、财务费用水平、利息支付率和留存收益增长率等。
4 企业对外投资活动预警。对外投资是资金循环运用过程中产生了剩余,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以长期投资为目的,实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投资。对外投资具有金额大、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稍有不慎会导致全盘皆输的结局。因此,应十分重视长期投资的财务预警。
企业对外投资的关键环节是项目论证、投资款拨付、项目管理和处置等。对外投资的财务预警指标分别适用于对外投资的不同阶段,包括发现重大虚假信息、证券投资跌价损失率、投资收益率变化率和经济增加值等。
5 货币资金管理和报表分析预警。资金计划和货币资金管理是保证资金良性循环的神经指挥系统和动力系统。其预警指标主要是计划变化率和合理保险储备量的选择。
对资金运行结果的跟踪分析是促使资金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和方法,主要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也可以进行企业安全率、Z值计分的评价。
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中,或有事项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
是那些风险意识较差、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的企业,或有事项往往能导致一些致命性的问题。其主要预警指标有无原则对外担保和被第三方追索等。
6 财务组织预警。健全高效的财务组织系统是财务预警体系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财务预警所应关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财务组织管理预警的内容、财务组织担负的职责、财务组织管理等。通过设置管理功能完备率、管理制度完备率、规章制度合理率和管理行为差错率等预警指标,建立财务组织管理预警体系及各种警情的相应对策。
(二)企业预警管理与危机管理、风险管理等的关系
企业预警管理不同于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主要区别见表1。
(三)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运行机制
1 建立财务预警的电算化系统。财务预警系统要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理论上的功能,需要建立起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大范围的分析比较,包括同企业、同集团甚至同行业。由于计算机的自动性,它还可以为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提供“标杆”的作用,一旦实际值超过警戒值,系统就会自动向主管人员或者经营者发出警报,促使经营者及时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2 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这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这个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完整、快捷的渠道。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个信息系统还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使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体系,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还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实施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及反馈的职能,并向预警系统输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另外,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子系统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篇10
(一)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连续超常规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但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从教育规模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3年已达到34.5%。从教育投入角度而言,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虽已达到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高校教育运行成本增加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运营的各项成本也必然会增加,才能满足高校日常运转的需要。随着高校纷纷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按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部分高校以多校区办学的方式运行,这势必会涉及到多套班子运转的问题,无疑又增加了运营费用。另外,老校区校舍的利用率不高,往往会疏于管理,老化及破损程度高,需要二次翻新;新区建设、老区更新需要投资更多的资金,为高校的财务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必须要做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以财务策略调整,防止资金断链。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由于现有高校的记账方式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账目以流水账形式呈现,看不出一个项目资金发挥的边际价值。一般的风险控制体现在预算和决算的简单对比,往往会产生毫无根据的追加预算,缺乏系统性的业务绩效评价,以衡量资金是否使用得当。所以,要建立有参考价值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应该从高校办学财务经费的整体上进行系统控制。
(二)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的缺失普遍存在于高校管理中。因为办学体制和历史习惯等原因,高校在计划和实际使用经费的时候很少考虑成本,一般只看重目标的实现。要让财务资金能够发挥边际价值,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用款制度且要投入一定人力和物力实施,会增加管理费用,这就需要权衡增加的支出与实施成本效益控制后取得的收益,看是否值得投入进行预期效果控制。
(三)科学性原则
财务风险分析要求建立的模型科学合理,数据的来源是可循的,剔除一些额外的干扰因素,并且数据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能够衡量和检测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实现风险分析预警。
(四)总体性原则
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不仅需要分析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包括高校基本建设、后勤相关产业及校办企业,系统地评价高校的财务风险大小。
(五)奖惩原则
高校实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为保证能够行之有效,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对应的奖惩体系,保证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的结果能够落到实处。比如,在发现某部门某项目的财务出现风险时,令其部门马上进行整改,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对积极应对的人员进行奖励,否则进行问责,以保证财务风险分析预警能发挥实效。
