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篇1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 创新 素质教育

当前,教育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无论是大专院校,还是中小学都面临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当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紧锣密鼓地改革时,未来的教师――师范大学生,必然面临着双重角色。即作为大学生的师范生和作为师范生的大学生。这既是一个师范大学生自身内部的纵向比较与提高,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范大学生,必须在在校期间就注意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从师范生的角度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

一、作为大学生的师范生

与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同步,我国大学校园也洋溢着一片改革的生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面,当大学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在身心上作出调整,加强师范大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作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一员,师范大学生个人是很普通的,必须达到大学生的一般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适应“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中,‘通’即通晓、高尚、明白,也有触类旁通之意;‘识’,智也,指目光远大,有学识、有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语言、文化、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种通识教育在大学课程中体现为公共课及选修课。许多大学生不重视这类课程的学习,认为很枯燥,没什么兴趣,并且和自己的专业联系不紧密,所以一笑拒之。

其实,通识教育中的许多课程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常识,它的作用很大。如果一个人只会专攻专业知识,那么他/她的生活将会是狭隘的,同时,他/她的专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作为教师如果只会专业知识,那么就可能因为知识面过窄而失去用渊博知识“征服”学生的一个条件。而且通识教育也是自我素质的提高过程,并能加强自身的涵养。

2.精通专业知识

我国的大学是为我国社会各部门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1952年下半年,我国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专业设置。到今天,我们的专业体系已日臻完善,培养了许多高科技人才。而这种高科技人才与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应该对学习生活作适当安排,制定目标,并且围绕这个目标来丰富专业知识。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给自己信心,在找工作与工作期间游刃有余。现今,大学的扩招制度使大学生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想上大学但又不爱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知识索然无味,专业知识也是学得一塌糊涂。兴趣是一把万能钥匙,没有兴趣的确学习专业知识是痛苦的事,但是这对以后的就业是一种巨大的威胁,而且,只要认真的去钻研专业知识,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成功体验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知识的乐趣,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下,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强。

3.培养创新思维,全面贯彻素质目标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不应该忽视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敢想敢说。一位科学家说过:“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缺乏力量或金钱,而是缺乏想象和信念。”我们的创新意识首先是从改变逆境和不愉心情开始的。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想他人未所想做他人未所做的事,这便是一种创新。在校园日常生活中要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的熏陶与感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其次,“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创造性思维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也就是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背景,这样才能在所见所识中发现人之所未知之处,得出不同的结论。没有基础知识,创造性思维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作为师范生的大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以上三方面之外,还应该有合格的成绩,高尚的道德思想素质等。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对于师范生是不够的,师范生还要从教师这一职业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早在1995年,我国在《教育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提出教师应被视为专业。教师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那么在校师范大学生更应该转变那种传统的教师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范大学生身份,做好就职准备。在校师范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培养教育教学技能。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准老师”,是横在师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对此,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根据《班主任之友》杂志对教师类型的调查,总结出了最受欢迎的教师有以下几种:“亲人型、亲近型、柔和型。”最不受欢迎的教师类型有:“古板严肃型、警察型、部队长官型”。在《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定位》一文中,谈及了不受欢迎教师的几个缺点:“意识不到创新潜能在学生中的普遍存在、缺乏创新素养、缺乏宽容心、缺乏创新性工作”。从这些总结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优差区别还是在自身的教学素养。那么,在校师范大学生将来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从以下5方面来提高自己:

1.做一个高尚的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社会性,人用大脑思考并且以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与动物相区别,人不再是动物,还因为人的情感中有极强的道德约束力。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完整个性。教师和在校师范生还要认识到,学龄阶段的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影响,有些是外显的影响,但是有些却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师的人格素质通常是以内隐的形式对学生发生作用,所以教师要力求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校师范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提高自己,做一个高素质高道德品质的大学生,从平时的言行开始,向优秀教师的标准靠近。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之所以把职业道德单列,是因为近年来许多人对教师这一职业未曾摆正心态。目前,主要有两种主要的教育观:“狭隘的自然功利教育观”(教师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等同,认为是赚钱的工具)和“极端的外在超越教育观”(把教育事业视为神圣的,它不应该和金钱挂钩,否则就玷污了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劳心的事业,它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教育事业需要奉献,所以功利教育观不利于教师全身心的奉献。但是,教师也需要生存,也要消费,所以超自然的教育观也不太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动力。在校师范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教师职业观的问题,避免极端教育观。

