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考研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09 17: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考研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二、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篇2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篇3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侧重于高年级,内容也仅限于思想教育、分析形势、传授技巧等,还属于“临阵磨枪”型,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如何把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把就业指导实践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育学本科生职业规划的迫切性分析
一般而论,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实践中较薄弱的环节体现在就业指导科学化、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贯穿大学教育突出每个学生个性的择业、就业辅导;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适应性辅导等手段,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方面几乎一片空白。针对实际情况,教育学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更具有紧迫性,亟待加强。
1.扩招人数增幅太快。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学专业教育规模空前扩大:从毕业生数来看,1999年比1998年增长3.8%,说明扩招前增长较缓;从普通高校招生数来看,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33.7%,2000年比1999年增长59.5%,2003年比2000年增长了103.8%,年均增长34.6%;同时,2003年毕业生比2000年增加89.6%,年均增长29.9%。显然,扩招后教育学专业教育规模呈非常规增长态势,平均增长速度是扩招前的近10倍。
2.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教育学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原来主要的去向是中等师范学校。然而,近年来,随着高师院校升格与合并,中等师范院校急剧减少。2002年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51.18%、40.3%、34.0%。同时,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随着扩招产生大量的高学历教师,严重挤压了教育学本科生的就业出路。
3.就业现实令人尴尬。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比如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截至3月22日,该校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17.51%,就业总落实率53.87%。而教育学科中就业相对较好的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的毕业生签约率分别只有8.33%和5%,分别比该校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率低9.18和12.51个百分点;当年该校教育学专业考研率为32.43%。签约率与考研率之间的对比表明,教育学本科毕业生正遭遇就业困境,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逃避就业压力、增大就业选择空间及维持较高就业期望的手段。
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还体现在于就业者中很大一部分由于存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的不利,自动转入不就业,准备考研;部分考研落榜者一开始就放弃择业,潜心复习从头再来;在就业者中,教育学毕业生普遍从事其他学科教学,既浪费了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教育资源,又挤占了对口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教学质量反而难以保证。
二、教育学本科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1.从学生个体方面而言
(1)在认识上要分清现实社会的形势,从而端正态度。市场经济社会是人与人竞争的社会,是人的素质比拼的社会。而素质涉及思想道德、知识和能力方方面面。因此,增强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多专多能是社会要求的体现。任何埋怨都属于消极的等待。我们要适应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而不能奢望社会来适应我们。只有在适应之后,才能谈超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分清形势,明确社会的挑战,从中找出我们的差距。
(2)对专业学习,本人认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今后要进入教育行业的话,要体现我们的学科优势是教育科研,所以要熟悉运用相应学科知识,用实际能力说话,用成果去表达。因此,要努力学好本专业,并尽量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时间,拓展兴趣、学好第二专业。特长是人无我有的个性展示。针对中小学学科特征,选择第二专业弥补本专业的不足,做到人有我不缺。
(4)抓住每一次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增强社会适应性。从中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2.从政府、学校角度而言,我们认为,要作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1)从学科、专业的性质及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角度而言。扩招理应有所侧重、分类对待。在哲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和农学等10个一级学科中,教育学的基础性、长线性和理论性特征突出,在应用性、开发性方面并不具有充足的说服力。因此,在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对于像教育学等这样性质的学科专业应适当减小扩招规模。减少教育学本科专业扩招数量,让教育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综合,成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平台。
篇4
高考成绩一出来,我就知道我与曾经的理想无缘了,因此毫不犹豫地,也可以说是理智地选择了广西大学。广西大学是广西最好的大学,也是“211工程”院校,而且只要成绩上了一本线,录取基本上就十拿九稳了。当然,能录取不代表就一定能选到自己想学的专业,如果这样的话,几乎每个人都去学土木工程了,要知道,这可是广西大学的王牌。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开始就没有这个野心。
选好了大学,接下来就是选专业。其实,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我才明白,相比挑大学,选专业才是核心。我个人认为。学校只是一件外衣,外表华丽或者名声在外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像你上了北京大学,学的却不是喜欢的专业,那样的美也可以说是残缺的。依我看,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你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定好专业,再选择这个专业较有优势的学校,可以说,你的大学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为我对物理心存恐惧,所以尽量避开与物理关系亲密的专业,比如土木、机械、电气等,这些专业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与物理关系暧昧。我想我应该选择以化学为主的专业,不仅因为高中时我的化学成绩好。而且在所有科目里面,就化学让我觉得有一些浪漫主义。我毫不犹豫把焦点定格在化学类专业上,当然也还考虑了一些其他备选项,比如经济、林学等。填志愿时,六个专业我都填得满满当当,然后还在“服从调剂”上打了勾。
我的第一专业选了“轻工与食品类”。第一眼看到这个名称,我就知道它就是我要找的。而且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专业大概学些什么我是知道的。至少与食品有关,而与食品有关,化学无疑会是主要课程,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那么食品肯定任何时候都是社会需求的。此外我还选了材料、化工、经济、林学等一些专业。和之前想法一样——即使掉下来,也不至于摔得太惨,至少还可以学一些让我安心的专业。
事实上,我是多虑了,服从调剂也是多余的。来到大学以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专业属于“艰苦”专业,和农学、林学、化工、动物科学这类专业是一伙的,属于没有热起来的那类,虽然名称好听,但相比于建筑、机械、电气,实在是相形见绌。我问过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谁像我一样,把“轻工与食品类”放在第一专业的,他们不是放在最后,就是差不多是保底的那一种。他们说,因为心里没底。基本上是冲着名称来的,名称是漂亮,但还是有所警惕,所以不会放在前面。
忘了说了,我们学校面向省内是“大类招生”,所谓的“大类招生”就是一个学院招进来的学生都是一个大类专业,比如我们学院叫“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唯一的专业就叫“轻工与食品工程类”,其实里面包括了五个专业方向: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制糖工程、包装工程。大类专业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上的都是一样的基础课。虽然省外的学生已经定好了具体的专业。但还是和我们同在一个班,上一样的基础课。
到了大二下学期,外省考进来的学生就没有机会再选择专业,而我们有。当我们都学了两年的基础课,再按照成绩高低选择专业,和高考填志愿是一样的。一进入大学我们就知道了这回事,因此大家都还是有所准备,因为如果你要选好专业。那就必须努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般会向着两个食品专业冲锋。我的成绩属于上游水平,每个专业都可以选。但经过了解,我发现,那两个专业就像两件漂亮的裙子,虽然专业好,但工作不好找,待遇也低。而“轻化工程”专业方向不好,就业环境也不好,但工作好找,待遇也不差,因此我就选了“轻化工程”。
说实话,这个专业与食品风马牛不相及。这个名称让很多人误解,以为是生产食品的,比如做蛋糕,很浪漫。其实不是,这个专业本来有很多方向,比如食品、纺织、皮革等,但在我们学校,它的方向是制浆造纸,也就是说,以后要进入造纸厂工作。一听到造纸厂,我相信很多人立马两腿发软。确实,造纸厂不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尤其是漂白以后溜出的氯气,真不好受,甚至还有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第一次去造纸厂见习的时候,就因为这种气体,我差点就呕吐了。当然,造纸厂的工作不算辛苦,可以选择技术方向,或者管理方向,八小时工作制,待遇也不错。此外,造纸厂不可能建在城市里,因此,工作地点的偏僻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篇5
关键词: 农科院校 植物生产类专业 毕业实习 质量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基本修完专业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4―8周。毕业实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生产管理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养学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胜任新的岗位奠定基础。