(六)可靠性原则
在采集高校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模型数据及相关资料时,能确保所有数据具有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能直接或间接提取,保证其真实可靠性。
(七)动态完善原则
高校实施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所以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以适应高校办学模式的变化及财务风险的多变,改变或剔除高校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模型中不适用的数学因子。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通过收集财务风险预警分析资料,发现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奥特曼的Z记分法、高校贷款控制模型等。前三个模型的思路都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函数指标,然后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进行高校财务风险程度的衡量和预测。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另外两个模型又有很大的区别。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所采集的是一系列非财务指标,而另外两个模型大多使用的是可计量的财务指标数据。贷款控制模型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银行贷款行为,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提出,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着重于对高校贷款风险的测量。本文选择Z记分法模型对S高校的总体财务风险情况进行预警,而关于Z记分法对衡量高校财务风险的适用性,我国已经有学者以高校财务决算数据为基础进行了验证。另外,本文关注的是财务类的指标,所以建立在非财务指标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不适用;而因子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多所高校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界限与标准,所以在这里也不适用。Z记分法还有一个好处,其选用的指标虽然是按照公司经营模式设定的,但在高校风险分析预警操作中能够找到对应的指标,只需在后面的综合计算过程中进行处理。从高校财务风险的构成来源可以看到,贷款负债方面的风险是主要的风险之一,所以对S高校的负债风险进行度量,选择高校贷款控制模型。四、高校财务风险评估实例
(一)基于Z记分法的综合财务风险评估
利用Z记分法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的思路。在S高校使用Z记分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的实践操作中,结合其经营的实际情况,对Z记分法使用的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定义。高校的销售收入指的是财政补助收入、教育收入、科研收入以及其他收入,高校的支出指的是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以及经营支出。所以高校的税前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支出的结余。高校的流动资产有现金、银行存款、国库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等;流动负债主要对应的有短期借入款、应交税金、应付及暂存款、应存财政专户以及代管款项。递延税金指的是高校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根据S高校2009-2012年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对S高校2010-2013年财务风险控制评价Z记分模型进行计算。自2010-2013年Z记分模型计算出来的S高校财务风险值都在1左右徘徊,最高为2012年的1.08,最低为2011年的0.89,而和Z值计算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出来的4年都属于重警,说明最近几年S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好,这是因为新建校区,进行了大量的举债,造成了银行贷款为主的负债增加,工程款项的增加,以及资金流动的降低。另外说明S高校的财务盈利能力较弱,没有充分发掘新建校区贷款资金的利用价值。既然S高校的财务风险存在重警,那么给学校领导班子做出决策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比如如何降低财务风险管理,增加财务风险管理的稳健性。
(二)基于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的财务风险评估
根据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其财务数据为非限定性净收入设定,由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n年期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n年期可用于偿还贷款余额、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及现有贷款风险程度测算几个部分组成。以2013年S高校的财务数据为例。
(1)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根据2013年财务报表决算,其2013年所有收入合计25000万元。按正常收入估计,假定以后每年所有收入的增长额度刚好等于每年支出的增长额度,呈一个均衡的增长趋势;同时预计每年刚性支出为15000万元,则2013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为:25000-15000=10000万元。
(2)计算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假设每年将非限定性净收入的70%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则能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非限定性净收入为10000×70%=7000万元。
(3)n年期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现值。假设需签订的是8年期贷款,还款方式是等本付息,同时设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5%,则8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年金现值系数=7000×5.9602=41721.4万元。
(4)留存收益n年期可用于偿还贷款余额。假设将2013年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的30%用于偿还贷款,以后因为考虑还贷款优先的原则,不考虑提取一般基金;根据2013年年终决算,一般基金结余为1000万元,则可用于偿还贷款的金额为1000×0.30=300万元。
(5)可得出8年期累计贷款控制总额度为41721.4+300=42021.4万元。
(6)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截至2013年底,贷款余额为30000万元。则8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为42021.4-30000=12021.4万元。
- 上一篇:护理常见知识点
- 下一篇: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