3.扎实的教学技能,宽广的知识面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承知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发展。这就要求师范生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师范生是大学生中的一种,所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自不必说。其次,师范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了,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师范生要拓宽知识面。任何一个受学生喜爱和关注的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外知识丰富。广博的知识是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要博览群书,学好公共课,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第四,掌握教学技能。“三字两话(画)”(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教学简笔画)是师范生的基本素质,需要多练习。其中,普通话是其中重要的一块。今天,人口的流动使许多人之间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普通话的推广为大家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反过来也更有利于普通话自身的进一步推广。同时,师范生还要掌握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作好准备。

4.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创造性思维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种潮流时,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更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果教师都是刻板的无创造性的工作,那么学生在无意识的模仿中也会变得呆板,毫无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根据我国大学的类型,师范类人才是要“既有较宽的基础理论,较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师范生如何培养自己能力呢?主要是多看书,打下知识基础,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所未做,不要拘泥于历史与现实的磕绊。在校期间应多关注社会和学术动向,把学习、思考、研究结合起来。

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双重角色,致使在对它定位时必须从多角度着手。综上所述,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和合格的师范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但是,师范类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合格的师范生是第一位的,合格的大学生是第二位的。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一定是合格的师范生,一个合格的师范生肯定是合格的大学生,因为师范大学生的要求比仅仅成为合格的大学生要求更高。所以,师范生必须要在校期间就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做好准备,走好教师专业发展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王定华.美国布朗大学的教学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2003,(2).

[2]马武等.教学设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信息技术,2003,(1).

[3]鲍竹林.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素质定位[J].教育艺术, 2003,(3).

篇2

在密涅瓦大学,学生们将接触并学习100多个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大二至大四在全球六大城市学习中,他们将在跨文化场景中使用这些习惯和概念,接受挑战,合格的学生才算毕业,并将运用这些习惯和概念去解决全球面对的挑战。

密涅瓦大学艺术与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学主管Kara Gardner女士接受本刊专访,阐述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大学生》:请谈一谈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思维习惯与基础概念是不同的。思维习惯,这种能力将会成为一种无意识(automatic)的行为。基础概念则更深层次,在这些概念之上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请看以下三对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如何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finding information needed to make an argument),即在辩论中能迅速想到合适的信息支撑观点,这是无意识的。分析和解释视觉形式的交流(analyze and interpret visual-form communication)则是基础概念,比如视觉艺术画、雕塑,如何解释视觉形式的交流可能会用到几种不同的工具,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

另一个思维习惯是如何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the distinguish between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两件事相互关联,其中一件事并不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另一种情形是一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的发生,那这两件事是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这种区分相关性或因果关系的能力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习惯,即能迅速地区分。还有一个基础概念是如何评价假设是否真实可信或能被检测(a hypothesis is plausible and testable)。经验分析关乎科学方法,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可以被证明为真的假设,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可以用科学方法证明真假的假设,这不是无意识的,需要几个步骤。

讲一对都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类比和解决问题(analogies and problems solving)是一个思维习惯,解决问题时其实是无意识中快速而自发地想出一个类比,尝试解决问题。诠释和使用正式的问题表述(interpret and use form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roblems)则不然,是基础概念。我们必须知道哪种表述更符合当前的特定问题,这个过程并不是无意识、自发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总之,思维习惯是无意识的能力;基础概念是如何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须将许多不同信息片段综合起来,是建造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知识。

密涅瓦大学强调四种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每一个核心能力又由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构成,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这项思维习惯归属于有效沟通。