一、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实习经费的相对不足,以及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人数多,难以集中安排,且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单位众多且资质不一,学校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三是毕业实习和学生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四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且衔接不够,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真空;五是少数学校对毕业实习采取“放鸭子”,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鉴于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革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目前大多数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学生难免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最终牺牲实习质量。我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从2004年起,对实习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这个时期既是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学生可以在田间完成作物的生长测定、虫情调查、药效实验等工作,实习任务饱满,同时避开了学生的考研就业高峰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灵活设置实习模式。现代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成才趋向亦不尽相同。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将学生统一安排在少数几个实习单位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某一方向或类型的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他们专业特长和科学兴趣,或积累管理经验,或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习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要求,如植保站、农技站等单位经过体制改革后,经费比较紧张,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因此灵活设置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单位,是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介绍四种具体的实习模式:
(1)“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即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毕业实习。由于毕业论文本身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植保站等场所进行调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促进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校企或校研结合”。即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结合。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常是学校统一挂牌且每年能固定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实习基地可分为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农场、涉农事业单位等,我们在实习安排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生,安排他们进入农资企业实习;对于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入农业局、畜牧局、植保站等单位实习,让他们提前熟悉业务和工作环境;对于想考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则安排他们进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林科院等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实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感受科研魅力,增强考研实力。
(3)“统分结合”。即以小组实习和个体实习相结合。两名学生以上就可成立实习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实习期间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帮助、彼此约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允许一些拥有社会资源的学生自己联系公司开展个体实习,这些单位不仅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联系到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实习,为将来的保送研究生打基础,提高成功率。
(4)“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2007年暑假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在省政府和学校的紧急协商下,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生参加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学生带着调查稻飞虱虫情并作出预测预报的实习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跟随省里派出的调查组深入全省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了“身临其境”的专业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
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所以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基地,既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也为所在单位及时注入一股新生力量,特别是有效缓解农资企业在暑假短期内员工紧张的局面。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谨慎挑选,长期共建”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出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发展态势好、每年能接收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和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先正达、杜邦、深圳诺普信、省种子公司、中科院植保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对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和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植物保护等专业建立了一批由学校统一挂牌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实习生认可度高,使校企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企业逐渐成为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地,还有一些企业如先正达公司、襄樊正大公司等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四、严格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实习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第一,制定详尽可行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实习期间学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指定的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前者负责检查督促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处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阅学生的实习材料;后者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实习鉴定意见上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两个导师各有分工,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管理上紧密地衔接起来。第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结、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最后按照A―F六个等级进行评定。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生的典型,让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和以上专业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综合评价较高,部分单位同意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进入该单位就业;而毕业生普遍反映新的实习模式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灵活选择,实习效果好。近几年,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接近40%。
总之,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改革实习模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李红玫,高必达,张素芬.采用多元化实习模式 拓宽农科毕业生就业渠道[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孙文学.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3]何新荣,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
篇6
【论文关键词】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进入21世纪,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动物养殖已经由个体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诊疗对象由大动物向宠物、猪、禽等中、小动物转变;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是当前危害中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原发性的典型的内脏器官疾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不是太多,但在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过程中引起的继发性的内脏器官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及用药不当所导致的药物中毒则大量发生;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PCR仪等仪器设备已经用于兽医临床。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发展,社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兽医学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兽医内科学等兽医临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临床兽医学人才刻不容缓。