《大学生》:为什么密涅瓦大学把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Kara:因为它们代表了可转移的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学生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我们称之为信息传递(information transmission)。现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智能手机上可以查阅信息。许多研究表明当关注信息本身时,学生们会死记硬背,然后快速忘掉,并未消化、理解信息。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情景下教授学生们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然后他们运用到实践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消化、理解,并真正记住它们。此外,学生们将变成真正的思考者,并把它们运用到工作、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理念并不是我们闭门编造的,许许多多的大学或教育机构都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即拥有富有创新和创造思维的学生,同时他们还能清晰有效的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我们恰好理解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即学习过程中有效的部分。要知道,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些内容,我们只是系统地认识了,清晰地做了定义,并在课堂上实践了它们。我们将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建立在学习科学之上,做法更具系统性。

《大学生》:在密涅瓦大学,大学生如何掌握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在大一,我们的四门核心课程――理论分析(formal analyses)、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es)、系统分析(complex systems analysis)和多元模式沟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就向学生介绍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所以,每一个核心课程都有一套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都在大一教授给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学生反复地把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运用到其他的课程;再运用到整个大学四年中。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有人数不超过19人的小型研讨班,在每一堂课中我们会给教职人员规定课程计划,每一个课程计划集中讲解一种习惯或概念。以“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思维习惯为例,我们把它运用到课堂中去,运用到多元模式沟通中。课前,学生们要阅读文章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他们在课堂上想办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形成自己的结论。为此,他们必须找到合适的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阐述出来,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后,他们需找到更多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课堂上的交互式对话。

《大学生》:如何检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我们有几个不同的检测方法,每一个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都具备一个衡量标准(rubics),依此衡量学生课前的阅读材料、课堂上运用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的情况……我们会对课堂进行全程记录(课堂使用的学习平台会自动记录上课的全过程),课后,教授观看这些记录,进行打分给予评价。教授使用的衡量标准都是相同的,共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对学生掌握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的程度进行了细化。

《大学生》: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是否是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Kara:肯定是的。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选择教授这些技能的决定性原则之一。不仅在第一年,而是在整个大学四年;不仅在一个科目或专业上,而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上,大学生都将使用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同样,它们还会被运用于在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它们目的是为实用知识服务,即可用得上的知识。

篇3

关键词:学案 地理教学 想象力 思维能力 解答 辩论

随着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也步入了新的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在于解放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我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改革中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想借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会有一定的成效。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

一、丰富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又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向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使我们更应具有超前意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应用更为灵活,联系更为广泛。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地理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生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解决思考地理问题时,还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经验作基础,两者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展开地理思维活动。地理教学既要知识的传授,更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探索过程中,活跃和发展思维,由此可见思维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提供更多的地理知识信息及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丰富知识和扩大思维活动打下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

二、学案设计问题为桥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问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非常重要。

1、学案要精心设问、引发兴趣,促使学生想象、发展思维

学习兴趣有利于思维发展,然而思维却在于问题的产生。认识客观事物常从问题开始,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就需要精心的设计问题。学案中精巧的设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结合学案知识内容,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通过学案例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出于学习的主动地位,随着地理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了出来。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讨知识:现举例说明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精心的设计学案,可以诱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会想问题。通过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可以使独立思考、对学群学可以使集体讨论、相互补充,归纳得出结论。学案中问题设计的新颖巧妙,首先要求教师善于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是学生认真思考后,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及时解析学案中难度较大的问题,教会学生分析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序地进行。在解析学案中问题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启发式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以充分时间;学案的设计要有重点,问题不宜过多要分层次;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只有在得出结论、学生已明确时,方能转入下一个问题。

2、学案的设计要使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促进思维发展的空间

地理学科的学案设计要是学生从问题的分析入手,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对学案的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举例,要及时指出解决问题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

3、鼓励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问、质疑,剖析思维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中的启发引导有密切关系。在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让学生做出回答,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直觉思维,引发出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概念。

三、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过学案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