1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老化,脱离实践
目前,中国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多偏重于课堂教学或学术研究,轻视兽医临床诊疗,能长期深入兽医临床,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教师较少。以至于对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多依赖于网络、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等,甚至照搬教材,使教学内容老化[1],严重脱离实践。讲授时重点不突出,不能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学科有效结合,课堂沉闷,效果差。
1.2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
所谓人文教育,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多数兽医内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1]。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
目前中国高校的兽医学教育以兽医学士教育为主[2],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国大学的扩招,给培养众多职业兽医创造了条件,但也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等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中国编辑整理),使有些高校模糊了专业培养方向,降低了专业目标的要求[2]。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兽医存在明显的职业偏见,入学后缺乏奋斗目标,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部分同学专心考研,对考研科目以外的课程置之不理,导致专业思想不巩固、应付学习、考前突击、混毕业证等不良现象。总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和临床诊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1.4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中国兽医内科学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年轻教师偏多等现象,甚至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充分的职前师范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反馈。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以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度学习和强化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丰富。
1.5教学手段水平差,不能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
目前,兽医内科学主要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差,多数多媒体课件不过是教材的PPT格式,没有教师自己的语言,缺乏生动的兽医内科疾病的图片和短片,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的多媒体课件不能上网,建立兽医内科学网站的高校更少,学生宿舍没有电脑,不能随时进行学习。有些教师以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生动,但信息量小,直观性差。挂图和标本的应用正逐渐减少。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极少,且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进行。
1.6实验实习条件差
多数农业院校由于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和生产,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没有一流的实习动物医院和牧场,没有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实验实习条件差[2],严重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1.7考试方法单一,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多数院校的兽医内科学试卷由授课教师按大纲要求出题,有些院校采用试题库抽题。多考试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部分专业技能,多数院校存在平时不学、考前辅导、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历年的真题或试题库,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较少,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不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考查等现象。当前的兽医内科学考试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正的专业水平。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践,及时更新
制订并严格执行兽医专业课教师实践制度,加强兽医内科学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其兽医临床诊疗业务水平的提高,过了教学关和兽医临床诊疗关的专业课教师才能登台讲课。兽医内科学教师应长期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紧密结合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学生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内容,淘汰不适应当前兽医临床需要的教学内容,应侧重讲授宠物、猪、禽、牛、羊等动物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临床学科有机结合[3],多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紧密结合兽医临床的例子,多推广经过实践验证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学生关心的兽医临床问题及时作出正确的指导。
2.2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的学习生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经历,指导学生了解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环保观念、成才就业、学习方法,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等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强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中国的兽医专业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目前可以分2个层次进行,第1层次是兽医学士教育,应该有比较宽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掌握兽医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第2层次的兽医职业教育完全是独立的,按照职业兽医的要求进行的专业深造,兽医职业教育应在设备好的教学动物医院内进行,在有较高水平的兽医师指导下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试办兽医职业教育[2]。因此,高校应强化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开展兽医临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精心挑选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精力充沛、懂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习指导,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奖惩。在学生达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如果有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可以鼓励其考研。
2.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施行启发式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施行启发式教学[1],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师主导作(中国编辑整理)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实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注重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馈,构建和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5加强现代教育手段建设,认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对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加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教学内容,配以精心拍摄的兽医内科疾病图片和短片,制作一流的兽医内科学多媒体课件。高校应加强硬件建设,装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教室和学生宿舍能够上网,可以采用天空教室、教学邮箱、QQ群、飞信等手段服务教学,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办兽医内科学教学网站,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鼓励教师制作优质的挂图和标本,用于课堂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撰写专业实践调查报告,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查。
2.6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兽医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建立一流的教学动物医院和牧场,服务于实践教学,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完善教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兽医临床诊疗水平[2,4]。
2.7施行考教分离,注意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试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考试观念。兽医内科学试卷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施行考教分离,考试内容应侧重对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临床诊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并结合学习经历,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正确反映出该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1,3,5]。
3参考文献
[1]杨德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04(3):56-58.
[2]卢正兴.适应时代的需要探索兽医教育的未来[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9):3-4.
[3]杨自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08-109.