2、通过学案设计引导学生转换问题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现代教学中最忌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实际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学案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就同一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以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和判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森林资源”一节的教学中,通常学生往往只倾向于对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认识,而忽视作为环境资源的认识,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要让学生懂得森林作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在环境保护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通过学案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们看来似乎是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奇想,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从保护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尽管在今天用台风发电还是一种奇想,但有谁能肯定,明天不会成为事实呢?为收集雷电而献身的富兰克林,用自身体温去孵化鸡蛋的爱迪生,当时不也是被人们视为疯子吗?例如学生在学习季风气候中的“台风”这一知识点,学生就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风能发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台风发电呢?这给展示的学生带来了压力,我当时也是一怔。看到台上站着的核聚焦在下面同学投来渴望的眼神。展示的同学略微思考了一下给同学们这样解释:台风来时,往往是狂风暴雨、停电、交通中断、通讯受阻,给人类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损失。

篇4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新课程,给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偏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而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地贯穿到音乐教学结构中,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职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学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还处在“不完善的感知”状态,因此,在于如何培养其感受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节奏、旋律、韵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乐欣赏单就感官而言,音乐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反应,使之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主体的审美要求。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各个学科体系和教学思想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也成为重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着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爱学、乐学。

1.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音乐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通过巧设提问、启发、对比、讨论、解析和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社会、自然、艺术、生活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理解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国音乐中“意境”的美,在介绍此曲创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及通过幻灯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关图片,把音、诗、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欲望,在音、诗、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2.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音画交融、视听互补、即兴创作等教学手段,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激发起学生更深层的情感反应,达到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四、音乐教育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其社会交往价值,通过上课、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1.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更谈不上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情感艺术,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内心的感受,从“当众、自信、有表情地表现”开始,在自由的表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和勇气。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挑剔,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支撑点”,为他们鼓起自信的风帆!

2.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社会交往中,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人与人才可能平等互助,可以说,尊重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关注自我相对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独尊”、漠视他人甚至傲慢无礼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某些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

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还应理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互相尊重的意识会逐步提高,能自觉地以尊重他人的态度投身到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同龄人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互动配合表演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包容,乐于交流,互为依靠。共同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利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会到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4.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

为了使学生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被人羡慕时的喜悦、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等多种内在情感,教育学生重视别人的要求、珍惜别人的赞美,学会尽力满足别人、主动赞美别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乐,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分享、共享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必须具有的意识和基本的行为,这种意识和行为将伴随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勿庸讳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5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高校;创新型人才

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授权全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未来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纲要》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特别强调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为我国如何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成就斐然,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栋梁。但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建立和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和激励机制。

一、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陈旧。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长期统治课堂教学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抑制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在这种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和活动必将受到限制,并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创新精神缺乏。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清晰。跟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念。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有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可衡量、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执行。

3、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我国高校的考核制度实质上是知识本位的考核制度,对于学生而言,学校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学校如何考,学生如何学。现行的大多数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手段,仅从分数结果把学生从知识水平分为三六九等;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则是以考察教师是否传授了课程体系的知识为主,较少考核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情况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

4、缺乏优秀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队伍。在现有的高校用人机制中,对于专职教师的招聘多数停留在高学历专业对口的要求上;多半是应届毕业的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向自己,或就基本知识提出“为什么”,很少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和余地。

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确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因此,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我们既要强调大学自身的特色及个性,也要重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有的共性,如: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国家、社会、环境负责的精神;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等。

同时,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教师借助于课堂教学,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不是排斥教师,降低教师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教师的指导难度更大。在现代教育中,确立和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那么各种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专制现象就会消失;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选择、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将会加大;个人专长将可以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这样将可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活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模式

(一)加强自学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1、构建课堂讲授与自学引导、讨论研究等相结合的整合化的教学方法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探索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对高校中低年级的现行教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适当减少讲课时间,增加自学、讨论、练习时间,使学生的独立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得到加强。

第二,在前一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高校高年级的现行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逐步形成以自学引导为主的高校教学方法结构的新体系。

3、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研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和“学会创新”,从而建立起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新模式。

(二)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的特点,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从高校教学过程的整体来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状况:教学与科研多则是分段进行,上课就是上课,课程结束后才进行科研训练,学生到了大学高年级才搞些科研活动,这种机械划分的做法,不利于全程性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能力。因此,应从一年级开始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

1、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和提高性的选修课程,在经常性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如教师把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介绍治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等。

2、通过课程论文或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以及某些为培养科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如文献检索、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3、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生产、社会调查及服务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科研训练。