篇7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9-0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为资源环境科学服务是大势所趋[1~2]。资源环境信息学(informatic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就是面向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计算智能应用于资源环境分析和评价,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使之走上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的道路[3~5]。近十年来,国内各高校资源环境和环境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课程,不断充实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6~8]。
资源环境信息方向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探索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创新,对资源创建环境科学专业高效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向“知识―素质―能力”型教育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坚实的平台,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内“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源环境”与“信息”融合度不够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资源与环境”问题,信息技术是方法和工具。但在现阶段,不少高校院系在师资和教材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开设资源信息学课程,造成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与资源环境问题脱节,与资源环境问题实例结合少,难以突出课程特色。如大部分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但实际教学大多采用的仍然是地信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上沿用地信专业的教学思路,缺乏与环境问题的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各校开设的资源信息学课程,多偏重传统资源学的教学思路,与信息学结合不够。
1.2 缺乏实践教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强,面向应用的学科。但在教学中,相关课程的教师,特别在国内非重点大学的资源环境专业,教师没有科研支撑,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成了无源之水,只能照本宣科,极易脱离实际。如《环境遥感》课程,多由原非环境专业方向的教师承担,缺乏环境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只能“遥感概论”为主,而没有结合环境学的案例进行讲解,不符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如果由环境专业出身的老师授课,则会出现缺乏信息学知识,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要求的情况。资源信息学的教学同样面临问题,基于测绘学、勘探学的传统专业如矿产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信息学等可由传统信息技术升级实现,过渡的难度较小,而如水资源信息学、生物资源信息学转型的难度很大,极易脱离实践而依赖理论。
1.3 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足
环境信息技术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比如,要完整开发一个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制作出某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分布专题图,就必须使用到环境化学、环境监测、遥感及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知识。一味孤立地学习以上各类知识,不通过课程将上述内容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且无法通过实践锻炼,走向社会以后,面对一些实际工作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信息教学尚难以将上述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再如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政府各部门已普遍使用了GIS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统计分析。广大的资源科学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到一个GIS前期计划设计、数据采集,中期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后期制图、结论评价等各阶段的基本过程,形成完整的思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胸怀全局,心中有数。
1.4 “资源信息”与“环境信息”未能有机融合
资源与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以己为中心,只顾利用资源而忽视环境保护,将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等问题,从而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影响自然环境生态,而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也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如果孤立地研究“资源”或“环境”,尤如盲人摸象,视野狭窄。资源与环境专业通常同属一院,公共基础课内容相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资源信息学和环境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研究工具大体相同,只是研究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但在现阶段,“资源信息学”与“环境信息学”各自的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和完备,如何实现资源观点与环境观点的融合,引导资源学专业和环境学专业的学生辩证思维,进行宏观思考,尚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2 “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建设不力的主要原因
2.1 对资源环境信息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内高校的资源环境科学或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一般依托学校专业背景和院系师资,会设置“资源(环境)生态、资源(环境)经济、资源(环境)评价”、等几个主要方向,而对于“资源(环境)信息”这个近十年才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学科方向,从上至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界投入明显不足。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资源(环境)信息学”在不少高校已成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甚至是学位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方向已与其他传统领域一起构成资源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另外,已有大学开设了独立的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培养方案,培养资源环境信息学专业人才。同时有些高校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学院,并开设了硕士点。可以看出,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的。
在国内,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同时受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相关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强,课程建设投入少,这与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日益重要地位明显不相符,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信息学素养的人才,在缓解资源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上有较大的潜力。
2.2 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高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对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认识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对于此类课程的意义和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教学计划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无特色,教学内容前后重复矛盾,缺乏连续性和逻辑性,综合应用更是纸上谈兵。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研究几近空白,各级精品课程无人申报,长此以往,前景堪忧。资源环境信息学亟待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亟待高校院系加大投入,组织攻关。
2.3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材建设不力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对于大量省属普通本专科院校,教师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大学尚没有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自然没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教师。此方向课程的老师主要由具有“资源环境”或“信息”某一方向的老师通过自学或进修来担任,不但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存在相关课程无人愿意接手的尴尬状况。
另外,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力,缺乏精品教材。《资源信息学》《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等近年也有多种教材和专著出版,但有的内容庞杂,理论性过强,有的与资源环境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案例,又无配套素材和数据,师生使用不便,导致这些教材的实际采用率有限,师生反响平平。
3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3.1 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出发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才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进行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处理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普通的资源环境科学和资源环境工程专业,需要让同学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 为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培养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
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国内普通高校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专业可以先确定培养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立教学目标并制定教学计划:(1)资源环境专业专题电子地图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相关技术,可以使用各类素材和GIS软件,完成多种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专题图,如区域污染企业分布图、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图等;(2)面向实际应用,进行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资源环境的评价管理等工作;(3)掌握GIS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在基础软件上完成资源环境科学各个应用领域的数据平台建设,包括软件分析与工具开发。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创新