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学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培养渠道和培养环境

(一)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应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化,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优秀的人才从事创业教育,向学生系统讲授创业教育的内容,分析和研究创业活动、创业过程的构成要素,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熟悉创业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面向大学生开展企业家教育,帮助个人树立创业观念和掌握创业技能的过程。

(二)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1、实施多样化激励。如: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校可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业灵感的激发的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等,对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物质或精神嘉奖。

2、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多方面的项目资助,为学生的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如设立创业基金、创业促进会等组织;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优惠和便利。

篇6

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秦汉文到唐宋诗词,如“四书”、“五经”、《洛神赋》、《千字文》、《出师表》、《木兰辞》、《燕歌行》等,到现当代诗歌小说散文,无一不是绝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渗透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再次,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学语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起的保证和支撑作用。汉字是象形文字,而汉语言又是极易唤起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语言,因此,学习汉语言和文学,可以极大丰富想象力,增强形象思维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提升创造力。因而,从工具性特征角度而言,大学语文不仅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潜移默化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科学文化素质巧妙融合,是我们工作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大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性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助推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因而,对于课程繁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他们会按照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强调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国著名诗人杜甫,勇于面对现实,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抱理想、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喊,道出了我国古代文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全面推行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助推大学生对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传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育大学生如何成为思想健全、人格完整的人,更是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熟知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爱人、爱国。而大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也同样是感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过程。这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助了一臂之力。例如儒家在仁爱观方面,孔子把“仁”作为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这些壮志豪情,无不形象体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历史楷模,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它不单是通过语言表达爱国热情,而是根深蒂固在每个国人心中永不退去的情怀。再次,大学语文课程助推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情商的提高。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可以使大学生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可以使大学生心胸宽广,志向远大。而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能使学生产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激情,形成“宠辱不惊”的博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力。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拒领美国的面粉,这些都说明文学对人的意志品质和心性具有巨大的培育作用。

篇7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就业能力促进作用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办学规模稳步扩大,高等教育似乎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另一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就业率降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近几年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0.6%左右。入学人数的增加、就业率的减少――这“一增一减”的两组数据非常直观地说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弱,而大学生供求错位、知识陈旧且转化率低、依赖性强且创造力弱、理念滞后且能力差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直接原因,然而这些都与高校现行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有关,也就是说现行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笔者将探析研究性教学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性教学与就业能力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大学教学方法随着大学功能与理念的演进不断发展。在中世纪大学产生时,大学唯一的职能是教学,强调把普遍的学问传授给普遍的人,因此,讲授、背诵和辩论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洪堡创立大学后,大学的职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因而,演讲、讨论和研究等教学方法得以运用。近年来,为了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并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推广。

研究性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中小学课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相对于现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第一,它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第二,它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它有利于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高校、社会、大学生之间便有了一个重要交汇点――“就业”。因此,就业能力就成为一个直接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规格、社会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

尽管研究就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众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就业能力的概念。西方学者古艾特(Fuguate)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国际劳工组织(ILO)则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学者Overtoon(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认为就业能力是由胜任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和影响能力(ASTD,1990)等5个类别构成的。笔者采用美国劳工部(SCANS)的定义,SCANS将就业能力分为“能力基础、思维基础和素质基础”等三大基础和“统筹能力、合作及交际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运作能力和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工作的能力”等五大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过程

图一显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过程。如图所示,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场所,而就业能力的需求来自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将期望技能以工资高低和就业的难易程度等信号,通过劳动力市场传达给高校,高校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学生的技能转变,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所获得的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预期存在差异,差异越大、匹配程度越低,就业鸿沟就越宽,这预示着学生的就业能力越弱;反之,学生的就业能力越强。

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在就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没能将期望技能有效地传达给企业;二是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技能转变发生偏移。更为深入地剖析发现,现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是造成就业能力弱的根源。从教学方法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目标呈现较强的应试倾向,培养出的学生个体差异小、个性特色低、可替代性强,这与用人单位强调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将所学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技能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教学理念看,尽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实际工作中教师以理论教学体系的设计为主,无论是课程、课时还是课序上,均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优先考虑理论教学,这就形成了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事实。加上传统惯性思维的作用,社会、企业对实践性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实际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师会寻找种种理由回避实践性教学。综观各个高校的教学计划方案,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学计划实际上是课堂理论教学进度计划,实践教学只是按一定比例分配于理论课程。这种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编制方式,把实践教学完全放到一个从属的地位,使得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因此,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相比之下,由于研究性教学方法既可以将用人单位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将期望技能准确、及时地传达给高校;又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以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更新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因此,它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性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根据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场所和实施环节,研究性教学可分为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实践教学及研究与创新等三种教学模式。尽管三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一对应的,但依然可以根据各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用图二勾画出研究性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三大基础”和“五大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性课堂教学有利于能力基础的提升与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根据美国劳工部(SCANS)的定义,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基础是指具有就业所需要的读、写、算、听和说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指能获取信息、评估信息,能组织信息、保持信息,能诠释信息、交流信息,能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研究性课堂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而有效实施这一教学环节的前提是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系列的参考书和参考文献,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完成必要的作业,特别提倡适当安排“无标准答案”的开放式作业,因而,它有利于学生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研究性课堂教学反对整齐划一,崇尚个人差别和独创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的想象。因此,它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指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活动和材料,维持便于学习的心理气氛,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最后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将有利于学生听、说等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能从多种渠道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熟练地运用信息工具和各种相关软件,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而,它将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诠释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研究性课堂教学将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基础的提升和获取并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利于思维基础的提升和统筹、合作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根据SCANS的定义,思维基础是指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统筹能力是指具有统筹人员、资源、时间、财力及物资设备的能力。合作及交际能力是指具备团队精神,作为团队一员,对团体负责,能与之共同努力、为之奉献;能给他人传授新知识、新技能;能为顾客服务,并令服务对象满意的能力。

研究性实践教学是以项目为导向、以兴趣小组为单位、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通过小组的分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及意义的建构,在合作中,学生们将分享职责,相互鼓励、支持和协作,通过报告、联络、沟通等手段,培养团队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们意识到许多事情都不是凭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学会与人合作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和条件,从而有意识地发展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养成合作的意识与精神。因此,研究性实践教学能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决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思考技能,有助于“三大基础”之一――思维基础和“五大就业能力”之一――合作交际能力、统筹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与创新有利于素质基础的提升和系统运作能力、多种科技手段工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SCANS的定义,素质基础是指有责任心和自尊心,善交际,能自律,为人诚实正派。系统运作能力是指能认识社会系统、组织系统及科技系统的运作机制并有效地支配;能辨别动向,预测影响系统运作的因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能对现有系统提出修正建议,或开发新系统以改善运作。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工作的能力是指能选择适当的步骤、工具或设备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的技术;熟悉设备的装置调试、设备的运作内涵及适当的工作程序和步骤;能防止、识别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及时保养设备,包括计算机及其他技术设备。

大学生具有无限的研究与创新潜力,高校可以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来开发这种潜力,如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课题,做教师的科研助手,这使得学生有机会体验自身业务成长的过程,懂得探究学问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审时度势、权衡优劣得失、吸取不同意见、合理承担风险,并从多种选择替代办法中择优做出决策。学生不仅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内思考与解决问题。另外,在问题解决时的创新能力,综合地反映了学生如何将任务的要求与个人的资源相匹配,并在计划―执行―监控―评价的不断循环中提高自己的计划和策略。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求问题,去发现新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并能检查和评价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地发现知识、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结果;养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探究结果的习惯。因此,研究与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尊心,以及善交际、能自律、为人诚实正派的个体特质,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基础,提高学生系统运作能力,提高学生多种科技手段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2]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江苏高教,2006,(02).