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大学课程的建设经验并结合各校资源环境专业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建设现状,对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系列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逻辑完整性构建,分析各相关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先导和后续课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建议整合《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系统》《资源(环境)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等课程,建立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模式。完善“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应用和综合集成,将前期课程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并通过全程项目跟踪实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前期《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实习中,可以依据空间数据的样点分布要求进行采样点的设置,在采样的同时,利用手持GPS等工具记录坐标信息,可以为后期的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创造条件。前期课程得到的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上机实验时的基础数据使用。通过以上连贯的实践学习,同学们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的获取和导入方式、空间数据的获取及与属性数据的联接方式,最终得到该区域直观的资源环境指标专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完全使用二手数据资料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规律,也没有重复增加教学成本,但要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和细致。
3.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系可以适当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教师进行教材的创编工作,并不拘一格,吸引跨专业老师合作,协调组织各级环保机构、资源环境信息研究院所、遥感研究所等力量,针对当前资源环境学科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供素材,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编写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程度需求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系列教材。
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各门课程,均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实验实习工作。对于大部分资源环境遥感图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普通高校难以直接采集或保证足够经费采购,只能依靠教材提供和网络搜索,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鉴于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教委或高校组织协调,建立适应教学要求、统一管理的网络共享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信息教学资源缺乏和无序使用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4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实践与展望
湖北工程学院农学院自2002年开设《环境信息系统》至今,一贯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从十年前的一个专业一个班一门课,发展到2013年本院及二级学院、本专科,4个专业10多个班5~6门课的教学规模,逐渐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和课程体系。
学院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确定为“环境科学”专业和“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各自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目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向已经形成了由三名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1人为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博士,1人为在读博士,均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和出国进修访学经历,有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团队教师多次参加省级、校级讲课竞赛并获奖。
该教学团队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构建了较完备的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群,按照高中低三层次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第一层次,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开设《资源环境信息学概论》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本领域基本知识、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开设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使用地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和关联,简单的空间分析及遥感图像识别入门;第二层次,中高年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拓展专业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进行较多的户外作业和机房实验。以上课程均打通资源和环境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一致,由任课老师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案例,既能保持资源环境专业内在统一,又能兼顾专业差别;第三层次,开设《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实践应用,进行科研式教学,要求同学们组成小组,撰写项目计划,展开调查研究,将信息学方法全面运用到具体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去,并输出结果得到结论。该课程实现了与其他若干课程如《环境化学》《土壤学》《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对接。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根据老师指导,将教学内容不断深入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就业和考研大有裨益。
院系重视和支持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专项经费进行机房改造,仪器及软件资料采购。团队积极申报省市各级科研题目,就近开展科研工作,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团队注重搜集教学资源,关注最新教材和素材,使用最新的教学辅助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统计,以资源环境信息为就业和考研方向的学生比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此方向的研究生陆续毕业,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和综合能力,随着他们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会给学科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日益加大,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课程将更加受到重视,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将更为合理,实践性综合课程将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九林.广泛开展资源信息科学研究和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11-16.
[2] 张荣群,严泰来.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0,43(1):11-14.
[3] 申广荣.资源环境信息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孙九林.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5,27(3):2-8.
[5] 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J].资源科学,1998,20(1):1-12.
[6] 汪云甲.资源信息学的内涵、发展、研究内容及其教学[J].测绘通报,2004(8):56-59.
篇8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Bio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ode i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WU Yuangen, WANG Xiao, TAO Han, ZHOU Hongxiang, QIU Shuyi
(School of Liquor and Food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According to our colleg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ervices at the local schoo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economy, the author analyzes of the basic course biochemistry courses from the curriculum materials selection,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highligh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brewing industry, and mad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 supplemented by teaching model,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to master skills.
Key words bio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①生物化学课程是我院生物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基本覆盖了我院各个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我院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最重要纽带,因而其教学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复杂且相互关联,这对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特别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使得生物化学教学课时进一步减少,给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工作带来挑战。笔者从事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历发现,大多数学生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期末考试,他们并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很好的联系和掌握,缺少学习的动力和深入研究精神,在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中表现出知识点掌握不够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生物化学在生物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紧密联系,尤其是要结合专业定位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来开展教学。笔者从贵州大学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出发,探讨生物化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
1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
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生物工程专业已有二十余年,办学依据立足本省、面向行业人才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培养要求,根据贵州产业发展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沿革,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生物工程中下游课程,内容上突出传统酿造业的理论实践学习。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应该符合本专业的办学定位。经过多次课程改革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课时被进一步压缩到64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这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满足本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使用的教材和已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1.1 教材的选用
我院生物化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张洪渊先生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内容精简,比较适合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等工科专业学生使用。但使用该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知识点比较抽象和精简,学生课后缺少扩展学习的空间,所以很难深入掌握各个知识点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特别是近年来不少考研的同学反映,该书不是考研专业指定的教材,建议在教材使用上重新考虑。笔者后来在教材选用上进行了尝试,选用了王镜岩先生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内容详实、知识点丰富,对各个知识点的扩展解释很充分,是国内很多985和211高校首选指定教材。然而使用该教材也面临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很难把握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学生面对该教材有较大的学习压力。最近笔者尝试了郑集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章节编排合理、知识点及其展开解释说明均比较合适,是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院校生物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该教材在我院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使用,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好,同时任课教师感觉比较容易把握教学,因而是我院今后生物化学课程的首选教材。
1.2 教学课程设置
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要满足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生物工程中下游课程,内容上突出传统酿造业的理论实践学习。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根据办学需求进行调整。笔者依据生物化学课程理论教学48学时,再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和传统酿造业的知识体系,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糖类化学部分是传统酿造业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该部分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典型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再从单糖的基础上去理解二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最好再结合某些酿造相关的实例来理解多糖等性质。脂质化学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单脂和复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了解固醇类物质的结构和基本特点。蛋白质化学部分不仅仅是酿造行业,同时也是整个生物相关专业最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该部分教学应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氨基酸的分类及其结构和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相互间的依存关系。重点讲解氨基酸的溶解度、旋光性、光吸收、酸碱性质和重要的化学通性,并结合氨基酸的性质讲解氨基酸分析方法。注重讲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测定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二级结构种类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理解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及功能,并结合实验讲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核酸化学部分是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上游技术的基础,虽然与传统酿造业知识体系关联不大,但对生物相关专业本科生至关重要。该部分教学应该重点讲解碱基及种类、核苷和核苷酸的结构、性质以及核酸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功能,要求学生掌握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彻底弄清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并掌握核酸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及碱基配对规律,深入理解核酸的酸碱性质、吸收光谱、变性、复性与杂交,以及核酸的分离纯化、合成和鉴定原理。酶化学和维生素化学内容与传统酿造业知识体系关联比较大,应当重点讲解酶的化学本质和结构以及分类,特别是要注重讲解维生素与酶辅基间的关联。要求学生理解酶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和酶的分离纯化,重点掌握酶活单位定义及测定,理解调节酶、同工酶、诱导酶和多酶复合物的特点。激素化学、生物膜与细胞器内容与细胞工程、生物医学等专业关联度大,考虑到本专业学时的限制,该内容可由学习课后自学,重点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生理功能,以及细胞的组成和各细胞器结构的功能。
物质代谢与调控内容与传统酿造业密切相关,也是整个生物中下游最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应当重点讲解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以及这些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调控。糖代谢方面重点讲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等代谢途径和生理意义,要求学生掌握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各个代谢途径、参与的酶系和ATP产生过程,重点理解戊糖磷酸途径和参与的酶系,了解各种单糖、二糖和多糖进入糖代谢途径,掌握糖代谢的调控及关键调控酶。脂质代谢方面以三酰甘油为例,侧重讲解甘油的分解代谢途径和脂酸的-氧化过程,分析脂酸在何种情况下产生大量酮体及其后果,并注意比较脂酸 -氧化过程同线粒体酶系合成饱和脂肪酸过程的关系。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在细胞内的降解,然后根据氨基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掌握氨基酸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共同反应,重点讲解鸟氨酸循环及其生理功能,注重理解氨基酸代谢与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关联。核酸代谢方面简明扼要讲解核酸的降解以及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途径和生物合成。生物氧化方面涉及物质代谢的共同基本原理,重点讲解NADH和FADH2两条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及所需的辅基或辅酶,要求学生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和解偶联。最后再讲解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要求学生掌握糖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整个代谢的调节调控方式。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内容,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只能简单介绍,该部分可以纳入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讲授。
2 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抽象复杂且相互关联,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当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1 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板书,教学时间不能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信息量较少。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件都是在课前准备好的,课堂上很少写字,这样就节省了板书时间,为增加教学信息量提供了条件,特别适用于生物化学这种知识体系庞大的课程。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动画等整合,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学形象、直观、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代谢过程都是教与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借助板书、挂图或模型可有效讲授这些难点,但对于学生而言,内容还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轻易的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时,学生通过观看三维结构的图片或动画,就可以轻易地理解有关的复杂问题,自然地掌握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等有关的概念。
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优点,但也要清醒意识到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弊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会极大地限制师生的主动性发挥。③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切忌把自己当成课件机械式解说员。目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常见现象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弊端是课堂节奏快,学生很难及时消化所学知识,长时间后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消极的一面。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化学教学,在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时,课堂上应该及时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插入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时事图片或研究进展,有效结合专业领域内的社会热点问题,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均有很大帮助。
2.2 网络教学
目前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缺少师生互动,这与课堂教学课时被严重压缩有很大关系。为了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笔者借助生物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开辟了生物化学学习和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提出课堂教学未懂的知识,也可以给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一一答复,这些交流手段也得到不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另外,笔者还在该平台上提供了生物化学的学习材料,包括习题集和考研资料等,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网络教学上生物化学教学讨论平台,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2.3 创新实践教学
本科质量教学提升计划的改革方向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目前一般院校都开办了专业相关的实验课程,但受到课时限制或经费短缺等因素,实验课程学时一般比较少。我院生物化学实验课时为16学时,这相对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是明显不够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近几年一直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笔者近几年带领本科生参与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及自己科研项目的研究,这些学生一般从大二上生物化学课程后就参与进来,利用空闲时间做实验,直到最后完成毕业论文,他们中基本上每人都著有研究论文,毕业后这些同学大部分都继续进行深造。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结合生物化学所学知识,进一步在研究中得到应用和更深入的理解。一般学校很多老师的科研项目与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密切相关,所以学生有很大的参与创新实践教学空间。
3 结语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最为基础的课程,其教学地位十分重要。根据我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理念以及有限的教学课时,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做出适当调整,突出传统酿造业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兼顾现代生物技术和本专业的历史沿革。本课程教学手段上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策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学质量,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院校特色专业项目(SJG 2011 004);贵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培育项目(PTPY201303)
*通讯作者:邱树毅
注释
① 郑昌学.生物化学教学之我见―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发言[J].生命的化学,2013.33(1):101-104.