篇8

关键词:创新教学;高中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计算机课程和其他课程不一样,计算机课堂的讲解比较抽象、难理解,并且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而在高中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在高中计算课堂上要采用创新的方法传授计算机知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改进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更新速度比较快,在高中的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创新性能力,并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创新性能力是当代经济竞争的核心,也是民族进步的关键。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变得集中和长久,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所以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唤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如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计算机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什么作用呢?”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打游戏、打字、看电视等答案进而提出:“计算机在社会中有什么应用呢?”由于问题的难度性,学生很难作答,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计算的用处无处不在,家里的自动洗衣机、电子表以及每天都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感觉到计算机知识的奥妙,从而顺利地进入学习的氛围。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教学任务设计,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鼠标的操作”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通过玩“扫地雷”或是“纸牌”游戏让学生练习,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新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自制课件,利用“猜图”来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利用“七巧板”的拼图游戏进行综合性练习,最后借助“拼地图”进行综合测试,形成一种竞赛的方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最有利的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以及投影仪等设备,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快地掌握知识,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计算机画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制作好的电脑绘画作品,并且适当地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电脑的神奇,同时产生一种想自己动手绘画的意愿。教师要结合学生了解的电脑绘画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安排一个绘画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创新性的环境,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创新,敢于参与。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制作网页,这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但是其局限性小,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然而起初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制作出来的网页没有新意,模仿的居多,教师就应该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意见,开拓各自的思维,发表独特的观点,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打开他们创作的思路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总之,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促进其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冯丽娟.探究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21).

[2]杜祥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计算机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5):21-22.

篇9

1.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历史标准》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形势下颁布的。它的颁布,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方法、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挑战,历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

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诚然,教师仍然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但知识传授不再是教师唯一的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历史现象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现状来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使之为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已非常迫切。

要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其次是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例如许多老师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改变,历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优点,开发教学软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由单项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多元交流,即把教师一人唱主角的课程转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为此,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传递,而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和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

3.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影响了历史学习质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中,应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如人教版在每个单元前有学习建议一栏,“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的“学习建议”有这样一项:“如有条件,建议参观历史博物馆和文物古迹,以增加对政治制度演变的感性认识,同时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成就,感受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又如第三单元有这样一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距离现今不算遥远,革命遗迹很多,革命前辈还有许多人健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同学们进行一些访问、调查,直接获得感性材料,以印证和丰富所学的知识。”这些建设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感受历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又如学习古罗马法,设计一节活动课:“古罗马模拟法庭”。首先介绍了古罗马的法院组织和诉讼程序,并提供了两个参考案例,要求学生扮演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织一项古罗马模拟法庭的审判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罗马法和罗马社会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习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但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求其有原创性的发明发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从而使其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5.注重趣味性,又要增强启迪性

在讲“戊戍变法”时,我安排康有为出席“问话”和出卖维新派小话剧来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小话剧让学生置身其中,犹如亲临其境,在轻松的气氛中看到康有为对变法的决心,也看到了的阴险狡诈,同时也让同学了解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挫折。

6.要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研究的机会

篇10

高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高校体育工作关键是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尚难以适应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地位,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据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培养方向由“运动技术型”逐渐转为“技术理论型”,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过硬的运动技术水平、精深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开拓性的思维观念……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只有教师了解了当今高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科技的顶峰,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学生如何学习。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更新体育指导思想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思想真正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创新式教育,从知识再现型学生转变为知识发现型学生,从学生的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我们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过多地追求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心理、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与社会的衔接。教学方法枯燥,教师统一指令、示范讲解,无暇顾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固有的乐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深入,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主导思想的前提下,逐步变传统的技能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宗旨,把运动技能、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结合,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在各种条件下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3.1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力争把体育课上成体育引导课,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大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评性、选择性已有较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志对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加工、改造、吸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的评价标准。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交流,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2实施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将从单纯的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向提高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质转化。俱乐部应坚持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发展个性、课内外一体化、健康自我投资为基本原则。为了适应大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参加俱乐部活动中充分锻炼身体,展示能力,达到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多种目的。

4.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起点,它反映个体的某种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将成为动力源。一个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投入,兴趣就会升华。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创造能力体现为一种高级智力活动,这种智力活动不仅以本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而且以相关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正视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是鼓励其各显神通,特别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高校体育教学中个性培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4.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亦即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生命不仅是种的保存和延续,而且生命是人生的前提,是一切创造、贡献的条件,也是获得各种满足、享受的实体。确立主体意识意味着人的主体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确立主体意识,还意味着对理想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主体意识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4.2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