篇9
尚美玲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014035
【文章摘要】
化学是一门专业的基础学科,它与建设、服务、流通等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将主要对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
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特点;培养
1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具有的特点
1.1 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
创新能力也分为不同的等级大小,而创新能力的等级高低直接决定着其社会性价值以及社会效益的大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并且又可以被别人欣然接受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类似反映的频率,可以初步检查出新颖性的程度以及水平的高低。大部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过程是创新思维的过程,而小学生能够编造故事,也是创新思维的表现,知识创新程度不一样, 导致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不一样。
1.2 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其经常可以很容易摆脱传统的约束,摆脱惯性,创新出新的方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的知识不断创新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对事物有很强的适应性。比如,教师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写出板砖的作用,那些能够勇于突破板砖只能用于工程建设的传统固定思维的学生,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学生的一般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创新能力。
1.3 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很容易发现某一情景中潜在的问题,对待问题,习惯从一种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是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以及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可以在一道试题中发现隐含的不同的问题。
2 如何加强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2.1 创新教育思想,整合教学内容, 设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化学在学校的设置主要是作为部分专业的基础课程,化学渗透到许多的学科中,与各个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首先,学校在培养现代人才时,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根据教学的特点以及市场的需求,适当地减少一些繁琐的理论知识。改革教材的内容设置,使教材的内容能够充分地反映现代科技的特点以及具有化学特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选择内容时,需要重点选择含有医、药、农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基础的无机以及有机化学知识,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化学结构或知识适当删减或简化。其次创新教学策略的设计,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获取丰富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课本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学。可以根据生源类型、入学成绩或者统一摸底考试等进行分类,可以充分地满足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需要关注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重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地放缓教学速度,通过增加教学学时来保障教学质量。平时要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表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最后,确定分层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进一步地创新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由于学校开设的化学课时不多,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化学专题讲座。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参加化学讲座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进行思考研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不断加强学生的好学心理以及创新能力。
2.2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创新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不同的风险,虽然在面对问题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风险,但不表示错误或者风险不重要, 需要把错误和风险看成是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产生的错误时,需要抱以宽容的态度。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依赖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钻研问题,在解答问题前能够全面地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 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去合理地怀疑,追求真理。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讲答提出合理的质疑,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予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适当的奖励,即使学生的创新成果还不够成熟,教师也应该积极支持,保护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2.3 通过实验教学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许多学校存在化学实践课时不够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高。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化学理论和化学定律与实验的需要接受实验的论证。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加需要加大学生选做实验的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研究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创新。另外,教师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从而有助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最终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及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学校需要对当代形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工作者需要坚定不移地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有效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使命,不断提高学校的化学教学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三平、谢钢、杨奇. 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出版感言[J].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2011.10(23):189-190
[2] 鲜文武. 弘扬创新精神 振兴民族教育——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 大观周刊,2012.11(43):186-187
[3] 钟世华、曾佑林、刘亚纯.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2011.10(35):176-177
篇10
关键词:基因突变;研究性教学;遗传学;经验交流
Experience Exchange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Classroom Experience in Animal Genetics ——Teaching Methods and Design about Genetic Mutations
Abstract: Surrounding the gene mutation,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how to lead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study in the light of research, grasp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cientific interest 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gene mutations. It also involves that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correct attitude and motivate their love to life by learning the cause of gene mutation,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normal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parent and offspring, child and the child through genetic recombin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genetic mutation, to deep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s and then cherish their life.
Key words: Gene mutation;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Genetics; Experience exchange
1 引言
大学生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了解学科前沿,激发科研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职业所要求的信念、意志、性格、气质、情感等重要品质,进而提升就业能力。自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面向全体本科生的UROP项目以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实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表明,它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简称 SRT)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旨在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开展,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杨尧忠,2005;陈爱萍,王玉祥,201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李杨帆,朱晓东,2011;李香花,赵于前,2012)。随着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不断推广,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提高科研训练效果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对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现在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段徐,章燕棋等,2007;岳长涛,王英国等,2009;乔思辉,2011)。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大学生科研训练,探讨国内外科研训练效果差距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原因(杨慧,俞安平等,2003),基于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现在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实施手段,识别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影响因素,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也达到了深入研究(李俊龙,夏德峰,2009;董大勇,史本山,2012)
本研究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科差别对科研训练的影响,从不同学科学生对科研训练认识出发,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不同环节对学生能力与专业学习影响角度出发,基于实地数据调研,分析大学生科研训练及不同参与环节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89.17%。调研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文史类29.91%,理工类23.36%,农医类13.08%和经管类33.64%。同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
3 分析结果
在107人中约有37人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70人并未参加过相关训练,但这并不影响本次调研结果,在对参加过的学生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未参加过的70人进行进一步询问。
(1)对科研训练的认知与参与动机
统计显示,66.6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应该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仅有25.64%的学生期望能够学习、了解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并认为科研训练是否与专业相关并不重要,甚至7.69%的学生认为应该不相关。通过对学科类别与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认识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
从被调研者整体角度来看,约有68.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应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结合,56.07%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学生自主选题,然后是配合老师完成课题,约占被调研者的31.78%,仅有少数学生认为科研训练会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该类学生约占被调研者的17.76%。
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更期望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所学专业密切相结合,其次是理工类的学生,分别占学科被调研者的72.2%和72.0%,比较之下,农医类的学生更期望科研训练是自主选题,约占该学科调研学生的78.6%;其次是经管类学生,约占该学科被调研学生的63.9%;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是配合老师完成课题,在所调研的文史、理工、农医以及经管四个学科中,该类学生分别占21.9%、44.0%、14.3%和38.4%。
对于有过科研经历的37个被调研者,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自愿参加科研训练的,该比例为35.90%,多数学生是在专业老师的鼓励甚至强制下参加,约为38.46%,还有是部分是迫于压力和硬性规定,分别占比为10.26%和15.38%。结合参与目的,完全自愿与老师鼓励下的学生更多是源自自身的科研兴趣和提升专业素质需要,而在压力迫使和硬性规定要求下,学生对科研训练则是随大流的态度,仅有少数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2)参与类型、环节及收获
通过对学生参与环节与科研训练收获交叉分析,发现无论学生参与哪些环节,其团队意识、创新思维、专业能力等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参与资料搜集与数据处理环节更能提高各方面能力,其次是参与问卷设计环节和课题设计与组织等环节,相比较而言,报告撰写环节与报告答辩环节对各方面能力提高相对较低,如表3所示:
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科研训练与科研训练收获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的设计与撰写更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所有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分别有85.7%、77.8%、73.1%和72.2%学生认为通过参与社科类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设计与撰写,其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另有71.4%的学生认为该训练拓展了其专业知识领域,其次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撰写,主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了专业知识学习领域和增强团队意识,分别占具有科研训练经历学生的41.2%、28.6%和26.9%;比较而言,科技发明类对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最弱,但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专业能力仍有很大帮助。
(3)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与专业学习,对于有过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有部分学生认为科研训练占用了其专业学习时间,但对于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在所调研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五个环节中,学生认为问卷设计与调查、资料搜集与数据处理对专业学习促进作用最大,学生通过参与两种环节,81.8%的学生更加明确了专业方向,分别有78.9%和73.7%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得以拓展,另有72.7%和63.6%的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尽管66.7%的学生认为在课题设计与组织环节占用了大量的专业学习时间,但通过此环节的训练,分别有59.1%、50.0%、47.4%和4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认识、创新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以及专业方向认识得以提高,比较之下,报告撰写和答辩环节对专业学习影响较小,但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可其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设置参与环节对专业学习影响的分值,对于促进作用的为正,负面作用的为负,通过学生打分,所有学生均认为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并未阻碍或者产生负面影响,其中认为课题设计与组织环节促进作用很大的学生占比达到45.5%,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占比为47.8%,认为问卷设计与调查环节促进作用很大和较大分别占63.6%和65.2%,而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环节分别占比为63.6%和60.9%,报告撰写环节分别占比为63.6%和30.4%。较大比例的学生(66.7%)认为报告答辩环节对专业知识学习没有什么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国内高等学校都将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但调研同时显示,大学生科研训练还并未真正深入到每一名学生具体学习当中,在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当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题来源与老师的项目或者课题,真正自主选题与自主设计的不足50%,为充分发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科研训练宣传,增强科研训练意识
调研发现,约有66.6%的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知之甚少,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仅有1.39%的学生认真了解过大学生科研训练。正因为学生了解甚少,才致使科研训练参与不足,科研训练意识不强,对于未参加过的或者具有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29.03%的学生期望学校能够举办专门的咨询会,以详细了解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相关内容。因此,为强化大学生科研训练意识,应加大科研训练宣传,过发放相关资料、现场咨询、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有一个全面了解,充分理解学校组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目的,让学生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决定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环节等,增强学生参与的自觉性。
(2)建立参与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学校实施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目的是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本次调研发现,达学校鼓励、老师引导下,仍有20%左右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态度是随大流,甚至是为获取一定报酬,因此,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学生应适当给予学分奖励或者物质奖励,并在综合测评方面给予适当鼓励,在保研、考研方面应优先予以考虑,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际需求
从研究结果来看,对于未参加过的或者具有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37.90%认为学校应该向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学生推荐优秀的导师,29.03%的学生期望能够设置有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相关课程,并期望能将专业训练与兴趣相结合,进行自主选题。因此,在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合适的选题、充足的经费、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离开了这些条件,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将无法开展。因此,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鼓励拥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承担大学生的科研训练任务,以满足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尧忠.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成功素质教育[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22-123.
[2] 陈爱萍,王玉祥. 探讨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0): 171-172.
[3] 李杨帆,朱晓东.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04): 24-25.
[4] 李香花,赵于前. 基于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222-223.
[5] 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58-59.
[6] 岳长涛,王英国,谢君.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3): 195-197.
[7] 乔思辉. 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 中国电子教育. 2011(01): 6-11.
[8] 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05): 65-68.
[9] 李俊龙,夏德峰,吉东风,等. 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教育. 2009(03): 16-18.
[10] 董大勇,史本山. 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12(01): 65-68.
作者简介
申强,男,(1979-),河南辉县人,管理学博士,北京农学院 城乡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系统优化与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先后在《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中国管理科学》、《农业技术经济》、《科技管理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与国际会议上14篇。
-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及要求
- 下一篇:法律专业前景分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学专业知识技能